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中国乐器实力 与世界乐展接轨——Music China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后记(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珠[1](2017)在《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1904-1937)》文中研究说明1904-1937年是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由初步发展走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该时期,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在课程教材与师资、音乐组织与音乐活动等方面均有所发展。1904-1919年是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初步发展的阶段。在来自欧美与日本的音乐教育文化的影响下,该时期上海中小学校在音乐课程、教学与教材创作上,经历了从模仿学习到发展的过程;教会学校以合唱团和西乐社为主要形式的音乐组织,为日后上海本土中小学音乐组织与活动的建构提供了范本。1919年以后,在民族主义运动与上海都市化的双重推动下,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在教材出版上,实力雄厚的上海出版公司加入到了音乐教材出版的行列,使上海成为中国音乐教材出版的中心;在音乐组织上,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国乐社与口琴队在上海本土中小学校中发展了起来;在音乐活动上,随着学生在学生运动中逐渐取得话语权,他们主动参与到学校活动的建构中,从而改变了学校音乐活动的形态。都市文化因此能够通过学生进入到校园中。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主政上海后,在加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控制的基础上,也有意识的对其加以建构。在课程上,官方通过对教材与课时的制度化监管实现了对学校音乐课程的管理;在音乐活动上,官方通过党化教育、学生自治会管理等多种方式,推进上海中小学校的仪式活动的发展,并重视发挥音乐在这些仪式活动中的仪式性功能,使1927年以后的上海中小学音乐活动呈现出泛仪式化的特点。在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逐步组织化与制度化的建构过程中,学生、教育家与官方是推动该建构的三股主要力量。从学生来说,学生通过学生运动主动参与到了学校音乐组织与活动的建构中,推进了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活动的民族化与娱乐化的发展;从教育家来说,近代上海音乐教育家以自身活动推动了上海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与教材的发展。在1927年以后,他们逐渐被官方组织所吸纳,参与到了学校音乐教育组织化与制度化的发展中;从官方来说,随着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1927年以后官方加强了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与控制。这一方面有利于上海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标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通过推进学校音乐活动的泛仪式化发展来实践官方的意识形态教育。1904-1937年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也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当前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诸多现实与形态提供了观察的视角。
张玉梅[2](2016)在《中国艺术的西方当代媒体观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艺术新一轮勃兴滥觞于以1978年为元年的改革开放,这与西方对中国艺术的当代观察同步。中国艺术与世界的对话和融入,须深刻了解当前世界尤其西方的观察立场和视角。研究中针对的“中国艺术”相对窄义,近于并略大于“中国美术”概念。研究力求达到以下目的:以西方主流媒体为切入点,观察西方的“外观”和中国的“内观”有哪些相同、相近,存在哪些错位、摩擦甚至歧义,“知彼知己”既是战略也是融策,世界希望认识中国艺术,中国艺术也要认识世界。研究主要通过采样方式,选取对象是1978年以来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的报道内容,报道素材的获取力求系统、连续、完整,但客观上受制于部分网站和媒体或者其历史资料库的受限。为力求调研结论的精准,特别选取《纽约时报》2006年-2015年的全部英文原文报道内容,并专门设置“中国艺术家观察”专题,力图通过对《纽约时报》的报道解析,以量、性结合方式对西方媒体观察进行精准研究,从而使论文的总体客观性、平衡性以及立论的准确性、论述的逻辑性趋向完善。从中国改革开放为起始点对国外媒体观察中国艺术进行编年式量化、性化专项研究并撰写博士论文,这在国内外都是首次,苦无先例可循,对中国艺术对外交流方式有较强的参考性,比如西方媒体对中国当代传统书画的“弱观察”与对中国古代艺术精品的“强观察”形成反差,对“官方”对外艺术交流的“弱观察”与对市场化艺术行为和活动的“强观察”形成反差,这种反差促使我们从政策、机制和市场方面反思中国艺术的对外交流;再如西方媒体报道的“跟随性”,是同艺术活动的新闻性、市场性密切相关,这既反映出西方媒体的“非建制性”以及客观性原则,也凸显了媒体的“资本性”和“受众性”。中国艺术的世界化,既基于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实力、影响力,也取决于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艺术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显示出巨大的文化能量。我们同时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首先不能仅局限于过去的文化遗产,不能将传统成功地延伸到当代文化,其生命力和感召力不强。作为文明古国,我们既要挖掘灿烂的文化遗产,又要打造生机勃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文化艺术,中华文明才会复兴并融汇成为世界文明的先进力量。
吕江[3](2016)在《“美术片”研究 ——基于中国动画辩证解析基础上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美术片”研究基于相关学理范畴和实践应用要求,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步骤,从“美术片”的释义界定和特征综述开始,通过发展规律,结合正反辩证研究,最终探索结论并付诸应用实践。论文五个部分包括——“美术片”的释义和特征(关系界定和特点分析);“美术片”的发展(史学分析);“美术片”的优势(优点分析);“美术片”的局限(缺点分析);“美术片”的复兴(应用实践)。论文阐释“美术片”作为中国动画历史发展呈现的特殊样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应有严格的界定和内涵和特征,在内容形式、技术文化、产业传播等各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美术片”经历了从萌芽、发展、成熟、高潮再到式微、变革的过程,具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美术片”是在国际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关系时间、地域、人文、科技等因素的动态发展事物,应予客观看待和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因素,这些因素的逻辑、规律和特性对中国动画乃至整个经济文化事业的意义重大;当代“美术片”具有复兴的责任和契机,可在做大做强的产业化之路和“云动漫”理念下的“微动画”之路并行发展。“美术片”的复兴事关中国动画的风格、产业、教育三大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王光艳[4](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林文艺[5](2014)在《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文中提出文学话语既表现为一种知识,也表现为一种权利。根据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谁掌握了文学的话语,谁就主导了社会舆论。