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树种子质量的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彬[1](2021)在《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其质量是农作物优质增产的先决条件。在种子质量参数中,水分含量和饱满度与种子活力联系密切,通常新鲜饱满的种子富含水分、籽粒饱满且活性也大。但薄壳类作物种子的种仁包裹在种壳之中,不破坏种壳极难获取种仁的性状。太赫兹(THz)辐射处在微波与红外光中间,兼具二者的优点,临近微波的THz谱区具有低能透射性、无电离辐射损伤的特性;而接近红外光的谱区则具有指纹光谱特性。故THz波能透过种壳对其内部进行成像,获取种仁的THz光谱和图像信息,描述种仁的性状,可以作为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的较佳方案。(1)银杏属于典型顽拗性种子,极易失水硬化丧失活性,恰好利用水分对THz波的强吸收特性进行水分检测。实验采集了不同水分含量的完整银杏种子以及种子切片的THz光谱和图像。通过对比不同水分含量种子的时域信号和吸收系数等参数,分析了水分对THz波的影响。研究发现,种子水分含量越高,时域信号振幅越低且时间延迟更大;同样水分对THz辐射吸收强烈,水分越多对光谱吸收越强。从水分对光谱影响产生的规律可以为水分预测评估提供参考。从完整的种子以及种子薄片的THz图像可以观察到水分影响的图像特征,随着水分减少,种子内部出现了仁的收缩现象,收缩程度与水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规律,并且不同水分的THz图像明暗存在区分规律。利用种子收缩面积比以及ROI图像的平均灰度值作为参考指标建立了水分评估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为种子水分预测提供参考方案。(2)应用THz波低能透射和指纹图谱特性,开展薄壳向日葵种子饱满度无损测算以及种子内部缺陷检测方法研究。采用THz时域透射成像系统,采集虫蚀、缺损和完整向日葵种子的THz透射图像。分别提取种仁和种壳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对比分析它们的时域信号和吸收系数,发现种仁在0.5-2.0THz范围对THz波的吸收要明显强于种壳。提取该频段吸收系数对应的特征图像以及0.5-1.0THz、1.0-1.5THz和1.5-2.0THz三个频段的对比图像,图像经阈值分割后分别计算出THz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仁壳面积比。其中,缺陷(虫蚀、缺损)与完整种子饱满度有显着差异,以23%为阈值能正确识别完整种子。同时,以剥开后葵花籽的可见光图像计算出的饱满度作为参考值,在THz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饱满度间进行线性拟合,建立了向日葵种子饱满度THz透射图像测算模型。采用未参与建模的向日葵种子样品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模型预测决定系数为0.91,预测均方根误为4%。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域THz透射图谱的向日葵种子缺陷、饱满度无损检测是可行的。论文为薄壳类种子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可为其它干燥轻薄带包装物料无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何林遥[2](2021)在《邵阳农作物种业监督管理探究》文中认为
罗先洋[3](2020)在《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猕猴桃(kiwifruit)隶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多年生大型落叶、半落叶藤本植物,目前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种苗繁育是猕猴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更有效地促进猕猴桃种子的萌发,提高其种苗的质量,是猕猴桃种苗繁育的关键。本文以绿果猕猴桃徐香、金果猕猴桃Hort16A、红心猕猴桃红阳三个品种猕猴桃种子为材料,探究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水引发对胁迫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构建了猕猴桃种子水引发技术体系,旨在为猕猴桃种苗的培育和栽培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观测了徐香、Hort16A和红阳三个品种猕猴桃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的净度均在80%以上,其中徐香净度最高,为97.43%;品种间种子的长度和千粒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显着性,Hort16A种子长度最大,为0.249 cm,其次为徐香,红阳种子长度最小,为0.193 cm,徐香、Hort16A及红阳种子的千粒重分别为1.46 g、1.33 g、1.26 g;各个品种的猕猴桃种子均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徐香、红阳和Hort16A种子的生活力分别为98%、95%和93%。2.研究了水引发对昼夜变温、低温胁迫及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引发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及临界阈值均显着提高,发芽时间及半数发芽时间不同程度的缩短。另外,水引发能显着增加幼苗的根长,并不同程度地增加幼苗的生物量。水引发的效应,在逆境条件下,比昼夜变温条件下更为显着。3.研究了水引发对昼夜变温、低温胁迫及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水引发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猕猴桃种子的相对电导率。探索了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中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发现水引发处理能降低猕猴桃种子中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提高其脯氨酸的含量。这表明水引发处理能修复损伤的细胞膜,降低细胞质物质的渗漏,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抗性。4.以徐香、Hort16A和红阳三个品种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引发温度、引发时间、引发后培养温度及回干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构建了猕猴桃种子水引发技术体系。结果发现,影响其引发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引发温度和引发后培养温度,引发时间和回干处理对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效应较小。徐香猕猴桃种子的最佳水引发条件为引发温度5℃、引发时间3 d、培养温度15-25℃、不回干,临界阈值、实生幼苗根长和幼苗干重最大,分别为8.875、2.135 cm和13.54 mg;Hort16A猕猴桃种子的最佳水引发条件为引发温度5℃、引发时间3 d、培养温度15-25℃、不回干,临界阈值最大,为2.159,实生幼苗根长,为1.578 cm,幼苗干重为5.727 mg;红阳猕猴桃种子的最佳水引发条件为引发温度5℃、引发时间2 d、培养温度15-25℃、回干,其临界阈值最大,为3.421,实生幼苗根长为1.672 cm,幼苗干重为5.311 mg。
