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褐藻硫酸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构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菁雯[1](2021)在《发酵酶解法制备两种海藻多糖及其保湿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藻和龙须菜是重要的经济海藻,在我国分布广、产量高,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海藻多糖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在化妆品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多糖提取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且有研究表明,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分子量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寻找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海藻低聚糖的制备方法,建立多糖分子量与活性间的构效关系,成为海藻多糖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本论文在产酶菌株筛选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微生物发酵耦合酶解法从铜藻和龙须菜中制备低聚糖的方法,并进一步考察了两种海藻糖的分子量与其在吸湿保湿和抗氧化活性方面的关系,以期为从海藻中高效、环保、低成本制备低聚糖及其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水浸提+化学降解法制备两种海藻糖的工艺。分别以龙须菜、铜藻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醇沉和H2O2-超声联合降法制备海藻多糖。结果显示,100℃热水浸提2 h,龙须菜多糖得率为12.13%,铜藻多糖得率为4.98%。经过H2O2-超声联合降解3 h后进行超滤,分离获得截留分子量为>10 kDa、3~10 kDa和<3 kDa的多糖组分,龙须菜多糖各组分的收率分别为75.48%、5.27%和15.36%;铜藻多糖各组分收率分别为69.80%、6.32%和20.38%。(2)发酵酶解法制备两种海藻多糖的工艺。此部分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发酵法,即在检测多糖裂解酶活性的基础上,选用酶活高的菌株直接进行发酵,利用菌株自身分泌的胞外酶实现多糖的降解;第二种工艺是先酶解再耦合菌株发酵酶解的方法,即先采用0.3%的纤维素酶和1.0%的果胶酶对原料进行前处理,再进行发酵。直接发酵法研究结果显示:龙须菜分别采用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70006)和黑曲霉(As3350)两种菌株进行发酵,假交替单胞菌发酵60 h,获得截留分子量>10 kDa、3~10 kDa和<3 kDa的龙须菜多糖的收率分别为48.82%、16.38%和29.63%;采用黑曲霉发酵72 h,获得三种截留分子量的龙须菜多糖组分收率分别为49.70%、16.05%和28.23%。以铜藻为底物分别采用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70056)和黑曲霉(As3350)两种菌株进行发酵,采用假交替单胞菌发酵48 h后,发酵液经膜分离后获得截留分子量>10 kDa、3~10 kDa和<3kDa的三个多糖组份的收率分别为78.33%、6.83%和11.03%;采用黑曲霉发酵96 h,获得三种截留分子量的铜藻多糖组分收率分别为73.50%、11.34%和11.34%。酶解前处理耦合菌株发酵工艺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种酶水解2.5 h后再采用假交替单胞菌发酵48 h,获得截留分子量>10 kDa、3~10 kDa和<3 kDa的龙须菜多糖收率分别为60.93%、10.77%和24.38%;酶解2.5 h后再采用黑曲霉发酵72 h,获得的三种龙须菜多糖收率分别为56.64%、14.55%和24.54%。以铜藻为底物,先酶解2.5h再采用假交替单胞菌发酵36 h,获得截留分子量>10 kDa、3~10 kDa和<3 kDa的多糖组分收率分别为71.27%、10.95%和12.38%;酶解2.5 h耦合黑曲霉发酵72 h,获得的三个不同截留分子量的多糖组分收率分别为75.71%、8.29%和8.12%。上述结果分析可见,同等条件下两种菌发酵酶法制备低分子龙须菜多糖的效果要好于铜藻多糖,3 kDa以下的低聚糖占比接近30%,也高于化学降解法的收率,但是先酶解处理再耦合菌株发酵工艺相比于直接发酵工艺,没有优势。(3)不同分子量海藻多糖吸湿保湿活性研究。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范围为>10kDa、3~10 kDa和<3 kDa的两种海藻多糖,以甘油和透明质酸为对照,考察不同分子量多糖的吸湿和保湿活性。吸湿结果显示,两种多糖均在截留分子量<3 kD的组分吸湿效果最好,其中龙须菜多糖的吸湿率最大达到52.66%,为透明质酸70.2%、甘油的57.57%,比截留分子量为>10 kDa和3~10 kDa两个组分高47.3%和24.58%(P<0.05);铜藻多糖组分吸湿率最大为79.66%,达到甘油的87.08%,高于透明质酸6.2%,比截留分子量为>10 kDa和3~10 kDa两个组分高120.05%和39.43%(P<0.05)。保湿结果显示,龙须菜多糖截留分子量<3 kDa的组分保湿率最大,为88.09%,达到透明质酸保湿率的97.59%、甘油保湿率的96.33%,比截留分子量为>10 kDa和3~10 kDa两个组分高3.6%和3.72%(P<0.05);铜藻多糖分子量>10 kDa的组分保湿率最大,为90.59%,与透明质酸、甘油及另外两个组分的保湿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4)不同分子量海藻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分别采用分子量范围为>10 kDa、3~10 kDa和<3 kDa的两种海藻多糖,通过检测多糖组分对DPPH、·OH、O2-的清除率及其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考察两种海藻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组分的两种海藻多糖对DPPH、·OH和O2-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活性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同的组分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效果。在最大添加浓度2.5 mg/m L时,3~10 kDa分子量范围的龙须菜多糖对DPPH和O2-的清除效果最好,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3.89%和41.47%,分别达到抗坏血酸对照组的55.58%和41.76%。<3 kDa分子量范围的龙须菜多糖对·OH的清除率最大为61.92%,为对照组的62.88%;铜藻多糖截留分子量>10 kDa的组分在2.5 mg/m L浓度时对DPPH的清除率最大为98.42%,比对照组高0.15%(P<0.05);<3 kDa的组分对·OH和O2-的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分别为69.30%、77.78%,为对照组的70.43%和78.34%;3~10 kDa分子量范围的铜藻多糖总抗氧化效果最好。
严尚隆[2](2021)在《长松藻多糖降解、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海藻多糖种类多样,来源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重要的天然活性大分子物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长松藻(Codium cylindricum Holmes)是富含多种生物营养成分的绿藻,广泛分布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目前,长松藻主要用作饲料和饵料,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国内外关于长松藻多糖的研究较少。同时,天然多糖的分子量较大,在机体细胞内的活性作用受到限制。因此,本课题以长松藻为原料,通过两种超声辅助过氧化氢降解法制备小分子多糖,研究多糖的理化性质与结构表征,评估多糖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旨在为长松藻多糖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多糖降解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为:1.多糖提取、降解与理化性质研究。水提醇沉法提取长松藻多糖,计算提取得率为8.21±0.57%。运用两种超声辅助过氧化氢复合降解法制备小分子降解多糖,收回率分别为82.46±1.02%与76.39±1.43%。通过不同方法分别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硫酸根含量及糖醛酸含量。结果表明,降解多糖总糖含量、硫酸根含量及糖醛酸含量均有所提高,而蛋白质含量降低。此外,对多糖的溶解度、粘度、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分析降解前后多糖性质变化。经过降解处理后,多糖的溶解度和粘度明显改善,20°C条件下,多糖溶解时间从34.83 min降低至3.17和2.52 min;粘度从13.75降低至4.70和3.24 Pa·s。多糖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显示,降解多糖的平均粒径与电位降低,多糖溶液从聚集趋向分散。2.表征多糖结构,分析多糖结构差异。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渗透色谱法、PMP衍生化-高效液相质谱法、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核磁共振波谱测定多糖的结构。结果显示:长松藻多糖为硫酸化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含有α和β构型糖苷键;降解处理后,多糖基本结构未受到明显破坏,而分子量显着降低,从50.75 k Da降低至15.07和8.47 k Da。表面形貌和表观构象扫描结果表明,降解多糖表面出现碎片化,同时分子聚集程度降低,分子分布散乱。3.多糖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通过自由基清除率以及铁还原力评价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长松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降解处理后,多糖抗氧化活性显着提升,尤其是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值从3.854降低至1.161和0.5515 mg·m L-1。体外降血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降解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长松藻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增强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多糖样品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强弱顺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相契合,均与多糖分子量成反比。
赵圆圆[3](2020)在《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杏鲍菇是一种在我国被广泛栽培的食药兼备的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据报道,杏鲍菇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预防糖尿病及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但对其功效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降脂机理的研究浅显。本论文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使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多糖(PEP)。通过纯化得到三种组分的多糖PEP1-A、PEP2-A和PEP3-A,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鉴于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的结果,选择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多糖PEP进行抗疲劳和降脂活性研究;通过常规生化指标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发现PEP具有抗疲劳和降脂功效。通过LC-MS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技术分别从代谢组学方面、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具体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层面研究了 PEP降脂机制。发现PEP通过调节氨基酸、脂肪酸和其它内源性化合物变化,及它们所参与的多种代谢通路共同发挥作用来降脂;AMPK-ACC通路中PEP降脂机制是通过调节AMPK、ACC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起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提取PEP的最佳工艺参数,测定了 PEP的水合性质,并通过分离纯化得到PEP1-A、PEP2-A和PEP3-A三种多糖组分,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的多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发现纯化后的组分除多糖含量升高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都有所减少。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到PEP得率最高的工艺参数,当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料液比为1:50(g/mL)时获得的杏鲍菇多糖得率最高,达到7.52%。测定PEP总糖、蛋白、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7.84%、4.42%、0.28%。PEP的水溶性是45.8%,持水力为19.7 g/g,膨胀力为24.00 mL/g。(2)初步表征了 PEP1-A,PEP2-A 和 PEP3-A 的结构。PEP1-A、PEP2-A和PEP3-A的单糖组成中都有不同含量的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四种单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岩藻糖含量最少。