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漠玫瑰亦可制盆景(论文文献综述)
何申[1](2014)在《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之实证分析—区域及品种比较》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实证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分析。以成本函数与资料包络分析法进行分析比较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等地区花卉产业经济效率。台湾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在众人重视生活需求趋于多样化的情形下,花卉以其丰富的功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需求量日益增多,花卉产业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随着科技进步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台湾花卉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花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台湾花卉业面临的新课题。而花卉的生产效率正是这个课题研究的关键之处,由于花卉的产销经营是一个包含了生产、经营、管理、流通、消费、服务等诸多环节的复杂系统,所以对它的评价必须是客观的,综合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找出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处,提出产业发展的正确建议,为当前的花卉产业发展指明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研究利用统计的资料,应用资料包络分析法(DEA)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研究分析台湾各地区花卉产业经济效率有效性,希冀从纵向研究说明台湾整体的花卉生产面历年来的经济效率变化与发展;从横向研究各地区之间的花卉产销综合效率差异,据以分析不同地区花卉经济效率。拟结合经济学原理,采用产业经济理论分析区域间花卉经济效率的影响因子,期对调整地区花卉产业的政策,促进地区花卉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期许为花卉产区政策达成与否建立一套学理上的验证。希冀本研究重要结果可作为未来两岸在农业交流重点扶植项目上,缩短农民摸索上的困难,在两岸农业合作上引进台湾技术交流上,提供大陆农民增收,一乡镇一特色,未来两岸农业交流,建立农业生产专区上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利用资料包络分析法与生产力指数,分析比较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等地区花卉产业经济效率。本研究主要以DEA及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分析台湾地区各县市花卉生产效率,各花卉单期生产效率、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及多期效率变动、技术变动、纯粹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及生产力指数等数值,以做为未来调整农业结构之参考依据。其重要结论分述如下:(一)综合台湾花卉产业综合效率为0.855,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873,规模效率为0.979,可知虽然台湾花卉产业以投入产出计算的经济效率并非有效,但也都大于0.85,接近1。另外台湾花卉整体规模效率更高达0.979,可知台湾花卉产业已经采用大规模生产,而在规模效率上是有效的。(二)就各年平均生产力指数、效率变动及规模效率变动而言,台湾花卉产业之生产力指数是有效的,且规模效率变动为0.998,相对于技术变动为无效率的状况,可能是本研究研究期间达10年之久,因此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变动都大于1,显示10年来台湾花卉技术上有着不断的成长。而规模效率则差异不大。(三)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的变动10年有不少变化,然由平均值为1.001,显示整体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率是向持续成长方向进行。其中技术变动平均值为1.019,属于正成长;而规模效率自2007年以来规模效率成长则呈现停滞的现象,整体花卉产业仍有投入增加以扩大生产规模的空间。(四)就生产力指数变动,10年之平均生长力指数值变动为1.02来看,台湾花卉产业属于生产力成长的趋势,目前生产力的提升将可增加台湾花农之竞争力。(五)本研究具体提出发展彰化县的花卉可为冬菊、康乃馨、香水百合与玫瑰。其次以云林县来看,则可以文心兰、蝴蝶兰与洋桔梗为主要花卉生产,并建立生产产区,以达经济效率的达成。嘉义县适合的花卉生产可为康乃馨与洋桔梗,另外南投县可生产香水百合,而台南市可全力投入蝴蝶兰的生产。本研究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建立资料包络分析法中CCR模式,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花卉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报酬、综合效率等都能区分出来,更可求得历年来的变动,并提出不同地区发展不同花卉作物的政策建议,有着着实的贡献。据此,本研究建议台湾花卉产业加强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行。