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箱喷水的原因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孙震[1](2021)在《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波轮洗衣机常采用被动平衡技术进行振动的抑制,但其在临界转速附近及以下区域无作用甚至会增大系统的振动。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对于洗衣机振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被动平衡技术难以满足。随着主动平衡技术的发展,洗衣机主动平衡技术已成为目前最新的发展趋势。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波轮洗衣机新型主动平衡结构,对其振动抑制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加工制作了新型物理样机结构,并对其振动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具体包括:首先,对洗衣机主要结构进行了分类,推导了不同结构类型刚体的动能表达形式,分析了系统的总势能与广义悬挂力模型,并应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波轮洗衣机振动模型。为确定动力学模型中关键参数数值,对实际物理样机进行了实验,测得其稳态振幅,并通过与模型仿真结果对比,确定了合理的模型参数。其次,为检测主动平衡所需的偏心相位与振幅信息,分析了相位零点与位移检测的相关传感器方案,选择了霍尔开关与霍尔位移传感器分别检测零点与振动位移;通过COMSOL建立的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磁铁宽度与传感器高度变化对霍尔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幅值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峰值法、FFT、互相关法等相位与振幅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对比,确定互相关法作为最终的相位与振幅检测方法。进而,设计一种新型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结构,将普通用水作为平衡质量进行主动振动抑制,设计了其进水结构、储水结构与排水结构等,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利用Simulink建立的其主动平衡仿真模型,分析了吊杆轴向阻尼系数、吊杆球铰阻尼系数、吊杆弹簧刚度、偏心高度、偏心质量等关键参数对洗衣机主动平衡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再以不同转速下洗衣机主动平衡仿真分析为基础,确定了主动平衡控制算法,其采用多转速点平衡的策略,结合振动位移与相位进行喷水量的分解,确定了不同转速点下喷水修正角度及停止条件等,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主动平衡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制作了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物理样机,开发了主动平衡微机控制系统,编制了主动平衡微机算法,包括偏心量的检测与主动平衡控制等部分;针对固定偏心块与湿衣物两种情况进行了主动平衡实验。
卢勇[2](2014)在《新型循环内燃机工质移缸和喷水做功节能原理与应用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大幅度提高内燃机工作热效率的突破,内燃机领域出现了很多种新型循环内燃机。本文从几种典型新型循环内燃机中总结出两大共性技术特征:工质移缸和喷水做功。研究这两个技术特征,对于揭示新型循环内燃机节能原理和开发新型节能内燃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新型循环内燃机的节能原理与应用基础,本文作者在一台传统四缸四冲程汽油机基础上设计并改造出一款兼具工质移缸和喷水做功技术特征的试验用复合循环内燃机。该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前后两个四冲程气缸完成。前缸的燃烧废气通过转接管送入后缸,后缸通过喷水做功提高工作效率。实验表明,复合循环内燃机在低负荷工况下可以通过工质移缸降低燃油消耗率,在高负荷工况下可以通过喷水蒸发膨胀做功降低燃油消耗率。复合循环内燃机工质移缸节能的原理是燃烧废气的二次膨胀做功。根据膨胀缸的工作模式,二次膨胀可以分为四冲程二次膨胀和二冲程二次膨胀。与传统内燃机相比,四冲程二次膨胀的节油工况集中在低负荷区域,而二冲程二次膨胀的节油工况则集中在高负荷区域。因此,本文提出了2/4可变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概念,该内燃机的膨胀缸可以根据工况切换工作模式,它的高效工况可以节油10-17.6%,且覆盖一般车用内燃机的所有常用工况。在喷水做功方面,本文通过向固定容积气缸高温气体中喷水研究了喷水做功的节能机理,发现闪蒸可以提升喷水做功的能力。本文总结出了“一低两高”的喷水做功类内燃机设计目标:喷水时缸内压力尽量低、喷水水温尽量高,以及气缸壁面温度尽量高。根据此目标,在复合循环内燃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缸内闪蒸喷水内燃机概念。该内燃机在缸外利用高温燃气对水预热以提高喷水温度;利用高温燃气对后缸缸壁预热以提高后缸壁面温度;在喷水前将燃气排出后缸以降低喷水时缸内压力。根据仿真研究,该内燃机可以提升内燃机转矩15.4%,降低油耗9.4%。内燃机气缸内喷水会造成气缸湿壁的现象,导致活塞环与气缸壁摩擦阻力增加和磨损加剧的问题。为增强内燃机气缸壁的疏水性,本文提出了利用椭圆振动纹理加工(EVT)的方法,在气缸壁与活塞环的接触面上加工出结构化纹理。实验结果表明EVT可以通过改变加工参数控制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利用凹坑表面纹理获得较大的材料表面疏水性。
王洪涛,李振亮,王英宇[3](2014)在《精轧前控冷温度对钒氮微合金抗震盘螺组织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预精轧后钒氮微合金化HRB400E抗震钢筋进行淬水试验,研究淬水时间对钢筋表面温度、金相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RB400E抗震钢筋Φ20 mm试样在水中的冷却时间应控制在13 s之间才能保证其良好的入精轧温度范围,在1 010℃保温20 min水冷到室温,在钢筋中会形成少量马氏体、魏氏组织,维氏硬度453 HV.
