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味桂枝汤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彭思琦[1](2021)在《针刺曲池、血海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LCγ/DAG/PK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荨麻疹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曲池、血海穴位针刺干预手段,通过观察大鼠背部皮肤组织蓝斑面积、组织形态学以及血清IgE、组胺水平变化,探讨针刺对荨麻疹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检测皮肤组织中PLCγ/DAG/PKC水平变化,研究针刺改善荨麻疹大鼠模型分子生物学的机制,丰富针刺干预荨麻疹的现代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荨麻疹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35只:随机选取3只大鼠用以制备抗卵白蛋白血清,剩余3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8只。1.制备抗卵白蛋白血清:采用卵白蛋白(鸡)联合卡介苗注射法制备抗卵蛋白血清;将抗卵蛋白血清1∶10稀释后,-20℃冷冻,备用。2.干预方法:各组大鼠采用预处理的办法进行针刺或西药干预7天,1次/天:(1)针刺干预方法与参数:参照《实验针灸学》大鼠穴位定位,取双侧曲池、血海进行针刺治疗,将大鼠清醒状态下固定于特制的固定器上,采用0.20 mm×25 mm毫针,垂直进针3-5 mm,连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1m A,以连接电针仪的肢体出现轻微颤动为度,留针20 min/次。(2)西药干预方法:以抗组胺药氯雷他定为西药对照治疗,按照成人用量10 mg/d的标准,根据人和动物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换算用药量,将氯雷他定片稀释后灌胃。3.建立模型:采用皮肤被动过敏反应(PCA)法复制荨麻疹大鼠模型:注射抗卵蛋白血清稀释液:取材前48h,各组大鼠以水合氯醛浅麻醉大鼠后,在其背中线两侧距脊柱1.5 cm范围内剪毛,用记号笔在各组大鼠背部皮肤拟注射点位做好标记;于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脊柱两侧标记点处皮内对称注射稀释的抗卵白蛋白血清(0.1 m L/点),使其形成类圆形皮丘,空白组仅给予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48h后,各组大鼠均在尾静脉注入含1 mg/m L卵白蛋白、0.5%伊文斯蓝的0.9%氯化钠溶液(1m L/100g)进行抗原攻击,以制备荨麻疹大鼠模型。4.取材与检测:抗原攻击后30min,将各组大鼠处死后,取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血清。测量大鼠背部过敏区域蓝斑直径和伊文斯蓝渗出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PKC蛋白表达水平。5.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背部皮肤蓝斑直径变化:空白组大鼠背部未见蓝斑出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背部蓝斑增加非常显着(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背部蓝斑明显减小(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背部蓝斑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变化:空白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极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明显减小(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空白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表皮层细胞排列规整、层次结构非常清楚,真皮层内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表皮层角化明显、细胞间隙显着水肿、层次结构异常紊乱,真皮层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表皮层角质变薄、组织间隙及炎症细胞浸润显着减轻。4.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变化: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量较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空白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量较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水平显着(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小(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大鼠曲池、血海穴可以通过调控肥大细胞PLCγ/DAG/PKC信号通路,减少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以改善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以降低荨麻疹动物模型皮肤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大鼠模型背部过敏区域皮肤组织蓝斑面积和伊文斯蓝渗出量,最终达到防治荨麻疹的目的。
李泓莹[2](2021)在《消风散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消风散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风热证慢性荨麻疹,探究患者血清中IgE、IL-4、IL-31水平,中医证候、症状体征、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的变化,探讨该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突出中医外治法穴位埋线的治疗优势。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共纳入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消风散加减+外治法穴位埋线,对照组口服消风散加减;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第4周、第8周各项指标三次观察数据,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P=0.801>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7%(P=0.588>0.05);说明两组患者经治疗4周、8周,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2.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血清总IgE、IL-4、IL-31含量均有改善,消风散联合穴位埋线改善中医证候评分、症状体征评分、血清总IgE、IL-4、IL-31含量程度优于单纯口服消风散;且有效控制病情复发。结论:消风散联合穴位埋线与单纯口服消风散治疗疗效相当,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症状体征评分,血清总IgE、IL-4、IL-31含量,控制复发率方面消风散联合穴位埋线具有优势性,且临床安全性不良反应较小,适宜推广运用。
