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钾、锌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泳圻,谷健,孙仕军,赵旺,杨金鑫,马宁宁,王子豪,尹光华[1](2021)在《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水、氮、磷、锌耦合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玉米适宜的水肥因素组合。【方法】田间试验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砂壤土)进行,供试作物为玉米。选取了灌水量(W)、施氮量(N)、施磷量(P)、施锌量(Zn)等因素为自变量,产量(Y)为因变量,进行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设计(1/2实施)试验,灌溉和施氮肥分4次进行,磷肥一次基施,锌肥在拔节期一次性施入。玉米收获后测产,依照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1/2实施)的统计方法建立了产量回归模型,采用频数分析法分析了W、N、P、Zn四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Y)的影响。【结果】5个试验水平中,W、N、P、Zn单因子对产量促进作用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形趋势变化。单因子影响程度大小为W> N> Zn> P;二因子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大小为N×P> W×P> P×Zn> W×N> N×Zn> W×Zn;三因子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结论】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水、氮、磷、锌四因子对春玉米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W> N> Zn> P,两因子交互作用对产量贡献的大小顺序为N×P> W×P> P×Zn> W×N> N×Zn> W×Zn。依据频数分析结果,采用浅埋滴灌技术,当灌水量46~49 mm、施氮量172~209 kg/hm2、施磷量84~114 kg/hm2、施锌量10~13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10000~12017 kg/hm2的置信区间为95%,该配比为辽西半干旱地区较为适宜的水肥配比方案。
许烨[2](2020)在《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夏玉米是陕西关中抽黄灌区主要作物。近年来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大力推行玉米密植技术。但是高密度种植下的倒伏、早衰、病虫加重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产量的提升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已成为关中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陕西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于2016~2017年在富平县流曲镇臧村,采用从当地推广的玉米品种中筛选出的8个品种,设置69000株/hm2的高密度试验,筛选耐密型品种;同时对4个初选的耐密品种进行了8个密度试验,筛选出高产适宜密度;最后在高密度条件下进行防倒伏、防早衰、生物防虫等高密配套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单608、陕单606、陕单518、榆单9号、浚单20、陕单609、郑单958和秦农11等8个初选品种高密度比较试验中,筛选出4个适合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高产品种浚单20、陕单609、榆单9号和郑单958,其单产依次为10578.2 kg/hm2、10486.5kg/hm2、10442.5 kg/hm2和10264.7 kg/hm2。2.不同品种的适宜密度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在现有种植技术水平下,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密植高产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90000株/hm2。陕单609、浚单20、榆单9号和郑单958在2个试验年份均在密度为82500株/hm2和9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其中陕单609和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时分别达到最高产量10625.5 kg/hm2和11181.5 kg/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10413.6 kg/hm2和10828.7 kg/hm2。通过密度试验研究发现陕单609和郑单958的高产适宜密度均为82500株/hm2~90000株/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的高产适宜密度在75000株/hm2~82500株/hm2。3.在密植栽培模式下,夏玉米10叶期喷施30%胺鲜酯·乙烯利和15%多效唑后,株高降低28~31 cm,穗位高降低20~23 cm,秃尖减少0.3~0.4 cm,茎粗增加0.40~0.45 cm,茎基部第3节缩短10.7~11.4 cm,单株气生根增加4.0~4.5条,显着提升植株抗倒伏能力。同时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实现增产6%~8%。4.夏玉米抽雄期追施沼液30m3/hm2,玉米叶色浓绿,功能延长,成熟期推迟2~3d,百粒重增加1.1~4.1g,增产13.7%~24.5%。追施沼液可以有效缓解夏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植株早衰,进而显着提高产量。5、在玉米螟的产卵高峰期(7月25日~8月2日),释放赤眼蜂15~45万头/hm2可以防治玉米螟,其防效可达47.8%~72.7%。根据监测结果,在玉米中后期悬挂诱虫板225~450张/hm2防治玉米双斑萤叶甲;25d后,挂诱虫板处理的玉米叶片被双斑萤叶甲为害的叶斑数较对照田降低46.9%~90.1%。
黄伟东[3](2020)在《锌-硼喷施对寒地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锌和硼是两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酸碱度过高、高温低温及湿度大等因素均会导致作物出现缺锌、缺硼症状,而曙光农场试验站土壤酸碱度(pH)为5.67,偏酸性,且目前玉米施肥量也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易引起土壤板结等现象,故可能会影响玉米对微量元素锌和硼的吸收与利用。因此,本试验选用当地主栽的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研究锌、硼分别喷施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喷施锌肥和硼肥有效增加了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及灌浆期的玉米叶片叶绿素(SPAD值),促进了叶绿素合成,同时增加叶面积指数(LAI),扩大了穗位叶的叶面积,提高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二氧化碳(CO2)浓度(Ci),增强了玉米叶片固定CO2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叶面喷施8 g·L-1锌肥(750 L·hm-2),与对照相比,Pn、Gs、Tr分别提高了25.37%、14.05%和21.72%,Ci降低8.12%,SPAD值和LAI分别增加了23.34%、6.22%,差异显着。抽雄吐丝期叶面喷施浓度为8 g·L-1硼肥(750 L·hm-2),与对照相比,玉米叶片Pn、Gs、Tr分别提高了21.13%、15.38%和17.19%,Ci降低了23.49%。2.喷施锌肥和硼肥提高了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增强了植株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了膜质过氧化损伤,延缓叶片衰老,从而保证营养物质充分提供给果穗。