李培松[4](2011)在《基于环缝式冷却水口的方坯连铸过热度在线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高碳钢方坯连铸在浇注过程中常出现中心偏析质量缺陷。工艺研究表明:提高连铸方坯的等轴晶率可以有效的解决该问题。降低钢液的过热度和减小凝固前沿的温度梯度是促进形核、提高等轴晶率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而将这两种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工业实践一直是连铸过程控制的难题,相关的成功应用还未见报道。本文以过热度控制为目的,设计开发出一种环缝式水冷水口装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环缝式水冷水口的冷却控制模型,对浇铸钢水的过热度实现在线控制,进而实现了对高碳钢方坯凝固组织的在线控制。本文的研究来源于国家"973"计划“提高钢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冶金学基础研究”项目中的“钢铁材料凝固组织均质化的基础研究”课题,连铸过程中过热度控制及基于环缝式水冷水口低过热度浇铸的相关技术研究是该课题的重点内容之一。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环缝式水冷水口装置的研制以降低和控制钢水的过热度、提高铸坯等轴晶率为目标,对过热度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工业生产实际应用情况,对耐材水口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环缝式水冷水口设计和研制。通过水口冷却水传热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室实验验证:该水口提高了热导率,在降低钢水过热度的同时,不会造成水口冻结或结瘤。最终确定水冷水口外径为115mm,内径为87mm,高度为160mm。水缝宽度选择3mm,气量为0.18MPa,水量选择2-3.25L/min。(2)环缝式水冷水口装置控制模型的建立在进行冶金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耦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口流动模型和传热模型,采用离散化的方法确定了计算方案和收敛标准,借助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环缝式水冷水口的传热过程,建立了环缝式水冷水口的过热度控制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场方面,钢水由上水口进入下水口时,速度迅速衰减,并在角部区域形成回流;回流区域是水口内速度最小的区域,几乎不流动,容易发生凝固;水口中部被冷却区域内壁附近的速度也比较小;在水口下部,由于管径的收缩及凝固壳的消失,钢水速度又变大;拉速在1.8-2.2m/min、水口入口过热度在30~50℃范围变动时,流场变化不大。在传热及凝固方面,冷却系统对水口内的钢水有明显的冷却效果,水口出口过热度可稳定控制在10℃左右,水口内壁有凝固现象发生,凝固壳厚度较小,不会造成水口堵塞而影响钢水的正常流出。同时,在保持气体压力为0.18MPa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计算确定了喷水量的控制模型,控制模型参数为:模拟确定的W1=0、W2=6、W3=12、k1=0.04、k=0.06、k3=0.1。(3)环缝式水冷水口在线控制系统建立在明确生产工艺对环缝式水冷水口控制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基于已建立的冷却水口控制模型,开发了环缝式水冷水口的在线控制系统,实现了连铸钢水过热度在线稳定控制。(4)基于环缝式水冷水口的过热度控制应用研究基于环缝式水冷水口的过热度在线控制系统在淮钢进行了生产应用研究,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对耐材水口进行优化后,导热系数上升到了12W/m·℃,该控制系统可实现对过热度的自动化控制和水口冷却水的闭环控制。该装置在正常连铸工艺下能够稳定拉坯持续4小时,浇注钢水约400吨,试验过程顺利,可操作性强,冷却效果良好,可以降低过热度14℃,铸坯等轴晶率提高10%以上,对中心疏松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IN和BN的竞相析出热力学分析和实验,在相同的钢水温度下,钢水中加入硼(B)可以提高钢的洁净度和内在性能。
倪宝玉[5](2012)在《水下粘性气泡(空泡)运动和载荷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泡(空泡)在流体中的运动学形态和动力学特性一直是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医学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多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与水中结构的流固耦合效应以及对结构的载荷特性也是工程上关心的问题。仅以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为例,较着名的气泡(空泡)现象就有螺旋桨空泡、水下爆炸气泡和气泡减阻技术中的微气泡等。随着气泡(空泡)工程应用的广泛,人们对气泡和空泡动力学研究也更深入,同时也发现了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接触爆炸中气泡强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和射流载荷,减阻技术中贴附于航行体表面粘性微气泡的滑移和脱落等等。基于此,本文以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气泡(空泡)应用为工程背景,以粘性气泡动力学方程为核心,借助于物理实验和数值模型,在相互验证有效性基础上,研究不同背景流场(如尾涡、冲击波)、不同边界条件(如超近壁面、贴附壁面等)下气泡的动力学行为和载荷特性。本文首先从理论解析、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气泡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理论解析方面给出了计入粘性效应的球状气泡和圆环状气泡的运动方程和坍塌时间;实验技术从高速摄影技术和毁伤载荷实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综述;数值模拟主要关注边界元法的进展,具体而言又分为近壁面、贴附壁面、近自由面、重力场中、漩涡场中和冲击波下气泡动力学行为六个方面。此外,总结了气泡撕裂、融合和破裂等界面不稳定现象,并综述了可压缩性、表面张力和粘性这三大影响气泡行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目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为全文行文奠定了基础。从不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入手,采用边界层理论,考虑了计及粘性效应气泡动力学方程的改进。基于粘性耗散能量等效原理,首先考虑附加法向应力,其次引入粘性修正压力替代附加切向应力,使得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连续同时满足,从而有效解决边界层内弱粘性效应。分别建立了计入粘性修正的轴对称和三维边界元模型。将本文数值模型结果与球状气泡RP方程精确解和理论解析解对比,检验本文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将数值结果与不考虑粘性效应的气泡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粘性效应影响。针对舰船尾涡流场中的空泡,根据空泡是否被涡核捕获,将整个数值过程分为准球状和非球状两个阶段,对于准球状运动阶段,可通过联立球状空泡RP方程和动量定理求解气泡体积脉动和轨迹信息;对于非球状运动阶段,可应用边界元法求解空泡坍塌以及破裂等。将第一阶段的输出信息作为第二阶段的输入,从而完整模拟整个运动过程。将数值结果与前人实验值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改变气泡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中各影响因素大小,考察如粘性、升力、滑移项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另一方面,增加气泡的数目和排列方式,获得尾涡场中气泡群的运动。针对狭窄流域内气泡破裂现象,一方面,在前人基础上自主设计物理实验重现气泡脉动及破裂现象,借助水箱内电火花发生气泡装置和高速摄影仪,记录气泡在两壁面或圆筒形成的狭窄流域内的动态演化过程;另一方面,在前人轴对称气泡撕裂的基础上,开发三维气泡撕裂模型和准则,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该动力学过程。将数值解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相互验证有效性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气泡的对称撕裂、非对称撕裂和环状破裂等多种行为,流场中相关物理量和子气泡射流、周期等变化,以及距离参数、长度参数等无量纲参数的影响规律。针对超近壁面处气泡,在前人关于近壁面气泡运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超近壁面(λ≤0.5)轴对称气泡模型。在数值处理中,避免以往关于气泡在超近壁面处膨胀后期的网格扭曲问题;在射流冲击时刻,引入“接触射流切割技术”,获得接触射流冲击压力等信息,完整模拟超近壁面与气泡相互作用。另一方面,采用电火花气泡和高速摄影配合进行物理实验,获得超近壁面处气泡的脉动图像、体积变化、射流速度大小等信息,将数值模拟与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程序的有效性。