(一)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差异会造成花卉生产力及效率变动,因此可在适地性的考虑之下,进行不同花卉的转区耕作,以达到农委会一地区一产品的政策目标,也可以使花卉产业提高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而提升生产力,增加国际竞争力。(二)综合各效率值后对各县市花卉产业提出的具体区域性生产的建议,具体提出发展彰化县的花卉可为冬菊、康乃馨、香水百合与玫瑰。其次以云林县来看,则可以文心兰、蝴蝶兰与洋桔梗为主要花卉生产,并建立生产产区,以达经济效率的达成。嘉义县适合的花卉生产可为康乃馨与洋桔梗,另外南投县可生产香水百合,而台南市可全力投入蝴蝶兰的生产。(三)由本结果显示,台湾政府在2009年筹组花卉研究团队,对整合台湾现有的研发资源,并依产业技术缺口持续投入研发经费,针对蝴蝶兰、文心兰、蕙兰、石斛兰、火鹤花、洋桔梗、菊花、粗肋草及马拉巴栗等九大重点作物进行研发,其对于产区的建立具有规模效率,也增加技术效率。其次,政府在技术成果产业应用与推广方面,亦建置研发成果释出机制,确实将技术转介于产业中应用。台湾政府长期对花卉产业的辅导,已建构从生产至运销的完整产业结构(陈,2009)。并辅导规划多处外销花卉生产专区,对于相关能源、资金、劳力、技术等要素方面作整合,具有现实面之优势(陈,2009)。另外,农民长期经营产业,培养出自主性研发栽培与贮运技术的能力,均提供花卉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四)开拓国外市场,加强营销能力。目前台湾花卉产业的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已获得国际市场肯定,而台北花博会的举办,更代表国际对于台湾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视。如何善用市场营销策略,强化台湾花卉王国的国际形象,增加台湾花卉的国际竞争力,使花卉产业更上层楼,是影响未来台湾花卉发展的关键因素。(五)朝企业化之经营模式。台湾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栽培过程又缺乏标准作业流程,使得种苗质量不一,稳定供货能力不足,无法符合广大市场需求。花卉栽培者多属小农,企业化经营能力不足,无法主导销售市场,故应朝向企业化经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刘灿[2](2006)在《深圳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植物景观构成研究》文中提出园林植物多样性是形成城市植物景观多样性的前提,植物空间构成、色彩构成是营造良好植物景观效果的关键,本文以深圳市园林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两年内对深圳市的滨海植被、山地植被、城市山林及其13个公园与11个不同档次居住区绿地的植物多样性与植物景观构成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深圳原生植被调查基础上,对园林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目前深圳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200余种,其中野生植物1461种,常为运用的园林植物有750余种,园林植物约占总体的34.1%。深圳园林植物常绿植物比例高,观花种类多,其景观层次丰富富有亚热带风情。2.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构成要素与分类进行研究。植物空间围合尺度大至上百米小至数十厘米,空间围合感受因之而变,景观高度与视距之比为1︰4是围合感存在的临界值;远景尺度150~200m左右,仰视、俯视、中视角度各异,分别为45°~90°、0°~45°、水平视角30°;中景尺度70~100m,近景尺度在30m之内;草坪直径与四周林木高度和及其山高和之比,在3︰1和10︰1间变化为佳;植物景观的最佳欣赏视距为其1.2倍宽或3.7倍高。3.根据植物色彩特征,运用色彩设计学理论、色彩心理学等,运用色彩冷暖轻重等感受指导植物景观设计;园林绿地中的重要景观节点处,其植物景观的色彩构成以对比色调和、邻补色调和、类似色调和为主,数量一般6种以内,以2~3种为主;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形状的植物种植图案较为容易识别。4.根据调查研究,园林道路的植物景观重其遮荫功能,种植形式多样,如列植、群植、对植等;园林水体的植物景观以倒影优美者为贵,开花成片、色彩鲜明者为其首选;园林建筑小品的植物景观主为衬托主体,使其更好地融入整体环境;园林绿地中的整型植物多为空间分隔、方向引导者,其造型雕塑亦富有趣味与欣赏价值。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将为深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素材提供系统整理分类,并为其空间构成、色彩构成等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与量化参考依据,对于提高深圳市园林绿地景观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论文所进行的各类园林环境的植物景观研究将为深圳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模式参考。
