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药物剂量对脑梗死康复期病人缺血性卒中再发对比分析的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吕健[1](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芪龙胶囊(国药准字Z20000097,医保乙类)以“益气活血”立法,补气与活血并重,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但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尚未有过评价,且疗效机制尚不清楚。中药复方具有成分复杂、靶点通路多样等特点。为解决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中临床疗效不明确的临床问题,及其疗效机制不清楚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并采用 RNA 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验证技术,筛选出芪龙胶囊发挥疗效所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为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并从转录组学层面揭示了芪龙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与RT-qPCR验证技术,筛选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服用芪龙胶囊为暴露因素,形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总样本量不少于2249例;主要结局指标为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中医证候(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心理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脂指标、凝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现场随访以评估疗效。使用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处理混杂因素,通过差值检验法、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Aligned Ranks Transformation ANOVA,ART ANOVA)、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结果遵循STROBE-cohort study规范进行报告。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血样为临床试验中分别于基线与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所取患者的全血,采血管为2.5ml Paxgene Blood RNA tube,依据患者12周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降低数值最大且BI评分提高数值最大筛选原则,选取了 20名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共计40个血样。(2)治疗前分组为20名患者治疗前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治疗后分组为此20名患者服用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除主分析组外,还依据患者临床特征进行了亚组的设置,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年龄≤60岁、年龄>60岁)、初发与复发。(3)实验方法主要为样本总RNA提取、总RNA质控、文库构建与测序、测序数据的过滤与质控、差异基因检测、差异基因富集分析6个过程。(4)差异基因筛选使用DEGseq方法,为了提高筛选的准确性,我们定义log2 Fold Change≥1并且Q-value≤0.001的基因,筛选为芪龙胶囊干预后显着差异表达基因。(5)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 Pathway富集分析,计算得到的P-value分别通过Bonferroni与FDR校正后,以P-value或Q-value(corrected P-value)<0.05为阈值,满足此条件的GO term和Pathway定义为在候选基因中显着富集的GO term与KEGG Pathway,通过GO功能与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能确定差异基因行使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与生物学功能。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选取测序结果中差异表达显着性大且基因表达量较高的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CXCL8、LY96、GNG10、CXCL10进行验证,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基因。(2)选取RNA-Seq高通量测序部分同一批患者血样RNA进行验证实验,共10名患者(女性3例、男性7例;年龄≤60岁5例、年龄>60岁5例;初发6例、复发4例),20个血样RNA进行验证(治疗前、治疗后)。(3)实验方法包括样本总RNA质检、mRNA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序列与引物设计、PCR反应体系)。(4)使用2⊿⊿Ct法分析实时定量PCR实验中目标基因干预后表达相对变化,将治疗前和治疗后各10个样本的三次重复平均Ct与平均内参Ct统一计算为两组的均值,然后以治疗前为对照(2-⊿⊿Ct=1),计算每个目标基因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中表达量比值2-⊿⊿Ct,若比值>1,则干预后此基因表达量上调;若比值<1,则表达量下调。以此判断验证的目标基因与转录组测序上下调趋势是否一致。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富集结果,阐释关键基因调控的主要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结果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1)从2016年11月3日~2019年1月16日,共筛选了 2468例患者,基线入组时因不符合入组标准排除97例,共2371例患者进入研究队列,第12周、24周随访共剔除与失访69例,最终纳入分析合格病例2302例(暴露组1260例、非暴露组1042例)。(2)2302例全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总胆固醇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3)PSM 600例子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4)600例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模型:三次测量的主要结局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RS评分和BI评分在分组的P值小于0.05,说明mRS评分和BI评分各组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次数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NIHSS评分在测量次数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NIHSS评分在各个测量时间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分别在2302例全数据与600例子数据集进行mRS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建模,结果显示:①在mR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中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3%,非暴露组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5.8%,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显着(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2%,非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7%,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NIHS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8%,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77%,暴露组受试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9%,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7%,暴露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BI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患者的BI评分上升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40个样本总RNA平均浓度为282.08 ng/μL,平均总量为5.61μg;RIN值除了两个样本为6.6和5.1,其余均高于7,28S/18S在1.3~2.9之间,表明40个总RNA纯度和完整度较高,符合后续建库与测序的要求。