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秸秆养畜是宣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杜月红,陈强强,崔秀娟,吴茜,赵荣芳[1](2021)在《甘肃中部旱农耕作区秸秆饲料供求平衡及畜牧业发展潜力: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秸秆饲料化利用对于促进"粮改饲"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实现藏粮于草解决人畜争地以及构建大食物安全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运用草谷比法与能量转化理论估算安定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秸秆饲料化节粮潜力。在此基础上,设计种植结构调整(A)和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提升(B)两种情景8种方案,对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宗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秸秆资源总量为487.03×104 t;草食家畜存栏量为1 132.61×104 AUM,秸秆饲料的需求量为744.12×104 t,秸秆饲料化量为177.05×104 t,秸秆饲料供需缺口巨大。2)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作物秸秆节粮潜力分别为28.85×104、57.21×104、118.17×104 t。3)以2018年实际存栏量14.28×104 AUM为基准,对比各情景方案组合,Ah+Bh方案下的秸秆载畜潜力高达28.69×104 AUM,经济效益达30 211.37×104 CNY,为最优方案;最劣方案Al的载畜发展潜力为4.42×104 AUM,经济效益为4 655.03×104 CNY,较最优方案相差24.27×104AUM,经济效益相差25 556.34×104 CNY。总体而言,A、B组合方案下的载畜潜力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单一方案的潜力,草畜一体化发展不失为旱作农区可推广的有效发展模式。
陆夏媚[2](2021)在《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上思县是广西主要的玉米和甘蔗种植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多,营养价值较高,当地养牛历史悠久,养牛氛围良好。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喂养肉牛,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思县水稻、玉米、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和肉牛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截止2020年底,该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年可收集利用量为17.80万吨,饲料化利用率18.43%,所辖8个乡镇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县建立有1个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点并已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该县拥有肉牛养殖场(户)11309个,全年肉牛存栏量为3.24万头,出栏量为1.15万头,所辖8个乡镇均有发展肉牛养殖。目前,该县肉牛养殖模式中,农户散养模式占主体地位,秸秆饲料化的方式通常为农户采用到田地收集新鲜秸秆直接喂食或晒干切短后方式喂养肉牛,少数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建有小型青贮池。该县肉牛产业链结构主要表现为活牛经个体屠宰户屠宰后以热鲜肉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的形式。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二是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本文结合上思县养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二是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三是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毕于运,高春雨,王红彦,王萍,王亚静[3](2019)在《我国农作物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现状与策略》文中指出[目的]对全国秸秆堆沤肥料化利用量、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农户秸秆直接燃用量、秸秆新型产业化利用量进行系统估算,并结合问题分析和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水平的策略,以期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全国"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终期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全国秸秆离田利用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1) 2015年,全国秸秆离田利用总量为3. 46亿t,占全国秸秆已利用量的47. 99%;(2)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1. 69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48. 84%;(3)全国秸秆堆肥利用量约为1 400万t,其中工厂化堆肥利用秸秆量约为400万t;(4)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约为2 000万~2 400万t,农户直接燃用秸秆量约为0. 85亿t;(5)全国秸秆新能源、工厂化堆肥、原料化等新型产业利用量约为0. 48亿~0. 52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12. 24%~13. 37%。[结论]未来,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应建立新型的农牧结合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打造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产业化体系,并努力提高秸秆打包离田机械作业质量和秸秆新型产业高值化利用水平。
刘森挥[4](2019)在《我国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牛肉需求增长对牛肉供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牛肉需求不断增加,牛肉价格的持续上升反映了牛肉供需矛盾的严重性。缓解牛肉供需矛盾是主要通过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扩大肉牛养殖数量实现产量增长,还是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实现牛肉产量增长?国家已经明确了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显然,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肉牛产业未来发展模式。肉牛养殖是肉牛整个产业的重要阶段,较长的养殖时间容易使技术进步和管理实践发生改变,因此是肉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重要突破口。我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如何?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在哪?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我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这些问题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也是肉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必须回答的问题。