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沿海地区含水岩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长生,周耘,张胜男,王节涛,刘凤梅,龚冲,易秤云,李龙,周宏,魏良帅,潘晓东,邵长生,黎义勇,韩文静,尹志彬,李晓哲[1](2021)在《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文中认为为提升对长江流域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的认知程度,突破以往单独从地表水或地下水角度进行评价的局限性,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将水文地质单元和地表水流域有机结合,划分长江流域地下水评价单元,建立典型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开展了新一轮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水循环要素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以中游最多,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地表径流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长江北岸比南岸集中程度更高;蒸散发量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的特征,最大值集中在长江中游一带;长江流域地下水位总体保持稳定,丰枯季水位变化总体不大,一般小于2 m;长三角超采区的地下水漏斗面积已明显减小,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2020年长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总量2421.70亿m3/a,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092.79亿m3/a,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331.35亿m3/a;地下水储存量较2019年整体略有增加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最为明显,共增加23.72亿m3。(3)长江流域的水质上游优于下游,优质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部分地区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原生劣质水的广泛分布。长江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水平整体很低,局部地区由于过往不合理的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已得到缓解,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建议适当开发利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优质的基岩裂隙水。
朱巍[2](2021)在《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浅层地热能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可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拥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逐渐完善,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在我国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是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托大连市财政项目“大连市主城区城市地质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地质条件,构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大连市主城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基于蒙特卡罗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热储量,基于欧式空间变化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与成果: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分布于东港商务区、大连造船新厂区等地,区内富水性好,抽灌条件适中,面积为32.87km2,占总面积的4.45%;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营城子、革镇堡、大连湾等地,富水性为强~中等,含水层厚度20~30m,面积为247.21km2,占总面积的33.47%。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革镇堡、南关岭、大连湾、红旗、陵水等地,区内地层岩性为灰岩和石英砂岩、板岩互层,地层综合导热系数较高,单孔换热功率大,面积为480.75km2,占总面积的65.09%。2.研究区地下深度200m以内的浅层地热能存储热量最可能值为1.986×1014KJ,最小值为0.536×1014KJ,最大值为3.182×1014KJ,平均值为1.859×1014KJ,存储热量在0.906×1014~2.697×1014KJ之间时,确定性为90%。地源热泵系统冬季可供暖总面积为2.20×108m2,夏季可制冷总面积为4.21×108m2。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辛寨子~周水子以北、高新园区红旗~龙王塘西北和中山区南部,面积为487.69km2,占总面积的66.03%。资源潜力中等地区分布在甘井子区西北部营城子和中山区东北部,面积为23.10km2,占总面积的3.13%。3.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较好地区分布于北部,适合以地埋管地源热泵形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中等地区分布于南部,地层为石英砂岩,位于大连市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及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一带;较差区分布于西岗区、中山区等地,地层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石英砂岩,综合导热系数低,单孔换热功率小,不适合地源热泵工程建设。研究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总体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地质勘查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偏低。总体适合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大连市金州湾国际机场、凌水湾EOD国际商务区、由家村生态科技城、中革村商务区。
赵倩[3](2021)在《锦州小凌河扇地海水入侵过程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凌河扇地位于锦州西南部地区,濒临渤海。海水入侵的发生使得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水质恶化。为明确该地区海水入侵现状、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作用和演化规律。于2019年8月在锦州市小凌河扇地至近海平原区进行了28处地下水、9处地表水、大气降水和海水样品的采集工作,结合野外调查取样、室内样品测试,借助比较成熟的水化学研究方法,分析海水入侵对该区地下水水化学(水化学组分特征、水化学类型等)和氢氧同位素(D和18O)特征影响作用。根据反向模拟分析地下水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结果表明:(1)根据氯离子浓度、矿化度、钠吸附比和咸化系数四项指标综合判别研究区海水入侵分布,北凌村北部-娘娘宫街道-老龙头村南部-兴隆岗-北二沟-青坨子村以北属于无入侵区,以南属于轻度海水入侵区;西树林村及蚂蚁村东侧属于严重海水入侵区,何屯村以及虾庄子村附近属于严重海水入侵区。(2)地下水中淡水中优势阳离子是Ca型,无优势阴离子。微咸水优势阳离子主要为Na型,阴离子主要为Cl型。地下水类型逐渐由山前低矿化度的HCO3-Ca·Mg型淡水过渡为近海平原区的Cl-Na型微咸水,扇中至扇地前缘地区东西两侧水化学类型存在差异。(3)根据Gibbs图以及离子比例分析,地下水中溶解性离子主要受到水岩作用影响,近海地区地下水受到海水混合影响。根据δD和δ18O的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来源包括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补给以及地下水侧向补给,随着埋藏深度变浅,受蒸发作用影响增强。(4)研究区地下水中不仅存在海水入侵影响下混合作用,还存在矿物溶解沉淀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通过PHREEQC软件计算得出地下水中岩盐和石膏饱和指数SI<0,均处于未饱和状态;部分淡水和大部分微咸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SI>-0.5,基本处于饱和与过饱和状态,并随着Cl-浓度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少部分山前补给区的地下淡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SI<-0.5,未达到饱和状态。
