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油田——松花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声[1](2020)在《松辽盆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还原一个真实的查干淖尔》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地域非常辽阔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在我国绚丽多彩的大地上,有很多着名的名胜古迹,既有自然形成的景致,也有人工雕琢的风景,吉林省西部的查干湖就是后者的代表。查干湖的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泊。她坐落于霍林河下游,位于松花江、松花江南源、嫩江三江交汇处。她整体形状如同猪肚一般,湖面狭长,主体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东靠松原城区。
于鸿升,陈贵石[2](2015)在《社区绽放幸福花——吉林油田前郭矿区敬业社区服务中心创建文明社区纪实》文中指出在吉林省西部的科尔沁草原上,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吉林油田;在松花江蜿蜒而过的吉林油田这块版图上,点缀着16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和谐宜居的员工社区;在这姹紫嫣红的社区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朵和谐瑰丽的幸福之花。她,就是荣获"吉林省文明社区"称号的前郭矿区敬业社区。树立四民理念唱响四和文化吉林油田前郭矿区服务公司敬业社区是集物业综合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油区型社区,承担着该矿区53栋家属楼、3141户居
商梅[3](2014)在《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在全国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中,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大幅提高,原有的城市用地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大片良田被征收为国有土地用来搞开发建设,中国的粮食供给受到了威胁,为此国家提出了走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使土地资源得以长久利用。本文以松原经开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对2009至2012年节约集约用地程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开发区今后用地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持。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与投资、建设强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工业开发区,目前工业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最大,符合工业开发区的用地结构特征,但近两年工业用地供地比例的增幅较商服居住用地偏小,如此发展会改变开发区的用地结构。在投资建设强度方面,通过比较其投资建设强发现各项强度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渐加大;(2)揭示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潜力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得知松原经开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综合值在提高,说明土地集约水平也在提高,在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布局,土地利用监管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集约用地理念;潜力方面变化却不容乐观,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都在变小,节约集约用地势在必行;(3)提出了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制订入区控制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引进高质量项目;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现有土地潜力;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
闫伟栋[4](2013)在《吉林松原地方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文中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其中,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资源的发掘与整合所形成的校本课程,它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促进学生专业化和个性化成长。本文通过对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调查法等,以历史校本课程为研究对象,以松原地区历史文化为视角,侧重对课程资源的挖掘,探求以地方史为主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具有时代性、综合性、独特性和本土化的历史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的不足。通过乡土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历史与现实中体会家乡的美,在传承中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刘向华,王万一,程光,周新来[5](2010)在《越谷攀峰》文中认为松花江这条黄金故道孕育出松嫩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松原市,就是这座新兴的年轻城市,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创造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4%,到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929.4亿元,工业增加
刘向华,王万一,程光,周新来[6](2010)在《生态城市松原欢迎您》文中研究说明城新楼高天蓝水绿 路宽桥长树翠花红 翻开中国地图,在东北地区的几何中心上,您会看到一座年轻而瑰丽的滨江新城,犹如镶嵌在松花江裙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就是因松嫩平原而得名的城市——松原。 近3年来,松原市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项,其中道路新建?
