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服装的传统和流行产生的根源(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21)在《文化营销视角下的服装品牌陈列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认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路楠[3](2021)在《“洄流的媒介”-返乡人群的媒介性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选择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何家坪村作为调查地点,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将何家坪村“90后”返乡群体视为一种传播媒介,分析他们进城之后的变化及带来的影响。当下,城市化程度普遍加快,“返乡群体”这个词有了新的包含对象,不再仅仅指农民工,还包括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学生、工薪阶层等。已有的关于“返乡群体”的研究多集中在农民工身上,没有关注到大学生和工薪阶层等其他群体,这些研究已经无法全面地解释这一正在发展的群体。因此,有必要对返乡群体进行新的分析和讨论。本文将何家坪村年轻返乡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他们深入相处,观察返乡群体的日常生活及状态。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结何家坪村返乡群体的新特征,二是观察返乡群体从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在生活和观念方面的变化,三是分析返乡群体的变化对留守群体造成的影响。通过研究,笔者总结出何家坪村返乡群体是这样一群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独立自主,适应性强,具有吃苦精神,享受城市的生活;承受着压力,孤独感强烈,缺乏归属感。返乡群体进入城市最大的改变集中在生活和观念上。在生活方面,返乡群体对服装、饮食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符号化、品牌化消费;在观念方面,返乡群体奉行即时消费的理念,对恋爱采取佛系态度,向往志同道合、精神契合的恋爱,并且重视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维系。在共同经历了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事件之后,返乡群体与留守群体之间的矛盾缓解,包容性增强,而且,在返乡群体的影响下,留守群体的日常活动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但值得注意的是,返乡群体也为留守群体带来了消费主义的陋习。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使社会对“返乡群体”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对这一群体给予更多关注,当然,本文也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本文将返乡群体视为传播媒介,进一步丰富了“媒介多样性”这一概念,以期为传播学带来一点新的思考。
张佳沁[4](2020)在《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饰是身体的服饰,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离开了人的身体而存在的服饰是空洞静止的,只有被人的身体所穿着才能完整体现服饰的意义价值,那么研究服饰与服饰之下身体的关系应该比研究服饰本身更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不管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服饰,还是以服饰为视角研究身体的社会性都是缺失的状态。随着理论界的“身体转向”,服饰与身体的天然联系逐渐开始受到关注,而引入身体视角重构服饰文化体系应该是服饰研究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女性服饰的研究领域,传统女性受礼制的规训长久以来都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身体的视角研究传统女性服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并通过服饰与身体的关系探究当时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显着提高,但是身体问题仍然突出,大众媒体关于女性身体的减肥塑身、美容整形、时尚消费等内容的传播不断构建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与要求,出现了许多有损健康的不理智现象,并且反映在服饰的穿着上。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解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追溯历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女性身体问题”上却具有本质的共通性。本文从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视角,以近代我国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围绕服饰变迁体系的构建与量化的趋势分析,有助于从身体的角度更深入挖掘近代女性服饰变迁的文化内涵以及推进当今女性关怀的需要。首先,厘清身体解放运动由反缠足运动、剪发运动、天乳运动所组成,是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妇女解放思想所引领,通过大量近代文献梳理归纳启蒙、兴起、高潮各阶段的妇女解放思想以及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以思想与实践为依据,总结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情况,形成相对完整的近代女性身体解放运动下女性身体观变化的理论架构。