冀燕银[3](2020)在《桂枝汤加石膏方加减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桂枝汤加石膏方加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桂枝汤加石膏方加减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中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组在氯雷他定片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桂枝汤加石膏方加减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一周后复诊,共治疗两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后及治疗14天后的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同时记录脱落和不良事件。观察指标:风团个数、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瘙痒程度。根据记录结果按尼莫地平法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对两组患者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最后得出总有效率,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评价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内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4)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桂枝汤加石膏方加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减少风团个数,减小风团大小,缩短持续时间,减少发作频率,减轻瘙痒程度,痊愈后复发率低,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韦国庆[4](2018)在《董氏奇穴温阳针法治疗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归纳西医和中医对变异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为变异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做出总结,临床治疗手段的差异,也为临床治疗变异性鼻炎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文献支持。通过按照相应的标准选择一定数量的变异性鼻炎患者,分别采用董氏奇穴温阳针法和普通针刺疗法进行干预治疗,并采用变异性鼻炎疗效的评定量表和指标来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由于普通针刺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变异性鼻炎的有效手段,通过与其对比分析,明确两种疗法在缓解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为临床诊治变异性鼻炎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根据样本含量计算公式计算得本研究共需纳入病例120例,分为2组,每组各6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董氏奇穴组和普通针刺组。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脱落及剔除标准选择一定数量的变异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对于脱落或剔除后的病例进行如下处理:填写病例报告表中的“临床试验完成情况总结表”;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应填写病例报告表中“不良事件/反应记录表”;当参与者被归为脱落病例或或剔除病例,但患者坚持完成相关的治疗时,应按照临床常规处理,但他们不再被纳入研究,不对其做相关的观察和记录。董氏奇穴组采用董氏奇穴温阳针法进行治疗,取董氏奇穴中大叉、火主、火连和火串(均双侧取穴)。按照董氏奇穴穴位定位原则进行取穴。0.5%安尔碘消毒相应腧穴后,常规快速针刺进针,用较轻的手法进行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40 min。隔日治疗一次,共治疗10次。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根据《针灸治疗学》中变异性鼻炎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选用穴位为印堂、迎香、鼻通、百会、合谷、风池。0.5%安尔碘消毒相应腧穴后,常规针刺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40 min。隔日治疗一次,共治疗10次。基础治疗,不允许受试者在治疗期间采用针对变异性鼻炎的非药物疗法,但出于伦理学考虑,以及考虑到来中医院就诊患者的心理倾向,研究者将为患者提供统一的药物,以供患者在症状发作时服用。常规用药为开瑞坦,每次口服10 mg,每天服用2次,无效时选择仙特敏,每次口服10 mg,每天服用1次。评估治疗效果的量表和指标为:鼻部主要症状评估(TNSS),总体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变异性鼻炎症状严重程度。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测,结束10次治疗后,对患者的综合疗效进行评定,按照标准分别评定为治愈、显着有效、有效和无效,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和血肿等不良反应,完成所有治疗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最终纳入研究且未剔除和脱落的病例中的治愈和好转者进行随访,记录复发率。治疗前统计的患者基本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值得变化,均据实详细记录,将数据整理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本课题的所有数据均为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的一般基线情况分析,采用组间两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的值,采用组内和组间两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当所有的频数不小于5时,采用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当有频数小于5且不小于1时,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及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设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课题按照相应的标准共选择了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董氏奇穴温阳针法组和普通针刺疗法组每组各60例。