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阿衣登古丽·托汗[1](2021)在《塔西南叶城凹陷石炭纪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弥补塔西南叶城凹陷油气勘探的不足及空缺,本文结合野外实测及室内观察分析,对叶城凹陷石炭系地层开展了沉积学相关的研究。以叶城凹陷重点勘探区为研究靶区,通过霍什拉甫、棋盘、克孜里奇曼、杜瓦和阿其克等5条剖面实测资料,综合化验数据分析、显微薄片的精细观察描述、古生物化石资料的地史分布特征等,聚焦石炭系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石学特征及岩相类型划分,确定沉积相类型和建立沉积模式等工作,阐明叶城凹陷在石炭纪的岩相古地理。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为:依据前人资料结合5条剖面岩性特征及古生物化石带,将研究区的地层划分为2统5组,下石炭统自下而上为:克里塔格组、和什拉甫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自下而上为:卡拉乌衣组、阿孜干组、塔哈奇组。岩石类型划分为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的混积岩两大类,并划分出碳酸盐岩主要岩相类型13种,混积岩主要岩相类型为8种。确定了碳酸盐岩台地相和混积陆棚相两大类型的一级相,碳酸盐岩台地相进一步划分为局限台地亚相和开阔台地亚相及其6种微相。将混积陆棚相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亚相、内陆棚亚相和外陆棚亚相等3个亚相和5种微相7种四级微相。最终建立了研究区早石炭世沉积的混积陆棚模式和晚石炭世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并概述其岩相古地理特征。
李春阳[2](2020)在《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文中指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早期的碰撞,造就了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在板块碰撞及持续汇聚过程中,高原周缘形成了上千公里的陆内变形域,即“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记录着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对该体系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不仅对于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环青藏高原体系内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以下简称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沉积学观测、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盆地物源分析和基于地层厚度的盆地沉降过程研究,结合前人在盆地内的磁性地层学、构造变形以及造山带内部热年代学等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限定了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生长和古地貌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了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的生长机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1、基于对塔西南地区三条新生代沉积剖面野外沉积学观测,分析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乌拉根组为浅海-泻湖相沉积,巴什布拉克组为滨海三角洲相沉积,克孜洛依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安居安组为湖泊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帕卡布拉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阿图什组为冲积扇扇中沉积,西域组为冲积扇扇根沉积。该结果表明,塔西南盆地新生代经历了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的转变,显示出由低能向高能沉积转变的整体趋势,但在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发育一次由高能向低能转变的次级旋回,陆相沉积序列代表了典型的前陆盆地沉积建造。2、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相关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等研究,本文对塔西南地区克里阳剖面和喀什塔什剖面新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物源分析,结果显示:盆地物源体系在阿图什组沉积时发生显着变化,巴什布拉克组、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阿图什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3、基于地层厚度统计,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地层厚度与距造山带前缘断裂距离之间斜率值(RTD)的变化,揭示了盆地新生代的沉降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差异不明显,RTD值为~-1.71m/km,地层向南微弱增厚,盆地发生弱的构造沉降;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向南显着增厚,RTD值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的三倍以上,指示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沉降;阿图什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出现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西域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继续保持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但盆地的沉积中心再次向北迁移~34 km。这些结果表明,塔西南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自阿图什组沉积以来不断向北迁移。4、基于上述沉积相变化、物源分析和盆地沉降及沉积中心迁移等特征,本文对比分析了塔西南地区7条新生代沉积剖面,确定了新生代地层的沉积特征和标志性地层界线,结合前人对新生代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演化过程:(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受到副特提斯海海进海退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南昆仑地区构造活动的双重影响,塔西南盆地开始微弱的构造沉降,盆地内部主要沉积一套浅海相-滨海相沉积序列;(2)渐新世(~33-22.6 Ma),盆地开始发生显着的构造沉降,盆地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环境,标志着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开始;该阶段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粒度向上变粗的趋势,其中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沉积物记录的一个粒度由粗到细的次级旋回,代表着前陆盆地前缘的逐渐向北靠近,此时盆地物源来自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3)早-中中新世(~22.6-15 Ma),盆地的沉积物源区转变为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塔西南盆地则开始出现冲积扇扇中的粗碎屑沉积,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4)中中新世以来(~15 Ma至今),塔西南盆地沉积继续转变为高能的冲积扇扇根的块状砾岩,沉积中心继续向北迁移~34 km,形成现今的盆地格局。