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调进前后的管理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寇永谋,景照明[1](2017)在《绵羊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在嘉峪关市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保禁养区划定带来的养羊数量日益减少、种羊群体品种单一、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嘉峪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围绕"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畜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思路,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实施了羊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对供受体选择、同期发情处理、超数排卵处理、胚胎移植技术操作等要点进行总结,提出适宜当地开展羊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操作技术规程,对提高当地种母羊繁殖率,扩大优良种群数量,提高个体养殖效益,保障城乡居民畜产品供应,促进现代养羊业持续稳步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对羊腹腔镜冻精(温精)子宫角输精技术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立杰[2](2017)在《红星一牧场哈汉互嵌社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牧场内部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问题。汉族和哈萨克族是兵团牧场人口的两大主体,笔者选取典型的哈汉混居牧场——红星一牧场开展田野调查,客观、全面地呈现兵团牧工社会的建设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抽象归纳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方法归纳提炼多民族互嵌特征,进而完善“嵌入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理论体系的构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客观存在半个多世纪的“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案例,分析了兵团体制下哈、汉牧工相互嵌入的过程和结果,并且为新疆乃至全国推动“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提供理论认识和经验借鉴。论文第一章:红星一牧场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重点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自然环境与牧业生产关系;其二历史沿革与牧工社会变迁。第二章:全景式描写红星一牧场社会现状,包括人员构成、政治结构、牧工生计、文化教育等方面。第三章:归纳提炼兵团牧工社会的民族互嵌特征,具体表现在体制整合、经济互嵌、社会关系互嵌以及文化认同上。第四章:互嵌过程与互嵌结果。哈、汉牧工的日常互动,体现了民族互嵌步步深入的过程。哈萨克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现代牧工社会文化的多元共生以及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都是互嵌结果的表现。第五章:理论探讨“嵌入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的概念与内涵,互嵌模式及实践路径,完善“嵌入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理论体系。文章结论:红星一牧场是在兵团行政干预下、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哈、汉民族互嵌型社会,是民族构成相对稳定,文化多元,空间交错混居,平等、互信、互动、互利的有机共同体。
单丽卿[3](2015)在《教育如何拆解社会 ——一个乡镇的教育调整与社会再造》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围绕一个乡镇个案来对“撤点并校”现象作出解释,旨在通过教育议题来透视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迁。具体来说,国家如何通过对乡村教育的“再造”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拆解”,从而使其成为以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化进程的助力。以撤点并校为代表的进程使得教育日益成为一股抽离性的力量,对这一进程本身及其后果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是如何建构出一个“离散”的乡镇社会的。乡镇社会所遭遇的问题和困境折射出整体社会的结构张力,这也促使我们重新反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从行动的角度来展开研究,考察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两股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合流。具体来说,从自上而下的视角看,主要关注撤点并校运作当中的权力维度,考察乡村教育再造是如何实现的,贯穿于过程中的权力是如何运作的;从自下而上的视角看,则是突出行动者的能动性,他们如何回应各种外部力量,考察具体的行动策略及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撤点并校”是一个消灭村小的过程。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村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嵌入村庄的学校,因而也是乡村社会再生产的重要载体。村小的消亡实际上意味着农村教育的终结。“撤点并校”试图打造的新教育在本质上是城市导向的,也就是说通过学校教育把农村社会中的个体整合到外部体系当中,其后果则是加速农村社区的分化与衰败。农村教育的这种变化是发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因为整合与分化构成了教育功能的两个面向。但是,新教育以拆解农村社会的方式来支撑城市发展,即以分化的方式来实现整合,它所建构的是一个“离散社会”。农村社会在整体社会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稳定社会的基础,因而以抽空农村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试图通过对“撤点并校”现象的重新解释与分析,来探讨学校教育发展与现有社会问题的之间的关联,进而尝试使教育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的可能性。
郑少雄[4](2013)在《草原社区的空间过程和地方再造——基于“地方—空间紧张”的分析进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自下而上的文化理解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内蒙古巴肯嘎查遭遇的如分割(草场承包)、排除(禁牧)、占用(气候干旱)等空间过程。一方面社区的应对方式是草场开垦及流转,使草原景观发生变化,传统社区面临消失的危机;但另一方面社区也通过开展文化批评、区分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恢复公共仪式生活等形式,展开地方再造的努力。通过"地方—空间紧张"的分析进路本文认为,草原社区的命运取决于外部力量与社区双方更精细的空间协商机制。
廖梦雅[5](2013)在《兵团民俗生活变迁与民族关系研究 ——以八师石河子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俗是各族人民大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集体传承和集体享用的生活文化。兵团民俗亦不例外,是在履行国家屯垦戍边使命、亦军亦农亦工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由各族军垦儿女、职工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和集体享用的生活文化。本文对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学习、了解和综述的基础上,对兵团民俗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兵团民俗生活的形成与变化主要受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及民俗主体构成的影响。在综合利用民俗事象与生活整体两种学术研究取向的基础上,以八师石河子市为例,从物质生产生活民俗、人生礼俗、岁时节庆民俗三个方面对兵团初期的民俗生活与今日之民俗生活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对兵团民俗生活总体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理论思考,民俗主体由“部队官兵”到“亦兵亦民”;民俗事象从“整体单一”到“复杂多样”;民俗情境从“军队模式”到“城镇模式”以及民俗生活呈现“多元交融”与“多元一体”的态势。