自晚清以来,文学被视为启蒙思想和社会改革的利器。出于建设现代民族围家的需要,中围文学常常被高度意识形态化。新中围成立初期,政府决定成立专门机构,以文学为媒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以扭转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形象的种种误解,树立新中国形象。为此,由中围外文局1951年创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Chinese Lierature)杂志正式拉开了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序幕。作为建国初期国内唯一一份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文化的官方刊物,英文版《中国文学》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选题从主流意识形态语境的视角,以1951-2000年间的英文版《中国文学》的研究为中心,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对该英文杂志翻译选材和对外文化形象塑造的影响,理清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围文学文化、树立中围形蒙的路径,揭示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平台的中外文学交流现象,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外文学、文交流的影响及建围后中外文学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论文主要从史料学及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传播学和报刊研究方法,以及文学交流史的角度,综合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通过文化译介以传播中围文,树立中围形象。首先,从中外文学交流的背景,总体介缁英文版《中围文学》刊物的创刊、发展、内容及主要译者等相关情况;其次,结合英文版《中围文学》创刊特征,在本土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中探讨主流意识形态辖制下刊物对外翻译的题材选择,理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翻译选材特点;第三,以经典译作为例,通过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展示的经典形象,探索通过文学译介塑造自身文化形象以推动跨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问题。最后,对英文版《中围文学》在“他者”文化场内的传播进行研究,包括杂志终刊的原因、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鉴,阐述影响我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因素,思考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对策。英文版《中国文学》注重中围文学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译介了大量中围文学作品,并在他者语境中深化了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解释,为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展示真实的中围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努力。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中外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中围文学》在对外交流、宣传中围文化及树立中国形象上并未获得巨大成功,因此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个案研究,总结特定时期我国对外文学、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更好地探索新时期中国文学文化对外传递的有效渠道与方式提供借鉴,对理解当前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李岩松[6](2012)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以来,西乐东渐。在接受西方音乐的同时,中国音乐家也向往着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示掌握西方音乐艺术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国近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参加历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下简称联欢节)开始逐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年代,正值“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开始对峙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通过“联欢节”开展外交纵横,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而社会主义新中国也通过“联欢节”这个国际化的舞台,走向了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封锁。“联欢节”由“世界民主青年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DemocraticYouth)组织,早期每两年一届,轮流在东欧和北欧诸国举办。联欢节的主要的内容是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演、展示和竞赛。其中音乐活动是最为主要的部分。我国负责参加“联欢节”活动的领导机构是共青团中央、文化部、外交部、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有关部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史学课题。新中国在1949~1962年间,连续参加了七届联欢节,历时十四年。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由于1957年后我国“左”的错误的不断发展,直至“文革”的影响,致使有关联欢节的研究成为一个禁区,无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人们已经陌生甚至将它淡忘。从国际上看,上世纪受1989年东欧剧变的影响,国际上也很少有人研究联欢节。至今,国内外关于联欢节的专着尚付阙如。因此,本题研究难度较大,写作这篇论文是具有开拓性的劳动。本人在导师陶亚兵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本文的研究与写作。在广泛搜集并占有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联欢节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揭示并阐述了一系列的创新点。本文阐述了联欢节由来发展及潮起潮落的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厘清了其历史发展及其所呈现的阶段性,并据此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历史分期;对新中国参加联欢节以及后来又退出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并对其初期参加、走向高潮和高潮回落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与论述,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光辉而难忘的历史。本文着重探讨并阐述了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及发展的推进和影响;以及联欢节所给予的我国音乐艺术对外交流的规律性的启示及其基本经验。联欢节是新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每届联欢节举办前的筹备时间为一年,节后巡演时间也是一年,即“两年一届、一届两年”,新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十四年间的七届联欢节的相关工作从未间断,因此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的推动是一个持续不断而有力的过程。