5、综合前人在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热年代学和盆地冲断带构造变形研究,本文提出了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和塔西南盆地的协同演化模式:(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西昆仑造山带的隆升主要集中在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局部地区,对塔西南盆地的影响十分有限;(2)渐新世(~33-22.6 Ma),西昆仑造山带的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持续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塔西南前陆盆地启动,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可能存在向北的迁移;(3)中新世以来(~22.6 Ma至今),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与南昆仑地块一起为塔西南前陆盆地提供物源,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了至少56 km。6、本文所揭示的新生代沉积物逐渐向高能沉积转变、沉积物源由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向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转变、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至少56 km,结合前人构造分析研究所揭示的变形逐渐向塔里木盆地迁移的结果,表明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逐渐向北隆升扩展。这些结果揭示青藏高原西北部的上地壳边界在新生代动态北移,高原西北缘向北生长。在此过程中,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可能下插(underthrusting)至现今西昆仑造山带之下,按照塔西南前陆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的距离估算,至少有56 km的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插(underthrusting)至西昆仑造山带之下。7、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推测青藏高原西北缘的生长过程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始新世至渐新世,表现为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各块体由南向北逐渐抬升,直至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第二阶段为中新世以来,表现为以北昆仑地块为界,一方面变形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内部传递,另一方面变形向南往南昆仑地块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地块集聚,造成由北昆仑地块向南的热年代学年龄变新的趋势。本文推测,这种演化模式可能体现出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生长控制机制的转变,第一阶段被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控制,第二阶段由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向南的下插作用主导。
张蔚[3](2020)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文中认为塔西南坳陷勘探潜力巨大,但受制于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及区内恶劣地表环境,坳陷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对油气地质条件及成藏富集特征的认识亟待加强,需采用综合研究手段落实其潜力与勘探方向。因此,本文通过对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采用烃源岩评价、盆地模拟及二维油气运聚模拟3项技术对坳陷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运聚成藏过程、资源潜力等开展模拟研究,分析油气成藏匹配条件与富集特征,明确有利勘探区带。烃源岩评价表明坳陷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石炭系、二叠系、中下侏罗统4套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中等及以上品质,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系统研究了坳陷8套主要的储层、盖层、储盖组合以及主要油气藏的特征。盆地模拟阐明塔西南坳陷经历3次阶段性沉降,早古生代以来地温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各套烃源岩的热演化进程与沉降时期、沉降幅度密切相关,新近纪以来沉降速率最快,沉积巨厚地层,使烃源岩晚期深埋,总体具有多期生烃、早油晚气的特点;坳陷生油量为399×108t,生气量为95×1012m3,石油资源量为(5.95~6.25)×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1.36~1.41)×1012m3,以天然气资源为主。平面流线模拟指明油气主要围绕其生烃中心附近聚集,依托坳陷4条关键剖面二维油气运聚过程模拟结果,重建了整个塔西南坳陷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模拟显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源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区域不整合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良好通道,长期继承性构造古隆起和区域坡折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其中聚集的油气还随后期构造运动引发的高点迁移不断发生调整。各项静态的油气地质条件总体受控于区域构造演化的时空匹配,使塔西南坳陷表现出4大油气富集特征:(1)山前冲断带、斜坡区上近源分布富集;(2)有效油源断裂、区域不整合控制富集;(3)优质储盖组合及稳定配套圈闭中富集;(4)构造背景下多期成藏、晚期调整富集。综合优选山前带柯克亚-柯东构造带(K-N)、乌恰-克拉托构造带及其周缘(K)、齐姆根弧形凸起两翼地区(K-E)及斜坡区群古恰克构造带((?)-O、D-C)、罗南-鸟山构造带((?)-O)、玛扎塔格构造带((?)-O、C)为有利勘探区带。