本研究中,董氏奇穴温阳针法组和普通针刺疗法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长短,治疗前的鼻部主要症状总积分,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四大主要症状和体征,总体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以及变异性鼻炎症状严重程度等一般基线情况,经过组间对比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的董氏奇穴组和普通针刺组在上述指标中具有可比性。经过10次针灸治疗后,再次对两组患者的鼻部主要症状总积分,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四大主要症状和体征,总体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以及变异性鼻炎症状严重程度等指标和量表进行评分,并记录相应的值,分别与治疗前的值进行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董氏奇穴组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和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董氏奇穴温阳针法和普通针刺疗法均能有效地缓解变异性鼻炎患者的主要症状,对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均有缓解作用,能减轻患者的病情和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疾病的严重程度大大降低,但是相比于普通针刺疗法,董氏奇穴温阳针法的治疗效果更佳。董氏奇穴组治愈25例,显着有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例数为57,有效率为95%;普通针刺组治愈13例,显着有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例数为42,有效率为70%。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的差异经检验分析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董氏奇穴温阳针法和普通针刺疗法在治疗变异性鼻炎时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董氏奇穴温阳针法的疗效较普通针刺疗法好。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或治疗后,董氏奇穴温阳针法治疗时有1人出现无法忍受针感而不适等不良反应,普通针刺时有2人出现了血肿、晕针等不良反应,所有的患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并且不良反应迅速得到了明显好转,董氏奇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普通针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二者经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董氏奇穴温阳针法和普通针刺疗法在治疗变异性鼻炎时均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均较少出现副反应。对最终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董氏奇穴温阳针法组在上述57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3人出现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的复发甚至加重,并再次来寻求治疗,总复发率为5.26%;而普通针刺疗法组在上述42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11人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总复发率为26.19%,两组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比较,经检验分析得,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董氏奇穴温阳针法在治疗变异性鼻炎后,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的情况明显要少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结论:文献整理系统归纳了西医学和中医学分别对变异性鼻炎的认识,西医认为变异性鼻炎的致病因素主要与过敏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反应,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采用激光和微波等物理疗法。中医是从“鼻鼽”诊治变异性鼻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可为肺气虚弱又复感风邪、脾气亏虚致水湿泛鼻和肾阳气弱使肺失温煦这三类,与肺脾肾三脏的亏虚有关,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所以其治疗原则是温经通窍、益气散寒,标本兼治,在本温补肺脾肾三脏的阳气,在标通畅鼻局部的经气。中医的治疗手段丰富多样,中药、针灸和推拿等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其中针灸是临床治疗变异性鼻炎的重要方法,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选择毫针针刺、艾灸、穴位埋线和蜂针等方法。临床研究表明董氏奇穴温阳针法和普通针刺疗法在治疗变异性鼻炎时,均可减轻患者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主要症状,减轻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困扰和痛苦,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较少,临床综合疗效较满意,远期复发率低,但是董氏奇穴温阳针法的治疗效果略高一筹,由此可知董氏奇穴温阳针法是治疗变异性鼻炎的有效安全方法。
袁海建,李卫,金建明,陈靖靖,姜俊,王卉,贾晓斌,封亮[5](2017)在《桂枝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桂枝汤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复方之一,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发热头痛、汗出恶风等外感风寒表虚症。现代研究发现,桂枝汤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烯类、单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及三萜皂苷类等。相关药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桂枝汤对实验动物的汗腺分泌、体温、免疫功能、胃肠蠕动及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还可发挥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痛、降血糖及保护心血管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多进行加减化裁,用以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诸多疾病,其治疗范围涉及循环、免疫、泌尿、生殖、内分泌、消化、神经等多个系统。