(2)使用DNBSEQ平台进行测序,40个样品共产出1869.27Mb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经过过滤后,共有1619.21Mb(86.62%)的原始数据作为高质量读段(Cleanreads)被保留下来,说明测序数据结果较好,大部分读段被保留下来,且样本间Clean reads差异较小,可用于后续分析。(3)显着差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主分析组干预后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39个;男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40个;女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5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6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84个;初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52个;复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02个。(4)富集分析显示,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以下5个方面信号通路与生物功能改善患者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①免疫反应(LY96、CXCL8、CXCL10等参与免疫反应调节,LY96、HP、HLA-DRB5等参与免疫系统过程);②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LY96、CXCL8、CXCL10等参与炎症反应调控,AREG、ITGA2B、FN1等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ITGA2B、FN1、GP1BB等参与ECM-受体相互作用调控,AREG、CAV2参与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GNG10、CXCL10、CXCL8等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调控,PEDS1-UBE2V1、CXCL8、CXCL1等参与IL-17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CL4L1等参与NF-κB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AV1等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控,CXCL8、CXCL1、CCL4L1等参与到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FN1、ARG1、CAV1等参与到TGF-β信号通路,DAAM2、CAV1、BAMBI等参与Wnt信号通路调控);③动脉粥样硬化调控(CAV2、ITGA2B、GSTT1等参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④细胞相关功能调控(AREG、CAV2、IGFBP2等参与到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CXCL8、E2F1、KIR2DL1等参与到细胞衰老,HBA1、HBB、HP等参与到细胞凋亡及清除,CAV2、ITGA2B、CAV1等参与细胞粘附调控,ITGA2B、MYL9、FN1等参与白细胞迁移调控);⑤血压调节(AREG、KLK1、HBB等参与到血压调节)。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20个样本浓度在200-700 ng/μl之间,纯度在2.0-2.3之间,浓度与纯度符合下一步反转录和扩增实验要求,且电泳检测所有样本RNA质量显示良好。(2)PCR扩增后,扩增曲线图显示目的基因和内参的扩增效率基本一致;熔解曲线是单峰,说明产物只有一条,特异性较好,PCR扩增结果较好。(3)RT-qPCR结果显示,基因AREG、CAV2、ITGA2B、PEDS1-UBE2V1、MYL9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大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上调;基因LY96、GNG10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小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下调。(4)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的表达水平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相应基因的上下调趋势一致,一方面说明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可能是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另一方面说明RT-qPCR验证结果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整体一致性较高,测序结果比较可靠。依据转录组测序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芪龙胶囊通过以上关键基因参与到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调控。结论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显着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并提高BI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气虚血瘀与抑郁焦虑情况,降低患者血脂,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疗效显着。2.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主要通过调控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炎症反应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粘附、白细胞迁移)、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改善患者的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促进神经细胞与组织再生,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君药黄芪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相关,君药地龙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臣药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与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芪龙胶囊在以上药物配伍作用下,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立法,共同参与到以上5个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从转录组水平阐释了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机制。创新点1.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与对齐秩变换方差分析、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相结合,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了真实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2.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与RT-qPCR验证技术,发现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 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通路与生物过程,初步阐释了芪龙胶囊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
