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融雪剂和盐对除雪效果及道路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夏金平[1](2021)在《环保型植物副产品有机融雪剂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冬季路表积雪和暗冰会降低路面抗滑性能,从而影响道路的行车安全及通行能力。相对于使用机械、热力等除冰雪方式,融雪剂具有成本低、高效且能有效破坏冰层与路面间粘结力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冬季道路除冰雪,但会腐蚀道路沿线结构物及其附属设施、毒害动植物。本文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料作为有机融雪剂展开应用技术研究,以便为冬季道路除冰雪作业提供一种兼具环保与经济优点的有机融雪剂。首先,论文对这种来源于植物加工副产品的环保型有机融雪剂的基本理化性质展开研究。发现此有机融雪剂是一种碱性、粘稠状、均质的红棕色液体,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同时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一些技术指标要求,以确保不同批次出厂的有机融雪剂具有稳定的融雪抑冰性能。之后,基于融雪剂的凝固点降低效果,对比有机融雪剂与NaCl等常用融雪剂的除雪性能,发现有机融雪剂在-14.4℃以上环境中能实现与NaCl、Ca Cl2相同的除雪效果。采用化冰率指标,对比有机融雪剂原液与NaCl等常用融雪剂的融冰性能,发现有机融雪剂原液的融冰性能相对较差。相对化冰试验结果表明,加水制成的液体有机融雪剂的除冰效果劣于NaCl等氯盐类液体融雪剂,但优于乙二醇溶液。利用正交试验分析环境温度、融雪剂用量、冰层厚度对融雪剂除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是影响有机融雪剂除冰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融雪剂用量,最后是冰层厚度。然后,将有机融雪剂及NaCl等常用融雪剂溶于水中制成液体融雪剂用于降雪前喷洒。通过抑冰试验、粘结力试验及抗滑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液体有机融雪剂喷洒后的抑冰效果、结冰后去除的难易程度以及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NaCl等液体融雪剂,液体有机融雪剂具有抑冰效果好、凝固后易清除以及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较小的优点。为了进一步解决化学类抑冰路面中盐分析出后污染环境的问题,利用硅藻土吸附有机融雪剂制备有机抑冰材料,其中硅藻土与有机融雪剂的质量比为5:6(1:1.2)。将有机抑冰材料等体积置换75%的矿粉掺入沥青混合料后,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低温抗裂性能、高温及水稳定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抑冰性能和抗滑性能。浸泡及剪切试验表明,掺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中有机融雪剂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析出,导致其抑冰耐久性较差。最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将该农业废料作为有机融雪剂用于冬季道路除雪具有钢筋低腐蚀、植物低毒害和低成本的优点。论文针对不同的气温及降雪量,提出了液体有机融雪剂的喷洒方案,并简要介绍了有机抑冰材料及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
李双[2](2021)在《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北方地区降雪量大,若新降的积雪不能及时清除,经过车辆、行人的反复碾压及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断的融化和再次结冰,形成压实冰雪粘附在路面上很难迅速被清除,给人们的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现阶段,针对路边压实冰雪,大型设备无法清除,大部分选择人工清除。但其清除方法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人们聚集在路边清除,影响交通顺畅。因此,为了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路边除冰雪的工作效率,受到体外超声波碎石技术的启发,只对结石破碎,不会伤害人体组织的理念,研究设计一种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首先,对沥青道路参数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简述道路压实冰雪的物理特性,包括压实冰雪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压实冰雪的抗压强度,抗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基于固体接触理论研究压实冰雪与路面的接触变形形式以及接触作用力,应用ANSYS软件分析沥青道路和压实冰雪的最佳共振频率。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的机构组成和布局形式,确定其工作原理。并对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机构和推冰雪铲进行理论计算和总体的结构设计,确定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对超声波声学系统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基于超声波在路边压实冰雪传播特性以及损伤累积理论,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路边压实冰雪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验证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的合理性。并模拟在不同频率、不同幅值、不同振点数和不同时间对压实冰雪破碎的效果。通过瞬态响应分析,验证在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压实冰雪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对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的可行性。
张亚贤[3](2020)在《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试验研发》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北方冬季道路积雪结冰导致路面附着系数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提高路面的摩擦系数,保障行车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清理冬季路面积雪结冰。目前常用的清理冰雪方法有撒布氯盐融雪剂除雪、人工除雪和机械除雪等。但人工除雪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效率还很低;机械除雪方式容易对路面造成损坏;撒布氯盐类融雪剂的方式,会腐蚀道路钢材及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一种融雪效果良好、绿色环保的内掺型抑凝冰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环保角度出发,基于醋酸盐研发出了一种融雪效果好、缓释性能好的内掺型抑凝冰剂。综合考虑内掺型抑凝冰剂的环保性以及融雪抑冰能力,最终选定三种盐化物A1、A2和A3作为抑凝冰剂的配方,同时确定了抑凝冰剂的缓蚀剂、缓释剂及造粒方式,制备出两种环保型抑凝冰剂分别为MEP-1及MEP-2,并对抑凝冰剂的融雪抑冰性能以及路用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及结论为:(1)采用单纯形重心法,进行融冰试验得到主物料配比与融雪能力的关系,综合其融雪能力和环保性能,可以确定抑凝冰剂的配方为:抑凝冰剂MEP-1:m(A1)=70%,m(A2)=30%,m(A3)=0%抑凝冰剂MEP-2:m(A1)=0%,m(A2)=100%,m(A3)=0%(2)腐蚀试验测得M1、M2、M3三种缓蚀剂对钢板的相对腐蚀速率,得到M1的相对腐蚀速率为20.2%,M2的相对腐蚀速率为50%,M3的相对腐蚀速率为17.5%。