该文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三方面综述桂枝汤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桂枝汤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陆艾阳子,周祎然,高卉,宋俊生[6](2017)在《桂枝汤对照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桂枝汤与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维普数据库,搜集桂枝汤对照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风险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涉及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试验,共计1 449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1)"桂枝汤加减对照抗组胺类药物"(RR=1.21,95%CI[1.09,1.35],P=0.0005);(2)亚组分析"桂枝汤加减对照H1受体拮抗剂组"(RR=1.24,95%CI[1.05,1.46],P=0.0100);(3)亚组分析"桂枝汤加减对照H1+H2受体拮抗剂"(RR=1.18,95%CI[1.03,1.36],P=0.0200)。结论:桂枝汤对照抗组胺药物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较显着的优势。但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的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梁玉丹[7](2017)在《三种针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化方案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采用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医籍与现代医学文献中不同刺法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证型及其常用干预措施、穴位、治疗量、检测指标等,形成临床三种常用针刺综合疗法治疗常见证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优化方案;2.运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采用优化方案开展三种常用针刺综合疗法(针刺分别结合自血疗法、刺络拔罐和耳穴贴压)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以评价三种针刺综合疗法的有效性和探讨优势针刺综合疗法。方法:1.采用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技术,形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优化方案(1)古代医籍: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古代医籍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刺法灸法治疗荨麻疹的文献进行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根据频次分析常用干预措施、穴位、处方特点等。(2)现代医学文献:以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CI-EXPANDED、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不同刺法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为研究对象(截止至2015.11),结合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类型、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分析,总结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证型,常用干预措施和检测指标。应用Excel建立常用干预措施(针刺、自血疗法、刺络拔罐和耳穴贴压)治疗常见证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数据库,给合SPSS22.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穴位、治疗时间、疗程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挖掘常用穴位处方和治疗量。2.三种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受试者,分为A组(针刺+自血疗法)、B组(针刺+刺络拔罐)和C组(针刺+耳穴贴压);针刺处方参考优化方案,自血疗法、刺络拔罐和耳穴贴压处方参考王启才主编的《针灸治疗学》(第2版);疗程均为每周治疗3次,共4周;随访期为治疗结束后8周;评价指标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为主,以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为辅,分别在治疗前、第4、8、12周末进行量表评估;其中,第4周末根据治疗前后UAS评分进行总有效率评估,根据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含量变化探讨起效机制;第12周末根据UAS评分分析复发率;记录各种干预措施的不良事件并作安全性分析。结果:1.优化方案结果(1)古代医籍:共检索到涉及不同刺法灸法治疗荨麻疹的古代医籍28部,条文132条。根据频次分析常用干预措施、穴位、处方特点如下:①常用干预措施:依次为针刺结合艾灸(41个处方),艾灸(31个处方)、针刺(22个处方)。②常用穴位:依次为曲池(43次)、合谷(18次)、肩髃(17次)。③取穴特点:处方以单穴为主(117个处方),经络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84次),特定穴以五输穴为主(105次),部位以上肢部为主(120次)。(2)现代医学文献:共获得不同刺法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225篇,其中针刺、自血疗法、刺络拔罐和耳穴贴压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文献26篇。根据频次、中心性、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挖掘常见证型,常用干预措施、检测指标、穴位处方、治疗量如下:①常见证型:为血虚风燥型(5次)。②常用干预措施:依次为自血疗法(114次)、刺络拔罐/刺络放血(14次)、针刺疗法/针灸疗法(12次),耳穴贴压(8次)。③常规检测指标:血清总IgE(15次)。④常用穴位处方:针刺以曲池—血海—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为主穴;以肺俞—风池—脾俞—外关—膈俞为配穴。⑤常规治疗量:留针时间为30分钟(15次),自血疗法为每穴注血lml(2次),耳穴贴压每日按压4次(4次)。疗程为每周3次,共12次(5次)。