姜海伟[2](2021)在《基于“毒损脑络”理论黄连解毒汤早期干预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相关“毒邪”进行具体分类,了解各类毒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总体特性,初步分析黄连解毒汤用于PSCI治疗的可行性。2.基于“毒损脑络”理论,通过黄连解毒汤早期干预PSCIND患者,分析其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评分的疗效作用,并了解PSCI毒邪的动态变化特点。3.通过实验研究探讨黄连解毒汤干预PSCI的应用时机及部分相关机制,并进一步讨论“毒损脑络”理论对于PSCI病机的合理性。方法1.参考大数据分析结果及“SDSVD量表”中的症状要素,对入选的123例PSCI患者,参考“一般病证+严重、秽浊、迁延邪气”原则制定“PSCI中医毒邪症状要素表”并进行“毒邪”分类,并采用“SDSVD量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各类毒邪与各中医证型、非特异性症状、发病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CRP、NSE、D-D、FIB、Hcy)、TOSAT分型、影像学特征(侧支代偿、梗死部位、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从毒邪相兼情况及热性症状存在情况,评价PSCI相关“毒邪”分类方法的临床基础,分析毒邪的共同特性。分布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2.将60例PSCIN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行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31例加用黄连解毒汤,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的MMSE、Mo CA、NIHSS、ADL、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月的CRP、NSE、D-D、FIB、Hcy值,对治疗后1月、6月的疗效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总结分析“毒邪”的动态变化特点。计数资料根据方差检验情况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疗效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3.将多发性脑梗死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24h模型对照组、7d模型对照组、24h黄连解毒汤组、7d黄连解毒汤组。给药28天后对比观察其水迷宫检测结果以了解其认知功能,光镜观察梗死及周围区病理,CD34标记MVD,WB法测Notch信号通路Notch1、Jagged2、Hes1、Stat3蛋白及VEGF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β、IL-4、IL-10表达情况。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结果1.据“PSCI中医毒邪症状要素表”毒邪分类为热毒、痰毒、瘀毒、腑滞浊毒、正虚蕴毒。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各中医证型与各毒邪分布具有线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毒与无多次脑梗死、无高血压、有糖尿病、侧支代偿差、CRP升高、嗜睡相关;痰毒与卒中到PSCI时间短、高脂血症、侧支代偿差、NSE升高相关;瘀毒与有高血压、吸烟、饮酒、小血管或前循环大血管病变、D-D及FIB升高有关;腑滞浊毒与侧支代偿差、CRP升高、嗜睡有关;正虚蕴毒与卒中到PSCI时间短、Hcy升高有关。整体毒邪与侧支代偿差、卒中到PSCI时间短、CRP升高、Hcy升高有关。各类“毒邪”相互交织,热象存在率平均达79.60%,提示各类“毒邪”存在共性及整体统一性。2.黄连解毒汤治疗PSCIND,在MMSE及Mo CA评分方面治疗组起效更早,可显着提高ADL评分(p<0.05)。对热毒内盛、痰浊阻络、腑滞浊留、气血不足证候评分可在治疗早期产生更积极作用(p<0.05),可防阴虚阳亢证进一步加重。治疗组在CRP、NSE、D-D方面的改善作用更明显(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1月有效性与采用黄连解毒汤,降低热毒内盛评分及清除热毒相关,同时与CRP、NSE值降低、ADL值降低相关。治疗后6月有效性与采用黄连解毒汤、总体毒邪被清除ADL值降低有关。3.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在认知功能行为学方面24h及7d黄连解毒汤组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能力优于各模型对照组(p<0.05),24h黄连解毒汤组优于7d黄连解毒汤组(p<0.05)。24h黄连解毒汤组梗死及周围区存活细胞密度相对较高。各黄连解毒汤组在大脑皮层Notch1、Jagged2、Hes1、STAT3蛋白及IL-6、IL-1β、TNF-α、IL-4、IL-10表达改善作用均优于各模型对照组(p<0.05)。24h黄连解毒汤组在Hes1蛋白、IL-6、IL-4的表达优于7d黄连解毒汤组(p<0.05)。各黄连解毒汤组与对照模型组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24h黄连解毒汤组脑组织MVD显着优于7d黄连解毒汤组(p<0.05)。结论1.对毒邪的分类研究发现,各类毒邪在中医辨证分型、非特异性症状、TOSAT分型、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方面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趋向性和相关性。多数毒邪相互交织存在,多数存在热性症状,具有整体统一性,采用黄连解毒汤早期干预PSCI具有可行性。2.采用黄连解毒汤干预PSCICN患者可对患者血CRP、NSE、D-D等及中医证候评分产生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黄连解毒汤对其整体毒邪具有清除作用,不单纯局限于热毒。其毒邪动态变化特点进一步反应了毒邪的整体性,也反应了随着病情发展进行“辨证论治”的必要性。3.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尽早使用黄连解毒汤可减轻多发性脑梗死动脉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行为学损害,其部分机制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炎性因子及改善梗死周围区域微循环而实现的。“毒损脑络”理论反应了PSCI的病机特点,也反应了PSCI的“防”与“治”的整体一致性。
刘翔宇[3](2021)在《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处于时间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共识,然而静脉溶栓有着严格适应症及时间窗的筛选,随着介入影像技术及介入材料的发展进步,使得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患者治疗手段日趋丰富。目的:探讨在直接血管内取栓治疗、血管内溶栓后桥接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两种手术方式下,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单纯支架取栓治疗和血管内溶栓后桥接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取栓术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分别将接受上述治疗方案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收集接受上述治疗方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血管有效再通率、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取栓手术操作时间、入院至血管有效再通时间、术后24h颅内出血等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接受直接取栓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组有着更低的入院NIHSS评分(11.44±5.33 vs 22.21±8.73,P<0.01)、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较预后不良组短(200.69±80.40 vs 265.36±99.42,P<0.05)、手术时间较预后不良组短(101.56±46.72 vs 142.36±53.33,P<0.05)。