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耕直播稻优化播种量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杜萌[1](2020)在《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且盐碱地面积有不断扩大趋势,盐碱地成为我国当前土地后备资源,蕴藏巨大潜力。如何有效的利用盐碱地资源成为滨海稻区的首要任务。本试验在滨海稻区盐碱地进行,采用水直播的方式,研究品种及播种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育成品种“盐丰47(Y)”、“盐粳939(J)”为供试材料,试验设5个播种量(B)水平,分别为60kg/hm2(B1)、82.5kg/hm2(B2)、105kg/hm2(B3)、127.5kg/hm2(B4)、150kg/hm2(B5)。探究了不同播种量两品种的生育特性差异及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丰47与盐粳939相比于移栽稻的生育期缩短8~9d。盐丰47比盐粳939成熟的更早。盐丰47、盐粳939在82.5kg/hm2时出苗率最高,分别为59.99%、55.66%;同时两品种成穗率最高,分别为57.14%、57.04%。两品种在105kg/hm2时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6.25%、45.65%,同时水稻株高最矮。相同播种量下盐丰47与盐粳939,生育进程中,各时期茎蘖动态表现均为达到显着差异。(2)盐丰47、盐粳939两品种均是在105kg/hm2时成熟期比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增长百分比最大,分别为增长14.23%、18.44%。成熟期时盐丰47在105kg/hm2时,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0.41;盐粳939在82.5kg/hm2时,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3.02。相同播种量下,平均灌浆速率均表现为盐粳939>盐丰47。盐丰47、盐粳939两品种的气孔导度均随着播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除JB5外,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盐丰47>盐粳939。(3)盐丰47在127.5kg/hm2时,植株发病率最高为7.09%;盐粳939在105kg/hm2时植株发病率最高为5.38%。盐丰47与盐粳939均在150kg/hm2时病情严重,病情指数达最高分别为3.15%、3.19%。在同一播量的下,盐丰47、盐粳939两品种的倒伏指数均达到显着差距。在105kg/667m2时,盐丰47、盐粳939两品种的抗折能力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强,倒伏指数随播量的增加先减后增。(4)在播种量105kg/hm2时,盐丰47与盐粳939的产量最高,分别为8479.20kg/hm2、7391.40kg/hm2;相同播量下,盐丰47与盐粳939产量表现为盐丰47>盐粳939,5个播种量水平下,盐丰47比盐粳939分别高产1054.95kg/hm2、858.60kg/hm2、1087.80kg/hm2、1205.40kg/hm2、1103.25kg/hm2。盐丰47产量表现为YB3>YB2>YB1>YB4>YB5;盐粳939产量表现为JB3>JB2>JB1>JB4>JB5;盐丰47、盐粳939两品种随着播量的增大,产量先增后减。(5)盐粳939相对于盐分47在各个播量处理下的食味值都表现的更好。其中盐粳939在播种量105kg/hm2时,食味值最大为85.00;盐丰47在播种量127.5kg/hm2时,食味值最大为74.00;随着播量的增大盐丰47的食味值下降幅度明显;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随着播量的增大先增后减。高播量处理对盐丰47影响较大,食味值较盐粳939下降幅度明显。
章清杞,蔡来龙,黄荣华,程祖锌[2](2020)在《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我国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为直播稻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直播稻的播种技术、施肥技术、杂草防治与抗倒伏栽培以及品种筛选等方面研究进展。[结果]直播稻的产量和抗性与水稻品种、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法、施肥及灌溉技术关系密切。[结论]应通过品种筛选、合理播种、科学灌溉和施肥、化学调控等措施争取高产和防止倒伏;应加大草害的防治研究,开发高效低毒除草剂;建议建立适应机械化直播的稻田耕种模式。
周燕芝,王文霞,陈丽明,曾勇军,谭雪明,胡水秀,石庆华,潘晓华,曾研华[3](2019)在《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广,稻田出现杂草发生严重、除草剂用量加大等问题,而杂草发生种类、优势种群出现多样化,增加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导致杂草防除困难,影响了直播稻的丰产与稳产;同时直播稻田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带来的生产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从杂草发生种类、数量及成灾时期、发生差异性(稻作区域、种植方式、直播方式与播种期)、生态学效应及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特性,分析了不同种类杂草的防除途径(化学除草、耕种制度与栽培措施),提出我国目前在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直播稻田杂草防治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旨在提高我国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促进直播稻生产的轻简高效发展。
肖琴[4](2019)在《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水稻品种荃优华占为供试材料,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三台和眉山进行了定点定位试验,主要研究了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因素为油菜耕作方式(A1:旋耕、A2:免耕、A3:翻耕),副区因素为水稻耕作方式(B1:翻耕、B2:旋耕、B3:免耕)。两年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土壤特性方面,在三台和眉山,就全耕层而言,油菜免耕-水稻翻耕(T4)和油菜翻耕-水稻旋耕(T8)处理的土壤pH比对照更适宜直播稻生长;油菜免耕-水稻翻耕(T4)和油菜免耕-水稻免耕(T6)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5.44%和6.05%。2.在直播稻农艺性状方面,在三台,与对照相比,油菜免耕-水稻旋耕(T5)处理下可增加直播稻分蘖数14.68%,油菜旋耕-水稻翻耕(T1)可增加叶绿素含量10.12%,油菜免耕-水稻免耕(T6)处理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在眉山,与对照相比,油菜翻耕-水稻翻耕(T7)处理可增加直播稻分蘖数11.59%,油菜旋耕-水稻翻耕(T1)处理可增加叶绿素含量9.28%,油菜免耕-水稻翻耕(T4)和油菜免耕-水稻免耕(T6)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3.在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方面,在三台,油菜翻耕-水稻翻耕(T7)可促进直播稻产量形成,主要提高了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油菜旋耕-水稻免耕(T3)处理的直播稻产量最高。在眉山,油菜旋耕-水稻旋耕(T2)有利于直播稻产量形成,可增加直播稻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油菜翻耕-水稻翻耕(T7)和油菜翻耕-水稻旋耕(T8)处理的直播稻产量最高。综上所述,直播稻油模式下,油菜免耕-水稻翻耕可改善土壤特性,但不同周年轮耕方式对平原区和丘区直播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不尽相同。在丘区三台,油菜旋耕-水稻免耕有利于直播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在平原区眉山,油菜翻耕-水稻免耕有利于直播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在直播稻油周年轮耕条件下,其中水稻季采用免耕,可改善土壤条件,促进直播稻生长和增产。