孔金平[7](2006)在《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自孔子以来有作为的学问家们,历来强调学以志道、学以致用。我们今天搞行政管理研究,也有一个“志道”与“致用”的问题。其“道”,应在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规律;其“用”,则是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活力服务,为建设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政府服务。这一“道”一“用”就是我们行政管理研究的主攻方向。行政管理学者要为政府当好智囊,发挥好咨询参谋作用。因此,我们既要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在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深入开展研究;也要正确预测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趋势,注意并超前研究那些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想政府之所未想,急政府之所未急。东北振兴就是这样一个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也有许多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二)振兴东北是一项涉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系统性变革,其中最关键的是改革政府。关于政府改革问题的研究有多种视角。“行政生态学”就是一个特别有用的分析框架。行政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周围环境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以及公共行政对该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必须遵循行政生态规律。行政管理与社会环境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管理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又负有改造环境的重大使命。“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行政生态学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其含义主要来自生态学(Ecology)。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生态学的思想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John M.Gaus)提出,并经里格斯(Fred W.Riggs)的大力提倡而流行于世。里格斯的研究在行政学理论领域发生重大影响,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的学科,并且标志着只在行政系统内部研究行政管理的时代的结束。行政生态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解释力。行政生态学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普遍发展的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可以借鉴和吸收的行政理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和理论研究中都要注意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外部环境、经济基础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寻求行政管理规律,增强行政行为的有效性。行政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社会系统理论,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结构-功能主义。行政生态学从整个社会系统的高度来研究公共行政,将公共行政视为社会系统结构的一部分。认为只有将行政置于社会环境(Context)之中,联系到社会的其他部分,我们才能弄清行政的真正面貌,才能弄清行政面貌发生的内在原因。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如何,取决于行政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文化、社会、经济等)各自的状况及其结合状况;反之,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特征又限定公共行政的状况。换言之,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这就是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根据社会的性质和状态来理解公共行政,根据社会的要求来调整、改革公共行政,是行政生态学的基本研究途径。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宗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探讨行政系统应(是)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革和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被称作为“行政发展”研究。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是探求行政系统应(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能力结构,积极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也被称作为“发展行政”研究。行政生态研究是公共行政学者将生态学(更进一步讲,是系统思想)运用到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杰出范例。相对于主流行政学,行政生态研究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扩展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使行政学家从行政系统(尤其是官僚组织)内部抬起头来,开始注视官僚组织以外的世界,开始了解行政系统与复杂世界的关系。(2)提供了成熟的研究方法。行政生态学运用的结构-功能研究法,为社会学家帕森斯所倡导。该研究法虽然由于其保守主义、决定主义等遭到批评,但是,对于研究那些身处相对稳定环境中的公共行政来说,仍具有相当大的作用。(3)提出了有洞察力的见解。行政生态研究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得力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预见性和解释力的观点。尤其是里格斯关于发展中国家行政的研究,为我们解释了一些看起来是相当矛盾的现象为何能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一起;它也为我们预测了发展中国家行政将来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在行政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的条件下,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在二者的互动中进行着调整。就政府一方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体系、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应当及时予以变革和调整;否则,就难以在转型社会以及转型后的社会中实施有效的管理。(三)目前东北振兴战略已经全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行政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行政环境的变迁必然要影响到政府的行政发展,东北振兴是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里格斯将经济要素列为影响一国行政的第一位要素,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因此,要进行东北地方政府的转型,必须首先要认识东北的行政环境,特别是要了解东北的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以及振兴的基础条件和战略思路,了解经济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企业、市场和社会对政府的要求与期望,这样才能找准政府改革的方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结构调整的措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探索了经验,打下了工作基础。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东北三省制定了有关专项规划和振兴总体规划,并已得到正式批复。从这些规划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北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感知东北振兴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增强自觉服务振兴目标的使命感和加紧进行政府转型、提升政府能力的紧迫感。综合来看,三省的振兴规划既全面又细致,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仅就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而言,主要有以下四大目标:一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三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四是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四)振兴东北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体制的全面调整和转型;既需要依靠市场手段,以市场为基础,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放任市场自然调节,而必须正确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这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启动阶段和前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行为集中表现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时出台符合振兴需要的各项政策,为东北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促进东北振兴的各种因素中最为基础性的因素,是实现东北振兴各项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持保障手段。