廖晓[4](2018)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位于帕米尔高原、南天山构造带、西昆仑山构造带、青藏高原和阿尔金断裂带的构造结合部位,大地构造位置特殊且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尤其是中新生代遭受了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构造特征、构造事件及其演化历史极其复杂。具备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输导体系等油气地质条件,但是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晰。因此,本论文以塔西南坳陷为研究区,探讨构造变迁演化过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化认识塔西南坳陷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特征与叠合演化过程,而且对该区后续的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利用地震、钻井、野外地质剖面等基础资料,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沉积学、平衡剖面等方法,对塔西南坳陷的构造特征、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岩石热解、薄片观察、粒度分析、图像孔喉分析、扫描电镜、能谱、阴极发光、荧光、X射线衍射和包裹体测温等测试方法对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储盖组合、圈闭、输导体系和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基于构造演化对各油气成藏地质要素的影响分析,对该区的典型油气藏成藏过程进行了剖析,并且以构造演化中重大构造事件为关键,探讨了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区中新生代主要发生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古新世晚期、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和中新世晚期至今5期构造事件,各期构造事件均具有明显的区域构造背景和地质响应。褶皱、断裂、逆冲推覆、断裂转折褶皱、双重构造、三角带和不整合等构造的发育与构造事件的形成密切相关,并且主要受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区域性隆升、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强烈挤压和中新世晚期至今快速抬升作用的影响。石炭系-下二叠统是本区一套分布广泛的中等丰度烃源岩,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而中下侏罗统较好丰度烃源岩则局限分布在西昆仑构造带山前地区,以Ⅲ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克孜勒苏群是近源快速沉积的冲积扇相岩屑砂岩储层,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很低,现今处于中成岩作用阶段A期,以原生孔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克孜勒苏群砂岩与上覆区域性分布的阿尔塔什组膏岩构成了山前地区优质的储盖组合,于晚侏罗世末期和上新世发生两期油气聚集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的整体隆升事件使得本区烃源岩的埋藏热演化程度降低,生烃能力得以保存;而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的强烈构造抬升事件使得烃源岩快速埋藏生烃、高角度逆冲断裂输导、断裂转折背斜聚集等作用相互综合,促使油气聚集成藏,是控制该区油气成藏的关键;中新世晚期至今的快速抬升事件使得上述油气聚集作用加强,具有明显的晚期成藏特点。
黄兴[5](2018)在《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文中认为东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连接处,南北以卡拉麦里缝合带和星星峡-卡瓦布拉克断裂为界,夹持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由南至北可分为中天山地块、觉罗塔格造山带、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其中,觉罗塔格造山带由雅满苏断裂、康古尔塔格断裂分为南部阿奇山-雅满苏带、中部康古尔塔格带和北部小热泉子-镜儿泉带。觉罗塔格造山带中的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非常发育,尤其是南部阿奇山-雅满苏带。而关于该时期造山带内各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建立完整、准确的石炭纪地层格架,对区内开展矿产地质调查以及讨论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重点针对阿奇山-雅满苏带的下石炭统南北大沟组、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上石炭统沙泉子组、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下石炭统-上石炭统苦水组;小热泉子-镜儿泉带西部上石炭统底坎尔组和东部上石炭统企鹅山组灰岩段,开展古生物学、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年代地层学工作。(1)在以上各地层单位中发现了丰富的(虫筳)类和四射珊瑚化石,包括南北大沟组四射珊瑚15属35种;雅满苏组四射珊瑚33属88种,(虫筳)类2属8种;苦水组四射珊瑚2属6种;土古土布拉克组四射珊瑚1属1种;沙泉子组四射珊瑚2属2种,(虫筳)类5属18种;底坎尔组(虫筳)类2属5种;企鹅山组四射珊瑚18属19种,(虫筳)类4属7种。除此之外,在南北大沟组中还有异珊瑚1属1种;雅满苏组中有孔虫11属18种,以及刺毛珊瑚1属1种;企鹅山组中床板珊瑚1属1种。以往在觉罗塔格带早石炭世地层中珊瑚报道较多,但晚石炭世地层中的生物很少被发现。本次工作中,雅满苏组、沙泉子组、企鹅山组的(虫筳)类为首次正式报道,企鹅山组的四射珊瑚也是首次详细报道。(2)在雅满苏组二段上部发现牙形刺Gnathodus postbilineatus Nigmadganov and Nemirovskaya,Hindeodus sp.,Neognathodus symmetricus Lane;三段牙形刺Hindeodus sp.;沙泉子组牙形刺Diplognathodus coloradoensis Murray and Chronic,Streptognathodus parvus Dunn,Mesogondolella clarki(Koike),Idiognathodus sp.;苦水组牙形刺Declinognathodus noduliferus(Ellison and Graves),Neognathodus medexultimus Merrill。尽管此次发现的牙形刺化石很少,但它们多为早石炭世谢尔普霍夫期至晚石炭世莫斯科期早期的典型分子,对确定相应地层时代意义重大。(3)基于以上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在觉罗塔格造山带的石炭系中建立了7个四射珊瑚组合:南北大沟组Zaphrentites-Meniscophyllum组合;雅满苏组二段Gangamophyllum-Palaeosmilia组合;Siphonodendron irregulare-Aulina rotiformis组合;Lithostrotionella组合;雅满苏组三段Koninckophyllum-Bothrophyllum组合;土古土布拉克组Psedozaphrentoides zhaoi组合;企鹅山组Cystophora-Vesiorionastraea组合。4个(虫筳)带:雅满苏组三段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Profusulinella parva带;沙泉子组Paraeofusulina imporplana-Eofusulina trianguliformis带;底坎尔组Fusulinella-Fusulina带;企鹅山组Triticites带。(4)结合在雅满苏组一段、二段和土古土布拉克组中获得的336.3±3.0 Ma、331.3±2.1 Ma、322.6±1.5 Ma、311.0±1.7 Ma等有效锆石U-Pb年龄,本文认为南北大沟组为杜内期晚期-维宪期早期,雅满苏组为维宪期-巴什基尔期,沙泉子组为莫斯科期早期,土古土布拉克组为莫斯科期中晚期,苦水组为维宪期晚期-莫斯科期中期,底坎尔组为莫斯科期中期,企鹅山组灰岩段为卡西莫夫期-格舍尔期早期。本次研究对雅满苏组的时代延续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往由于对建组地区该组上部的沉积间断认识不充分而将其归为早石炭世,此次工作发现了其与上覆沙泉子组平行不整合接触证据,并依据产出的(虫筳)类、牙形刺等古生物化石将其时代准确的限定在维宪期-巴什基尔期。另外,企鹅山组灰岩段中丰富的(虫筳)类和四射珊瑚动物群对本组的时代延续也有了更准确的约束,即可以延续至晚石炭世格舍尔期。