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100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100例临床观察

一、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卢天娇[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查阅小儿厌食症相关古今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梳理总结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取穴规律,结合导师临证经验,构建调中健脾推拿处方;观察该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筛选、纳入21本小儿推拿着作中小儿厌食症的相关文献以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46篇文献,采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3.2、netdraw、UCINET软件,输入文献条目,分析小儿厌食症取穴频次、中心度。2.临床研究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调中健脾推拿组(32例)、常规推拿组(32例)及穴位贴敷组(32例)。调中健脾推拿组:取穴及操作:补脾经、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板门、分腹阴阳、捏脊、揉足三里。常规推拿组:取穴及操作: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脾俞、胃俞、肝俞。调中健脾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操作为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穴位贴敷组:选取苍术、焦六神曲、炒麦芽、焦山楂等药物打成粉末,加入食醋调成膏状,贴敷于神阙穴、脾俞穴、胃俞穴。每次贴敷3~4h,7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析比较三组的总体疗效、证候综合评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文献研究文献研究发现,脾经、内八卦、四横纹、板门、腹阴阳穴位的频次、中心度较高。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脾经、内八卦、四横纹、板门、腹阴阳,中心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八卦、板门、四横纹、脾经。2.临床研究(1)总体疗效评价:调中健脾推拿组愈显率为80%,总有效率93.3%;常规推拿组愈显率为50.0%,总有效率83.3%;穴位贴敷组愈显率为40.0%,总有效率76.7%。三组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证候综合评分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中健脾推拿组在改善证候评分方面更具有优势。(3)远期疗效比较:5个月后随访,三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穴位贴敷组出现1例皮肤过敏,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的症状,立即取下敷贴,以肥皂水清洗过敏部位,症状很快消失,发生率为3.3%。调中健脾推拿组、常规推拿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推拿疗法更为安全。结论: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着,优于常规推拿组和穴位贴敷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胡月[2](2021)在《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运用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医治本病提供新的论治思路、理论依据、治法方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次试验通过辨证分型后,共收集符合临床证型为脾肾两虚型的小儿厌食症90例患儿。对选取的观察病例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三组: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称为治疗组1)30例、培土固元进食汤治疗(称为治疗组2)28例和健脾养胃颗粒治疗(称为对照组)29例。本次试验共观察4个疗程,其中7d/疗程。通过治疗前后三组间的主症、兼症积分及疗效情况的对比情况,得出结论。结果:1.此次试验过程中,脱落病例总共3例,其中治疗组2中2例(2.22%),对照组为1例(1.11%)。脱落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患感其他疾病。治疗前,运用统计学分析后,对三组间的病程、性别、年龄进行比较,P值均大于0.05,说明三组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后(4个疗程),对比三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三组对主症均有改善,两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兼症积分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1对头发、汗出、腹胀、大便等症状改善明显,并优于治疗组2及对照组(P<0.05)。三组在治疗面色、精神状态等症状均有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0.05)。3.对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1为96.67%,治疗组2为89.29%对照组为68.96%,经数据检验后P<0.05,具有可比性。经随访后,三组的复发率分别是:治疗组1:16.67%,治疗组2:45.45%,对照组68.0%,说明治疗组1对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疗效显着,更适用于临床,可减少小儿厌食症的复发率。结论: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在食欲、食量及中医其他证候有明显的改善,安全性及显效性高,复发率低,可被广大患儿家属接纳。突出中医特色,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新方案、新思路,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盘启敏[3](2021)在《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以期将这种穴位定位简单易取、操作手法易学易掌握的推拿方法向患儿家庭推广,达到居家应用与居家治疗的目的。方法:将2019年01月~2020年6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及儿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厌食症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摩腹为主配合捏脊的推拿方法,两组每周均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小儿厌食症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上述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30例中,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2)两组内治疗后主症(食欲、食量)与次症(面色、神疲、腹胀、多饮、烦急、溲黄、呕吐)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在主症与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观察组不同证型间的厌食症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摩腹为主配合捏脊的推拿方法能缓解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症状,且对不同证型的小儿厌食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向患儿家庭推广和居家应用。

赵云鸽[4](2021)在《基于古今文献学习探讨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用药规律及健脾消食方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挖掘古今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文献,归纳总结用药规律,自拟健脾消食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为治疗本病本证提供新的临床用药思路。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全面检索、整理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古今文献,摘录治疗本病本证常用药方,总结处方用药规律,对其进行频率、频次归纳,使用聚类及关联分析总结规律,再结合临床经验,自拟健脾消食方。2.临床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案,病例完整并符合标准的患儿进行临床试验,疗程为4周,以中医症候治疗疗效为主要指标。结果:1.文献研究:根据古代文献分析,中药白术、茯苓、陈皮分别位列前三,现代文献中焦山楂位居第一,其次为茯苓、白术,可见古代及现代医家治疗本病时皆重视补气健脾理气,而古代医家多使用补气健脾药物对本病进行治疗,现代医家则更重视消食开胃健脾,多采用消补并施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2.临床研究: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型)筛选后共入组35例,治疗2周有效率为40.00%(14);治疗4周后受试者总有效率为91.53%(32)、无效8.47%(3);治疗2周受试者主要症状的消失率(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分别为11.42%(4)、8.57%(3);治疗4周受试者主要症状的消失率(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分别为48.57%(17)、37.14%(13),治疗2周、治疗4周中医症候总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次要症状中,治疗2周、4周后次要症状中面色少华未消失率分别为为93.55%(29)、70.97%(22),该症状多数患儿未见明显改善;将基线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与治疗2周、治疗4周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试验无不良反应,健脾消食方对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有一定疗效,临床试验安全。结论:古籍中治疗本病多以健脾补气为主要治则,现代医家则多用健脾消食为治疗原则,根据数据挖掘结合临床经验所得出的健脾消食方,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程冉[5](2021)在《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小儿推拿法进行对比,总结本优化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所在,为临床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推拿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以脾胃气虚型厌食为表现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推拿门诊的60例患儿,按照相关标准(诊断、纳入、排除),将符合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和推拿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推拿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20-25分钟;治疗次数: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需持续4个疗程。