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常用中药材的市场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吴冲[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材鉴别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中药历经几千年传承,成为了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但其种类繁多,市面上也存在着许多伪劣产品,因此需要依靠有效的鉴定手段。传统鉴别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的主观感觉和经验,而化学检测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又需要大量专业设备和鉴定时间,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成本较高、可操作性不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应以信息化方法驱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药材鉴别与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开始结合。然而当前大多方法忽略了图像背景特征的影响,并且网络模型较为复杂,导致识别性能和可迁移性不强。此外,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尤其针对执法过程中的鉴定,鉴定结果不可量化,无法提供相应的法定依据。最后,在现有的中药鉴定领域中,还没有大规模标准的图像数据集可供利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材鉴别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自主研发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了中药材图像,经过规范化处理,最终构建了一个带标签的标准中药材图像数据集,为后续中药材的智能鉴别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2)综合考虑到背景特征、识别性能和速度等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中药识别网络模型(Attention-TCM-Net)。该模型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加强了对中药特征的关注,同时对模型中使用的移动倒置瓶颈卷积模块进行了改进,在保证轻量级设计的同时提高了中药识别的准确性;(3)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中药特征描述网络模型。本文围绕《中国药典》中对中药性状的标准描述定义,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中药的性状特征进行智能化描述,然后提出了一种打分制的方法,通过特征描述完成了对中药类别的鉴定。该方法为中药性状的智能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也为现有鉴定技术的结果缺少法定依据和相关解释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4)本文还将上述两种研究成果,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场景中,设计并实现了智能中药鉴定系统,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中药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郭梦月[2](2021)在《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中草药鉴定、分子系统学及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以鹅绒藤属、淫羊藿属、麦冬、酸枣仁等为例》文中指出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治疗和防控中,中医药贡献了重要力量,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然而,中药混淆掺伪现象和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削弱了消费者对中医药的信任度。近年来,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鉴定技术,在中药真伪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DNA迷你条形码(DNA mini-barcode)、超级条形码(super barcode/ultrabarcoding)和 DNA 宏条形码(DNA metabarcoding)等新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监测中药材加工品的真伪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复杂类群的系统进化分析及中药污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以DNA条形码技术为核心,对其在中草药真伪鉴定、分子系统学和污染真菌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应用ITS2条形码鉴别鹅绒藤属(Cynanchum)药用物种。基于特定遗传差异、BLAST1、邻接(neighbor-joining,NJ)树、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ML)树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方法评估ITS2条形码对17种鹅绒藤属药用植物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鹅绒藤属物种的种内遗传差异小于种间遗传差异。BLAST1和最近距离法(nearestdistance)分析表明ITS2在种水平的鉴定效率为90.8%和87.4%。NJ树和ML树也证实了 ITS2对鹅绒藤属物种鉴别的适用性。同时,发现一个稳定的SNP位点可将徐长卿C.paniculatum和白薇C.atratum进行准确区分。此外,收集鹅绒藤属3种常用中药商品药材64份,并评估了 ITS2条形码对其进行真伪鉴定的能力。结果表明中药材白薇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检测的11个样品都是混伪品。ITS2条形码可有效鉴别鹅绒藤属药用物种,大大提高了该属药材的鉴定效率和准确性。2.应用DNA迷你条形码技术开发中药麦冬的“分子身份证”(nucleotide signature),调查市售麦冬药材及其中成药的真伪。基于沿阶草属Ophiopogon和山麦冬属Liriope 39个物种和4个变种的255条ITS2序列开发麦冬“分子身份证”,发现一段麦冬所特有的69bp短片段可有效区分麦冬与其他物种。基于该“分子身份证”对17份麦冬商品药材和8批含麦冬的中成药进行真伪调查。结果表明17份麦冬商品药材中有2份鉴定为混伪品山麦冬,在8批中成药中没有发现掺假成分。本研究新开发的“分子身份证”可有效鉴定麦冬药材及其中成药,有助于中草药市场加工产品的真伪鉴定、质量控制和监督。3.以叶绿体基因组作为超级条形码,对淫羊藿属(Epimedium)的分子系统发育和进化进行研究。基于淫羊藿属32个物种的45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属下分类评估、分歧时间估计和祖先状态推断。结果表明淫羊藿属叶绿体基因组的长度范围为156,635bp至159,956bp,根据反向重复(inverted repeat,IR)区边界的差异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系统发育分析强烈支持了 sect.Macroceras和sect.Diphyllon的姐妹关系,但不能支持sect.Diphyllon的组下分系。Sect.Diphyllon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存在较大冲突。分歧时间估算结果显示,淫羊藿属在更新世早期发生分化(~2.11Ma,95%HPD=1.88-2.35Ma)。祖先状态重建结果表明,淫羊藿属的花瓣从长距型(大花类群)过渡到其他类型(小花类群)。本研究为淫羊藿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进一步阐明淫羊藿属的分类和进化奠定了基础。4.应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酸枣仁、薏苡仁、决明子和苦杏仁4种中药材污染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提取真菌DNA并扩增ITS2序列,基于Illumina MiSeq PE250/3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所有被测样品均受到真菌污染。在门水平,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最主要的污染菌,其在4种药材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 64.36%~99.74%、93.96%~99.58%、66.50%~99.42%和 68.57%~99.65%。在属水平,酸枣仁样品中的主要菌属是曲霉属Aspergillus(13.52%~87.87%)、假丝酵母属Candida(0.42%~64.56%)和节担菌属Wallemia(0.06%~34.31%);薏苡仁样品中的优势属是镰刀菌属Fusarium(3.05%~60.32%)、曲霉属(2.20%~45.44%)和白僵菌属Beauveria(0.07%~63.21%);决明子样品中的优势属是曲霉属(0.66%~85.51%)、枝孢菌属Cladosporium(0.20%~29.11%)和青霉属Penicillium(0.11%~2.92%);苦杏仁样品中的最优势属是曲霉属(25.86%~93.86%)。