(5)从目前发现的生物面貌上来看,早石炭世的四射珊瑚动物群特征为北方型(如Gangamophyllum)、特提斯型(如Kueichouphyllum)混生,世界性的分子(Palaeosmilia,Lithostrotion,Siphonodendron,Dibunophyllum等)较多,单体四射珊瑚为主;而到了晚石炭世,研究区占优势的生物群主要为块状复体四射珊瑚,以北方大区俄罗斯地区的生物(Cystophora,Vesiorionastraea),混有我国华南地区的分子(Huananophyllum,Nephelophyllum)为特征,世界性分子(Caninia,Koninckophyllum,Timania)较少,总体显示该时期生物群特征更接近北方大区,与莫斯科盆地、顿涅茨盆地有着很强的生物交流。(6)综合东天山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石炭纪沉积资料,本文建立了东天山地区觉罗塔格造山带和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详细的石炭纪地层对比。石炭纪东天山地区存在明显的南北沉积分异的特征。早石炭世杜内期晚期至格舍尔期,觉罗塔格造山带总体为海相沉积(南北大沟组,雅满苏组,沙泉子组,土古土布拉克组,底坎尔组,梧桐窝子组和企鹅山组),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苦水组下部)和陆相沉积(脐山组)。博格达-哈尔里克带的博格达地层小区古地理演化相对复杂,早石炭世东部局部存在陆相沉积(七角井组上部和柳树沟组),但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晚石炭世时,海水已完全从东部退去,仅在中西部存在残留的滨浅海沉积(祁家沟组)。(7)在早石炭世维宪期晚期的雅满苏组中发育丛状四射珊瑚Siphonodendron生物层;晚石炭世卡西莫夫期-早格舍尔期企鹅山组中发育叶状藻礁。后者生物分异度和丰度远高于前者,并且代表了觉罗塔格造山带,乃至东天山地区最晚的正常海相沉积记录。以往报道的生物建隆一般都发育在相对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或台地边缘地区,相较于本例明显不同。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的同类生物层相比,雅满苏组中的Siphonodendron生物层生物组成相对单一,受当地的构造-火山作用控制明显。企鹅山组中的叶状藻礁在全球其他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分布,但研究区的建造发育同样也主要受到局部的构造-火山作用控制。觉罗塔格造山带早、晚石炭世造礁生物及其生物建隆的变化和全球其他地区石炭纪的演替一样,早石炭世为珊瑚动物,晚石炭世晚期为叶状藻类,表明石炭纪的造礁生物及其相关的生物建隆在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演化是一致的。这种演替变化可能和石炭纪南半球的冈瓦纳冰川活动有关。
李九梅[6](2018)在《塔里木盆地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及寒武-奥陶系构造古地貌重建》文中指出玉北及邻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重要的油气储层,本文通过对研究区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解析,建立了三维构造模型,对玉北及邻区重要断裂带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平衡剖面分析,揭示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针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构造特征,使用印模法和残厚法,结合古水深校正,重建加里东中期早幕至海西早期构造古地貌;并分析了构造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该区断裂主要分为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膏盐岩层之下的铲状逆冲断裂,寒武系膏盐岩之上的逆冲滑脱断裂。研究区东部较中西部地区断裂发育时间早,变形剧烈。在玉北东部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空间上断裂的走向基本为NE向,玉北1断裂带和玉东3断裂带具有分段性,说明不同层系内的断裂受控因素不同。玉北及邻区在加里东中期早幕、I幕为向北倾的斜坡,整体为南高北低格局;加里东中期III幕整体隆升剥蚀,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范围缺失志留-中泥盆统,仍处于区域隆升阶段,玉北地区整体为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海西晚期为稳定沉积期,玉北地区整体仍为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喜马拉雅期巴麦地区整体反转,麦盖提为向南倾斜坡,玉北地区为北东高,南西低的构造格局。通过计算单井古水深,玉北地区蓬莱坝组主要发育局限台地相,东部水深范围在3.734.02 m。鹰山组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水深范围在4.8850 m,其中东部断洼为汇水区,水深在20.1049.97 m;中部水深较浅,水深在4.889.86 m。蓬莱坝组和鹰山组沉积时,玉北地区为南高北低格局,水体主要分布在北部,玉北地区中部和南部遭受风化剥蚀。构造古地貌恢复表明,玉北地区在加里东中期早幕时南西部发育岩溶高地,中部发育岩溶斜坡,北部及北东部发育岩溶洼地;加里东中期I幕时中部以南发育岩溶高地,中部及南西部发育岩溶斜坡,西部皮山北新1井-皮山北2井一带呈条带状发育岩溶洼地;加里东中期III幕东部及中部以南发育岩溶高地,中北发育岩溶斜坡,西部则发育岩溶洼地;海西早期东部岩溶高地成条带状分布,中部发育岩溶斜坡,西部为岩溶洼地。从加里东中期早幕至海西早期,和田古隆起核部向东转移,岩溶高地迁移与之具有一致性。玉北地区中部自加里东中期早幕至海西早期构造古地貌处于岩溶斜坡,遭受强烈剥蚀,是有利的岩溶发育带;蓬莱坝组和鹰山组风化壳岩溶以及东部断裂带褶皱翼部是有利勘探领域。
吴鸿翔[7](2018)在《塔西南山前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侏罗—白垩系沉积的控制》文中指出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晚古生代末期塔里木盆地北缘古亚洲洋的关闭和晚三叠世青藏高原内部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形成,对塔里木盆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塔西南山前露头区中生代地层分布详细的野外考察和盆地覆盖区钻井资料的整理,结合对盆-山结合带清晰地震剖面的详细解释,开展塔西南山前古构造特征及侏罗-白垩纪沉积充填过程研究,以期揭示前侏罗纪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地质资料和地震数据表明,三叠纪末期塔里木盆地北缘南天山山前地区发育东西向古隆起,古隆起的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末南天山的碰撞造山和早侏罗世塔拉斯—费尔干纳走滑断裂的初始活动有关;晚三叠世,西昆仑山前发育前陆褶皱冲断带,冲断带根部发育基底卷入构造,锋带发育叠瓦状构造,冲断带前锋位置与新生代构造前锋位置相近。古生界受逆冲断裂控制,形成一系列北陡南缓的背斜隆起。褶皱冲断带受地表风化剥蚀作用,背斜核部形成北陡南缓的古隆起,而断层破碎带形成南陡北缓的洼地。早—中侏罗世时期,南天山山前受右旋走滑断裂控制发育裂陷盆地群;而西昆仑山前则受控于晚三叠世造山后伸展作用,发育四个箕状断陷盆地。塔西南山前三叠纪末的古地貌特征与早—中侏罗世形成的断陷盆地形态共同控制了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表现为早—中侏罗世沉积主要受控于断陷盆地的规模形态,而晚侏罗—早白垩世的沉积则主要受控于晚三叠世形成的古地貌形态,直到晚白垩世,塔西南山前的古地貌形态才没有起到控制作用。
李小强,王嘉伟[8](2016)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皮亚曼—布雅一带晚石炭世腕足类动物及沉积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皮亚曼—布雅一带阿孜干组和塔哈奇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其中的腕足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腕足类化石11属15种,分属于石燕贝目、长身贝目、扭月贝目和小嘴贝目。基于岩性组合和腕足类化石的特征,推测皮亚曼—布雅一带在晚石炭世中晚期的环境比较温暖,水体动荡、较浅,属于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期间发生2次海退,其沉积记录分别位于阿孜干组上部与塔哈奇组顶部。
