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尿激酶两种剂量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华,杨清成,张建刚,郭艳平,李琳琳,王禹,孙科[1](2021)在《尿激酶溶栓后序贯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序贯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99)和联合组(n=103),对照组于患者发病6 h内应用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用药剂量为2.0×104U/kg,总剂量不超过1.5×106U,配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30 min内持续静脉泵入完毕,后续仅给于基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静脉溶栓24 h后序贯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配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两组患者均在尿激酶溶栓24 h后查头颅CT排除出血转化,给予规范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危险因素等基础性治疗。评估治疗后7、14、90 d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90 d mRS评分以及治疗14 d脑出血及症状性脑出血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14、90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90 d预后良好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出血率、症状性出血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HISS评分≤7分(OR=0.177,95%CI 0.084~0.370,P<0.05)、发病至溶栓时间≤270 min(OR=0.342,95%CI 0.149~0.785,P<0.05)、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OR=0.288,95%CI 0.143~0.580,P<0.05)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尿激酶溶栓后序贯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并促进远期神经功能康复、改善远期预后。
宋扬扬[2](2021)在《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并探讨针刺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的机制。(2)在临床验证和观察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以期为广大脑梗死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机会,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一、实验研究: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采用改良自体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予rt-PA静脉溶栓;针刺+4.5h溶栓组在4.5h 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立刻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针刺干预,留针30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假手术组、模型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模型组和4.5h溶栓组只给予相同的固定。观察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EB含量和脑含水量百分比的影响。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采采用和实验一相同的模型、分组及干预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RhoA、ROCK2、MLC)及BBB结构相关蛋白(Claudin5、ZO-1、Occludin)的表达,用 Real-time PCR 检测 RhoA、ROCK2 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ZO-1、Claudin5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二、临床观察:将脑梗死予rt-PA静脉溶栓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予4.5h溶栓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静脉溶栓之后立刻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sICH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sICH相关指标(TC、LDL-C、MPV、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RP),依从性。结果:一、实验研究1.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1)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2)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减小(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3)BBB通透性: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EB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4)脑含水量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降低(P<0.05)。(5)脑出血性转化: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1)。2.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1)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1)。(2)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1)。(3)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 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5,P<0.01),针刺+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5,P<0.01)。与 4.5h 溶栓组相比,针刺+4.5h 溶栓组 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二、临床观察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8.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sICH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sICH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sICH相关指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LDL-C水平、MPV和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二聚体、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依从性的比较两组均完成临床观察,依从性均为100%(P>0.05)。结论:1.针刺可改善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减轻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和减少HT的发生,达到提高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效应。2.针刺可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途径、有效保护BBB,以提高脑梗死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3.针刺及时介入可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降低sICH的发生率,提高溶栓安全性。为临床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丽君[3](2021)在《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比较对于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对于小卒中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高级卒中中心住院的101例轻型卒中(NIHSS≤5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内科治疗组(溶栓组)和常规内科治疗组(非溶栓组),收集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NIHSS评分进行短期神经功能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评价两组90天预后情况,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1.共纳入患者101例,溶栓组41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非溶栓组60例,男性44例,女性16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基线血压、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房颤史、吸烟、饮酒史、卒中史、空腹血糖、血脂、血小板计数、尿酸、肝功、肾功及梗死部位、伴有血管狭窄等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NIHSS评分,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p<0.05),高血压患病率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2.