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与急性心肌梗死(论文文献综述)
孔涵[1](2021)在《基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探讨针刺综合疗法改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所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及其它临床情况的数据分析,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信息分布特征基础上,探讨其与肢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针刺综合疗法改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1以从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脑病康复科、综合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症状改善情况等方面着手分析,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人群的临床信息分布特征。2从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着手,分析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从性别、年龄、病程、疗程、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着手,分析针刺综合疗法对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程度、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875例,457例患者年龄低于65岁(52.2%),最小26岁,最大92岁,中位年龄64岁,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中位年龄低于女性。多数肌力在3级及以上。75例静脉溶栓(8.6%),7例动脉取栓较少(0.8%)。部分存在感染情况(13.8%,121例),以肺部感染(8.1%,71例)居多。262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9.9%),87例患者存在胃肠功能紊乱(9.9%),81例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9.3%)。中医证型以阴虚风动证分布最广(54.5%,477例),其次为风痰阻络证(20%,175例),再次为气虚血瘀证(18.6%,163例),肝阳暴亢证(6.3%,55例)与痰热腑实证(0.6%,5例)分布较少。2危险因素:约49.7%患者既往吸烟史(435例),约39.5%患者饮酒史(346例)。既往病史中既往高血压者最多(77.8%,681例),其次为冠心病(36.9%,323例),房颤(4.5%,39例)与心肌梗死(4.1%,36例)患病率低。家族史中约58.9%患者无相关家族史(515例),存在家族史的患者中以高血压家族史(22%,192例)占比最大,其次为糖尿病家族史(17.7%,155)例、脑血管病家族史(15.8%,139例)、冠心病家族史(2.9%,26例)。3实验室指标:70%以上患者Hb A1c≥7%(630例),其中Hb A1c≥8%者占比40%以上(374例),约80.9%存在血脂异常(708例);约11.8%存在肝功能异常(103例);约29.1%存在肾功能异常(255例);约2.9%存在血小板数偏低(25例),约5.5%存在血小板数偏高(48例),总血小板数异常率约8.4%;约39.7%存在D-二聚体升高(347例);约32.3%存在纤维蛋白原异常(283例);约5.5%存在APTT异常(48例);约10.1%存在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88例)。4治疗情况:纳入患者上肢及下肢肌力在3级及以上者居多,约29.5%得到有效改善。多数患者病程及疗程在28天以内。住院天数最长90天,其中男性最长75天,女性最长90天。药物使用情况:治疗过程中约91.3%的患者使用调脂药(799例),约62.1%的患者使用降压药(543例),约86.2%的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754例),约32.1%的患者使用胰岛素(281例)。抗血小板药物方面,阿司匹林的使用率略高于氯吡格雷,约54.1%使用阿司匹林(473例),约49.1%使用氯吡格雷(430例),约15.5%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136例)。叶酸、甲钴胺的使用率均不足10%。症状改善方面,约67.3%存在语言障碍(589例),改善率27.5%;约35.1%存在吞咽障碍(307例),改善率36.2%;约38.7%存在感觉障碍(339例),改善率56.9%。5上肢功能障碍严重程度:DM患者发生脑梗死,在发病7天以内上肢功能障碍程度较轻。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的DM患者发生脑梗死时所表现出的上肢功能障碍程度较轻。未发现性别、年龄与上肢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6下肢功能障碍严重程度:DM患者发生脑梗死,在发病7天以内下肢功能障碍程度较轻,发病后8-14天下肢功能障碍程度较重。随着年龄增大,发生较重的下肢功能障碍的风险升高。DM患者发生脑梗死时女性比男性更易表现为下肢功能障碍程度较重。未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与下肢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7上肢肌力改善方面:DM患者在脑梗死发病14天以内接受针刺综合疗法更易获得理想疗效。年龄低于65岁的患者接受针刺综合疗法更易获得理想疗效。在控制Hb A1c<7%的DM患者中,脑梗死发病7天以内接受针刺综合疗法更易获得理想疗效;在控制7%≤Hb A1c<8%的DM患者中,脑梗死发病14天以内或者年龄阶段在65岁以下,接受针刺综合疗法更易获得理想疗效。8下肢肌力改善方面:DM患者在脑梗死发病7天以内接受针刺综合疗法更易获得理想疗效。女性或者年龄低于65岁的患者更易获得理想疗效。在控制7%≤Hb A1c<8%的DM患者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在下肢肌力改善方面更易获得理想疗效。9未发现性别、年龄、病程、疗程、糖化血红蛋白与神经功能改善的相关性。结论:1我院2019年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位年龄64岁,男性居多,住院天数最长90天,肌力多在3级及以上,约29.5%得到有效改善。70%以上患者Hb A1c≥7%,其中Hb A1c≥8%者占比42.7%。2患者发病7天以内表现出的上、下肢功能障碍程度较轻,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时所表现出的上肢功能障碍程度较轻,发病后8-14天、高龄及女性患者更易表现为下肢功能障碍程度较重。3早期介入针刺综合疗法或者65岁以下的患者更易获得上、下肢肌力改善的理想疗效。女性患者更易获得下肢肌力改善的理想疗效。在控制Hb A1c<7%的糖尿病患者中,脑梗死发病7天以内更易获得上肢肌力改善理想疗效;在控制7%≤Hb A1c<8%的糖尿病患者中,脑梗死发病14天以内或年龄阶段在65岁以下,更易获得上肢肌力改善理想疗效,女性患者更易获得下肢肌力改善理想疗效。
赵春娇,姜东炬[2](2020)在《以劳累性呃逆为单一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1例》文中提出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劳累性呃逆1个月,加重1 d"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开始间断出现呃逆,症状多于劳累时出现,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等症状,经休息10~20 min症状可缓解,未系统诊治。1 d前开始,症状反复发作,门诊以可疑冠心病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糖尿病病史15年;2015年体检时胃镜示慢性胃炎、胃息肉;无吸烟史。入院
