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出刊物特色,促进浙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琳[1](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马少珍[2](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农业研究和三农议题是农业高校学报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紧跟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议题,灵活设置栏目,注重专题策划与高水平机构合作,提高文章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学报改革为背景,对《学报》2008-2017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报》十年间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体现出栏目建设的历时性变化及演变特征;其次,对载文及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报》发展状况;第三,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解析《学报》载文特征;第四,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展现《学报》数字化建设成果;最后,根据《学报》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研究发现:(一)《学报》栏目建设已具有稳定格局,形成了以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经济与管理成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开始专题栏目,根据需求增设特约专稿的栏目设置方式;(二)《学报》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加强了对文章质量的把关,走精品发展路线,实现了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载文量呈下降趋势,但基金论文比、下载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学报》高频作者以校内作者为主,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来源机构以校内学院或研究团队为主,机构合作密度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显示,《学报》能根据学校优势、中央一号文件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紧跟三农发展趋势,但关键词总体聚类效果及研究传承效果不佳。(四)《学报》微信公众号建立时间短、特色不突出;微博尚未开通,高校学报社科类微博建设整体状况堪忧。
余柏青[3](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提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李隽[4](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文中研究指明早期电影尾随第二次工业革命而来,大约于19世纪90年代起源于欧洲,随后不久在中国出现,并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进入了中国的大众娱乐谱系。早期电影既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又为中国的现代性进程提供了必要的传播媒介,从而成为中国审美现代性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早期电影为切入点,将之置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背景中,从现代性的视域下审视中国早期电影是如何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中,在社会情景的剧变中,呈现出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由于电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电影本身,因此本文将不拘囿于电影文本内部的探讨,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生产机制等外部因素也将纳入我们的研究范畴。本文认为,早期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供繁复解读的文本,但对它的充分理解必须建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于20世纪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语境中。这将是本文的逻辑起点。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我们先从“空间维度”着手,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观察、分析、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视角,探讨早期电影是如何作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表征,折射出文化现代性转型的一个侧面。第二章,我们将探析20世纪早期社会的语境下,处于电影观看过程中的主客体复杂的互动机制,以及中国人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机制中自我更新,最终完成了现代中国族群以及作为个体的“现代人”的主体自觉。20世纪早期电影女星们,尤其是她们妙曼的身体也是银屏内外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她们的身体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解放,又遭遇了什么样的禁锢?她们的身体是如何参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在参与过程中,她们的个人意志是如何与民族国家的宏大话语进行“协商”的?以上问题也将纳入本章的探索范畴。第三章,我们将考察早期电影里“声音”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早期电影里“声音”是如何成为构建国家民族概念的符码和工具,并与“白话文”运动、“国片运动”形成合力,使中国发出现代性之声的?早期电影歌曲既有“软性歌曲”这样的靡靡之音又有“左翼歌曲”那样的铿锵之声。这样的区分有何缘由与基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后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失声”的女性因为电影获得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她们能否从银屏内外的男性和封建伦理的规训下挣脱出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些都是本章要探讨的直接目标。第四章,我们将通过早期电影聚焦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无论是政治经济体制还是经济生产方式、科学文化思想,在20世纪早期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在“师夷之长技”和“西学东渐”的浪潮之下,中国踏上了艰难而执着地现代性探索之路。从西方舶来的、于19世纪末期进入中国的电影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必须指出的是,现代审美精神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以“新”为精髓,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因此,我们试图立足于具体的历史语境,通过对早期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审美精神转型的演变轨迹和历史特征。通过以上梳理分析,我们发现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和都市文化浸淫下诞生的全新的通俗娱乐样式和消费样式,早期电影与现代性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传递新的社会观念、表达新的审美体验、引领新的审美潮流。早期电影所承载的审美现代性追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说,在宏观层面始终符合“美的规律”的一维性方向,在微观层面则充分体现了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复杂事实,大致经历了从20年代侧重“人的解放”的维度到30年代逐渐向“民族独立”这个维度滑动的逻辑转折。这也给了我们如何在当代继续推动审美现代性持续发展以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美的规律”为最高标准,坚持审美文化的先进方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推动人的不断完善。