孙延超[4](2020)在《不同柴胡种质评价和冀柴1号种子形成及萌发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柴胡为大宗药材之一,药材使用量和栽培面积逐年增大,人工栽培品已成为柴胡药材的主要来源,玉米套种柴胡是河北省柴胡的主要栽培模式。本试验对玉米套种柴胡栽培模式下,不同柴胡种质的抗寒性、产量和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并以冀柴1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适宜播期、植株开花结实及种子萌发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贮藏温度、发芽温度和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6个柴胡种质的越冬死苗率差异显着,HB-sx的死苗率最低7.81%,其次为GS-dx的12.87%,越冬期幼苗根系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越冬死苗率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不同柴胡种质的产量均差异显着,SD-jn的产量最高1050.60kg/hm2,其次为HB-sx的973.50kg/hm2。不同柴胡种质的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柴胡皂苷a、d的含量和积累量均差异显着,SD-jn的柴胡皂苷(a+d)含量与积累量均最高,分别为 1.00%、10.51kg/hm2,其次为 HB-sx 的 0.79%、7.69kg/hm2。2不同播期冀柴1号的越冬死苗率差异显着,7月10日播种的越冬死苗率最低10.98%,越冬期幼苗根系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越冬死苗率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不同播期冀柴1号的产量差异显着,以7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947.55kg/hm2。不同播期冀柴1号的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柴胡皂苷a、d的含量和积累量均差异显着,各成分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指标要求,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a+d)的积累量均以7月10日播种的最高,分别为3.47kg/hm2、4.79kg/hm2、8.26kg/hm2。3冀柴1号的开花期6月20日~8月8日,经历50d,划分为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3个时期。单株一般具一级分枝20~24个,每个一级分枝着生二级分枝8~12个,每个二级分枝着生三级分枝2~4个,开花顺序依次为植株顶部花序、一级分枝、二级分枝及三级分枝的花序。每天开花时间,晴天集中于8:00~13:00时,阴天集中于9:00~14:00时。单花开花至花瓣脱落经历14~18d,其花盘、花瓣、花药、柱头等各部位呈不同颜色变化。4冀柴1号花授粉至果实成熟需要55d,划分为绿熟期、乳熟期、黄熟期、褐熟期、完熟期5个时期,每个时期经历5~16d。果实形成过程中,含水量逐渐降低,千粒重逐渐升高,完熟时含水量11.47%,千粒重1.22g;授粉后51d,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2.74%、55.32%。植株不同分枝上的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均差异显着,植株顶部花序种子的千粒重最高1.13g,一级分枝种子的发芽率最高59%。植株不同部位的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均差异显着,上部种子千粒重最高1.04g,发芽率亦最高52%。5柴胡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的GA3、IAA、ABA含量均差异显着,且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种子内的GA3和IA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露白期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7.85ng/g和83.46ng/g;种子内的ABA含量则表现先降低后升高,未萌发种子的ABA含量最高176.38ng/g。6贮藏温度、发芽温度显着影响柴胡种子的发芽率,贮藏温度4℃,发芽温度2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最高63%。不同浓度的GA3、IAA、ABA溶液浸种处理,种子发芽率均差异显着,1.6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67%。结论:HB-sx、SD-jn2个柴胡种质适宜在河北省栽培;玉米套种柴胡栽培模式的冀柴1号适宜播期为7月10日;明确了冀柴1号单花与复伞形花序的开花时间、顺序及单花各部位颜色变化,果实形成时期及不同花序、部位的种子质量等生物学特性,初步揭示了柴胡种子萌发过程中GA3、IAA、ABA的含量变化;贮藏温度4℃,发芽温度20℃,1.6mg/L GA3溶液浸种均可显着提高种子发芽率。
施龙建[5](2020)在《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玉米行业的飞速发展,玉米种子的质量也愈发的受到重视。纯度是玉米种子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是杂交种中的自交株是影响田间产量的关键因素。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检测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玉米纯度鉴定当中,但现有的纯度鉴定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效性以及便捷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本研究结合了 SNP标记技术具有共显性、高稳定性、二态性的优势,以及KASP技术平台具有高通量、低成本、高自动化、少步骤的优点,用于种子纯度检测。本研究还对所选用的DNA快速提取法以及PCR体系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种子纯度快速鉴定,推动本鉴定方案能够更加便捷有效的应用到纯度检测。本研究从384个SNP基础位点中筛选获得60个侯选位点,将这60个位点转化为KASP引物,其中95%的位点被成功转化。综合考虑位点双亲互补率、多态性、稳定性和分型效果等多项指标,最终确定20个位点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位点,能够有效鉴定99.7%的供试样品纯度。基于SNP标记兼容多平台的特点,建立高通量纯度检测方案。当已知样品信息时,可查询标准样品指纹库获得双亲互补位点;当样品信息未知时,可利用纯度核心位点快速建立样品指纹获得双亲互补位点。本研究使用KASP技术结合快速DNA提取法用于纯度快速鉴定方案,具有快捷、准确、高通量、低成本的特点。本研究为其他作物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多种农作物种子检测水平统一发展,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更多纯度鉴定方案的选择。
