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成分效度的比较研究

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成分效度的比较研究

一、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构件效度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詹朝曦[1](2019)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城市快速路因其能够提供大流量、长距离、快速的城市交通服务,而成为缓解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全过程中,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快速路建设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建设工期,尽早发挥建设功能,对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不仅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和建设质量,还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日常出行,而倍受社会关注。由于城市快速路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交通干扰大、影响因素多和建设时序复杂等特点,给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导致项目建设工期难以合理确定和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城市快速路建设的标准工期定额,导致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缺乏标准和依据,项目建设工期目标制定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建设工期要么过长,要么不科学的压缩。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迫在眉睫,亟需对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合理工期预测、工期合理性评价展开研究。本文基于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运用系统分析、回归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识别,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及合理性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工程建设工期的相关影响因素,基于等级全息模型理论,构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初选集,利用问卷调查,结合专家对工期风险效度的评估,采用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过滤、评级,剔除非关键影响因素,得到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集;其次,本文综合分析城市快速路的建设特点和施工条件,基于考虑工期影响因素的风险效度,通过熵权法和三角模糊数法,构建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厦门气候特征和建设环境,借鉴广东省市政工程工期定额,采用线性回归法,进一步构建适合厦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预测模型;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筛选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采用结构熵权法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最后,对厦门某城市快速路建设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同时,提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控制措施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来探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问题,扩宽了项目建设工期的理论研究范围,深化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内涵;其次,基于工期综合风险效度理论和专家证据理论,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并做了实证检验,丰富了项目时间管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中,突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的特殊性和专家工程经验及类似工程经验在工期研究中的重要性,从系统内和系统外角度较全面、客观地识别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科学预测与合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做好项目时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证据。本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与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指导价值。

欧阳婷[2](2019)在《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广西建筑业生产影响因素及其效度研究 ——以广西主要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建筑业作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进行了大量社会生产投资,也是我国民生工程的一大部分,由此建筑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力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广西作为发展欠发达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位靠后,随着与东盟沟通及贸易的深入与密集,并得到了一系列国内及国际的政策支持后,广西的发展潜力巨大。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西经济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广西的建筑业整体生产水平不高,对于建筑业的生产潜能的发掘还有待提高和重视。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通过整理2004-2016年来广西建筑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找到了描述广西建筑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关系,并据此建立了数据之间的相应联系;然后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关注对广西经济贡献程度较大的前三城市(南宁、柳州、桂林)构建时间与空间相关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描述了广西三大城市建筑业对广西整体建筑业乃至对广西整体经济的影响关系,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模拟检验,证实该模型的描述符合广西的发展情况,该模型也具有结构效度,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未来广西建筑业及广西经济进行预测。通过模型的计算后,可以发现相关指标及相关地区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程度,笔者提出了对广西建筑业今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内容及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孟瑶[3](2019)在《基于团队互动理论的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建筑业安全形势严峻,高发的安全事故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企业亟需制定有效的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班组安全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发挥班组的安全保障作用、改善班组安全绩效是提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航空、医疗、核电站等高危行业从团队互动视角改善班组安全绩效的研究为建筑业提供了思路,施工班组内团队互动会影响工人的安全行为和班组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但是在现有的建筑安全研究中,团队互动尚未引起学者们广泛的重视,因此有必要从团队互动的视角研究如何提升施工班组安全绩效。本文基于团队互动理论,建立了施工班组安全绩效影响因素模型。首先通过文献、初步筛选,归纳出了影响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的主要因素,后续通过访谈现场管理人员和学者,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了影响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班组外部(安全氛围)、班组构成(班组长领导、班组规范)和班组过程(施工准备、班组监督)5个因素。然后,根据团队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比较等理论和有关文献,建立了以班组过程为中介变量,班组外部和班组构成因素为自变量,班组安全绩效为因变量的假设模型。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已有的量表,结合本文研究对象,编制了调研问卷,在重庆、广东、河北、上海、天津等地的在建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数据搜集工作,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步检验了班组过程的中介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班组过程(施工准备、班组监督)均正向作用于施工班组安全绩效。(2)安全氛围、班组长领导和班组规范对班组过程(施工准备、班组监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安全氛围、班组长领导和班组规范均对安全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班组过程(施工准备、班组监督)在安全氛围和班组长领导对安全绩效的影响路径中起到了局部中介作用,而班组过程(施工准备、班组监督)在班组规范对安全绩效的影响路径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最后,根据模型检验结果,为企业改善施工班组安全绩效提供了管理建议,包括在施工现场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发挥班组规范示范效应;加强班组内部团队协作,促进工人参与安全管理。