此外PEP3-A含有1.39%的阿拉伯糖。紫外、红外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含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有吡喃糖环,PEP1-A糖残基通过β-糖苷键连接,PEP2-A和PEP3-A的糖残基通过α-糖苷键连接。甲基化结果表明PEP1-A的主链是由1,3-Glc(p)、1,4-Glc(p)、1,6-Gal(p)、1,6-Glc(p)连接而成,分支是 1,3,4-Glc(p)、1,2,6-Man(p)。PEP2-A的骨架是由 1,3-Glc(p)、1,4-Man(p)、1,6-Gal(p)连接,支链是 1,2,6-Glc(p)。PEP3-A 的骨架由 1,3-Glc(p)、1,6-Glc(p)、1,4-Man(p)、1,6-Gal(p)、1,6-Ara(p)连接,分支是1,3,6-Glc(p)、1,2,6-Glc(p)连接而成。扫描电镜观察得知,PEP1-A、PEP2-A和PEP3-A有相似的条形片状结构表征。由于自身带电荷、分子内作用力和多支链等原因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PEP1-A、PEP2-A、PEP3-A是无规则团状、岛屿状和谷堆状。(3)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在测定范围内,PEP、PEP1-A、PEP2-A、PEP3-A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比较PE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好。(4)抗疲劳活性中PEP对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变化没有显着影响,PEP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杏鲍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竭力游泳时间显着增加(p<0.05)。高、中、低剂量组竭力游泳时间的增加率分别为89.70%,75.12%和53.11%,其效果与实验范围内的灌胃剂量呈正相关。抗疲劳生化指标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P干预组降低BUN(尿素氮)、LD(乳酸)水平含量,降低LDH(乳酸脱氢酶)活性。(5)不同剂量的PEP灌胃高脂小鼠,小鼠体重、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切片都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的PEP组能显着降低小鼠体重,中、低剂量的PEP组体重降低不显着,说明灌胃浓度对体重变化有影响。小鼠的生化指标和酶学检测结果表明,在辛伐他汀和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的PEP处理组和高脂模型组比较发现,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都显着降低,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增高,其降低和升高程度与PEP含量呈剂量性关系。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能够预防食源性肥胖,且高剂量PEP降血脂的效果最好,中剂量PEP效果次之,低剂量PEP效果最低。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处理后,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脂肪空泡的数量和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减少和变小;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体积大小和数目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都有所减少,其中高剂量PEP组作用最佳。(6)通过LC-MS技术对各组小鼠的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阐明PEP的降脂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高脂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PEP组血清代谢物的组间有较好的分离度,说明PEP对高脂小鼠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可用于对高脂人群的预防和治疗。各组比较分析后寻找出PEP灌胃高脂小鼠后血清中代谢差异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胆碱、脂质变异体和其他内源性化合物及所参与的代谢通路的变化。发现甘油磷脂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等多条通路发生改变,表明不同剂量的PEP对肥胖引起的高脂血症的改善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7)对PEP介导的AMPK-ACC信号通路发挥的降脂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分析AMPK-ACC通路中关键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PEP具有降脂作用是通过上调pAMPK和pACC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调AMPK和ACC的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的,进而抑制高脂及并发症等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发现杏鲍菇子实体多糖具有抗疲劳和降脂的生物活性,并初步分析了 PEP1-A,PEP2-A和PEP3-A结构。从代谢组学层面、AMPK及ACC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层面阐明了 PEP降脂作用机制。为杏鲍菇多糖的深入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梦晴[4](2020)在《羊栖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羊栖菜,马尾藻科,别名海菜芽、鹿角尖等,在中国有较长的食用和药用历史。针对羊栖菜的降血糖研究已有报导,但大多数是通过采用动物实验验证提取成分的功效,鲜有从糖酶抑制的角度,特别是以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为目标从羊栖菜中筛选活性成分。本研究从羊栖菜中分离纯化可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组分,探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组分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为食源性降糖组分开发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羊栖菜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羊栖菜多糖,由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羊栖菜多糖的提取优化参数为:提取温度50℃、加酶量0.9%、pH 10、底物浓度4%、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羊栖菜粗多糖的提取率为11.51%。采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从羊栖菜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酸性多糖SFP-1。2、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SFP-1的半抑制浓度为0.681 mg/mL,效果优于阿卡波糖(1.308 mg/mL)。初步动力学研究其为可逆混合型抑制。同时,SFP-1具有较好的温度和酸碱稳定性,能在30~100℃和pH 3~10时保持较高的抑制活性。并且能够在模拟胃肠液中保持较好的抑制活性。通过荧光光谱、CD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SFP-1与α-葡萄糖苷酶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SF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固有荧光表现出静态猝灭作用,并在结合过程诱导了α-葡萄糖苷酶的构象变化。这些结果表明,SFP-1有可能成为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化学结构分析表明,SFP-1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63×103,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组成,其相对摩尔比为15.17:7.72:4.92:1.99:4.04:23.07。SFP-1的硫酸基含量为3.0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分析结果显示,SFP-1的糖链中同时具有α-型以及β-型糖苷键。由高碘酸氧化结果可知SFP-1糖链中可能含有1→或1→6糖苷键、1→2或1→4糖苷键;由Smith降解产物可知SFP-1糖链中一定含有1→4糖苷键。4、热重分析表明SFP-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原子力显微镜显示在溶液中的SFP-1以不规则颗粒结构存在,多糖单链的高度约为0.5-1.5 nm高于单个多糖链(0.1-1 nm)。这些结果表明SFP-1可能具有分支、发生缠绕,多糖分子中存在聚集现象,X射线衍射与刚果红试验分别表明SFP-1为无定型结构,并且无三螺旋的空间构象。
刘振华[5](2020)在《基于新型溶剂的褐藻胶提取剩余物分离及转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年产量居世界首位。海带除可用作食品外,相当一部分用于提取褐藻胶生产褐藻酸钠(海藻酸钠)。海带提胶后的剩余物(简称为海带渣)占海带干重的三分之一,数量十分巨大,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但会占用土地,还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海带渣中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研究如何绿色、有效地利用好海带渣这种独特的“蛋白纤维素”生物质资源,不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传统溶剂由于存在种种不足,新型可再生、低毒、易生物降解溶剂的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γ-戊内酯(GVL)、低共熔溶剂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其较强的溶解能力,在生物质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课题率先将两种新型“绿色”溶剂:GVL/H2O、低共熔溶剂应用于“蛋白纤维素”——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研究,系统探讨了两种新型溶剂对海带渣的组分分离过程,阐明了两种新型溶剂对两种分离产物粗蛋白质(CP)和粗纤维素(CC)的分离规律,初步揭示了两种新型溶剂对海带渣生物质的分离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分离得到的CP为原料,通过酶解将其转化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酶解物,并研究了组分分离处理对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特性的影响;以分离得到的CC为基材,通过低共熔溶剂和超声或固体酸相结合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纳晶纤维素(CNC),并研究了制得CNC的理化特性及转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将制得的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物与CNC添加入海藻酸钠获得了力学性能增强的海藻酸钠抗菌复合膜。去除钙质灰分后的海带渣中存在有两种大量组分—纤维素和蛋白质,其含量分别为52.3%和37.2%。所考察的GVL/H2O体系可以有效地对海带渣生物质进行组分分离,将其分离成CP和CC两种成分。体系中GVL的含量、分离温度和分离时间会对分离效果产生影响,当GVL含量50 wt%、分离温度140℃、分离时间3 h时,CP纯度和海带渣蛋白质收率较优。此时,CP纯度为66.3%,海带渣蛋白质收率为62.2%,CC纯度为79.7%,海带渣纤维素收率为92.4%。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分离过程中,海带渣蛋白质发生了降解;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分离过程未改变海带渣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导入新官能团;X-射线衍射(XRD)表征显示,分离过程没有改变海带渣中纤维素的晶型,海带渣与CC中纤维素的晶型均为纤维素I;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显示,分离前的海带渣呈不规则颗粒状、表面粗糙、结构相对紧凑,随着蛋白质的脱除,分离所得CC逐渐变得疏松多孔、暴露出内部结构,分离得到的CP在尺寸上要小的多,大多数颗粒尺寸远远小于100 μm。结果表明,GVL/H2O体系对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是一个温和的酸驱动过程,分离过程中,蛋白质的部分肽键会被打开,分子量降低,蛋白质分子从海带渣中溶出,并最终与CC分开。选取的5种低共熔溶剂咪唑/氯化胆碱(IM/CC1)、氯化胆碱/尿素(CC1/U)、氯化胆碱/甘油(CC1/G)、咪唑/甘油(IM/G)、乙酸钠/尿素(NaAcO/U)对海带渣中的蛋白质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分离能力,其中IM/G对海带渣蛋白质的分离能力在5种低共熔溶剂中最强,低共熔溶剂对海带渣中蛋白质的溶出能力不单取决于体系的表观碱性、粘度特性,更与溶剂的氢键形成能力有关。分离温度和分离时间会对低共熔溶剂IM/G的分离效果产生影响,当分离温度90℃、分离时间12 h时,CP纯度和海带渣蛋白质收率较优。此时,CP纯度为72.3%,海带渣蛋白质收率为70.2%,CC纯度为83.6%,海带渣纤维素收率为91.1%。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在适当的分离条件下,分离出的海带渣蛋白质可以较好地保持分子完整性;FTIR谱图和固体13C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表明,分离过程温和,未对海带渣蛋白质和纤维素的主要化学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在分离过程中未导入新官能团。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IM/G主要通过溶解海带渣中蛋白质,而非降解或衍生化,实现CP与CC的分离。