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主升清临证运用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苗艳敏[1](2021)在《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岭南地处祖国南海之滨,土卑地湿,湿热蕴蒸,易致痿证多发。独特的地理环境亦富产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的的岭南草药。历代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论治不乏真知灼见,有研究价值。本研究尝试整理历代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经验,挖掘治痿岭南草药,以期为痿证的现代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理论评述与数据挖掘法相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资料查找、鉴别和整理。将搜集到的一手资料拍照保存,整理成word文档,按照历史阶段汇编整理。本研究方法着重阅读的是相关古籍原着。现代痿证论治则以知网和图书馆搜集医案医论为主。理论述评:采用传统阐释、病证分析、追根溯源、横纵向对比、归类总结等方式,对岭南医家认识痿证历程和痿证论治学术源流进行梳理,探索其学术内涵及临床价值。数据挖掘:对临床诊治痿证患者的一手资料,整理筛选,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进行多维分析,挖掘用药特点,分析痿证治疗的临证经验。结果:共查阅古籍约121本,与痿证相关的岭南医籍共42本。明以前主要有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李珣《海药本草》、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方》、明·盛端明《程斋医抄秘本》等。清代医着最多,占29本,主要有叶茶山《采艾编翼》、刘渊《医学纂要》、何梦瑶《医碥》、郭元峰《脉如》、黄岩《医学精要》、邓友凤《虚痨立卓》、潘名熊《叶案括要》、陈耀辰《南医辨论》、陈珍阁《医纲总枢》等,民国时期主要有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等。论文第一部分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主要从痿证病名病位认识、病因病机、治疗及治痿南药等方面进行梳理,结果如下:1.病名和病位: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化。晋唐时期痿证有其候无其名,宋代首见痿证之名,清代见痿证分类命名。对痿证相近疾病鉴别始于明代,首鉴痿和厥;清代鉴别种类渐增,清后期曾超然率先将痿证与脚气病进行区分。病位方面,综合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募原偶记》中关于筋膜等同于募原的解析、《内经》关于筋、筋膜和募原的相关理论、清·陈珍阁《医纲总枢》关于卫筋位置、形状和功能的描述,以及痿证的临床表现,推知“筋膜”联络大小粗细不同的“筋”成一张网,密布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受血气滋养,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则发病。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2.病因病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认识日益复杂。晋唐宋元时期以内虚不足为主;明代受李东垣、朱丹溪等着名医家影响,病因主要为脾胃不足及湿热浸淫;清代随引进医家增多,病因更加丰富,有内虚、气机不畅或经络失调等。痿证整体以内虚为主,有内伤虚损、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肺热叶焦和湿热浸淫也较为多见。3.痿证治疗: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治疗方法日渐丰富。晋唐宋元时期主要为补虚损和补肝肾;明代重视脾胃,祛湿热,调气机;清代新增清肺热、分经论治、调情志等治法,尤以补法丰富。痿证治疗整体以补虚为主,其次为清肺热、除湿热和调脾胃等治法。元代释继洪在补虚方面提出很多精辟的观点,并在岭南后世医家中印证。如补虚应合脏腑之宜,脾肾双补谨防燥肾和濡脾。清代则出现分脏补益的趋向,如刘渊分补肝、脾、肾三脏之虚;邓友凤将损分为上中下分别补之等。释继洪指出精髓虚损,黄芪当归鹿茸地黄,未必滋补,多损胃气。岭南医家补肝肾精血,虽多用血肉有情之品,但常加苁蓉、巴戟或附子等温热之药,茯苓、牛膝等祛湿通脉之品;或加舶茴香温中理气,重视温通,通补兼施,以顾护胃气。释继洪还指出,补药不宜久服。针对痿证病程长的特点,邓铁涛及其学术传承人刘小斌治疗痿证时,在保持核心治法不变的前提下,常开具2~3个处方,对核心处方之外的补益之药适时调换,轮换使用,以减少药之偏性。外伤致失血过多可用十全养荣汤。内伤气虚血弱可用大补卫筋汤,其中马钱子为治痿痹的传统有毒中药,现代研究显示其通过多通路多靶点治疗痿证。现代临床常配伍甘草减毒增效。岭南医家治痿亦重视调畅气机,如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焦升降失常;肺热叶焦,清肃失调,可用熟地、知母、黄柏滋阴清肺热;或用麦门冬、沙参、石斛等养肺胃之阴,桑叶、杏仁、生石膏等清泄肺热,清润并举,或参“大气论”用薏苡仁、百合、淮山、桑白皮等甘寒退热之剂等;情志失调,气机不畅,除用桂枝温通外,亦可参“心病须心性医”,效仿慧能尊者,观见自身心性等。岭南气候常以湿热为患,多用东垣清燥汤、羌活汤清热燥湿,调畅气机;若湿热伴阳虚,清热燥湿之时,亦加川乌、肉桂等温经通络;湿热较重亦可用小胃丹攻之。但肝肾素虚,亦可见风寒侵袭致痿,治宜用麻黄、独活之类,或豨莶草、桑叶等先祛风寒之邪,再行补益。4.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的传承特点主要表现为选病用药结合岭南地域特征,如明盛端明抄录孙思邈论治脚气;清·何梦瑶学宗王肯堂,用药又兼顾岭南气候特征,慎用祛风、除湿或温补之药;清·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等。另一特点是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如清·邓友凤将喻嘉言的大气论用于痿证治疗;民国卢觉愚借助中西药理知识,创造性运用越婢加术汤治愈伴热象之痿证。5.岭南三部草药着作中,仅“十大功劳”明确标注可治痿证。根据痿证临床特征,“强腰脚”、“壮筋骨”等类药亦可用于痿证治疗。经整理此类药物共有31味,其中卖木子早在《开宝本草》中已有记载;清·潘名熊率先将千年健用于足痿的治疗;邓铁涛治疗痿证常加五爪龙、牛大力等南药。十大功劳、辣椒头、走马箭等可制成痿证食疗方。第二部分采用医案医论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相结合,探索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医案医论主要用于分析现代岭南名老中医痿证治疗经验。经查询,陈金声、陈典周、邓铁涛、沈炎南、杨文辉、李任先等10位医家有痿证论治经验记载。其痿证论治特点可归纳为:病名与西医接轨。痿以虚为多,治以补为主;若因虚致实,可用姜黄行气活血消滞;或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若因虚引动内风,可用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除颤。注重南药的应用,如用五爪龙协黄芪益气升阳,补而不燥。现代岭南痿证论治传承出现融合多个医家思想的特点,如邓铁涛融合补中益气汤和补阳还五汤的之痿证论治思想,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重用黄氏,加南药五爪龙以治痿证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结果显示,常用药物为升举阳气(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健脾(甘草、五指毛桃、白术、茯苓)、补肾填精(山萸肉、熟地黄、杜仲)和理气行滞(陈皮)等之品。性味归经方面,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最多,微寒和微温次之;甘味药物使用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辛味和苦味药物;药物多入脾经。以上用药特点反映痿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始终顾护脾胃,补而不峻的思想。对“西医疾病-中药”社团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社团重叠区域较多,反映不同神经肌肉病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出痿证治疗核心处方,按平均剂量大小排序为:黄芪(50.54)、五指毛桃(50.18)、党参(25.84)、山萸肉(13.47)、白术(13.43)、柴胡(8.68)、升麻(8.68)、当归(8.65)、甘草(5.06)、陈皮(5)。此核心处方为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方加一味山萸肉组成。由于痿证久病及肾,故在强肌健力饮中加补肝肾之山萸肉,是对强肌健力饮的完善和发展。整个用药规律,和刘小斌临床实践用药极其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论治的文献古籍梳理,以及采用医案医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岭南医家对痿证论治存在精辟的认识和真知灼见,比如释继洪关于补益的思想以及陈珍阁关于卫筋病的阐述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晋唐至今岭南医家对痿证治疗多表现为补内虚、调气机和通经脉等方面。多脏同补须兼顾各脏之宜,用药配伍须给予更多的重视,以防出现燥肾濡脾之类而影响疗效。情志疾病最伤气机,治疗时给予患者心理更多关注,调畅情志,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清代及以前岭南着名医家多为客籍,或多以引进医家思想为主治疗痿证,较少有南药使用的记载。而千年健、五指毛桃、牛大力以及豨莶草等南药在现代痿证治疗中发挥了较佳的作用,故现代岭南医家可以尝试将更多南药运用于痿证治疗或研究中。第三,关于痿证病位,文中经过推测可知“筋膜”联络“筋”成一张网,密布缠绕周身、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是发病的内在原因,故使气机升降正常、血气充盈,并使脉络畅通为痿证治疗的一个主要法则。历代岭南医家治疗痿证亦可多见此治法的体现。
