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级干部成为福布斯富豪从几万元到净资产45亿(论文文献综述)
王法硕[1](2012)在《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络信息技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科技革命带来了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类政治生活方式。数量惊人的网民开始形成一股重要的力量参与和影响着中国政治和公共政策。网络参与成为我国当前民意表达、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网络参与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从事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及公共政策学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现有的研究不同,本文着重分析网络参与和公共政策过程两个变量的关系,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公民怎样在互联网上参与我国公共政策过程?公民的网络参与对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本文建构了以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所形成的政策网络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和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模型,从宏观环境层面到微观个体层面对该政策网络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看,公民网络参与的背景和参与途径构成政策网络存在的环境。公民网络参与产生和生长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大背景之下。现实途径中公民政治参与的失灵使公民将实现政治参与的希望寄托给互联网,政党执政理念的更新为网络参与提供了合法性;网络经济的发展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提升了公民网络参与的能力和热情;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参与的实现创造了可能性;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初步孕育和发展更成为了网络参与不断壮大的助推器。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博客和微博等网络应用是公民网络参与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证考察,本文认为作为公民网络参与平台的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博客、微博等网络应用对塑造网络民意、推动网络民主、增进政治沟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微观层面看,网民、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网络参与的行动者为了实现行动目标展开互动形成了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政策网络。公民个体或群体借助互联网上的各种应用平台向政府进行偏好表达和意见输入,网络参与对包括议程设置、方案选择和政策执行在内的政策过程各阶段施加了影响。本文研究了上海“钓鱼执法”、新拆迁条例和北京治堵网络意见征集及微博打拐等典型案例,从政策网络的行动者、运行机制、网络特征等方面对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公民网络参与对政策过程不同阶段构成的影响。而在网络参与的另一端,面对来势汹涌的网络民意,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的政府需要做出回应。网络参与具有双重效应,对政府管理来说既构成巨大挑战又发挥积极作用。在网络参与初期,政府主要采取监控为主的应对措施,而随着对网络参与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政治领导人不再视网络参与为洪水猛兽,而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心胸直面网络民意,应对网络参与的策略从严格监控逐渐转变为积极回应和主动引导,政府应对方式的变迁体现为由堵到疏的政策学习过程。通过对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背景、途径、阶段及政府应对的详细考察,本文得出结论:网络民意和政府态度是影响公民网络参与的核心变量,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大众传媒、社会组织、知名人士等是外围变量。政府和政治精英的态度是影响网络参与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根据网络民意和政府态度的不同划分出高效型、低效型、倒逼型、孤立型、受阻型和公敌型等六种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类型;根据网络参与发起主体的不同区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参与机制;基于实证案例的考察,抽象出公民网络参与政策议程、政策方案与政策执行的三种参与模型,对导论中所建构的过程模型进行了修复与拓展。虽然当前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过程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是其纵深发展仍然面临若干困难和瓶颈的制约:网络参与存在代表性结构失衡;互联网自由、开放等特性容易滋生无序网络参与;充斥于互联网上的西方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有瓦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危险;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容易诱发网络参与出现“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效应;网络参与过程中可能产生群体极化等非理性群体心理。要推动公民网络参与的良性发展,本文提出制度、法律、道德三位一体的优化建议:要构建公民网络参与保障体系,缩小网络数字鸿沟、提升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水平、加强对网络参与的回应;要推动公民网络参与立法进程,保护公民网络言论自由权;要塑造公民网络参与伦理道德,倡导网络参与道德自律、培育公民网络参与精神、建构网络时代行政伦理。近十年的公民网络参与实践证明了现阶段在我国政府与公民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交流、协商与合作实现良性互动,为构建更加民主的决策过程和公共治理而共同努力。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的网络参与往往由政府主导,网络参与的积极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本文认为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依托较为成熟的网络社团,实现一定程度的网络直接民主,建立覆盖公共政策全过程的公民网络投票制度,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权。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有效的网络参与我国公共政策的民主基础将更为宽广,距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目标将更为接近。
吕旭峰[2](2011)在《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教育捐赠已成为具有多重价值和意蕴的、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捐赠问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资本是教育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教育捐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捐赠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为教育筹集资金,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更加注重自身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教育作为制度性的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教育捐赠的可行性。教育捐赠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分化程度、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的意蕴已经超出经济学领域,逐渐延伸向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层面,教育捐赠行为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捐赠宣扬了尊师重教、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同时,教育捐赠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捐赠的当事人在捐赠过程中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使捐赠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崇高感,给他们带来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在人生价值实现、回馈与报答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更多地将捐赠投向教育事业上来。在中外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捐赠行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捐赠发展历史证明,教育捐赠与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关系密切。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不同,教育捐赠的内核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是目前各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走向与共同趋势。