文中最后一章运用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从“赶巴扎”、节庆互动和语言交流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兵团民俗生活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认为兵团民俗生活与民族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各民族在民俗生活中交往越频繁、越深入,民族关系就越融洽、越和谐;融洽、和谐的民族关系又进一步促进了民俗生活的互动与交融。这对强化文化戍边、文化实边、文化强边理论指导实践,对提升兵团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运用民俗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八师石河子市区、石河子乡以及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133团、143团参与观察和入户访谈,对兵团民俗生活及其变迁态势做出了比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并对兵团民俗生活中的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索。希冀通过对兵团民俗生活与民族关系的研究为民俗学、民族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案例的同时切入一个新的视角,为和谐民族关系探寻一条有效路径,丰富和拓展我国民族关系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同时,为把握兵团民俗生活变迁的规律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促进兵团乃至新疆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刘维佳[6](2013)在《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畜牧业作为畜牧业的新型业态,国内、外均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路径。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历经12年,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可供借鉴的雁门关模式。本文以生态脆弱地区为研究背景,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为研究线索,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从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困局入手,对雁门关区域的生态条件及产业特征进行历史性剖析,梳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思路、扶持政策、科技支撑、工程布局、实施效果和成功经验。用样板评估的视角,概括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先草、再灌、后林生态恢复建设的规律。围绕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这个重点,提出畜禽种质资源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盘点了区内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及开发潜力。强调畜禽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的重要性,肯定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大范围推广的积极作用。主张通过务实改良和渐进变革,来推进草食畜乃至畜牧经济生产方式转变,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激进“革命”。把雁门关模式定位为生态恶化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生态畜牧业,并给出此模式的产业、政策、利益3大支撑点。研究认为,雁门关模式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治理的样板,黄土高原治理应当走雁门关之路,因为它能够给生态畜牧业拓展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全局意义。
朱世桂[7](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杨泽龙[8](2012)在《毕节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成就相伴生的区域发展差距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倍加贫穷落后,越来越制约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越来越阻碍我国区域整体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越来越制约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伟大目标之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科学地处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问题尤显重要。本文以形成于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并建立的毕节试验区之基础上的毕节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社会发展问题。进一步来说,通过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毕节模式,力求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恶劣困境、实现区域快速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甚至我国区域整体的协调运行与科学发展添砖加瓦。关于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相对较强的现实意义。全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及结论:第一章包括了课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及其述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经过文献分析,涉及毕节模式的文献侧重于研究某一领域;尽管有的研究是从社会整体领域进行,但是较为粗略、不全面。因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毕节模式进行深入而系统地分析。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社会发展思想,着力地研究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包括了科学发展观、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思想等。胡锦涛同志通过建立毕节试验区这一载体较早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或科学发展观的前期思想,提出了改革是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动力的社会发展思想,提出了毕节模式的思想等。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毕节模式的建立、形成、发展及其成效,实证了当时胡锦涛同志关于岩溶区域社会发展的思想是科学的、符合实践需要的。第三章研究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区域发展模式观至今历经了经济要素模式观、经济机制模式观、经济经验模式观、发展方式模式观、全面可持续发展模式观的逻辑性演进;区域发展模式就是构成整个区域社会的有机体及其体系的历史、现在、未来所演绎的社会全面持续运行与协调科学发展的逻辑过程及其状态;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有政策、区位、资源、文化、区域性辐射、互动与仿效等;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有实践及“三个有利于”、科学发展观、事物内生性及特色性等。第四章是论述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基于1988年时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自然环境的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该区域与生具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岩溶气象、岩溶植被和岩溶水系水文等独特的自然环境、贫困落后的社会现实,这与我国非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基于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落后原因的历史性人文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由于地域性的思想观念、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封闭性的制度文化、民族性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等人文环境原因而凸显了极为落后的社会现实。通过历史性分析,本文认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有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和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等。