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R模型与多维模型互相转换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若瑜[1](2020)在《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汉语教学是中国教师面向外国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学习者异质性的文化背景和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要在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指导,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未能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文化异质性,导致对外汉语课堂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实践偏离教学预设。活动理论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理论秉赋,对文化情境的关注以及对活动系统的结构分析,非常契合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文化情境的特性,为重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和思想资源。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将教学重心由“教”转变为“学”,实现了向“汉语学习活动设计”的转型。从设计理念上看,学习活动就是活动主体借助于中介工具作用于活动客体的过程。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对作为“潜在客体”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不断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随着活动客体的转化和改变,随着从一个学习活动进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学习者将在互动中实现拓展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推动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和深化,对外汉语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在设计框架上,应该将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按照活动系统的基本模型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构。具体而言,要实现从布置交际任务向建构活动客体、从个体语言学习向共同体语言学习、从采取教学措施向提供中介工具的转变。此外,教学设计者要对文化情境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将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活动客体是主体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活动系统的标识。但是,只有学习者意识到客体的存在并在行动上对客体产生作用时,学习活动的客体才能够真正形成。活动客体的设计要遵循可持续性、与动机相整合以及横向拓展等三个原则。具体到汉语学习活动中,首先,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体现为语言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汉语学习活动具有动态性,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要经历从模糊到具体、从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的转化过程。其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与外国人的学习动机相整合。为了做到这一点,汉语学习有必要实现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的转变。再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横向拓展。通过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审美品质等方面的拓展,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汉语。需要注意的是,横向拓展并非漫无边界的随意扩散,而是要符合汉语学习的原则。学习是共同体的学习,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共同体。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应当构建“菌根式”的学习共同体,着力开发和利用对外汉语领域学生和教师多元化的特点。为了促进“菌根式”汉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应当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采用多重合作模式促使汉语学习者跨越文化障碍。同时,还应当采取“拓展性互动设计”的方法,吸纳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工作之中。为了使汉语学习共同体在拓展和转型中保持生命力,有必要推动其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包括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等。中介工具是由教学设计者提供的具有模糊性的物品,经活动主体加工和改造后进行使用。中介工具的设计和使用应当采取“形成性干预”的原则,在不断拓展中介工具来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调整。在汉语学习中,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包括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和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在使用中介工具时,应当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在完成汉语学习活动基本框架的设计之后,教学设计要进一步关注和设计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根据拓展性学习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学习行动,教学设计要促进拓展性学习循环的发展和实现。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要将矛盾视为学习的动力而非障碍。通过对活动系统内外不同层级的矛盾进行分析,利用这些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同时,有必要加强活动系统与活动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建立,促进汉语能力的综合发展。总之,以改进对外汉语教学为目的、将活动系统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围绕活动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设计汉语学习活动,可以在方法论层面重构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体系,更好地根据学习者和学习进程的特点来牵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
何帆[2](2020)在《船舶AIS大数据时空建模与快速检索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1世纪以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作为一种强制装备且互通船岸的通讯技术,为海事和监管部门提供了保存最完整、应用最广泛、最标准化、全球通用的水路交通行业数据。通过对AIS数据的使用和分析,为船舶安全航行和避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为海事部门决策执法提供了信息支持,也为航运物流更加高效、快捷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海上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种类的日渐丰富,AIS数据逐渐呈现的大数据特征,为其管理与查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时代,这一问题尤为突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多是针对AIS数据时空特性的某一方面,缺乏对该特性的全面考量,给后续管理和检索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本文从AIS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应用服务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时空特性的AIS数据时空数据模型以及高效存储检索方法,以解决AIS大数据的管理与查询困难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现有AIS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和索引技术进行了总结,进而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其次,基于AIS数据的时空特征分析,提出了以船舶为时空对象的数据存储概念模型;进一步结合分布式环境提出了多维关系存储模型,以实现对海量AIS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再次,在前述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AIS大数据管理架构。通过对Elasticsearch写入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后的My SQL分页检索方法及基于写入机制的性能评分SUR(Segment Union Remark)优化策略,实现了AIS数据的高效入库;对分析AIS数据存储需求进行分析,基于多维分析存储模型,提出了“宽表”存储方法及“应用端关系型”存储方法,实现了对AIS数据及其航行条件(航行环境、水域辖区航行区域)的层次化存储。最后,通过对时间维、空间维的切分,提出了基于时空切片立方体(Spatiotemporal-Slice Cube,SSC)的时空数据划分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Geo Time编码方法实现Geo Cub R树的构建;基于Lucene的索引构建方法及分布式存储原理,提出了Invert-Geo Cub R树分布式索引框架,实现了海量AIS数据的快速检索。另外,本文对检索和实验方案进行了设计,搭建了基于B/S架构的AIS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对本文提出的写入、存储及索引方法进行了效率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存储方法和索引结构可以更好的应对复杂的时空关系型查询,为海量AIS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提供快速检索服务。