(3)综合古代医籍与现代医学文献的优化方案:针刺以曲池—血海—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为主穴,以肺俞-风池—脾俞—外关—膈俞为配穴,留针时间为30分钟;自血疗法为每穴注血lml;耳穴贴压为每日按压4次;检测指标为血清总IgE;疗程均为每周3次,共12次。2.临床研究结果(1)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合格受试者99例,A组脱落1例,B组脱落3例,C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91例。(2)基线情况:完成研究的受试者中,男性39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6个月。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UAS评分,DLQI评分、症状分级评分、血清总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治疗前基线平衡,具有可比性。(3)UAS评分:三组治疗后即第4周末U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三组综合疗法均能改善荨麻疹活动度。三组患者在第4、8、12周末分别进行了 3个时点的UAS评分,提示三组治疗后的UAS评分随评估时点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第4周末评分最低,随访期逐渐上升趋于平稳;不分时点组间比较,提示A组(针刺+自血疗法)改善荨麻疹活动度优于C组(针刺+耳穴贴压)。(4)DLQI评分:三组治疗后即第4周末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三组综合疗法均能改善受试者生活质量。三组患者在第4、8、12周末分别进行了 3个时点的DLQI评分,提示三组治疗后的DLQI评分随评估时点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第4周末评分最低,随访期逐渐上升,第12周末比第8周末明显;不分时点组间比较,提示三组综合疗法改善受试者生活质量程度相当。(5)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后即第4周末分级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三组综合疗法均能改善荨麻疹症状分级程度。三组患者在第4、8、12周末分别进行了 3个时点的分级评分,提示三组治疗后的分级评分随评估时点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第4周末评分最低,随访期逐渐上升,第12周末比第8周末明显;不分时点组间比较,提示A组(针刺+自血疗法)改善荨麻疹分级程度优于C组(针刺+耳穴贴压)。(6)总有效率与疗效分布: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0.63%,B组86.67%和C组82.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A组与C组、A组与B组均有差异,B组与C组无差异,提示治疗后A组(针刺+自血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针刺+刺络拔罐)和C组(针刺+耳穴贴压),B组与C组疗效相当。A组疗效主要分布于痊愈与显效,B组和C组疗效主要分布于有效。(7)血清总IgE含量变化:治疗后三组均可降低血清总IgE含量(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降低总IgE情况相当。(8)复发率:三组第12周末复发率分别为A组9.39%,B组13.33%和C组1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组随访期复发情况一致。(9)安全性分析:针刺治疗未引起不良反应,自血疗法、刺络拔罐和耳穴贴压治疗可引起轻度瘀肿、瘀斑、表皮破损和疼痛等不良反应,均不需作特殊处理可消退。结论:1.采用文献计量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医籍与现代医学文献,提示现代应用不同刺法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对古代的传承和发展,治疗方面更注重辨证论治与丰富腧穴治疗技术。常用干预措施为针刺+自血疗法、针刺+刺络拔罐和针刺+耳穴贴压,常见证型为血虚风燥型,优化方案中针刺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的曲池、血海等为主穴共奏养血祛风的功效,起效机制常依据血清总IgE含量变化进行探讨。2.采用优化方案的三种不同针刺综合疗法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疗法,均可改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风团与瘙痒等主要症状,可提高社交、学习、劳动等相关的生活质量水平,能降低慢性荨麻疹的风团大小、频率、持续时间等的分级程度,—定程度上降低血清总IgE含量;第12周末复发率均低于20%。安全性等级均属于第二级,提示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安全,治疗期间可有轻度不良反应,但不需作任何特殊处理且不影响后续的治疗。3.采用优化方案的针刺+自血疗法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的特点,在改善症状和分级程度方面,A组(针刺+自血疗法)优于C组(针刺+耳穴贴压),第4周末A组(针刺+自血疗法)总效率可达90%%,均高于B组(针刺+刺络拔罐)和C组(针刺+耳穴贴压),提示针刺结合自血疗法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优势针刺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叶枫[8](2016)在《禤国维教授荨麻疹辨证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榻国维教授治疗荨麻疹的成功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及回顾,总结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经验,探讨其中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对荨麻疹的认识,探索出一种治疗效果明显、持久、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并巩固临床疗效,减少本病复发,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查询2014年1月-12月榻国维教授诊治的荨麻疹患者的信息;通过预留的联系方式进行电话随访,根据相关标准,筛选出治疗痊愈、未再复发的患者纳入研究。收集纳入病例的门诊病历资料,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分析,挖掘有临床意义的数据结果,总结禤国维教授治疗荨麻疹的辨证用药规律及经验。成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病例111例,均为慢性荨麻疹病例。收录口服中药饮片处方645张,涉及药物108种。使用频次最高的三类药分别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12味药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紫苏叶、防风、甘草、徐长卿、蝉蜕、地肤子、生地黄、苦参、白鲜皮、白术、北沙参、黄芪。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得到常用药对组合17组,配伍以解表、祛风、补气、祛湿药物为主。通过新方分析得到新方组合9方。结论:榻国维教授治疗以卫气不固、风邪客表为主要病因的慢性荨麻疹病人,治法以解表祛风、补气祛湿为主,兼清热、散寒、透疹等,选药多用紫苏叶、防风、甘草、徐长卿、蝉蜕、地肤子、生地黄、苦参、白鲜皮、白术、北沙参、黄芪等。