夏欣怡[6](2019)在《诸葛菜种子的酚类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诸葛菜,作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Schulz]的一种草本药用植物,对于治疗小儿黄疸、妇女乳痈、以及常见的热毒等病症有明显治疗效果,现代研究发现诸葛菜在抗氧化、抗炎等方面具有良好活性,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本文利用现代色谱技术和分离方法对诸葛菜种子中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同时对诸葛菜种子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等方面进行首次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柱色谱对诸葛菜种子的水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经UV、IR、MS、1H NMR、13C NMR、HSQC、HMBC、1H-1H COSY、NOESY等波谱手段和理化性质鉴定了 14个化合物,分别为:Orychophragmuspine A(1),Orychophragmuspine B(2),Orychophragmuspine C(3),Orychophragmuspine H(4),2-氨基-5-羟基苯甲酸(5),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6),儿茶素(7),槲皮素(8),水杨酸(9),对羟基桂皮酸(10),香草酸(11),原儿茶酸(12),咖啡酸(13),丁香酸(14),(R,S)-告依春(15),其中1-4为新生物碱类化合物,5-15为已知的化合物。2.本实验在相同样点量的情况下,对不同批次的诸葛菜种子进行TLC图谱检测,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斑点有所差异,表明相应的含量有差异。另外,有研究发现(R,S)-告依春具有一定生理活性,且在诸葛菜中含量较高,因此可作为诸葛菜含量测定的一种检验标准,本实验采用Waters ACQUITY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诸葛菜种子进行分析,对15个批次诸葛菜种子中(R,S)-告依春的含量进行测定,其范围为:0.63%-0.92%。实验结果显示诸葛菜种子中(R,S)-告依春的含量较高,可作为诸葛菜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从中药材质量控制角度出发,较为系统且全面的对诸葛菜种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后续中药材质量控制和中医临床中诸葛菜的应用奠定科学基础。3.本论文采用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对15批不同产地的诸葛菜种子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并同时对实验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等方法学进行了考察,选择实验效果最为良好的条件作为本次实验的条件。各项试验结果显示所采用的诸葛菜UPLC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行,可作为快速分析诸葛菜种子中化学成分的一种方法,并为今后药用植物在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综上,本论文对诸葛菜种子的酚类化合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建立诸葛菜种子的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的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为今后诸葛菜种子的药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李珍珍[7](2019)在《甘草新品种“国甘1号”的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甘草(RADIX GLYCYRRHIZAE)系指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光果甘草(G.glabra Linn.)的干燥根及根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其中甘草应用最为广泛,为常用中药材,素有“十方九草”之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大量的采挖,野生甘草资源越来越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即将枯竭的野生资源现状,为保障市场供应,国家开始大力提倡发展甘草种植业。随着各地人工栽培甘草规模的不断扩大,甘草种子的供应与质量也相应降低,成为制约甘草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选育甘草优良品种并推广应用,是当前发展高产优质甘草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在国家经费和自筹经费的支持下,选育出甘草新品种“国甘1号”,甘草产量提高15%以上,已于2014年通过甘肃省种子管理局的认定,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认定的甘草高产新品种。但目前对于新品种“国甘1号”的研究仅限于对药材产量和有效化学含量的研究,在一定范围内证明甘草药材的产量和含量上的优势,并未对这一新品种药用植物进行全面的研究。本课题从种子质量、农艺性状、药材性状、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以及遗传学差异等五个方面对“国甘1号”进行全面研究,并以多批次不同来源甘草作为比较对象,探究其在各个方面的质量差异与评价。(1)“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种子的比较。以种子皮色、千粒重、长宽厚、发芽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各种子样品的质量。(2)“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的农艺性状比较。将10批不同甘草种子种植于同一环境下,以一年生甘草植株作为观察对象,对植株样品的10个数量性状和7个质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比较“国甘1号”与其他来源甘草农艺性状的差异。(3)“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药材性状指标的比较。对达到生长年限的甘草药材,测定外皮颜色、根长、芦头直径、单株根鲜重、药材产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4)“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药材指标成分含量检测。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项下规定的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检测方法,对不同来源甘草药材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内在质量的品质差异。(5)“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遗传差异分析。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甘草属鉴别。使用ITS、ITS2、psbA-trnH、matK和rbcL序列对甘草属样本进行扩增与测序,找出鉴别甘草的最佳序列。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国甘1号”和不同来源甘草进行分子鉴定探索性研究,以期发现新品种和不同来源甘草遗传特性方面的差异。本论文初步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国甘1号”种子与不同来源甘草种子形态不同,具有较明显的鉴别特征,发芽率最高为85.25%,平均值为59.19%。与6批不同来源甘草种子相比较,“国甘1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宽高等性状指标数据偏低,可以作为性状鉴别特征。