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管理概述——从北京申办奥运会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岩[1](2022)在《中国冬奥》文中研究说明引子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向世界郑重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掌声如奔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有谁知道,在热烈的掌声背后,多少人为这个结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阿拉木图不仅有良好的雪场,而且已经连续申办了三届,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梁静莹[3](2020)在《T市财政局行政机关“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不断涌现的新困难、新问题,行政机关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制度机制和管理方法,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责任不清、担当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是当前行政机关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T市财政局创新行政机关管理模式,综合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管理模式的优点,探索建立了“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绩效化”的“四化”管理模式,于2015年12月,出台了《T市财政局关于推行“四化”管理的意见(试行)》,决定自2016年起,推行“四化”管理模式。“四化”管理模式在T市财政局已经实践了四年有余,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流程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行政机关管理模式,对“庸懒散拖”行为具有强大的倒逼作用,在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有效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升履职效能,保障了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的高效落实,对在行政机关管理中应用和推广“四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行政机关“四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四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行政机关管理模式,更加突出“人”的核心作用,采取“分散+集中”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督查更加精准化、信息化,有效克服了传统行政机关管理模式单一、标准化、制度化缺乏、激励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不足,形成了推进全单位工作开展的强大合力。按照“四化”管理模式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绩效化的内容,通过选取T市财政局代表性的工作项目,对“四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进行研究。虽然“四化”管理模式在有效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升履职效能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由于是对行政机关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仍存在着对“四化”管理模式认识模糊,项目申报求全失重、重复申报,考核指标设置不尽合理,考核结果运用不够理想,项目管理及成果转化的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到针对性的措施和改进方法,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对全面完善和改进优化“四化”管理模式、转作风抓落实促工作等方面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就此提出了加强干部职工的引导培训、规范精简项目立项申报、建立科学的分类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建立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等改进建议。
李国占[4](2019)在《竞技武术与日本空手道入奥成因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几年来,日本空手道与中国竞技武术在入奥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竞争,2011年两者一同被国际奥委会列为2020年奥运会候选项目,空手道借助“东道主有权利提出增加项目的改革”的新政成功进入奥运会大家庭,而武术却早在2013年5月即被否决,其背后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挖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对比分析与逻辑分析法,对空手道入奥的外因、内因进行总结,对竞技武术申奥的历史进行回顾,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挖掘分析,通过对竞技武术与空手道入奥成因的对比,探讨新时代竞技武术入奥的发展对策。研究能推动竞技武术自身完善,有助于促进武术全球化传播。通过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1、日本空手道被准许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从外部推动看,空手道项目进入奥运会,是抓紧了国际奥委会项目设置改革的机遇,同时也有日本政府及单项协会大力推动的原因。2、空手道入奥成功的主要因素为:开放与多元的国际组织与国内团体,全世界范围内较高地推广和普及度,重视国民教育及推动空手道入校园,打造简约的运动形式,规范动作,安全前提下突出格斗特色。3、武术申奥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武术的世界普及程度不高,面临着属性困境,竞赛规则与评分系统不规范,标准化建设不健全,青少年普及率较低。4、通过竞技武术与空手道对比研究后得出,两者在世界普及推广程度,项目运动形式,竞赛评分系统,项目标准化建设及校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5、为了尽快实现竞技武术入奥的目标,要大力推动竞技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以太极拳为入奥的突破口,完善竞技武术的竞赛模式与规则,加快武术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使武术进校园更加持续、深入。