宋雪飞,李凌[5](2017)在《高校学报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文中提出高校学报有别于一般学术性期刊,不仅具有一般期刊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使命,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随着学术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高校学报特有的功能似乎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学报的价值及存在的必要性也因此受到广泛的质疑。在激烈的竞争和有限的生存空间中,关于高校学报的出路问题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讨论。基于学报的资源禀赋,学报可以分为4类,即综合性大学主办的学报、专业性很强的院校学报、行业高校学报以及一些地方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报。在目前的学报管理体制下,高校学报应根据其类型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钱志刚[6](2015)在《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的核心主体,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经过近二、三十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地方大学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转型发展诉求非常强烈。由于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转型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性。本研究主要选择从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维度来分析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支持体系等。本研究实际上是围绕二个中心环节、四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二个中心环节就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诉求是什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在关联是什么;二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为什么要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三是“转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要往哪个方向转,其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什么;四是“怎么转”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支持体系是什么。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厘清思路、拓宽视野;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提供理论参考、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方法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制度文化、运行模式等核心要素的根本性转变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既体现了地方大学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又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选择。否则,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就会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地方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十分吻合的,服务型大学应是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想类型和目标定位所在。第二,地方大学要实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小高低就成了衡量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以及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因而,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成了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吉首大学、宁波大学等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大学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转型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等等。第四,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如,通过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平等、对话、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使地方大学与地方产业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以及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搭建专业就业职业对接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发展等等。第五,地方大学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支持体系作保障,如,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明确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地方大学组织自身必须要构建一种服务型教育体系,它既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通过区域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的构建和运转,促进服务文化的产生、复合组织的出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优化等,进而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刘杨[7](2013)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国际间“硬实力”的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软实力”竞争所替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际未来的基本战略格局。而“软实力”的组成要素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传播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2004年1月,我国提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相继—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体现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是我国“软实力”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与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基本同步,国家在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了出版业“走出去”极大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而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恰恰是为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载体。所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同步发展并不是巧合,而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介入全球化之争的必然要求。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途径选择上,学术期刊可以说是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社科学术期刊的“走出去”一直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重点。鉴于此,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法、考察调研法、专家咨询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讨分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必要性及相关政策;其次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进一步分析总结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具体策略;然后细致分析了影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客观原因;最后从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战略层面及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微观实践战略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发展战略。政治大国形象塑造、文化学术对外传播、学术出版经济运营、出版技术进步升级从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四个层面要求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必须“走出去”,并构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基本动力。