郑乐[5](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秦宽[6](2017)在《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与小麦的集中产区,因此在此地区,形成了世界上并不多见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此地区作物超高产导致秸秆量过大,因而易采用秸秆集中入沟还田的处理方式。本课题组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能够完成联合收割、开沟和填草的复式作业,达到收获后秸秆集沟还田的目的,整个过程几乎无动土,不破坏土壤结构,为下茬作物提供原茬地免耕播种环境,针对此播种环境,设计播种系统与一体机相结合,以完成秸秆集沟还田后的原茬地播种机械化作业。本研究以一体机为平台,以匹配于一体机的播种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一体机播种系统播种质量为目标,使一体机匹配播种系统后达到减少机器作业次数、简化作业工序、增加作业经济效益、缩短收获期播种农时的目的。播种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其关键机构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研究、作业仿真、性能试验,并通过两试验地多季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作业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一体机稻、麦原茬地免耕播种需要,对其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基于一体机的工作原理与安装空间,选型外槽轮排种器作为排种机构排种器,其与种箱一同安装于割台上方上梁处。设计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直流电机,链轮链条传动,其具有不占用机器动力与空间、故障率低的特点,通过排种机构播量试验可知,槽轮开度在2~9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61~24.17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3.35~28.67kg/亩,满足作物播种的播量范围,此外播量试验表明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较大,在此结果基础上,设计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前进履带,连杆机构传动,保证排种起停与收获起停一致;排种器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保持一致,此外对倾斜输送槽上方排种器排种管弯曲状态进行优化,确定排种管理想弯曲状态。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表明,槽轮开度在2~9mm,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82~25.12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7.90~40.01kg/亩,此外试验结果表明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相比于姜堰一体机有所下降,达到标准要求值,田间试验结果同样表明黄海一体机实际播量与理论播量差值小于姜堰一体机,提升了播种质量,满足了实际播种需求。(2)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播种系统原茬地开沟破茬需要,黄海一体机以滚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姜堰一体机以移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对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黄海一体机设计直径为160mm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并对3种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中对秸秆作用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的设计,可以增大刃口对秸秆作用力垂直分力的最大值,使开沟器更容易切断秸秆残茬。此外为使用成品200mm直径双圆盘开沟器与黄海一体机相匹配,重新设计机架与安装方式,打破原有开沟器安装空间的制约,使用电动升降装置控制开沟器升降,达到方便控制开沟器入土深度的目的,通过蚁群算法优化可知开沟器聚点位置角为72.3°,升降装置上连接点至地面距离为661mm,可保证开沟器最大入土深度达60mm。通过对升降装置伸缩杆所受轴向力的RecurDyn动力学仿真可知,其入土过程所受轴向力最大值为2165.8N,小于其可承受最大轴向力4000N,满足开沟器的入土要求。使用离散元法对黄海一体机开沟器进行开沟破茬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98cm、3.51cm,破茬率为38.3%,160mm直径带有缺口刃口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31.5%、27.3%、20.6%。通过场地性能试验进一步考察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21cm、3.05cm,破茬率为37.8%,160mm直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2~3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25.6%、20.3%、13.2%;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型尺寸、破茬率均大于任意一款单圆盘式开沟器。在双圆盘开沟机构匹配于一体机的情况下,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影响黄海一体机播种质量的因素值,优化结果表明,机器前进速度为0.46m/s;开沟器入土深度为3.25cm;开沟器固定孔横向距离为16.16mm时,播种质量达到最优。姜堰一体机设计滑刀式开沟器作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器,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为36°,入土隙角为10°。通过性能试验考察滑刀式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滑刀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残茬移除率为32.9%。(3)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为实现播种系统对种子的覆土功能,设计抛土装置位于集草沟开沟器上方,使开沟器抛出土壤与抛土装置相撞击后,覆盖在已播种区域。抛土装置设计由一对对称的导流板与延伸板构成,导流板宽度为199.5mm,内圆半径为450mm,外圆半径为800mm;延伸板长度范围为10.6~14.2cm,通过场地试验最终确定其最优长度12.0cm。为了实现播种系统的镇压功能,设计镇压轮安装于集草沟开沟器后方,其重量为60kg,半径为125mm,长度为1900mm。(4)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黄海一体机与姜堰一体机分别在两地进行多年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播种质量,夏播水稻、秋播小麦。黄海试验地2016年与2014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58.1%、28.7%、0.18%、1.46%;57.8%、32.7%、0.29%、1.60%,2016 年各指标均优于 2014 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均对播种质量具有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7%,比对照组高出0.48%,最高产量可达到478.7kg/亩,高于当地生产田块。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6年与2015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0.0%、36.9%、1.01%、1.61%;53.3%、35.4%、2.20%、1.71%,2016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46%,仅比对照组低1.36%,最高产量为298.2kg/亩。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黄海试验地2017年、2016年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75.5%、27.9%、0.58%、1.56%;73.3%、33.7%、0.56%、1.81%;51.1%、27.6%、0.71%、2.38%,2017 年与 2016 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指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7年整个田块播深合格率、晾籽率优于2016年,说明使用200mm直径成品双圆盘开沟器相比于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使播深合格率与晾籽率有所提高。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5.88%,最高产量为417.62kg/亩。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7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湿种播种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6.7%、26.1%、0.62%、1.21%;66.6%、33.6%、0.56%、1.63%;66.7%、24.7%、0.75%、1.54%;62.2%、35.5%、0.67%、1.72%,对于干种播种,2016年与2017年各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干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2%,湿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9%,干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5.49kg/亩,湿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4.00kg/亩。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2016年秋季黄海农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收获到播种一体机作业每亩总费用为166.7元,低于当地田块的每亩210.9元,节约了作业成本。
