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璐[1](2021)在《基于消化道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化道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是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目前,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切除、内镜下切除、放射治疗及药物化学治疗。但对于一些早期肿瘤或者晚期无法手术根除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式,因其创伤小、毒性低、靶向性强、适用性广、可重复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虽然PDT具有众多独特的优势,但由于肿瘤组织乏氧、肿瘤选择性较差和组织穿透深度受限等问题,导致PDT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巨大限制。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系列装载光敏剂的纳米粒子,例如有机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近红外激发光动力治疗、双光子光敏剂、上转换纳米粒、X射线激活纳米粒、切伦科夫光动力、内源性光激发、可激发光敏剂、可激活光敏纳米粒、自供氧光动力治疗、H202激活的纳米粒等,尝试解决上述与光敏剂分子相关的问题。有机半导体聚合物(Semiconducting polym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子器件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适合开发纳米荧光技术。有机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Semiconducting polymer dots,Pdots)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拥有众多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独特优势,包括小尺寸、高亮度、毒性小、水溶性好、不含任何重金属成分等,因而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目前,装载光敏剂的Pdots也被成功应用于PDT,并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Pdots不仅可以作为装载疏水光敏剂的载体,解决光敏剂溶解度的问题;Pdots还可以作为吸收光的基质,将能量传递给光敏剂,从而放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最终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装载光敏剂的Pdots在实现肿瘤荧光成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光动力学效应,但要想将其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还应当妥善地解决以下难题:光过敏反应严重;组织穿透深度受限。为解决上述难题,本项目拟选择吸收光谱位于绿光区域的半导体聚合物PFDTBT,与大多数吸收光谱位于蓝光区域的半导体聚合物相比,其组织穿透深度有所增加。其次,将该半导体聚合物作为吸收光的基质,选取匹配的光敏剂分子二氢卟吩e6(Chlorin e6,Ce6)和光开关分子BTE,通过纳米再沉淀法制备光开关调控的Pdots,利用光开关分子在不同光源照射条件下吸收光谱的转换,对半导体聚合物与光敏剂分子之间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和光敏剂Ce6的发射光谱进行干预,实现对Pdots介导的光动力学效应的灵活调控,即在激发光源照射条件下发挥光动力学治疗效果(ON),而在非激发光源照射条件下不能发挥光动力学治疗效果(OFF),从而达到消融肿瘤组织并减少光过敏反应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分别合成了不含BTE不具有光开关性质的半导体聚合物PFDTBT、光敏剂Ce6和聚苯乙烯-co-顺丁烯二酸酐(Polystyrene-co-maleic anhydride,PSMA)再沉淀而成的Ce6-doped Pdots、含有BTE具有光开关性质的半导体聚合物PFDTBT、光敏剂Ce6、光开关分子BTE和PSMA再沉淀而成的Ce6-BTE-doped Pdots,并通过动态光散射仪、Zeta电位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两种Pdots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两种Pdots粒径大小相似、电位相近、形态均匀一致,适于开展后续的生物学实验。随后,我们通过检测BTE和Ce6-BTE-doped Pdots分别在紫外光和绿光照射下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变化以及多次循环照射紫外光和绿光之后发射光谱峰值的变化,检验Ce6-BTE-doped Pdots光开关性质的灵敏性和可重复性,结果显示,Ce6-BTE-doped Pdots具有良好的光开关灵敏性和可重复性。之后,利用ADMA作为检测活性氧产率的探针检测两种Pdots分别在紫外光和绿光照射下的活性氧产率,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细胞荧光成像、紫外和绿光分组照射的MTT实验、LDH释放实验以及Annexin V-FITC/PI染色来检测两种Pdots的体外光动力治疗效果。结果显示,Ce6-BTE-doped Pdots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在绿光照射下处于ON状态具有和Ce6-doped Pdots相近的活性氧产率和光动力治疗作用,在紫外光照射下处于OFF状态不具有光动力治疗作用,实验结果基本符合我们构建具有光开关性质的纳米粒子的预期结果。综上所述,本项目拟构建光开关调控的Pdots,并将其应用于体外层面的生物学研究。该纳米平台有助于解决光过敏反应严重、组织穿透深度受限等难题,对于改善PDT的治疗效果、减少副损伤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为真正实现PDT的临床应用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可靠的依据。消化系统肿瘤早期多无明显不良症状,不易被发现,发现时多已中晚期,症状加重且不易根治容易转移复发。因此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一直是研究热点,和传统的胃镜、肠镜、钡餐影像等检查技术相比,肿瘤标志物检测有着简便快捷、无创、准确等多种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副斑点组装体转录本1(NEAT1)是一种新型lncRNA,被报导在各种类型的消化系统肿瘤中表达异常,有成为新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潜力,但NEAT1的临床意义仍不明确。因此采取荟萃分析的方法旨在评估lncRNA NEAT1对消化系统肿瘤预后和临床参数的影响,是否有望成为消化道肿瘤新的生物标志物。在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在线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通过计算汇总的危险比(HR)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NEAT1表达与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总体生存率(OS)的关系,及评估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NEAT1表达与OS的相关性。根据敏感性分析、Begg和Egger检验结果验证研究结果是否稳定及具有发表偏倚。此外,还通过汇总分析研究NEAT1表达水平与癌症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共纳入了12篇相关的发表物。与NEAT1低表达患者相比,高表达患者的OS更低(HR=1.64,95%CI:1.41-1.91)。无论是单因素分析(HR=1.90,95%CI:1.65-2.20)还是多因素分析(HR=1.56,95%CI:1.30-1.88),NEAT1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更差。敏感性分析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Begg和Egger检验结果显示这项荟萃分析无显着的发表偏倚。此外,NEAT1的高表达水平与淋巴转移(OR=2.70,95%CI:2.02-3.61)、远端转移(OR=3.01,95%CI:1.97-4.59)和肿瘤分期(OR=3.04,95%CI:2.32-3.99)有显着关系,但与患者年龄(OR=0.91,95%CI:0.65-1.26)、性别(OR=1.04,95%CI:0.81-1.33)、肿瘤大小(OR=1.84,95%CI:0.88-3.88)和肿瘤分化程度(OR=0.86,95%CI:0.51-1.44)无显着相关性。综上,NEAT1可作为预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预后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值得临床验证。