李煜周[3](2020)在《揿针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揿针结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各种脑部疾患所导致的中枢性呃逆,比较与单纯肌注盐酸甲氧氯普胺的疗效差异,通过客观分析揿针结合甲氧氯普胺对中枢性呃逆的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本病的方法,为重症患者寻求操作简便、适用广泛、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武清区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以及脑外科病区就诊的明确诊断为中枢性呃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总共收集100例,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皆50例观察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皆脱落1例,最终实际完成例数为两试验组均49例。在积极对症处理原发病的原则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以患者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注1次/d 3d;观察组则另行揿针埋针治疗,选择穴位为:内关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公孙穴(双侧)、攒竹穴(双侧)、中脘穴,每2-3天更换一次。根据呃逆症候积分评分表观察并记录患者呃逆症状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24小时内快速疗效、综合疗效、2周后随访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客观评价揿针结合甲氧氯普胺对于中枢性呃逆的疗效,探讨其机理并分析此种治疗方法对于重症患者的可行性。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中枢性呃逆均能有效改善其症状,根据统计学分析可知:1.本研究中98例中枢性呃逆的病因主要有脑血管病(56.57%)、颅脑损伤(41.42%)、颅内占位(1.1%)。两组比较年龄与性别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在综合疗效方面,对照组总体有效率达79.60%,总体治愈率为46.94%;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3.88%,总体治愈率为67.35%,经统计学分析P<0.05,综合疗效方面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3.在短期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短期疗效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4.两组对比2周后随访复发率P>0.05,无明显差异。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揿针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中枢性呃逆可明显缓解呃逆的症状,与西药对照组对比,在短期疗效与2周随访复发率方面无优势,在总疗效以及总体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临床值得推广。
方永莉[4](2019)在《五香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痰瘀阻窍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五香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痰瘀阻窍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研究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病因病机与辨证思路,并丰富其治疗的方法。方法:患者选取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病房,分析符合条件并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辩证属痰瘀阻窍气机郁滞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及试验组(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口服五香饮中药汤剂配合麝香0.1g点舌),每组患者30例。观察并通过同期对照及自身对照,评价该方对此型顽固性呃逆的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的呃逆症状均得到改善,并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试验组86.7%的患者可在7天内痊愈,对照组36.7%的患者7天内痊愈;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的第2、5、8天其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均得到改善,并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中胸胁胀满、腹胀、恶心呕吐、嗳气症状改善非常显着(P<0.01);4.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精神、睡眠)均有改善,但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不良事件,大便潜血阳性。6.两组患者在整个临床研究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过重大不良事件,除潜血试验外,其他基础的安全性指标检查也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五香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痰瘀阻窍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较好,可较快控制呃逆、使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明显、提高患者一般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魏俊杰[5](2015)在《脑卒中后呃逆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常表现为呃逆声短而频发,连续不断,不能自止。是由于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所引起,即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而终止,伴发一种特殊的声音[1-2]。呃逆的反射中心位于第三、第四节颈脊髓,受延髓呼吸中枢控制。呃逆的刺激或冲动多自迷走神经或膈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入,由膈神经运动纤维传出。健康儿童和成年人常有短暂性呃逆,一般可自行缓解;但呃逆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6](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刘欣[7](2004)在《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与急性心肌梗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姜海霞[8](2010)在《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探讨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脑血管病变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治疗组选用夹脊电针疗法,取颈3~5夹脊穴,接脉冲电疗仪,正负极左右交叉连接,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6天为一疗程。对照组选用口服西药巴氯芬,5mg/次,日二次。逐渐加量,呃逆停止后,逐渐减量巩固治疗至停药。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不超过15天。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治疗一天起效率、总疗程时长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夹脊电针疗法与巴氯芬的疗效,探讨夹脊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治疗作用。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治疗一天起效率及总疗程时长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毒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发生嗜睡、全身乏力、眩晕及头痛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具有疗效确切、起效快、疗程短、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中风病人的康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呃逆为其治疗范围的一种拓展。