李鹏涛[9](2016)在《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二叠系南闸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沉积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在野外剖面、钻井岩芯观察基础上,结合各类测试分析资料系统对中央隆起带南闸组开展了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1)充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对南闸组不同地层分区地层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在单井及井间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研究了南闸组平面分布特征。(2)在各类沉积微相识别标志基础上,将中央隆起带南闸组划分为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沉积相,其中局限台地进一步划分为潮上、潮间、泻湖和浅滩,开阔台地进一步划分为浅滩和滩间。(3)通过中央隆起带南闸组灰岩和颗粒灰岩厚度图,结合地震相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南闸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由东向西南具有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的展布特征,并建立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的沉积模式。(4)系统研究了南闸组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特征。认为南闸组为“低—中孔、低—中渗”储层,以发育颗粒灰岩、晶粒云岩为特征,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和晶间孔。
李世臻,康志宏,孟苗苗[10](2014)在《塔里木西南地区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西南地区二叠系分布广泛,认识其沉积和演化特征对分析二叠系油气资源潜力意义重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山前露头剖面观测、盆地钻测井解释、岩心观察、样品分析测试等,认为二叠系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坪、浅海混积陆棚、三角洲、冲积扇、滨浅湖相等多种沉积相类型。分析塔里木西南地区二叠系下、中、上统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认为从早二叠世至晚二叠世,其为一个从海洋到陆地的演化过程,演化受控于海平面变化、构造活动、沉积物源供给和气候变化。不同时期,主控因素不同。下二叠统的形成受控于海平面处于相对高水位;中二叠统的形成受控于海平面下降和火山活动,海平面下降导致气候逐渐炎热干燥;上二叠统的形成受控于构造活动,构造活动导致地形变化和沉积物源的供给。
二、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塔西南叶城凹陷石炭纪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混积岩研究现状 |
1.2.3 塔西南坳陷叶城凹陷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 |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背景 |
2.4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3章 叶城凹陷石炭系地层分布特征及划分对比 |
3.1 叶城凹陷西北缘石炭系剖面描述 |
3.1.1 霍什拉甫剖面 |
3.1.2 棋盘剖面 |
3.2 叶城凹陷东南缘石炭系剖面描述 |
3.2.1 克孜里奇曼剖面 |
3.2.2 杜瓦剖面 |
3.2.3 阿其克剖面 |
3.3 叶城凹陷石炭系地层划分对比 |
3.3.1 厚度对比 |
3.3.2 岩性及古生物对比 |
第4章 岩相特征及沉积相标志 |
4.1 碳酸盐岩的划分原则 |
4.2 混积岩的划分原则 |
4.3 主要岩相类型 |
4.3.1 碳酸盐岩岩相 |
4.3.2 混积岩岩相 |
4.4 沉积构造标志 |
4.4.1 碳酸盐岩沉积构造标志 |
4.4.2 其他沉积构造标志 |
4.5 古生物标志 |
4.5.1 海相化石组合特征 |
4.5.2 海陆过渡化石组合特征 |
第5章 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
5.1 沉积相划分方案及原则 |
5.2 沉积相类型 |
5.2.1 混积陆棚相 |
5.2.2 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 |
5.3 沉积相模式及横向展布特征 |
5.3.1 混积陆棚沉积模式 |
5.3.2 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 |
5.3.3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5.4 沉积相平面展布 |
5.4.1 研究区早石炭世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5.4.2 研究区晚石炭世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6章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疆莎车县霍什拉甫石炭系柱状剖面图 |
附录B 叶城县棋盘石炭系柱状剖面图 |
附录C 皮山县克孜里奇曼石炭系柱状剖面图 |
附录D 和田小区杜瓦石炭系柱状剖面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塔西南盆地 |
1.2.2 西昆仑造山带 |
1.2.3 副特提斯海海退、区域构造活动及干旱化的关系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塔里木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塔西南盆地格架及构造变形特征 |
2.1.3 西昆仑造山带 |
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
2.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
2.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3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过程 |
3.1 克里阳沉积剖面 |
3.1.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4 西域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5 沉积相解释 |
3.1.6 沉积充填过程 |
3.2 喀什塔什剖面 |
3.2.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2.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2.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2.4 沉积相解释 |
3.2.5 沉积充填过程 |
3.3 阿尔塔什剖面 |
3.3.1 野外特征及沉积相解释 |
3.3.2 沉积充填过程 |
3.4 小结 |
4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分析 |
4.1 采样及测试 |
4.2 分析方法 |
4.3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4.3.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
4.3.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
