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西特提斯造山带下扬子地块的俯冲板片(论文文献综述)
李长军[1](2021)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岩石圈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前缘地带,因受控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巽达-印缅板块和太平洋-菲律宾板块俯冲所形成的复杂动力系统,广泛发育了一系列大型走滑断裂并伴随着频发的强震。然而,迄今为止,受限于观测资料的不足,制约了我们对该区域岩石圈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本论文首先基于密集的大地测量观测资料构建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高精度的三维地壳运动模型,并结合重定位小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活动构造等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现今地壳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其次,为了揭示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变形特征,搜集整理了已发表的地震各向异性资料(包括XKS、Pms剪切波分裂资料和面波各向异性资料),并针对目前地震各向异性资料的解释中所存在的多样性和误区,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进行重新分析和讨论;第三,基于软流圈各向异性来自于岩石圈和深部地幔流之间的剪切作用的假设,并结合东亚大陆GPS速度场与刚性板块运动偏离这一事实,量化估计了东亚大陆底部存在的大尺度地幔流;第四,结合地震层析成像、大地电磁测深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和三维地壳运动模型,讨论了中、下地壳结构及其地壳流存在的可能性和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面波各向异性、地壳形变场和XKS剪切波分裂观测资料及估算的地幔流场,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复杂岩石圈变形的动力学成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认识主要包括:(1)青藏高原东南缘(~26°N以南)一系列NW-/NNW向次级右旋走滑断裂的滑动速率与红河和澜沧江等早期构造边界断裂基本一致,均为1-3mm/yr,且断裂的深部结构比较分散,结合该区域较薄的脆性上地壳(8-11 km)和较低粘度的中-下地壳,我们认为该区域介于左旋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和右旋实皆断裂带之间的上地壳呈现弥散变形特征,再结合该地区的构造地质背景,认为上地壳弥散变形特征可能形成于中新世中-晚期。(2)川滇菱形块体南部地壳内部完全耦合,其在印度板块的推挤等动力作用下绕喜马拉雅东构造节顺时针旋转并整体挤出,因受到印支地块阻挡,形成了红河断裂带北部的应变转化,使得小江断裂带的左旋滑动变弱,而红河断裂带及其以北的建水和曲江断裂地震活动增强,孕育了包括1970通海M7.7级地震在内的一系列强震。(3)青藏高原东南缘中、下地壳存在两条壳内地震波低速异常通道,其间被高速异常体阻隔,可能与晚二叠纪以来,峨眉山玄武岩的大规模喷发有关,是峨眉山地幔柱对岩石圈改造的结果,而该高速异常体的存在则表明即使东南缘存在地壳流,也是空间位置与地表走滑剪切带几乎一致的通道流。此外,两条壳内低速通道也可能与两条剪切带的强烈剪切变形有关,与走滑断裂的运动是相辅相成的。(4)青藏高原东南缘乃至东亚大陆底部存在双层地震各向异性,即岩石圈和软流圈各向异性。其中,软流圈各向异性的解释,需要考虑量级和方向介于HS3(Gripp and Holt,2002)和NNR(No-net-rotation)APM(绝对板块运动)框架之间的岩石圈运动模型和与之相关的约1-2 cm/yr的软流圈地幔流之间的剪切作用。而该地幔流的深度范围在中间过渡带(410–660 km甚至到700 km)至下地幔,是东亚大陆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也是连接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和太平洋俯冲的主要动力源。(5)岩石圈对地震各向异性的贡献与岩石圈的厚度和地壳变形的强弱密切相关,而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较薄(50~60 km)且地壳变形较弱(小江断裂带除外),对地震各向异性的贡献较小,岩石圈地幔变形与深部地幔流的作用有关。地震各向异性主要来自岩石圈与深部地幔流之间的剪切作用。此外,该区域可能存在双地幔流,其一为印缅-巽达俯冲板片后撤形成的岩石圈/软流圈的地幔流(~100 km深度或以下),其二为与太平洋俯冲或南非地幔上涌相关的大尺度深部地幔流(~410 km至下地幔)。(6)无论下地壳物质逃逸及是否形成地壳流,还是川滇菱形块体的整体侧向走滑挤出,都仅仅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浅部岩石圈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动力系统、印缅—巽达俯冲动力系统和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及南非地幔柱上涌动力系统形成的地幔尺度的深部过程的时空转换和交替才是造就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变形如此复杂的真正原因。
王慧宁[2](2020)在《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文中认为古特提斯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古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的系统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东南亚古大陆重建和理解地球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中部的昌宁-孟连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古特提斯洋-陆俯冲增生型造山带。该带位于亲冈瓦纳古陆的保山-腾冲地块和亲印支-扬子陆块的兰坪-思茅地块之间,代表古特提斯主洋盆的残迹,记录了自大洋打开和扩张、经洋壳闭合和板片俯冲消减、直到折返-抬升等一系列完整的造山带演化过程。以往众多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向北可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相连,向南则经过泰国东南部,一直延伸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本文以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围岩变沉积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成因矿物学、相平衡模拟、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和多种矿物联合定年等综合研究,并结合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区域性对比,准确限定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成因、年代格架、变质演化P-T-t轨迹的样式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率先发现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确定榴辉岩和蓝片岩的赋存状态和展布特征,限定古特提斯主缝合带在三江地区的延伸分布规律,揭示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折返演化历史和俯冲隧道折返机制,构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研究区榴辉岩呈南-北向长达200 km、东-西向宽约50 km的狭长带状分布,自北向南主要出露于勐库、根恨河、邦丙-丫口、黑河、谦迈和景洪等地区。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十分复杂,既包括低温型榴辉岩,如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Grt+Omp+Ph+Lws+Amp+Pl+Rt/Ilm/Ttn+Qz)、硬柱滑石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Lws+Tlc+Ph+Amp+Rt+Qz)、多硅白云母/滑石/绿帘石蓝闪榴辉岩(Grt+Omp+Gln+Aln/Ep±Ph±Tlc+Pg+Rt+Qz),也包括中温型榴辉岩,如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Grt+Omp+Ky+Dol+Mgs+Rt+Pg+Aln/Ep+Qz),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Ph+Rt+Qz)和退变榴辉岩(Grt+Amp+Pl+Rt/Ilm/Ttn+Qz±Ky±Ph)。蓝片岩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榴辉岩相似,自北向南主要分布于耿马和章驮、南榔-粟义-安康-小黑江、惠民、西定和布朗山等地区。研究发现,栗允新寨和新寨地区的蓝片岩以保存大量硬柱石为特征,包括绿帘镁钠闪石片岩(Mrbk+Ep/Aln+Chl+Ab+Ttn+Ph+Hem+Lws+Aug-Aeg+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Ttn+Lws+Omp+Ph+Qz±Stp)。硬柱石是洋壳冷俯冲的标志性矿物,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共存于同一造山带中的现象极其罕见,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国内继北祁连造山带和西南天山造山带之后第三处完好保存含硬柱石的榴辉岩和蓝片岩的洋-陆俯冲造山带,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典型的冷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在榴辉岩和蓝片岩内,硬柱石呈单颗粒细小包体赋存于石榴子石和钠质闪石(镁钠闪石和铁蓝闪石)中,硬柱石的完好保存指示不同俯冲深度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经历了快速俯冲和快速折返的演化过程。