李子君[4](2021)在《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泾河流域是中国农牧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几十年来,明显的气候变化以及包括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煤气油田能源基地建设、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化肥的过量施用、新城镇建设等在内的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泾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显着变化。综合外界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变化、针对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如何圈出地下水污染敏感带,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从泾河流域的外界环境变化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基流量的演变特征;基于基流量与水均衡原理,计算了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并分析了泾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对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果如下:(1)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力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泾河流域1960~2019年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降水量、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10.4 mm/10a、0.3℃/10a,且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突变年份为1995年。统计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草地、耕地和林地是泾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流域总面积的47.2%,41.2%和9.8%。2000年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更为明显,表现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面积的相对增加明显,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整体上,耗水量、梯田面积及淤地坝建设随时间呈增加趋势。线性趋势分析显示,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以6.4 m3·s-1/10a。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变异量化指标分析判定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99年。(2)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拟合经验公式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主要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变化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多年平均(1970~2019年)降水量变化使得河川径流量减小0.65×108 m3。耗水量、梯田措施、於地坝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减小的贡献量分别为1.8×108 m3、0.8×108 m3、0.2×108 m3和0.03×108m3。整体来看,河川径流量减小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直接取用地表水,其次为梯田措施。添加取用水模块后的Wet Spa模型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水保措施的蓄洪补枯的作用。(3)变化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Wet Spa计算得到的基流量整体上表现出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特征。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2×108 m3。其中,降水补给和基流排泄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排泄方式。采用统计参数方法和Piper图分析得到,岩溶地下水整体为低矿化度HCO3型水。三个时期的白垩系地下水主要阴阳离子存在差异。1979、2004年,地下水阳、阴离子分别以Na+、SO42-为主。对比1979年,2004年白垩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含量毫当量百分比有所下降。2015年,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Na+为主要阳离子。白垩系地下水样本点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由以SO4型水为主→HCO3型水为主进行转化。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三个研究时段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统计结果显示:水体中NO3-、Fe、Mn、六价铬、As离子浓度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加,TDS、TH、Cl-、SO42-、NO2-随时间逐渐减小,而F-离子浓度先增加再减小。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砷的致癌风险和硝酸根的非致癌风险均会对敏感人群健康带来显着的不利影响,且到2015年地下水中硝酸根非致癌风险潜伏在整个泾河流域,主要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4)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基于泾河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构建出适合于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层次分析中间耦合法。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是影响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两者的贡献量达到了51.5%。高、较高地下水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河谷区、西部岩溶区,分别是由于地下水埋深和渗流区介质引起的;地下水中硝酸根的浓度与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确定性系数达到了0.41(线性回归)和0.5(指数回归),验证了改进的DRATI-LE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同时也说明了地下水脆弱性与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可以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王博[5](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刘若愚[6](2021)在《基于多约束条件的宿州市城区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埇桥区是宿州市唯一的市辖区,处在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地段,以宿北断裂为界,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城西水源地位于南部平原地区,是目前宿州市区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区内地表水与潜水水质性缺水严重,长期以来城市供水基本依靠开采埋深60~90m的中深层孔隙承压水,高强度开采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符离岩溶水源地位于宿州市北侧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程度较低,水质较好,可作为一理想的替代水源,但是可开采量有限。