白雪芳[2](2021)在《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的《唐容川医学全书》为研究蓝本,主要对唐宗海的脾胃理论特色及其论治血病中脾胃证治的遣方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唐宗海的脾胃学术思想,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探讨脾胃思想发展源流,借助中华医典整理脾胃阴阳的相关观点,总结整理《唐容川医学全书》中所论及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的治则治法、脾胃的用药特点等方面的理论;2参考《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中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整理《血证论》中有关脾胃证治的方剂用药,并利用Excel和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唐宗海治疗血病中脾胃证治的用药特点,从而系统且深入地探讨唐宗海的脾胃学术理论特色。结果:唐宗海的脾胃相关理论内容主要源于《内经》、取法于仲景、补东垣之不足,亦缬采各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丰富了脾胃理论。其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提出脾阴学说;主张脾胃阴阳分治;阴阳气血水火以脾胃为枢纽;治则治法主要包括:降逆止血,泻热宁血,消散瘀血,清热宁血,补脾摄血,补土生血,健脾和胃,通腑泻热,滋阴健脾,滋胃生津,温补中焦,培土生金,调肝和脾,调中利水,补益心脾,温补脾肾。总不离补、温、清、消、下、和法。脾胃论治血证的用药特点:《血证论》明确记载与脾胃证治相关的方剂用药为212方,涉及169味药物,使用频次为1760次。出现频次前20个方剂依次为:玉女煎、犀角地黄汤、归脾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逍遥散、三一承气汤、甲己化土汤、泻心汤、二陈汤、白虎汤、甘露饮、麦门冬汤、越鞠丸、清燥救肺汤、四物汤、玉烛散、血府逐瘀汤、平胃散、竹叶石膏汤;频数前2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人参、白芍、茯苓、当归、白术、枳壳、地黄、麦冬、半夏、大黄、陈皮、黄芩、柴胡、生姜、知母、石膏、大枣、熟地黄、厚朴。中药配伍相关性分析中以甘草-人参、甘草-茯苓、甘草-半夏、甘草-白术关系较为紧密。将前25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5组药物是六君子汤、四物汤、玉女煎、承气汤、小柴胡汤的基础方加减。将所有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发现药味以甘味最多,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甘、苦、辛、酸、微苦;药性以温性为首,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温、平、微寒、寒、微温;药物归经以脾经为首,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脾、肺、胃、心、肝。结论:唐宗海脾胃理论以阴阳为纲,引经据典,从阴阳角度补充完善了脾胃理论。《血证论》中脾胃证治的内服用药用法灵活,重视辨证论治,方药运用特点是以补益药和清热药为主,性味突出甘温、甘寒,甘温以益气、甘寒以清热滋阴,也说明脾胃证治中虚证以阴虚、气虚多见,实证以热证为主,治以益气滋阴或清热为主,归经以脾肺胃心肝为多,而肺心肝三脏中肺肝在血证论治中关系较为紧密,除了脾胃,用药角度亦可考虑多从肺、肝入手,用药规律印证了其学术思想。
陈宝山[3](2021)在《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目前中医界对疾病与其证候的辨治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在姚荷生先生搭建的辨证论治框架下,以“六经皆有表证、里证”的思想为指导,先梳理三阳经的表证、里证的证治分类进行展示,为建立系统的“六经辨证”证治分类做一些前期工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作出一些初步探索。方法:第一步:利用《中华医典》和近代医家的相关书籍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查阅古今医家关于“三阳表证”、“三阳里证”的记载。太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太阳经”、“太阳病”、“太阳表实(风、寒、热、湿、燥、火)”、“太阳表虚(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膀胱蓄水”、“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膀胱气陷”、“小肠实热”、“寒客小肠”、“小肠虚寒”等;阳明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阳明经”、“阳明病”、“阳明表实(风、寒、热、湿、燥、火)”、“阳明表虚”、“胃风”、“胃寒”、“胃气虚”、“胃阳虚”、“肠风”、“肠热”、“大肠津亏”等;少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少阳经”、“少阳病”、“少阳表(风、寒、热、湿、燥、火)”、“少阳表虚”、“三焦腑”、“焦膜”、“悬饮”、“结胸”、“胆气郁”、“胆气虚”等,并摘录相关条文。第二步:将上述所摘录的条文进行分类,首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然后在每一经中又以表、里两纲分类,每一经的表证、里证又分别以虚、实两纲再进行分类。最后每一经的表实证再以病因(主要为外六淫)进行分类,表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进行分类;里实证以病因(主要为内六淫及病理产物)分类,里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进行分类,而“八纲”中的寒、热两纲则包括在病因分类当中。如下图为姚荷生先生提出的辨证论治框架,即六经结合八纲为大纲,以脏腑经络体窍结合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为具体细目,汇合了病因辨证、三焦辨证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上述条文进行分类所遵循的框架。第三步:对上述条文以病位、病因、病机为分类原则的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剔除不符合的条文。由于本论文的工作量较大,时间有限,所以目前只是针对单病位、单病因、单病机证候的撰写。第四步:系统整理出每一证候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鉴别诊断、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等。结果:共梳理出太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3条,太阳表燥与表火暂缺;太阳表虚的主要证候有7条。太阳经表的虚实相兼的主要证候有4条。太阳膀胱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膀胱燥证与火证暂缺;太阳小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小肠的风证、燥证、火证暂缺。太阳膀胱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太阳小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1条。太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阳明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9条,阳明表虚证暂缺。