(2)“国甘1号”的一年生植株整齐度较高,长势旺盛。与其他来源甘草植株相比,“国甘1号”的株高、株幅、叶柄长、叶长、叶宽均为最大,且聚类分析将“国甘1号”单独聚为一组。因此,“国甘1号”甘草地上部分长势较突出,优于其他来源甘草。(3)“国甘1号”甘草药材性状一致性较高。通过测定19批“国甘1号”与不同来甘草药材性状指标,结果显示“国甘1号”的产量排第4,为1.8kg,根长排第2为65.35cm,平均值为58.58cm,芦头直径排第3为16.3cm,平均值为14.6cm,一致性较高。(4)“国甘1号”药材指标成分含量较高。通过检测三年生“国甘1号”成熟甘草药材与不同来源甘草的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结果显示“国甘1号”甘草酸含量排第1为3.88%,平均值为3.00%,甘草苷含量排第四为1.12%,平均值为1.00%。(5)找出鉴别甘草的较理想DNA条形码序列为psbA-trnH与ITS序列。设计并筛选20对SSR引物,未找到理想的可区分“国甘1号”的特异性引物。按照农作物新品种鉴定要求必须做DUS(Distinctness,Uniformity,Stability)检测,但药材新品种鉴定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做出了DUS鉴定,还需逐步开展新品种选育遗传差异分析方面的研究。
凌志阳[8](2019)在《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分析》文中指出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 How.),别名毛瓜、毛节瓜、小冬瓜等,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冬瓜属(Benincasa)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华南地区普遍消费的瓜类蔬菜。近年来节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节瓜种子市场逐渐扩大,新的杂交品种不断出现,节瓜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越来越重要。种子在农业生产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要素,因此种子的质量检验工作在种子生产销售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种子纯度鉴定是种子质量检验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节瓜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设计适用于节瓜的SSR引物,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室内快速鉴定节瓜杂种种子纯度的技术体系,对节瓜品种纯度进行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DNA提取方法,初步探索出适用于节瓜SSR-PCR的DNA快速提取方法(碱处理法),比较了 DNA快速提取法和CTAB法,前者具有如下优点:(1)步骤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多次离心和反复抽提。(2)相对于CTAB法,节省大量时间,提取的样品越多,节省的时间越多。(3)试剂材料的消耗较少,试验成本低。2、以8份亲本材料DNA为模板,筛选了200对节瓜SSR引物,获得8对能够稳定扩增、带型简单,表现为父本显性和父母本共显性的引物可用于6个杂交组合纯度鉴定中。对课题组16份杂种种子进行快速鉴定,对比其中10份田间鉴定结果,验证了该技术体系的准确性。3、本研究运用节瓜子叶DNA快速提取方法(碱处理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初步建立节瓜杂种种子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技术体系。
刘敏洁[9](2018)在《不同甜玉米种子活力比较及液体分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甜玉米存在种子活力和田间出苗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4个品种甜玉米种子为材料,在探究不同品种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的基础上,采用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识别提取的种子物理参数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二元逻辑回归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种子生活力预测、筛选模型,同时运用液体比重法对不同品种甜玉米种子进行清选,并确定适宜的干燥方式。研究结果对为甜玉米种子生活力自动化检测及精细选别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机器视觉技术及数据建模在甜玉米种子生活力检测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所用的4个甜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差异较明显,可分为高活力品种601和1618,发芽率分别为92.0%和93.3%,2个低活力品种867和金菲,发芽率分别为74%和71.3%。867和金菲的籽粒储藏物质转化率和籽粒油分含量比两个高活力品种的低、淀粉含量较高。逆境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高活力品种601和1618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较高活力,其中品种601耐老化能力为4个品种中最强,品种1618耐盐、耐旱和抗冷能力均最佳;而低活力品种867和金菲抵抗逆境的能力较弱,其中金菲最不能抵抗高盐环境,品种867耐干旱能力最差。(2)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取的金菲甜玉米种子的a、b、Hues、Saturation、宽度和投影面积均与种子的活力指标(幼苗平均苗长、平均根长和平均鲜重)呈极显着或显着相关;其中按b≤20精选,发芽率可从71.3%提升至75.8%,获选率86.2%,平均苗长提高0.3cm,平均根长提高0.6cm;品种867甜玉米种子的Hues值与活力指标呈极显着相关,按Hues≤38进行单指标精选,发芽率可从76.0%提升至81.8%,获选率可达到73.7%,平均苗长提高0.36cm,平均根长提高0.81cm。(3)基于二元逻辑回归建立活力检测模型,以金菲种子的13个物理指标所建模型的整体预测正确率为70.3%,活种子识别率为90.2%,发芽率可提高至74.2%;品种867种子的13个物理指标所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整体预测率为76.9%,其中活种子识别率为90.0%,发芽率达到81.8%;以4个主成分因子进行建模,模型效果不好。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以金菲种子13个物理指标进行双隐藏层建模,模型整体预测正确率为74.2%,其中好种子识别率为93.8%,经模型预测后发芽率可提高至76.9%。以品种867的13个物理指标进行单隐藏层建模效果最佳,好种子识别率为98.5%,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为77.5%,经模型预测后发芽率可达到79.2%。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效果优于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因此,以金菲种子的13个物理指标所建神经网络双隐藏层模型可鉴别93.8%的有生活力的金菲甜玉米种子,是快速检测金菲甜玉米种子生活力的有效方法。(4)单粒发芽试验结果发现,品种金菲单粒重和比重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在此基础上,从适宜比重液体的配制及液体分选后种子适宜干燥的方式两方面对甜玉米种子液体分选技术进行了研究。液体分选出的1.10<ρ≤1.25区间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幼苗平均鲜重均显着高于CK和另外两部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提高10.0%和3.4%。使用HG-10烘干机43℃干燥金菲和品种867甜玉米种子时对种子活力影响较低。金菲种子43℃-0 r/min干燥后种子发芽率为72.7%,其发芽势、发芽率和简易活力指数与CK无显着差异;867甜玉米种子经HG-10烘干机43℃-5 r/min干燥后发芽势、发芽率相比CK有所提高,但无显着差异。与其它干燥方式相比,使用HG-10烘干机对种子进行干燥过程中,因其内部干燥筒匀速旋转使得种子堆受热更均匀,因此干燥对种子所受损伤少,具有一定优势。
