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业崛起世界屋脊(论文文献综述)
任妍[1](2016)在《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功打造出“中国制造”的品牌。在从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向“创造大国”前进的道路上,中国绝大多数产业的创新之路仍需探索与试验。将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模式。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实施跟随战略,需要依靠自主创新与其他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创新的结果是使落后产业掌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实现技术的追赶和超越。产业层面的技术赶超是一国实现整体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提出了“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概念。在党中央“自主创新”战略指引下,在“中国创造”过程中,高铁、通信设备制造等产业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实现了技术的赶超。因此,本文在总结中国产业创新历程基础上,分别针对高铁产业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创新模式及影响创新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的共性特点。研究发现,两个产业形成的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不尽相同,高铁产业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创新模式,而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则是企业主导的创新模式,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共性特点,即产业并不依赖技术的引进,而是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针对市场需求进行适应性改造和自主创新,从而实现技术的追赶和超越。影响其创新模式的关键要素也有相似之处,首先政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确保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大方向;其次,产业打破合作壁垒,打造先进的开放式合作平台;再次,大量的研发投入,确保产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最后,产业根据具体国情,制造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创新成果。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家“以市场换技术”及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政策导向下,产业面临的创新环境几乎相同,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效果却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首先将影响产业自主创新的因素进行分类,即包含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在内的外部因素和包含产业因素,技术因素,知识因素等因素在内的内部因素;然后,文章希望从“面”的角度出发,找出影响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赶超”不好量化,因此本文以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赶超”的替代指标,出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选取2011年和2012年通过复评的13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6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2015年年度报表披露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为影响其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排序,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的规模和可利用的创新投入对创新影响最大;接下来,从“点”的角度考虑,针对同属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高铁产业和汽车产业进行对比,针对同属于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华为和中兴进行对比,找出影响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比发现,虽然相对而言,外部因素是高铁产业获得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内部因素是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获得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总体看来,实现技术赶超的产业(企业群),不仅其外部因素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高于其他产业,产业本身也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成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中等技术水平国家,中国在向“创新型国家”跨越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制定各自的赶超型技术进步战略。因此,本文总结出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从政府和产业的角度,为国家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及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提供有力借鉴。具体来说,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要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凝聚创新所需资源,制定或调整创新政策以及对市场配置形成补充;从产业的角度出发,要着力营造开放的研发机制,创新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阿卜杜拉·萨利赫·萨阿迪(Abdullah Saleh Al Saadi)[2](2012)在《阿曼与中国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上所有文明,包括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都具有共性,即珍惜友谊、公平和宽容。这些价值观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原则,而且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重视并世代流传下去,唯有如此,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才成为可能。阿曼和中国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其各自文明史均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促进这两个地区国家的双边贸易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因此,本文旨在详细阐述这两大文明和两个国家的互动关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包括:在前伊斯兰时期,这两种文明频繁互动的背后动因是什么?阿曼与中国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是什么?中阿两国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何处?本文还将详细阐述阿曼学者在政府和商业部门中扮演的独一无二的角色,尤其是其与中国开展交流时,其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的胸怀与视野对双边关系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们还意识到引导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本论文还将讨论中阿关系发展的其他方面,以及两国在双边贸易和在经济、科技、艺术、文化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本论文首先概述了从伊斯兰教出现后到当代,阿曼苏丹国和古代中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发展;解读中阿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以及阿曼与中国建立贸易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其次,本文详述了中阿自古以来的地缘联系;考察了两国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航行的历史背景;最后,本文回顾了阿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的合作交流关系以及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通过向中东问题专家咨询和收集历史资料,本文以历史事件和合作领域为两大主线,探讨两国在双边政治、贸易、文化和外交事务中频繁互动、密切联系的动因及其特征。本文通过学术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学术和现实问题:第一,从前伊斯兰时期到今天,阿曼和中国的关系是如何逐步发展的,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什么;第二,阿曼和中国关系中的地缘因素是什么;第三,阿曼与中国人民历史上第一次航海的背景及其影响如何;第四,阿曼船队向中国购买的第一批商品是什么,反过来,中国船队从阿曼购买的第一批商品是什么;第五,两国历史上在各领域的合作达到了什么程度;第六,阿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双边贸易、经济、科技、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传播前后中国与阿曼双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有何共同点与差异;第七,当前中阿关系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结论是,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经济联系与航海密切相关,阿拉伯半岛尤其是阿曼港口的东海岸是历史上最活跃的地区。中国早在唐朝时期就通过奢华而又强大的海船引领世界进入航海时代,促进了东亚与中东海上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阿曼以造船闻名,阿曼人长期垄断的技术帮助阿曼航海者进行了环球航行。出于在印度洋的航行和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经济互动的需要,阿曼许多港口当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瓷器碎片、尤其是在娑哈发现的中国明朝流行的白色和蓝色瓷器。阿曼和中国人民通过深入的纽带联系起来,双边贸易模式为两国人民的发展、进步和繁荣以及文化和知识的交流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新现实主义理论出发,以阿曼与中国关系发展的历史与合作的领域为主线,提出影响阿曼与中国关系发展的五个主要因素——地缘政治、地区秩序、意识形态、领导层与政治结构、国际体系转型,认为阿曼与中国之所以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在于双方文明的互动性、经贸上的互补性和政治上的互需性。
