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办理企业撤消汇款当慎重(论文文献综述)
唐湘雨[1](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指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钟远明[2](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冯波[3](2017)在《汉口《银行杂志》(1923-1927)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行杂志》是民国时期由汉口银行公会于1923年为促进汉口工商事情的发展,反映内地商情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商情资料而创办的一本经济新闻杂志。1920年,汉口银行公会正式成立,1923年全国银行公会第四届联合会议在汉口开会,同年《银行杂志》创办成为汉口银行公会主办的刊物,由汉口银行杂志社编辑、初版、发行,它依托汉口银行公会,汉口银行杂志社也设在汉口银行公会内。它仿照《银行周报》杂志的版式进行编排,即既有对时政问题的分析评论,又有对经济学术问题的研究撰述,使其达到评论与学术的完美融合。它重视经济思想和先进经济理论的介绍,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它关注国际经济问题研究,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介绍从中获取经验,通过对远东国家经济问题的介绍从中吸取教训。他注重中国经济问题分析,将国际经验教训融合先进的经济理论,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本文试从期刊创办的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从而来展现民国后期的经济思想脉络和特点,将史料与经济学的方法相结合,来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及其现实价值。文章首次对《银行杂志》的总体概况进行了分析。《银行杂志》于1923年11月创办,至1927年停办,以半月刊的形式进行出版发行,逢每月一号和十六号出版,共计出版四卷。《银行杂志》以“促进银行事业,宣传银行消息”为主旨。将完善银行业法令、促进币制统一与研讨证券完善结合起来,突出其期刊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从而体现出《银行杂志》对民国汉口时期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银行杂志》有着强大的编辑队伍,编辑队伍不但包括各个会员银行行员而且还有一些银行家和经济学家,所发表的文章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作者群体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大多主要的作者都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其中不乏有经济学界的名人、商界名人、文化界名人和政界名人。他们发表的文章,大多贴近现实,反映银行业现实发展的需求,其观点评论在当时具有解决时局困惑的作用。在对《银行杂志》进行整体框架描述之后,本文在第三、四章主要对《银行杂志》发表的文章进行归纳分类,分析解释,以期得到对杂志的整体认识。《银行杂志》内容纷杂,涉及到银行、金融、经济、财政、证券、关税等各个方面,根据《银行杂志》每年附录的总目录分类,其分为银行、公司、交换所,票据,租税,公债、库券、公司债,会计,关税、关税会议,交通,贸易,金融、币制、造币厂,经济,财政,实务,调查商约。鉴于总目录分类的繁多与纷杂,笔者对其进行归类,以其篇幅的多寡,内容的多少,对其进行归类研究。通过整理,文章决定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第三章的分析对象是《银行杂志》中关于银行业相关问题的研究。杂志涉及银行制度、银行机构设置、银行行业规范、银行从业人员问题、银行业务发展、银行发展前景和问题等方面。笔者就分别对此进行研究,并从这些文章的介绍和评论中,寻找出当时银行业发展状况和演变路径,以及这些银行发展思想对当时学术界的影响和对现实学术研究的启示。作者以为,就历史作用来看,《银行杂志》上关于银行业发展的文章能很好地反映民国后期的金融经济发展过程,能反映从民国初期追求银行业发展和完善银行业的努力与追求。就现实价值来看,《银行杂志》上关于银行业建设的文章,为我们现在研究银行史提供了极大的史料支持。第四章分析了《银行杂志》中关于税收相关问题的文章。文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开征新税思想、改革旧税思想理论、税则修改和税收管理这三个方面。笔者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银行杂志》关于税收的文章进行了评介,并从中描绘出在当时中国征收的征收种类,税种变革的原则和税收管理等方面问题。杂志文章给笔者几点启示其一,《银行杂志》上所介绍的关于税种的改制文章,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以西方国家税为参照,学者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西方税种的介绍和评价,为当时政府制定开征新税政策提供一定依据;其二,凡改革旧的税种,其最终目的是为税收服务的,税种的存废问题是以现实为依据,都与国民经济问题息息相关;其三,期刊关于税制改革和税收管理思想并不完全以西方圭臬,并不是全盘接受的,作者们更多地考虑西方税收管理本土化问题,使之更适合中国国情。在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对《银行杂志》进行了总体考察,分析了《银行杂志》积极影响因素,即它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同时也考察了《银行杂志》存在的局限性,以期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
程泽时[4](2015)在《市场化与民初工业化:中国金融秩序的司法调适(1912-192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法制与民初工业化的“黄金时代”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近代经济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是评价民初金融法制建设成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引言和结论外的七章篇幅,把它限定为一个近代金融法史问题来初步解决。引言在界定金融、秩序的概念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货币、信用、利率、市场和组织的五要素的金融秩序分析框架。第一章,考察了民初金融秩序的建构与解构。民初金融秩序的建构是产业促进取向的,而实际运作则是财政维持取向的,二者南辕北辙,金融秩序建构在纸面上,就被解构了。由此导致了货币贬值、信用不良、利率畸高、市场整合度不高和金融组织资本规模不大五个问题。民初中国金融秩序,具有影响工业化进程的不确定性的。第二章,证明中国新式法院的金融裁判具有可预测性和权威性,可以恢复商民对金融秩序的预期。都会、商埠,既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之地,又是外国资本在中国工业投资的集中之所,还是中国新式法院和外国法院的并存之区。中外法院都坚持程序正义原则,均以商事审判为要务,均受理和裁判华洋债讼案件。在金融债务融裁判上,既存在管辖上的竞争,又存在互认援引对方判例的趋同。外国法院、律师也常援引大理院的解释例和判决例,中国法官也虚心向外国法院学习裁判技术。都会、商埠上的金融裁判具有可预测性,中国法院权威也因此日益增强。债权平等原则,在都会、商埠乃至腹地被确立。国库对外融资大案,被司法裁判。第三章至第七章,依次描述和分析了对前述五个问题的司法调适:一是确立以立约时的货币市价为准的规则,解决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债务计算不平等问题,鼓励交易;二是促进金融信用的制度化和标准化,维护银行信用和货币信用,扩大票据和公债的流通范围;三是解释和适用违禁取利律,抑制高利贷,促进产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四是限缩解释买空卖空,鼓励证券和期货交易;五是改变合伙债务承担规则,引导和规范公司制银行,促进金融组织从合伙制向公司制的转变。最后得出结论:对金融秩序的市场化的司法调适,是鼓铸民初工业化的“黄金时代”的匠手之一。