马振[2](2020)在《胶质母细胞瘤对Ras基因依赖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目前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并没有很好的医治手段,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2-15个月,且通常会复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疗药物是替莫唑胺,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靶向药物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治疗,在治疗早期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长期服药的过程中病人逐渐产生耐药性,靶向药物也逐渐丧失其治疗效果。我们推测其根本原因在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多条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共同介导的,而靶向药物仅靶向抑制了其中某一通路,其它激活的通路会继续促进肿瘤的发展,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对GBM发生发展中各种活化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更高效的多靶点治疗方案。然而目前用于机制研究的GBM动物模型通常是由单一癌基因突变所诱导的肿瘤模型,虽然能够较好地模拟临床病人肿瘤的病理特征,但大大限制了对GBM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多靶点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更加还原临床病人GBM发生发展机制的多信号通路介导的动物模型,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此外,GBM的发生发展是否仅依赖于某一单一的癌基因突变仍缺乏有力证据,而从单一癌基因突变诱导的GBM动物模型中所能得到的结论仅能片面地反映对该癌基因通路的依赖性,无法考虑到其它癌基因/信号通路活化参与的可能性。那么GBM细胞的增殖是否依赖着某一个特定的癌基因?如果抑制起始肿瘤发生的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活化,其它癌基因的激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GBM的恶性增殖?为了回答这些科学问题,本课题利用由Ras癌基因突变诱发的小鼠GBM模型,模拟人类GBM细胞中多个癌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状态,在GBM发展中抑制Ras癌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其它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后检测GBM的发展趋势,来探究GBM细胞对某一癌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是否具有单一依赖性。研究方法:制备过表达Hras敲低p53的Hras-shp53慢病毒,通过原位注射方法建立小鼠的GBM肿瘤模型;将成瘤的脑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和免疫组化标志物鉴定;利用Tet-on系统构建可控制型Hras过表达质粒Tet-Hras-shp53,包装慢病毒后进行原位注射,小鼠给予多西环素处理诱导Ras过表达而产生GBM;提取诱导型原发胶质瘤细胞(Tet-GBM),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停药多西环素关闭Ras通路后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在关闭Ras通路的同时给予肿瘤细胞其它癌基因的激活,如C-Myc或SmoA1,探究转入C-Myc或SmoA1的GBM肿瘤细胞是否能够继续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将过表达C-Myc或SmoA1的GBM肿瘤细胞在关闭Ras通路后,分别进行SCID小鼠原位移植,观察小鼠成瘤情况以及生存曲线分析。研究结果将Hras-shp53慢病毒进行小鼠侧脑室注射,约一个月左右会形成肿瘤,成瘤率较高(约为100%);成瘤的小鼠大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验证,HE染色特点(核浆比例的增加、血管周围浸润性、出血、凋亡区域、多核巨细胞等)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高表达(Flag、Ki67、Nestin、GFAP、βⅢ-tubulin、Vimentin)都符合恶性胶质瘤的特征,证明该肿瘤为胶质母细胞瘤(GBM);在Tet-GBM组织中提取出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Ras-AKT通路逐渐失活,肿瘤细胞的增殖开始减慢,而未停药组,肿瘤细胞则一直处于增殖的状态;Tet-GBM肿瘤细胞在Ras通路活化的同时转入C-Myc或SmoA1癌基因,关闭Ras通路后GBM细胞能够继续维持恶性增殖状态;SCID小鼠原位移植实验结果显示,在关闭Ras通路后,其它癌基因C-Myc或SmoA1也可维持GBM细胞的成瘤能力。研究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可控型Ras癌基因突变诱导的小鼠胶质瘤模型,并且发现由Ras突变形成的GBM在停止Ras表达一定时间后,肿瘤细胞即无法维持增殖状态。而在这些肿瘤细胞中停止Ras表达的同时激活其它信号通路,结果发现无论转C-Myc还是SmoA1都能够维持GBM细胞的增殖状态。这就表明由Ras癌基因突变引起的GBM,如果仅存在Ras介导的信号通路活化,肿瘤细胞的增殖受Ras基因表达的控制。而当肿瘤细胞中存在其它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活化的情况下,Ras基因的沉默将不会停止肿瘤的增殖,其它信号通路的活化则可以在Ras基因沉默后继续维持由Ras基因突变诱发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我们的动物模型和实验结果提示着,GBM乃至于其它由多条信号通路诱发的肿瘤发展并非仅仅依赖着某单一的细胞信号通路。我们的研究为探索肿瘤细胞“癌突变依赖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临床肿瘤治疗包括GBM采用多靶点联合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苏瑶[3](2020)在《JMJD8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进程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JMJD8是含有JmjC结构域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成员可对多个组蛋白或非组蛋白赖氨酸位点进行去甲基化修饰,广泛参与细胞内各种生物学进程。过去的研究表明,JMJD8定位于内质网,可与PKM2作用参与调控细胞代谢和血管生成。尽管JMJD8在相关生物学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作用机制还尚未报道。本研究以JMJD8介导的AKT相关信号通路为核心,首次揭示了 JMJD8作为一个负调控因子,参与肿瘤细胞增殖、DNA损伤修复以及侵袭和转移多个生物学过程。第一部分:JMJD8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辐射损伤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被认为是辐射导致的最重要的染色质损伤。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肿瘤细胞中抑制JMJD8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且通过增强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关键蛋白Ku70和Ku80的表达减弱电离辐射或化疗药物依托泊苷诱导的DNA双链断裂损伤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JMJD8通过AKT/NF-κB/COX-2信号通路介导Ku70/Ku80的表达,调控电离辐射和化疗药物诱导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表明JMJD8可能是提高肿瘤放化疗敏感性的药物靶点。第二部分:JMJD8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侵袭和转移,是肿瘤恶性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抑制JMJD8的表达诱导AKT及下游GSK3β的磷酸化激活,提高β-catenin Ser552/Ser675磷酸化水平,降低β-catenin Thr33/37/Ser41磷酸化水平,进而增强β-catenin在细胞中的累积和入核。β-catenin的表达可以激活下游靶蛋白MMP9,c-Myc的表达,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我们的工作发现并阐述了 JMJD8通过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分子机制,解析了 JMJD8影响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新途径,为肿瘤的治疗提出一个新的思路和潜在的生物活性标记物。第三部分:JMJD8调控AKT翻译后修饰影响肿瘤细胞相关生物学进程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相关的酶不仅可以调控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也可以参与非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JMJD8通过调控SETDB1介导的AKT甲基化修饰影响AKT的膜定位和激酶活性。在JMJD8敲低细胞中,由SETDB1介导的AKT1 K142的三甲基化修饰可以促进AKT膜转运,进而促进PDK1与甲基化的AKT1的结合并诱导其磷酸化激活。此外,三甲基化修饰的AKT K142可以招募JMJD2B,JMJD2B作为正调控因子,促进AKT介导的β-catenin磷酸化修饰。本研究表明,JMJD8通过调控AKT翻译后修饰影响肿瘤相关生物学进程,指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8作为一个潜在靶向位点,用于肿瘤治疗的重要意义。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8在细胞增殖、DNA损伤修复和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标记物和药物靶点。