这种推动是全面的、具体的、有效的:发现并培养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经典作品,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音乐体系;以联欢节获奖者为骨干力量,陆续组建了国家级音乐院团;通过联欢节,独具魅力的中国音乐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流传,我国艺术家的足迹遍及东欧、北欧、西亚,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艺术再度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参加联欢节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拓展和深化中西音乐交流史的研究,对于我国在新时期扩大对外交流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文化,增强我国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张翅[7](2012)在《关于中国音乐文献英译的几点思考和策略 ——以中国音乐术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文献翻译,作为音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一直占据特殊的地位。音乐文献翻译包括外国音乐文献的译入以及中国音乐文献的译出,这个双向的行为成为沟通国内外音乐研究和传播的桥梁。纵观音乐文献翻译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与外国文献中译相比,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译者和着作数目要远远少于前者,这种数量落后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由于后者在实践当中的难度远远大于前者。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文献外译历史的回顾及总结,结合以自身的翻译实践,讨论了音乐文献外译的作用及意义:同时通过实际译例分析了音乐文献外译当中的“不可译”现象的产生及解决办法。作为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起点,中国音乐术语的翻译和译法统一是进行大规模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基础。通过收集一些音乐文献汉译英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积累,笔者认为,中国音乐术语需要根据不同的分类,分别对其采用各异的翻译方法。本文通过将音乐术语分为乐曲名称,乐器名称,乐人、机构名称和音乐理论术语等不同类别,对其中部分音乐术语进行试译,对每个分类下的音乐词汇施以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总结出各类别当中音乐术语的翻译法则。通过上述音乐术语进行的实例分析,笔者发现经过数年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后,如今“异化”翻译法成为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一个新趋势。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列举了中国音乐文献外译当中的三类译者,分别是中国音乐学者,研究中国音乐的外国学者以及专业音乐文献翻译人员。通过对这三类译者的翻译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和对比,笔者认为音乐文献外译的工作应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不拘泥于某一类身份的学者,也不能够固步自封地埋头苦译,而是要与各方专家通力合作,与中外学者加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提高翻译的效率以及译着的翻译质量。
何琦[8](2012)在《低碳背景下中日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机电产品出口既是各国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战略重点。在日本,以汽车、家电等为代表的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由来已久,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尤其是循环经济与低碳技术的应用领域,日本机电产业也是全球机电创新的生力军。在我国出口产业中称冠达17年之久的机电产业,2006年出口值反超日本,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着提高。但是在中日出口规模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我国机电产业仍然面临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少、国际品牌影响力缺失的困局。随着日本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和“产业空洞化”现象的持续,中国机电产业贸易结构的改善和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使得双方贸易摩擦日渐升级。两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比研究备受关注,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日产业政策的协调与经贸关系的发展。在低碳经济悄然兴起的大趋势中,发达国家给中国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而我国出口的主要机电产品单位增加值能耗平均约超出国外先进水平的30%,已成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载体之一。发达国家渐已提上日程的碳关税一旦得到落实,我国机电产业出口势必受到剧烈冲击。为此,我们不得不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对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新的审视,通过学习部分发达国家(日本、德国等)的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寻求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本文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基于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关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尝试性构建加入低碳考量的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变异系数法作为相关层次指标的赋权方法。通过中国与日本200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传统竞争实力、新兴竞争潜力以及前沿低碳竞争力三个层面对两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项对比研究与综合评价,透视出中国机电产业的成长以及中日机电产业的差距所在。研究发现,中国机电产业传统竞争实力提升明显,但即使在日本机电产业传统国际竞争力持续走弱的背景下,中国仍然与其存在显着差距,实力上的整体赶超还有待时日。新兴竞争潜力板块日本表现欠佳,中国体现出一定优势。2009年日本机电产业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严重,中国应借助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浪潮抓紧提升机电产业的新兴竞争力。低碳竞争力双方走势各异,中国机电产业低碳能力直线提升,显示出良好发展态势;日本低碳能力保持平稳,持续高位运行。尽管中国与日本机电产业低碳竞争力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仍需持续关注低碳发展的技术与策略。鉴于此,本文针对性地为我国机电产业的勺发展提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以及高等院与研究机构“四位一体’共同应对低碳浪潮的对策建议。