(2)接受桥接取栓治疗预后良好组患者吸烟史比例较预后不良组高(50.0%vs 22.9%,P<0.05)、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预后不良组低(2.00±0.61 vs 2.43±0.72,P<0.05)、入院NIHSS评分较预后不良组低[12.50(9.00-17.00)vs 16.00(12.00-25.00),P<0.05]、ASPECT评分较预后不良组高[10.00(9.00-10.00)vs 9.00(8.00-10.00),P<0.05],两组在性别方面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接取栓组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桥接取栓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入院NIHSS评分、ASPECT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高的ASPECT评分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4)与直接取栓相比,桥接取栓有着较高血管再通率(85.4%vs 68.2%),而在患者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比例方面,两种治疗方式差异不具显着性。结论: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是接受直接取栓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低的ASPECT评分是接受桥接取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桥接取栓血管再通率更高,两种治疗方式在患者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陈林玲[4](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针刺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干预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基底节区ACI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UPLC-Q-TOF/MS技术,对血清生物样本进行无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寻找基底节区ACI的差异性生物标志物并研究针刺干预效应。方法: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基底节区ACI患者35例(脱落5例)作为疾病组,收集患者治疗前血液样本,在2小时内进行处理,分离出血清,然后将装有血清样本的冻存管置于-80℃冰箱中封存。同时收集25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作为健康组。待样本收齐后,每个样本中取100μL血清,分别加入300μL乙腈(1:3体积比),涡旋混匀1min,冰水浴超声10min,4℃下以13000rmp/min的转速离心15min,移取上清液200μL置进样小瓶中,待UPLC-Q-TOF/MS液质分析。首先采用Masslynx软件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和质谱矩阵信息获取,以找出潜在的判别变量,然后将数据进行80%修约后导入SIMCA-P12.0统计软件,构建非监督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模式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初步筛选出具有潜在可能性的标志物。同时以R2X值、R2Y值和Q2值对所建模型进行评价,以上的参数数值越接近1,说明模型建立的越稳定越可靠。在PLS-DA模型中筛选出差异性变量(VIP>1)。利用显着性差异的代谢物的m/z值在HMDB数据库、Chemspider数据库中查找可能的物质,进一步利用所查到的差异性代谢小分子,通过MS/MS分析、代谢物数据库碎片信息以及文献碎片等信息来确认筛选出的候选标志物作为基底节区AC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基底节区ACI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收集患者血液样本,按上述方式处理之后与患者治疗前血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上述生物标志物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1.基于代谢组学筛选基底节区ACI患者血清差异性生物标志物:通过与健康组进行对比分析,成功构建PCA及PLS-DA模型,最后共筛选出7个生物标志物—脯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焦谷氨酸、Lyso PC、肌醇、苯丙氨酸。与健康组相比,疾病组Lyso PC含量低于健康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标志物含量均高于健康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针刺对基底节区ACI患者干预效应:(1)2周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有三个生物标志物含量发生回调,分别是甲硫氨酸、焦谷氨酸、苯丙氨酸,观察组治疗后有五个生物标志物含量发生回调,分别是甲硫氨酸、色氨酸、焦谷氨酸、肌醇、苯丙氨酸,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2周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脯氨酸、色氨酸、肌醇含量较治疗前降低,Lyso PC含量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脯氨酸含量较治疗前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Lyso PC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血清代谢组学提示基底节区ACI发生后氨基酸代谢和磷脂代谢出现严重异常。2.针刺介入后,调节的代谢物数目更多,涉及的代谢途径更广。调节氨基酸及磷脂代谢障碍,使机体紊乱的代谢趋于正常,可能是针刺治疗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作用途径。
付尧[5](2020)在《房颤卒中和非房颤卒中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房颤卒中组与非房颤卒中组(对照组)常见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总结出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主要差异及房颤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房颤卒中的临床病因分析和一、二级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临床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鞍山市长大医院(三级乙等)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9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头颅CT或MRI均确诊为脑梗死。其中房颤卒中56例,非房颤卒中353例,按照排除标准分别排除12例、30例,最后房颤卒中组录入44例,非房颤卒中组录入323例,共计36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项目包括患者的既往史、个人史、临床症状、梗死部位、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指标等;在此基础上,将房颤卒中组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房颤卒中组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较为严重,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R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0.001);房颤卒中组在意识障碍、失语、眼球凝视、认知障碍等体征方面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非房颤卒中组较房颤卒中组更容易发生后循环梗死,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冠心病、既往卒中史、高血压、胆固醇、HDL-C、LDL-C、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及谷丙转氨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心功能不全病史、B型尿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EF)、左房内径(LAD)、吸烟指数、糖尿病、谷草转氨酶(AS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非房颤卒中组颈动脉局部狭窄率明显高于房颤卒中组(P<0.05)。