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方案设计

偏瘫康复方案设计

一、偏瘫康复方案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锦澍[1](2021)在《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无法得到足够剂量康复运动训练的现状,探讨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能否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对照护者负担的影响,为寻找适合我国东北地区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选取长春市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院内康复训练以及健康宣教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照护者接受每周1次的培训,同时给予患者为期21天的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每天40分钟,每周6天),训练内容包含上肢运动功能训练、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以及转移功能训练等四个模块。分别在基线、干预后10天以及干预后21天评估结局指标。评估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Fugl-Meyer量表(FMA)、Berg量表(BBS)、Barthel指数(BI)、焦虑情绪量表(SAS)、抑郁情绪量表(SDS)以及照护者负担量表(ZBI)。使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以及x2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此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对照护者负担的影响。结果:1.基线评估:两组研究对象基线时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SAS标准分值、SDS标准分值、ZBI分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并且SAS、SDS、ZBI不同等级的人数分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干预10天后,干预组患者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均明显升高(P<0.05);干预21天后干预组患者的FMA总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均显着升高(P<0.05),但两组间的FMA上肢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的改善幅度在干预10天和21天后均显着升高(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0天和21天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均显着增加(P<0.05)。3.焦虑抑郁情绪的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干预21天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显着降低(P<0.05),并且其改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基线相比,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1天后的SAS、SDS得分均显着降低(P<0.05)。4.照护者负担的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ZBI得分的改善程度显着升高(P<0.05);与基线相比,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1天后ZBI分值显着降低(P<0.05)。5.干预期间未发生任何与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1.与常规院内康复组相比,为期21天的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更显着的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在干预后10天便已产生。2.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显着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能有效减轻照护者负担。3.照护者辅助院内康复训练具有高安全性,是适合中国东北地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值得推广。

魏冬[2](2021)在《基于人机协同策略的随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偏瘫患者日益增多,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医疗资源短缺、医疗设备有缺陷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面向下肢康复领域,设计了一套随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这套系统以人机协同思想为核心,可辅助偏瘫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过程。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设计的随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由随动训练平台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两部分构成。随动训练平台利用双目相机捕捉使用者位置信息,并设计随动跟踪控制器实时跟踪使用者移动,提供安全保护,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用于纠正使用者的下肢运动姿态。两部分共同工作,在帮助使用者进行地面康复训练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安全保护和体重支撑。(2)基于对人体下肢运动姿态的分析设计了有限状态机模型,将偏瘫患者的不同康复训练任务和不同下肢动作归结为一个个独立的状态,捕捉上肢的表面肌电信号和足底力信号设计意图识别算法驱动状态切换,从而帮助外骨骼机器人理解使用者的运动意图。(3)针对意图识别的滞后和步态轨迹的误差等问题,提出了“人在环中”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利用屏障函数将外骨骼机器人的任务空间划分为可用区域和不可用区域。当人体下肢带动外骨骼在可用区域运动时,系统仅会提供重力补偿帮助患者自由地在区域内调整运动轨迹,而一旦外骨骼进入不可用区域时,则会立即受到强大的系统抑制力将使用者送回可用区中。从而使得系统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顺应使用者的主动运动意图,而在非法的区域中纠正使用者错误的运动意图。(4)为提高偏瘫患者对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治疗的积极性,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软件平台。利用虚拟现实硬件设备,捕捉使用者的行为并传送到虚拟现实中复现,而使用者在虚拟现实中观察到的世界变化又会使得其在现实世界中作出相应的行为改变,从而达到闭环的沉浸式的康复治疗体验。

孙伊婷[3](2021)在《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背景: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脑梗死患者常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步行能力障碍,偏瘫步态为其典型表现之一。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其作用效果与现代肢体康复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中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传统太极拳套路,这很难应用于脑卒中后功能障碍重的患者,且改善功能障碍的范围有限。故本研究分析了太极拳套路中改善运动功能的关键姿势,并结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分解,使之能够适用于脑卒中不同功能障碍分期的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目的:观察太极拳姿势训练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接受现代康复训练,训练以Bobath方法为主;试验组在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姿势训练,太极拳姿势训练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姿势标准,将传统太极拳进行改良、化裁,选取其中6式为主要训练姿势。