第五章研究了毕节模式如何破解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通过比较,本文认为,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具有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边缘化的区位条件、相对更加复杂及突出的恶化生态、过度增长的区域人口、极为落后的区域经济、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等典型性。基于中央特殊性政策所形成的毕节模式,在胡锦涛同志、贾庆林同志、杜青林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长期支持与直接关心下,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中央统战部等中央有关部委局、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圳市等社会多方力量长期的帮扶下,充分地利用自然、政治等优势资源,发挥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主题,全力地推进本土化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经过本土化的五次探索,相继地推进了毕节模式的初步形成与阶段性成效的取得,一定程度地破解了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并具有典型示范功能。第六章论述了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经过23年的试验与发展,毕节模式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地实现了经济、人口、生态的互动发展,一定程度地凸显了人、自然、社会的本土化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态势。第七章侧重于毕节模式与我国地方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的研究。通过具体区域发展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毕节模式基于其独特的背景凸显了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地帮扶的地方性区域、毕节试验区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展等特点。第八章论述毕节模式意义。经过20多年改革试验的毕节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凸显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典型的示范辐射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意义来说,研究和统筹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协调发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政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为我国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支持毕节模式建设与发展,一定程度地凸现国家、统一战线、毕节试验区“三方”共赢局面,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有利于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等等。从理论意义来说,毕节模式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等等。
李国庆[9](2008)在《北疆农区肉羊杂交组合筛选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优质羔羊肉,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畜牧业结构,本研究对新疆北疆垦区肉羊饲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肉羊杂交组合筛选、补饲方法的比较和在补充料的开发利用研究。调查发现,该区肉羊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良种化程度低,有近2000万只当地羊没有进行有目的的改良。这些羊既不能生产优质羊毛,也不能生产高品质的羊肉,其肥大的尾脂可占胴体重的10%~25%。其次是技术滞后,产业化程度低。研究结果表明,萨福克×细毛羊杂种在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方面更具优势,其F1六月龄平均体重达到42.74±3.25kg,比同龄土杂F1高3.19kg,差异极显着(P<0.01)。而且胴体瘦肉率高,羊肉品质好。经过短期育肥的?月龄萨杂羔羊屠宰率、净肉重和眼肌面积分别比土杂F1代提高了6.5%、11.9%和12.2%,差异极显着(P<0.01)。利用甜菜颗粒粕,适当补充能量、粗蛋白质、矿物元素等成分调制出的颗粒饲料对新疆高寒地区羔羊进行直线育肥,羔羊可在5月龄出栏,平均活重可达35kg以上,屠宰率达到47.4%,每只羊较秋季育肥多获利76元。同时由于提前断乳,有29.26%(84/287)的母羊在夏牧场产羔(当年产第二胎),高于对照组14.26个百分点,较产晚春羔母羊4.7%(3/64)高24个百分点,差异极显着(P<0.01)。
王俊文[10](2007)在《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尔基曾说: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和缓解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这些地方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脱贫难度越来越大。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现代化,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兴则国家兴。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即改革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和所追求的就是要消灭贫困,使人民过上民主文明、幸福富裕的生活。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贫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因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关注贫困问题、研究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六章对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是导言,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意义,即中国反贫困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中国反贫困进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中国反贫困进程,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良好示范效应;中国反贫困进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部分主要从文献学角度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现状;第四部分对当代主要贫困理论进行了阐析,即贫困的经济学解释;贫困的人口学解释;贫困的社会人类学解释;贫困的政治学解释,尤其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贫困学说;第五部分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基本内涵与反贫困要义,提出了贫困类型的划分,对贫困测定的价值取向及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贫困地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贫困区域进行了释义;第六部分主要确立了本文研究方法,即理论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共性与特性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的多维原因。第一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环境原因,即对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区域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环境与人口的相关性考察;第二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城乡“剪刀差”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经济性根源;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贫困的社会性根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差异性是导致我国地区贫困的基础性根源;第三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文化原因,即文化贫困对形成贫困的影响;民族文化对形成区域贫困的影响。