同时,不论从国家宏观规划层面还是期刊出版单位具体政策制定及实践层面,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推动着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在全球文化格局建构及“软实力”竞争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通过考察分析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科学术研究领域并发挥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性期刊普遍较综合性期刊“走出去”程度高,由此可见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数量较少,专业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对于世界学术界较感兴趣的、具有中国特有研究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关注度不够。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其“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对“走出去”程度较高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个案研究表明,国家及编辑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力量;立足本土的研究内容是“走出去”的前提条件;学术质量是“走出去”的根本;语言多样化是“走出去”的特色;中外合作出版是“走出去”的有效渠道,但是要注意趋利避害;综合性刊物的专业化转型是“走出去”的必然要求。制约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原因可归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主性较弱;中国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制约;语言障碍。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办刊理念滞后;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编辑出版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差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滞后;科研评价导向偏离。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从宏观规划层面及期刊出版单位从具体实践层面共同推动。分析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宏观战略包括:深化改革战略;重点培育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平台搭建战略。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实践战略包括:期刊定位战略,具体包括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多元化语言出版基础上的加强英文学术期刊建设战略;期刊质量保障战略,具体包括专业化队伍建设战略、多元化组稿战略、专业化审稿战略、规范化体例建设战略、快速出版战略、数字技术应用战略;期刊经营战略,具体包括集团化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战略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提升战略。
佘爱春[8](2011)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国抗战文化史、文学史来说,被誉为“独特的历史现象”的桂林文化城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值得大书特书的所在。作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沿阵地和大后方文坛重镇,桂林文化城既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一个政治、文化“特区”,一个多元政治文化力量的交汇地带和对立性的政治、文学话语的缓冲空间,又是一个抗战文学多元共生、互动共存的文学生态空间,对大后方抗战文学以及中国抗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本文以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桂林被称为“文化城”的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城”的报刊、杂志、文学出版等原始资料的实证考辨与梳理,结合作家的生命文本和创作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考察了报纸、杂志、出版机构等文学生产体制与桂林文化城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揭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成的特殊状况和复杂意味,从整体上呈现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动、丰富、复杂的历史景观,及其在抗战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贡献和地位。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桂林文化城是由多方力量共同合力的结果。除了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优势外,桂系相对开明的政治态度和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和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引导则起到了催化剂和指明方向的作用。作为一个多元政治话语中的文学空间,桂林文化城的文学场始终受到国民党中央、桂系、中共等多元政治力量的制约与影响,而多方力量之间的对抗与制衡又为桂林抗战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桂林抗战文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成为了解抗战时期中国文学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最佳窗口。报纸副刊、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作为桂林抗战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共同建构了桂林文化城绚烂多姿的文学景观,展现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原始风貌;不仅左右了桂林抗战文学的生产,而且有力促进了桂林抗战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而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期刊再到文学出版,既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生产由毛胚状作品到精品佳作再到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也反映了一些作家由无名到出名再到知名的成长历程。报纸及其文艺副刊,作为抗战舆论阵地和文学空间在桂林文化城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共同推进了桂林及大后方抗战文化及文艺运动的繁荣与发展。桂林《救亡日报》作为在中共直接领导下的一份报纸,在桂林文化城崛起时期起到了引领潮头的作用;它始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实践着抗战救亡和文化统战的历史使命,巩固和扩大了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推进和引导了国统区特别是桂林抗战文艺大众化、民族化进程和健康发展。桂林《大公报》作为一份民间报纸,是桂林文化城中后期的舆论重镇和中坚力量;它站在不偏不倚的民间立场,以“文人论政”姿态实践着“文章报国”理想,进一步活跃了桂林文化城的抗战舆论氛围;它对文学艺术性的坚守和多样化的追求,促进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局面的形成。而《广西日报》作为贯穿于桂林文化城始终的报纸,是桂林文化城起落沉浮的最好见证者和亲历者;它既展示了桂系在团结抗战旗帜下不同阶段的政治立场和言论姿态的多变性,又表现出桂系对新文化新文学的倚重、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进行文化抗战的决心。这些报纸及其副刊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展现了桂林文化城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的文学生成图景和桂林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通过对无名作家和文学新人的培植与提携,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培养了后继力量和生力军。桂林抗战文学活动的空前繁荣,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学期刊的兴盛与运作。作为桂林抗战文学主要的言说空间和生存空间,文学期刊不仅较为集中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实绩,为知名作家的新作力作和新作家的成名成长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广阔舞台;而且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抗战文学由空洞的呼喊到凝重的写实、由单一的救亡宣传到抗战现实的多元展现、由短小凝炼到篇长厚实的发展变化轨迹;并引领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潮流。《文艺杂志》作为大型综合性纯文学期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抗战中后期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和对文学本体性追求,提升了抗战文学的艺术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发展方向。