何斌[7](2017)在《稻草覆盖对免耕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籼型常规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在稻草覆盖免耕模式下开展直播试验对比分析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苗期农艺性状、氮素吸收利用,以期优化稻草覆盖免耕模式下直播水稻栽培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与不覆盖稻草相比,W2S5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为7.01 t/hm2,稻草覆盖处理的水稻产量平均增产6.9%(1.1%12.8%),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粒重。与低播种量不施氮处理(M1N1)相比,M4N3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为6.86t/hm2,增加播种量和施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平均增产21.4%(6.2%36.4%),主要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和颖花数所引起的(2)稻草覆盖和高土壤持水量能显着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土壤持水量处理(W2)的干物质积累比对照(W1)平均增加5.5%,稻草覆盖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比不覆盖处理(S1)平均增加15.5%(10.7%24.5%)。播种量增加成熟期干物质量显着增加,增加6.2%12.7%,收获指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有所下降;施氮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干物质重以及收获指数均较高,高出14.1%18.9%;播种量与氮肥相同作用下,干物质重以及收获指数分别以1375.10 g/m2(M4N3)和50.28%(M2N2)最高。(3)稻草覆盖量和土壤持水量间对水稻苗期农艺性状产生显着影响。土壤持水量和稻草覆盖主要影响水稻苗期的株高、根长和茎重,影响表现为株高最高为W1S3(31.10cm),根长最长为W1S2(14.90cm)茎重最重为W1S3(0.49g/株);与不覆盖相比,稻草覆盖显着增加水稻苗期株高和茎重,显着降低根长。(4)与不覆盖稻草相比,氮吸收量(TNA)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S4(4500 kg/hm2)处理最高;氮素籽粒生产率(IE)、氮肥偏生产力(PEP)和氮收获指数(NHI)以S5处理最高,分别为38.56kg/kg、46.75kg/kg、66.74%。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水稻植株显着增加51.1%53.5%氮素吸收量(TNA)。M4N2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偏生产力(PEP)最高,分别为14.72 kg/kg、32.54%、74.01 kg/kg。
郑伟[8](2017)在《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稻稻油三熟制茬口紧张,限制了三熟制油菜的发展。本文一方面开展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水稻和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提出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指标(生育期、产量等),筛选出了适合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另一方面,创新三熟制油菜栽培方式,开展了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稻共生期、晚稻留茬高度、施肥、播种量、乙烯利催熟等对套播油菜成熟进程、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本研究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引进的12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产量、日均产量和抗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油菜具有熟期较早、群体结构适宜、产量和日均产量高、抗性较强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油菜品种生育期190d以内、产量1800 kg/hm2以上、日均产量9.5 kg/hm2/d以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较强。2、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以9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每穗粒数较多、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均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早稻品种生育期为105-110 d,日均产量75-78 kg/hm2/d,穗数3 1 0-340 1 04/hm2,每穗粒数 125-140 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晚稻品种生育期约115 d,日均产量77-81 kg/hm2/d,穗数305-325 104/hm2,每穗粒数140-160粒,千粒重24-28 g。3、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共生期以3-7 d为宜,最佳共生期为5 d。(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d处理最大,与共生Od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5%。(2)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共生期延长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共生期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3)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与共生期关系密切。其中,共生期与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干重等产量性状极显着正相关、与每角粒数极显着负相关。(4)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共生5 d产量最高;相比于共生0 d处理,两年度分别增产20.48%和22.35%,增产效果显着。(5)共生期显着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相比于其它共生期处理,共生0d处理油菜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差异主要发生在出苗至蕾薹期,现蕾后发育进程差异不明显。4、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0-40cm,以40 cm为佳,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1)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 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着。(4)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5、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技术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处理冬前、春后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单株干重、产量等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分枝高度、每角粒数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节本高效,总成本分别较前者低850元/hm2和890元/hm2,净收入分别高1449.82元/hm2和1903.52元/hm2。