此外,借助气泡融合模型,采用“镜像法”模拟超近壁面气泡的脉动,对比分析镜像法与直接法的计算结果。采用电火花气泡贴附船底攻击缩比船模或箱形梁,模拟接触爆炸下复杂弹塑性船体结构的动态响应。针对贴附航行体物面滑移的气泡,数值上提出对交界点特殊处理方法,使得固、气、液三相交点同时满足气泡面与固壁面边界条件。在验证程序收敛性基础上,以球头圆柱体和椭球体为例,采用间接边界元法计算流场速度、辅助函数法计算物体表面的压力,分析附带气泡后物体的附加质量、合外力、流场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并给出不同气泡初始内压、尺寸和释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冲击波作用下的气泡,假设冲击波冲击气泡早期,即射流穿透气泡表面前期,惯性力起主导作用,可压缩性影响较弱,故在伯努利方程中引入时空变化的冲击波压力,修正原始边界元法。在此基础上,研究规则冲击波、真实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作用下气泡动态演化和射流载荷特性的改变。将数值结果与前人实验值和其他数值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不同冲击波参数、不同气泡初始状态下射流载荷变化规律,尤其关注水下爆炸近场反射波与气泡之间的耦合作用,为实际水下爆炸载荷工程分析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李连群,吴迪华,李晓青,单雪薇[6](2014)在《沉降罐调节水箱喷水原因简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沉降罐工作原理,调节水箱工作原理的以及沉降罐负压排泥工艺等现场工艺的介绍,查找出导致调节水箱喷水的四个原因:水箱进出水量不平衡,负压排泥过程流程换操作不当,排水管线搭接点压力大和大罐压力突然增加。
朱宁[7](2013)在《“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本文对建造过程的研究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上篇应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方法,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分析评价;并且将这些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现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郭娟利[8](2014)在《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围护部品集成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保障房建筑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安居工程。随着保障房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工业化”将成为国家积极推行保障房的主要建造形式。国家对保障房的支持力度使其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能耗、环境影响及资源利用是实现保障房建筑“绿色化”的关键。但在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工业化建筑的设计方法、太阳能设备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针对严寒地区规模化保障房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研究仍处以空白状态。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保障房的建设特征、围护部品节能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三个方面入手,对适宜于严寒地区保障房的工业化建筑体系、围护结构的主被动节能设计及围护部品的集成设计平台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BIM建筑信息技术的围护结构主被动节能技术并进行整合、优化、量化及可行性分析。首先,从我国国情、气候适宜性、技术成熟度等角度对工业化建筑体系进行分析对比,提出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是适宜于严寒地区保障房的工业化建筑体系。从建筑设计集成、结构设计集成、设备系统集成三个层面对该体系的集成设计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体系与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设计方法。其次,选取严寒地区28个保障房实例及图纸进行调研,对围护结构节能相关影响因素(体系系数、平面形状、窗墙面积比、墙体构造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建立了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的基础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围护结构从被动节能到主动产能的集成设计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探究的基础。再次,从围护结构被动节能的角度,选取六种典型的工业化复合墙体,运用Designbuilder能耗分析软件对不同复合墙体的年采暖能耗进行对比,从节能的角度提出混凝土空气间层复合墙体为严寒地区保障房适宜的围护结构构造形式。然后,从围护结构主动产能的角度,对太阳能设备与建筑的节点设计、美学设计及技术设计等进行分析研究。运用PVSYST发电量模拟软件对太阳能光伏设备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系统年发电潜力进行计算,确立了(以沈阳为例)1kWp光伏系统的节能贡献率;运用光热计算模型对太阳能热利用潜力进行研究,确立了光热系统的节能贡献率。该研究为今后建筑师在太阳能设备应用的规模控制、安装位置与形式的确定等环节提供设计参考。最后,运用BIM建筑信息技术对围护结构的主被动节能技术进行整合与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围护结构集成设计进行定性与定量化的分析研究,初步验证了BIM建筑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建筑集成设计平台的可行性,为今后工业化建筑的能源规划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提供便捷的工具与科学的应用方法。
葛文杰[9](2014)在《寒地水稻浸种催芽温度均匀性分析与PID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农作物生育期短,年活动积温少,水稻需经过浸种催芽后才可进行棚室苗床育秧。温度是影响种子的发芽率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会烧芽、过低会苗弱,既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又影响作物产量,因此浸种催芽过程中,水稻温度场的均匀分布具有实际意义。目前,黑龙江农垦总局各农场采用水稻集中浸种催芽方法,根据水稻栽培措施的要求及水稻种子浸种、催芽阶段的生长特性,利用水作为导热介质,将水稻种子通过水来升温、降温、控温、保温等过程,实现其在浸种催芽箱内一次性完成标准化、机械化的浸种、破胸、催芽等生产过程。本文采用计算流体法对水浸控温式水稻种子浸种催芽设备催芽过程中水稻种子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到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温度场分布规律,并通过试验设计回归优化出工艺参数;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浸种和催芽过程的数学模型,误差及均方差曲线满足模型精度要求;在所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浸种阶段采用PID控制,催芽阶段采用模糊-PID控制,温度场三维曲面仿真图验证了温度分布的可行性。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控制策略在出芽率、烧种率和出芽整齐度上的有效性。1.利用ANSYS CFX14.0建立浸种箱的数值模拟的数学物理模型,运用CFD技术数值计算对容积为27m3(长6m×宽3m×高1.5m)的浸种催芽箱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不同码放水平间距、码放高度和进水流量对浸种催芽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流量转速越大,温度场均匀性越好,箱内的最高温度基本不变;孔隙率越小,温度场均匀性越好,孔隙率0.1时厢内最高温度最低;在一定范围内垂直间距越小,最高温度越低,均匀性越好。2.以温度均匀性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分析了不同水平间距、码放高度、入水流量对种袋温度均匀性的影响。通过三因素五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建立了的数学模型,利用二元函数曲面对影响各指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用有约束非线性优化理论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一组最优参数。3.以加热阀开度、环境温度、箱内水温和管内水温作为浸种过程建模的输入量,温度场内布置的48个温度点作为输出量,分别采用BP和RBF神经网络进行建模比较,拟合曲线表明RBF神经网络的模型精度更高。4.催芽过程以加热阀开度、环境温度、喷淋球阀开度、喷淋水温度和管内水温作为输入量,温度场内48个温度点作为输出量,在RBF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分别对RBF的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仿真曲线验证基于粒子群的RBF神经网络建模效果更好。5.浸种催芽系统采用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PID控制器作为温度控制的基本控制策略;针对非线性因素更多的催芽过程引入模糊控制,即采用模糊-PID控制。整个浸种催芽过程的温度场三维曲面仿真图验证了其可行性。