变沉积岩系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广泛分布,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钠长石英多硅白云母片岩、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硬绿泥钠云多硅白云母片岩和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等。典型的变沉积岩普遍保存了高压变质矿物组合,以发育多硅白云母为特点,其它特征高压矿物包括石榴子石、蓝晶石、硬绿泥石、钠云母和蓝闪石等。综上所述,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系共同组成南-北向延伸规模长达400 km,宽约50 km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十分复杂,显示出与OIB、E-MORB和N-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属性,?Nd(t)值多为正(0.267.89),少部分为负(-5.45-0.04)。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绿帘镁钠闪石片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OIB,?Nd(t)分别为-0.352.98和2.294.40。部分退变榴辉岩的元素配分模式与N-MORB相近,?Nd(t)为7.89;另一部分(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E-MORB相似,?Nd(t)分别为-4.344.78和-5.454.10,表明它们的原岩应形成于洋岛-海山的环境或者来源于富集或亏损的洋中脊岩石圈地幔,且部分原岩成分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同位素比值与古特提斯主洋盆内蛇绿岩套和洋岛-海山的(变)基性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原岩应归属古特提斯洋壳。大量岩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年龄跨度较宽,为451-250 Ma。其中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记录了451 Ma的最老原岩时代,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原岩时代最年轻,为256-250 Ma,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和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变化于二者之间,为317-262 Ma左右。这些变基性岩的原岩时代均与研究区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时代相对应。变沉积岩系的原岩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亚)长石砂岩和硬砂岩类,沉积物源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各类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一致,主要集中于1150-850 Ma和600-450 Ma,相应的年龄峰值分别为950 Ma和550 Ma,最小的年龄峰值限定最老沉积时限约为428 Ma。变沉积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主要为兰坪-思茅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和新元古代泛非期的火成岩,少量与原特提斯洋俯冲或古特提斯洋初始拉张过程相关的火山沉积。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归属兰坪-思茅地块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并受到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变质演化显示了十分一致的顺时针P-T轨迹。俯冲进变质过程的P-T轨迹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演化,以普遍出现硬柱石为标志;退变质阶段多为近等温降压或降温降压,以钠钙质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钙质闪石(阳起石和韭闪石等)、透辉石、绿帘石、钠云母和钠长石等低压矿物相的出现为特征。然而,它们的峰期变质P-T条件和峰期矿物组合存在显着差别,其中,绿帘镁钠闪石片岩(Lws+Mrbk+Aug-Aeg+Ph+Aln+Ttn±Chl+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Omp+Ph+Lws+Rt/Ilm+Qz)记录了硬柱石蓝片岩相峰期矿物组合,峰期P-T条件明显不同,分别为12.4-16.8 kbar和350-406℃,和19.5-22.6 kbar和490-510℃,对应于50-70km的俯冲深度;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滑石蓝闪榴辉岩的峰期矿物组合(Grt+Omp+Gln+Ph+Aln±Tlc+Rt+Qz)与石榴蓝闪片岩接近,记录了更高的峰期变质P-T条件(23-26 kbar和520-610℃),对应于低温/高压硬柱石榴辉岩相,俯冲深度达75-80 km;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Grt+Omp+Ky+Ph+Dol+Mgs+Rt+Qz)以基本无含水矿物为特征,峰期P-T条件(675-754℃和29-32 kbar)达到中温/超高压蓝晶石榴辉岩相的范围,记录了最大俯冲深度90-95 km。变沉积岩系的峰期温压条件与榴辉岩和蓝片岩存在一定差异。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为Grt+Ph+Ky±Jd+Qz,为典型榴辉岩相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600-750℃和19-30 kbar;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则记录了蓝片岩相至榴辉岩相的峰期温压条件(392-553℃和18.8-21.6 kbar);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430-520℃和9-11 kbar,峰期矿物组合为Gln+Ab+Ph+Ttn+Qz。大量变质锆石U-Pb年龄和多硅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综合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中榴辉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时代分别为246-227 Ma和238-231 Ma。其中,原岩年龄最老的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450 Ma)记录了最老的变质年龄246-245 Ma,而原岩年龄最新的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256-250 Ma)则记录了较新的高压变质时代235 Ma。由此可见,不同时代的古特提斯洋壳在246-227 Ma之间发生连续的俯冲消减,早期进变质俯冲时代约为250 Ma,板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和4.5-6.0 km/myr的俯冲速率发生冷的快速俯冲,石榴蓝闪片岩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与变质时代如此接近,表明新生洋壳在形成后随之被古老洋壳强烈拖拽并进入俯冲通道,俯冲至50-80 km的深度,形成硬柱石蓝片岩和低温型榴辉岩;洋壳板片在234 Ma进一步俯冲至90-95 km的最大深度,形成超高压变质的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在新三叠世(227-225 Ma),高压-超高压岩石发生快速折返,折返速率约为3.2-4.2 km/my左右;在新三叠世末期(222-207 Ma),这些岩石最终折返-抬升至浅地表,部分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昌宁-孟连造山带变沉积岩系的高压变质时代与榴辉岩和蓝片岩相近,表明兰坪-思茅地块陆相沉积岩系曾普遍卷入到古特提斯俯冲-造山事件,这进一步充分表明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位于俯冲带上盘的变沉积岩系由于受到构造剥蚀作用而被携带进入俯冲带内,并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随后与榴辉岩和蓝片岩一起折返-抬升。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折返过程不仅受到巨量变沉积岩系的浮力作用的影响,而且与隧道流作用密切相关。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板片的物质来源复杂,既包括年龄跨度达200 Ma的古老洋壳和新生洋壳,也包括上盘的变沉积岩系。这些岩石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和变质演化P-T轨迹的差异性体现出俯冲板块边界复杂的俯冲-折返演化过程,如俯冲洋壳与上覆板片局部耦合或板底垫托作用等;部分高压矿物(如石榴子石和铁蓝闪石)发育的震荡型成分环带指示俯冲带内多期俯冲-折返过程,体现出俯冲板片在隧道环流的驱使下的循环运动;近等温减压或降温降压而无明显高温叠加的退变质过程表明俯冲板片的快速折返受隧道流作用的影响,这些特征均与俯冲隧道折返模式的特点非常吻合。由此可见,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俯冲至不同深度的新-老古特提斯洋壳板片和被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变沉积岩随隧道流发生强烈的机械混合,在隧道回流的作用下快速折返-抬升并发生构造叠置。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野外产状、矿物组合特征、高压-超高压变质时代和地球化学属性均与龙木错-双湖榴辉岩和蓝片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和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在空间上可以相连,共同组成了古特提斯主缝合带,该缝合带自青藏高原北缘可持续延伸到三江地区的昌宁-孟连一带,延伸规模至少达2000 km。