侯效森[3](2019)在《缸内油—气高压喷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与传统内燃机相比,普通天然气发动机存在通气效率低,动力不足,冷启动困难,HC排放量高等缺点,因此天然气发动机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而缸内油-气高压直喷技术,可以实现缸内天然气扩散燃烧,保持天然气发动机动力性与经济性,同时可以减少有害排放,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针对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的形成机理和燃烧特性进行了基础研究,揭示了气缸内混合物形成和点火燃烧的本质,丰富的燃烧机理,直接改善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研究了瞬态气体射流的分区结构及缸内气体射流的特性,对多维流动模型、“气态微粒”喷射模型、现象学与多维混合模型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前段半球非稳定涡区和后端准稳定喷流区分别采用现象学模型和多维混合模型进行建模。将建立的引燃柴油喷射模型和天然气喷射模型相结合,组建为油-气缸内高压喷射模型,实现对柴油-天然气喷射压力、喷射定时以及喷射流量等特征参数的综合模拟分析。通过实验研究方法,对定容燃烧弹进行了柴油和天然气高压喷射射流特性的实验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图像处理方法研究了气缸内直喷天然气的射流穿透距离,射流锥角和射流量。验证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验证了已建立的柴油和天然气的喷射模型。本文分析了甲烷与正庚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的组成及主要反应路径。采用主路径分析法和主要组分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简化模型。该模型包含了112个组分和658个基本组分。本文基于多维数值模拟软件KIVA-3V,建立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流动以及燃烧的三维数值模拟的仿真平台:平台嵌入了Pa SR湍流燃烧模型,考虑了湍流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可实现多维模型与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引入NSGA-II,对发动机的三个喷射参数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协调三个目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基于开发的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缸内燃烧多维模拟计算平台,对发动机的混合气形成以及缸内燃烧特性开展了仿真计算研究,主要计算结论如下:天然气缸内高压直喷可使缸内速度场显着增大,湍动能增强,湍动能可达15000m2/s2以上,湍流强度和湍动能的增强可以强化缸内燃料的混合过程,从而加快发动机缸内天然气燃料的燃烧速度。发动机气缸内的峰值压力和温度随着天然气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天然气替代率的高能量保持较高的最终温度。天然气的替代率越高。NO形成率越高,NO形成量越高。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掺氢后,气体燃料中掺氢比的变化对发动机点火和燃烧过程影响不大。随着氢混合比的增加,天然气的放热提前。利用NSGA-II优化方法,对引燃柴油喷油时间、天然气喷射与柴油喷射的时间间隔、柴油喷嘴孔与天然气喷嘴孔的周向偏角等三个对发动机性能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喷油参数进行了优化,经过连续多代的逐步进化,协调三个目标之间此消彼长难以协调的关系,三项目标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优化参数可同时降低双燃料发动机中的氮氧化物和碳烟。此外,当柴油喷射和气体喷射之间的喷射间隔为1.38℃A时,达到最低ISFC。
李高明[4](2019)在《QY盐业公司运营管理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业体制改革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期间专项改革规划,打破食盐专营(垄断)势在必行。盐业企业如何应对体制改革,改善企业运营管理,推进企业市场化发展,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后专营”时代盐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QY盐业公司为广东盐业集团下属分公司,承担着QY市合格食盐供应的职能,由于长期受专营政策的影响,公司市场化运作近于空白,行政执法功能大于企业经营功能,销售重心高悬,运营管理简单粗糙,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与现代企业的要求差异甚大。这种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将大大制约了企业长远的发展,一旦失去专营政策的保护,在市场条件下,企业将很难保持现有市场份额,企业将出现“致命”的危机。因此,本文从此切入,关注盐业体制改革前提下运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本文通过对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层面分析QY盐业公司的经营现状,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市场控制能力问题、市场营销决策信息滞后、物流衔接僵化、管理模式粗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并对问题成因展开分析。(2)构建运营改善研究方案,包括建设基于GIS的市场布局优化策略,基于运营数据中心辅助营销决策策略,规范物流配送策略,管理机制优化策略。(3)构建运营改善效果评估方案,包括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估标准的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数据质量控制等。笔者希望在充分考虑整合公司现有资源和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经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在资金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信息系统保障等各种保障措施的有力保障下,提出运营管理改革的优化方案及解决方法,实现QY盐业公司运营管理的改善,完成QY盐业公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付英侃[5](2019)在《基于DSP的负载电参量远程监测系统研制》文中认为电参量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线负载在实际工作时的各项电参量并留档记录。现有的技术较为成熟的电参量检测仪可测量功率因数、相角等多种电参量,多用于供电站、输变电设备等复杂场景中。随着家用电器种类的增加,家庭用电环境也日趋复杂。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许多智能家电带有联网功能,通过互联网对其电参量进行远程监测能很好地利用到智能家电的网络特性。基于以上两点,本文拟对家庭用电负载的电参量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并识别其负载类型。这对于实现家庭范围的电能品质管理控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首先研究电参量检测系统的负载识别算法的数学模型与仿真。设计负载仿真模型生成不同特征的电参量数据,对其做常规运算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电参量的功率参数、谐波参数等特征参量,在其中选取具有区分度的特征参量构成电参量特征向量并构建负载数据模型库,并设计合理的负载识别算法用以识别对应的家庭用电负载类型,在仿真平台上实现前述流程并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在构建负载数据模型库并分析其频谱特征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实现方案,可以划分为硬件电路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系统验证与分析三个部分。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元件的选取,元件外围电路的设计以及DSP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设计部分包括求解电参量算法和负载识别算法在硬件平台上的实现,WiFi无线传输控制程序及终端显示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系统验证与分析具体包括电参量传感器模块和ADC采样模块的测试与分析,主控系统识别结果的验证,以及使用无线终端运行终端显示软件来测试系统的远程监测功能。