从教育捐赠的动力机制来审视,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我国教育捐赠的主要动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教育捐赠的社会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育捐赠。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美国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对教育捐赠减免税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配套政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直接动因;美国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校友情结是校友为母校捐赠的内在动因;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动因之一;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本根动机是利他主义。国外教育捐赠体制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从国家层面来讲,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教育捐赠,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为教育捐赠提供了高位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撑。从学校本身募集教育捐赠的相关行为来看,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并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做法:校长率先士卒参与募捐工作,提高了学校对教育捐赠的重视程度;建立了专业化的捐赠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筹资与运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性的筹款目标与详尽的筹款计划;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捐赠基金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密切与(潜在)捐赠者的联系,巩固与捐赠者的忠诚友好关系,等等。其中的有益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时期的慈善捐赠环境开始逐步形成,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捐赠已经起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集资、捐资助学,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引导教育捐赠的开展,中央财政对中央级高校设立了捐赠配比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捐赠。国内很多学校也逐步认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捐赠在学校多元化经费来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争取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总体而言,教育筹资工作逐渐从许多高校的战略边缘向中心工作转移,成为高校深入改革、重点加强、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进行教育募捐的社团组织和筹资机构,对教育捐赠管理也作了许多实践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些教育基金开始独立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与运作。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捐赠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育捐赠要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发展,应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形式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关于教育捐赠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捐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做好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促使政府政策导向化,提高政府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教育领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事业捐赠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教育捐赠的相关税收政策,为教育捐赠提供税收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立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有文化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团队,形成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各类人才汇集、优势互补的教育筹资、教育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强有力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发展联络工作,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加强我国教育捐赠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教育捐赠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制度体系,已是应当提上日程的问题。我们要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捐赠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的筹措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
海剑[3](2009)在《反渎风暴》文中指出写在前面2009年1月,北京京西宾馆。本年度中纪委第一次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尤为强调指出:"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李明海[4](2007)在《利益制衡论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利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房地产市场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某些地区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引发了业界、政府部门、学术界以及广大老百姓的强烈关注。本文从利益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平衡协调房地产市场利益关系的相关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利益理论和方法梳理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关系,论文共分七章,其主要观点如下:一、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以及不同阶段利益关系的特点;二、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利益关系的总体特征,以及形成这一利益关系格局的制度原因;三、分别针对房地产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具体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为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寻找着力点;四、发达国家与地区协调房地产利益关系的主要经验有: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以规范和健全的制度约束为基础,以强有力的政府调节为补充,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五、在协调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关系对策方面,我们认为首先要健全土地制度,包括明晰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土地供给制度、重构土地利益分配制度、完善土地利益补偿制度等,其次要强化宏观调控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再次通过创新房地产利益链条,形成住房二元梯度消费体系,在和谐与共享的利益基础之上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四个方面:1、本文从利益这一新的角度,运用利益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特点和规律,这是一个新的尝试。2、本文提出以利益制衡为主题来协调房地产利益关系,这是一个新的设想。3、本文重新设计了土地收益分配制度,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4、本文提出的房地产业利益链条创新模式,是对未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展望。