2.在众多危险因素中,高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房颤年限、房颤的心室率类型在单因素分析中为房颤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房颤年限(OR=4.621,95%CI 1.832~11.812)和室率类型(OR=2.811,95%CI 1.022~7.821)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心功能下降为主;房颤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房颤患病时长、心室率类型;对房颤脑卒中的一级及二级预防需综合干预: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抗凝治疗,并且积极控制心衰及心室率多个治疗手段入手,才能使预防性治疗取得更好的成效。
潘娜[6](2020)在《芜湖地区院内人群脑卒中高危因素及卒中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芜湖地区院内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变化及干预效果,为及时调整危险因素干预力度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分析和总结该地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危险因素的干预控制情况,为有关部门能够更好地指导脑卒中控制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及脑卒中高危患者进行入组分析。基于2017年度“国家脑卒中医院内高风险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以芜湖地区1997例筛查人群作为观察队列,干预随访一年后,观察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的构成变化及干预效果。分组:脑梗死组:本次发生脑梗死的入组患者;脑出血组:本次发生脑出血的入组患者;高危组:既往有过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或具备高危因素里的3项或3项以上的入组患者。结果:(1)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997例,研究对象被分三组:脑梗死组780人,脑出血组218人,高危组999人;随访干预1年后死亡病例共28例,其中脑梗死组死亡10例,脑出血组死亡3例,高危组死亡15例;失访共150例,其中脑梗死组失访48例,脑出血组失访12例,高危组失访90例;脑梗死组患者年龄大于脑出血组和高危组;脑梗死组和高危组患者BMI大于脑出血组;三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高危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脑梗死组;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中高危组占比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有高血脂病史的患者中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高危组、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占比由大到小依次是脑梗死组、高危组、脑出血组。在脑卒中史、运动、吸烟及饮酒史上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三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脑梗死组患者血压、血糖、运动及吸烟/饮酒控制较好;脑出血组患者运动控制情况较好,血压、血脂未得到控制;高危组患者血压、血糖、运动及吸烟/饮酒控制较好;(4)干预后脑梗死组有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的患者卒中再发率较高;脑出血组干预后有糖尿病的患者卒中再发率较高;高危组干预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的患者卒中再发率较高。(5)对各组卒中发生或复发危险因素的Logistic归因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脑梗死组患者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饮酒,保护因素是保持运动;高血糖是干预后脑出血组患者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干预后高危组患者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保护因素是保持运动。结论:芜湖地区院内人群脑卒中各项危险因素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间存在一定差异;进行干预1年后各研究组危险因素占比发生变化,这些危险因素差异及变化反映干预措施实施的情况,为今后本地区脑卒中的防治及复发率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张祺[7](2019)在《补阳还五汤联合双抗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项目旨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并且中医辩证属气虚血瘀证型者,对其使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方法,对比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分等,运用统计学检验方法评估补阳还五汤联合双抗治疗对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为中医药结合西医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急性期双抗短时程获益进一步临床研究挖掘提供帮助,为临床用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对比原则纳入60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每日服用一剂补阳还五汤。所有患者均行入组前完成安全性指标及疗效性观测指标评分。对患者疗程中期及疗程后疗效及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临床评估参数有临床一般症状变化、中医证候的变化特征、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安全性指标分析等。运用统计学分析所采集的资料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患者共计有29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最终无效4例,总有效率可达86.1%;对照组患者共29例,显效4例,有效14例,最终无效为11例,总有效率仅为61.9%。经统计学检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具有显着优势,(P<0.01)。改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者8例,有效者17例,而无效者仅4例,总有效率可达86.1%;对照组显效者仅3例,有效者16例,无效者达10例,总有效率为65.4%,两组患者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上,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改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复发率及不良事件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运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双抗治疗急性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轻患者面色苍白暗淡、肢体麻木、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自汗、口干口渴、便干便秘等临床症状。同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并未增加口腔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事件再发率并未增加。在用药和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疗效确切。可以认为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双抗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方案可行,临床可应用推广。