郭姝艳[5](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提出《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孟婷[6](2017)在《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事件,反映的是政治与社会文化现状,传递的则是价值观、习俗与信仰。体育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电视尚未发展和普及,体育纪录片兼具新闻报道功能,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量信息通过体育纪录片传达给民众。进入电视时代,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转向人文视角,注重对体育文化和体育价值观念的传播。如今新媒体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平台,体育纪录片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本文在媒介社会学视角之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地区体育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的导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缘起,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在梳理体育纪录片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传播受到了哪些社会力量的作用,受何种因素支配?同时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市场逻辑之下,政治传播方式的转变,以及政治的隐形制约作用,进而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发展契机在哪里?诸如此类问题。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介研究,能够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在这个研究视角下,能够看到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生产背后的社会因素,不同美学特征呈现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功能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背后的国家话语与市场力量控制。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文本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第一章论述了 1949年到1965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片的起步和探索阶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体育纪录电影迎来了第一个发展小高潮。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在国家主导之下,选题面比较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选题分布较为均衡;其次,体育纪录片的新闻报道功能突出。接下来,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以《征服世界最高峰》为个案,研究了国家主导下的体育纪录片何以完成巩固政权合法性和社会动员任务?本章小结部分对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问题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停滞阶段论述了 1966年到1976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十年“文革”时期。本章分析了“乒乓外交”过程中体育纪录片突出的新闻报道功能,以及体育纪录片对“超阶级友谊”的政治言说。另外,本章对《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两部影片进行了再解读,研究了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和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那个年代的特殊性。第三章论述了 1977年到1992年间体育纪录片的发展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电影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体育纪录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体育纪录电影的数量显着增加,体育纪录片在艺术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纪实美学风格确立。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开始由新闻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同时体育纪录片摒弃了先前的革命话语转而用现代化话语言说。接下来,本章重点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体育纪录片通过空间上“自我-他者”关系建构、时间上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两条路径实现民族主义建构。最后,本章结合上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的言说,对体育纪录片思辨性的缺失进行了探讨。第四章研究了多元化发展时期体育纪录片的情况,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体育纪录片迎来了两个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为电视体育纪录片的创作和播出提供了稳定的平台;第二个机遇期是新媒体平台崛起,并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播出平台,这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本章首先对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的多元化、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多样化进行了研究。接下来,分析了市场逻辑对体育纪录片传播方式的影响,主要是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研究。随后,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政治的隐形规训,市场化时代体育纪录片几乎不再直面来自上层的政治要求,但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结早已内化于制作者的认知体系中,另外,当局的播出监管也具有隐形的制约作用,不能越轨是底线。