结合缓蚀剂本身的性能以及经济性,最终将M1作为抑凝冰剂的缓蚀材料。(3)通过成膜试验测试选择合适的缓释剂。C1和亚麻油均会氧化成膜,但亚麻油成膜时间较长。通过测试C1和亚麻油为包衣制成的马歇尔试件的盐分释出量,发现C1为包衣的试件缓释效果较好,浸水后盐分析出不明显,且能达到规范要求的盐分释放量<0.4%的要求。而亚麻油为包衣的试件缓释效果较差,有大量的盐分析出,且盐分释放量>0.4%,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因此成膜较快缓释效果较好的C1是成膜材料的最优选择。(4)对不同掺量抑凝冰剂沥青混合料的p H值、冰点、融冰率、盐分释放量进行测试。发现随着抑凝冰剂掺量的增加,抑凝冰剂的融雪效果会越好,而且MEP-1的融冰雪性能要优于MEP-2,MEP-2相对于MEP-1来说更加环保。(5)检验抑凝冰剂掺量为3%-6%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融雪效果,并确定抑凝冰剂的最佳掺量。通过试验结果发现,随着抑凝冰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融雪抑冰效果会越好,但是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会有所下降,但均能达到规定标准。抑凝冰剂的路用性能在掺量超过5%时下降较明显,所以确定抑凝冰剂的最佳掺量为5%。本文研究的内掺型醋酸盐抑凝冰剂除具备融雪抑冰要求外,还可以避免氯离子腐蚀钢材及破坏周围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抑凝冰剂。在沥青路面中,抑凝冰剂的有效成分在缓释剂的作用下缓慢长久释放,实现长期融雪抑冰的效果,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周小鹏[4](2020)在《道路融雪剂的融冰效率及其二次结冰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冬季,冰雪天气已经成为北方城市的常态,道路积雪结冰对交通运输和出行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撒布融雪剂的除雪方式展现了它巨大的优越性,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在融雪剂的优选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容易造成融雪剂的浪费和失效。此外,融雪剂使用过程中,在道路表面极易产生二次结冰现象,将对道路行车安全造成威胁。为此,本文将以融雪剂的融冰效率以及融雪剂溶液的二次结冰规律为主体进行研究,为融雪剂的优选提供理论基础,为融雪剂溶液二次结冰时对道路抗滑性能的影响提供参考。通过对传统的融雪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和试验验证,分析了传统的融雪性能试验方法中存在缺陷和不足。在考虑了接触面积、倾倒时间和试验融雪剂撒布量等因素,优化了融雪剂的融冰效率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该试验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依据融冰效率试验,探究了融雪剂的融冰效率影响因素,经分析发现,环境温度、溶解速度和融化时间等对融雪剂的融冰效率影响较为显着。对于融雪剂溶液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二次结冰现象,针对性的分析了融雪剂溶液的二次结冰过程。经研究发现,融雪剂溶液二次结冰后的冰样具有多孔隙、密实性差和易破碎等特点;残留溶液的变化规律主要体现在溶液浓度的变化上。通过强度描述融雪剂溶液结冰状态的差异,探究了不同条件下融雪剂溶液冰样的强度变化,即二次结冰强度。考虑二次结冰强度对道路抗滑性能的影响关系,探究融雪剂溶液使用过程中二次结冰对道路抗滑性能的衰减程度,用抗滑衰减率表示。
白倩倩[5](2020)在《丛枝菌根真菌对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融雪剂是我国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氯盐融雪剂用量最大。然而,氯盐融雪剂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土壤盐化、地下水污染、绿化植物死亡、道路腐蚀等。虽然环保型融雪剂一直被提倡使用,但由于价格昂贵,应用有限。在不得不使用氯盐融雪剂的背景下,如何增强绿化植物的耐盐胁迫能力成为降低氯盐融雪剂植物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AM真菌是环境中分布最广的土壤真菌之一,具有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然而,AM真菌是否能增强城市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能力还了解甚少。本论文通过土壤-融雪剂培养实验分析传统氯盐融雪剂与环保融雪剂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差异,通过城市绿化植物盆栽实验研究接种AM真菌对植物耐受融雪剂胁迫的影响及机制,通过AM真菌+聚天冬氨酸协同作用实验阐明复合措施在提高植物融雪剂胁迫中的可行性,以期为减小融雪剂对绿化植物的危害、降低城市绿化维护成本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融雪剂培养实验表明,氯盐型传统融雪剂低浓度(150g/m2)时刺激土壤脲酶活性,但高浓度(300g/m2)时抑制脲酶活性;醋酸钾型环保融雪剂在低浓度(150g/m2)时对土壤脲酶无显着影响,但高浓度(300g/m2)时刺激土壤脲酶活性。低浓度(150g/m2)环保融雪剂对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影响,但高浓度(300g/m2)环保融雪剂和低、高浓度传统融雪剂显着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两种融雪剂对土壤中G+、G-细菌及真菌的微生物生物量影响较大,但对放线菌生物量影响甚微。(2)城市绿化植物盆栽实验表明,沙地柏、马莲、冬青根系菌根侵染率随融雪剂胁迫增加呈下降趋势。AM真菌增强了绿化植物耐受融雪剂胁迫的能力,沙地柏生物量在400g/m2时达到最大增幅69.35%;融雪剂胁迫增加导致沙地柏和马莲SOD酶活、MDA含量升高,叶绿素下降,但接种AM真菌降低了上述指标升高或下降的幅度,表明AM真菌缓解了融雪剂对植物的胁迫影响。AM真菌还缓解了融雪剂对冬青生理代谢的胁迫影响,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回升,胞间CO2下降。AM真菌提高了植物地上、地下部K+、Ca2+、Mg2+的含量,但降低了其中Na+含量,这可能是AM提高植物耐受融雪剂胁迫能力的途径之一。(3)对沙地柏根际生物性质的测试表明,融雪剂胁迫增加(0、300、400g/m2)导致根际土壤OTU数量、Chaol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表明融雪剂对根际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接种AM真菌后,上述指标下降或升高的幅度变小,表明AM真菌缓解了融雪剂对根际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根际土壤脲酶随融雪剂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适度融雪剂对脲酶活性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融雪剂对脲酶有抑制作用。接种AM真菌后融雪剂抑制作用减弱,表明AM真菌降低了融雪剂对根际脲酶的抑制。(4)AM和PASP协同作用实验表明,融雪剂(300g/m2)抑制AM真菌对向日葵的侵染,PASP(10、20g/kg)则能促进AM结构的形成。PASP单独或与AM共存均可提高向日葵对融雪剂胁迫的耐受能力,且PASP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株高、生物量均在PASP 20g/kg时达到最大。在融雪剂胁迫下,单独AM、PASP均可提高向日葵植物氮含量,两者共存时AM的作用得到增强,但PASP 20g/kg时的协同作用低于10g/kg。向日葵地上、地下部K+、Ca2+、Mg2+含量变化趋势与氮素类似。单独AM、PASP均可降低Na+含量,两者共存时AM的降低作用更明显,但PASP 20g/kg时的协同作用小于10g/kg。这表明AM与PASP在提高植物耐融雪剂胁迫方面有协同作用。