谢晓蓉[3](2005)在《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大量阅读古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 论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岭南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环境因素。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是决定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因素。当地的自然植被及群落结构是营造岭南园林植物景观值得学习的极好典范,对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有较大借鉴意义的自然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岭南地区的商贸经济和文化特性,以及人们的引种实践对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的形成及其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广泛查阅相关的古籍、文献资料及诗词歌赋,对岭南古代园林植物景观分唐代以前,唐、宋、元时期及明清时期分别进行论述。尤其是在研读地方杂记《广东新语》和对现存岭南晚清四大古典名园实地踏查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的不同类型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还分析了历代羊城八景中与植物相关的景点特色。 在对岭南五大城市公园绿地、居住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现代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特色。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类型丰富,有多样的地被植物景观、色彩鲜艳的植物景观、植物修剪造型景观、滨水植物景观、榕属植物及棕榈科植物景观等,基本上反映了现代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的特色。岭南居住区绿地的植物景观受建筑形式的影响,突出了架空层耐荫植物的应用,而棕榈科植物景观也是居住区重要的植物景观类型。岭南城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以韵律变化的色带、色块植物景观,植物修剪造型景观及棕榈科植物景观为特色,随着城市生态化建设要求的发展,营造自然而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也已成为道路绿地的主要植物景观类型之一。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的演变过程,并针对现代岭南园林植物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陈丽英[4](2004)在《沙漠玫瑰亦可制盆景》文中研究说明 1998年夏,我买到2株沙漠玫瑰苗。这种花当时厦门还很稀罕,许多人说不出它的名字。它的习性我也知之甚少,约摸知它属多肉植物仙人掌类,将它归到"仙人掌区"护养。有一次,偶然发现沙漠玫瑰埋在盆内的头部和根部大得令我惊喜。突然想到如能作成盆景,既观花,又赏景,岂不两全其美?第一株失败了——因仙人掌类不宜剪切,我又处理不当,致使伤口汁液直流,最终枯死。吸取经验,第二株就不急于"大面积剪切",而是待它移盆成活后,每次只剪1枝,且在响午时才剪,让伤口在日照下尽快愈合。我原想将其培育成大树型盆景,但想象中,它叶大而稀,大树型与美化
宋希强,郭运青[5](2000)在《海南岛花卉生产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将海南岛花卉生产划分为4个气候带,8个气候区,并对海南花卉生产布局作了初步探讨,提出建立六类商品花卉生产基地的设想。
二、沙漠玫瑰亦可制盆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漠玫瑰亦可制盆景(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之实证分析—区域及品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概念界定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可能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产业经济效率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台湾花卉产销的研究 |
2.2.2 关于台湾花卉经济效率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台湾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台湾花卉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台湾花卉产业的品种演变 |
3.1.2 台湾花卉产业的区域格局分析 |
3.1.3 台湾花卉产业的产销及贸易分析 |
3.2 花卉产业的需求与外销 |
3.2.1 花卉进出口概况 |
3.2.2 花卉出口问题与展望 |
3.3 台湾花卉产业主要技术应用分析 |
3.3.1 科学技术在农业上之应用 |
3.3.2 生物科技的应用 |
3.3.3 主要技术在花卉上的应用与发展 |
3.4 台湾花卉成本效益分析 |
3.4.1 不同花卉平均成本效益 |
3.4.2 各地区花卉平均成本效益 |
3.5 台湾花卉产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 |
3.5.1 台湾花卉产业的优势分析 |
3.5.2 台湾花卉产业的劣势分析 |
3.5.3 台湾花卉产业的机遇分析 |
3.5.4 台湾花卉产业的威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台湾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率分析—研究方法 |
4.1 研究方法 |
4.1.1 生产效率值 |
4.1.2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
4.2 资料包络分析法之理论基础 |
4.2.1 效率的定义 |
4.2.2 资料包络分析法 |