陈习[9](2011)在《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是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萌芽、成长、并逐步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本文以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百年历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音乐学、文献学、分析学等方法,对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每一个时期的历史事实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总结,对在音乐创作历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音乐家及其作品做客观的介绍与评价,对音乐创作中的题材内容、体裁形式、作曲技法、民族化手法等作了较为具体的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力求详尽地勾勒出我国20世纪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嬗变的历史轨迹,努力探寻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实践经验,为我国当代以及未来的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钱建明[10](2010)在《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 ——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考察研究(1950~200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在中国大陆已经生存和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海外华人地区也有较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有关这一乐队模式的文化属性与本体价值,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一器乐形式的创作与理论探索。本文以民族音乐学学科“田野考察”为基本方法,综合并借用社会学科的理论,将京、沪、鲁三地相关民族乐团(队)作为考察对象,结合中国传统乐队演变与相关地区民间器乐文化流布的关系,对1950年以来大陆地区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形成与发展,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性考察研究,旨在通过相关个案考察,梳理其渊源、形态、生存、发展等诸方面状况,探索这一特定器乐形式利用所处地区民间器乐传统与外来乐队经验的结合,形成自身创作表演规律的过程。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重点回顾中国传统乐队、南北方民间器乐文化的演变;第二章通过京、沪、鲁三地个案考察,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关系;第三章通过相关个案乐器改革实践与外来乐队经验影响的经验,探索其顺应时代需要,体现主流文化诉求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得失;第四章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趋同的过程与状况入手,对这一基础上出现的民族管弦乐创作特点进行较深入分析;第五章通过探讨“彭修文模式”的构成与影响,对新时期以来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梳理与评价;第六章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同根同源的历史与现实角度,对当今海内外相关乐队模式的“跨界”融合与互相促进的现状,进行总体上的对比与评价,并肯定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在其中的积极而又重要的重用。通过本选题研究,本文认为,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大陆主流文化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综合体现之一。其主体构成,不仅与我国南北方一些传统乐器原理、乐种形态紧密联系,而且在多声部组合、音响结构,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融合与互动特点。因而,就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探索对此前“国乐合奏”经验的承继与沿革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些专业民族乐团(队)努力挖掘各地传统文化资源,打破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划系统,尽可能从区域文化繁衍与主流文化结合的层面上,获取所需养分,促进自身发展,其成就和经验是主要的、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发展留给我们的反思也是多方面的:“剧场艺术”实践证明,通过借鉴和汲取西方管弦乐队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较之民间流传的一些乐种形式,固然在音响结构、舞台审美等方面具有较为稳定和协调的现代都市文化品质,其本体构成亦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乐队在一定文化生态下,不断延续和超越自身内涵与外延的一种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生存与发展,当前依然处于困境之中。故此,笔者对这一乐队形式的生存与发展所提出的自己的思路与建设性意见,当有利于审视和检讨这一乐队模式之得失,对于大陆其他相关民族器乐形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展中国乐器实力 与世界乐展接轨——Music China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后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中国乐器实力 与世界乐展接轨——Music China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后记(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1904-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 |
第一节 文化碰撞与新生:殖民文化与学校音乐教育的本土化探索(1904-1919) |
一、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形成 |
二、教材与师资的初步发展 |
三、音乐组织与活动的初步萌发 |
第二节 从社会到学校:民族主义与都市化双重推动下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1919-1927) |
一、教材出版的商业化 |
二、音乐组织的多元化 |
三、音乐活动的娱乐化 |
第三节 从国家到学校:民族国家建构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制度化推进(1927-1937) |
一、音乐课程的制度化建设 |
二、音乐活动的泛仪式化发展 |
三、音乐教育家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话语建构 |
第二章 借鉴与生长:课程、教学与教材的本土化探索 |
第一节 音乐课程的发展 |
一、课程模式的探索与选择(1904-1927) |
二、音乐课程的制度化管理(1927-1937) |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形成 |
一、日本乐歌教学对近代上海音乐教学的影响 |
二、近代上海音乐教学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乐歌的创作与教材的出版 |
一、学堂乐歌的萌发 |
二、乐歌发行与教材出版 |
三、文本分析:近代上海乐歌的特点 |
第三章 繁荣背后:学科与师资困境 |
第一节 边缘学科类型定位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非知识/劳力"的音乐学科类型的形成 |
二、"非知识/劳力"的音乐学科类型在上海的政策实践 |