张渊[10](2017)在《新疆野杏种子散布与萌发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新疆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隶属蔷薇科杏属植物,是新疆野果林的重要物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新疆野杏存在天然更新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大西沟的野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野杏种子雨及其土壤种子库动态、种子散落到地表后保持状态、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和幼苗在原生境中存活状况等内容的研究,明确野杏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生态学特性,以期为揭示野杏天然更新特征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杏种子雨自6月底开始散落,7月中旬达到散落高峰期,持续时间30d左右,7月底进入散落末期;在整个野杏种子散落期间平均密度为70.22粒/m2,且有活力种子数所占比例为60.45%;在不同时期散落的各状态(完整成熟、虫蛀、动物啃食和果肉干瘪)果实数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种子有活力果实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野杏树冠不同方位上散落的种子雨密度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东南方位比西北方位散落的种子雨密度相对较高;野杏果实主要集中散落在距离母树1-5m的范围内,占果实总数的91.27%。2.在3月和6月两次土壤种子库调查中发现,第Ⅱ次土壤种子库中野杏种子总数降低,其中空壳种子数占种子总数比例均有降低,而腐烂种子数所占比例上升,完整种子和虫蛀种子数比例无明显变化;随海拔梯度的升高种子库中种子总数及其各状态种子数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虫蛀种子数变化幅度较小;种子库中种子总数及各状态种子数在垂直分布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同一土层各状态种子数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野杏种子主要集中分布在杂草与枯落物层,占种子库总数的61.26%,其次0-2cm土层为31.82%,2-5cm土层为6.92%,5-10cm土层未发现野杏种子;天然萌发调查得知,阴坡野杏种子出苗密度显着高于阳坡,而阳坡幼苗存活密度高于阴坡。3.野杏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存在吸水特性;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均对种子的萌发率存在极显着性的影响,其中低温层积方式对种子萌发率影响最大,随着试验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萌发率逐渐提高,光照和黑暗条件对种子萌发无显着性影响;野杏种子贮藏100d时,在最适萌发温度15/25℃下,室内干藏、低温干藏、低温层积和野外埋藏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是11.11%、20.00%、91.11%和48.89%,并且未萌发种子98%以上都具有生活力。野杏种子具有非深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贮藏100d和15/25℃是促进野杏种子萌发的最佳贮藏方式、贮藏时间和和萌发温度;在原生境中观测可知野杏幼苗在3月底到5月初出苗基本完成,3种播种方式出苗率为开沟播种>裸地撒播>直接播种,在开沟播种方式下野杏幼苗出苗率:阳坡>园地>阴坡,而幼苗存活率园地>阳坡>阴坡,表明野杏种子必须在自然环境下进入适当土层获得萌发条件才能实现天然更新。
二、果树种子质量的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种子质量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产品和食品的水分检测研究进展 |
1.2.2 农产品和食品的内部品质检测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图像系统 |
2.1 太赫兹技术简介 |
2.1.1 太赫兹辐射介绍 |
2.1.2 太赫兹辐射特性 |
2.2 太赫兹辐射的产生与探测 |
2.2.1 THz辐射产生 |
2.2.2 THz辐射探测 |
2.3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3.1 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3.2 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3.3 太赫兹光谱采集与数据分析 |
2.4 太赫兹时域成像系统 |
2.4.1 太赫兹成像系统 |
2.4.2 太赫兹图像采集与图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杏种子水分含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THz数据获取与分析 |
3.2.1 THz数据采集 |
3.2.2 THz数据分析 |
3.3 银杏种子的THz光谱分析 |
3.3.1 种子水分含量与活性的关系分析 |
3.3.2 水分对THz光谱的影响 |
3.3.3 THz光谱特性分析 |
3.3.4 主成分分析 |
3.4 种子THz图像分析 |
3.4.1 THz图像选取与分析 |
3.4.2 种子水分含量与图像之间的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日葵种子饱满度太赫兹透射图像测算研究 |
4.1 引言 |
4.2 THz图像获取 |
4.2.1 样品准备 |
4.2.2 THz图像采集 |
4.3 数据分析 |
4.3.1 光谱分析 |
4.3.2 图像分析 |
4.4 葵花籽THz光谱与图像分析 |
4.4.1 葵花籽THz光谱特征分析 |
4.4.2 葵花籽仁THz特征图像提取 |
4.5 图像处理与饱满度计算 |
4.5.1 葵花籽仁壳THz图像面积比测算 |
4.5.2 葵花籽仁隐性缺陷THz图像判别 |
4.5.3 葵花籽饱满度THz图像测算模型校正及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总结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猕猴桃研究概况 |
2 种子休眠研究进展及解决方法 |
3 种子引发研究进展 |
4 水引发与种苗抗逆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供试猕猴桃种子基本生物学特征及水引发的方法 |
2.2.1 种子基本生物学特征的测定 |
2.2.2 种子水引发的方法 |
