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4)Rb晕带signature反转的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玮[1](2020)在《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相间放电和电痕放电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压电动机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设备,其安全与可靠运行广受关注。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电动机朝着大容量、高电压的方向发展,故障发生率也随之增长,对高压电动机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定子绕组绝缘损坏是引起高压电动机故障的重要原因。绕组端部是绝缘事故的多发地。端部绝缘多由手工绕制而成,其电气和机械强度难以保证。此外,端部绝缘遭受的老化应力较槽内绝缘更加复杂,且直接裸露于环境中,易因磨损、变形、油污侵蚀等发生绝缘事故。局部放电作为绝缘损坏的重要原因和表象,是检测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通过局部放电监测,有利于降低绝缘事故的发生率。然而,目前有关绕组端部绝缘局部放电指纹库建立不完全,相关放电机理研究也未见报道。因此,对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的相间放电和电痕放电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其放电特性及发生发展过程,了解放电的发生机理,对于完善放电指纹库,提高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相间放电和电痕放电的问题,本文以10k V定子线圈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仿真、放电理论,对绕组端部绝缘缺陷处电场分布、不同环境和老化阶段的相间放电特性、电痕放电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绕组端部常见绝缘缺陷包括:防晕结构破坏、绕组间间距不足及油污侵蚀。缺陷处电场集中是诱发局部放电的先决条件。防晕结构的破坏会在绝缘表面形成极大的集中电场。间距不足会使绕组间空气间隙承受较高的电场强度,诱发相间放电。绝缘表面脏污会导致绝缘表面电场集中,泄漏电流增大,形成表面碳化痕迹。发生相间放电和电痕放电的绕组,其防晕结构常存在磨损的现象。相间放电发生在定子绕组端部,是相对相或相对地的气隙放电。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放电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搭建了相间放电试验平台,采集了不同温度、湿度下的相间放电谱图,分析了放电参量随温度、湿度和电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相间放电的PRPD谱图为一个或多个平均幅值恒定的“条形”放电簇;温度的升高促进了相间放电,湿度的升高抑制了相间放电。同时,绝缘表面状况对放电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电热联合老化下的相间放电。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绝缘表面劣化,放电簇数发生了变化。结合放电理论,本文建立了气隙型介质阻挡放电电场仿真模型和电路仿真模型。电场仿真分析得到相间放电发生前后的电场强度及空间电荷分布的变化情况,电路仿真分析发现绕组间间距是影响放电幅值的重要因素,探讨了相间放电的机理。表面电痕放电是绕组端部沿绝缘表面形成的放电。本文建立了油污滴定诱发电痕试验平台,采集了表面电痕形成的不同阶段的放电信号,分析了PRPD谱图和PSA谱图特征。试验分析表明,绕组端部电痕为放电形成的表面碳化痕迹,其形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表面电痕谱图呈现明显差异。电痕放电的PRPD谱图为电压正半周30°附近垂直于横坐标的高幅值放电簇。结合放电理论,本文建立了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电场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得到电痕放电发生前后和电痕形成前后的电场强度及电荷分布情况,探讨了电痕放电的机理。
赵金贵[2](2014)在《沁水块坳形成演化的构造地貌学解析》文中认为沁水块坳是破坏后的华北克拉通中部保留下来最大的一个地质块体,对其新生代构造地貌学的解析,有助于寻找阻碍资源开采和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灾害地质现象的分布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华北克拉通破坏的行为机制,有着较为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科学意义。本研究选择沁水块坳核心部位的榆社盆地中的新构造与反映地貌面时间的特征地貌部位的岩溶陷落柱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由体及演化研究思路,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调查、地质编录、采样测试、剖面编录等手段,从新构造的事件-时间序列与地貌面的时间-事件序列解析沁水块坳新生代构造地貌过程,获得了如下认识:(1)解析了沁水块坳核心部位存在的大量新构造现象,结合地貌事件,构建出新生代以来沁水块坳构造地貌演化的事件-时间序列。(2)发现平顺老马岭岩溶陷落柱,从构造地貌学角度解读出:42-25Ma间古辛安泉域岩溶水系统强烈发育,并形成大量的岩溶陷落柱;同时以特征地貌部位岩溶陷落柱柱体岩块最大塌落距反演古夷平面存在的高度。(3)发现榆社群高庄组中的震积构造,解析出榆社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5-6级地震,并构建出表征其成因的“地震液化射流分异”模型,可作为相变剧烈小型沉积盆地地层对比的良好标示。(4)太原东山大窑头岩溶陷落柱群是记录了古娘子关泉域在8Ma前解体的证据。(5)构建了沁水块坳形成演化的概念模式。本研究以野外获得的大量观测证据证实了沁水块坳新生代以来存在的构造-地貌事件,充实了沁水块坳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序列,寻找到特征地貌部位的岩溶陷落柱与新构造是构造地貌学研究的重要突破点,是记录着沁水块坳晚新生代破坏过程和华北岩溶水系统形成与解体的重要载体,是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表壳过程与深部过程的窗口。
刘浩东[3](2013)在《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和非冷泉沉积物古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菌在推动海洋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特异古菌类群与甲烷的产生与消耗密切相关,只在冷泉等特殊的环境中大量存在。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不稳定性,其裂解产生的甲烷气很可能会沿着裂隙上涌,促使上层嗜甲烷微生物大量繁殖。本文分别选取两根重力岩心973-5(东沙海域冷泉区,925cm)和XH-CL27(西沙海槽非冷泉区,808cm)中6个不同深度的层位,通过以PCR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沉积物中古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对这两根岩心的古菌进行了基于16S 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采自东沙海域冷泉区的973-5岩心沉积物中微生物丰度比采自西沙海域非冷泉区的XH-CL27岩心沉积物中微生物丰度高,但是其古菌多样性低于后者。(2)两根岩心的表层沉积物古菌多样性都比较高,底层沉积物古菌多样性都比较低,均呈现出随着深度的增加古菌多样性先降低再小幅度升高的特点。