程术希[5](2005)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捐赠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今天,中国大学创建一流的要求更为迫切。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对人类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得到国际公认的高水平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缺口很大,经费不足是大学面对的重大难题之一。在美国,任何一所研究型大学都能从政府以外机构获得大量资金,这种资金往往以个人捐赠、机构或公司赠予的方式给予学校,这对我国大学解决经费难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探讨了三所美国大学的捐赠现状和经费管理经验,希望能对中国大学提供参考借鉴。论文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捐赠及其对策研究中,重点阐明三个关键点: 第一,创建一流大学为什么要发展捐赠及其管理,即大学捐赠与大学水平的关系。通过定性和定量相关分析,得到捐赠和影响大学水平其他因素正相关的结论,要提高办学水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发展大学捐赠。 第二,比较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在捐赠现状上的差距,分析国内大学捐赠较少的原因和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论文以美国三所大学和中国三所大学为个案进行深入剖析,阐明了中国大学提高捐赠管理水平有相当的发挥空间。 第三,为国内大学发展捐赠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构建了管理发展框架,包括:(1) 将捐赠管理纳入大学的整个战略规划,实施大学捐赠战略,作为大学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支撑;(2) 重建作为学捐赠管理最主要机构大学基金会,构建适合中国大学发展的基金会新模式;(3) 加强外部捐赠环境的培育,其中涉及制度法规、人们的文化道德意识,以及建立在学校周围的捐赠网络等。
王应静[6](2005)在《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对企业家激励的不足或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是影响中国企业家精神塑造,制约中国企业家成长,导致中国企业家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思想,通过追溯其社会、历史和文化和经济制度发展渊源,揭示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现象,分析了路径依赖效应对企业家激励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激励的相关经验的学习,以及对中国企业家激励改革的实践探索的借鉴,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激励的路径创新的战略思路和具体可行性措施方案。 全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意义,以及运用路径依赖理论研究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渊源,以及多位着名经济学家对该理论的发展贡献,重点阐述了North在制度经济学中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推进和Bebchuk和Roe有关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理论,此外,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在此也做了一定介绍。 第三章对企业家激励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总结,以及对机制和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 第四章首先回顾了不同历史阶段下中国企业家成长的特点,其次划分了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概念、范畴和类别,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的激励机制的发展变迁。 第五章在对中国企业家的激励现状的分析基础上,主要揭示了社会文化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经济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效应对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在中国ESO制度存在的障碍。 第六章借鉴了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企业家激励制度发展经验,探讨了微软、安利等跨国公司激励机制的路径创新价值;此外,以南京钢铁集团MBO改制为实证,探讨了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实践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七章包括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思考,以及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战略措施的探讨,提出企业家激励的HC(Hierarchy Change)理论思路。 最后一章是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与具体问题。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本文首次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研究中,全面阐述了社会文化意识领域和经济制度领域存在的,对企业家激励产生负面
翁革新[7](2003)在《处级干部成为福布斯富豪从几万元到净资产45亿》文中研究指明 从几万元起家到拥有45亿元净资产,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希望再用5年时间将资产规模壮大到1000亿元。 2001年,杨卓舒初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5名;2002年是第17名。
陈波[8](2003)在《利益变更论——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 ——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利益问题凸现人们对经济利益关系问题也越 来越关注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指出 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 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 力量源泉 这说明时代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 济利益问题的研究 理论界已经就经济利益问题展开了一定的分析包括对经济利益基本理论 经济利益分配差距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利益问题房地产的经济利益问题股份 合作制经济中的经济利益问题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问题等专题进行了研究但 是 对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资源分配市场占有生产经营劳务关系收 入分配等方面的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的过程中法制不健全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管理方式落后社会保障体 制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矛盾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深层次的利益关系上来而社 会中群体性冲突对抗性冲突等的不断增多表明经济利益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 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对经济利益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 究 探索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规律性有利于我们寻找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适当 方法 从思想方法上指导我们调适经济利益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因此现实情况和理论发展都要求我们对经济利益演变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 研究 这就是本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之所在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全文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共七章前四章为理论篇 分别阐述了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范畴影响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三大制约因素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变迁以及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上述三者的反 馈影响实践篇针对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 上 提出了协调中国经济利益关系的有关对策 第一章由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主体和经济利益关系入手阐释了经济利益的 永恒性和经济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性分析了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必然性及其变 化运动的路径制约因素反馈效应并对中外经济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利益关系 变更的思想渊源进行了梳理第二三 四章分别分析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 整 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第六章分别分析了
