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快速比色法在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MTT快速比色法在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一、MTT快速比色法在癌细胞体外药敏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丹丹[1](2021)在《酶功能化活性微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酶在温和的生理条件下表现出极高的生物化学催化活性,在代谢途径、消化系统或信号转导和细胞调节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酶的结构不稳定性使其催化性能很容易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下降。近年来,基于多功能微纳米载体的开发,通过微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实现酶的固定化,为保持或者提高酶的催化活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将多功能微纳米载体与酶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发挥微纳米载体材料的尺寸优势和功能性优势,还能开发和充分利用生物酶的相关功能,赋予微纳米载体全新的生物医用功能。本文将酶作为辅助生物蛋白模块,利用设计合成的多功能微纳米载体对其进行固定,将酶的特异性催化功能与多功能微纳米载体的生物医用功能相结合,构建了三种酶功能化的活性微纳米载体,并研究了酶的存在对多功能微纳米载体的生物医用性能的贡献。首先,利用葡萄糖氧化酶(GOx)在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催化调节作用,制备了GOx功能化的包封典型疏水性光敏剂酞菁锌的沸石咪唑框架-8(ZnPc@ZIF-8@GOx)。以ZIF-8的微孔结构作为分子笼,分离ZnPc并使其在水溶液中保持单分散状态,解决了疏水性光敏剂在水溶液中因自聚集而导致光动力效果快速淬灭的问题。包封ZnPc的纳米载体在水溶液中经红光(650 nm)照射,能够产生细胞毒性的单重态氧分子(单线态氧,1O2)。纳米载体被癌细胞内吞后,在光照下发出红色荧光并表现出优异的光动力活性,可用于体外癌症治疗。结合GOx催化分解葡萄糖调控生理代谢的作用,所开发的活性ZnPc@ZIF-8@GOx纳米载体实现了体外饥饿治疗(Starvation Therapy,ST)和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协同抗癌效果。此外,利用脲酶作为催化驱动引擎,基于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构建了一种酶驱动微米马达载体。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其表面的羧基官能团与微球表面的氨基官能团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将磁性纳米粒子固定在空心球表面。然后,带氨基的光敏剂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分子也通过同样的方法连接到磁性纳米粒子上。由于空心微球本征的不对称性,微米马达载体可以在酶催化尿素分解产生的离子扩散电泳作用下进行自主运动。通过数值模拟,阐明了微米马达载体的运动机理,确定了马达载体的运动方向。该马达载体可以作为一种可移动的高效光敏剂平台,通过自驱动运动提高了光敏剂对基态氧分子(三线态氧,3O2)的可获得性,扩大了1O2的扩散范围,从而显着提高PDT抗菌效果,克服了PDT因光敏剂周围可利用的3O2有限和PDT过程中所产生1O2的扩散范围极短而导致治疗效果受限的问题。同样利用脲酶作为微纳米载体的催化驱动引擎,开发了集成多种治疗和潜在的诊断功能于一身的脲酶驱动的液态金属(LM)纳米马达载体。以聚多巴胺包覆的LM纳米微滴为纳米马达载体的基体,在基体的外表面进行三水合头孢克肟(CF)抗生素负载和脲酶功能化。前者是抗菌治疗的模型药物,后者是推动纳米马达载体在尿素溶液中自主运动的发动机。载药纳米马达载体可以集体沿着尿素的浓度梯度进行正趋化性运动,并在均匀的尿素溶液中通过扩散增强促进药物递送。此外,LM纳米马达载体在近红外光触发下所获得的变形体表现出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可用于协同光热抗菌治疗。同时,LM本征的超声(US)和光声(PA)性质使LM纳米马达载体可以进行双模态(超声和光声)成像。通过两种成像模式配合使用,在微流体容器模型中实现了对马达载体的运动进行追踪和监控,同时也对雌性小鼠膀胱内的马达载体进行了动态成像。所开发的纳米马达载体为设计构建通过催化分解生物原位可获得的燃料进行自驱动,并具有多种治疗和潜在诊疗功能的微纳米马达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索了生物酶参与构建生物医用微纳米载体的材料结构设计与合成制备方法,研究了生物酶生物催化特性为微纳米载体提供运动的自驱动力以及生理代谢调控功能,拓展了微纳米载体的生物医学功能,为生物医用微纳米载体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启示。

高亚飞[2](2021)在《放线菌来源新的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的克隆表达、转糖基性质和紫檀芪鼠李糖苷的细胞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类广泛分布自然界,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还可以作为细胞结构分子参与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糖可以与多肽、蛋白质等结合形成糖肽、糖蛋白等糖缀合物,糖对底物的修饰往往会赋予它们新的结构与功能,这些糖缀合物也是糖参与细胞识别、炎症反应、细胞迁移以及病毒和细菌感染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糖类物质的结构相比于核酸、脂类和蛋白质更为复杂,目前对糖类物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有效方式是对其进行体外合成,但这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糖类体外合成主要有两种方式,化学合成与生物酶法合成。化学合成的优势在于其合成途径的灵活性,但合成过程涉及到繁琐的步骤,如对关键基团的保护与去保护,可能会导致产率降低与产物浪费。化学合成法还伴随较差的选择性,同时难以合成特殊糖苷键,如β-糖苷键。作为化学合成法的有效替代方法,生物酶法因其选择性强、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秀性质常被用于合成糖缀合物,其中两类主要工具酶分别是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EC 2.4.x.y)能够催化磷酸化糖、核苷酸糖、磷酸多萜醇糖等糖基供体上的活性糖基转移到蛋白、脂类、核酸和寡糖等受体分子上。其合成具有严格的立体和区域选择性,产物比较专一且反应效率高,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鼠李糖基转移酶(Rhamnosyltransferase,Rha-Ts,EC 2.4.1.159)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属于典型的糖基转移酶,能够催化鼠李糖基化合物的合成。癌症已经成为世界上造成死亡的主要病因。目前针对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往往会破坏免疫系统,杀死正常细胞,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一些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扩散或抑制癌细胞增长等途径来治疗癌症,来自植物的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都被认为是潜在的癌症治疗剂,如紫檀芪,白藜芦醇等,这些天然产物对人体几乎不具有有害的副作用。糖基化修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降低毒性。鼠李糖基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糖苷类化合物。已有研究报道称某些癌细胞表面能够高表达可以特异性识别鼠李糖的凝集素,鼠李糖基化修饰可能会增强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降低其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探索合成鼠李糖基化天然产物作为新的抗癌药物是实现开发新药目标的重要策略,通过鼠李糖和癌细胞表面鼠李糖凝集素的相互作用,鼠李糖基团能够介导鼠李糖基化合物的肿瘤靶向性,显示出鼠李糖基化药物在靶向癌症治疗中的潜在用途。人体内除肠道微生物外不存在鼠李糖苷酶,鼠李糖基化产物在体内的稳定性也有所保证。本实验室已经报道过一种来自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L1)的α-L-鼠李糖苷酶RhaL1,可以通过逆水解作用催化合成鼠李糖基化抗肿瘤药物,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发掘出能够以天然产物为底物的鼠李糖基转移酶,为鼠李糖苷特别是天然产物鼠李糖苷的合成提供新的工具酶,并利用该酶合成的天然产物鼠李糖苷经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研究鼠李糖基是否能够提升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以期为天然产物的癌症治疗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已有文献报道过一种放线菌Saccharothrix espanaensis来源的鼠李糖基转移酶 Ses60310(WP015103398.1,GenBank accession No.HE804045.1,1.1 kb),Ses60310属于GT1家族,能够以糖核苷酸为活性糖基供体,以多种天然产物为受体催化转糖基反应,具有较为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可能参与通过对外源天然产物进行糖基化修饰来保护菌株的防御机制。本论文利用鼠李糖基转移酶Ses60310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了放线菌Saccharopolysporaerythraea来源的预测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SeRhaT,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SeRhaT(CP069353.1,基因大小1.2 kb,理论分子量40.1 kDa)与Ses60310具有55%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基于此序列设计引物,以S.erytheara NRRL23338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SeRhaT基因,构建了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带有His6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2b-SeRhaT,在E.coil BL21(DE3)中异源表达出糖基转移酶SeRhaT,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对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分子量为40.2 kDa,去除His6标签后与SeRhaT的理论分子量40.1 kDa一致。以dTDP-rhamnose(dTDP-Rha)作为糖基供体,对SeRhaT进行1 1种天然产物山奈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白藜芦醇、紫檀芪、紫杉醇、七叶苷、芦丁、木犀草素、染料木素、根皮素的转糖基底物特异性进行研究,使用TLC对转糖基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eRhaT能够以山奈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白藜芦醇、紫檀芪、七叶苷、染料木素、根皮素为糖基受体,合成相应的天然产物鼠李糖苷,具有较广泛的转糖基活性。TLC结果还可以看出,SeRhaT催化产生的8种天然产物鼠李糖苷中,紫檀芪、白藜芦醇和七叶苷的鼠李糖苷产物量较多,这说明它们更适合作为SeRhaT的转糖基受体。据报道紫檀芪、白藜芦醇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拟对紫檀芪、白藜芦醇进行进一步的鼠李糖基修饰,以期提高它们对癌细胞的靶向性并提高抗癌活性。SeRhaT以dTDP-Rha作为糖基供体,以紫檀芪为糖基受体催化转糖基反应,HPLC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有转糖基产物紫檀芪鼠李糖苷生成,在反应液的HPLC检测中,在保留时间10.6 min时,发现产物峰,反应液的质谱检测中发现[M+H]+为403.1751的离子峰,符合紫檀芪鼠李糖苷(Pte-Rha)的理论分子量402.17。