治疗周期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全足平衡性、步速、患侧步长、步宽、步幅、患侧支撑时间、摆动时间、步态周期、患侧足轴角)和临床量表评分进行分析(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Extremity Scale,FMA、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thal Index,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table for stroke Specialization,SS-QOL)。主要疗效指标为全足平衡性,次要疗效指标为其它生物力学指标和临床量表评分。对所有疗效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组内指标的比较来分析各组内治疗前后的疗效,通过两组组间比较来探讨治疗方案的优效性。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各自组内比较:步态参数方面: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两组在全足平衡性方面均有改善。两组在步速上均较疗前改善明显(P<0.01),步长、步幅均较疗前改善明显(P<0.05),支撑时间、足轴角减小的步态参数上均较疗前改善明显(P<0.01)。患侧步宽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试验组缩小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缩小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的患侧FMA评分和BBS评分均增加,NHISS、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减小,由于两组采用了相同的基础治疗,具备较好的平行性。2、治疗后组间比较:在步态参数方面:主要疗效指标全足平衡性上,试验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全足平衡性更趋向于正常,表现在足内翻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纠正了卒中患者的下肢痉挛步态。试验组步速较对照组增加幅度更大(P<0.01),试验组患侧步长、步幅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1),试验组患侧支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足轴角减小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BS评分显着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NHISS、mRS评分减小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BI和SSQOL评分的增加上也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太极拳姿势训练联合现代康复训练与单纯现代康复训练均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2、太极拳姿势训练联合现代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现代康复训练。

耿花蕾[4](2021)在《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围绕大脑双侧性调控和协同的问题,以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为主要研究位点,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T1、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结合患者临床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采用多模态分析方法,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以及功能连接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多角度、多层次表达脑卒中损伤后及功能恢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调控问题,以及针刺阳陵泉真穴或假穴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脑功能响应特征。研究方法:本试验纳入脑梗死发病2个月以内的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左侧或右侧偏瘫)的患者66例次,损伤以单侧主要运动通路上的基底节区和(或)放射冠为主。以简化的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完成临床疾病背景相关信息的采集。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66例次。所有受试者入组接受1次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包括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纵向弛豫(T1)、针刺态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扫描。中风偏瘫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组接受真穴刺激和假穴刺激的例次比例分别是2:1,所有受试者在磁共振扫描后均接受针感量表评价。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各向异性分数(FA)、功能连接度(FC),描述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Spearman检验,验证FMA、病程和针感等级与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在图像预处理阶段,进行了图像的左右翻转及平均,即以下所有图像结果右侧均表示患侧。1 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的结果4组受试者(患者真/假穴组、健康人真/假穴组)的年龄、性别经检验,各组间P值均>0.05,各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2组中风偏瘫患者的FMA值P=0.47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磁共振影像学结果2.1基于体素形态学(VBM)分析中风偏瘫患者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与健康人的差异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受试者的结构像磁共振数据进行VBM分析,结果显示中风偏瘫受试者与健康人相比,GVM在丘脑(右)、尾状核(右)和侧脑室(右)显着降低。2.2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FA值差异显着的脑区应用TBSS,将所有中风偏瘫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的DT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观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结果显示,和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受试者的FA值明显降低的脑区有: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大脑脚、右侧内囊前脚、右侧内囊后脚、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双侧放射状前冠、双侧上放射冠、右侧后放射冠、右侧丘脑后放射冠(包括视辐射)、右侧外囊、右侧上纵束、右侧额枕上束和右侧绒毡层(P值均<0.001)。2.3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不同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度(FC)的影响患者中风后,和健康人相比,静息态时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减低的相关脑区包括:M1(左,L)-M1(右,R)、M1(L)-PMC(R)、M1(R)-SMA(L)、M1(R)-SMA(R)、M1(R)-PMC(R)。针刺健康人阳陵泉真穴(健康真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真穴(偏瘫真穴组)时,受试者 M1(R)-M1(L)、SMA(R)-M1(L)、SMA(L)-Ml(R)、SMA(R)-M1(R)、SMA(L)-PMC(R)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真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真穴组降低,但P=0.05,差异并不显着。针刺健康人阳陵泉假穴(健康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PMC之间的FC值相对于静息态时增加;针刺中风偏瘫患者阳陵泉假穴(偏瘫假穴组)时,受试者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对于静息态时增加;在接受阳陵泉假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假穴组的右侧M1-SMA、右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降低。在健康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健康真穴组的双侧半球的M1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健康假穴组升高;在中风偏瘫受试者中,针刺态时偏瘫真穴组的双侧半球间的M1、SMA及左侧SMA-PMC之间的FC值相较于偏瘫假穴组升高。