刘平青[9](2003)在《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研究》文中提出为什么在转轨期间中国新兴的民营企业大都是家族企业,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家族企业也普遍存在、持久不衰?当经济学从亚当·斯密那里开始独立门户后,追随者便把道德、家庭等留给了其他社会科学,故而主流经济学中似乎没有家族企业的地位。现代企业理论也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虽然现代经济学不断吸收其它学科营养,拓宽新的研究领域,但至今对家族企业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见。论文尝试突破传统学科分工的藩篱,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结合的视野,对这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重大学术价值的课题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门研究。 论文导言基于“经济人”是来自于家庭的“生物人”、信息不对称、制度多样性三个基本假设,在评述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又一只看不见的手”——家庭或家族制度,并梳理出自己的理论体系。 论文上篇(第一章至第四章)阐述了家族企业是由“家族基因”内生性决定且由企业环境选择的组织形态。第一章分析了家族企业内生性因素——“家族基因”。构成“家族基因”的四个碱基分别为利己人性、心智模式、利他人性和文化因子。“家族基因”决定了家族企业具有适者生存性、形态差异性和生命周期性三大“生命”特征。所谓家族企业,也就是指由“家族基因”决定资源要素配置,且企业控制权以及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为某一家族所拥有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章从分工与专业化及由此引发的信息问题角度,构建出一个以企业家式企业为逻辑起点的企业理论分析框架,即分工—专业化—信息租金、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成本双链信息分析框架。据此,家族企业可理解为遵守“分工原则”,有效选择契约型、身份型两类激励—约束机制的一种企业制度安排。第三章,家族企业家作为家族企业人格化,其成长是基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维机制的一个动态过程。第四章,转轨期企业融资环境诱导了家族企业超强的内源融资“偏好”,进而锁定着家族式企业治理结构。家族企业克服了“所有者缺位”造成的困惑,成为真正意义上“所有者到位”的企业。因此,对转轨期信息环境、企业家环境和融资环境的分析表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是一种适应性制度安排。 论文中篇(第五章和第六章)揭示家庭或家族制度如何通过“家族基因”向公有经济领域渗透并推动公有企业变迁。传统计划经济中,行政命令取代了家庭、市场等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家族基因”缺乏发挥作用的经济空间,形式单一的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层单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恢复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后的市场化改革,为民有资本和家族成员向国有经济领域渗透提供了契机,使国有企业“准家族化”得以萌生。如果说企业“国有家营”只是“家族基因”决定的市场化企业的“雏形”,那么在计划经济体制边缘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从异军突起到全面改制,则是“家族基因”历经了扭曲、变形之后,逐渐趋向正常表达的结果。 论文下篇(第七章至第十章)在逐一分析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FBsTC)、早期中国家族企业(FBsEC)、海外华商家族企业(FBsCO)和发达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 (FBsDC)各自的成长与特色之后,将前者与后三者进行了实证比较,其基本结论是:四类家族企业的“家族基因”,分别表现为隐性、次隐性、杂交显性和显性。受不同企业环境的制约,FBsTC表现为诱致适应型,即在不完善市场环境的诱导下,从计划经济体制边缘自发成长以适应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企业组织;FBsEC表现为濒临破产型,即在家族政权、外国入侵和“苏联模式”时期,家族企业受尽摧残与低毁,发展举步维艰;FBsCO表现为自发适应型,即身处异国他乡的海外华商,将家庭或家族制度与市场制度有机融合,企业自发成长并适应所处经济文化法制环境;FBsDC表现为自发协同型,即家族企业在几百年的演变过程中与市场经济协同进化,成为发达市场经济中“现代企业生态群体”的“母体”,而且是现代企业组织的基本形态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家庭或家族制度作为“又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家族基因”发挥资源要素配置的作用,并反过来促进中国经济全面转轨。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将沿着继承优秀“家族基因”的现代公司制企业方向变迁。在尊重市场经济与家族企业协同进化之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保护和优化“企业生态环境”,是培育中国市场经济和促使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化的关键所在。
二、处级干部成为福布斯富豪从几万元到净资产45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处级干部成为福布斯富豪从几万元到净资产45亿(论文提纲范文)
(1)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六、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政策民主不足与执政理念的更新 |
一、精英主导:中国式的公共政策过程 |
二、参与失灵:我国公民参与的传统模式 |
三、以民为本:政党执政理念的更新 |
第二节 经济背景:新型经济形态与我国经济发展 |
一、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方兴未艾 |
二、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与风险并存 |
第三节 技术背景:互联网及其政治影响 |
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兴起 |
二、互联网带来政治生态变革 |
第四节 社会背景:中国市民社会的孕育与成长 |
一、中西方话语中的市民社会 |
二、网络参与成为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路径 |
第三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途径 |
第一节 网络论坛:民意表达的新渠道 |
一、网络论坛:虚拟议事广场 |
二、网络论坛的公民参与功能:塑造网络民意 |
三、议题与民意表达——对代表性时政论坛的研究 |
第二节 政府网站:建言献策的新平台 |
一、电子政府:开启政府E时代 |
二、政府网站的公民参与功能:推动网络民主 |
三、结构设计与绩效评估——对三个公民网络参与平台的研究 |
第三节 博客(微博):官民交心的新媒介 |
一、博客(微博):自媒体的宠儿 |
二、博客(微博)的公民参与功能:强化政治沟通 |
三、发声与倾听——对代表性政治博客与政务微博的研究 |
第四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 |
第一节 公民网络参与政策议程设置:上海“钓鱼执法” |
一、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始末 |
二、政策网络运行机制:民与官的博弈 |
第二节 公民网络参与政策方案选择:北京治堵与新拆迁条例 |
一、北京治堵与新拆迁条例的网络意见征集 |
二、政策网络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政策协商 |
第三节 公民网络参与政策执行:微博打拐 |
一、微博打拐:一场全民解救运动 |
二、政策网络运行机制:多元行动者的合作治理 |
第五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政府应对 |
第一节 公民网络参与的双重效应 |
一、公民网络参与对政府管理构成巨大挑战 |
二、公民网络参与对政府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
第二节 严格监控:政府应对公民网络参与的本能反应 |
一、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最初认知 |
二、冲突与缺失:政府应对网络参与的法律措施 |
三、管制与监督:政府应对网络参与的行政措施 |
第三节 积极回应:政府应对公民网络参与的战术调整 |
一、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合理定位 |
二、沟通与回应:政府应对网络参与的制度创新 |
三、应对网络参与:由堵到疏的政策学习过程 |
第六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反思与优化 |
第一节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 |
一、影响公民网络参与的若干变量 |
二、基于“网络民意——政府态度”的参与类型 |
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参与机制 |
四、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修复与拓展 |
第二节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困境 |
一、存在代表性结构失衡 |
二、滋生无序政治参与 |
三、瓦解主流意识形态 |
四、诱发“沉默螺旋”效应 |
五、产生非理性群体心理 |
第三节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优化选择 |
一、构建公民网络参与保障体系 |
二、推动公民网络参与立法进程 |
三、塑造公民网络参与伦理道德 |
结论与展望 |
一、良性互动: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性成果 |
二、直接民主: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发展目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许要教育捐赠研究的理论支撑 |
(二) 教育捐赠的外部动力与政策驱动亟需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 |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的论域和概念廓清 |
(一) 教育捐赠 |
(二) 教育基金 |
(三) 教育财力资源 |
四、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 研究趋势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捐赠的理论意蕴解析 |
一、教育捐赠的社会学意蕴 |
(一) 社会资本理论基础 |