蒋镇涛[4](2019)在《计及生活楼影响的浮式保障平台结构强度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浮式保障平台是开发南海深远海油气资源,抵制外部骚扰的国之重器,研发深远海油气资源保障平台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该多功能保障平台舱室众多、功能各异且布置不规则,应对的海洋环境恶劣,结构受力复杂,增加了结构高应力区及疲劳热点,强度评估难度加大。结构强度评估中分析方法的选取、整船应力水平把握、疲劳热点筛选及危险节点抗疲劳设计都是未知的挑战,这里面还存在热点区域子模型嵌套的技术难题有待攻克。通过本研究提出的全船结构总强度评估技术,关键节点疲劳强度评估技术,疲劳热点子模型嵌套技术等关键技术得以对计及生活楼影响的新式结构形式进行强度校核,其结果对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具有实际参考意义。基于三维线性水动力理论、全船结构总强度分析方法和BV-Homer流体-结构耦合分析软件包,建立浮式保障平台全船结构三维有限元粗模型,对目标保障平台自航和满载作业工况分别进行基于谱分析的波浪载荷预报,得到各个主控载荷参数下的设计波并加载到全船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全船结构有限元粗网格分析得到整体应力分布和高应力区,总结船体各部分应力变化和结构变形特点,初步总结影响保障平台结构总强度的关键因素,从整体把握保障平台的结构强度特性,为典型疲劳节点筛选及热点区域子模型建立提供依据。基于上层建筑结构强度理论及有效度理论分析生活楼对全船结构总强度的贡献度并分析生活楼抵抗总纵弯曲的力学原理。综合考虑生活楼模块占全船总长比例、提高采光度和舒适度的设计要求以及母港惠州港的吃水限制,分析研究生活楼对保障平台全船结构总强度影响的必要性。通过计算分析有无生活楼时保障平台整体及各部件的应力分布及变形特点,总结计入生活楼后应力降低水平及规律;阐述上层建筑参与全船结构总强度有效度理论,对比分析通过全船结构有限元计算与斯曼斯基理论计算得到的生活楼各层甲板参与总强度的有效度。基于疲劳的谱分析方法,采用疲劳节点筛选技术,通过BV-Homer筛选并建立典型疲劳节点的精细网格模型并分析其疲劳强度。谱分析的核心是通过流固耦合计算获得每个环境条件下的幅值响应传递函数Raos,结合BV船级社S-N曲线,得到疲劳损伤短期统计值,参考作业海域的波浪散布图得到所有短期海况的短期疲劳损伤值的总和即是疲劳累积损伤值。采用疲劳热点子模型嵌套技术,计算一种自航工况及三种作业工况下10个典型节点疲劳损伤,得到疲劳损伤规律特性;引入时间分配系数计算保障平台服役全周期内的真实疲劳累积损伤并对结果进行板厚、腐蚀修正。最后,针对疲劳分析所得的危险节点对热点区域结构进行疲劳寿命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不同的优化方案,对比各方案疲劳计算结果,寻求该热点区域结构的最佳设计方案,为其他具有相似结构船型的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李小北[5](2018)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方法的效度研究》文中提出效度首先是测量学领域提出的,用来检验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被测事物的程度。方法作为进行研究的工具,其科学性是保证研究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一项科学研究是否具有效度要通过研究所选取的方法的效度体现。现阶段,实证研究作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类型,越来越多的学者选取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中所提的研究方法的效度实际上就是实证研究方法的效度,对实证研究中所选取的方法的效度进行研究,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现阶段,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者多将效度理论运用到统计分析研究中,运用一些软件对研究中使用的问卷、量表等测量工具进行效度检验。然而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效度检验,能够进行效度检验的问卷和量表也是需要满足一定能够条件的,且研究方法的效度是不能够被检验的。本研究认为研究方法的效度并不够通过统计分析软件或者是专家评判等方法进行检验,而是要通过研究方法实施过程的逻辑性体现。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效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其发展阶段和检验类型进行了介绍,并将研究逻辑引入,指出研究方法的效度是不能检验的,而是要通过研究逻辑体现出来。第三章选取《中国图书馆学报》这一权威期刊近五年的发文进行文献分析,介绍了现阶段图书情报学领域效度的研究现状。第四章从研究逻辑入手,指出实证研究方法的效度可以通过“信度、理论假设的提出和操作化以及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四个方面进行提升。其中信度是效度的基础,故而要保证调查资料的信度;科学的理论假设是保证研究方法效度的前提,故而要科学的提出理论假设;理论假设操作化的逻辑是保障效度的关键,在操作化过程中要遵循逻辑,首先对理论假设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发展概念中的指标;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对效度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在典型研究中选取典型调查对象,在抽样研究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第五章对前文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现阶段有关常用的效度检验方法实则是对实证研究中所选取的调查工具进行效度检验,而未对研究方法的效度引起足够的重视,呼吁研究者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重视研究逻辑,保证研究的效度。

赵晶[6](2018)在《法国业士考试的现代化转型研究》文中认为法国业士考试既是高中毕业考试,也是综合性大学统一招生考试。业士考试诞生于拿破仑时期,素以古典人文学科为核心。但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业士考试在科学化与民主化双重压力下,迈入持续不断的现代化转型之路。二战结束后,法国业士考试面临“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以古典人文学科为核心的业士考试无法满足国家重建的技术需要,科技知识本身的进展也亟需在教育中获取载体,于是业士考试中科技内容大幅增加,并进而从古典业士考试中分化出技术业士考试。然而,在社会需求压力下过分强调技术理性,致使人文主义传统受到严重忽略,造成青年人思想贫瘠,反而制约了法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法国教育压力转化成社会压力,最终“技术民主化”与“研究科学化”的碰撞以“五月风暴”的形式爆发出来。为了保证民主与科学齐头并进,中等教育业士考试重新定位,为科学发展储备精英人才。随着经济和信息产业革命的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服务业的劳动力缺口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业士考试在原有基础上创建了职业业士考试,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三种业士考试最终并立形成法国业士考试复合序列。它们各适其士,同时也造成大众与精英的相对区隔。进入21世纪后,业士考试改革进一步深化,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在维护三种业士考试各自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一些非结构性的策略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TPE活动课程的评价以及学生档案等多元评价方式,在教育政策上向弱势群体倾斜,增加了“推优”等多种录取模式。在关照教育公平现实的同时,法国业士考试坚持一贯的古典人文主义内核,让“现实需要”与“理想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融合。法国业士考试的现代化进程,既保持人文性传统,更重视考试内容现代化与考试主体民主化,始终随着时代发展而推陈出新,发挥了业士考试对中等教育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法国中等教育迈向多样化、选择性、高质量的发展方向。

吕静韦[7](2017)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进入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以逐步替代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持政策,有效刺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然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生产要素之间的快速流动与创新合作影响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的转变和创新模式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发展和创新,既离不开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等直接动力要素的驱动,也离不开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不同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需要不同的创新动力要素支撑;而不同的动力要素组合则构成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受不同资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的制约,结合各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有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基于此,论文从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理论假设,通过构建并验证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论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进行了梳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要素禀赋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政府规划、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资本融资和人力资源相关研究为脉络,明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为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机制研究和模式创新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论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创新面临的问题。我国历年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发明专利数量等指标数据侧面反映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上升的趋势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各省市地区对产业政策的适时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因子分析法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存在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化差异明显。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在创新基础资源能力、研发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市场扩散和产业扩散能力、环境支撑能力方面均表现突出,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山东、江西、河北等地的综合实力正在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分散化严重,未形成集聚效应。由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及区域发展潜力差异是阻碍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为论文开展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提供了空间。