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侵染菌

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侵染菌

一、Lolium属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其侵染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栾慎顺,周佳琦,刘钊,张雪,贾赟[1](2016)在《野生食用牧草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内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苜蓿草被大量使用。不同牧草品种之间的特点、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常见的牧草品种、鉴定方法以及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做一简述。

李阳,吴申懋,陈沁[2](2014)在《黑麦草属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毒麦、田毒麦、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硬直黑麦草、高羊茅与狗牙根等禾本科的7种植物为材料,拟采用DNA测序、特异性位点比对、种间遗传距离测定、建立系统树等分析候选DNA条形码psb A-trn H鉴别黑麦草属常见植物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以psb A-trn H为DNA条形码时,建立的系统发育树能较好区分毒麦和田毒麦与其他几种植物。psb A-trn H序列可以作为黑麦草属植物的潜在条形码。

关绚丽[3](2014)在《黑麦草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遗传连锁图谱和渗入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黑麦草属除一些多年生黑麦草和意大利黑麦草的近代育成种之外,一般是二倍体植物(2n=2x=14),大约有9个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意大利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它们都是异交种,在自然界很容易发生种内或种间杂交,例如多年生黑麦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与意大利黑麦草以及羊茅属发生杂交,并且杂种可育。由于异交种的杂种异质性和复杂性,同一品种的每粒种子的基因型可能都不同,这就使得黑麦草的这些物种在自然界中能够保持高度的遗传变异率,可以为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研究黑麦草属的系统分化对有效利用该属的遗传资源有重要意义。黑麦草属中的另一个重要种是毒麦,它属于自交种,而且生长周期只有3个月,比其它麦类物种稍短,而且不需要一般麦类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春化要求。所以,它常常作为麦类植物遗传分析和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同时毒麦的难落粒性可以改良意大利黑麦草的落粒性使增加其种子产量,另外它的自交结实习性也可以导入到异交的意大利黑麦草中从而培育自交系来进行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构建毒麦的遗传图谱和渗入系对于分析黑麦草属的重要农艺性状和基因克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黑麦草的系统分析,连锁图谱的绘制和渗入系构建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32个细胞核SSR标记和7个细胞质标记对黑麦草属的9个种,160个系,共357个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平均每个细胞核SSR标记可以检测到23.59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为0.83;每个细胞质标记可以检测到5.29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为0.54。这表明所选标记扩增的多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STRUCTURE和PowerMarker两种软件对所选材料进行了分群,结果表明群体结构比较清晰明显,尤其是利用细胞核SSR标记分析的结果,其中3个自交种分在一个群内,其余异交种也都有很明显的聚类。本研究结合了两种标记的分析结果,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这对于了解黑麦草的物种起源、进化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利用SSR标记和CISP标记基于意大利黑麦草×毒麦的BC1F1群体绘制了黑麦草高密度连锁图谱,图谱覆盖黑麦草全基因组7条连锁群,全长488.8cM,包括108个SSR标记和84个CISP标记,平均每个标记2.5cM,连锁群长度范围从42.2cM到98.9cM。同时对调控籽粒大小的水稻GS5同源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初步定位在黑麦草第1连锁群上;通过调查每个单株的种子数量,找到3个控制种子数量的QTL,并初步定位在第4和第6连锁群上,且均表现为正向加性效应,这为其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利用CISP标记比较分析了黑麦草和水稻染色体之间的共线性关系,结果与前人结果类似,但是也有新的发现,这也为黑麦草DNA序列分析和基因克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3)以黑麦草属的自交植物种毒麦为轮回亲本,异交种意大利黑麦草为供体亲本,通过3代回交,得到125株BC3F1代单株。利用84个标记对125个单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每株的渗入片段是4.52个。结合分子标记基因型选择,从125个单株中筛选出60株初步构建了一套覆盖意大利黑麦草基因组43.75%的渗入系材料。通过进行株高和分蘖数的表型鉴定,各得到1个控制其性状的QTL位点,分别位于黑麦草第6和第2连锁群上,且均表现为减效作用。这些均为渗入系的后续构建奠定基础,并为今后的粒重,落粒性,春化要求习性以及自交不亲和性等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材料基础。

吴蓉,郑经武,武扬,林晓佳,刘鹏[4](2008)在《进境草坪草杂草化及生态环境风险初步评估》文中指出本文从杂草的适应性、延续性、为害性3个基本特征入手,对近年来引进冷季型草坪草种黑麦草进行风险评估,得出进境黑麦草风险值达79分,潜在风险极大,应将黑麦草属10种植物列入禁止进境名单。

曾琨,张新全[5](2007)在《黑麦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国内外黑麦草属牧草的分类、分布情况、形态及解剖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黑麦草属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林金成,强胜,吴海荣,段惠,郭海滨[6](2004)在《毒麦(Loliumtemulentum L.)》文中研究指明

黄可辉,郭琼霞[7](2002)在《Lolium属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其侵染病菌》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黑麦草植株、种子形态特征和内部细胞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籽实是否含有诸如可使毒麦籽实产生毒麦硷(Temuline-C7H12N2O)的相关病菌进行了探讨,为口岸杂草检验检疫以及引进和发展优质牧草提供依据.