3临床量表结果与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的FC值的相关性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双侧M1的FC值与FMA值显着正相关。中风偏瘫受试者静息态右侧M1-SMA的FC值与病程显着正相关。针感级别与运动皮层连接组FC值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意义:中风偏瘫后,患者的灰质体积萎缩主要出现在病灶侧。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后大脑的结构出现双侧性变化,即损伤出现在患侧的同时,也会出现在健侧大脑的相应区域,其中枢神经机制可能是非病灶的胼胝体纤维受损;患侧除了运动相关脑白质纤维结构受损,非运动相关的脑白质纤维同样会受到影响。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后,患者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功能连接出现双侧性变化。单侧运动通路受损,可造成患侧运动功能连接组的功能连接降低,同时继发双侧大脑半球间,即患侧和健侧功能连接度的降低,其中以患侧M1区与其余各个脑区的功能连接降低为主。针刺对中风后偏瘫康复的促进通过对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的双侧性和整体性调控实现。针刺单侧阳陵泉真穴能够促进患者双侧运动皮层连接组相关位点的患侧半球内及双侧半球间的功能连接;针刺穴位可激活因卒中而减少的脑区功能连接,使受损的FC接近于健康人的状态;针刺受试者的穴位和非穴位,大脑中枢的响应在运动相关脑区有显着差别。在刺激患侧阳陵泉真穴时,能够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运动皮层连接组双侧性重塑及功能恢复。

李婉莹[5](2021)在《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以下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 Med、Cochrane。每个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开始,截至2020年10月,筛选出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评价表对纳入文献的风险进行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同时制作森林图和漏斗图。结果⑴本次研究共纳入1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含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402名。治疗组的干预措施均为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包括常规针刺结合康复、单纯康复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⑵Meta分析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4.65,95%Cl(3.10,7.0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MD=10.28,95%Cl(7.78,12.77),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的M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MD=-0.49,95%Cl(-0.62,-0.35),P<0.00001],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⑶在定性分析中,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brunnstrom评分、berg评分、GQOL-74评分、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CSI评分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但由于这部分文献数量各仅有一篇,因此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结论本次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单纯康复及药物治疗,且在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痉挛上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本次纳入的文献大多质量不高,整体样本量偏小,今后若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尚需更多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且应增加随访观察以进一步明确针刺治疗的远期疗效。

张凤娇[6](2020)在《基于FBS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根据近几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目前死亡率居首位的疾病。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中,有75%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终身残疾,这对康复医疗设备的研究和发展,康复医疗体系的完善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调查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是早期康复阶段的患侧肢体缺乏活动锻炼,进而导致神经系统损坏,肌肉痉挛、萎缩,关节活动僵硬,甚至瘫痪的情况。大量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对其身体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理论得知,肢体不断的重复训练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映射区域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大脑的可塑性改变。因此,本文通过引入FBS理论设计模型,提出一种运用FBS设计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锻炼的康复椅设备,探讨从用户需求入手到运用模型进行设计的完整流程。本文运用FBS设计模型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需求分析,总结分析用户需求因素,确立用户的层次需求因素。将用户需求进行参考价值和可行性分析,转化为设计过程中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功能需求,以此运用用户体验地图的方式探寻用户的预期行为。结合文献分析和研究,以预期行为为参考,再次寻找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点以及用户的痛点,推导产品的结构组成。从而形成以需求为基础,以FBS理论设计模型为指导的设计方法,完成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实践部分。本研究拓宽了FBS设计理论模型的应用领域,完善了FBS理论模型的设计方法,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研究提供借鉴,为康复医疗产品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策略和思路。康复产品的设计研究解决了传统康复方式的弊端,为用户和家庭带来康复的希望,为医护人员分担工作压力,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前进动力。

张天懿[7](2020)在《基于偏瘫患者康复需求的多功能医疗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牟葆田[8](2020)在《末端主被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文中认为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于术后偏瘫患者,现在较为普遍的康复治疗方法为运动疗法。主要依靠理疗师一对一的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间长,运动不精准,对患者的康复情况没有直观的量化分析。而且目前专业理疗师数量少,无法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康复机器人可以让理疗师免于不断重复枯燥的体力工作,效率更高,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上肢偏瘫患者临床康复要求,对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减重的末端主被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方案。文章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针对国内外现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发展状况,分析了市场上现有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特点,依据人体上肢结构和各关节自由度的运动范围,基于Creo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该机器人是一种末端主被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实现躺姿康复或坐姿康复以满足偏瘫患者不同恢复时期的训练需求,能够适用主动康复和被动康复,同时也可以实现左右臂互换;为了减小患者主动康复时施加的肌力,设计了一种气动平衡装置对康复臂自重进行平衡;对机器人结构中采用的关键零部件诸如电机、减速器、气缸等进行了计算和选型。根据临床经验,通过对康复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仿真模拟康复训练基本动作,验证了机构运动空间满足大多数患者的康复需求;对康复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了变形分析,对臂长和杆件壁厚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康复臂的末端减重,改善了动态特性。