罗红希[5](2014)在《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近现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不仅政治上复杂,而且经济上也是繁荣与困境并存,内忧与外患同在。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的更替,再到国民党建立的国民政府,研究各个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制度,探索每个时期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的行为与贸易发展的历程。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本文通过考察民国历届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过程,揭示出了民国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困境与艰难。本文在研究各个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首先,研究该时期政府制定的主要对外贸易政策;其次,结合该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探索该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再次,研究该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成效、地位和作用。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对外贸易政策概念的界定、选题的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创新之处。正文部分按时间顺序包括七大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国内外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包括:对外贸易主权的丧失与洋行势力的垄断,中外贸易形势的新变化,晚清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对外贸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等。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北洋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形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制订了一系列对外贸易发展的法令法规,拓展对外进出口的外贸政策初步确立,争取关税自主的基本格调逐步形成。最后,总结了北洋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与成效。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初步发展。主要包括: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国内外贸易环境,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出口促进政策体系的逐渐形成,关税自主权的收回与关税自主政策的实施。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对外贸易政策逐渐成熟。主要包括:关税自主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商检贸易政策框架大体搭建,金融货币政策体系基本构建,海关缉私政策体系初步确立,最后总结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成熟性。第五章主要探讨了抗日战争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艰难与困境。主要包括:抗日战争时期面临的国内外贸易环境,并以此为线索分析了以抗战为目标的三项对外贸易政策:外汇及商品管制政策的强化;以抗战为目标的铁路物流运输建设;海关缉私政策进一步加强。最后总结了战时对外贸易统制政策逐渐形成,分析了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并总结出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作用与影响。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对外贸易政策逐渐衰落。主要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战后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消极因素逐渐增强的对外贸易政策,战后对外贸易畸形发展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反思。第七章主要总结了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经验与教训,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遗留的精神财富,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和借鉴等等。结语:在遵照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注定了难以有大作为的基本格调与态势的前提下,总结了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几个鲜明的特征,得出了一个不容忽略的历史事实——民国时期历届政府都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孙旭[6](2012)在《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大增,并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04年,中国的世界进出口贸易排名已上升到第3位,历史性的突破了一万亿美元大关;在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2.9728兆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5779兆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在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出口企业的预期未收汇问题也日渐突出。国际贸易中各种风险悄然而至,如国家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交易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时刻威胁着外贸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做到及时、安全收汇成为目前学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演绎分析法展开研究,以实证分析法为主展开论述。文章研究建构了一套贯穿于企业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风险防范体系,并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丰富和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建立控制收汇风险的前期调查和评估机制,即事前预测机制。风险事前预测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要利用先进的、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对进口商及进口商所在国进行风险评估,对未来的风险状况进行一系列分析、预测和判断,以利于风险承担者相机抉择,做出正确防范。第二、建立在整个业务过程中防范收汇风险的控制体系,即事中控制机制。信用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出口业务流程中,进行全过程控制,杜绝任何业务环节出现问题,以免造成出口收汇风险的隐患。第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即事后补救机制。只要从事国际贸易,就可能会有应收账款,就有逾期未收回的风险。如果出现逾期未收回欠款,出口企业就要果断采取各种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系统的指导中国出口企业收汇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起贯穿于企业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风险防范体系,使中国出口企业能够“事前预测”,防患于未然;“事中控制”,消除隐患;“事后补救”,减少损失。