最终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准确的识别出负载数据模型库内已有的负载,且能通过WiFi网络将负载类型远程传输至无线终端进行显示。本文在最后对整个负载电参量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家庭用电负载的电参量检测和负载识别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邱雪停[6](2019)在《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个人健康管理方法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慢性病和亚健康在我国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慢病管理不当,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人群健康管理意识薄弱及就医困难等因素,慢病恶化导致重病或死亡的发生率极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导致慢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中,生活方式占比60%。所以,慢病管理的主要出发点是个人对其生活方式的管理。随着网络科技和智能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个人健康管理系统逐渐成为指导人们良好生活行为,以改善慢病的一种主要方式。本文基于慢病发生人群的主要社会特征和慢病个人健康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深入分析挖掘了各种健康数据对于健康管理的价值,根据国家相关医疗卫生数据标准,构建了多维模型数据仓库,为智能健康预警和疾病风险评估打造了标准数据平台。本文研究和设计了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闭环式个人健康管理方法,从健康数据采集记录、健康评估、健康计划、跟踪执行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功能设计。本文采用了文字录入、图像上传、蓝牙传输等多种健康数据采集技术,提高了数据采集记录的效率和准确率。系统根据临床诊断指南设计实现了单参数健康评估和健康综合评估功能。其中健康综合评估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设计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权重、判断隶属度等步骤实现健康综合评估。并设计了多维数据元属性,扩展了数据元的疾病、器官、科室等临床属性,为构建多维健康评估和动态配置健康档案奠定了数据模型基础,此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健康评估模式,满足了用户自定义健康管理的需求。系统根据用户个性化的健康评估结果,结合系统在线医生的临床诊疗,为用户提供健康计划制定功能,从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管理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和指导。从而满足用户一站式健康管理的需求,尤其为农村地区慢病患者打造功能齐全专业的健康管理平台,节省健康管理成本。本文对健康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HDFS数据存储技术,html、css、JavaScript、java等软件开发技术,结合jQuery、UEditor、DateRangePicker等插件,以及短信邮件发生接口、无线蓝牙传输接口等,对本系统网站端和移动端应用平台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并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作为系统数据库,设计了雪花型多维数据模型。最后对本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做了测试,目前已完成基础版本的开发和试运行。
逯佳宁[7](2019)在《柴油机缸内传热过程研究(KIVA-3程序开发)》文中指出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热效率较高、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热力机械。柴油机优秀的工作性能使其成为优选动力源。随着世界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研究缸内传热过程以获取改善柴油机工作指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内燃机研究者的探索主题之一。论文以1105型柴油机为计算模型在KIVA-3程序的计算平台上,对柴油机从进气门关闭到排气门开启之间的缸内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可归纳如下。柴油机工作过程中整个燃烧室壁面的平均传热系数随曲轴转动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模拟始点的燃烧室壁面平均传热系数为76.23 W/m2·K,到上止点后10°CA处增大至最大值3692.18 W/m2·K,到排气门开启模拟结束时减小到105.80 W/m2·K。从进气门关闭到喷油始点之间的压缩行程壁面传热系数增大较为缓慢,燃油喷射开始后传热系数迅速增大且在最大压力点之后达到峰值。在上止点后较小的曲轴转角范围内迅速降低,此后到排气门开启前壁面传热系数下降趋势趋于平缓。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燃烧室壁面的局部传热系数特性为:(1)活塞顶面传热系数从活塞顶部ω形凹坑的开口边缘呈环带状沿半径方向递减,ω形凹坑侧壁面传热系数在喷油开始前呈环带状由凹坑底面向活塞顶面逐渐增大,凹坑底面的高传热系数区域出现在半径方向的中部位置且呈环带状向两侧逐渐降低。(2)气缸顶面的高传热系数区域出现在半径方向的中部位置且呈环带状向两侧逐渐降低。(3)气缸壁面的高传热区出现在靠近活塞头部的气缸下部,传热系数由气缸顶面向下呈环带状逐渐增大。在缸内可燃混合气压燃着火后燃烧室壁面与油束对应位置的传热系数出现增大。
程浩[8](2016)在《被动源数据地震波干涉一次波估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波干涉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迅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方向。地震波干涉技术可以将两个检波器之间传播的地震波进行重构,合成新的地震记录,被称为虚拟炮记录。其中一个检波器被看作虚拟源,进行激发,另一个检波器接收。地震波干涉技术可以利用混沌无序的噪声信号进行有效信号的提取,来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的有效信息。本文分别研究了声波和弹性波被动源地震干涉技术及一次波估计方法。首先,系统地推导了声波互相关算法地震波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之上,又对反褶积算法进行了推导。对比分析了声波脉冲型和噪声型被动源数据的特点,分别利用互相关算法和反褶积算法对两种类型的声波被动源数据进行波场重构,合成虚拟炮记录。通过与主动源地震记录的对比,验证了合成的虚拟炮记录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发现,反褶积算法合成虚拟炮记录的分辨率要高于互相关算法。其次,本文提出了线性Radon域被动源数据地震波干涉技术。由于在时空域中进行地震波干涉技术时,是通过对全体被动源数据进行干涉叠加处理,来合成虚拟炮记录。但是,合成虚拟炮记录的主要能量来自于“零相位点”,即绝大部分数据的干涉效果通过相互地叠加作用被抵消了,合成虚拟炮记录的主要贡献仅来自于小部分的被动源数据。分析可知,两个检波器接收到的有效地震响应应该来自于相同的激发点,即两个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响应应该具有相同的射线参数。结合线性Radon变换的特点,本文将被动源数据从时空域变换到线性Radon域,对具有相同射线参数的地震记录道进行干涉,成功地合成了虚拟炮记录。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地缩小扫描孔径,对比和分析合成虚拟炮记录的成像效果。可以发现,在扫描孔径很小的情况下,合成的虚拟炮记录中,有效波响应仍然得到了较好的重构,进一步论证了合成虚拟炮记录的主要贡献来自于“零相位点”的观点。同时,由于在线性Radon域,利用有限的被动源数据就能重构出较好的虚拟炮记录,这样,使地震波干涉技术的计算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再次,由于声波被动源数据合成的虚拟炮记录中,同时包含了一次反射波和表面相关多次波。基于主动源地震数据稀疏反演一次波估计的理论,本文研究了声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方法。采用凸L1范数约束的最优化求解方法对声波脉冲型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问题进行求解,避免了传统方法利用时窗防止反演陷入局部最优化的情况。在反演过程中,本文将稀疏变换结合到L1范数约束最优化问题求解过程中,提高了一次反射波估计的准确性。声波噪声型被动源数据合成的虚拟炮记录中,同样包含大量的表面相关多次波。在脉冲型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噪声型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方法。与声波脉冲型被动源记录类似,声波噪声型被动源记录利用数据矩阵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透射直达波与透射直达波引起的表面相关多次波之和。假设透射直达波的能量最小,给出了声波噪声型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的目标函数。由于声波噪声型被动源数据不具有稀疏性,所以传统方法和L1范数约束方法,都不能用来求解声波噪声型被动源数据的一次波估计问题。根据声波噪声型被动源数据自身的特点,本文引入了基于能量最小原则的LSQR算法,对声波噪声型被动源地震数据进行一次波估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本文对被动源数据的研究由声波推广到了弹性波,分别推导了弹性波互易定理、脉冲型和噪声型弹性波地震波干涉技术的基本理论。