阳明胃里实的主要证候有15条,胃燥列入阳明胃津亏虚证;阳明大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8条,大肠燥证列入大肠津亏一证。阳明胃里虚的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大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阳明经里的虚实相兼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少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1条,少阳经表虚证暂缺。少阳三焦腑里实的主要证候15条,其中上焦焦膜证候5条,中焦焦膜证候5条,下焦焦膜证候3条,兼涉上、中、下三焦焦膜的证候有2条;少阳胆里实的主要证候有3条。少阳三焦腑里虚证暂缺;少阳胆里虚的主要证候2条。少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2条。结论:(1)姚荷生搭建的此种辨证论治的框架囊括了八种经典辨证方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条理性,临床各科的疾病证候基本都可以在此框架下进行分类。因此也验证了“六经钤百病”之说,如清·柯琴所认为仲景所云之六经,不只适用于伤寒病,杂病同样适用,因此伤寒杂病都可以纳入六经之统属,可谓为百病立法。对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在理论研究与临床上学习与推广。(2)表证并非只有太阳经,三阳经皆有表证,外六淫皆可侵犯三阳经之表而各自为病,如每一经都有各自的表风证、表寒证、表热证、表湿证、表燥证、表火证等。对临床中表证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从而不至于表里错辨,致使杂病丛生。同时,这也是论文创新点之一。(3)少阳不仅只有半表半里证,也有其自身的表证和里证。本论文中的手少阳三焦腑里证的证治是在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基础下进一步的补充与丰富。此处“三焦”为“脏腑三焦”,不同于温病中的对疾病病位概括的“部位三焦”。所以本论文在补充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丰富的“三焦辨证”的内容,为临床焦膜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二。
曾丽莉[4](2021)在《胡珂教授运用经方论治下利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下利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以粪便脓血黏液夹杂为特征,常伴有腹痛或里急后重的一种病证。在《伤寒论》中,下利既包括下利脓血之肠癖,亦包括完谷不化之下利,其内容较为广泛,并且在病机、证候以及治疗等方面,都提出较完善的诊治思路,对临床治疗下利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方式越发地多样与复杂,疾病的病因病机也越加复杂,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胡珂教授临床诊疗下利的过程进行细致观察总结,对导师临床应用经方诊治下利病的病例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结合导师对《伤寒论》中对下利的治法认识及应用,归纳总结导师治疗下利病的临床经验,以期进一步完善下利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方法:(1)临床侍诊收集有效病历。(2)在临床侍诊中,总结胡珂教授应用经方治疗下利的临床诊疗思路,收集整理临床医案,并仔细阅读胡珂教授的相关文献及书籍。(3)对于胡珂教授治疗下利病的212份病历进行简单的频次统计,统计对象为治疗下利病的常用方、常用药及选用药物的倾向及比例,作为支持文中观点的证据。(4)查阅《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各类相关古籍与文献,整理胡珂教授对于《伤寒论》中关于下利8法32方90余条条文的理解以及临床应用发挥。(5)对于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文献支持。研究成果:(1)探讨导师在论治下利病的学术经验:四诊合参,重视望诊、问诊及腹诊;重视体质因素,注重复合病机夹杂;善用合法,注重调理肝脾;重视经方,善用合方;(2)探讨导师在治疗下利病的用药特点:导师在用药时善于运用苦寒泻下法以清泻肝胆之火,用辛温之法以升肝脾之阳,尤其善用风药;用药平和,慎用芳香走窜,性味燥烈之药;(3)以八法为纲,总结导师对于《伤寒论》中关于下利病各方证条文的理解,以及导师应用经方治疗下利病的独特经验。结论:(1)下利病中脾虚与肝郁并存,气机升降失常与寒热失调同见。(2)导师在治疗下利病时重视和法的应用,尤其擅长运用经方调和肝脾、胆胃、肝胃之间的关系。(3)导师在用药中重视补益脾胃,认为下利病的关键病机是脾胃虚弱,而饮食和情志是导致脾胃虚弱的重要因素。
陈思馨[5](2020)在《健脾益智法调节AD大鼠脑内尿素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理论研究部分,目的:旨在从“浊邪”在脑中异常堆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角度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通过用中医理论逐条分析AD的症状,分析脑的生理病理特点,阐明AD病位在脑,与脾胃关系密切,探讨脾胃与AD的关系,最终得出健脾益智法可以通过脾胃的功能改善浊邪在脑中的异常堆积状况,达到治疗AD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了中医学对于AD相关症状的记载与认识,将中医理论的认知过程与AD认知衰退量表相结合,利用解剖学和中医传统理论结合,梳理脑与五脏的关联及脑的生理病理特点,归纳和分析脾胃与AD的内在联系,结合健脾益智汤组方分析及导师团队前期研究,为健脾益智法从祛浊角度治疗AD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在中医理论系统中,AD病名虽未被直接提出,但AD的症状都有相关描述,AD的认知衰退量表GDS与《内经》中描述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病位在脑的原因与脑的生理病理特性相关,其发病与五脏皆有联系,但脾胃功能失常是其根本的病因。无论是从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保障其他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运行,或是脾胃自身的主运化,主升清降浊的功能,亦或者现代的实验或临床研究,都可为从脾胃论治AD提供详实的依据。健脾益智汤从认知衰退过程,脑的病理特性论治AD,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为基本治法,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健脾益智汤中所含药物也对AD有着有益的成分,可以发挥联合靶向作用,提高疗效。实验研究部分,目的:通过构建AD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脲酶法、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蛋白检测法,旨在观察和分析健脾益智汤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内尿素含量、相关尿素转运蛋白及基因、尿素循环相关酶指标的影响,探讨和分析健脾益智汤对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健脾益智汤组、吡拉西坦组。采用海马区注射A β1-40的方法制备AD实验动物模型。各组术后第2周起开始灌胃,分别持续7天,14天,28天,14.4ml/kg/d,每日1次,西药组给与吡拉西坦,加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14.4ml/kg/d,每日一次,其余各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和探健脾益智法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采用脲酶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脑内尿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LC14A1基因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UTB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尿素循环相关酶ARG、OTC、CPS、ASS、ASL含量,从尿素代谢角度探讨健脾益智汤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结果:1.Morris水迷宫:在治疗7天、14天、28天组中,模型组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实验穿台次数明显减少,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益智汤组与吡拉西坦组逃避潜伏期及穿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或P<0.05),且健脾益智汤组的改善效果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有所增强。