选用主症分级量化评分表和次症分级量化评分表采集数据,根据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变化,进行症状疗效评价;根据总积分即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之和,使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疾病疗效指数,进行疾病疗效评价。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儿:推拿治疗组30例,1例脱落;推拿对照组30例,2例脱落;两组有效病例共计57例。2.基线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两组组间的各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差异,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3.总体疗效: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分析得出,推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推拿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高出对照组7.4%,且两组有效率结果P<0.05,表明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有着显着差异。4.症状疗效: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经组内比较,各项症状积分与治疗前均存在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均能改善厌食患儿的各项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各症状(食欲、食量、面色、精神、大便、腹胀、形体、汗出)积分对比,治疗组在改善患儿食欲不振、食量减少、面色少华、肢倦乏力、大便溏薄、脘腹胀满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形体消瘦、汗出的症状改善上,两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1.两组疗法对于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均有一定疗效,相较常规小儿推拿法,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总疗效更显着。2.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在改善主症积分及部分次症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遣方合理,主次分明,远近协调,取穴方便,可重复性强,患儿配合度高,易操作,较传统手法在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上有显着优势,因此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及普及应用。

刘莎莎[6](2020)在《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2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胃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健胃消食片(国药准字Z36021464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进行组内及组间的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的差异性。结果:经过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对比分析,治疗组在降低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食欲、食量积分方面疗效更显着(P<0.01);经过两组兼症积分及总积分对比分析,治疗组在降低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神疲、面色、大便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在改善患儿腹胀、呕吐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2.5%,疗效较对照组更稳定(P<0.01),说明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效果更加持久稳定。结论:健脾益胃推拿法与健胃消食片均能改善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症状,健脾益胃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更优于口服健胃消食片,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更低,临床疗效显着,患儿依从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刘苏雨[7](2020)在《健脾助运颗粒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健脾助运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脾胃气虚型)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验证健脾助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威海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厌食症(脾胃气虚型)患儿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一组抽满36例后,其余患儿自动归为另一组。按照脱落和剔除标准排除后,总参与统计患儿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助运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分别对患儿食量、食欲、体重变化;次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儿经1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体重增长方面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儿在各自治疗前后体重增长方面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儿在食欲、食量增加及次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红蛋白的提升方面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助运颗粒对厌食症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患儿食欲、食量及次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血红蛋白的提升及体重的增加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赵娇娜[8](2020)在《桂枝汤治疗小儿营虚卫弱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 通过观察董幼祺教授运用桂枝汤治疗小儿营虚卫弱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明确该型厌食症的病因病机,总结其临床经验,拓展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 收集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宁波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营虚卫弱型厌食症儿童病例100例,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给予桂枝汤进行治疗,日1剂,分2-3次服用,3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随诊1次,疗程结束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主次症候积分变化及临床实验指标数据,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在停药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远期疗效。结果 一.通过统计分析桂枝汤治疗患儿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治疗后的患儿体重、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均较前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在微量元素锌、铁水平方面,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治疗期间,100例患儿均未出现安全性检查指标的异常,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厌食症存在营虚卫弱的病理机制,小儿的脾胃不和与营虚卫弱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而致病;桂枝汤治疗小儿营虚卫弱型厌食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厌食症状及体征;桂枝汤能提高小儿体内微量元素锌、铁的水平。桂枝汤剂服用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蔡洁[9](2020)在《滋水涵木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滋水涵木推拿法配合常规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推拿法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旨在阐明滋水涵木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优越性。方法:收集符合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病例72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至试验组和对照组,按剔除标准、脱落标准等筛除,最后收集病例为试验组35人,对照组34人。试验组采用滋水涵木推拿法配合常规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进行治疗。两组分别治疗4个疗程。研究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后的体重及中医症状积分。最后运用SPSS 23.0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72例病例中,共出现3例病例脱失。试验组实际完成35例,对照组实际完成34例。2.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体重、中医症状积分、各症状项目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3.临床疗效比较:(1)体重:两组患儿的体重均较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两组的体重及治疗前后体重差值进行比较,试验组体重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中医各症状项目积分:两组的中医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在食量、烦躁易怒、兴奋躁动、嗳气、夜寐难安这五个症状项目积分方面,试验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食欲、大便失调这两个症状项目积分方面,两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积分: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试验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4)总有效率:本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均有疗效。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4%。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水涵木推拿法配合常规推拿法与单纯采用常规推拿法对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均有疗效。其中,滋水涵木推拿法配合常规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疗效显着,滋水涵木推拿法在改善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食量、烦躁易怒、兴奋躁动、嗳气、夜寐难安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推拿法。