因此,如何对区域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得开采量既能满足需求,又不会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目前宿州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以地下水源置换为调整方向,将城西水源地内的部分开采量置换到符离水源地开采,根据压采比例的不同,提出两种优化开采方案,并将水位恢复、水质安全及水资源量平衡设为约束条件,采用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方案形成的地下水流场和浓度场的演变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再加以对比分析其环境效应,进而确定了最优开采方案,即:压缩城西水源地30%的中深层孔隙水开采量,全部置换到符离水源地开采地下岩溶水。研究成果显示,城西水源地漏斗中心处水位在4年内上升了4.33 m,随后保持0.19 m/a的稳定上升速率,漏斗边缘水位则在略微下降后保持约0.07 m/a的上升速率,水位小于5、10、20m的降落漏斗面积均不断减小,水源地内水均衡状态从负均衡转为正均衡状态,且地表水对中深层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最小;虽在符离水源地以该方案持续开采会导致水位下降更迅速,但在后期下降速率也趋于稳定,不会产生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为宿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广大北方地区地下水管理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李志杰[7](2020)在《山东省招远汤东地热田热结构及热水成因研究》文中提出招远市汤东地热田位于胶东半岛的中部,多条断裂带在此交汇为该地热田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该区地热资源储量较大,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潜力。在该区开展热结构及热水成因研究,将为区内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收集整理研究区内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地热地质等资料基础上,进行了野外现场调查并进行了地温测量,充分利用区内历史以及本次采集水样的化学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内地下热水成因,同时,根据区内采集的岩石热物性数据,科学构建了研究区的热结构概念模型,并进一步刻画了区内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区内气象数据以及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区内地下热水主要补给来源,合理计算了区内热储温度以及热水循环深度。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中氢氧同位素数据的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地下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585.1~882.35m,主要来源于研究区北部的罗山区域。根据二氧化硅温标以及硅焓模型计算结果,该地区的热储温度为103.82~131.32℃,热水循环深度为3800m,地下热水的冷水混入比例为61.01%。(2)结合区内地质条件以及钻孔资料,建立了该区热结构概念模型。通过对区内岩石样品热导率和放射性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岩石热导率平均值为3.49 W/(m·k);使用元素钾、铀、钍对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生热率平均值为1.15μW/m3。根据测温数据计算出该地区地温梯度为28.87℃/km,使用该地温梯度对浅层热流值进行计算,确定该区大地热流值为101.47 m W/m2。通过浅层生热率与地震波之间关系计算出深部生热率数据,利用生热率数据分别对浅层、深层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热能进行计算,再使用“剥层法”对地幔热流进行求解,得出区内地壳热流值(Qc)约为20.56 m W/m2,地幔热流值(Qm)约为80.91m W/m2,确定该区热结构类型为“冷壳热幔”型。(3)结合前人在该区地热成因机制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该区地热田概念模型。区内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层,厚度一般为3~10m,岩性以黏性土和砂性土为主,热储主要为中生代二长花岗岩为主的裂隙带状热储,区内热储层单井涌水量约为1798.56m3/d。结合该区地形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区内北部山区大气降水通过F1、F2断裂下渗至地下深度约3800m处与地热流体进行混合,经过混合后的地下热水通过F3断裂上涌,并通过断裂带交汇所形成的细小断裂出露地表形成温泉。
刘希[8](2020)在《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大江大河较多,水力资源丰富,加之江河流域地形变化大,利于水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在西南地区的主要江河流域上,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然而该区河流普遍发育深厚覆盖层,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建设和坝基开挖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河床深厚覆盖层问题。由于覆盖层是一类渗透性较好、工程性质较差的岩土体,流经其中的地下水会导致上部基坑或坝体出现一系列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为了有效地防治深厚覆盖层引发的各种工程问题,厘清深厚覆盖层作为一个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查清其水文地质结构,并确定地下水在覆盖层中的运动规律就极为必要。本文对既有的深厚覆盖层勘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西南地区的深厚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和层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划分出三大类水文地质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的深厚覆盖层的天然条件及基坑开挖后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最后,以长河坝水电工程为实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坝基覆盖层的渗流场演变特征。研究得到以下的成果:(1)通过对野外实际调查和收集得到的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和雅砻江等西南地区主要江河流域大量的水电站勘察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对已有的西南地区覆盖层整体分布特征及各流域内深厚覆盖层的分布及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根据上述各流域内典型覆盖层的生成规律,按其颗粒组成、结构、成因类型等,得到了深厚覆盖层的一般层组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古河相沉积层(Ⅰ),多成因加积互层(Ⅱ)以及现代河流堆积层(Ⅲ)等三大层。