2脲酶法检测:在治疗7天、14天、28天组中,模型组脑内尿素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益智汤组与吡拉西坦组可有效降低大鼠脑内尿素含量(P<0.01或P<0.05),且健脾益智汤组的改善效果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有所增强。3.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在治疗7天、14天、28天组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内SLC14A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UTB蛋白含量均有明显降低(P<0.01)。在治疗7天组中,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益智汤组与吡拉西坦组对SLC14Al和UTB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14天组和28天组中,健脾益智汤组与吡拉西坦组相比于模型组,均能一定程度的升高SLC14A1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UTB蛋白含量(P<0.05或P<0.01)。通过对7天,14天和28天不同时间节点的各组大鼠脑内SLC14AlmRNA比较,可发现各组均无显着升高或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UTB含量,治疗28天的健脾益智汤组和吡拉西坦组均比治疗7天时升高更多(P<0.05)。4.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在治疗7天、14天、28天组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内ARG、ASS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或P<0.05),ASL含量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在治疗7天时,健脾益智汤组与吡拉西坦组ARG、ASS含量有所下降,ASL含量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4天和28天时,健脾益智汤组与吡拉西坦组ARG、ASS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ASL含量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7天,14天和28天不同时间节点的各组大鼠脑内ARG、ASS、ASL含量比较,可发现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无显着升高或降低(P>0.05),健脾益智汤组和吡拉西坦组均有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降低效果更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D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均有描述,评价AD认知功能的认识衰退量表GDS与《内经》中认知过程各阶段相吻合,AD的病位在脑,脑因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与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而五脏的正常运行又赖于后天之本脾胃,故在防治AD时,应重视脾胃的调节。2.浊邪阻滞是AD发病的重要病机,脑内过量尿素的堆积是浊邪的一种,脾胃主升清降浊,从脾胃论治AD有据可依,健脾益智汤可通过组方药物的协同作用,调节脾胃功能,使清浊升降相因,对AD发挥整体治疗效果。3.大鼠颅内海马区注射Aβ 1-40造模方式成功构建了 AD模型,健脾益智汤可有效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4.模型大鼠出现脑内尿素含量升高,健脾益智汤可能通过上调SLC14A1基因和UTB蛋白表达,提高尿素转运能力,或是通过下调ARG、ASS酶活性,使尿素生成减少或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而达到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5.健脾益智汤对A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脑内尿素水平改善与用药时间正相关,故通过健脾胃而益智需要一定的服药周期。
王淞[6](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马骏[7](2020)在《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研究旨在搜集周慎斋遗书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及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总结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助益。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文献学的方法,以《周慎斋医学全书》(主要包括《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两种)作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有关周慎斋的着作、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比较、推论、总结的方法,提出架构,梳理总结周慎斋脾胃理论渊源及其脾胃理论,并分析其脾胃理论在临床应用中辨证论治特色。结果:(1)周慎斋师古而不泥古,学验结合,继承与发扬并举,在脾胃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2)周氏治疗脾胃疾病,突出了肾气上升与胃气相接为人身至宝的特点。周氏并非把脾、肾分为两个部分,而是以先天、后天之关系为轴心,论述五脏病机,以脾胃之升降为轮轴,论述疾病产生的原因,着重强调了先、后天相接对机体产生的重要作用;(3)周氏提出“诸病不愈寻脾胃”观点是其理论体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4)周氏在脾胃疾病的诊断中四诊合参,尤重脉诊,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将脉诊用于判断五脏之胃气、病因病机,推断胃气之有无、疾病之转归,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等;(5)周氏重视阳气的思想,贯穿于其理法方药的全过程,为后世医家在重视阳气以及论治疾病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与方法指导;(6)周氏重视胃阳的同时,兼顾胃阴。并提出阴虚脉象,补脾阴虚临证诊断之空白,为后人准确诊断脾阴虚证提供了依据;(7)周氏论治诸病,立足于脾胃,立法有度,多为虚证而设,以健脾和胃为主。结论:脾胃学术思想贯穿于周慎斋的着作之中。周慎斋阐发脾胃理论,树立自己的理念,因而形成了自己的脾胃思想。周慎斋对脾胃学术思想理、法、方、药兼备,对脾胃的认识独到,其脾胃学术理论承前启后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及在临床各科之中广泛地运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莉蓉[8](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高志浩[9](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探索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中医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当代医家基于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及用药思路。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自建库以来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维普、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的基于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探究当代医家基于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对筛选出来的256首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使用195味中药,前10味高频次使用中药依次为:茯苓、党参、白术、大黄、黄芪、半夏、陈皮、甘草、丹参、砂仁;药物四气统计显示,温性药物使用最多,为1343次,占比44%,热性药物使用最少为48次,占比2%;药物五味统计显示,其中甘味药应用最多,使用1343次,占比39%,辛味药、苦味药次之,咸味药使用最少,使用53次,占比1%;药物归经分析显示归经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脾经、胃经、肺经、肝经、肾经、心经;设置支持度个数为80及置信度0.8,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可导出29条用药规则;利用熵层次聚类法提炼组合出治疗新处方共23首。