《野草》作为大后方最有影响的杂文刊物,继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为桂林文化城及大后方树立了一面战斗的旗帜;不仅开启了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创作热潮,而且拓展了杂文的表现空间和艺术类型,推动了杂文艺术的发展。而《诗创作》和《戏剧春秋》作为桂林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刊物和戏剧刊物,真切地展现了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由短篇(独幕)到长篇(多幕)、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通过对诗歌和戏剧理论的探讨,对建构民族化、现代化的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文学图书出版作为对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文学作品筛选和提纯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浓缩和展示了桂林抗战文学的成就。对桂林文化城文学出版来说,出版丛书和单行本是最普遍的出版方式,而对文化普及的重视和文学经典的推崇是其最显着的特点。文化普及为新文化、新文学培养了一大批读者群和潜在的生力军;而文学精品力作的出版,为抗战文学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给作家的成长和生活带来极大帮助的同时,促进了抗战文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并为桂林抗战文学的经典化和新作家的成名提供了可能。文化供应社作为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机构,以较为激进和贴近现实的出版风格,推进了大众文化普及和抗战文化建设,集中展示了左翼文人的抗战文学实绩,指引和推动了抗战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开明书店作为民营出版机构,以温和、稳健的出版风格和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出版理念,体现了文学出版的精英化倾向和文学本位色彩,推动大后方文化启蒙与普及和新文学的“经典化”。总而言之,作为抗战中国一个独异的文化空间,桂林文化城以较为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空间和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不仅为中国抗战文坛培养一批文学新军和奉献了众多精湛的文学作品,而且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健康发展和抗战文学多样化的生态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任耀飞[9](2011)在《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农业转型是个长期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不过,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与农业相关的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积极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鼓励民间农学会劝农设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注入了近代化因子,提供了诸如制定专项法规、兴办农校、建立试验推广机构等历史与技术发展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开始走上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近代转型之路。同时,此时期的农业转型也为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格局。因此,近代时期的农业转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真正的立足点和起跑线,深化此时期的农业转型研究对探究当今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健全农业现代化科学体系,加快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以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变为主线。首先,依据农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作用,探究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基础与动力。其次,论文围绕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农官体系向农业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传统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揭示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发展路径。再次,审视和评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对当时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系统总结近代中国农业形态转型的程度,探究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主要成效。最后,深入总结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内涵与特征、转型不足与制约因素,提出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作用。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为近代中国的农业变革提供了历史性契机;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客观上为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指明了方向;而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则为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起到了前驱先路的作用,总体上形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渐进开启方式。而农官体系向农业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农业步入了职能化、专门化的管理轨道;传统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促使传统农业技术与近代农业科学的扬弃发展呈现兼容并蓄的交融态势;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突破了家庭制经营的束缚,呈现出了向农业扩大再生产方向转化的趋势;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客观上促使中国市场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渐转变成了开放的农业市场结构,总体上形成了近代中国农业转型的四大发展路径。同时,论文还认为近代中国农业转型走上了“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借鉴近代“适应性过渡农业”发展之路,在宏观层面应运用产业政策拓展农业功能引导农业转型方向、推进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减少科技异化现象发生、扶持外贸农业发展处理好农产品内外销关系;在中观层面应继续建立农教、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组织机构、发展公司性质的农业经济实体、培养合作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以便形成农业社会化扩大再生产之势;在微观层面应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传统与现代组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以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周鹏举[10](2010)在《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总体向好、国家整体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和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期刊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机,但市场化、全球化也给农业科技期刊界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意义就在于全面评估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具备的优势、劣势,深入研究当前农业科技期刊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举措,并为营造期刊之间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氛围、明确不同类型期刊各自的定位和为促进期刊业体制改革、市场经营模式及办刊理念转变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支撑。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基础数据主要为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2006-2008版3年的数据;定性指标通过专家调查问卷获得,然后转化为定量数据,并利用归一法对全部定量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现状分析主要通过专家咨询、召开专家会议及文献调研的方式获取基本素材。首先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标比超法对我国631种农业科技期刊进行了基本基于学科分类的期刊大类间竞争力比较、各大类内部期刊竞争力比较和技术/普及类期刊的竞争力比较。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对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优势是数量较多、种类较全、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的编辑队伍以及有政府或主办单位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劣势则是落后的运行体制、运作水平、管理机制和办刊思路,人才储备不足,期刊缺少特色,信息传播速度较慢;机会则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全球化、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为科技期刊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战略给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的机会;威胁则是市场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国内外科技期刊的竞争,较为浮躁的学术风气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交流渠道的增加对传统期刊出版业带来的挑战。结合定标比超法分析与SWOT分析方法的结果,提出了品牌化战略、人本化战略、集团化战略和市场化战略。