进一步对SeRhaT以紫檀芪和dTDP-Rha为底物,在pH、温度、金属离子以及底物浓度方面的最适转糖基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SeRhaT的最适pH为10,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稳定,但在pH≤4的环境下酶会完全失去活性;SeRhaT的最适温度为35℃,在4-15℃时稳定,但在25和35℃下SeRhaT的酶活会有所降低,45℃时就会完全失去活性;金属离子对SeRhaT的活性有一定影响,Mg2+、Ba2+、Mn2+、Zn2+等金属离子都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其中以Mg2+的影响最为显着,其中Mg2+的最适浓度为8 mM;反应的最适dTDP-Rha浓度为2 mM,最适紫檀芪浓度为2 mM,最佳反应时间为16 h。综合条件优化结果,SeRhaT合成紫檀芪鼠李糖苷的最适条件为:2 mM dTDP-Rha,2 mM紫檀芪,8 mM Mg2+,pH 10,反应温度35℃,反应16 h,紫檀芪鼠李糖苷的转化率为50.6%。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SeRhaT对dTDP-Rha的Km值为595.81μM,Vmax为2.83μM/min,kcat为0.23 min-1;对紫檀芪的Km值为 894.82 μM,Vmax为 2.68 μM/min,kcat为 0.21 min-1。参照SeRhaT催化合成紫檀芪鼠李糖苷的最佳反应条件,以白藜芦醇为糖基受体合成白藜芦醇鼠李糖苷,HPLC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有白藜芦醇鼠李糖苷生成,在反应液的HPLC检测中,在保留时间2 min、2.5 min、3.5 min、4 min时,发现产物峰,反应液的质谱检测中发现[M+H]+为375.1413的离子峰,符合白藜芦醇鼠李糖苷(Res-Rha)的理论分子量374.14。将反应体系从20 μL扩大至4 mL,考虑到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35℃,在合成天然产物鼠李糖苷时,采用了反应中补加酶的方式来维持反应进行,此时紫檀芪和白藜芦醇鼠李糖苷的最大转化率分别为46%和44%,产量分别为0.37 mg/mL和0.33 mg/mL。使用HPLC对紫檀芪与白藜芦醇的转糖基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紫檀芪只存在一个羟基,因此仅会生成单一化学式的转糖基产物,易于分离纯化,紫檀芪鼠李糖苷经纯化后的产量为0.29 mg/mL。白藜芦醇因其结构上有3个羟基,在发生转糖基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2到3种鼠李糖连接的情况,这也体现在HPLC图谱上,比较难以得到较纯的转糖基产物。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鼠李糖基对紫檀芪抗癌性的影响,进行了紫檀芪及其鼠李糖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乳腺正常细胞MCF-10A,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肝正常细胞L-02和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细胞毒性实验,使用CCK-8比色法并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进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药物浓度达到200 μM且作用时间为48 h时,Pte-Rha对人乳腺癌MCF-7的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了44.7%,对人乳腺正常细胞MCF-10A的抑制率仅为17.3%,而相同条件下紫檀芪对两种细胞没有抑制效果;Pte-Rh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达到了 78.6%,而对人肝正常细胞L-02的抑制率仅为25.2%,而相同条件下Pte对HepG2的抑制率为20.7%,对L-02没有抑制效果。对于本就对SW480就具有一定抑制能力的Pte,鼠李糖基修饰进一步提升了它对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当作用时间为24 h时,Pte-Rha对SW480的抑制效果从浓度为10 μM时就开始显现,为9.8%,当浓度达到50μM时,Pte-Rha对SW480的抑制效果达到了 49.82%,而同等条件下的Pte对SW480的抑制率仅为5.9%,该抑制效果只有浓度大于50 μM的Pte作用至少48 h才能达到。当药物浓度达到200 μM且作用时间为48 h时,Pte-Rha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抑制率达到了 74.9%,而相同条件下,Pte对SW480的抑制率为60.6%。而且Pte-Rha对MCF-7、HepG2和SW480的抑制性呈现出显着的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对两种正常细胞MCF-10A和L-02则没有明显表现出同样的作用结果。因此,鼠李糖基化修饰强化了紫檀芪对MCF-7、HepG2和SW480三种癌细胞的抑制能力,保留了紫檀芪对正常细胞的低敏感度这一特点,有望在抑制癌细胞生长时,Pte-Rha相较于Pte可以减少给药量,并缩短药物作用时间,在有效抗癌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抑制影响。本论文通过基因挖掘获得S.erythraea来源的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发现了该酶能对多种天然底物进行鼠李糖基化修饰,具有较广泛的转糖基底物特异性;研究了 SeRhaT催化紫檀芪鼠李糖苷的转糖基性质,优化了 SeRhaT催化紫檀芪鼠李糖苷的转糖基反应条件,并成功合成了紫檀芪鼠李糖苷和白藜芦醇鼠李糖苷;进一步利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明了紫檀芪鼠李糖苷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有一定提升。研究结果为天然产物鼠李糖苷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酶源,为天然产物治疗癌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孙素娟[3](2020)在《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相关酶活性的传感与成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多种功能分子组成的复杂界面,是细胞内部与其周围环境分隔开来的动态屏障,在调控分子选择性转运、细胞间通讯以及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表面成分决定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所有相互作用模式,因此通过对细胞膜工程化来控制细胞功能(如粘附,迁移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受到了广大研究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常用的细胞膜工程化方法主要有遗传改造、化学修饰、非共价修饰、以及酶介导等,相关技术已经在研究细胞膜功能、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调控细胞行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基于遗传改造、化学修饰的细胞膜工程化技术,会对细胞的生理功能造成不可避免的干扰;目前存在的酶介导的工程化技术则只适用于含有特殊识别序列的细胞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非共价修饰细胞膜的方式则具有干扰小、效率高及普适性等优势,在相关细胞膜工程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非共价修饰方法多涉及到锚定基团与目标物之间复杂的化学偶联及纯化过程,使该方法目前多用于将核酸和寡肽等目标物锚定到细胞膜表面,对于将蛋白类活性生物大分子等固定到细胞膜上的非共价技术还不够成熟。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将蛋白锚定到细胞膜不仅能够拓宽细胞膜上传感器的设计范围,而且能够赋予靶细胞新的生物学功能。简单、快速的将活性蛋白锚定在细胞膜的方法,能够在控制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细胞表面通道活性及实现药物的靶向运输,甚至在提高免疫细胞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此,探索简便、高效且能够将活性蛋白无损地工程化到细胞膜上的方式仍是目前的难点和焦点。本文中,我们首先研究了一种来源于蜜蜂毒液中蜂毒肽的截短序列,这条天然短肽能够通过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插入人工脂质膜,我们称之为插膜肽(Membrane inserting peptide,MIP)。基于该短肽,我们发展了一种将活性蛋白无损地定位到细胞膜上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细胞膜上蛋白酶活性的原位检测。细胞膜蛋白酶催化生物活性蛋白或肽底物特异性裂解,从而使后者发挥其生理功能,这一过程与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密切相关。与其他类型的蛋白酶不同,大多数膜蛋白酶只能在细胞膜上保持其正确的构象和活性,因此原位检测细胞膜蛋白酶活性的方法极为重要。然而,受到细胞膜定位技术的限制,目前细胞膜上蛋白酶活性原位检测的方法还比较欠缺。本文开发的MIP细胞膜定位工具将为原位分析细胞膜上蛋白酶功能提供新的设计思路。脂质转移酶催化底物蛋白脂修饰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翻译后修饰过程。蛋白质脂修饰主要发生在膜蛋白及膜相关蛋白上,直接参与调控细胞信号转导、胞内蛋白定位等生理活动。我们利用脂质转移酶催化产生的脂修饰蛋白与细胞膜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将其发展成一种酶介导的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将活性蛋白定位到细胞膜。作为催化蛋白质脂修饰的关键酶,脂质转移酶的活性缺失或异常将会严重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基于此,我们发展了一种无标签的可视化分析方法用于研究脂质转移酶活性水平。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截短的蜂毒肽序列能够与人工脂质膜结合的性质,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多肽类细胞膜工程化工具。首先将MIP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进行融合表达,通过GFP对MIP进行标记,研究了MIP定位细胞膜的性质以及其帮助活性蛋白定位到细胞膜的潜力。结果表明,MIP能够将GFP在15 min内有效地定位到细胞膜,且在2 h内没有转移和内吞现象,说明MIP能够快速靶向细胞膜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次,MIP-GFP与细胞长时间孵育后,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说明该工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将MIP与双分子互补荧光蛋白技术相结合,研究了MIP在细胞膜上的方向性。带有MIP的GFP第1-10条β链(MIP-GFP1-10)插入细胞膜后,能够与GFP11片段在细胞膜表面复合形成完整的GFP,并发出荧光。这一结果不仅说明MIP不会影响靶蛋白的功能,而且说明MIP通过N端包埋在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而C端裸露在外侧的方式将外源蛋白固定在细胞膜表面。MIP分子量小,插膜效率高、稳定性好、毒性小且易设计,有潜力作为一种将活性蛋白定位到细胞膜的普适性工具,应用于细胞膜相关研究领域。(2)将细胞膜定位工具MIP和半合成绿色荧光蛋白GFP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荧光探针(Semisynthetic Fluorescent Protein Assembly-based FRET Probe,s FPAP),实现了单细胞水平上细胞表面蛋白酶活性的原位、实时、灵敏检测。s FPAP探针由融合有MIP的GFP1-10片段和嵌合肽P两部分组成,其中嵌合肽P由GFP11、蛋白酶的特异性底物序列和红色荧光团(Tetramethylrhodamine,TAMRA)组成。实验结果表明,GFP1-10和P可以自组装成完整的GFP,其与TAMRA形成FRET对,FRET效率高达77.5%。在MIP的作用下,探针成功定位到细胞膜上。当目标酶特异性识别和切割底物肽后,TAMRA远离GFP而使FRET效率减少。因此,FGFP/FTAMRA比值的增加能够动态监测蛋白酶活性,并进一步反映细胞膜表面蛋白酶的表达水平。我们将该方法用于检测细胞膜表面弗林蛋白酶活性,检测限可低至3.1×10-7U/μL,线性范围浓度从1×10-6到1×10-4 U/μL。与常用的膜蛋白酶探针相比,该探针避免了复杂的体外修饰及纯化过程,具有操作简便、生物相容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并且嵌合肽P具有高度可设计性,使这类探针有潜力开发为细胞表面蛋白酶检测的通用平台。(3)基于脂质转移酶催化的蛋白脂修饰过程,开发了一种酶介导的细胞膜工程化新方法。