一、六大因素制约我国脱水蔬菜产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柔[1](2021)在《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增长潜力与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
杨朔[2](2019)在《圩镇的改造、解体与重建 ——以圩镇为例理解文化变迁的性质和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的各要素相互影响。本文采用了该定义,强调文化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随着各要素的复杂关系和相互影响,文化发生了变迁。通过圩镇案例的分析,本文发现,圩镇农业和工业的变动带来了物质变迁,与之相关的是思想观念的变动,两者联系紧密,这些要素构成了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圩镇的“改造”、“解体”和“重建”三个时期是紧密联系的,“改造”时期是“解体”时期的起点,“解体”时期破坏了原有社会关系的有序,“改造”时期的经验也为“重建”提供了可能。圩镇整体生活方式的变动,也是圩镇文化的变迁。在“改造”阶段,圩镇干部群众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为圩镇搭建了农工循环系统,圩镇也由此产生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整体生活方式。在“解体”阶段,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圩镇改革的目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圩镇人的“私有”观念日益凸显,原有的整体的生活方式被替换,圩镇产生了重要的文化变迁。也正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经济社会范式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圩镇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协调。如今已经迈入新世纪的圩镇要如何重建自己的整体的生活方式?本文认为以原有的集体主义文化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和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圩镇才能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形成新的积极的文化形态。在对圩镇具体案例的文化分析中,我们对于较为抽象的文化理论有了更为具体的理解。
徐铭远[3](2019)在《临沂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蔬菜产业是临沂市的重点发展产业。当前,临沂市蔬菜产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种经营模式,有助于推动临沂市蔬菜产业做的更加强大。本文以临沂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临沂市蔬菜产业现状,分析了“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互联网+型”三种经营模式的内涵、特征、运行机制以及不同经营模式的代表案例,总结出三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对三种经营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临沂市的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临沂市蔬菜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蔬菜总产量以及总产值稳步增加,品种结构合理,品牌优势逐渐建立,蔬菜加工业也在发展,出口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总体而言,临沂市蔬菜产业处于良好发展状态。第二,“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型”经营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提升农户的收益水平,使得农户增收成效明显。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影响该模式的运行、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合作社数量多但规模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带动能力、营利少、资金的投入不足。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农村教育,优化人力资源,提高整体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发挥品牌优势,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第三,“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经营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使得龙头企业的经营绩效明显上升,同时,企业重视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该模式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能力弱、契约签订履行中逆向选择(公司)及败德行为(农户)、经营中政府职能的越位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相应优化建议为: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定位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协调作用。第四,“互联网+型”经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为消费提供便利,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同时保证了蔬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该模式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互联网电商专业人才的匮乏、“互联网+”模式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建议有:健全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互联网人才的吸收培养、大力开拓农村电商市场、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
张学杰[4](2018)在《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出口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加入WTO以来,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量及出口额稳定增长,2015年居农产品第二;形成了以沿海冷冻、脱水、罐头、腌制蔬菜与西北浓缩浆、脱水蔬菜及西南腌制蔬菜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WTO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是我国蔬菜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建议以技术贸易壁垒为契机,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科技与管理水平来改善不足,促进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廖红梅,凌经昌,甘国栋,覃然,刘晓松[5](2016)在《国内外脱水蔬菜、冻干果蔬概述及风险评估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世界各国脱水蔬菜、冻干果蔬限制使用的农药残留量、致病菌、主要重金属汞、砷、铅、镉等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对比与分析,总结出我国现行脱水蔬菜、冻干果蔬生产、加工和检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对企业标准、种植品种、产品预检,脱水蔬菜和冻干果蔬安全生产加工技术文件提出有关建议,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