2.3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1 处理方法 |
2.3.2 各项指标的测定 |
2.4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
2.4.1 种子水引发处理 |
2.4.2 各项指标的测定 |
2.5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5.1 处理方法 |
2.5.2 各项指标的测定 |
2.6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6.1 处理方法 |
2.6.2 各项指标的测定 |
2.7 水引发技术体系的研究 |
2.7.1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2.7.2 各项指标测定 |
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猕猴桃种子基本生物学特征 |
3.1.1 供试猕猴桃种子净度分析 |
3.1.2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表型性状特征 |
3.1.3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千粒重 |
3.1.4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生活力 |
3.1.5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吸水特性 |
3.2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
3.2.1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3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
3.2.4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1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3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
3.4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1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2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3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
3.5 水引发技术体系的构建 |
4 讨论 |
4.1 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
4.2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
4.3 水引发对低温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
4.4 猕猴桃种子水引发技术体系 |
4.5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作者简介 |
(4)不同柴胡种质评价和冀柴1号种子形成及萌发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柴胡种质资源研究 |
1.1.1 种质资源分类与分布 |
1.1.2 种质资源性状评价与鉴定 |
1.2 柴胡生物学基础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长习性 |
1.3 栽培技术研究 |
1.3.1 种植模式 |
1.3.2 播期 |
1.3.3 采收期 |
1.3.4 种植密度 |
1.3.5 病虫害防治 |
1.4 化学成分研究 |
1.4.1 皂苷类 |
1.4.2 多糖类 |
1.4.3 黄酮类 |
1.4.4 挥发油类 |
1.5 药理作用研究 |
1.6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种质来源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柴胡种质评价试验 |
2.2.2 冀柴1号开花结实研究 |
2.2.3 冀柴1号种子萌发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质柴胡的评价 |
3.1.1 不同种质柴胡幼苗的抗寒性分析 |
3.1.2 不同种质柴胡的产量和质量分析 |
3.1.3 不同播期冀柴1号的抗寒性比较 |
3.1.4 不同播期冀柴1号的产量和质量比较 |
3.2 冀柴1号开花结实特性分析 |
3.2.1 冀柴1号的开花特性 |
3.2.2 冀柴1号的结实特性 |
3.3 冀柴1号种子的萌发特性分析 |
3.3.1 种子萌发过程的内源激素变化 |
3.3.2 贮藏及发芽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3.3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种质柴胡的抗寒性及产量质量 |
4.2 冀柴1号的抗寒性与适宜播期 |
4.3 关于冀柴1号开花结实的生物学基础 |
4.4 柴胡种子萌发特性与种子处理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5)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传统常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
1.2.1 籽粒形态鉴定法 |
1.2.2 幼苗形态鉴定法 |
1.2.3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 |
1.3 蛋白鉴定法 |
1.3.1 贮藏蛋白电泳鉴定法 |
1.3.2 同工酶电泳鉴定法 |
1.4 分子标记技术 |
1.4.1 RFLP标记 |
1.4.2 SSR标记 |
1.4.3 SNP标记 |
1.5 SNP标记检测方法的发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DNA提取方案及PCR体系优化 |
2.1 目的和意义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初始实验方案 |
2.2.2 改良后快提方案 |
2.2.3 PCR反应程序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快提法改良结果 |
2.3.2 体系优化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杂交种SNP标记核心引物的筛选 |
3.1 实验与材料 |
3.2 SNP纯度候选位点及引物设计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2 PCR扩增 |
3.3.3 荧光数据读取 |
3.3.4 数据分析 |
3.3.5 数据库构建 |
3.3.6 实验仪器及耗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纯度鉴定候选位点的筛选与测试 |
3.4.2 纯度核心位点的确定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核心位点组合的选择 |
4.2 DNA快速提取方案及体系优化 |
4.3 KASP检测平台的优势 |
4.4 兼容多平台的SNP位点的转化和应用 |
4.5 农作物品种纯度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诸葛菜种子的酚类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诸葛菜的研究进展 |
1.2.1 诸葛菜的古文献记载 |
1.2.2 诸葛菜的形态特征 |
1.2.3 诸葛菜的化学成分及其他有效成分 |
1.3 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酚类化合物的分类 |