赵晔[6](2020)在《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冬季路面积雪结冰,不仅影响道路交通运输的能力,还会威胁到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传统的人工撒盐和机械除雪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和损坏道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和交通部门的重视。在主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中,将蓄盐材料替代矿粉添加到路面内部,能够起到很好的主动融化路面积雪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蓄盐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自主研制了一种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对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原材料进行筛选,通过溶出试验、渗水性试验和电导率测试等试验,分析和对比了不同原材料的理化性质、实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确定了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可融盐、载体和表面改性剂分别为:氯化钠、载体A和表面改性剂J。(2)通过吸附试验和表面改性等试验,确定了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最优工艺为:载体采用湿法吸附方法吸附氯化钠,氯化钠和载体A的配比为15 g:10 g;表面改性采用湿法表面改性技术,氯化钠载体A材料和表面改性剂J的配比为10 g:15 mL,改性温度为50℃,改性时间2h。最终,自制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氯化钠、载体A、表面改性剂J的质量比为 57.91%:38.60%:3.49%。(3)通过模拟融冰试验、溶液冰点测试试验和表面性能测试试验,同时对比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Mafilon材料,验证了本文所制备材料的实际融冰能力。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能使水溶液冰点降低至-6.04℃,能够以较快的融冰速率在90 min内融化50 g冰块,与水溶液接触角约为105.9°,粒度约为791 nm,Zeta电位约为-7.15 mV,降低冰点能力、融冰性能和缓释性均优于进口的Mafilon材料,添加至路面后有望发挥良好的作用。
卢祖标[7](2020)在《复合改性抗凝冰微表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冬季道路表面积雪凝冰不仅影响车辆通行和交通安全,还会对路面造成严重损害,对路表性能造成不利影响。目前针对道路主动除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统沥青混合料上,将主动除冰与微表处结合成主动除冰微表处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凝冰地区路面特殊的使用环境,采用性能优良的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同时在集料中掺入抗凝冰填料,制备成复合改性抗凝冰微表处,并分析复合改性抗凝冰微表处的混合料性能、抗凝冰性能及路用性能,旨在为凝冰地区路面的主动除冰及路表功能恢复提供技术思路。本文首先优选原材料,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工艺,在基质乳化沥青中掺入SBR和水性环氧树脂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对乳液存储稳定性、蒸发残留物的三大指标和布氏粘度等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3.5%SBR+4%水性环氧树脂掺量时,乳化沥青综合性能最好;通过荧光显微镜试验,表明两者与沥青有较好地相容性,水性环氧树脂和沥青两者形成交联互穿的网状结构。其次,分析抗凝冰填料的除冰机理,对微表处的混合料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轮粘砂试验探究不同水性环氧树脂与抗凝冰填料掺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凝冰填料的掺入,延长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降低了耐磨耗性能和抗车辙性能,而水性环氧树脂的掺入能有效提高耐磨耗性能和抗车辙性能。当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在4%及抗凝冰填料掺量为6%时,混合料性能与抗凝冰性能兼具均衡。采用电导分析法,通过测定溶解在溶液中融冰盐的浓度分析抗凝冰微表处的盐分释放规律;探究温度、水性环氧树脂、抗凝冰填料、油石比四个不同影响因素对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通过防覆冰试验及落球冲击试验研究融冰盐对冰层形成过程和形成后强度的影响,得出抗凝冰微表处较普通微表处相比具有显着的抗凝冰效果。最后,针对抗凝冰微表处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从抗滑性能、抗剥落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紫外老化性能四个方面分析抗凝冰微表处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抗凝冰填料的掺入对抗滑性能略微降低、对紫外老化后混合料磨耗值影响甚微,对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有所降低。
郑召启[8](2020)在《基于射流—振动复合结构的薄冰雪层除冰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冬季路面冰雪清除方式较多,目前我国现行清除路面冰雪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清除法和融化法。目前这两类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本文在分析了路面冰雪的分类、形成原因以及主要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射流-振动复合结构除冰的方法,从而达到快速有效而低成本去除路面冰雪恢复路面通行能力的目的。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凸轮机构的振动破冰系统与高温射流装置复合的除冰装置原理,和基于凸轮机构的振动破冰系统中主要部件的设计过程。其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了完整的振动破冰系统的三维模型,同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系统中可能存在共振破坏的主要部件进行了模态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合理性。再其次将建立的振动破冰系统模型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导入到ADAMS中建立了振动破冰系统虚拟样机模型以及振动破冰系统与路面、冰面刚-柔耦合模型,在不同参数下,对振动破冰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振动破冰系统对路面和冰面的作用。接着根据高温气体射流除冰过程中的热交换原理,结合实际除冰过程抽象出除冰过程的热交换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对基于凸轮结构的振动破冰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并且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破冰工作性能;建立出高温气体射流装置除冰过程的热交换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射流融冰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对进一步的研究以及物理样机的制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62幅,表21个,参考文献87篇。