陈瑞,晏洪波[9](2016)在《中医治疗胆碱能荨麻疹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西医治疗胆碱能荨麻疹方法有限,而通过中药内服、中西医结合、中药注射、针灸等方法治疗Ch U具有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中医治疗该病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缺乏支持组方用药的药理依据,而且并非皆能药到病除。需要未来利用现代医学知识分析中医,在单味药基础上研究组方用药的药理意义,从而利用中医各种方法治疗疾病。
李玲玲[10](2014)在《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探讨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3例,口服养血疏肝汤、盐酸左西替利嗪并配合耳穴压豆,对照组30例,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瘙痒、皮损、伴发全身症状的积分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7.58%,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痊愈率26.67%,总有效率80.00%。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积分均有下降,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加味桂枝汤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味桂枝汤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曲池、血海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LCγ/DAG/PK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抗卵白蛋白血清制备 |
2.2 模型建立与分组 |
2.3 实验干预措施 |
2.4 动物取材 |
3 指标检测 |
3.1 直尺测量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蓝斑直径 |
3.2 比色法检测大鼠背部皮肤伊文斯蓝渗出量 |
3.3 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 |
3.4 ELISA法检测血清IgE、组胺含量 |
3.5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组织中PLCγ、DAG、PKC蛋白表达水平 |
4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皮肤表面蓝斑直径变化情况 |
2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皮肤内侧伊文斯蓝渗出量变化情况 |
3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过敏区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 |
4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过敏区域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变化情况 |
5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PKC蛋白表达表达情况 |
5.1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蛋白表达情况 |
5.2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DAG蛋白表达情况 |
5.3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KC蛋白表达情况 |
讨论 |
1 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
1.1 疾病释名 |
1.2 病因病机 |
2 西医对荨麻疹发病机制的认识 |
2.1 IgE介导的荨麻疹发病机制 |
2.2 非IgE介导的荨麻疹发病机制 |
3 荨麻疹动物模型 |
3.1 实验动物选择 |
3.2 造模方法选择 |
4 针刺对荨麻疹大鼠模型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
5 针刺对荨麻疹模型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变化的影响 |
6 针刺对荨麻疹大鼠模型皮肤组织中PLCγ、DAG、PKC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针刺选穴与荨麻疹机制相关性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消风散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纳入情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2.1 性别资料比较 |
2.2 年龄资料比较 |
2.3 病程资料比较 |
3 治疗结果比较 |
3.1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2 症状体征分比较 |
3.3 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比较 |
3.4 血清总IgE水平比较 |
3.5 血清IL-4 水平比较 |
3.6 血清IL-31 水平比较 |
3.7 临床疗效比较 |
3.8 病情复发情况比较 |
3.9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慢性荨麻疹与IgE、IL-4、IL-31 的关联性分析 |
3 本研究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 穴位埋线的作用机制及选穴依据 |
5 结果分析 |
5.1 临床疗效分析 |
5.2 中医证候评分分析 |
5.3 症状体征评分分析 |
5.4 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分析 |
5.5 血清总Ig E水平分析 |
5.6 血清IL-4 水平分析 |
5.7 血清IL-31 水平分析 |
5.8 病情复发率分析 |
5.9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
6 特色与优势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情况 |
致谢 |
(3)桂枝汤加石膏方加减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 |
1.2.2 西医诊断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对照组 |
2.2.2 治疗组 |
2.2.3 用药注意事项 |
2.2.4 生活注意事项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一般资料 |
2.3.2 皮损评分标准 |
2.3.3 疗效评分标准 |
2.3.4 安全性观察 |
2.3.5 复发率观察 |
2.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1.3 病程比较 |