最后,在小结部分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太过于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运动美学展示的问题,毕竟体育纪录片的运动美学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类题材纪录片的根本特征。第五章从宏观上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当前的生态环境,并探讨了体育纪录片所面临的边缘化危机及发展契机。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的选题、美学特征、功能以及政治传播方式等,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宣传政策、体育现代化进程、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与深化、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创作者主体的能动意识等等。各种力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到每一部体育纪录片,其支配性的因素是不尽相同。体育纪录片的危机即来自外部也来自体育纪录片本身,但是在国家扶持纪录片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体育纪录片有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更何况传媒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中,体育纪录片发展有三个显性的驱动因素:政治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商业性体育纪录片的娱乐化发展路径和宣传性体育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不管是作为宣传作品,还是文化产品,这几百部体育纪录片影像既记录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轨迹,既记录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也参与了体育现代化进程,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折射出的是中国大社会的整体形态与变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潘章帅[7](2017)在《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建构 ——以第27至31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为例》文中指出开幕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举办国和举办城市通过开幕式展示其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社会现状,既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又表达了艺术与审美的情趣。举办国在开幕式上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绚丽的艺术形式向全世界传播国家历史文化,这也让开幕式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世界人民对于这个国家或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符号体系,有许多固有的符号表征和内容框架,集体记忆的建构或多或少是基于过去已经存在的集体记忆元素,要分析集体记忆的建构,就要从集体记忆要建构的具体内容出发,去分析哪些符号表征以及内容呈现了这样的记忆。本文以第27至31届夏季奥运会,即悉尼、雅典、北京、伦敦和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对这五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资料文本进行分析,“打碎”开幕式的整体,将呈现在开幕式中的符号和元素进行重新拆解和整合,找出每一届开幕式的特点及元素符号,力图还原集体记忆建构的内容框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这五届奥运会开幕式用哪些符号元素和艺术方式建构了世界人民对举办国或举办城市的集体记忆,以及开幕式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因素存在哪些异同。通过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各届奥运会开幕式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用土着艺术与水火交融打动世界的悉尼、用古希腊文明表达艺术的雅典、用大气磅礴制造经典的北京、用英式幽默带来惊喜的伦敦以及用环保议题和桑巴热情舞动世界的里约,都塑造了民众不同的集体记忆。而这些集体记忆的建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导演团队、表演形式以及科技因素等,分析其异同及原因让人更加理性地看待开幕式的异同,进而从多个维度建构集体记忆。同时,也应看到,奥运会开幕式的周期性强化了集体记忆的建构,而世界大国在开幕式上所拥有的权力属性让他们开辟了新的记忆建构模式,巩固了强国强权的地位。被强权压抑的集体记忆建构过程也会产生“反记忆”的现象,只有通过合理而正确地建构才能让集体记忆的奥运遗产不断传承、延续,促使奥运会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方静[8](2016)在《中国2022年冬奥会申办宣传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塑造》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不仅体现该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力,而且也是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展示。本文以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宣传片为“文本”,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探讨我国国家形象输出的现状,西方国家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解读与传播以及如何塑造我国国家形象。通过分析中国冬奥申办的宣传文本及英国BBC、美国CNN对中国冬奥申办的报道,本文得出以下观点:第一,我国冬奥申办宣传主要塑造了开放自信、友好合作、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第二,通过比较英国BBC和美国CNN对中国冬奥申办的报道话语态度,发现它们的新闻报道产生了三个层面的传播效果:a.英美两国媒体鲜少为中国体育大事件设置议题,因此环境认知层面的效果表现较弱;b.英美两国媒体常以西方意识形态为导向,塑造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往往负面多于正面,其价值形成和维护层面的效果以负面为主;c.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对华体育报道数量很少,关注度不高,所以其对华体育文化报道产生的社会行为示范层面的效果优劣掺半。