其次,在大量近代文本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还原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概貌。反缠足运动作为服饰革命的第一步,足服形象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服饰形制的稳定系统,而女性开始以趋新求变的形象参与社会生活。剪发运动从平权、革命的象征到审美的回归,新女性的短发形象成为时尚的潮流。天乳运动批判了新女性的平胸形象,重塑了女性自然的身体曲线形象。随着身体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女性服饰形象直观展示了身体解放运动的成效与功绩。再次,立足实物分析与田野考察,从造型角度考证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服饰品的造型变化特征。上衣的造型从宽大变为紧窄、从平直变为曲线,而下装造型逐渐缩短以轻便为主导。并且身体解放运动主要围绕传统装饰实践的废除所开展,足服经历缠足弓鞋、放足鞋再到天足鞋的转变,造型上由弓弯变为平直,女子发型由束发盘髻转而剪发烫发,内衣造型由束胸到突显胸部转变。同时,从身体解放运动的角度,研究近代女性服饰实物的色彩、材质与工艺。服饰色彩审美逐渐脱离等级化的“五行五色”体系,以个人审美为导向进行搭配,服色搭配在整体风格上由艳丽转为素雅,缘边辅色也以同色或近似色为主流,上衣下裳的配色流行衣裙(裤)同色,并且多用复色,色彩典雅和谐没有等级之分。服饰材质流行以性感裸露与实用朴素为风格导向,不过以实用为主导的棉织物才是消费的主流。服饰工艺上,裁剪结构工艺开始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开始在结构设计中突显女性的身体特征;装饰工艺也从繁复趋于简洁,以突显服饰的立体结构。最后,总结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女性服饰的变迁规律,其承载了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显示了由遮蔽到裸露的变迁特征,呈现出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同时基于变迁规律,定义近代女装开放度的概念,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感性工学为量化手段,通过相关性分析关联服装开放度与廓形、颜色、装饰、材质四大关键要素,得出与服装开放度相关性最高的为廓形合体度与裸露度。在此基础上,以回归分析的方式,建立了以服装尺寸为自变量的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模型与裸露度模型。随后,运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十九世纪末至1940年代女装廓形进行识别,并获取尺寸数据。可以得出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变化趋势:在身体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其正由保守走向开放。同时不同人群对女装廓形变化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且普遍对服装合体化趋势接受程度高于裸露化趋势。该结果有力的支撑了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体系,同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鞠斐[6](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易紫薇[7](2020)在《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体主义一直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团体意识回归,集体主义作为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其符号标识逐渐流行。中国正处于工业科技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国产品牌纷纷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国人的自信心理逐步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的力量。在服装市场多元化、国际化的今天,服装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愈加重要。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中国特色文化符号中寻求创作灵感,中国文化符号里最具号召力量的集体主义元素开始频繁运用到中国服装品牌的成衣设计之中。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等,并对课题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二章分析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脉络及对现代服装的影响。第三章举例论证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对其在设计要素里的应用特征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第四章以中国李宁品牌对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实际应用为案例,从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研究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第五章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运用于个人成衣设计实践中,进一步例证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第六章将前面章节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课题通过探究“国潮崛起”、“文化自信”等社会现象背后人们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关注心理,针对当前集体主义文化在服装设计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状态,探讨集体主义文化符号融入成衣设计中的策略与方法。将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特征整合归纳成设计元素并实际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探析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中的独特意义,为中国服装品牌成衣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设计方向,也为集体主义精神文化在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传承提供路径与借鉴意义。