李英娇[6](2016)在《我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蔬菜产出大国,其产量在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蔬菜出口量也在不停增长,201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中蔬菜出口额所占百分比达到17.37%,蔬菜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据着相对重要的地位。比较优势理论的建立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引导提供了准则。本文通过对我国蔬菜的比较优势指标进行测算,以研究我国蔬菜出口比较优势的状况,接着利用引力模型探讨影响我国蔬菜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叙述了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所呈现出的不适应性以及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从而获取长期比较优势,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为中国蔬菜的国外市场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总结了我国蔬菜近年来生产和对外贸易的状况,并介绍了“标准化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NRCA index)”的概念。采用NRCA index研究近十几年来我国蔬菜比较优势分布及变动,并对比分析了我国与荷兰、西班牙、墨西哥、美国等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的国际竞争走势,对于我国蔬菜出口影响因素的分析,着重揭示了我国蔬菜比较优势波动性背后的绿色贸易壁垒、蔬菜附加值差异、价格波动、出口退税政策等相关影响因素。为了更加科学的验证影响我国蔬菜出口的因素,利用引力模型验证了经济规模、地理距离、产业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然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地位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也逐渐被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所动摇,呈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趋势。文章最后思考了我国蔬菜比较优势陷阱,分析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与联系,利用波特钻石模型,从国家竞争优势的六大影响因素来探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发展。全文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结论如下:对我国蔬菜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的数据表明,我国蔬菜整体比较优势是不断减弱的趋势,且落后于荷兰、西班牙和墨西哥,从种别上看我国具备比较优势的五种蔬菜类别分别是脱水蔬菜、鲜或干的蔬菜产品、短期保鲜蔬菜、冷冻蔬菜和腌渍蔬菜长期,但其它部分种别比较优势呈下滑趋势,虽然获取了腌渍冷冻蔬菜的比较优势,新鲜蔬菜逐步失去比较优势。我国蔬菜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结论是两国gdp、我国蔬菜产量和apec成员国对我国蔬菜的出口起到促进作用,其中产量对出口起着直接作用,中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和进口国蔬菜产量对出口起着抑制作用。我国应该从国家竞争优势的六大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即“国家钻石”模型,包括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的支持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四个基本要素和政府、机遇两个辅助性因素,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综合全文所述,提出以下建议:针对比较优势现状对我国出口蔬菜种别结构进行调整,针对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我国蔬菜产量,改善运输环节,结合经济规模和apec情况开拓国际市场,针对贸易壁垒等不断提高蔬菜品质,加大科研力度。
朱中超[7](2013)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蔬菜是人类的基本食物来源之一。中国蔬菜生产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形成的传统饮食习惯,决定了蔬菜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蔬菜产业快速成长,2011年超过粮食产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蔬菜出口创汇额居我国种植业产品之首,成为我国平衡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产业。蔬菜产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广大蔬菜主产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就业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另一方面,近几年,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滞销现象,表明我国蔬菜生产由供给不足逐渐向供求平衡甚至是局部、季节性的过剩阶段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趋势,继续推进蔬菜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蔬菜生产发展状况,详细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数据表明我国自2003年来,蔬菜产业结束高速规模扩张的时期,最近几年进入低速平稳增长状态,规模增长中心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未来我国蔬菜产业仍保持低速的增长趋势。其后主要研究了近阶段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通过产量集中度指标计算中国2003年后就省市种植规模来说,产业集中度趋于发散。并通过选取比较优势指标,计算了2001-2011年中国各地区比较优势指数状况,分析了各地区比较优势变动的趋势,以山东为首的中北部发达地区自2003年以来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均有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自2003年后国家出台支持粮食生产政策。而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2003年后,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均呈增长状态,通过分析,得出这些地区的增长主要在于出口的引导。