对于东北的政府改革,中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实行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这为东北地区的政府转型指明了方向,即由传统的全能政府、管制行政转向有限政府、服务行政,一言以蔽之,就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调整好行政关系,提升行政能力,这是实现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必由之路。在东北振兴的进程中,政府要当好四大员,即“引航员”、“保安员”、“裁判员”、“服务员”;要运用互补性错位机制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合作互补、共同治理;在具备社会资源汲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平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整合能力之外,需要不断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和制约腐败的能力。政府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政府能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创造和制定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和新政策的能力。东北经济转型需要的政策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障、促进就业、项目投资、人才支持、环境保障五个方面。这些政策对于东北的经济振兴社会转型是必需的,甚至是一些必要的条件。东北各级政府应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情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创新政策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好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保障作用,营造能够促进东北振兴的良好政策环境。政府制约腐败的能力主要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公众意愿的改变,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的能力。近年来东北腐败大案要案频发,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净化经济环境,恢复公众信任与信心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五)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城市经济发展滞缓,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人口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发展的持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四矿问题”(矿山、矿业、矿城、矿工)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普遍关注。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均占东北三省的很大比重。资源型城市的困境是东北问题的缩影,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复兴是东北振兴的突破口。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又以煤矿城市为甚。辽宁省阜新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因资源枯竭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最突出、最严重的一个城市,在东北和全国的资源型城市中有很强的代表性,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惟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东北和全国同类型城市探索经济转型复兴之路。阜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同时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为转型振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阜新市的经济转型是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的,作出的规划目标很宏伟、措施也很具体,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果。阜新市是在资源枯竭条件下被迫进行经济转型的城市,它在转型方向上把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产业化农业放在突出位置的做法不一定具有典型意义进行推广,它对其他资源型城市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一定要未雨绸缪。
林航[8](2005)在《吉林省空间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分析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规划和城市规划以及国内外空间规划体系入手,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也正在向计划与市场兼容性的弹性规划以及以多目标复合协调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二部分主要为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空间规划的概念,其次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的空间规划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借鉴。最后在借鉴的基础上确定空间规划的内容是从空间或地域的角度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功能区的合理的空间组织;有关国土资源(以土地、水、矿产、生物、资源为主)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大型工程(如三峡筑坝、京九铁路、欧亚大陆桥、南水北调、三北防护林体系的营建等)的论证及后效应预测;有关规划地区生产建设的总体布局;有关规划地区的水源、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综合治理,以及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等。第三、四、五、部分则结合吉林省实际,因为吉林省具有代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共性。在分析吉林省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及省内外主要的空间关系、空间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吉林省较为理想的空间格局,建立了主要的功能区,即关键功能区、重点功能区、部门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对各功能区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并提出发展方略。希冀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发展做出贡献,从而为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乃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魏万春,吴培伦,肖蓓蓓[9](2004)在《我们的大东北》文中研究说明东北,东北,我们的大东北!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无尽的宝藏, 一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让全中国的人热血沸腾; 北方,北方,我的北大荒,北方,北方,我的北大仓, 一首《向北方》又让许多人对东北充满神奇的向往; 东北,东北,我们的大东北,从三江平原到白山黑水之间,曾经写满了无数激情豪迈的故事……
二、吉林油田——松花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油田——松花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论文提纲范文)
(2)社区绽放幸福花——吉林油田前郭矿区敬业社区服务中心创建文明社区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树立四民理念唱响四和文化 |
创新管理模式打造服务品牌 |
实施亲情服务爱心遍洒社区 |
完善服务机构共建幸福家园 |
(3)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开发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区位与自然条件 |
2.2 开发区发展历程 |
2.3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投资建设强度的动态变化 |
3.1 用地结构状况 |
3.1.1 已建成的用地结构 |
3.1.2 未建成的用地结构 |
3.2 土地供应结构 |
3.2.1 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 |
3.2.2 尚可供应土地构成 |
3.2.3 土地供应规模变化 |
3.3 投资强度状况 |
3.4 建设强度状况 |
3.5 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潜力的动态变化 |
4.1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
4.2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发展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吉林松原地方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选题由来 |
(二)研究现状 |
一、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
(一)校本课程开发内涵 |
(二)地方史校本课程资源概念 |
(三)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二、地方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
(一)原则 |
(二)途径 |
三、松原地方史校本课程资源示例 |
(一)绚丽的古国变幻 |
(二)优美的自然风光 |
(三)独特的区域文化 |
(四)辉煌的建设成就 |
(五)卓越的历史名人 |
(六)丰富的历史遗存 |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四、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启示 |
(一)需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