第四部分阐析了形成贫困的体制、机制原因,主要有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第三章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对我国反贫困绩效评价、历史经验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反贫困历史进程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正确认识我国反贫困绩效及其评价;第四部分对我国反贫困基本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反贫困过程及其政策存在缺陷,并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启示。第一部分对发达国家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措施进行了阐述,并以美国、意大利、日本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二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实践进行了阐述,并以印度、巴西、孟加拉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第五章由六个部分组成,主要探讨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第一部分主要解读了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即反贫困目标体系和战略实施;反贫困政策、制度制定及法规;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管理体系;贫困人口参予与组织;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予。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及其作用;第四部分对反贫困治理结构内容进行了阐析;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制定反贫困法,走依法反贫困发展之路;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贫困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含义;“可持续反贫困发展”的基本理解;贫困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扶贫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由七部分组成,主要对当代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形成;第二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进行了反思,即在反贫困主体确定上,过高估计政府对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在反贫困客体确定上,重视宏观区域贫困,忽视微观层面的贫困村、贫困户;在反贫困方式上,注重物质资本输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塑造;在反贫困内容上,重视改善供给,轻视剌激需求;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指导思想;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21世纪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宏观选择;第六部分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具体操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即建立坚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消除或缓解贫困;信息扶贫;政策扶贫;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二、种羊调进前后的管理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羊调进前后的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绵羊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在嘉峪关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嘉峪关市养羊业发展现状 |
2 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操作要点 |
2.1 供体羊和受体羊准备 |
2.1.1 供体羊选择 |
2.1.2 受体羊选择 |
2.1.3 供受体羊饲养管理 |
2.2 供体与受体同期发情处理 |
2.3 供体超数排卵处理 |
2.4 发情鉴定和授配 |
2.5 供体冲胚 |
2.5.1 冲胚时间 |
2.5.2手术室要求 |
2.5.3 器械准备 |
2.5.4 术台准备 |
2.5.5 术部消毒 |
2.5.6手术操作 |
2.5.7冲胚 |
2.5.8 术后处理 |
2.6 检胚 |
2.7 胚胎移植 |
2.7.1 受体羊术前准备 |
2.7.2 腹腔镜移植胚胎 |
3 术后管理 |
(2)红星一牧场哈汉互嵌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回顾 |
(一)牧区社会研究 |
(二)“嵌入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研究 |
三、理论方法以及研究重点、难点 |
第一章 红星一牧场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一、自然环境与牧业社会关系 |
(一)自然环境与牧工生活 |
(二)草场划分与牧业生产 |
二、历史沿革与牧工社会变迁 |
(一)红星一牧场建制沿革 |
(二)牧民到牧工的演变 |
第二章 红星一牧场社会现状 |
一、人员构成 |
(一)人口来源与社会构成 |
(二)民族成分与社会关系 |
二、社会结构 |
(一)基层社会组织 |
(二)兵团体制特征 |
三、生计方式 |
(一)传统牧业生产 |
(二)兵团牧业生产 |
(三)日趋多元的生计方式 |
四、文化教育 |
(一)兵团的牧业科技 |
(二)学校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红星一牧场牧工社会的互嵌特征 |
一、互嵌维度 |
(一)兵团体制的整合 |
(二)经济上的互嵌 |
(三)社会关系互嵌 |
(四)文化认同的影响 |
二、嵌入程度 |
(一)空间层面 |
(二)精神层面 |
第四章 互嵌过程与互嵌结果 |
一、互嵌过程:哈汉牧工的日常互动 |
(一)居住格局 |
(二)经济互助 |
(三)服装饮食 |
(四)语言互通 |
(五)关系网络 |
二、哈汉互嵌结果分析 |
(一)哈萨克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 |
(二)牧工社会多元文化共生 |
(三)社会问题 |
第五章“嵌入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理论构建 |
一、概念与内涵 |
(一)嵌入式社会结构 |
(二)嵌入式社区环境 |
二、互嵌模式 |
(一)嵌入式社会结构 |
(二)嵌入式社区环境 |
三、实践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教育如何拆解社会 ——一个乡镇的教育调整与社会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引子:走活路还是死路? |
二、研究问题 |
三、基本背景和调查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政策动因:人口变动与质量提升 |
一、撤点并校与学龄人口分布 |
二、“一镇一校”的教育构想 |
三、由教育差距看“村小危机” |
四、“撤点并校”的实质 |
第二章 政策过程:强制撤并抑或“自然消亡” |
一、“撤点并校”的话语策略 |
二、新丰小学的撤并案例 |
三、“撤点并校”的权力基础 |
四、教育体系的内在矛盾 |
第三章 “租房读书”:政策推动与社会力量倒逼的悖论 |
一、两难选择:就近入学还是教育质量? |
二、“租房读书”现象的成因与后果 |
三、为什么让孩子留在村小 |
四、农村家庭的教育与生活 |
五、撤点并校与教育选择 |
第四章 异质性与社会分层——农村教育调整的后果 |
一、异质的童年 |
二、在中心完小上学 |
三、生活在“站处” |
四、村小的孩子 |
五、农业的教育功能 |
第五章 离散化:新教育格局下的社会困境 |
一、乡镇社会的基本特征 |
二、由教育推动的城镇化 |
三、托举式的教育 |
四、农村社区的困境 |
五、潜在的社会危机 |
第六章 农村教育的终结 |
一、从“撤点并校”看学校教育的功能 |
二、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
三、村小问题的诊断 |
四、超越“撤存之争”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兵团民俗生活变迁与民族关系研究 ——以八师石河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源起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民俗相关研究 |
(二) 民族关系的相关研究 |
(三) 民俗生活与民族关系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与介绍 |
第一章 兵团民俗生态环境 |
一、 自然地理环境 |
(一) 地理分布 |
(二) 自然环境 |
二、 社会历史背景 |
(一) 兵团的历史 |
(二) 兵团体制 |
三、 人口与民族 |
(一) 人口来源 |
(二) 民族构成 |
第二章 兵团初期的民俗生活 |
一、 物质生产民俗 |
二、 物质生活民俗 |
(一) 饮食 |
(二) 居住 |
(三) 服饰 |
(四) 交通 |
三、 人生礼俗 |
(一) 婚俗 |
(二) 丧葬 |
四、 岁时节庆民俗 |
第三章 兵团民俗生活变迁 |
一、 物质生活民俗 |
(一) 饮食 |
(二) 服饰 |
(三) 居住 |
二、 人生礼俗 |