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喷施8 g·L-1锌肥(750 L·hm-2),与对照相比,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了30.90%、25.65%和20.42%,MDA含量下降了21.18%,灌浆期SOD、POD、CAT活性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MDA含量仍然持续下降。抽雄吐丝期叶面喷施浓度为8g·L-1硼肥(750 L·hm-2),与对照相比,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了5.13%、13.46%和18.54%,MDA含量下降了28.97%。3.喷施锌肥和硼肥可有效提高玉米光合作用,促进了可溶性糖、蔗糖的积累,同时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及全氮含量,有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下喷施8 g·L-1锌肥(750 L·hm-2),与对照相比,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7.69%、19.18%和24.37%,蔗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7.87%、16.35%和13.00%,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7.67%、16.37%和7.99%,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6.93%、7.60%和14.04%。喷施硼肥效果和锌肥变化趋势相类似,上述指标含量在8 g·L-1硼肥(750 L·hm-2)处理下达到最高。4.锌肥、硼肥处理通过提高玉米光合作用、增强抗氧化能力、促进糖、氮含量等进程,为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及品质奠定基础。与对照相比,各锌处理下增产率分别达到1.33%、2.26%、4.52%和7.36%,硼处理使增产率分别达到1.45%、4.51%、6.62%和8.19%。同时,籽粒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均有所提升,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综合来看,8 g·L-1锌肥和8 g·L-1硼肥(750 L·hm-2)处理效果最佳。
陈锡[4](2020)在《复合抗旱剂的研制及其对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环境胁迫因素,抗旱剂可有效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响应面试验,以2,4-表油菜素内酯(EBR)等为主要成份研制复合抗旱剂,并研究复合抗旱剂对玉米抗旱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抗旱剂主要成份对玉米苗期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玉米苗期分别喷施EBR、氯化钙、混合微量元素,能显着提高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三者作用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15 mg/L、20mmol/L和160 mg/L。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通过测定玉米幼苗生长各项指标,确定复合抗旱剂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干旱条件下,喷施不同的复合抗旱剂,对玉米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复合抗旱剂的最佳配方为,EBR浓度0.15 mg/L,氯化钙浓度20.92 mmol/L,混合微量元素浓度162.95 mg/L,此时,玉米苗鲜重4.65 g/株,干物质重0.30 g/株,苗长42.11cm,根系长27.79cm,玉米苗长势最好。3.利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喷施复合抗旱剂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正常供水还是干旱胁迫,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喷施复合抗旱剂,均能显着增加玉米穗长、穗粗、穗行、行粒数、百粒重,减少秃尖长,提高玉米经济系数和产量。苗期干旱胁迫,先玉335、熙园1301、美玉808分别减产9.15%、11.4%、21.2%,喷施复合抗旱剂,三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分别恢复到正常供水的98.96%、96.37%、86.37%;拔节期干旱胁迫,上述品种分别减产27.9%、26.9%、23.7%,喷施复合抗旱剂,三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分别恢复到正常供水的93.94%、99.52%、105.43%;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上述品种分别减产39.6%、39.2%、44.9%,喷施复合抗旱剂,三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分别恢复到正常供水的81.42%、84.52%、87.05%。4.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田间自然生长条件下,喷施不同抗旱剂,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自制复合抗旱剂A、市售抗旱剂B和C,均显着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穗长、穗粗、百粒重,减少秃尖长,提高玉米产量。其中,自制复合抗旱剂A增产效果优于市售抗旱剂B和C,可使先玉335、熙园1301、美玉808分别增产37.06%、24.85%和34.04%。因此,所研制的复合抗旱剂可以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在自然和人工干旱条件下,均能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
肖人峰[5](2019)在《硼、锌和锰对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um Bertoni是一种天然甜味剂植物,其糖苷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点,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适宜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目前关于甜叶菊的栽培技术主要集中在扦插育苗、种植密度、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等,关于其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研究较少。本试验先后采用单因素组培试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研究硼、锌和锰对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单因素组培试验发现,不同元素对甜叶菊农艺性状、产量影响情况不尽相同。培养基中适量的硼、锌和锰可促进甜叶菊组培苗生长,对成芽数影响最大的是Zn3(20mg/L)处理,其甜叶菊组培苗成芽数可达67.4个,对株高和生根率影响最大的则是Mn4(20mg/L);适宜浓度的硼、锌和锰对甜叶菊糖苷合成也有促进作用,Mn3(15mg/L)处理下ST含量最高,Zn3(20mg/L)处理的RA和总苷含量最高。大田试验发现,硼锌锰配施能促进甜叶菊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其中,锌肥对甜叶菊株高、叶干重、茎干鲜重和产量的促进效果优于硼和锰肥;硼肥对甜叶菊胞间CO2浓度的促进效果优于锌和锰肥;上述指标中均存在B-Zn交互作用且都表现为相互抑制。单因素分析表明,甜叶菊产量最优施肥区间为硼肥0.8373-0.9765 kg/667m2;锌肥0.8970-1.0437 kg/667m2;锰肥0.5658-0.7418kg/667m2。随着硼、锌和锰用量的增加,甜叶菊双糖苷、RB、ST、RA及RD苷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以优质糖苷RA和RD为目标,分别得到硼、锌和锰的最优施肥区间为分别为0.982-1.072、0.624-0.876、0.615-0.739 kg/667m2和0.901-1.099、0.631-0.869、0.401-0.599 kg/667m2。结合灰色关联度法与DTOPSIS法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大田栽培时为使甜叶菊优质高产,其硼锌锰的最优施肥量为:硼肥1 kg/667m2、锌肥0.75 kg/667m2、锰肥0.5kg/667m2。