(3)东沙冷泉区的973-5岩心沉积物中优势类群为MBG-B和ANME-1,西沙非冷泉区的XH-CL27岩心沉积物中古菌优势类群为MCG和MBG-D。东沙冷泉区973-5岩心的SMI约在760cm层位,在SMI以下沉积物中存在大量的产甲烷菌,这是在南海沉积物中首次发现的现象。(4)与甲烷代谢密切相关的主要古菌类群为ANME、Methanosarcinales和MBG-B。它们在较深层位是否占据优势生态位可以作为深层沉积物是否含有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判断指标。本研究印证了在含有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中MBG-B是优势古菌类群。(5)综合比较南海北部陆坡不同海区不同深度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组成,认为不同海区表层沉积物古菌群落组成的差异往往不如较深层位沉积物的古菌群落组成差异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受海水中浮游微生物的影响和底层微生物对上涌甲烷(如果存在的话)的氧化造成的。所以浅表层的古菌多样性不如相对深层位的古菌多样性能反映地化环境的差异,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微生物勘探以相对较深层位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作为指标更合适。
杨韵颐[4](2012)在《丰中子核104Zr、114Ru与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工作主要研究丰中子核104Zr、114Ru和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结构,以加深对核结构、核形状和核力等特性的理解。丰中子核104Zr和114Ru的实验是在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的大型γ阵列探测器Gammasphere上进行的,此γ阵列探测器由102个具有反康普顿散射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组成。采用252Cf自发裂变布居丰中子核高自旋态,对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进行测量,建立了三维γ-γ-γ符合矩阵。缺中子核139Pr的实验工作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的。在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上采用124Sn (19F,4n)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布居此核的高自旋态,束流能量为80MeV,实验记录了二重及二重以上的γ符合事件,总计得到5.2×107个等效二重γ-γ符合事件,建立一个总符合矩阵和两个DCO矩阵。在104Zr的研究中,新发现了一条基于1928.7keV激发态上的集体带结构。对这条带结构进行了系统学分析,并进行了投影壳模型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并将这条集体带指定为基于ν5/2-[532] ν3/2+[411]组态的两准中子带。在114Ru的研究中,扩展了基带以及一声子γ振动带,新发现了两条可能为二声子γ振动带的能级。在基带中,当转动频率ω≈0.4MeV时显示出集体回弯现象。我们用具有三轴形变参数的推转壳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集体回弯现象是由一对h11/2中子顺排所引起的。三轴投影壳模型计算的γ振动带能级与实验符合的很好,而使用扁椭形变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则不能符合,说明114Ru核为三轴形变核。对于139Pr高自旋态的研究,大大扩展了原有的能级纲图,共发现了39个新能级和44条新跃迁,并新建立了四条集体带结构。通过系统学比较,认为一条由ΔI=2E2跃迁构成的带为退耦带;两条由ΔI=1M1跃迁构成的带为扁椭形变带(γ-60);另外一条由ΔI=1M1跃迁构成的带为三轴—扁椭形变带(γ-90)。对这些集体带的可能的组态特性进行了讨论。
车兴来[5](2007)在《丰中子核108,112Ru和缺中子核134,135Ba高自旋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核物理的前沿领域,原子核高自旋态的研究为人们理解核结构、核形状、核子耦合等特性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本论文工作主要研究A100区丰中子核108Ru、112Ru以及A130区缺中子核134Ba、135Ba的高自旋态结构特性。研究108Ru、112Ru高自旋态的实验工作是在美国洛仑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Gammasphere探测装置上完成的,测量由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记录三重以上的符合事件;而研究134Ba、135Ba高自旋态的实验工作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的,采用130Te(9Be,xn)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布居134Ba、135Ba高自旋态,束流能量为45MeV,记录两重以上的γ符合事件。对108, 112Ru核,研究结果确认和扩展了其晕带和单声子γ振动带,第一次建立了这两个核的二声子γ振动带和二准中子带结构。对其集体带结构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推转壳模型的计算表明,此两核均为三轴形变核,一对h11/2中子顺排导致了这两个核晕带的集体回弯。对这两个核中的单声子与二声子γ振动带的特性进行了系统学研究。通过系统学比较及Nilsson能级图的计算,初步指定108, 112Ru的准粒子带的带头组态分别为:{ν[402]5/2+?ν[532]5/2-}5-,ν{[402]5/2+? [523]7/2-}6-。对134Ba核,发现了基于10+同质异能态以上的众多的能级与跃迁,将自旋态扩展到20。推转壳模型的计算表明,134Ba基态带的集体回弯是由一对中子的顺排所致。由系统学分析表明,10+同质异能态为yrast陷阱,起源于两中子组态,可能具有γ≈-120°的长椭形状;其上的能级表现出很强的单粒子特性。对135Ba核,新识别了20个能级,24条跃迁,将其自旋态扩展到35/2。对于其低自旋态的特性,通过系统学比较和粒子转子模型的计算,我们认为基于11/2-的能级的集体结构为形变不大的三轴形变结构,形变参数为ε=0.09,γ=33.6°,表明在Ba同位素链中也像相邻的同位素链一样,存在从N≤77的长椭形变(γ<30°)到N≥79(γ>30°)的扁椭形变的形状转化。通过系统学比较,我们还定出135Ba核中较高自旋态部分的6个能级的准粒子组态。
李明亮[6](2006)在《~(137)La、~(138)Pr和~(98)Sr高自旋态研究》文中认为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是核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它为人们认识和理解核结构、核形状、核子耦合等特性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本论文内容为研究137La、138Pr和98Sr的高自旋态结构特性。对137La和138Pr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的,分别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30Te(11B,4n)与128Te(14N,4n)来布居137La与138Pr的高自旋态,束流能量分别为50MeV和64MeV。在这两个实验中,均用14个反康高纯Ge探测器,测量两重以上符合事件,分别获得总记数为3.6×108与2.3×108个等效的两重γ-γ符合事件。对137La核,研究结果将它的能级纲图扩展到33/2(?),新识别了27个能级和37条跃迁,发现了三条较清晰的集体转动带。基于17/2-能级的集体带,其准粒子组态被指定为πh5/2(?)νd3/2-1h11/2-1,在转动频率(?)ω≈0.48MeV处发生集体回弯。通过系统学比较和推转壳模型计算,认为该集体回弯由一对质子的顺排引起。通过对建立在25/2-能级上的一个集体带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扁椭形变带(γ≈-60°)。对138Pr核,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根据系统学分析,重新指定了晕带的自旋。识别了5条扁椭形变带(γ≈-60°),其中两条是新建立的。对πh11/2(?)νh11/2带的旋称反转、顺排角动量进行了分析。根据推转壳模型计算和系统学比较,认为一对质子顺排引起了πh11/2(?)νh11/2带的回弯。分析了五条扁椭带的两类转动惯量,分别指定了它们可能的组态。通过对252Cf的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谱的分析,对丰中子核98Sr的集体转动带进行了研究。扩展了建立在1838keV能级上的K=3的转动带。新发现了一条建立在2535keV能级上的K=6的转动带。通过分析,这两条带的组态都是是ν9/2[404](?)ν3/2[411],分别满足Ω=|Ω1-Ω2|和Ω=|Ω1+Ω2|的耦合关系,构成一对Gallagher-Moszkowski(GM)伙伴带。研究了这两条带的转动惯量和顺排角动量特征。用延迟符合方法,测得K=3和K=6的两个带带头能级的半衰期分别是13±3ns和4.5±1.0ns。