常向东[7](2007)在《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服务补救策略研究 ——以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文中提出服务补救是针对服务系统中可能导致服务失误或已发生失误的任一环节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它不仅包括失误的实时弥补,也涵盖了对服务的处理,它强调的是从服务全过程的角度,通过服务补救策略的有效实施,达到提升整个服务系统运作水平的目标。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服务过程完美无缺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一点任何企业也无法做到,银行同样也不例外,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所取得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对银行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在银行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会犯错误,服务系统会出现故障,以及银行与顾客对服务理解的差异等因素都会导致服务失误的出现。那么商业银行在出现服务失误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补救呢?随着中国加入WTO时承诺进程的序时推进,外资银行已经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正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日益加剧的竞争,尤其对于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且上市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的压力尤其明显。这样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市场、客户、人才、产品等领域的冲击,而实际上是中、西银行业在服务营销上的较量。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服务,这一点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本文正是在对服务补救有关理论和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对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服务失误案例研究入手,采用关键事件分析法,分析、归纳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客户抱怨、引起服务失败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服务失误所采取的补救策略。力求得到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在服务营销上的启示和失误解决方法。全文共分为四章。(全文共四章,除引言和结束语)第一章为国有股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有关商业银行服务的内容,包括商业银行服务的特点、层次和难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上的差距以及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第二章为有关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的理论问题,包括服务失误及其原因;服务补救的涵义及其意义;服务补救与服务投诉的区别;服务补救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及服务补救的程序和策略。第三章以工商银行徐州分行的63起客户投诉案例为关键事件,分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失误的原因;在服务补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商业银行引入服务补救的重要性。第四章根据在第三章中分析的原因,提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善客户服务,有效进行服务补救的整体策略。经过研究本文得出:服务人员服务失误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产生服务失误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不同于以往学者关于服务失败问题在餐饮业、酒店业等传统服务行业的研究结果。从服务补救机制来讲,根据商业银行目前在客户服务中存在的不足,首先需要提高员工满意度,重视前台人员的关键作用;其次减少服务系统失误,提升运行服务水平;再次了解客户需求,尊重客户感情。
陈庆[8](2007)在《短期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目前国内经济相对落后,企业相对弱小的情况下,如何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如何防范风险,维护正当合法的利益,就成了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近5年来,我国从事外贸的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传统国际贸易业务由国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后,越来越多的各类企业直接从事对外贸易,因此他们与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品种和方式上都与日俱增,对银行来说,国际贸易融资首先是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因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相对较小、收效快,符合银行资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其次,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建立在国际结算基础上、作为国际结算业务延伸的国际贸易融资,由于其业务的前期属中间业务,业务过程中后期属资产业务,所以银行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收入,即手续费和利差。另一方面,从银行角度来讲,与日俱增的各类贸易融资业务给银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有效防范融资风险,规避银行信贷资金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除所有融资业务都存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还有单据风险、运输风险及欺诈及政治风险等。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到国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抵押、质押、担保、信托等行为,要求法律上对各种行为的权利和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如何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概述短期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分门别类通过具体典型案例,从进口贸易融资业务(包括进口开证、进口押汇、提货担保)、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打包贷款、出口信用证押汇、出口托收押汇、出口贴现、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两大主线进行风险分析,揭示贯穿始终的三类主要风险:国际结算业务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客户信用风险。探索了不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具体解决办法。总之,本人结合自己长期从事银行国际业务的实践经验,运用MBA阶段所学的银行经营管理、管理学等知识,从法律、金融、管理等几个方面对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进行了理论结合实务的系统性、尝试性的探索,目的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关进出口贸易融资授权授信、内部管理、业务操作规范等方面的道路。但是鉴于本人在此领域的理论工底浅薄,文中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评审专家及答辩专家指正,本人将继续以严谨治学的态度,虚心学习的精神,孜孜以求,不断进取。