沐勇杰[4](2020)在《基于2450和433 MHz的双频微波消融系统设计及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波热消融以其微创、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治疗过程中热剂量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肿瘤微波热消融的治疗效果。目前热剂量控制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设备的默认消融参数,针对个体化治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临床急需一套可以实时监控热剂量的微波消融系统。本文重点设计了一套基于433 MHz和2450 MHz的双频微波消融治疗系统,并基于该系统进行了热剂量精准控制的探究性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1、设计并搭建完成一套基于双频固态微波源的微波消融治疗及疗效评估系统。系统在进行433 MHz或2450 MHz微波消融治疗的同时,利用热敏电阻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量组织参数,具备多参数实时疗效评估功能,具备单针、双针等多种消融模式。2、设计微波消融针反射系数实时监测模块。消融过程中,系统利用该模块实时测量微波消融针实际输出功率和反射功率。在监控微波消融针工作情况的同时,还能实时监测通过消融针辐射进入组织的能量,从而达到治疗过程中热剂量精确控制的要求,提高治疗的安全性。3、针对系统技术指标进行验证性实验及离体猪肝消融实验。利用专业仪器测试微波源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功率波动范围小于5%,温度测量误差小于0.3℃。利用本系统分别进行433 MHz和2450 MHz离体猪肝消融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和时间条件下,本系统消融损毁区域短径、长径波动范围均小于10%,短径与长径之比均大于0.68,相较于文献数据形状更加接近于圆形。4、探究不同工作模式对于组织中心区域碳化的影响。通过Comsol多物理场仿真和离体猪肝消融实验,对比了不同工作模式下中心区域最高温度、消融短径、消融长径和碳化情况。结果表明,特定参数下的间歇式消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消融中心区域的最高温度,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碳化现象的出现。5、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进行多参数疗效评估实验。利用本系统和Resona 7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量消融过程中局部组织温度T、光学参数?s’和杨氏模量E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离体猪肝消融前杨氏模量分布在10~30 k Pa区间,消融后凝固区杨氏模量分布在100~150 k Pa区间,过渡区分布在50~100 k Pa区间。
吴昳[5](2019)在《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CD4+T细胞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相关,PD-1和PD-L1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通过研究在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和DC细胞上PD-L1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单个核细胞后给予阻断和激活PD-1/PD-L1通路后观察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在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产生的影响。方法:1)40例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病例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2)收集40例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病例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在CD3+CD4+T细胞上PD-1的表达情况和在HLA-DR+CD11c+DC+细胞上PD-L1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sPD-1和sPD-L1的水平;3)收集40例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病例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anti-PD-1抗体外阻断和sPD-L1蛋白体外刺激PD-1/PD-L信号通路,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上清液中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1)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IFN-γ为(316.50±101.0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49.70±81.00)pg/ml(P<0.05);IL-4为(292.22±89.03)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361.48±110.20)pg/ml(P<0.05;TGF-β的水平是(2545.44±661.53)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3051.69±794.30)pg/ml(P<0.05);IL-17的水平是(10.89±2.92)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26±2.87)pg/m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新诊断的ITP患者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有效者比较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IFN-γ在治疗前(316.01±49.00)pg/ml,治疗后出现下降为(264.27±97.62)pg/ml(P<0.05);IL-4在治疗前(287.00±41.64)pg/ml,治疗后出现上升为(315.52±54.90)pg/ml(P<0.05);TGF-β的水平在治疗前为(2439.41±654.08)pg/ml,治疗后上升为(2962.53±594.23)pg/ml(P<0.05);IL-17的水平在治疗前为(10.85±3.00)pg/ml,治疗后下降为(7.30±1.08)pg/m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D-1+CD3+CD4+T细胞百分比(26.79±8.91)%高于健康对照者(12.06±2.8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8.715,P<0.05);PD-L1+HLA-DR+CD11c+DC细胞百分比(12.75±1.86)%高于健康对照者(4.90±0.8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5,P<0.05);4)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sPD-1(109.96±24.41)pg/ml与健康对照组(86.05±16.07)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D-L1在新诊断的ITP患者(60.69±10.57)pg/ml体内较健康对照组(55.39±12.20)pg/ml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提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中加入PBS培养48小时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5.49±1.84)ng/ml和IL-17(8.18±1.16)ng/ml的浓度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2.34±0.81)ng/ml和(3.22±0.8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12.12±2.57)ng/ml和TGF-β(124.49±27.26)ng/ml的浓度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14.39±1.69)ng/ml和(180.42±59.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新诊断的ITP患者提取的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加入CD3+CD28+PHA刺激培养48小时后,培养细胞的上清液中IFN-γ(6.44±1.87)ng/ml和IL-17(10.04±2.32)ng/ml的浓度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3.31±1.23)ng/ml和(5.59±1.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15.81±4.64)ng/ml和TGF-β(143.91±46.88)ng/ml的浓度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21.29±6.30)ng/ml和(209.74±52.