李可建[8](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朱力山,丁进芳,边军,席惠群,张琼[9](2001)在《不同药物剂量对脑梗死康复期病人缺血性卒中再发对比分析的预防》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蚓激酶 Lum,抵可力得 (TIC)及三种剂量的阿斯匹林 (ASA)对康复期脑梗死病人缺血性卒中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已患过脑梗死的病人 165例,随机分为 5组应用 ASA25mg/d、 50mg/d、 100mg/d、 TIC、 Lum进行缺血性卒中再发的预防性治疗。结果 与 ASA25mg/d组的每 100例月累积复发率 (7.75% )相比, ASA 50mg/d(6.25% ),相对危险性减少 20% (RR I.25;95% CI,0.73- 1.25);ASA 100mg 12组 (4.75% ), (RR1.70;95% CL, 0.69~ 2.26);Lum 600mg/d组 (3.78% ),相对危险减少 51.2% (RR2.05;95% CI, 1.1~ 3.80);TIC 250mg/d组相对危险性减少 41%; (3.52% ),相对危险性减少 54.6% (RR2.20;95% CI,1.1~ 21.3)。结论 TIC250mg/d作为二级预防最为有效,除了传统的抗血小板剂外, Lum 600mg/d也可用作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左曜玮[10](2020)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后引起肢体功能运动障碍最直接的病因所在。本研究通过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比较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和单纯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呈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下肢痉挛性瘫痪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试图探索出一种临床疗效更佳、操作性更简便、治疗价格更优廉及患者接受程度更高的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总体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健康大中国”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一份力量。方法:本课题研究病例共60例,均选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脑病针康病区)住院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针法+新Bobath疗法)与对照组(单纯新Bobath疗法),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每天进行约30分钟康复手法治疗,每天1次(周日除外),治疗时间为28天(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1)瘫痪下肢的痉挛程度(以膝关节为评估对象):改良的Ashworth评分(MAS);(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MBI);(3)运动功能(本研究仅评估下肢部分):简化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等方法评定。观察患者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综合评价两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高低。所有数据资料用Exce12010进行汇总和SPSS22.0统计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示差异有非常显着性。结果:(1)基线比较:纳入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及治疗前的Ashworth痉挛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在完成4周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以患者MAS评分为标准,治疗组人10显效,13人有效,3人改善,4人无效,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人6显效,9人有效,6人改善,9人无效,总有效率70.00%。经秩和检验,z=-1.967,p=0.049<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FMA得分和MBI得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Ashworth痉挛分级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存在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患肢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患肢运动功能的灵活性方面提示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研究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发现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康复疗法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显着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对照组。2、本研究过程中未发生相关严重不良反应,证实了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二、不同药物剂量对脑梗死康复期病人缺血性卒中再发对比分析的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药物剂量对脑梗死康复期病人缺血性卒中再发对比分析的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芪龙胶囊的研究进展 |
1.1 芪龙胶囊组成与功效 |
1.2 芪龙胶囊药理与毒理 |
1.3 芪龙胶囊的临床研究 |
2 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2.1 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
2.2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2.3 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现状 |
2.4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
3 队列研究与混杂因素的处理方法 |
3.1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混杂控制 |
3.2 差值检验法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4 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
4.1 重复测量数据定义与常见分析模型 |
4.2 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
5 转录组测序与RT-qPCR技术 |
5.1 转录组学与常见研究方法 |
5.2 RNA-Seq与RT-qPCR技术 |
5.3 基于RNA-Seq与RT-qPCR技术的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探索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人群 |
2.3 受试者来源 |
2.4 暴露因素 |
2.5 随访内容与随访时点 |
2.6 结局指标 |
2.7 样本量计算 |
2.8 生物样本采集 |
2.9 知情同意、伦理与国际注册 |
2.10 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 |
2.11 数据预处理与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队列建立流程图 |
3.2 招募与纳入分析情况 |
3.3 全数据集基线特征 |
3.4 基础治疗情况 |
3.5 全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6 PSM子数据集基线特征 |