王硕[9](2007)在《电子商务概论》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正成为全球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经营管理手段,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已将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电子商务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企业经营过程的规律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实现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电子商务的社会与法律环境要求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与对策等。为了系统地描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文以互联网环境下商务活动过程为主线,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营销、谈判、交易、支付以及相关技术保障和环境措施等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本文共分三篇十一章。第一篇为基础篇,着重介绍电子商务的产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业务模式;第二篇为实务篇,系统地描述电子商务的业务过程,包括网络营销、交易谈判、支付、订单处理以及物流配送;第三篇为技术与环境篇,阐述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要求、社会管理机制,主要内容有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系统开发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本文积极吸取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先进性,同时注意形成自身的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精选多个案例,并对其得失做了较详尽的分析,在案例选择上,以本土案例为主,并尽可能选自不同的领域。(2)保持内容的先进性。在内容选取时,参阅了大量相关的科技文献,并与自身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教材之中,力争反映电子商务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前沿。(3)注重学科融合。电子商务是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注重将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经济学等知识有机融为一体,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理解交易过程,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
董昕[10](2005)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研究(1912年-1937年)》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银行曾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国民政府时期为政府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简称沪行)是中行在上海地区业务的管辖行,又是全行业务的中心与振兴和不断发展的基地,也是中国银行最为重要的一家分行。本文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研究对象,选择1912年至1937年其最有特色的年代段作为研究时段,通过对上海分行行务与业务的分析和评述,揭示上海分行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上海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5日,是中国银行成立最早的机构,曾被南京临时政府确立了中央银行的地位。同年8月,中国银行总行在北京成立后,上海中行才改设为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业务经营初期以代理金库为主,发行为辅。在1916年成功抗拒北洋政府停兑令后,上海分行声誉大振,各项业务发展得很快。在南京国民政府最初的十年间,上海分行的辖属机构增多,先后设立多家同城办事处。1929年,南通、芜湖、九江三家支行由总管理处划归上海分行管辖,在沪行的指导下开展各项业务。1922年,中国银行正式实行区域行制度,以上海分行为第一区区域行,下辖沪宁浙皖四分行,主管区内的发行业务及处理区内行处间的争议。1934年,第一区区域行进行改组,专管发行事务。 上海分行的各项业务发展各有特色。就发行业务来看,上海分行于1917年率先发行兑换券。中行沪券的流通范围扩展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后,带动了各地沪券兑换处的设立。为保证发行准备的安全,上海分行于1924年将领券行庄缴纳的准备金专库存储,公开检查,并于1928年公开检查全部发行准备金。内汇业务是促进发行的重要方式,20世纪30年代上海分行是中行内汇流向的中心。上海分行的外汇业务在北洋时期已有所发展,在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后,积极协助总管理处发展外汇业务。上海分行还积极发展存款和放款业务,存款总额在全行占有相当比重,并积极开展工业放款和农业放款活动。上海分行协助总管理处成立国信储三部,成为新成立的营业部门开展业务和资金运用的枢纽。上海分行还是上海银行公会的发起单位与核心成员,在公会的运作和有关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银行办理企业撤消汇款当慎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办理企业撤消汇款当慎重(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
一、混乱的政局 |
二、衰败的经济 |
三、落后的习俗 |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
小结 |
结语 |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
一、机务 |
二、工务 |
三、财务 |
四、行车 |
五、警务 |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
三、“美援”的落差 |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
一、工程缘起 |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
一、缺煤的广东 |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
一、财政极度困难 |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汉口《银行杂志》(1923-192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主要任务和内容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本论文的创新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汉口银行公会的成立和《银行杂志》的创办 |
第一节 汉口银行公会的创办及其活动 |
一、开埠以来汉口内外经济发展状况 |
二、汉口银行公会的成立 |
三、汉口银行公会的组织和活动 |
第二节 《银行杂志》的创办 |
一、各种经济类报刊杂志涌现 |
二、《银行杂志》的创办 |
第二章 《银行杂志》的概况分析 |
第一节 《银行杂志》的基本面貌及运营 |
一、资金的筹集 |
二、《银行杂志》的出版发行 |
三、办刊方针 |
第二节 《银行杂志》编者与作者简介况 |
第三节 《银行杂志》的栏目设置与文献统计分析 |
一、栏目设置 |
二、文献统计 |
第三章 《银行杂志》的银行业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各国银行制度的研究 |
一、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介绍 |
二、世界各国银行制度的共同趋势 |
三、我国的银行制度及中央银行任务和条例 |
第二节 《银行杂志》中关于银行建设问题研究 |
一、关于银行新机构建设的讨论 |
二、关于银行会计制度的阐述 |
三、关于银行业务相关专业名词的规范问题 |
第三节 《银行杂志》关于银行从业人员问题的介评 |
第四节 《银行杂志》中关于我国银行业务和发展问题研究 |
一、关于银行业务相关问题的讨论 |
二、关于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讨 |
第四章 《银行杂志》关于税收问题研究 |
第一节 《银行杂志》关于开征新税思想研究 |
一、所得税 |
二、遗产税 |
三、印花税研究 |
第二节 《银行杂志》关于改革旧税思想的研讨 |
一、盐税的相关问题 |
二、关税相关问题 |
第三节 税则修改和税收管理思想的进步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市场化与民初工业化:中国金融秩序的司法调适(1912-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民初工业化“黄金时代”的中外解释歧疑 |
二、民初司法档案的新近整理成果及代表性 |
三、本文所引用的其他补充资料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近代中国金融法研究的进展 |
二、近代中国金融法研究的方法困境 |
三、近代中国金融法研究的拓展方向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对近代金融法史的内在贯通、整体的解释 |
二、对今天的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法律的历史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金融秩序的综合分析法 |
第五节 金融秩序的分析框架 |
一、金融秩序的界定 |
二、金融秩序五要素:货币、利率、信用、市场和组织 |
第一章 民初金融秩序的建构、解构与不确定性 |
第一节 金融秩序的建构 |
一、货币立法及币制整理 |
二、银行立法 |
三、金融市场立法 |