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在ITP组的培养细胞中使用anti-PD-1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后,对比阻断通路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IFN-γ(14.04±2.01)ng/ml水平较前(6.44±1.87)ng/ml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在阻断前后分别是(15.81±4.64)ng/ml和(14.09±3.84)ng/ml(P=0.076)、TGF-β在阻断前后分别是(143.91±46.88)ng/ml和(152.13±39.93)ng/ml(P=0.401)、IL-17在阻断前后分别是(10.04±2.32)ng/ml和(10.87±1.65)ng/ml(P=0.068),IL-4、TGF-β、IL-17水平的变化在阻断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在ITP组的培养细胞中使用sPD-L1激活PD-1/PD-L1通路后,对比激活通路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IFN-γ的水平分别是(6.44±1.87)ng/ml和(3.25±0.48)ng/ml;IL-4水平分别是(15.81±4.64)ng/ml和(47.62±9.00)ng/ml;TGF-β水平分别是(143.91±46.88)ng/ml和(512.65±175.68)ng/ml;IL-17水平分别是(10.04±2.32)ng/ml和(6.28±2.25)ng/ml,激活通路前后比较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呈现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表现为Th1和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占优势,Th2和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低于健康对照组,经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患者Th1和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下降,Th2和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情况改善;2)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CD4+T细胞上PD-1和DC细胞上的PD-L1均高表达;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sPD-1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D-L1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体外实验anti-PD-1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后ITP患者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已经高水平的IFN-γ升高更明显,Th1细胞的优势更明显,而IL-4、TGF-β、IL-17水平的变化在阻断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体外试验加入sPD-L1激活PD-1/PD-L1通路后ITP患者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高水平的IFN-γ、IL-17下降,低水平的IL-4、TGF-β升高,改善了CD4+T细胞失衡的情况,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ITP患者体内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相似,激活该通路改善了ITP患者中CD4+T细胞亚群失衡的情况。
申春苹[6](2019)在《IL-36β促进Tc9细胞分化及其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 immunotherapy,ACT)近年来取得了显着进展。获得以分泌IFN-γ等为特征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cytotoxic lymphocyte,CD8+CTL,即Tcl细胞),并使之在体内发挥杀伤肿瘤活性,是目前肿瘤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常用的技术方法。然而,由于Tcl细胞强大的杀伤效应所引发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及Tcl终末分化导致其在体内发挥功能的持久性有限等因素,限制了以Tcl分化类型为主要导向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在临床上进一步有效和广泛应用。因此,设计回输后具有长期存活或增殖能力、对肿瘤具有持续杀伤功能等特性的过继性CD8+T细胞,对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的研究揭示,以表达IL-9、IL-10、IL-21和IL-22等细胞因子为特征的Tc9细胞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显着强于Tcl细胞,其在体内具有持久的抗肿瘤效应、不易发生功能耗竭、存活时间较长等特性。因此,Tc9细胞可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CD8+T细胞分化类型,应用于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寻找能有效促进Tc9细胞分化的方法,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IL-36β对Tc9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初步分析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效应,以期为寻找促进Tc9分化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IL-36β对Tc9细胞分化促进作用的研究[目的]研究IL-36β对Tc9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促进分化的Tc9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纯化C57BL/6j小鼠CD8+T细胞,在Tc9及Tc0,Tcl,Tc2,Tc17等细胞亚群分化条件下,以及在TGF-β、IL-4等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加或不加入IL-36β,用anti-CD3和anti-CD28抗体包板进行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中IL-9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在TGF-β、IL-4等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加或不加入IL-36β,采用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βresenting cell,APC)负载OVA抗原肽(SIINFEKL),刺激经免疫磁珠纯化的OT-I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其IL-9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中IL-9和IL-10分泌水平;此外,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经TGF-β与IL-4刺激的经典Tc9细胞和联合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结果表明,IL-36β不同程度地上调了 Tc0,Tc2,Tc17细胞亚群中IL-9基因的表达,在Tc9细胞分化条件下,IL-36β可显着性促进IL-9、IL-10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IL-36β上调Tc9细胞中IL-21、IL-22、BATF等与Tc9细胞相关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并促进了 IFN-y、FasL、穿孔素、GzmA、GzmB、GzmC等效应性分子的表达,同时下调Foxp3的表达。[结论]IL-36β可显着促进Tc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并上调部分效应性分子的表达,其对Tc9细胞的分化及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第二部分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作用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效应,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在CD45.1或CD45.2背景的C57BL/6j小鼠腹部外侧皮下接种B16-OVA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于荷瘤第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短暂删除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第6天腹腔注射负载OVA抗原肽(SIINFEKL)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并同时采用体外刺激培养的OVA抗原特异性CD45.2+Tc9等CD8+T细胞亚群进行过继治疗,每2天观察肿瘤生长和荷瘤小鼠生存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与小鼠生存曲线;在细胞过继治疗20天,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脾脏及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外源性 CD8+T 细胞(CD45+CD8+CD45.2+)与内源性 CD8+T 细胞(CD45+CD8+CD45.2-)的比例,及检测分析外源性和内源性CD8+T细胞亚群IL-9、IFN-y的表达水平和免疫卡控点分子PD-1、CD244等表达情况。[结果]与TGF-β和IL-4这一经典条件下诱导形成的Tc9细胞相比,联合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过继治疗组的肿瘤组织、脾脏及肿瘤引流淋巴结内均可检测到较高比例的外源性CD8+T细胞;在经典Tc9和IL-36β促进分化的Tc9过继治疗组之间,外源性和内源性CD8+T细胞中IL-9与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在过继治疗的两组荷瘤小鼠之间,内源性CD8+T细胞的PD-1与CD244表达未见明显差异,而与经典Tc9过继治疗组相比,经IL-36β诱导的Tc9过继治疗组中,外源性CD8+T细胞的PD-1与CD244表达具有相对较低水平的表达。[结论]与经典条件下分化形成的Tc9细胞相比,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具有更显着的肿瘤过继治疗效果,其过继转移后在荷瘤小鼠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分布,并表达较低水平的免疫卡控点分子PD-1和CD244。