利用理论模型模拟了弹性波脉冲型被动源记录,可以发现,弹性波被动源记录中不仅包含震源激发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信息,还包含了大量的转换波,使被动源记录变得更加复杂,同样包含的有效信息也更加丰富。利用互相关干涉方法来处理弹性波脉冲型被动源地震记录,合成的弹性波虚拟炮记录中,P波和S波反射响应都得到了较好的重构,与自由表面弹性波主动源地震记录对比,验证了合成虚拟炮记录的准确性。弹性波虚拟炮记录中,不但包含一次反射波和表面相关多次波,还含有大量的转换波。与声波被动源数据类似,弹性波被动源记录可以分解为震源到达地表的透射直达波,和由这个透射直达波引起的一系列多次波,以及由透射直达波引起的多次波在不同的界面反射或者透射时,产生的大量转换波。本文将声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方法引入到了弹性波被动源数据处理中,提出了弹性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方法。分别利用L2范数约束和L1范数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求解方法,来估计弹性波脉冲型被动源数据的一次波记录。与吸收表面条件下的弹性波主动源地震记录进行对比,估计出来的一次波记录中不仅含有一次波响应,还含有转换波响应。分析可知,透射直达波引起的多次波在不同的界面反射或者透射时产生的转换波,在弹性波一次波估计的过程中,不能对这种由多次波引起的转换波进行压制,所以估计出来的一次波记录中还会含有转换波信息。
王婷[9](2016)在《燃料电池汽车热环境中换热部件及热管理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的发热规律与其它动力源汽车的差异较大,这给热管理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难题。首先,燃料电池工作温度较低,所有废热(总能量的41%-62%)都由热管理系统排出。其热管理系统的可利用换热温差小,而热负荷是内燃机冷却系统热负荷的2.5-3倍。其次,燃料电池汽车中电气部件多且温控要求高。热管理系统需对多部件进行精确的冷却控温。此外,为节省前舱空间,多个换热器在气流方向上串并联成模块。由于换热器空气侧的热耦合关系,各换热器所在的热管理子系统的运行性能可能恶化。因此,有必要基于燃料电池汽车的热环境,全面深入研究相关部件、模块及系统中的多种介质(空气、冷却液、制冷剂)的传热流动规律,为热管理系统的匹配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依据,使其能满足FCV严苛的散热及温控要求。本文通过建模仿真结合实验方法,进行换热部件、散热模块及热管理系统的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一、关键换热部件的传热流动性能研究。首先,针对动力控制单元冷板,利用三维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形状、直径、高度、间距的肋柱阵列对其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兼顾传热、流动及壁温的冷板结构,使其能以较小功耗,对动力控制单元进行冷却控温。其次,针对单元平行流换热器,通过实验发现:在液侧雷诺数[700,4000]内,冷却液在管内小通道(1mm<D<3mm)内流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Rec=1800。据此,提出关联式准确描述小通道内传热流动规律,实现了FCV工况范围内的散热器高精度性能计算。然后,针对多元平行流冷凝器,建立制冷剂侧不均匀流模型。经实验验证,不均匀流模型的计算精度远高于均匀流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冷凝器宽高比、流程安排以及制冷剂质量流量对性能的影响。这为FCV空调冷凝器的结构优化和性能预测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建立了板翅式液-空中冷器模型,可准确预测FCV中的小流量中冷器传热流动性能。这些部件研究是后续散热模块及热管理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二、散热模块在FCV前舱的流动传热性能研究。首先,建立了散热模块性能分析的分布参数模型。模型计算值与风洞实验值吻合良好。其次,应用三维仿真方法,模拟不同模块在前舱的气流分布,详细探讨了车速、风机转速和模块结构对模块进风量和进风品质(逆流比,风速不均匀度)的影响。然后,结合前舱三维模型和模块分布参数模型,建立模块的多维模型。该模型由模块在前舱的性能实验验证。分析了前舱不均匀气流对模块换热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若干散热模块结构设计的规则。应用场协同理论,基于既定模块结构和前舱流场,找到了模块性能的优化方向。研究发现:中低车速时(≤60km/h),各模块的风速不均匀度都随风机转速先减后增;高车速时,随着风机转速增大,风速不均匀度持续下降。此外,随着风速不均匀度减小,前舱非均匀气流引起的换热量下降幅度也减小。高车速且风机不开时,风速分布极为不均匀,对应的模块总换热量的下降幅度达7%-9%。三、热管理系统整车集成性能分析与评估。首先建立了车辆功耗模型,以及热源(燃料电池堆、空压机系统、电机系统等)模型,统筹了各热源的发热规律。然后,基于冷却系统模型和空调系统模型,组建了整车热管路系统模型。该模型可根据环境温度、车况,模拟FCV的发热规律,并基于热平衡原理,考虑子系统间的热耦合,计算出各冷却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中冷热介质的传热流动状态。最后,应用该模型,以“热平衡车速”VHB为指标,评估了两个热管理系统在同款FCV中的性能,模型结果与FCV热管理系统整车性能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研究发现:分析FCV的发热量和冷却系统换热能力随车速的变化规律可知,FCV的最高车速需从热平衡角度定义,即“热平衡车速”。热管理系统的VHB能直观有效的反映热管理系统与FCV的匹配度。各冷却子系统的VHB为系统间的匹配提供优化方向。
邹腾安[10](2014)在《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工作过程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直升机、单人飞行器、飞行汽车、无人机等高紧凑性移动平台将有更多的需求,而这些装备无不要求极高的机动性;同时,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燃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对排放要求的日益苛刻,要求作为主要动力输出装置的发动机更加注重燃料的经济性。通过发动机的轻量化不仅可以提高移动平台的机动性,而且可以减少耗油量,改善排放性能。发动机的轻量化可以通过改进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方式实现,主要目的是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密度即发动机的升功率指标或功重比指标。传统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由于受机构限制,存在着诸多固有缺陷,其功率密度基本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三角转子发动机虽然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较大的功重比,但是其固有的结构缺陷和密封问题使其燃油消耗率和稳定性都不理想。在世界发动机技术变革的新起点上,抓住机遇尽快研制出兼具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稳定性和三角转子发动机的高功率密度等优点的新型发动机刻不容缓。论文研究来源于部委级重大项目,在差速式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课题组提出了一款新型的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克服了现有发动机存在的主要不足并保留了诸多传统发动机成熟的设计经验。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具有作功密度高、排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良特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发动机的轻量化程度。本文将对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若干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为工程样机的试制及进行点火运转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并研究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总体方案。首先研究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对其中的能量转换组件和差速驱动组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原理分析;探讨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针对其工作过程的特殊性,研究了发动机四冲程循环的过程;为了保证发动机工作循环的顺利进行,设计了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辅机装置,并对气缸进行了密封性设计及分析;介绍了燃烧放热率、零维模型、准维模型及多维模型的特点,针对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工作机理,探讨了对其燃烧过程进行模拟的策略。双转子活塞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在获取高功率密度等性能方面具有如下技术优势:作功密度高;密封性好;燃烧方式多样;工作腔的形状有利于燃烧;动力缸传力特性好,功率、扭矩输出平稳。双转子活塞发动机是一款具有重大研发潜力的新型高功率密度发动机。(2)建立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工作过程的零维模型。