四、妥善处理大清银行的信用危机 |
第二节 金融秩序的解构:财政本位 |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二、袁世凯政府时期 |
三、皖直奉三系交替执政时期 |
第三节 民初金融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一、币值涨落不定问题 |
二、金融信用不良问题 |
三、高利贷问题 |
四、金融市场整合度不高问题 |
五、金融组织资本规模弱小问题 |
第二章 民初金融裁判的可预测性与权威性 |
第一节 以商埠和债讼为重点的中外法院配置与竞合 |
一、配置于商埠和都会的新式中国法院 |
二、配置通商口岸的外国法院 |
三、中外法院关于债讼裁判的竞合 |
第二节 债权平等原则的确立 |
一、确立债权、资本平等保护原则 |
二、明确行政机关放贷涉讼中的民诉主体资格 |
三、明确县知事行政处分和裁判债讼的非终局性 |
四、确认县知事行政处分赖债行为的合法性 |
第三节 国库对外融资的司法审查:权威与接轨 |
一、奥国借款合同与罗文干案 |
二、司法全面审查与公债国际法 |
第四节 确立国际债务计价和评价规则:金佛郎案 |
一、金佛郎案的由来 |
二、检控论争及京师高等检察厅的审查 |
三、确立国际债务计价和评价的技术性规则 |
第三章 校准货币尺度:以立约时货币市价为准 |
第一节 大理院对各种货币作为价格标准的校准 |
一、贬值但未失强制通用效力的中国货币的校准 |
二、贬值且失去强制通用效力的中国货币的校准 |
三、以不通用的外国货币计价的校准 |
四、通用的外国货币的校准 |
五、以货币清偿债务的支付规则 |
第二节 大理院校准货币作为价格标准的原则 |
一、货币的市价优先于货币的面额、铭价以及政府定价 |
二、货币的市价以立约时的时价为准 |
第三节 校准货币尺度的判例要旨和解释的效力 |
一、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法律拘束力 |
二、在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拘束力 |
第四节 简要评价 |
第四章 维护金融信用:制度化与标准化 |
第一节 维护银行信用 |
一、上海会审公堂支持上海中行抵制停兑令 |
二、上海地审厅支持商股股东维护上海中行信用 |
三、司法部支持中行收回各省所发滥钞 |
四、长春地检厅维护长春中行货币期货买卖信用 |
五、处罚当铺、钱店背信行为 |
第二节 维护货币信用 |
一、解释伪造货币罪、诈欺取财罪和伪造有价证券罪 |
二、平政院审查县知事查禁贩运制钱行为 |
第三节 对票据标准化的规范与引导 |
一、兼用习惯和条理处理票据争议 |
二、将票据类型化为汇票、期票、支票和其他四类 |
第四节 维护外国短债和内国公债信用 |
一、审查财政部的发行公债行为 |
二、平政院审查地方政府的承销内国公债行为 |
第五章 抑制高利贷:违禁取利之旧律新义 |
第一节 违禁取利条律的溯源及其正当性 |
一、律条溯源 |
二、正当性 |
第二节 违禁取利条在民初的时代意义 |
一、民初的三个金融活动圈及其利息基准 |
二、三种金融活动圈和三种利率水准并存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解释和适用违禁取利律 |
一、“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的解释与适用 |
二、“年月虽久,不过一本一利”的解释与适用 |
三、利息计算期间的界定 |
第四节 平政院适用“月息不过三分”规定 |
第五节 违禁取利规则的适用效果 |
第六章 放开金融市场:买空卖空的驰禁 |
第一节 关于买空卖空的法律冲突 |
一、新旧法律冲突 |
二、买空卖空的中外法律冲突 |
第二节 大理院对买空卖空的解释 |
一、期货市场中的买空卖空 |
二、货币市场中的买空卖空 |
三、外汇市场中的买空卖空 |
第三节 大理院对买空卖空适用赌博罪的解释 |
一、商人反对买空卖空入赌博罪的解释 |
二、大理院再次解释限缩入罪范围 |
第四节 地方司法机关对买空卖空解释的适用 |
一、地审厅的裁判适用 |
二、民商事习惯调查中的评价适用 |
第五节 平政院审查设立物品交易所的行政许可 |
一、许可设立物品交易所的条件及其救济 |
二、上海华商棉业交易所诉农商部行政许可不当案 |
三、司法促进了上海棉花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
第六节 司法为中国金融市场留设发展空间 |
一、大理院早于农商部驰禁了买空卖空 |
二、农商部只是后许可交易所之内的买空卖空 |
三、大理院引导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四、驰禁买空卖空也经受了“信交风潮”的考验 |
第七节 对驰禁买空卖空、放开金融市场的评价 |
一、理论认识上的革命 |
二、实践上的经济效果 |
第七章 优化金融组织:从合伙制到公司制 |
第一节传统金融组织的合伙制 |
一、票号 |
二、钱庄 |
三、典当业 |
第二节 合伙债务从按股分担到“连合分担” |
一、“按股分担”合伙债务的固有习惯 |
二、逐步确立合伙债务“连合分担之制” |
三、上海、天津等商界抵制“连合分担之制” |
四、《民国民律草案》采纳了“连合分担之制” |
第三节 引导和规范公司制银行 |
一、明确设立公司非经依法注册即为合伙的规则 |
二、规范银行募股行为 |
三、引导银行的公司治理规范化 |
四、明确公司注册的条件 |
第四节 金融组织的司法调适的评价 |
一、司法调适的正当性 |
二、初步的统计验证 |
结论 |
一、市场化 |
二、司法调适 |
三、金融裁判的可预测性 |
四、司法中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国内外环境 |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主权的丧失与洋行势力的垄断 |
一、增开商埠,中国对外贸易市场门户进一步洞开 |
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进一步扩大 |
三、扩展租界、强占租借地,中国对外贸易再遭割裂 |
四、关税的支配、保管权的进一步丧失 |
五、洋行势力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垄断 |
第二节 中外贸易形势的新变化 |
一、对外贸易的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 |
二、“一战”期间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
第三节 晚清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
一、晚清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时代性特征 |
二、晚清对外贸易政策与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关系 |
第四节 对外贸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一、晚清时期对外贸易思想逐渐形成 |
二、北洋时期对外贸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章 北洋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初步形成(1912-1926) |
第一节 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外贸发展的法令法规 |
一、颁布有利于外贸发展的实业法令 |
二、颁布《商会法》和《商标法》,为对外贸易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
第二节 拓展对外进出口的外贸政策初步确立 |
一、利用外资发展对外贸易 |
二、主动开放、增开商埠 |
三、鼓励进口替代,发展出口贸易 |
四、减免税厘,保护本国商品 |
五、举办国货展览会和积极参加外国博览会 |
六、初步构建交通运输物流网络 |
第三节 争取关税自主的基本格调逐步形成 |
一、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依次征收 |
二、大大提高奢侈品和日用品的税率 |
三、向列强正式提出中国关税自主的原则 |
四、利用列强矛盾,加征临时附加税 |
第四节 北洋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与成效 |
一、北洋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 |
二、北洋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成效与局限性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初步发展(1927-1933)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国内外贸易环境 |
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对外贸易的艰难 |
二、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经济建设与对外贸易 |
三、对外贸易思想理论更趋成熟 |
第二节 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
一、限制外国商品倾销,积极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 |
二、实行易货偿债贸易和出口贸易管制,加强对外贸易国家垄断 |
三、对进口商不履行条约的合理处置 |
四、充分利用外国资本技术,发展对外贸易 |
第三节 出口促进政策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注重上海等港口的建设 |