朴秉国[7](2011)在《表达NDV HN基因重组腺病毒对BEL-7402细胞及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具有肿瘤特异性复制和肿瘤靶向性杀伤功能的重组腺病毒Ad-HP和Ad-HT的肝癌(BEL-7402)抑制作用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首先利用MTT染色等方法,探讨了Ad-HT和Ad-HP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d-HT和Ad-HP均可有效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且其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本研究利用台盼蓝染色、AO/EB染色、Annexin V染色和DAPI染色对Ad-HT和Ad-HP抑制BEL-7402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d-HT和Ad-HP均可造成BEL-7402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核凝聚、磷脂膜外翻。虽然不同检测方法所得到结果不尽相同,但仍可推断,Ad-HT和Ad-HP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BEL-7402肿瘤细胞的增殖。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表达NDV HN基因重组腺病毒对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系统内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水平和Caspase酶活性等关键控制点信号分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d-HP和Ad-HT均可不同程度的上调BEL-7402细胞Caspase酶活性和活性氧水平,并不同程度的降低BEL-74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可以推断,表达NDV HN基因重组腺病毒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BEL-7402细胞发生凋亡,从而体现其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肝癌的肺转移和实体肿瘤模型探索了Ad-HP和Ad-HT在体内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Ad-HP和Ad-HT具有减缓肿瘤组织生长速度、延长模型动物平均生存期和刺激免疫的作用。
周艳艳[8](2010)在《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人胃癌主要药效学及作用机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for injection, rmh-TNF NC),是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原型肿瘤坏死因子的cDNA为模版,改造TNF基因,由151个氨基酸组成的非糖基化多肽单链,分子量为16598道尔顿。这一改构扩大了TNF-α的疗效范围,增强了其抗肿瘤的活性,提高了TNF-α结合的效率,获得了高活性、低毒性的新型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简称rmh-TNF。rmh-TNF属于天然TNF-a的改构体,具有与天然TNF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它不仅有效杀伤多种肿瘤细胞,而且对正常细胞(受体选择性)无细胞毒作用,且具有较明显的化疗增敏作用。rmh-TNF是新近进入临床的国家一类新药,主要临床适应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尚未见对于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的实验研究报道。目前胃癌仍然是世界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和第四位高发的癌症,每年约有650000死亡病例和880000新增病例,几乎有2/3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检测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增殖和凋亡情况,及血管形成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及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rmh-TNF治疗人胃癌方面主要药效学,并通过蛋白印迹法和免疫共沉淀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分别用不同浓度rmh-TNF和TNF-a处理,并设对照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小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12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划痕法检测BGC-823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rmh-TNF、TNF-a及阳性对照(5-Fu)和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进行治疗性实验,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计算瘤质量抑制率,观察其对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观察生存时间和生命延长率,一般情况及解剖学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改变,CD34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GC-823细胞中Procaspase-3, 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检测rmh-TNF与DR5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rmh-TNF能抑制BGC-823细胞和HUVEC-12细胞增殖,呈现良好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其IC50值约为TNF-α的1/2-3/4,差异有显着性(P<0.05)。Annexin V-FITC/PI及TUNEL实验结果均表明rmh-TNF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mh-TNF和TNF-α处理后两种细胞周期分析均出现S期细胞增多而G0/G1期和G2/M期细胞减少,凋亡率增高,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小管形成实验显示rmh-TNF对血管形成有抑制作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法证实rmh-TNF对BGC-823细胞的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肿瘤生长曲线显示rmh-TNF组瘤体生长明显受到抑制,rmh-TNF组瘤质量抑制率为83.13%。rmh-TNF组,TNF-α组和阳性对照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85.18%,62.34%,及59.88%,阴性对照组荷瘤裸鼠一般情况明显较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各组裸鼠解剖学检查均未发现除移植瘤以外的其它器官、系统病变。HE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肿瘤组织有明显的凋亡和坏死形成,癌细胞的异型性明显减小,CD34免疫组化显示MVD明显减小,其中rmh-TNF组较其他各组减小更为明显(P<0.05)。蛋白印迹法发现BGC-823细胞中rmh-TNF组较对照组中Procaspase-3和Bax的表达明显上调,而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且有剂量依赖性。免疫共沉淀证实rmh-TNF和DR5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1.rmh-TNF对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且较TNF-α更明显,差异有显着性(P<0.05);2.rmh-TNF能抑制HUVEC-12的血管生成能力和BGC-823的克隆形成能力,且较TNF-α更明显,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BGC-823的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3.人胃癌细胞BGC-823在BALB/c-裸鼠皮下有良好的成瘤性;4.rmh-TNF对人胃癌细胞BGC-823 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有治疗作用,能抑制皮下移植瘤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时间,且较TNF-α更明显,差异有显着性(P<0.05);5.rmh-TNF能够导致人胃癌细胞BGC-823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出现凋亡和坏死,并对移植瘤中的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且较TNF-α更明显,差异有显着性(P<0.05);6.rmh-TNF可能通过使Procaspase-3表达上调并裂解激活,并使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ax/Bcl-2值上升,从而发挥其促凋亡作用;7. rmh-TNF可能通过与DR5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何彦丽[9](2006)在《枸杞多糖抗实验性肝癌作用的病理定量分析及免疫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脏本身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征,造成原发性肝癌极具侵袭性和转移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极差。