青藏高原这一古特提斯主缝合线的准确限定,为深入探讨俯冲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和古特提斯复杂的构造演变机理提供了重要制约。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变质演化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汇聚板块边界洋-陆俯冲带热力学结构、流体活动与元素迁移以及壳-幔物质循环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肖倩茹[3](2019)在《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三江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岩浆记录,是研究特提斯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临沧花岗岩基是该区最大规模的复式岩基,前人对该岩基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对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也取得了深入认识。然而,已有研究均聚焦于岩基的主体——三叠纪二长花岗岩,缺少对临沧花岗岩基开展岩石单元的系统解体,缺少对各岩石序列和时空格架的精细厘定,更缺乏对包体和寄主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研究,这制约了对该区特提斯构造演化、岩浆动力学机制及陆壳演化的准确认识。论文以临沧地区花岗岩类及其包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演化理论,通过精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系统的建立临沧花岗岩基时空格架及岩石演化序列,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其对特提斯构造演化和陆壳生长演化的启示意义。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将临沧花岗基以康太-斗阁断裂划分为东、西岩带。西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东岩带岩石组合以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为主。野外地质学、年代学和岩相学研究揭示,临沧花岗岩基可划分为多个岩石序列,包括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序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序列和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序列。岩体中包体包括变质包体与岩浆包体两类,前者多见残留的变粒岩、片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后者则可分为中-基性岩浆包体及酸性岩浆包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74-465Ma,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30-220Ma),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较早(230.38±0.82Ma),似斑状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间为229.4±1.6Ma,似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8.72±0.80Ma,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5.3±1.2Ma,而似斑状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0.0±1.7Ma。岩浆包体形成时间稍早于二长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237±0.72Ma;变质包体锆石U-Pb年龄自3.2Ga~480Ma均有分布,最年轻锆石峰期为490Ma。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临沧花岗岩基至少存在奥陶纪原特提斯和二叠纪-三叠纪古特提斯相关的岩浆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具有高Si和Alk,低Mg O、K2O/Na2O(1.13-2.0)、ASI(1.46-2.46)和DOI(80.37-96.08)的特征。岩石富集LILE(如Rb、Th、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P、Ti);稀土分馏中等,具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LREE/HREE=3.92-18.30)。Zr饱和温度均值为769.18℃。矿物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Hf(t)=-5.47~-2.73,tMD2=1.48~1.63Ga)显示,奥陶纪花岗质岩浆岩的源区以中元古代壳源为主。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A/CNK比值均大于1.10,为过铝质岩石,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奥陶纪正长花岗岩类似,但其Zr饱和温度均值为790.10℃。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长石和磷灰石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源区为古老壳源物质(87Sr/86Sr=0.7349-0.7369,143Nd/144Nd=0.5120-0.5122)。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Si特征,西段相对于东段更富Na,高Mg及亏损K。东西两段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均富集Rb、Th、U、Pb和Sm,亏损Ba、Nb、Ta、Sr、P、Zr、Hf和Ti。轻稀土轻度富集,稀土分馏中等,负铕异常明显。锆石Lu-Hf和矿物Sr-Nd同位素研究显示,其源区与奥陶纪花岗岩明显不同,主要为晚古元古代-早中元古代的古老壳源物质(εHf(t)=-15.57~-8.91,tDM2=1.62-1.99Ga,87Sr/86Sr=0.7259-0.7340,143Nd/144Nd=0.5119-0.5128)。变质包体Si O2变化较大,其锆石年代学谱系特征复杂,具有多组元古代峰期值。结合包体的岩相学特征,可以认为这些变质包体为临沧地块的基底残余,可能代表了临沧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岩浆包体主要为中-基性及酸性包体,其侵位结晶时代稍早于寄主花岗岩,可能代表了早期形成的晶粥。岩浆包体的锆石Lu-Hf和长石Sr同位素组成与寄主二长花岗岩相似,表明其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综合其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岩浆包体并不是代表底侵的玄武质岩浆,而是起源于寄主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区,是其早期(~237Ma)晶粥产物,该晶粥被晚期(230-220Ma)二长花岗岩的母岩浆侵入改造,其残余物保留下来形成了岩浆包体。综合研究认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富粘土的泥质岩,起源于原特提斯洋壳俯冲阶段的局部减压环境(板片后撤或俯冲角度改变),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古老陆壳物质发生熔融,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过程。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为低分异S型花岗岩,形成于古特提斯陆缘弧环境,是古老陆源泥质岩类的大量熔融产生了富铝熔体,并经历了显着的长石与角闪石分异作用最终形成。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可能为深俯冲板片断离),深部亏损地幔物质发生减压熔融,一方面岩浆直接喷发形成区内基性火山岩(如小定西组),另一方面上升的玄武质岩浆提供热源促使陆壳发生大规模熔融,并形成了长英质岩浆储库。长英质岩浆储库发生了多期次的岩浆补给、晶粥活化和冷凝结晶,形成了结构多样的临沧花岗岩基主体,而早期的晶粥残余体则以岩浆包体的形式局部保留。碰撞后背景下S型花岗岩及岩浆包体的成因与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壳源物质熔融和壳源晶粥活化作用密切相关。而三叠纪东西两个岩带花岗岩的成分差异特征则可能指示古特提斯板片的俯冲极性为由西向东。岩石成因研究及Hf同位素填图显示该区域长英质岩浆作用明显具有古老地壳源区特征。奥陶纪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则指示临沧地块与保山地块在原特提斯造山旋回早期就具有明显的亲缘性,早古生代时期临沧地块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
郭小飞,刘汇川,吴开兴,刘卫明,张晓兵[4](2018)在《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判别、成因及构造环境》文中研究指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岩浆作用响应一直以来都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伴随该陆陆碰撞事件,青藏高原东缘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发育并记录了其部分碰撞过程,本研究针对该富碱侵入岩带开展了综合分析.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岩浆岩从基性到中酸性岩均有产出,年龄集中在44~31 Ma.富碱岩浆有两种可能的成因:(1)古洋壳板块和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2)在印度板块俯冲过程中软流圈物质上涌引起加厚大陆下地壳部分熔融.两种成因均说明富碱岩浆是处在区域构造动力体制转换阶段及应力相对松弛的构造背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与区内剪切走滑断裂系统伴生,可能暗示断裂系统切割深度已达岩石圈地幔.