吴柏林[7](2005)在《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文中指出本文以后生蚀变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砂岩铀矿形成中的有机地质作用特征为研究重点,并结合成矿作用及其演化的动力学作用、成矿作用过程的定年、古气候环境的演变、成矿物质来源、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等共七个方面对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砂岩型铀矿(鄂尔多斯、吐哈、伊犁地区)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和矿床类型的演化特征;提出了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并对水成铀矿成矿理论及找矿方法、思路阐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新的认识。 对于流体地质作用,作者应用蚀变矿物学及包裹体地球化学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基底蚀源区、成岩、氧化、漂白和绿色蚀变、矿化、原生岩石(还原带)带等流体的成分、物理化学性质,C、H、O、S同位素进行了揭示。认为成矿作用流体并非来自深部基底,而是源自于浅部常温的大气降水;但深部来源的气态有机质却是东胜矿床漂白蚀变、绿色蚀变及铀矿化的重要原因,也是成矿流体具低温热液性质的主要起因。成岩期流体一般矿化度较高,温度也偏高,其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此阶段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还原SO42-是H2S及相应黄铁矿形成的重要原因。氧化蚀变流体铀含量低,含有机质成分少,矿化度和温度均较低;经氧化蚀变流体作用后的岩石其Th/U,Ra/U比值达大的峰值。漂白蚀变流体性质为还原强酸性,经漂白蚀变流体作用后的岩石其高岭石含量高,Th/U、∑烃含量达大的峰值;而Orgc、∑Fe明显偏低。在矿化蚀变阶段,流体或其蚀变岩石中U、Orgc、Mo、Re、δD、δ18O含量最高,Th/U比值最低,流体性质为(中性~弱碱性)—(弱还原~还原)。绿色蚀变为强还原强碱性,此阶段温度、PH均达大的峰值,Eh、δ34S达低的峰值。吐哈和伊犁矿区缺少明显的漂白和绿色蚀变,表明东胜矿床成矿作用流体相比前两个地区曾达到强还原性阶段。这也是东胜矿床和吐哈,伊犁矿床的一个重大差别。 关于有机地质作用特征。东胜矿床气态有机质作用特征明显,固体有机质作用次之;伊犁地区生物细菌作用特征明显,气态有机质作用次之;吐哈地区则是固体有机质、气态有机质、生物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吐哈、伊犁矿区固体有机质主要是镜煤;东胜矿床则为含沥青质的镜煤有机质,约含2%~10%的沥青质成分。干酪根类型东胜、吐哈为Ⅲ型(即腐殖型),但由于生物细菌作用,伊犁矿区有机质具一定腐泥型特征;有机质成分源于陆相高等植物。干酪根形成环境吐哈、伊犁矿区为成岩作用阶段,而东胜地区为深埋后生作用阶段(油气生成阶段)。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黄腐酸和腐殖酸是铀迁移的重要载体;铀被在还原环境下腐殖质分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还原而御载沉淀富集。三个矿区广泛发育的碳酸盐化主要是由固体有机质脱羧基作用造成,但是东胜矿床碳酸盐化也有煤型气作用的特征。 由于矿区所在盆地的后期改造抬升、油气逸散充注、古气候的干热演化以及铀成矿这四种地质作用结果的年代特征具有相似的吻合性,且地球动力学作用造成了油气藏的迁移,充注,形成强的还原环境、有利的干热古气候条件以及提供了铀沉淀反应所需的还原剂。所以,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并不是孤立发生的,是在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下有机—无机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而,气态有机质圈闭构造(新构造褶皱、断裂、岩性岩相界面等)是成矿有利的因素;气态有机质的逸散方向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 新构造褶皱和断裂(盖层断裂、复活性基底断裂)造成地下水流速、流向等动力机制的改变,以及促使深部气态有机质沿断裂的迁移、扩散,它们是吐哈、伊犁矿区铀矿化主要的赋矿场所。东胜矿区则主要是基底复活性断裂(气态有机质的主要通道)控矿。东部中晚侏罗世、晚白垩-古新世、中新世地层的抬升造成气态有机质向上、向北的扩散运移是东胜矿床“板状”矿体及漂白蚀变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西部在晚侏罗-早白垩纪、晚白垩-古新世、中新世期间地层的抬升造成气态有机质向东部顺地层的扩散运移是东胜矿床绿色蚀变及“似卷状”矿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于成矿物质来源,由于含矿层本身是高铀背景值地层,加上氧化作用、漂白作用等造成岩石
张征[8](2003)在《丰中子奇A Ru核的高自旋态和同质异能态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极端丰中子核113Ru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并对丰中子奇A核107,109,111,113Ru的低激发态同质异能态进行了分析。实验工作是在美国洛仑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的GAMMASPHERE探测装置上完成的,252Cf自发裂变源放置在一个由102个反康Ge探测器组成的GAMMASPHERE探测器阵列的中心,测量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记录三重以上的符合事件。经过离线处理,建立三维γ-γ-γ符合矩阵,最后得到在投影谱中具有5.7×1011个折合成两维符合的有效符合事件数。数据分析是利用PC-Linux系统上安装的Radware程序包进行的。利用三维数据分析的XMLEV程序,对γ跃迁开双门得到的门谱进行反复的对比研究,识别级联跃迁,首次建立了丰中子核113Ru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建立了基于中子h11/2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并将此转动带的自旋态扩展到31/2 ?、激发态能量达3.6 MeV。发现了另一个基于9/2- 能级的弱的集体转动带,指定带中的另外两条能级的自旋、宇称为13/2-、17/2-。同时,观测到了这两个集体带间3条边馈跃迁。最后,对丰中子奇A核107、109、111、113Ru的集体带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系统学比较,并利用粒子—转子模型(PRM)程序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与实验数据很好相符的结果。在另一部分工作中,利用在GAMMASPHERE上所获得的对应不同延迟时间的252Cf自发裂变瞬发γ谱实验数据,继续以前对丰中子核同质异能态的研究,改进、完善了数据分析方法,并对丰中子奇A核107,109,111,113Ru的低激发态能级寿命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能级寿命的值。