1.3.2 酚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
1.4 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与纯化 |
1.4.1 酚类化合物的提取 |
1.4.2 酚类化合物的纯化 |
1.5 酚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
1.5.1 抗肿瘤作用 |
1.5.2 抗氧化活性 |
1.5.3 抗炎活性 |
1.5.4 抗菌活性 |
1.6 酚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 |
1.7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7.1 课题来源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诸葛菜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4.2 其他化合物结构解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诸葛菜种子的质量控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诸葛菜种子的性状鉴别 |
3.3.2 诸葛菜种子的薄层鉴别 |
3.3.3 诸葛菜种子的含量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诸葛菜种子的性状鉴别 |
3.4.2 诸葛菜种子的薄层鉴别 |
3.4.3 诸葛菜种子的含量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4 诸葛菜种子的指纹图谱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色谱条件 |
4.3.2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方法学考察 |
4.4.2 指纹图谱 |
4.5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甘草新品种“国甘1号”的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立题依据 |
2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技术路线 |
文献综述 |
1 甘草资源及市场发展现状 |
1.1 甘草资源现状 |
1.2 甘草市场现状 |
2 甘草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3 甘草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
3.1 传统评价 |
3.2 现代生物技术评价 |
第一章 “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种子质量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种子材料 |
1.2 实验工具 |
2 实验方法 |
2.1 千粒重测定法 |
2.2 长宽高测定法 |
2.3 发芽率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质量指标数据分析 |
3.2 种子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 种子质量指标聚类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地上部分农艺性状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田方法 |
2.2 测定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不同来源甘草植株整齐度分析 |
3.2 甘草地上部分农艺性状指标的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药材性状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材料 |
1.2 仪器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数据收集与测定方法 |
2.2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甘草药材性状指标方差分析 |
3.2 甘草药材性状指标聚类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国甘1号”与不同来源甘草化学成分含量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含量测定方法 |
2.2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数据分析 |
3.2 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DNA条形码的甘草属分子鉴别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序列信息及鉴定成功率 |
2.2 不同序列种内及种间差异分析 |
2.3 不同序列barcoding gap检验 |
2.4 NJ树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国甘1号”与其他来源甘草遗传差异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 |
2.2 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2.3 引物设计 |
2.4 扩增与检测 |
2.5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种子纯度的鉴定 |
1.2 常规测定法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
1.2.1 籽粒形态鉴定种子纯度 |
1.2.2 幼苗形态鉴定种子纯度 |
1.2.3 植株形态鉴定种子纯度 |
1.3 电泳鉴定法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
1.3.1 种子(幼苗)贮藏蛋白质电泳技术 |
1.3.2 同工酶电泳技术 |
1.4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 |
1.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 |
1.4.2 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 |
1.4.3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技术 |
1.4.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 |
1.4.5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技术 |
1.5 细胞学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剂及药品制备和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节瓜DNA提取与检测 |
2.2.2 节瓜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
2.2.3 节瓜SSR-PCR反应体系与程序 |
2.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8%)检测PCR扩增产物 |
2.2.5 田间试验及形态学纯度鉴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DNA提取 |
3.1.1 DNA质量检测 |
3.1.2 不同DNA提取方法对PCR产物的影响 |
3.2 SSR分子标记引物的筛选 |
3.3 节瓜杂种种子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 |