杨全城[3](2011)在《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信息已成为和物质与能量并重的基础资源。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潮头正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内容产业也随之迅速兴起。值此之际,研究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政策支撑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如何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这一主题,从信息内容产业的定义出发,结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剖析了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内涵、机理和实现路径,建立了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架构,分析了我国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要采取的调控方式,提出了促进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主要研究及创新性工作如下:1.将近年来经济界和理论界对信息内容产业的新发展、新认识,融入到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特征和范畴中,定义了信息内容产业。在阐述产业发展模式概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体系:链式发展模式解决产业组织形式问题,集群发展模式解决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融合发展模式解决产业信息内容来源问题。2.在明确信息内容产业链定义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内容产业链的构成,即内容素材、内容创意、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内容消费、衍生品开发及配套服务;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就是信息内容产业链的构建、延伸和整合,主要包括纵向链式发展、横向链式发展和混合发展;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机理的实质是通过信息内容产业组织的持续变化,寻求分工深化和交易费用降低,实现产业价值增值;提出了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要用链式发展的思路,选择股权并购和战略联盟等纽带方式建立产业链,把握信息内容开发、产业终端掌控、衍生品拓展等链式发展的要点。3.在剖析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在于集群主体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作用关系,集群发展具有获取整体效应、降低企业成本、催生新的企业、促进企业创新和打造“区域品牌”等优势;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内柔性生产组织网络的产生、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和缄默知识的传播,诠释了信息内容产业集群的发展机理;提出了借助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人才优势、产业特色和资本技术等基础,按照信息内容企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合理布局产业园区等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发展的实现途径。4.在阐述产业融合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是信息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同其他产业及其内部的渗透、延伸和重组;从融合发展过程和融合发展中如何产生新的信息内容产业两个方面解释了融合发展的机理:信息内容产业在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一方面信息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其他产业,产生“隐性”信息内容产业,另一方面利用其他产业不断提供的“信息内容”,形成新的信息内容产业;提出了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推进产业链内融合和融合创新等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5.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信息内容产业要采取的调控方式,既要以市场为基础,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根据产业发展周期,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调控政策。政府对信息内容产业的调控主要依靠调控政策。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信息内容产业政策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信息内容产业政策构建的目标、原则,建立了由法律法规、经济政策、行政政策和思想政策四个方面构建的信息内容产业政策支撑体系。
王延明[4](2010)在《从牛马载信到移动通信 ——以甘南藏族移动通信与藏文化互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藏族自古以来生活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及其余脉,由于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沿袭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藏族内部以及藏族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非常困难。自从移动通信技术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后,传统藏族文化与现代移动通信互动调适,移动通信在甘南藏区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移动通信也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变迁。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移动通信工具对藏族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对藏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对藏文化面临移动通信的冲击时做出的调适、接纳和促进移动通信发展也进行了研究。由此进一步对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互动调适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最后归纳和总结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移动通信的启示。本文由第一至八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并界定了相关概念。第二章介绍了甘南藏族的起源,新中国成立前甘南藏族的交流方式经历的阶段和发生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甘南藏族自治州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第三章对移动通信如何引入甘南的过程和移动通信企业采取的战略措施作了描述,分析了藏族农牧民对移动通信的选择由拒绝到接收的过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针对这样一个特殊地区,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怎样让藏族老百姓接受现代化的通信工具,移动通信及其增值业务在藏族生活方面的应用。第五章对移动通信进入藏族千家万户,移动通信在藏区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后作了政治、经济和生活方面的评估,本章还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显示了藏族老百姓移动通信的期望,并对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移动通信在甘藏族自治州的发展和移动通信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发展作了几个比较,包括通信对交通的互补和替代作用、通信工具对生态保护意识唤醒、移动通信对寺院世俗化的推动作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移动通信工具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等,在比较中显示出移动通信在甘南藏区的不同功能与影响。本章还从藏文手机报、藏语彩铃、手机终端与藏族民俗和宗教习俗的结合、藏族农牧民对手机终端的选择等方面给出了移动通信在藏区的特点。此外还介绍了移动通信企业在藏区建设移动通信网络时遇到的特殊问题。第七章阐述了藏文化面临移动通信的冲击后主动调适,积极吸收适合移动通信中适合藏文化发展的产品和内容,以及藏文化反过来对移动通信发展的包容和促进,并由此进一步对全球化、信息化过程中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释。第八章主要对移动通信在甘南藏区的普及过程中和网络建设期间在甘南藏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归纳出在藏区发展移动通信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启示。