3.7 子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8 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结果 |
3.9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 |
3.10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4.2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4.3 临床应用与未来研究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血样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总RNA提取 |
3.3 总RNA质控 |
3.4 文库构建与测序 |
3.5 测序数据的过滤和质控 |
3.6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结果 |
4.1 总RNA纯度和完整性测定结果 |
4.2 测序数据结果 |
4.3 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 |
4.4 差异基因分析结果 |
4.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结果 |
5 讨论 |
5.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的适用性 |
5.2 实验血样总RNA质量与测序数据质量 |
5.3 实验各组显着差异基因与功能富集 |
5.4 芪龙胶囊调控的主要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分组 |
3 实验材料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样本总RNA提取 |
4.2 样本总RNA质检 |
4.3 mRNA逆转录 |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
4.5 统计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5.2 扩增曲线及溶解曲线 |
5.3 两组间目标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报告 |
附件 |
(2)基于“毒损脑络”理论黄连解毒汤早期干预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对PSCI相关中医“毒邪”分类的研究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排标准 |
3.观察指标及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入选患者中医证型及有关实验室指标的总体分布情况 |
2.各中医证型与所观察指标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3.毒邪的分类与所观察指标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4. 各中医证型与相应毒邪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
5. 各类毒邪相兼情况分布特征 |
6. 各类毒邪中热性症状存在情况 |
7. 各类毒邪与所观察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PSCI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
2.对PSCI毒邪的分类定义 |
3.对PSCI中医证型及毒邪分类研究结果的解读及探讨 |
4.对于“素毒”与“新毒”的理解 |
5.PSCI毒邪的整体统一性及黄连解毒汤治疗的可行性 |
6.本研究需要进一步延伸的方向 |
第二部分:早期应用黄连解毒汤对PSCIND患者的疗效观察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排标准 |
3.分组情况及治疗方法 |
4.观察指标及研究方法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黄连解毒汤对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影响 |
2.黄连解毒汤对认知功能MoCA评分的影响 |
3.黄连解毒汤对神经功能NIHSS评分的影响 |
4.黄连解毒汤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 |
5.黄连解毒汤对各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
6.黄连解毒汤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
7.对治疗后1 月、6 月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1.PSCI的治疗与“毒损脑络”学说 |
2.黄连解毒汤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
3.导师组有关黄连解毒汤在认知障碍方面的研究基础 |
4.对神经、认知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作用分析 |
5.对各中医证候评分及有关毒邪的动态影响作用分析 |
6.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作用分析 |
7.本研究的意义及仍需解决的问题 |
第三部分: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动物模型认知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实验动物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2.试剂及仪器 |
3.多发性脑梗死大鼠动物模型的制作 |
4.随机分组及给药 |
5.大鼠脑组织取材 |
6.指标检测及方法 |
7.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认知功能检测 |
2. 各组大鼠皮层组织 HE 染色病理检查 |
3. 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周围区 MVD 检测 |
4.各组大鼠脑皮层组织Notch信号通路及VEGF蛋白检测 |
5.各组大鼠脑皮层组织炎性相关因子的检测 |
讨论 |
1.对PSCI发生机制的认识及所观察指标的选择 |
2.黄连解毒汤对于脑缺血及PSCI影响的可能机制 |
3.对PSCI相关信号通路的选择 |
4.动物造模方法的选择 |
5.对实验分组方法的选择 |
6.对实验结果的解读及分析 |
7.本研究的意义及有待延伸的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毒损脑络”学说与卒中后认知障碍 |
参考文献 |
附录2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诊断量表(SDSVD) |
附录3 PSCI中医毒邪症状要素表 |
附录4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附录5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附录6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 |
附录7 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 |
附录8 各组实验动物水迷宫活动轨迹图例 |
附录9 各组实验大鼠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 HE 染色病理结果 |
附录10 各组实验大鼠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微血管密度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相关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4.术后管理 |
5.疗效评估和随访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直接取栓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
2.桥接取栓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
3.直接与桥接取栓血管再通和临床预后对比结果 |
4.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治疗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针刺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干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基于代谢组学筛选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差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软件 |