张莉[8](2020)在《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物质基础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满足文化与精神层面,在服装方面愈发关注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服装的个性表达与价值观的呈现是其选择的标准。同时年轻群体注重休闲和娱乐生活,街头活动受到更多人的热爱,影响了人们的时尚理念。军装风貌服装一直以来都受到欢迎,不仅是因其具有功能性还得益于蕴含的精神文化,而如何在符合年轻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情况下对军装风貌服装作出创新设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街头文化在军装风貌服装上的设计表现与军装风貌服装设计元素的应用特征相结合,研究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的设计创新。从文化对服装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梳理街头文化的形成发展、特点及形式,分析其对服装文化内涵、着装意识、多元风格的影响。并通过文献研读整理出军装风貌服装在不同时期的特征,提炼设计元素并归纳其特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街头文化对军装风貌服装的设计元素、设计手法、设计内涵、流行趋势方面的影响,得出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具有设计元素的多元美、设计风格的创新美、设计内涵的个性美。从其关联性分析中明确研究的意义。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当下人们对服装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以及想要表达自我个性的需求,确定人性化、个性化及风格折衷主义的设计理念。从街头文化在军装风貌服装上的设计表现以及军装风貌服装设计元素的应用方法上入手,以街头文化的物化特征为基点,从破坏设计手法在军装风貌服装结构上的应用、解构设计手法在军装风貌服装配件上的应用、混搭设计手法在着装风格上的应用三方面进行军装风貌服装的创新设计研究,力求找到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最适合的设计表达方式。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在设计实践中应用的具体表现手法。本文旨在将街头文化对服装的影响融合到军装风貌服装设计中,使其在发展中迎合时代潮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要层次。同时对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设计元素与设计手法的应用方法,在军装风貌服装的创新设计上提供理论依据与启迪。
熊宇[9](2019)在《传统型合法性的政治符号逻辑 ——以金雀花王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金雀花王朝之所以可以统治英格兰超过两个世纪,成为英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的一个王朝,其关键原因在于基于合法性之上的自愿服从代替了强制力量的统治。而以往的合法性研究,主要关注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权力、政治行为等,至于仪式、符号、建筑、游行、纪念日等文化现象,则往往被忽视。因此,本文试图以政治符号为视角,运用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研究金雀花王朝的合法性建构,并以此为例,展示传统型合法性背后的政治符号逻辑。符号理论揭示了符号世界对常识世界、对人类主体具有能动的“建构”作用,这一点启发了我们从动态的社会结构中去思考合法性问题。沿着这一思路和角度,我们可以把表达合法性信念的各种话语、行为、仪式、建筑等视为一套关于合法性的政治符号系统,进而引入关于政治符号与合法性相互作用、相互建构这一视角,从而把合法性理解为在一个既定的社会结构下,政治权力主体建构政治符号的结果。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本文将社会结构分为文化、政制、个体三个层次,并在其中探讨政治符号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政治符号分为三个维度,即信仰、规范、认知,分别执行认同功能、稳定功能和服从功能。政治符号建构构成了合法性基础,因而对应于政治符号的三个维度,也需要厘清合法性的三个基础。本文将合法性的基础分为价值、法理、民意三个方面,并对政治符号的三个维度与合法性的三个基础进行一一对接,在信仰维度上政治符号发挥认同功能,构成合法性的价值基础;在规范维度上政治符号发挥稳定功能,构成合法性的法理基础;在认知维度上政治符号发挥服从功能,构成合法性的民意基础。根据这一理论模型,本文将政治符号、合法性以及传统型合法性进行一一对接,进而展开对金雀花王朝合法性的政治符号逻辑的具体分析。首先,本文根据合法性的三个基础和金雀花王朝的政治现实,将金雀花王朝的合法性基础划分为:以“王权神授”为核心的信仰体系,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继承观念,以“契约关系”为支撑的君臣观念。其次,本文根据政治符号的三个维度选择金雀花王朝的政治符号,信仰维度的政治符号包括:神话、王室圣徒、宗教仪式、宗教建筑;规范维度的政治符号包括:婚礼仪式、王室纹章、先王葬礼、加冕仪式;认知维度的政治符号包括:纹章、城堡、城市特权状、迎接仪式。