分析认为低共熔溶剂IM/G对海带渣蛋白质分子的溶解过程可能是通过渗透进入蛋白质,与肽链形成氢键而实现的。合成的低共熔溶剂IM/G在海带渣分离中表现出优异的可重复利用性。低共熔溶剂分离处理可以提升海带渣蛋白质的酶解效率。在酶水解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直接酶解海带渣相比,换用低共熔溶剂分离所得CP做为酶解底物,蛋白质的酶解反应初速度从2.3 mg/(mL·h)提高到了 6.5 mg/(mL·h),酶解物收率和水解度则分别从46.2%和13.8%提高到了 81.0%和20.9%。分离处理对海带渣蛋白质酶解效率的提升与CP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比表面积的增大、分子结构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分离处理改变了海带渣蛋白质酶解产物的组成与结构,与直接水解海带渣所得酶解物(KRPH)相比,CP经水解获得的酶解物(DES-KRPH),在一级结构上,分布在分子量1-5 kDa范围内的组分含量增加、具有抗氧化性特性的氨基酸含量升高;在二级结构上,DES-KRPH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的含量有减少的趋势,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则有所提高;在空间结构上,DES-KRPH有更多芳香族氨基酸暴露到分子表面。DES-KRPH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变化,使其能将更多包埋在海带渣蛋白分子内部的抗氧化性氨基酸残基和活性片段释放出来,结构舒展,减小了与自由基作用时的空间位阻,增加了与自由基反应的机率,可以更有效地捕获自由基,因而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显示,在浓度5 mg/mL时,与KRPH相比,DES-KRPH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抑制活性分别提高了 50.1%和48.2%。氯化胆碱/草酸二水合物低共熔溶剂和超声或固体酸磷钨酸相结合可以将海带渣纤维素转化为纳晶纤维素。通过低共熔溶剂-超声制得的CNC(DUS-CNC)与通过低共熔溶剂/固体酸制得的CNC(DSA-CNC)在形态上均为棒状,长径比较高,尺寸分布具有多分散性,表面电位为负:DUS-CNC 的 Zeta 电位为-45.5 mV、DSA-CNC 的 Zeta 电位为-48.6 mV。制备的DUS-CNC与DSA-CNC均形成了新的草酸酯基官能团,除此之外仍保留了海带渣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磷钨酸用量、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会对DSA-CNC的制备过程产生影响,正交实验显示,当水解条件为磷钨酸用量30 wt%、温度110℃、时间150 min、料液比1:40(w/w)时,可以实现DSA-CNC的较优收率62.3%。通过低共熔溶剂制备的海带渣CNC可以用作补强剂、制备的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物具有抗菌作用。两者用于制备力学性能增强的海藻酸钠抗菌复合膜,在添加1%的DSA-CNC和1%的DES-KRPH时:复合膜具有抗菌性能,且膜光滑均匀、无气泡、柔软、易折叠;SEM分析显示,复合膜表面均匀、成膜基质排列有序;复合膜的抗张指数(TI)和耐破指数(BI)分别为41.4 N·m/g和267.3 kPa·m2/g,比未添加CNC的复合膜分别提高19.0%和12.6%。随着CNC加载量的增加,复合膜的光透过性有下降的趋势,而且CNC的过量添加会导致CNC团聚,在膜基质中形成CNC聚集体,导致复合膜的TI和BI值下降。复合膜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相比1%的添加量,添加2%的DES-KRPH对两种菌的抑制作用更好,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下降。
王芹建[6](2020)在《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结构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尾藻(sargassumpallidum)属褐藻门马尾藻科植物,盛产于我国渤海、黄海等沿岸各地,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不能直接食用,加工利用范围比较窄,只有小部分被用于农业,医药工业中,大部分有待被开发利用。褐藻糖胶是从褐藻中提取的一种杂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存在于褐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论文中所涉及的马尾藻均采自山东威海,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酶及正交实验设计对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结构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复合植物水解酶、葡糖氧化酶和果胶酶在其最适的条件下辅助提取马尾藻多糖,由提取率得出半纤维素酶为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最佳辅助酶,提取率为6.52%±0.54,相对于水的提取率5.52%±0.20,提高了1.0%左右。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半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1:35,提取时间为1.5h,提取温度为70℃,酶浓度2.5%。最佳提取率 8.85%±0.31。通过Sevage除蛋白法、透析、葡聚糖凝胶G-100对粗多糖SP进行纯化后的到分子量均已一多糖SP-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分子量进行分析并根据标准曲线得出SP-1的分子量约为149.694kDa,通过对SP-1的基本成分进行分析:得出SP-1的总糖含量为84.3%,蛋白质含量为1.3%,糖醛酸含量为14.3%,硫酸基含量为15.5%。由液相色谱得出SP-1的单糖组成为岩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及半乳糖醛酸及摩尔比为1.03:0.02:0.64:1.06:1.46:0.02:0.37:0.38。由傅里叶红外光谱、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甲基化及核磁共振对SP-1的结构结构表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SP-1为既含有α-型糖苷键,也存在β-型糖苷键,SP-1主要以(1→6)糖苷键为主的含有糖醛酸的,吡喃型硫酸多糖,其中阿拉伯糖以(1→3)糖苷键为主,葡萄糖包含糖苷键(1→3),(1→4),(1→6)及端基葡萄糖,甘露糖包含糖苷键(1→3,6),(1→6)。木糖在SP-1糖链中以末端基团存在。半乳糖除含有(1→3)、(1→6)、(1→3,6)糖苷键型外,还含有(2→6)糖苷键型。通过对SP-1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P-1具有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力,并具良好的还原力与金属螯合力活性。证明具SP-1具有很高的综合抗氧化活性。
吴思雅[7](2019)在《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系统分离纯化及级分SFF-32的结构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是一种富含岩藻糖和硫酸酯基的天然海洋来源杂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关于Fucoidan的构效关系研究,已经成为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温州市洞头区采集的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为实验材料,对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S.fusiforme fucoidan,SFF)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生物活性评价等。主要结果如下:(1)干燥脱脂的羊栖菜粉末经酸水浸提、氯化钙分离,以及反复冻融和脱蛋白处理后获得总岩藻聚糖硫酸酯(c SFF)。再分别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和Sepharose CL-6B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c SFF,最终获得8个均一级分SFF-11、SFF-12、SFF-2、SFF-31、SFF-32、SFF-41、SFF-42和SFF-5。(2)采用化学法(脱硫反应、酯化还原及甲基化分析)和光谱法(FT-IR、NMR手段)对SFF-32的一级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FF-32是由Man、Fuc、Gal和Xyl等组成的多聚糖,主要为以下三种类型的连接方式:[→3)-α-L-fucp-(1→4)-β-D-Manp-(1→4)-β-D-Manp-(1→4)-α-L-Rhap-1→],[→3,4)-α-L-fucp-(1→4)-β-D-Manp-(1→3)-β-D-Glcp-(1→],[β-L-Xylp-(1→2,3)-β-D-Galp-(1→]。(3)上述8个均一级分的高级结构表征结果如下: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各级分表面较光滑,外观存在一定的差异。级分SFF-11和SFF-12的外观形貌相似,都呈不规则片状或长条状,结构相对致密,推测其分子间斥力较小。SFF-2呈聚集状和不规则卷曲状结构,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柔顺结构。SFF-3纯化后获得的两个级分SFF-31和SFF-32,表观结构则完全不同,SFF-31呈纤维状或片状,表面还带有孔洞的褶皱结构;而SFF-32则呈碎屑或雪花状堆积,表面形貌稀疏粗糙,高低不平。SFF-5呈现片状或短棒状,堆叠层次不一。SFF-32、SFF-41和SFF-42这些级分的分子间存在一定的排斥力,吸引力都较弱。刚果红实验和圆二色谱结果显示SFF-32,SFF-41存在三股螺旋结构,而SFF-11、SFF-2在水溶液中可能为无规则卷曲结构,SFF-12可能具有一定的柔顺性。(4)最后探究了各级分的体外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各个级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具有高硫酸基含量和适中分子量的级分SFF-42表现最佳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最高可达62.61%。因此推测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大小和硫酸基团含量等因素可能影响其抗氧化活性。
高洁[8](2019)在《海带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对血脂异常相关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工业化、城市化及全球化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头号死因。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处在中年顶峰的个人、家庭和社会,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护既昂贵又费时,所以寻找廉价的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辅助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十分必要。植物活性物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手段,在心血管疾病早期能够降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风险,有助于减轻医疗负担。血脂异常(Dyslipidemias)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来自大宗农副产品的海带多糖对血脂异常的辅助治疗功效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证实过。然而,关于海带多糖对血脂异常的保护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仍不明确,而且作为血脂异常的辅助治疗手段,海带多糖一般是经过口服进入肠道后起作用,所以胃肠道中的消化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本论文从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海带多糖出发,探讨提取方法对多糖结构的影响,并以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为功能导向,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案,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结构与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筛选得到了最佳提取方案-酸提法,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海带多糖LP-A经分离纯化后得到三个均一片段LP-A4、LP-A6和LP-A8,并对其进行精确的结构解析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胆酸盐结合能力和人肠道菌酵解特性研究。最后通过ApoE-/-高血脂小鼠模型比较结构差异较大的两个片段LP-A4(甘露葡聚糖MA)和LP-A8(岩藻半乳聚糖FS)在动物体内对血脂异常及肠道菌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比较研究了七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海带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提取方法对提取率、分子量、单糖组成、分子形态、流变特性以及中性糖、岩藻糖、糖醛酸和硫酸盐的含量均具有重要影响。酸法提取制备的海带多糖LP-A具有最高的CA,TCA和GCA结合能力,同时,其分子量和粘度最低,分子中岩藻糖和糖醛酸的含量最高,表明海带多糖的结构特性与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进一步使用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纯化LP-A粗品,并通过单糖组成分析、糖苷键组成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纯化得到的三个高纯度LP-A片段(LP-A4,LP-A6和LP-A8)进行结构表征。LP-A4、LP-A6和LP-A8,分别表征为甘露葡聚糖(Mannoglucan)、岩藻甘露葡聚糖(Fucomannoglucan)和岩藻半乳聚糖(Fucogalactan)。LP-A4的糖醛酸含量最高而硫酸基团含量最低。相反,LP-A8的糖醛酸含量最低而硫酸基团含量最高。