第三,论文构建并验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质性分析,通过试探性分析、主从关系分析、关联性分析和理论饱和度检验,得出政府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及钻石模型,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其中,政府行为、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为主体动力要素,资本要素、人力资源为调节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文章采用五点量表分析法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调查问卷,从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能力、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融资和人才引进等六个方面开展调查,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对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影响力低于政府支持和企业战略。技术创新作用的发挥失常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而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能够有效提升和改善各主体动力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作用较强。这也是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四,论文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型,探究了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以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能力和企业战略四类主体动力要素为自变量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型,借助方差分析法、线性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运用Stata14.0软件对历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政府支持对产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催化作用,市场环境对产业创新的导向作用和企业战略对产业创新的决定作用。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府支持型、技术引领型、市场推动型、企业驱动型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政府行政手段、技术创新变革、市场需求导向和企业战略整合能够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提高产业创新绩效。第五,论文评价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以2010年和2015年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七省市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七省市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在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企业战略,以及产业创新模式方面存在时空差异,为各地适时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高娈[8](2017)在《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度量及社会网络对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下,ERP系统已经成为支撑企业运营、管理决策及战略制定的基础IT平台。ERP系统功能全面,但规模庞大且复杂。虽然知名的ERP供应商不断地总结“最佳业务实践”,但近年来ERP失败的案例仍然数见不鲜(如英迈国际,Ingram Micro)。针对企业界的ERP难题,学术界将其归因于企业未能深度应用ERP知识,与实际业务充分融合,即ERP消化吸收不足。ERP消化吸收问题成为过去30年来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已有的ERP消化吸收研究中,组织层次的研究占主导地位,聚焦于从组织视角探索组织层次ERP消化吸收的影响因素,却忽视了系统直接使用者用户的作用。实际上,用户能否脱离机械化应用并灵活使用系统应对频繁变化的业务直接影响ERP系统预期收益的实现。但极少的研究者从用户视角探讨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影响因素,且仅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多案例研究方法,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针对企业界的难题和学术界的理论空缺,本研究将“如何提升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水平”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细分为四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并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度量量表的缺乏导致了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实证研究不足。对此,本研究设计严谨的度量量表开发过程,先使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访谈了5家企业的38位中高低层员工,提出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具有三个构成性的二阶子维度,包括宽度、深度和创新,并给出明确的定义。接着,本研究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遵循量表开发步骤,开发并验证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三个子维度度量量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度量工具。其次,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水平的提升依赖持续的用户学习,但已有文献中没有针对ERP用户学习的研究,导致面向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用户学习理论缺乏。对此,本文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访谈了6家企业的40位中高低层员工(2家企业的23位受访者与上述研究中的受访者一致),基于Nvivo软件编码分析后发现,面向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用户学习分为培训、适应、常规和扩展四个阶段,且学习情境的强制力度不断减弱;在同一学习阶段,VIP用户、熟练用户和工作用户的学习方法趋同,但在不同阶段具有差异性;ERP用户通过实践式、沟通式、支持式和投资式学习获取系统知识,其中实践式和沟通式学习比支持式学习更有效。第三,沟通式学习是用户获取ERP知识的关键途径,沟通式学习发生于用户间的咨询网络中,且用户间的网络连接是建立咨询网络的基础。对此,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别从网络结构和社会连接两个视角构建ERP用户咨询网络和网络连接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及子维度的作用模型。从网络结构视角,本研究在量表设计和预调研的基础上依托于MBA校友网络共收集155份有效的用户咨询网络数据,使用Ucinet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发现,获取知识网络的内向程度中心度通过沟通式学习部分作用于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及其宽度、深度和创新子维度;提供知识网络的内向程度中心度通过沟通式学习部分作用于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及其宽度和创新子维度,但完全通过沟通式学习作用于深度子维度。从社会连接的视角,本研究在量表设计和预调研的基础上依托于ERP供应商用友黑龙江分公司对企业进行问卷发放,共收集329份有效问卷,并结合SmartPLS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发现,纵向工具性连接通过沟通式学习部分作用于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及其宽度、深度和创新子维度;横向情感连接完全通过沟通式学习作用于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及其宽度和深度子维度,但通过沟通式学习部分作用于创新子维度;横向工具性连接与沟通式学习、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及其子维度的关系均不显着。最后,已有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强调网络连接的正面作用,但权变视角的研究认为网络连接的作用因情况而异。对此,本文在网络连接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及子维度的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SPSS软件对比不同网络连接的作用发现,在中国情境下对于沟通式学习,横向情感连接的作用显着大于纵向工具性连接,纵向工具性连接的作用显着大于横向工具性连接;对于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和创新子维度,横向情感连接和纵向工具性连接的作用均显着大于横向工具性连接;对于深度,只有纵向工具性连接的作用显着大于横向工具性连接;对于宽度,横向工具性连接、横向情感连接和纵向工具性连接对宽度的作用不存在显着区别。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网络作用的理解,丰富了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研究,同时也为企业管理者和用户提升ERP消化吸收水平提供指导。

李凯健[9](2016)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建筑工业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我国今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为代表产品的建筑工业化进程将进入快速、规模化发展阶段。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业化整体水平还远远落后。从市场层面来看,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建筑工业化依旧持观望态度。究其原因,是因为整个建筑产业链上相关参与方对建筑工业化缺乏信心和认知。具体而言,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尚不清楚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能否为企业带来利润,以及在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中该采用何种商业模式来实现装配式建造技术的价值转换。商业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框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管理学大师彼得克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当今的社会,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也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商业变化。