总结而言,因语言表达环境的不同,国家形象的输出与接收并不一定处于同一“频道”。这就需要中国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宣传策略,进而收获理想的传播效果。本论文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绪论从跨文化传播角度,介绍我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以北京及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宣传片为范例,分析我国在跨文化传播中所展现的国家形象。第三章主要选取英国BBC和美国CNN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对中国冬奥申办宣传报道所持地话语态度及它们的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产生的对外传播效果。第四章根据前文的研究发现,对未来国家形象传播与塑造提供相应建议。
吴海云[9](2015)在《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文中认为在2008年前后,伴随着“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话语的兴起与全球地缘政治的转变,中国关照“西方”的视角和态度也情随境变。在重新理解“中西”关系的迫切需求下,论文以分析当今中国西方想象与表征为主旨,但跳脱国际学术界现有“西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将其放置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视野之中。在对中国“西方观”的三种传统(古代、近现代、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论文以“理想类型”为工具进入大众文化的场域,以“感觉结构”去把握“西方”想象与表征独特的、暂时的稳定性,由此打开对当今中国社会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的探索。论文分为导论、结语和构成主体论述部分的四个章节。其中,导论介绍国内外学界对“非西方世界”西方观的研究现状,简要地梳理中国“西方观”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历史流变,并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河殇》与《北京人在纽约》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众文化对于“西方”的建构,为进入“当今”的文化研究提供背景与参照;第二章关注与2010上海世博会相关的文化文本,重点考察中国官方对于“西方”的定位与表征,即一种将“西方性”与“现代性”剥离的策略;第三章讨论《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与评论,侧重于这两份新闻媒体围绕“国家至上论”与“市场至上论”对于“西方”话语权的争夺;第四章对《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这四部电影进行文本细读,研究“西方”/“西方人”在“民族灾难叙事”与“当代故事”中承担的意义与功用,解析当今中国在世俗层面对于西方的“理想化”建构;结语在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将前文研究的有关发现放入一个更大的历史文本中进行思考。本文以对大众文化的“个案研究”来探究“当今中国”的“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变化,所选择的“案例”力图发挥“理想类型”的作用,既顾及从“电视”到“展览”到“报纸”再到“电影”等不同的媒体形态,又对应从“官方”到“社会”再到“民间”的文化形态;再加上以“2008年”为标志直至今天还在发生变化的时间次序,由此三方面去分析当今中国大众文化中“西方性”的独特面貌与不同层理。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多个领域,因而尝试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处理。虽然借鉴了展览研究、媒体研究、城市研究和电影研究等多方面的成果,但整体上以文化符号与话语分析为主,力图发掘当今中国对于“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多重意涵。论文发现,当今中国对于“西方”的想象与表征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断点;“西方性”的“变”与“不变”,折射出中国始终处于“自己的历史”之内的前行;重建的“西方性”是中国进行下一轮自我重建与国家发展的参照,也将继续跟随中国主体性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的进一步确立与扩展。
万茵[10](2015)在《时政记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柳志忠:从部长到死囚》在《深度调查》栏目播出之后,神州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李晓婧便一夜成名。一个初闯京城的姑娘,轻而易举地就浪得如此虚名,作为她的伯乐,短暂的欣慰过后,我在心中升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在电视台一楼大厅一角的咖啡座里,我约见了李晓婧。"你成名了,祝贺你。"本想调侃一下她说"你成‘名记’了",但话已滚到舌尖,觉得不够庄重,临时就咽了回去。"应主任,谢谢,您不给我机会,我今天什么都没有。"
二、项目管理概述——从北京申办奥运会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项目管理概述——从北京申办奥运会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冬奥(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一位资深体育记者的冬奥感悟 |
张家口的冰雪都知道 |
雪如意吉祥如意 |
冰玉环激情相约 |
必须采访贾茂亭 |
冬奥场馆的“北京方案” |
首钢与奥运的不解之缘 |
秀池与三高炉 |
四块冰 |
水晶鞋 |
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
冬奥场馆四面开花 |
中国冬奥会奖牌第一人 |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
不待扬鞭自奋蹄 |
冰刀在冰场闪亮 |
中国冬奥史上奖牌“零的突破” |
面对两个手术方案 |
冰雪运动创造了她生命的辉煌 |
高山滑雪飞燕驰 |
高山滑雪竞赛主任的冰雪情缘 |
领略高山滑雪的魅力 |
唯有艰难才有挑战 |
你见过亚布力凌晨4点的太阳吗? |
功勋教练的传奇人生 |
越野滑雪马拉松 |
在亚布力零点巧遇全国冰雪十佳 |
雪上马拉松后继有人 |
短道速滑离弦箭 |
风驰电掣开弓箭 |
杨扬:冬奥会中国健儿零的突破 |
为什么七台河成为短道速滑冠军之乡? |
你的精神,我来传承 |
通往领奖台的阶梯 |
智斗冰壶 |
为自己喜欢的项目燃烧青春 |
跟高手过招 |
让冰壶大放异彩 |
响箭鸣镝 |
“我想选择冰球” |
雏鹰向北美飞去 |
人生能有几回搏? |
冰球是上苍赋予他的使命 |
阳光男孩儿的多彩人生 |
国际裁判是怎样练成的? |
一飞冲天 |
从体育教练到国际裁判 |
冬奥文化在中国 |