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在LP-A4中观察到的明显不同的分子结构,其多糖分子形态均展现出柔性、薄而卷曲的线性结构,并且分支很少。LP-A6和LP-A8则表现出相互纠缠粘连的大分子网络结构,具有更多的分支和弯曲卷曲区域。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测定表明LP-A8的胆酸盐结合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多糖片段,这可能归因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LP-A8的糖醛酸含量最低,硫酸基团含量最高,并且含有大量高度分支的糖残基,如(1→2,3,4)连接的β-D-ManpA,同时其分子形态呈现密集且相互粘连的大分子网络结构,这种空间上致密的网状构造类似于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很容易捕获胆酸盐分子。(3)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证明这三个多糖片段均不能在胃肠道中被完全消化,但在不同消化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消化规律。经模拟唾液和胃液消化后,三个多糖片段的分子量分布没有变化。在模拟肠液消化后,LP-A6和LP-A8的平均分子量略呈下降趋势,但LP-A4的分子量分布在肠液消化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与LP-A4相比,LP-A6和LP-A8的分子结构均呈现为更加紧密粘连的空间大分子网络,且硫酸基团含量更高,支链糖残基更多,这些结构特征更容易捕获胰酶中的小分子消化酶,且能够暴露出更多的酶切位点。(4)探究了三个多糖片段在体外干预酵解后对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LP-A8的酵解产生了大量的短链脂肪酸(SCFA)且总SCFA的浓度均高于LP-A4和LP-A6。乙酸和丁酸是健康人肠道菌中最丰富的SCFA,并且其浓度能够被LP-A8显着上调。此外,三种多糖片段的干预酵解均使肠道菌群的结构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均发生了不同的改变,进而使其功能结构也发生不同变化。与其他两个多糖片段相比,LP-A8可以显着提升高血脂组中的Lachnospiraceae和Eubacterium的相对丰度。由于多糖的干预酵解,在高血脂患者组中丁酸和总SCFA浓度显着增加,这可能归因于其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的丰度较高。功能分析表明被LP-A6和LP-A8上调的直系同源,多与具有生物合成、遗传信息编辑和信号转导功能的酶相关,其中两个重要的直系同源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有关,说明多糖的干预酵解可能与机体的营养获取能力和糖脂代谢有潜在相关性。同时在高血脂患者组中,LP-A8干预酵解后下调了脂类代谢通路的脂肪酸生物合成和脂肪酸链延长,而甘油磷脂代谢、醚脂类代谢和脂肪酸代谢却被其上调,这些通路均与代谢综合征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说明LP-A8干预后可能对改善糖脂代谢具有重要治疗意义。(5)验证了三个海带多糖片段中结构差异较大的两种多糖,LP-A4(甘露葡聚糖MA)和LP-A8(岩藻半乳聚糖FS),在动物体内的活性。生化分析和病理学分析表明FS可有效减轻高血脂症ApoE-/-小鼠的肥胖症,并可能与FS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功效机制有一定关联。经FS和MA饮食干预治疗后,可减轻肝组织中的脂肪积累、修复结肠上皮组织病变和预防初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肠道菌群分析表明ApoE-/-小鼠肠道中的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为特征菌,而螺杆菌科(Helicobacteraceae)在健康小鼠肠道内占有相当比例。正常小鼠肠道内相对含量较高的BacteroidalesS24-7group和Prevotellaceae是区别正常小鼠和ApoE-/-小鼠的主要特征菌。LefSe分析表明正常小鼠体内的差异物种大多数来自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而劳特氏菌属(Blautia)、Mucispirillum、Tyzzerella和Streptococcaceae分别为MC、MA、FS和CT组中最显着的差异菌。肠道菌代谢产物-SCFA分析表明乙酸、丙酸和丁酸是正常小鼠肠道内中最丰富的SCFA,并且在ApoE-/-小鼠肠道内这三种SCFA的浓度均能够被FS显着上调,这表明FS饮食摄入后能够在肠道内被肠道菌酵解并产生对宿主健康有益的SCFA。
张猛猛[9](2019)在《玛咖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咖虽然原产地是秘鲁,但我国自引种玛咖以来已成为世界上的玛咖主要出产国。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玛咖市场陷入了低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于玛咖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活性没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玛咖多糖作为玛咖的活性成分之一,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以我国的玛咖为主,对于原产地秘鲁玛咖中多糖的结构解析和生理活性的探索还很缺乏。因此本文以秘鲁玛咖干根为原料,从中分离出两种多糖,对这两种多糖的基本结构和生理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作者首先研究了实验中所用的秘鲁玛咖中的纤维素、淀粉、蛋白质、脂类等基本组成成分的含量。另外,采用水提法提取玛咖多糖,通过单因素法优化了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为一次。最终使用最佳提取条件所得到的玛咖多糖的得率为6.13%。之后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出三种玛咖多糖MC-1、MC-2和MC-3。选取MC-1和MC-2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MC-1和MC-2的多糖纯度分别为97.5%和98.3%。之后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和内毒素检测确认MC-1和MC-2中不含核酸、蛋白质和内毒素等杂质。通过TG-DSC发现MC-1和MC-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MC-2的热稳定性要好于MC-1。(2)然后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扫描、气相质谱、甲基化分析、核磁共振和刚果红实验等解析了MC-1的基本结构,发现MC-1的分子量11.3 kDa,主要是由阿拉伯糖(26.21%),甘露糖(11.81%)和葡萄糖(53.66%)和半乳糖(8.32%)组成,主要的糖苷键类型是(1→5)-α-L-Ara,(1→3)-α-L-Man,(1→2,6)-α-L-Man,(1→)-α-D-Glc,(1→4)-α-D-Glc,(1→6)-α-D-Glc and(1→6)-β-D-Gal。作者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为模型,研究了MC-1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MC-1可以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NO,TNF-α和IL-6的表达和分泌,说明MC-1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活性。此外,MC-1在RAW 264.7细胞膜表面的识别受体为TLR2,CR3和MR。(3)作者用同样的方法对MC-2的基本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MC-2是一种分子量为9.83kDa的多糖,其主要由阿拉伯糖(20.9%),甘露糖(4.5%),葡萄糖(71.9%)和半乳糖(2.7%)组成。MC-2的主要糖苷键连接类型是(1→5)-α-L-Ara,(1→3)-α-L-Man,(1→)-α-D-Glc,(1→4)-α-D-Glc,(1→6)-α-D-Glc和(1→6)-β-D-Gal,而且MC-2具有三螺旋的空间构象。在以RAW 264.7细胞为模型的免疫活性评价试验中,MC-2表现出比MC-1更高的对免疫调节活性。此外,MC-2不仅可以诱导M0型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还可以使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为M1表型。尽管MC-2不能将巨噬细胞从M1型转为M2型,但它仍然可以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而MC-2是通过TLR2,TLR4,CR3和MR四种受体来激活巨噬细胞的。(4)在以Caco2细胞单层膜为模型的研究中,发现MC-1和MC-2难以被小肠吸收。但是MC-1和MC-2可以促进Caco2细胞分泌IL-8、IL-10、IL-12和INF-γ等细胞因子,并能够通过Caco2细胞单层膜促进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和NO等细胞因子。此外,MC-1和MC-2还可以通过调节TLR4受体的转录水平来调节ZO-1和occludin等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LPS导致的Caco2单层膜致密性的损伤。同时MC-1和MC-2还可以抑制LPS引起的Caco2细胞的TNF-α、IL-8和INF-γ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并提高IL-10等抗炎因子的分泌。(5)作者还对MC-1和MC-2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和抗脂肪肝等生理活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MC-1和MC-2拥有较弱的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但MC-1和MC-2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展现较强的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MC-1和MC-2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都很弱,但MC-1和MC-2能够很好的保护AAPH产生的自由基对红细胞和肝细胞的氧化损伤;MC-1和MC-2几乎没有抗HBV的活性,仅MC-2在较高浓度时对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C-1对于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没有缓解作用,而MC-2对此展现出了较好的改善能力。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MC-1和MC-2是一种新的玛咖多糖,其对巨噬细胞和肠道免疫系统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且在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脂肪肝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这些结果为玛咖多糖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林增学[10](2019)在《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态旅游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百香果是一种重要特色经济水果,多糖是百香果皮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有研究表明,百香果及其有效成分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百香果加工适用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果肉的出汁率高,但百香果经过榨汁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果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对百香果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较多,但对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效及其生态旅游利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国际旅游胜地广西桂林市紫百香果的果皮为原料,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工艺,采用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色谱对百香果皮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进一步研究了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作用及其在生态旅游的利用研究,为拓展百香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开发以百香果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及价值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百香果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及pH对百香果皮多糖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百香果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w:V),超声功率500 W,提取温度60℃,提取15 min,pHl.5,此条件下百香果皮多糖的平均得率为10.36%。2.研究了百香果皮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根据不同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方法,逐步测定了 Vc和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探讨了一系列浓度梯度下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2.14%和66.05%,实验表明,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与氧化有关的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活性,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对各个自由基的清除率也随之增加,呈现量效关系,说明从百香果皮中分离纯化的多糖组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3.