宗赵男[9](2020)在《除冰盐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为季冻性地区,为了降低冰雪对道路运输的影响,通常采用撒布除冰盐的方式进行除冰化雪,以确保道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但除冰盐的使用会对道路、环境、以及周边设施产生严重的破坏。本文采用市场上常用的氯化钠、氯化钙以及醋酸钠三种除冰盐作为侵蚀材料,同时用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改性沥青作为侵蚀对象,采用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实验手段,先后研究了三种盐在不同状态下融冰性能以及三种盐对沥青、集料以及和沥青混合料的影响。1)三种除冰盐在不同状态以及不同温度下除冰化雪能力不同,在固体状态下短时融冰效果最明显的是氯化钙,氯化钠和醋酸钠次之,但从最终融冰效果来看,除冰效果最好的是醋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钠次之;溶液状态下,当外部环境温度在-5℃时,融冰效果最好的是氯化钠溶液,氯化钙和醋酸钠次之,当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在-15℃时,融冰效果最好的是醋酸钠溶液,氯化钙和氯化钠次之。2)采用低温恒温浸泡的侵蚀方法,通过三大指标、DSR、BBR以及荧光显微镜和接触角试验对三种盐侵蚀过的三种沥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三种盐侵蚀过后,三种沥青的低温性能和感温性能均呈现下降趋势,高温性能产生不同的变化,其中基质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呈现上升趋势,SBS改性沥青在侵蚀的前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其高温性能下降,按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沥青的三大指标性能变化由小到大为:橡胶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流变性能中,三种沥青的抗车辙因子均呈现增大趋势,低温弯曲蠕变性能呈现降低趋势,三种盐溶液对改性沥青影响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沥青指标变化由小到大排序为:橡胶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微观实验表明经过三种盐溶液作用后,SBS改性剂分布形态发生了变化,橡胶改性沥青未发生明显变化;经过盐分侵蚀后,水会更加容易进入沥青内部,沥青的亲水性增强,使沥青水损坏加剧,其中醋酸钠溶液的影响最强,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次之。3)对干湿循环浸泡后的玄武岩粗集料进行了洛杉矶磨耗值和压碎值试验,同时采用低温恒温浸泡的方法进行了集料粘附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除冰盐溶液对集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沥青—粗集料黏附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除冰盐溶液干湿浸泡循环后,玄武岩粗集料的磨耗值和压碎值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大,并且其增大程度与浸泡时间和干湿循环次数成正比;经过盐溶液侵蚀后,沥青—粗集料粘附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SBS改性沥青受影响最大,基质沥青次之,橡胶改性沥青受影响相对最小。三种盐溶液中醋酸钠溶液对沥青—粗集料粘附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4)采用干湿循环浸泡的方法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低温和高温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抗弯拉应变、抗弯拉强度以及动稳定度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衰减,从盐溶液对沥青混合料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醋酸钠、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变化由大到小排序为: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综上所述,无论对于改性沥青还是基质沥青,除冰盐溶液均会对其及相关混合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通过研究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性能的相关影响以及影响机理,可以为我国北方季冻性地区的路面材料选用以及相关除冰盐的选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路面使用寿面,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韩敏[10](2020)在《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受降雪影响大,积雪经汽车行人碾压、环境温度变化等影响反复融冻,形成压实冰雪。道路压实冰雪给车辆行人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道路压实冰雪质地坚硬并且粘附于道路表面,不易清除,其物理力学性质非常复杂,很难根据具体冰雪路况制定合适的清除方案。因此,研发一种智能、高效、环保的道路压实冰雪清除设备至关重要。本文从道路压实冰雪的形成过程开始分析,总结道路冰雪的类型、冰雪密度、抗压强度、摩擦因数等物理参数以及冰雪与路面的粘附机理和粘附强度等特性,为开发智能除冰雪设备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针对不同的冰雪路况,设计了可切换除冰/除雪模式的除冰雪试验样机。对除冰装置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和基本参数确定,并对其除冰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除冰刀齿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整个除冰转子的阻抗力矩。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除冰转子的简化三维模型,利用仿真分析软件LS-DYNA对单把除冰刀齿的除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压实冰雪类型,分析除冰刀齿受力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除冰转速。对除冰刀齿的工作轨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除冰转速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经验进行了优化,为后续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针对功能要求,设计了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确定了各模块的控制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控制系统软件的框架设计,可实现除冰模式、除雪模式切换,自动控制除冰转速,提供最佳行驶速度建议等功能。
二、浅谈融雪剂和盐对除雪效果及道路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融雪剂和盐对除雪效果及道路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环保型植物副产品有机融雪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超疏水抑冰涂层的研究 |