王晓冉[5](2018)在《华南东部上地幔速度结构成像与地球动力学意义》文中提出华南东部地区位于秦岭-大别山以南,以雪峰山为界,西侧为相对稳定的扬子克拉通,东侧为构造变形剧烈的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的一部分,又称为华夏复合造山区,经历加里东、印支两期陆内造山和中新生代西太平洋陆缘复合构造叠加而形成,广泛遭受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以及多期强烈岩浆作用。华南东南沿海大陆架部分,也属于华南陆块的一部分,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汇聚拼合部位,受到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共同作用的影响,与其相关的地震学研究相对薄弱。关于华南大陆的深部结构研究结果众多,但要么是局限于地壳尺度的速度结构,要么是大尺度的层析成像结果,分辨率不足。对于上地幔速度结构高分辨率的研究结果较少,导致与华南深部结构有关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如中国南方大陆构造格局问题,华南岩石圈减薄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和南海的成因与演化及其与华南陆块的关系等。因此,亟待较高分辨率的上地幔的波速结构信息去认识华南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促进华南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研究的进展。本文应用两种成像方法:(1)利用有限差分走时成像法(Fdtomo)基于华南东部地区200个流动台网数据对华南东部地区上地幔进行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成像;(2)利用三重震相模拟方法基于95个固定台网数据对华南东部沿海下方地幔转换带进行一维P波成像。在上述获得的上地幔速度结构的联合约束下,结合前人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和对比,得到如下结果和认识:1、地壳尺度速度的空间分布与地表构造单元对应较好,盆地对应低速异常区,如江汉盆地和合肥盆地,反映盆地区覆盖了较厚的沉积物质,造山带对应高速异常区,如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武夷造山带,反应基底岩石抬升或隆起。2、浅部地幔(33km-123km)的速度结构,显示北北东向构造格局,自西向东,高低速条带相间排列;与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总体受古太平洋俯冲体制控制的构造环境是协调的。3、中深地幔(203 km-283km)最突出的特征是扬子块体(包括大别山造山带)表现为相对高速异常,而华夏地块总体表现为低速异常。在203km平片上江绍缝合带限定了主体位于华夏地块的连片低速异常的北界。江南造山带的速度介于扬子的高速和华夏的低速异常之间,呈现过渡特征。4、对比13km-83 km平片、163 km平片和203 km-283km平片,速度异常的分布似乎还表现出以下特点:163 km深度是一个重要的地幔结构界限,在这个深度大范围的高速异常和低速异常被打碎,随后进行了重组。以163km深度为参考面,速度结构上下上发生了翻转,对称轴也有大约45°的旋转,速度异常在~83 km是成北西-南东反对称;在203 km-283km深度范围(未破坏的克拉通岩石圈厚度)是南北反对称。5、大别山下方的高速异常体由北向南倾斜,这与前人认为的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下俯冲方向极性相反。6、华南东南沿海大陆架下方地幔转换带内部450 km以深存在厚度为215 km-225 km的高异常体,660km间断面下降5-15 km。现有研究结果支持华南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岩石圈变形(伸展减薄)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后撤过程。板片断裂导致的上地幔对流重构,地幔过渡带内板片堆积物的脱水等深部作用,共同构成复杂独特的动力学机制。与华北不同,华南东部可能尚未发生大规模克拉通岩石圈拆沉,或许与华夏地块受多期构造活动扰动影响,未完成克拉通进程有关。华南东南沿海大陆架下方异常厚的高速异常体是最近一次高角度俯冲洋板块滞留于地幔转换带的碎片,或者是不稳定的榴辉岩化的大陆岩石圈坠入地幔转换带中形成的,这两个过程可能连续发生也可能同时进行。该结果为存在于华南大陆东南沿海大陆架下方的隐没俯冲带提供了新的证据。我们认为地幔热动力(如软流圈物质的上涌)是华南大陆由主动大陆边缘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动力学机制。
侯文华[6](2018)在《滇西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泥盆系沉积作用及构造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滇西勐统地区横跨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地处古特提斯构造域东侧的转折端,它既保留了洋盆内沉积物的原始记录,又突出显示了两侧地块的地质构造特征痕迹,是一个综合性的地质科学研究中心。泥盆纪是古特提斯洋的开启阶段,保山-镇康地块和上扬子地块相继成为独立地块,其间被古特提斯洋主支洋盆昌宁-孟连洋分隔。在早海西期勐统地区东西两侧各为保山-镇康地块和上扬子地块,中间为古特提斯洋主支洋盆昌宁-孟连洋。论文选择勐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构造特征对沉积环境的响应和区域构造演化为指导思想,将沉积-构造-区域演化紧密结合。通过对地表地质的详细研究,再结合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和构造形迹等资料,对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泥盆系各个组的岩石学类型、沉积相标志、沉积相模式以及各构造单元的构造样式及其特征进行详尽剖析,总结出研究区泥盆纪构造活动性相对稳定,保山-镇康地块和上扬子板块呈现不同的沉积构造环境。早泥盆世保山-镇康地块向阳寺组发育一套浅海-半深海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建造;中-晚泥盆世何元寨组发育一套浅海-台地碳酸盐岩建造;昌宁-孟连洋盆温泉组发育浅海-半深海碎屑-硅质岩建造,上部含煤建造;上扬子地块伴随昌宁-孟连洋的扩张产生隆升,同时形成了南段组浅海-半深海的碎屑岩建造;并探讨了保山-镇康地块向阳寺组横向和纵向上的相变问题、温泉组和南段组后期变质变形存在的联系、以及研究区域在早海西期的构造演化特征。综合上述研究厘清了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泥盆系构造特征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黄玉蓬[7](2017)在《滇西北甭哥碱性杂岩体成岩机制研究与成矿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滇西北香格里拉甭哥地区发育一套以正长岩、正长岩斑岩及煌斑岩为组合的碱性杂岩体,并产有金矿。野外岩石学特征显示,该岩体由数十个小岩株或岩枝集群式出露,不同类型岩石相互呈无序、混杂产出,岩相分带性不明显。此外还见有角砾状脉体、隐爆角砾岩脉、钾长石伟晶岩脉、石英脉及蚀变二长岩包块等特殊岩类,它们是深源流体强烈活动的产物。甭哥碱性杂岩体正长岩及正长斑岩主要矿物组合为钾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斑晶为正长石),煌斑岩主要矿物组合为钾长石+辉石+黑云母+角闪石(斑晶为辉石及黑云母),除蚀变二长岩包块见少量斜长石外,其余岩石类型均不含斜长石,而钾长石伟晶岩脉则由巨晶钾长石+石英(充填状)+黄铁矿+方铅矿等组成,完全不含暗色矿物。岩体中矿物自形程度中-高,可见熔蚀、反应边及交代蚕蚀结构。此外在正长斑岩中还见有角闪石岩、煌斑岩及黑云变粒岩包体,反映了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对杂岩体和包体中黑云母、长石、辉石及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研究也显示,岩浆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甭哥碱性杂岩体以富碱高钾为特征,K2O/Na2O变化范围非常大,从0.38159.67,平均25.06,属钾玄岩和超钾质岩系列;正长岩及正长斑岩SiO2变化范围较大,从50.65%68.38%,而煌斑岩SiO2含量在53.94%58.20%,明显偏高,且岩石中K2O/Na2O值并不随SiO2及MgO的含量变化而变化,表明成岩过程存在富钾富硅源区部分熔融的熔体/流体的混入。另外,甭哥碱性杂岩体除钾长石伟晶岩脉及个别矿化强烈的样品外,REE总量较高,在150×10-6250×10-6之间,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及(La/Yb)N分别为8.230.4和4.4640.89),Eu异常变化较大,负Eu异常到Eu异常不明显到强烈的正Eu异常均有出现(δEu=0.531.92),大部分受蚀变及矿化作用影响的样品均表现出明显的正Eu异常(δEu=1.11.92)及正Ce异常(δCe=1.21.6),而相对新鲜的样品则表现出中等至弱的负Eu和Ce异常(δEu=0.530.9,δCe=0.850.9),表明甭哥碱性杂岩体既有继承上地幔源区Ce异常的特征,又有低氧逸度下流体长期而缓慢的交代岩石致使其出现显着的正Eu异常。岩石还富集LILE,亏损HFSE,显着亏损Ni、Cr等相容元素,具有Rb、Ba、Th正异常,Nb、Ta、Sr、Ti的负异常,而Zr、Hf则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负异常与正异常。对甭哥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该岩体与义敦岛弧带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以及滇西新生代富碱侵入岩具有相似相近的源区及成因动力学机制。因此其并非由单一岩浆源区结晶分离而来,而是既有角闪石相加厚下地壳源区部分熔融的熔体,也有含金云母尖晶石相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熔体,还有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及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部分熔融的混合熔体,多种熔体在不同阶段分别演化,出现了橄榄石+角闪石+单斜辉石+石榴石的结晶分异趋势,晚阶段熔体不断作用于早阶段熔体产物,并最终相互叠加、混杂同步上升侵位成岩。