此外,在4种中药材样品中还检测到了来自曲霉属、青霉属、假丝酵母属、镰刀菌属、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节担菌属和根霉属Rhizopus的潜在产毒真菌和人类致病菌。DNA宏条形码技术适用于分析种子类中药材污染真菌群落多样性,为分析中草药中污染真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保障药材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杨明[3](2021)在《四种中药材中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及脱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但是我国的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却因为农药残留问题而经常受到阻碍,所以建立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中药材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选择了Qu ECh ERS前处理方法和UPLC-MS/MS技术,以蒲公英、金银花、人参及枸杞子四种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起一种可以检测这四种中药材中14种农药残留的新方法,探讨了四种中药材中氟虫腈、多菌灵的降解产物和降解机理,最后以农药检出率最高的枸杞子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加工因素对氟虫腈、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脱除率的影响。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蒲公英、金银花、枸杞子、人参四种中药材中14种常用农药残留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1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检出限为0.05~0.5 ng/m L,定量限为0.1~1.0 ng/m L,在三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78.58%~107.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8%~11.20%之间。2.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到氟虫腈的3种降解产物,其质荷比(m/z)分别为419、451和387。探讨了它们的降解机理并建立了这4种农药残留在蒲公英、金银花、枸杞子、人参中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检出限为0.05~0.25 ng/m L,定量限为0.1~0.5 ng/m L,在三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2.85%~102.7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84%~7.45%之间。3.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到多菌灵的2种降解产物,其质荷比(m/z)分别为134、119。探讨了它们的降解机理并建立了这3种农药残留在蒲公英、金银花、枸杞子、人参中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3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检出限在0.05~0.1 ng/m L之间,定量限在0.1~0.25 ng/m L之间,在三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78.80%~102.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82%~7.85%之间。4.采用加热、水洗、炮制、光照四种加工方法来处理枸杞子样品,考察枸杞子中氟虫腈、吡虫啉、啶虫脒、多菌灵的脱除率。加热方法中,四种农药残留脱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多菌灵、氟虫腈在70℃下达到最高值;水洗方法中,多菌灵在0.5%H2O2条件下脱除率最高;氟虫腈在超声条件下脱除率最高;吡虫啉、啶虫脒在热水条件下脱除率最高;炮制方法中,多菌灵、氟虫腈在70%乙醇条件下脱除率最高;吡虫啉、啶虫脒在盐炒条件下脱除率最高;光照方法中,四种农药残留均在日光照射下脱除率最高。按照加工类型的影响,多菌灵采用炮制方法脱除率最高,氟虫腈、吡虫啉采用加热方法脱除率最高,啶虫脒采用光照方法脱除率最高。
周林[4](2020)在《基于太赫兹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的植物药和食品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的食品药品检测方法往往存在检测时间长、流程复杂、可能破坏样品成分等问题。因此,快速、安全的检测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太赫兹波是频率范围为0.110THz的电磁辐射,处于电子学向光子学过渡的交叉区域,该频段可以用于观测分子间的作用力、晶格振动、分子集体振动等微观过程,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食品和药品领域常用的几种化合物分子进行光谱测量,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对化合物孤立分子、聚合物(二聚体)、晶胞等体系进行仿真,并完成对相应特征峰的振动模式指认;研究了手性化合物的太赫兹光谱鉴别;研究了几种植物提取物的太赫兹光谱;对几类中药材进行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完成光谱数据聚类可视化和分类分析。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研究了几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太赫兹光谱。以食品领域常用的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为例,分别利用B3LYP泛函与B3PW91泛函对它们的单分子、二聚体结构进行仿真,并把分子结构优化后的键长键角参数与文献中的实验值进行比较,对实验与理论仿真较为符合的特征峰进行振动模式指认。解释了单分子结构存在的局限性,为仿真过程中的结构构造、优化和方法选择提供了参考。(2)研究了手性化合物的太赫兹光谱鉴别,测量了三种不同构型的天冬酰胺及其一水化合物等6种药品的太赫兹光谱;通过两组升温实验观察L-和D-两种构型天冬酰胺一水化合物逐渐向无水化合物的转变过程;并对L-天冬酰胺、L-天冬酰胺一水化合物进行晶胞仿真,从物质结构方面阐述了结晶水对晶体结构的影响,也表明太赫兹光谱能够对手性化合物鉴别的优势。(3)测量了几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太赫兹光谱,并对特征峰进行归纳。结果表明太赫兹光谱技术在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检测方面也有广阔前景。(4)基于太赫兹光谱数据,选取一定频段的检测结果作为特征,完成几种外形相似、成分相似但是价格与功效存在差别的易混淆中药的聚类可视化分析与分类鉴别。为中药的定性分析提供实验数据支撑和研究方法借鉴。本研究从成分简单的化合物入手,探索不同化合物在太赫兹波段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分子仿真,深入理解分子结构体系对物质物化性质和太赫兹光谱的影响;针对成分比较复杂的中药,通过大量实验,结合化学计量法研究植物药的光学特性。结果证明,太赫兹光谱在植物药和食品及所含有机物检测与鉴别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索南邓登[5](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郝莉雨[6](2020)在《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并具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综合症,其全球发病率持续升高,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治疗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主要采用口服药物,但有研究表明,常用的化学药物在使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寻找具有良好降糖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药食同源”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其中所覆盖的中药材毒性较小使用安全,且大量中药材具有降糖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辅助降血糖类产品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中提到:“辅助降血糖功能需要继续论证”,也发布了相关课题的招标通知,体现出了社会各界对辅助降血糖这一功能的重视程度,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论文根据对古代医籍的梳理,明确“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结合原卫计委公布的“药食同源”名录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对96部本草以及方剂学着作中的884首消渴症治疗方剂、获批的310种辅助降血糖产品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所收录的1045篇相关研究文献加以分析,重点对辅助降血糖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最后对研究较多、使用较多的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通过实验评价这类中药材的体外降糖活性,为“辅助降血糖”这一功能的必要性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药食同源”思想历史悠久,且与多学科发展息息相关。