4.2.3 纯技术效率模型 |
4.2.4 成本效率模型 |
4.2.5 DEA的主要模式分析 |
4.2.6 资料包络分析法的优点 |
4.3 DEA运作流程 |
4.3.1 决定研究对象之母体 |
4.3.2 设定分析目的 |
4.3.3 筛选受评单位 |
4.3.4 投入产出项之选取 |
4.3.5 DEA分析模式之选定 |
4.3.6 分析结果之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5 台湾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率分析—效率与变动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择 |
5.1.2 数据来源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实证结果 |
6 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区域和品种比较 |
6.1 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区域比较 |
6.1.1 台湾各地区花卉产业生产效率值分析 |
6.1.2 台湾各地区花卉产业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 |
6.2 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品种比较 |
6.2.1 台湾各品种花卉不同县市产区效率比较分析 |
6.2.2 台湾各品种花卉效率综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DEA模型使用软件之现况 |
附录二、实证结果 |
附录2.1 历年综合效率与技术效率 |
附录2.2 历年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
(2)深圳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植物景观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研究进展 |
1.1.1 国内植物景观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外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
1.2 深圳市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
1.2.1 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研究 |
1.2.2 从深圳市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角度研究 |
1.2.3 从城市景观生态方面着手的研究 |
1.2.4 以城市植被研究指导城市风景林建设的研究 |
1.2.5 从园林绿化树种特性与运用方面研究 |
1.2.6 从城市公园、道路绿地进行的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深圳市植被与植物物种多样性 |
2.1 深圳市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2 深圳市植被特征与类型 |
2.2.1 深圳市植被特征 |
2.2.2 植被的类型 |
2.3 深圳市三类典型植被调查 |
2.3.1 深圳市滨海植被——南澳东冲植被 |
2.3.2 深圳市山地植被——梧桐山风景区植被 |
2.3.3 深圳市城市山林——莲花山公园 |
2.4 深圳市植物多样性的组成 |
2.4.1 深圳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组成 |
2.4.2 深圳市的蕨类植物多样性 |
2.4.3 深圳市的种子植物多样性 |
2.4.4 深圳市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 |
2.5 小结 |
3 深圳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特性分析 |
3.1 深圳市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
3.1.1 常绿植物种类丰富 |
3.1.2 色形俱美的观花植物多 |
3.1.3 植物景观群落层次较为丰富 |
3.1.4 棕榈科植物营造南亚热带风情 |
3.1.5 季节性色叶植物较少,季相景观单调 |
3.2 深圳市园林植物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3.2.1 乔木类园林植物 |
3.2.2 灌木类园林植物 |
3.2.3 藤本类园林植物 |
3.2.4 草本花卉及其它地被植物 |
3.2.5 竹类 |
3.2.6 棕榈科植物 |
3.3 深圳市绿地景观值得探讨的问题——季相 |
3.3.1 深圳市特区公共绿地常见植物的季相变化特征 |
3.3.2 深圳市特区公共绿地植物季相变化景观的主要特点 |
3.3.3 深圳市特区公共绿地植物季相变化景观的不足 |
3.3.4 深圳市公共绿地营造季相变化景观应采取的措施 |
3.4 小结 |
4. 深圳市植物景观空间构成与赏析研究 |
4.1 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与创造、构成 |
4.1.1 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 |
4.1.2 植物景观空间的创造 |
4.1.3 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 |
4.2 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 |
4.2.1 通过式植物空间 |
4.2.2 停留式植物空间 |
4.2.3 容积空间与立体空间 |
4.3 植物空间围合研究与植物景观设计 |
4.3.1 空间围合面控制力的心理感受研究 |
4.3.2 植物景观空间的要素尺度 |