张睿[10](2014)在《轴流泵失速和空化流动特性及其性能改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失速和空化是轴流泵内部两种典型的非稳定流动现象,易导致轴流泵性能下降,影响轴流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探寻轴流泵内部非稳定流动的产生机理,以期改善非稳定工况下的轴流泵性能。本文在构建曲率修正的滤波器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就失速和空化引起的泵内非稳定流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这两种非稳定工况下造成轴流泵性能降低的内部流动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小流量工况下存在的不稳定“马鞍区”和叶片表面流动分离引起的泵性能下降,以及轴流泵空化等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流动控制措施并进行验证分析。本文具体工作包括:一、曲率修正的滤波器湍流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考虑到轴流泵内部流动具有多尺度、非定常的特点,且过流部件的曲面结构和叶轮的旋转还会引起流动曲率效应,构建了曲率修正的滤波器湍流模型—FBM-CC。经算例测试分析,验证了FBM-CC模型不仅能够捕捉到较为丰富的湍流尺度信息,而且增强了对流动曲率效应的敏感性,提高了受到曲率效应影响的非定常流动的计算精度。二、失速工况下轴流泵内部流动特性的研究采用FBM-CC模型对失速工况下轴流泵内部流动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BM-CC模型不仅能够有效预测轴流泵的水力性能,而且还能捕捉到失速工况下叶轮内部的典型流动结构。对叶轮流场进行BVF诊断分析,发现叶片表面的BVF正峰值区域正是产生不稳定流动并对叶轮做功不利的部位。通过对失速工况下泵内流场分析,发现在靠近叶轮轮毂处存在从叶片尾部流向相邻叶片压力面的流动,并随着失速程度的加剧,该流动区域增大,甚至会堵塞叶轮通道。通过对叶轮进、出口流态的研究,发现流量的减小、叶顶间隙的增大,都会引起叶轮进口回旋流动的增强。研究表明,由于叶轮进口回旋流以及叶片表面分离流造成流道的严重堵塞,导致轴流泵“马鞍区”的形成。三、空化工况下轴流泵内部流动特性的研究采用均相流模型,结合FBM-CC模型以及基于输运方程的空化模型,建立空化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就三维扭曲翼型的云空化流动问题进行算例分析和有效性验证。分析轴流泵装置模型空化性能和叶轮内部空化流场的可视化观测结果,发现叶片表面产生的云空化对于轴流泵性能突降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轴流泵内的空化流动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预测轴流泵的临界空化余量,而且还能捕捉实验观测到的叶轮内部典型空化流动现象。研究发现,在逆压力梯度作用下产生的侧向射流会引起叶片表面空泡的脱落,并由此激发多种尺度涡结构而影响叶轮出口流场的均匀性,进而造成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和运行稳定性的降低。四、轴流泵性能改善的研究为减轻失速工况下叶轮进口回旋流动对轴流泵性能造成的影响,采用在轴流泵进口锥形管内侧壁均布条状物的辐条流动控制技术,并基于FBM-CC模型,对改进前后的轴流泵模型水力性能以及泵内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辐条控制技术可有效削弱失速工况下叶轮进口处的旋涡强度,提高叶轮进口入流的均匀性以及叶片的做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轴流泵的效率,并且能有效抑制“马鞍区”的形成,从而使得扬程曲线随流量改变维持稳定的变化趋势。针对小流量工况下叶片表面的流动分离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导流式叶轮,即将传统叶片分割为前置小叶片和后置主叶片的形式。在对轴流泵翼型进行参数优化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导流式叶轮,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流式叶轮可以提高小流量工况下轴流泵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马鞍区”的形成,改善了叶轮进口处的压力脉动特性和泵体的振动特性。采用FBM-CC模型对带有导流式叶轮的轴流泵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在前置小叶片的导流作用下,叶片前缘的流动分离以及深度失速工况时叶片吸力面侧的通道涡等不利的流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均受到了抑制。在叶片吸力面靠近其尾缘处设置挡流条,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抑制轴流泵空化的方法。结果发现,辐条的宽度变化对空化抑制作用较小,而适当高度的挡流条具有一定的空化抑制作用,但过高的挡流条会引起局部空化程度加强,还会造成局部能量损失增大而引起轴流泵效率的下降。
二、水箱喷水的原因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箱喷水的原因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洗衣机减振抑振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振动幅值与相位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主动平衡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波轮洗衣机振动模型的建立 |
2.1 波轮洗衣机振动模型的建立 |
2.1.1 等效刚体1 的动能描述 |
2.1.2 等效刚体2 的动能描述 |
2.1.3 变质量体的动能描述 |
2.1.4 系统重力势能与悬挂系统广义力描述 |
2.1.5 系统整体振动模型的描述 |
2.2 波轮洗衣机关键模型参数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轮洗衣机偏心量检测方法研究 |
3.1 波轮洗衣机零位信号的检测 |
3.2 波轮洗衣机位移信号的检测 |
3.3 霍尔位移传感方案的仿真研究 |
3.3.1 磁铁自身磁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2 磁铁高度对霍尔位移传感器信号的影响 |
3.3.3 磁铁宽度对霍尔位移传感器信号的影响 |
3.4 位移信号幅值与相位的检测方法 |
3.4.1 峰值检测法 |
3.4.2 FFT方法 |
3.4.3 互相关法 |
3.4.4 不同检测方法的实验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动平衡方案设计及动态性能仿真研究 |
4.1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结构设计 |
4.1.1 主动平衡进水结构 |
4.1.2 主动平衡储水结构 |
4.1.3 主动平衡排水结构 |
4.1.4 主动平衡结构工作原理 |
4.2 系统关键参数对稳态振幅和相位的影响 |
4.2.1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仿真模型 |
4.2.2 吊杆轴向阻尼对稳态振幅和相位角的影响 |
4.2.3 吊杆球铰阻尼对稳态振幅和相位角的影响 |
4.2.4 吊杆弹簧刚度对稳态振幅和相位角的影响 |
4.2.5 偏心高度对稳态振幅和相位角的影响 |
4.2.6 偏心质量对稳态振幅和相位角的影响 |
4.3 不同转速下主动平衡过程仿真分析 |
4.3.1 低速状态下主动平衡过程仿真分析 |
4.3.2 高速状态下主动平衡过程仿真分析 |
4.4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控制算法的确定 |
4.4.1 平衡腔喷水量的分解方法 |
4.4.2 主动平衡控制算法喷水修正角度的确定 |
4.4.3 主动平衡控制算法停止条件的确定 |
4.4.4 定质量偏心主动平衡仿真分析 |
4.4.5 变质量偏心主动平衡仿真分析 |
4.4.6 突变偏心主动平衡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实验研究 |
5.1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实验装置 |
5.1.1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物理样机及动平衡 |
5.1.2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控制器 |
5.2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微机控制算法 |
5.2.1 波轮洗衣机偏心量检测算法 |