本文以人源的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Homo sapiens N-myristoyltransferase 1,Hs NMT1)为研究模型,并将其特异性底物多肽(Pep)与GFP融合得到Pep-GFP。在Hs NMT1的催化作用下,来自于肉豆蔻酰辅酶A(C14-Co A)中的肉豆蔻酸(C14饱和脂肪酸)与Pep-GFP的N末端甘氨酸共价连接,形成脂修饰蛋白C14-Pep-GFP,进而通过疏水作用锚定到细胞膜。与MIP膜定位工具相比,该方法能够将浓度低至4μΜ的荧光蛋白在10 min内快速定位到细胞膜,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活性蛋白细胞膜定位方法。而且,细胞膜周围的荧光在2 h内几乎没有明显的细胞间转移现象,证明了该定位方式的稳定性。此外,脂修饰产物在与细胞长时间孵育后,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方法不仅能够将GFP定位到不同类型细胞的膜表面,而且,能够将其他蛋白如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TV)有效地锚定到细胞膜,说明Hs NMT1介导的细胞膜定位方式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潜力。该方法利用细胞内天然存在的酶催化过程,对蛋白的功能干扰小,为活性蛋白无损地引入到细胞膜表面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在细胞膜标记甚至膜相关的疾病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4)将脂质转移酶催化的蛋白脂修饰过程和金纳米颗粒(Au NPs)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双产物协同增强比色法,用于快捷灵敏地检测脂质转移酶活性。这里,以Hs NMT1这种关键的脂质转移酶为研究模型。在Hs NMT1催化前,Hs NMT1带正电荷的底物肽(Pep)通过干扰Au NPs的静电排斥作用诱导其聚集。Hs NMT1催化的肉豆蔻酰化过程产生聚集的脂修饰肽(C14-Pep)和带负电荷的HS-Co A,使溶液中生物分子的电荷发生反转,不仅消除了Pep对Au NPs的干扰,而且HS-Co A通过形成Au-S键进一步稳定Au NPs,协同促进了Au NPs的稳定性。因此,通过肉眼观察Au NPs的颜色变化,即可直观地判断出Hs NMT1的活性水平。A520/A610比值能灵敏地反映Hs NMT1在2-75 n M线性范围内的活性,最低检出限为0.56 n M。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检测不同细胞裂解液中的Hs NMT1活性以及抑制剂筛选。考虑到底物肽的可灵活设计性,所提出的检测方法有望广泛应用于其他脂质转移酶,并在脂质转移酶靶向药物的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夏菁[4](2020)在《功能化纳米光敏剂设计合成及光动力治疗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现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光动力疗法(PDT)利用特定波长光激活光敏剂产生毒性活性氧来杀死肿瘤细胞,具有高时空精确可控、非侵入、可重复性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备受关注。但目前光动力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光敏剂靶向差,损伤正常组织;激发波长短,无法实现对深层肿瘤的治疗;产生的活性氧分子寿命短(<4μs)、扩散距离有限(<20nm),降低光动力治疗的效力。可见,设计开发新型功能化光敏剂是推动肿瘤光动力治疗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本论文基于不同策略,设计了一系列功能化纳米光敏剂,以期克服目前光敏剂的缺陷,实现肿瘤的高效光动力治疗。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解决光敏剂对正常组织损伤的难题,利用原卟啉(PpIX)的聚集自猝灭性质,设计合成了普鲁兰糖基、肿瘤特异性还原微环境激活的纳米光敏剂P-s-s-PpIX NPs。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环境下,P-s-s-PpIX NPs呈光激活无单线态氧产生的“灭活”状态,而当P-s-s-PpIXNPs进入癌细胞后,高浓度的GSH使得二硫键迅速断裂,导致纳米光敏剂结构松散、解体、PpIX恢复荧光及单线态氧产生能力,实现了对癌细胞的有效杀伤,同时避免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与非激活型P-PpIX NPs相比,还原激活型P-s-s-PpIXNPs对癌细胞呈现出更快速、高效的光动力杀伤效果。第二部分,针对传统光敏剂激发波长短、治疗深度受限及无靶向的问题,利用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基于上转换材料与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及靶向肿瘤表面核仁素的适配体AS1411,设计合成了一种癌细胞靶向、近红外激发纳米光敏剂U-C/A NPs。考察U-C/ANPs的理化性能、光谱性能、靶向性能及在980nm光源激发下的光动力治疗性能。研究表明,U-C/A NPs能够被980 nm光源激发产生单线态氧,改善肿瘤组织光动力的治疗深度。与非靶向型U-C/R NPs相比,U-C/A NPs具有优异的肿瘤靶向和富集能力,在相同的光照条件和光敏剂浓度下,U-C/ANPs在细胞内产生单线态氧的量增多,诱导产生凋亡细胞的比例增大,使光动力抑癌效果得到提升。第三部分,活性氧分子寿命短、扩散距离有限显着降低传统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效,因此,设计制备了特异性靶向线粒体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U-C/T NPs,通过对肿瘤细胞线粒体的靶向损伤,提高肿瘤光动力疗效。考察U-C/TNPs的线粒体定位能力及在980 nm光源激发下诱导线粒体损伤的光动力性能。研究表明,与非靶向型U-CNPs相比,U-C/T NPs靶向锚定于线粒体,并特异性地在线粒体中产生单线态氧、触发线粒体功能性障碍,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低剂量U-C/T NPs在光照射下能够诱导细胞快速凋亡,在体内和体外抑癌实验中呈现出较高的抑瘤效率。第四部分,为延长纳米光敏剂U-C/TNPs的血液循环时间并增强其在肿瘤细胞的靶向富集能力,将2,3-二甲基马来酸酐(DMMA)分子共价修饰在U-C/T NPs表面,获得具有酸敏感β-羧基酰胺键的纳米光敏剂U-C/T-DMNPs。考察U-C/T-DMNPs的理化性能、光谱性能、酸响应性、靶向能力及在980 nm激发下的光动力活性。研究表明,U-C/T-DM NPs在生理环境中呈电负性,适于血液循环;而当其到达肿瘤组织后,肿瘤微酸环境(pH 6.8)使得β-羧基酰胺键快速断裂,U-C/T-DM NPs发生电荷反转显正电性,与肿瘤细胞膜之间的作用增强,促进癌细胞摄取。与非电荷反转型U-C/T-SA NPs相比,U-C/T-DMNPs具有优异的肿瘤细胞靶向富集能力,同时,U-C/T-DMNPs能够特异性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上,在光激发下产生大量单线态氧,诱发线粒体损伤。在体外、体内抑癌实验中,具有肿瘤微酸响应电荷反转能力及线粒体靶向的U-C/T-DMNPs显示出对肿瘤的高效靶向光动力治疗效果。

覃小洁[5](2020)在《细胞静默区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生物成像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强大而灵敏的分析技术,由于它具有低自发荧光、耐光漂白、低的光毒性、窄发射峰等优点,已在化学、材料科学、分析科学、表面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随着仪器和技术的不断改进,SERS在复杂生物体系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SERS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由于SERS基底上热点的随机分布,以及只有位于热点内的分析物才能对整体SERS信号做出贡献,因而SERS用于定量检测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性。此外,SERS纳米标签或探针中的拉曼报告分子的拉曼位移大多位于指纹区(<1800cm-1),容易与内源性物质的拉曼峰发生重叠并难以区分,最终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本论文以SERS技术为分析方法,利用拉曼信号位于细胞静默区(1800-2800 cm-1)的拉曼报告分子或SERS基底构建了一系列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用于细胞成像分析。具体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1)本章构建了一种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SWCNT/Ag/AuNPs/MPP)用于缺氧细胞或组织的成像分析研究。缺氧响应型SERS纳米探针的制备是通过将拉曼报告分子偶氮-炔基衍生物(4-((4-巯苯基)二氮烯基)苯基3-((4-(苯乙炔基)苄基)巯基)丙酸酯,MPP)组装到Ag/Au合金纳米颗粒包裹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Ag/AuNPs)表面而实现的。常氧条件下,SERS纳米探针在细胞静默区有MPP(2207 cm-1)和SWCNTs(2578 cm-1)两个明显的拉曼散射峰。缺氧条件下,预组装在SWCNT/Ag/AuNPs表面的MPP分子被偶氮还原酶逐步还原并最终远离SWCNT/Ag/AuNPs表面,从而导致MPP中炔基的特征拉曼峰(2207cm-1)消失,而SWCNTs在2578 cm-1处的2D峰的拉曼信号没有变化,可以作为内参。因此,该SERS纳米探针可以根据拉曼峰强度比(Ⅰ2578/Ⅰ2207)对体外和体内的缺氧程度进行检测。(2)本章构建了一种基于Ag/Au合金纳米颗粒包裹SWCNTs的新型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并用于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 Ⅰ)活性的成像分析研究。首先将发夹结构的DNA链(HPDNA)通过π-π堆积作用缠绕固定到Ag/Au合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Ag/AuNPs)上,然后将拉曼报告分子亚甲基蓝(MB)作为信号元素嵌入HP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从而实现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当用SERS纳米探针和凋亡剂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EⅠTC)依次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的DNase Ⅰ被激活,固定在SWCNT表面的HPDNA的双链部分被DNase Ⅰ水解成DNA片段,拉曼报告分子MB从HPDNA的双螺旋结构中释放出来并远离SWCNT/Ag/AuNPs表面,因而MB在1393 cm-1处的拉曼信号降低或消失,而SWCNTs在2578 cm-1处的2D峰的拉曼信号几乎没有变化。因此,该SERS纳米探针可以根据拉曼峰强度比(Ⅰ2578/Ⅰ1393)检测细胞中DNase Ⅰ的活性。(3)本章构建了一种基于炔基/钌配合物(PBTD/Ru(Ⅱ))和金银合金纳米颗粒(AuAgNPs)的新型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PBTD/Ru(Ⅱ)-AuAg@p-SiO2),并用于体外和体内一氧化碳(CO)的追踪检测研究。基于AuAgNPs强的拉曼增强特性及二氧化硅(SiO2)材料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首先合成了多孔二氧化硅包裹金银合金纳米颗粒(AuAg@p-SiO2),然后将PBTD/Ru(Ⅱ)修饰在AuAgNPs表面,实现用于CO检测的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当CO存在时,CO对炔基配体的取代反应致使炔基在2206 cm-1处的拉曼信号降低,而金属羰基配合物在2100 cm-1处的拉曼信号升高。炔基和金属羰基这两个基团的拉曼信号都位于细胞静默区,而且在这个区域内细胞本身组分不产生拉曼信号。基于拉曼峰强度比(Ⅰ2100/Ⅰ2206),该SERS纳米探针实现了CO的实时有效比率型检测和无背景干扰的SERS成像。(4)本章制备了一种基于4-乙炔基苯酚(EP)的新型SERS纳米标签(AgAu-EP@Au),并用于细胞成像分析研究。首先,利用银纳米颗粒(AgNPs)作为Au沉积的种子,在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存在下,通过结合Ag与Au前体之间的电置换反应和L-抗坏血酸(L-AA)还原Au前体的原理,合成了金包金银合金纳米标签(AgAu-EP@Au)。该SERS纳米标签由内部中空AgAu合金核、细胞静默区拉曼报告分子EP及保护壳Au壳层组成。对AgAu-EP@Au纳米标签的研究结果表明,该SERS纳米标签在复杂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信号重现性、结构稳定性和优异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在AgAu-EP@Au纳米标签的表面进一步修饰4-巯基苯甲腈(MBN)后,合成了一种新型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AgAu-EP@Au/MBN),并应用于细胞成像分析研究。