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乳状液的黏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秋[1](2020)在《基于不同结构乳化剂的活性原油界面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井出水是注水开发油田的常见问题。油井出水不仅消耗地层能量,而且影响原油采收率,增加采出液脱水的工作量。为了减少油井产水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油井堵水。诸多化学堵剂中,每种堵剂都有其相适用的实施范围,很多堵剂虽具有选择性但无法做到真正的堵水不堵油。活性原油属于液体分散体型堵剂,是一种应用成本低、控水增油效果好、对油层无损害的选择性堵水技术。加入了乳化剂的原油,称之为活性原油,乳化剂可以通过搅拌溶解或分散于原油中。在活性原油的现场堵水应用中发现,由于油田区块使用的原油和乳化剂不同,导致实施活性原油堵水的效果差别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展活性原油所用原油组分、性质与乳化剂结构之间匹配关系的研究,提高活性原油堵水成功率。本论文结合光谱、色谱、流变等现代分析手段分析系列乳化剂的结构及原油组成、油水界面性能、活性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流变特性,研究原油组成和乳化剂结构的匹配关系,并结合微观可视化实验、岩心堵水实验,阐明活性原油堵水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择两种表观性质不同的原油为研究对象,分析原油族组成、组分结构及原油组分与流变性质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和2#原油组分近似,饱和烷烃组分碳数分布于C12~C36,C18和C19含量较高,芳香烃和胶质的芳环数主要集中在3~5环,2#原油的胶质和芳香烃中存在相对多的低环组分,有利于原油中沥青质的溶解和分散;2#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于1#原油,2#原油具有较高的黏度和黏性模量。(2)以亲水端基相同、亲油基结构不同的非离子型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配制活性原油,通过界面分析及流变分析发现:随着碳链的增长,Span系列活性原油油水界面膜强度明显增大,Span80分子结构中双键的出现也有助于界面膜强度的提高,Span80与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的2#原油组成的活性原油界面膜强度高,形成的乳状液具有较高的抗剪切性能,较好的黏温性能及黏弹性。(3)以亲油端基相同、亲水基离子类型及结构不同的腰果酚类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配制活性原油,通过界面分析及流变分析发现:亲水端基的电荷特征对油水界面性能产生影响;腰果酚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与原油组分中具有负电性的胶质和沥青质静电作用稳定油水界面,提高油水界面膜强度,形成W/O乳状液,乳状液具有相对高的抗剪切性能,较好的黏温性能及黏弹性。(4)以兼具聚合物和表面活性特征的聚表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五种聚表剂的油水界面性能、乳化稳定性和流变性,研究表明:分子量相对小且乳化能力强的Ⅴ型聚表剂可在较低浓度下发生乳化作用,形成多重乳液,明显提高乳液的抗剪切性能和黏弹性能。(5)以具有阳离子基团和聚合物链双重特性的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系列阳离子型聚合物作为乳化剂,研究了系列阳离子聚合物的油水界面性能、乳化稳定性和流变性,研究表明:分子量相对小,无交联剂的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可通过阳离子基团与油水界面带负电的胶质、沥青质发生静电吸附作用协同聚合物分子链的架桥和穿插作用稳定油水界面,明显提高油水界面膜强度,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2#原油制备的活性原油乳状液黏度高,黏弹性好。(6)通过微观驱替可视化模拟实验,研究了活性原油注入前后孔道润湿状态、封堵情况、活性原油波及范围及剩余油分布,揭示了活性原油堵水机理:一是乳化液滴对孔道和孔喉的封堵,大于孔喉尺寸的乳化液滴发生变形封堵,小于孔喉尺寸的乳化液滴相互拥挤叠加,产生贾敏效应,形成封堵;二是乳化液滴吸附到孔道壁面,孔道半径减小,水流动阻力增大。(7)Span80、腰果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三种活性原油在模型孔道内均可发生乳化作用,且沥青质、胶质含量高的原油乳化封堵作用强;岩心堵水实验表明三种活性原油堵水作用明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腰果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都可作为活性原油的乳化剂,对采收率的提升平均值分别为11.22%、6.24%和18.27%。(8)活性原油对岩心孔道的封堵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能优先选择渗透率高,含水量大的孔道进行封堵,而对含油孔道不产生封堵作用,且可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说明活性原油堵水是一种可自主适应地层环境的降水增油技术。
郭加奇[2](2020)在《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三元复合驱油已成为大庆油田老区降水增油的基础技术,药剂和流体在储层孔隙中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药剂的溶解和乳化,在三元过程中对驱由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能够深入地研究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无论是从理论价值上来说,还是从工程实践意义上来说,都能够有效改善三元驱降水增油的效果。本文首先对原油乳化作用进行阐述,并且为了能够得出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稳定机理,我们仔细研究了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残留的碱、表面活性剂以及聚合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残留物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强度、油水分离特性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这之后,我继续将研究对象锁定为杏十二区弱碱三元试验区储层的流体和物性,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对三元驱采收率收到乳化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经过与原油的接触之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这三元流体中,有一部分的碱和表面活性剂会溶解到被接触到的原油当中去,甚至其中还有小部分的表面活性剂又重新从原油中回到了水相,这是三元驱产生乳化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采出液乳化类型与含水率密切相关,当含水率较低的时候,就极易产生W/O型乳状液,相反地,当含水率较高的时候,则更易于形成O/W型乳状液,通过研究表明,60%的含水率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乳状液转型临界值。在最后,我对整个试验区块的整体驱油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弱碱性的三元流体与原油接触的时候,更容易引起乳化作用,并生成相应的乳状液,其在多孔的介质内发生渗流的情况时,就会产生“贾敏效应”,这就导致了渗流阻力的大幅增加,造成了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的吸液压差增大,同时吸液量也随之增加,液流的转向效果变强,从而扩大了波及的体积,并提高采收率,但在与此同时,其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减小,储层产液能力降低。