2 病例选择 |
2.1 研究对象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标准 |
2.6 健康对照组选择和纳入标准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观察内容 |
3.3 临床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3.4 代谢组学分析 |
3.5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4.2 健康组与基底节区ACI组基线资料比较 |
4.3 基底节区ACI患者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
5 小结 实验二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针刺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的干预效应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软件 |
2 病例选择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内容 |
3.4 临床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3.5 代谢组学分析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方法学考察 |
4.2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
4.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
5 小结 讨论 |
1 基底节区ACI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学分析 |
1.1 氨基酸代谢 |
1.2 磷脂代谢 |
2 观察组治疗前后代谢组学分析 |
2.1 氨基酸代谢 |
2.2 磷脂代谢 |
3 对照组治疗前后代谢组学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5)房颤卒中和非房颤卒中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房颤卒中与非房颤卒中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
1 研究目的及实现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准备 |
1.4 统计学方法 |
1.5 动脉粥样硬化的评定 |
1.6 病患初期预后评估标准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对比 |
2.2 临床特征数据对比 |
2.3 评分对比 |
2.4 实验室检查对比 |
2.5 彩超数据对比 |
2.6 CHA_2D_2-VASc评分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临床特征差异 |
3.2 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
3.3 房颤评分相关分析 |
第二部分 房颤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数据准备 |
2.4 相关概念说明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对 |
3.2 临床特征数据对比 |
3.3 实验室检查差异对比 |
3.4 两组间心功能比较 |
3.5 颈动脉彩超情况对比 |
3.6 房颤情况两组间房颤年限 |
3.7 数据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论文参考文献 |
综述 生物标志物在房颤中的临床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芜湖地区院内人群脑卒中高危因素及卒中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分组标准 |
1.4 研究指标及判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补阳还五汤联合双抗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数据 |
1.1 数据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案 |
1.4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治疗前对比 |
2.2 治疗后情况分析 |
2.3 安全性指标对比分析及不良反应记录 |
讨论 |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究进展 |
1.1 抗血小板聚集机制研究 |
1.2 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在脑梗死中应用 |
2 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立论依据 |
2.1 中医对脑梗死的认识及病因病机分析 |
2.2 中医对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具体治疗方法 |
2.3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理论来源 |
2.4 制方分析 |
3 疗效总结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10)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
1.6 终止试验标准 |
1.7 整体中止试验的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评定方法及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基线数据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
2 脑卒中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3 Bobath疗法的研究进展 |
4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概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1.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
2 讨论 |
2.1 新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瘫痪分析 |
2.2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瘫痪分析 |
3 安全性 |
4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改良Ashworth量表(MAS) |
附录2 改良巴氏指数(MBI) |
附录3 简易Fug1-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不同药物剂量对脑梗死康复期病人缺血性卒中再发对比分析的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D]. 吕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毒损脑络”理论黄连解毒汤早期干预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姜海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D]. 刘翔宇.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针刺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干预效应[D]. 陈林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房颤卒中和非房颤卒中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D]. 付尧. 扬州大学, 2020(04)
- [6]芜湖地区院内人群脑卒中高危因素及卒中复发的临床研究[D]. 潘娜.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7]补阳还五汤联合双抗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疗效评价[D]. 张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9]不同药物剂量对脑梗死康复期病人缺血性卒中再发对比分析的预防[J]. 朱力山,丁进芳,边军,席惠群,张琼. 现代康复, 2001(01)
- [10]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新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左曜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