吴悦[5](2009)在《上海贝尔客户关系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基础通信领域的投入持续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每年投资规模的增长都超过了40%,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此时的通信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各大通信运营商对设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完全是一个卖方市场。但从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通信行业的改革和重组,我国通信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个别运营商垄断市场转变为数家大运营商主导、多家小运营商参与、新运营商不断加入的市场竞争新格局;同时通信运营商也在规范自身的业务流程,对设备的固定投资更趋于理性,经过从1992年到2002年十多年的发展,已构建了庞大的基础通信网络,已能满足当前业务的要求,因此对通信设备的需求量也相应下降,在这种行业大环境下,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尤其是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对运营商转型的推动,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变化,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带来产业链的重新整合,设备商和运营商的概念和角色也需要重新进行定义与诠释。从全球范围看,设备商和运营商的合作模式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买卖关系,一些新兴的合作模式逐渐浮出水面。通信设备企业原有传统的交易型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有必要对行业转型背景下的营销模式转型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确立了研究的思路: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对新兴合作模式下的设备商与运营商关系,尤其是上海贝尔的客户关系网络进行研究。按照上述研究思路,确定了论文的结构:第一章对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方法与意义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引入了社会网、社会资本相关的理论,确立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通信业发展现状及上海贝尔及其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简要介绍;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在社会网、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网分析的相关方法,从通信行业采购模式的变迁入手,分别对上海贝尔在运营商市场的客户关系网络及非运营商市场的客户关系网络进行了研究,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对上海贝尔客户关系网络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第六章通过上海贝尔与竞争对手客户关系网络的对比,对上海贝尔客户关系网络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上海贝尔在新型的客户关系网络下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以及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对通信行业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博弈论为基础的竞争策略研究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的竞争方法研究。而本文针对通信行业的特殊性,以社会网、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对设备商与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的维系与优化进行研究,这无疑是一个新颖的视角。
徐亮[6](2009)在《A公司3G无线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中国即将发放3G牌照,3G移动通信设备将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随着全世界的移动通信设备企业都加入到中国市场的争夺之中,市场竞争格局将会空前的激烈。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专业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A公司将如何应对这种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地制定生存与发展的营销策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论文对此相关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市场营销的有关理论知识,在对A公司当前状况、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A公司背景信息,整体的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介绍,分析了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并对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及A公司当前营销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分析A公司无线网络集团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并对其内外环境因素作出综合分析。第四章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市场进行了细分,并结合细分市场的潜力和A公司自身的优势和能力确定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第五章运用市场营销及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主要理论依据,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公司的主要产品制定了战术层面的6Ps营销策略,即产品、价格、促销、渠道、权利、公共关系策略并提出了实施建议。本论文以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理论为基础,结合A公司营销方面的资料,以定性分析为主,并结合适当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公司自身发展和应对竞争挑战的角度为A公司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本文研究结果不仅为A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也对行业内其它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法兴[7](2007)在《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投资是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重要政策手段。政府投资政策是政府投资的职能定位及实现其职能的具体运作和管理方式。通常,政府投资政策是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经济体制、国家发展战略等在投资领域的集中体现。建国以来,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各时期具体战略目标,我国政府投资政策一直处于不断演变之中,而这对各时期发展战略的落实、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总体而言,效果却不是十分显着。各时期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得失取决于国家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选择,以及政府投资政策选择本身。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讨如何合理调整政府投资政策并使其有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按照历史维度,本文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1979-1997年)和1998年以来的市场经济完善时期,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并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对我国政府投资政策的形成发展、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了全面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方向和策略。全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概要性探讨了政府投资政策自身的转变历程。通过对上述三个不同时期政府投资政策的形成和转变的总结归纳,理出了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方向和步骤,并分析了各时期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基本特点和利弊得失。通过分析发现,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前我国政府的投资政策还存在不适应整体发展战略的地方。因而,进一步转变我国政府的投资政策显得尤为必要。其次着重分析了各时期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对经济总量和波动的影响、对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影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策选择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波动趋势;(2)政府投资作为财政政策手段之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政府投资不足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并造成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4)各时期由于经济体制变化,政府投资在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中,影响方式和影响效果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我国迫切需要改进政府投资政策。最后系统地提出了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战略构想。