1.2.2 融雪抑冰混合料的研究 |
1.2.3 抑冰雾封层的研究 |
1.2.4 高效环保低腐蚀融雪剂的研发 |
1.2.5 研究现状评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本试验用原材料技术性能分析 |
2.1 本试验用融雪剂技术性质 |
2.2 有机融雪剂理化性质研究 |
2.2.1 酸碱度 |
2.2.2 均质性 |
2.2.3 流动性 |
2.2.4 吸水性 |
2.2.5 高温稳定性 |
2.2.5.1 质量及凝固点分析 |
2.2.5.2 红外光谱分析 |
2.2.6 作为有机融雪剂的植物副产品技术指标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融雪剂与其他融雪剂除冰雪性能对比研究 |
3.1 除雪效果对比研究 |
3.1.1 稀溶液依数性定理 |
3.1.2 凝固点测试方法 |
3.1.3 有机融雪剂与其他融雪剂除雪效果对比 |
3.1.4 凝固点线性回归方程 |
3.2 除冰效果对比研究 |
3.2.1 融雪剂最佳使用量计算公式 |
3.2.2 化冰效果对比分析 |
3.2.2.1 有机融雪剂原液与其他融雪剂除冰效果对比 |
3.2.2.2 流动性对有机融雪剂除冰效果的影响 |
3.2.2.3 液体有机融雪剂与其他融雪剂除冰效果对比 |
3.3 除冰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正交试验设计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体有机融雪剂抑冰性能研究 |
4.1 试验用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原材料简介 |
4.1.1.1 沥青 |
4.1.1.2 集料 |
4.1.2 AC-13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
4.1.2.1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1.2.2 路用性能检验 |
4.1.3 NC-13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
4.1.3.1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1.3.2 路用性能检验 |
4.2 液体有机融雪剂的抑冰性能研究 |
4.2.1 液体融雪剂喷洒量研究 |
4.2.2 液体融雪剂使用浓度研究 |
4.2.3 液体有机融雪剂的抑冰性能研究 |
4.2.3.1 试验方法 |
4.2.3.2 结果分析 |
4.3 液体有机融雪剂与路面粘结力的试验研究 |
4.3.1 试验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液体有机融雪剂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1 试验方法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5.1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组成与设计 |
5.1.1 载体选择 |
5.1.2 有机抑冰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
5.1.2.1 硅藻土与有机融雪剂配比研究 |
5.1.2.2 有机抑冰材料密度研究 |
5.1.3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3.1 等体积替换法 |
5.1.3.2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4 抑冰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
5.1.4.1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
5.1.4.2 MFL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
5.2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2.1 高温稳定性 |
5.2.2 低温性能 |
5.2.3 水稳定性 |
5.2.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2.3.2 冻融劈裂试验 |
5.2.4 抗滑性能 |
5.3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抑冰性能研究 |
5.3.1 有效抑冰成分融析机理分析 |
5.3.2 掺加有机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融析试验 |
5.3.2.1 全溶法 |
5.3.2.2 喷洒法 |
5.3.3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使用温度研究 |
5.3.4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破冰性能研究 |
5.3.4.1 剪切试验 |
5.3.4.2 锤击试验 |
5.3.5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抑冰耐久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效益及技术分析 |
6.1 环境效益分析 |
6.1.1 有机融雪剂对钢筋的腐蚀性研究 |
6.1.2 有机融雪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6.2 经济效益分析 |
6.3 技术方案 |
6.3.1 液体有机融雪剂的使用方案 |
6.3.2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工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除冰雪方法 |
1.2.2 国外除冰雪设备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除冰雪设备研究现状 |
1.3 超声波破碎技术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路边压实冰雪的特性研究 |
2.1 路边道路特性研究 |
2.1.1 沥青路面参数分析 |
2.1.2 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 |
2.2 路边压实冰雪的物理特性 |
2.2.1 路边压实冰雪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
2.2.2 路边压实冰雪的力学特性 |
2.3 路边压实冰雪-路面粘附力学分析 |
2.3.1 路边压实冰雪-路面粘附性质 |
2.3.2 路边压实冰雪-路面粘附力及粘附强度 |
2.3.3 路边压实冰雪内部作用特性 |
2.4 路边压实冰雪与沥青道路模拟分析 |
2.4.1 沥青道路模型建立 |
2.4.2 路边压实冰雪与沥青道路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的系统研究 |
3.1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的总体布局 |
3.1.1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总体结构设计要求 |
3.1.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总体结构研究 |
3.1.3 车身车轮静力学模拟分析 |
3.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技术参数选定 |
3.2.1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清除压实冰雪装置行驶阻力计算 |
3.2.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行走所需要的功率 |
3.2.3 发动机所需功率 |
3.3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机构研究 |
3.4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机构的升降机构研究 |
3.4.1 升降机构的分析 |
3.4.2 电机功率选定 |
3.5 超声波声学系统研究 |
3.5.1 超声波发生器研究 |
3.5.2 超声波换能器研究 |