(2)按照覆盖层的三层层组结构的完整程度和其组合关系,将深厚覆盖层的构造划分为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深厚覆盖层各层组的含水性及渗透性,根据其渗透系数的差异,提出了西南地区深厚覆盖层的三种主要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包括: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其中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夹层型和互层型,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近均一复合型和非均一混合型。(3)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坝基天然渗流场和基坑开挖后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模拟不同上游河水位条件下的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和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的坝基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五种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中,存在弱透水层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近均一复合型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其坝基渗流量或基坑涌水量更小。且弱透水层层数越多,越靠近顶部,其控渗效果越好。在上游高水位条件下,覆盖层中的弱透水层控渗效果明显。(4)以长河坝水电站坝基覆盖层作为工程实例。根据本文提出的划分标准,将天然条件下长河坝坝基深厚覆盖层划分为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开挖后的坝基覆盖层可认为是不完整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选取坝址周围约0.87km2面积的区域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根据模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渗透系数可分为6个区域,(1)-(4)区为深厚覆盖层,(5)、(6)区为基岩。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剖分并模拟其天然条件下的渗流场,并以已有的观测孔数据及渗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修正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后,根据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基坑实际开挖情况,分别模拟围堰刚修建完成、挖除覆盖层第(3)层、基坑开挖完成等3种工况及考虑基坑排水和主副墙防渗后两种工况的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长河坝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的渗流场总体形态和特征与前述层状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概念模型的渗流场基本吻合。且由于坝基覆盖层整体渗透性较强,基坑开挖后仅有的一层弱透水砂层被挖除,覆盖层的控渗能力较弱,因此开挖后坝基基坑中的涌水量一直较大。采取了排水措施后,基坑涌水量有一定的下降,效果较明显。在主副墙防渗后,基坑的总涌水量有所下降,说明防渗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李炜轩[9](2020)在《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水资源动态特征分析及评价》文中认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量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其分布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水流运动规律多变,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限制了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本研究以广西漓江流域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地下水系统水均衡观测网络,根据观测数据及水文地质特征调查对系统进行划分,通过滑动平均法、Sen’s斜率估计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等对系统进行降水变化特性计算,并分析系统地下水资源转化特性,对系统进行天然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建立了适宜的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体系,为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水文地质特征调查,将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分为7个子系统:钓岩地下水子系统、水牛圯地下水子系统、东究西侧地下水子系统、东究东侧地下水子系统、大浮地下水子系统、菖蒲岭地下水子系统、寨底地下水子系统。地下水子系统的补、径、排特征描述为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及评价提供研究基础。(2)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丰水期的降水量下降趋势较明显,变化率为4.11 mm/a,平水期年降水量下降趋势较缓慢,变化率为1.97 mm/a,枯水期降水量下降趋势较缓慢,变化率为2.32 mm/a。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内突变年份分别为2001年、1996年、1993年。系统丰水期降水量在1996年、2001年发生不显着突变;系统平水期降水量在1977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97年发生不显着突变;系统枯水期降水量在1994年发生不显着突变。(3)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转化以地下径流为主。系统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降水通过土壤带入渗至表层岩溶带,径流形式以管道和裂隙为主,部分水流通过基岩裂隙径流形成溢流泉,部分水流经岩溶管道排泄至地下河出口。丰水期管道内充满水,补给基岩裂隙水,枯水期管道内水位低于周围含水层水位,基岩裂隙水补给管道水。排泄形式主要为表层岩溶泉、岩溶大泉、地下水出口等;系统流量、水位与降水响应关系明显,季节性变化性强。(4)系统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计算期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值分别为0.648、0.483、0.337。系统一个水文代表年不同计算期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32437.1920万m3、475.7082万m3、279.8199万m3。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快速流与地下水总径流呈线性关系,慢速流则与地下总径流呈二次函数关系。在查明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型地下河、岩溶泉进行人工堵洞调蓄,能够实现对快速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高燕燕[10](2020)在《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关中平原地处内陆深部,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单元。