第二节 教学时间边缘化 |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
二、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
三、音乐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境遇 |
一、师资的培养概况 |
二、教师的职业境遇 |
第四章 多元化发展:音乐组织的建构 |
第一节 宗教与美育:合唱/歌咏组织与西乐社的发展 |
一、合唱/歌咏组织 |
二、西乐社 |
第二节 民族与时代:国乐社(队)与口琴队的发展 |
一、国乐社(队) |
二、口琴队 |
第五章 仪式化建构:音乐活动功能的渐变 |
第一节 宗教活动中音乐仪式性功能的建构 |
一、礼拜中的音乐 |
二、弥撒中的音乐 |
三、宗教节日和纪念日中的音乐 |
四、典礼中的音乐 |
第二节 音乐仪式性功能的本土化发展 |
一、礼堂中的仪式与音乐 |
二、礼堂外的非宗教仪式活动与音乐的仪式功能 |
三、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活动泛仪式化特点的形成 |
第三节 仪式性音乐的创作与表演 |
一、从学校到国家:校歌的创作与转变 |
二、从生活到民族:毕业歌(级歌)的创作与升华 |
三、从党歌到国歌:党歌与国歌的概念"偷换" |
四、其他非宗教仪式性歌曲的创作与表演 |
第六章 动因与力量:学生运动、官方策略与教育家的活动 |
第一节 学生运动与学校音乐活动功能的转变 |
一、近代上海学校音乐活动建构中的学生因素——以浦东中学为例 |
二、学生运动与学校音乐活动的新发展(1919-1937) |
第二节 官方对学校音乐活动管理的加强 |
一、党化教育运动 |
二、学生自治会与学校的音乐活动 |
第三节 近代上海音乐教育家的实践路径与话语构建 |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
二、近代上海音乐教育家的实践路径分析 |
三、近代上海音乐教育家关于音乐教育功能的话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艺术的西方当代媒体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
1.2 研究文献与理论 |
1.3 研究采样与统计 |
1.4 研究设计与创新 |
1.5 研究目的与效验 |
1.5.1 西方媒体当代观察的艺术导向 |
1.5.2 西方媒体当代观察的市场导向 |
1.5.3 西方媒体当代观察的“西方”基调 |
1.5.4 西方媒体当代观察的客观与自性 |
第二章:外媒对中国艺术报道之量化分析 |
2.1 样本总目介绍和分析 |
2.2 类目样本逐年内容分析:展览 |
2.2.1 实物赏析,中国艺术向外开启窗口(1980年代) |
2.2.2 交往放缓,对外展览沉寂的十年(1990年代) |
2.2.3 新生趋势,中国当代艺术家与作品(2000年至2009年) |
2.2.4 危机效应,缺少市场支撑的展会(2010至今) |
2.3 类目样本逐年内容分析:设计 |
2.3.1 渐进的嬗变,从式样到理念(1980-1999年) |
2.3.2 崛起的产业从模仿到创造(2000年至今) |
2.4 类目样本逐年内容分析:艺术市场 |
2.4.1 价格洼地,发现东方新大陆(1980-1999年) |
2.4.2 市场融通,跨越国界的交易(2000年至今) |
2.5 类目样本逐年内容分析:文物保护 |
2.5.1 中国文物的回收 |
2.5.2 中国文物的保护 |
2.6 类目样本逐年内容分析:综合 |
2.6.1 艺术现象与艺术事件 |
2.6.2 中国博物馆,传统与未来 |
2.7 类目样本逐年内容分析: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 |
第三章《纽约时报》2006-2015年专题分析:艺术家 |
3.1 类目总样本选取及分析 |
3.2 蔡国强,烟火的想象力 |
3.3 徐冰,灵感来自遥远家园 |
3.4 岳敏君,艺术家着名笑容的背后 |
3.5 张晓刚,艺术迎接资本 |
3.6 齐白石,一副手卷没有展开的历史 |
3.7 艾未未,拥抱政治的艺术标签 |
第四章:结论:中国艺术定位与软实力发展 |
4.1 中国艺术的世界观察与定位 |
4.1.1 中国艺术的历史价值 |
4.1.2 中国艺术的内生力量 |
4.1.3 中国艺术对外交流的错位 |
4.2 中国艺术发展与软实力提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美术片”研究 ——基于中国动画辩证解析基础上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缘起——“美术片”研究的写作源流 |
二 目标——“美术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现状——“美术片”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综述 |
四 方法——“美术片”研究的步骤和手段 |
第一章 “美术”之“美”建构的“中国学派”典型性 (“美术片”的释义和特点) |
一 界定——“美术片”相关的界定和说明 |
二 内涵——“美术片”符合动画理论的条件和特征 |
三 属性——“美术片”的文化、媒介及商业归属 |
四 内容——“美术片”的题材特点 |
五 样式——“美术片”的形式特点 |
六 角色——“美术片”的形象特点 |
七 作者——“美术片”的主创群体特点 |
八 技术——“美术片”的工艺特点 |
九 蕴涵——“美术片”的思想特点 |
十 文化——“美术片”的跨度与交融 |
第二章 从文化自在到本土抵守的演进 (“美术片”的发展) |
一 条件——“美术片”产生的基础 |
二 创生——“美术片”的萌芽期 |
三 发展——“美术片”的演进过程 |
四 流变——“美术片”的形式风格进化 |
五 高潮——“美术片”的辉煌成就 |
六 式微——“美术片”的低潮期 |
七 挣扎——“美术片”的抗争期 |
八 应变——“美术片”的转型期 |
第三章 “美术片”中的积极因素 (“美术片”的优势) |
一 快捷——“美术片”创作中的便利性 |
二 表意——“美术片”形象表达的直观性 |
三 融合——“美术片”艺术形式的兼容性 |
四 渐进——“美术片”发展演进的规律性 |
五 心理——“美术片”中美好的心理补偿 |
六 价值——“美术片”的战略意义 |
第四章 “美术片”中的消极因素 (“美术片”的局限) |
一 成本——“美术片”忽视的费效比 |
二 缺失——“美术片”的题材限制 |
三 残疾——“美术片”中运动性的先天不足 |
四 狂欢——对“美术片”心理认知的矛盾 |
五 黑洞——当前“美术片”质量提升的困境 |
六 魔咒——“美术片”的顽固情怀 |
七 链断——“美术片思维”下的动画产业缺陷 |
八 变异——“美术片”在借鉴模仿过程中的失误与教训 |
九 矛盾——“美术片”的趋弱辩论 |
第五章 “美术片”的新时代创新应用 (“美术片”的复兴) |
一 应对——“美术片”亟待复兴 |
二. 机遇——“美术片”复兴的后发优势 |
三. 契机——“美术片”在互联网浪潮下的“云动漫”理念 |
四 逆袭——与“做大做强”相反的“微动画”策略 |
五 反哺——“美术片”复兴中的国际化 |
六 改革——“美术片”复兴中的产业化探索新途 |
七 后劲——“美术片”复兴对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的意义 |
八 定位——“美术片”复兴中的营销 |
九 保障——“美术片”复兴中的服务策略 |
结语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录索引 |
附录2 《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动漫卷》动画部分 |
作者简介及在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
(4)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5)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二、有关选题研究的其他重要信息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意义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 |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交流与汇通: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
第一节 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
一、史上的汉籍外译之概观 |
二、20世纪30—40年代的汉籍外译 |
三、建国后的汉籍外译 |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的创刊 |
一、《中国文学》的栏目设置 |
二、《中国文学》的成长历程 |
三、《中国文学》的装帧及其他特点 |
四、《中国文学》的主要译者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翻译与交流:英文版《中国文学》翻译选材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选材特点 |
一、初创期:新中国新农民形象为主 |