最后,本文运用所选择的政治符号具体分析传统型合法性政治文化资源,信仰维度的政治符号建构了以“王权神授”为核心的信仰体系,为合法性建构提供了价值基础;规范维度的政治符号内化了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观,为合法性建构提供了法理基础;认知维度的政治符号规训了以“契约关系”为支撑的君臣观,为合法性建构提供了民意基础。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金雀花王朝合法性的政治符号逻辑,提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切话语、行为、仪式、建筑,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庞大无比的符号系统,在这一符号系统背后所传递和表述的核心观念,就是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信念。然而,社会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巫魅化、非理性、遮蔽化等特点,使得政治符号建构的传统型合法性也具备了同样的特点。反之,传统型合法性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结构的巫魅化、非理性化、遮蔽化。本文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将可观察的统治者行为,即建构政治符号,作为研究对象,把政治符号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分析其实际运作过程中所蕴涵的意义体系在不同结构上发挥的功能作用,从而全面把握政治符号对建构合法性的影响与意义。这一研究不仅开拓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进一步揭示了政治权力的运作机制,尤其是丰富了学界对于政治合法性的探讨,拓展了研究合法性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本文涉及政治合法性理论、符号理论,这两大理论的思想体系均精深宏大,而笔者能力有限,故本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
赵冬霞[10](2019)在《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运用功能学、材料学、色彩学、接受美学、游戏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儿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重点厘清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玩具生成的背景和基础;(2)玩具的生态和设计力量;(3)对今天玩具设计的启示。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以“儿童、理念、生态、设计、追寻”为逻辑指引,构建了研究内容的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重点分析玩具的消费群体——上海儿童及其时代境遇;第二章为“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重点厘清民国时期玩具观念的转变;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重点研究民国时期玩具设计的生态和多元力量;第四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重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第五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在特定时空中生成、发展、繁荣、衰落的时代特征与设计启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从完美“成品”到完美“部品”。民国时期为儿童设计的玩具多是“起点含混、结果先决”的完美“成品”;今天的玩具更多是“起点清晰、结果多元”的完美“部品”。2.从“玩物丧志”到“寓教于乐”。民国时期的玩具观是建立在教育者立场上的,虽反对“玩物丧志”的玩具观,但仍强调对儿童玩乐的控制、引导和塑造,是有着明显而确定的影响目的的,不凸显“玩”本身的独立价值;今天的玩具观是基于受教育者的立场,重视探索和准备的过程而非结果的强求。3.从技术完善到人文补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质朴而清新,令人可轻易感受到自然气息和情感温度;今天的儿童玩具,正被高科技、智能化及数字化所包围,反衬出在质朴和温度方面的不足。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人文气息养分,有助于今天的设计力量、设计资源、设计要素的整合。4.从成长“标准”到成长“伴侣”。在过去,尽管儿童是玩具的消费者,但是玩具的服务目标实际是家长,家长通过选配玩具预见孩子的未来,玩具是父母教养孩子类型“标准”的体现;今天的父母不再期望也很难掌控孩子的未来,尤其无力“依靠玩具”精确掌控。他们更倾向于尊重孩子自己的情绪情感与个性发展,以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其间,玩具的选择、伴随、更新及组合,无疑能不同程度地显现“成长伴侣”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是父母不能代替的。5.从户外游戏到室内探秘。“户外”曾是上海儿童玩乐的基础场景,符合儿童向往自然、探索自然、融入自然的天性,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人际互动;今天的上海儿童虽有专属的游戏空间,但失去了同伴间相互嘻戏的机会,客观上变得越来越“宅”。反思、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户外玩乐的经验对今天的玩具设计研发应有启示。
二、论服装的传统和流行产生的根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服装的传统和流行产生的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洄流的媒介”-返乡人群的媒介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对象 |