贾可[6](2021)在《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采用大量宏观农户调查与多年、多点不同区域主栽作物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4-2006年和2014-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3602个农户施肥状况的调查,研究我国农户复合肥施用现状与变化,并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复合肥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2001-2006年和2008-2014年两个时间段的293个田间肥料试验,对不同工艺复合肥进行农业效果评价;通过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761个田间肥料试验,分析研究肥料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农学效率年际变化规律;基于肥料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而优化企业复合肥配方和配套科学施肥技术、提出减量施肥建议,分析研究中、微量营养元素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指导复合肥生产中的中微量元素添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大量的农户施肥调查,明确我国主要作物施肥氮、磷、钾复合化率平均为69.5%、92.1%、84.3%。农户习惯施肥现状为: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施肥N:P2O5:K2O平均为1:0.36:0.30,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氮、磷、钾施肥养分投入比例平均为 1:0.75:1.07。通过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发现,1997-2016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由798.1万吨增长至2207.1万吨,年均增长70.4万吨,但近年来复合肥施用量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后,增长率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6年的1.4%。2、由于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差异,其产量效应也不同。2008-2014年:不同复合肥处理和混配肥在东北春玉米上差异不显着;冬小麦上硝氨、氢钾、高塔复合肥及混配肥处理显着高于团粒复合肥处理;在夏玉米上硝氨、高塔和氢钾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三者显着高于混配、团粒、缓释复合肥处理;在东北水稻上缓释肥处理显着低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其他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华南水稻上混配、高塔、团粒工艺处理的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在叶菜类蔬菜上,高塔复合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增产率高于30%的频度为88.4%;在果菜类蔬菜上,硝氨复合肥处理增产率高于30%的试验频度为86.1%,高于其他肥料。3、随着复合肥的广泛施用以及施肥养分投入量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的农学效率也发生改变。在东北春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6.1%,施肥的农学效率由2003年的15.5 kg·kg-1下降至2016年的8.1 kg·kg-1;在华北冬小麦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1.6%,施肥农学效率由2002年的9.0kg·kg-1下降至2016年的6.5kg·kg-1,冬小麦高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氮>磷>钾;在华北夏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2.9%,施肥农学效率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2002年9.4 kg·kg-1,2010最高为13.1 kg·kg-1,之后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11.1 kg·kg-1;在华南水稻上,2002-2016年土壤供肥能力相对稳定,土壤地力产量无明显变化,2004-2016年农学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2007年后施肥农学效率稳定在10kg·kg-1左右。4、随着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农学效率的改变,作物施肥的产量效应也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复合肥配方的优化与调整。基于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和华南早稻最高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平均用量;在此基础上,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根据16组田间试验结果优化的2006年春玉米复合肥配方N-P205-K20为18-14-14,2016年为28-8-10;根据24组田间试验结果,提出2006年冬小麦区域优化配方N-P2O5-K20为18-18-6,2016年优化配方为18-20-4;根据18组田间试验结果将夏玉米2005复合肥配方N-P2O5-K2O优化为22-8-12,2016年为24-6-10;将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N-P2O5-K2O 优化为 20-10-14。中微量元素的产量效应影响到复合肥配方中的这些元素的合理添加。东北春玉米基肥加150kg·hm-2七水硫酸锌镁和30kg·hm-2七水硫酸锌均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夏玉米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明显增产作用而加30kg·hm-2硼砂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冬小麦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有明显增产作用;在华南水稻上基肥增施75kg·hm-2氧化钙无明显的增产作用。5、以作物施肥产量效应研究结果和复合肥配方优化为基础,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制定出主栽作物的减量施肥方案。在春玉米上;减量施肥处理基肥施用复合肥525kg·hm-2,追施尿素150kg·hm-2,较3种习惯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投入量4.0%-17.2%、增加产量0.1%-10.0%,实现了节肥增效的目的。在冬小麦上,两种减量施肥方案:将小麦基肥由习惯施肥750kg·hm-2减量为600kg·hm-2,或习惯施肥基础上减少追肥用量25%,小麦产量与习惯施肥相比差异均不显着,节肥效果明显。