张松[9](2010)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后合并呃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中医综合方案与西医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并发呃逆的临床对比研究,评价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并发呃逆的有效性。对象和方法:将于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因脑血管意外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中医综合治疗组(中风醒脑口服液30ml鼻饲或口服tid,针刺治疗q12h+内科基础治疗)25例,西医对照组(内科基础治疗+氯丙嗪25mg im q12h)25例。疗效判定:呃逆症状积分的增减。对二组病例基线资料进行比较,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的不良反应。利用SPSS15.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二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既往病史积分、伴发症状积分、NIHSS积分、格拉斯哥评分(GCS)、呃逆出现的时间及入组前的呃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2)二组病例治疗1天后呃逆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3天时,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组在改善呃逆症状评分方面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方案组(P<0.01);(4)治疗5天、7天时,中医综合方案组在改善呃逆症状评分方面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方案组(P<0.01);(5)二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方案相对于西医治疗方案,在治疗脑卒中后并发呃逆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中医综合方案是一个方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脑卒中后并发呃逆的最佳方案。
张丽萍,郑丹萍,李楠[10](2010)在《肿瘤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护理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肿瘤顽固性呃逆的发病机制、原因、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治疗此症状的常用方法包括行为干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膈神经阻滞等;呃逆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保证充足睡眠、补充机体营养、防止误吸等护理,可防止意外和误吸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提出肿瘤顽固性呃逆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效果不一,患者个体差异较大,需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结合个体情况治疗,以消除呃逆。
二、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与急性心肌梗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与急性心肌梗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探讨针刺综合疗法改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1 研究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内容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1.5 治疗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方法及目标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观察因素定义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肌力分布情况 |
3.2 年龄、性别、病程及疗程分布情况 |
3.3 其他情况 |
3.4 糖化血红蛋白与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3.5 针刺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
4 研究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以劳累性呃逆为单一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3)揿针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临床资料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
1.5 观察项目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试验方法 |
2.3 意外情况具体处理措施 |
2.4 伦理原则 |
2.5 统计方法 |
3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数据分析 |
讨论 |
1 中枢性呃逆的发病机理 |
1.1 中枢性呃逆的中医发病机理 |
1.2 中枢性呃逆的西医发病机理 |
2 治疗穴位的选择 |
2.1 选穴机理 |
2.2 穴位配伍 |
3 揿针的原理 |
3.1 揿针的中医理论基础 |
3.2 揿针的西医理论基础 |
3.3 揿针治疗的优势 |
4 治疗药物的选择 |
4.1 氯丙嗪 |
4.2 巴氯芬 |
4.3 甲氧氯普胺 |
5 结果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枢性呃逆的中西医研究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五香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痰瘀阻窍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观察对象 |
二、相关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观察对象及样本数量 |
(二)分组方法 |
(三)药物及实验器材制备 |
(四)治疗方法 |
(五)观察项目 |
(六)疗效判定标准 |
(七)统计学方法 |
四、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临床疗效分析 |
五、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于中风病的认识 |
二、中医学对中风后呃逆的认识 |
三、对痰瘀阻窍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探讨 |
四、五香饮组方原理 |
五、五香饮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治疗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5)脑卒中后呃逆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脑卒中后呃逆的发生机制 |