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关于肉牛成本收益的统计,分析我国肉牛养殖的投入产出构成以及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积累的、全国肉牛养殖调查面板数据(2014-2018),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测算了每个肉牛养殖主体肉牛产量增长的源泉,进而测算评估了我国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其次,对比不同肉牛养殖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再次,根据养殖主体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和每个主体的内外部条件,研究了我国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2015年-2018年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别为-0.28%、0.92%、-1.88%、3.41%,平均为0.54%,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不同主体之间差异较大,最小值为-154.35%,最大值为91.18%。西南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值在所有产区中最高,达到4.51%。年均出栏量在20-99头的养殖主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达到1.25%,出栏规模在1-19头的养殖主体TFP增长率最低,仅为-0.76%。(2)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养殖主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技术进步对养殖主体样本期内TFP的提升作用微弱,但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由于存在剧烈的震荡,规模效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TFP的增长。(3)我国肉牛养殖目前仍处于高度粗放式的养殖方式,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4.99%,而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在样本期内均值仅为15.01%。在产区差异方面,所有产区中东北产区与中原产区的TFP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26.40%、21.78%,而西北产区与非优势产区较低,仅为11.64%、8.87%。这与不同产区肉牛主要采取集中育肥或是放牧型饲养方式有关。在规模差异方面,样本期内年均出栏量在1-19头、20-99头的养殖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明显低于100-299头以及300头以上养殖主体的TFP贡献率。(4)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涵盖技术推广、金融支持、组织化经营以及养殖主体的个人素质等方面,其中,养殖主体参与技术培训、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加入合作社、与现代企业签订契约以及养殖主体受教育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养殖主体老龄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5)基于技术培训、获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组织化经营能够促进养殖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本文进一步分析养殖主体参与技术培训、贷款可获性、组织化经营的影响因素,从而识别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发现:(1)技术培训内容与养殖主体需求是否匹配、养牛收入、风险偏好、所养殖肉牛每百头的成活率对养殖主体参与技术培训行为有正向影响,而养殖主体年龄、是否村干部等因素对其参与技术培训行为影响不大。(2)养殖主体家庭禀赋特征及生产经营能力对其信贷可获性存在显着影响。其中,家庭劳动力人数与贷款可获性呈正相关;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工性收入或养牛收入的养殖主体更容易获得贷款;享受信贷补贴政策与购买了养牛保险的养殖主体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3)养殖主体是否为村干部、受教育年限、生产规模、肉牛市场价格、合作组织能够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否提供销售服务与养殖主体是否参与组织化经营呈正相关。而养殖主体年龄、养殖经验与养殖主体是否参与组织化经营呈负相关性。(4)对上述三方面结论进行总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非可完全依赖养殖主体的自身努力来实现,政府在服务配给、补贴政策支持及产业组织在技术指导及产后销售上所提供的帮助,对养殖主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得出以下几点提升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1)引导肉牛养殖的适度规模化,提高肉牛产业化水平;(2)进一步加强先进技术的普及,投入更多的资金对农业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优化肉牛养殖技术推广方法,重视养殖主体对新技术的修正过程;征求养殖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困难,有针对性的提供技术培训服务。(3)鼓励金融机构改革农牧业贷款抵押和企业资信评价体系,加大对农牧业生产者的贷款支持;建立金融联结配套的制度,有效解决养殖主体借贷信息不对称问题。(4)提高养殖主体组织化程度,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引导养殖主体自发组成合作社,激发养殖主体内在的积极性;鼓励养殖主体与现代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强调对肉牛养殖主体提供技术、收购销售等服务的重要性。(5)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肉牛养殖主体受教育水平;加大肉牛养殖补贴力度,建立疫病风险补偿机制,推广肉牛养殖保险,保证养殖主体收入。
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草食动物与草业分会[5](2016)在《促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秸秆饲料化的意义1、秸秆资源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秸秆两大类,前者包括麦秸、稻秸、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后者包括棉花秆、芦苇秆、麻秆、芝麻秆、油菜秆、豆秸、葵花秆等。此外,农作物加工后的剩余物,比如稻壳、花生壳、油菜壳和甘蔗渣等,也属于秸秆范畴。农作物秸秆主要组成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一些灰分杂质,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重
蒋得元,舒辉[6](2014)在《秸秆利用是宣汉县牛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中研究说明宣汉县是一个超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通过确立"突破性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的思路,制定了人平半头牛的目标,大力开展秸秆技术处理养牛,既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又实现了畜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邓玉娟[7](2014)在《做好秸秆养畜示范推广 壮大畜牧产业经济》文中研究表明"秸秆养畜"即是秸秆经处理后加配饲料喂养反刍家畜生产的活动。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其数量极大,分布范围广,多数被废弃或禁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秸秆经一系列的科学处理,可提高其消化率提高,改善适口性,采食量明显增加,可作为饲喂反刍家畜的基础饲料。"秸秆养畜"推动草食家畜高速发展,直接带动屠宰、加工、运销等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城乡就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大力发展为大力发展"秸秆养畜",也是
于康震[8](2013)在《发挥秸秆养畜多功能性 推动牛羊增产农民增收》文中提出目前,全国牛羊肉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部分民族地区市场供应偏紧,必须下大力气推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确保牛羊肉基本自给。牛羊养殖消耗大量饲草料,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推广秸秆养畜模式,是基于我国资源特点的现实选择。一、坚定不移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畜牧业要在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