二、办出刊物特色,促进浙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出刊物特色,促进浙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2)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高校学报的研究 |
1.2.2 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概况 |
2.1 发展历程 |
2.2 办刊宗旨 |
2.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背景 |
2.3.1 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
2.3.2 农业大学学报的自身发展需要 |
3 栏目设置分析 |
3.1 栏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
3.2 栏目总体概况 |
3.3 栏目类型分析 |
3.3.1 低频栏目分析 |
3.3.2 中高频栏目分析 |
3.4 栏目设置特点总结 |
3.4.1 转变发展思维,科学规划栏目建设 |
3.4.2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保证栏目稳定发展 |
3.4.3 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
3.4.4 多种栏目形式结合,提升《学报》竞争力 |
4 载文分析 |
4.1 载文量 |
4.1.1 载文量分析 |
4.1.2 稿件来源 |
4.2 基金论文 |
4.3 学科分布 |
4.4 下载量 |
4.5 小结 |
4.5.1 载文量变化明显,篇幅不断增长 |
4.5.2 稿件来源稳定,基金论文增长明显 |
4.5.3 学科聚集效果显着,特色栏目见成效 |
4.5.4 下载量逐年提升,网络传播优势突出 |
5 引文分析 |
5.1 被引分析 |
5.2 影响因子分析 |
5.3 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
6.1 作者分析 |
6.2 机构分析 |
6.3 关键词分析 |
6.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
6.3.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
6.3.3 载文研究热点演变历程 |
6.4 小结 |
6.4.1 重视高频作者,培养作者团队 |
6.4.2 加强机构合作,促进研究纵深化发展 |
6.4.3 从学报特征出发,合理规划选稿 |
7 数字化转型下的发展实践分析 |
7.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7.1.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
7.1.2 高校学报发展的新动力 |
7.2 数字化实践分析 |
7.2.1 微信公众号 |
7.2.2 微博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物访谈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空间:空间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初兴与电影空间的形成 |
一、现代都市的初兴与空间的现代转型 |
二、前电影院时代的观影空间:以“徐园”为中心的考察 |
三、早期电影院:现代公共空间与都市生活 |
第二节 早期电影中的都市空间:从“自然景观”到“辨证景观” |
一、街景 |
二、流动性空间:汽车 |
三、百货商店 |
四、舞厅 |
第三节 都市空间的未来:返乡与离乡 |
一、都市空间的“未来”:崩毁还是重生? |
二、“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一:崩毁—返乡 |
三、“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二:重建—离乡 |
第二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视觉现代性 |
第一节 “看电影”:视觉的现代转向 |
一、从“读画”到“看电影” |
二、从“听戏”到“看电影” |
第二节 “看”的焦虑:看电影与主体性的生成 |
一、 “看旧戏—电影”事件与主体的生成的历史语境 |
二、启蒙叙事:个体意识的萌发与“现代人”的形成 |
三、民族叙事:电影市场争夺与“想象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节 女体:电影女星与视觉现代性 |
一、早期电影中女性身体的表现和消费:艺术品、商品和重要文化事件的能指 |
二、摩登女性、波波头与剪发运动 |
三、女装、“脱衣裳派”电影与都市妖女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声音现代性 |
第一节 国音与声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构建 |
一、“国音”与“白话”:现代国家民族想象 |
二、“国片”与“声片”:声音的焦虑 |
第二节 电影歌曲:都市情怀与革命话语 |
一、时代背景:电影歌曲的兴起及其历史语境 |
二、都市情怀:声色联姻的软性歌舞片 |
三、革命话语:左翼声片 |
第三节 “女声”:“失声”、“发声”与女性话语的建构 |
一、 “失声”的女性与“扮女人”的男性:红牡丹/胡蝶与梅兰芳 |
二、阮玲玉之死:“发声”的女人和公共话语的性别协商 |
第四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从鸳鸯蝴蝶派电影到左翼电影: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历程所折射出的中国美学现代性的逻辑内涵 |
一、“鸳鸯蝴蝶派”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
二、“鸳鸯蝴蝶派”电影与现代性 |
三、“鸳鸯蝴蝶派”电影与“左翼电影”:现代性的两种维度 |
第二节 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之间: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
一、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二、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自信:在中国和西方之间 |
三、当代反思:文化强国与中国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索引 |
(一)表格部分 |
(二)图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加的课题 |
已发表的论文 |
已录用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高校学报的差异化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学报的性质及其使命 |
二、高校学报的分类及特征 |
三、高校学报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
(一) 综合性大学学报借助学校的平台和品牌效应, 及其对优秀稿件的吸引力, 参与期刊竞争, 逐步与国际接轨 |
(二) 具有专业特色、行业特色的大学学报有一点共同之处, 即某一学科和领域的研究水平非常突出 |
(三) 以教学和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学报和职业院校的学报发挥传统学报扶植新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
四、结语及进一步的讨论 |
(6)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目的 |
二、概念界定 |
(一) 地方大学 |
(二) 社会服务 |
(三) 社会服务能力 |
(四) 转型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地方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的研究 |
(三)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的研究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假设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
一、社会服务本质内涵 |
二、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
第二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
一、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不足 |
二、社会服务投入能力不足 |
三、社会服务结构能力不足 |
四、社会服务规制能力不足 |
五、社会服务信息能力不足 |
六、社会服务评价能力不足 |