溶栓组患者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溶栓组后3天(p=0.001)和7天(p=0.000)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与治疗后7天对比(p=0.009)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天,溶栓组治疗有效率为70.7%,非溶栓组有效率为18.3%,治疗后7天溶栓组有效率为73.2%,非溶栓组为26.7%,两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由于入院时溶栓组的整体NIHSS评分较非溶栓组高(p<0.01),在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两组的NIHSS评分对比(p>0.05)却无明显差异,说明溶栓组整体NIHSS评分改善较明显;3.在接受治疗的101例患者中有89例在3个月时m RS评分≤1分,其中溶栓组占90.2%,非溶栓组占86.7%,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值>0.05);非溶栓组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遗留有后遗症的比例高于溶栓组(14.4%vs9.8%),但两者并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远期预后相似;4.在10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共出现4例出血转化,其中非症状性颅内出血,溶栓组1例(2.4%),非溶栓组1例(1.7%),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仅在溶栓组出现为2例(4.9%),但两者在统计学差异上无显着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无死亡病例;5.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组较非溶栓组早期有效率高(p<0.05)。【结论】1.对于NIHSS评分≤5分的小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早期疗效较常规治疗效果显着,且安全性率并无显着差异,提示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是安全的。2.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效果可能最佳。
安慧妍[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干预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取穴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临床采用针刺治疗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KI自建库至今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所处时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受试者症状、治疗方案等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在Excel中完成频数统计,采用Gephi对各期频数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采用SPSS Modeler进行关联分析与复杂网络图制作;采用Cytoscape进行共现网络图制作与美化;采用SPSS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探索缺血性卒中不同时期针刺治疗方案的规律。结果1.纳入文献情况纳入急性期文献869篇,976个组,患者49628人次,恢复期文献541篇,619个组,患者27805人次,后遗症期文献67篇,72个组,患者4201人次。2.高频穴位缺血性卒中后各时期,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内关都是应用最多的5个穴位。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期共同的高频穴位有40个,基本涵盖了临床上缺血性卒中针刺治疗的主要穴位。急性期与恢复期的高频穴位重合较多,后遗症期的穴位都涵盖在急性期与恢复期中。三期共同高频穴位前10穴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内关、阳陵泉、外关、肩髃、太冲、水沟;除上述共用的高频穴位外,急性期前10高频穴位:四强、头维、少海、劳宫、命门、外金津、后顶、外玉液、肩俞、前顶;恢复期前10高频穴位:天宗、肩井、曲泽、阿是、肩前、缺盆、天泉、本神、治呛、承扶;急性期+恢复期前10高频穴位:髀关、大陵、肝俞、膈俞、关元、后溪、颊车、肩贞、金津、廉泉;急性期+后遗症期高频穴位:列缺。3.高频经络卒中后各期,手阳明经穴位都是应用频次最多的穴位,足阳明经在急性期应用仅次于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少阳胆经,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胃经的应用仅次于大肠经。足少阳经的应用随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4.复杂网络图结果急性期强链接:足三里-合谷、合谷-曲池、足三里-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三阴交。恢复期强链接:合谷-曲池、合谷-足三里、足三里-曲池。后遗症期强链接:曲池-足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合谷-曲池穴。5.关联分析结果急性期得到关联规则285条,恢复期得到规则241条,后遗症期得到规则275条,虽然各期纳入文献数量相差较大,但在关联数目上基本相同。6.聚类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到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通督调神针法、祛瘀生新针法,其中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在各期的聚类分析中都有显示,通督调神针法在恢复期聚类更明显,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期与恢复期聚类更明显。结论1.针刺治疗中风研究众多,但是区分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卒中后分期的研究较前者数目大大减少,尤其是后遗症期文献数目不足。2.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各期穴位重合度较高,同时各期有其不同的穴位,取穴呈现着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其中手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与督脉穴位应用较多,随发病时间延长,足少阳经的应用有减少的趋势。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曲池、内关是三期中应用最多的5个穴位,另外急性期还应用了四强、头维、少海、劳宫、命门等高频穴位,恢复期为天宗、肩井、曲泽、阿是穴、肩前,急性期+恢复期为髀关、大陵、肝俞、膈俞、关元、后溪,急性期+后遗症期为列缺。3.在高频穴位的配穴方法上,有局部配穴、循经取穴、同名经配穴、上下配穴、五输穴配穴,急性期与后遗症期这些配穴方法都有应用,恢复期应用局部配穴、循经取穴、同名经配穴、五输穴配穴。在配穴方法上,三期差别不大。4.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通督调神针法、祛瘀生新针法是目前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常用的针法,其中醒脑开窍针法、传统体针、头部局部取穴在各期应用均较为广泛,而通督调神针法在恢复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应用。
田紫煜[5](2021)在《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中成药的合理规范使用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而急性脑卒中诊疗环节复杂多样,进一步加大了此类研究的难点。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适应症提示其可同时用于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且其为北京120急救车用于中风急救的唯一必备中成药。但真实世界中急性脑卒中诊疗环节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该药用于急性脑卒中的认知态度、使用规范程度以及是不是该早用尚无相关证据。目的旨在为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脑卒中的合理应用及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开展提供多角度的证据依据。方法1.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中风的循证证据再评价根据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标准,通过系统检索7大中英文常用数据库,纳入有关醒脑静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和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或Meta分析,运用系统综述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及证据质量评价工具GRADE对当前醒脑静治疗AIS、ICH的证据进行系统总结及证据质量评价。2.