分析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其热力学特性,在模型假定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能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基本热力学微分方程;对发动机气缸内单个工作腔的工作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把整个热力学过程分为压缩、燃烧、膨胀、排气、压缩-膨胀和进气等6个子阶段进行分析;然后建立求解热力学微分方程组所需的相关约束关系和边界条件,最终完成零维燃烧模型的创建。(3)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计算发动机工作过程的零维燃烧模型。分析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工作过程零维模型的求解方法,根据试制样机的基本性能参数确定仿真模型必须的初始参数;利用状态流函数模块Stateflow进行状态转换,实现对工作时序的判别;根据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建立边界条件的仿真模型;利用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建立零维模型的主体仿真模型,并分别建立压缩、燃烧等6个子阶段仿真模型;最后根据主轴转角的变化,完成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对零维模型的数值计算。计算得出工作腔内工质的质量、温度、压力等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在理论上得到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功重比、升功率等性能参数的数值解,科学地验证了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确实是一款高功率密度发动机。(4)利用CFD技术对双转子活塞发动机进行多维模型的数值模拟。建立多维模型所需的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技术对不断变化的工作腔进行了网格划分;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维模型所需的基本控制方程等数学模型;分析模拟工作腔内复杂流场所需的湍流模型,并对燃烧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利用FLUENT软件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工作腔内部工质流动的变化规律,证实了环形气缸的设计更有利于燃烧,并与零维模型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两组数据相互验证彼此的合理性,从而证明两个模型均是可用的,可以作为后续分析的理论基础。(5)在已研究的发动机热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差速驱动组件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定义其基本的动力学参数;运用矢量力学分析法建立其主要构件的力、力矩平衡方程组;进而简化成矩阵形式的动态静力学理论计算模型;利用已研究的工作腔内工质压力的计算数据,将此压力作为施加于两个转子的动力输入;在主轴转速一定的条件下分析主要构件的质心运动规律并利用Matlab编程求解,进而求解差速驱动组件主要构件的动力学特性。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差速驱动组件的运行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求解出相关约束力的变化规律曲线,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校验所建立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后续的零部件的试制及强度校验提供理论支撑。(6)分析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探讨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而研制原理样机,进行初步的试验分析和冷车测试。验证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差速运动特征,分析并验证发动机的密封性能、润滑及冷却油路的工作情况等问题。实验研究对促进双转子活塞发动机的工程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ER模型与多维模型互相转换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R模型与多维模型互相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课堂活动: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
二、偏离预设: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 |
三、活动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构视角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活动理论 |
二、学习活动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活动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二、活动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根据活动结构设计论文研究思路 |
二、通过案例分析解读教学设计原理 |
三、使用比较研究凸显理论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理念 |
第一节 拓展性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 |
一、为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设计 |
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而设计 |
三、为汉语学习活动的形成和演化而设计 |
第二节 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 |
一、从布置交际任务到建构活动客体 |
二、从个体语言学习到共同体语言学习 |
三、从采取教学措施到提供中介工具 |
第三节 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 |
一、语言学习的文化情境 |
二、汉语学习情境的文化异质性 |
三、教学设计改进的文化情境理据 |
第三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设计 |
第一节 促进语言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活动客体 |
一、基于“行为表现区”的客体设计理念 |
二、从模糊到具体的客体形成过程 |
三、在改造中不断演进的客体转化过程 |
第二节 与外国人学习动机相整合的活动客体 |
一、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 |
二、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 |
三、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 |
第三节 在言语交际中横向拓展的活动客体 |
一、横向拓展的知识学习机制 |
二、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路径 |
三、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边界 |
第四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 |
第一节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认识学习共同体 |
一、生产方式变革与学习主体的演化 |
二、多元化的外国学生与汉语教师 |
三、“菌根式”的汉语学习共同体 |
第二节 在“共同构造”的过程中建构学习共同体 |
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 |
二、以多重合作模式跨越文化障碍 |
三、以“拓展性互动设计”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
第三节 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发展学习共同体 |
一、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 |
二、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 |
三、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 |
第五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中介工具设计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设计理念 |
一、“双重刺激法”的学习机制 |
二、“形成性干预”的使用原则 |
三、从中介语向中介工具的转化 |
第二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 |
一、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 |
二、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 |
三、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 |
第三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使用方式 |
一、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 |
二、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 |
三、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 |
第六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机制 |
一、拓展性学习的外显行动 |
二、拓展性学习的理想循环 |
三、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过程 |
第二节 以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一、认识矛盾:从学习障碍到学习动力 |