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的目标定位和变动方向应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进行,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尝试性地提出了三重政府投资概念,由于对政府投资新的定义,从而解决了仅以财政预算内投资作为政府投资统计口径所造成的统计不全及可能引起的宏观调控偏差,为政府制订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将更加有利于政府转变自身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作用;第二,紧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和国家战略选择,结合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本文鲜明地提出了政府投资应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目标定位;第三,提出了政府投资重点“三个转变”的结构调整思路,从而明晰了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投资转变的具体政策方向和实现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第四,提出了利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即部分第三重政府投资支持经济建设的观点,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政府投资越位与缺位问题,并试图解决在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政府投资公共服务职能和经济建设职能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钱力[8](2006)在《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也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以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如何加快中国落后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成为关键。本文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三大理论即库兹涅茨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和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产业结构相关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对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继而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在阐述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进行总体和分层分析,从而得出影响西北民族地区及各省经济发展的各次产业结构贡献度排序。然后,本文在判断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出了西北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部门。最后,提出了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想,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从传统的一、二、三型产业结构分布过渡到二、三、一型产业结构布局。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仍然缓慢,落后于同期的全国和其它地区;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部门结构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传统部门抑制新兴部门的发展、重工业化排挤轻工业的发展以及产业规模小、管理混乱等;西北民族地区应该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部门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劣势产业的调整和转移。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提出问题。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进行概况,指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框架。通过回顾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定量分析。运用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结合纵向和横向数据,对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三次产业及其内部关系以及各产业与总产值的关系进行定量关联分析,根据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大小进行排序。第五部分对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合理性进行判断,构建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优势产业部门。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对策。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和各次产业影响力的定量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根据结论和地区的客观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谈文琦[9](2006)在《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 ——GIS和统计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是区域经济利益增长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有效实现区域间资源共享以及生产率的提高。东西部经济合作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情况而言,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东西部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创新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开发区域人力资源、加快区域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换、同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论文第一章提出了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研究意义。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发现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往往强调的是发达与落后区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作,而没有真正将地理学中的“区域”这一概念结合到区域经济学中。因此,本论文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东西部经济合作进行探讨,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东西部合作的条件、各自所具备的优劣势;回答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的具体区位指向以及各自采用何种产业对接的模式等问题,并对东西部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在这种前提下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必将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结合与发展提供欣的理论补充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意义入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目前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现状并指出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东西合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的成功经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现阶段,合作领域在不断拓展,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上,均向纵深发展,带动了西部全面发展。然而就目前的合作现状来看,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方面,仍存在产业结构演化迟缓、产业链短缺、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力的衰竭等一定的缺陷。 第三章,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各自所存在的比较优势。从定性的角度看,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西部的资源和特色经济优势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投资能力的互补,东西部技术的互补以及东西部地区市场的互补等方面。从定量分析的角度,依靠GIS手段,对三大地带、八大区域以及省级单元尺度上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在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在地质勘查业、农林牧渔业等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大的产业上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翟书斌[10](2005)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必然要全方位、高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去。