2 疗效分析 |
2.1 病例脱落、剔除及依从性结果 |
2.2 治疗前症状比较 |
2.3 治疗后症状比较 |
2.4 两组有效率比较 |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 |
3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认识 |
2 中医认识 |
3 组方思路 |
4 桂枝汤加石膏方的认识 |
4.1 方解 |
4.2 现代药理研究 |
5 氯雷他定片的选用 |
6 对本研究的探讨 |
6.1 临床疗效分析 |
6.1.1 组内比较 |
6.1.2 组间比较 |
6.2 安全性分析 |
6.3 复发率分析 |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 |
(4)董氏奇穴温阳针法治疗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变异性鼻炎的认识 |
一、病因学研究 |
二、临床症状 |
三、现代医学对变异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
四、现代医学对变异性鼻炎的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变异性鼻炎的认识 |
一、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分型 |
四、治疗原则 |
五、中医治疗方法 |
第三节 董氏奇穴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案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前一般资料的基线分析 |
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董氏奇穴 |
第二节 董氏奇穴与传统经穴的相同与差异 |
第三节 选穴依据 |
第四节 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桂枝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桂枝汤化学成分研究 |
1.1 单味药材化学成分 |
1.1.1 桂枝 |
1.1.2 甘草 |
1.1.3 白芍 |
1.1.4 生姜 |
1.1.5 大枣 |
1.2 全方化学成分 |
1.2.1 有效部位A |
1.2.2 全方 |
2 桂枝汤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1 对汗腺分泌的作用 |
2.2 对体温的作用 |
2.3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
2.4 对胃肠蠕动的作用 |
2.5 对血压的作用 |
2.6 抗炎、抗菌、抗病毒、镇痛、镇静 |
2.7 降血糖 |
2.8 其他药理作用机制 |
3 桂枝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3.1 传统临床应用 |
3.2 现代临床应用 |
3.2.1内科疾病 |
3.2.2 外科疾病 |
3.2.3 妇科疾病 |
3.2.4 儿科疾病 |
3.2.5 其他科疾病 |
4 总结与展望 |
(6)桂枝汤对照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2. 排除标准 |
3.检索策略 |
4.资料提取 |
5.偏倚分析 |
6.统计学方法 |
6.1异质性检验 |
6.2 Meta分析 |
6.3敏感性分析 |
结果 |
1.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疾病诊断标准 |
2.4 基线情况分析 |
2.5 干预措施 |
2.6 结局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3. 偏倚情况分析 |
4. 异质性检验 |
5. 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
6. 发表偏倚分析 |
7. 敏感性分析 |
8. 不良反应 |
9. 随访情况 |
讨论 |
(7)三种针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化方案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研究 |
1.1.1 概述 |
1.1.2 流行病学 |
1.1.3 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 |
1.1.4 临床表现 |
1.1.5 诊断分类标准 |
1.1.6 治疗 |
1.1.7 结语 |
1.2 综述二 中医药对慢性荨麻疹的研究 |
1.2.1 病名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辨证分型 |
1.2.4 治疗 |
1.2.5 结语 |
第二部分 优化方案 |
2.1 不同刺法灸法治疗荨麻疹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1 研究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1.4 小结 |
2.2 不同刺法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
2.2.1 文献计量数据来源与方法 |
2.2.2 文献计量结果 |
2.2.3 数据挖掘数据来源与方法 |
2.2.4 数据挖掘结果 |
2.2.5 讨论 |
2.2.6 优化方案总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诊断标准 |
3.2.3 纳入/排除标准 |
3.2.4 病例的剔除与脱落 |
3.2.5 试验流程图 |
3.2.6 样本量 |
3.2.7 随机方法 |
3.2.8 对照 |
3.2.9 盲法 |
3.2.10 分组情况 |
3.2.11 干预措施 |
3.3 疗效评价 |
3.3.1 疗效评价指标 |
3.3.2 评价时点 |
3.4 实验室观察指标 |
3.5 不良事件/反应的处理与分析 |
3.6 统计分析 |
3.7 研究结果 |
3.7.1 试验完成情况 |
3.7.2 基线分析 |
3.7.3 评价指标结果 |
3.7.4 安全性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本课题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
4.1.1 病种选择 |
4.1.2 证型的选择 |
4.1.3 干预措施的选择 |
4.1.4 治疗方案选择 |
4.2 优化临床治疗方案的思路 |
4.2.1 基于古代与现代文献的信息挖掘 |
4.2.2 基于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 |
4.2.3 基于系统评价筛选干预措施 |
4.2.4 基于临床研究的结果分析 |
4.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3.1 UAS量表 |
4.3.2 DLQI量表 |
4.3.3 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 |
4.3.4 针刺结合自血疗法是优势综合疗法 |
4.3.5 血清总IgE与CU的关系 |
4.4 安全性分析 |
4.5 刺络拔罐可用于久病入络的虚证疾病 |
4.6 本研究起效机制探讨 |
4.6.1 穴位 |
4.6.2 针刺 |
4.6.3 自血疗法 |
4.6.4 刺络拔罐 |
4.6.5 耳穴贴压 |
4.7 同类型研究比较 |
4.8 创新点 |
4.8.1 结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证型进行数据挖掘 |
4.8.2 形成安全、有效、可靠的优化方案 |