“药食同源”物质目前定义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习惯,且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其思想起始于史前时期,源于“神农尝百草”,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时期不断完善与发展,与每个时代的经济、体制、宗教信仰、哲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吸收海外文化与医学知识,与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的程度息息相关。2、我国古代对糖尿病(消渴症)研究丰富,“药食同源”类药材的使用符合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唐代开始,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开始对消渴症进行系统治疗并形成一定的治疗方式,并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和对其病因病机的深入了解,结合当属历史背景,总结出了不同的治疗消渴症方剂,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补虚、清热解表为主,辅以利水渗湿、发散收涩等,因此古代治疗消渴症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也主要集中在补虚药、解表药、收涩药等种类的药材,按照出现频率排序,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甘草、人参、茯苓、黄芪、葛根、肉桂。3、辅助降血糖类产品类型与主要原料较为集中,同时受到相关政策法规影响。现市售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多从受众和消费者角度出发,剂型多为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强的胶囊剂以及片剂,其他剂型种类使用较少;“药食同源”中药材原料与我国古代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黄芪、桑叶、葛根、蜂胶、山药以及西洋参,多利用其皂苷、黄酮类成分产生降血糖作用。但产品的获批上市,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法规的桎梏,近年新产品的发布处于停滞的状态。4、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基础研究持续上升,后续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从1976年至2019年,有关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研究文献数量一直在曲折中增长,研究主题集中在桑叶、人参、黄芪、葛根、山药以及灵芝,铁皮石斛的降糖作用可能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同时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的抗氧化、降血脂、调节体重等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很大的挖掘潜力。5、黄芪、桑叶及葛根有着较强的体外酶抑制活性,可作为未来相关产品的重要原料。西洋参、桑叶、蜂胶、葛根、黄芪以及山药6种中药材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以及二肽基肽酶Ⅳ(DPP-4)均有抑制效果,且抑制率均随提取物增加而增大,各类原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桑叶>黄芪>葛根>蜂胶>山药>西洋参,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黄芪>山药>葛根>桑叶>西洋参>蜂胶,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桑叶>黄芪>葛根>蜂胶>山药>西洋参。通过与市场现有辅助降血糖产品原料比较,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其中黄芪、桑叶以及葛根具有良好的降糖活性,可作为很有潜力的产品开发原料继续深入研究。
倪凤燕[7](2021)在《艾叶、苏木等20种中药饮片及药材的等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质量直接决定了临床疗效,以及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市场上的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可参考的质量等级标准相对较少且不全面。因此开展中药饮片等级评价研究,制定科学的适合当前中药饮片生产及交易的等级标准,对规范市场行为,引导优质优价,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具有积极作用。中药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由本课题组提出的饮片等级评价体系,目前已成功运用于黄柏、首乌藤、枳壳等多种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具有客观、合理、全面的特点。本研究基于中药质量常数对二十种中药饮片和药材进行等级划分研究。在前期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基于药典标准开展了升麻、山茱萸、金银花等十四种常见中药饮片等级评价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其次本文通过色差检测并结合spss相关性分析,研究与颜色相关联的指标成分,对桑椹、苏木等具有典型色泽的中药饮片进行等级分析,以期拓宽中药质量常数评价方法的应用;最后本文以甘草及其药材为例,通过筛选合适的质量标志物,并与中药质量常数评价方法相结合,进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秦艽段、艾叶、金银花、佛手丝这4种中药饮片的内在含量成分及外观指标均与等级呈正相关,属于双因素一致型,即外观性状指标和内在含量指标与等级结果一致,表明饮片可能是文献报道中外在形态和指标成分呈正相关的品种。这种饮片的传统等级评价与基于含量的等级评价相一致,质量常数评价方法适用性非常好。剩余的10种中药饮片结果皆属于单因素导向型,即饮片等级仅由某个评价指标决定,与另外一个关联不大。如女贞子、菟丝子、山茱萸这三种种子类中药饮片,因外观形态差别不大,其等级主要由内在含量指标起主导作用。这类饮片的传统评价方法适用性较差,即使有传统等级评价方法,市场上也是以统货出售。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在此类饮片中依然具有较非常好的适用性。另外如巴戟天和制巴戟天、升麻等属于含量差别不大,但外观形态具有较大差异。基于形状外观的等级评价方法比较适用于这类中药饮片的等级评价。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在此类饮片中依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具有非常广的适用范围。为了丰富质量常数体系内涵,拓宽质量常数法适用性,除药典的指标成分外,本实验增加了颜色成分关联性的分析,以选择更具代表性的指标成分,并以桑椹、苏木、姜黄以及栀子为例,对其饮片进行质量常数综合评价探讨。结果表明,每味中药饮片所选的内在含量成分与颜色值中的Lab值有一定关联度,表明所选的指标成分具有代表性。因此,基于颜色-成分关联的中药质量常数分级得,桑椹、栀子及姜黄皆属于双因素一致型结果,而苏木属于单因素导向型结果。综上,针对色泽明显的一类中药饮片,增加颜色成分关联性,确定合适的指标成分,以期丰富质量常数评价体系的内涵。本实验将质量标志物引入到质量常数等级评价中,用于甘草饮片的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草饮片分级结果与外观形状及内在质量标志物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质量标志物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中药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出饮片的质量标准。以此为基础,本研究尝试将该方法(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质量评价相结合)运用于甘草药材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以很好的将甘草药材分出相应的等级且结果与传统评价一致。此结果表明质量标志物能够应用于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中药饮片等级评价,还可以运用于药材的分级,表明质量常数体系具有较大的拓展性。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三点尝试:(1)首次将与色度具有关联的内在指标引入质量常数计算公式;(2)在药典指标成分的基础上增加质量标志物;(3)将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应用于药材分级,拓宽了质量常数中药等级评价的应用范围和价值。本研究所建立的20种中药质量常数评价标准可以为其等级的划分提供新思路。