近年来,随着战略地位的提高,关中平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传统的农业灌区,关中平原灌溉面积约15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6%,强烈的农业活动对脆弱的地下水环境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由于关中平原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问题众多,例如地方病、苦咸水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对区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深刻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环境背景值、水质污染状况、灌区地下水系统对灌溉的响应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2000年、2012年、2015年共892组地下水水质资料,以舒卡列夫分类法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情况;考虑水化学分布的空间连续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克服了常规绘图中不能反映离子含量大小排序、表达水化学类型有限等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关中平原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取得的关键性发现有: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场发生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由2000年的48种上升至2012年的76种,且出现NO3-参与命名的水样。渭河南部水质整体优于渭河北部,渭河南部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渭河北部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漆水河以西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漆水河以东泾河以西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HCO3-Na·Ca、HCO3-Na·Mg型,2012年以来Mg型水增多;泾河以东阴离子复杂,水化学类型多为混合型,2012年以来Cl型和SO4型水增多。渭河南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西受农业活动和水岩作用影响强烈,渭河北部泾河以东地区受蒸发和人类活动作用强烈。(2)给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将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时空差异性融入定义,指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未受污染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的情况下,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含量。首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关中平原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计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关中平原10个水环境单元各离子的背景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环境背景值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演化规律,SO42-、Cl-环境背景值整体逐渐升高;受长期灌溉活动的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东的泾惠渠-交口灌区各离子环境背景值极高。时间特征上,受水岩作用及人类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影响,多数离子环境背景值呈升高趋势,渭河北部地区尤为显着。采用F值法对背景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渭河南部背景水质整体良好,渭河北部背景水质大多较差或极差。(3)综合应用水盐均衡原理、同位素技术、端元混合模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比研究了关中平原两个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对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水量负均衡但处于积盐状态,宝羊灌区水量均衡但处于排盐状态。径流条件差、补给水源和土壤盐分含量高是导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地势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排泄区,灌溉水对地下水盐分的贡献度高,易发生盐分累积;径流通畅的地区则发生地下水淡化。提出盲目降低地下水位或加大井渠灌溉比并非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高效举措,应在综合考虑地下水质与量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合理选取井灌区域,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采用As、F-、Cr6+和NO3-作为评价指标对关中平原儿童与成人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结合GIS技术,获得区域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蒙特卡洛法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确定Cr6+与F-分别对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中需优先重点治理的有害物质。
二、福建沿海地区含水岩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沿海地区含水岩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地质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 区域水循环要素变化 |
4.1 降水量变化 |
4.2 径流量变化 |
4.3 蒸散发量变化 |
4.4 地下水水位变化 |
4.5 地下水降落漏斗变化 |
5 地下水资源特征 |
5.1 地下水资源数量 |
5.1.1 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 |
5.1.2 典型平原、盆地地下水储变量 |
5.2 地下水质量 |
5.2.1 上游地下水质量 |
5.2.2 中下游地下水质量 |
5.2.3 水质超标原因浅析 |
6 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相关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
6.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6.2 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状况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2)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现状 |
1.2.2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浅层地热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概况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
2.3.2 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 |
2.3.3 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 |
2.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 环境地质条件 |
2.4.1 海水入侵 |
2.4.2 地下水水质 |
2.5 浅层地热特征 |
2.5.1 岩土体热物理性质 |
2.5.2 地埋管单位长度换热量 |
2.5.3 单孔换热功率 |
2.5.4 浅层地温场 |
2.6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1 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 |
3.2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适宜性评价指标 |
3.3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与评分 |