第三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
一、价值困境的制约 |
二、技术困境的制约 |
三、组织困境的制约 |
四、制度困境的制约 |
第二章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
第一节 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
一、价值取向 |
二、地方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三、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服务型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
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
二、欧美国家同类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
三、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和实践 |
四、服务型大学: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
第三节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 |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 |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 |
第三章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
第一节 吉首大学的转型发展 |
一、历时视界:吉首大学的现状和前身 |
二、转型发展:吉首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
三、结论析出:吉首大学转型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宁波大学的转型发展 |
一、第一印象:初识宁波大学 |
二、深度接触:宁波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
三、回顾总结:宁波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
第三节 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 |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 |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 |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 |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 |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 |
第四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
一、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基础 |
(一) 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 |
(二) 双方共同目标的需要 |
(三) 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 |
二、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障碍 |
(一) 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 |
(二) 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
(三) 地方大学组织的依附性 |
三、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途径 |
(一) 落实地方大学法人化制度,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法律根基 |
(二) 改革公共权力运行方式,重构合作伙伴关系的权力配置 |
(三) 推进利益主体多中心治理,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模式 |
(四) 畅通对话协商和利益分配渠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
第二节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 |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地方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二) 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可行性 |
二、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与机制 |
(一)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基础 |
(二)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 |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机制 |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影响 |
(一)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
(二)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
(三)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 |
第三节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
一、从就业能力到可雇佣性能力:毕业生就业评价的转变 |
(一) 毕业生能力缺失及其原因 |
(二) 就业能力与可雇佣性 |
(三) 可雇佣性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二、从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
(一)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三、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
(一) 以可雇佣性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
(二) 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
(三)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为路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五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体系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
(一)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能的缺失与错位 |
(二) 从“全能”到“有限”: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
(三) 从“管制”到“服务”: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构建 |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
(三)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
三、服务型政府对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支持 |
(一)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
(二)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
(三)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
第二节 服务型教育体系: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系统支撑 |
一、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转型的目标所在 |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以他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 |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 |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功耦合的基础 |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依托 |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
三、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
(一)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 |
(二)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
(三)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
一、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新模式 |
(一) 三重螺旋产生的背景 |
(二) 三重螺旋的核心目标 |
(三) 三重螺旋的动力机制 |
二、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型诉求 |
(一) 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与作用 |
(二) 区域三重螺旋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自反 |