北京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
北京八分钟 |
尾声 |
我的双奥人生(代后记)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T市财政局行政机关“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1.3 “四化”管理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行政管理理论 |
3 “四化”管理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
3.1 传统行政机关管理模式的不足 |
3.2 “四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
4 T市财政局“四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
4.1 工作项目化的实施 |
4.2 项目目标化的实施 |
4.3 目标责任化的实施 |
4.4 责任绩效化的实施 |
5 “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存在的问题 |
5.1.1 对“四化”管理模式认识模糊 |
5.1.2 项目申报求全失重、重复申报 |
5.1.3 考核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
5.1.4 考核结果运用不够理想 |
5.1.5 项目管理及成果转化的可持续性不足 |
5.2 “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平均主义、经验主义、惰性思维、畏难情绪在起作用 |
5.2.2 项目申报缺乏统筹,审核立项不够合理 |
5.2.3 没有充分考虑考核对象的差异性,没有引入外部评价 |
5.2.4 考核主观因素较强,考评结果公开度不够,考核结果应用难落实 |
5.2.5 项目收尾及维护管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
6 “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的改进建议 |
6.1 加强干部职工的引导培训 |
6.2 规范精简项目的立项申报 |
6.3 建立科学的分类考核体系 |
6.4 强化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 |
6.5 建立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竞技武术与日本空手道入奥成因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武术为什么要进入奥运会的研究 |
2.1.2 关于武术如何才能进入奥运会的研究 |
2.1.3 关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立项的相关研究 |
2.1.4 关于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原因的研究 |
2.1.5 关于今后武术进入奥运会发展策略的研究 |
2.2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技术路线 |
3.1.3 研究的相关界定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推动日本空手道入奥成功的因素分析 |
4.1.1 国际奥委会项目设置改革的机遇 |
4.1.2 日本政府及单项协会的大力推动 |
4.2 影响空手道入奥成功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1 开放与多元的国际组织与国内团体 |
4.2.2 全世界范围内较高地推广和普及度 |
4.2.3 重视国民教育,推动空手道入校园 |
4.2.4 打造简约的运动形式,规范动作 |
4.2.5 安全前提下突出格斗特色 |
4.3 竞技武术申奥的历史回顾 |
4.3.1 申奥的准备阶段(1936-1999 年) |
4.3.2 第一次申奥阶段(2000-2008 年) |
4.3.3 第二次申奥阶段(2009-2016 年) |
4.4 竞技武术入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4.1 竞技武术的世界普及程度不高 |
4.4.2 竞技武术入奥面临着属性困境 |
4.4.3 竞技武术的规则与评分系统不规范 |
4.4.4 竞技武术的标准化建设不健全 |
4.4.5 竞技武术的青少年普及率较低 |
4.5 竞技武术与空手道入奥成因的对比分析 |
4.5.1 世界普及推广程度的差异性 |
4.5.2 项目运动形式的差异性 |
4.5.3 竞赛评分系统的差异性 |
4.5.4 标准化建设的差异性 |
4.5.5 校园教育的差异性 |
4.6 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主要策略研究 |
4.6.1 大力推动竞技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
4.6.2 回归武术本源,以太极拳为入奥突破口 |
4.6.3 完善竞技武术的竞赛模式与规则 |
4.6.4 加快武术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工作 |
4.6.5 推动武术进校园更加持续、深入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
2.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6)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体育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体育史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体育纪录片的界定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视野 |
一、国内外体育纪录片研究综述 |
二、媒介社会学——一种研究视角 |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探索发展时期:1949-1965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产制的宏观环境 |
一、体育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二、体育纪录片生产的国家主导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一、选题多样,以“成绩”汇报为主 |
二、新闻报道功能突出 |
三、原因分析:国家主导、计划生产的体制使然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艺术分析 |
一、现实主义美学取向 |
二、浪漫主义美学取向 |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胜利叙事 |
小结 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的泛政治化 第二章 停滞时期:1966-1976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工具论”登峰造极的十年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作品及其新闻报道功能 |
一、体育外交活动报道 |
二、再现登山运动的辉煌 |
三、“体育简报”与着墨不多的群众体育纪录片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再解读 |