6、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域内稻田三熟制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适宜播种量为5.25-6.00 kg/hm2。(1)套播油菜密度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2)播种量显着影响套播油菜个体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片叶长、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播种量5.25 kg/hm2处理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最大。(3)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6.75 kg/hm2处理比播种量3.75 kg/hm2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 19.83%和9.92%。(4)播种量与分枝高度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达到极显着负相关水平。(5)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播种量5.2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显着高于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分别增产16.72%和9.36%。7、双季晚稻套播油菜乙烯利催熟本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用量越大、喷药时期越早,油菜角果转色越快,脱水越明显,千粒重和产量下降也越明显;在籽粒品质方面,蛋白质、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药剂用量增加,喷药时期提前而增加,而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不明显减产的情况下,从催熟角果利于油菜机械收获角度,生产上以油菜自然成熟前6-8 d喷施3000 mL/hm2 40%乙烯利,或油菜自然成熟前4-6 d喷施4500 mL/hm240%乙烯利为宜。
王建飞[9](2016)在《辽宁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大田机械旱直播和盆栽直播两种方式进行。大田机械旱直播试验选用辽宁省水稻品种丰民2000与吉林省水稻品种吉粳88。试验在开原市城郊乡小李台村(42.53°N,124.010E,)进行。设置三个播种时间(4月15日、4月22日和4月29日)和三个播种量(吉粳88分别为7.2kg/667m2、11.5kg/667 m2和17.3kg/667m2:丰民2000分别为8.6kg/667 m2、11.5kg/667 m2禾口14kg/667 m2),旨在探究适宜辽宁地区的直播品种及其配套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并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生长发育、形态生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索形成辽宁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盆栽直播试验选用东北地区代表性品种6个:吉粳511、吉粳88、丰民2000、铁粳7、五优稻4号、龙稻16。设置五个播种时间:4月17日、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和5月25日。每盆3穴,每穴播7粒种子。旨在探究各品种对温光反应的特点,明确不同播期条件下品种生育进程的异同,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时间节点变化,为直播栽培管理策略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表现为4月22日(第二期)进行播种的产量高于4月15日(第一期)和4月29日(第三期)两期进行播种的产量,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出苗时间分别是5月15日、5月21日和5月23日,这说明并不是出苗越早的产量就越高,出苗期为5月21日(第二期)的处理更适合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更协调,所以产量更高。2、由于播种量的加大,两个品种的产量基本上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表现为吉粳88播种量为11.5kg/667 m2的产量大于播种量为7.2kg/667 m2的产量和播种量为17.3kg/667 m2的产量;丰民2000播种量为8.6kg/667 m2的产量大于播种量为11.5kg/667 m2的产量和播种量为14kg/667 m2的产量;当吉粳88的播种量为7.2kg/667m2时,虽然长势良好但无效分蘖较多导致成穗率较低,因此难以实现高产;当吉粳88的播种量为17.3kg/667 m2时,基本苗数足够但由于生长过密对群体长势不利,同样不利于形成高产,并且会出现浪费种子的现象。3、通过对每一期两个品种实际产量的比较,丰民2000的产量均高于吉粳88的产量,因此生育期为140d左右的丰民2000为最适宜辽宁地区机械直播栽培的水稻品种。4、随着盆栽播种时间的推迟,各品种的全生育期均相应缩短,各生育时期起始时间也相应后移,但并非等时差后移,穗分化时间和抽穗时间后移幅度相对较小。也就是说,试验的6个品种感光性较强,其生育期缩短主要来自于营养生长期的缩短,营养生殖并进期及生殖生长期缩短幅度较小。因此,直播栽培的管理重点要在前期,要千方百计促进分蘖的形成,确保生成足够的穗数。
罗盛国,尹宇龙,刘元英,周婷,王欢,赵广欣,王丽娟[10](2015)在《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影响》文中提出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设置移栽、免耕旱直播、起垄旱直播3种栽培方式,研究以前氮后移为基础的不同栽培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形成影响。结果表明,与移栽相比,直播能显着改善水稻群体质量,使叶源保持较高生产能力,增加单茎茎鞘重,增强茎秆强度,畅通物质运输;可促进水稻后期干物质积累,提高抽穗后物质同化量和同化贡献率,免耕、起垄直播稻抽穗后物质同化量分别比移栽提高24.9%(P<0.01)和16.7%(P<0.01),对产量的同化贡献率分别提高25.7%(P<0.01)和13%(P<0.01);有效穗数减少,结实率和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无显着差别,产量基本持平。免耕直播与起垄直播穗粒数分别比移栽多24.4和27个(P<0.01)。免耕直播稻结实率较移栽高2.2个百分点,起垄直播较免耕高3.9个百分点。起垄直播与移栽水稻产量持平,达到7.65 t·hm-2,免耕直播产量略低,但差异不显着。
二、免耕直播稻优化播种量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耕直播稻优化播种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直播稻生产情况 |
1.1.1 直播水稻的发展历史 |
1.1.2 国内外现状 |
1.2 直播稻研究进展 |
1.2.1 品种选择 |
1.2.2 直播稻播种方法 |
1.2.3 直播稻适宜的播量与密度 |
1.2.4 直播稻适宜的播种日期 |
1.2.5 直播稻群体水肥调控 |
1.3 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倒伏问题 |
1.3.2 草害问题 |
1.4 直播稻稻米品质 |
1.5 盐碱地直播稻栽培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生育期调查 |
2.3.2 出苗率及成苗率调查 |
2.3.3 茎蘖动态调查 |
2.3.4 干物质积累动态调查 |
2.3.5 叶片光合性能测定 |
2.3.6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7 灌浆速率测定 |
2.3.8 病害调查 |
2.3.9 茎秆抗倒伏性状测定 |
2.3.10 产量及产量构成调查 |
2.3.11 稻米品质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生育特性的影响 |
3.1.1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生育期的影响 |
3.1.2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出苗率、成苗率的影响 |
3.1.3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株高的影响 |
3.1.4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2.3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灌浆速率的影响 |
3.2.4 播量对水直播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抗逆性的影响 |