(一) 婚礼 |
(二) 丧葬 |
三、 岁时节庆民俗 |
(一) 春节 |
(二) 古尔邦节 |
第四章 兵团民俗生活变迁态势 |
一、 民俗主体:由“部队官兵”到“亦兵亦民” |
二、 民俗事象:从“整体单一”到“复杂多样” |
三、 民俗情境:从“军队模式”到“城镇模式” |
(一) 相关的情境理论 |
(二) 兵团早期的“军队模式” |
(三) 现在兵团的“城镇模式” |
四、 民俗生活:“多元交融”与“多元一体” |
(一) 多元性 |
(二) 交融性 |
(三) 一体性 |
第五章 兵团民俗生活与民族关系 |
一、 集市互动:133 团赶“巴扎” |
(一) 133 团“赶巴扎”概况 |
(二) 以“赶巴扎”民俗活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
二、 节庆互动:143 团紫泥泉种羊场哈萨克族古尔邦节与婚礼 |
(一) 古尔邦节期间的民族互动 |
(二) 婚礼上的民族互动 |
三、 语言互动:133 团汉维语的交际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产业发展理论与生态产业 |
1.2.2 国内外生态畜牧产业政策 |
1.2.3 由生态学派生和延伸的生态农业理论 |
1.2.4 生态畜牧业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脉络 |
1.5 本研究可能被视为创新的一些内容 |
1.5.1 提出了生态友好型畜牧业概念和农林草牧耦合理论 |
1.5.2 提炼了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雁门关模式 |
1.5.3 揭示了黄土高原治理的产业方向 |
1.5.4 盘清了雁门关区特有畜禽种质资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土高原的成因与现实困局 |
2.1 黄土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
2.1.1 关于黄土成因说 |
2.1.2 我国专家多旋回理论的突破 |
2.1.3 “新风成说”的贡献 |
2.2 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 |
2.2.1 黄土塬—面积较大的黄土台地 |
2.2.2 黄土墚—长条状延伸的墚状地形 |
2.2.3 黄土峁—顶部浑圆呈穹隆状 |
2.2.4 黄土沟谷和黄土潜蚀地貌 |
2.3 水土严重流失的高原 |
2.3.1 面积最大、堆积最深、流失最广 |
2.3.2 流失的是熟土,入河的是泥沙 |
2.3.3 切割高密度、强深度、危害大 |
2.4 黄土高原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
2.4.1 地理位置特殊植被破坏严重 |
2.4.2 生态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
2.4.3 治理成功的范例罕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上的雁门关区 |
3.1 雁门关区域及涵盖范围 |
3.1.1 地理位置和土地面积 |
3.1.2 涵盖的行政区域范围 |
3.1.3 “天下九关,雁门为首” |
3.1.4 文化地理和军事地理的标志物 |
3.1.5 生态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分界点 |
3.2 历史上3次大规模屯垦的重灾区 |
3.2.1 第一次滥伐滥垦发生在两汉时期 |
3.2.2 第二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明朝 |
3.2.3 第三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清代 |
3.3 我国中西部牧农交错区和过渡带 |
3.3.1 畜牧业与种植业交错发展地区 |
3.3.2 以牧为主到以耕为主的过渡 |
3.3.3 雁门关区以耕为主是历史性错误 |
3.3.4 生态变化规律决定产业发展规律 |
3.4 袭击京津风沙的通道与源头 |
3.4.1 来自西北部的风沙通道 |
3.4.2 居高临下的风沙源头 |
3.4.3 土地“三化”不断为风沙提供“弹药” |
3.4.4 区内各市县深受风沙之害 |
3.5 煤炭资源富集的重点开采基地 |
3.5.1 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 |
3.5.2 无限制的挖煤使生态雪上加霜 |
3.5.3 资源依赖演变成“资源诅咒” |
3.6 集中连片长期无法脱贫的贫困地区 |
3.6.1 黄土高原贫困带的重点区 |
3.6.2 “穷根”扎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上 |
3.6.3 多年的扶贫效果不理想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雁门关区建设构想和工程项目安排 |
4.1 大灾后的反思,贫困中的突围 |
4.1.1 生态环境阈值到了极限 |
4.1.2 晋西北连续3年大旱最终压倒了“骆驼” |
4.1.3 生态危机因“外部性”而爆发激化 |
4.2 抢抓机遇应运而生的生态畜牧经济区 |
4.2.1 中部地区的“典型西部” |
4.2.2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雁门关区的不二选择 |
4.2.3 政府主导,统筹布局,强势启动 |
4.3 三位一体的目标设计 |
4.3.1 设法恢复植被,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
4.3.2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草食畜 |
4.3.3 增加农民畜牧业收入,靠产业发展解决贫困问题 |
4.3.4 设计目标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4.4 把握关键,推进转变 |
4.4.1 准确把握生态和畜牧的融入点 |
4.4.2 夯实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
4.5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10年建设规划 |
4.5.1 紧锣密鼓节奏感很强的“3步棋” |
4.5.2 雁门关区10年规划的样板价值 |
4.5.3 规划理念和方向路径 |
4.5.4 规划执行到位 |
4.6 政府充分运用4大杠杆要素 |
4.6.1 第1杠杆——科技进步 |
4.6.2 第2杠杆—资源配置 |
4.6.3 第3杠杆——产业化经营 |
4.6.4 第4杠杆——市场导向 |
4.7 环环相扣功能互补的工程建设 |
4.7.1 国家生态建设工程 |
4.7.2 省级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
4.7.3 雁门关区专项工程 |
4.7.4 区内各市县的工程项目 |
4.8 “各炒各的菜,共做一桌席” |
4.8.1 项目打捆,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
4.8.2 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瑕不掩瑜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 |
5.1 我国草地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
5.1.1 草地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的特殊性 |
5.1.2 草地资源“家底”的统计背景及其复杂性 |
5.1.3 山西省及雁门关区草地资源的特点 |
5.2 大面积草地减少和退化严重 |
5.2.1 “大跃进”拿草地开刀 |
5.2.2 世纪之交北方草地面积锐减 |
5.2.3 草地资源迅速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
5.3 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
5.3.1 国内对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不够 |
5.3.2 牧草草种资源“出口转内销”问题突出 |
5.3.3 国内自主育成的草种数量很少 |
5.4 具有战略眼光的正确决策 |
5.4.1 生态修复治理优先为3大任务之首 |
5.4.2 草业发展先行的路径选择 |
5.4.3 种草植灌造林步步为营 |
5.5 先草、再灌、后林,恢复生态的科学依据 |
5.5.1 黄土高原亟需草灌植被 |
5.5.2 选择草灌是理性和明智的 |
5.5.3 草灌结合“1+6”种植法 |
5.6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 |
5.6.1 大规模、立体式、草灌林相结合的生态建设 |
5.6.2 大平台、多渠道、多元化的生态建设 |
5.6.3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 |
6.1 世界畜禽种质资源状况 |
6.1.1 畜禽种质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 |
6.1.2 全球畜禽种质资源濒临危机 |
6.1.3 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
6.2 雁门关区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 |
6.2.1 留存下来的“土种” |
6.2.2 经过改良的“良种” |
6.2.3 与引进品种杂交的“新种” |
6.3 雁门关区省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品种 |
6.3.1 马身猪 |
6.3.2 广灵驴 |
6.3.3 临县驴 |
6.3.4 广灵大尾羊 |
6.3.5 吕梁黑山羊 |
6.3.6 灵丘青背羊 |
6.3.7 右玉边鸡 |
6.3.8 晋岚绒山羊 |
6.4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
6.4.1 珍稀畜禽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
6.4.2 地方品种濒危或灭绝的原因及危害 |
6.4.3 杂交改良品种“喧宾夺主” |
6.4.4 引发种质资源问题的复杂背景 |