陈传娇[8](2020)在《几种中药材挥发油对三七病害的防控作用及抑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植物,主产于云南省文山州,是云南省最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但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病害日益严重,连作障碍已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除根部腐烂以外,由于三七的特殊生长环境,地上部分病害频发,如灰霉病、黑斑病、圆斑病等,已成为限制三七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三七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法。虽然化学防治法能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易造成“3R”问题,不符合现代绿色科学发展观。因此,为避免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现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抗菌产物防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鉴于化学杀菌剂的不良影响,希望能找到一种绿色、有效的植物源农药来代替化学杀菌剂施用,对作用机理深入研究,以期为新型绿色农药或化肥的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目的:本文以芸香科、伞形科和唇形科部分有代表性中药材挥发油为研究对象,以常见的三七病害致病菌为代表菌株,通过研究中药材挥发油对三七病害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阐明中药材挥发油防治三七病害的作用机理,解决连作障碍难题,实现标准化种植,提升三七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方法:1.通过显微镜对七种三七病害致病菌的菌丝和孢子进行形态学观察。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芸香科五种中药材挥发油(陈皮、吴茱萸、青皮、枳壳和佛手)、孜然挥发油和唇形科薄荷、荆芥挥发油,进行体外的牛津杯抑菌实验。3.通过GC-MS分析佛手、孜然、薄荷和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4.通过96-孔板法测定佛手、孜然、薄荷、荆芥挥发油以及其主要单体化合物和化药恶霉灵的最小抑菌浓度。5.通过棋盘法测定中药材挥发油(佛手、孜然、薄荷和荆芥)与化药恶霉灵联用后对三七致病菌的协同增效作用。6.通过盆栽法测定佛手、孜然和薄荷挥发油对接种三七致病菌后三七苗的生长情况。7.用孜然、薄荷挥发油处理尖孢镰刀菌之后,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菌丝和孢子进行内部结构和形态学的观察。8.测定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菌丝干重、孢子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SDH活性和NADH活性的影响。结果:1.通过显微镜观察七种三七致病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毁坏柱孢霉、瓜果腐霉、灰霉菌、炭疽病菌和丝核菌的菌落、孢子和菌丝形态均与先前文献报道的性状一致。2.对芸香科五种中药材挥发油(陈皮、吴茱萸、青皮、枳壳和佛手)进行提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佛手挥发油对三种三七根腐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强于其它四种挥发油;对伞形科孜然挥发油、唇形科薄荷和荆芥挥发油进行提取,牛津杯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孜然、薄荷和荆芥挥发油在浓度为50 mg/m L时对七种三七病害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抑菌率高达100%。3.通过GC-MS分析佛手、孜然、薄荷和荆芥挥发油的主成分,结果表明:佛手挥发油的主成分为d-柠檬烯(22.79%)、γ-萜品烯(9.71%)、香叶醇(5.77%)、橙花醇(5.54%)和(R)-(+)-α-松油醇(5.10%);孜然挥发油的主成分为枯茗醛(44.53%)、伞花烃(12.14%)、4-异丙基-1,3-环己二烯-1-甲醛(10.63%)、(-)-β-蒎烯(10.47%)和γ-松油烯(8.40%);干燥薄荷挥发油的主成分为左旋香芹酮(29.71%)和d-柠檬烯(7.86%);新鲜薄荷挥发油的主成分为左旋香芹酮(37.87%)和d-柠檬烯(9.98%);荆芥挥发油的主成分为L-薄荷酮(39.23%)、(-)-薄荷酮(30.28%)和d-柠檬烯(6.95%)。4.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佛手、孜然、薄荷和荆芥四种中药材挥发油及其主成分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不同真菌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其中,孜然挥发油的主成分枯茗醛抑菌效果最佳,可与化药恶霉灵相媲美。5.通过棋盘法研究中药材挥发油与化药恶霉灵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显示,佛手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是无关作用,对腐皮镰刀菌是协同作用,对毁坏柱孢霉是加和作用;孜然挥发油与化药恶霉灵联用对瓜果腐霉是协同作用,对腐皮镰刀菌是加和作用,对尖孢镰刀菌、毁坏柱孢霉、灰霉菌和炭疽病菌是无关作用;薄荷挥发油与化药恶霉灵联用对瓜果腐霉是协同作用,对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毁坏柱孢霉、灰霉菌和炭疽病菌均是无关作用;荆芥挥发油与化药恶霉灵联用对瓜果腐霉是协同作用,对腐皮镰刀菌是加和作用,对尖孢镰刀菌、毁坏柱孢霉、灰霉菌和炭疽病菌均是无关作用。6.在三七的活体实验中,添加了中药材挥发油(佛手、孜然、薄荷)均能降低三七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三七的长势相对良好,生物量与空白对照组相近。7.在扫描电镜中,空白对照组中尖孢镰刀菌的孢子和菌丝形态完好,饱满,而通过添加孜然挥发油、枯茗醛或薄荷挥发油后,病原菌的孢子数量急剧下降,孢子和菌丝均出现了皱缩干瘪的现象;在透射电镜中,空白对照组中的孢子形态圆润饱满,细胞膜、细胞壁以及内部的细胞器清晰可见,而在添加了孜然挥发油、枯茗醛或薄荷挥发油后,细胞干瘪皱缩,内部的细胞器溶解,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8.为了研究薄荷挥发油的作用机制,以尖孢镰刀菌为代表菌株,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2 MIC、MIC、1/2 MIC、1/4 MIC、1/8 MIC和1/16 MIC)能降低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菌丝干重、孢子产量,由于破坏了细胞结构,使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升高,干扰了尖孢镰刀菌呼吸链相关酶的活性(SDH、NADH),阻碍了尖孢镰刀菌的呼吸作用。结论:无论是体外实验还是体内实验,结果均表明:佛手、孜然、薄荷和荆芥挥发油及其主成分对三七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化药恶霉灵联用能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还能降低三七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薄荷挥发油为研究对象,尖孢镰刀菌为主要代表菌株,探究其抑菌机理。通过测定发现薄荷挥发油的浓度越高,对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孢子产量和菌丝干重抑制效果越明显;尖孢镰刀菌菌丝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这是因为薄荷挥发油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验证了膜系统可能是植物挥发油的主要作用靶点之一;另外,与尖孢镰刀菌呼吸链相关酶的活性(SDH和NADH)下降,说明薄荷挥发油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呼吸有可能是薄荷挥发油的抑菌作用机制之一。
李小霞[9](2020)在《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Isodon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及食道癌等疾病。目前,全国三甲医院中药房调配品种1 000~1 200种,其中常用品种300种左右主要来自于人工栽培。随着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药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为严重。即将实施的2020版药典四部“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项下拟增加针对植物性药材和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一致性标准。对于农药残留限量,2015版《中国药典》仅仅对人参、西洋参、甘草、黄芪、人参茎叶总皂苷和人参总皂苷制定了限量标准。农药残留的法律要求与药材中实际存在的超标问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出现了较为明显且持久农药残留,生物农药或者植物源农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的:对冬凌草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虫活性和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开发冬凌草作为植物源农药提供实验支持。方法:(1)用乙醇为溶剂对冬凌草进行回流梯度提取,获得不同部位提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及其他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叶片法研究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效作用;采用喷雾法研究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效作用。