结论:1.当代医家基于脾升胃降理论治疗CRF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十位药物为茯苓、党参、白术、大黄、黄芪、半夏、陈皮、甘草、丹参、砂仁。其中补气药4种,攻下药1种,理气药1种,化痰止咳平喘药1种,活血祛瘀药1种,化湿药1种,利水渗湿药1种,攻补同施,与升降理论中补益升清,泄实降浊相匹配,同时也说明了CRF本虚标实的病机,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湿浊、血瘀为主。2.在中药中归经频次统计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脾经、胃经、肺经、肝经、肾经、心经。客观的反映出医家基于脾升胃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思路;在药物四气五味的统计中,以甘温药物最多,苦寒次之,反映了当代医家寒热共用,补泄兼施的用药思路。3.本研究通过中医辅助传承平台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基于脾升胃降理论治疗CRF核心药对29个,中医新方23首,为临床治疗提供给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及新的用药思路。
刘旺华[10](2019)在《基于微观辨证探讨脑缺血后脾虚病机可能及健脾补土方干预》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文献调查法探讨脑缺血损伤后脾虚病机可能;从在体和离体两层次探讨健脾补土方(JPBTF)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外基质(ECM)及整合素(INT)-黏着斑激酶(FAK)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及机理,反证脑缺血损伤后脾虚病机可能,为临床抗脑缺血损伤提供新的治法和切入点。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性研究,检索近10年脑卒中急性期相关期刊文献,运用频次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证素分布规律。2.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收录的着名医家治疗脑卒中的经验方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3.基于微观辨证和取象比类思想,将神经ECM微观结构与中医“脾土”功能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提出健脾补土法保护ECM抗脑缺血损伤的治法。在体实验中,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JPBTF小剂量组、JPBTF中剂量组、JPBTF大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改良大鼠m-NSS法,脑组织病理形态采用HE染色法观察,血脑屏障采用电镜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伊文思蓝渗出法检测,细胞外基质胶原(Col 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蛋白原(FN)、Caspase-3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MMP-9 mRNA、MMP-2 mRNA表达用RT-PCR法检测,INTβ3、p-FAK、p-AKT、bcl-2蛋白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检测用TUNEL法。细胞实验中INT、ILK、FAK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1.脑卒中急性期常见证型有13个证型,其中与“痰”有关的证有7个,累积频率占53.8%。与“瘀,”有关的证型有5个,累积频率占50.2%。与“气虚”有关的证型有3个,累积频率占22.9%。2.脑卒中急性期病位证素频次排前3的分别是脑、脾、肝;病性证素频次排前3的分别是痰、瘀血、气虚。3.脑卒中处方中频次排前10的单味药是白芍、牛膝、当归、半夏、茯苓、石菖蒲、胆南星、钩藤、黄芪、熟地。4.脑卒中处方中频次排前5位的药类依次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化痰药。5.高频使用药物聚类分析聚为6类:分别是涤痰汤加减、羚角钩藤汤加减、天麻枸杞菊花饮、镇肝熄风汤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6JPBTF各剂量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症状(P<0.01),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JPBTF大、中剂量能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减少脑组织伊文思蓝的渗出(P<0.05);JPBTF各剂量能减轻神经细胞凋亡(P<0.05~0.01);JPBTF大、中剂量能减轻脑组织Col Ⅳ、LN、FN的降解和丢失(P<0.05~0.01);JPBTF各剂量能抑制ECM降解酶MMP-9、MMP-2的表达(P<0.05~0.01);JPBTF大、中剂量促进INT-FA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NTβ3、ILK、p-FAK、p-AKT、bcl-2 的表达(P<0.05~0.01);JPBTF 各剂量能降低脑组织 Caspase-3的表达(P<0.05~0.01)。结论:1.文献研究显示,病位证素除了脑,脾排在第一,病性证素痰排第一,气虚排第三。表明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以及脾失健运,酿湿生痰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环节,脾虚是脑缺血后的一个重要的病机;通过对《当代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进行数据挖掘显示,健脾益气是治疗脑卒中的重要治法单元,为健脾补土法组方治疗脑卒中提供了理论支撑。2.健脾补土方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脾虚状态、神经功能和脑组织病理形态,减轻ECM降解,抑制神经细胞失巢凋亡。3.健脾补土方可能通过保护ECM和干预INT-FAK信号通路减轻脑缺血神经损伤。4.基于微观辨证和取象比类思想将ECM与“脾土”类比建立的健脾补土法保护神经ECM抗脑缺血损伤具有可行性。
二、脾主升清临证运用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脾主升清临证运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痿证的古代认识 |
1.2 痿证的现代认识 |
1.2.1 现代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
1.2.2 现代中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
第二章 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 |
2.1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病名病位沿革 |
2.1.1 晋唐时期:具痿证外候,无痿证之名 |
2.1.2 宋元时期:首见痿证之名 |
2.1.3 明代:新增肉痿、骨痿和痿邪等病名 |
2.1.4 清代至民国:痿证见分类命名 |
2.1.5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名病位小结 |
2.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1. 内伤虚损致痿 |
2.2.2 肝肾亏虚致痿 |
2.2.3 脾胃虚弱致痿 |
2.2.4 肺热叶焦致痿 |
2.2.5 湿热浸淫致痿 |
2.2.6 内生热邪致痿 |
2.2.7 经络失调致痿 |
2.2.8 气血失调致痿 |
2.2.9 气机不畅致痿 |
2.2.10 饮食不节致痿 |
2.2.11 情志失调致痿 |
2.2.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因病机认识小结 |
2.3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治疗特点 |
2.3.1 补虚益损 |
2.3.2 补益肝肾 |
2.3.3 通补兼施 |
2.3.4 治从阳明 |