徐艺文[10](2020)在《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与评价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脾虚食积证厌食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提供临床借鉴和新思路。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导师门诊收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共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实际纳入3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中药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中成药健胃消食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患儿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疗效情况及安全性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对两组间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中医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经治疗后,小儿厌食疾病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脾肥儿丸加减组比对照组在疾病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上更优。治疗后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两组间比较:在改善食欲、食量、少气懒言、腹胀、呕吐、大便异常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精神状态、面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结论:养脾肥儿丸加减在治疗小儿厌食脾虚食积证上安全性良好,且临床疗效确切,可值得推广。

二、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一)穴位频次分析
        (二)穴位中心度分析
        (三)构建调中健脾推拿处方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估计
        (二)随机分组
        (三)治疗方法
        (四)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五)质控标准
        (六)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一)基线资料比较
        (二)总体疗效分析
        (三)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四)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
        (五)身高、体重、BMI 值比较
        (六)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一)病名的源流
        (二)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状
    二、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一)病因病理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状
    三、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疗效分析
        (一)运用数据挖掘分析调中健脾推拿法的临床应用
        (二)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作用机制探讨
        (三)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2)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的认识与研究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与研究
    3 中西医结合
    4 小结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研究目的及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 服药注意事项
    第二章 研究结果及结论
        1 研究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脱落及剔除病例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1.1 小儿厌食症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2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2.1 小儿厌食症病名的历史沿革
        2.2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药内服治疗小儿厌食症
        2.4 中医外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及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分组
        2.2 盲法设计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间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4 不良反应比较
        3.5 试验结果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选题思路
    2 小儿推拿疗法的概述
        2.1 小儿推拿疗法的历史追溯
        2.2 小儿推拿疗法的特点
        2.3 小儿推拿疗法的作用原理
    3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古代文献记载
    4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现状简单回顾
    5 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原理
        5.1 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学原理
        5.2 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代医学原理
    6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原理
        6.1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学原理
        6.2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代医学原理
    7 结果分析
    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9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综述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古今文献学习探讨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用药规律及健脾消食方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文献研究
    1 古代文献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现代文献研究
        2.1 查阅范围
        2.2 文献筛选
        2.3 检索结果
        2.4 文献汇总
    3 结果与用药规律分析
        3.1 常用药物使用频率
        3.2 常用中药的四性、五味及归经
        3.3 各类药物所占比例
        3.4 各类中药的关联分析
        3.5 各类中药的聚类分析
        3.6 组健脾消食方
第二章 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脱落病例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基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给药方式
        2.4 观察指标
        2.5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2.6 安全性评价指标
        2.7 统计方法的选择
    3 一般情况与结果分析
        3.1 入选情况及基线资料
        3.2 基线资料
        3.3 有效性评价
        3.4 结果分析
讨论
    1 健脾消食方对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理论探索
        1.1 脾胃之间的关系
        1.2 以脾虚食积证辨证小儿厌食症的立题依据
    2 古今文献研究探讨
    3 健脾消食方的组方特点及方药
    4 临床试验疗效探讨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案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法
        2.2 治疗方法
        2.3 操作时间与疗程
        2.4 疗效评价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2.7 统计分析评价
    3.研究结果
        3.1 完成情况
        3.2 临床一般资料
        3.3 病情特征
        3.4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5 小结
第二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和研究
        1.1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2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和研究
        2.1 小儿厌食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2.2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3 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之特色
        3.1 推拿手法的作用
        3.2 推拿手法的选择
        3.3 穴位遴选之因