在此过程中,还伴随有一定程度的地幔流体交代及壳幔混染等作用。其中,钾长石伟晶岩脉代表了流体作用最晚期阶段富挥发分富集作用的结果,蚀变二长岩包块则代表了早阶段岩浆体在流体强烈交代改造后的残留。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甭哥碱性杂岩体具有从晚三叠渐新世的年龄信息(220200Ma,192Ma,16787Ma,89Ma,35Ma,28.2Ma)。这些年龄数据虽然是采用不同测试方法获得,但实际上反映了甭哥岩体多期多阶段演化的复合杂岩体的特点。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上具有类似特征侵入岩体的时空分布情况来看,可以认为,甭哥碱性杂岩体实际上是一个由晚三叠印支期开始,至新生代喜山期结束的叠加复合富碱侵入体。因此,该岩体主要成岩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初始岩浆期(220200Ma):由甘孜理塘俯冲洋片部分熔融以及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混合熔体在深部形成初始岩浆体;(2)逐步叠加期(20065Ma):主要为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早期定位的初始岩体,并与之发生叠加混染及混合等,同时携带其继续上升侵位;(3)富碱岩浆与流体作用期(4030Ma):受印度-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的影响,由古俯冲交代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富碱岩浆和流体在走滑拉张背景下快速上升,在甭哥地区遇到印支燕山期的叠加混合岩体,进而与之发生流体交代和物质交换等过程,同时受到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熔体的混入并伴随地幔流体交代的壳幔混染等作用,最终形成现今出露地表的碱性杂岩体,其中,正长岩体可能更多地代表了初始岩浆期的产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甭哥碱性杂岩体中与金成矿有关的石英脉中存在NaCl-H2O和NaCl-H2O-CO2两类体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124.1284.5℃和197.6296.9℃,盐度则分别为0.18%10.98%和1.43%7.97%,总体属于低盐度低温流体,但包裹体盐度及温度变化范围较大,表明有不同来源的流体加入及混合,且H2O(V)+H2O(L)气液两相包裹体、CO2(V)+H2O(L)气液两相包裹体和CO2(V)+CO2(L)+H2O(L)气液液三相包裹体共生,代表了流体不混溶体系,表明甭哥金成矿作用很可能与流体不混溶有关。综合研究认为,甭哥金矿成矿与正长岩关系不甚明显,其赋矿部位均为张性构造破碎带,成矿作用主要受制于该区多阶段岩浆与含矿地幔流体的相互作用及与之相伴的壳幔混染作用。与岩浆作用相伴的含矿地幔流体实际上是一种透岩浆流体,以不混溶独立相形式赋存于富碱岩浆且与其同步运移,并以交代作用方式参与岩浆结晶成岩过程,必然引发一定程度壳源物质混染的同时,促进岩体深部或其相邻部位的矿质富集;结合区域上典型的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特征,可以预测甭哥金矿富矿体可能定位于深部碱性杂岩体内外不同岩石类型接触部位尤其是作为物理化学边界层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的层间滑脱带等。
郭小飞[8](2017)在《哀牢山构造带白垩纪以来的岩浆与变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指示》文中指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向东南延伸的三江地区,由西向东依次出露高黎贡山、崇山和哀牢山三个南北向或北西-南东向大型变质带,是对印度与欧亚板块汇聚响应的重要地区。该区白垩纪以来存在的地质问题主要包括:(1)白垩纪地幔性质及其动力学过程主要受控于特提斯洋俯冲还是太平洋俯冲仍不确定;(2)新生代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陆陆碰撞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效应(比如,滇缅地区韧性剪切带和印支陆块的旋转)未有明确认识。位于三江地区东缘的哀牢山变质带,白垩纪以来发育了广泛的岩浆活动,研究这些岩浆岩的时空格架和成因特征能有效解决上述科学问题,有利于厘清白垩纪以来受控于俯冲到碰撞的扬子西南缘演化特征及其动力学过程。本论文选择哀牢山构造带白垩纪以来的变基性岩和闪长质-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相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LA-ICP-MS、SIMS锆石U-Pb年代学、Sr-Nd-Hf同位素分析等综合研究,整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成果,揭示了这些岩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特征,探讨了三江地区中新生代以来印度与欧亚板块汇聚的地质响应机制。通过研究,主要获得如下成果及进展:1.基于哀牢山构造带白垩纪基性-变基性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阐明了哀牢山地区白垩纪处于新特提斯洋板片幕式回撤的伸展构造背景在滇西地区哀牢山构造带识别出早白垩世139 Ma的富铌辉绿岩、晚白垩世68 Ma富铌斜长角闪岩和73 Ma的OIB型斜长角闪岩。139 Ma辉绿岩和68Ma斜长角闪岩显示相似的富铌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如高Na2O、Ti O2和Nb(>7ppm),以及高的(Nb/Th)PM、(Nb/La)PM和Nb/U比值。不同于与埃达克岩伴生的富铌玄武岩,上述富铌基性岩与OIB型基性岩伴生,是源于OIB型地幔和弧型地幔在尖晶石稳定相(<70 km)的二端元混合,而富铌辉绿岩则需要前述混合源大比例(15%)部分熔融。相比于富铌基性岩,73 Ma OIB型斜长角闪岩具有低Mg#值,高Ti O2、Nb(20-26 ppm)含量,及类似OIB的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该OIB型岩石源于石榴子石稳定相(>80 km)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结合前人白垩纪至早始新世花岗质岩石数据,滇西地区白垩纪存在三个主要的岩浆爆发期,分别为140-115 Ma、75-64 Ma和55-50 Ma。考虑到研究区距离太平洋和新特提斯洋的距离分别为2400-5000 km和320 km,认为这些白垩纪火成岩更可能形成于与新特提斯洋俯冲相关的背景。据此提出新特提斯洋幕式板片回撤的伸展模式来解释滇西地区白垩纪基性岩构造环境。2.获取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变质作用记录,确立了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持续剪切过程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西北段嘎洒、莫洒地区至东南段金平地区的片麻岩、混合岩、斜长角闪岩等的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4020 Ma。剪切带内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变质岩石依据其成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深熔作用产生的混合岩长英质脉体,其成因是变沉积岩在剪切条件下深熔而成。另一类是在新生代遭受变质作用、但其原岩系元古代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结合前人在哀牢山构造带关于新生代岩石U-Pb年代学和矿物Ar-Ar定年结果,认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变质作用主体在4020 Ma,冷却历史主体在25-5 Ma。3.厘定出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岩浆作用时序结构,限定了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深部控制效应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新生代岩浆岩从基性岩到中酸性岩石都有产出,年龄主要集中于38-22 Ma。其中的基性岩已变质为角闪岩,但锆石仍为典型岩浆锆石,结晶年龄为25.5 Ma。二长质-闪长质-花岗质岩石可分为源于元古宙哀牢山群变沉积岩的低εNd(t)-εHf(t)岩石和源自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来的高εNd(t)-εHf(t)岩石。红河剪切带剪切作用在晚渐新世由压剪转为扭剪作用导致局部伸展而有利于幔源岩浆上涌产生局部基性岩和I型、S型花岗岩。4.划分了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左旋走滑剪切的阶段性,阐述了三江走滑剪切系统形成的构造背景通过对哀牢山深变质带内闪长质-花岗质岩石和变基性岩开展的锆石U-Pb定年结果,结合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锆石Th/U比值,认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剪切始于40 Ma,持续到20 Ma左右。结合前人在研究区定年数据,认为哀牢山左旋走滑剪切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40-30 Ma以深熔作用为主,主要由古老地壳岩石深熔形成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30-22 Ma剪切加剧产出基性到中酸性岩石。22Ma以后剪切作用趋于弱化,岩浆作用少见。哀牢山红河剪切带位于印支和扬子板块交界处,高黎贡山右旋走滑断裂带位于腾冲-西缅地块和保山-禅泰地块之间,二者之间为分隔保山地块和兰坪-思茅地块的碧罗雪山-崇山-澜沧江剪切带。整合三江地区西边的崇山和高黎贡山变质带,以及东边哀牢山变质带岩浆岩、变质岩数据发现,其变形时序在早期大致相同,表明其具备相似的控制效应,均为印度与欧亚板块的汇聚产物。这暗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物质随着印度板块的北向挤压,是形成亚洲东南部大型挤出构造、甚至南海海盆打开的主要控制因素。