2.3.5 清肺热 |
2.3.6 除湿热 |
2.3.7 清内热 |
2.3.8 治从气血 |
2.3.9 分经论治 |
2.3.10 益气消痞 |
2.3.11 调畅情志 |
2.3.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治疗小结 |
2.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的争鸣 |
2.4.1 痿证可治愈性 |
2.4.2 补中益气汤与补肾 |
2.4.3 补阳还五汤与痿证 |
2.4.4 痿证是否兼痛 |
2.4.5 痿证是否可作风治 |
2.5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引进学术思想的传承 |
2.5.1 盛端明: 选病结合岭南气候 |
2.5.2 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 |
2.5.3 何梦瑶: 治痿兼顾岭南气候 |
2.5.4 黄岩: 宗景岳之法,筛景岳之药 |
2.5.5 邓友凤: 使理论更贴实践 |
2.5.6 潘名熊: 承叶氏思想,依岭南变通 |
2.5.7 黄恩荣:参王肯堂,分经论治痿证 |
2.5.8 卢觉愚: 中西汇通活用越婢加术汤 |
2.5.9 其他医家: 多直接引用 |
2.5.10 晋唐至民国时期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特点小结 |
2.6.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其他简便治法 |
2.6.1 练功法 |
2.6.2 针灸疗法 |
2.6.3 简便廉验方 |
2.6.4 治痿成药 |
2.7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整理 |
2.7.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
2.7.2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 |
2.7.3 胡真《山草药指南》 |
2.7.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小结 |
2.8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讨论与小结 |
2.8.1 痿证病位在筋和筋膜的探讨过程 |
2.8.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 |
3.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特点 |
3.1.1 陈金声 |
3.1.2 陈典周 |
3.1.3 李藻云 |
3.1.4 邓铁涛 |
3.1.5 沈炎南 |
3.1.6 关国华 |
3.1.7 杨文辉 |
3.1.8 李任先 |
3.1.9 何世东 |
3.1.10 卓权 |
3.1.1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小结 |
3.2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2.5 案例举隅 |
3.2.6 刘小斌对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3.3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特点及传承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唐宗海着作的研究概况 |
2 唐宗海脾胃理论的研究概况 |
前言 |
1 脾胃思想发展概论 |
1.1 时代源流 |
1.2 脾胃阴阳相关观点研究 |
小结 |
2 唐宗海小传 |
2.1 生平简述 |
2.2 基础思想 |
小结 |
3 唐宗海脾胃理论的学术渊源 |
3.1 遵内经之旨 |
3.2 取仲景之法 |
3.3 补东垣之短 |
小结 |
4 唐宗海对脾胃理论的认识 |
4.1 主要观点力倡脾阴阴阳分治水火之枢 |
4.2 其他观点胰腺膏油脾之属胃有五窍之说 |
4.3 脾胃关系脾胃互用须看脾 |
4.4 与它脏关系脏腑密切连三焦肺肝相合二肠治冲逆带病不离责 |
小结 |
5 唐宗海调理脾胃的思路及方法 |
5.1 脾胃的主要病因病机 |
5.2 脾胃的主要治则 |
小结 |
6 论脾胃与血证的治疗 |
6.1 《血证论》中脾胃证治研究 |
6.2 《血证论》中脾胃方药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中医辨证纲领的研究进展 |
1.六经辨证 |
2.八纲辨证 |
3.脏腑辨证 |
4.经络辨证 |
5.三焦辨证 |
6.卫气营血辨证 |
7.气血津液辨证 |
8.病因辨证 |
9.寒温统一 |
10.内伤与外感辨证纲领统一 |
11.微观辨证 |
12.证素辨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表里的界定 |
第二部分 三阳经的证治分类 |
太阳表的证治分类 |
太阳经生理 |
太阳表实 |
1.表风 |
1.1 寒风犯表证 |
1.2 风淫经脉证 |
2.表寒 |
2.1 风寒闭表证 |
2.2 风寒闭热轻证 |
2.3 风寒闭热重证 |
2.4 寒凝经脉证 |
2.5 寒风郁阳证 |
3.表热 |
3.1 太阳风温证 |
4.表暑 |
4.1 太阳中暍证 |
5.表湿 |
5.1 风寒夹湿证 |
5.2 风湿夹寒证 |
6.表燥:(暂缺) |
7.表火:(暂缺) |
太阳表虚 |
1.卫气虚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卫阳虚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3.营偏虚(营弱卫强) |
3.1 临床表现 |
3.2 病因病机 |
3.3 鉴别诊断 |
3.4 治则治法 |
3.5 选方用药 |
3.5 调护 |
4.卫偏虚(卫弱营强) |
4.1 临床表现 |
4.2 病因病机 |
4.3 鉴别诊断 |
4.4 治则治法 |
4.5 选方用药 |
4.6 调护 |
5.卫气、阳两虚 |
5.1 临床表现 |
5.2 病因病机 |
5.3 鉴别诊断 |
5.4 治则治法 |
5.5 选方用药 |
5.6 调护 |
6.营卫两虚 |
6.1 临床表现 |
6.2 病因病机 |
6.3 鉴别诊断 |
6.4 治则治法 |
6.5 选方用药 |
6.6 调护 |
7.表津不足 |
7.1 临床表现 |
7.2 病因病机 |
7.3 鉴别诊断 |
7.4 治则治法 |
7.5 选方用药 |
7.6 调护 |
太阳表的虚实相兼 |
1.风湿犯表,卫气不足 |
1.1 风邪偏重 |
1.2 湿邪偏重 |
1.3 风湿俱重 |
2.寒风未净,营气不足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太阳里的证治分类 |
太阳里实 |
1.膀胱 |
膀胱生理 |
膀胱的证治 |
1.1 热结膀胱证(热为重,瘀为轻) |
1.2 风热下迫膀胱证 |
1.3 膀胱湿热证 |
1.4 水蓄膀胱证 |
1.5 膀胱蓄热证 |
1.6 膀胱气滞证 |
1.7 冷结膀胱证 |
1.8 膀胱燥证(暂缺) |
1.9 膀胱火证(暂缺) |
2.小肠 |
小肠的生理 |
小肠的证治 |
2.1 小肠实热证 |
2.2 小肠湿热证 |
2.3 寒客小肠证 |
2.4 小肠寒湿证 |
2.5 气滞小肠证 |
2.6 小肠宿食停滞证 |
2.7 小肠湿毒瘀血证 |
2.8 小肠风证(暂缺) |
2.9 小肠燥证(暂缺) |
2.10 小肠火证(暂缺) |
太阳里虚 |
1.膀胱 |
膀胱的证治 |
1.1 膀胱虚寒证 |
1.2 膀胱气陷证 |
2.小肠 |
小肠的证治 |
2.1 小肠虚寒证 |
太阳的表里相兼 |
1 表有风寒,里有蓄水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阳明表的证治分类 |
阳明经生理 |
阳明表实 |
1.表风 |
1.1 寒风犯表证 |
2.表寒 |
2.1 风寒闭表证 |
3.表热 |
3.1 阳明风热证 |
3.2 热郁胸膈证 |
4.表湿 |
4.1 阳明风湿证 |
4.2 阳明寒湿证 |
4.3 阳明风湿热证 |
5.表燥 |
5.1 阳明风燥证 |
6.表火 |
6.1 阳明风火证 |
阳明表虚(暂缺) |
阳明里的证治分类 |
阳明里实 |
1.胃 |
胃的生理 |
胃的证治 |
1.1 阳明胃风证 |
1.2 阳明中寒证 |
1.3 阳明中寒夹饮证 |
1.4 阳明胃热证 |
1.5 阳明中暍证(阳暑) |
1.6 阳明寒湿证 |
1.7 阳明湿热证(湿热并重) |
1.8 阳明湿热证(湿热俱轻,热胜于湿) |
1.9 阳明胃火证 |
1.10 阳明蓄水证 |
1.11 阳明痰阻证 |
1.12 阳明蓄血证 |
1.13 阳明气滞证 |
1.14 阳明食滞证 |
1.15 阳明胃燥(列入阳明胃津虚证) |
2.大肠 |
大肠生理 |
大肠的证治 |
2.1 阳明肠风证 |
2.2 阳明肠寒证 |
2.3 阳明大肠寒积证 |
2.4 阳明大肠热结证 |
2.5 阳明大肠湿热证 |
2.6 阳明大肠寒湿证 |
阳明里虚 |
1.胃 |
胃的证治 |
1.1 阳明胃气虚证 |
1.2 阳明胃阳虚证 |
1.3 阳明胃津虚证(阳明胃燥证) |
1.4 阳明胃阴虚证 |
2.大肠 |
大肠的证治 |
2.1 阳明大肠津亏证(阳明肠燥证) |
2.2 阳明大肠阳虚失固证 |
虚实相兼 |
1 阳明胃风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阳明中虚寒客证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3.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热盛为主) |