这种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成功制备和应用,说明该SERS纳米标签通过简单的修饰可用于不同分析物的检测,进一步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于淑倩[6](2020)在《金纳米花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光热治疗(PTT)是利用光能转化成热能从而抑制肿瘤快速生长的一种方法。金纳米花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光热剂。针对纳米金对肿瘤抑制率较低的缺点,本文通过研究纳米金的形貌、稳定性和递送阿霉素三方面,提高金纳米粒子的抑瘤效果。多粘菌素E具有独特的环状结构、两亲性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使它成为调控纳米金形貌的优秀模板。本文采用多粘菌素E调控纳米金的形貌,再利用强亲水性和高生物相容性的两性离子材料提高金纳米花的稳定性,最后利用金纳米花递送阿霉素实现化疗和热疗的联合抗肿瘤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两亲性多肽多粘菌素E在水溶液中经自组装形成胶束,通过稳定抗坏血酸还原氯金酸和此胶束引导生成的金纳米粒子的形貌,成功制备多粘菌素E为模板的金纳米花(PE@AuNFs)。表面粗糙的金纳米花不仅对近红外光有明显吸收,而且光热转换效率达到35.9%。PE@AuNFs几乎没有细胞毒性,经808 nm激光照射后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性能和细胞毒性。使用激光对0.257 mM PE@AuNFs照射15 min后,HeLa细胞是相对细胞活性为19%。小鼠体内实验表明,经过一周的加药和光照治疗后,肿瘤小到几乎观察不到。(2)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PE@AuNFs的长期稳定性,本章首先合成了硫醇官能化磺基甜菜碱(SB-SH),再通过硫金键将SB-SH修饰在PE@AuNFs的表面,制备出SB-SH稳定的PE@AuNFs(SB-SH@AuNFs)。和PE@AuNFs相比,SB-SH@AuNFs在24 h内没有生成任何沉淀,而且具有更高的光热转化效率38.9%。激光对0.193 mM SB-SH@AuNFs激光照射10 min后,A549细胞的相对细胞活性仅为11%。体内实验也表明,当SB-SH@AuNFs的浓度为PE@AuNFs的50%时,达到了相似的抑瘤效果。(3)为了进一步提高PE@AuNFs的抗肿瘤能力,通过硫金键在其表面修饰巯基修饰的阿霉素(DOX-SH),制备了同时具有化疗和热疗双重功效的金纳米花(DOX-SH@Au NFs)。实验结果表明,DOX-SH@AuNFs的光热转化效率为33.9%。DOX-SH@AuNFs比PE@AuNFs表现出更好的协同抗肿瘤能力,激光对0.193 mM DOX-SH@AuNFs照射10 min后,A549的相对细胞活性为20%。

詹其琛[7](2020)在《基于聚多巴胺和酞菁光敏剂增强抗肿瘤活性的光响应型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寻求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光响应型疗法主要包括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它们因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低毒副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二者的治疗机制差异明显,PDT是通过光敏剂在光的参与下生成活性氧(ROS)造成细胞和肿瘤微血管的氧化损伤,而PTT则是利用热疗剂的光热转换能力实现局部高温进行热损伤。围绕光响应型疗法的治疗效率问题,本论文依据肿瘤微环境特征,利用纳米技术,探究了基于聚多巴胺热疗剂(Polydopamine,PDA)的PTT治疗、基于锌酞菁光敏剂(Zn Phthalocyanine,Zn Pc)的PDT治疗以及二者的联合治疗增效策略。通过干扰细胞内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氧化还原平衡、光敏剂的可控释放、扩大ROS损伤范围、缓解肿瘤组织乏氧及多模成像诊疗一体化等研究,为推进PTT/PDT联合疗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干扰细胞内GSH/GSSG氧化还原平衡的PDT治疗体系GSH/GSSG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调节器,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破坏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平衡会诱导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内的GSH浓度比正常细胞高三个数量级,GSH的还原性会削弱PDT的氧化损伤程度,降低PDT治疗效果。为解决该问题,本论文合成胸腺嘧啶(T)修饰的Zn Pc1,利用T与汞离子(Hg2+)的配位作用(T-Hg-T)形成纳米复合物(ZHNP)。配位过程引发的Zn Pc1聚集显着降低其PDT活性。进入肿瘤细胞后,GSH的活性基团(-SH)会剥夺ZHNP中的Hg2+,造成GSH浓度降低和GSH/GSSG稳态失衡,同时使Zn Pc1解聚并恢复其PDT活性。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g2+能够通过干扰GSH/GSSG平衡抑制细胞增殖。因此,开发具有GSH/GSSG稳态干扰功能的光敏复合物是增强PDT治疗活性的有效策略。2.2D-PDA高效负载Zn Pc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PTT/PDT联合治疗体系二维热疗剂以其稳定性好、生物安全性高、比表面积大、易与药物分子结合等独特性质在PTT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PDA中含有具有平面取向的超分子结构,本论文首次使用过氧化氢(H2O2)氧化剥离PDA纳米球制备了二维聚多巴胺(2D-PDA),其光热转换效率为27.16%。2D-PDA的优势在于氧化过程中羟基含量的减少能够降低PDA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羧基的形成有效改善了PDA在水中的分散性,有利于在血液中传输。2D-PDA对Zn Pc2负载量达0.495mg mg-1(PZNS)。体外研究结果表明,PZNS的PTT/PDT联合疗法对肿瘤细胞的增值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基于2D-PDA的PTT及Zn Pc2的PDT治疗效果。3.热响应型药物控释系统的构建及PTT/PDT联合治疗体系通过载体将药物分子靶向递送至病灶组织处并实现可控释放,不仅可以提高药物利用率,改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基于Chargaff规则,本论文将修饰腺嘌呤(A)的PDA纳米微球(A-PDA)与Zn Pc1相结合,形成纳米复合物(PATP)。PATP在近红外光的作用下引起肿瘤组织局部升温,促使PATP中的氢键断裂,释放出Zn Pc1。A-PDA的光热转换效率为38.40%,较2D-PDA有较大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PDA的PTT和Zn Pc1的PDT均表现出肿瘤细胞增值抑制效果。体内实验结果也表明PATP(808+665 nm)实验组具有最佳肿瘤生长抑制效果。PATP的多模式成像(MRI,FI,TI)功能为监测药物组织分布及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了诊疗一体化。4.用于ROS扩散的Janus型纳米马达的制备及PTT/PDT联合增效体系单线态氧(1O2)是PDT中最为主要的ROS,但其在生理环境中的半衰期小于40 ns,扩散半径小于20 nm,严重限制其在PDT过程中的充分利用。论文首先使用气泡模板法制备了PDA纳米碗,并阐明其聚合机理。随后,利用PDA纳米碗负载五羰基溴化锰(COMn)及Zn Pc3,形成纳米马达(PCZN),以期利用PCZN的运动能力扩大1O2作用范围,增强PDT效果。经肿瘤细胞摄取后,细胞内H2O2能够促进COMn的分解释放CO,为PCZN提供驱动力。COMn的氧化产物能够催化H2O2产生O2提供了PCZN运动的另一动力。细胞切片和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成像实验也均观测到PCZN运动现象明显。此外,产生的O2可以缓解肿瘤组织乏氧,为PDT过程供氧。体外研究表明,在常氧及乏氧条件下,PCZN均表现出良好的PDT活性,表现出缓解肿瘤组织乏氧的能力。PCZN的运动能力扩大了1O2的损伤范围而表现出更优异的PDT活性。在体内肿瘤抑制实验中,PCZN(808+665 nm)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佳,并实现了多模式成像(MRI,FI,TI)引导的加强型PTT/PDT联合治疗。

马秀萍[8](2012)在《宫颈癌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及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分离、培养宫颈鳞癌细胞,MTT法探讨紫杉醇、顺铂、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单药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原代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合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宫颈鳞癌细胞,运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免疫荧光鉴定宫颈鳞癌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K17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紫杉醇、顺铂、阿霉素、5-氟尿嘧啶对体外培养的原代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结果:1)体外分离培养宫颈癌细胞,并能连续传代,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鳞癌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K17的表达阳性;2)MTT结果显示紫杉醇、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等药物对原代宫颈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药物各时间段、不同浓度对原代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差别P<0.05。结论:体外可成功分离、培养宫颈癌细胞,并进行传代;MTT法检测四种化疗中紫杉醇对原代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6例标本对四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不相同的,存在差异。3例对顺铂敏感性>紫杉醇>阿霉素>氟尿嘧啶;2例对紫杉醇敏感度>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1例子阿霉素敏感性>顺铂>紫杉醇>氟尿嘧啶。实验结果提示,不同个体对相同的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且化疗药物抑制作用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