二、正确处理外商的定货单 |
三、增强票据意识、科学开具出口发票 |
四、注重出口货物的包装 |
五、重视货物安全,推行海上保险 |
六、注重了解各国通关手续,努力发展对外贸易 |
七、严格按出口标准和程序发货 |
第四节 关税自主权的收回与关税自主政策的实施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对外贸易政策逐渐成熟(1933-1936) |
第一节 关税自主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 |
一、重构关税政策的新体系 |
二、关税政策的特征 |
三、关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
第二节 商检贸易政策体系大体搭建 |
一、商检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 |
二、南京国民政府检验政策的得失 |
第三节 金融货币政策体系基本构建 |
一、力控金涨银落 |
二、废两改元的成功 |
三、1935年币制改革及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
四、建立健全现代银行制度 |
五、注重出口商与银行的关系 |
第四节 海关缉私政策体系的初步确立 |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成熟性 |
一、收回关税自主权是独立自主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
二、健全了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 |
三、对外贸易商品宣传、商品展示体系逐步构建 |
四、对外贸易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
五、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成效与局限性 |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艰难与困境(1937-1945) |
第一节 抗战初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国内外环境 |
一、突破封锁、寻求对外通商成为时代的主流 |
二、民生主义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第二节 对外贸易政策纳入抗战的轨道 |
一、外汇及商品管制政策的强化 |
二、加强以抗战为目标的铁路物流运输建设 |
三、海关缉私政策遭到破坏后有所完善 |
四、战时对外贸易统制政策逐渐形成 |
第三节 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 |
一、变被动为主动,独立自主性增强,半殖民地色彩弱化 |
二、抗战时期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性空前加强 |
三、太平洋战争对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
第四节 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
一、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作用 |
二、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产生的弊端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对外贸易政策逐渐衰落(1945-1949)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 |
一、战后美国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 |
二、国家垄断资本空前膨胀及国民经济逐渐崩溃 |
三、战前正常的对外贸易关系逐渐恢复 |
第二节 战后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
一、战后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的调整 |
二、构建了以限额进出口为目标的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第三节 消极因素逐渐增强的对外贸易政策 |
一、贸易管制政策空前加强 |
二、金融币制政策的崩溃 |
三、海关缉私政策的恢复与终结 |
第四节 战后对外贸易畸形发展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反思 |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畸形发展 |
二、战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反思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经验和教训 |
一、要始终扞卫国家的主权 |
二、总体外贸易发展目标要非常明确 |
三、正确认识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对外贸易政策 |
四、要重视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 |
五、要以大无畏的勇气迎接世界经济的挑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
一、要正确处理对外贸易的入超问题 |
二、要注重汇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
三、要注重对外贸易人才的培养 |
四、积极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物流,促进国际贸易顺利开展 |
五、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的输出 |
六、要加强港口建设、注重海上运输 |
七、要特别注重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
1.2.2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
2.1 理论意义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3.1 国际贸易风险及应对措施 |
2.3.2 外贸业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
2.3.3 收汇风险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
2.4 国际贸易风险分类 |
2.5 收汇风险防控机制分析 |
2.5.1 风险管理基本思路 |
2.5.2 收汇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出口企业收汇风险分析 |
3.1 国际政治风险分析 |
3.2 进口商信用风险分析 |
3.2.1 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出口收汇背景研究 |
3.2.2 进口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3 进口商信用风险 |
3.2.4 进口商信用风险贯穿于出口业务各个环节 |
3.2.5 出口货款拖欠分析 |
3.3 不同收汇方式下的风险 |
3.3.1 汇付 |
3.3.2 托收 |
3.3.3 信用证 |
3.4 不同国际贸易术语风险分析 |
3.5 外贸企业自身的管理不足 |
3.5.1 外贸企业的内部管理漏洞 |
3.5.2 信用管理普遍缺失 |
3.5.3 合同条款及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
3.5.4 应收和应付账款管理混乱 |
3.5.5 处理拖欠措施不得当 |
3.5.6 奖励模式欠科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出口国别与中国对外贸易风险分析 |
4.1 美国国别风险分析 |
4.2 埃及国别风险分析 |
4.3 阿根廷国别风险分析 |
4.4 越南国别风险分析 |
4.5 缅甸国别风险分析 |
4.6 其他主要贸易国家国别风险分析 |
4.7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中国对外贸易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收汇风险前期调查和评估机制 |
5.1 政治风险预测及防范 |
5.2 进口商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机制 |
5.2.1 信用管理机制建立的背景分析 |
5.2.2 中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3 建立市场和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
5.3.1 营销战略制定及产品和市场选择 |
5.3.2 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评估机制 |
5.3.3 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
5.3.4 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资信管理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收汇风险过程防范控制体系 |