沈水法,石双惠,顾嘉辉,刘静怡,沈文庆[9](2003)在《84Rb晕带signature反转的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将角动量投影壳模型应用到84 Rb核 ,对组态为πg9 2 νg9 2 的正宇称晕带和组态为π(p3 2 ,f5 2 ) νg9 2 的负宇称晕带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特别是对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机理进行了探讨 .角动量投影壳模型计算显示正宇称晕带中的signature反转是原子核随自旋增加形状发生变化的信号 ,其间原子核从低自旋的长椭球通过三轴形变变到高自旋的扁椭球 .此外 ,还确定了此两带的原子核形状 .
李继昌[10](2002)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重组疫苗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Ⅰ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berpesvirus-1,BHV-1)引起牛的一种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鼻气管炎、眼结膜炎、高热、流产、传染性脓疱为主要特征。BHV-1基因组为138kb的线性双股DNA分子,分成长独特区(UL,106kb)和短独特区(Us,10kb),后者被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s,TRs各为11kb)隔开,重复序列变异性较大。立即早期基因IER4.2就位于其中,编码与单纯疱疹病毒(HSV-1)ICP4同源的转录调控蛋白BICP4。各种疱疹病毒ICP4的Ⅱ和Ⅳ区高度保守,Ⅰ、Ⅲ、Ⅴ区同源性较低。为了比较不同病毒株重复序列的差异性,根据已发表的BHV-1 K22毒株重复序列IRs中BICP4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BICP4 Ⅰ区中部分序列为靶标,对分离自不同牛种、不同部位的洛精株、美精株、B7株、V125株和BarthaNu/67株BHV-1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约540bp的片段,将其克隆、测序并与K22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六株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表明本实验所分离的这些毒株重复序列中的早期基因高度保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BHV-1的相对保守性。 糖蛋白gD是BHV-1的主要结构蛋白和免疫保护性抗原之一,在致病和免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洛精株是从我国洛阳种牛场西门塔尔牛精液中分离的IBRV。本文根据已发表的BItV-1 P8-2毒株gD糖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洛精株IBRV gD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已成功地获得了BI-IV-1洛精株gD全基因序列,共1251bp,编码417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IBRV洛精株的gD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发表的BHV-1 P8-2株gD基因序列只有一个核苷酸碱基的差异,其同源性高达99.92%,所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100%,即该碱基的突变并未引起氨基酸的变化。由此表明了BHV-1 gD基因的高度保守性。 鉴于gD糖蛋白基因的高度保守性及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其作为靶抗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有望用于生产有潜力的亚单位疫苗或基因疫苗。本研究将已获得的IBRV gD基因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gD。将此表达质粒单独或连同脂质体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含IBRV gD基因的表达质粒单独注射及连同脂质体混合注射的小鼠均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且后者强于前者,而对照组无此反应。本试验为探讨我国IBRV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进一步研制基因疫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用活病毒作为载体表达其它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为改进现有的常规疫苗提供了契机,成为疫苗学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国外已有用BHV-1作为载体表达其它病毒保护性基因的成功先例。本研究将IBRV LA株DNA HindⅢ A片段中的SaiⅠ-SalⅠ亚片段李继昌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重组疫苗的基础研究2002年5月 (含 TK基因)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 SK中,再用 Bglll和 Sacl切去 347be,获得含TK基因部分缺失的重组质粒pdTK,然后用Hindlll和Xbal切去其中的多克隆位点;将来源于PCR3-Ufli的p启动子、多克隆位点和BGH POlyu)信号尾插入PdTK质粒的XhOI位点上,构建了通用IBRV转移载体pdTKod,可用来表达其它牛呼吸道病毒基因,如牛副流感病毒(BPIV3)、牛呼吸道综合症病毒(BRS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等,从而开辟一条开发利用BHV-二载体资源的途径。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EFV)引起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牛表现为急性发热、呼吸道和消化道机能障碍以及踱行和肢体僵直。外膜糖蛋白G基因位于病毒表面并含有中和抗原表位,可使牛产生免疫保护力。本试验将克隆到 pBluescript SK中的BEFV G基因亚克隆到含有 p启动于和 POly(A)信号尾的批R3Allli载体上,获得 PTA--G重组质粒,用Haed酶切后将含有CMV、G蛋白基因和Polyu)的目的片段(大约3.6Kb)插入通用转移载体PdTtw中,获得10.ZKb大小的PdTK--CMBAI重组质粒;再将含SV40启动子的LacZ报告基因也亚克隆到该载体获得ndTKthacZ--G转移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由 IBRV Bartha株感染的 MDBK细胞,筛选蓝色蚀斑进行重组病毒的蚀斑纯化。通过PCR方法鉴定证明该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完整的牛流行热病毒G蛋白基因,为下一步制备 IBRV/BEFV二价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基于此的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总之,本研究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部分重复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首次克隆和测定了我国IBRV洛精株gD基因的核昔酸序列,又构建了gD真核表达质粒,接种小鼠能诱导免疫抗体反应,并构建了 IBRV通用转移载体和 BEFV gG重组 IBRV,为揭示 IBRV的流行病学及研制新型疫苗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84)Rb晕带signature反转的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4)Rb晕带signature反转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相间放电和电痕放电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类型 |