韩建立[9](2010)在《原代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化疗敏感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原发性肝癌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但治疗效果仍无显着提高。近年来,应用肿瘤细胞对化疗药敏实验指导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体外原代培养肝癌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法进行化疗药物敏感实验来筛选对肝癌敏感的化疗药物。同时选用同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化疗药物的敏感实验,分析肝癌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物敏感谱是否一致,通过肝癌细胞原代培养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实验为下一步药物敏感实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DLC-1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原发性HCC中抑制癌细胞增殖。本研究通过体外原代培养肝癌细胞采用RT-PCR及westblot测定DLC-1基因表达,分析化疗药物应用对DLC-1表达的影响。目的化疗药物对原代肝细胞癌敏感性如何。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否替代肝癌细胞原代培养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DLC-1与化疗药物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肝癌组织原代培养:选择9例新鲜肝癌标本。标本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无菌条件下切取肝癌组织约1.0cm3大小,用PBS液洗涤2-3次,剪成小块,胰酶消化,经200目的尼龙网筛过滤,用RPMI1640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将患者外周抗凝静脉血5ml加等体积的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出淋巴细胞,用Hanks液洗2次,然后用RPMI1640培养液配制成单细胞悬液。3.接种培养: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箱中培养。原代肝癌细胞进行十三种化疗药物敏感实验,选用相对抑制率较高的药物进行肿瘤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敏感性测试。4.MTT比色法药物敏感实验:将上述细胞悬液培养48h加入MTT再培养6小时后加入二甲亚砜使紫蓝色甲臜结晶完全溶解,酶标仪497nm波长处吸光度测吸光度OD值。根据相对抑制率判断药物敏感性。淋巴细胞相对抑制率≥20%者为敏感;肿瘤细胞相对抑制率≥30%者为敏感。5.细胞周期及凋亡率测定:制成细胞悬液,PBS液洗两遍,无水乙醇固定,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ml,取0.2ml置试管中加入PI避光染色20min,再离心、PBS清洗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6. RT-PCR及Westernblot测定HepG-2肝癌细胞系及原代肝癌细胞中加入化疗药物后DLC-1基因表达。7.结果分析: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1.9例肝癌标本中有4例培养成功,用B.C.D.E表示。2.除CTX组外所有实验化疗药物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各种肝癌细胞的生长,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HepG一2细胞对所有实验化疗药物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5-FU.EADM.MMC.DDP的敏感率相对最高,同一肝癌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药物对不同原代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原代肝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同一种化疗药物对同一患者癌细胞和淋巴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癌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4.IFN-α和5-FU组HepG-2细胞DLC-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分别单独应用IFN-α、5-FU组明显升高,原代肝癌细胞B、D组DLC-1表达量远大于C、E组(P<0.05)。B、D组的原代肝癌细胞加入化疗药物后DLC-1表达明显升高,与原代肝癌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药物对不同原代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不同,同一肝癌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实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正相关性,应用外周淋巴细胞培养化疗药物敏感实验来预测敏感药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原代肝癌细胞加入化疗药物培养后DLC-1表达明显升高,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DLC-1基因作为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有可能在肝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姚清深,俸小平[10](2009)在《恶性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居各类疾病之首,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个体化治疗已成为化疗的趋势,肿瘤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用药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综述了多种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其目前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和面临的问题。

二、MTT快速比色法在癌细胞体外药敏实验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TT快速比色法在癌细胞体外药敏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酶功能化活性微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多功能微纳米载体的设计和合成
        1.2.1 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1.2.2 多功能二氧化硅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1.2.3 多功能液态金属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1.3 酶功能化的偶联方法
        1.3.1 物理偶联法
        1.3.2 化学偶联法
    1.4 酶协同微纳米载体的生物医学应用
        1.4.1 酶协同微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1.4.2 酶协同微纳米载体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1.5 酶驱动微纳米载体的生物医学应用
        1.5.1 酶驱动微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1.5.2 酶驱动微纳米载体的驱动机理
        1.5.3 酶驱动微纳米载体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化学原料与试剂
        2.1.2 生物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主要实验方法
        2.3.1 ZnPc@ZIF-8@GOx的制备
        2.3.2 SiO_2@Fe_3O_4@TAPP@Urease(MHSTU)的制备
        2.3.3 LM@PDA@CF&Urease(LPCU)的制备
    2.4 表征技术与方法
        2.4.1 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
        2.4.2 运动性能表征
        2.4.3 体外生物实验
        2.4.4 体内生物实验
第3章 葡萄糖氧化酶功能化ZnPc@ZIF-8 纳米载体的体外光动力和饥饿协同治疗应用
    3.1 引言
    3.2 ZnPc@ZIF-8 的制备与表征
        3.2.1 ZnPc的单分散态验证
        3.2.2 分散光敏剂方法通用性验证
        3.2.3 ZnPc负载量的优化
    3.3 ZnPc@ZIF-8 的体外光动力治疗
        3.3.1 单线态氧产生与检测
        3.3.2 体外光动力毒性评估
    3.4 ZnPc@ZIF-8@GOX的制备与表征
    3.5 ZnPc@ZIF-8@GOX的体外协同治疗
    3.6 ZIF-8 体外降解的原位检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脲酶功能化SiO_2@Fe_3O_4@TAPP微米马达载体的靶向芯片光动力抗菌应用
    4.1 引言
    4.2 空心SiO_2@Fe_3O_4@TAPP@Urease的制备与表征
        4.2.1 PS与空心SiO_2制备与表征
        4.2.2 羧基功能化Fe_3O_4的制备与表征
        4.2.3 脲酶驱动二氧化硅基光敏剂平台的构筑与表征
    4.3 脲酶驱动微米平台的运动行为研究
        4.3.1 运动轨迹跟踪
        4.3.2 运动机理探索
        4.3.3 运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4.4 微米马达载体在芯片上磁趋向性靶向运输
    4.5 MHSTU 的体外光动力抗菌应用
        4.5.1 单线态氧生成能力评估
        4.5.2 增强的光动力抗菌性能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追踪的脲酶驱动液态金属纳米马达载体的靶向芯片增强药物和光热抗菌应用
    5.1 引言
    5.2 LM@PDA@CF&Urease(LPCU)的制备与表征
    5.3 LPCU纳米马达载体的运动行为研究
        5.3.1 增强扩散行为研究
        5.3.2 趋向性运动行为研究
    5.4 LM基纳米载体的抗菌性能研究
        5.4.1 增强的药物抗菌治疗
        5.4.2 近红外光诱导的LM的变形中间体的光热抗菌应用
        5.4.3 LPCU纳米马达载体的体内抗膀胱炎应用
    5.5 LPCU纳米马达载体的体内外动态追踪与成像
        5.5.1 体外动态追踪
        5.5.2 体内动态成像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放线菌来源新的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的克隆表达、转糖基性质和紫檀芪鼠李糖苷的细胞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糖类化合物概述
        1.1.1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
        1.1.2 糖类化合物的功能
        1.1.3 糖类化合物的合成
    1.2 糖基转移酶及其在糖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1.2.1 糖基转移酶概述
        1.2.2 糖基转移酶的作用机制
        1.2.3 鼠李糖基转移酶概述
    1.3 天然产物概述
    1.4 鼠李糖基化合物及其抗肿瘤功能
        1.4.1 鼠李糖基化合物概述
        1.4.2 鼠李糖基化合物的合成
        1.4.3 鼠李糖基化合物的抗肿瘤功能
    1.5 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的检测方法
        1.5.1 MTT比色法
        1.5.2 CCK-8比色法
    1.6 糖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1.6.1 质谱在糖类化合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1.6.2 核磁共振在糖类化合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1.7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意义
第二章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的异源表达与酶学性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2 菌株和质粒
        2.1.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1.4 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纯化
        2.1.5 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的转糖基性质的研究
        2.1.6 SeRhaT以紫檀芪为受体的转糖基反应条件优化
        2.1.7 天然产物鼠李糖苷的合成、分离纯化和分子量鉴定
        2.1.8 天然产物及其鼠李糖苷的HPLC、TLC分析
    2.2 结果
        2.2.1 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纯化
        2.2.2 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的转糖基性质的研究
        2.2.3 SeRhaT以紫檀芪为受体的转糖基反应条件优化
        2.2.4 天然产物鼠李糖苷的合成、分离纯化和分子量鉴定
    2.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檀芪鼠李糖苷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 主要试剂的配置