江澜[9](2020)在《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以大脑双侧性重塑为切入点,探究中风偏瘫患者损伤及针刺疗程介导的康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功能及结构的变化,阐释针刺促进脑重塑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纳入梗死灶位于单侧运动通路的中风病偏瘫患者21例,并匹配健康受试者23例。予中风偏瘫患者“手足十二针”的规范化疗程干预,于单次针刺治疗后进行针感评价,于针刺疗程前后采集影像学数据并评价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应用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感兴趣区功能连接(ROI-FC)及脑白质图谱分析方法(ABA),计算脑功能及脑结构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中风偏瘫组与健康对照组及偏瘫针刺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评价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临床量表评价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运动评价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脑功能变化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患者双侧大脑同伦功能被破坏,主要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小脑下半月小叶、小脑蚓锥体、小脑山坡、海马附近区域、基底节区、丘脑、扣带回及中央旁小叶呈现减弱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针刺治疗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VMHC变化最为相关。2.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后顶叶皮层、双侧扣带回及左侧的中央前回。针刺治疗后,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扣带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存在于运动相关的单侧皮质区域及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颞上回及颞中回及双侧脑岛。针刺治疗后,主要存在于双侧广泛的运动相关的皮质区域及左侧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扣带回、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脑岛及顶上小叶,新出现了与处理视觉、听觉信息相关的双侧脑区。通过减少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减弱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并增加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增强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针刺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其他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连接模式,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重建。3.中风偏瘫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损伤与变化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病灶侧半球)镜像对称白质脑区较健侧半球(病灶对侧半球)或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白质脑区均为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上部、下部、丘脑后放射冠、矢状束、外囊、扣带束、上行纵束、额枕上束及绒毡层(P<0.05或0.01)。中风偏瘫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居中性白质脑区主要在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P<0.05或0.01)。白质纤维的继发性损伤广泛存在于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患侧半球及健侧半球。针刺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大脑患侧、健侧镜像对称脑白质纤维及居中性脑白质纤维FA值组内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白质纤维的FA值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4.中风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不同层面的结构变化在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域的不同层面,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CST病灶层面的FA 比值(rFA)始终最低,大小关系依次是内囊后肢rFA<大脑脚rFA<放射冠上部rFA<放射冠下部rFA<放射冠前部rFA。在远离梗死灶的大脑脚层面及放射冠层面,患侧CST均出现了继发性的损伤。针刺治疗后,CST在内囊后肢、大脑脚及放射冠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放射冠上部rFA在治疗后表现为轻微上升趋势,其余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结论:中风偏瘫后,患者大脑功能及结构的损伤均呈现双侧性泛化。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变化均表现为损伤与重塑并行的特点,但脑功能重组发生迅速且对运动功能的重建起主要的代偿作用,脑结构重塑发生缓慢,整体以继发性损伤为主、少数纤维修复为辅。针刺能够调节双侧半球的同伦功能,可能以双侧小脑扁桃体为锚点,整合运动的准备、执行与控制,并调控躯体感觉、认知、视觉、听觉及情绪相关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功能连接,促进偏瘫的运动康复。

刘鹏[10](2020)在《面向康复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系统范式设计及其VR实现》文中提出有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因脑卒中而导致的偏瘫患者数量日渐增多,因此产生了康复医疗人才与患者之间的供需矛盾。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该供需矛盾可通过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等得到缓解。为偏瘫患者提供康复训练与评估等功能的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训练系统存在训练和评估方法缺乏理论支撑、训练模式单一、训练过程乏味无趣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的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所示:建立基于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康复训练范式:基于易化技术和运动再学习偏瘫康复训练方法,以Brunnstrom疗法为理论依据,提出根据患者病理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式的设计范式。同时为满足多关节和重复训练等康复需求,为每种训练模式提供了训练关节的可选和训练时间的可调等功能。设计针对主动与抗阻训练模式的VR游戏:为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与增强患者的参与感,本文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和训练模式的特点,基于康复训练理论基础和主动康复训练特点设计VR游戏。