尽管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由于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切除率仅为10%左右,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各种非手术疗法仍然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传统化疗和放疗均具有较严重的抑制免疫和造血功能的毒副作用。目前,肝癌治疗措施强调通过西医、中医及其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中医药在预防肝癌发生,减少复发,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在不断提高,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从多方面展开。 文献报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肿瘤自身存在的多种免疫逃逸机制是引起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善肿瘤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干预免疫逃逸是目前肿瘤治疗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资料研究证实,荷瘤机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导致CD4+/CD8+比例失常,使肿瘤患者基础细胞免疫功能严重障碍。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激活的DC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较多资料表明,肿瘤机体内DC表面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低表达,常导致其功能缺陷,因此无法有效提呈肿瘤抗原,进而无法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肿瘤细胞,使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低下或无能。有学者研究认为共刺激分子B7表达降低可能是DC无法有效激发CTL反应的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自身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这些机制包括①Fas和FasL相互作用导致免疫逃逸;②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③肿瘤细胞表面MHCI类抗原缺失或变异等。Fas和FasL相互作用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肿瘤细胞均可大量表达FasL,当肿瘤细胞与活化的Fas(+)的淋巴细胞接触时,通过传递死亡信号,引起免疫活性细胞凋亡,而肿瘤细胞得以存活,从而实现其免疫逃逸,故又称为“Fas反击”。体外实验也证实FasL表达阳性的肝癌细胞可以通过Fas系统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导致肝癌组织间质浸润淋巴细胞(TIL)数量减少,使肝癌增殖局部产生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肿瘤细胞自身产生或诱导荷瘤机体产生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可导致免疫效应细胞的增殖、活化受抑;肿瘤细胞表面MHCI类抗原缺失或变异,使肿瘤细胞不能为T细胞所识别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 临床与实验均已证明许多中医药具有肯定的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作用,枸杞多糖
余新民,徐农,范云,黄建瑾,张沂平,朱利明,马胜林[10](2004)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文中指出 天然肿瘤坏死因子(natural tumor necrosis fac-tor,nTNF)是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细胞素。由于nTNF的用量大和毒性作用强,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国内外学者均广泛应
二、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消化道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光动力治疗的简介 |
1.2 光动力治疗的作用机制 |
1.2.1 光动力治疗的光学反应机制 |
1.2.2 光动力治疗消融肿瘤的机制 |
1.3 光动力治疗在消化道肿瘤的应用 |
1.3.1 食管肿瘤 |
1.3.2 胃部肿瘤 |
1.3.3 结直肠癌及肛门肿瘤 |
1.3.4 胆管肿瘤 |
1.4 光动力治疗的局限性及可能解决方案 |
1.4.1 组织穿透深度 |
1.4.2 光敏剂的选择性 |
1.4.3 肿瘤缺氧 |
第2章 具有光开关性质的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光动力治疗 |
2.1 意义与原理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操作 |
2.4.1 半导体聚合物PFDTBT的合成步骤 |
2.4.2 Ce6-doped Pdots的制备 |
2.4.3 Ce6-doped Pdots的表征 |
2.4.4 具有光开关性质的Ce6-BTE-doped Pdots的制备 |
2.4.5 Ce6-BTE-doped Pdots的基本表征 |
2.4.6 Ce6-BTE-doped Pdots的光开光性质的相关表征 |
2.4.7 两种Pdots产生活性氧能力检测 |
2.4.8 Ce6-BTE-doped Pdots的稳定性检测 |
2.4.9 细胞培养 |
2.4.10 细胞荧光成像 |
2.4.11 细胞毒性 |
2.4.12 体外光动力学效应 |
2.5 结果分析 |
2.5.1 半导体聚合物PFDTBT的合成 |
2.5.2 Ce6-doped Pdots的制备与表征 |
2.5.3 具有光开关性质的Ce6-BTE-dopedPdots的制备与表征 |
2.5.4 Ce6-BTE-doped Pdots的光开关性质的表征 |
2.5.5 Ce6-doped Pdots和 Ce6-BTE-doped Pdots产生~1O_2的能力 |
2.5.6 细胞荧光成像 |
2.5.7 细胞毒性 |
2.5.8 体外光动力学效应 |
2.6 讨论 |
2.7 结论 |
第3章 NEAT1 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预后价值的荟萃分析 |
3.1 前言 |
3.2 方法 |
3.2.1 文献检索策略 |
3.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3 质量评估 |
3.2.4 数据提取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被选择的发表物的基本特征 |
3.3.2 lncRNA NEAT1 的表达水平与OS间的关系 |
3.3.3 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对lncRNA NEAT1 表达水平与OS间关系的影响 |
3.3.4 OS的亚组分析 |
3.3.5 lncRNA NEAT1 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
致谢 |
(2)胶质母细胞瘤对Ras基因依赖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类型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抗体 |
2.1.5 qPCR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2 细胞培养 |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2.2.4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2.2.5 转染 |
2.2.6 分子克隆 |
2.2.7 统计学分析 |
2.2.8 慢病毒包装、浓缩、滴度测定 |
2.2.9 免疫组织化学 |
2.2.10 流式细胞分析分选技术 |
2.2.11 小鼠饲养 |
2.2.12 小鼠侧脑室注射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Hras-shp53慢病毒体外促进NSCs和AS增殖 |
3.2 原发胶质母细胞瘤(GBM)小鼠模型的建立 |
3.3 胶质母细胞瘤(GBM)模型的鉴定 |
3.4 免疫组化特异性标志物染色 |
3.5 多西环素诱导型Tet-Hras-shp53慢病毒体外促进AS增殖 |
3.6 多西环素诱导型慢病毒侵染AS体外停药实验 |
3.7 诱导型胶质母细胞瘤(Tet-GBM)小鼠模型的建立 |
3.8 诱导型胶质母细胞瘤体外提取培养及停药实验 |
3.9 转入C-Myc癌基因在关闭Ras通路后可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 |
3.10 转入SmoA1癌基因在关闭Ras通路后仍可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 |
第4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胶质母细胞瘤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3)JMJD8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进程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观遗传学 |