商业模式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商业模式创新也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类型之一,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商业模式研究主要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领域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现有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工具并不能满足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现实诉求。论文在全面回顾了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创造流程的视角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殊属性,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建立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识别了当前主流的上市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探讨了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了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①基于理论分析和深度访谈,构建了适用于房地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定性/定量分析框架。通过对现有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的回顾,论文总结了现有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研究成果并指出相应的不足。在对商业模式本质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商业模式分析框架设计的科学性、可测度性、适用性和简明性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价值理论的商业模式定性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兼顾分析框架的全面性及数据的可获取性,确定了每个构成要素的具体维度以及数据来源,最终提出一个适用于我国房地产商业模式分析的定量分析框架。② 基于企业年报和调研数据,采用聚类分析算法,提出现阶段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主流商业模式。基于前文提出的房地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定量分析框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17家上市房地产企业样本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1)中高端商业地产商业模式、2)政府关系型开发模式、3)管控优势型开发模式、4)外部资源型开发模式、5)全国扩张型开发模式,并选择代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验证提出的分析框架的有效性。③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提出了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主要受到商业环境和企业家认知的共同作用。其中,商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供应条件、竞争环境和行业要求四个方面。研究结果证实了四个假设:1)有利的商业环境对商业模式创新有积极的影响;2)有利的商业环境对企业家认知具有积极的影响;3)企业家认知对商业模式创新有积极的影响;4)企业家认知对商业环境和商业模式创新具有中介作用。论文首次识别了企业家认知的在商业环境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房地产行业实践者通过使用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可以更好地设计新的商业模式,以应对重大的技术变更。政府机构可以通过使用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反思现行法规和市场供应,为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④采用扎根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指导框架。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识别出万科集团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商业模式要素之间关系的变化情况,通过要素之间关系变化的情况来判断研究对象商业模式创新的时点。论文进而采用Pajek软件将研究对象各个阶段商业模式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操作,以帮助理解研究对象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提出的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框架和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论文建立了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指导框架,认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分为探索、资源和能力培养和稳定三个循环往复的阶段。在每个阶段企业都应当准确评估商业环境并达成企业共识,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技术的价值转换。论文建立了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分析的新框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识别了当前主流上市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建立了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扎根理论识别了典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对建筑工业化大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流程与方法。研究成果对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也对指导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柳明明[10](2015)在《高考英语听后口头复述任务效度论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听后口头复述是一项常见的综合性口语测试任务。本研究旨在探究其测试构念、测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并采用Bachman&Palmer (2010)的“测试使用论证”框架对其进行效度论证。依据此框架,本研究构建了听后口头复述效度论证框架,包括“解释有意义”和“测试记录一致”两大主张及理由,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收集了支持或反驳框架内各项主张及理由的证据。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将测试构念界定为:考生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在识别、提取所听材料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重述的能力,为“解释有意义”主张中“任务构念基于交际语言能力模型及相关研究文献”这一理由提供了理论证据。本研究以5名有经验的评分员和89名应届高三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评分员评议、考生答题过程及评分员评分过程口头报告、复述文本语篇特征分析、K多个独立样本检验、Kendall和谐系数及Spearman相关系数等研究方法,为“解释有意义”主张中“评分员评分时关注与欲测构念相关的考生表现”、“考生复述时需要使用构念界定中的欲测能力”、“任务说明清楚规定了测试任务特征,便于观察和提取考生复述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推断欲测能力”、“考生成绩是欲测能力的反映”,以及“测试记录一致”主张中“评分员间及评分员自身评分信度较高”等理由提供了充足证据。本研究构建了证据与各项主张及理由间的推理链,实现了对听后口头复述效度论证框架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听后口头复述测试构念在评分员评分和考生复述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听力材料的体裁差异影响考生复述表现:说明文的理解、记忆及口头重述对考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准备时间对考生复述表现并未造成显着影响。因此,考生听取说明文后直接进行口头复述的测试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取考生复述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复述能力进行推断。研究还表明,包括复述内容、语言运用、口头表达三个维度的整体评分标准能够合理有效地评估考生听后口头复述能力。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模式在我国大规模英语口试开发阶段的实现形式,为高考英语听后口头复述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借鉴,也为高考英语考试改革提供了依据。

二、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构件效度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构件效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依托课题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快速路研究现状
        1.2.2 项目工期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快速路工程建设工期基础理论及方法
    2.1 城市快速路概述
        2.1.1 城市快速路基本概念
        2.1.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划分
        2.1.3 城市快速路建设基本特点
    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概念界定
        2.2.1 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内涵
        2.2.2 工期概念及类别
        2.2.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
    2.3 建设工期预测方法
        2.3.1 定额测算法
        2.3.2 历史经验法
        2.3.3 网络计划法
        2.3.4 工期确定方法对比分析
    2.4 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及合理性评价方法
        2.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2.4.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的问卷筛选、指标筛选
        2.4.3 权重确定方法
        2.4.4 合理性评价方法确定
        2.4.5 工期风险效度估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3.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风险识别原则及过程
        3.1.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原则
        3.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过程