设计了基于VR游戏的以诱发患者自主运动意识的主动和抗阻训练模式,并实现了5款训练目标明确,具有重复训练功能,提供多种感官反馈的VR游戏。同时为有效促进患者受损神经的重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为被动、主被动、处方三种训练模式设计了上肢运动模拟可视化界面。提出基于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三种康复评估方法:康复评估是对患者运动能力判定的过程,对制定或修改康复训练计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鉴于当前Brunnstrom、Fugl-Meyer等传统量表评估方法在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上存有不足,本文提出基于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评估方法。基于传统评估方法并结合机器人评估特点,实现了基于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关节活动度、肌力强度两种原始数据评估法和以路径比和运动时间为特征值的运动质量评估法。本文最终实现了一套基于VR游戏并融合偏瘫康复训练和评估功能于一体的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系统。该系统能辅助医疗人员为患者提供高效的康复训练任务,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日常生活。

二、偏瘫康复方案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偏瘫康复方案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现状
        1.3.1 脑卒中患者及照护者负担现状
        1.3.2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训练的发展现状
        1.3.3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2.2.3 干预方案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2.8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干预方案实施情况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3.3 研究对象的基线数据比较结果
    3.4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3.5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3.6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3.7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3.8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照护者负担的影响
    3.9 不良事件
第4章 讨论
    4.1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2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4.3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减轻照护者负担
    4.4 不良事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人机协同策略的随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理论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随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设计思路与系统架构
    2.3 机械结构与电气设计
        2.3.1 机械结构
        2.3.2 电气设计
    2.4 主要零部件介绍
        2.4.1 驱动系统
        2.4.2 控制系统
        2.4.3 传感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视觉的随动跟踪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Openpose的人体关节位置计算方法
        3.2.1 主流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比较
        3.2.2 Openpose算法的基本原理
        3.2.3 基于双目相机的深度图像采集
    3.3 基于视觉的随动跟踪算法
        3.3.1 随动训练平台的运动学分析
        3.3.2 随动跟踪算法设计
    3.4 实验验证
        3.4.1 基于Openpose的人体关节位置计算方法实验验证
        3.4.2 随动跟踪算法的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合有限状态机的意图识别方法
    4.1 引言
    4.2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有限状态机设计
        4.2.1 人体行走时的步态分析
        4.2.2 有限状态机模型的设计
    4.3 基于肌电信号的外部状态切换算法
        4.3.1 表面肌电的生理原理
        4.3.2 肌肉选取与手势设计
        4.3.3 表面肌电信号提取与处理
        4.3.4 基于滑动窗口的神经网络分类器
    4.4 基于足底力的内部状态切换算法
    4.5 实验验证
        4.5.1 基于表面肌电的手势识别实验
        4.5.2 基于足底力的内部状态切换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在环中”的下肢外骨骼控制方法
    5.1 引言
    5.2 下肢外骨骼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5.3 “人在环中”的控制方法设计
        5.3.1 “人在环中”控制方法的数学基础
        5.3.2 “人在环中”的控制方法的设计思想
        5.3.3 “人在环中”控制方法的数学原理
        5.3.4 稳定性证明
    5.4 实验验证
        5.4.1 实验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软件平台
    6.1 引言
    6.2 系统硬、软件设计
        6.2.1 虚拟现实模块硬件选择
        6.2.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6.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软件
        6.3.1 VR场景设计
        6.3.2 VR角色设计
        6.3.3 VR康复训练方案设计
    6.4 实验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后步行能力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1. 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2. 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3. 太极拳促进脑梗死后肌力和肌张力改善的研究进展
        4. 思考与讨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
        1. 量表评定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2. 生物力学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3. 肌电参数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4. 能量参数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5. 总结与思考
        6.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
        1. 样本量
        2. 随机化
        3. 研究对象
        4. 分组方法
        5. 治疗方案
        6. 临床评估指标及方法
        7. 数据统计分析、采集和管理
        8. 伦理学要求
        9.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试验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
        3. 基线结果
        4. 治疗后结果
    分析与讨论
        1. 生物力学参数结果讨论
        2. 量表评分结果讨论
        3. 基于中医传统理论探讨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机制
        4. 基于现代康复理论探讨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机制
        5.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资料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2. Fugl-Meyer评分量表(FMA)