1.2.1 内部放电 |
1.2.2 槽放电 |
1.2.3 端部放电 |
1.3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绝缘 |
2.1 定子绕组绝缘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绝缘材料 |
2.1.3 绕组端部绝缘结构 |
2.1.4 工艺流程 |
2.2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故障分析与电场计算 |
2.2.1 绕组端部绝缘故障 |
2.2.2 老化应力 |
2.2.3 绕组端部缺陷仿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间放电机理研究 |
3.1 相间放电发生原因 |
3.2 放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
3.3 温度、湿度对相间放电的影响 |
3.3.1 试验方法 |
3.3.2 放电信号的分析方法 |
3.3.3 不同温度、湿度下的起始放电电压 |
3.3.4 不同温度下的相间放电PRPD谱图 |
3.3.5 不同湿度下的相间放电PRPD谱图 |
3.3.6 不同电压下的相间放电PRPD谱图 |
3.3.7 相间放电统计参量的变化 |
3.3.8 温度对相间放电的影响分析 |
3.3.9 湿度对相间放电的影响分析 |
3.4 电热联合老化下的相间放电 |
3.4.1 试验方法 |
3.4.2 绝缘表面劣化痕迹 |
3.4.3 不同老化周期下的PRPD谱图 |
3.4.4 放电统计参量的变化 |
3.5 相间放电机理分析 |
3.5.1 相间放电理论分析 |
3.5.2 相间放电电场仿真分析 |
3.5.3 相间放电等效电路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痕放电机理研究 |
4.1 电痕放电发生原因 |
4.2 电痕的诱发 |
4.2.1 试验系统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诱发过程中的PRPD谱图 |
4.2.4 诱发过程中的PSA谱图 |
4.3 电痕放电 |
4.3.1 电痕放电信号采集试验 |
4.3.2 电痕放电PRPD谱图 |
4.3.3 电痕对绕组绝缘表面电位的影响 |
4.4 电痕放电机理分析 |
4.4.1 表面电痕的形成 |
4.4.2 电痕放电电场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沁水块坳形成演化的构造地貌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沁水块坳的研究现状 |
1.2.1 沁水块坳周缘 |
1.2.2 沁水块坳上的盆岭耦合研究现状 |
1.2.3 沁水块坳上的地貌 |
1.2.4 沁水块坳上的地震、新构造 |
1.2.5 沁水块坳上的榆社盆地 |
1.2.6 岩溶陷落柱与煤田构造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特色与创新 |
1.7 工作量 |
2 沁水块坳地质概况 |
2.1 沁水块坳的基底 |
2.1.1 太古界变质基底 |
2.1.2 下元古界基底 |
2.1.3 中上元古界基底 |
2.1.4 莫霍面深度与岩石圈厚度 |
2.2 沁水块坳的盖层 |
2.3 沁水块坳周缘出露的火成岩 |
2.4 沁水块坳的边界断裂 |
2.5 小结 |
3 沁水块坳的形成 |
3.1 沁水块坳上的构造地貌剖面特征 |
3.2 沁水块坳上煤变质程度揭示的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3.2.1 沁水块坳上煤变质程度的分布规律 |
3.2.2 沁水块坳地温梯度的演变 |
3.2.3 沁水块坳古地理恢复揭示的煤变质演变 |
3.2.4 沁水块坳周缘的变质核杂岩 |
3.3 沁水块坳边缘及核心部位的逆冲断层 |
3.4 小结 |
4 甸子梁构造稳定期是岩溶陷落柱强烈发育时期 |
4.1 沁水块坳上的高位岩溶洞穴 |
4.2 太原东山大窑头岩溶陷落柱群与层间构造发育模式 |
4.3 平顺老马岭岩溶陷落柱形成时间的地貌学解析 |
4.4 小结 |
5 沁水块坳基底的活化——榆社盆地的形成 |
5.1 榆社盆地新生代地层 |
5.2 沁水块坳核心部位榆社盆地沉积初期的古地理特征 |
5.2.1 榆社群马会组砾岩剖面特征及砾岩岩性特征 |
5.2.2 马会组石英岩、石英砂岩砾石物源分析 |
5.2.3 讨论 |
5.3 榆社盆地三庄-泥河掌勘察剖面特征 |
5.4 讨论与小结 |
6 沁水块坳核心部位新构造发育特征及事件-时间记录 |
6.1 断裂及不整合构造发育特征 |
6.2 榆社群中的震积泄水构造 |
6.2.1 榆社群高庄组中的震积泄水构造及其成因模式 |
6.2.2 榆社群中的震积泄水构造序列 |
6.3 新构造解析 |
6.4 沁水块坳的旋转 |
6.5 榆社盆地新构造发现的地质意义 |
6.6 小结 |
7 沁水块坳形成演化模式 |
7.1 沁水块坳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
7.2 北台期夷平面的形成与解体 |
7.3 甸子梁期夷平面的形成与解体 |
7.4 唐县期宽谷面的形成与沁水块坳基底的活化 |
7.5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 |
7.6 沁水块坳形成演化模式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3)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和非冷泉沉积物古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古菌简介 |
1.1.1. 古菌的概念 |
1.1.2. 古菌的发现与分布 |
1.1.3. 古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1.1.4. 古菌的分类 |
1.1.5. 古菌多样性 |
1.1.6. 古菌的研究意义 |
1.2. 微生物勘查技术和天然气水合物 |
1.2.1. 天然气水合物简介 |
1.2.2.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
1.2.3.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及开发技术 |
1.2.4.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微生物勘探技术 |
1.3. 南海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东沙和西沙地质概况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 样品及资料 |
3.1.1. 样品来源及保存 |
3.1.2. 沉积及地化资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吖啶橙染色直接计数法(AODC) |
3.2.2. DNA 的提取 |
3.2.3.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 |
3.2.4. 克隆文库的构建 |
3.2.5. 古菌群落组成的聚类分析 |
3.2.6. DNA 序列的提交 |
第4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微生物和 DNA 丰度分析 |
4.1.1. 973-5 岩心微生物细胞丰度及 DNA 丰度分析 |
4.1.2. XH-CL27 岩心微生物细胞丰度及 DNA 丰度分析 |
4.1.3. 小结与讨论 |
4.2. 古菌 16S rRNA 基因的覆盖率与饱和度分析 |
4.2.1. 973-5 岩心古菌 16S rRNA 基因的覆盖率与饱和度分析 |
4.2.2. XH-CL27 岩心古菌 16S rRNA 基因的覆盖率与饱和度分析 |