6.4.5 畜禽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 |
6.5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措施 |
6.5.1 畜禽种质资源调查 |
6.5.2 抢救性留种保种 |
6.5.3 处理对外引种与对内保种的关系 |
6.5.4 提纯复壮与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 |
7.1 网破线断人散的推广及防疫体系 |
7.1.1 走了一段不短的弯路 |
7.1.2 “三缺”问题非常突出 |
7.1.3 网络化重建势在必行 |
7.2 项目资金不多但用在了“刀刃”上 |
7.2.1 克服“撒胡椒面”的思维惯性 |
7.2.2 在良种推广和防疫手段的硬件上务实投入 |
7.2.3 好钢用到“刀刃”上,钱少投到关键处 |
7.3 重新布局150个畜牧兽医中心站 |
7.3.1 区域化、专业化布局 |
7.3.2 摆脱行政区划的限制 |
7.3.3 服务与防疫一体化 |
7.3.4 畜牧产业技术与防疫网络衔接配套 |
7.4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 |
7.4.1 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
7.4.2 大力推广胚胎移植技术 |
7.4.3 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和动力效应 |
7.5 市县乡村4级防疫网络全覆盖 |
7.5.1 构建体系健全统筹互动的防疫网络 |
7.5.2 加大投入抓好增量,盘活资源放开存量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草食畜生产方式的改良和渐进变革 |
8.1 突出的矛盾及其平衡点的选择 |
8.1.1 绕不过去的两大矛盾 |
8.1.2 寻找缓解突出矛盾的平衡点 |
8.2 从漫山遍野放养到舍饲半舍饲 |
8.2.1 原始落后的放养习惯 |
8.2.2 先易后难的路线图 |
8.2.3 建立利益吸引机制形成正确导向 |
8.3 从随意放牧到封山禁牧 |
8.3.1 牛羊无限制放养对生态造成破坏 |
8.3.2 封山禁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
8.3.3 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封山禁牧 |
8.4 从分户少量散养到规模集约养殖 |
8.4.1 养殖大户向专业合作方向发展 |
8.4.2 规模养殖场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
8.4.3 养殖小区建设向标准化规模化 |
8.5 养殖、加工、销售、品牌一体化推进 |
8.5.1 以养殖生产为基础夯实畜牧产业 |
8.5.2 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拉长产业链 |
8.5.3 畅通销售渠道,主打北京市场 |
8.5.4 “雁门关牌”畜禽产品渐成气候 |
8.6 借鉴国际经验引进先进技术 |
8.6.1 到澳大利亚进行业务培训 |
8.6.2 日本养殖技术合作项目取得成功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生态畜牧业比较分析与雁门关模式 |
9.1 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多样化 |
9.1.1 畜牧业发展模式要素构成 |
9.1.2 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
9.1.3 各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模式 |
9.2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类型 |
9.2.1 生态较好地区的“绿色生态畜产品开发型” |
9.2.2 农牧业主产区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整治跟进型” |
9.2.3 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型” |
9.3 “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模式 |
9.3.1 修复林草植被是战略突破口 |
9.3.2 治理水土流失贯穿全过程 |
9.3.3 种植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服务 |
9.3.4 宜草还草种草、宜灌种柠条沙棘、宜乔种适宜树种 |
9.3.5 突出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4大品种 |
9.4 雁门关模式的3大支撑点 |
9.4.1 产业支撑点——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畜牧业 |
9.4.2 政策支撑点——通过实施各种扶持政策推动建设 |
9.4.3 利益支撑点——确保生态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
9.5 雁门关模式的4项重大举措 |
9.5.1 生态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
9.5.2 移民并村、扶贫开发、产业集聚的相辅相成 |
9.5.3 从农耕胁迫畜牧到种植促进养殖 |
9.5.4 整合各方面资金和各层级项目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黄土高原治理应走雁门关之路 |
10.1 黄土高原治理的重大意义 |
10.1.1 黄土高原治理能够给生态畜牧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
10.1.2 黄土高原治理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 |
10.1.3 黄土高原治理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 |
10.1.4 雁门关是黄土高原的雁门关 |
10.2 确立科学务实统筹的治理目标 |
10.2.1 治理目标要形成体系 |
10.2.2 要以生态建设目标为首 |
10.2.3 要以产业发展目标为重 |
10.2.4 要以农民增收目标为落脚点 |
10.3 有效治理黄土高原的科学性和工程性措施 |
10.3.1 生态植被恢复工程 |
10.3.2 水土保持控制工程 |
10.3.3 农林草牧耦合工程 |
10.3.4 生态健康规模养殖工程 |
10.4 可以用于黄土高原的治理政策 |
10.4.1 重点突出的农林草牧补贴政策 |
10.4.2 整合项目资金的集中投入政策 |
10.4.3 扶持治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产业化政策 |
10.4.4 有区别并分步实施的封山禁牧政策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结束语 |
(7)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8)毕节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四、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 |
一、全面发展观 |
二、社会协调发展观 |
三、区域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
一、毛泽东的社会发展思想 |
二、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 |
三、江泽民的社会发展思想 |
四、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
第三节 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
一、多元文化发展理论 |
二、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理论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第三章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发展模式观的历史演进 |
一、模式的来源及词典性界定等 |
二、“形形色色模式”后面的“模式”观逻辑性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
一、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
二、模式与试验区的关系 |
第三节 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及进步性的考量标准 |
一、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 |
第四章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 |
第一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
一、岩溶、我国岩溶及其西南岩溶山区概况 |
二、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石漠化概况 |
三、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
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气象、植被概况 |
五、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水系水文等概况 |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贫困县概况 |
第二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人文环境 |
一、地域性的思想观念 |
二、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 |
三、封闭性的制度文化 |