    附录3. 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RS)
    附录4. Berg平衡评分(BBS)
    附录5. Bathel指数(BI)
    附录6. 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1 中风后偏瘫概述
        2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治疗
        3 针刺疗法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研究进展
        4 针刺阳陵泉促进中风后偏瘫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的损伤及重塑
        1 脑卒中概述
        2 脑卒中后损伤大脑的重塑
        3 脑卒中后运动相关脑区损伤及重塑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4 运动皮层连接组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概述
        2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分析方法
        3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方向上的应用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影像学资料采集方案
        1.4 临床信息采集
        1.5 质量控制
        1.6 不良事件及处理
        1.7 数据处理分析方案
        1.8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量表的结果
        2.2 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结果
        2.3 临床量表结果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2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分析
        3.3 相关性的结果分析
        3.4 优势、创新与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标准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干预措施
        1.5 结局指标
    2 排除标准
    3 检索策略
        3.1 文献来源
        3.2 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5 文献质量评价及偏倚风险
    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结论
    1 结果
        1.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1.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1.4 Meta分析结果
        1.5 定性分析
        1.6 发表性偏倚
    2 结论
        2.1 文献质量
        2.2 疗效总结
        2.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讨论
    1 中西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1.1 中医认识及拮抗肌理论
        1.2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
    2 针刺与康复治疗的结合
        2.1 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的涵义与关系
        2.2 针刺拮抗肌与康复疗法的临床实践
    3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4 对未来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刺与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1 针刺疗法
    2 针刺与康复结合疗法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FBS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心脑血管疾病现状
        1.1.2 心脑血管疾病病理和临床表现
        1.1.3 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研究
    1.2 研究现状
        1.2.1 康复产品研究现状
        1.2.2 FBS模型研究现状
        1.2.3 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分析研究
    2.1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生理特征
        2.1.1 基本生命体征特点
        2.1.2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功能障碍
    2.2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心理特征
    2.3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行为特征
        2.3.1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上肢结构特征
        2.3.2 心脑血管疾病用户下肢结构特征
        2.3.3 运动康复疗法
    2.4 康复椅的使用环境研究
    2.5 用户需求研究总结
        2.5.1 用户人群定位
        2.5.2 用户需求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设计的理论基础
    3.1 概念设计
    3.2 FBS模型概述
    3.3 FBS模型的设计流程
    3.4 FBS模型理论的优缺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建基于用户需求因素的FBS设计体系
    4.1 用户需求因素的模型建立
        4.1.1 层次分析法与用户需求
        4.1.2 用户需求层次排列
    4.2 康复椅FBS设计
        4.2.1 康复椅的功能确定
        4.2.2 用户预期行为分析
        4.2.3 康复椅的结构选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康复椅的设计实践
    5.1 设计目标
    5.2 设计点分析
    5.3 方案研究
        5.3.1 方案初想
        5.3.2 方案完善
    5.4 三维模型构建
        5.4.1 人机工学尺寸分析
        5.4.2 三维模型建立
    5.5 设计说明
        5.5.1 康复椅简介
        5.5.2 康复椅使用说明
    5.6 方案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8)末端主被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现有上肢康复机器人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肢偏瘫治疗理论基础
    2.1 脑卒中偏瘫的概述
    2.2 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
    2.3 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2.4 人体上肢结构分析
        2.4.1 人体基准划分
        2.4.2 上肢自由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3.1 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要求与设计参数
    3.2 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的设计方案的选择比较
    3.3 康复机器人本体的结构设计
        3.3.1 垂直升降机构
        3.3.2 机械臂
        3.3.3 末端工具
    3.4 重力平衡装置
        3.4.1 重力平衡装置的结构设计
        3.4.2 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
    3.5 上肢康复机器人总体结构
    3.6 关键零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6.1 电机的计算与选型
        3.6.2 减速器的计算与选型
        3.6.3 滚珠丝杆的计算与选型
        3.6.4 气缸的计算与选型
        3.6.5 减压阀的计算与选型
        3.6.6 导轨的的计算与选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仿真与尺寸优化
    4.1 康复动作要求
    4.2 坐姿康复运动空间仿真
        4.2.1 外展内收
        4.2.2 前屈后伸运动
        4.2.3 复合运动
    4.3 躺姿康复运动空间仿真