3.3.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3.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4 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3.4.1 地下水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4.2 地埋管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5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5.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3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区划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浅层地热能储量及资源潜力评价 |
4.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 |
4.1.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模型 |
4.1.2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
4.1.3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关键参数 |
4.1.4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热储量评价结果 |
4.2 浅层地热能可开采量评价 |
4.2.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评价 |
4.2.3 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3 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 |
4.3.1 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面积评价 |
4.3.2 浅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
5.1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模型 |
5.1.1 欧式线性空间变化评价模型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2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及指标选取 |
5.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欧式线性空间临界值阈 |
5.3.2 模糊层次指标权重 |
5.4 浅层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 |
5.5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锦州小凌河扇地海水入侵过程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区海水入侵特征分析 |
3.1 海水入侵基本概况 |
3.2 海水入侵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分析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特征 |
4.3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4.4 海水入侵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1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原理 |
5.2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过程 |
5.3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化环境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化研究进展 |
1.2.2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演化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质量与人体健康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泾河流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和水文 |
2.2.3 土壤和植被 |
2.2.4 社会经济 |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质概况 |
2.3.2 水文地质概况 |
2.4 泾河流域“三水”转换关系 |
2.5 水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因子变化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一阶线性回归法 |
3.1.2 滑动平均法 |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1.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3.1.5 变异量化指标分析 |
3.1.6 日流量历时曲线 |
3.2 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3.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3.2.2 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
3.3 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
3.3.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2 工程措施变化特征 |
3.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
3.3.4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3.4 河川径流量演变特征 |
3.4.1 年际演变特征 |
3.4.2 年内演变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
4.1 泾河流域Wet Spa水文模型 |
4.1.1 产流理论 |
4.1.2 汇流理论 |
4.1.3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1.4 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1.5 模型评价指标 |
4.2 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1 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2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
4.3 Wet Spa模型及其在泾河流域的应用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 |
5.1 研究区域和数据选取 |
5.2 研究方法 |
5.2.1 Piper三线图 |
5.2.2 对应分析法 |
5.2.3 集对分析 |
5.2.4 基于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5.3 基流量演变特征 |
5.3.1 年际演变特征 |
5.3.2 年内演变特征 |
5.4 地下水均衡计算 |
5.5 地下水埋深时空演变 |
5.6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 |
5.6.1 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变特征 |
5.6.2 地下水化学成分来源及成因分析 |
5.6.3 地下水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5.7 健康风险值演变特征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1 地下水脆弱性定义 |
6.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 |
6.2.1 DRASTIC模型 |
6.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评分标准 |
6.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4 单参数敏感性分析 |
6.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3.1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4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气象条件概况 |
2.3 流域水系概况 |
2.4 地形地貌概况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
4.2 研究尺度选择 |
4.3 均衡计算单元 |
4.4 地下水均衡法 |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