因此我国蔬菜产业从满足国内需求转向出口引导的发展阶段。数据表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蔬菜出口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自2004年起,中国进入农产品逆差的时代,蔬菜产业成为平衡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产业。文中详细分析了我国出口的形式,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重点选取了六大类,与意大利、墨西哥、美国、荷兰等作为参照,测算其竞争力指数变动趋势。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在六大类蔬菜显现比较优势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脱水蔬菜和短期保鲜蔬菜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而冷冻蔬菜和保鲜蔬菜虽仍具有优势,但不处于领先位置,而醋泡蔬菜和新鲜蔬菜显性比较优势处于弱势地位。结合前面的分析,我国蔬菜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应该实现数量向质量的过渡,从单纯以规模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培育,因此选取了2000年来发展迅速的特色蔬菜产业—福建永安莴苣产业进行案例,对比其比较优势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和政府采取的竞争性行为,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得永安莴苣最终成为我国莴苣的主产地,对当前我国农区特色蔬菜产业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提出当前中国蔬菜产业要倾向出口战略,扶持西部地区发展,加强种植资源培育,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建议。
侯媛媛[8](2012)在《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加大、数量供应丰富、市场交易活跃,国内供应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出口、社会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受制于制度、市场、科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蔬菜产业在生产方面存在以农户个体经营的小生产模式为主,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在加工上面存在产加销分离,蔬菜加工利用率低,供应链视角的一条龙生产尚未完全实现;在消费方面由于产销信息不对接出现菜价起伏波动,既有菜贱伤农、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两难问题,又有全国蔬菜供应量充足但季节性、品种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的两难问题;进出口方面,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完善的营销体系、多样的绿色壁垒削弱我国农产品出口优势,另一方面,国内蔬菜生产、加工企业缺乏行业自律精神,竞相降价、无序竞争导致产业效益下滑。由此可见,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蔬菜产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但仍在生产、消费、进出口方面存在多重难题,制约我国蔬菜供需平衡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以“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为题,从封闭与开放条件入手,通过对我国蔬菜供给、消费、进出口贸易等基本状况的描述,研究当前我国蔬菜供需是否平衡及预测未来供需平衡状况。在蔬菜生产方面,对生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了蔬菜的主要生长区域;在蔬菜需求方面,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蔬菜鲜食量都稳中有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带来我国蔬菜国内消费的大幅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总体上看,我国的蔬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并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世后我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入世后我国的产业重组不成功,导致之前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优势逐渐消耗殆尽,加上贸易壁垒的存在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加强,进一步阻碍了我国蔬菜的出口。在封闭的假设条件下,伴随着我国蔬菜生产历程的变迁,蔬菜供需平衡经历了三次演变;但当前,受生产力持续提升、经济效益刺激、生产技术革新、市场自发调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蔬菜供需供给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需不平衡凸现,且供需不平衡中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过剩突出;1990年到2009年我国蔬菜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并且多余的供给量有增大的趋势;预测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蔬菜仍旧供过于求,到2020年供过于求的数量将会达到42686.89万吨。导致供给量剩余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蔬菜的生产量逐年上升,并且增加幅度较快;而在总需求中占很大比重的鲜食蔬菜的需求在2016年之前虽然将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没有供给增加得幅度大,并且在2017年到2020年之间鲜食蔬菜总需求增长缓慢,其他类型的需求增加幅度也有限,最终导致了蔬菜的供需失衡。在开放的条件下,当前国内供给过剩能被强劲的国际市场需求消化,我国供需基本平衡且有需求剩余;1990年到2009年我国蔬菜供需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个别年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供需缺口非常小。预测2010年到2020年,受国内蔬菜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竞争激励、贸易保护加剧等影响,我国蔬菜供需不平衡将日益凸显且供给过剩逐年突出,到2020年将会有30974.32万吨的蔬菜剩余。将给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研究就保持我国蔬菜供需均衡,在蔬菜供给、需求以及贸易方面,提出建议:通过扩大、创造蔬菜消费需求,保证蔬菜稳定供应及转移过剩,促进出口,调整进口等措施调节我国蔬菜的供需平衡,以达到科学布局我国的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周年稳定供应、扩大蔬菜出口的对外贸易以及增强我国蔬菜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研究将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供需对接、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为发展我国蔬菜产业和提高中国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王文亮,沈瑾,弓志青,程安玮,刘洁,王希卓,靳琼[9](2012)在《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文中指出山东省是蔬菜生产和出口大省,脱水蔬菜产量约占全国的1/3。