横断面调查:基于某三甲中医医院数据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调取北京某三甲中医院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HIS数据库,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以“AIS”或“ICH”为第一诊断的患者,采集所有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患者的电子病例基本信息及醒脑静使用情况、合并中药西药情况、神经功能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信息,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筛选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疗程、合并疾病、病情轻重(AIS患者入院NIHSS评分;ICH患者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再灌注治疗与患者出入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index,BI)及NIHSS评分变化之间(出院与入院减少1分为临床最小有意义值)的影响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筛选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3.临床医师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认知和态度基于研究2定量数据结果,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为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临床医师三个焦点组。使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4.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实践指南依从性稽查以AIS中西医早期基础治疗及中医诊疗规范为稽查主题,在研究2的864例AIS病例中按照患者姓名使用Excel进行随机排序,并通过随机函数随机抽取300例进行临床稽查,西医指南稽查参照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医指南则选取包含诊断、辨证论治及中药处方的相关指南。结果1.文献研究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5篇,经筛选后最终分别纳入醒脑静治疗AIS、ICH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10篇、13篇。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都非常低。纳入的AIS文献,共20个重要结局指标,有7个(35%)结局指标被评为低质量证据,有10个(50%)结局指标被评为极低质量证据,有3个(15%)结局指标被评为的中等质量证据。纳入的ICH文献,共36个重要结局指标,有2个(5.6%)结局指标被评为中等质量证据,有7个(19.4%)结局指标被评为证据质量低,有27个(75%)结局指标被评为证据质量极低。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与丹参注射液相比,醒脑静联合常规治疗可以降低AIS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与常规治疗相比,醒脑静可降低急性ICH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共10篇SR报告了轻微不良事件,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当前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急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中所有研究均未关注治疗急性卒中的不同用药时点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当前的研究无法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卒中有效性及安全性下肯定结论;2.醒脑静治疗急性中风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共调取1024例患者,最终符合急性期诊断的急性ICH患者46例;AIS患者864例。2.1急性脑出血用药特征分析:46例急性ICH患者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人数为33例,该医院醒脑静在急性ICH患者中使用率为71.7%。33例使用醒脑静的患者中11例由120急救车送至入急诊(占33.3%),在急救车开始使用醒脑静1例(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3%);20例患者由急诊收治入院(60.6%),共有22例(66.7%)在急诊开始使用醒脑静;33例患者发病6小时内开始使用醒脑静的使用率最高达51.5%(17例);合并使用西药中,天麻素注射液的使用率最高达81.8%(27例)。33例急性ICH患者中,入院出院BI评分共11例数据缺失,有效数据为22例。因原始病例中对ICH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等是影响患者出院BI的关键因素信息数据的缺失,未对醒脑静不同干预时点等因素对ICH患者出院BI进行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2.2急性缺血性卒中用药特征分析:8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有167例,该医院醒脑静在AIS患者的使用率为19.3%。167例AIS患者,由急诊入院占比最高达70.1%(117例),由急救车送入院的患者27例,占比16.2%;在120急救车使用醒脑静1例(占所有AIS患者的0.6%);22例动静脉溶栓患者中,有2例在静脉溶栓前口服安宫牛黄丸,占比9.1%,12例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开始用醒脑静占比54.5%;AIS发病72小时后使用醒脑静占比最高达28.1%(47例);AIS患者首次使用醒脑静科室神经内科占比最高达74.8%(125例);合并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托伐他汀,使用频率为88.02%(147例);合并使用中成药最多的为丹红注射液51.5%(83例)。预后相关性分析:167例AIS患者中,入院出院NIHSS评分共29例数据缺失,有效数据为138例。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及非参检验提示,性别、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入院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既往脑出血以及再灌注治疗与AIS患者NIHSS变化具有相关性;不同用药时点与AIS患者出院BI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发病24小时内、发病72小时内)、高血压、既往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对AIS患者出院—入院NIHSS变化的影响不显着(P>0.05),而AIS发病6小时内使用醒脑静以及患者入院NIHSS评分是出入院NIHSS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IS患者发病6小时内使用醒脑静是6小时后使用醒脑静的患者NIHSS神经功能改善的4.099倍(OR=4.099,95%CI 1.459-11.512)。3.定性访谈参与访谈的11位临床医师中,神经内科医师5人,神经外科医师3人,急诊科医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人;西医背景2人,中医背景6人,中西医结合背景3人,工作年限2-25年不等,平均工作年限9.91年,访谈时间2021.1.24-1.28日。定性资料的结果显示,共获得5个主题,180个编码。必选项:意识障碍、AIS伴出血和渗血,而醒脑静的中医适应症如痰热证、火证等,中医临床大夫也会第一时间使用,而神经外科西医师及非脑病专业的急诊医师则不会第一时间用(影响因素主要是岗位性质原因、医保限制);用法用量则更多是根据个人用药习惯(对医保的解读不同);用药时点及用药顺序:溶栓后,立即使用醒脑静,或溶栓后24小时用(担心药物交互作用,加重出血风险),对于急性ICH则无特殊考虑;早用的态度(急救车用):支持(中医师认为需辨证使用),中立(西医师)。4.临床稽查4.1急性缺血性卒中西医指南临床稽查300例AIS患者影像学检查、溶栓、血压控制及抗板的治疗符合度为100%,NIHSS的评估达99.7%;而指南未推荐的神经保护剂使用率较高,此条符合度为53.3%;早期康复的符合度仅为13.3%;院内强化降脂的符合度为100%。4.2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医指南临床稽查中医诊断的符合度为95%,辨证分型的符合度为96.8%,而中草药的处方符合度为84.7%,中成药活血化瘀剂使用疗程等符合度为100%,但对于活血化瘀剂的使用时机,指南未给出明确推荐。结论1.混合方法研究结果提示,基于某三甲中医院167例住院病历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发病6小时内与发病6小时后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相比,早期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虽然中医内科临床医师支持尽早使用醒脑静注射液,但当醒脑静与溶栓等再灌注治疗措施有时间冲突时,会存在用药顾虑,仍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来验证疗效的因果关系;2.混合方法研究结果提示,该三甲中医院醒脑静注射液在中风急救的不同科室用药存在差异,很大原因是医保的限制,但医生对医保的解读并无统一标准;3.临床稽查发现: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被调查医院中西医治疗方案与西医指南溶栓、血压、血糖控制、抗板、降脂治疗符合度较高;但神经保护剂的使用超出指南推荐范畴,病情稳定患者发病24小时后床旁康复的体现度较低,未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中、西医医院对中医及西医常规诊疗的差异性。