(二) 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
二、教育捐赠的文化学意蕴 |
三、教育捐赠的教育学意蕴 |
四、教育捐赠的经济学意蕴 |
(一)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
(二) 经济学效用理论与教育捐赠 |
(三) 教育捐赠的经济模型及其组成的基本要素 |
(四) 第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
五、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蕴 |
(一)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义 |
(二)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原则 |
六、教育捐赠的心理学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教育捐赠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教育捐赠的历史梳理 |
(一) 历史的渊源:古代学校 |
(二) 历史的特色:古代书院 |
(三) 近现代教育捐赠:官倡民助 |
(四) 历史的断裂:控制与沉寂 |
(五) 新时期的发展:起步与复兴 |
二、国外教育捐赠历史概览 |
(一) 柏拉图学院:教育捐赠的滥觞 |
(二) 古代阿拉伯国家:教育捐赠成风尚 |
(三) 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捐赠走向成熟 |
(四) 近代亚洲国家:教育捐赠形态各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中外教育捐赠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我国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本土溯源 |
(一) 传统中国社会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 |
(二) 尊师重教和仁爱慈善的传统美德 |
(三) 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 |
二、国外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跨文化视野 |
(一) 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 |
(二) 独特的校友文化产生的回报母校情结——以美国高校为例 |
(三) 相关税法和配套捐赠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 |
(四) 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 |
(五) 利他主义:教育捐赠的本根溯源 |
三、中西教育捐赠动因之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育捐赠的经验探讨 |
一、国外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哈佛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基金运作 |
(二) 密歇根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发展联络 |
(三)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友联盟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筹资渠道多元化,募捐手段多样化 |
(二) 政府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健全税法优惠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
(三) 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运作成熟 |
(四) 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学校本身的相关行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案例研究 |
一、我国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北京大学 |
(二) 浙江大学 |
(三) 香港中文大学 |
(四) 上海交通大学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机构日益健全,管理渐趋规范 |
(二) 战略规划筹资工作 |
(三) 重视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 |
(四) 教育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作管理 |
(五)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的现状:成绩、困境与问题 |
一、我国教育捐赠取得的成绩 |
(一) 慈善捐赠环境形成,教育捐赠方向明确 |
(二) 国家政策逐步鼓励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 |
(三) 拓展筹资渠道,促使筹措经费渠道多元化 |
(四) 教育筹资机构逐步建立,教育基金管理运行起步 |
(五) 校友捐赠意识增强,回馈母校热情高涨 |
(六) 大额捐赠稳步增长,地区与校际差距明显 |
二、当前我国教育捐赠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筹措机制面临的困境: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 |
(二)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策略研究 |
一、宏观建议与对策:本土的构建 |
(一) 制度层面的建构 |
(二) 政策层面的引导 |
(三) 法规层面的完善 |
(四) 队伍层面的建设 |
二、构建教育捐赠文化 |
(一)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二) 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友文化 |
(三) 形成组织与制度的捐赠文化 |
(四) 推进教育捐赠环境文化建设 |
(五) 加强教育捐赠道德文化建设 |
三、高等教育捐赠工作管理建议 |
(一) 募捐项目设置与募捐策略 |
(二) 校友会与校友捐赠 |
(三) 教育基金会与教育基金管理运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论文类 |
网络类 |
附录 |
附录A:教育捐赠者调查问卷 |
附录B:学校接受教育捐赠情况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二、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3)反渎风暴(论文提纲范文)
写在前面 |
渎职猛于虎! |
第一章小小土地爷引发的官场大地震 |
新理念下的批租土地风潮 |
老板吃肉喽啰喝汤 |
政坛“明星”差点栽给开发商 |
“共享”情人搭建的利益“铁三角” |
第二章惊天的税收“黑洞” |
刚参加工作四年的吴芝刚 |
小学学历的泥瓦工陈学军 |
一拍即合 |
渎职犯罪凸现在案件背后 |
第三章外商凭空赚了一个亿 |
招商引资有猫腻 |
回避招标埋祸根 |
以“代建制”擅自发包 |
交通局长前“腐”后继 |
第四章学者型高官的黯然谢幕 |
李达昌其人 |
挪用1000万美元 |
不当省长当教授 |
数亿元“大陷阱” |
在拿下“中川国际”后向李达昌伸手 |
用父女情和师生情俘虏李达昌 |
第五章梦断“蓝田神话” |
帮了别人, “双规”了自己 |
决策者说, 帮蓝田上市差点变成幕后推手 |
受贿者说, 帮女儿买股票变成自己受贿证据 |
渎职者说, 帮企业贷款变成滥用职权 |
刻骨铭心, 终于知道法律是铁面无情 |
第六章司法腐败新标本 |
案发当事人家属举报 |
第一宗罪:为律师“勾兑”案子 |
第二宗罪:收取当事人感谢费 |
第三宗罪:大肆贪污, 使石狮蒙羞 |
第四宗罪:与胞弟联营“司法家族企业” |
背叛的不止是法律 |
第七章药监之殇 |
郝和平:第一根被点燃的“导火索” |
卒子和掮客:药监局窝案的“催化剂” |
王国荣:和药厂老总联手炮制假药 |
曹文庄:“学以致用”的法学博士 |
卢爱英:聚沙成塔 |
郑筱萸:失去“药效”的药监局局长 |
第八章“裸体做官”者的滑铁卢 |
庞家钰其人 |
8次爆管之痛的“祸民工程” |
违规创造“政绩”, 国家损失三个多亿 |
知情人数次举报 |
真相水落石出 |
“裸体做官”现象 |
仅仅谩骂是不够的 |
第九章制造上海社保案的“漩涡中心” |
仕途轨迹 |
“面疙瘩”区长 |
拉帮结派的小圈子 |
各种角色粉墨登场 |
边腐边升的“典型” |
两面人 |
三声“对不起” |
尾声 |
(4)利益制衡论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利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二、论文的框架和主要观点 |
三、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房地产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房地产理论综述 |
1.1 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 |
1.2 马克思地租理论 |
1.3 马克思关于土地价格的理论 |
第二节 西方房地产理论研究综述 |
2.1 西方古典经济学关于房地产的理论 |
2.2 西方房地产理论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外房地产理论研究最新成果 |
3.1 国外房地产理论研究动态 |
3.2 当前国内房地产理论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业利益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演进的三个阶段 |
1.1 房地产实物供给制阶段 |
1.2 房地产改革阶段 |
1.3 房地产市场化阶段 |
第二节 房地产利益关系变化的轨迹 |
2.1 相对平衡的利益关系阶段 |
2.2 利益关系的分化阶段 |
2.3 房地产市场化阶段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利益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是高利行业 |
1.1 当前房地产业中的高额利润 |
1.2 房地产高利的来源分析 |
1.3 土地增殖收益分析 |
第二节 房市繁荣对地方政府利益的影响 |
2.1 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利益分析 |
2.2 地方政府利益的制度因素分析 |
2.3 地方政府的利益特征 |
第三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因素分析 |
3.1 我国房地产业的利益关系体系 |
3.2 理顺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关系 |
第四章 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城镇土地征用中的主要利益关系 |