5.2.2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控制算法 |
5.3 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实验 |
5.3.1 实验环境的搭建 |
5.3.2 定质量偏心主动平衡实验 |
5.3.3 动态偏心主动平衡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2)新型循环内燃机工质移缸和喷水做功节能原理与应用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石油能源现状 |
1.1.2 车用动力系统发展现状 |
1.1.3 传统形式内燃机能量利用情况分析 |
1.2 新型循环内燃机节能技术 |
1.2.1 工质移缸内燃机节能技术 |
1.2.2 喷水做功内燃机节能技术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试验用复合循环内燃机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
2.1 复合循环内燃机工作原理 |
2.2 复合循环内燃机试验样机的研制 |
2.2.1 内燃机改造方案 |
2.2.2 进排气歧管设计与改造 |
2.2.3 配气定时及凸轮轴相位设计与改造 |
2.2.4 供水系统设计 |
2.3 复合循环内燃机实验研究 |
2.3.1 实验台架设计 |
2.3.2 无水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3 喷水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质移缸节能技术研究 |
3.1 四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 |
3.1.1 四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工作原理 |
3.1.2 内燃机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3 配气正时对四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
3.1.4 后前缸排量比对四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
3.2 二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 |
3.2.1 二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工作原理 |
3.2.2 二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仿真计算模型 |
3.2.3 配气正时对二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性能的影响规律 |
3.2.4 后前缸排量比对二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的性能影响规律 |
3.2.5 二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性能分析 |
3.3 2/4 可变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 |
3.3.1 2/4 可变冲程二次膨胀内燃机工作原理 |
3.3.2 仿真计算模型 |
3.3.3 节油率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水做功节能技术研究 |
4.1 固定容积气缸中喷水的 CFD 三维仿真计算研究 |
4.1.1 固定容积气缸中喷水的 CFD 仿真计算模型 |
4.1.2 固定容积气缸中喷水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4.2 喷水的闪蒸过程研究 |
4.2.1 闪蒸的原理 |
4.2.2 闪蒸效率 |
4.2.3 不同参数对闪蒸效率的影响规律 |
4.3 缸内闪蒸喷水内燃机的仿真计算研究 |
4.3.1 内燃机工作原理 |
4.3.2 仿真计算模型 |
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喷水湿壁解决方案研究 |
4.4.1 控制内燃机气缸壁和活塞环表面疏水性的意义 |
4.4.2 椭圆振动纹理加工 |
4.4.3 椭圆振动纹理加工实验研究 |
4.4.4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5.2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精轧前控冷温度对钒氮微合金抗震盘螺组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淬水时间对试样表面温度的影响 |
2.2 金相组织分析 |
2.3 显微硬度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3 结论 |
(4)基于环缝式冷却水口的方坯连铸过热度在线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小方坯凝固质量分析 |
1.1.1 小方坯的凝固组织特点 |
1.1.2 小方坯的主要质量缺陷 |
1.2 连铸坯凝固过程晶粒细化的方法 |
1.2.1 合金凝固过程晶粒细化方法概述 |
1.2.2 促进连铸坯等轴晶率发展的技术措施分析 |
1.2.3 钢液凝固过程组织控制技术 |
1.3 低过热度浇注技术 |
1.3.1 国外低过热度技术发展 |
1.3.2 我国低过热度技术的发展 |
1.3.3 低过热度浇注的理论基础 |
1.3.4 低过热度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
1.3.5 过热度控制问题的提出 |
1.4 文献小结与研究背景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环缝式冷却水口实现过热度在线控制装置的研制 |
2.1 冷却水口的结构设计 |
2.1.1 冷却水口系统的结构设计 |
2.1.2 水口内芯的设计 |
2.1.3 水口外部尺寸设计 |
2.1.4 水冷模的结构设计 |
2.1.5 浇注系统温度监测 |
2.2 环形水缝尺寸设计 |
2.2.1 水平管流摩擦阻力损失 |
2.2.2 垂直高度上水缝的设计 |
2.2.3 冷却介质 |
2.3 冷却水口浇注试验 |
2.3.1 浇注的试验方法 |
2.3.2 试验结果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过热度控制模型的建立 |
3.1 冷却水口系统流动、传热数学模型 |
3.1.1 冷却水口冷却系统 |
3.1.2 物理现象描述及基本假设 |
3.1.3 钢水湍流流动特征的数学描述 |
3.1.4 钢水传热和凝固的数学描述 |
3.1.5 水口耐材及铜管导热的数学描述 |
3.1.6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
3.2 数值求解及物性参数的确定 |
3.2.1 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软件 |
3.2.2 数值求解 |
3.2.3 计算的收敛准则 |
3.2.4 物性参数的确定 |
3.3 冷却水口系统的流动、传热行为分析 |
3.3.1 流动行为分析 |
3.3.2 传热行为分析 |
3.4 过热度控制模型的建立 |
3.4.1 过热度控制模型的提出 |
3.4.2 过热度控制模型的确定方法 |
3.4.3 过热度控制模型参数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缝式冷却水口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控制系统设计功能分析 |
4.1.1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
4.1.2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4.2 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
4.2.1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
4.2.2 环缝式水冷水口水流量控制模型 |
4.2.3 环缝式水冷水口控制回路组成 |
4.2.4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PLC控制程序设计 |
4.3.2 监控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缝式冷却水口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 复式结晶器和环缝式水冷水口的使用 |
5.2 淮钢连铸设备与工艺现状 |
5.2.1 生产设备 |
5.2.2 高碳钢浇注工艺 |
5.3 试验方案 |
5.3.1 试验前准备 |
5.3.2 工艺方案 |
5.3.3 取样与数据分析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水口和冷却铜板之间气隙热阻的求解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3 AlN与BN竟相析出热力学分析 |
5.4.4 试验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水下粘性气泡(空泡)运动和载荷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及进展 |
1.2.1 理论解析 |
1.2.2 实验技术 |
1.2.3 数值模拟 |
1.3 界面不稳定现象 |
1.3.1 撕裂和融合 |
1.3.2 自由面处破裂 |
1.4 影响气泡特性的主要因素 |
1.4.1 可压缩性 |
1.4.2 表面张力 |
1.4.3 粘性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