4.6 水均衡分析 |
4.7 地下水资源量 |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
5.3 超采区划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6.1 数据与预处理 |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
7.1 模拟范围 |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
7.3 数学建模 |
7.4 数值方法 |
7.5 参数选用 |
7.6 模型参数率定 |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多约束条件的宿州市城区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开采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宿州市水资源情况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城西水源地地质概况 |
2.2.2 符离水源地地质概况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的划分及特征 |
2.3.2 含水层组间的水力联系 |
2.3.3 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
2.3.4 区域地下水动态 |
第三章 区域水环境条件分析 |
3.1 地表水环境条件分析 |
3.1.1 污染源 |
3.1.2 地表水水质评价 |
3.1.3 地表水污染组份分析 |
3.2 地下水环境条件分析 |
3.2.1 地下水水质评价 |
3.2.2 地下水污染组份分析 |
第四章 地下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1 城西水源地 |
4.1.1 城西水源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2 城西水源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2 符离水源地 |
4.2.1 符离水源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2 符离水源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第五章 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 |
5.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5.2 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 |
5.2.1 水位约束 |
5.2.2 水量约束 |
5.2.3 水质约束 |
5.3 地下水开采方案 |
5.4 符离水源地各开采方案模拟结果预测 |
5.4.1 方案一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4.2 方案二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4.3 对比分析 |
5.5 城西水源地各开采方案模拟结果预测 |
5.5.1 现状方案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5.2 方案一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5.3 方案二开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5.5.4 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山东省招远汤东地热田热结构及热水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 |
1.2.2 热结构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地质构造条件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特征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地热地质条件及深部构造 |
3.1 地热地质条件 |
3.1.1 大地热流平面分布特征 |
3.1.2 热储类型 |
3.1.3 地下热水动态特征 |
3.2 区域重、磁场特征 |
3.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3.2.2 区域磁场特征 |
3.3 莫霍面、居里面特征 |
3.3.1 莫霍面特征 |
3.3.2 居里面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热水成因 |
4.1 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 |
4.1.1 水化学组分基本特征 |
4.1.2 微量组分特征 |
4.1.3 离子比例分析 |
4.1.4 补给来源 |
4.1.5 补给高程 |
4.2 地下热水成因分析 |
4.2.1 热储温度计算 |
4.2.2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 |
4.2.3 硅焓模型分析冷水混入比例 |
4.2.4 成因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热结构概念模型 |
5.1 岩石热导率特征 |
5.2 岩石生热率 |
5.3 地温梯度 |
5.4 大地热流 |
5.5 岩石圈热结构壳幔分配 |
5.5.1 浅部地层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分析 |
5.5.2 深部地壳中壳幔热流分析 |
5.6 地热成因分析 |
5.7 地热田概念模型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厚覆盖层现状研究 |
1.2.2 地下水渗流场研究 |
1.2.3 深厚覆盖层坝基开挖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西南河谷深厚覆盖层基本特征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2 西南主要河谷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 |
2.3 深厚覆盖层成因机理 |
第3章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3.1 水文地质结构的提出 |
3.2 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依据 |
3.2.1 典型河谷覆盖层组成及层组结构特征 |
3.2.2 水文地质结构划分标准 |
3.3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3.3.1 均匀水文地质结构 |
3.3.2 层状水文地质结构 |
3.3.3 复合水文地质结构 |
第4章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坝基渗流场数值模拟 |
4.1 概念模型 |
4.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4.1.2 参数及其它条件设置 |
4.1.3 计算模型及模型剖分 |
4.2 天然条件下渗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覆盖层渗流场分析 |
4.2.2 上游河水位对覆盖层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
4.3 基坑开挖后覆盖层坝基渗流场特征模拟 |
4.4 不同围堰河水位条件下的覆盖层基坑渗流场模拟 |
第5章 长河坝水电站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数值模拟 |
5.1 坝址区基本条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3 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5.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5.2.2 模型离散 |
5.2.3 模型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5.3 模型的验证 |
5.4 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模拟 |
5.4.1 基坑开挖过程覆盖层渗流场演变模拟 |
5.4.2 基坑排水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5.5 基坑防渗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水资源动态特征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
1.2.2 降水变化特性分析 |
1.2.3 水资源动态变化特性 |