(二)需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东北现象 |
1.1.2 新东北现象 |
1.1.3 “四矿”问题 |
1.1.4 东北振兴战略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研究概况 |
1.3.2 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论题界定 |
1.4.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1.4.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分析框架: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互动理论 |
2.1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的一般关系 |
2.1.1 行政生态学理论简介 |
2.1.2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
2.2 转型社会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
2.2.1 社会转型界说 |
2.2.2 社会转型的内容 |
2.3 当代中国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
2.3.1 中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 |
2.3.2 社会转型要求行政发展 |
2.3.3 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行政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东北振兴: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 |
3.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 |
3.1.1 东北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历史发展 |
3.1.2 改革开放前东北的发展与地位 |
3.1.3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呈衰退态势 |
3.1.4 对21 世纪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判断 |
3.2 东北振兴的战略意义与基础条件 |
3.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3.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条件 |
3.3 东北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及战略思路 |
3.3.1 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
3.3.2 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 |
3.3.3 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 |
3.3.4 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 |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及初步成果 |
3.4.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 |
3.4.2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初步成果 |
3.4.3 东北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
第4章 政府转型:东北振兴的基础性因素 |
4.1 东北振兴呼唤政府转型 |
4.1.1 政府转型对东北振兴的重大影响 |
4.1.2 有效发挥政府在东北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
4.1.3 必须要把政府转型作为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
4.2 东北振兴进程中政府转型的目标选择 |
4.2.1 政府转型的总体方向 |
4.2.2 政府转型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
4.3 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实现途径 |
4.3.1 切入点:政府角色定位 |
4.3.2 着力点:行政关系调整 |
4.3.3 落脚点:政府能力提升 |
4.4 东北振兴进程中的政策工具创新 |
4.4.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
4.4.2 社会保障政策 |
4.4.3 就业促进政策 |
4.4.4 项目与投资政策 |
4.4.5 人才政策 |
4.4.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
第5章 阜新个案:互动过程的实证研究 |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概述 |
5.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转型的必然性 |
5.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 |
5.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 |
5.2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5.2.1 阜新的基本市情 |
5.2.2 阜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5.3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
5.3.1 阜新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 |
5.3.2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5.4 阜新经济转型中的政府作为 |
5.4.1 转变观念,科学编制转型规划 |
5.4.2 转变行为方式,保障转型规划的实施 |
5.5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及初步成果 |
5.5.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 |
5.5.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吉林省空间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 录 |
引 言 |
1、空间规划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1.1 空间规划的概念 |
1.2 国外的空间规划体系 |
1.2.1 中央集权国家的空间规划体系——以日本为例 |
1.2.2 联邦制国家的空间规划体系 |
1.3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 |
1.4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发展趋势 |
1.4.1 规划理念的方向性转变 |
1.4.2 规划体制的转变 |
2、 空间规划的内涵 |
2.1 内容和方法 |
2.2 功能区域 |
2.2.1 依据 |
2.2.2 方法 |
2.2.3 原则 |
3、吉林省空间规划的任务 |
3.1 分析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的有限性 |
3.2 论证特定空间组织形式在经济方面的效率和生态上的意义 |
3.3 阐述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4 分析省内外主要的空间关系、空间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
3.5 确立较理想的空间格局 |
3.6 划定基本的功能区域 |
3.7 确定各功能区的发展方略 |
4、吉林省主要空间概念(功能区)的建立 |
4.1 关键功能区 |
4.1.1 中部经济地带 |
4.1.2 东部经济地带 |
4.1.3 西部经济地带 |
4.1.4 吉林中部城镇群 |
4.1.5“大长春”都市圈 |
4.2 重点功能区 |
4.2.1 长吉经济带 |
4.2.2 中轴线(哈大线) |
4.2.3 图们江地区 |
4.2.4 延边城镇组团 |
4.2.5 通白城镇组团 |
4.2.6 白洮城镇组团 |
4.3 部门功能区 |
4.3.1 黄金玉米带 |
4.3.2 大豆带 |
4.3.4 化工产业区 |
4.3.5 长春光谷 |
4.3.6 长白山旅游经济区 |
4.4 生态功能区 |
4.4.1 黑土带 |
4.4.2 吉林西部生态脆弱带 |
4.4.3 三湖地区 |
4.4.4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
4.4.5 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 |
4.4.6 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 |
4.4.7 向海自然保护区 |
4.4.8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 |
4.4.9 龙湾自然保护区 |
5、吉林省空间规划的实施 |
5.1 空间规划实施的依据 |
5.2 空间规划实施的方略 |
5.2.1 编制主要功能区的专门规划 |
5.2.2 跨行政区的协调平台和调控机制的构建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吉林油田——松花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盆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还原一个真实的查干淖尔[J]. 张家声. 地球, 2020(10)
- [2]社区绽放幸福花——吉林油田前郭矿区敬业社区服务中心创建文明社区纪实[J]. 于鸿升,陈贵石.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5(10)
- [3]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 商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4]吉林松原地方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D]. 闫伟栋.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5]越谷攀峰[N]. 刘向华,王万一,程光,周新来. 吉林日报, 2010
- [6]生态城市松原欢迎您[N]. 刘向华,王万一,程光,周新来. 吉林日报, 2010
- [7]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D]. 孔金平. 中国人民大学, 2006(05)
- [8]吉林省空间规划方法研究[D]. 林航.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4)
- [9]我们的大东北[J]. 魏万春,吴培伦,肖蓓蓓. 经贸世界,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