3.5.3 超声波变幅杆的结构设计 |
3.6 推冰雪铲机构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压实冰雪破碎模拟分析及超声波破冰雪过程仿真研究 |
4.1 超声波在路边压实冰雪-路面中的传播 |
4.1.1 Lamb波在压实冰雪中的传播 |
4.1.2 SH波在压实冰雪中的传播 |
4.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剥离机理 |
4.3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效果的仿真分析 |
4.3.1 路边压实冰雪-道路模型建立 |
4.3.2 超声波激励下路边压实冰雪破碎仿真分析 |
4.3.3 不同超声波参数对路边冰雪破碎效果影响 |
4.3.4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破碎剥离程度研究 |
4.4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路边压实冰雪运动过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试验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融雪方式简介 |
1.2.1 融雪方式的分类 |
1.2.2 自融雪沥青路面融雪过程 |
1.2.3 自融雪沥青路面的优点 |
1.3 自融雪沥青路面融雪过程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内掺式抑凝冰剂的研发与示范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可行性研究分析 |
第2章 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的研制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缓释抑凝冰剂 |
2.2.1 抑凝冰剂冰点下降原理 |
2.2.2 MEP主物料配比优选试验 |
2.3 MEP的制备工艺 |
2.3.1 缓蚀剂的选择 |
2.3.2 包衣缓释材料的确定 |
2.3.3 搅拌造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抑凝冰剂性能检验 |
3.1 抑凝冰剂的PH值 |
3.1.1 抑凝冰剂的PH值测定试验方法 |
3.1.2 抑凝冰剂pH值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 抑凝冰剂的冰点测定试验 |
3.2.1 抑凝冰剂的冰点测定试验方法 |
3.2.2 抑凝冰剂冰点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 抑凝冰剂的融冰雪性能试验 |
3.3.1 抑凝冰剂的融冰雪性能测定试验方法 |
3.3.2 抑凝冰剂融冰雪性能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抑凝冰剂的盐分释出量试验 |
3.4.1 抑凝冰剂的盐分释出量测定试验方法 |
3.4.2 抑凝冰剂盐分释出量试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及抑凝冰剂最佳掺量 |
4.1 沥青路面原材料技术性质 |
4.1.1 MEP |
4.1.2 沥青 |
4.1.3 粗集料 |
4.1.4 细集料 |
4.1.5 矿粉 |
4.2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1 矿料级配设计 |
4.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3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4.3.1 水稳定性 |
4.3.2 高温稳定性 |
4.3.3 低温抗裂性 |
4.3.4 抑凝冰剂掺量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道路融雪剂的融冰效率及其二次结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融雪剂的使用状况 |
1.2.2 道路融雪剂研究现状 |
1.2.3 融雪剂的危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道路融雪剂的评价指标分析 |
2.1 融雪剂标准的发展和完善 |
2.2 融雪剂关键性评价指标分析 |
2.2.1 融雪化冰能力 |
2.2.2 碳钢腐蚀率 |
2.2.3 路面摩擦衰减率 |
2.2.4 混凝土腐蚀率 |
2.3 本章小节 |
3 道路融雪剂的融冰效率研究 |
3.1 融雪剂的融冰效率试验方法 |
3.1.1 国外融雪性能试验方法 |
3.1.2 国内融冰能力试验方法 |
3.1.3 融雪剂的融冰效率试验方法 |
3.2 道路融雪剂融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融雪剂融冰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 |
3.2.2 固体融雪剂的融冰效率影响因素 |
3.2.3 液体融雪剂的融冰效率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节 |
4 融雪剂溶液的二次结冰过程 |
4.1 融雪剂的融冰机理 |
4.2 融雪剂溶液二次结冰过程 |
4.2.1 融雪剂溶液的结冰状态 |
4.2.2 残留溶液的变化规律 |
4.2.3 融雪剂溶液的结冰理论 |
4.3 本章小结 |
5 融雪剂的结冰强度及其对道路抗滑性能的影响 |
5.1 融雪剂溶液的二次结冰强度 |
5.1.1 压缩强度试验方法 |
5.1.2 结冰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3 浓度对结冰强度的影响 |
5.1.4 冻结时间对结冰强度的影响 |
5.1.5 环境温度对结冰强度的影响 |
5.2 融雪剂溶液结冰强度对道路抗滑性能的影响 |
5.2.1 抗滑性能试验条件的确定 |
5.2.2 路面抗滑性能试验的具体实施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丛枝菌根真菌对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丛枝菌根(AM)真菌概述 |
1.1.1 AM真菌 |
1.1.2 AM真菌的系统分类 |
1.1.3 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 |
1.1.4 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多样性 |
1.2 丛枝菌根(AM)真菌对宿主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影响 |
1.2.1 盐胁迫对AM真菌的影响 |
1.2.2 AM真菌对宿主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影响 |
1.3 融雪剂的使用情况及环境危害 |
1.3.1 融雪剂的使用情况 |
1.3.2 融雪剂的危害 |
1.3.3 融雪剂危害的应对办法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统融雪剂和环保融雪剂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差异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处理 |
2.2.3 测试分析方法 |
2.2.4 数据统计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两种融雪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2.3.2 两种融雪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3.3 两种融雪剂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AM真菌对城市绿化植物耐传统融雪剂胁迫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处理 |
3.2.3 测试分析方法 |
3.2.4 数据统计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融雪剂胁迫对绿化植物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3.3.2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生长的影响 |
3.3.2.1 植物生物量 |