(2)采用浸叶法测定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毒杀作用,并对金银花蚜虫进行田间防效研究;采用浸虫法研究提取物对棉铃虫、蛴螬的触杀作用。(3)以菌丝形态、蛋白质含量、总多糖含量、DNA含量等指标测定对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1)室内离体研究表明,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正丁醇部位抑菌活性最好,抑菌率高达94.61%,EC50值为0.67 mg/mL,是抑菌活性跟踪的重点;对玉米弯孢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261 mg/mL、0.689 mg/mL、0.487 mg/mL、0.419 mg/mL;通过叶片法研究冬凌草对地黄轮纹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5.52%;冬凌草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银花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2)冬凌草对金银花蚜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杀虫活性最好,在浓度为20 mg/mL时,室内和田间试验其防效分别为72.73%、97.67%,是杀虫活性跟踪的重点;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较好的触杀作用,处理5d后,其中冬凌草总浸膏部位对棉铃虫的死亡率达83.33%;冬凌草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蛴螬触杀活性较低,不宜用于对蛴螬的杀虫作用。(3)抑菌实验机理初探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组菌液的电导率、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PI着色率显着增加,另外,处理组菌丝中的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DNA含量、麦角甾醇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提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同时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使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结论:本文首次研究了冬凌草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金银花白粉病及其他7种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金银花蚜虫、棉铃虫、蛴螬的杀虫作用,并简要阐明其抗菌的机理,提示冬凌草提取物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冬凌草资源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
张丽霞[10](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二、几种常用中药材的市场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常用中药材的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材鉴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 |
2.1 深度学习概述 |
2.2 图像识别方法 |
2.2.1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算法 |
2.2.2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 |
2.2.3 轻量级网络模型 |
2.3 注意力机制 |
2.4 图像描述方法 |
2.4.1 循环神经网络 |
2.4.2 Encoder-Decoder结构 |
2.4.3 图像描述相关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中药材鉴别方法 |
3.1 引言 |
3.2 中药图像数据集 |
3.2.1 样品来源 |
3.2.2 图像采集系统 |
3.2.3 中药图像数据集的构建 |
3.3 中药的定位和检出 |
3.4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材识别网络设计及实现 |
3.4.1 基于残差结构的混合域注意力模块 |
3.4.2 改进后移动倒置瓶颈卷积模块 |
3.4.3 网络结构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实验方案 |
3.5.2 实验数据和环境配置 |
3.5.3 训练策略 |
3.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川贝母、半夏特征描述研究 |
4.1 引言 |
4.2 中药特征词典的构建和词嵌入 |
4.2.1 中药词典的建立 |
4.2.2 词嵌入 |
4.3 基于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GRU网络 |
4.4 基于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中药特征描述网络 |
4.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1 实验数据和环境配置 |
4.5.2 评估指标 |
4.5.3 模型的训练及优化 |
4.5.4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中药鉴别系统 |
5.1 开发环境 |
5.1.1 环境搭建 |
5.1.2 图形用户界面Py Qt工具包介绍 |
5.2 智能中药鉴别系统 |
5.2.1 系统的功能需求 |
5.2.2 系统运行流程及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中草药鉴定、分子系统学及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以鹅绒藤属、淫羊藿属、麦冬、酸枣仁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DNA条形码技术概述 |
1.1 DNA条形码的概念及发展 |
1.2 通用DNA条形码序列筛选 |
1.3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
2.中草药DNA条形码研究概况 |
2.1 药用植物DNA条形码分子鉴定 |
2.2 中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定 |
2.2.1 中药真伪问题 |
2.2.2 中药DNA条形码鉴定 |
3.DNA迷你条形码技术及其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
4.超级条形码研究概述 |
5.DNA宏条形码技术概述及其应用 |
6.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性 |
第二章 应用ITS2条形码鉴别鹅绒藤属药用物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 DNA提取 |
1.4 PCR扩增及测序 |
1.5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鹅绒藤属药用植物的鉴别 |
2.1.1 扩增、测序和序列特征 |
2.1.2 种内和种间遗传变异分析 |
2.1.3 鉴定效率分析 |
2.1.4 SNP分析 |
2.2 《中国药典》收载3种鹅绒藤属中药材的真伪调查 |
3.讨论 |
3.1 鹅绒藤属中药材DNA提取的难点 |
3.2 ITS2条形码可作为鉴别鹅绒藤属药用植物的有效工具 |
3.3 DNA条形码可高效检测鹅绒藤属商品药材真伪 |
4.小结 |
第三章 麦冬“分子身份证”的开发及其应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 DNA提取 |
1.4 PCR扩增及测序 |
1.5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麦冬“分子身份证”筛选 |
2.2 麦冬“分子身份证”专属性验证 |
2.3 应用麦冬“分子身份证”检测商品药材及中成药 |
3.讨论 |
3.1 “分子身份证”是检测市售麦冬药材及其中成药的有效工具 |
3.2 开发“分子身份证”进行中草药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
4.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超级条形码的淫羊藿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 DNA提取 |
1.4 高通量测序 |
1.5 叶绿体基因组组装、验证及注释 |
1.6 叶绿体基因组结构比较分析 |
1.7 系统发育分析和祖先形态性状重建 |
1.8 分歧时间估计 |
2.结果与分析 |
2.1 淫羊藿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2.2 淫羊藿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
2.3 系统发育分析 |
2.4 IR区边界的收缩与扩张 |
2.5 祖先形态性状重建 |
2.6 分歧时间估计 |
3.讨论 |
3.1 中国淫羊藿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3.2 中国淫羊藿属物种分化的起源 |
3.3 淫羊藿属花瓣性状的演化 |
4.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种子类中药材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
1.中药材酸枣仁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1.3 DNA提取 |