第一章 走近何家坪村 |
第一节 何家坪村简介 |
一、何家坪村的发展历史:从山上到山下 |
二、何家坪村媒介的变化 |
第二节 何家坪村的返乡人群 |
一、返乡人群为生活而迁移:从山下到城市 |
二、返乡人群的新特征 |
第二章 返乡人群的生活变化 |
第一节 服装方面的变化 |
一、购买场所:从集市到商城 |
二、购买要求:从质量到品牌 |
第二节 饮食方面的变化 |
一、饮食习惯:从一日两餐到一日三餐 |
二、饮食水平:从吃得好到吃得健康 |
第三节 生活质量的变化 |
一、生活用品:从单一到丰富 |
二、居住环境:从简单到精致 |
第三章 返乡人群的观念变化 |
第一节 消费观念 |
一、即时性消费 |
二、品牌化消费 |
第二节 恋爱观念 |
一、志同道合 |
二、“佛系”恋爱 |
第三节 亲情和友情观念 |
一、重视家庭氛围 |
二、注重情感维系 |
第四章 传播:返乡人群带来的影响 |
第一节 包容性增强 |
一、返乡群体:主动担当 |
二、留守群体:换位理解 |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 |
一、何家坪村:文化活动丰富 |
二、何家坪人:精神世界充实 |
第三节 消费主义滋生和蔓延 |
一、过度消费 |
二、人情消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
1.2 概念厘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 |
2.1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
2.1.1 启蒙:维新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1.2 兴起: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1.3 高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2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1 反缠足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2 剪发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3 天乳运动的历史进程 |
2.3 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 |
2.3.1 传统女性身体观 |
2.3.2 近代女性身体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1 反缠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1.1 放足的服饰困惑 |
3.1.2 服饰形象的混乱 |
3.2 剪发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2.1 断发的平权想象 |
3.2.2 时尚的“新女性”形象 |
3.3 天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3.1 “新女性”的平胸形象 |
3.3.2 曲线重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造型与特征 |
4.1 近代我国女性服饰种类与形制概况 |
4.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造型与特征 |
4.2.1 从宽大到紧窄的上衣造型 |
4.2.2 一短再短的下装造型 |
4.2.3 从平直到曲线的袍服造型 |
4.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配饰造型与特征 |
4.3.1 从弓弯到自然的足服造型 |
4.3.2 从束发到剪发的发型及配饰 |
4.3.3 从遮到显的内衣造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材质与工艺 |
5.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 |
5.1.1 从“以礼为美”到“自由平等”的色彩审美 |
5.1.2 从艳丽到素雅的色彩搭配 |
5.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材质 |
5.2.1 以性感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
5.2.2 以实用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
5.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制作工艺 |
5.3.1 从平面到立体的裁剪工艺 |
5.3.2 化繁为简的装饰工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装变迁规律的量化分析 |
6.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变迁规律概述 |
6.1.1 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 |
6.1.2 由遮蔽到部分裸露的变迁特征 |
6.1.3 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 |
6.2 近代女装开放度分析 |
6.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6.2.2 开放度相关性分析 |
6.2.3 服装廓形回归分析 |
6.3 基于机器视觉的近代女装廓形提取与尺寸采集 |
6.3.1 近代女装廓形提取 |
6.3.2 服装特征点提取 |
6.3.3 服装尺寸测量与精度 |
6.3.4 FCM聚类类别数C的优选 |
6.4 近代女装廓形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 |
6.4.1 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变化趋势分析 |
6.4.2 近代女装廓形裸露度变化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研究成果 |
附录B:近代女性服饰实物资料表 |
附录C:近代女装尺寸数据明细表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方法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的界定 |