1.6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粘性气泡动力学改进方程及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2.1 球状脉动气泡 |
2.2.2 球状脉动平移气泡 |
2.2.3 非球状气泡 |
2.3 数学模型及数值实现 |
2.3.1 无因次化 |
2.3.2 初值条件 |
2.3.3 球状气泡模型 |
2.3.4 非球状气泡模型 |
2.4 轴对称模型 |
2.4.1 交界点的特殊处理 |
2.4.2 表面张力和粘性效应 |
2.4.3 时间步进历程 |
2.4.4 数值光顺和网格重划技术 |
2.4.5 间接边界元法计算流场速度 |
2.4.6 辅助函数法计算物面压力 |
2.5 三维模型 |
2.5.1 表面张力 |
2.5.2 粘性效应 |
2.5.3 撕裂模型 |
2.5.4 融合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粘性气泡动力学模型与经典模型对比分析 |
3.1 引言 |
3.2 球状脉动气泡 |
3.2.1 轴对称和三维模型有效性验证 |
3.2.2 雷诺数和韦伯数影响 |
3.3 球状平移气泡 |
3.4 重力场中非球状气泡 |
3.4.1 典型算例 |
3.4.2 粘性效应和重力效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漩涡流场中空泡初生和运动轨迹追踪 |
4.1 引言 |
4.2 漩涡模型和计算流程 |
4.2.1 翼梢线涡模型 |
4.2.2 计算流程 |
4.3 单向耦合质点粒子追踪法 |
4.3.1 有效性验证 |
4.3.2 不同因素影响 |
4.4 边界元法求解非球状动力学模型 |
4.4.1 数值模型与实验对比 |
4.4.2 联合OCPTM与BEM求解涡流场中空泡运动 |
4.5 尾涡空泡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狭窄流域内气泡撕裂和环状破裂模拟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理 |
5.3 近壁面气泡破裂 |
5.3.1 实验与数值结果对比 |
5.3.2 近壁面气泡破裂射流现象 |
5.3.3 特征参数的影响 |
5.4 圆筒内气泡破裂 |
5.4.1 实验与数值结果对比 |
5.4.2 圆筒内气泡破裂射流现象 |
5.4.3 特征参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超近壁面处气泡演化和载荷特性 |
6.1 引言 |
6.2 气泡与超近壁面的改进算法 |
6.3 超近壁面气泡射流冲击研究 |
6.3.1 实验与数值结果对比 |
6.3.2 镜像法与直接法对比 |
6.3.3 射流冲击载荷分析 |
6.3.4 接触射流毁伤效应 |
6.4 贴附壁面气泡滑移演化研究 |
6.4.1 收敛性分析 |
6.4.2 气泡沿椭球体滑移算例 |
6.4.3 不同因素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冲击波作用下气泡动态和射流载荷 |
7.1 引言 |
7.2 冲击波数值模型 |
7.2.1 冲击波压力 |
7.2.2 冲击波速度 |
7.3 规则冲击波下气泡动态特性 |
7.3.1 数值解与实验值及其他算法对比 |
7.3.2 脉冲峰值和宽度影响分析 |
7.3.3 气泡初始状态影响分析 |
7.3.4 三角波和正弦波下气泡射流特性 |
7.4 水下爆炸冲击波下气泡动态特性 |
7.4.1 数值解与实验值对比 |
7.4.2 冲击波流场气泡射流载荷 |
7.4.3 特征参数对气泡射流影响 |
7.4.4 反射冲击波对气泡射流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变量符号表 |
(6)沉降罐调节水箱喷水原因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立式溢流沉降罐的工作原理 |
三、调节水箱的工作原理 |
四、现场工艺简介 |
1. 沉降罐高出水流程 |
2. 立式溢流沉降罐的负压排泥工艺 |
五、调节水箱喷水影响因素 |
1. 罐内压力P1突然增加。 |
2. 水层高度hw突然增加。 |
3. 水箱进出液不平衡。 |
4. 排水管线搭接点压力大。 |
(7)“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 |
1.1 研究对象 |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 |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 |
1.2.3 工程应用领域:“造屋”应用“造物”提升品质 |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 |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 |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差异性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分析 |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 |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应用 |
上篇:因素分析篇 |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 |
2.1 控制因素 |
2.1.1 客观约束 |
2.1.2 主观需求 |
2.2 输入因素 |
2.2.1 材料、能源、信息 |
2.2.2 人与材料 |
2.3 机制因素 |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 |
2.3.2 媒介、协作、竞争 |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 |
2.4 输出因素 |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 |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 |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定制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 |
2.5 小结 |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 |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 |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 |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 |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 |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 |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 |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 |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 |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 |
3.4 小结 |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 |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 |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 |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 |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 |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 |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 |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 |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 |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 |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 |
4.4 小结 |
本篇总结 |
中篇:系统综合篇 |
第5章 实体系统 |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 |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 |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 |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 |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索 |