在分析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如何加快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贾秀玲,杜志敏[10](2011)在《我国山西省发展脱水蔬菜出口的问题探讨——以应县脱水蔬菜出口实践为例》文中认为山西省是一个煤碳资源大省,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同时,山西省也是一个农业经济落后省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近一千元。由于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煤炭资源逐渐减少,近几年山西省政府把山西的经济结构转型作为经济发
二、六大因素制约我国脱水蔬菜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大因素制约我国脱水蔬菜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圩镇的改造、解体与重建 ——以圩镇为例理解文化变迁的性质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变化中的圩镇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 改造:整体生活方式的形成 |
第一节 物质基础的改造 |
第二节 思想与情感的形成 |
第三节 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形成 |
第二章 解体:社会关系的破坏 |
第一节 范式转型 |
第二节 思想的转变 |
第三节 原有社会关系的破坏 |
第三章 重建:生态文明重建圩镇? |
第一节 生态文明 |
第二节 生态经济:生态文明重心的转变 |
第三节 集体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 |
第四节 新的可能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档案选编(节选) |
附录二:受访人信息 |
附录三:访谈记录(节选) |
致谢 |
(3)临沂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蔬菜产业 |
2.1.2 经营模式 |
2.1.3 互联网+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创新理论 |
2.2.2 农业区位论 |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4 市场营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临沂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 蔬菜产业种植现状 |
3.1.1 种植规模 |
3.1.2 区域布局 |
3.2 蔬菜产业加工和品牌建设状况 |
3.2.1 加工业发展状况 |
3.2.2 品牌建设状况 |
3.3 本章小结 |
4 临沂市蔬菜产业经营典型模式及个案 |
4.1 模式一:“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型”经营模式 |
4.1.1 内涵与特征 |
4.1.2 运行机制 |
4.1.3 案例Ⅰ:兰陵县家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
4.2 模式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经营模式 |
4.2.1 内涵与特征 |
4.2.2 运行机制 |
4.2.3 案例Ⅱ:临沂市同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4.3 模式三:“互联网+型”经营模式 |
4.3.1 内涵与特征 |
4.3.2 运行机制 |
4.3.3 案例Ⅲ:临沂沂蒙绿源菜润家配送有限公司 |
4.4 本章小结 |
5 临沂市蔬菜产业不同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型”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农民素质水平低,影响模式发展 |
5.1.2 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
5.1.3 合作社规模较小,缺乏带动能力,盈利少 |
5.1.4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5.2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龙头企业规模小,能力弱 |
5.2.2 契约签订中的逆向选择(公司)以及契约履行中的败德行为(农户) |
5.2.3 经营中政府职能的越位 |
5.3 “互联网+型”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基础设施不健全 |
5.3.2 互联网电商专业人才的匮乏 |
5.3.3 “互联网+型”经营模式发展资金不足 |
5.4 本章小结 |
6 临沂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的优化 |
6.1 “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型”经营模式的优化 |
6.1.1 加强农村教育,优化人力资源,提高整体水平 |
6.1.2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 |
6.1.3 强强联合,创品牌优势 |
6.1.4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利于该模式发展的政策 |
6.2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经营模式的优化 |
6.2.1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其引领、示范、带动功能 |
6.2.2 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
6.2.3 确定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协调作用 |
6.3 “互联网+型”经营模式的优化 |
6.3.1 健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6.3.2 重视农村互联网人才的吸收培养 |
6.3.3 大力开拓农村电商市场 |
6.3.4 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出口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出口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
1.1 新鲜蔬菜 |
1.2 冷冻蔬菜 |
1.3 脱水蔬菜 |
1.4 腌制蔬菜 |
1.5 蔬菜罐头 |
2 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的贸易竞争力与挑战 |
2.1 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的贸易竞争力 |
2.2 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贸易的挑战 |
3 发展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
3.1 依法严格生产 |
3.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3.3 提高及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保障作用 |