3.1 临床表现 |
3.2 病因病机 |
3.3 鉴别诊断 |
3.4 治则治法 |
3.5 选方用药 |
3.6 调护 |
4.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气津伤为主) |
4.1 临床表现 |
4.2 病因病机 |
4.3 鉴别诊断 |
4.4 治则治法 |
4.5 选方用药 |
4.6 调护 |
阳明的表里相兼 |
1.阳明表里俱热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少阳表的证治分类 |
少阳经生理 |
少阳表实 |
1.表风 |
1.1 少阳寒风证 |
2.表寒 |
2.1 少阳伤寒证 |
3.表热 |
3.1 少阳风热证 |
4.表湿 |
4.1 少阳风湿证 |
4.2 少阳风湿热证 |
4.3 水郁肤腠证 |
4.4 少阳风饮证 |
5.表燥 |
5.1 少阳燥热证 |
6.表火 |
6.1 少阳风火证 |
7.表气郁 |
7.1 气郁腠理证 |
8.表痰结 |
8.1 痰结腠理证 |
少阳表虚(暂缺) |
少阳里的证治分类 |
少阳里实 |
1.三焦腑 |
三焦腑(焦膜)的生理 |
上焦焦膜的证治 |
1.1 上焦焦膜蓄水证(悬饮证) |
1.2 上焦焦膜气郁证 |
1.3 上焦焦膜痰阻证(痰结胸) |
1.4 上焦焦膜饮停气滞证 |
1.5 上焦焦膜血结证(血结胸) |
中焦焦膜的证治 |
1.6 中焦焦膜蓄水证 |
1.7 中焦水饮郁火证 |
1.8 中焦焦膜痰热互结证(小结胸证) |
1.9 中焦焦膜相火内炽证(火痞) |
1.10 中焦焦膜气郁证(气臌) |
下焦焦膜的证治 |
1.11 下焦焦膜蓄水证 |
1.12 下焦焦膜蓄血证(瘀重热轻) |
1.13 下焦焦膜血水互结证 |
上、中、下三焦兼涉的证治 |
1.14 三焦焦膜水火交结证(大结胸证) |
1.15 三焦焦膜寒痰闭阻证(寒实结胸证) |
2.胆 |
胆的生理 |
胆的证治 |
2.1 胆气郁滞证 |
2.2 胆郁痰扰证 |
2.3 胆热证 |
少阳里虚 |
1 三焦腑 |
三焦腑的证治(暂缺) |
2 胆 |
胆的证治 |
2.1 胆气虚证 |
2.2 胆气虚寒证 |
少阳的表里相兼 |
1 表有风寒,里有水饮郁火证(偏表)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 表有风寒,里有热结证(偏里)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结果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胡珂教授运用经方论治下利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本文讨论范围界定 |
历史回顾 |
1 下利病名的源流 |
2 古代中医对于下利的认识 |
2.1 下利的病因病机 |
2.2 古代医家对于下利的治法与方药 |
3 现代医家对于下利病的认识与发展 |
4 总结与展望 |
第一部分 胡珂教授临床治疗下利病的数据研究及经验总结 |
1 胡珂教授临床治疗下利病的数据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分析 |
1.3 频数分析结果 |
1.4 讨论 |
2 胡珂教授临床治疗下利病的经验总结 |
2.1 四诊特色 |
2.2 学术特色 |
2.3 方药特色 |
第二部分 胡珂教授对《伤寒论》中应用各法治疗下利的梳理与发挥 |
1 和法辨治下利 |
1.1 寒热失调证 |
1.2 少阳枢机不利证 |
1.3 肝脾不和证 |
1.4 厥阴寒热错杂证 |
2 温法辨治下利 |
2.1 脾虚寒湿证 |
2.2 脾肾阳微,阳气外脱证 |
2.3 胃寒肝逆证 |
3 汗法辨治下利 |
3.1 表证初起 |
3.2 表证误治 |
4 清法辨治下利 |
4.1 胆火下迫证 |
4.2 肝热迫肠证 |
5 利法辨治下利 |
5.1 中焦水停证 |
5.2 下焦蓄水证 |
5.3 阴伤水热互结证 |
6 涩法辨治下利 |
6.1 大肠失固证 |
6.2 脾肾虚寒证 |
7 补法治疗下利 |
7.1 少阴热化证 |
8 下法辨治下利 |
8.1 阳明燥热下利证 |
8.2 燥实迫液证 |
8.3 少阳阳明里实下利证 |
病案举隅 |
案例一 |
案例二 |
案例三 |
案例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健脾益智法调节AD大鼠脑内尿素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AD主要症状的认识 |
1.1 衰老 |
1.2 记忆障碍 |
1.3 认知障碍 |
1.4 失语 |
1.5 精神症状 |
2. 中医学对AD病位的认识 |
2.1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
2.2 脑的生理病理特点 |
2.3 脑与五脏的关系 |
2.4 五脏与AD的关系 |
3. 健脾益智法调治AD |
3.1 理论基础 |
3.2 实验基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健脾益智汤对Aβ1-40所致A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制备与给药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AD模型大鼠复制 |
2.3 Morris水迷宫实验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 |
3.2 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4.2 Morris水迷宫检测 |
4.3 干预方法 |
实验二 健脾益智汤对Aβ1-40所致AD大鼠脑内尿素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制备与给药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标本制备 |
2.3 脲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尿素含量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健脾益智汤对Aβ1-40所致AD大鼠脑内SLC14A1基因表达情况及UTB蛋白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制备与给药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标本制备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中SLC14A1基因相对表达 |
2.4 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脑内UTB含量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LC14A1基因mRNA表达情况 |
3.2 Western bolt检测各组大鼠脑内UTB蛋白含量 |
4. 讨论 |
实验四 健脾益智汤对Aβ1-40所致AD大鼠脑内CPS、OTC、ASS、ASL、ARG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制备与给药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标本制备 |
2.3 ELISA法检测大鼠脑内CPS、OTC、ASS、ASL、ARG酶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脑内ARG含量 |
3.2 各组大鼠脑内ASS含量 |
3.3 各组大鼠脑内ASL含量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7)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周慎斋生平与着作 |
一、生平 |
二、着作 |
第二部分 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探讨 |
一、周氏脾胃学术思想肇源 |
1.承《内经》重视阳气思想 |
2.袭《伤寒》独取寸口脉法 |
3.宗东垣脾胃为本学术思想 |
4.秉薛己滋化源的论治观点 |
二、周氏脾胃学术思想特色阐释 |
1.周氏脾胃思想的特色之处 |
2.周氏脾胃思想与诸家论述的异同之处 |
三、周氏脾胃学术思想内涵 |
1.先后二天,互源互助 |
2.治病求本,本于脾胃 |
3.病在脾肾,强调补脾 |
4.五脏互藏,重视脾胃 |
5.五脏相通,全赖生克 |
6.重视阳气,扶助胃阳 |
7.脾胃相应,亦重脾阴 |
第三部分 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临床应用特色 |
一、调脾胃思路与“二十六字元机” |
1.调脾胃思路 |
2.二十六字元机 |
二、脾胃思想在脉诊中的应用 |
1.以诸医家脉法为渊源 |
2.以脉象辨五脏之胃气 |
3.以脉象推测病因病机 |
4.以脉象辨胃气之有无 |
5.以脉象指导临床用药 |
6.以脉象测疾病之转归 |
三、临床用药规律及特色 |
1.周氏脾胃用药特色 |
2.脾胃思想在其创制新方中的体现 |
四、从脾胃论治诸病经验撷萃 |
1.泄泻 |
2.内伤 |
3.虚损 |
4.惊疳 |
5.带下 |
6.痛经 |
7.血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2.获得奖励 |
3.参与课题 |
(8)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头病类 |
2 牙病类 |
3 耳病类 |
4 鼻病类 |
5 眼病类 |
6 咽喉病类 |
7 口病类 |