一、阶级斗争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中话语的军事化 |
二、性别从属于阶级:女性形象的嵌入 |
第四节 超阶级的“友谊”:体育纪录片中的国家外交 |
小结 体育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探讨 第三章 黄金时期:1977-1992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重启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纪录电影 |
一、竞技体育“霸屏” |
二、从宣传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艺术性的回归 |
一、纪实美学风格的确立及运用 |
二、体育运动美学展示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主导话语:革命话语向现代化话语的转变 |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
一、“自我—他者”关系构建 |
二、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东亚病夫”集体记忆构建 |
小结 体育纪录片与竞技体育之殇 第四章 多元化时期:1993-2016年的体育纪录片 |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多元化 |
一、体制内体育纪录片及其宣传性和人文性 |
二、体制外体育纪录片锋芒初露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创作多样化 |
一、纪实手法大量运用 |
二、体育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
三、电影创作手法的借鉴使用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生产方式多样化 |
一、生产流程模块化 |
二、故事结构标准化 |
三、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传播策略及其市场逻辑 |
一、传播实践:《筑梦2008》的“强国梦”叙事和《中国体育再出发》的文化叙事转向 |
二、“去政治化”背后的市场逻辑 |
第五节 市场化时代政治的隐形规训 |
一、生产主体民族主义情结的内化 |
二、体育纪录片传播过程监管 |
小结 过度人文化与运动美学缺失 第五章 体育纪录片发展前瞻 |
第一节 当前体育纪录片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边缘化危机与发展契机 |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访谈实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件 |
(7)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建构 ——以第27至31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奥运会开幕式 |
1.2.2 集体记忆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2 集体记忆的概述 |
2.1 集体记忆的概念界定 |
2.1.1 集体记忆 |
2.1.2 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 |
2.2 集体记忆建构的分析框架 |
2.2.1 集体记忆建构中的权力主体 |
2.2.2 集体记忆的内容 |
2.2.3 集体记忆的传播 |
3 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演进 |
3.1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起源 |
3.1.1 古奥运会的起源 |
3.1.2 开幕式源于宗教仪式 |
3.2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发展 |
3.2.1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模仿期(1896年-1912年) |
3.2.2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中断期(1916年-1944年) |
3.2.3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探索期(1948年-1976年) |
3.2.4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突破期(1980年-1996年) |
3.2.5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多元期(2000年至今) |
3.3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功能 |
3.3.1 进行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
3.3.2 表达艺术与审美情趣 |
3.3.3 展示举办国、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水平 |
4 奥运会开幕式建构的集体记忆 |
4.1 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解析 |
4.1.1 小女孩与土着人 |
4.1.2 自然与海洋文化 |
4.1.3 和谐共生的多种族人 |
4.2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解析 |
4.2.1 美轮美奂的人造爱琴海 |
4.2.2 流动的历史博物馆 |
4.2.3 充满科技感的希腊雕像 |
4.2.4 象征和平的橄榄树 |
4.3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解析 |
4.3.1 击缶而歌迎宾客 |
4.3.2 灿烂的中华文明 |
4.3.3 动静结合的太极拳 |
4.3.4 中国式的团体操表演 |
4.3.5 严肃的政治象征 |
4.4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解析 |
4.4.1 自带光环的英国代言人 |
4.4.2 直面历史的自我解嘲 |
4.4.3 担当主力的青少年 |
4.4.4 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
4.4.5 无处不在的人文精神 |
4.5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解析 |
4.5.1 亟需保护的大自然 |
4.5.2 艺术化的贫民窟 |
4.5.3 “一个巨大的夜店” |
4.5.4 迫切改变的国际形象 |
5 奥运会开幕式集体记忆的影响因素异同及原因分析 |
5.1 政治因素的异同及原因分析 |
5.2 经济因素的异同及原因分析 |
5.3 历史文化因素的异同及原因分析 |
5.3.1 澳大利亚悉尼的历史文化 |
5.3.2 希腊雅典的历史文化 |
5.3.3 中国北京的历史文化 |
5.3.4 英国伦敦的历史文化 |
5.3.5 巴西里约的历史文化 |
5.4 导演团队因素的异同及原因分析 |
5.5 表演形式因素的异同及原因分析 |
5.6 科技因素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
6 奥运会开幕式与集体记忆的再思考 |
6.1 神圣的周期性 |