赵春强[9](2014)在《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体:花岗岩时空格架与新生代变质—变形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河-哀牢山构造带作为扬子地块与兰坪-思茅-印支地块的分界带和地壳的构造薄弱带,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构造-热事件的影响而备受国内外众多地质学者的关注。点苍山变质杂岩体是红河-哀牢山构造带上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对于杂岩体内部花岗质岩石的岩浆锆石U-Pb年代学LA-ICP-MS测试,获得了新元古代(765.6±2.7Ma、766.1 ±2.0Ma)的岩浆侵位年龄和早-中三叠世(T1-2)(240-250Ma)的岩浆侵位年龄。它们分属于点苍山变质杂岩体东部杂岩带和西南部花岗质岩浆活动带。通过区域对比分析本文认为点苍山变质杂岩体东部杂岩带属于扬子地块的一部分,西南部花岗质岩浆活动带为古特提斯洋板块向兰坪-思茅-印支地块下俯冲作用的结果,归属于兰坪-思茅-印支地块。本文还重点针对了点苍山变质杂岩体中部富铝质高级变质岩中矽线石榴黑云片麻岩开展了深入研究。对矽线石榴黑云片麻岩的显微构造分析与矿物共生组合研究,确定了高角闪岩相和低角闪岩相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分别为:石榴石(Grt)+矽线石(Sil)+钾长石(Kfs)+黑云母(Bi)+斜长石(P1)土石英(Q)和矽线石(Sil)+白云母(Ms)+黑云母(Bi)+石英(Q)。对其中的变质锆石进行SHRIMP U-Pb测试,获得了新生代三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年龄,即54.2± 1.7Ma、31.5±1.5Ma 和 27.5±1.2Ma。对侵位于点苍山变质杂岩体早中三叠世(T1-2)的花岗质岩石和新生代花岗质糜棱岩的变形研究认为,固态塑性变形和应变局部化为红河-哀牢山构造带中部地壳塑性流变的主要特点。对侵位于点苍山杂岩体西南部花岗质岩浆活动带中的细晶花岗质糜棱岩岩株、侵位于杂岩体东部杂岩带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和杂岩体北端的侵位于中部富铝质变质岩带中的细晶花岗质糜棱岩脉,进行了LA-ICP-MS岩浆锆石的U-Pb年代学研究,获得了早、中和晚渐新世三期(30.17±0.28Ma、27.37±0.2Ma和 24.4±0.89Ma)岩浆侵位年龄。矽线石榴黑云片麻岩中变质锆石从2150Ma-27Ma多期多阶段表观年龄的发育,表明红河-哀牢山构造带具有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结合区域研究矽线石榴黑云片麻岩变质锆石中的三阶段变质年龄和侵位于点苍山杂岩体三部分岩体中花岗质岩石岩浆锆石中的三期岩浆侵位年龄,说明了红河-哀牢山构造带新生代多期多阶段构造-热演化归咎于印度-欧亚板块汇聚与碰撞作用(约54 Ma)、造山后伸展作用(大约40-30 Ma)和沿着红河-哀牢山构造带大规模左行走滑变形作用(约27-21Ma)。
武红岭[10](2011)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成岩深度:争论及评述》文中指出有关高压、超高压岩石的成岩深度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对此进行了较全面、详实的回顾、介绍和评述;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作者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供争论的双方参考或做进一步的争辩:①因为有构造压力的存在,超高压变质岩壳内成因观点更合理;②成岩深度的测算方法需要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改进和完善;③不应完全否定基于静岩压力的大陆深俯冲机制;④建议争论双方相互吸收对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联手开展相关研究。
二、滇西特提斯造山带下扬子地块的俯冲板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特提斯造山带下扬子地块的俯冲板片(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岩石圈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青藏高原东南缘上地壳变形研究现状 |
1.2.2 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变形研究现状 |
1.2.3 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质背景 |
2.1 主要活动构造格局 |
2.2 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及其演化历史 |
2.2.1 川滇地块 |
2.2.2 兰坪-思茅地块 |
2.2.3 保山地块 |
2.3 主要活动断裂及其地震活动性 |
2.3.1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 |
2.3.2 红河断裂带 |
2.3.3 澜沧江断裂带 |
2.3.4 其他NW向次级活动断裂 |
2.4 小结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三维地壳变形特征 |
3.1 GPS及地壳水平变形 |
3.1.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 |
3.1.2 应变率场计算方法 |
3.1.3 地壳水平变形特征 |
3.2 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Vertical Land Motion,VLM) |
3.2.1 GPS连续站垂向速度场的提取 |
3.2.2 水准和GPS垂向速度场的融合 |
3.2.3 地壳垂直变形特征 |
3.3 三维地壳变形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和地震危险性 |
4.1 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结构 |
4.2 断裂滑动速率 |
4.2.1 跨断裂GPS剖面 |
4.2.2 弹性半空间断裂位错模型 |
4.3 断裂闭锁程度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
4.4 地壳运动学模式及其热动力学成因 |
4.4.1 岩石圈强度和脆韧性转换带深度 |
4.4.2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运动学模式及其成因 |
4.5 小结 |
第5章 地震各向异性及软流圈地幔流 |
5.1 绝对板块运动和岩石圈运动学模型 |
5.2 地震各向异性和剪切波分裂 |
5.3 软流圈各向异性及地幔流 |
5.3.1 地幔流反演方法 |
5.3.2 西向地幔流vs.东向φ_(xks) |
5.3.3 东向地幔流vs.西向φ_(xks) |
5.4 对东亚地区软流圈地震各向异性的解释 |
5.5 地幔流驱动东亚板块运动 |
5.6 中国大陆底部存在双层各向异性 |
5.7 小结 |
第6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成因机制 |
6.1 岩石圈结构及下地壳流 |
6.2 岩石圈各向异性及变形模式 |
6.3 动力学成因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三江杂岩带 |
2.2 昌宁-孟连造山带 |
第三章 榴辉岩、蓝片岩及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 |
3.1 榴辉岩 |
3.2 蓝片岩 |
3.3 变沉积岩 |
3.4 小结 |
第四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P-T条件及相平衡模拟 |
4.1 榴辉岩 |
4.2 蓝片岩 |
4.3 变沉积岩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 全岩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 榴辉岩和蓝片岩全岩Sm-Nd同位素特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年代学特征 |
6.1 岩浆锆石年代学 |
6.2 碎屑锆石年代学 |
6.3 变质锆石年代学 |
6.4 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
6.5 小结 |
第七章 昌宁-孟连造山带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
7.1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延伸规律 |
7.2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对洋-陆俯冲-造山的意义 |
7.3 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隧道折返机制及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2 滇西地区临沧花岗岩基与特提斯构造演化 |
1.2.3 东特提斯构造-岩浆活动 |
1.3 研究方案、技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方法 |
1.3.3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耿马地层小区 |
2.2.2 澜沧地层小区 |
2.2.3 景谷地层小区 |
2.3 区域岩浆岩特征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第3章 临沧花岗岩地质特征 |
3.1 岩体地质学特征 |
3.1.1 岩体分布及其规模 |
3.1.2 岩相、岩段划分 |
3.1.3 侵入岩单元岩石组合与接触关系 |
3.2 包体地质学特征 |
3.2.1 包体类型 |
3.2.2 包体基本地质特征 |
第4章 同位素年代学 |
4.1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1.1 正长花岗岩 |
4.1.2 花岗闪长岩 |
4.1.3 二长花岗岩 |
4.1.4 包体 |
4.2 临沧花岗岩年代序列 |
第5章 奥陶纪花岗岩 |
5.1 岩相学特征 |
5.2 矿物学特征 |
5.2.1 黑云母 |
5.2.2 长石 |
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 |
5.3.2 微量元素 |
5.3.3 稀土元素 |
5.4 锆石饱和温度 |
5.5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第6章 二叠纪花岗岩 |