二、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红色经典为主 |
三、曲折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阶级斗争为纲、革命样板为主 |
四、蛰伏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伤痕反思为主 |
五、复兴期(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为主 |
六、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发展中的中国形象为主 |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典型题材的选译 |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选译 |
二、农村农民题材的选译 |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选译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象与展示:英文版《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一、《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简况 |
二、《中国文学》译介《诗经》的形象及策略 |
三、《中国文学》译介《红楼梦》的形象及策略 |
第二节 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一、《中国文学》选译的现当代作品简况 |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Q正传》的形象及策略 |
三、《中国文学》译介《人到中年》的形象与策略 |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一、《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概述 |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诗玛》的形象与策略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与启示: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与启示 |
第一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 |
一、《中国文学》的发行与接受状况 |
二、《中国文学》的读者群 |
三、《中国文学》被读者欣赏、误读或批评 |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
一、《中国文学》终刊原因之探析 |
二、《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 |
三、《中国文学》终刊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途径 |
第三节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鉴,探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对策 |
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影响因素 |
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对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与英文版《中国文学》同时代对外发行的外文报刊 |
附录二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选 |
附录三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
附录四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选 |
附录五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音乐、美术、书法作品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一)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称谓的提出与演变 |
(二) 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内涵及历史发展的概况 |
(三) 参加联欢节对新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
二、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由来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由来 |
(一) 联欢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和平运动的产物 |
(二)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发起举办联欢节 |
(三) 世界各国青年热烈响应踊跃参加联欢节 |
(四) 世界进步力量对联欢节的支持 |
(五) 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阻挡不住和平的潮流 |
二、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及其潮起潮落的原因 |
(一) 联欢节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
(二) 由一种历史分期引出的分期标准问题的探讨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分期 |
(四) 联欢节潮起潮落的原因解析 |
三、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及特征与传统 |
(一) 联欢节的历史地位 |
(二) 联欢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三) 联欢节的光荣传统 |
第二章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连续参加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历史全貌(1949年第二届~1962年第八届) |
一、 精彩的亮相光辉的纪元(1949年8月~1951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二届布达佩斯联欢节(1949年8月14日~28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三届东柏林联欢节(1951 年 8 月 5 日~19 日) |
二、 高潮迭起快速发展(1953年8月~1957年8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四届布加勒斯特联欢节(1953 年 8 月 2 日~16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华沙联欢节(1955年7月31日~8月14日) |
(三)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六届莫斯科联欢节(1957 年 7 月 28 日~8 月 11 日) |
三、 风云突变高潮回落(1959 年 7 月~1962 年 8 月) |
(一)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七届维也纳联欢节(1959 年 7 月 26 日~8 月 4 日) |
(二) 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第八届赫尔辛基联欢节(1962 年 7 月 28 日~8 月 6 日) |
第三章 联欢节有力推动了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一、 新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 |
(一) 中国是联欢节上的获奖大国 |
(二) 累累硕果铸就历史的丰碑 |
(三) 获奖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二、 联欢节培养造就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和领军人 |
(一) 为国争光的青年艺术家 |
(二) “十年浩劫”中的守望者 |
(三) 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舞台的领军人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建立发展和全国性音乐活动的开展 |