1.1 城市拆迁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利益博弈 |
1.2 城市拆迁中的主要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诉求 |
1.3 被拆迁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关系 |
1.4 一级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
1.5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二节 我国农地征用中的主要利益关系分析 |
2.1 土地开发中农民的利益分析 |
2.2 农民利益的制度分析 |
2.3 规范农民利益的措施分析 |
第五章 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
1.1 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
1.2 购房者的利益分析 |
第二节 二级市场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 |
2.1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一致性分析 |
2.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二级市场中的利益比较 |
2.3 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博弈与市场调控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
3.1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合作 |
3.2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 |
4.1 开发商与银行的利益关系分析 |
4.2 协调开发商与银行利益关系的对策 |
第六章 协调房地产利益关系的经验 |
第一节 协调房地产一级市场利益关系的启示 |
1.1 发达国家和地区征地补偿制度 |
1.2 协调利益关系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征地补偿制度的核心 |
1.3 协调房地产一级市场利益关系的启示 |
第二节 协调房地产二级市场利益关系的启示 |
2.1 以市场作为协调利益关系的基础 |
2.2 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利益关系的作用 |
2.3 关注民生提供福利住房 |
第七章 协调我国房地产利益关系的对策 |
第一节 协调利益关系推动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 |
1.1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共识 |
1.2 利益关系制衡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
第二节 健全土地制度协调利益关系 |
2.1 明晰土地产权 |
2.2 创新土地供给制度 |
2.3 重构土地利益分配制度 |
2.4 完善土地利益补偿制度 |
第三节 强化宏观调控制衡利益关系 |
3.1 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调控房地产市场 |
3.2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房地产市场 |
3.3 运用行政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 |
第四节 创新房地产利益链条 |
4.1 我国房地产业利益链必须创新 |
4.2 利益共享是利益链创新的核心 |
第五节 形成住房二元梯度消费体系 |
5.1 住房二元梯度消费体系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5.2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住房福利选择 |
5.3 平衡福利住房与市场住房的份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捐赠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问题的提出 |
1.2.研究现状 |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
2.捐赠:一流大学的一个特征因素 |
2.1.一流大学及其特征因素 |
2.2.捐赠和其他因素的定性分析 |
2.3.捐赠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分析 |
3.大学捐赠管理个案分析 |
3.1.美国大学的捐赠管理 |
3.1.1 斯坦福大学 |
3.1.2 哈佛大学 |
3.1.3.佛罗里达大学 |
3.2 中国大学的捐赠管理 |
3.2.1 清华大学 |
3.2.2 上海交通大学 |
3.2.3 浙江大学 |
3.3.中美大学捐赠管理的比较 |
3.3.1 美国大学捐赠的经验 |
3.3.2 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
3.3.3 中国大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
4.大学捐赠管理的发展框架 |
4.1.实施大学捐赠战略 |
4.2.重建大学基金会 |
4.3.培育捐赠的环境 |
4.3.1.制度法规 |
4.3.2.文化道德意识 |
4.3.3.募捐网络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企业家的概念与作用 |
1.2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研究意义 |
1.3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研究背景 |
1.4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1 国外研究发展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运用路径依赖理论研究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安排 |
2 路径依赖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介绍 |
2.1 路径依赖的存在与路径依赖理论的起源 |
2.2 P.A.David和 W.B.Arthur对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的建立贡献 |
2.3 Liebowitz和 Margolis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深入研究 |
2.4 路径依赖理论在制度经济学中的发展 |
2.4.1 North在制度经济学中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推进 |
2.4.2 Bebchuk和 Roe有关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理论 |
2.5 其他学者对于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现象的研究 |
2.6 关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例证 |
2.7 国内学者关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运用 |
2.8 小结 |
3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作用与内容 |
3.1 企业家激励理论的简单回顾 |
3.1.1 激励的概念内涵 |
3.1.2 与激励有关的人性假说 |
3.1.3 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
3.1.4 经济学中的与企业家激励相关的理论 |
3.2 机制的概念与内涵 |
3.2.1 机制的概念 |
3.2.2 机制的内涵和特征 |
3.2.3 机制的类型 |
3.3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概念与作用 |
3.3.1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概念 |
3.3.2 企业家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重要意义 |
3.4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内涵 |
3.4.1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性质特征 |
3.4.2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内容与分类 |
3.5 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
3.6 小结 |
4 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与激励的历史回顾 |
4.1 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历史阶段回顾 |
4.1.1 中国企业家成长发展的历史 |
4.2 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概念范畴和类别 |
4.2.1 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概念范畴 |
4.2.2 中国当代企业家的发展类别分析 |
4.3 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 |
4.3.1 “半企业家”阶段 |
4.3.2 迈向“成熟企业家”阶段 |
4.3.3 “成熟与规范企业家”阶段 |
4.4 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发展变迁 |
4.4.1 1978年前的中国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激励状况 |
4.4.2 1978年-1992年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激励 |
4.4.3 1992年之后的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激励改革 |
4.5 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发展与激励回顾 |
4.5.1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
4.5.2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激励回顾 |
4.6 小结 |
5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
5.1 中国企业家的激励现状 |