钟介石,刘松,朱榆红,贾文姬,王颖,张婕,韩剑虹[6](2021)在《尿激酶溶栓后出血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24 h内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云南省多个临床中心接受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尿激酶溶栓患者按起病至溶栓时间(OTT),即时间窗不同分为A组(OTT≤3 h)27例、B组(3 h<OTT≤4.5 h)57例、C组(4.5 h<OTT≤6 h)98例。采用χ2检验比较尿激酶组和rt-PA组、尿激酶溶栓不同时间窗分组之间出血、END及病死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尿激酶溶栓患者182例,rt-PA溶栓患者414例。尿激酶组与rt-PA组相比,溶栓24 h内总出血率、颅内出血率、颅外出血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EN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溶栓A、B、C组总体出血风险[25.93%(7/27)vs 7.02%(4/57)vs 10.20%(10/98)]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88,P=0.034),其中A组总体出血风险较B、C组高(χ2=5.756、4.453,P=0.016、0.035);A、B、C组间颅内出血率、颅外出血率、END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TT≤3 h(P=0.020,OR=3.899,95%CI:1.24212.237)、白细胞计数升高(P=0.035,OR=1.177,95%CI:1.0111.371)、心房颤动史(P=0.033,OR=4.775,95%CI:1.13820.032)是溶栓24 h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凝血酶原时间(P=0.029,OR=0.484,95%CI:0.2530.927)延长是溶栓后END的保护因素。结论 6 h时间窗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AIS是安全的。OTT≤3 h、白细胞计数升高、心房颤动史是尿激酶溶栓24 h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END的保护性因素。
许昕茼[7](2021)在《多模式MRI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估多模式MRI指导醒后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便进一步指导个体化溶栓治疗。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组患者满足以下条件:1.经头部CT检查后排除脑出血,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卒中诊治指南2018》[1]中规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治疗前均进行多模式MRI成像检查;3.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和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多模式MRI检查,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是否匹配,各组进一步分为DWI/FLAIR不匹配亚组与DWI/FLAIR匹配亚组。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符合rt-PA静脉溶栓标准者均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不匹配的醒后卒中组,患者或家属同意静脉溶栓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未同意静脉溶栓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所有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7天的NIHSS评分,并于90天行改良mR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与预后评定。记录溶栓后的颅内出血、症状性脑出血评估安全性。结果:(1)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中,静脉溶栓后DWI/FLAIR不匹配组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均优于DWI/FLAIR匹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WI/FLAIR匹配组的颅内出血比例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WI/FLAIR不匹配患者中,发病时间<4.5小时卒中组与醒后卒中组溶栓后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出血风险无差异(P>0.05)。(3)DWI/FLAIR不匹配患者中,醒后卒中组静脉溶栓后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均较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多模式MRI中DWI/FLAIR不匹配提示患者的脑组织仍然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在多模式MRI指导下醒后卒中患者可以从静脉溶栓中获益,为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延长提供有效和安全的选择。2、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DWI-FLAIR不匹配的患者比DWI-FLAIR匹配的患者溶栓后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向柳[8](2021)在《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来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施行予以溶栓治疗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rt-PA溶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与安全性的因素仍然备受关注,对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关于中医证候要素是否影响rt-PA治疗脑梗死疗效方面研究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107例rt-PA静脉溶栓患者分析影响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及与疗效的相关性,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中西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部分接受静脉溶栓并住院的脑梗死超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起病到开始溶栓间隔时间(ONT)、TOAST分型、溶栓前、溶栓后24h、溶栓后(7±2)d的NIHSS评分、本次发病前m RS评分、出血转化、一周生存死亡情况,以及入院时或溶栓后24h中医证候、第(7±2)d中医证候,评价静脉溶栓后患者早期疗效结局、出血转化和死亡率,先对资料按早期结局良好与不良进行基线对比,然后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变量筛选,继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总结上述因素与rt-PA溶栓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关系。结果一、本研究共纳入107例ACI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患者,其中男69例(64.5%),女38例(35.5%),年龄(67.9±13.1)岁,最小31岁,最大93岁,按年龄段分组,年龄<80岁90例,占84.1%,其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80岁17例,占15.9%,男8例,女9例;合并高血压45例(42.1%)、糖尿病22例(20.6%)、血脂异常6例(5.6%)、房颤26例(24.3%)、脑梗死21例(19.6%);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44例(41.4%)、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36例(33.6%)、心源性脑栓塞(CE)23例(21.5%)、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4例(3.7%);静脉溶栓颅内出血转化11例(10.3%),死亡16例(15%)。二、早期疗效结局:(1)早期结局基线情况方面,良好结局59例,良好结局中男性44例占男性人数63.8%,女性15例占女性人数39.5%,溶栓前NIHSS评分[M(P25,P75)]为8(6,12.25)分;不良结局48例,不良结局中男性25例占男性36.2%,女性23例占女性60.5%,溶栓前NIHSS评分15(6.25,23.25)分;早期良好结局比例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47 P=0.016,P<0.05),男性在早期结局中获益比例高于女性;早期良好结局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不良结局溶栓前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1 P<0.001,P<0.05)。(2)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与溶栓后24h早期疗效结局相关的有性别、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与(7±2)d疗效结局相关因素为性别、溶栓前NIHSS评分,其他因素与疗效无明显相关。(3)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溶栓前NIHSS评分是溶栓后24h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B=-0.061 OR=0.941 P=0.047,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与疗效良好结局呈负相关,NIHSS评分每增加1分,获益缩减至0.94倍;对与溶栓后(7±2)d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B=1.111 OR=3.037 P=0.016,P<0.05)、溶栓前NIHSS评分(B=-0.122 OR=0.831 P=0.000,P<0.05)与(7±2)d疗效相关。提示男性(7±2)d获益约是女性的3倍。溶栓前NIHSS评分是良好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评分每增加1分对应获益缩减至0.8倍。