4.9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禤国维教授荨麻疹辨证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荨麻疹的研究概况 |
1.1.1 历代文献对荨麻疹的主要论述 |
1.1.2 现代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
1.1.2.1 近现代名老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
1.1.2.2 近年来中医对荨麻疹认识的进展 |
1.1.2.2.1 内治法方面 |
1.1.2.2.2 外治法方面 |
1.2 荨麻疹的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1.2.1 荨麻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2 临床表现及分类 |
1.2.3 治疗 |
1.2.3.1 抗组胺类 |
1.2.3.2 维生素类 |
1.2.3.3 三环类抗抑郁药 |
1.2.3.4 普鲁卡因 |
1.2.3.5 调节免疫类药物 |
1.2.3.6 组胺球蛋白 |
1.2.3.7 抗幽门螺杆菌 |
1.2.3.8 拟交感神经药物 |
1.2.3.9 糖皮质激素 |
1.2.3.10 脱敏治疗 |
1.2.3.11 奥马珠单抗 |
1.3 浅述榻国维教授之学术思想与经验 |
1.3.1 平调阴阳、治病之宗 |
1.3.2 补肾法 |
1.3.3 解毒法 |
1.3.4 外治法 |
1.3.5 地方草药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西医诊断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疗效判定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4 结果 |
2.4.1 一般资料 |
2.4.2 中医辨证分型 |
2.4.3 用药规律 |
2.4.3.1 药物基本信息统计 |
2.4.3.2 用药频次统计 |
2.4.3.3 药物用量频次统计 |
2.4.3.4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2.4.3.5 新方分析 |
2.5 分析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9)中医治疗胆碱能荨麻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内服治疗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 中药注射治疗 |
4 针灸治疗 |
5 结语 |
(10)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一般资料 |
二、 诊断标准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五、 病例剔除标准 |
六、 治疗方法 |
(一) 药物及用药 |
(二) 观察方法及疗程 |
七、 观察指标 |
(一) 疗效观察指标 |
(二) 生活质量观察 |
(三)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观察 |
八、 疗效评定 |
(一) 疗效评定标准 |
(二) 疗效评定方法 |
九、 统计方法 |
十、 结果 |
(一)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综合积分比较 |
(二)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三) 治愈病例随访结果 |
(四) 不良反应 |
(五)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讨论 |
一、 祖国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 |
(一) 病名的认识 |
(二) 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治疗 |
二、 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 |
(一) 临床分型 |
(二) 病因及发病机理 |
(三) 治疗 |
三、 方药分析 |
(一) 立法依据 |
(二) 方药组成 |
(三) 组方分析 |
四、 耳穴分析 |
(一) 取穴 |
(二) 取穴依据 |
五、 研究结果分析 |
(一)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二) 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分析 |
六、 作用机理探讨 |
(一) 中药现代药理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
(二) 耳穴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加味桂枝汤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曲池、血海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LCγ/DAG/PK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彭思琦.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消风散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证的临床研究[D]. 李泓莹.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桂枝汤加石膏方加减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D]. 冀燕银.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董氏奇穴温阳针法治疗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韦国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桂枝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袁海建,李卫,金建明,陈靖靖,姜俊,王卉,贾晓斌,封亮. 中国中药杂志, 2017(23)
- [6]桂枝汤对照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系统评价[J]. 陆艾阳子,周祎然,高卉,宋俊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7)
- [7]三种针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化方案和临床研究[D]. 梁玉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禤国维教授荨麻疹辨证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D]. 叶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9]中医治疗胆碱能荨麻疹研究进展[J]. 陈瑞,晏洪波. 河南中医, 2016(02)
- [10]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D]. 李玲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标签:荨麻疹论文; 胆碱能性荨麻疹论文; 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论文; 桂枝汤论文; 鼻炎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