但是,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未完成,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加快信息化进程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自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后,新型工业化就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新型工业化不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翻版,而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创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协调好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及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梳理工业化、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以及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及运作框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视角,以中国经济结构跨越式升级及其制度安排为主线,对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总体战略内容、产业融合、制度创新等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依据发展经济学家对工业化的研究,本文提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从有利于将中国现实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所走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其主要内容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由外生性生产要素变为内生性生产要素并渗透到主要生产要素之中,通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改变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素质,提升传统产业的知识技术集约度,从而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二、通信业崛起世界屋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业崛起世界屋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技术赶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自主创新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赶超战略理论基础 |
2.1.2 自主创新理论基础 |
2.2 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涵义 |
2.2.1 赶超的涵义 |
2.2.2 自主创新的涵义 |
2.2.3 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涵义 |
第3章 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典型案例研究 |
3.1 中国产业创新历程 |
3.1.1 改革开放前—从技术引进到独立创新(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后—从产业移植到自主创新(1978-至今) |
3.2 中国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
3.2.1 高铁产业创新历程 |
3.2.2 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 |
3.2.3 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要素与机制 |
3.2.4 启示 |
3.3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赶超型创新模式研究 |
3.3.1 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创新历程 |
3.3.2 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 |
3.3.3 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要素与机制 |
3.3.4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4.1 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 |
4.1.1 外部因素 |
4.1.2 内部因素 |
4.2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赶超型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4.2.1 分析依据与数据选取 |
4.2.2 理论模型 |
4.2.3 变量选取 |
4.2.4 实证检验 |
4.2.5 结果分析 |
4.3 基于相关产业的赶超型自主创新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
4.3.1 基于高铁产业和汽车产业的比较研究 |
4.3.2 基于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内华为和中兴的比较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5.1 政府促进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5.1.1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
5.1.2 凝聚创新所需资源 |
5.1.3 制定/调整创新政策 |
5.1.4 对市场配置形成补充 |
5.2 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5.2.1 自主创新的研发机制建设 |
5.2.2 自主创新的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建设 |
5.2.3 自主创新的人才培育机制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2)阿曼与中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中文部分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与研究重点 |
第二节 理论价值与政策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二、中国研究成果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研究方法 |
二、文本解读方法 |
三、问卷调查方法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阿曼与中国的交流关系 |
第一节 唐朝以前的阿曼与中国关系 |
第二节 唐朝时期的阿曼与中国关系 |
第三节 宋朝时期的阿曼与中国关系 |
第四节 元朝时期的阿曼与中国关系 |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阿曼与中国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新现实主义与阿曼和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
第一节 新现实主义分析框架 |
第二节 阿曼与新中国外交关系的新现实主义分析视角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阿曼与中国的全面互动关系 |
第一节 新中国与阿曼的初步接触 |
第二节 阿曼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阿曼与中国的关系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阿曼与中国的关系 |
第五节 21世纪初阿曼与中国的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阿曼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因素与两国关系未来 |
第一节 影响阿曼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
一、地缘政治因素 |
二、地区秩序 |
三、意识形态 |
四、领导层与政治结构 |
五、国际体系转型 |
第二节 中国与阿曼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
一、中国与阿曼伊斯兰酋长国关系 |
二、中国与“阿曼人民解放阵线”的关系 |
三、阿曼与中国台湾的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阿曼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阿曼与中国关系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关于中阿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天津宣言》 |
附录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公报 |
附录三: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0年至2012年行动执行计划 |
英文部分 |
1 Introduction |
1.1 Focus,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and policy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
1.3 Literature survey home and abroad |
1.3.1 Literature survey abroad |
1.3.2 Literature survey in China |
1.4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
1.4.1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
1.4.2 Text analysis |
1.4.3 Survey Research |
1.5 Chapter plan |
2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Oman and China befo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2.1 The period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
2.2 In the Tang Dynasties |
2.3 The Song Dynasty |
2.4 The Yuan Dynasty |
2.5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Conclusion |
3 Neo-realism and the foreign policy of Om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3.1 Analytical framework |