5.3.1 研究界定 |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 |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方法:立体主义传统 |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索与整合:魏玛包豪斯 |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 |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 |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 |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应用 |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 |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 |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 |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 |
5.6 小结 |
第6章 信息系统 |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 |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 |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
6.2 几何的度量 |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 |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 |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 |
6.3 受力的形变 |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 |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 |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 |
6.4 数字的整合 |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 |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 |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 |
6.5 小结 |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 |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 |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 |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 |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 |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 |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 |
本篇总结 |
下篇:案例应用篇 |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 |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 |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 |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 |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 |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 |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 |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 |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 |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 |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 |
8.3.2 研究:工艺的进化 |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 |
8.4 小结 |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 |
9.1 边界条件 |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 |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 |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 |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 |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 |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 |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 |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 |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 |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 |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 |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作用 |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 |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
9.5 小结 |
本篇总结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论文研究成果 |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 |
10.1.2 价值批判:探索“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 |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
10.2 领域展望 |
10.2.1 理论研究: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研究 |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 |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 |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 |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 |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围护部品集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部品集成策略与工业化建筑体系分析 |
2.1 基础理论知识 |
2.1.1 概念辨析 |
2.1.2 理论体系 |
2.1.3 基础调研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
2.1.4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结构节能影响因素概述 |
2.2 保障房建筑围护部品与集成设计策略分析 |
2.2.1 保障房建筑部品集成的基本原则 |
2.2.2 工业化保障房建筑体系的设计方法 |
2.2.3 建筑围护部品集成技术 |
2.3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部品集成设计要素分析与建筑体系分析 |
2.3.1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部品集成设计要素分析 |
2.3.2 严寒地区保障房建设工业化建筑体系遴选 |
2.3.3 适宜于严寒地区保障房建设的结构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
3.1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概述 |
3.1.1 围护结构 |
3.1.2 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与安装流程 |
3.2 预制构件连接的节点设计及热桥处理 |
3.2.1 预制构件连接的节点设计 |
3.2.2 预制构件连接的热桥处理措施 |
3.3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围护部品集成设计方法的建立 |
3.3.1 与建筑设计的“集成” |
3.3.2 与结构设计的“集成” |
3.3.3 与设备系统的“集成” |
3.3.4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集成”设计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围护部品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
4.1 调研方法与计算模型的确立 |
4.1.1 调研方法的确立 |
4.1.2 围护结构节能相关影响因素调研与数据分析 |
4.1.3 典型模型的建立 |