6.1 岩相学特征 |
6.2 矿物学特征 |
6.2.1 黑云母 |
6.2.2 长石 |
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3.1 主量元素 |
6.3.2 微量元素 |
6.3.3 稀土元素 |
6.4 锆石饱和温度 |
6.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6.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
6.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
第7章 三叠纪花岗岩 |
7.1 岩相学特征 |
7.2 矿物学特征 |
7.2.1 黑云母 |
7.2.2 长石 |
7.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3.1 主量元素 |
7.3.2 微量元素 |
7.3.3 稀土元素 |
7.4 锆石饱和温度 |
7.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7.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7.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
7.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
第8章 包体 |
8.1 岩相学特征 |
8.2 矿物化学特征 |
8.2.1 黑云母 |
8.2.2 长石 |
8.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8.3.1 主量元素 |
8.3.2 微量元素 |
8.3.3 稀土元素 |
8.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8.4.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8.4.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 |
8.5 小结 |
第9章 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
9.1 岩石序列与时空格架 |
9.2 岩石成因机制 |
9.2.1 奥陶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
9.2.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成因机制 |
9.2.3 三叠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
9.2.4 包体成因与地质意义 |
9.3 临沧花岗岩对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 |
9.3.1 奥陶纪花岗岩 |
9.3.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 |
9.3.3 三叠纪二长花岗岩 |
9.4 临沧花岗岩对陆壳演化的启示 |
9.5 临沧地块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图版 |
附表 |
(4)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判别、成因及构造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及年代学框架 |
2 源区特征及岩石成因 |
3 构造指示 |
4 结论 |
(5)华南东部上地幔速度结构成像与地球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 |
四、主要成果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华南东部地区地质概况 |
一、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 |
二、基本地质构成 |
三、区域构造演化简述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一、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程度 |
二、深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程度 |
1、SINOPROBE之前的探测成果 |
2、SINOPROBE以来的探测成果 |
3、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成果 |
三、存在的问题 |
1、中国南方大陆构造格局问题 |
2、华南岩石圈减薄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
3、华南东南沿海大陆架的地区的演化机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野外数据采集 |
一、台阵基本情况 |
二、台站观测环境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一、有限差分走时成像方法 |
1、3D有限差分法 |
2、有限差分走时成像方法及应用实例 |
二、三重震相拟合方法 |
1、三重震相简介 |
2、三重震相正演测试和形态分析 |
3、网格搜索 |
第五章 华南东部上地幔结构成像研究 |
一、数据处理 |
1、数据预处理 |
2、震相拾取 |
3、模型构建 |
4、模型网格化 |
5、计算策略 |
6、检测板测试 |
二、研究结果 |
1、P波研究结果 |
2、S波研究结果 |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
1、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 |
2、动力学意义 |
第六章 华南大陆边缘地幔过渡带结构的三重震相研究 |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
二、主要结果 |
三、结果讨论 |
1、关于震源区倾斜板块的影响 |
2、MTZ中的高速异常 |
3、构造意义 |
四、本章结论与认识 |
第七章 华南东部上地幔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探讨 |
一、地幔过渡带的状态 |
二、“薄”岩石圈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
三、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滇西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泥盆系沉积作用及构造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特提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泥盆系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概述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4 地层 |
2.4.1 施甸地层小区 |
2.4.2 耿马地层小区 |
2.4.3 澜沧地层小区 |
第3章 勐统地区泥盆系沉积环境分析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岩石学标志 |
3.1.2 古生物学标志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2.1 沉积相类型 |
3.2.2 沉积相特征 |
3.3 沉积相模式 |
第4章 勐统地区泥盆系构造特征 |
4.1 构造层划分 |
4.2 构造单元划分 |
4.2.1 主要边界断裂 |
4.2.2 主要构造单元 |
4.3 构造样式及其特征 |
4.3.1 褶皱构造 |
4.3.2 断层 |
4.4 泥盆系构造样式及其变形特征 |
4.4.1 向阳寺组 |
4.4.2 何元寨组 |
4.4.3 温泉组 |
4.4.4 南段组 |
第5章 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构造演化特征 |
5.1 构造变形序列 |
5.2 勐统地区泥盆系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特征 |
5.2.1 保山-镇康地块 |
5.2.2 昌宁-孟连结合带 |
5.2.3 上扬子地块 |
5.3 泥盆纪沉积-构造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滇西北甭哥碱性杂岩体成岩机制研究与成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富碱火成岩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2 滇西富碱火成岩研究现状 |
1.2.3 流体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现状 |
1.2.4 埃达克岩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现状 |
1.2.5 甭哥岩体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概况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主要构造单元及演化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概况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岩浆岩概况 |
2.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5 深部构造与地表构造的关系 |
2.3 区域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概述 |
第3章 岩体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1.1 岩石组合特征 |
3.1.2 围岩特征 |
3.1.3 岩体矿化特征 |
3.2 主岩及包体岩相学特征 |
3.2.1 寄主岩岩相学特征 |
3.2.2 脉体显微特征 |
3.2.3 包体岩石岩相学特征 |
3.3 岩体矿物学特征 |
3.3.1 黑云母 |
3.3.2 长石 |
3.3.3 角闪石 |
3.3.4 辉石 |
3.4 寄主岩与包体关系及其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体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