1.1.1 表观遗传学概述 |
1.1.2 表观遗传学与肿瘤 |
1.1.3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 |
1.2 JMJD8 |
1.2.1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
1.2.2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与肿瘤 |
1.2.3 JMJD8的结构与功能 |
1.2.4 JMJD8的作用机制 |
1.3 DNA损伤修复与甲基化修饰 |
1.3.1 辐射损伤修复概述 |
1.3.3 DNA损伤修复与甲基化修饰 |
1.4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
1.4.1 EMT的概述 |
1.4.2 EMT与肿瘤 |
1.4.3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MT进程 |
1.5 AKT |
1.5.1 AKT的结构与功能 |
1.5.2 AKT与肿瘤 |
1.5.3 AKT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细胞系及培养基 |
2.1.3 质粒 |
2.1.4 细菌培养相关试剂 |
2.1.5 抗体 |
2.1.6 核酸序列 |
2.1.7 实验仪器 |
2.1.8 实验试剂 |
2.1.9 主要溶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细胞辐照 |
2.2.3 克隆存活实验 |
2.2.4 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 |
2.2.5 RNAi干扰技术 |
2.2.6 细胞增殖检测 |
2.2.7 裸鼠荷瘤实验 |
2.2.8 细胞划痕实验 |
2.2.9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2.2.10 RT-PCR检测基因表达 |
2.2.11 免疫荧光实验 |
2.2.12 细胞组分分离实验 |
2.2.13 蛋白质水平检测 |
2.2.14 免疫共沉淀实验 |
2.2.15 分子克隆实验 |
2.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JMJD8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辐射损伤修复和侵袭与转移 |
3.1 前言 |
3.2 实验结果 |
3.2.1 构建JMJD8稳定敲低细胞系和过表达质粒 |
3.2.2 JMJD8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3 JMJD8对肿瘤细胞克隆存活的影响 |
3.2.4 JMJD8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JMJD8通过AKT/NF-κB/COX-2途径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介导的DNA损伤修复 |
4.1 前言 |
4.2 实验结果 |
4.2.1 抑制JMJD8降低电离辐射导致的DNA双链断裂损伤 |
4.2.2 COX-2介导JMJD8敲低细胞中非同源末端修复相关蛋白Ku70/Ku的上调 |
4.2.3 抑制JMJD8促进NF-κB入核调控COX-2的表达 |
4.2.4 电离辐射和依托泊苷处理激活JMJD8敲低细胞中AKT/NF-κB/COX-2信号通路 |
4.3 讨论 |
第五章 JMJD8通过AKT/GSK3β/β-catenin途径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
5.1 前言 |
5.2 实验结果 |
5.2.1 抑制JMJD8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
5.2.2 抑制JMJD8促进β-catenin的累积及下游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5.2.3 AKT/GSK3β参与调控抑制JMJD8诱导的β-catenin的累积 |
5.3 讨论 |
第六章 JMJD8调控AKT翻译后修饰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
6.1 前言 |
6.2 实验结果 |
6.2.1 JMJD8调控AKT1的膜转运 |
6.2.2 JMJD8与AKT1相互作用影响SETDB1介导的AKT1甲基化修饰 |
6.2.3 AKT1甲基化招募PDK1促进AKT1磷酸化修饰和激活 |
6.2.4 JMJD8调控SETDB1介导的AKT1 K142甲基化修饰 |
6.2.5 JMJD2B与AKT1相互作用促进AKT介导的β-catenin磷酸化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基于2450和433 MHz的双频微波消融系统设计及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微波消融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2.2 微波消融仪的发展 |
1.2.3 术中实时疗效评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2 论文基本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介绍 |
2.1 微波理论 |
2.1.1 微波功率源 |
2.1.2 传输线理论 |
2.1.3 天线基础 |
2.1.4 天线反射系数测量方法 |
2.2 温度监测技术 |
2.2.1 热电偶测温 |
2.2.2 热敏电阻测温 |
2.3 近红外光谱技术 |
2.3.1 组织光学参数 |
2.3.2 近红外光谱技术 |
2.4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框架 |
3.2 系统主控制板设计 |
3.2.1 电源模块 |
3.2.2 水泵驱动模块 |
3.2.3 固态微波源驱动模块 |
3.2.4 温度采集与处理模块 |
3.2.5 MCU模块 |
3.2.6 PCB板设计 |
3.3 近红外光谱采集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软件设计 |
4.1.1 实时操作系统选择 |
4.1.2 基于μC/OS-III的任务划分 |
4.1.3 任务实现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1 软件整体架构 |
4.2.2 软件流程 |
4.2.3 功能实现 |
4.2.4 通信协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验证及离体微波消融研究 |
5.1 系统验证 |
5.1.1 功率输出稳定性实验 |
5.1.2 测温探头定标实验 |
5.1.3 离体猪肝消融实验 |
5.2 微波消融碳化区域调控实验 |
5.2.1 间歇式消融仿真实验 |
5.2.2 间歇式消融离体实验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微波消融多参数疗效评估实验 |
5.3.1 实验方案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诊断的ITP患者体内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实验步骤 |
1.5 治疗判断标准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诊断的ITP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 的表达及意义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实验步骤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诊断的ITP患者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IL-36β促进Tc9细胞分化及其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1. 白细胞介素-36 (Interleukine-36, IL-36)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
2. 辅助性T细胞9(Th9)和细胞毒性T细胞9(Tc9)的分化、特性和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IL-36 β对Tc9细胞分化促进作用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IL-36 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
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与展望 |
综述Tc9细胞生物学特性、分化机制及其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作用 |
参考文献 |
本课题所受基金资助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7)表达NDV HN基因重组腺病毒对BEL-7402细胞及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肝细胞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肝癌的流行病学 |
1.3 肝病的检查及鉴别诊断 |
1.4 肝癌的发病机理 |
1.5 局部治疗 |
1.6 手术疗法 |
1.7 当前肝癌的治疗手段 |
1.8 遗传图谱 |
1.9 肿瘤的基因治疗 |
1.10 展望 |
第2章 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2 分子发病机制的概述 |
2.3 分子治疗肝细胞癌 |
2.4 特殊药物对HCC的治疗 |
2.5 基因治疗 |
2.6 HCC与JNK1的激活作用 |
2.7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的作用 |
2.8 复制腺病毒靶向的肿瘤病毒疗法 |
2.9 肿瘤微环境调节 |
2.10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Ad-HP和Ad-HT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Ad-HP和Ad-HT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方式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Ad-HP和Ad-HT对信号分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Ad-HP和Ad-HT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人胃癌主要药效学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前言 |