    3.2 基于HHM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3.2.1 等级全息建模(HHM)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3.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HHM辨识框架
    3.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3.3.1 基于决策者情景迭代过滤
        3.3.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权重及三角模糊数计算
        4.1.1 基于熵权法的建设工期影响因素权重计算模型
        4.1.2 基于三角模糊数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模型
    4.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
        4.2.1 模型假定
        4.2.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3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
        4.3.1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基本假设
        4.3.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施工标准工期预测模型构建——以厦门为例
    4.4 城市快速路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工期预测模型
    4.5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5.1 基于熵权法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4.5.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
        4.5.3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构建
    5.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思路
        5.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初选
        5.1.3 问卷设计及发放
        5.1.4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筛选
    5.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2.1 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分析
        5.2.2 基于结构熵权法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
        5.2.3 基于熵权法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
        5.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5.3 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5.3.1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设定思路
        5.3.2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5.4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1 建设工期合理管控关键因素分析
    6.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2.1 前期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2.2 施工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2.3 项目竣工交付使用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
    7.1 工程概况
    7.2 项目建设工期预测
        7.2.1 单位工程施工工期预测
        7.2.2 建设工期预测及进度安排
        7.2.3 建设工期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7.3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
        7.3.1 项目建设工期评价过程
        7.3.2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结果
        7.3.3 工程实际情况分析
        7.3.4 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7.3.5 项目建设工期有效管控经验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附录 B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
附录 C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标准化评分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广西建筑业生产影响因素及其效度研究 ——以广西主要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文献小结
    1.2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2.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建筑生产效能
    2.2 计量经济学
    2.3 空间计量经济学
        2.3.1 空间效应
        2.3.2 面板数据
        2.3.3 空间效应检验
    2.4 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测度方法
    2.5 效度理论
    2.6 空间计量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2.6.1 理论可行性
        2.6.2 实践的可行性
第三章 广西建筑业发展现状
    3.1 广西建筑业发展现状
    3.2 广西建筑业与全国对比发展现状
        3.2.1 全国建筑业发展历史
        3.2.2 全国建筑业发展情况
第四章 广西建筑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模型
    4.1 广西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指标体系
        4.1.1 指标选择原则
        4.1.2 广西建筑业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4.1.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广西建筑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模型
        4.2.1 参数相关性证明
        4.2.2 模型建立
        4.2.3 模型检验
        4.2.4 面板数据提取
        4.2.5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确定
    4.3 广西建筑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素解构分析
        4.3.2 影响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广西主要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5.1 广西三大城市建筑业发展情况
        5.1.1 南宁
        5.1.2 柳州
        5.1.3 桂林
    5.2 基于模型的2017年数据模拟
        5.2.1 2017南宁市建筑业数据
        5.2.2 2017柳州市建筑业数据
        5.2.3 2017桂林市建筑业数据
    5.3 基于模型的2018年数据预测
        5.3.1 2018上半年广西建筑业总体情况及特点
        5.3.2 基于模型的广西2018年建筑业数据预测
    5.4 对策及建议
        5.4.1 重点提高劳动生产率
        5.4.2 引进建筑人才
        5.4.3 建筑产业现代化
        5.4.4 建筑业投融资机制改革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广西建筑业生产影响因素模型
        6.1.2 广西三大城市建筑业与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关联度模型
        6.1.3 广西建筑业生产影响因素及效度评价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基于团队互动理论的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业安全形势严峻,建筑企业亟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1.2 班组安全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基石
        1.1.3 团队互动的视角为改善施工班组安全绩效提供了思路
    1.2 文献综述
        1.2.1 团队互动在安全管理中的研究
        1.2.2 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施工班组的界定
        2.1.2 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的界定
    2.2 团队互动理论
        2.2.1 团队互动理论的发展
        2.2.2 理论适用性分析
    2.3 解释性理论的支持
        2.3.1 社会交换理论
        2.3.2 社会比较理论
        2.3.3 社会认同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3.1 施工班组安全绩效影响因素
        3.1.1 施工班组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初步确立
        3.1.2 施工班组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筛选
        3.1.3 施工班组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优化
        3.1.4 施工班组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确定
    3.2 施工班组安全绩效影响模型的建立
        3.2.1 班组外部因素与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的关系
        3.2.2 班组构成因素与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的关系
        3.2.3 班组过程因素与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的关系
        3.2.4 班组外部因素与班组过程因素的关系
        3.2.5 班组构成因素与班组过程因素的关系
        3.2.6 班组过程因素的中介作用
    3.3 假设模型的提出
    3.4 本章小结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变量测量及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思路
        4.1.2 变量的测量
    4.2 预调研
        4.2.1 预调研的实施
        4.2.2 预调研信度检验
        4.2.3 预调研效度检验
    4.3 正式调研
        4.3.1 调研实施
        4.3.2 个体层面数据整合
        4.3.3 数据描述
    4.4 本章小结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方法简介
        5.1.1 中介效应检验