4.2.3. 小结与讨论 |
4.3. 古菌系统发育分析 |
4.3.1. 973-5 岩心的古菌系统发育分析 |
4.3.2. XH-CL27 岩心的古菌系统发育分析 |
4.4. 古菌群落组成分析 |
4.4.1. 973-5 岩心古菌群落组成分析 |
4.4.2 XH-CL27 岩心古菌群落组成分析 |
4.4.3. 小结与讨论 |
4.5. 古菌群落纵向分布统计 |
4.5.1. 973-5 岩心古菌群落纵向分布统计 |
4.5.2. XH-CL27 岩心古菌群落纵向分布统计 |
4.5.3. 小结与讨论 |
4.6. 古菌群落组成的聚类分析 |
4.7. 古菌群落对沉积环境和地化因子的响应 |
4.8 南海北部陆坡不同海域沉积物古菌组成特征的比较 |
第5章 结论及问题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丰中子核104Zr、114Ru与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原子核结构研究概述 |
1.2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概述 |
1.3 A~100 核区丰中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概况 |
1.3.1 概述 |
1.3.2 ~(104)Zr 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3.3 ~(114)Ru 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4 A~130 核区缺中子核高自旋态概况 |
1.4.1 概述 |
1.4.2 ~(139)Pr 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
2.1 原子核高自旋态实验基本原理 |
2.2 符合测量方法 |
2.3 裂变瞬发γ实验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简介 |
2.3.3 实验探测装置 |
2.4 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实验 |
2.4.1 实验原理 |
2.4.2 实验简介 |
2.4.3 实验装置 |
2.4.4 实验过程 |
2.5 数据预处理 |
2.5.1 能量刻度 |
2.5.2 效率刻度 |
2.5.3 数据反演与符合矩阵的建立 |
2.6 数据分析方法 |
2.6.1 投影谱和本底谱的建立 |
2.6.2 门谱的建立和跃迁级联关系的确定 |
2.6.3 跃迁强度的确定 |
2.6.4 跃迁多极性的确定 |
第3章 原子核结构理论方法 |
3.1 原子核形状的数学描述 |
3.2 壳模型与形变壳模型 |
3.3 推转壳模型简介 |
3.4 振转模型 |
3.5 投影壳模型 PSM 简介 |
3.6 三轴投影壳模型 TPSM 简介 |
3.7 两类集体转动惯量 |
第4章 丰中子核~(104)Zr 两准粒子带的研究 |
4.1 ~(104)Zr 核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
4.2 分析与讨论 |
4.3 对~(104)Zr 的投影壳模型(PSM)计算 |
第5章 丰中子核~(114)Ru 多声子γ振动带的研究 |
5.1 ~(114)Ru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
5.2 分析与讨论 |
5.2.1 基带 |
5.2.2 带(2)和带(3)—多声子γ振动带 |
5.3 多声子γ振动带的三轴投影壳模型(TPSM)计算 |
第6章 缺中子核~(139)Pr 高自旋态的研究 |
6.1 ~(139)Pr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
6.2 低自旋态能级结构的分析与讨论 |
6.3 高自旋态能级结构的分析与讨论 |
6.3.1 带(1)—退耦带 |
6.3.2 带(2)和带(3)—扁椭形变带 |
6.3.3 带(4)—三轴—扁椭形变带 |
6.3.4 其它单粒子能级特性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丰中子核108,112Ru和缺中子核134,135Ba高自旋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原子核物理研究概述 |
1.2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概述 |
1.3 ~(108,112)RU 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
1.4 ~(134,135)BA 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
第2章 理论方法 |
2.1 原子核形状的数学描述 |
2.2 振转模型 |
2.3 壳模型和NILSSON 能级 |
2.4 推转壳模型 |
2.5 粒子-转子模型 |
2.6 两类转动惯量 |
第3章 实验介绍 |
3.1 裂变瞬发γ谱实验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简介 |
3.1.3 实验装置 |
3.1.4 实验过程和数据预处理 |
3.2 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简介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过程和数据预处理 |
第4章 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 |
4.1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
4.1.1 由符合矩阵建立投影谱和本底谱 |
4.1.2 确定级联关系 |
4.1.3 确定跃迁强度 |
4.1.4 DCO 比值与跃迁多极性的判断 |
4.1.5 建立能级纲图 |
4.2 ~(108)RU 数据分析结果 |
4.3 ~(112)RU 数据分析结果 |
4.4 ~(134)BA 数据分析结果 |
4.5 ~(135)BA 数据分析结果 |
第5章 对~(108, 112)RU 核高自旋态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晕带 |
5.2 单声子Γ振动带 |
5.3 二声子Γ振动带 |
5.4 二准中子带 |
第6章 对~(134,135)BA 核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134)BA 核 |
6.1.1 ~(134)Ba 基态带 |
6.1.2 ~(134)Ba 的10~+同质异能态以上能级结构 |
6.1.3 ~(134)Ba的其他能级结构 |
6.2 ~(135)BA 核 |
6.2.1 ~(135)Ba 核低激发态的系统学比较 |
6.2.2 ~(135)Ba 核低激发态的PRM 计算及Ba 同位素链的形状转变 |
6.2.3 部分能级组态的指定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137)La、~(138)Pr和~(98)Sr高自旋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原子核结构研究概述 |
1.2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概述 |
1.3 A~130区高自旋态研究进展 |
1.4 A~100区丰中子核高自旋态研究进展 |
1.5 ~(137)LA、~(138)PR和~(98)SR 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5.1 ~(137)La、~(138)Pr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5.2 ~(98)Sr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第2章 理论方法 |
2.1 原子核形状的数学描述 |
2.2 壳模型和形变壳模型 |
2.3 推转壳模型 |
2.4 两类转动惯量和顺排角动量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γ射线探测器 |
3.2 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简介 |
3.2.1 布居和退激 |
3.2.2 串列加速器 |
3.2.3 在束γ实验探测装置 |
3.3 重核裂变γ谱学 |
3.4 两重和三重符合 |
3.5 数据处理方法 |