1.2.4 天然地下水资源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地形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岩溶发育特征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下水类型 |
2.3.2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
第3章 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 |
3.1 系统观测网设置 |
3.2 系统水文地质特征 |
3.2.1 系统水文地质特征调查方法 |
3.2.2 系统水文地质特征描述 |
3.3 地下水子系统划分 |
3.3.1 钓岩地下水子系统 |
3.3.2 水牛圯地下水子系统 |
3.3.3 东究西侧地下水子系统 |
3.3.4 东究东侧地下水子系统 |
3.3.5 大浮地下水子系统 |
3.3.6 菖蒲岭地下水子系统 |
3.3.7 寨底地下水子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 |
4.1 数据分析方法 |
4.1.1 滑动平均法 |
4.1.2 Sen’s斜率估计法 |
4.1.3 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 |
4.1.4 Pettitt检验法 |
4.1.5 Mann-Kendall法 |
4.1.6 矩形薄壁堰流量计算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基础数据来源 |
4.2.2 基础数据处理 |
4.3 系统降水变化特性 |
4.3.1 趋势性分析 |
4.3.2 突变性分析 |
4.4 系统水资源转化特性 |
4.4.1 参数时空变化分析 |
4.4.2 补给特性分析 |
4.4.3 径流特性分析 |
4.4.4 排泄特性分析 |
4.4.5 水位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天然地下水资源评价 |
5.1 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
5.1.1 研究区系统评价方法 |
5.1.2 其它评价方法 |
5.2 数据分析方法 |
5.2.1 系统总水量均衡 |
5.2.2 系统平均降水量 |
5.2.3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
5.2.4 流量衰减方程 |
5.3 天然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5.3.1 计算原则 |
5.3.2 降水量计算 |
5.3.3 参数确定 |
5.3.4 天然资源量计算 |
5.4 快速流与慢速流划分 |
5.4.1 流量衰减分析 |
5.4.2 两种水流的形成与基本特征 |
5.4.3 水文模型划分 |
5.4.4 两种径流与总径流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水资源开发建议 |
6.2.2 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
1.2.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
1.2.3 灌区地下水环境 |
1.2.4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
1.2.5 关中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地层系统 |
2.4.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质量检验 |
3.2 水样点分布情况 |
3.3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1 地下水化学类型统计 |
3.3.2 基于GIS模型的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 |
3.4 关中平原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
3.4.1 物质来源 |
3.4.2 离子来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地下水化学演化 |
4.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概念 |
4.2 水环境单元的划分 |
4.3 研究方法 |
4.3.1 非参数方法 |
4.3.2 参数方法 |
4.4 环境背景值 |
4.4.1 数据统计特征 |
4.4.2 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 |
4.4.3 阈值的确定 |
4.5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水化学演化规律 |
4.5.1 空间特征 |
4.5.2 时间特征 |
4.5.3 背景水质评价 |
4.5.4 污染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研究 |
5.1 典型灌区的概况 |
5.1.1 泾惠渠灌区 |
5.1.2 宝羊灌区 |
5.2 研究方法 |
5.2.1 均衡区的确定 |
5.2.2 地下水水均衡与盐分均衡原理 |
5.3 典型灌区的水盐均衡 |
5.3.1 泾惠渠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2 宝羊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3 泾惠渠灌区与宝羊灌区盐分均衡比较 |
5.4 盐分差异影响因素 |
5.4.1 地形地貌 |
5.4.2 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
5.4.3 均衡项盐分 |
5.4.4 灌溉历史 |
5.5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
5.5.1 灌区地下水的盐分迁移 |
5.5.2 灌区氢氧同位素特征 |
5.6 灌区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
5.6.1 研究方法 |
5.6.2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3 宝羊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7 灌区地下水管理举措 |
5.8 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6.2 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参数 |
6.2.2 水质特征分析 |
6.2.3 致癌风险评估 |
6.2.4 非致癌风险评估 |
6.2.5 基于Monte Carlo的不确定性分析 |
6.2.6 敏感性分析 |
6.3 基于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质安全保障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福建沿海地区含水岩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J]. 黄长生,周耘,张胜男,王节涛,刘凤梅,龚冲,易秤云,李龙,周宏,魏良帅,潘晓东,邵长生,黎义勇,韩文静,尹志彬,李晓哲. 中国地质, 2021(04)
- [2]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D]. 朱巍. 吉林大学, 2021(01)
- [3]锦州小凌河扇地海水入侵过程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倩.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4]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 李子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5]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6]基于多约束条件的宿州市城区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D]. 刘若愚.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山东省招远汤东地热田热结构及热水成因研究[D]. 李志杰.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8]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D]. 刘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水资源动态特征分析及评价[D]. 李炜轩.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10]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高燕燕. 长安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