3.2 Neo-realism and the foreign policy of Om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Conclusion |
4 The Comprehensive Interaction between Omani-Sino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4.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arly involvement with Oman |
4.2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
4.3 The relations between Oman and China in the 1980s |
4.4 The relations between Oman and China in the 1990s |
4.5 The relations between Oman and China from 2000 to present |
5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problem of Omani-Sino Relations |
5.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mani-Sino Relations |
5.1.1 Geopolitics |
5.1.2 Regional Order |
5.1.3 Ideology |
5.1.4 Leadership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
5.1.5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
5.2 The problem of Omani-Sino Relations |
5.2.1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a and Islamic Emirates of Oman |
5.2.2 China and the "Liberation Front of Omani People" |
5.2.3 Oman and Taiwan keep touch each other |
5.3 Conclusion |
6 Conclusion |
6.1 Summary |
6.2 Some remark for future relations |
(3)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 |
1.3.2 信息内容产业调控方式的相关研究 |
1.3.3 信息内容产业政策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现状的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信息内容产业的基础理论 |
2.1 信息内容产业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信息内容产业概念的演变 |
2.1.2 信息内容产业的定义 |
2.1.3 信息内容产业相关概念辨析 |
2.2 信息内容产业的特征 |
2.2.1 信息的特征 |
2.2.2 信息内容产业的特征 |
2.3 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 |
2.3.1 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2.3.2 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内容产业的链式发展模式 |
3.1 信息内容产业链的概念和构成 |
3.1.1 信息内容产业链的定义 |
3.1.2 信息内容产业链的构成 |
3.2 信息内容产业的链式发展 |
3.2.1 信息内容产业的纵向链式发展 |
3.2.2 信息内容产业的横向链式发展 |
3.3 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的机理 |
3.3.1 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的动机 |
3.3.2 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的经济解释 |
3.4 信息内容产业链式发展的实现途径 |
3.4.1 确立链式发展的思路 |
3.4.2 选择链式发展的方式 |
3.4.3 把握链式发展的要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4.1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
4.1.1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的定义 |
4.1.2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的特征 |
4.2 信息内容产业的集群发展 |
4.2.1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
4.2.2 集群模式发展信息内容产业的优势 |
4.3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 |
4.3.1 柔性生产组织网络的产生 |
4.3.2 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 |
4.3.3 缄默知识的传播 |
4.4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发展的实现途径 |
4.4.1 以本地特色和优势为基础发展信息内容产业集群 |
4.4.2 以经济技术联系为纽带发展信息内容产业集群 |
4.4.3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信息内容产业集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5.1 产业融合的概念和特征 |
5.1.1 产业融合的概念 |
5.1.2 产业融合的特征 |
5.2 信息内容产业的融合发展 |
5.2.1 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分类 |
5.2.2 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特征 |
5.3 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 |
5.3.1 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 |
5.3.2 融合发展中信息内容产业的产生 |
5.4 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 |
5.4.1 推广应用信息技术 |
5.4.2 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 |
5.4.3 推进信息内容产业链内融合 |
5.4.4 推动信息内容产业融合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对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调控 |
6.1 政府在信息内容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6.2 发达国家对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调控 |
6.2.1 美国的宏观管理与市场自由调节相结合的调控方式 |
6.2.2 日本的基于中观产业层次的调控方式 |
6.2.3 德国的地方分权调控方式 |
6.2.4 各国政府调控方式的比较 |
6.3 我国政府对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调控方式选择 |
6.3.1 选择信息内容产业发展调控方式的考虑因素 |
6.3.2 我国政府引导市场的信息内容产业调控方式 |
6.4 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
6.4.1 培育社会对信息内容的需求 |
6.4.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6.4.3 加快市场化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
6.4.4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内容产业的政策支撑体系 |
7.1 信息内容产业发展中政策的作用 |
7.2 国内外信息内容产业相关政策现状分析 |
7.2.1 境外政策现状 |
7.2.2 国内政策现状 |
7.2.3 现状评价 |
7.3 信息内容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 |
7.4 我国信息内容产业政策的目标和原则 |
7.4.1 信息内容产业政策的目标 |
7.4.2 信息内容产业政策的原则 |
7.5 我国信息内容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 |
7.5.1 法律法规体系 |
7.5.2 经济政策体系 |
7.5.3 行政政策体系 |
7.5.4 思想政策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与科研工作 |
附录 |
(4)从牛马载信到移动通信 ——以甘南藏族移动通信与藏文化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以牛载物,以马传信 |
第一节 甘南藏族的起源 |
第二节 甘南藏族的古代通信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甘南邮电通信 |
第三章 移动通信入甘南 |
第一节 田野点唐尕昂乡的选择 |
第二节 移动通信入甘南 |
第三节 接受还是拒绝——藏文化面临移动通信的选择 |
第四章 移动通信住甘南 |
第一节 调适与重构——甘南藏文化对移动通信的接纳 |
第二节 为我所用——移动通信产品在甘南的使用 |
第五章 移动通信望甘南 |
第一节 移动通信入藏万家的客观评估 |
第二节 藏族对移动通信的期望 |
第六章 移动通信在藏族与回族之间 |
第一节 影响与功能 |
第二节 移动通信在甘南藏区的特点 |
第七章 被动与主动?——藏文化与移动通信的互动 |
第一节 被动与主动的互换与重构 |
第二节 文化的力量——藏文化对移动通信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互动的理论阐释 |
第八章 移动通信在藏区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对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问题与对策 |
第二节 移动通信在藏区的发展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上海贝尔客户关系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社会网、社会资本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社会网、社会资本相关理论综述 |
第二节 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相关理论 |
一、格兰诺维特的镶嵌观点 |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理论 |
三、罗家德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社会资本相关理论 |
一、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
二、边燕杰的强关系理论 |
第三章 我国通信业发展及上海贝尔概况 |