3.3.2.2 植物SOD酶活性 |
3.3.2.3 植物MDA含量 |
3.3.2.4 植物叶绿素含量 |
3.3.2.5 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 |
3.3.3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吸收盐离子的影响 |
3.3.4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5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耐传统融雷剂胁迫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处理 |
4.2.3 测试分析方法 |
4.2.4 数据统计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真菌侵染植物的影响 |
4.3.2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生长的影响 |
4.3.3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氮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4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吸收盐离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附件 |
(6)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抑制路面结冰技术 |
1.2.1 被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 |
1.2.2 主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 |
1.3 蓄盐类融雪抑冰材料 |
1.3.1 蓄盐类融雪抑冰材料的类型 |
1.3.2 蓄盐类融雪抑冰材料的组成 |
1.3.3 国外研究进展 |
1.3.4 国内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应用情况 |
1.4 蓄盐类路面的融雪抑冰机理 |
1.4.1 路面凝冰的形成及物理力学性质 |
1.4.2 融雪抑冰材料的作用过程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与表征设备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3.3 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5 比表面积和平均孔直径测试 |
2.3.6 接触角测试 |
2.3.7 有机元素分析测试 |
2.4 材料制备和缓释性能测试 |
2.4.1 表面改性试验 |
2.4.2 溶出试验 |
2.4.3 渗水性试验 |
第三章 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原材料选择 |
3.1 引言 |
3.2 可融盐 |
3.2.1 各种可融盐的理化性质 |
3.2.2 可融盐的选择 |
3.3 载体 |
3.3.1 各种载体的物理性质 |
3.3.2 吸附性测试 |
3.4 表面改性剂 |
3.4.1 表面改性剂的选择 |
3.4.2 改性效果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工艺优化 |
4.1 前言 |
4.2 载体吸附可融盐方法 |
4.3 载体与可融盐的配比 |
4.4 表面改性剂的配比 |
4.5 改性条件的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性能评价 |
5.1 前言 |
5.2 降低溶液冰点能力测试 |
5.3 模拟融冰试验 |
5.4 表面性能测试 |
5.4.1 接触角测试 |
5.4.2 粒度和Zeta电位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复合改性抗凝冰微表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道路抗凝冰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改性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2.3 微表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选择及其技术性质 |
2.1.1 基质沥青 |
2.1.2 乳化剂 |
2.1.3 改性剂 |
2.1.4 水 |
2.1.5 稳定剂和pH调节剂 |
2.2 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
2.2.1 乳化设备 |
2.2.2 乳化沥青改性工艺 |
2.2.3 改性乳化沥青制备过程 |
2.3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试验分析 |
2.3.1 SBR改性乳化沥青 |
2.3.2 水性环氧树脂/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
2.4 改性乳化沥青微观结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凝冰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研究 |
3.1 抗凝冰填料除冰机理 |
3.1.1 稀溶液的依数性定理 |
3.1.2 最低共熔点定理 |
3.1.3 盐分析出机理 |
3.2 原材料技术指标 |
3.2.1 集料 |
3.2.2 抗凝冰填料 |
3.3 配合比设计研究 |
3.3.1 微表处级配 |
3.3.2 抗凝冰填料对可拌合时间影响 |
3.3.3 最佳油石比范围 |
3.4 混合料性能研究 |
3.4.1 耐磨耗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4.2 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凝冰微表处抗凝冰性能研究 |
4.1 试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
4.1.1 抗凝冰试验试件制备 |
4.1.2 电导分析法 |
4.1.3 试验方案设计 |
4.2 盐分释放规律研究 |
4.2.1 温度对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4.2.2 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对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4.2.3 抗凝冰填料掺量对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4.2.4 油石比对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4.3 防覆冰试验 |
4.4 落球冲击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凝冰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 |
5.1 微表处抗滑性能研究 |
5.2 微表处抗剥落性能研究 |
5.3 微表处水稳定性能研究 |
5.3.1 浸水6d湿轮磨耗试验 |
5.3.2 冻融循环湿轮磨耗试验 |
5.4 微表处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射流—振动复合结构的薄冰雪层除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除冰现状与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冰雪的物理性质 |
2.1 冰雪的分类及主要成因 |
2.2 冰雪的密度 |
2.3 冰雪的抗压强度 |
2.4 冰雪的抗剪切强度 |
2.5 冰雪的摩擦系数 |
2.6 冰雪的破坏准则 |
2.7 本章小结 |
3 振动破冰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1 除冰系统整体结构 |
3.2 凸轮结构设计 |
3.3 弹簧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振动破冰系统的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 |