3.3.1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病害情况的影响 |
3.3.2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倒伏指数的影响 |
3.4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1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
3.4.2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3.5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5.1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5.2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5.3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稻米品质理化指标、食味值的影响 |
3.5.4 播种量对水直播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播种技术 |
1.1 播种期 |
1.2 播种方法 |
1.3 播种量 |
2 施肥技术 |
3 杂草防治与抗倒伏栽培 |
3.1 杂草防治技术 |
3.2 抗倒伏栽培技术 |
4 品种筛选 |
5 展望 |
(3)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直播稻发展及杂草的危害 |
2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性 |
2.1 杂草发生种类、数量及成灾时期 |
2.2 杂草发生差异性 |
2.2.1 稻作区域分布差异 |
2.2.2 种植方式差异 |
2.2.3 直播方式差异 |
2.2.4 播种期差异 |
2.3 杂草对直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杂草发生的生态学效应 |
2.4.1 杂草与水稻植株间的竞争 |
2.4.2 杂草多样性保护昆虫 |
2.4.3 杂草多样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
3 杂草防除途径 |
3.1 化学除草 |
3.2 以耕种制度控灭杂草 |
3.2.1 耕作方式 |
3.3 以栽培措施控灭杂草 |
3.3.1 施肥模式 |
3.3.2 水分管理制度 |
4 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
4.1 研究存在问题 |
4.1.1 杂草群落演替规律不明确 |
4.1.2 杂草防除手段不科学 |
4.1.3 除草剂残留与安全性评价 |
4.1.4 杂草稻难以防除 |
4.2 研究展望 |
4.2.1建立杂草监测体系 |
4.2.2 研发新型化学除草剂 |
4.2.3 研发推广生物除草技术 |
4.2.4 加强除草机械器具推广 |
4.2.5 优化稻田杂草管理策略 |
(4)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符号与中英文对照表 |
1、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1.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培肥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1.2.1 免耕对土壤培肥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1.1.2.2 翻耕对土壤培肥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1.1.2.3 旋耕对土壤培肥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1.1.3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 |
1.1.4 稻油轮作下耕作方式配合模式 |
1.2 国内外关于耕作方式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内耕作方式发展概况 |
1.2.2 国外耕作方式发展概况 |
2、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内容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内容 |
2.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6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2.6.1 田间调查及取样方法 |
2.6.2 分析测试指标和方法 |
2.6.3 .数据处理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轮耕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3.1.1 轮耕方式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1.2 轮耕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
3.3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茎鞘干物质积累及物质转运的影响 |
3.5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
4、讨论与结论 |
4.1 轮耕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4.2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 轮耕方式对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
5、本研究的创新点 |
6、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设想 |
6.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2 进一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2.3 土壤容重 |
2.2.4 土壤颗粒密度 |
2.2.5 土壤孔隙率 |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
2.2.8 土壤坚实度 |
2.2.9 结果与分析 |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
2.4.2.4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设计 |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
3.2.2 刀片运动分析 |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
3.4.1 试验设备 |
3.4.2 试验设计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
3.5.2 切割类型 |
3.5.3 砍切与砍滑切 |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
4.2.1 整机结构 |
4.2.2 工作原理 |
4.2.3 主要技术参数 |
4.2.4 关键部件设计 |
4.2.5 传动设计 |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4.4 仿形机构设计 |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
5.1.1 试验地块情况 |
5.1.2 破茬性能试验 |
5.1.3 开沟性能试验 |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
5.3.4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6)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
1.1.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秸秆还田播种机研究现状 |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线路 |
1.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
2.1 一体机播种系统总体方案分析 |
2.1.1 轮作区稻麦生长规律与种植模式分析 |
2.1.2 稻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
2.1.3 麦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
2.1.4 一体机基础结构分析 |
2.1.5 一体机工作原理 |
2.1.6 一体机工作模式特点 |
2.1.7 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目标 |
2.1.8 一体机播种系统安装位置分析 |
2.2 播种系统种排种机构选型与设计 |
2.2.1 排种机构排种器的选型要求 |
2.2.2 排种器的选型 |
2.2.3 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4 排种器排量的计算 |
2.2.5 种箱位置及尺寸 |
2.2.6 排种器传动机构设计 |