进一步探讨性别与溶栓疗效的关系,在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按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将(7±2)d疗效作为因变量,性别作为协变量,年龄作为选择变量(亚组变量),规则为年龄≤70岁,在≤70岁年龄段中,性别并非影响早期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因素(B=1.062,P=0.110,P>0.05)。三、早期安全性:本研究发生出血转化共11例,占10.3%,死亡9例,占8.4%,其中与溶栓出血转化直接相关6例,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1)基线资料,结果提示合并房颤患者出血转化比例更高,经卡方检验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8 P=0.005,P<0.05)。出血转化组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高于无出血组,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分别为16(6,26)和10(6,15),两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8 P=0.038,P<0.05);按年龄分为<80岁组(非高龄组)、≥80岁(高龄组),两组出血转化率相差不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合并房颤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B=1.959 OR=7.092 P=0.004,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B=0.081 OR=1.084 P=0.018,P<0.05)。其余变量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TOAST分型等与出血转化无明显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高龄组(≥80岁)、非高龄组(<80岁),时间窗≤3h组,时间窗3-4.5h组溶栓安全性有无差异,结果显示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3h与出血转化可能有相关性(B=1.02OR=2.772 P=0.114,P<0.15);高龄不是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3)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房颤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B=1.829 OR=6.226 P=0.026,P<0.05),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rt-PA静脉溶栓出血转化是无合并房颤患者的6倍。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ONT在3-4.5h和在3h内出血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演变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起初存在证素组合的情况较普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证素普遍减少。溶栓后24h证候要素分布以实证为主,前三位分别是内风(37%)、血瘀(21%)、痰湿(16%),阴虚证最少(6%)。溶栓后(7±2)d内风证变化最为明显,从107例(37%)降至2例(2%),由最多至近乎消失。相反,气虚证例数不减反增,占比大幅上升,由10%上升至29%,第(7±2)d已成为主要证素。内火也比例也有显着提高,痰湿、血瘀有减少趋势,但所占比例只有轻微变动,阴虚证有下降趋势,其所比例始终较低,但第(7±2)d占比较溶栓后24h稍有增长。对溶栓后24h、溶栓后(7±2)d不同结局证候要素构成比进行Fisher精确检验,溶栓后24h不良结局中气虚证、阴虚证较良好结局比例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7±2)d除气虚证外各种证候要素均减少,不良结局中气虚证、阴虚证占比明显高于良好结局,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第(7±2)d与溶栓后24h相比,不良结局中气虚、阴虚证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均上升至70%以上)。结论(1)人口学特征:男性早期结局较女性好,但性别不应成为溶栓病例的筛选标准;年龄及高龄不是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因素;(2)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梗史不是影响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房颤与早期有效性无关,但房颤是早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3)基线情况:溶栓前NIHSS评分是rt-PA静脉溶栓近期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溶栓前NIHSS评分与良好结局呈负相关;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在4.5h内溶栓获益是一致的,同时也应尽量缩短ONT时间。(4)TOAST分型不是影响rt-PA溶栓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5)ACI静脉溶栓患者早期中医症候要素分布演变,总体上,证素及证素组合逐渐减少。淤血、痰湿相对稳定而贯穿始终,内风、气虚变化迅速且二者存在主导地位的转换,内火有所增加,阴虚证比例最少;证候要素不是影响rt-PA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因素。
邱忠明[9](2021)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优化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的多中心研究》文中认为自2015年以来,至少7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一致证实了血管内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在发病24小时内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中的疗效显着优于单独药物治疗。然而,血管再通治疗策略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譬如,后循环由于解剖和生理功能均有别于前循环,目前尚不明确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否可以获益于血管内治疗。另一个焦点问题是针对发病4.5小时内符合静脉溶栓标准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前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否带来额外疗效和/或增加风险也亟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本文围绕上述两个科学问题,联合全国多个卒中中心协同进行研究。第一部分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观察性登记研究背景和目的: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于发病24小时内给予血管内治疗可以显着改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功能结局,由于后循环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不同于前循环,这些试验未纳入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目前,尚不明确血管内治疗是否可以改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功能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与单独标准药物治疗相比,标准药物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是否可以减轻发病24小时内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残疾严重程度和降低死亡率。研究方法:本研究是研究者自发组织的非随机对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入组发病24小时内经CTA/MRA/DSA证实的症状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成年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血管内治疗分为两组,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者为标准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血管内治疗者为标准药物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组(手术组)。主要终点事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自0至6共7个等级,0分为无症状,评分越高残疾越重,6分为死亡)评估患者90天残疾严重程度,通过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并校正预先指定的影响因素估算主要效应指标共同比值比(c OR)。次要终点事件包括90天良好功能预后(定义为m RS评分0~3分,表现为无辅助下独立行走)比例。安全性终点事件包括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90天死亡率。研究结果:自2014年01月至2019年05月,中国15个省市自治区51个卒中中心为本研筛选评估了1254例患者,最终成功入组829例。其中男性612(73.8%)例,年龄中位数(M)为65(四分位间距[IQR]:57~74)岁。182例患者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其余647例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归为手术组。