4.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4.2 模态分析概述及应用 |
4.3 三维模型的模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振动破冰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
5.1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概述 |
5.2 振动破冰系统动力学分析流程 |
5.3 振动破冰多刚体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5.4 振动破冰刚-柔耦合系统破冰过程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温射流除冰理论及理论计算分析 |
6.1 高温射流除冰过程理论分析 |
6.2 冰的热融破坏理论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除冰盐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除冰盐性能评价 |
2.1 除冰盐除雪化冰机理 |
2.1.1 基本概念与相互关系 |
2.1.2 凝固点理论 |
2.2 除冰盐性能评价标准 |
2.3 除冰盐融冰化雪性能研究 |
2.3.1 固体状态除冰盐融冰能力 |
2.3.2 液体状态除冰盐融冰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
3.1 沥青性能检验 |
3.2 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宏观研究 |
3.2.1 试件制备与试验方法 |
3.2.2 针入度试验 |
3.2.3 软化点试验 |
3.2.4 延度试验 |
3.2.5 DSR试验 |
3.2.6 BBR试验 |
3.3 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微观研究 |
3.3.1 荧光显微镜试验 |
3.3.2 接触角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除冰盐对集料性能影响研究 |
4.1 集料技术指标与试验方法 |
4.1.1 集料技术指标 |
4.1.2 试验方法 |
4.2 除冰盐对集料力学性能影响 |
4.2.1 对集料磨耗值影响 |
4.2.2 对集料压碎值影响 |
4.3 除冰盐对集料粘附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
5.1 原材料性能检验与配合比设计 |
5.1.1 原材料性能检验 |
5.1.2 配合比设计 |
5.1.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5.2 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 |
5.2.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5.2.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3 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影响 |
5.3.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5.3.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4 除冰盐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 |
5.4.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5.4.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除冰雪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道路冰雪清除方式 |
1.2.2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3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道路压实冰雪的特性分析 |
2.1 道路冰雪的形成过程及分类 |
2.2 道路冰雪的性质 |
2.2.1 道路冰雪的物理特性 |
2.2.2 道路冰雪的力学特性 |
2.3 冰雪与路面的粘附理论 |
2.3.1 冰雪与路面的粘附机理 |
2.3.2 冰雪与路面的粘附强度 |
2.4 道路压实冰雪破坏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除冰雪装置的设计及工作机理分析 |
3.1 除冰雪试验样机总体设计 |
3.1.1 牵引主机的选择 |
3.1.2 除冰装置和除雪装置的选择 |
3.1.3 除冰雪装置部分的液压系统设计 |
3.1.4 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控制系统方案 |
3.2 除冰装置的设计 |
3.2.1 理论假设 |
3.2.2 除冰转子结构参数设计 |
3.2.3 除冰刀齿的尺寸 |
3.2.4 除冰刀齿的安装和排布方式 |
3.3 除冰转子除冰机理分析 |
3.3.1 除冰过程分析 |
3.3.2 整个除冰转子的抵抗力拒分析 |
3.4 道路压实冰雪厚度测量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分析与速度匹配计算 |
4.1 除冰过程仿真分析 |
4.1.1 LS-DYNA简介 |
4.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 结果与后处理 |
4.2.1 除冰过程仿真分析 |
4.2.2 除冰转速与压实冰雪类型匹配 |
4.2.3 整个除冰转子的工作扭矩 |
4.3 除冰转子工作转速与前进速度的匹配 |
4.3.1 理论最佳速度匹配 |
4.3.2 实际除冰转速与前进速度的匹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除冰雪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框架设计 |
5.1 控制系统的设计准则和要求 |
5.1.1 设计准则 |
5.1.2 设计要求 |
5.2 控制系统整体设想 |
5.2.1 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
5.2.2 各模块控制方案确定 |
5.3 硬件设计 |
5.3.1 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
5.3.2 硬件选型 |
5.4 软件设计 |
5.4.1 PLC工作原理 |
5.4.2 控制程序设计 |
5.4.3 人机交互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融雪剂和盐对除雪效果及道路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保型植物副产品有机融雪剂的应用研究[D]. 夏金平. 长安大学, 2021
- [2]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研究[D]. 李双.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试验研发[D]. 张亚贤.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4]道路融雪剂的融冰效率及其二次结冰规律研究[D]. 周小鹏.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5]丛枝菌根真菌对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的影响[D]. 白倩倩.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赵晔.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复合改性抗凝冰微表处技术研究[D]. 卢祖标. 广西大学, 2020(02)
- [8]基于射流—振动复合结构的薄冰雪层除冰性能研究[D]. 郑召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除冰盐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D]. 宗赵男.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韩敏.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