1.1.4 PCR扩增和扩增子测序 |
1.1.5 数据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1.2.2 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1.2.3 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
1.2.4 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
2.中药材薏苡仁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3 DNA提取 |
2.1.4 PCR扩增和扩增子测序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2.2.2 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3 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
2.2.4 菌群互作分析 |
3.中药材决明子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1.3 DNA提取 |
3.1.4 PCR扩增和扩增子测序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3.2.2 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3.2.3 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
3.2.4 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
3.2.5 相关性网络分析 |
4.中药材苦杏仁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1.3 DNA提取 |
4.1.4 PCR扩增和扩增子测序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数据质控及OTU基础分析 |
4.2.2 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4.2.3 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
4.2.4 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
5.讨论 |
5.1 中草药真菌污染情况不容忽视 |
5.2 DNA分子标记选择 |
5.3 DNA宏条形码技术在中草药污染真菌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
6.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四种中药材中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及脱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四种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概述 |
1.2 常用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 |
1.2.1 涡旋振荡提取法 |
1.2.2 超声辅助提取法 |
1.2.3 索氏提取法 |
1.2.4 Qu ECh ERS方法 |
1.2.5 微波辅助萃取法 |
1.2.6 加速溶剂萃取法 |
1.2.7 固相微萃取法 |
1.2.8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 常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1.3.1 气相色谱法 |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3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
1.3.4 色谱-质谱联用法 |
1.4 常用农药残留脱除工艺 |
1.4.1 水处理法 |
1.4.2 光照法 |
1.4.3 炮制法 |
1.4.4 生物降解法 |
1.4.5 超声波清洗法 |
1.4.6 大孔吸附树脂法 |
1.4.7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四种中药材中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4 色谱-质谱条件 |
2.2.5 样品提取与净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
2.3.2 方法学考察 |
2.3.3 实际样品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氟虫腈及代谢产物检测方法及降解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4 样品处理与净化 |
3.2.5 色谱-质谱条件 |
3.3 结果讨论 |
3.3.1 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
3.3.2 方法学考察 |
3.3.3 氟虫腈的降解机理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多菌灵及代谢产物检测方法及降解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4 样品处理与净化 |
4.2.5 色谱-质谱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
4.3.2 方法学考察 |
4.3.3 多菌灵的降解机理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枸杞子中啶虫脒、吡虫啉、氟虫腈、多菌灵的脱除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处理与净化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加工方法对农药脱除的影响 |
5.3.2 加工类型对农药脱除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4)基于太赫兹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的植物药和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太赫兹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1.2.2 太赫兹光谱技术在药物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章节与内容 |
第二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与分析基础 |
2.1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
2.1.1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1.2 样品参数提取与处理 |
2.2 化学计量学方法 |
2.2.1 数据的预处理 |
2.2.2 数据的特征提取 |
2.2.3 分类模型 |
2.2.4 评估与优化 |
2.2.5 t-SNE |
2.2.6 K-Means |
2.3 分子模拟计算 |
2.3.1 量子化学计算理论 |
2.3.2 量子化学计算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合物的太赫兹光谱分析与计算 |
3.1 几种食品添加物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太赫兹光谱分析 |
3.1.3 分子计算与讨论 |
3.2 几种药物成分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太赫兹光谱分析 |
3.2.3 分子计算与讨论 |
3.2.4 实验小结 |
3.3 几种植物提取物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3.3.1 实验样品 |
3.3.2 太赫兹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物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
4.1 几种中药材的聚类与可视化分析 |
4.1.1 几种贝母的聚类与可视化研究 |
4.1.2 川芎和抚芎聚类与可视化研究 |
4.2 几种中药材的分类技术 |
4.2.1 几种贝母的分类 |
4.2.2 熏硫和未熏硫白芷的分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 |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小结 |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小结 |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
3.6.4 结果与分析 |
3.6.5 小结 |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
4.3 小结 |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5.1.7 评测说明 |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
5.2.1 权重分配 |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
5.3 综合评价结果 |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
6.1.1 路径假设 |
6.1.2 概念模型 |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
6.2.1 问卷设计 |
6.2.2 样本数据预测 |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信效度检验 |