手术组患者90天残疾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M[IQR],5[2~6]对6[5~6];校正后c OR,3.08[95%可信区间(CI):2.09~4.55];P<0.001)。此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手术组患者90天良好功能预后比例显着较高(32%[207/647]对9.3%[17/182];校正后OR,4.70[95%CI:2.53~8.75];P<0.001)、90天死亡率明显较低(46.2%[299/647]对71.4%[130/182];校正后OR,2.93[95%CI:1.95~4.40];P<0.001),但是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着增加(7.1%[45/636]对0.5%[1/182];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中国首个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病例数据库。结果表明,于发病24小时内给予血管内治疗与较低的残疾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显着相关。尽管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着增加,但从获益风险比而言,血管内治疗仍旧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式。研究结果有待于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第二部分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比较单独血管内治疗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背景和目的:多项高质量试验结果一致认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在改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方面优于单独静脉溶栓治疗,而且两种治疗策略的安全性无显着差异。国内外相关指南一致推荐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作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首选标准治疗方法。然而,血管内治疗前的静脉溶栓治疗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使部分患者血管再通避免血管内治疗,也可能增加脑出血风险,获益与风险并存。本试验旨在探讨是否可以跨过静脉溶栓直接进行血管内治疗,单独血管内治疗是否可以取得与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相似的疗效。同时,考察两种治疗策略的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研究方法:本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盲法评估终点事件的非劣效性临床试验。合格受试者为发病4.5小时内经CTA/MRA确诊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段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成年卒中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标准且无相应禁忌证。所有受试者都接受快速血管内治疗。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随机化软件系统和区组随机化方法将合格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单独血管内治疗组(直接取栓组)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组(桥接取栓组)。所有入组受试者随访期为90天,主要终点事件为90天功能独立(定义为m RS评分02分)比例。安全性终点事件包括48小时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和90天内死亡率。非劣效界值为-10%。采用5阶段成组序贯设计,Pocock函数确定各阶段有效性终止边界值。运用两独立样本率的非劣效检验估算统计量Z值和相应P值,同时计算两组率差值的单侧97.5%可信区间下限。研究结果:试验计划入组最多970例受试者,入组234例后进行首次期中分析时结果达到了统计分析计划要求的有效性终止边界值,故而提前终止。自2018年05月20日至2020年05月02日,中国9省27个市县33家卒中中心筛选评估了509例受试者,入组234例合格受试者,所有入组病例均获得90天随访结果,无失访及跨组病例,最后一例受试者随访日期是2020年07月22日。234例患者中,女性102(43.6%)例,年龄中位数70(IQR:6078)岁,随机分配至直接取栓组和桥接取栓组的病例数分别为116例和118例。直接取栓组63(54.3%)例和桥接取栓组55(46.6%)例患者获得90天功能独立(率差值:7.7%;单侧97.5%CI:-5.1%∞),单侧97.5%可信区间下限-5.1%大于预设非劣效界值-10%。两独立样本率的非劣效检验统计量Z值和相应P值分别为Z=2.7157和P=0.003,跨过预设首次期中分析有效性终止边界值Z=2.35826和P=0.00918。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6.1%对6.8%;率差值-0.8%,95%CI:-7.1%5.6%)和90天内死亡率(17.2%对17.8%;率差值-0.5%,95%CI:-10.3%9.2%)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结论:对于发病4.5小时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单独血管内治疗在获得90天功能独立方面非劣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两种治疗策略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无显着差异。单独血管内治疗可以作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替代治疗策略。这些研究结果应在可接受的非劣效性阈值背景下进行解释。
侯旭[10](2020)在《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临床医师使用阿替普酶剂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16年05月至2019年09月间,于泗洪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阿替普酶使用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A组、B组)和标准剂量组(C组),A组和B组均使用阿替普酶0.6mg/kg,最大剂量60mg,其中A组所有患者均在1min内静推总剂量的15%,剩余85%使用输液泵于60min内静脉泵入。B组所有患者均在1min内静推总剂量的10%,剩余90%使用输液泵于60min内静脉泵入。C组使用阿替普酶0.9mg/kg,最大剂量90mg,所有患者均在1min内静推总剂量的10%,剩余90%使用输液泵于60min内静脉泵入。所有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入院后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史、既往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舒张压、溶栓时间窗等,以及记录溶栓前和溶栓后第1、7、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溶栓前和溶栓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溶栓后较溶栓前NIHSS评分降低≥18%设置为治疗有效,其余情况视为无效。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比较两种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对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5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其中低剂量组91例(A组38例,B组53例),标准剂量组(C组)64例。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三组患者溶栓后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在治疗后第1、7、14天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A组总有效率为55.26%(21/38),B组总有效率为52.83%(28/53),C组总有效率57.81%(37/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A组总有效率为 65.79%(25/38),B 组总有效率为 66.04%(35/53),C 组总有效率 70.31%(4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A组总有效率为71.05%(27/38),B组总有效率为73.58%(39/53),C组总有效率75.00%(4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90d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良好25人(65.79%),B组预后良好35人(66.04%),C组预后良好44例(68.75%),虽然C组90d后预后良好率较A组、B组稍高,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溶栓后有1例牙龈出血(2.63%),1例消化道出血(2.63%),2例鼻出血(5.26%),1例皮下瘀斑(2.63%);B组患者溶栓后有1例鼻出血(1.89%),1例血尿(1.89%),2例皮下瘀斑(3.77%);C组患者溶栓后有1例颅内出血(1.56%),2例牙龈出血(3.13%),1例消化道出血(1.56%),3例鼻出血(4.69%),1例血尿(1.56%),2例皮下瘀斑(3.13%)。三组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血尿、皮下瘀斑等出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溶栓后死亡3人(7.89%),B组溶栓后死亡3人(5.66%),C组溶栓后死亡4人(6.25%),三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急性期脑梗死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是非常显着的,且低剂量(0.6mg/kg)与标准剂量(0.9mg/kg)静脉溶栓疗效相当。2.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预后,但标准剂量较低剂量阿替普酶并没有明显差异。3.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出血风险无显着差异,且两者的总体死亡率相近。