        5.1.2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2.1 各研究变量测量模型评价-信度和效度
        5.2.2 量表总体构念效度检验
    5.3 班组内外部因素和班组安全绩效关系检验
        5.3.1 模型拟合
        5.3.2 结果分析
    5.4 班组过程因素和班组安全绩效关系检验
        5.4.1 模型拟合
        5.4.2 结果分析
    5.5 班组内外部因素和过程因素关系检验
        5.5.1 模型拟合
        5.5.2 结果分析
    5.6 班组过程因素的中介效应检验
        5.6.1 模型拟合
        5.6.2 结果分析
    5.7 分析与讨论
        5.7.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7.2 结果讨论
    5.8 管理建议
        5.8.1 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5.8.2 提升班组长的安全领导力
        5.8.3 发挥班组规范示范效应
        5.8.4 促进工人参与安全管理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
    B.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C.施工班组安全绩效调查问卷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计及生活楼影响的浮式保障平台结构强度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各船级社全船结构总强度分析技术进展
        1.2.2 波浪载荷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2.3 上层建筑参与总强度研究进展
        1.2.4 船体结构疲劳强度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保障平台结构强度评估关键技术
    2.1 引言
    2.2 保障平台波浪载荷的统计分析预报
        2.2.1 不规则波模型
        2.2.2 波浪谱
        2.2.3 波浪散布图
        2.2.4 短期预报
        2.2.5 长期预报
    2.3 保障平台结构总强度评估技术
        2.3.1 设计波参数的谱分析方法
        2.3.2 全船有限元分析
        2.3.3 应力衡准
    2.4 保障平台疲劳强度评估技术
        2.4.1 S-N曲线基本原理
        2.4.2 热点搜索技术
        2.4.3 疲劳强度的谱分析方法
        2.4.4 疲劳安全校核
    2.5 基于BV-Homer的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技术
        2.5.1 Homer计算分析模块
        2.5.2 基于Homer的保障平台全船计算分析流程
        2.5.3 基于Homer语言的子模型嵌套技术
    2.6 典型全船三舱段货船算例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保障平台全船结构总强度研究
    3.1 引言
    3.2 分析基础资料
    3.3 分析工况选取
    3.4 计算模型
        3.4.1 坐标规定
        3.4.2 全船结构有限元粗网格模型
        3.4.3 质量模型
        3.4.4 湿表面模型及载荷传递模型
        3.4.5 边界条件
    3.5 Homer全船结构总强度分析
        3.5.1 质量特性计算
        3.5.2 静水载荷计算
        3.5.3 船体在规则波中的运动及Raos分析
        3.5.4 主控载荷(DLP)选取
        3.5.5 环境载荷参数选取及DLP极值预报
        3.5.6 每个DLP对应的等效设计波
        3.5.7 全船有限元计算
    3.6 结果分析
        3.6.1 整体应力分析
        3.6.2 各部分应力变化特点分析
        3.6.3 结构变形特点分析
        3.6.4 控制总强度关键因素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活楼对保障平台结构总强度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新型H型生活楼构型设计
    4.3 有无生活楼计算分析
        4.3.1 对比分析模型
        4.3.2 计算工况及载荷
        4.3.3 结果分析
    4.4 生活楼有效度计算分析
        4.4.1 上层建筑有效度定义
        4.4.2 斯曼斯基理论公式近似计算有效度
        4.4.3 生活楼有效度计算
        4.4.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谱分析方法的保障平台结构疲劳强度评估
    5.1 引言
    5.2 疲劳节点筛选及子模型嵌套
    5.3 分析工况及疲劳分析环境
    5.4 应力传递函数Raos
    5.5 疲劳计算及结果分析
    5.6 考虑时间分配系数的疲劳累积损伤
        5.6.1 装载工况时间分配方案
        5.6.2 厚度及腐蚀修正
        5.6.3 累积损伤度及节点疲劳寿命
    5.7 节点疲劳寿命优化设计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方法的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3 预期创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效度理论
        2.1.1 效度理论单一化阶段
        2.1.2 效度理论有多种类型阶段
        2.1.3 效度一元化阶段
    2.2 效度检验方法
        2.2.1 内容效度
        2.2.2 结构效度
        2.2.3 效标关联效度
    2.3 研究逻辑
第3章 图书情报学领域效度检验现状分析
    3.1 基于《中国图书馆学报》近五年发文的统计
    3.2 效度检验现状分析
第4章 提升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效度的途径
    4.1 重视调查资料的信度
        4.1.1 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信度
        4.1.2 信度的影响因素
        4.1.3 信度的提升策略
    4.2 科学地提出理论假设
        4.2.1 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中的理论假设
        4.2.2 提出理论假设的两种方式
        4.2.3 关于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研究逻辑的讨论
    4.3 重视理论假设操作化过程的逻辑
        4.3.1 图书情报学领域理论假设的操作化
        4.3.2 界定理论假设中的相关概念
        4.3.3 阐释相关概念中的发展指标
    4.4 选择典型的调查对象
        4.4.1 典型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典型性
        4.4.2 抽样调查中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法国业士考试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历史研究
        二、制度研究
        三、科目研究
        四、社会学研究
        五、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概念界定
        四、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业士考试现代化转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考试研究理论基础
        一、调适和选拔功能理论
        二、诊断和改进功能理论
        三、认知和发展功能理论
    第二节 改革研究理论基础
        一、教育改革理论
        二、法国结构改革理论
    第三节 教育民主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民主化内涵
        二、教育民主化的基本规律和内在原因
        三、教育民主化的表征维度
        四、教育民主化的反面逻辑
第二章 古典与现代冲突中的中等教育业士考试改革
    第一节 业士考试的古典底色
        一、业士考试的诞生
        二、古典业士考试的改革
        三、古典业士考试的改革焦点
    第二节 现代化要求促使业士考试技术系列诞生
        一、技术系列诞生的背景
        二、二战后临时政府对业士考试的现代化改革
        三、技术教育与技术文凭的改革
    第三节 古典内核与技术现代化的冲突
        一、古典与现代的冲突
        二、技术教育寻求合法性
        三、中等教育业士考试改革的民主化特征
第三章 科学与民主压力下的技术业士考试独立
    第一节 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双重压力和两极拉动
        一、人口与种族的改变呼唤知识的民主化
        二、高等教育科学化的需求不断增强
    第二节 知识民主化促进技术业士考试的独立
        一、法国教育改革的总体设计
        二、技术业士考试独立的过程
        三、技术业士考试功能明晰
    第三节 中等教育业士考试的科学化探索
        一、中等教育业士考试的定位
        二、中等教育业士考试的简化
        三、中等教育业士考试的蛰伏
    第四节 民主与科学的相互促进
        一、民主与科学在业士考试改革中的关系
        二、技术业士考试改革的民主化特征
第四章 精英与大众相区隔的职业业士考试创建
    第一节 普及中等教育的业士考试现代化改革
        一、高中普及率低与劳动力市场的缺乏
        二、教育民主化内涵的改变
    第二节 普通与科技高中课程改革
        一、90年代普通与科技高中教育改革法案
        二、普通和科技高中课程改革具体内容
    第三节 职业业士考试认证有资质的劳动者
        一、科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总方针
        二、职业业士考试创建
    第四节 普通业士考试开辟精英通道
        一、法语前测改革
        二、普通业士考试新规则
    第五节 科技业士考试服务社会中坚力量
        一、科技业士考试的新生
        二、科技业士考试新规则
    第六节 大众与精英层级被加强
        一、职业业士考试改革的民主化特征
        二、职业业士考试改革产生的新问题
第五章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三种业士考试现代化改革
    第一节 效率与公平的要求并存
        一、科技竞争追求效率
        二、“共同基础”强调公平
    第二节 普通业士考试的现代化改革
        一、有指导的个人活动课程(TPE)进入业士考试
        二、整合课程与业士考试改革
    第三节 科技业士考试的复兴
        一、工业工艺(STI)系列的分化
        二、社会医疗科学(SMS)系列的聚焦
        三、第三产业(STT)系列的扩张
        四、实验室工艺(STL)系列的微调
        五、农艺(STAE)系列与食品(STPA)系列的合并
        六、酒店管理系列的升级
    第四节 职业业士考试的革新
        一、职业教育改革
        二、职业业士考试的科目改革
    第五节 效率与公平兼具的业士考试现代化改革
        一、三种业士考试评价方式和录取模式的民主化特征
        二、三种业士考试组织方式的民主化特征
        三、三种业士考试科目设置的民主化特征
第六章 法国业士考试现代化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业士考试现代化转型的经验
        一、方向指导与考试共育就业平等
        二、人文主义内核保证基础平等
        三、“质”的考试促进评价方式平等
        四、学科结构日趋丰富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
        五、核心学科演变具有现代性