二、Lolium属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其侵染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olium属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其侵染病菌(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食用牧草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牧草品种介绍
    1.1 紫花苜蓿
        1.1.1 生长特性
        1.1.2 形态特征
        1.1.3 营养成分
    1.2 黑麦草
        1.2.1 生长特性
        1.2.2 形态特征
        1.2.3 营养成分
    1.3 苏丹草
        1.3.1 生长特性
        1.3.2 形态特征
        1.3.3 营养成分
2 牧草品种的鉴定方法
    2.1 常规鉴定方法
    2.2 生化鉴定方法
    2.3 DNA分子标记技术
3 牧草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3.1 化学方法
    3.2 消化试验
        3.2.1 体内消化试验
        3.2.2 体外消化试验

(2)黑麦草属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DNA提取及纯度测定
        1.2.2 引物的合成
        1.2.3 PCR反应体系
        1.2.4 PCR反应条件
        1.2.5 序列特异性比对
        1.2.6 系统发育树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DNA的提取及纯度测定
    2.2 PCR扩增结果
    2.3 DNA序列比对结果
        2.3.1 特异性识别位点比对
        2.3.2 相似性与差异性系数矩阵
    2.4 序列barcoding gap分析
    2.5 系统发育树建立
3 讨论

(3)黑麦草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遗传连锁图谱和渗入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黑麦草的起源、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1.1.1 黑麦草的起源及分类
        1.1.2 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1.2 黑麦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黑麦草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
        1.3.1 作图群体的选择
        1.3.2 分子标记的选择
    1.4 渗入系的构建
        1.4.1 渗入系构建方法
        1.4.2 渗入系在QTL精确定位和绘制遗传连锁图谱中的应用
        1.4.3 渗入系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不同黑麦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DNA的提取
        2.1.3 分子标记分析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不同黑麦草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3 9个不同黑麦草种之间的遗传距离
        2.2.4 群体结构分析
        2.2.5 基于遗传距离的无根树聚类分析
    2.3 讨论
        2.3.1 黑麦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分析
        2.3.2 群体结构分析
        2.3.3 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第三章 黑麦草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DNA的提取
        3.1.3 分子标记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及偏分离比
        3.2.2 连锁图谱的构建
        3.2.3 黑麦草和水稻染色体共线性关系分析
        3.2.4 GS5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3.2.5 GS5基因定位
        3.2.6 控制种子数量的QTL分析
    3.3 讨论
        3.3.1 SSR标记和多位点扩增
        3.3.2 偏分离
        3.3.3 遗传图谱
        3.3.4 共线性分析
第四章 意大利黑麦草渗入系的初步构建及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DNA提取和分子标记分析
        4.1.3 表型统计
        4.1.4 标记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渗入片段的数目及大小
        4.2.2 意大利黑麦草渗入系全基因组图示基因型
        4.2.3 意大利黑麦草渗入系渗入片段遗传效应的初步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综合讨论与展望
    5.1 遗传多样性分析
    5.2 分子连锁图谱的绘制
    5.3 渗入系构建
    5.4 黑麦草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致谢
作者简介

(5)黑麦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麦草的分类与分布
    1.1 分类
    1.2 分布
2 黑麦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形态学研究
    2.2 解剖学研究
    2.3 细胞学研究
    2.4 分子水平研究
3 小结
    3.1 严肃市场秩序,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检查力度
    3.2 筛选抗逆种质
    3.3 采用传统研究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

(6)毒麦(Loliumtemulentum L.)(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2 生活史
3 分布范围及可能扩散的区域
4 经济和生态影响
5 侵入及生境类型
6 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
    6.1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6.2 人工拔除
    6.3 化学防除

(7)Lolium属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其侵染病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麦草的形态特征
        2.1.1 植株
        2.1.2 花序
        2.1.3 花果
    2.2 黑麦草与毒麦花果形态特征的主要区别
    2.3 籽实构造及特点
    2.4 种子细胞结构
        2.4.1 黑麦草
        2.4.2 毒麦
    2.5 侵染菌丝
        2.5.1 黑麦草
        2.5.2 毒麦
3 讨论

四、Lolium属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其侵染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生食用牧草的研究进展[J]. 栾慎顺,周佳琦,刘钊,张雪,贾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9)
  • [2]黑麦草属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J]. 李阳,吴申懋,陈沁. 植物检疫, 2014(06)
  • [3]黑麦草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遗传连锁图谱和渗入系的构建[D]. 关绚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4]进境草坪草杂草化及生态环境风险初步评估[A]. 吴蓉,郑经武,武扬,林晓佳,刘鹏. 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集, 2008
  • [5]黑麦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 曾琨,张新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1)
  • [6]毒麦(Loliumtemulentum L.)[J]. 林金成,强胜,吴海荣,段惠,郭海滨. 杂草科学, 2004(03)
  • [7]Lolium属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其侵染病菌[J]. 黄可辉,郭琼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标签:;  ;  ;  ;  ;  

黑麦草形态特征、种子细胞结构及侵染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