        3.1.3 紫檀芪鼠李糖苷对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检测
    3.2 结果
        3.2.1 紫檀芪及其鼠李糖苷对MCF-7和MCF-10A生长的抑制作用
        3.2.2 紫檀芪及其鼠李糖苷对HepG2和L-02生长的抑制作用
        3.2.3 紫檀芪及其鼠李糖苷对SW480生长的抑制作用
    3.3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相关酶活性的传感与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细胞膜简介
    1.2 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应用概述
        1.2.1 基于遗传改造技术的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应用
        1.2.2 基于非共价修饰的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应用
        1.2.3 基于化学修饰的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应用
        1.2.4 基于酶介导的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应用
    1.3 细胞膜相关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1.3.1 细胞膜上的酶活性检测概述
        1.3.2 蛋白脂质转移酶活性检测概述
    1.4 本论文的研究构思
第2章 新型多肽类活细胞膜工程化工具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蛋白表达及纯化
        2.2.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4 MIP-GFP1-10和GFP11 的体外自组装
        2.2.5 囊泡的制备与成像
        2.2.6 细胞培养
        2.2.7 细胞毒性实验
        2.2.8 活细胞成像
        2.2.9 流式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IP-GFP的表达、纯化和功能验证
        2.3.2 MIP-GFP锚定磷脂双分子层的验证
        2.3.3 MIP-GFP定位活细胞膜的验证
        2.3.4 探索MIP-GFP定位细胞膜的性能
        2.3.5 MIP在细胞膜中的方向性研究
        2.3.6 细胞毒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半合成荧光蛋白自组装的FRET探针用于检测细胞膜表面蛋白酶活性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半合成荧光蛋白体外自组装
        3.2.3 溶液体系中弗林蛋白酶的活性检测
        3.2.4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3.2.5 细胞培养
        3.2.6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3.2.7 检测细胞裂解液中的弗林蛋白酶活性
        3.2.8 活细胞膜表面弗林蛋白酶活性的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FPAP探针的设计原则
        3.3.2 sFPAP探针的条件优化
        3.3.3 FRET效率计算
        3.3.4 弗林蛋白酶活性的体外检测
        3.3.5 动力学和选择性研究
        3.3.6 细胞裂解液中弗林蛋白酶活性的监测
        3.3.7 活细胞膜表面弗林蛋白酶活性的监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脂质转移酶介导的细胞膜工程化新方法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蛋白表达、纯化及表征
        4.2.3 脂质转移酶催化的脂质化反应
        4.2.4 细胞培养
        4.2.5 细胞成像
        4.2.6 脂质转移酶介导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的稳定性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sNMT1蛋白的表征及功能验证
        4.3.2 脂质转移酶介导蛋白锚定到细胞膜
        4.3.3 脂质转移酶介导蛋白锚定细胞膜的条件优化
        4.3.4 普适性研究
        4.3.5 脂修饰产物锚定在细胞膜上的稳定性研究
        4.3.6 两种细胞膜工程化方法的性能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AuNPs的免标记双产物协同增强比色法检测脂质转移酶活性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5.2.3 体外检测Hs NMT1 活性
        5.2.4 多肽聚集物的表征
        5.2.5 条件优化
        5.2.6 HS-CoA和C14-CoA对AuNPs稳定性的影响
        5.2.7 si RNA转染
        5.2.8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5.2.9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5.2.10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检测原理
        5.3.2 基于AuNPs比色法检测脂质转移酶活性的可行性分析
        5.3.3 基于AuNPs比色法检测脂质转移酶活性的机制研究
        5.3.4 基于AuNPs比色法检测脂质转移酶活性的条件优化
        5.3.5 HsNMT1活性的体外检测
        5.3.6 HsNMT1抑制剂的研究
        5.3.7 细胞裂解液中HsNMT1的活性检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相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功能化纳米光敏剂设计合成及光动力治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光动力治疗
        1.1.1 光动力治疗的发展与优势
        1.1.2 光动力治疗的基本原理
        1.1.3 光敏剂的发展及局限性
    1.2 纳米光敏剂
        1.2.1 纳米光敏剂的优势
        1.2.2 可激活纳米光敏剂
        1.2.3 近红外激发纳米光敏剂
        1.2.4 位点特异纳米光敏剂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肿瘤还原环境激活型纳米光敏剂P-s-s-PpIX NP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细胞与动物
        2.2.3 化合物P-s-s-PpIX和P-PpIX的合成与表征
        2.2.4 纳米光敏剂P-s-s-PpIX NPs和P-PpIXNPs的制备
        2.2.5 P-s-s-PpIX NPs临界自猝灭浓度的测定
        2.2.6 P-s-s-PpIX NPs粒径、Zeta电位及形貌表征
        2.2.7 P-s-s-PpIX NPs稳定性表征
        2.2.8 P-s-s-PpIXNPs荧光性能表征
        2.2.9 P-s-s-PpIX NPs中PpIX释放行为表征
        2.2.10 P-s-s-PpIX NPs单线态氧产生能力表征
        2.2.11 P-s-s-PpIX NPs的细胞摄取及胞内定位行为表征
        2.2.12 P-s-s-PpIX NPs的光动力疗效评价
        2.2.13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s-s-PpIX和P-PpIX的合成与表征
        2.3.2 P-s-s-PpIX NPs的理化性能
        2.3.3 P-s-s-PpIX NPs的稳定性
        2.3.4 P-s-s-PpIX NPs释放PpIX的行为
        2.3.5 P-s-s-PpIX NPs的荧光性能
        2.3.6 P-s-s-PpIX NPs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
        2.3.7 P-s-s-PpIX NPs的细胞摄取及胞内定位行为
        2.3.8 P-s-s-PpIX NPs的光动力疗效
    2.4 本章小结
3 近红外激发癌细胞靶向纳米光敏剂U-C/A NP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细胞
        3.2.3 U-C/A NPs和U-C NPs的合成
        3.2.4 U-C/A NPs结构表征
        3.2.5 Zeta电位、粒径及形貌表征
        3.2.6 U-C/A NPs吸收光谱和上转换荧光光谱表征
        3.2.7 U-C/A NPs单线态氧产生能力表征
        3.2.8 U-C NPs细胞成像表征
        3.2.9 U-C/A NPs的癌细胞靶向性能表征
        3.2.10 U-C/A NPs的光动力疗效评价
        3.2.11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U-C/A NPs的合成与表征
        3.3.2 U-C/A NPs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3.3.3 U-C NPs和U-C/A NPs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
        3.3.4 U-C NPs的细胞成像
        3.3.5 U-C/A NPs的癌细胞靶向性能
        3.3.6 U-C/A NPs在细胞内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
        3.3.7 U-C/A NPs的光动力疗效
    3.4 本章小结
4 线粒体靶向近红外纳米光敏剂U-C/T NP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细胞与动物
        4.2.3 U-C/T NPs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4.2.4 U-C/T NPs溶液产生单线态氧能力的表征
        4.2.5 U-C/T NPs的胞内定位行为表征
        4.2.6 U-C/T NPs在细胞内产生单线态氧能力的表征
        4.2.7 U-C/T NPs损伤线粒体行为的表征
        4.2.8 U-C/T NPs体外光动力疗效评价
        4.2.9 U-C/T NPs体内光动力疗效评价
        4.2.10 U-C/T NPs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4.2.11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U-C/T NPs的合成与表征
        4.3.2 U-C/T NPs溶液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
        4.3.3 U-C/T NPs的胞内定位行为
        4.3.4 U-C/T NPs在细胞内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
        4.3.5 U-C/T NPs的线粒体损伤能力
        4.3.6 U-C/T NPs的体外光动力疗效
        4.3.7 U-C/T NPs的体内光动力疗效
        4.3.8 U-C/T NPs的体内生物安全性
    4.4 本章小结
5 肿瘤酸度诱导电荷反转的线粒体靶向近红外纳米光敏剂U-C/T-DM NP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细胞与动物
        5.2.3 U-C/T-DM NPs、U-C/T-SA NPs和U-C-DM NPs合成与结构表征
        5.2.4 U-C/T-DM NPs的粒径、Zeta电位和形貌表征
        5.2.5 U-C/T-DM NPs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
        5.2.6 U-C/T-DM NPs溶液单线态氧产生能力表征
        5.2.7 U-C/T-DM NPs的癌细胞摄取及胞内定位表征
        5.2.8 U-C/T-DM NPs在细胞内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表征
        5.2.9 U-C/T-DM NPs损伤细胞线粒体能力的表征
        5.2.10 U-C/T-DM NPs体外光动力疗效评价
        5.2.11 U-C/T-DM NPs体内组织分布
        5.2.12 U-C/T-DM NPs体内光动力疗效和生物安全性评价
        5.2.13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U-C/T-DM NPs的合成与表征