4.3.3 极端尺度植物空间与其心理感受 |
4.4 人性要求与植物景观空间的使用与设计 |
4.4.1 人体感知能力对于植物景观空间的要求 |
4.4.2 人际交往距离对植物空间的影响 |
4.4.3 人的行为习惯、环境心理与植物景观设计 |
4.5 植物景观欣赏尺度与设计 |
4.5.1 远景、中景、近景 |
4.5.2 植物景观的欣赏与设计 |
4.5.3 植物景观与植物质感的关系 |
4.6 小结 |
5. 色彩与植物景观设计 |
5.1 色彩与人眼感光原理及色彩属性 |
5.1.1 光与色彩 |
5.1.2 色彩的人体生理学基础 |
5.1.3 视野感色区 |
5.1.4 色彩三属性 |
5.2 色彩心理学与植物景观设计 |
5.2.1 色彩和心理时间的关系与植物景观设计 |
5.2.2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与植物景观设计 |
5.2.3 不同人群色彩取向差异影响植物景观设计 |
5.2.4 植物景观色彩规划与城市形象 |
5.3 色彩共感觉与植物景观设计 |
5.3.1 色彩温度感与植物景观设计 |
5.3.2 色彩距离感与植物景观设计 |
5.3.3 色彩的轻重、软硬感与植物景观设计 |
5.3.4 色彩的味觉、嗅觉共感觉与植物景观设计 |
5.4 色彩调和理论与植物景观设计 |
5.4.1 引鉴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 |
5.4.2 色彩调和规律与植物景观 |
5.4.3 植物景观设计中色彩运用的适宜种数 |
5.5 夜花园的色彩设计 |
5.5.1 暗视、明视与间视 |
5.5.2 夜花园的色彩 |
5.6 色彩和形状间关系对与植物景观设计 |
5.7 小结 |
6. 深圳市园林绿地环境与其植物景观设计 |
6.1 深圳市园林道路与植物景观 |
6.1.1 园路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
6.1.2 各类园路与其植物景观 |
6.1.3 园路局部植物景观 |
6.2 深圳市园林水体的植物景观 |
6.2.1 水体形态类型与植物景观 |
6.2.2 临水植物与水体景观 |
6.2.3 水生植物景观 |
6.2.4 水面与植物倒影 |
6.3 深圳市园林建筑小品与植物景观 |
6.3.1 园林建筑与其植物景观 |
6.3.2 园林建筑小品与其植物景观 |
6.4 深圳市园林植物整型景观 |
6.4.1 绿篱 |
6.4.2 绿雕 |
6.5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3)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岭南园林 |
1.1.1 岭南的含义 |
1.1.2 岭南园林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1.2 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2 岭南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环境因素 |
2.1 岭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2.2 岭南的自然植被及群落结构特征 |
2.2.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2.2.2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
2.2.3 热带雨林 |
2.2.4 热带季雨林 |
2.3 岭南社会环境 |
2.3.1 岭南商贸经济 |
2.3.2 岭南文化的特性 |
2.4 林木及园艺、园林植物引种 |
小结 |
3 古代岭南园林植物景观 |
3.1 唐代以前 |
3.2 唐、宋、元时期 |
3.3 明、清时期 |
3.3.1 《广东新语》所反映的植物景观 |
3.3.2 私家宅园植物景观 |
3.3.3 现存晚清四大古典名园的植物景观 |
3.3.4 寺庙祠堂中的园林植物景观 |
3.4 古代羊城八景与植物景观 |
小结 |
4 现代岭南园林植物景观 |
4.1 岭南公园绿地园林植物景观 |
4.1.1 城市公园及其绿化发展概况 |
4.1.2 公园绿地植物应用特点 |
4.1.3 公园绿地园林植物景观 |
4.2 岭南居住绿地园林植物景观 |
4.2.1 居住区绿化发展概况 |
4.2.2 居住绿地园林植物应用特点 |
4.2.3 居住绿地园林植物景观 |
4.3 岭南城市道路绿地园林植物景观 |
4.3.1 城市道路绿化发展概况 |
4.3.2 城市道路绿地园林植物应用特点 |
4.3.3 城市道路绿地园林植物景观 |
4.4 岭南园林酒家、宾馆中的植物应用 |
4.4.1 园林酒家、宾馆发展简史 |
4.4.2 植物应用特点 |
小结 |
5 讨论 |
5.1 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演变 |
5.2 现代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
5.3 对现代岭南园林植物景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沙漠玫瑰亦可制盆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花卉产业经济效率之实证分析—区域及品种比较[D]. 何申. 南京农业大学, 2014(10)
- [2]深圳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植物景观构成研究[D]. 刘灿.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2)
- [3]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 谢晓蓉.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4]沙漠玫瑰亦可制盆景[J]. 陈丽英. 中国花卉盆景, 2004(01)
- [5]海南岛花卉生产区划研究[J]. 宋希强,郭运青.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