6.3.3 实证分析 |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中医理论研究 |
2 现代医学研究 |
第二节 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1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
2 胰岛素促分泌剂及增敏剂 |
3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4 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 (SGLT-2)抑制剂 |
5 作用于中枢系统的药物 |
第三节 天然产物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 多糖类成分 |
2 黄酮类成分 |
3 皂苷类成分 |
4 生物碱类成分 |
第二章 前言 |
第一节 立题依据 |
1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2 临床使用糖尿病治疗药物存在不良反应 |
3 中药是当前降糖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
4 以“药食同源”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市场广阔 |
5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研发及应用存在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1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2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代应用情况 |
3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及文献研究 |
4 常见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降血糖作用体外评价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药食同源”的基本内涵 |
1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 |
2 “药食同源”思想起源 |
第二节 “药食同源”思想的历史沿革 |
1 先秦时期 |
2 两汉时期 |
3 魏晋南北朝 |
4 隋唐时期 |
5 宋元时期 |
6 明清时期 |
7 民国时期至今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古代应用情况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历代消渴症治疗方剂分析 |
2 “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应用频次分析 |
3 “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历代使用情况分析 |
4 治疗消渴症“药食同源”中药材类别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及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基本信息 |
2 辅助降血糖类产品原料种类 |
3 “药食同源”中药材使用情况 |
4 “药食同源”中药材的配伍及有效成分 |
5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对象分析 |
6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
7 “药食同源”中药材文献研究关键词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常见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材降血糖作用体外评价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 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3 对二肽基肽酶Ⅳ(DPP-4)的抑制作用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艾叶、苏木等20种中药饮片及药材的等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基于药典的十四种中药饮片质量常数等级评价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根茎类中药饮片的等级评价研究 |
前言 |
1 实验内容 |
2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种子果实类 |
前言 |
1 实验内容 |
2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花叶类 |
前言 |
1 实验内容 |
2 本节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拓展指标的六种中药饮片及药材质量常数等级评价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四种基于颜色-成分关联的等级评价 |
前言 |
1 实验内容 |
2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基于质量标志物的甘草药材及饮片等级评价 |
前言 |
1 实验内容 |
2 本节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附录 发表文章 |
(8)几种中药材挥发油对三七病害的防控作用及抑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创新点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五种芸香科中药材挥发油对三七根腐病原菌的抗菌作用 |
1.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1 菌种材料 |
1.1.2 培养基配方 |
1.1.3 植物材料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芸香科中药材挥发油的提取 |
1.2.2 芸香科药材挥发油的牛津杯抑菌实验 |
1.2.3 佛手挥发油的GC-MS测定 |
1.2.4 佛手挥发油及其主成分的牛津杯抗菌实验 |
1.2.5 佛手挥发油、主成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
1.2.6 佛手挥发油与阳性药恶霉灵的协同作用 |
1.2.7 佛手挥发油对三七生长的影响 |
1.2.8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五种芸香科中药材挥发油的产率 |
1.3.2 五种芸香科中药材挥发油的体外抗菌实验 |
1.3.3 佛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
1.3.4 佛手挥发油及其主成分的抑菌作用 |
1.3.5 佛手挥发油以及主成分的最小抑菌浓度实验 |
1.3.6 佛手挥发油与恶霉灵的相互协同作用 |
1.3.7 三七的活体实验 |
1.4 讨论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孜然挥发油对三七病害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菌种材料 |
2.1.2 培养基配方 |
2.1.3 植物材料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孜然挥发油的提取 |
2.2.2 孜然挥发油的牛津杯抑菌实验 |
2.2.3 孜然挥发油的GC-MS测定 |
2.2.4 孜然挥发油、主成分的MIC实验 |
2.2.5 孜然挥发油与阳性药恶霉灵的协同作用 |
2.2.6 孜然挥发油以及枯茗醛对三七生长情况的影响 |
2.2.7 SEM和 TEM |
2.2.8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孜然挥发油的牛津杯抑菌试验 |
2.3.2 孜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
2.3.3 孜然挥发油和主成分的最小抑菌实验 |
2.3.4 孜然挥发油与化药恶霉灵的相互协同作用 |
2.3.5 三七活体实验 |
2.3.6 电镜观察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薄荷和荆芥挥发油对三七病害的防治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1 菌种材料 |
3.1.2 培养基配方 |
3.1.3 植物材料 |
3.1.4 主要试剂 |
3.1.5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薄荷、荆芥挥发油的提取 |
3.2.2 薄荷、荆芥挥发油的牛津杯抑菌实验 |
3.2.3 薄荷、荆芥挥发油的GC-MS测定 |
3.2.4 薄荷、荆芥挥发油及其主成分的MIC实验 |
3.2.5 薄荷、荆芥挥发油与阳性药恶霉灵的协同作用 |
3.2.6 薄荷挥发油对三七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7 薄荷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3.2.8 薄荷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的菌丝干重和孢子产量的抑制作用 |
3.2.9 SEM和 TEM |
3.2.10 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的制备 |
3.2.11 不同薄荷挥发油浓度对尖孢镰刀菌菌丝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12 不同薄荷挥发油浓度对尖孢镰刀菌菌丝还原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13 薄荷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2.14 琥珀酸脱氢酶(SDH)和NADH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七种病原菌的菌丝及孢子形态 |