第一节 我国通信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通信行业常见营销关系介绍 |
第三节 中国主要通信运营商介绍 |
一、中国移动简介 |
二、中国电信简介 |
三、中国联通简介 |
第四节 上海贝尔与运营商广泛的业务合作 |
一、上海贝尔简介 |
二、上海贝尔——中国通信制造业的中流砥柱 |
第五节 上海贝尔主要竞争对手介绍 |
一、华为简介 |
二、中兴简介 |
三、爱立信简介 |
四、诺基亚-西门子简介 |
五、思科简介 |
六、AVAYA 简介 |
第四章 上海贝尔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第一节 上海贝尔与运营商商合作模式分析 |
一、与运营商的传统合作模式 |
二、与运营商的新兴合作模式 |
三、国内运营商市场合作模式 |
第二节 传统合作模式下上海贝尔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一、运营商采购模式变迁 |
二、传统采购模式下上海贝尔的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三、战略采购模式下上海贝尔的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第五章 上海贝尔非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第一节 非运营商市场的特点 |
第二节 上海贝尔非运营商市场的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一、上海贝尔非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变革 |
二、渠道模式下的客户关系网络 |
三、上海贝尔非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管理 |
四、上海贝尔国内非运营商市场主要客户 |
第六章 上海贝尔与竞争对手对比 |
第一节 上海贝尔与竞争对手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对比 |
一、爱立信的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二、华为的客户关系网络分析 |
三、上海贝尔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建议 |
第二节 上海贝尔与竞争对手非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对比 |
一、思科的渠道管理 |
二、AVAYA 的渠道管理 |
三、上海贝尔非运营商关系网络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
一、对于客户内部关系网络分析欠缺 |
二、对非运营商客户关系网络研究差异化欠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A公司3G无线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A 公司背景介绍 |
1.1.1 A 公司介绍 |
1.1.2 A 公司无线业务集团介绍 |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框架 |
1.5 相关理论综述 |
1.5.1 环境分析理论 |
1.5.2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第2章 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现状 |
2.1 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分析 |
2.1.1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 |
2.1.2 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特点 |
2.2 中国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分析 |
2.3 A 公司当前市场营销情况 |
第3章 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
3.1.1 PEST 分析 |
3.1.2 中国3G 发展驱动力分析 |
3.2 微观外部环境分析 |
3.2.1 波特五力分析 |
3.2.2 厂商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
3.3 内部条件分析 |
3.3.1 A 公司的优势分析 |
3.3.2 A 公司的劣势分析 |
3.4 SWOT 分析综述 |
第4章 营销战略制定 |
4.1 市场细分 |
4.1.1 市场细分的意义 |
4.1.2 对中国3G 市场进行细分 |
4.2 选择目标市场 |
4.3 市场定位 |
4.3.1 移动市场 |
4.3.2 联通市场 |
4.3.3 电信市场 |
第5章 营销组合策略设计及实施 |
5.1 产品策略 |
5.1.1 产品组合策略 |
5.1.2 新产品开发策略 |
5.1.3 品牌策略 |
5.1.4 服务策略 |
5.2 价格策略 |
5.3 分销策略 |
5.4 促销策略 |
5.5 权利营销策略 |
5.6 关系营销策略 |
5.6.1 关系营销概述 |
5.6.2 建立关系营销战略 |
5.6.3 关系营销战略的实施 |
5.7 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
1.3 本文中政府投资的概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 |
2 政府投资政策的转变历程 |
2.1 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投资政策 |
2.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投资政策 |
2.3 1998 年以来新形势下的政府投资政策 |
2.4 本章小结 |
3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1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表现形式 |
3.2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3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4 1998 年以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5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政府投资对区域经济布局的影响 |
4.1 我国各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 |
4.2 各时期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增长 |
4.3 政府投资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分析及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政府投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5.1 农村基础设施的范围界定 |
5.2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
5.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的形成过程 |
5.4 政府投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6.1 我国各时期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6.2 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6.3 政府投资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用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转变政府投资政策的策略思考 |
7.1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重新确定政府投资定位 |
7.2 推进第一、二重政府投资重点的“三个转变” |
7.3 利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承接政府投资经济建设职能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的创新点 |
8.2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课题的情况 |
(8)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西北民族地区的界定 |
二、西北民族地区概况 |
三、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 |
二、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 |
三、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视角的选择、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和本文框架 |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和一般理论 |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结构 |
一、产业与产业分类 |
二、产业结构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
三、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 |
四、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和本文的理论基础 |
一、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认识及研究态度 |
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理论 |
三、本文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 |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西北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一、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 |
二、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实证分析的指标 |
一、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二、产业结构联系分析 |
三、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第三节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实证分析 |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分析 |
二、第一产业内部特征分析 |
三、第二产业内部特征分析 |
四、第三产业内部特征分析 |
第四章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一节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