在夏玉米上,复合肥作追肥的施肥方式中,由习惯施肥量的750kg·hm-2减量20%的施肥量,玉米产量无显着变化,节肥增效效果显着;在复合肥基施450kg·hm-2,追施尿素30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减量20%同时追肥减量50%的方式,较习惯施肥节肥40.5%,没有造成减产;种肥同播复合肥750kg·hm-2基础上,施肥量减量20%和减量30%,玉米产量分别增加3.8%和15.1%。在华南水稻上,在基施复合肥375kg.hm-2或45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复合肥减少用量20%或46.0%,未造成水稻减产;在追施尿素225kg·hm-2基础上,追肥减量25%,也能够增加水稻收益。在当前蔬菜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上,蔬菜基施复合肥用量从375kg·hm-2(番茄)或600kg·hm-2(生菜)和750kg·hm-2(辣椒)基础上,减量20%未造成蔬菜减产,增加净收入4.7%-12.3%;在习惯施肥600kg·hm-2基础上,减量20%结合有机肥375kg·hm-2,能够保证小白菜产量。6、最后,土壤供肥能力还影响着作物施肥方式的调整。春玉米一次性施肥和夏玉米种肥同播与分次施肥的产量差异不显着;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时配合适量种肥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冬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显着减产。水稻直播田建议施肥方式是:复合肥375kg·hm-2(基肥),两叶一心期追施尿素150kg·hm-2,后期追施尿素共150kg·hm-2。
韦政民,黄光影,黄莉,黄英博,黄泽熙,黄金恩[7](2018)在《春玉米“3414+1”肥效试验初报》文中指出为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时的施肥方案,采用"3414+1(锌)"试验设计方案建立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及锌肥对玉米产量、土壤供氮磷钾养分能力、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植株对养分吸收量和当季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并对最佳施肥方案进行验证与大田示范。结果表明:(1)产量限制因子的强弱依次为:氮>钾>磷;(2)最佳施肥量为N 190.1 kg/hm2,P2O5 44.9 kg/hm2,K2O 135.1 kg/hm2;(3)施用30 kg/hm2七水硫酸锌玉米可增产3.22%;(4)该类型土壤N、P2O5、K2O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0.44、0.24、0.53,N、P2O5、K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9.6%、1.83%、26.4%。试验所获得的最佳施肥方案是可行的,可在与试验地地域环境相似且地力相近的地块作春玉米栽培时推广实施。此外,玉米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增产效果好,建议每3 a施用1次。
潘明权[8](2018)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及施用锌肥肥效分析》文中认为锌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本文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微量元素肥料特别是锌肥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通过实施玉米锌肥不同施用量田间试验,探索锌肥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施用适量锌肥对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1 kg/667 m2锌肥时产量最高,但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反而会下降。
车升国[9](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毛晖[10](2013)在《锌肥与水分对旱地缺锌区玉米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锌缺乏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以及品质,也通过土壤-植物-人这一体系造成人体锌缺乏,导致人体多种疾病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对众多人口产生影响。我国缺锌地区面积广,影响人口众多。通过作物锌强化提高可食部位锌含量是安全有效的人体补锌措施。玉米是我国典型锌缺乏区黄土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本文通过在陕西永寿、岐山和凤翔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水分与锌肥作用以及土壤锌肥的残留效应,初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本试验点土施、喷施以及土施结合喷施锌肥对玉米产量以及籽粒氮磷钾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在低氮或高氮水平,喷施以及土施结合喷施能够显着增加籽粒锌含量12.7%-38.2%,也显着提高籽粒和整株的锌吸收量21%-40.8%,氮水平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两个氮水平叶面喷施锌籽粒锌回收率和整株锌回收率都显着高于其它施锌方式。2.本试验土施锌肥用量梯度范围内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着;籽粒锌含量随施锌量增加而先增后减。2010年施锌量22.7kg ha-1最高,达到25.97mg kg-1,籽粒和整株锌吸收量也达到最高,增加28.0%和23.8%,籽粒和整株的锌回收率随施锌量增加而显着降低;2011年施锌量13.6kg ha-1最佳,籽粒锌含量达到22.76mg kg-1,籽粒和整株锌吸收量达到最高,增加21.1%和24.6%,籽粒和整株的锌回收率也为最高。土施锌肥用量对籽粒、茎秆、苞叶和穗轴锌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影响趋势。3.本试验中的补充灌水没有提高锌肥的增产效果。在施锌基础上能够提高各个器官磷和钾含量。对除籽粒外各个器官的锌含量增加显着,也能部分增加器官的铁、铜和锰含量。补充灌水提高了各器官的锌吸收量,但降低了籽粒锌吸收比例,增加了茎秆、叶片和穗轴的吸收比例。4.前季小麦土壤锌肥残效对当季玉米生物量及籽粒产量没有显着影响,却显着提高茎杆和苞叶锌含量,达21.3%和16.2%,对其他器官的微量元素含量影响不显着。5.玉米根际土壤有效锌含量随施锌量和生长期延长而显着增加,有效锰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显着降低。施锌能够增加收获期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施锌残留也能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
二、钾、锌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钾、锌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2)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耐密品种及适宜密度筛选试验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
2.1.3 试验的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1.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防倒伏效果试验 |
2.2.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2.2 材料及来源 |
2.2.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2.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3 追施沼液防早衰试验 |