        5.3.2 U-C/T-DM NPs的粒径及形貌特征
        5.3.3 U-C/T-DM NPs的电荷反转能力
        5.3.4 U-C/T-DM NPs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
        5.3.5 U-C/T-DM NPs溶液单线态氧产生能力
        5.3.6 U-C/T-DM NPs的癌细胞摄取及胞内定位
        5.3.7 U-C/T-DM NPs在细胞内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
        5.3.8 U-C/T-DM NPs损伤细胞线粒体能力
        5.3.9 U-C/T-DM NPs体外光动力疗效
        5.3.10 U-C/T-DM NPs的体内组织分布
        5.3.11 U-C/T-DM NPs体内光动力疗效
        5.3.12 U-C/T-DM NPs的体内生物安全性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细胞静默区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生物成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拉曼散射
        1.1.1 拉曼散射的发现
        1.1.2 拉曼散射的原理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1.2.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发现
        1.2.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机理
    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基底
        1.3.1 单组分SERS纳米颗粒
        1.3.2 多组分SERS纳米颗粒
    1.4 拉曼报告分子
        1.4.1 指纹区拉曼报告分子
        1.4.2 细胞静默区拉曼报告分子
    1.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生物医学应用
        1.5.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1.5.2 病原体的检测
        1.5.3 生物成像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拟开展工作
第2章 基于金银合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炔基拉曼报告分子的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缺血体系中缺氧的成像分析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缺氧响应的拉曼报告分子(MPP)的合成
        2.2.3 单壁碳纳米管/银纳米颗粒复合物(SWCNT/AgNPs)的制备
        2.2.4 单壁碳纳米管/金银合金纳米颗粒复合物(SWCNT/Ag/AuNPs)的制备
        2.2.5 SERS纳米探针(SWCNT/Ag/AuNPs/MPP)的制备
        2.2.6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稳定性的分析
        2.2.7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用于溶液相中不同含氧量的分析
        2.2.8 细胞培养
        2.2.9 SWCNT/AgNPs/MPP 纳米探针和SWCNT/Ag/AuNPs/MPP 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分析
        2.2.10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用于细胞的拉曼成像分析
        2.2.11 组织样品的制备
        2.2.12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用于组织样品的拉曼成像分析
        2.2.13 ELISA法分析细胞裂解液中的人低氧诱导因子(HIF1A)
        2.2.14 ELISA法分析组织中老鼠低氧诱导因子(Hifla)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的制备和表征
        2.3.2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的SERS性能分析
        2.3.3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的稳定性及体外缺氧的比率型分析
        2.3.4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的细胞摄取能力和细胞毒性分析
        2.3.5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用于细胞缺氧的拉曼成像分析
        2.3.6 SWCNT/Ag/AuNPs/MPP纳米探针用于肝缺血缺氧的拉曼成像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 SWCNT/Ag/AuNPs的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用于 DNase Ⅰ活性的检测及成像分析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3.2.2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的制备
        3.2.3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用于溶液相中的分析
        3.2.4 细胞培养
        3.2.5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分析
        3.2.6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用于细胞的拉曼成像分析
        3.2.7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及细胞裂解液中DNase Ⅰ活性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WCNT/Ag/AuNPs的制备及表征
        3.3.2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的制备和细胞内DNase Ⅰ活性的检测机理
        3.3.3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的传感性能和稳定性分析
        3.3.4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和摄取能力分析
        3.3.5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用于细胞中DNase Ⅰ活性的拉曼成像分析
        3.3.6 SWCNT/Ag/AuNPs/HPDNA/MB纳米探针用于细胞裂解液中DNase Ⅰ活性的SERS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金银合金/多孔二氧化硅核壳纳米颗粒和炔基/Ru配合物的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用于细胞中CO的成像分析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4.2.2 拉曼报告分子PBTD/Ru(Ⅱ)的合成
        4.2.3 多孔二氧化硅包裹金银合金纳米颗粒(AuAg@p-SiO_2NPs)的制备
        4.2.4 PBTD/Ru(Ⅱ)-AuAg@p-SiO_2纳米探针的制备
        4.2.5 PBTD/Ru(Ⅱ)-AuAg@p-SiO_2纳米探针用于溶液相中的分析
        4.2.6 PBTD/Ru(Ⅱ)-AuAg@p-SiO_2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分析
        4.2.7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4.2.8 PBTD/Ru(Ⅱ)-AuAg@p-SiO_2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的拉曼成像分析
        4.2.9 PBTD/Ru(Ⅱ)-AuAg@p-SiO_2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的拉曼成像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BTD/Ru(Ⅱ)的合成和对CO的响应性能
        4.3.2 PBTD/Ru(Ⅱ)-AuAg@p-SiO_2NPs纳米探针的制备和表征
        4.3.3 PBTD/Ru(Ⅱ)-AuAg@p-SiO_2NPs纳米探针的传感性能和稳定性分析
        4.3.4 PBTD/Ru(Ⅱ)-AuAg@p-SiO_2NPs纳米探针的细胞摄取能力和细胞毒性分析
        4.3.5 PBTD/Ru(Ⅱ)-AuAg@p-SiO_2NPs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内CO的拉曼成像分析
        4.3.6 PBTD/Ru(Ⅱ)-AuAg@p-SiO_2NPs纳米探针用于组织中CO的拉曼成像分析
        4.3.7 PBTD/Ru(Ⅱ)-AuAg@p-SiO_2NPs纳米探针用于组织内源性CO的拉曼成像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金包中空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SERS纳米标签的制备及用于高信背比的细胞成像分析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拉曼报告分子EP的合成
        5.2.3 AgNPs的合成
        5.2.4 Ag@EP的制备
        5.2.5 AgAu-EP@Au纳米标签的制备
        5.2.6 AgAu-EP@Au/MBN纳米探针的制备
        5.2.7 AgAu-EP@Au纳米标签用于溶液相中的分析
        5.2.8 AgAu-EP@Au纳米标签的光稳定性分析
        5.2.9 细胞培养
        5.2.10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5.2.11 AgAu-EP@Au纳米标签的细胞毒性分析
        5.2.12 AgAu-EP@Au纳米标签和AgAu-EP@Au/MBN纳米探针用于细胞的拉曼成像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gAu-EP@Au纳米标签的制备和表征
        5.3.2 AgAu-EP@Au纳米标签的SERS性能分析
        5.3.3 AgAu-EP@Au纳米标签的稳定性分析
        5.3.4 AgAu-EP@Au纳米标签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能力分析
        5.3.5 AgAu-EP@Au/MBN纳米探针用于细胞的拉曼成像分析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表征谱图
致谢

(6)金纳米花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癌症热疗方法概述
        1.1.2 光热治疗的原理
    1.2 纳米材料在光热治疗上的应用
        1.2.1 用于无创光热治疗的近红外光
        1.2.2 近红外光热响应的纳米材料
        1.2.3 近红外光响应金纳米材料的生物医药应用
    1.3 近红外光热响应金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面分子设计
        1.3.1 基于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模板法
        1.3.2 基于生物介质中稳定性的表面分子设计
        1.3.3 基于协同治疗的表面分子设计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金纳米花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多粘菌素E包裹金纳米花粒子(PE@AuNFs)的制备
        2.3.2 柠檬酸钠封端的金(SC@AuNPs)的制备
        2.3.3 紫外-可见光谱的表征
        2.3.4 PE@AuNFs的粒径表征
        2.3.5 PE@AuNFs的 TEM和 EDS表征
        2.3.6 PE@AuNFs的 XRD表征
        2.3.7 PE@AuNFs的光热转换性能表征
        2.3.8 PE@AuNFs的溶血实验
        2.3.9 PE@AuNFs的体外热疗效果的MTT检测
        2.3.10 PE@AuNFs的抗菌效果检测
        2.3.11 PE@AuNFs体外热疗效果的荧光拍照表征