四、民族性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
五、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 |
第三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 |
一、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 |
二、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 |
三、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 |
四、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 |
第五章 破解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的毕节模式 |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的典型性及创新价值 |
一、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和边缘化的区位条件 |
二、相对更加复杂、突出、典型的生态问题 |
三、比较中过度增长的人口 |
四、极为落后的经济落后现状 |
五、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 |
六、毕节试验区的创新价值 |
第二节 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及历史文化 |
一、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 |
二、贵州毕节试验区人文概况 |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精神 |
一、毕节试验区精神产生 |
二、毕节试验区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
第四节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探索 |
一、第一次探索 |
二、第二次探索 |
三、第三次探索 |
四、第四次探索 |
五、第五次探索 |
第五节 中央和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支持与帮扶 |
一、中央对毕节试验区的政策性支持 |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毕节试验区的长期支持 |
三、中央有关部委局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四、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第六节 统一战线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一、1988年至2008年统一战线的帮扶概况 |
二、2009年以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同心工程” |
第七节 毕节模式的形成 |
一、毕节模式的形成 |
二、现阶段毕节模式涵义 |
第六章 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科学合理的开发扶贫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开发扶贫之路 |
二、开发扶贫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开发扶贫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积极有效的生态保护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 |
二、生态建设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稳健有力的人口控制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人口控制之路 |
二、人口控制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人口控制的基本经验 |
第四节 顺应时代的人文观念变革 |
一、解放思想逐步推进 |
二、科学发展深入人心 |
三、生态环境建设贯彻始终 |
四、人口控制理念得以普及 |
五、教育为先的发展理念形成 |
第五节 经济、人口、生态互动运行的发展模式 |
一、把生态建设置于经济发展中 |
二、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
三、人口控制与生态建设协调运行 |
四、经济、人口、生态互动发展 |
第七章 毕节模式与我国其它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毕节模式与我国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模式的比较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二节 毕节模式的特点 |
一、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 |
二、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帮扶的地方性区域 |
三、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 |
四、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 |
五、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 |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 |
第八章 毕节模式的意义 |
第一节 重大成就 |
一、毕节试验区取得重大成就 |
二、毕节试验区凸显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及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 |
二、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 |
三、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 |
四、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
第三节 理论意义 |
一、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 |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三、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第一作者) |
(9)北疆农区肉羊杂交组合筛选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垦区养羊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新疆畜牧业(养羊产业)发展现状 |
2.1.1 新疆绵山羊的主要品种及布局 |
2.1.2 新疆养羊业的现实状况 |
2.2 新疆养羊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
2.2.1 市场冲击 |
2.2.2 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
2.2.3 良种化程度低 |
2.2.4 产业化程度低 |
2.3 新疆肉羊产业发展基础 |
2.4 养羊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
第三章 研究试验 |
3.1 杂交筛选和不同育肥方式的效果分析 |
3.1.1 杂交筛选及育肥方式试验 |
3.1.2 放牧绵羊冬春补饲试验研究 |
3.2 农副产品饲料资源开发应用试验 |
3.2.1 调配甜菜颗粒粕饲料的研制与应用效果研究 |
3.2.2 农区秸秆处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北疆垦区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
5.1 建立良种肉羊繁殖体系 |
5.2 利用杂种优势,建立经济杂交利用体系 |
5.3 推广利用成熟简便的技术手段广泛开发当地饲草饲料资源 |
5.4 建立科学的肉羊生产的疫病防治体系 |
5.5 搞好养羊业科技推广,普级科学养殖的技术 |
5.6 肉羊育肥体系着力研究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绵羊育肥方法 |
5.7 因地制宜实践肉羊基地建设,实现区域综合开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论文选题缘由 |
二、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意义 |
(一) 中国反贫困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要求 |
(二) 中国反贫困进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 |
(三) 中国反贫困进程,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良好示范效应 |
(四) 中国反贫困进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
三、国内外反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 从不同方向和领域分析了贫困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贫困问题对策 |
(二) 各流派都没有用阶级分析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贫困问题 |
(三) 理论研究成分多,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
四、当代主要贫困理论阐析 |