6.1 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 |
6.2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6.3 严格加强出口业务关键环节操作 |
6.4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安全收汇 |
6.4.1 出口信用保险 |
6.4.2 出口信用保险职能 |
6.4.3 出口信用保险优点 |
6.5 利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防范收汇风险 |
6.5.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 |
6.5.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
6.5.3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操作 |
6.6 借助国际保理业务防范收汇风险 |
6.7 利用福费廷业务防范收汇风险 |
6.8 利用各种担保方法防范收汇风险 |
6.8.1 银行保函 |
6.8.2 其它担保方式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 |
7.1 科学管理应收账款 |
7.2 及时追收拖欠货款 |
7.3 追收拖欠货款的方法 |
7.3.1 委托专业追账机构追账 |
7.3.2 仲裁 |
7.3.3 诉讼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2 展望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服务补救策略研究 ——以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有关问题的提出 |
1.2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影响因素及差距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方法、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 |
2.1 服务失误及其原因 |
2.2 服务补救的涵义及其意义 |
2.3 服务补救与服务投诉处理的区别 |
2.4 服务补救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
2.5 服务补救的程序及有效的服务补救措施 |
第三章 目前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补救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为例 |
3.1 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服务失误原因探悉 |
3.2 目前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补救中存在的问题 |
3.3 小结: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服务补救理念的重要性 |
第四章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服务补救措施 |
4.1 树立服务补救观念争取实现“二次成功” |
4.2 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补救对策 |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一: 06年下半年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客户投诉案例63起 |
附录二: 案例分析 |
汇总统计表 |
个人业务统计表 |
对公业务统计表 |
自营业务统计表 |
代理业务统计表 |
传统业务统计表 |
新兴业务统计表 |
服务产品缺陷原因统计 |
服务提供时间迟缓原因统计 |
其他失误原因统计 |
“对服务提交系统失误的反应”的统计 |
客户特殊需求没有满足原因统计 |
客户错误原因统计 |
其他人的扰乱原因统计 |
“对客户需求或请求的反应”的统计 |
态度不好原因统计 |
操作失误原因统计 |
多余行为原因统计 |
“雇员自发而多余的行动”的统计 |
物质补偿统计 |
管理人员对服务失误的解释及仲裁统计 |
用其他的服务代替统计 |
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的道歉统计 |
承认失误统计 |
根据具体情况作有诚意的说明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短期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短期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 |
1. 短期贸易融资风险的特点 |
(1) 短期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较一般贷款不同 |
(2) 贸易融资风险与贸易结算风险相互影响 |
2. 短期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
(1) 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分析 |
(2) 对贸易背景的分析 |
(3) 对结算方式和信用工具的控制 |
(4) 对银行内部流程的控制 |
二、授信开证与进口押汇业务风险控制 |
1. 进口商信用风险控制 |
2. 对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管理 |
(1) 加强市场调查及审查工作 |
(2) 严格审查炒作商品、特殊商品和许可证商品 |
(3) 审查进口商品价格 |
(4) 合理确定开证保证金的比例 |
(5) 对代理与自营进口方式的分析 |
3. 进口押汇中的法律风险管理 |
4. 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性风险管理 |
(1)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
(2) 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书中对运输单据的要求 |
(3) 合理确定信用证内容 |
(4) 设法控制进口货物的货权 |
(5) 防范授信开证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
三、进口贸易融资中单证风险控制 |
1. 不同性质的运输单据对开证行风险的影响 |
2. 信用证付款期限对开证行风险的影晌 |
3. 不同信用证有效形式对开证行风险的影响 |
四、提货担保业务风险控制 |
1. 提货担保业务的风险特点 |
(1) 银行在信用证项下办理提货担保后,将失去拒付单据的权利 |
(2) 提货担保金额不确定 |
(3) 提货担保期限敞口 |
(4) 开证行失去信用证项下货权 |
2. 提货担保业务中最大的风险是货物被人冒领的情形 |
(1) 进口方与出口方串通诈骗开证银行(担保银行) |
(2) 进口方通过设计一定的担保措施来迷惑开证行骗取提货担保书 |
(3) 担保行收取10096的保证金也可能受骗并陷入贸易纠纷的风险 |
(4) 银行办理提货担保陷入无单放货的纠纷风险 |
3. 提货担保业务风险控制 |
(1) 对客户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查并落实相应的抵押担保 |
(2) 严格审查有关商业单据,确认货物归属及真实价值 |
(3) 在信用证要求全套货权单据时,才能签发提货担保 |
(4) 要求进口商出具承诺函 |
(5) 对失效提货担保应予及时注销 |
五、出口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风险控制 |
1. 打包贷款和出口押汇风险分析 |
(1) 出口商信用风险 |
(2) 第一还款来源损失风险 |
(3) 银行内部操作风险 |
2. 打包贷款和出口押汇风险控制 |
(1) 银行应对出口商的信用记录、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
(2) 对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控制 |
(3) 银行内部操作性风险控制 |
(4) 银行对出口押汇的风险控制 |
六、托收、贴现及其他贸易融资风险控制 |
1. 出口托收押汇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 |
(1) 出口托收押汇与信用证押汇的比较 |
(2) 出口托收押汇风险分析 |
(3) 出口托收押汇风险控制 |
2. 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的风险控制 |
(1) 将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纳入统一授信额度管理 |
(2) 严格审查出口商的资信 |
(3) 要求出口商提供必要的担保抵押 |
(4) 加注转让条款 |
3.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的风险控制 |
(1)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的风险点 |
(2) 银行对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风险控制要点 |