3.3.2 薄荷、荆芥挥发油的体外抗菌作用 |
3.3.3 新鲜薄荷、干燥薄荷和干燥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
3.3.4 薄荷、荆芥挥发油和主成分的最小抑菌浓度 |
3.3.5 薄荷、荆芥挥发油与化药恶霉灵的相互协同作用 |
3.3.6 薄荷挥发油对已接种尖孢镰刀菌三七生长的影响 |
3.3.7 薄荷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率的抑制作用 |
3.3.8 薄荷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菌丝干重和孢子产量的抑制作用 |
3.3.9 SEM和 STM |
3.3.10 不同薄荷挥发油浓度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的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3.11 不同薄荷挥发油浓度对尖孢镰刀菌菌丝还原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12 不同薄荷挥发油浓度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13 不同浓度的薄荷挥发油对尖孢镰刀菌呼吸链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文献综述 |
4.1 三七中药材的主要概况 |
4.2 三七的主要病害 |
4.2.1 三七地下部病害的研究进展 |
4.2.2 三七的地上部分病害研究进展 |
4.3 三七病害的主要防控措施 |
4.4 中药材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
4.4.1 芸香科中药材挥发油农用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4.4.2 伞形科中药材挥发油农用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4.4.3 唇形科中药材挥发油农用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4.5 植物挥发油抗菌机理的初步探索 |
4.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9)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现状 |
1.1.1 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特点 |
1.1.2 中药材病虫害农药防治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农药概述 |
1.2.2 植物源农药的发现及现状 |
1.2.3 植物源农药的种类 |
1.2.4 植物农药的开发形式 |
1.2.5 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 |
1.2.6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
1.3 冬凌草的研究进展 |
1.3.1 冬凌草介绍 |
1.3.2 冬凌草化学组成 |
1.3.3 冬凌草药理活性 |
1.4 金银花主要病虫害 |
1.4.1 蚜虫 |
1.4.2 棉铃虫 |
1.4.3 蛴螬 |
1.4.4 白粉病 |
1.4.5 枝枯病 |
1.4.6 叶斑病 |
1.5 地黄主要病虫害 |
1.5.1 地下害虫 |
1.5.2 轮纹病 |
1.5.3 枯萎病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冬凌草各部位产率的研究 |
2.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2 总浸膏的提取及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
3.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供试菌株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主要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活性测定 |
3.2.2 正丁醇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3.2.3 冬凌草提取液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治作用 |
3.2.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田间防治作用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凌草提取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
4.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供试靶标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主要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力作用 |
4.2.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田间防效实验 |
4.2.3 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触杀活性测定 |
4.2.4 冬凌草提取物对蛴螬的杀虫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杀作用 |
4.3.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田间防效作用 |
4.3.3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棉铃虫的触杀作用 |
4.3.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蛴螬的触杀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
5.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2.2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
5.2.3 总多糖的测定 |
5.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5 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
5.2.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2.7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8 总多糖的测定 |
5.2.9 DNA含量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3.2 对菌丝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
5.3.3 对菌丝溶液总多糖的影响 |
5.3.4 对菌丝溶液蛋白质的影响 |
5.3.5 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
5.3.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3.7 对菌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5.3.8 对菌丝总多糖合成的影响 |
5.3.9 对DNA含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冬凌草对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6.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6.1.1 材料 |
6.1.2 供试病原菌 |
6.2 实验方法 |
6.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测定 |
6.2.2 冬凌草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的比较 |
6.3.2 冬凌草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几种常用中药材的市场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材鉴别方法研究[D]. 吴冲. 四川大学, 2021(02)
- [2]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中草药鉴定、分子系统学及污染真菌多样性研究 ——以鹅绒藤属、淫羊藿属、麦冬、酸枣仁等为例[D]. 郭梦月.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四种中药材中常见农药残留的检测及脱除方法研究[D]. 杨明. 长春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太赫兹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的植物药和食品检测技术研究[D]. 周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6]辅助降血糖药食同源类药材古今应用情况调查及活性初探[D]. 郝莉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艾叶、苏木等20种中药饮片及药材的等级评价研究[D]. 倪凤燕.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几种中药材挥发油对三七病害的防控作用及抑菌机制研究[D]. 陈传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D]. 李小霞.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