        六、学科内容发展符合时代性
    第二节 改革趋势背景下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有效性受到质疑
        二、选择与兴趣之间的矛盾
        三、民主化仍未完成
        四、业士考试的改革趋势
    第三节 业士考试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一、“现实需要”与“理想塑造”
        二、知识变迁和职业分化
        三、种族和人口
        四、顶层设计的“等级”概念
    第四节 法国业士考试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一、强化“生涯教育”课程实践
        二、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地位
        三、增加多元评价方式
        四、学科化的科目结构
        五、关注弱势群体
        六、加强高考研究领域覆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致人生中这么纯粹的几年

(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内涵特征
        1.2.1 概念界定
        1.2.2 内涵特征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要素禀赋理论
        2.1.2 产业结构理论
        2.1.3 产业发展理论
        2.1.4 技术创新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政府规划相关研究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2.2.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市场环境相关研究
        2.2.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企业战略相关研究
        2.2.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融资相关研究
        2.2.6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人力资源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能力评价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3.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区发展现状
    3.2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3.2.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3.2.2 方法选择与运行结果
        3.2.3 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发展动力模型构建
        4.1.1 扎根理论与方法选择
        4.1.2 文献编码与数据分析
        4.1.3 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4.2.1 假设提出
        4.2.2 实证方法与变量设计
        4.2.3 信效度实证检验
        4.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实证研究
    5.1 创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5.1.1 模型选择
        5.1.2 实证方法与变量设计
        5.1.3 实证分析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 创新模式类型
        5.2.1 政府支持型创新模式
        5.2.2 技术引领型创新模式
        5.2.3 市场推动型创新模式
        5.2.4 企业驱动型创新模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特点与创新模式评价研究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特点
        6.1.1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特点
        6.1.2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特点
        6.1.3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特点
        6.1.4 航空航天产业创新特点
        6.1.5 新能源产业创新特点
        6.1.6 新材料产业创新特点
        6.1.7 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特点
    6.2 创新模式实证评价
        6.2.1 评价方法
        6.2.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6.2.3 实证评价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度量及社会网络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1.3.2 ERP消化吸收
        1.3.3 个体学习
        1.3.4 社会网络
        1.3.5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内涵及其度量研究
    2.1 度量量表开发过程
    2.2 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内涵及维度
        2.2.1 案例设计
        2.2.2 数据收集
        2.2.3 案例数据分析
        2.2.4 案例研究主要发现
        2.2.5 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与相似概念的内涵对比
    2.3 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度量量表的开发及验证
        2.3.1 度量指标生成及改进
        2.3.2 度量模型确定
        2.3.3 预调研
        2.3.4 度量量表评估
        2.3.5 度量量表再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用户学习多案例研究
    3.1 研究框架与案例研究设计
        3.1.1 研究框架
        3.1.2 案例研究设计
    3.2 案例企业背景及数据收集
        3.2.1 企业背景
        3.2.2 数据收集
    3.3 案例数据分析及案例研究质量
        3.3.1 数据分析
        3.3.2 案例研究质量
    3.4 案例研究发现
        3.4.1 面向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学习阶段划分及学习情境特征
        3.4.2 不同学习阶段的用户学习方式
        3.4.3 面向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沟通式学习及其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网络影响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
    4.1 社会网络理论基础
        4.1.1 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两个基本视角
        4.1.2 社会连接视角的社会网络基础理论
        4.1.3 网络结构视角的社会网络分析基础
        4.1.4 两个视角的社会网络数据收集方法
    4.2 关键概念界定
        4.2.1 社会网络视角的沟通式学习
        4.2.2 网络结构视角的ERP用户咨询网络
        4.2.3 社会连接视角的ERP用户网络连接
        4.2.4 ERP用户的咨询网络与网络连接间关系
    4.3 网络结构视角的咨询网络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作用机制分析
        4.3.1 咨询网络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影响分析
        4.3.2 咨询网络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作用机制模型
    4.4 社会连接视角的网络连接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作用机制及其权变影响分析
        4.4.1 网络连接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影响分析
        4.4.2 网络连接对沟通式学习权变影响的分析
        4.4.3 网络连接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作用机制及其权变影响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结构视角的咨询网络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5.1 问卷设计
        5.1.1 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
        5.1.2 沟通式学习
        5.1.3 ERP用户咨询网络
    5.2 预调研及实证数据收集
    5.3 沟通式学习对咨询网络和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中介作用检验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2 中介作用检验原理
        5.3.3 沟通式学习对咨询网络和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中介作用检验结果
    5.4 咨询网络、沟通式学习及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间关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连接视角的网络连接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作用机制及其权变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问卷设计
    6.2 预调研及实证数据收集
    6.3 沟通式学习对网络连接和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中介作用检验
        6.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2 结构方程度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3.3 沟通式学习对网络连接和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中介作用检验结果
    6.4 网络连接对沟通式学习的权变影响检验
        6.4.1 对比分析检验原理
        6.4.2 网络连接对沟通式学习的权变影响检验结果
        6.4.3 网络连接对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的权变影响检验结果
    6.5 网络连接、沟通式学习及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间关系分析
        6.5.1 沟通式学习的中介作用
        6.5.2 网络连接的权变影响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及附图
附录2 案例访谈大纲
附录3 ERP用户咨询网络调查问卷
附录4 ERP系统消化吸收及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发展
        1.1.2 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1.1.3 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建筑工业化技术价值转换的重要途径