朱国奉,薛毫祥[9](2013)在《区域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实证研究——以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为例》文中提出阐述了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具体做法、成功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选择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分析了不同畜牧业生产模式下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窦炳军,刘晓旺,杨丹[10](2013)在《秸秆养畜 推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畜牧业生产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节粮型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也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和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农副产品饲料,减少畜牧业生产对粮食的依赖是实施该项战略的突破口。其中,秸秆养畜,即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加工、青贮、微贮、氨化等饲用处理,用以养殖草食动物,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保护草原、恢复生态,又能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随着
二、秸秆养畜是宣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秸秆养畜是宣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秸秆 |
2.1.2 秸秆饲料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秸秆综合利用理论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3.1 上思县基本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
3.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3.2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
3.2.1 上思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
3.2.2 上思县养牛业发展情况 |
第四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 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 |
4.1.1 秸秆饲料技术推广不足 |
4.1.2 种植条件和养殖方式的制约 |
4.1.3 收集储运加工体系不健全 |
4.2 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 |
4.2.1 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 |
4.2.2 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4.3 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 |
4.3.1 种养分离较明显 |
4.3.2 缺乏屠宰深加工企业 |
4.4 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推进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应用的对策 |
5.1 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
5.1.1 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
5.1.2 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 |
5.2 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 |
5.2.1 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 |
5.2.2 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 |
5.3 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 |
5.3.1 打造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 |
5.3.2 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 |
5.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5.4.1 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 |
5.4.2 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 |
5.4.3 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农作物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现状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构成 |
2 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现状 |
2.1 秸秆堆肥利用量与秸秆离田利用总量 |
2.1.1 秸秆堆肥利用量 |
2.1.1. 1 我国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情况 |
2.1.1. 2 全国有机肥企业堆肥利用秸秆量 |
2.1.1. 3 全国有机肥生产利用秸秆总量 |
2.1.2 全国秸秆离田利用总量 |
2.2 秸秆养畜项目与秸秆饲料化利用量 |
2.3 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与农户直接燃用量 |
2.3.1 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 |
2.3.1. 1 秸秆“四化”利用秸秆量 |
2.3.1. 2 农林生物质发电利用秸秆量 |
2.3.1. 3 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 |
2.3.2 农户直接燃用秸秆量 |
2.4 秸秆离田新型产业化利用量 |
3 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策略 |
3.1 建立新型的农牧结合制度 |
3.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 |
3.3 努力提高秸秆打包离田机械作业质量 |
3.4 建立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产业化体系 |
3.5 努力提高秸秆新型产业高值化利用水平 |
(4)我国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我国肉牛养殖业发展与投入产出变动 |
3.1 我国肉牛养殖业历史变迁与区域布局 |
3.2 我国肉牛养殖业投入产出变动与区域差异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4.1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与测度原理 |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4.3 我国肉牛养殖主体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 |
4.4 我国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4.5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结果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肉牛养殖生产方式评价 |
5.1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生产方式评价的理论分析 |
5.2 我国肉牛养殖业生产方式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6.2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6.3 被解释变量与关注解释变量的交叉统计分析 |