(一) 贫困的经济学解释 |
(二) 贫困的人口学解释 |
(三) 贫困的社会人类学解释 |
(四) 贫困的政治学解释 |
五、相关理论概念流变及界定 |
(一) 贫困的界定描述 |
(二) “反贫困”的内涵把握 |
(三) 贫困类型的轨迹划分 |
(四) 贫困测定的价值取向 |
(五) 对贫困区域的理解 |
(六) 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
(七) 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描述 |
六、研究方法 |
(一) 理论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
(二) 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
(三) 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四) 共性与特性分析相结合 |
(五)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原因的多维透视 |
一、形成贫困的环境原因 |
(一) 对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考察 |
(二) 对我国贫困地区区域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的考察 |
(三) 对我国贫困地区环境与人口的相关性考察 |
二、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 |
(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 |
(二) 城乡“剪刀差”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经济性根源 |
(三) 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贫困的社会性根源 |
(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差异性是导致我国地区贫困的基础性根源 |
三、形成贫困的文化原因 |
(一) 文化贫困对形成贫困的影响 |
(二) 民族文化对形成区域贫困的影响 |
四、形成贫困的体制、机制原因 |
(一) 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
(二) 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
(三) 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
第三章 我国反贫困绩效评价、历史经验及其轨迹演进 |
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一)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二) 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三)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四) 小结 |
二、我国反贫困历史进程及其轨迹演进 |
三、正确认识我国反贫困绩效及其评价 |
(一) 中国农村反贫困主要成就 |
(二) 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成绩显着 |
四、我国反贫困基本经验和做法 |
五、我国反贫困过程及其政策存在缺陷分析 |
(一) 我国反贫困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我国反贫困政策存在缺陷反思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启示 |
一、发达国家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措施 |
(一) 发达国家贫困状况 |
(二) 发达国家贫困的一般特征 |
(三) 发达国家反贫困措施 |
(四) 美国反贫困政策措施 |
(五) 意大利反贫困政策措施 |
(六) 日本反贫困政策措施 |
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实践 |
(一) 发展中国家贫困基本特征 |
(二)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基本举措 |
(三) 印度反贫困实践: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战略 |
(四) 巴西反贫困实践:发展极战略 |
(五) 孟加拉小额信贷扶贫 |
三、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 |
第五章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 |
一、“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解读 |
二、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分析 |
(一) 反贫困目标体系和实施战略 |
(二) 反贫困政策、制度制定及法规 |
(三) 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管理体系 |
(四) 贫困人口参予与组织 |
(五) 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予 |
三、反贫困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及其作用 |
四、反贫困治理结构主要内容阐析 |
五、制定反贫困法,走依法反贫困发展之路 |
六、“可持续发展”是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 |
(一) “可持续发展”含义 |
(二) 对“可持续反贫困发展”的基本理解 |
(三) 贫困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四) 扶贫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当代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 |
一、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形成 |
二、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特点分析 |
三、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反思 |
(一) 在反贫困主体确定上,过高估计政府对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利益分配中的作用 |
(二) 在反贫困客体确定上,重视宏观区域贫困,忽视微观层面的贫困村、贫困户 |
(三) 在反贫困方式上,注重物质资本输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塑造 |
(四) 在反贫困内容上,重视改善供给,轻视刺激需求 |
四、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的指导思想 |
五、21世纪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宏观选择 |
六、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具体操作的实证分析 |
(一) 建立坚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
(二) 加强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三)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消除或缓解贫困 |
(四) 信息扶贫 |
(五) 政策扶贫 |
(六) 人力资源开发扶贫 |
(七) 精神扶贫 |
(八)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种羊调进前后的管理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绵羊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在嘉峪关市的应用[J]. 寇永谋,景照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17(06)
- [2]红星一牧场哈汉互嵌社会研究[D]. 刘立杰. 石河子大学, 2017(12)
- [3]教育如何拆解社会 ——一个乡镇的教育调整与社会再造[D]. 单丽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03)
- [4]草原社区的空间过程和地方再造——基于“地方—空间紧张”的分析进路[J]. 郑少雄. 开放时代, 2013(06)
- [5]兵团民俗生活变迁与民族关系研究 ——以八师石河子市为例[D]. 廖梦雅.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6]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D]. 刘维佳.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2)
- [7]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8]毕节模式研究[D]. 杨泽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9]北疆农区肉羊杂交组合筛选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D]. 李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10]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 王俊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