二、分析矛盾:汉语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关系层级 |
三、利用矛盾: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第三节 以活动网络促进语言能力的融合 |
一、从个体间到系统间的“共享客体” |
二、从单项语言能力到综合语言能力 |
三、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参照表 |
附录二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案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船舶AIS大数据时空建模与快速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存储管理研究现状 |
1.3.2 检索效率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AIS数据时空模型构建 |
2.1 AIS系统 |
2.1.1 AIS系统简介 |
2.1.2 AIS信息采集 |
2.1.3 AIS数据解码 |
2.2 时空数据建模技术 |
2.2.1 时空数据 |
2.2.2 常见时空数据模型 |
2.2.3 布尔模型和倒排模型 |
2.3 面向AIS大数据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 |
2.3.1 AIS数据时空特征 |
2.3.2 数据存储概念模型设计 |
2.3.3 基于AIS时空特征的多维关系存储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量AIS数据存储方法研究 |
3.1 数据管理技术 |
3.2 AIS大数据管理架构 |
3.2.1 存储需求分析 |
3.2.2 架构设计 |
3.3 AIS数据的写入机制设计 |
3.3.1 历史数据写入优化方法 |
3.3.2 实时数据同步优化策略 |
3.4 基于MR-Model的时空数据管理方法 |
3.4.1 分布式系统概述 |
3.4.2 基于Mycat的存储模型实现 |
3.4.3 基于ES的存储模型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量AIS数据快速检索方法研究 |
4.1 时空索引技术概述 |
4.1.1 空间编码技术 |
4.1.2 时空索引技术 |
4.2 时空对象的信息重构与划分 |
4.3 基于Geo-CubR树的海量AIS时空数据索引方法 |
4.3.1 Geo Time编码方法 |
4.3.2 Geo-CubR树的性质及定义 |
4.3.3 Geo-CubR树的算法设计 |
4.4 混合时空索引组织方法实现 |
4.4.1 基于Invert-GeoCubR树的分布式索引框架 |
4.4.2 基于Elasticsearch的索引实现 |
4.5 检索及统计方法 |
4.5.1 非时空检索方法 |
4.5.2 基于Invert-GeoCubR树的交互时空检索方法 |
4.5.3 关系型检索 |
4.5.4 统计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IS大数据服务与应用实验 |
5.1 AIS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设计 |
5.2 实验环境设计 |
5.2.1 分布式平台搭建 |
5.2.2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
5.3 性能对比测试与结果分析 |
5.3.1 AIS数据写入存储效率测试 |
5.3.2 非关系型检索效率测试 |
5.3.3 关系型检索效率测试 |
5.4 实验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3)缸内油—气高压喷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喷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天然气高压喷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高压喷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柴油和天然气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3.1 柴油燃烧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2 甲烷燃烧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3 柴油-天然气双燃烧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油-气高压喷射模型的研究 |
2.1 柴油喷射子模型的研究 |
2.1.1 破碎模型 |
2.1.2 蒸发模型 |
2.1.3 碰壁模型 |
2.2 天然气喷射子模型的研究 |
2.2.1 缸内气体射流的分区结构 |
2.2.2 缸内气体射流的特征分析 |
2.2.3 现象学子模型的建立 |
2.2.4 现象学模型与多维流动混合模型的耦合 |
2.3 实验系统及喷射模型的验证 |
2.3.1 柴油喷射实验台架及测试系统 |
2.3.2 天然气喷射试验台架及测试系统 |
2.3.3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2.3.4 油-气高压喷射模型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湍流与燃烧数学模型的研究 |
3.1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 |
3.1.1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子模型的建立 |
3.1.2 机理简化方法 |
3.1.3 甲烷简化机理的构建 |
3.1.4 正庚烷简化机理的构建 |
3.1.5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简化机理的建立及优化 |
3.2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简化机理的验证 |
3.2.1 天然气表征燃料机理的验证 |
3.2.2 柴油表征燃料机理的验证 |
3.3 油-气高压喷射发动机湍流燃烧模型的研究 |
3.3.1 发动机缸内湍流燃烧模型的研究 |
3.3.2 基于PaSR模型的湍流燃烧模型的建立 |
3.3.3 湍流微混合时间尺度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仿真平台的研究 |
4.1 计算流体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耦合计算平台的建立 |
4.1.1 CFD流动计算平台与化学反应计算平台 |
4.1.2 耦合接口模块的开发 |
4.1.3 耦合软件的设计 |
4.1.4 CFD和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耦合的实现 |
4.2 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优化模型的研究 |
4.2.1 NSGA-Ⅱ优化算法的研究 |
4.2.2 NSGA-Ⅱ优化算法与计算流体力学平台耦合的研究 |
4.3 发动机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的动网格研究 |
4.4 初始参数设置及模型验证 |
4.4.1 初始参数的设置 |
4.4.2 仿真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的仿真分析 |
5.1 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流场分析研究 |
5.2 天然气替代率对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
5.3 掺氢对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
5.4 基于遗传算法的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多目标参数优化研究 |
5.4.1 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优化结果研究 |
5.4.2 油-气高压直喷发动机污染物形成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QY盐业公司运营管理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企业运营管理的研究 |
1.2.2 对盐业公司运营管理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QY盐业公司的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
2.1 盐业行业环境分析 |
2.1.1 制度改变引发市场环境冲击 |
2.1.2 竞品商业布局引发冲击 |
2.1.3 消费行为变化引发的冲击 |
2.1.4 有利形式分析 |
2.2 QY盐业公司运行现状 |
2.2.1 公司概况 |
2.2.2 公司的主要职责 |
2.2.3 公司人员情况分析 |
2.2.4 公司资产现状分析 |
2.2.5 销售渠道分析 |
2.2.6 物流配送体系分析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2.3.1 市场控制能力问题分析 |
2.3.2 现代化运营问题分析 |
2.3.3 物流问题分析 |
2.3.4 管理制度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QY盐业公司运营改善方案研究 |
3.1 改善方案基本思路的建立 |
3.2 市场布局优化策略 |
3.2.1 基于GIS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 |
3.2.2 管理体系的运用 |
3.3 运营数据中心的构建策略 |
3.3.1 确定量度和数据粒度 |
3.3.2 确定维度表和创建事实表 |
3.3.3 加载数据 |
3.3.4 ETL处理 |
3.3.5 运营数据中心拓展建设 |
3.4 规范物流配送流程策略 |
3.4.1 QY盐业公司采购流程设计 |
3.4.2 QY盐业公司仓储管理体系设计 |
3.4.3 QY盐业公司物流配送流程设计 |
3.4.4 订货平台(配送中心)业务信息系统设计 |
3.4.5 基于信息化的物流配送研究 |
3.5 管理机制优化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QY盐业公司运营管理改善效果评估 |
4.1 改善效果评估思路的建立 |
4.1.1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4.1.2 实施效果评估指标的建立 |