2呃逆的常见病因 |
3呃逆的分类 |
4呃逆对预后的影响 |
5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相关因素 |
6脑卒中后呃逆的治疗 |
(7)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与急性心肌梗死(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8)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呃逆的认识 |
1.1 古代认识 |
1.2 现代中医认识 |
1.3 中风后呃逆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呃逆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呃逆的分类 |
2.3 呃逆的发生机制 |
2.4 呃逆与脑血管病 |
2.5 呃逆的治疗 |
临床观察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操作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项目 |
2.4 疗效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
3. 统计方法 |
4. 数据分析 |
4.1 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对夹脊穴的认识 |
2. 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理论探讨 |
2.1 祖国医学对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理论基础 |
2.2 夹脊穴及夹脊电针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
3. 现代医学对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机理研究 |
4. 电针疗法的作用 |
5. 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观察 |
6. 个人体会 |
7. 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中文详细摘要 |
(9)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后合并呃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并发呃逆的临床研究方案 |
一、临床资料 |
1. 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1 脑卒中诊断标准 |
1.1.2 脑卒中后呃逆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病例脱落标准 |
2.4 中止研究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 治疗方案 |
1.1 病例分组 |
1.2 治疗方法 |
2. 临床观察指标 |
2.1 疗效评判 |
三、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
1. 统计方法 |
2. 初始资料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情况比较 |
3. 治疗结果统计 |
4. 安全性分析 |
4.1 不良事件列表 |
4.2 不良事件分析 |
5. 讨论 |
5.1 关于中风后合并呃逆的讨论 |
5.2 关于本课题方案及治疗方法的讨论 |
5.3 导师对于本病的认识 |
结论 |
中医学对中风病及呃逆的认识 |
第一节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名及证候论述 |
2.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 |
3 当今学者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呃逆的认识 |
1. 古代文献对中风后呃逆的论述 |
2. 现代中医对中风后呃逆的论述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呃逆的治疗 |
1. 内治法 |
1.1 历代医家对呃逆治疗 |
1.2 现代医家对中风合并呃逆治疗 |
2. 针灸治法 |
2.1 单纯针刺治疗 |
2.2 穴位注射治疗 |
2.3 耳穴治疗 |
2.4 其他疗法 |
3. 外治法 |
4. 综合治疗 |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
1. 需进一步完善临床科研设计 |
2.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
3. 对于研究结果的深入推敲 |
参考文献 |
西医学对脑血管意外后合并呃逆的认识 |
1 呃逆发生的生理机制 |
2 脑血管意外后呃逆发生的病理机制 |
3. 脑血管意外后呃逆发生时间及预后 |
西医学对脑血管意外后合并呃逆的治疗 |
一 基础治疗 |
二 呃逆治疗 |
1. 非药物治疗 |
2. 药物治疗 |
三 问题与展望 |
1. 需进一步完善临床科研设计 |
2.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
3. 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 |
4. 对于研究结果的深入推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 |
(10)肿瘤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呃逆的发病机制 |
2 肿瘤性呃逆的原因 |
3 肿瘤性呃逆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
4 肿瘤性呃逆的治疗 |
4.1 行为干预 |
4.2 药物治疗 |
4.3 中医穴位治疗 |
4.4 外科治疗 |
5 肿瘤顽固性呃逆的护理 |
5.1 加强病情观察, 及时去除诱因 |
5.2 心理护理 |
5.3 保证充足睡眠、补充机体营养、防止误吸 |
5.4 用药及治疗护理 |
四、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与急性心肌梗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探讨针刺综合疗法改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D]. 孔涵.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以劳累性呃逆为单一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1例[J]. 赵春娇,姜东炬. 临床军医杂志, 2020(05)
- [3]揿针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 李煜周.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五香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痰瘀阻窍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 方永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5]脑卒中后呃逆临床研究进展[J]. 魏俊杰. 人民军医, 2015(05)
- [6]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7]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与急性心肌梗死[J]. 刘欣. 中国急救医学, 2004(01)
- [8]夹脊电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研究[D]. 姜海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 [9]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后合并呃逆的临床研究[D]. 张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10]肿瘤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护理进展[J]. 张丽萍,郑丹萍,李楠. 护理学杂志,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