2.3.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3.2 材料及来源 |
2.3.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3.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2.4 玉米主要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4.2 材料及来源 |
2.4.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
2.4.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种筛选及适宜密度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品种2个年度穗部性状比较 |
3.1.2 不同品种间的产量比较 |
3.1.3 不同密度下穗部经济性状变化 |
3.1.4 不同密度下产量差异 |
3.2 防倒伏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调节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2 调节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
3.2.3 乙烯利对不同玉米品种应用效应 |
3.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同一品种效果比较 |
3.3 沼液对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效应 |
3.3.1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
3.3.2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3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4 绿色防虫试验效果 |
3.4.1 不同密度的诱虫板防效比较 |
3.4.2 不同密度的赤眼蜂防效比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温度和降雨量会对玉米产量造成显着影响 |
4.1.2 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 |
4.1.3 不同玉米品种适宜高产的密度不同 |
4.1.4 化学控高能够有效解决玉米高密栽植的倒伏问题 |
4.1.5 追施沼液预防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早衰效果显着 |
4.1.6 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中后期虫害有显着防治效果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锌-硼喷施对寒地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锌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1.3.2 硼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2 试验方法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光合参数、叶绿素值(SPAD值)及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 |
2.3.2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3.3 糖、氮含量的测定 |
2.3.4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5 产量相关指标调查 |
2.3.6 籽粒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锌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3.1.1 锌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2 锌对玉米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1.3 锌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1.4 锌对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3.1.5 锌对玉米叶片糖、氮含量的影响 |
3.1.6 锌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7 锌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
3.1.8 锌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3.2 硼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3.2.1 硼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2 硼对玉米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3 硼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2.4 硼对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3.2.5 硼对玉米叶片糖、氮含量的影响 |
3.2.6 硼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7 硼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
3.2.8 硼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锌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4.1.1 锌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
4.1.2 锌对玉米叶片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
4.1.3 锌对玉米叶片糖、氮含量的影响 |
4.1.4 锌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2 硼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4.2.1 硼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2 硼对玉米叶片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
4.2.3 硼对玉米叶片糖、氮含量的影响 |
4.2.4 硼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复合抗旱剂的研制及其对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影响 |
1.1.1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1.2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 抗旱剂提高作物抗旱性的原理及应用 |
1.2.1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 |
1.2.2 抗旱剂的作用机制 |
1.2.3 抗旱剂的种类及应用 |
1.3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外源物质 |
1.3.1 2,4-表油菜素内酯 |
1.3.2 钙 |
1.3.3 微量元素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单一抗旱剂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2.2.2 钙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2.2.3 混合微量元素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研制玉米复合抗旱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播种育苗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米幼苗苗长影响因素的响应面分析 |