6.4 实证结果分析及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研究 |
7.1 养殖主体参与技术培训的影响因素 |
7.2 养殖主体信贷可获性的影响因素 |
7.3 养殖主体组织化经营的影响因素 |
7.4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做好秸秆养畜示范推广 壮大畜牧产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 秸秆养畜存在的问题 |
1.1 加工处理条件落后 |
1.2 技术集成配套不完善 |
1.3 市场化发展不充分 |
1.4 产业化发展不足 |
2 做好秸秆养畜建议 |
2.1 加强组织领导, 重视“秸秆养畜” |
2.2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秸秆养畜”认识 |
2.3 搞好技术培训, 为秸秆养畜提供技术支撑 |
2.4 创新产业模式, 培育市场主体 |
2.5 依靠科技, 提升秸秆品质 |
2.6 加强示范引导, 完善扶持政策 |
2.7 做好典型培育, 以点带面 |
(8)发挥秸秆养畜多功能性 推动牛羊增产农民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定不移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
二、大力推进秸秆养畜, 促进牛羊产业发展 |
(9)区域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实证研究——以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理论 |
1.1 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论基础 |
1.1.1 循环经济理论 |
1.1.2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1.1.3 畜牧业生态学理论 |
1.1.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1.5 系统工程学理论 |
1.2 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理论 |
1.2.1 基本内涵 |
1.2.2 基本原则 |
2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 |
2.1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组织与实施概况 |
2.2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产生效益 |
2.2.1 有机组合多个产业, 生产经营集约化 |
2.2.2 资源利用合理, 增值效果明显 |
2.2.3 物质相互循环转化, 多级综合利用 |
2.2.4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与卫生条件 |
2.3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成功经验 |
2.3.1 用资源循环利用理论防治畜牧业污染 |
2.3.2 用循环经济理论引导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 |
2.3.2.1 切实转变畜牧业经济发展理念, 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
2.3.2.2 极力打造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框架 |
2.3.2.3 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培育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载体 |
2.4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 |
2.4.1 探讨沼液和沼渣循环利用方式 |
2.4.2 多层面综合研究畜牧业资源链 |
2.4.3 生物质资源技术开发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发展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重大意义 |
3.2 开展前期研究, 制定总体规划 |
3.3 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实施重点示范工程 |
(10)秸秆养畜 推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秸秆青贮制作工艺 |
1. 适时收割, 快速运达。 |
2. 切碎。玉米秸秆养牛切割长度一般要求2~3厘米, 长了不易踩实, 短了不利于家畜反刍消化。 |
3. 及时装填。 |
4. 严密封存。 |
5. 青贮方法。 |
二、秸秆微贮制作工艺 |
1. 秸秆制备。 |
2. 发酵容器选择。水泥池、窖、缸、塑料袋、塑料桶等均可。 |
3. 配方。 |
4. 微贮方法。 |
三、秸秆黄贮制作工艺 |
1. 秸秆准备。先将黄秸秆用RC500型 (或 |
2. 菌液的配制。 |
3. 加菌打捆、包膜。 |
4. 控制水分和存放。 |
四、秸秆处理优势 |
1.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物质。 |
2. 适口性好, 消化率高。 |
3. 调剂青饲料供应的不平衡。 |
4. 可净化饲料, 保护环境。 |
五、秸秆养畜的巨大作用 |
1. 种养结合,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2. 保障动物性食品供给, 降低粮食供给压 |
3. 治理秸秆焚烧, 保护环境。 |
4. 促进农民增收。 |
六、秸秆养畜当前存在的问题 |
1. 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低。全国大部分地区秸 |
2. 秸秆饲料化利用方式落后。 |
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七、秸秆养畜发展措施建议 |
1. 建立科学的秸秆利用模式。 |
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3. 大力推进种养结合。 |
四、秸秆养畜是宣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中部旱农耕作区秸秆饲料供求平衡及畜牧业发展潜力: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J]. 杜月红,陈强强,崔秀娟,吴茜,赵荣芳. 草业科学, 2021(08)
- [2]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D]. 陆夏媚. 广西大学, 2021(12)
- [3]我国农作物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现状与策略[J]. 毕于运,高春雨,王红彦,王萍,王亚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9)
- [4]我国肉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提升路径研究[D]. 刘森挥.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促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对策建议[A]. 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草食动物与草业分会. 南方农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技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食草动物与草业分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材料汇编, 2016
- [6]秸秆利用是宣汉县牛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A]. 蒋得元,舒辉. 第九届(2014)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4
- [7]做好秸秆养畜示范推广 壮大畜牧产业经济[J]. 邓玉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10)
- [8]发挥秸秆养畜多功能性 推动牛羊增产农民增收[J]. 于康震. 中国畜牧业, 2013(18)
- [9]区域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实证研究——以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为例[J]. 朱国奉,薛毫祥.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4)
- [10]秸秆养畜 推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J]. 窦炳军,刘晓旺,杨丹. 中国畜牧业,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