5.1.1 国有企业家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民营企业家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3 中国当代企业家激励的整体状况 |
5.2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中的路径依赖之一——社会文化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 |
5.2.1 传统历史文化因素 |
5.2.2 现代社会信仰文化因素 |
5.3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中的路径依赖之二——经济因素驱动的路径依赖 |
5.3.1 结构驱动的路径依赖 |
5.3.2 制度驱动的路径依赖 |
5.3.3 “官本位”与制度驱动的路径依赖 |
5.4 国企改革过程的路径依赖与企业家激励 |
5.5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 ESO应用分析 |
5.4.1 国有企业实施 ESO激励的社会观念障碍 |
5.4.2 实施 ESO的共同性制度环境制约 |
5.4.3 中国企业 ESO成功运用的特殊性 |
5.4.4 中国企业 ESO激励措施成功的原因分析 |
5.5 小结 |
6 中外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创新实践经验分析 |
6.1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激励制度的启示 |
6.1.1 美国企业家精神与激励制度演变 |
6.1.2 日本企业家精神与激励制度演变 |
6.1.3 德国企业家精神与激励制度演变 |
6.2 跨国公司激励机制路径创新实践的借鉴 |
6.2.1 微软的激励机制变迁 |
6.2.2 安利(中国)激励制度的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
6.3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基于南钢 MBO改制的分析 |
6.3.1 选择南钢案例分析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 |
6.3.2 南钢 MBO改制的背景介绍 |
6.3.3 南钢改制的整体状况 |
6.3.4 南钢改制中的企业家 MBO激励 |
6.3.5 南钢改制中的企业家 MBO激励效果 |
6.3.6 南钢 MBO的思考 |
6.4 小结 |
7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 |
7.1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思考 |
7.1.1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启迪 |
7.1.2 中国国内改革实践探索的认识 |
7.2 企业家激励的 HC(Hierarchy Change)理论 |
7.2.1 马斯洛需求层次与总裁生命周期观点的启示 |
7.2.2 企业家激励的 HC(Hierarchy Change)理论框架的提出 |
7.3 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改革的路径创新战略措施探讨 |
7.3.1 中国企业家激励改革的目标——现代化企业家的塑造 |
7.3.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挖掘——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的“扬弃” |
7.3.3 中国企业家激励的关键——经济制度与环境的路径创新 |
7.3.4 企业家激励的 HC理论的中国实践应用 |
7.3.5 企业家的自我激励——企业家惯域的突破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主要科研工作 |
(8)利益变更论——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 ——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二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基本观点 |
三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理论篇 |
第一章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范畴 |
第一节 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主体与经济利益关系 |
1.1 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主体与经济利益关系 |
1.2 永恒的经济利益与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必然性变更路径及制约因素 |
2.1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必然性 |
2.2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路径 |
2.3 利益关系变动的衡量方法 |
2.4 经济利益关系变动的轨迹 |
2.5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制约因素与反馈效应 |
第三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思想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论述 |
3.2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论述 |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经济思想史上的争论 |
1.1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争论 |
1.2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总量及结构变化 |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一般关系 |
2.2 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影响 |
2.3 经济增长波动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2.4 经济增长阶段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第三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 |
3.1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与经济增长要素投入的变化 |
3.2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变化 |
3.3 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与制度变迁 |
第三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 |
1.1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性 |
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别考察 |
1.3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传导机制 |
2.1 结构调整将带来可供分配的利益总量的增长 |
2.2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利益分配非均衡的分析 |
2.3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非均衡分析 |
2.4 产业结构演进不同速度中的利益分配非均衡分析 |
2.5 产业结构演进空间分布中的利益分配非均衡分析 |
第三节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反馈效应 |
3.1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之一 |
3.2 经济利益关系变更对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之二 |
第四章 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第一节 制度的分类本质与功能 |
1.1 制度的分类 |
1.2 制度的本质是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规则 |
1.3 制度的功能是提供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机制 |
1.4 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过程 |
第二节 制度环境具体制度安排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2.1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2.2 运行机制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2.3 发展战略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转变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3.1 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 |
3.2 几种经济利益观 |
3.3 意识形态变化与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相互作用 |
实践篇 |
第五章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状况 |
1.1 经济恢复时期与过渡阶段中国经济利益关系状况的变化 |
1.2 1958 -1978年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特点 |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成因分析 |
2.1 社会主义公有制对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影响 |
2.2 经济发展战略与各项具体制度对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影响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反馈效应分析 |
3.1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正面影响 |
3.2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负面影响 |