2.2.6.1 姜堰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
2.2.7 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
2.2.7.1 试验目的 |
2.2.7.2 试验方法 |
2.2.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8 黄海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
2.2.9 特殊位置排种管形状确定 |
2.2.9.1 排种管形状分析 |
2.2.9.2 排种状态的离散元仿真 |
2.2.9.3 仿真试验结果 |
2.2.10 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
2.2.10.1 试验目的 |
2.2.10.2 试验方法 |
2.2.10.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 |
3.1 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 |
3.1.1 开沟机构作业环境分析 |
3.1.2 开沟机构开沟器设计要求 |
3.2 滚动式开沟器设计 |
3.2.1 滚动式开沟器安装条件分析 |
3.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
3.2.2.1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长度的确定 |
3.2.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个数的确定 |
3.2.2.3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形状的设计 |
3.2.2.4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
3.2.2.5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开沟运动过程 |
3.2.2.6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
3.2.3.1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设计 |
3.2.3.2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
3.2.3.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开沟器运动过程分析 |
3.2.3.4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4 单圆盘式开沟器设计 |
3.2.4.4 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5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切茬力分析结果 |
3.2.6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加工成型 |
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设计 |
3.3.1 双圆盘开沟器主要结构 |
3.3.2 双圆盘开沟器安装机架位置改进 |
3.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架及升降装置的设计 |
3.3.4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安装位置的设计与优化 |
3.3.5 双圆盘开沟器升降装置受力仿真分析 |
3.3.5.1 仿真条件与过程 |
3.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6 双圆盘开沟器排种管固定装置位置的改进 |
3.4 滚动式开沟器离散元仿真试验 |
3.4.1 试验目的 |
3.4.2 使用软件说明 |
3.4.3 仿真条件设置 |
3.4.4 仿真试验过程 |
3.4.5 仿真试验方法 |
3.4.5.1 沟型仿真试验方法 |
3.4.5.2 破茬率仿真试验方法 |
3.4.6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6.1 沟型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6.2 破茬率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滚动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
3.5.1 试验目的 |
3.5.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5.3 试验方法 |
3.5.3.1 沟型试验方法 |
3.5.3.2 破茬率试验方法 |
3.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4.1 沟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4.2 破茬率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优化试验 |
3.6.1 试验因素 |
3.6.2 试验方法与试验指标 |
3.6.3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6.4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3.6.5 响应曲面分析 |
3.6.6 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 |
3.6.6.1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的参数优化 |
3.6.6.2 验证试验 |
3.7 滑刀式开沟器设计 |
3.7.1 滑刀式开沟器机架设计 |
3.7.2 滑刀式开沟器总体结构 |
3.7.2.1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设计 |
3.7.2.2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隙角的设计 |
3.8 滑刀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
3.8.1 试验目的 |
3.8.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8.3 试验方法 |
3.8.3.1 秸秆残茬移除率试验方法 |
3.8.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 |
4.1 抛土装置的改进设计 |
4.1.1 抛土装置覆土农艺要求 |
4.1.2 集草沟开沟器抛土特性分析 |
4.1.3 原有抛土装置结构分析 |
4.1.4 抛土装置结构改进 |
4.1.4.1 抛土装置导流板的设计 |
4.1.4.2 抛土装置延伸板的设计 |
4.1.5 抛土装置延伸板长度调节装置设计 |
4.2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单侧抛土幅宽试验方法 |
4.2.3.2 覆土厚度试验方法 |
4.2.3.3 抛土均匀性试验方法 |
4.2.3.4 碎土率试验方法 |
4.2.4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镇压轮的设计 |
4.3.1 镇压轮机架设计 |
4.3.2 镇压轮关键参数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 |
5.3 黄海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
5.3.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3.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3.3 试验方法 |
5.3.3.1 测区的确定 |
5.3.3.2 播种深度合格率计算方法 |
5.3.3.3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测量方法 |
5.3.3.4 断条率测量方法 |
5.3.3.5 晾籽率测量方法 |
5.3.3.6 出苗率测量方法 |
5.3.3.7 小麦测产方法 |
5.3.4 试验结果 |
5.3.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3.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3.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3.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3.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3.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
5.3.5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姜堰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
5.4.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4.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4.3 试验方法 |
5.4.4 试验结果 |