3.4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与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对比 |
第四章 讨论 |
4.1 DNA快速提取方法与CTAB法比较 |
4.2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和引物筛选 |
4.3 SSR分子标技术与田间鉴定技术的比较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DNA快速提取方法在节瓜SSR-PCR上的运用 |
5.2 获得8对引物用于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 |
5.4 节瓜杂种种子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发表论文情况 |
(9)不同甜玉米种子活力比较及液体分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甜玉米简介 |
1.2 种子活力检测研究进展 |
1.2.1 种子活力的概念与意义 |
1.2.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
1.2.3 种子活力检测的方法 |
1.3 种子活力提升技术研究 |
1.3.1 种子精选技术概述 |
1.3.2 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种子精细选别研究 |
1.3.3 液体比重法精选技术研究现状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1.4.1 主成分分析 |
1.4.2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 |
1.4.3 人工神经网络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品种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比较及原因探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生活力测定 |
2.2.2 发芽率测定 |
2.2.3 电导率测定 |
2.2.4 贮藏物质转化率 |
2.2.5 种子内含物测定 |
2.2.6 损伤率测定 |
2.2.7 种皮厚度测定 |
2.2.8 低温冷浸发芽试验 |
2.2.9 人工加速老化发芽试验 |
2.2.10 盐胁迫发芽试验 |
2.2.11 干旱胁迫发芽试验 |
2.2.1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不同品种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比较 |
2.3.3 不同品种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原因探究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甜玉米种子精选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种子图像扫描与参数提取 |
3.2.2 单粒种子发芽试验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种子物理特性指标与活力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2 单指标分级精选及精选参数确定 |
3.3.3 物理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 |
3.3.4 二元逻辑回归建模分析结果 |
3.3.5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分析结果 |
3.3.6 三种精选方法比较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液体比重法应用于甜玉米精选的效果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甜玉米种子比重选参数确定 |
4.2.2 甜玉米种子液体比重分选 |
4.2.3 不同比重组种子的标准发芽试验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种子比重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4.3.2 种子分级精选区间的确定 |
4.3.3 液体比重法精选效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液体分选种子适宜干燥方式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自然干燥 |
5.2.2 干燥剂干燥 |
5.2.3 烘箱干燥 |
5.2.4 HG-10烘干机干燥 |
5.2.5 标准发芽试验 |
5.2.6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干燥方式及温度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5.3.2 批次重量对试验结果影响 |
5.3.3 HG-10蔬菜种子烘干机参数确定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新疆野杏种子散布与萌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新疆野杏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 |
1.2 种子散落的命运及更新 |
1.3 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野杏种子雨动态研究 |
2.1 样地概况 |
2.2 材料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野杏土壤种子库与地表种子状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野杏种子萌发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野杏种子雨动态 |
5.2 野杏土壤种子库与地表种子状态 |
5.3 野杏种子萌发特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四、果树种子质量的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 [1]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应用基础研究[D]. 刘俊彬.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邵阳农作物种业监督管理探究[D]. 何林遥.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 罗先洋.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不同柴胡种质评价和冀柴1号种子形成及萌发特性的研究[D]. 孙延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D]. 施龙建. 扬州大学, 2020(05)
- [6]诸葛菜种子的酚类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D]. 夏欣怡.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8)
- [7]甘草新品种“国甘1号”的质量评价研究[D]. 李珍珍.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分析[D]. 凌志阳. 广西大学, 2019(01)
- [9]不同甜玉米种子活力比较及液体分选技术研究[D]. 刘敏洁. 天津农学院, 2018(01)
- [10]新疆野杏种子散布与萌发特性研究[D]. 张渊.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