2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对服装的影响 |
2.1 中国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
2.2 中国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3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历程 |
2.3.1 带有明确集体主义文化色彩符号的产生 |
2.3.2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多元涌现 |
2.3.3 新时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现状 |
2.4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元素对服装的影响 |
2.4.1 制服热的时代——绝对服从集体主义 |
2.4.2 文化衫的风靡——双向互动集体主义 |
2.4.3 国潮崛起——以人为本集体主义 |
2.5 本章小结 |
3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
3.1 服装款式与面料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2 服装色彩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3 服装图案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4 服装配件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4 以李宁品牌为例研究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 |
4.1 李宁品牌成功转型下的集体精神与国潮现象 |
4.2 基于李宁品牌视域下探析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应用方法 |
4.2.1 符号在主题中的运用 |
4.2.2 符号在色彩中的运用 |
4.2.3 符号在款式中的运用 |
4.2.4 符号在图案中的运用 |
4.2.5 符号在营销策略中的运用 |
4.3 李宁爆红视域下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价值与反思 |
4.3.1 应用价值 |
4.3.2 应用反思 |
5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实践 |
5.1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成衣设计应用实践 |
5.1.1 设计主题解析 |
5.1.2 款式廓形与色彩设计 |
5.1.3 图案与工艺细节设计 |
5.1.4 设计效果图与款式图 |
5.1.5 成衣制作与展示 |
5.2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图案再创作设计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关于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8)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军装风貌服装研究现状 |
1.3.2 街头文化及街头风格服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内容 |
1.5 创新点 |
2 街头文化与军装风貌服装的概述 |
2.1 街头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
2.2 街头文化的特点及形式 |
2.3 街头文化对服装影响 |
2.3.1 文化内涵 |
2.3.2 着装意识 |
2.3.3 风格的多元化 |
2.4 军装风貌服装的概念 |
2.5 军装风貌服装的发展 |
2.6 军装风貌服装设计元素的提炼 |
3 街头文化与军装风貌服装的关联分析 |
3.1 街头文化对军装风貌服装设计的影响分析 |
3.1.1 设计元素 |
3.1.2 设计手法 |
3.1.3 设计内涵 |
3.1.4 流行趋势 |
3.2 基于街头文化的军装风貌服装美感分析 |
3.2.1 设计元素的多元美 |
3.2.2 设计风格的创新美 |
3.2.3 设计内涵的个性美 |
4 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的设计应用分析 |
4.1 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的设计理念 |
4.1.1 人性化、个性化设计理念 |
4.1.2 风格折衷主义的设计理念 |
4.2 街头文化在军装风貌服装上的设计表现 |
4.2.1 元素的拼凑性 |
4.2.2 结构的不对称性 |
4.2.3 图形的标识性 |
4.2.4 造型的粗犷性 |
4.3 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设计元素的应用分析 |
4.3.1 造型元素的应用分析 |
4.3.2 色彩元素的应用分析 |
4.3.3 图形元素的应用分析 |
4.3.4 面料元素的应用分析 |
4.3.5 配件元素的应用分析 |
4.4 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设计手法的应用分析 |
4.4.1 破坏设计手法在军装风貌服装造型上的应用 |
4.4.2 解构设计手法在军装风貌服装配件上的应用 |
4.4.3 混搭设计手法在着装风格上的应用 |
5 设计实践 |
5.1 设计概述 |
5.1.1 设计流程 |
5.1.2 设计主题与灵感来源 |
5.2 设计内容 |
5.3 创新设计实践 |
5.4 设计总结 |
5.4.1 设计展示 |
5.4.2 难点与不足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传统型合法性的政治符号逻辑 ——以金雀花王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政治符号与合法性的结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生活的符号化现象 |
一、常识世界与符号世界 |
二、从符号到政治符号的延伸 |
三、信仰、规范与认知:政治符号的三个维度 |
第二节 合法性的政治符号之维 |