(一) 旧中国的音乐“家底”和联欢节给予的启示 |
(二) 创建国家级专业艺术院团的实践 |
(三) 联欢节推动了全国性音乐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
四、 联欢节打造、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经典曲目体系 |
(一) 组织遴选,摸底淘宝,打造精品 |
(二) 精品建设的国际标准 |
(三) 执行标准,认真选拔 |
(四) 联欢节精品节目的鲜明特色 |
五、 联欢节为中国音乐再度走上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 打开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大门 |
(二) 开通了对外音乐交流的渠道 |
(三) 登上了各种世界级音乐艺术大赛的舞台 |
结论 新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启示 |
一、 积极开展对外音乐艺术交流是加快音乐事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
二、 “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是开展对外交流的根本指导方针 |
三、 让中国音乐在对外交流中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四性”原则 |
四、 将对外交流与国内建设相结合才能切实推进中国音乐事业建设与发展 |
五、 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决定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状态和效果 |
六、 加强音乐艺术对外交流可以推进民间外交促成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1 《中国参加联欢节获奖一览表(1949~1962年)》 |
附录2 《联欢节举办一览表(1947~2010年)》 |
附录3 联欢节相关照片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关于中国音乐文献英译的几点思考和策略 ——以中国音乐术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关于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思考 |
第一节 音乐文献翻译的意义及文献外译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音乐文献翻译中“不可译”现象的分析 |
一、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由来 |
二、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不可译”现象之分析 |
第二章 中国音乐文献外译的策略及翻译的新趋势 |
第一节 中国音乐术语翻译实例分析与策略 |
一、曲名的翻译 |
二、乐器名称的翻译 |
三、乐人、机构名称的翻译 |
四、音乐理论术语的翻译 |
第二节 音乐文献外译的新趋势——从归化向异化的过渡 |
第三章 中国音乐文献外译时译者的选择 |
一、中国音乐学者 |
二、由外国学者来书写中国音乐 |
三、音乐文献翻译工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低音提琴史新编保罗?布伦[法] |
第一章序论 |
第二章术语 |
第三章历史的发展 |
第四章演奏标准的变化 |
第五章演奏大师的黄金时代 |
第六章对于定弦的考察 |
第七章尺寸的变化 |
译者后记 |
(8)低碳背景下中日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存在的不足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
2.1.2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 |
2.1.3 低碳在国际竞争力中的考量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范式的研究 |
2.2.2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
2.2.3 国内学者对低碳竞争力的相关认识 |
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3.1 评价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
2.3.2 国内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
3 中日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的指标体系 |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1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1 传统竞争实力指标 |
3.2.2 新兴竞争潜力指标 |
3.2.3 前沿低碳优势指标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与不足 |
3.3.1 优点 |
3.3.2 不足 |
3.4 数据定义与来源 |
4 中日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单项指标评析 |
4.1 传统竞争实力比较 |
4.1.1 比较优势指标分析 |
4.1.2 市场化竞争能力分析 |
4.1.3 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
4.2 新兴增长潜力比较 |
4.2.1 产业增长趋势分析 |
4.2.2 产业技术投入与创新分析 |
4.2.3 产业内贸易分析 |
4.3 前沿低碳竞争力比较 |
4.3.1 生产能耗指数分析 |
4.3.2 生产排放指数分析 |
5 中日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与结论 |
5.1 赋权方法的选择——变异系数法 |
5.2 综合评价方法的说明 |
5.2.1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
5.2.2 综合评价值计算 |
5.3 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数学运算 |
5.3.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5.3.2 权重计算 |
5.4 综合评价计算与分析 |
5.4.1 准则层得分结果与分析 |
5.4.2 目标层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5.5 基本结论 |
5.5.1 传统实力小结 |
5.5.2 新兴潜力小结 |
5.5.3 低碳竞争力小结 |
5.5.4 本章小结 |
6 低碳背景下我国提升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
6.1 政府主导 |
6.1.1 参与国际环境条约制定,强化“中国制造”正面宣传 |
6.1.2 优化机电产业地理布局 |
6.1.3 政策法制化促进机电产业结构调整 |
6.1.4 立法与合作加快清洁能源研发 |
6.1.5 完善我国机电产业环保法规制度 |
6.2 行业协会促进 |
6.2.1 发挥优势做好政府与企业的纽带 |
6.2.2 建立机电产品绿色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
6.2.3 通过展会突破绿色技术壁垒 |
6.2.4 借助“循环经济促进法”,加快再制造产业化进程 |
6.3 企业参与 |
6.3.1 大力实施产品、市场多元化 |
6.3.2 树立清洁生产观念,实现低能牦生产 |
6.3.3 通过“抱团”方式应对低碳冲击 |
6.4 “学研”助力 |
6.4.1 借助“碳基金”强化“产学研”自主创新模式 |
6.4.2 “学研”机构助力低碳制造技术开发与推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机电产品范围 |
附录二 中日机电产业原始数据 |
附录三 高技术产业统计资料行业目录 |
附录四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9)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借西乐之体,展鸿鹄之志——孕育时期(1920年之前) |
第一节 创作准备阶段 |
一、宫廷的小提琴音乐 |
二、教堂及教会学校的小提琴音乐 |
三、社会的小提琴音乐 |
第二节 创作初始阶段 |
一、最初的尝试——萧友梅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 |
二、洋为中用——司徒梦岩的演奏实践 |