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尿激酶两种剂量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尿激酶两种剂量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尿激酶溶栓后序贯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有效性指标 |
1.4.2 安全性指标 |
1.4.3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2.2 两组治疗有效性比较 |
2.3 两组治疗安全性评价 |
2.4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2.5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2)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脑梗死流行病学资料 |
2.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原因及机制的认识 |
3.中医对脑梗死(中风)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3.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
3.2 病因病机 |
4.脑梗死治疗 |
4.1 现代医学治疗 |
4.2 中医治疗 |
5.针刺治疗脑梗死机制 |
6.本研究科学假说形成的理论依据 |
6.1 脑梗死溶栓疗法的优势及存在的并发症 |
6.2 脑梗死后BBB的破坏是溶栓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
6.3 有效防控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是减少溶栓并发症发生的前提 |
6.4 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加重的关键路径 |
6.5 针刺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的有效途径 |
6.6 “针刺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少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所致的HT发生”科学假说的提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4 干预方法 |
2.5 神经行为学评分 |
2.6 脑梗死体积测定 |
2.7 BBB通透性的测定 |
2.8 脑含水量的测定 |
2.9 脑出血性转化的测定 |
2.10 统计学方法 |
2.11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模型制备过程中的脑血流量变化 |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比较 |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
3.4 各组大鼠BBB通透性的比较 |
3.5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的比较 |
3.6 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的比较 |
4.小结 |
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4 干预方法 |
2.5 Western Blot检测 |
2.6 Real-time PCR检测 |
2.7 免疫荧光检测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各组大鼠RhoA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
3.2 各组大鼠ROCK2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
3.3 各组大鼠MLC蛋白表达的比较 |
3.4 各组大鼠MMP9蛋白表达的比较 |
3.5 各组大鼠ZO-1蛋白表达的比较 |
3.6 各组大鼠Claudin5蛋白表达的比较 |
3.7 各组大鼠Occludin蛋白表达的比较 |
4.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的临床效应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2.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3.4 治疗后sICH发生率比较 |
3.5 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3.6 治疗前后sICH相关指标 |
3.7 依从性比较 |
4.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1.脑梗死模型及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1.1 脑梗死模型选择 |
1.2 脑梗死模型评价指标选择 |
2.溶栓时间的选择依据 |
3.sICH观察时机的选择 |
4.治疗手段选择的思考 |
4.1 针刺联合溶栓药物的选择依据 |
4.2 醒脑开窍针刺法选择依据 |
5.RhoA/ROCK信号通路与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关系 |
6.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
7.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8.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临床效应的分析 |
9.本研究的创新性 |
10.不足与展望 |
10.1 不足 |
10.2 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NIHSS评分量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进展 |
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 |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2.2.1 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 |
2.2.2 抗凝药物的治疗 |
2.2.3 静脉溶栓治疗 |
2.2.4 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 |
2.2.5 神经保护治疗 |
2.2.6 非药物治疗 |
2.2.7 中医治疗 |
2.2.8 外科手术治疗 |
2.3 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3.2 方法 |
3.2.1 收集资料 |
3.2.2 指标及定义标准 |
3.2.3 治疗方法 |
3.2.4 安全性分析 |
3.2.5 疗效指标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两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4.2 早期疗效分析 |
4.3 远期预后分析 |
4.4 安全性分析 |
4.5 不同基线下的早期疗效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干预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取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
1 概况 |
2 治疗 |
综述二 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
1 古代文献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记载 |
2 治疗 |
3 数据挖掘在针刺治疗脑卒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管理与资料提取 |
2.3 数据挖掘 |
2.4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与纳入 |
3.2 频数统计 |
3.3 复杂网络图 |
3.4 关联分析 |
3.5 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纳入文献情况 |
4.2 高频穴位的运用 |
4.3 高频经络的运用 |
4.4 穴位配伍 |
4.5 组方原则 |
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之处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急性中风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1 急性中风流行病学调查 |
2 急性中风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3 急性中风早期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
1 混合方法研究的概念 |
2 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 |
研究一 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中风循证证据再评价 |
1 背景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解释性序列混合方法研究 |
前言 |
研究二 横断面调查: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急性卒中醒脑静注射液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定性研究: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临床医师对急性卒中早期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认知和态度 |
1 方法 |
2 访谈提纲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四 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西医早期管理临床稽查 |