为探讨百香果皮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MTT实验及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测定RAW264.7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及不同细胞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的生长(P<0.05或P<0.01),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越明显。随着浓度的增加,多糖能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巨噬细胞产生NO,表明PEC-1可显着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进一步实验显示,百香果皮多糖能够显着促进巨噬细胞IL-lβ、TNF-α、IL-6 的分泌及 iNOS、IL-6、TNF-α、IL-1β 的mRNA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且呈量效关系,表明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4.探讨了百香果皮多糖的降血脂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血脂小鼠模型,并采用灌胃百香果皮多糖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测定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百香果皮多糖可抑制因饮食高脂饲料而引起的体重增加;与MG相比,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的含量,随着多糖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中TC和TG的含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呈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多糖能够逐渐提高血清中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LDL-c的含量,伴随着多糖剂量的增加,各组高脂饮食小鼠的AI指数逐渐降低。一定剂量的百香果皮多糖也可以提高血脂小鼠肝脏中T-SOD、GSH-Px的活力,而明显降低高脂饮食行为下小鼠肝脏中的MDA含量,提示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5.对百香果皮多糖饮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以饮料的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百香果皮多糖溶液、百香果汁、罗汉果蜜、柠檬酸添加量等4个影响因素对功能饮料感官的影响程度为:百香果汁>罗汉果蜜>百香果皮多糖溶液>柠檬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百香果皮多糖溶液添加量为]4%,百香果汁添加量为20%,罗汉果蜜添加量为8%,柠檬酸添加量为0.25%,羧甲基纤维素0.06%、黄原胶0.04%,此配方下制得的百香果皮多糖饮料浓稠状态好,流动性好,酸甜适中。6.本研究开展了百香果皮多糖保健饮料在生态旅游利用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长沙出发坐车前Al、抵达桂林后A2两个时段中的实验组(2号车)游客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舒张压下降6.27%,收缩压下降4.82%。游客的心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呈现7.69%的减缓趋势。同时,对照组(1号车)的游客因车程时间长的缘故,其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返程时即B1、B2时间,对照组(1号车)游客的舒张压下降4.38%,收缩压下降了 5.90%,心率减缓了 12.21%,可能与游客在桂林旅游期间减缓了疲惫有关;而实验组(2号车)游客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了 10.87%和8.94%,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时实验组游客的心率也减缓了 14.16%,说明在桂林旅游精神放松之外,百香果皮多糖饮料可以用于辅助缓解游客旅行后的疲劳。
二、褐藻硫酸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构效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褐藻硫酸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构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发酵酶解法制备两种海藻多糖及其保湿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海藻多糖简介 |
1.2 海藻多糖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
1.2.1 溶剂提取法 |
1.2.2 酶解法 |
1.2.3 物理辅助法 |
1.3 海藻多糖降解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化学降解法 |
1.3.2 生物降解法 |
1.3.3 物理降解法 |
1.4 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
1.4.1 降血糖、血脂活性 |
1.4.2 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活性 |
1.4.3 吸湿保湿活性 |
1.4.4 抗氧化活性 |
1.5 海藻多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 |
1.6 铜藻和龙须菜研究现状 |
1.7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2 不同分子量海藻多糖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菌株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提法制备龙须菜多糖 |
2.2.2 海藻多糖降解菌株的筛选 |
2.2.3 发酵酶解法制备两种海藻多糖的工艺 |
2.2.4 两种海藻多糖的分级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水浸提法制备海藻多糖 |
2.3.2 海藻多糖降解菌株的筛选 |
2.3.3 发酵酶解法制备两种海藻多糖的工艺研究 |
2.3.4 海藻多糖的分级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分子量海藻多糖吸湿保湿活性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海藻多糖吸湿活性测定 |
3.2.2 海藻多糖保湿活性测定 |
3.2.3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龙须菜多糖的吸湿活性 |
3.3.2 铜藻多糖的吸湿活性 |
3.3.3 龙须菜多糖的保湿活性 |
3.3.4 铜藻多糖保湿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分子量海藻多糖抗氧化活性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海藻多糖清除DPPH活性测定 |
4.2.2 海藻多糖清除·OH活性测定 |
4.2.3 海藻多糖清除O_2~-活性测定 |
4.2.4 海藻多糖的总抗氧化性测定 |
4.2.5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龙须菜多糖抗氧化活性 |
4.3.2 铜藻多糖抗氧化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长松藻多糖降解、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藻多糖研究进展 |
1.2 多糖的降解 |
1.2.1 生物降解法 |
1.2.2 物理降解法 |
1.2.3 化学降解法 |
1.2.4 复合降解法 |
1.3 多糖结构解析 |
1.3.1 分子量 |
1.3.2 单糖组成 |
1.3.3 红外光谱 |
1.3.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1.3.5 原子力显微镜 |
1.3.6 核磁共振波谱 |
1.4 多糖生物活性研究 |
1.4.1 抗氧化活性 |
1.4.2 抗凝血活性 |
1.4.3 降血糖活性 |
1.4.4 抗肿瘤活性 |
1.4.5 抗病毒活性 |
1.4.6 免疫调节活性 |
1.5 长松藻多糖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长松藻多糖提取、降解及理化性质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长松藻多糖的提取 |
2.2.1.1 长松藻预处理 |
2.2.1.2 长松藻多糖提取 |
2.2.2 长松藻多糖降解 |
2.2.2.1 超声辅助H_2O_2-Vc降解 |
2.2.2.2 超声辅助H_2O_2-Fe~(2+)降解 |
2.2.3 长松藻多糖理化性质 |
2.2.3.1 溶解度测定 |
2.2.3.2 粘度测定 |
2.2.3.3 粒径与Zeta电位 |
2.2.3.3 总糖含量测定 |
2.2.3.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3.5 硫酸根含量测定 |
2.2.3.6 糖醛酸含量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多糖提取与降解得率 |
2.3.2 多糖理化性质测定 |
2.3.2.1 溶解度与粘度 |
2.3.2.2 粒径与Zeta电位 |
2.3.2.3 化学成分 |
2.4 小结 |
第3章 长松藻多糖结构解析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紫外扫描 |
3.2.2 红外扫描 |
3.2.3 分子量测定 |
3.2.4 单糖组成测定 |
3.2.5 扫描电镜 |
3.2.6 原子力显微镜 |
3.2.7 核磁共振波谱 |
3.3 实验结果 |
3.3.1 紫外光谱 |
3.3.2 红外光谱 |
3.3.3 分子量组成 |
3.3.4 单糖组成 |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3.6 原子力显微镜 |
3.3.7 核磁共振波谱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松藻多糖体外活性测定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 |
4.2.2 羟自由基 |
4.2.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4.2.4 还原力 |
4.2.5 α-淀粉酶 |
4.2.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4.3 实验结果 |
4.3.1 抗氧化活性 |
4.3.2 降血糖活性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
(3)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杏鲍菇研究概况 |
1.1.1 杏鲍菇简介 |
1.1.2 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
1.2 杏鲍菇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杏鲍菇多糖简介 |
1.2.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 |
(1) 化学提取法 |
(2) 物理提取法 |
(3) 生物提取法 |
1.2.3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及纯化 |
1.2.4 杏鲍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5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分析 |
1.2.6 杏鲍菇多糖结构与生理活性 |
1.3 杏鲍菇多糖降脂作用研究进展 |
1.4 代谢组学介绍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提取杏鲍菇粗多糖的单因素实验 |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杏鲍菇多糖的水合特性分析 |
(1) 水溶性测定 |
(2) 持水力(WHC)测定 |
(3) 膨胀力(SWC)测定 |
2.3.4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
(1) Sevage法脱蛋白 |
(2) DEAE-52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纯化杏鲍菇多糖 |
(3) 分子筛柱SephadexG-100分离PEP1、PEP2和PEP3 |
2.3.5 杏鲍菇多糖的颜色变化 |
2.3.6 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
2.3.7 杏鲍菇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8 杏鲍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9 杏鲍菇多糖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
(1)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3) 提取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4.2 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工艺结果 |
2.4.3 杏鲍菇粗多糖的水合性分析 |
2.4.4 杏鲍菇多糖分离纯化 |
2.4.5 杏鲍菇多糖颜色测定结果 |
2.4.6 杏鲍菇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2.4.7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2.4.8 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
2.4.9 多糖中硫酸基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表征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波谱分析 |
3.3.2 单糖组成分析(离子色谱法) |
3.3.3 甲基化分析 |
3.3.4 形貌特征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波谱分析 |
3.4.2 单糖组成分析 |
3.4.3 甲基化分析 |
3.4.4 形貌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和体内抗疲劳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 |
(2) 杏鲍菇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 |