(三) 三重螺旋视角下的地方大学转型诉求 |
三、三重螺旋对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 |
(一) 服务文化的产生 |
(二) 复合组织的出现 |
(三) 合作机制的形成 |
(四) 社会环境的优化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简况 |
致谢 |
(7)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全球化背景下“软实力”竞争与国际话语权争夺 |
0.1.2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 |
0.4 研究内容 |
0.5 文献综述 |
0.5.1 国内研究综述 |
0.5.2 国外研究综述 |
0.6 概念界定 |
0.6.1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0.6.2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0.6.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涵盖的学科范畴 |
0.7 研究方法 |
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及相关政策分析 |
1.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分析 |
1.1.1 政治因素 |
1.1.2 文化因素 |
1.1.3 经济因素 |
1.1.4 技术因素 |
1.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相关政策分析 |
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研究 |
2.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标准界定 |
2.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外图书馆馆藏现状 |
2.2.1 馆藏总体概况 |
2.2.2 基于国外图书馆馆藏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重点学科分析 |
2.2.3 基于国外图书馆馆藏的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分析 |
2.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际主要知名数据库收录现状 |
2.3.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国际主要知名数据库收录概况 |
2.3.2 基于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走出去”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 |
2.4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总结 |
3 案例分析 |
3.1 China&World Economy |
3.1.1 语言优势与刊物特色 |
3.1.2 强大的软硬件支持 |
3.1.3 数字化的编辑流程 |
3.1.4 坚持双盲同行评议制度 |
3.1.5 中外合作出版 |
3.2 《外国文学研究》 |
3.2.1 以中文作为主要出版语言 |
3.2.2 广泛组织和利用外部资源 |
3.2.3 多途径保障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
3.2.4 遵守国际体例规范 |
3.2.5 积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扩大期刊影响力 |
3.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3.3.1 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
3.3.2 刊发对国外读者有吸引力的高学术质量文章 |
3.3.3 培育优秀的译者、编辑和外国专家队伍 |
3.3.4 中外合作出版 |
3.3.5 加强与海外大学、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 |
3.4 个案研究小结 |
3.4.1 国家及编辑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 |
3.4.2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
3.4.3 质量为本 |
3.4.4 语言多样化 |
3.4.5 中外合作出版要趋利避害 |
3.4.6 综合性刊物的专业化转型 |
4 影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原因分析 |
4.1 客观原因 |
4.1.1 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 |
4.1.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主性较弱 |
4.1.3 中国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制约 |
4.1.4 语言障碍 |
4.2 主观原因 |
4.2.1 办刊理念滞后 |
4.2.2 期刊质量有待提高 |
4.2.3 编辑出版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差距 |
4.2.4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滞后 |
4.2.5 科研评价导向偏离 |
5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
5.1 政府管理部门宏观战略研究 |
5.1.1 深化改革战略 |
5.1.2 重点培育战略 |
5.1.3 资源整合战略 |
5.1.4 平台搭建战略 |
5.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走出去”战略研究 |
5.2.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 |
5.2.2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语言战略 |
5.2.3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质量保障战略 |
5.2.4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经营战略 |
6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附表1: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被世界图书馆馆藏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传媒视阈与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
第一章 桂林:大后方抗战文坛重镇 |
第一节 桂林文化城形成的历史语境 |
一 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优越的地理条件 |
二 桂系相对开明、自由、开放的政治姿态 |
三 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精神 |
四 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和多方引导 |
第二节 多元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场 |
一 政治场:中央、桂系、中共权力的博弈 |
二 文化统制与市场控制下的言论空间 |
三 流寓、多变、杂合:桂林抗战文学场的特征 |
第三节 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生产 |
一 报纸副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
二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
三 文学图书出版与抗战文学生产 |
第二章 报纸副刊与公共舆论空间 |
第一节 桂林《救亡日报》:中共文化统战的舆论阵地 |
一 救亡呼号与舆论压制:创刊、复刊与停刊 |
二 救亡与统战:办报思想和文化使命 |
三 《文化岗位》与抗战文艺运动的舆论导向 |
第二节 桂林《大公报》:抗战时期“文人论政”的言论空间 |
一 中间姿态和文人论政:桂林《大公报》的文化品格 |
二 《文艺》副刊与抗战语境下文学的多元取向 |
第三节 《广西日报》:桂系团结抗战的舆论空间 |
一 桂系抗战言论空间的多变性 |
二 艾青与《南方》文艺副刊 |
三 《漓水》:在变与不变中积极推进文艺抗战 |
第三章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的言说空间 |
第一节 《文艺杂志》:“文人办刊”与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一 用生命培育的刊物:王鲁彦与《文艺杂志》 |
二 救亡与启蒙:《文艺杂志》的文化诉求 |
三 《文艺杂志》与抗战时期的乡土文学 |
第二节 《野草》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勃兴 |
一 鲁迅杂文传统的继承与阐扬 |
二 秦似与《野草》月刊 |
三 直面现实与叩问历史:《野草》上的杂文 |
第三节 《诗创作》与抗战诗歌的多元化 |
一 刊物的经营策略和编辑风格 |
二 抗战诗歌的多元呈现 |
三 长诗:抗战诗歌的新发展 |
四 抗战诗学理论的探索 |
第四节 《戏剧春秋》杂志与抗战戏剧运动 |
一 刊物的刊行和文化使命 |
二 抗战戏剧理论的探索与构建 |
三 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杂志上的戏剧文学 |
四 “戏剧兵”的情感与信息空间 |
第四章 文学出版与桂林抗战文学实绩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 |
一 推进大众文化: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理想 |
二 文化供应社的文学图书出版 |
三 《文化杂志》月刊与抗战文化建设 |
第二节 桂林开明书店:文化启蒙与文学“经典化” |
一 逆境中复兴:桂林开明书店及其出版概况 |
二 启蒙与经典化:桂林开明书店的文学出版 |
三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知识的传输与文艺青年的培养 |