6.2 开幕式建构的等级和权力属性 |
6.3 “反记忆”:遗忘也是一种记忆 |
6.4 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2022年冬奥会申办宣传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1.3.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3.2 可行性分析 |
1.4 研究的理论视角 |
1.4.1 跨文化传播的发展 |
1.4.2 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形象 |
2 中国冬奥申办宣传文本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塑造 |
2.1 中国申奥的语境变化 |
2.1.1 中国申奥的语境由强变弱 |
2.1.2 北京奥运会对冬奥申办的助力 |
2.1.3 中国冬奥申办的境况 |
2.2 中国冬奥申办的文本分析 |
2.2.1 冬奥宣传片的文本探究 |
2.2.2 冬奥申办文本塑造的国家形象 |
2.3 中国冬奥申办成功原因及影响 |
2.3.1 国家综合实力增强 |
2.3.2 冬奥申办的有效传播策略 |
2.3.3 冬奥申办成功的影响 |
3 两大外国主流媒体冬奥申办报道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
3.1 两大外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冬奥申办报道的现状分析 |
3.1.1 英国BBC对中国冬奥申办的议程设置薄弱 |
3.1.2 美国CNN对中国冬奥申办的报道多持质疑态度 |
3.2 两大外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冬奥申办报道的传播效果分析 |
3.2.1 三个层面的传播效果均较为薄弱 |
3.2.2 对中国形象塑造有失偏颇 |
4 申奥宣传中我国国家形象的未来建构 |
4.1 改变奥运宣传模式 |
4.1.1 拓宽申奥宣传点 |
4.1.2 增加申奥宣传的软性植入 |
4.2 认清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话语权倾斜的现状 |
4.2.1 分清东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差异 |
4.2.2 探究西方话语权倾斜的原因 |
4.3 增强中国主流媒体国际话语权 |
4.3.1 充分认识本国话语权缺失的状况 |
4.3.2 重视奥运宣传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
4.3.3 发展和壮大中国主流媒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文献综述 |
二、从“方位”到“价值”:中国“西方观”的历史流变 |
三、“2008年”对“当今中国”意味着什么? |
四、重建“大众文化”的视野:表征研究与“理想类型” |
第一章 “拥抱蔚蓝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西方”图景 |
第一节 “黄河终将入海”:从《河殇》看1980年代中国的“西方”憧憬 |
一、“河殇热”与“文化热” |
二、《河殇》批评视野中的“西方” |
第二节 “它是战场”:从《北京人在纽约》看1990年代中国的“西方”描绘 |
一、流行的“美国梦” |
二、天堂与地狱 |
三、战场与赌场 |
第三节 改革时代的现代想象与作为现代化标杆的“西方” |
第二章 展览的策略——“2010上海世博会”的“西方”表征 |
第一节 “城市”概念的“去西方化”: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 |
第二节 美国馆:话语与场景 |
一、“亲美”与“反美”:“美国馆风波”网络话语的民族志研究 |
二、编码与解码:世博会现场的美国馆景观 |
第三节 重编世界:以城市足迹馆为例 |
一、主题馆中的博物馆 |
二、中西互照:体系化与“真理化” |
三、奇观化西方 |
第三章 新闻的政治——中国报刊“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话语 |
第一节 话语与描述:《环球时报》2012 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与“英美” |
一、《环球时报》奥运报道的泛政治化 |
二、沿承与变形:《环球时报》的“西方”批判 |
三、异质的“英美” |
第二节 抵制与战术:《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 |
一、空白的抵制:《南方周末》的“反奥运”姿态 |
二、策略与战术:《南方周末》的“西方”话语 |
第三节 模糊的边界:“复杂中国”与“乡村英国” |
一、孰“左”孰“右”?——《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的话语反用 |
二、殊途同归——《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文本中的英国形象 |
第四章 影像的建构——中国商业电影中的“西方”与“西方人” |
第一节 “救世主降临”——民族灾难叙事中的西方角色 |
一、“自我东方化”与国际化 |
二、西方“拯救者” |
三、高尚的基督教 |
第二节 成功与幸福——执迷的“美国梦” |
一、资本力量与“攻陷美国” |
二、庸常化美国:从“战场”到“家园” |
并非结语:在“变”与“不变”之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时政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事难料 |
二、无处可逃 |
三、如鱼得水 |
四、巴黎春天 |
五、忙里偷闲 |
六、青春冲动 |
七、情场失意 |
八、新城巧遇 |
九、销魂时刻 |
十、时政记者 |
四、项目管理概述——从北京申办奥运会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冬奥[J]. 孙晶岩. 当代, 2022(0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T市财政局行政机关“四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研究[D]. 梁静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竞技武术与日本空手道入奥成因的对比研究[D]. 李国占.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5]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D]. 孟婷. 山东大学, 2017(03)
- [7]奥运会开幕式的集体记忆建构 ——以第27至31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为例[D]. 潘章帅.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中国2022年冬奥会申办宣传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塑造[D]. 方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D]. 吴海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10]时政记者[J]. 万茵. 百花洲, 2015(05)
标签:北京体育论文; 奥运会开幕式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