(3) 杏鲍菇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4) 杏鲍菇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 杏鲍菇多糖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评价 |
(1) 动物实验和分组 |
(2) 小鼠的竭力游泳实验 |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2) 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 |
(3)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 |
(5) 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
4.4.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结果 |
(1) PEP对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2) PEP对生化参数相关疲劳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杏鲍菇多糖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及饲料配比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5.3.2 血样及标本采集 |
5.3.3 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 |
5.3.4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5.3.5 组织形态学观察 |
5.3.6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EP对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 |
(1)小鼠生活情况观察 |
(2) 小鼠体重的变化 |
(3) 脏器和脂肪系数的变化 |
5.4.2 小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5.4.3 小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1)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2) 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仪器、配件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采用LC-MS对小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物分析 |
(1) 样品前处理 |
(2) 仪器方法 |
6.3.2 数据处理方法 |
(1) 数据预处理 |
(2) 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
(3) 显着性分析 |
(4) 化合物筛选 |
(5) 寻找代谢通路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LC-MS分析各组小鼠血清样品结果 |
(1) 正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2) 负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AMPK/ACC途径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提取组织蛋白 |
7.3.2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
7.3.3 蛋白质变性 |
7.3.4 WB测定蛋白 |
7.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WB结果 |
7.4.2 荧光定量PCR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4)羊栖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概述 |
1.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来源 |
1.1.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
1.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抑制动力学 |
1.2 海藻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海藻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
1.2.2 海藻多糖的结构研究及构效分析 |
1.2.3 海藻多糖的活性研究 |
1.3 羊栖菜研究概况 |
1.3.1 羊栖菜多糖分离纯化研究 |
1.3.2 羊栖菜多糖的活性研究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羊栖菜活性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羊栖菜多糖的提取 |
2.3.2 单因素试验 |
2.3.3 DEAE-52柱层析分离纯化 |
2.3.4 Sephadex G-200 柱层析纯化 |
2.3.5 多糖含量的测定 |
2.3.6 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岩藻糖标准曲线 |
2.4.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4.3 羊栖菜多糖的DEAE-52纤维素柱层析 |
2.4.4 羊栖菜多糖的Sephadex G-200 柱层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栖菜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SF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
3.3.2 影响SFP-1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因素的分析 |
3.3.3 SFP-1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研究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SF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分析 |
3.4.2 影响SFP-1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因素的分析 |
3.4.3 SFP-1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栖菜活性多糖组分的结构初探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SFP-1分子量的测定 |
4.3.2 SFP-1单糖组成分析 |
4.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4.3.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3.5 核磁共振(NMR)分析 |
4.3.6 SFP-1的热重分析(TG) |
4.3.7 刚果红实验 |
4.3.8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4.3.9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多糖分子量测定 |
4.4.2 单糖组成测定 |
4.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4.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4.5 核磁共振分析 |
4.4.6 SFP-1的热重分析(TG) |
4.4.7 刚果红实验 |
4.4.8 X射线衍射测定 |
4.4.9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新型溶剂的褐藻胶提取剩余物分离及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海带的化学成分 |
1.1.1 海带化学成分与细胞壁结构 |
1.1.2 海带蛋白质 |
1.1.3 海带纤维素 |
1.1.4 海带渣 |
1.2 GVL与生物质精炼 |
1.2.1 GVL的合成与性质 |
1.2.2 GVL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 |
1.2.3 GVL在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
1.3 低共熔溶剂在生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1 低共熔溶剂 |
1.3.2 低共熔溶剂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 |
1.3.3 低共熔溶剂在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
1.3.4 低共熔溶剂在其它分离中的应用 |
1.4 蛋白质的酶水解 |
1.4.1 蛋白质酶解物 |
1.4.2 蛋白质酶水解的预处理 |
1.5 纳晶纤维素及其制备 |
1.5.1 纳晶纤维素的特性 |
1.5.2 纳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1.6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GVL/H_2O对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海带渣的制备及脱钙 |
2.3.2 化学成分的测定 |
2.3.3 GVL对海带渣的分离 |
2.3.4 蛋白质/纤维素回收率的计算 |
2.3.5 SDS-PAGE电泳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
2.3.7 X-射线衍射测试及结晶度的计算 |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海带渣的化学成分 |
2.4.2 GVL含量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
2.4.3 温度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
2.4.4 时间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
2.4.5 时间对GVL/H_2O分离海带渣纤维素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低共熔溶剂对海带渣生物质的组分分离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
3.3.2 低共熔溶剂对海带渣的分离 |
3.3.3 化学成分的测定 |
3.3.4 蛋白质/纤维素回收率的计算 |
3.3.5 SDS-PAGE电泳 |
3.3.6 蛋白质溶解度的测定 |
3.3.7 FTIR光谱扫描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的计算 |
3.3.8 X-射线衍射测试及结晶度的计算 |
3.3.9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 |
3.3.10 固体~(13)C核磁共振分析 |
3.3.11 热失重分析 |
3.3.12 低共熔溶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溶剂组成对低共熔溶剂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
3.4.2 温度对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
3.4.3 时间对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蛋白质的影响 |
3.4.4 时间对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纤维素的影响 |
3.4.5 低共熔溶剂IM/G分离产物的核磁共振与热重分析 |
3.4.6 低共熔溶剂IM/G的重复利用 |
3.4.7 低共熔溶剂IM/G分离海带渣的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低共熔溶剂组分分离对海带渣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海带渣粗蛋白质的分离 |
4.3.2 酶解物制备及酶解反应初速度、酶解物收率和水解度的测定 |
4.3.3 比表面积分析 |
4.3.4 FTIR光谱扫描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的计算 |
4.3.5 紫外光谱扫描 |
4.3.6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4.3.7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4.3.8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酶解条件对酶解物收率的影响 |
4.4.2 组分分离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
4.4.3 组分分离对酶解产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
4.4.4 组分分离对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海带渣纳晶纤维素的制备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海带渣纤维素的获取 |
5.3.2 低共熔溶剂-超声两步法制备CNC |
5.3.3 低共熔溶剂/固体酸一步法制备CNC |
5.3.4 CNC收率的计算 |
5.3.5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 |
5.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
5.3.7 X-射线衍射测试及结晶度的计算 |
5.3.8 热失重表征 |
5.3.9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5.3.10 透射电镜电子显微镜观察 |
5.3.11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纳晶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
5.4.2 纳晶纤维素的晶体结构 |
5.4.3 纳晶纤维素的热稳定性 |
5.4.4 纳晶纤维素的形貌与水分散性 |
5.4.5 纳晶纤维素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节 |
6 负载海带渣纳晶纤维素抗菌复合膜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2 主要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海带渣纳晶纤维素的制备 |
6.3.2 海带渣蛋白质酶解物的制备 |
6.3.3 海藻酸钠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
6.3.4 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