5.4.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4.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4.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4.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4.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4.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
5.4.5 试验结果分析 |
5.5 黄海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
5.5.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5.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5.3 试验方法 |
5.5.3.1 水稻测产方法 |
5.5.4 试验结果 |
5.5.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5.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5.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5.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5.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5.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
5.5.5 试验结果分析 |
5.6 姜堰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
5.6.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6.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6.3 试验方法 |
5.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6.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6.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6.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6.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6.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
5.6.5 试验结果分析 |
5.7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5.8 一体机播种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率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稻草覆盖对免耕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免耕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免耕直播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1.2 免耕直播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
1.1.3 免耕直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1.4 免耕直播对光和特性的影响 |
1.2 秸秆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覆盖技术概况 |
1.2.2 秸秆覆盖生物效应 |
1.2.3 秸秆覆盖生态效应 |
1.2.4 秸秆覆盖土壤效应 |
1.3 效益分析 |
1.3.1 经济效益 |
1.3.2 生态效益 |
1.3.3 社会效益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秸秆覆盖对免耕直播稻的效应 |
1.4.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免耕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地点与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2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2.3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对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2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2.3.3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4 稻草覆盖量与田间持水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3章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稻草覆盖免耕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地点与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2.2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3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3.2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3.3.3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4章 全文总结 |
4.1 免耕直播稻草覆盖水稻的产量差异 |
4.2 免耕直播稻草覆盖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及苗期农艺性状的差异 |
4.3 免耕直播稻草覆盖水稻氮素利用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油菜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
2.1 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2.2 三熟制油菜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3 水稻套播油菜生产现状 |
3.1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研究进展 |
3.1.1 水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
3.1.2 水稻套播油菜密度 |
3.1.3 水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
3.1.4 水稻套播油菜杂草防治技术 |
3.1.5 水稻套播油菜角果化学催熟技术 |
3.2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3.2.1 土壤墒情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油稻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前茬水稻机收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机械化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有待完善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2.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品种特征 |
4.2.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
4.2.3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
4.2.4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 |
4.2.5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
4.2.6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 |
4.2.7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角果催熟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生育进程 |
2.2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 |
2.3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抗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1 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2 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 分蘖成穗特性 |