3.5.1 能量刻度 |
3.5.2 效率刻度 |
3.5.3 数据反演与符合矩阵的建立 |
3.5.4 投影谱、本底谱和门谱 |
3.6 ~(137)LA、~(138)PR和~(98)SR的实验过程和数据预处理 |
3.6.1 ~(137)La |
3.6.2 ~(138)Pr |
3.6.3 ~(98)Sr |
第4章 ~(137)LA高自旋态结构 |
4.1 实验结果 |
4.1.1 门谱 |
4.1.2 DCO比值 |
4.1.3 数据表格 |
4.2 系统学比较和理论分析 |
4.2.1 系统学比较 |
4.2.2 带(1) |
4.2.3 带(2) |
4.2.4 带(3) |
4.2.5 带(4)和带(5) |
第5章 ~(138)PR高自旋态研究 |
5.1 实验结果 |
5.1.1 门谱 |
5.1.2 数据表格 |
5.2 晕带 |
5.2.1 自旋指定 |
5.2.2 旋称反转 |
5.2.3 推转壳模型计算 |
5.2.4 集体回弯 |
5.3 扁椭形变带 |
第6章 ~(98)SR两准粒子带与同质异能态研究 |
6.1 实验结果 |
6.1.1 门谱 |
6.1.2 数据表格 |
6.2 分析与讨论 |
6.3 同质异能态寿命测量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超形变带转动谱分析与自旋指定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思路 |
1.2.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 主要工作量 |
1.4 论文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2.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
2.1 研究现状 |
2.1.1 铀矿及砂岩型铀矿勘探简史 |
2.1.2 砂岩型铀矿的类型 |
2.1.3 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进展 |
2.2 主要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2.1 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2.2 美国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 |
2.3 砂岩型铀矿研究的发展趋势 |
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大地构造背景 |
3.1.2 石油、天然气、煤、砂岩型铀矿同盆共存的地质背景 |
3.1.3 矿区地质 |
3.1.4 容矿主岩地层铀背景值及成矿物质来源 |
3.1.5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以来古气候的演变 |
3.2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条件 |
3.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3.2.2 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
4. 吐哈、伊犁盆地典型砂岩型铀矿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
4.1 区域地质背景 |
4.1.1 大地构造背景 |
4.1.2 石油、天然气、煤、砂岩型铀矿同盆共存的地质背景 |
4.1.3 矿区地质 |
4.1.4 容矿主岩地层铀背景值及成矿物质来源 |
4.1.5 古气候演化与铀成矿关系 |
4.2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条件 |
4.2.1 吐哈盆地 |
4.2.2 伊犁盆地 |
5. 后生蚀变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5.1 后生蚀变作用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5.1.1 吐哈盆地 |
5.1.2 伊犁盆地 |
5.1.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 |
5.1.4 “后生蚀变作用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认识小结 |
5.2 后生蚀变作用的常量、微量、伴生元素及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2.1 铀、钍及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特征 |
5.2.2 有机炭、全硫、二氧化碳等及部分伴生元素含量特征 |
5.2.3 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3 流体作用的物理化学性质 |
5.3.1 流体作用阶段确认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对象选择的依据 |
5.3.2 (蚀变)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6. 盆地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有机地质作用 |
6.1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类型 |
6.1.1 铀与固体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 |
6.1.2 盆地含矿目的层油气充注特点 |
6.2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的性质 |
6.2.1 固体有机质地质作用的性质 |
6.2.2 固体有机质与铀矿化关系探讨 |
6.2.3 气态有机物(天然气)有机地质作用性质 |
6.2.4 液态有机质(石油)有机地质作用性质 |
6.2.5 铀微生物成矿作用概述 |
6.3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无机地质作用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6.3.1 硫同位素地质学特征 |
6.3.2 碳、氧同位素地质学特征 |
6.3.3 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
6.4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定年 |
6.4.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 |
6.4.2 盆地砂岩型铀矿有机地质作用年代学研究 |
6.5 铀迁移形式及沉淀机理探讨 |
6.5.1 铀的迁移形式及结果讨论 |
6.5.2 铀沉淀机理讨论 |
7. 盆地动力学演化及其砂岩型铀矿控矿作用 |
7.1 吐哈盆地动力学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
7.1.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简析 |
7.1.2 吐哈盆地西南缘新构造控矿规律及十红滩铀矿床外围控矿有利区预测 |
7.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侏罗纪以来构造演化特点 |
7.2.1 侏罗-白垩纪盆地构造改造特点与砂岩型铀成矿 |
7.2.2 盆地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与砂岩型铀成矿 |
8. 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8.1 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演化 |
8.1.1 有机-无机成矿作用年代的演化 |
8.1.2 成矿作用演化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8.2 研究区砂岩铀矿成矿作用(矿床)类型的演化及形成模式 |
8.2.1 成矿作用(矿床)类型的演化及其机制探讨 |
8.2.2 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
8.3 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演化模式及其地质理论意义 |