三、独奏音乐的开创----李四光的《行路难》 |
第三节 早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创作技法——对西欧传统作曲理论的直接继承 |
二、创作题材——以爱国救亡题材为主的现实主义 |
小结 |
第二章 袭西乐之技,抒爱国之情——成长时期(1920-1949年) |
第一节 两类代表性作曲家:"海归"与"广式" |
一、马思聪、冼星海等"海归"作曲家 |
二、吕文成、尹自重等"广式"作曲家 |
三、其他作曲家 |
第二节 成长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题材内容——以爱国情怀为主 |
二、体裁形式——以中小型作品为主 |
三、创作技法——以西方传统技法为主 |
四、民族化语言——以引用民歌音调素材为主 |
小结 |
第三章 融中西之长,谱时代颂歌——探索时期(1950—1978年) |
第一节 两代代表性作曲家:新生代与老一辈 |
一、新中国培养的作曲家 |
二、老一辈"海归"作曲家 |
三、其他作曲家 |
第二节 探索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题材内容——以歌颂性为主 |
二、体裁形式——以标题性小品为主 |
三、创作技法——以简约性手法为主 |
四、民族化语言——以模拟化器乐表现手法为主 |
小结 |
第四章 彰个性之美,展多元风采——繁荣时期(1979—2008年) |
第一节 两域代表性作曲家:教育与创作 |
一、小提琴教育领域的作曲家 |
二、专业创作领域的作曲家 |
三、其他作曲家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题材内容——以风俗民风为主的多元并存 |
二、体裁形式——以室内乐为主的多元并存 |
三、创作技法——以尝试现代技法为主的多元并存 |
四、民族化手法——以提炼民族音调元素为主的多元并存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总体特征 |
一、递进式的历史演进 |
二、标题性的创作倾向 |
三、民族化的创作追求 |
四、经典性作品的缺乏 |
五、非均衡性的区域发展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的思考 |
一、坚持民族化取向 |
二、突出思想内涵的时代性 |
三、兼顾艺术价值与社会效应 |
四、形成创作与演奏的互动机制 |
五、建立一支成熟的、专业化的创作队伍 |
六、构建音乐创作的"体系化"理论 |
附录1:曲谱与节目单图片 |
附录2:中国留学生赴外学习小提琴情况表 |
附录3:演奏会目录表 |
附录4:小提琴作品简明表 |
附录5: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关的论文资料表 |
附录6:1978-2008年间正式发行的小提琴曲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10)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 ——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考察研究(1950~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民族乐队建制领域相关概念 |
三、 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一章 历时考察:传统乐队乐器组合及分类 |
第一节 上古、中古时期传统乐队 |
一、先秦“钟磬之乐”与“竽瑟之乐”之乐队组合 |
二、汉魏“鼓吹乐”与“丝竹乐”之乐队组合 |
三、隋唐燕乐与宋元大乐之乐队组合 |
第二节 明清时期传统乐种分布及组合状态 |
一、弦索乐 |
二、丝竹乐 |
三、鼓吹乐类 |
四、吹打乐 |
第三节 西乐东渐与江南“国乐”崛起 |
一、明清时期西乐渐入 |
二、“国乐”与“国乐合奏”兴起 |
第二章 现代民族乐团(队)三个案考察 |
第一节 京畿文化圈内的中央广播民族乐团 |
一、抗战时期的国家电台专属国乐队 |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央广播民族乐团 |
三、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建立初期乐队“建制”与影响 |
第二节 江南文化圈内的上海民族乐团 |
一、从大同乐会到中国管弦乐队 |
二、从上海乐团民间乐队到上海民族乐团 |
三、上海民族乐团的乐队建制基础 |
第三节 齐鲁文化圈内的“前卫”民族乐队 |
一、战火中走来的民族管弦乐队 |
二、民间器乐影响下的乐队配置 |
三、前卫民族乐队早期建制构成 |
第三章 顺应诉求:乐器改革 |
第一节 弦鸣乐器系统化改革 |
一、“五胡”与“二皮”等擦奏弦鸣乐器 |
二、“三弹”和“一击”等弹奏和击奏弦鸣乐器 |
第二节 气鸣乐器系统化改革 |
一、“簧管类乐器”开先 |
二、“边棱类乐器”加键 |
第三节 膜鸣、体鸣乐器改革 |
一、膜鸣槌击乐器“革新” |
二、体鸣乐器“仿古” |
第四节 “乐改”实践效果评估 |
一、剧场艺术:从改造传统乐器入手 |
二、中西合璧:“不中不西”的困惑 |
三、乐改“诉求”:剧场艺术“避实就虚” |
第四章 “四组结构”:趋同模式研究 |
第一节 “四组结构”形成 |
一、“四组结构”定型与基本内容 |
二、“四组结构”模式特征 |
第二节 “四组结构”交叉界域 |
一、中西乐队交叉界域中的“四组结构” |
二、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的“四组结构” |
三、上海民族乐团的“四组结构” |
四、前卫民族乐队的“四组结构” |
第三节 “四组结构”趋同与创作空间 |
一、传统合奏“多声化”与“规范化” |
二、现实器乐题材创作中的结构演进 |
第五章 “彭修文模式”:一种建制理念与实践 |
第一节 “彭修文模式” |
一、一个核心、两项保障 |
二、交响化与交响性 |
第二节 彭修文与“中广”乐队 |
一、从“国乐”到民族乐队 |
二、从演奏员到指挥家 |
三、从指挥家到作曲家 |
第三节 后彭修文时代:“交响化”之处境与对策 |
一、“复团”后的上海民族乐团、前卫民族乐队 |
二、“四组结构”边缘化 |
第六章 “跨界文化”:建制模式扩展与影响 |
第一节 大陆乐队:探寻海外认同 |
一、“彭修文模式”再现 |
二、彭修文与大陆青年作曲家 |
三、大陆模式之海外认同 |
第二节 海峡彼岸:国乐合鸣 |
一、大陆民族乐队建制延续之“现代国乐” |
二、文化复兴运动与现代国乐专业化 |
三、“大中华”交融之双向实践 |
第三节 深圳河畔:香港乐韵 |
一、“支系”层面之都市化“中乐队” |
二、香港中乐团“交响化” |
结论与愿景 |
一、相关结论 |
二、前景与构架 |
参考文献 |
图表谱例目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附录一:民族乐团建立与发展大事记 |
附录二:1950 年以来部分民族管弦乐作品改编、创作情况汇编 |
附录三:部分民族乐团剧照、节目单及作品手稿 |
附录四 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本文部分“田野工作”摘要 |
四、展中国乐器实力 与世界乐展接轨——Music China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后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1904-1937)[D]. 黄晓珠.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中国艺术的西方当代媒体观察[D]. 张玉梅.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3]“美术片”研究 ——基于中国动画辩证解析基础上的探索[D]. 吕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4]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D]. 林文艺.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6]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及发展[D]. 李岩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7]关于中国音乐文献英译的几点思考和策略 ——以中国音乐术语为例[D]. 张翅. 中央音乐学院, 2012(S2)
- [8]低碳背景下中日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D]. 何琦. 海南大学, 2012(12)
- [9]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 陈习.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 ——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考察研究(1950~2005)[D]. 钱建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