4.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2.1 评估标准的建立 |
4.2.2 实施效果评估 |
4.2.3 数据质量控制 |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DSP的负载电参量远程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负载识别算法及系统方案设计 |
2.1 特征电参量的提取 |
2.1.1 有效值的求解 |
2.1.2 有功功率的求解 |
2.1.3 功率因数的求解 |
2.1.4 各次谐波比和总谐波失真的求解 |
2.2 负载识别算法 |
2.2.1 负载识别算法的比较和选择 |
2.2.2 特征电参量的选取 |
2.2.3 多维模型综合识别算法的数学模型 |
2.2.4 多维模型综合识别算法的改进模型 |
2.3 系统方案设计 |
2.4 负载识别算法的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3.2 主控系统模块芯片选型及基本电路介绍 |
3.2.1 ADSP-BF609 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 |
3.2.2 电源电路 |
3.2.3 时钟电路 |
3.2.4 复位电路 |
3.2.5 ADC采样模块 |
3.2.6 UART模块 |
3.3 电参量传感器模块 |
3.3.1 电压互感器电路 |
3.3.2 电流互感器电路 |
3.4 无线传输模块 |
3.5 显示模块 |
3.6 存储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DSP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 系统及外设的初始化 |
4.3.1 最小系统初始化 |
4.3.2 ADC初始化 |
4.3.3 UART串口初始化 |
4.3.4 显示模块初始化 |
4.3.5 存储模块初始化 |
4.4 特征电参量的提取 |
4.4.1 交流电流电压信号采样数据的预处理 |
4.4.2 采样数据的滤波 |
4.4.3 特征电参量的求解 |
4.5 负载识别算法的软件实现 |
4.5.1 负载数据模型库的读写 |
4.5.2 多维模型综合识别算法的软件实现 |
4.6 负载信息的传输及显示 |
4.6.1 负载信息的传输 |
4.6.2 负载信息的显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验证及分析 |
5.1 电参量传感器测试 |
5.2 ADC采样测试 |
5.3 主控系统功能验证 |
5.4 无线通信测试 |
5.5 系统联合调试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个人健康管理方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健康管理应用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健康管理应用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2 健康管理模式及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1 PDCA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 |
2.2 数据采集 |
2.3 数据存储技术 |
2.3.1 多维数据仓库模型 |
2.3.2 自定义动态配置健康档案技术 |
2.3.3 数据存储技术HDFS |
2.4 动态配置健康档案方法的研究 |
2.4.1 方案设计 |
2.4.2 自定义动态配置健康档案的方法 |
2.4.3 数据映射与动态健康档案生成规则 |
2.5 数据处理技术MapReduce |
2.6 开发技术简介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AHP的健康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3.1 健康评估分析 |
3.2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获取 |
3.2.1 健康评估指标的选取 |
3.2.2 健康评估指标权重的研究 |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健康状态评估 |
3.4 算法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需求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
4.1 总体需求分析 |
4.2 具体功能需求 |
4.2.1 健康数据记录 |
4.2.2 健康档案 |
4.2.3 健康评估 |
4.2.4 健康指导 |
4.2.5 健康圈子 |
4.2.6 系统管理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健康数据元的多维设计 |
4.3.2 数据库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5.2 健康管理功能逻辑设计 |
5.3 用户功能模块设计 |
5.4 网站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4.1 网站开发技术 |
5.4.2 网站系统主题设计 |
5.4.3 登录注册界面 |
5.4.4 个人中心 |
5.4.5 健康管理模块 |
5.5 移动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5.1 移动端开发技术 |
5.5.2 登录注册界面 |
5.5.3 健康数据记录 |
5.5.4 健康数据整理 |
5.5.5 健康评估 |
5.5.6 健康计划与跟踪执行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目的及原则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5 用户使用情况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B.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柴油机缸内传热过程研究(KIVA-3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工作内容 |
2 KIVA程序简介 |
2.1 KIVA求解的控制方程 |
2.1.1 变量表示方法 |
2.1.2 组分m的连续方程 |
2.1.3 动量守恒方程 |
2.1.4 能量守恒方程 |
2.1.5 状态方程 |
2.2 湍流模型 |
2.2.1 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 |
2.2.2 重整化群(RNG) k-ε湍流模型 |
2.3 喷雾模型 |
2.3.1 燃油液滴数方程 |
2.3.2 燃油液滴运动方程 |
2.3.3 燃油液滴质量方程 |
2.3.4 燃油液滴能量方程 |
2.3.5 气相控制方程中的喷雾源项 |
2.4 化学反应模型 |
2.4.1 化学动力学反应 |
2.4.2 化学平衡反应 |
2.5 碳烟排放模型 |
2.6 缸内传热模型 |
2.6.1 壁面对流换热的多维模型 |
2.6.2 辐射传热的多维模型 |
2.7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7.1 初始条件 |
2.7.2 固定壁面边界条件 |
2.7.3 周期边界条件 |
2.8 数值计算方法 |
2.8.1 空间差分 |
2.8.2 时间差分 |
3 数值模拟 |
3.1 网格划分 |
3.2 模型验证 |
3.3 结果分析 |
3.3.1 喷射过程 |
3.3.2 缸内压力 |
3.3.3 缸内温度 |
3.3.4 燃烧室壁面传热系数 |
3.3.5 NOx的生成 |
3.3.6 CO的生成 |
3.3.7 PM(碳烟)的生成 |
4 活塞头部传热特性分析 |
4.1 活塞顶面传热特性 |
4.2 ω形凹坑侧壁面传热特性 |
4.3 ω形凹坑底面传热特性 |
5 气缸顶面传热特性分析 |
6 气缸壁面传热特性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被动源数据地震波干涉一次波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被动源地震波干涉基本原理 |
2.1 格林函数 |
2.2 声波互易定理 |
2.2.1 褶积型互易定理 |
2.2.2 相关型互易定理 |
2.3 互相关算法 |
2.4 反褶积算法 |
2.5 数值模拟 |
2.5.1 被动源地震数据数值模拟 |
2.5.2 互相关算法地震波干涉技术成像 |
2.5.3 反褶积算法地震波干涉技术成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线性Radon域被动源地震波干涉技术研究 |
3.1 线性Radon变换 |
3.1.1 τ-p变换 |
3.1.2 线性Radon变换基本原理 |
3.1.3 频率域线性Radon变换 |
3.2 线性Radon域被动源地震波干涉技术 |
3.3 数值模拟 |
3.3.1 脉冲型被动源地震数据 |
3.3.2 噪声型被动源地震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声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 |
4.1 主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 |
4.1.1 传统EPSI基本原理 |
4.1.2 改进的EPSI基本原理 |
4.2 脉冲型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 |
4.2.1 传统脉冲型被动源EPSI |
4.2.2 改进的脉冲型被动源EPSI |
4.2.3 数值模拟 |
4.3 噪声型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 |
4.3.1 噪声型被动源EPSI |
4.3.2 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弹性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 |
5.1 弹性波被动源数据地震波干涉技术 |
5.1.1 弹性波互易定理 |
5.1.2 弹性介质中的地震波干涉技术 |
5.1.3 数值模拟 |
5.2 弹性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 |
5.2.1 弹性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基本原理 |
5.2.2 数值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致谢 |