一、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含义 |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第二节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一、西北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西北民族地区各省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五章 西北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 |
第一节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及判断标准 |
二、对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判断 |
第二节 西北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 |
一、有关优势产业的理论分析 |
二、西北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的评价分析 |
第六章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二、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 |
第二节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 |
一、西北民族地区三次产业总体结构调整 |
二、西北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结构调整 |
三、西北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结构调整 |
四、西北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
附录 |
主要科研成果 |
后 记 |
(9)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 ——GIS和统计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东西部经济合作研究的意义 |
1.1.1 东西部经济合作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2 东西部经济合作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1.3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意义、现状与问题 |
2.1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意义 |
2.2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1 东西部经济合作现状分析 |
2.2.2 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条件分析 |
3.1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分析 |
3.1.1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互补 |
3.1.2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互补 |
3.2 东西部比较优势分析 |
3.2.1 研究区域划分、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
3.2.2 资源比较优势 |
3.2.3 产业比较优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分析 |
4.1 研究区域划分与数据说明 |
4.2 东西部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间产业经济联系 |
4.2.1 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比较 |
4.2.2 区域间产业经济关联 |
4.3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分析 |
4.3.1 经济合作重点产业领域的选择 |
4.3.2 重点合作产业领域分析与评价 |
4.4 东西部经济合作具体内容分析 |
4.4.1 农业领域 |
4.4.2 工业领域 |
4.4.3 第三产业领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 |
5.1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基础 |
5.1.1 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级差 |
5.1.2 产业转移条件 |
5.1.3 产业转移的诱因 |
5.2 东西部产业对接的转移模式 |
5.2.1 产业转移梯度模式 |
5.2.2 产业转移反梯度模式 |
5.2.3 产业聚集模式 |
5.3 东西部产业对接的分工合作模式 |
5.3.1 产业垂直合作模式 |
5.3.2 产业水平分工合作模式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促进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
6.1 促进中西部地区制造加工业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6.1.1 消除区域特权,促进产品市场流通 |
6.1.2 积极培育西部制造加工业资本市场 |
6.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合作 |
6.2.1 东西联合,增加财政对高新技术的投入 |
6.2.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
6.2.3 合作培育和建立区域性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 |
6.3 加强西部地区金融保险业建设 |
6.3.1 积极培育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加快建设资本市场 |
6.3.2 对于西部地区实施一定的信贷 |
6.3.3 建立“开发西部基金” |
6.4 促进东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交流 |
6.4.1 制定专项法律,构建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市场体系 |
6.4.2 推行志愿者服务形式,实现东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共享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1. 参考文献 |
2. 图表 |
2.1 图录 |
2.2 表录 |
3. 主要公式一览 |
4. 数据来源一览 |
跋 |
(10)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结构和方法 |
2 工业化及其历史透视 |
2.1 工业化及其内容 |
2.2 工业化的历史回顾 |
2.3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透视 |
2.4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
3 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创新 |
3.1 工业化的演进与中国工业化的阶段 |
3.2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主要问题和任务 |
3.3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科学选择 |
3.4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战略定位与框架 |
4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结构跨越式升级 |
4.1 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与结构跨越式升级 |
4.2 信息化与产业融合 |
4.3 产业融合与结构跨越式升级 |
4.4 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推进 |
4.5 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选择 |
5 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制度分析 |
5.1 制度概述 |
5.2 企业制度与结构升级 |
5.3 融资制度与结构升级 |
5.4 就业制度与结构升级 |
5.5 技术创新制度与结构升级 |
6 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 |
6.1 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战略思路 |
6.2 适应结构跨越式升级的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 |
6.3 适应新型工业化结构跨越式升级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思路 |
7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 |
四、通信业崛起世界屋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研究[D]. 任妍. 吉林大学, 2016(03)
- [2]阿曼与中国关系研究[D]. 阿卜杜拉·萨利赫·萨阿迪(Abdullah Saleh Al Saadi).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3]信息内容产业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 杨全城. 合肥工业大学, 2011(10)
- [4]从牛马载信到移动通信 ——以甘南藏族移动通信与藏文化互动为例[D]. 王延明. 兰州大学, 2010(10)
- [5]上海贝尔客户关系网络研究[D]. 吴悦.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6]A公司3G无线产品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徐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09(12)
- [7]中国政府投资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D]. 周法兴.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8]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D]. 钱力. 西北民族大学, 2006(02)
- [9]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 ——GIS和统计分析视角[D]. 谈文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10]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D]. 翟书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