(3) 出险后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资料 |
(9)电子商务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基础篇 |
1 绪论 |
1.1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
1.2 电子商务模型与机理 |
1.3 电子商务引发的经济学问题思考 |
1.4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
第2章 电子商务模式与应用 |
2.1 商务模式及电子商务模式 |
2.2 电子商务模式分类与应用 |
2.3 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
2.4 基于易趣网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
第二篇 实务篇 |
第3章 网络营销 |
3.1 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 |
3.2 网络消费者 |
3.3 网络市场调研 |
3.4 网络营销策略 |
3.5 网络营销管理 |
第4章 电子交易与支付 |
4.1 贸易与电子贸易 |
4.2 电子合同 |
4.3 电子交易 |
4.4 电子支付 |
第5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5.1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变革 |
5.2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5.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 |
5.4 客户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 |
第三篇 技术与环境篇 |
第6章 电子商务基础技术 |
6.1 网络技术 |
6.2 EDI技术 |
6.3 安全技术 |
6.4 数据库技术 |
第7章 电子商务实用开发技术 |
7.1 前台(客户端)开发技术 |
7.2 后台(服务器端)技术 |
7.3 Web Service技术 |
第8章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建设 |
8.1 电子商务系统构建的一般方法 |
8.2 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建设 |
8.3 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及推广 |
第9章 电子商务营运社会管理机制 |
9.1 管理制度的建立 |
9.2 法律法规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
致谢 |
(10)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研究(1912年-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态 |
二、选题意义 |
三、难点与预期 |
四、篇章布局 |
第一章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建立及机构人员变化 |
第一节 户部沪行与大清沪行 |
一、户部沪行与大清沪行的开办 |
二、大清银行上海分行的业务开展 |
第二节 上海中国银行的建立 |
一、上海中国银行的建立 |
二、上海中国银行改设为分行 |
三、小万柳堂事件及影响 |
四、上海分行初期的经营概况 |
第三节 上海分行的机构与人员变化 |
一、上海分行组织机构的变化及职掌 |
(一) 北洋时期 |
(二) 国民政府时期 |
二、上海分行的人员构成 |
第二章 作为第一区区域行的职能及变化 |
第一节、第一区区域行的建立、运作与管理 |
一、中国银行的区域行制度 |
二、第一区区域行的建立与运作 |
三、第一区区域行对区内各项业务的管理 |
第二节、中行改组后第一区区域行的活动 |
一、第一区区域行组织及责权的变化 |
二、第一区区域行管理职能的行使 |
三、第一区区域行职能变化评述 |
第三节、区域行对于法币发行的推广 |
一、法币政策的实行 |
二、区域行推广法币的发行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发行业务 |
第一节 沪券的发行与流通 |
一、沪券的发行与券版 |
二、沪券兑现准备情况 |
三、沪券流通中的一些问题 |
第二节 北洋时期沪行有关发行的活动 |
一、国币券的发行与使用 |
二、辅币券的发行及影响 |
三、武汉政府集中现金事件后护券流通的扩大 |
四、北洋时期沪券发行总况 |
第三节 沪券发行准备公开检查制度的确立与发行情况 |
一、沪券发行准备公开检查制度的确立 |
二、充实发行准备 |
三、准备公开检查后十年间发行总况评析 |
第四节 领券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一、领券活动的开展 |
二、领券活动的个案分析 |
三、领券活动的开放 |
四、领券条件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第四章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内外汇与存放业务 |
第一节 内汇业务的发展 |
一、国内汇兑业务的种类 |
二、上海分行内汇业务的发展 |
(一) 发展概况 |
(二) 北洋时期内汇业务的起落 |
(三) 30年代内汇的特点与流向 |
(四) 法币政策对内汇业务的影响 |
第二节 外汇业务的发展及协助总处成立国外部 |
一、北洋时期沪行外汇业务的发展 |
二、国外部成立前沪行外汇业务的发展 |
三、协助总处成立国外部 |
第三节 存款业务的发展与变化 |
一、上海分行存款业务的发展 |
(一) 存款业务的发展 |
(二) 存款种类及手续 |
二、中国银行内部在存款业务方面的分化 |
第四节 放款业务的发展及对象的转移 |
一、北洋时期放款业务概况 |
二、国民政府时期放款业务的新发展 |
(一) 政府借款 |
(二) 工业放款 |
(三) 农业放款 |
第五章 沪行与联行部、公会的互动及应对金融风潮 |
第一节 沪行与联行及同级营业部门的互动 |
一、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盈余情况 |
二、全行振兴的基地 |
三、协助总处成立国储信三部 |
(一) 国信储三部的成立 |
(二) 业务开展与资金运用的枢纽 |
四、沪行与总(行)处关系的变迁 |
第二节 沪行在上海银行公会中的活动 |
一、会员资格的定位 |
二、会员行时期在公会中的积极活动 |
三、北伐时负担的公会借款 |
四、总处迁沪后在公会的活动 |
第三节 应对金融风潮与担任总汇划 |
一、停兑令事件中的应对 |
(一) 停兑令的发出 |
(二) 抗令兑现 |
(三) 股东会的成立及支持兑现 |
(四) 抗令成功的原因 |
二、代兑中法实业银行钞票过程中的应对 |
三、总处南迁后沪行在金融风潮中的举措 |
四、担任总汇划 |
结语: 制度变迁中的历史考察 |
附录1: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大事记 |
附录2: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重要职员名单 |
附录3: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1928年至1937年每月发行额统计 |
参考资料 |
后记 |
四、银行办理企业撤消汇款当慎重(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2]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3]汉口《银行杂志》(1923-1927)研究[D]. 冯波.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4]市场化与民初工业化:中国金融秩序的司法调适(1912-1927)[D]. 程泽时. 中国政法大学, 2015(02)
- [5]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研究[D]. 罗红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6]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D]. 孙旭. 天津大学, 2012(07)
- [7]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服务补救策略研究 ——以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为例[D]. 常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6)
- [8]短期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探索[D]. 陈庆.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 [9]电子商务概论[D]. 王硕.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3)
- [10]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研究(1912年-1937年)[D]. 董昕.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