前言参考文献 |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rmh-TNF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第一章:rmh-TNF对BGC-823和HUVEC-12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第二章:rmh-TNF对HUVEC-12细胞血管生成能力及对BGC-82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二部分:rmh-TNF对人胃癌细胞BGC-823 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治疗性实验 |
2.1.实验材料 |
2.2.实验方法 |
2.3.实验结果 |
2.4.讨论 |
2.5.结论 |
第三部分:rmh-TNF治疗人胃癌的主要作用机制研究 |
3.1.实验材料 |
3.2.实验方法 |
3.3.实验结果 |
3.4.讨论 |
3.5.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枸杞多糖抗实验性肝癌作用的病理定量分析及免疫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况研究进展 |
1 荷瘤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研究概况 |
1.1 荷瘤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异常 |
1.2 T细胞活化障碍 |
1.3 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 |
1.4 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TIL)减少、功能受抑 |
2 荷瘤机体内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
2.1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2.2 树突状细胞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
2.3 荷瘤机体内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异常 |
3 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
3.1 Fas和FasL相互作用导致免疫逃逸 |
3.2 肿瘤细胞表面MHCI类抗原缺失或变异 |
3.3 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 |
3.4 其他机制 |
二、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
1.溯源 |
2.病因病机 |
3.治法 |
4.中医药治疗肝癌的靶点 |
三、中药多糖及枸杞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
1.中药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
1.1 中药多糖对肿瘤的生长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
1.2 中药多糖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
1.2.1 中药多糖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
1.2.2 中药多糖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1.2.3 中药多糖对荷瘤机体造血功能的改善作用 |
2.枸杞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
2.1 LBP对肿瘤生长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
2.2 LBP对肿瘤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
2.3 LBP对抗肿瘤放、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和造血抑制作用 |
2.4 LBP的工作假说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LBP抗实验性肝癌作用及病理定量分析 |
一、LBP抗实验性肝癌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小鼠一般情况 |
3.2 接种后不同时间各组肿瘤体积及肿瘤生长体积曲线 |
3.3 各荷瘤组小鼠肿瘤质量及抑瘤率情况 |
4.讨论 |
4.1 H22小鼠造模和给药 |
4.2 LBP抑瘤实验结果 |
二、LBP抗实验性肝癌作用病理定量分析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
3.2 病理定量分析结果 |
4.讨论 |
第二章 LBP对实验性肝癌抑制作用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
一、LBP对荷瘤机体T淋巴细胞的作用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LBP对小鼠胸腺质量、指数的影响及组织学变化 |
3.2 LBP对正常小鼠及荷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
3.3 LBP对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 |
4.讨论 |
4.1 LBP对正常小鼠及荷瘤小鼠胸腺的作用 |
4.2 LBP对正常及荷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作用 |
4.3 LBP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的干预作用 |
二、LBP对荷瘤机体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LBP对小鼠脾脏DC数量及表型的影响 |
3.2 LBP对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DC及TIL的影响 |
4.讨论 |
4.1 LBP对脾脏DC的作用 |
4.2 LBP对肿瘤微环境中DC的作用 |
三、LBP对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LBP对实验性肝癌小鼠肿瘤组织FasL表达的影响 |
3.2 LBP对实验性肝癌小鼠肿瘤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
3.3 LBP对实验性肝癌小鼠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
3.4 LBP对实验性肝癌小鼠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 |
4.讨论 |
4.1 LBP对免疫抑制因子分泌和表达的作用 |
4.2 LBP对肿瘤细胞FasL表达的抑制作用 |
第三部分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索引 |
附图 |
流式细胞图 |
附照片 |
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 |
(10)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1.1 病例入选标准: |
1.1.2 病例排除标准 |
1.1.3 病例剔出标准 |
1.1.4 药物来源 |
1.2 试验方案 |
1.2.1 试验组: |
1.2.2 对照组 |
1.2.3 疗效评价标准 |
1.2.4 药物毒副反应按WHO标准分度 |
1.2.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对照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临床疗效 |
2.2.1 |
2.2.2 |
2.3 讨论 |
四、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消化道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D]. 郭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2]胶质母细胞瘤对Ras基因依赖性的研究[D]. 马振. 苏州大学, 2020(02)
- [3]JMJD8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进程的作用机制[D]. 苏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基于2450和433 MHz的双频微波消融系统设计及基础研究[D]. 沐勇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D]. 吴昳.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4)
- [6]IL-36β促进Tc9细胞分化及其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D]. 申春苹. 苏州大学, 2019(04)
- [7]表达NDV HN基因重组腺病毒对BEL-7402细胞及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D]. 朴秉国. 吉林大学, 2011(05)
- [8]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人胃癌主要药效学及作用机制[D]. 周艳艳. 中南大学, 2010(01)
- [9]枸杞多糖抗实验性肝癌作用的病理定量分析及免疫学机制研究[D]. 何彦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10]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J]. 余新民,徐农,范云,黄建瑾,张沂平,朱利明,马胜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