3.2.2 玉米幼苗根系长影响因素的响应面分析 |
3.2.3 玉米幼苗鲜物质量影响因素的响应面分析 |
3.2.4 玉米幼苗干物质量影响因素的响应面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抗旱剂在控水条件下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2.2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4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
4.2.5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
4.2.6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抗旱剂在自然条件下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5.2.2 复合抗旱剂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
5.2.3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
5.2.4 复合抗旱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硼、锌和锰对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甜叶菊研究现状 |
1.1.1 植物学特征 |
1.1.2 栽培研究 |
1.1.3 主要化学成分 |
1.1.4 药理及保健应用 |
1.2 微量元素在植物中的应用 |
1.2.1 硼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 |
1.2.2 锌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 |
1.2.3 锰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 |
1.2.4 微量元素肥料对植物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组培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设计 |
2.2 大田喷施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栽培方法 |
2.2.4 施肥时间及方法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组培试验 |
2.3.2 大田喷施试验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组培试验 |
3.1.1 硼、锌和锰对甜叶菊株高、成芽数、生根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
3.1.2 硼、锌和锰对甜叶菊茎和叶干鲜重的影响 |
3.1.3 硼、锌和锰对甜叶菊糖苷含量的影响 |
3.2 大田喷施试验 |
3.2.1 硼、锌和锰复混配施对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2.2 硼、锌和锰复混配施对甜叶菊叶绿素含量及部分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3 硼、锌和锰复混配施对甜叶菊糖苷含量的影响 |
3.2.4 灰色关联度法与DTOPSIS法对施肥方案的综合分析 |
4 讨论 |
4.1 组培试验中硼锌锰对甜叶菊生长发育及糖苷含量的影响 |
4.2 大田复配喷施硼锌锰对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 |
4.2.1 大田复配喷施硼锌锰对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2 大田复配喷施硼锌锰对甜叶菊产量的影响 |
4.2.3 大田复配喷施硼锌锰对甜叶菊糖苷含量的影响 |
4.2.4 综合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1 复合肥定义与分类 |
1.1.2 世界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3 中国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4 中国复合肥企业和流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 我国复合肥工艺与产品 |
1.2.1 团粒法工艺与产品 |
1.2.2 高塔法工艺与产品 |
1.2.3 硫酸氢钾法工艺与产品 |
1.2.4 硝酸氨化法工艺与产品 |
1.3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农业评价 |
1.3.1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3.2 不同工艺复合肥产品的农业评价 |
1.4 施肥的产量效应研究与复合肥合理施用 |
1.4.1 施肥的产量效应 |
1.4.2 复合肥的合理施用 |
1.4.3 复合肥与减量施肥 |
1.5 复合肥配方研究 |
1.5.1 复合肥农艺配方的确定 |
1.5.2 复合肥生产配方的确定 |
1.5.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复合肥配方 |
1.6 中微量元素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1.8.2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
1.8.3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4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5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6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7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8.8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2.2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2 农户施肥复合化率现状 |
2.3.3 农户施肥养分投入量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4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4 小结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比较 |
3.2.2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
3.2.3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产品理化性质比较 |
3.3.2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在叶菜上产量效应比较 |
3.3.3 不同国产工艺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
3.3.4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
3.4 小结 |
3.5 讨论 |
第四章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4.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4.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4.2.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4.2.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肥效试验 |
4.2.6 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科学方法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4.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4.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4.3.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4.3.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产量效应 |