6.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
6.3.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6.3.7 复合膜力学性能测试 |
6.3.8 复合膜抗菌性能检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复合膜的外观及光透过性 |
6.4.2 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
6.4.3 复合膜的化学结构 |
6.4.4 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
6.4.5 复合膜的抗菌性 |
6.5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结构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马尾藻的研究概况 |
1.1.1 马尾藻的分类及分布 |
1.1.2 马尾藻的化学组成 |
1.1.3 马尾藻的应用价值 |
1.2. 海藻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海藻多糖的化学组成 |
1.2.2 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多糖的构效关系 |
1.3.1 物理性质与多糖活性的关系 |
1.3.2 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对多糖活性的影响 |
1.4 海藻多糖的研究方法 |
1.4.1 海藻多糖的提取方法 |
1.4.2 海藻多糖得纯化 |
1.4.3 海藻多糖的结构分析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马尾藻提取辅助酶的选择 |
2.2.1 马尾藻酶提工艺流程 |
2.3 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及其工艺优化 |
2.3.1 料液比对马尾藻多糖得率得影响 |
2.3.2 温度对马尾藻多糖得率得影响 |
2.3.3 提取时间对马尾藻多糖得率的影响 |
2.3.4 酶添加量对马尾藻多糖得率得影响 |
2.4 马尾藻多糖提取工艺正交法优化实验 |
2.5 马尾藻多糖的纯化 |
2.5.1 粗多糖的脱蛋白处理 |
2.5.2 去除小分子杂质 |
2.5.3 Sephadx G-100前处理 |
2.5.4 Sephadx G-100分离纯化多糖 |
2.6 纯化多糖的理化性质分析 |
2.6.1 多糖组分纯度鉴定及分子量的测定 |
2.6.2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6.3 SP-1样品中蛋白含量的测定 |
2.6.4 SP-1样品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2.6.5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2.7 光谱和色谱分析 |
2.7.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7.2 高碘酸氧化 |
2.7.3 Smith降解 |
2.7.4 气相色谱分析高碘酸氧化全水解样品 |
2.7.5 多糖SP-1甲基化分析 |
2.7.6 多糖NMR分析 |
2.8 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
2.8.1 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 |
2.8.2 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2.8.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活性实验 |
2.8.4 还原力的测定实验 |
2.8.5 二价铁离子金属螯合力测定实验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马尾藻提取辅助酶的确定 |
3.2 马尾藻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1 马尾藻提取过程中单因素实验分析 |
3.2.2 SP多糖提取工艺正交法优化实验分析 |
3.3 马尾藻多糖SP的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 |
3.4 马尾藻多糖成分及含量测定 |
3.5 SP-1多糖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3.6 马尾藻多糖SP-1的单糖组成分析 |
3.7 马尾藻多糖SP-1多糖高碘酸氧化分析 |
3.8 马尾藻多糖SP-1的Smith降解 |
3.8.1 高碘酸氧化全水解样品气象色谱分析 |
3.9 多糖甲基化的分析 |
3.9.1 甲基化程度的分析: |
3.10 甲基化样品GC/MS分析 |
3.11 多糖的核磁分析 |
3.12 马尾藻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 |
3.12.1 DPPH自由基清除率实验 |
3.12.2 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 |
3.12.3 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 |
3.12.4 还原力的测试实验 |
3.12.5 金属螯合力实验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7)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系统分离纯化及级分SFF-32的结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羊栖菜概述 |
1.1.1 羊栖菜简介 |
1.1.2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研究进展 |
1.2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现状 |
1.2.1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 |
1.2.2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纯化 |
1.2.3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结构特征 |
1.2.4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生物活性 |
1.3 多糖的结构测定 |
1.3.1 多糖的一级结构 |
1.3.2 多糖的高级结构测定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 |
2.3.2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 |
2.3.3 糖含量测定 |
2.3.4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5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2.3.6 硫酸基含量测定 |
2.3.7 分子量测定 |
2.3.8 单糖组成分析 |
2.3.9 红外光谱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流程 |
2.4.2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级纯化结果分析 |
2.4.3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均一级分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2.4.4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均一级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2.4.5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均一级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级分SFF-32的一级结构表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SFF-32的糖醛酸还原实验 |
3.3.2 SFF-32的脱硫实验 |
3.3.3 SFF-32 的甲基化及GC/MS分析条件 |
3.3.4 SFF-32的核磁共振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级分SFF-32的脱硫结果 |
3.4.2 级分SFF-32的甲基化分析 |
3.4.3 级分SFF-32的NMR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的高级结构表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2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刚果红反应 |
4.3.3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圆二色谱观察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的形态结构分析 |
4.4.2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的刚果红实验结果分析 |
4.4.3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的圆二色谱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均一级分初步抗氧化活性评价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5.3.2 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测定 |
5.4 实验结果 |
5.4.1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
5.4.2 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各级分羟自由基清除活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
(8)海带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对血脂异常相关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1.1.1 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及分类 |
1.1.1.1 心血管疾病的现状 |
1.1.1.2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 |
1.1.2 血脂异常的分类及治疗 |
1.1.2.1 血脂异常的分类 |
1.1.2.2 血脂异常的治疗 |
1.2 海带多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海带多糖的结构 |
1.2.1.2 海带多糖对血脂异常的影响与构效关系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2.1 海带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 |
1.2.2.2 海带多糖的降血脂活性 |
1.3 多糖对肠道菌的影响 |
1.3.1 肠道菌与人类健康 |
1.3.2 多糖对肠道菌的影响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海带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海带原料 |
2.2.1.2 试剂与标品 |
2.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海带多糖提取方法 |
2.2.2.2 初级结构鉴定 |
2.2.2.3 单糖组成分析 |
2.2.2.4 红外分析与分子形态观察 |
2.2.2.5 流变特性 |
2.2.2.6 胆酸盐结合能力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提取得率与初级结构特性 |
2.3.2 红外分析与分子形态观察 |
2.3.3 流变特性分析 |
2.3.4 胆酸盐结合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纯度海带多糖片段的结构特性及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海带原料 |
3.2.1.2 试剂与标品 |
3.2.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多糖提取方法 |
3.2.2.2 结构鉴定 |
3.2.2.3 红外分析及分子形态观察 |
3.2.2.4 糖苷键组成分析 |
3.2.2.5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2.2.6 胆酸盐结合能力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离纯化和初级结构特性 |
3.3.1.1 分离纯化 |
3.3.1.2 初级结构特性 |
3.3.2 红外分析与分子形态观察 |
3.3.3 糖苷键组成 |
3.3.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3.5 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海带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及肠道菌群酵解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海带原料 |
4.2.1.2 试剂与标品 |
4.2.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多糖提取方法 |
4.2.2.2 模拟胃肠道消化 |
4.2.2.3 显微镜观察和分子量分布 |
4.2.2.4 体外酵解 |
4.2.2.5 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SCFA) |
4.2.2.6 DNA提取与16S rRNA测序 |
4.2.2.7 序列处理和菌群分析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显微镜观察和分子量分布 |
4.3.2 短链脂肪酸SCFA |
4.3.3 肠道菌分析 |
4.3.3.1 肠道菌群的组成 |
4.3.3.2 肠道菌群的功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海带多糖对ApoE~(-/-)高血脂小鼠的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1.1 海带原料 |
5.2.1.2 试剂与标品 |
5.2.1.3 主要仪器设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多糖提取方法 |
5.2.2.2 实验动物 |
5.2.2.3 动物实验设计 |
5.2.2.4 生化分析与病理学分析 |
5.2.2.5 肠道菌分析 |
5.2.2.6 粪便短链脂肪酸代谢分析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S与 MA的结构特性比较 |
5.3.2 生理生化分析 |
5.3.2.1 生化分析 |
5.3.2.2 常规指标 |
5.3.2.3 病理学分析 |
5.3.3 肠道菌分析 |
5.3.3.1 肠道菌群的组成 |
5.3.3.2 差异物种分析 |
5.3.3.3 功能分析 |