8.3.1 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含铀盆地的演化模式 |
8.3.2 论对外生后成水成铀矿理论的新认识 |
结论与认识 |
在读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主要样品清单 |
彩色图版说明 |
彩色图版 |
(8)丰中子奇A Ru核的高自旋态和同质异能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原子核物理研究概述 |
1.2 原子核高自旋态实验研究简介 |
1.3 丰中子核Ru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第二章 实验介绍 |
2.1 实验原理 |
2.1.1 裂变瞬发?谱 |
2.1.2 两重及三重?射线符合技术 |
2.2 ~(252)Cf自发裂变实验简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数据获取 |
2.3 原始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 |
3.1 裂变?谱分析的基本方法 |
3.1.1 能级纲图的建立 |
3.1.2 跃迁强度分支比的确定 |
3.2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系统学比较和理论分析 |
4.1 理论分析原理 |
4.1.1 原子核的形状特点 |
4.1.2 壳模型和Nilsson能级 |
4.1.3 粒子-转子模型(PRM)概述 |
4.1.4 两类转动惯量 |
4.2 丰中子奇A核~(107,109,111,113)Ru结构特性的系统性比较 |
4.3 Ru丰中子奇A核能级结构特性的PRM计算 |
第五章 丰中子核同质异能态的研究 |
5.1 研究意义 |
5.2 研究现状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误差的确定 |
5.5 分析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声明 |
附录一~(136)Xe及~(137)Xe能级纲图 |
附录二中子Nilsson能级图 |
附录三质子Nilsson能级图 |
附录四PRM程序的输入和输出文件 |
附录五NDPFORTRAN486程序的安装与调试 |
附录六同质异能态寿命计算程序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重组疫苗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研究进展 |
2. 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
3. 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部分重复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毒株 |
1.1.2 菌株与质粒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主要仪器 |
1.1.5 病毒培养及核酸提取 |
1.1.6 引物设计 |
1.1.7 PCR扩增 |
1.1.8 PCR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
1.1.9 目的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
1.2 结果 |
1.2.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克隆及重组质粒的初步鉴定 |
1.2.2 目的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
1.3 讨论 |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小鼠的免疫反应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细胞、病毒和质粒 |
2.1.2 病毒培养及核酸提取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1.5 gD基因的PCR扩增及产物的酶切鉴定 |
2.1.6 IBRV gD基因PCR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
2.1.7 IBRV gD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
2.1.8 IBRV gD表达质粒的构建 |
2.1.9 真核表达质粒的大量制备及纯化 |
2.1.10 实验动物分组及免疫 |
2.1.11 抗原的制备及抗体检测 |
2.2 结果 |
2.2.1 IBRV洛精株gD基因的PCR扩增及鉴定 |
2.2.2 IBRV gD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初步鉴定 |
2.2.3 洛精株IBRV gD基因的序列及其分析 |
2.2.4 IBRV洛精株gD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2.2.5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通用转移载体的构建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质粒 |
3.1.2 引物 |
3.1.3 主要工具酶 |
3.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5 重组质粒pdTK-CMB的构建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表达BEFV G蛋白基因的IBRV重组病毒的构建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质粒 |
4.1.2 病毒和细胞 |
4.1.3 试剂 |
4.1.4 细胞培养、蚀斑纯化所用试剂 |
4.1.5 BEFV G基因的IBRV转移载体的构建 |
4.1.6 pdTK-LacZ-G转移载体质粒的纯化 |
4.1.7 细胞培养及IBR病毒的增殖 |
4.1.8 重组病毒的构建及筛选 |
4.2 结果 |
4.2.1 BEFV G基因的IBRV转移载体的构建 |
4.2.2 病毒的构建及筛选 |
4.2.3 组病毒的PCR鉴定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84)Rb晕带signature反转的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相间放电和电痕放电机理研究[D]. 李玮.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2]沁水块坳形成演化的构造地貌学解析[D]. 赵金贵.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
- [3]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和非冷泉沉积物古菌多样性研究[D]. 刘浩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 [4]丰中子核104Zr、114Ru与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研究[D]. 杨韵颐. 清华大学, 2012(07)
- [5]丰中子核108,112Ru和缺中子核134,135Ba高自旋态研究[D]. 车兴来. 清华大学, 2007(08)
- [6]~(137)La、~(138)Pr和~(98)Sr高自旋态研究[D]. 李明亮. 清华大学, 2006(02)
- [7]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D]. 吴柏林. 西北大学, 2005(03)
- [8]丰中子奇A Ru核的高自旋态和同质异能态的研究[D]. 张征. 清华大学, 2003(02)
- [9]84Rb晕带signature反转的机理[J]. 沈水法,石双惠,顾嘉辉,刘静怡,沈文庆. 物理学报, 2003(01)
- [10]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重组疫苗的基础研究[D]. 李继昌.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