8 面病类 |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
11 不足 |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
1.1 李梴其人 |
1.2 李梴着作 |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
2.2 手阳明大肠经 |
2.3 足太阳膀胱经 |
2.4 足少阳胆经 |
2.5 手太阴肺经 |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
3.5 崇尚“易精简” |
3.6 重视针灸禁忌 |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
6 讨论 |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原始数据 |
个人简介 |
(9)基于数据挖掘探索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中医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搜集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选取 |
2.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方法 |
2.2 数据的加工及处理 |
2.3 建立数据库 |
2.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
2.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频数统计结果 |
3.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4.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
5.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
6.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 |
讨论 |
1.中医对于脾升胃降与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1.1 脾升胃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
1.2 脾胃升降失常可影响肾脏 |
1.3 慢性肾脏病会影响脾胃 |
2.对于药物使用频次的结果分析 |
3.对于使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的分析 |
3.1 中药四气分析 |
3.2 中药五味分析 |
3.3 中药归经分析 |
4.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5.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
6.导师童安荣对于脾升胃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6.1 导师对慢性肾衰病因病机认识 |
6.2 导师应用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应用 |
7.典型病例分析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10)基于微观辨证探讨脑缺血后脾虚病机可能及健脾补土方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的缺血性脑卒中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资料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筛选方法 |
1.6 资料规范化处理 |
1.7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各证型分布情况 |
2.2 病位、病性证素分布规律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文献的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规范化处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脑卒中处方中药使用步页次分析 |
2.2 脑卒中处方药物类别分析 |
2.3 高频使用药物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健脾补土方通过ECM和INT-FAK通路对脑缺血损伤的干预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健脾补土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损伤的影响 |
1.1.1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1.1.2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伊文思蓝渗出的影响 |
1.1.3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1.1.4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ECM的影响 |
1.1.5 健脾补土方对调控ECM降解的酶类的影响 |
1.1.6 健脾补土方对INT-FAK信号通路INTβ3、p-FAK、p-AKT、bcl-2表达的影响 |
1.2 健脾补土方对体外神经元INT、ILK、FAK表达的影响 |
2 结果 |
2.1 健脾补土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损伤的影响 |
2.1.1 动物一般情况及证候观察 |
2.1.2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2.1.3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2.1.4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
2.1.5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6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
2.1.7 健脾补土方对调控ECM降解的酶类的影响 |
2.1.8 健脾补土方对INT-FAK信号通路INTβ3、p-FAK、p-AKT、bcl-2表达的影响 |
2.2 健脾补土方对体外神经元INT、ILK、FAK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微观辨证 |
3.2 取象比类 |
3.3 基于微观辨证和取象比类思想的细胞外基质与“脾土”的类比 |
3.4 ”脾土”与脑生成的关系 |
3.5 “脾土”与脑的经络相通关系 |
3.6 “脾土”与脑主情志的关系 |
3.7 “脾土”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
3.8 脑卒中临床特点与“脾土”的关系 |
3.9 ECM和INT-FAK通路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 |
3.10 中医药防治脑缺血性疾病研究概况 |
3.11 健脾补土方通过ECM和INT-FAK通路对脑缺血损伤的干预 |
3.12 健脾补土方立法选方理论探讨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业绩 |
综述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脾主升清临证运用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 苗艳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D]. 白雪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D]. 陈宝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胡珂教授运用经方论治下利的证治规律研究[D]. 曾丽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健脾益智法调节AD大鼠脑内尿素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思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研究[D]. 马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8]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基于数据挖掘探索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中医用药规律[D]. 高志浩.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10]基于微观辨证探讨脑缺血后脾虚病机可能及健脾补土方干预[D]. 刘旺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