        4.3.1 外展内收
        4.3.2 前屈运动
        4.3.3 复合运动
    4.4 连杆长度尺寸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康复臂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5.1 康复臂位移的理论计算
    5.2 康复臂位移和应力的有限元计算及优化
    5.3 康复臂模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现状
        1. 中西康复医学对脑梗死偏瘫的认识
        2. 脑梗死偏瘫康复现状研究
        3. 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技术的新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概述
        1.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历史源流
        2.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诊疗特点及取穴规律
        3.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理论流派、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探索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脑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2. 磁共振图像数据的分析方法
        3.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设计
        3. 神经影像采集方案
        4. 针刺疗程方案
        5. 临床信息采集
        6. 质量控制
        7. 不良事件及处理
        8. 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信息统计结果
        3. 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静息态fMRI结果
        4. 基于脑白质图谱分析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DTI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 核磁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选择与解读
        2. 研究的立论点与优势
        3. 脑梗死偏瘫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4. 脑梗死偏瘫脑白质纤维变化的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5. 脑梗死偏瘫神经重塑中脑结构及脑功能变化的对比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10)面向康复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系统范式设计及其VR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范式与虚拟现实技术介绍说明
        1.3.1 范式概念
        1.3.2 虚拟现实技术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论文主要内容
        1.4.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偏瘫康复理论基础与总体设计
    2.1 前言
    2.2 脑可塑性理论
    2.3 上肢偏瘫康复训练方法
        2.3.1 易化技术
        2.3.1.1 Bobath疗法
        2.3.1.2 Brunnstrom疗法
        2.3.1.3 Rood疗法
        2.3.1.4 PNF疗法
        2.3.2 运动再学习法
    2.4 上肢偏瘫康复评估方法
        2.4.1 Brunnstrom评估法
        2.4.2 Fugl-Meyer评估法
    2.5 上肢偏瘫辅助康复系统构成
    2.6 训练系统需求分析
        2.6.1 偏瘫康复需求
        2.6.2 安全保护需求
        2.6.3 系统功能需求
        2.6.3.1 系统角色情况
        2.6.3.2 康复业务流程
        2.6.3.3 系统详细功能需求
    2.7 训练系统架构设计
        2.7.1 系统框架
        2.7.2 网络结构设计
    2.8 数据库设计
        2.8.1 数据库概要设计
        2.8.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康复训练方法研究
    3.1 前言
    3.2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原则
    3.3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范式
        3.3.1 康复训练范式
        3.3.2 康复训练运动模式
    3.4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VR环境设计
        3.4.1 康复训练VR游戏设计
        3.4.1.1 VR游戏机制设计
        3.4.1.2 游戏角色控制方法
        3.4.2 运动模拟VR场景设计
        3.4.2.1 VR场景设计
        3.4.2.2 3D人体模型控制方法
    3.5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方法实现
        3.5.1 安全保护功能设计
        3.5.1.1 安全保护逻辑
        3.5.1.2 提示框设计
        3.5.2 康复训练模式界面设计
        3.5.2.1 运动模拟类界面
        3.5.2.2 游戏选择类界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康复评估方法研究
    4.1 前言
    4.2 机器人辅助评估方法
        4.2.1 原始数据评估法
        4.2.2 特征值评估法
    4.3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评估方法设计
        4.3.1 康复评估方法设计原则
        4.3.2 康复评估方法设计
        4.3.2.1 关节活动度
        4.3.2.2 肌力强度
        4.3.2.3 运动质量
    4.4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评估方法实现
        4.4.1 VR场景设计
        4.4.2 评估界面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功能验证
    5.1 前言
    5.2 测试环境
    5.3 测试用例
        5.3.1 稳定性测试
        5.3.2 可靠性测试
        5.3.3 安全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偏瘫康复方案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刘锦澍.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人机协同策略的随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D]. 魏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伊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基于运动皮层连接组的中风偏瘫针刺效应机制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 耿花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系统评价[D]. 李婉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基于FBS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椅的设计研究[D]. 张凤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偏瘫患者康复需求的多功能医疗产品设计研究[D]. 张天懿.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8]末端主被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D]. 牟葆田. 青岛大学, 2020(01)
  • [9]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D]. 江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面向康复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系统范式设计及其VR实现[D]. 刘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偏瘫康复方案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