4.4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
4.4.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
4.4.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
4.5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4.5.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
4.5.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
4.6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
4.6.1 潜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
4.6.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
4.6.3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物源区对比分析 |
4.7 小结 |
5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降过程 |
5.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构造解释 |
5.1.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 |
5.1.2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 |
5.1.3 山前冲断带变形特征 |
5.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和结果 |
5.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 |
5.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结果 |
5.3 塔西南盆地沉降分析 |
5.4 小结 |
6 西昆仑造山带-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沉降协同演化及其对青藏高原西北缘隆升过程的启示 |
6.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及地层年代格架 |
6.1.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 |
6.1.2 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确立 |
6.2 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过程及其与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的协同演化 |
6.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 |
6.2.2 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及其与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的协同演化 |
6.3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生长过程的启示 |
6.3.1 对于塔里木板块陆内下插的启示 |
6.3.2 对于高原生长的启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塔西南地区油气地质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5.1 完成工作量 |
1.5.2 主要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油气勘探历程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构造演化特征 |
第3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 |
3.1 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
3.1.1 烃源岩特征 |
3.1.2 烃源岩综合评价 |
3.2 储层特征 |
3.3 盖层特征 |
3.4 储盖组合特征 |
3.5 油气田(藏)特征 |
第4章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 |
4.1 本次盆地模拟采用的技术方法 |
4.1.1 地史模拟方法 |
4.1.2 热史模拟方法 |
4.1.3 生排烃史模拟方法 |
4.2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关键参数 |
4.2.1 Ro-深度关系曲线 |
4.2.2 有机碳恢复系数 |
4.2.3 产烃率参数 |
4.2.4 孔隙度-深度关系式 |
4.2.5 地层残余厚度与剥蚀量 |
4.2.6 有效烃源岩的确定 |
4.2.7 其它关键参数 |
4.3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方案与过程 |
4.3.1 盆地模拟方案 |
4.3.2 模拟计算过程 |
4.4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结果 |
4.4.1 地、热史模拟结果 |
4.4.2 生排烃量与生烃高峰期 |
4.4.3 生烃中心与平面运聚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5.1 复杂剖面油气运聚模拟技术 |
5.2 塔西南坳陷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 |
5.2.1 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方案 |
5.2.2 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过程 |
5.3 塔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重建 |
5.3.1 A-A’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5.3.2 B-B’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5.3.3 C-C’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5.3.4 D-D’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油气富集特征与有利区带 |
6.1 油气资源潜力 |
6.2 油气成藏匹配条件 |
6.2.1 山前带 |
6.2.2 斜坡区 |
6.3 油气富集特征 |
6.3.1 山前冲断带、斜坡区上近源分布富集 |
6.3.2 有效油源断裂、区域不整合控制富集 |
6.3.3 优质储盖组合及稳定配套圈闭中富集 |
6.3.4 构造背景下多期成藏、晚期调整富集 |
6.4 有利勘探区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 |
1.2.2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3 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4 塔西南坳陷构造与油气地质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2 沉积地层 |
2.2.1 古生代地层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油气勘探概况 |
第三章 塔西南坳陷构造特征 |
3.1 褶皱特征 |
3.2 断裂特征 |
3.2.1 逆冲推覆构造 |
3.2.2 断裂转折褶皱 |
3.2.3 双重构造 |
3.2.4 三角带构造 |
3.3 不整合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新生代构造事件期次及其响应 |
4.1 甫沙-克里阳地区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4.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
4.1.2 样品采集与测试过程 |
4.1.3 测试结果分析 |