5.3.4 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代谢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论文创新点 |
3.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玛咖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玛咖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
1.2.1 营养成分 |
1.2.2 玛咖的生物活性 |
1.3 玛咖多糖的研究现状 |
1.3.1 玛咖多糖的提取纯化 |
1.3.2 玛咖多糖的结构鉴定 |
1.3.3 玛咖多糖的生理活性 |
1.4 植物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
1.4.1 作用机制 |
1.4.2 构效关系 |
1.4.3 研究难点 |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玛咖多糖的分离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玛咖根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2 玛咖多糖提取流程 |
2.3.3 玛咖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
2.3.4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玛咖多糖 |
2.3.5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玛咖多糖 |
2.3.6 紫外光谱分析 |
2.3.7 内毒素含量检测 |
2.3.8 玛咖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9 统计分析及作图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标准曲线 |
2.4.2 玛咖根的基本成分 |
2.4.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2.4.4 玛咖多糖的阴离子交换柱层析 |
2.4.5 玛咖多糖的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
2.4.6 紫外光谱扫描 |
2.4.7 内毒素检测 |
2.4.8 热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C-1的结构鉴定及其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分子量的测定 |
3.3.2 红外光谱扫描(FTIR) |
3.3.3 单糖组成分析 |
3.3.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3.3.5 甲基化分析 |
3.3.6 核磁共振分析 |
3.3.7 刚果红实验 |
3.3.8 MC-1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 |
3.3.9 RAW264.7 细胞吞噬能力的检测 |
3.3.10 细胞因子的测定 |
3.3.11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3.3.12 MC-1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3.3.13 统计分析及作图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C-1 的分子量 |
3.4.2 MC-1的FTIR图谱 |
3.4.3 MC-1 的单糖组成 |
3.4.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3.4.5 MC-1 的甲基化分析 |
3.4.6 MC-1的NMR分析 |
3.4.7 刚果红实验 |
3.4.8 MC-1对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4.9 MC-1对RAW264.7 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胞饮能力的影响 |
3.4.10 MC-1对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3.4.11 MC-1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C-2的结构鉴定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MC-2 的结构鉴定 |
4.3.2 MC-2对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3.3 MC-2对M0型RAW264.7 细胞分泌IL-6和IL-10 的影响 |
4.3.4 MC-2对M0型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4.3.5 RAW264.7 细胞的极化 |
4.3.6 MC-2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4.3.7 统计分析及作图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C-2 的分子量 |
4.4.2 MC-2的FTIR图谱 |
4.4.3 MC-2 的单糖组成 |
4.4.4 MC-1 的甲基化分析 |
4.4.5 MC-2的NMR分析 |
4.4.6 MC-2 的刚果红实验 |
4.4.7 MC-2对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4.8 MC-2对M0型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9 MC-2对M1型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10 MC-2对M2型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11 MC-2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玛咖多糖对肠道免疫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体外小肠吸收模型的建立 |
5.3.2 玛咖多糖在Caco2 单层膜中的转运实验 |
5.3.3 玛咖多糖对Caco2 细胞分泌免疫因子的影响 |
5.3.4 玛咖多糖通过Caco2 单层膜对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5.3.5 玛咖多糖对LPS诱导的Caco2 单层膜炎症损伤的作用 |
5.3.6 统计分析及作图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aco2 细胞单层膜致密性检测 |
5.4.2 玛咖多糖在Caco2 细胞单层膜中的吸收 |
5.4.3 玛咖多糖对Caco2 细胞分泌免疫因子的影响 |
5.4.4 玛咖多糖通过Caco2 单层膜对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5.4.5 玛咖多糖对LPS诱导的Caco2 单层膜致密性损伤的作用 |
5.4.6 玛咖多糖对LPS诱导的Caco2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玛咖多糖其他生理活性的初步探索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玛咖多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 |
6.3.2 玛咖多糖通过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 |
6.3.3 玛咖多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6.3.4 玛咖多糖的CAA实验 |
6.3.5 玛咖多糖对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
6.3.6 玛咖多糖抑制HBV的作用 |
6.3.7 玛咖多糖对LO2 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
6.3.8 统计分析及作图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玛咖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直接抑制活性 |
6.4.2 玛咖多糖通过激活THP-1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6.4.3 玛咖多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6.4.4 玛咖多糖的细胞抗氧化 |
6.4.5 玛咖多糖抑制红细胞的氧化溶血 |
6.4.6 玛咖多糖抗HBV的作用 |
6.4.7 玛咖多糖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态旅游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百香果研究综述 |
1.3.2 多糖研究综述 |
1.3.3 生态旅游与产业利用研究综述 |
1.4 本研究的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测量法 |
1.5.3 数量分析法 |
1.5.4 实验研究方法 |
1.5.5 跨学科研究法 |
2 百香果皮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百香果皮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2.1.4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5 百香果皮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工艺 |
2.1.6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2 超声波法提取试验单因素考察及结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3 百香果皮多糖的分离及理化性质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百香果皮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2.2 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3 小结与讨论 |
5 百香果皮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剂与仪器 |
5.1.3 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RAW264.7细胞生长的影响 |
5.1.4 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
5.1.5 百香果皮多糖对TNF-α、IL-6、IL-1β、iNOs mRNA表达的影响 |
5.2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百香果皮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活性作用 |
5.3.2 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
5.3.3 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不同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百香果皮多糖的降血脂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1.3 实验方法 |
6.1.4 血清指标的测定 |
6.1.5 肝脏中相关指标的测定 |
6.1.6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百香果皮多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6.2.2 百香果皮多糖对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影响 |
6.2.3 百香果皮多糖对小鼠肝脏相关指标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百香果皮多糖保健饮料的加工 |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试剂与仪器 |
7.1.3 实验方法 |
7.1.4 百香果皮多糖保健饮料配方的工艺优化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单因素试验考察及结果 |
7.2.2 稳定剂效果的比较 |
7.2.3 正交试验及结果 |
7.3 小结与讨论 |
8 百香果皮多糖的生态旅游利用研究 |
8.1 试验对象、材料和方法 |
8.1.1 试验对象 |
8.1.2 试验材料 |
8.1.3 试验方法 |
8.1.4 试验所用量表 |
8.1.5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心率与血压变化 |
8.2.2 SCL-90量表结果 |
8.3 小结与讨论 |
9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四、褐藻硫酸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构效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发酵酶解法制备两种海藻多糖及其保湿抗氧化活性研究[D]. 孙菁雯. 烟台大学, 2021(09)
- [2]长松藻多糖降解、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 严尚隆.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D]. 赵圆圆.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4]羊栖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D]. 张梦晴. 江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新型溶剂的褐藻胶提取剩余物分离及转化研究[D]. 刘振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6]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结构和活性的研究[D]. 王芹建.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系统分离纯化及级分SFF-32的结构解析[D]. 吴思雅. 温州大学, 2019(03)
- [8]海带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对血脂异常相关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D]. 高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玛咖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D]. 张猛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态旅游利用研究[D]. 林增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