4.1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1.1 常量元素特征 |
4.1.2 稀土元素特征 |
4.1.3 微量元素特征 |
4.2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围岩与石英脉地球化学特征 |
4.4 岩体成矿特征分析 |
4.5 年代学结果讨论及对成岩时代的限定 |
第5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
5.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及分类 |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5.4 流体包裹体地质压力计 |
5.5 流体不混溶与金矿化关系 |
第6章 岩体成岩成矿机制探讨 |
6.1 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1 岩体成岩构造背景分析 |
6.1.2 成岩过程地球动力学机制分析 |
6.1.3 深部地质过程对甭哥岩体的影响 |
6.2 多阶段成岩作用模型 |
6.3 成矿潜力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哀牢山构造带白垩纪以来的岩浆与变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1.1.1 新特提斯洋俯冲及相关岩浆作用 |
1.1.2 印欧碰撞的相关变质和岩浆作用 |
1.1.3 三江地区走滑剪切系统属性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方法路线、研究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
1.3.1 方法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1.1 区域构造概要 |
2.1.2 主要边界断裂 |
2.2 变质岩系 |
2.2.1 哀牢山群 |
2.2.2 瑶山群 |
2.3 岩浆岩 |
2.3.1 前寒武纪 |
2.3.2 早古生代-晚三叠世 |
2.3.3 中-新生代 |
第3章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3.1 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分析 |
3.1.1 LA-ICP-MS |
3.1.2 SIMS |
3.2 矿物或全岩Ar-Ar年代学分析 |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4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白垩纪变基性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4.1 采样位置及岩石学特征 |
4.2 锆石U-Pb定年结果 |
4.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Sr-Nd同位素组成 |
4.5 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 |
4.5.1 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 |
4.5.2 OIB型斜长角闪岩岩石成因 |
4.5.3 富铌辉绿岩和斜长角闪岩岩石成因 |
4.6 构造意义 |
4.6.1 OIB型和富铌基性岩的构造背景 |
4.6.2 哀牢山构造带新特提斯洋俯冲板片的阶段性回撤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变质深熔记录 |
5.1 岩相学特征 |
5.2 年代学结果 |
5.3 多期次变质事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岩浆作用岩石成因 |
6.1 岩石学及显微结构特征 |
6.2 锆石U-Pb年代学 |
6.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4 Sr-Nd及Lu-Hf同位素组成 |
6.5 岩石成因和形成环境 |
6.5.1 晚渐新世变基性岩成因及背景 |
6.5.2 晚始新世-早中新世中酸性岩岩石成因 |
6.6 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认识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哀牢山构造带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效应 |
7.1 滇西地区受新特提斯洋俯冲远程控制 |
7.2 哀牢山深变质带成因与新生代印欧碰撞的关联响应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体:花岗岩时空格架与新生代变质—变形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工作量及基本认识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及其西南缘构造背景 |
2.2 特提斯构造域 |
2.3 东特提斯南部大地构造背景 |
2.4 红河-哀牢山构造带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 |
第3章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区域地质格架与基本地质特征 |
3.1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的区域地质格架 |
3.2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的岩石组成 |
3.3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的宏观变形 |
第4章 新元古代变质杂岩体 |
4.1 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野外产状及显微构造特征 |
4.1.1 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产状 |
4.1.2 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 |
4.2 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年代学分析 |
4.2.1 实验样品 |
4.2.2 锆石特征 |
4.2.3 分析结果 |
第5章 早中三叠世(T_(1-2))花岗质杂岩 |
5.1 早中三叠世(T_(1-2))花岗质杂岩:产状及显微构造特征 |
5.1.1 早中三叠世((T_(1-2))花岗质糜棱岩带的产状 |
5.1.2 早中三叠世(T_(1-2))花岗质杂岩的显微构造特征 |
5.2 早中三叠世(T_(1-2))花岗质岩石的年代学分析 |
5.2.1 实验样品 |
5.2.2 锆石特征 |
5.2.3 分析结果 |
第6章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新生代变形-变质关系研究 |
6.1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中部新生代高级变质岩及花岗质糜棱岩的野外产状 |
6.2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新生代花岗质糜棱岩及中部高级变质岩的显微构造特征 |
6.2.1 新生代点苍山富铝变质岩的显微构造现象 |
6.2.2 点苍山新生代花岗质糜棱岩的显微构造现象 |
6.3 新生代花岗质糜棱岩岩浆锆石与高级变质岩变质锆石的U-Pb年代学分析 |
6.3.1 实验样品 |
6.3.2 锆石特征 |
6.3.3 分析结果 |
6.4 新生代点苍山富铝质变质岩温压条件测试及变质-变形关系研究 |
第7章 讨论 |
7.1 扬子地块西缘及点苍山东部新元古代的岩浆热事件 |
7.2 点苍山西南部花岗质糜棱岩带与印支地块的区域 |
7.3 富铝高级变质杂岩中变质岩和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的区域构造内涵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个人简历 |
四、滇西特提斯造山带下扬子地块的俯冲板片(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岩石圈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D]. 李长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D]. 王慧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3]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D]. 肖倩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4]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判别、成因及构造环境[J]. 郭小飞,刘汇川,吴开兴,刘卫明,张晓兵.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8(05)
- [5]华南东部上地幔速度结构成像与地球动力学意义[D]. 王晓冉.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6]滇西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泥盆系沉积作用及构造特征分析[D]. 侯文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7]滇西北甭哥碱性杂岩体成岩机制研究与成矿潜力分析[D]. 黄玉蓬.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8]哀牢山构造带白垩纪以来的岩浆与变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指示[D]. 郭小飞.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8)
- [9]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体:花岗岩时空格架与新生代变质—变形关系研究[D]. 赵春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6)
- [10]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成岩深度:争论及评述[J]. 武红岭. 地质论评,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