3.3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更的内在要求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分析 |
第一节 转型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 |
1.1 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 |
1.2 经济利益来源的多样化 |
1.3 利益表达公开化 |
1.4 利益差别扩大化 |
1.5 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 |
1.6 经济利益关系问题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转轨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化的原因分析 |
2.1 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变更 |
2.2 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 |
2.3 所有制结构变化与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变更 |
2.4 结构调整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 |
2.5 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更 |
2.6 利益观念变化对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影响 |
第三节 转轨时期经济利益关系变更的反馈效应 |
3.1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更的积极效应 |
3.2 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变更的负面效应 |
第七章 中国市场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新格局 |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含义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
1.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
1.3 有限政府制度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
第二节 加入WTO与中国经济利益关系变更 |
2.1 加入WTO将带来中国经济利益主体的进一步分化 |
2.2 加入WTO将改变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观 |
2.3 加入WTO将导致中国经济利益差距拉大 |
第三节 构筑利益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 |
3.1 全面小康社会是利益共享的社会 |
3.2 发展生产力是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坚实基础 |
3.3 利益补偿是实现利益共享的必要条件 |
3.4 建立自发调节与自觉调节相结合的利益协调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又一只看不见的手”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论文基本假设 |
三、 文献评述 |
四、 论文内容提要 |
注解 |
上篇 “家族基因”决定与企业环境选择 |
第一章 家族企业内生性因素:“家族基因” |
一、 生物学原理借用对经济学创新的影响 |
二、 家族企业的“家族基因”模型 |
三、 “家族基因”的经济学分析 |
四、 “家族基因”表达与企业环境 |
注解 |
第二章 家族企业制度安排:双链信息分析框架 |
一、 一个以企业家式企业为逻辑起点的企业理论分析框架 |
二、 双链信息分析框架的直观数学模型 |
三、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是一种适应性制度安排 |
注解 |
第三章 家族企业人格化:家族企业家 |
一、 企业家成长是基于三维机制的一个动态过程 |
二、 企业家“企业生态系统”的“生存检验” |
三、 从三维机制看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家群体的崛起 |
四、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家群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
五、 家族企业家群体在中国经济转轨中的角色定位 |
注解 |
第四章 家族企业资本结构:家族式治理结构的“来龙”与“去脉” |
一、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资金来源及资本结构分析 |
二、 资本结构理论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内源融资的“吻合”与“偏差” |
三、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分析 |
四、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注解 |
上篇小结 |
中篇 “家族基因”渗透与公有企业变迁 |
第五章 国有企业持续改革与“准家族化” |
一、 转轨期国有企业:介于行政机构与市场化企业之间具“公共领域”性质的“基层单位” |
二、 “企业办社会”:否定家庭作为经济单位之后“公”、“私”不分的大集体 |
三、 国有企业“准家族化”:家族力量向“公共领域”渗透形成的一种企业治理结构 |
四、 企业“国有家营”:“家族基因”决定的市场化企业的“雏形” |
注解 |
第六章 乡镇企业全面改制与“家族泛化” |
一、 乡镇企业萌动:社区能人整合资源要素并发挥作用的“制度平台” |
二、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短缺市场条件下社区政府外力与家族经营内力双重推动 |
三、 乡镇企业全面改制:买方市场条件下社区政府官员与家族企业家博弈的结果 |
注解 |
中篇小结 |
下篇 家族企业不同类型对比分析 |
第七章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特色 |
一、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 |
二、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类型 |
三、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特色 |
注解 |
第八章 早期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特色--兼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比较 |
一、 早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孕育与成长 |
二、 早期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特色 |
三、 早期中国家族企业(FBsEC)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FBsTC)的比较 |
注解 |
第九章 海外华商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特色--兼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比较 |
一、 家庭或家族制度:影响海外华商经济行为的“又一只看不见的手” |
二、 家族企业:海外华商共同的经营组织形态 |
三、 对比分析:海外华商家族企业(FBsCO)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FBsTC) |
注解 |
第十章 发达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特色--兼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比较 |
一、 发达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的群体演变 |
二、 发达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案例分析 |
三、 发达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FBsDC)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FBsTC)的比较 |
注解 |
下篇小结 |
结语 家族企业变迁与中国经济转轨 |
一、 家族企业变迁的独特机制 |
二、 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变迁取向 |
三、 转轨期家族企业群体成长与中国经济转轨 |
四、 家族企业变迁中的宏观政策建议 |
注解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是基因还是环境 |
附录 博士阶段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四、处级干部成为福布斯富豪从几万元到净资产45亿(论文参考文献)
- [1]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 王法硕. 复旦大学, 2012(02)
- [2]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 吕旭峰. 河南大学, 2011(10)
- [3]反渎风暴[J]. 海剑. 中国作家, 2009(06)
- [4]利益制衡论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利益关系研究[D]. 李明海. 复旦大学, 2007(07)
- [5]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捐赠及其对策研究[D]. 程术希. 浙江大学, 2005(12)
- [6]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中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D]. 王应静.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7]处级干部成为福布斯富豪从几万元到净资产45亿[J]. 翁革新.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3(06)
- [8]利益变更论——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 ——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D]. 陈波. 复旦大学, 2003(03)
- [9]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研究[D]. 刘平青.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