3.4 加强行业管理及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建设 |
3.5 出口企业应熟悉TBT协议和SPS协议的要求 |
(5)国内外脱水蔬菜、冻干果蔬概述及风险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进展 |
3 风险评估及分析 |
3.1 农药 |
3.1.1 我国果蔬主产区农业化学品使用情况 |
3.1.2 日本“肯定列表”相关要求 |
3.1.3 欧盟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
3.2 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 |
3.3 微生物 |
4 关于促进脱水蔬菜、冻干果蔬出口的建议 |
(6)我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相关研究 |
1.2.1 有关蔬菜比较优势的研究 |
1.2.2 有关蔬菜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研究 |
1.3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1.3.1 传统比较优势 |
1.3.2 现代比较优势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说明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我国蔬菜生产贸易基本情况 |
2.1 我国蔬菜生产情况 |
2.2 我国蔬菜贸易情况 |
2.3 我国蔬菜进出口市场分布 |
第三章 我国蔬菜出口比较优势研究—基于NRCA方法 |
3.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3.2 我国蔬菜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 |
3.2.1 我国蔬菜整体比较优势的趋势走向 |
3.2.2 我国蔬菜整体比较优势国际对比 |
3.2.3 我国不同蔬菜种别比较优势的趋势走向 |
3.2.4 我国不同蔬菜种别比较优势国际对比 |
第四章 我国蔬菜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 |
4.1 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说明 |
4.2 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第五章 我国蔬菜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深化—基于钻石模型 |
5.1 我国蔬菜产业比较优势陷阱 |
5.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和联系 |
5.3 我国蔬菜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
第六章 结论归纳和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出口蔬菜种别结构调整 |
6.2.2 提高蔬菜品质和加大科研力度 |
6.2.3 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 |
6.2.4 改善蔬菜运输与储藏条件 |
6.2.5 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业协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问题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及产业结构 |
2.1.2 蔬菜 |
2.2 文献综述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蔬菜产业领域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3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
3.1 总体发展状况综述 |
3.2 中国蔬菜产业历史发展阶段及特征分析 |
3.2.1 第一阶段:1984年以前,统购统销为特征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3.2.2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计划到市场的过渡阶段 |
3.2.3 第三个阶段是20世90年代以来,市场化阶段 |
4 比较优势下的中国区域竞争力分析 |
4.1 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
4.2 蔬菜产业区域生产集中度 |
4.3 中国蔬菜产业各省市比较优势测算 |
4.3.1 衡量比较优势的主要指标 |
4.3.2 数据选择 |
4.3.4 结果分析 |
5 中国蔬菜产业出口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 中国蔬菜产业出口情况分析 |
5.1.1 总体情况 |
5.1.2 蔬菜贸易顺差与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 |
5.1.3 出口市场分布 |
5.1.4 出口产地分布 |
5.2 中国蔬菜产业国际比较 |
5.2.1 世界蔬菜生产构成 |
5.2.2 中国蔬菜产业出口产品结构 |
5.2.3 中国蔬菜产业出口主要大类国际竞争力比较 |
5.2.4 中国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定性分析 |
6 比较优势转化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实例分析 |
6.1 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必然性要求 |
6.2 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一个实例——福建永安莴苣产业 |
6.2.1 竞争优势分析的理论依据 |
6.2.2 福建永安莴苣产业演进分析 |
6.2.3 永安莴苣主产地形成的启示 |
7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
1.3.1 蔬菜生产 |
1.3.2 蔬菜消费 |
1.3.3 蔬菜对外贸易 |
1.3.4 蔬菜供需平衡 |
1.3.5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展望 |
第二章 我国蔬菜的生产供给 |
2.1 我国蔬菜生产历史变迁 |
2.1.1 蔬菜生产单一发展阶段 |
2.1.2 蔬菜生产崛起阶段 |
2.1.3 蔬菜生产蓬勃发展阶段 |
2.2 我国蔬菜生产品种布局 |
2.2.1 蔬菜生产总体布局 |
2.2.3 区域蔬菜生产布局 |
2.3 我国蔬菜生产区域布局特征 |
2.3.1 蔬菜生产区域化动力与主产区的演变 |
2.3.2 蔬菜产地集中程度 |
2.3.3 蔬菜生产区域规模比较优势 |
2.4 蔬菜产出水平影响因素 |
2.4.1 生产规模与单产水平 |
2.4.2 生产成本 |
2.4.3 科学技术贡献率 |
2.4.4 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蔬菜的需求分析 |
3.1 我国蔬菜需求现状 |
3.1.1 鲜食蔬菜需求 |
3.1.2 饲料蔬菜需求 |
3.1.3 蔬菜的浪费 |
3.1.4 加工和其他类型蔬菜需求 |
3.2 我国蔬菜需求结构 |
3.2.1 城乡居民蔬菜需求结构 |
3.2.2 蔬菜需求品种结构 |
3.3 蔬菜需求影响因素 |
3.3.1 收入水平 |
3.3.2 价格因素 |
3.3.3 自然地理因素 |
3.3.4 人口因素 |
3.3.5 消费习惯与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蔬菜对外贸易 |
4.1 世界蔬菜产业现状 |
4.1.1 世界蔬菜供给 |
4.1.2 世界蔬菜需求 |
4.2 世界蔬菜贸易 |
4.3 我国蔬菜对外贸易 |
4.3.1 我国蔬菜贸易品种结构 |
4.3.2 我国蔬菜贸易品目结构 |
4.3.3 我国主要蔬菜出口市场 |
4.3.4 我国蔬菜出口地区结构 |
4.4 影响我国蔬菜出口因素 |
4.4.1 出口企业间不良竞争体系 |