        1.1.4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商业模式创新的现实诉求
        1.1.5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建筑工业化相关概念
        2.1.2 商业模式相关概念
    2.2 建筑工业化和房地产商业模式创新二者关系辨析
        2.2.1 二者理论层面联系: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
        2.2.2 二者现实层面联系: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
    2.3 建筑工业化相关研究综述
        2.3.1 文献梳理方法
        2.3.2 建筑工业化相关文献定量分析
        2.3.3 建筑工业化主要研究方向评述
        2.3.4 建筑工业化研究展望
    2.4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2.4.1 文献梳理方法
        2.4.2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文献定量分析
        2.4.3 商业模式创新主要研究方向评述
        2.4.4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展望
    2.5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2.5.1 经济租金理论
        2.5.2 价值链理论
        2.5.3 技术创新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构建
    3.1 房地产行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提出的原则与方法
        3.1.1 房地产行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提出的原则
        3.1.2 研究方法
    3.2 国内外现有商业模式分析框架评述
    3.3 房地产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的提出
        3.3.1 基于价值理论的房地产商业模式定性分析框架
        3.3.2 房地产商业模式定量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房地产企业主流商业模式聚类分析
    4.1 商业模式分类领域的研究基础
    4.2 房地产企业主流商业模式分析研究方法
        4.2.1 样本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2.3 聚类方法与工具
    4.3 房地产企业主流商业模式聚类结果与案例分析
        4.3.1 最优聚类类别数确定
        4.3.2 聚类结果与案例企业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5.1 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机制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5.1.1 动力机制理论基础
        5.1.2 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 研究方法
        5.3.1 评价指标开发
        5.3.2 数据来源
        5.3.3 数据分析
    5.4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机制分析结果
        5.4.1 结构有效性分析
        5.4.2 测量模型
        5.4.3 结构模型
        5.4.4 中介效应
    5.5 结果讨论
        5.5.1 商业环境方面
        5.5.2 企业家认知方面
        5.5.3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
    5.6 本章小结
6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商业模式创新指导框架构建
    6.1 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与方法领域的研究基础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6.2.2 研究对象的确定
        6.2.3 资料收集的方法与选择
        6.2.4 分析工具
        6.2.5 资料分析步骤
        6.2.6 信度与效度
    6.3 万科集团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识别与分析
        6.3.1 万科集团建筑工业化历程
        6.3.2 万科集团商业模式结构的概念节点
        6.3.3 万科集团商业模式创新时点分析
        6.3.4 万科集团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分析
    6.4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指导框架的建立
        6.4.1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模型
        6.4.2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指导框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聚类分析原始数据
    B.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机制调研问卷
    C. 万科商业模式访谈问题
    D. 扎根分析原始数据
    E.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F.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10)高考英语听后口头复述任务效度论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致谢
目录
图目
表目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测试使用论证框架概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听后口头复述测量目标
        2.1.1 复述及分类
        2.1.2 英语口试中的听后口头复述任务
        2.1.3 听后口头复述测试理论基础
        2.1.4 问题与启示
    2.2 听后口头复述测试方式
        2.2.1 听后口头复述任务特征框架
        2.2.2 口头复述任务特征实证研究
        2.2.3 问题与启示
    2.3 听后口头复述评分方法
        2.3.1 评分员评分过程研究
        2.3.2 评分方法研究
        2.3.3 问题与启示
    2.4 听后口头复述效度验证理论与实证研究
        2.4.1 效度验证模式的发展
        2.4.2 效度论证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4.3 听后口头复述效度研究现状
        2.4.4 问题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听后口头复述效度论证框架的构建
    3.1 AUA的构建与评价
    3.2 AUA框架内的“通用”主张和理由
    3.3 听后口头复述效度论证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听后口头复述任务构念的界定
    4.1 交际语言能力模型及口语能力成分论
    4.2 语言能力中的认知能力
        4.2.1 语言能力模型中的认知因素
        4.2.2 认知能力和策略能力
    4.3 交际语言能力模型的新进展
    4.4 听后口头复述任务构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问题
    5.2 研究设计与方法
        5.2.1 参与人员
        5.2.2 研究工具
        5.2.3 数据收集
        5.2.4 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评分员评分维度
        6.1.1 记叙文评分维度
        6.1.2 说明文评分维度
    6.2 考生复述策略
        6.2.1 认知策略
        6.2.2 交际策略
        6.2.3 元认知策略
        6.2.4 情感策略
    6.3 听力材料体裁差异对考生复述表现的影响
        6.3.1 复述文本语篇特征分析
        6.3.2 复述过程口头报告分析
    6.4 准备时间对考生复述表现的影响
        6.4.1 复述文本语篇特征分析
        6.4.2 复述过程口头报告分析
    6.5 考生复述表现与评分结果的一致性
        6.5.1 评分员对各水平组考生复述表现的描述
        6.5.2 各水平组考生复述文本语篇特征分析
        6.5.3 各水平组考生复述过程口头报告分析
    6.6 评分员间及评分员自身评分信度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听后口头复述效度论证框架的评价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1.1 测量目标
        8.1.2 测试方式
        8.1.3 评分方法
    8.2 研究意义
        8.2.1 理论意义
        8.2.2 方法论意义
        8.2.3 实践意义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记叙文听力原文
    附录二 说明文听力原文
    附录三 听后口头复述任务评分标准(拟稿)
    附录四 考生复述录音转写文本示例
    附录五 考生答题过程口头报告转写文本示例
    附录六 评分员评分过程口头报告转写文本示例
    附录七 测试说明
    附录八 复述任务评分过程说明
    附录九 评分员评分维度各级编码方案及形成过程
    附录十 本研究中意义单位划分标准
    附录十一 记叙文复述要点清单
    附录十二 符合或违背原文内容的复述意义点划分示例
    附录十三 听后口头复述评分标准(定稿)

四、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构件效度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D]. 詹朝曦. 华侨大学, 2019(04)
  • [2]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广西建筑业生产影响因素及其效度研究 ——以广西主要城市为例[D]. 欧阳婷. 广西大学, 2019(01)
  • [3]基于团队互动理论的施工班组安全绩效研究[D]. 孟瑶. 重庆大学, 2019(01)
  • [4]计及生活楼影响的浮式保障平台结构强度评估研究[D]. 蒋镇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5]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方法的效度研究[D]. 李小北. 河北大学, 2018(01)
  • [6]法国业士考试的现代化转型研究[D]. 赵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研究[D]. 吕静韦.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8]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度量及社会网络对其作用机制研究[D]. 高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11)
  • [9]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凯健. 重庆大学, 2016(01)
  • [10]高考英语听后口头复述任务效度论证研究[D]. 柳明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成分效度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