4.3.6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科学方法 |
4.4 小结 |
4.5 讨论 |
第五章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5.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5.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5.2.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5.2.5 冬小麦土壤供氮磷钾能力研究 |
5.2.6 冬小麦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5.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5.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5.3.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5.3.5 冬小麦土壤供肥能力研究 |
5.3.6 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5.5 讨论 |
第六章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6.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6.2.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6.2.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6.2.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6.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6.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6.3.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6.3.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6.5 讨论 |
第七章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7.2.2 氮磷钾在早稻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7.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早稻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7.2.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7.2.5 直播水稻复合肥科学施用技术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7.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华南早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7.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7.3.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7.3.5 直播水稻复合肥施用技术 |
7.4 小结 |
7.5 讨论 |
第八章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2.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2.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
8.2.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3.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3.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
8.3.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
8.4 小结 |
8.5 讨论 |
第九章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2.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2.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4 结论 |
9.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春玉米“3414+1”肥效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时间 |
1.1.2 试验地概况 |
1.1.3 供试材料 |
1.1.4 供试肥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栽培管理 |
1.2.4 收获 |
1.2.5分析方法 |
1.2.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
2.1.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1.2 锌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1.3 肥料效应 |
2.1.4 氮磷钾肥效应模型 |
2.1.5 最佳施肥量和最大施肥量的确定 |
2.2 玉米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分析 |
2.3 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及当季肥料利用率 |
2.4 最佳施肥方案的验证与示范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8)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及施用锌肥肥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土壤性能 |
1.2 试验设计 |
1.3 供试材料 |
1.3.1 供试玉米品种。 |
1.3.2 供试肥料品种。 |
1.4 试验过程及施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2 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
3 结论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锌肥与水分对旱地缺锌区玉米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土壤中的锌 |
1.1.1 土壤中锌含量以及分布 |
1.1.2 土壤锌的有效性以及影响因素 |
1.1.3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锌的含量 |
1.1.4 施肥对土壤锌含量的影响 |
1.2 植物体中的锌和锌的生理作用 |
1.2.1 锌在植物体的分布 |
1.2.2 锌营养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
1.3 玉米籽粒中的锌含量 |
1.3.1 全球玉米籽粒锌含量 |
1.3.2 我国玉米籽粒锌含量以及丰缺 |
1.4 植物补锌措施研究 |
1.4.1 锌肥施用对植物提高锌含量的影响 |
1.4.2 锌高效品种筛选对提高锌含量的作用 |
1.4.3 农业管理措施对提高锌含量的影响 |
1.5 其他元素与锌的交互作用研究 |
1.5.1 大量营养元素与锌的交互作用 |
1.5.2 重金属元素与锌的交互作用 |
1.6 人体与锌 |
1.6.1 锌与人体健康 |
1.6.2 人体补锌途径 |