(9)燃料电池汽车热环境中换热部件及热管理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冷板的研究现状 |
1.2.2 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1.2.3 车用散热模块的研究现状 |
1.2.4 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换热部件基础模型研究与实验验证 |
2.1 动力控制单元冷板的仿真与优化 |
2.1.1 冷板的仿真模型 |
2.1.2 仿真模型验证 |
2.1.3 冷板性能分析与结构寻优 |
2.2 单元平行流换热器的实验与建模 |
2.2.1 单元小通道平行流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
2.2.2 单元小通道平行流换热器的模型建立 |
2.2.3 单元小通道平行流换热器模型验证 |
2.3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模型与实验验证 |
2.3.1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制冷剂侧不均匀流模型 |
2.3.2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实验及模型验证 |
2.3.3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4 板翅式液-空中冷器的实验与建模 |
2.4.1 中冷器的性能测试 |
2.4.2 中冷器的模型建立 |
2.4.3 中冷器模型的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散热模块的集成性能分析与实验验证 |
3.1 散热模块的分布参数模型 |
3.1.1 模型基本方程 |
3.1.2 模型算法 |
3.2 散热模块的性能实验及模型验证 |
3.2.1 实验系统介绍 |
3.2.2 被测模块的结构 |
3.2.3 实验工况 |
3.2.4 实验结果及模型验证 |
3.3 散热模块在汽车前舱的空气流场分析 |
3.3.1 前舱流场仿真模型 |
3.3.2 前舱模型的边界条件 |
3.3.3 前舱模块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3.4 散热模块多维模型与前舱实验验证 |
3.4.1 散热模块的多维模型 |
3.4.2 散热模块的前舱实验 |
3.4.3 实验结果与模型验证 |
3.5 基于前舱流场的散热模块性能分析与优化 |
3.5.1 基于前舱流场的散热模块性能分析与评估 |
3.5.2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散热模块性能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建模分析与实验验证 |
4.1 燃料电池汽车功耗模型 |
4.2 燃料电池汽车热源模型 |
4.2.1 电堆热模型及实验验证 |
4.2.2 空压机系统热模型 |
4.2.3 中冷器热交换模型 |
4.2.4 动力控制单元及电机热模型 |
4.3 燃料电池汽车冷却系统模型 |
4.3.1 液侧流动模型及实验验证 |
4.3.2 冷却系统模型 |
4.4 燃料电池汽车空调系统模型 |
4.4.1 空调部件模型 |
4.4.2 空调系统模型 |
4.5 基于“热平衡车速”的热管理系统性能评估 |
4.5.1 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模型 |
4.5.2 “热平衡车速”性能指标 |
4.5.3 热管理系统整车性能评估 |
4.6 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性能实验与模型验证 |
4.6.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4.6.2 实验结果分析及模型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工作过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发展现状概述 |
1.2.1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概述 |
1.2.2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的分类 |
1.2.3 差速式发动机概述 |
1.2.4 差速式发动机的重要进展 |
1.3 发动机燃烧模型综述 |
1.3.1 燃烧学概述 |
1.3.2 燃烧学推动内燃机的发展 |
1.3.3 内燃机燃烧模型发展概述 |
1.3.4 燃烧模型的分类 |
1.3.5 对双转子活塞发动机进行燃烧模拟的必要性 |
1.4 论文研究工作概述 |
1.4.1 论文组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分析 |
第二章 双转子活塞发动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双转子活塞发动机方案设计 |
2.2.1 主体结构 |
2.2.2 能量转换组件 |
2.2.3 差速驱动组件 |
2.2.4 工作原理分析 |
2.2.5 四冲程循环分析 |
2.3 润滑和冷却系统设计 |
2.3.1 润滑系统设计 |
2.3.2 冷却系统设计 |
2.4 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工作过程零维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 |
3.2.1 模型的假定条件 |
3.2.2 模型的基本微分方程 |
3.3 工作腔内热力过程分析 |
3.3.1 压缩阶段 |
3.3.2 燃烧阶段 |
3.3.3 膨胀阶段 |
3.3.4 排气阶段 |
3.3.5 压缩-膨胀阶段 |
3.3.6 进气阶段 |
3.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3.4.1 瞬时过量空气系数 |
3.4.2 瞬时气体常数 |
3.4.3 气缸工作容积 |
3.4.4 工质的比热力学能与热容 |
3.4.5 燃烧放热规律 |
3.4.6 气缸周壁的传热 |
3.4.7 进排气流量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零维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零位模型的求解方法 |
4.2.1 模型整体求解过程分析 |
4.2.2 子阶段模型求解分析 |
4.2.3 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
4.3 初始参数的确定 |
4.4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 |
4.4.1 工作时序的判别模型 |
4.4.2 主要的边界条件模型 |
4.4.3 零维模型的主体部分 |
4.4.4 子阶段工作模型的建立 |
4.5 仿真结果及讨论 |
4.5.1 主要参数仿真结果 |
4.5.2 仿真结果 |
4.5.3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多维模型基于CFD技术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物理模型 |
5.2.1 基本假设条件 |
5.2.2 动网格技术 |
5.3 数学模型 |
5.3.1 基本控制方程 |
5.3.2 湍流模型 |
5.3.3 燃烧模型 |
5.3.4 排放模型 |
5.3.5 边界条件 |
5.4 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 |
5.4.1 用FLUENT求解问题的步骤 |
5.4.2 CFD计算物理模型的建立 |
5.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差速驱动组件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与分析 |
6.0 引言 |
6.1 差速驱动组件的动态静力学数学模型 |
6.1.1 差速驱动组件机构学简化模型 |
6.1.2 差速驱动组件动力学相关参数 |
6.1.3 动态静力学建模 |
6.1.4 建立矩阵数学模型 |
6.2 动态静力学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6.2.1 主要构件的质心运动规律 |
6.2.2 运动副约束反力分析 |
6.3 基于RecurDyn的动力学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控制系统搭建与原理样机研制 |
7.1 引言 |
7.2 电控系统的组成 |
7.2.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
7.2.2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 |
7.3 原理样机的研制 |
7.3.1 能量转换组件分系统 |
7.3.2 差速驱动组件分系统 |
7.3.3 辅机分系统 |
7.3.4 整机装配体 |
7.4 发动机冷车实验及性能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ER模型与多维模型互相转换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D]. 高若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船舶AIS大数据时空建模与快速检索方法研究[D]. 何帆.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缸内油—气高压喷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研究[D]. 侯效森.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4]QY盐业公司运营管理改善研究[D]. 李高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DSP的负载电参量远程监测系统研制[D]. 付英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个人健康管理方法设计[D]. 邱雪停. 重庆大学, 2019(01)
- [7]柴油机缸内传热过程研究(KIVA-3程序开发)[D]. 逯佳宁.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8]被动源数据地震波干涉一次波估计方法研究[D]. 程浩. 吉林大学, 2016(08)
- [9]燃料电池汽车热环境中换热部件及热管理系统性能研究[D]. 王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工作过程理论研究[D]. 邹腾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