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
2.4 LAI及粒叶比 |
3 讨论 |
3.1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
3.2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
3.3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
4 小结 |
第四章 油稻共生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时期密度的影响 |
2.2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苗期性状的影响 |
2.3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
2.4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5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各时期密度的影响 |
2.2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根系活力的影响 |
2.5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
2.6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7 套播油菜形态生理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肥料运筹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冬前、春后苗情的影响 |
2.2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2.3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4 套播油菜不同肥料运筹的经济效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播种量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期密度的影响 |
2.3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
2.5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6 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播种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八章 乙烯利催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角果颜色和油菜熟期的影响 |
2.2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角果皮含水量的影响 |
2.3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 |
1.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 |
1.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
1.3 不同油稻共生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4 不同稻茬高度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5 不同肥料运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分析 |
1.6 不同播种量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7 乙烯利不同浓度和喷施时期催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比较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3控2防1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
附录2: 作者简介 |
(9)辽宁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水稻直播技术发展概况 |
1.1.1 水稻直播技术国外发展概述 |
1.1.2 水稻直播技术国内发展概述 |
1.2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研究 |
1.2.1 水稻直播的种类 |
1.3 直播稻的发育特征 |
1.4 直播水稻机械化研究 |
1.5 直播技术的优越性 |
1.6 直播稻的栽培过程中的重点 |
1.6.1 品种选取 |
1.6.2 种子处理 |
1.6.3 稻田处理 |
1.6.4 适时抢播 |
1.6.5 田间补苗 |
1.6.6 肥料的合理运用 |
1.6.7 科学水分管理 |
1.6.8 病虫及杂草危害的系统预防和治理 |
1.6.9 倒伏现象的预防 |
1.7 水稻机械直播产量特点及其高产机制 |
1.8 水稻机械直播栽培技术与途径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直播试验 |
2.2.2 盆栽试验 |
2.2.3 正常插秧对照田 |
2.3 种植方法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有关指标计算与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对干物质重的影响 |
3.6 两年水稻机械直播试验播种和出苗情况对比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机械直播栽培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1 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
4.1.2 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
4.1.3 水稻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
4.2 机械直播栽培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取样时期与测定项目 |
1.2.3 主要测定方法 |
1.2.4 计算公式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栽培方式对水稻分蘖及分蘖成穂率影响 |
2.1.1 分蘖动态 |
2.1.2 分蘖成穗率 |
2.2 栽培方式对寒地直播稻干物质积累动态与分配影响 |
2.2.1 干物质积累动态 |
2.2.2 栽培方式对水稻单茎茎鞘重影响 |
2.2.3 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分配 |
2.3 栽培方式对直播稻干物质阶段积累及同化与转运影响 |
2.3.1 干物质阶段积累 |
2.3.2 抽穗后物质同化与转运 |
2.4 栽培方式对寒地直播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2.4.1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2.4.2 收获指数 |
3 讨论与结论 |
四、免耕直播稻优化播种量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杜萌.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2]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章清杞,蔡来龙,黄荣华,程祖锌.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01)
- [3]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研究进展[J]. 周燕芝,王文霞,陈丽明,曾勇军,谭雪明,胡水秀,石庆华,潘晓华,曾研华. 作物杂志, 2019(04)
- [4]稻油周年轮耕对直播稻土壤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D]. 肖琴.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D]. 秦宽.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稻草覆盖对免耕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何斌.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8]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9]辽宁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D]. 王建飞.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10]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影响[J]. 罗盛国,尹宇龙,刘元英,周婷,王欢,赵广欣,王丽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