4.2 围护结构模型平台的选取与边界条件的设定 |
4.2.1 建筑能耗模拟平台的选取 |
4.2.2 基础模型的建立 |
4.2.3 基础模型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 不同围护部品集成的复合墙体建筑能耗模拟研究 |
4.3.1 不同围护部品集成复合墙体与Designbuilder模拟软件构造层次对比 |
4.3.2 不同围护部品集成复合墙体建筑采暖能耗对比分析 |
4.3.3 混凝土空气间层复合墙体预制构件设计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光电、光热设施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的主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
5.1 太阳能光电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集成设计 |
5.1.1 太阳能光伏系统 |
5.1.2 太阳能光伏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集成设计 |
5.1.3 基于PVSYST的光伏系统发电量潜力研究——以沈阳为例 |
5.1.4 典型保障房建筑全年发电量预测及对建筑节能贡献率的影响 |
5.2 太阳能光热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集成设计 |
5.2.1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与系统设计 |
5.2.2 太阳能分户集热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技术集成 |
5.2.3 太阳能系统热利用潜力与节能贡献率研究 |
5.3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的集成设计 |
5.3.1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集成设计 |
5.3.2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的节能集成设计 |
5.3.3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的结构安全性集成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BIM参数化的建筑围护部品集成优化设计 |
6.1 BIM建筑信息技术参数化方法及其应用 |
6.1.1 BIM的发展现状 |
6.1.2 BIM的核心理念与主要特征 |
6.1.3 BIM参数化设计与管理 |
6.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领域的技术应用 |
6.2.1 BIM建筑信息技术与装配式工业化建筑设计 |
6.2.2 基于BIM平台的工业化建筑集成设计方法与流程 |
6.2.3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部品“族”的集成设计 |
6.3 BIM建筑信息技术在工业化建筑的设计流程与应用前景 |
6.3.1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设计流程 |
6.3.2 BIM建筑信息技术在工业化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工业化建筑的发展方向 |
7.2.2 建立保障房工业化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
7.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一: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参数问卷调查 |
(9)寒地水稻浸种催芽温度均匀性分析与PID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稻浸种催芽控制系统原理 |
2.1 水稻浸种催芽设备构成 |
2.2 水稻浸种催芽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浸种催芽箱温度场数值模拟 |
3.1 物理模型 |
3.2 数学模型 |
3.3 水稻浸种催芽温度均匀性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稻浸种催芽温度场均匀性试验研究 |
4.1 试验区概况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3. 均匀性指标 |
4.4 单因素试验 |
4.5 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浸种和催芽过程的模型构建 |
5.1 浸种过程的数学模型 |
5.2 催芽过程的数学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浸种催芽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6.1 PID 控制 |
6.2 模糊控制 |
6.3 模糊-PID 控制器 |
6.4 仿真研究与分析 |
6.5 试验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轴流泵失速和空化流动特性及其性能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实验研究 |
1.2.2 数值研究 |
1.2.3 流动控制技术在叶片泵中的应用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曲率修正的滤波器湍流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
2.1 引言 |
2.2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2.3 曲率修正的滤波器湍流模型 |
2.3.1 FBM 模型 |
2.3.2 曲率修正的 FBM 模型建立 |
2.4 FBM-CC 模型的算例验证 |
2.4.1 U 形弯管流 |
2.4.2 三维翼梢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失速工况下轴流泵内部流动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分析 |
3.2.1 几何模型 |
3.2.2 计算模型 |
3.2.3 性能对比分析 |
3.3 轴流泵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
3.3.1 失速工况下的流动特征 |
3.3.2 轴流泵内部的流动诊断分析 |
3.3.3 叶轮进出口处的流态分析 |
3.3.4 “马鞍区”形成机理的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化工况下轴流泵内部流动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空化基本理论 |
4.2.1 空化基础知识 |
4.2.2 空泡动力学基础理论 |
4.3 空化数值模拟基础 |
4.3.1 空化数值模拟方法 |
4.3.2 空化流动的数值验证 |
4.4 轴流泵内部非稳定空化的研究 |
4.4.1 空化实验 |
4.4.2 数值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轴流泵性能改善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辐条控制技术改善轴流泵失速特性的研究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结果分析及讨论 |
5.3 导流式叶轮改善轴流泵水力性能的研究 |
5.3.1 带有前缘襟翼的轴流泵翼型的研究 |
5.3.2 导流叶片式轴流泵的实验研究 |
5.3.3 导流叶片式轴流泵的数值研究 |
5.4 障碍物法抑制轴流泵空化的初探 |
5.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4.2 结果分析及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水箱喷水的原因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波轮洗衣机主动平衡方法研究[D]. 孙震. 江南大学, 2021(01)
- [2]新型循环内燃机工质移缸和喷水做功节能原理与应用基础[D]. 卢勇. 清华大学, 2014(09)
- [3]精轧前控冷温度对钒氮微合金抗震盘螺组织性能的影响[J]. 王洪涛,李振亮,王英宇.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14(04)
- [4]基于环缝式冷却水口的方坯连铸过热度在线控制研究[D]. 李培松. 东北大学, 2011(07)
- [5]水下粘性气泡(空泡)运动和载荷特性研究[D]. 倪宝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5)
- [6]沉降罐调节水箱喷水原因简析[J]. 李连群,吴迪华,李晓青,单雪薇. 化工管理, 2014(33)
- [7]“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 朱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8]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围护部品集成性能研究[D]. 郭娟利. 天津大学, 2014(05)
- [9]寒地水稻浸种催芽温度均匀性分析与PID控制研究[D]. 葛文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03)
- [10]轴流泵失速和空化流动特性及其性能改善研究[D]. 张睿. 上海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