余论 桂林文化城与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
主要参考文献 |
(9)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研究理论基础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动态 |
1.4.2 国外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转型的渐进开启 |
2.1 中国市场的被动开放 |
2.1.1 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
2.1.2 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 |
2.1.3 农产加工企业的初步设立 |
2.2 农业功能的重新定向 |
2.2.1 保证粮食供给 |
2.2.2 提供工业原料 |
2.2.3 确保外贸权益 |
2.2.4 吸纳失地农民 |
2.3 农业变革思潮的兴起 |
2.3.1 农业专门化管理的思想 |
2.3.2 兼采中西各法的主张 |
2.3.3 调整农业经营形式的呼吁 |
2.3.4 发展外贸农业的要求 |
2.4 政府变法图存的推动 |
2.4.1 最早的农政机构设立 |
2.4.2 农业改良政策的确立 |
2.4.3 农业改良政策的初步实施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农官体系向专门化管理体系的转变 |
3.1 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 |
3.1.1 机构设置趋向专业 |
3.1.2 管理方式趋向科学 |
3.1.3 人员配备趋向专业人才 |
3.2 专项法规的制度安排 |
3.2.1 农业生产法规 |
3.2.2 农业经济政策 |
3.2.3 科教推广法规 |
3.3 农业专门化管理职能的实施 |
3.3.1 农事教育的兴起 |
3.3.2 农事试验场的创办 |
3.3.3 农业推广组织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经验农学向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 |
4.1 西学东渐下的农业科技传入 |
4.1.1 农学论着的翻译 |
4.1.2 农业科技人才的留用 |
4.1.3 农业科技实物的引进 |
4.2 西方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 |
4.2.1 西方农业科技的择用 |
4.2.2 西方农业科技的改造 |
4.2.3 西方农业科技的推广 |
4.3 新形势下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传统农业技术科学性的解释 |
4.3.2 传统农业技术有效性的验证 |
4.3.3 传统农业技术可应用性的提升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家庭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过渡 |
5.1 地主与富农雇工经营的渐兴 |
5.1.1 雇工经营的兴起 |
5.1.2 耕作面积的扩大 |
5.1.3 土地经营的效益 |
5.2 新式农牧垦殖公司的初现 |
5.2.1 集股创办 |
5.2.2 公司加佃户双层经营 |
5.2.3 专业化的商品生产 |
5.3 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
5.3.1 劳动互助社 |
5.3.2 犁牛合作社 |
5.3.3 耕种合作社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 |
6.1 近代商业流通网络的建立 |
6.1.1 约开商埠的开辟 |
6.1.2 自开商埠的设立 |
6.1.3 购销网络的买办化 |
6.2 主要农副产品的进出口渠道 |
6.2.1 主要农副产品的输出渠道 |
6.2.2 主要农副产品的进口渠道 |
6.2.3 主要农副产品的贸易国别与地区 |
6.3 主要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
6.3.1 进口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
6.3.2 出口农副产品的贸易结构 |
6.3.3 进出口农副产品占贸易总额的比重 |
6.4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农业转型的考察与判断 |
7.1 农业转型的重要指标分析 |
7.1.1 农业功能的拓展程度 |
7.1.2 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程度 |
7.1.3 农业市场形态的转变程度 |
7.1.4 农业服务机构的构建程度 |
7.2 农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1 科技异化现象时有发生 |
7.2.2 西方列强的直接干预 |
7.2.3 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破坏 |
7.3 农业转型的特征与价值 |
7.3.1 走上了“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 |
7.3.2 被赋予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 |
7.3.3 奠定了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格局 |
7.4 农业转型的现代启示——借鉴“适应性过渡农业”之路 |
7.4.1 宏观层面应坚持的基本导向 |
7.4.2 中观层面应培养的组织机构 |
7.4.3 微观层面应优化生产要素的传统与现代组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学术界背景 |
1.1.3 入世带来的冲击 |
1.1.3.1 市场的冲击 |
1.1.3.2 资金的冲击 |
1.1.3.3 经营管理模式的冲击 |
1.1.3.4 人才的冲击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切入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 |
1.6.1 农业科技期刊 |
1.6.2 竞争力 |
1.6.3 定标比超法(Benchmarking) |
1.6.4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1.6.5 SWOT 分析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竞争力研究概况 |
2.1 1987-2010 年国内关于竞争力研究的文献量比较(数据来源CNKI) |
2.2 科技期刊竞争力研究概况及实践 |
2.3 定标比超法(Benchmarking)研究概况 |
2.3.1 定标比超法(Benchmarking)的发展 |
2.3.2 定标比超法(Benchmarking)的实施步骤 |
2.4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研究概况 |
2.4.1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发展 |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2.4.3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2.5 SWOT 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
第三章 中国农业科技期刊和技术/普及类期刊竞争力定标比超框架结构 |
3.1 定标比超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3.2 竞争力指标分析及计算方法 |
3.2.1 定量指标部分及各指标计算方法 |
3.2.2 定性指标部分及计算方法 |
3.3 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农业技术 |
第四章 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比较 |
4.1 评价样本与数据来源及基本方法 |
4.1.1 评价样本 |
4.1.2 数据来源及基本方法 |
4.2 各大类期刊学术竞争力评价横向比较研究 |
4.3 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定标比超分析 |
4.4 中国农业技术/普及类期刊竞争力定标比超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SWOT 分析 |
5.1 优势分析(S) |
5.2 劣势分析(W) |
5.3 机遇分析(O) |
5.4 威胁分析(T)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发展战略 |
6.1 品牌化战略 |
6.2 人本化战略 |
6.3 集团化战略 |
6.4 市场化战略 |
第七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四、办出刊物特色,促进浙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D]. 马少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3)
- [3]《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D]. 李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高校学报的差异化发展策略[J]. 宋雪飞,李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6]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D]. 钱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7]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D]. 刘杨. 武汉大学, 2013(07)
- [8]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 佘爱春. 南京大学, 2011(08)
- [9]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 任耀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研究[D]. 周鹏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