4.1.4 热演化历史模拟 |
4.2 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地质响应 |
4.2.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 |
4.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
4.2.3 晚白垩世-古新世晚期 |
4.2.4 渐新世中期-中新世中期 |
4.2.5 中新世晚期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历史 |
5.1 平衡剖面简介 |
5.2 平衡剖面的编制 |
5.2.1 选取地质剖面 |
5.2.2 编制过程 |
5.3 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要素 |
6.1 烃源岩特征 |
6.1.1 烃源岩厚度 |
6.1.2 有机质丰度 |
6.1.3 有机质类型 |
6.1.4 有机质成熟度 |
6.2 储集层特征 |
6.2.1 沉积相与厚度特征 |
6.2.2 岩石学特征 |
6.2.3 孔喉特征 |
6.2.4 孔隙类型 |
6.2.5 成岩作用 |
6.2.6 孔隙演化 |
6.3 盖层特征 |
6.3.1 厚度特征 |
6.3.2 岩性特征 |
6.4 储盖组合特征 |
6.5 圈闭特征 |
6.6 输导体系特征 |
6.7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7.1 岩相学特征 |
6.7.2 均一温度特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7.1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
7.1.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影响 |
7.1.2 构造演化对储集层的影响 |
7.1.3 构造演化对盖层的影响 |
7.1.4 构造演化对圈闭的影响 |
7.1.5 构造演化对输导体系的影响 |
7.1.6 构造演化对成藏时间的影响 |
7.2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7.2.1 典型油气藏成藏过程剖析 |
7.2.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地层研究现状和进展 |
1.1.1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 |
1.1.2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地层划分沿革 |
1.1.3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古生物学及生物地层研究进展 |
1.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方案和工作量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1 觉罗塔格造山带大地构造背景 |
2.2.2 觉罗塔格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
2.3 研究区地层区划及地层出露 |
第三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岩石地层序列 |
3.1 下石炭统南北大沟组(C_(1n)) |
3.2 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C_(1-2y)) |
3.3 上石炭统沙泉子组(C_(2s)) |
3.4 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C_(2t)) |
3.5 下石炭统-上石炭统苦水组(C_(1-2k)) |
3.6 上石炭统企鹅山组(C_2q)和底坎尔组(C_2d) |
第四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
4.1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主要生物门类 |
4.1.1 牙形刺 |
4.1.2 有孔虫 |
4.1.3 (虫筳)类 |
4.1.4 四射珊瑚 |
4.2 生物地层及地质年代 |
4.2.1 (虫筳)带 |
4.2.2 四射珊瑚组合 |
4.3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归属 |
4.3.1 锆石测年结果 |
4.3.2 觉罗塔格造山带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 |
第五章 东天山地区石炭纪地层对比 |
5.1 东天山各地层分区的石炭系 |
5.1.1 博格达地层小区 |
5.1.2 莫钦乌拉地层小区 |
5.2 东天山各区石炭系对比 |
第六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建隆 |
6.1 阿奇山-雅满苏带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Siphonodendron生物层 |
6.1.1 Siphonodendron生物层类型 |
6.1.2 Siphonodendron生物层组成 |
6.1.3 Siphonodendron生物层所在灰岩段的沉积相分析 |
6.1.4 控制Siphonodendron生物层生长的因素 |
6.1.5 Siphonodendron生物层对比 |
6.2 小热泉子-镜儿泉带上石炭统企鹅山组叶状藻礁 |
6.2.1 造礁生物 |
6.2.2 企鹅山组叶状藻礁中的微相类型 |
6.2.3 晚石炭世企鹅山组藻粘结灰岩生物建隆的发育模式 |
6.2.4 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叶状藻生物建隆的对比 |
6.3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建隆发现的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塔里木盆地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及寒武-奥陶系构造古地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古隆起 |
1.3.2 古构造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3 古地貌重建 |
1.3.4 古岩溶 |
1.3.5 塔里木盆地古岩溶研究现状 |
1.3.6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 |
1.4.2 关键构造变革期古构造恢复 |
1.4.3 关键构造变革期构造古地貌恢复及地质模型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工区概况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地层展布 |
2.4 玉北及邻区主要构造特征 |
第3章 玉北及邻区断裂解析 |
3.1 玉北及邻区主要断裂带特征 |
3.1.1 断裂样式 |
3.1.2 断裂期次 |
3.1.3 断裂分期分布 |
3.2 玉北地区重点区块断裂构造模型 |
3.2.1 构造模型原理 |
3.2.2 构造模型流程 |
3.2.3 构造模型断裂演化机制 |
3.2.4 构造模型的应用 |
3.3 断裂活动主控因素分析 |
3.3.1 基底先存构造行迹或基底断裂的控制作用 |
3.3.2 盐构造的调节作用 |
3.3.3 构造应力的叠加与转换 |
3.3.4 不整合面的限制作用 |
第4章 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4.1 关键构造变革期 |
4.2 平衡剖面分析 |
4.2.1 平衡剖面的理论基础 |
4.2.2 平衡剖面方法流程 |
4.3 古构造研究基础 |
4.3.1 地震解释 |
4.3.2 剥蚀量估算 |
4.3.3 古埋深恢复及特征 |
4.4 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4.4.1 近南北向构造演化特征 |
4.4.2 近东西向构造演化特征 |
4.5 构造演化差异 |
4.5.1 玉北及邻区南北段演化差异 |
4.5.2 玉北及邻区东西段演化差异 |
第5章 构造古地貌恢复及对岩溶作用的控制 |
5.1 岩溶古地貌单元划分及特征 |
5.2 构造古地貌恢复方法 |
5.2.1 古地貌分析的理论基础 |
5.2.2 印模法 |
5.2.3 自厚度法 |
5.2.4 古水深校正 |