1.7 本研究的切入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施锌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测定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锌方式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2.2.2 施锌方式对玉米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2.3 施锌方式对玉米百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 |
2.2.4 施锌方式对其他器官的生物量影响 |
2.2.5 施锌方式对玉米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
2.2.6 施锌方式对玉米籽粒其他元素含量的影响 |
2.2.7 施锌方式对玉米其他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
2.2.8 施锌方式对玉米锌的吸收量与回收率的影响 |
2.3 讨论与总结 |
2.3.1 施锌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3.2 施锌方式对玉米锌含量和利用的影响 |
2.3.3 施锌方式对玉米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三章 锌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3.1 材料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 |
3.1.4 测定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锌肥用量对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2 锌肥用量对玉米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
3.2.3 锌肥用量对玉米籽粒其他元素的影响 |
3.2.4 锌肥用量对玉米其他器官大量元素的影响 |
3.2.5 锌肥用量对玉米其他器官微量元素的影响 |
3.2.6 锌肥用量对玉米锌吸收与回收率的影响 |
3.2.7 锌肥用量对生长期玉米功能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8 锌肥用量对生长期玉米功能叶 SPAD 和光合的影响 |
3.3 讨论与总结 |
3.3.1 锌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
3.3.2 锌肥用量对大量元素的影响 |
3.3.3 锌肥用量对玉米锌和铁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补充灌水对玉米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4.1 材料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补充灌水对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4.2.2 补充灌水对玉米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3 补充灌水对玉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4 补充灌水对玉米锌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2.5 补充灌水对玉米功能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6 补充灌水对玉米功能叶 SPAD 与光合的影响 |
4.3 讨论和结论 |
4.3.1 补充灌水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3.2 补充灌水对玉米大量以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
4.3.3 补充灌水对玉米植株锌吸收量在地上部各器官分配的影响 |
第五章 土壤残留锌肥对玉米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5.1 材料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 |
5.1.4 测定方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残留锌肥对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5.2.2 土壤残留锌肥对玉米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3 土壤残留锌肥对玉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4 土壤残留锌肥对玉米功能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5 土壤残留锌肥对玉米功能叶 SPAD 与光合的影响 |
5.3 讨论和结论 |
5.3.1 土壤锌肥残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3.2 土壤锌肥残效对玉米微量元素的影响 |
第六章 土壤施锌对缺锌区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摘要 |
6.1 材料方法 |
6.1.1 试验地点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 |
6.1.4 测定方法 |
6.1.5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施锌肥用量对不同生长期玉米根际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6.2.2 土施结合喷施锌肥对玉米收获期土壤锌和铁含量的影响 |
6.2.3 补充灌水对玉米收获期土壤锌和铁的影响 |
6.2.4 施锌残效对玉米收获期土壤锌和铁的影响 |
6.3 讨论和结论 |
6.3.1 施肥与玉米根际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 |
6.3.2 施肥与收获期土壤锌铁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钾、锌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水、氮、磷、锌耦合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 刘泳圻,谷健,孙仕军,赵旺,杨金鑫,马宁宁,王子豪,尹光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5)
- [2]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D]. 许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锌-硼喷施对寒地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黄伟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1)
- [4]复合抗旱剂的研制及其对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 陈锡.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硼、锌和锰对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质量的影响[D]. 肖人峰.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D]. 贾可.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7]春玉米“3414+1”肥效试验初报[J]. 韦政民,黄光影,黄莉,黄英博,黄泽熙,黄金恩. 湖南农业科学, 2018(09)
- [8]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及施用锌肥肥效分析[J]. 潘明权. 乡村科技, 2018(10)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10]锌肥与水分对旱地缺锌区玉米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 毛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