一、价值、法理与民意:合法性的三种基础 |
二、政治符号与合法性的生产与再生产 |
第三节 金雀花王朝的案例导入 |
一、王权神授、继承制度与君臣关系:传统型合法性的三个特征 |
二、关于金雀花王朝政治符号的选择 |
第二章 建构信仰——金雀花王朝王权神授观中的政治符号逻辑 |
第一节 王权神授——神话和王室圣徒 |
一、作为解释王权来源的神话 |
二、作为守护神的王室圣徒 |
第二节 上帝恩典——宗教仪式和宗教建筑 |
一、作为上帝拣选人间代表的宗教仪式 |
二、作为展示王权神圣性的宗教建筑 |
第三章 内化规范——金雀花王朝长子继承观中的政治符号逻辑 |
第一节 父权转移——婚礼仪式和王室纹章 |
一、作为维持血统纯正的婚礼仪式 |
二、作为合法继承者凭证的王室纹章 |
第二节 君权转移——先王葬礼和新君加冕仪式 |
一、作为先王权力终结标志的葬礼 |
二、作为新君继承权力标志的加冕仪式 |
第四章 规训认知——金雀花王朝君臣观中的政治符号逻辑 |
第一节 贵族臣服——纹章与城堡 |
一、作为识别身份等级的纹章 |
二、作为政治演变晴雨表的城堡 |
第二节 市民拥戴——城市特权状和迎接仪式 |
一、作为市民自治的城市特权状 |
二、作为国王巡游的迎接仪式 |
第五章 政治符号建构对传统型合法性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政治符号建构对传统型合法性的积极影响 |
一、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工具 |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文化资源 |
三、规训大众服从的符号权力 |
第二节 政治符号建构对传统型合法性的消极影响 |
一、阻碍政治理性化发展的神秘力量 |
二、加深王位继承与君主能力脱节的程序操演 |
三、强化民众集体无意识的符号暴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 |
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与社会分层 |
1.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 |
1.1.2 上海儿童的社会分层 |
1.2 涉及儿童成长的多维关系 |
1.2.1 社会与儿童身份 |
1.2.2 政府与儿童权利 |
1.2.3 学者与儿童关怀 |
1.3 “儿童/玩具/游戏”的关系 |
1.3.1 游戏与儿童天性 |
1.3.2 器具与游戏场景 |
1.3.3 玩具与儿童恩物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 |
2.1 “幼者本位”理念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
2.1.1 “幼者本位”的思想内涵 |
2.1.2 “幼者本位”的时代意义 |
2.2 “幼者本位”对民国上海儿童的影响 |
2.2.1 儿童与养成保育 |
2.2.2 儿童与娱教空间 |
2.2.3 儿童与玩具读物 |
2.2.4 儿童与国货用品 |
2.3 “幼者本位”影响下的玩具观 |
2.3.1 从“消遣器具”到“育儿媒介” |
2.3.2 从“泥车瓦狗”到“益智教具” |
2.3.3 从“小技偏道”到“工业产品”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 |
3.1 玩具审查机制对上海玩具业的影响 |
3.1.1 关于玩具审查的机制 |
3.1.2 关于玩具审查的内容 |
3.1.3 关于玩具审查的影响 |
3.2 儿童玩具构成的背景 |
3.2.1 幼教理念的达成 |
3.2.2 商业逻辑的推动 |
3.2.3 时政影响的折射 |
3.2.4 亲子互动的需求 |
3.3 儿童玩具系统的构建 |
3.3.1 儿童成长的分期理论 |
3.3.2 儿童分期与玩具序列 |
3.3.3 儿童分期与玩具等级 |
3.4 儿童玩具的“伴随”属性 |
3.4.1 伴随儿童的身体发育 |
3.4.2 伴随儿童的心理养成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 |
4.1 儿童玩具的材料种类与工艺 |
4.1.1 关于玩具材料种类 |
4.1.2 关于加工工艺 |
4.1.3 关于评价体系 |
4.2 玩具的仿制与自创 |
4.2.1 玩具的造型与设计 |
4.2.2 上海玩具与国外玩具比较 |
4.3 玩具工艺与结构的仿制与改造 |
4.3.1 动力型设计——国外“自动”玩具 |
4.3.2 制约型设计——赛璐珞玩具 |
4.3.3 集约型设计——马口铁玩具 |
4.4 从“西化”到“游戏”的玩具色彩渐进 |
4.4.1 “设色术”与玩具色彩设计 |
4.4.2 色料对玩具色彩设计的影响 |
4.4.3 上海本土的玩具色彩实践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 |
5.1 西方工业背景下的本土设计力量 |
5.1.1 玩具设计标准的提出与实践 |
5.1.2 玩具设计师与同业公会的建立 |
5.2 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本土设计生态 |
5.2.1 国货倡议下民族主义走向 |
5.2.2 复制、模仿、改制、自创等设计成长阶段 |
5.3 外侨标准参照下的本土设计走向 |
5.3.1 游戏空间与玩具互动 |
5.3.2 角色偶像与卡通玩具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论服装的传统和流行产生的根源(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营销视角下的服装品牌陈列设计研究[D]. 吴琼. 青岛大学, 2021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洄流的媒介”-返乡人群的媒介性考察[D]. 路楠. 兰州大学, 2021(02)
- [4]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D]. 张佳沁. 江南大学, 2020(03)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易紫薇.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8]基于街头文化下军装风貌服装的设计研究[D]. 张莉. 东华大学, 2020(01)
- [9]传统型合法性的政治符号逻辑 ——以金雀花王朝为例[D]. 熊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D]. 赵冬霞.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