5.3 玉北地区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 |
5.3.1 加里东中期早幕岩溶古地貌 |
5.3.2 加里东中期I幕岩溶古地貌 |
5.3.3 加里东中期III幕岩溶古地貌 |
5.3.4 海西早期岩溶古地貌 |
5.4 岩溶古地貌单元迁移及特征 |
5.5 构造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控制 |
5.5.1 构造抬升-沉降差异 |
5.5.2 构造古地貌差异 |
5.5.3 断裂体系及伴生裂缝对岩溶的控制 |
5.5.4 玉北地区有利岩溶储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塔西南山前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侏罗—白垩系沉积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2 塔西南山前区域地质概况 |
2.1 塔西南地区构造背景 |
2.2 塔西南地区沉积地层划分 |
2.2.1 古生界发育特征 |
2.2.2 中生界发育特征 |
2.2.3 新生界发育特征 |
3 塔西南山前侏罗—白垩纪前古构造—古地貌特征研究 |
3.1 南天山山前侏罗—白垩纪前古构造—古地貌特征研究 |
3.1.1 南天山山前侏罗—白垩纪前基底分布特征 |
3.1.2 南天山山前侏罗—白垩纪前古地貌特征 |
3.2 西昆仑山前侏罗—白垩纪前古构造特征研究 |
3.2.1 古构造—古地貌特征的识别 |
3.2.2 三叠纪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 |
3.3 古构造对古地貌的控制研究 |
4. 塔西南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研究 |
4.1 中生界构造层特征 |
4.2 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 |
4.2.1 南天山前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 |
4.2.2 西昆仑山前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 |
5 塔西南山前中生代古构造、古地貌对侏罗—白垩纪沉积的控制研究 |
5.1 塔西南山前侏罗—白垩系厚度分布 |
5.1.1 塔西南山前侏罗系厚度分布特征 |
5.1.2 塔西南山前下白垩统厚度分布特征 |
5.1.3 塔西南山前上白垩统厚度分布特征 |
5.2 塔西南山前古地貌对侏罗—白垩系沉积相的控制 |
5.3 塔西南山前侏罗—白垩系的沉积充填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皮亚曼—布雅一带晚石炭世腕足类动物及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概况 |
2 化石系统描述 |
3 古环境分析 |
3.1 腕足类化石的沉积环境意义 |
3.2 岩性、岩相对比 |
3.2.1 阿孜干组 |
3.2.2 塔哈奇组 |
4 结论 |
(9)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二叠系南闸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
1.2.3 南闸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特征 |
2.1.1 震旦纪-早、中泥盆世构造旋回 |
2.1.2 晚泥盆世-三叠纪构造旋回 |
2.1.3 侏罗纪-白垩纪构造旋回 |
2.1.4 古近纪-新近纪构造旋回 |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塔西南地层分区 |
2.2.2 柯坪地层分区 |
2.2.3 阿尔金地层分区 |
2.3 南闸组地层划分及特征 |
2.3.1 南闸组岩石地层特征 |
2.3.2 平面分布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颜色标志 |
3.1.2 岩石相标志 |
3.1.3 沉积构造标志 |
3.1.4 测井相标志 |
3.1.5 地震相标志 |
3.2 沉积相类型划分 |
3.3 南闸组沉积相发育特征 |
3.3.1 局限台地沉积相 |
3.3.2 开阔台地沉积相 |
第4章 南闸组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 |
4.1 地震相参数的选取 |
4.2 地震相平面分布 |
4.3 南闸组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5章 沉积相平面分布及沉积模式 |
5.1 二叠纪古地理背景 |
5.1.1 早二叠世古地理背景 |
5.1.2 晚二叠世构造古地理特征 |
5.2 南闸组沉积相横向对比 |
5.3 南闸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3.1 颗粒灰岩厚度平面分布 |
5.3.2 灰岩厚度平面分布 |
5.3.3 南闸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 南闸组沉积相模式 |
第6章 储层特征及分布研究 |
6.1 南闸组有利储层类型 |
6.2 储层特征研究 |
6.2.1 储集岩岩性特征 |
6.2.2 储集岩物性特征 |
6.2.3 储集岩孔隙类型 |
6.3 台内滩储集体沉积演化过程中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
6.3.1 理论模式 |
6.3.2 滩相储层与岩性圈闭形成的关系 |
6.3.3 研究区实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塔里木西南地区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主要沉积相类型 |
2.1 开阔台地相 |
2.2 局限台地相 |
2.3 浅水混积陆棚 |
2.4 潮坪相 |
2.5 滨浅湖相 |
2.6 冲积扇相 |
2.7 三角洲相 |
3 沉积体系发育及演化 |
3.1 下二叠统 |
3.2 中二叠统 |
3.3 上二叠统 |
4 沉积环境演化控制因素 |
5 结论 |
四、齐姆根——桑株河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及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塔西南叶城凹陷石炭纪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D]. 阿衣登古丽·托汗. 新疆大学, 2021
- [2]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D]. 李春阳. 浙江大学, 2020
- [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D]. 张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廖晓. 西北大学, 2018(01)
- [5]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D]. 黄兴.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6]塔里木盆地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及寒武-奥陶系构造古地貌重建[D]. 李九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7]塔西南山前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侏罗—白垩系沉积的控制[D]. 吴鸿翔. 浙江大学, 2018(08)
- [8]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皮亚曼—布雅一带晚石炭世腕足类动物及沉积环境[J]. 李小强,王嘉伟. 地质通报, 2016(09)
- [9]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二叠系南闸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D]. 李鹏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10]塔里木西南地区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化[J]. 李世臻,康志宏,孟苗苗. 新疆地质,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