        3.4 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之“理法方推”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以推拿为主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总体设计
        (二)试验分组
        (三)技术路线
        (四)治疗方法及操作
        (五)疗效观察
        (六)疗效判定标准
        (七)数据统计
    三、治疗结果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的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四)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五)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六)两组痊愈病例1 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
        (七)不良反应
讨论
    一、小儿厌食症的认识与研究
        (一)有关小儿厌食症的早期文献记载与历史沿革
        (二)有关小儿厌食症发生原因的相关研究
        1.祖国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理研究
    二、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组方及优势分析
        (一)选穴依据
        (二)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优势分析
    三、健胃消食片组方分析
    四、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厌食症患儿研究情况记录表
致谢
发表论文

(7)健脾助运颗粒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与纳入排除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三)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六)排除标准
        (七)脱落剔除标准
    三、治疗方法
    四、治疗方案
        (一)治疗组
        (二)对照组
        (三)注意事项
    五、观察治疗
        (一)临床疗效
        (二)患儿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记录
        (三)症状、体征量化评分;食欲、食量及次要症状、体征的积分改善情况
        (四)对治疗前后患儿血红蛋白测定
        (五)对患儿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六、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一)病例完成情况
        (二)两组患儿性别分布
        (三)两组患儿年龄分布
        (四)两组患儿病程比较
        (五)两组患儿平均体重比较
        (六)两组患儿治疗前血红蛋白比较
        (七)两组患儿治疗前食欲、食量积分比较
        (八)两组患儿治疗前次要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二、结果分析
        (一)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食欲、食量积分变化比较
        (二)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次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
        (三)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
        (四)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比较
        (五)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三、安全性比较
    四、研究整体评价
讨论
    一、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二、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病因
        (一)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分析
    三、自拟健脾助运颗粒组方及功能
    四、对照组醒脾养儿颗粒分析
    五、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桂枝汤治疗小儿营虚卫弱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理论探讨
    (一) 现代医学关于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近况
    (二) 祖国医学关于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概述
        1. 中医病名
        2. 中医病因病机探究
        3. 中医的辨证分型
        4. 中医治疗方法
    (三) 董氏儿科对小儿厌食症的诊疗思路
        1. 病因病机
        2. 基本治法及方剂
二、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内容
    (四) 疗效评定
    (五) 安全性观察
    (六) 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病例收集结果
    (二) 一般情况
    (三) 疗效分析
    (四) 安全性评价
四、分析与讨论
    (一) 营虚卫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病机探讨
    (二) 关于桂枝汤治疗脾胃病的探讨
    (三) 桂枝汤组方及药物分析
    (五)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六)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知情同意书
致谢
文献综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滋水涵木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小儿厌食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诊断标准
        1.1.2 病因
        1.1.3 治疗方法
    1.2 小儿厌食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辨证分型
        1.2.4 治疗方法
    1.3 滋水涵木法的研究进展
        1.3.1 滋水涵木法的机理
        1.3.2 滋水涵木法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分组方法
        2.2.3 对照方法
        2.2.4 盲法
    2.3 治疗方案
        2.3.1 导入期
        2.3.2 治疗期
    2.4 不良事件及处理
    2.5 观察指标与方法
        2.5.1 一般观察资料
        2.5.2 疗效量化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定标准
        2.6.1 体重评定
        2.6.2 中医症状评定标准
        2.6.3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完成情况
    3.2 基线数据可比性分析
        3.2.1 两组性别比较
        3.2.2 两组病程比较
        3.2.3 其他一般资料比较
        3.2.4 两组治疗前各症状项目积分比较
    3.3 疗效分析
        3.3.1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比较
        3.3.2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项目积分比较
        3.3.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3.3.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观察
第四章 讨论
    4.1 选择病例分析
    4.2 选择观测指标分析
    4.3 选择穴位分析
    4.4 研究结果分析
        4.4.1 体重
        4.4.2 中医各症状项目积分
        4.4.3 中医症状积分
        4.4.4 临床疗效
    4.5 实用性分析
    4.6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2.西医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选择
    2.治疗与观察方法
    3.统计结果及分析
    4.安全性评价
    5.病例脱落剔除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2.以脾虚食积证辨小儿厌食的立题依据
    3.以健脾、运脾、醒脾、消积四法为治疗法则
    4.以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的组方依据
    5.方中单味药具体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小儿厌食的中西医综述
    1.小儿厌食的中医研究进展
    2.小儿厌食的西医研究进展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小儿厌食临床观察表
附件2 小儿厌食症证候分级量化表
附件3 合并用药记录表
附件4 知情同意书
附件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调中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研究[D]. 卢天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D]. 胡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摩腹为主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盘启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古今文献学习探讨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用药规律及健脾消食方的疗效观察[D]. 赵云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培土助运和中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程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观察[D]. 刘莎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健脾助运颗粒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研究[D]. 刘苏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桂枝汤治疗小儿营虚卫弱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娇娜.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滋水涵木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D]. 蔡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徐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10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