1 背景 |
2 稽查主题 |
3 稽查标准及内容 |
4 抽样与数据收集 |
5 结果 |
6 讨论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尿激酶溶栓后出血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入选及评价标准 |
1. 入选标准: |
2. 评价标准: |
三、方法 |
1. 资料采集方法: |
2. 治疗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尿激酶与rt-PA溶栓不良反应比较 |
二、不同时间窗尿激酶溶栓不良反应比较 |
三、尿激酶溶栓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 |
1. 出血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2. 出血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3. END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4. END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7)多模式MRI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醒后卒中定义 |
1.2 醒后卒中的发病机制 |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 |
1.4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 |
1.5 多模式MRI中 DWI和 FLAIR成像机制及特点 |
1.6 影像学技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发生、发展 |
1.7 多模式MRI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 |
1.8 小结 |
第2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对象 |
2.1.1 患者来源 |
2.1.2 入选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实验方法 |
2.2.1 患者临床基本资料 |
2.2.2 病例分组 |
2.2.3 实验室检查 |
2.2.4 影像学检查 |
2.2.5 治疗方法 |
2.3 溶栓后评价指标 |
2.3.1 有效性评价 |
2.3.2 安全性评价 |
2.3.3 预后评价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缺血半暗带的判定 |
4.2 影像学评估方法 |
4.3 静脉溶栓时间窗的选择 |
4.4 静脉溶栓后的疗效评价 |
4.4.1 一般影响因素 |
4.4.2 有效性分析 |
4.4.3 安全性分析 |
4.4.4 预后分析 |
第5章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资料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采集方法 |
1.4 完成情况 |
二 研究标准 |
2.1 本研究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与溶栓纳入排除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证候要素诊断 |
2.5 危险因素诊断标准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三 研究方法 |
3.1 一般资料收集 |
3.2 统计方法 |
四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
4.1 病例资料 |
4.2 影响rt-PA静脉溶栓早期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
4.2.1 静脉溶栓早期结局基线资料对比 |
4.2.2 溶栓后24h结局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2.3 溶栓后24h良好结局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2.4 溶栓后(7±2)d结局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2.5 溶栓后(7±2)d良好结局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3 影响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分析 |
4.3.1 溶栓后有无出血转化基线资料对比 |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3.3 溶栓后出血转化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4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演变情况 |
讨论 |
1.rt-PA静脉溶栓的优势、有效性及安全性 |
2.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
3.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演变规律及对早期疗效的影响 |
结语 |
1.研究结论 |
2.研究特色 |
3.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急性脑梗死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量表 |
1.缺血性中风中医症候量表 |
2.NIHSS评分量表 |
致谢 |
(9)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优化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的多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部分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观察性登记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分组办法及各组治疗方案 |
2.4 资料收集 |
2.5 结局指标及其评估方法 |
2.6 影像学资料的评估 |
2.7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病例入选总体情况 |
3.2 基线资料 |
3.3 主要疗效性终点事件 |
3.4 次要疗效性终点事件 |
3.5 安全性终点事件 |
3.6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
3.7 亚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比较单独血管内治疗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及监督 |
2.2 参研单位及研究者的基本要求 |
2.3 受试者的选择标准 |
2.4 随机及隐匿 |
2.5 分组治疗方案 |
2.6 结局指标及其评估方法 |
2.7 统计分析 |
2.8 试验提前终止的考虑 |
第三章 结果 |
3.1 病例入选情况及基线特征 |
3.2 主要终点事件 |
3.3 次要终点事件 |
3.4 安全性终点事件 |
3.5 亚组分析 |
3.6 中心效应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研究历程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伦理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病史资料采集 |
3.药物 |
4.分组与治疗方法 |
5.疗效评价标准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分析 |
1.一般资料 |
2.三组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3.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
4.三组患者溶栓前后mRS评分比较 |
5.三组患者溶栓后死亡率比较 |
6.三组患者溶栓后出血情况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与血管内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录2 改良Rankin量表(mRS)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尿激酶两种剂量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激酶溶栓后序贯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李振华,杨清成,张建刚,郭艳平,李琳琳,王禹,孙科. 药物评价研究, 2021(11)
- [2]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D]. 宋扬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D]. 张丽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干预不同时期缺血性卒中取穴规律研究[D]. 安慧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D]. 田紫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尿激酶溶栓后出血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J]. 钟介石,刘松,朱榆红,贾文姬,王颖,张婕,韩剑虹.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03)
- [7]多模式MRI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D]. 许昕茼.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D]. 向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优化血管再通治疗策略的多中心研究[D]. 邱忠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10]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D]. 侯旭.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