4.4.2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 |
4.4.3 加工能力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封闭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
5.1 我国蔬菜生产预测 |
5.1.1 蔬菜生产价格敏感性分析 |
5.1.2 蔬菜生产预测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我国蔬菜需求预测 |
5.2.1 蔬菜需求收入弹性 |
5.2.2 城镇居民蔬菜鲜食量预测 |
5.2.3 农村居民蔬菜鲜食量预测 |
5.2.4 鲜食蔬菜总需求量预测 |
5.2.5 其他类型蔬菜需求 |
5.3 封闭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
5.3.1 蔬菜供需平衡演变历程 |
5.3.2 蔬菜供需平衡现状 |
5.3.3 蔬菜供需平衡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
6.1 我国蔬菜比较优势分析 |
6.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测算 |
6.1.2 结果分析 |
6.2 我国蔬菜对外贸易预测 |
6.2.1 灰色系统理论 |
6.2.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构建 |
6.2.3 结果分析 |
6.3 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
6.3.1 蔬菜供需平衡现状 |
6.3.2 蔬菜供需平衡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调节蔬菜供需平衡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
7.2.1 以扩大内需为导向,提升蔬菜内消能力 |
7.2.2 以保障菜农收益为导向,提升蔬菜持久供给力 |
7.2.3 以优化布局为导向,提升供需区域吻合力 |
7.2.4 以产供销一体化为导向,提升供需粘合力 |
7.3 供给层面的对策建议 |
7.3.1 培育主导产品,构建优势区域布局 |
7.3.2 完善生产标准,打造优质优价蔬菜 |
7.3.3 改进包装运输配送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
7.3.4 种植蔬菜专用品种、提高蔬菜加工能力 |
7.3.5 加大饲用蔬菜的消费,转移供给过剩 |
7.4 需求层面的对策建议 |
7.4.1 引导消费观念,扩大消费需求 |
7.4.2 完善城乡蔬菜销售配送条件 |
7.5 贸易层面的对策建议 |
7.5.1 提高出口蔬菜营销能力,扩大蔬菜出口量 |
7.5.2 整合出口企业规模,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 |
7.5.3 调整进口蔬菜品种与数量,为国内生产消费服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山东省脱水蔬菜发展现状 |
1.1 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
1.2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渐凸显 |
1.3 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日益完善 |
1.4 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 |
2 存在问题 |
2.1 基地管理不规范, 原料质量无法保障 |
2.2 加工技术落后, 脱水蔬菜质量较低 |
2.3 专业人才缺乏, 检测手段落后 |
2.4 包装不规范, 贮运损失率高 |
3 对策与建议 |
3.1 加强政策引导,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
3.2 抓原料基地建设, 保障加工原料供给 |
3.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技术改造 |
3.4 完善加工标准,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
(10)我国山西省发展脱水蔬菜出口的问题探讨——以应县脱水蔬菜出口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县在山西脱水蔬菜出口产业中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
二、以应县为例, 看出口脱水蔬菜的经济效益 |
(一) 脱水蔬菜加工厂的投资成本及收益 |
(二) 脱水蔬菜加工业对机械产业的带动作用 |
(三) 脱水蔬菜加工业对蔬菜种植业的带动作用 |
三、从应县看山西脱水蔬菜出口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没有独立的销售渠道,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 利润空间小 |
(二) 加工业务外包, 没有培育起本地熟练工, 出口恶性竞争 |
(三) 原材料供货不足, 生产周期短, 生产能力闲置 |
四、山西脱水蔬菜出口业出现发展瓶颈的原因分析 |
(一) 农业从业人口文化水平偏低, 厂商文化层次偏低 |
(二) 多功能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少, 交易期短, 调运功能差 |
(三) 水资源恶化 |
五、解决山西脱水蔬菜发展瓶颈的措施探讨 |
(一) 扶持龙头企业取得自营出口权, 创建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
(二) 建立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秩序, 培养领军人物和本省外贸人才, 增强对外谈判能力 |
(三) 拓宽原材料供应基地, 增强蔬菜调运能力, 建立蔬菜供应链 |
四、六大因素制约我国脱水蔬菜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增长潜力与竞争力研究[D]. 李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圩镇的改造、解体与重建 ——以圩镇为例理解文化变迁的性质和意义[D]. 杨朔. 上海大学, 2019(03)
- [3]临沂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及其优化研究[D]. 徐铭远.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出口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J]. 张学杰. 中国蔬菜, 2018(08)
- [5]国内外脱水蔬菜、冻干果蔬概述及风险评估分析[J]. 廖红梅,凌经昌,甘国栋,覃然,刘晓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09)
- [6]我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研究[D]. 李英娇.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7]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蔬菜产业发展[D]. 朱中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8]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D]. 侯媛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山东省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J]. 王文亮,沈瑾,弓志青,程安玮,刘洁,王希卓,靳琼.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03)
- [10]我国山西省发展脱水蔬菜出口的问题探讨——以应县脱水蔬菜出口实践为例[J]. 贾秀玲,杜志敏. 对外经贸实务,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