        2.3.12 PE@AuNFs的体内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E@AuNFs的紫外-可见光谱
        2.4.2 PEn@AuNFs的 TEM和 EDS表征
        2.4.3 PE@AuNFs的粒径分析
        2.4.4 PE@AuNFs的 XRD表征
        2.4.5 PE@AuNFs的光热转换性能表征
        2.4.6 PE@AuNFs的溶血实验
        2.4.7 PE@AuNFs的体外热疗效果的MTT检测
        2.4.8 PE@AuNFs的抗菌效果检测
        2.4.9 PE@AuNFs体外热疗效果的荧光拍照
        2.4.10 PE@AuNFs的体内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两性离子化金纳米花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硫醇官能化磺基甜菜碱(SB-SH)的制备
        3.3.2 PE@AuNFs的制备
        3.3.3 SB-SH@AuNFs的制备
        3.3.4 SB-SH@AuNFs的紫外-可见光谱
        3.3.5 SB-SH@AuNFs的 TEM和 EDS表征
        3.3.6 SB-SH@AuNFs的 XRD表征
        3.3.7 SB-SH@AuNFs的 FTIR表征
        3.3.8 SB-SH@AuNFs的 XPS表征
        3.3.9 SB-SH@AuNFs的光热转换性能表征
        3.3.10 SB-SH@AuNFs的体外热疗效果的MTT检测
        3.3.11 SB-SH@AuNFs的热疗效果检测
        3.3.12 SB-SH@AuNFs的体内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巯基化两性离子(SB-SH)的制备
        3.4.2 SB-SH@AuNFs的紫外-可见光谱
        3.4.3 SB-SH@AuNFs的 TEM表征
        3.4.4 SB-SH@AuNFs的 XRD表征
        3.4.5 SB-SH@AuNFs的 FTIR分析
        3.4.6 SB-SH@AuNFs的 XPS分析
        3.4.7 SB-SH@AuNFs的光热转换性能表征
        3.4.8 SB-SH@AuNFs的体外热疗效果的MTT检测
        3.4.9 SB-SH@AuNFs体外热疗效果的荧光拍照
        3.4.10 SB-SH@AuNFs的体内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DOX-SH@AuNFs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体外抗肿瘤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巯基化阿霉素(DOX-SH)的制备
        4.3.2 PE@AuNFs的制备
        4.3.3 DOX-SH@AuNFs的制备
        4.3.4 DOX-SH@AuNFs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4.3.5 DOX-SH@AuNFs的 TEM表征
        4.3.6 DOX-SH@AuNFs的 XRD表征
        4.3.9 DOX-SH@AuNFs的光热转换性能表征
        4.3.10 DOX-SH@AuNFs体外热疗效果的MTT检测
        4.3.11 DOX-SH@AuNFs体外热疗效果的荧光拍照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巯基化阿霉素(DOX-SH)的表征与检测
        4.4.2 DOX-SH@AuNFs的紫外-可见光谱
        4.4.3 DOX-SH@AuNFs的 TEM和 XRD表征
        4.4.4 DOX-SH@AuNFs的光热转换性能表征结果
        4.4.5 DOX-SH@AuNFs的体外热疗效果的MTT检测
        4.4.6 DOX-SH@AuNFs体外热疗效果的荧光拍照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基于聚多巴胺和酞菁光敏剂增强抗肿瘤活性的光响应型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实体肿瘤
        1.1.1 微环境特点
        1.1.2 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1.2 光动力疗法
        1.2.1 作用机制
        1.2.2 光敏剂
        1.2.3 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
    1.3 光热疗法
        1.3.1 作用机制
        1.3.2 热疗剂
        1.3.3 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
    1.4 联合疗法
        1.4.1 联合疗法的基本概念
        1.4.2 光热/光动力联合疗法
        1.4.3 诊疗一体化
    1.5 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干扰细胞内GSH/GSSG氧化还原平衡的PDT治疗体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细胞
        2.2.2 仪器
        2.2.3 溶液配制
        2.2.4 ZnPc1的合成与表征
        2.2.5 ZHNP的制备
        2.2.6 单线态氧检测
        2.2.7 细胞培养
        2.2.8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2.2.9 细胞内谷胱甘肽检测
        2.2.10 体外抗肿瘤活性
    2.3 结果与讨论
        2.3.1 ZHNP的制备与光谱性质研究
        2.3.2 ZHNP解聚过程
        2.3.3 单线态氧检测
        2.3.4 体外抗肿瘤活性
        2.3.5 体外抗肿瘤机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2D-PDA高效负载ZnPc2纳米药物制备及PTT/PDT联合治疗体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细胞与动物
        3.2.2 仪器
        3.2.3 PZNS的制备
        3.2.4 活性氧检测
        3.2.5 细胞多色成像
        3.2.6 细胞共定位
        3.2.7 体外抗肿瘤活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2D-PDA的制备与表征
        3.3.2 PZNS的制备与表征
        3.3.3 活性氧检测
        3.3.4 光热转换性能检测
        3.3.5 PZNS在细胞内的分布
        3.3.6 体外抗肿瘤活性
        3.3.7 Hoechst核染色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热响应型药物控释系统的构建及PTT/PDT联合治疗体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细胞与动物
        4.2.2 仪器
        4.2.3 PATP的制备
        4.2.4 活性氧检测
        4.2.5 光热转换能力检测
        4.2.6 体外抗肿瘤活性
        4.2.7 体内抗肿瘤活性
        4.2.8 多模式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TP的制备与表征
        4.3.2 光谱性质研究
        4.3.3 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4.3.4 药物缓释及活性氧检测
        4.3.5 体外抗肿瘤活性
        4.3.6 体内抗肿瘤活性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用于ROS扩散的Janus型纳米马达的制备及其PTT/PDT联合增效体系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细胞与动物
        5.2.2 仪器
        5.2.3 PCZN的制备
        5.2.4 运动性能研究
        5.2.5 细胞内的分布
        5.2.6 活性氧检测
        5.2.7 体外抗肿瘤活性
        5.2.8 体内抗肿瘤活性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气泡模板的形成机制
        5.3.2 PCZN的制备与表征
        5.3.3 气体检测
        5.3.4 运动能力检测
        5.3.5 活性氧检测
        5.3.6 体外光敏抗肿瘤活性
        5.3.7 协同功能
        5.3.8 体内抗肿瘤活性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宫颈癌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及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原代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化疗敏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正文
    前言
    第一部分 人肝癌稳定细胞系、原代肝癌细胞培养及化疗药物敏感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化疗药物敏感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肝癌细胞系HepG-2及原代肝癌细胞中加入化疗药后DLC-1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个人简历
致谢

(10)恶性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内检测法
    1.1 祼鼠移植
    1.2 肿瘤肾包膜下移植法
2 体外检测法
    2.1 人体肿瘤细胞集落测定法
    2.2 放射性标记代谢物前体掺入法
    2.3 荧光分析法
    2.4 MTT法
    2.5 二甲氧唑黄比色 (XTT colorimetric assay, XTT) 法
    2.6 ATP生物发光法
    2.7 染料排斥法 (又名:区别染色细胞毒试验, differential staining cytotoxicity assay)
    2.8 流式细胞仪法
    2.9 细胞凋亡法
    2.10 嗜银蛋白染色法
    2.11 乳酸脱氢酶检测
    2.12 端粒酶活性法
    2.13 胶原凝胶小滴植入法 (collagen droplet embedded drug sensitivity test, CD-DST)
    2.14 TECIA法

四、MTT快速比色法在癌细胞体外药敏实验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酶功能化活性微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D]. 徐丹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放线菌来源新的鼠李糖基转移酶SeRhaT的克隆表达、转糖基性质和紫檀芪鼠李糖苷的细胞毒性研究[D]. 高亚飞. 山东大学, 2021(09)
  • [3]细胞膜工程化方法及相关酶活性的传感与成像研究[D]. 孙素娟. 湖南大学, 2020(02)
  • [4]功能化纳米光敏剂设计合成及光动力治疗应用研究[D]. 夏菁.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细胞静默区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生物成像分析研究[D]. 覃小洁. 湖南大学, 2020(02)
  • [6]金纳米花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D]. 于淑倩. 燕山大学, 2020(01)
  • [7]基于聚多巴胺和酞菁光敏剂增强抗肿瘤活性的光响应型疗法研究[D]. 詹其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8]宫颈癌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及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D]. 马秀萍.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9]原代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化疗敏感实验研究[D]. 韩建立. 山西医科大学, 2010(10)
  • [10]恶性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进展[J]. 姚清深,俸小平. 医学综述, 2009(24)

标签:;  ;  ;  ;  ;  

MTT快速比色法在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