王传硕,董平省,马千里,王玮,宫敬[3](2020)在《乳化含蜡原油沉积层含水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乳化含蜡原油沉积层含水是油水两相管流蜡沉积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于冷指、环道沉积实验等手段,分析了乳化原油蜡沉积层含水的影响因素,明确了油相体积含水率、分散水滴粒径等因素的影响。综述了乳化原油沉积层含水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机理,讨论了含水对沉积层含蜡量、流变性的影响,列举了当前主流的乳化油水体系蜡沉积预测模型及方法,并展望了今后含水乳化原油沉积机理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海含蜡原油混输管道的设计、运行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图2,表1,参60)
孙学法[4](2018)在《乳化作用对三元驱采收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取得了较好增油降水效果,但注入端和采出端结垢以及采出液处理和药剂费用高昂等问题制约着三元驱油技术经济效果。此外,三元驱过程中药剂与储层孔隙内流体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药剂溶解、乳化和乳化作用对驱油效果影响等问题也困扰着石油科技人员,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机制和提出应对方法对于改善三元驱增油降水效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矿场生产实际需求,本文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仪器检测、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乳状液类型、药剂浓度、分配比例、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采收率等为评价指标,以大庆油田弱碱和强碱三元试验区储层流体和物性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乳化作用对三元驱采收率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油接触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体系中部分表面活性剂和碱会溶解到油相中去,其中部分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从原油中重新进入水相,这是三元驱产生乳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体系相比较,“碱/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中碱和表面活性剂在原油中分配比例(溶解量)较大,与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较,“碱/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在原油中溶解量较大,由此可见,碱可以增大表面活性剂在原油中溶解量,而聚合物可以减小表面活性剂和碱在原油中溶解量;采出液乳化类型与含水率密切相关,低含水率易于形成W/O型乳状液,反之,易于形成O/W型乳状液,二种类型乳化液转型临界含水率为60%左右;弱碱三元体系与原油接触时会引起乳化作用和生成乳状液,乳状液在多孔介质内渗流时会产生“贾敏效应”,导致渗流阻力增加,液流转向效果增强;三元体系乳化作用及其引起附加渗流阻力或压差沿岩心长度方向存在差异,前部区域压力增加率为72.0%,中部区域为84.6%,后部区域仅为12.5%,由此可见,三元驱注采井间中部区域乳化作用较强,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碱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含油饱和度值较高;在三元驱矿场实践中,“贾敏效应”引起渗流阻力增加,一方面会引起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吸液压差增大和吸液量增加,进而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采收率;另一方面,渗流阻力增加也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即流压减小,储层产液能力降低。通过对采出端中低渗透层实施压裂施工,可以进一步释放因乳化作用而产生的液流转向潜力,提高三元驱增油降水效果。
刘哲宇,李宜强,庄永涛,陈一航,马瑞程[5](2017)在《多孔介质中二元复合体系乳化前后流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合驱过程中出现的乳化现象直接影响开发效果,目前对复合体系乳化后形成的乳状液的流动规律缺少相关研究。本文采用岩心实验分别注入O/W型乳状液与等黏度的二元体系,测定采出液的流变性、粒度分布以及乳状液液滴形态,比较它们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差异,再通过多孔介质模拟复合驱过程中乳状液的产生过程,通过压力变化研究各因素对体系乳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体系乳化前后的运移规律存在明显差异,乳化前体系的压力可以很快达到平稳,而乳化后的压力呈现跳跃上升,既表现出幂律流体剪切变稀的特性,又由于分散性质加强而表现出剪切变稠的特征;采出液分析表明经过岩心后,乳状液的流变曲线上移,粒径变小,经过3 PV后乳状液的液滴形态才与初始时相似;各因素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大于剪切速率,含油饱和度对乳化效果的影响最小。
时爽[6](2017)在《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依时性流变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陆上油气资源的日渐减少,全球的油气开发正全面向深海发展,海上油田将是21世纪全球油气能源开发的战略性接替区域,在海上油田集输管道中,油气水混输已经成为主要的运输方法之一。油水混合输送过程中,油水两相因湍流及各类剪切作用而形成乳状液;因为原油中含有界面活性物质,所以更易形成W/O型乳状液。而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依时性流变特性是油水混输管道流动安全问题的基础资料。本文基于控应力加载模式,通过恒应力加载、剪切应力线性增加加载条件,对含蜡原油乳状液的依时性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对于含蜡原油乳状液而言,由于分散相液滴的存在使屈服过程延性增强,导致其屈服值读取与脱水含蜡原油不同。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屈服点确定方式,此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屈服过程的延性增强所导致的屈服点不容易读取的问题。并在此屈服点读取方式基础上,研究了在恒应力和剪切应力线性增加加载条件下,屈服特性受含水率、加载剪切方式的影响规律;在剪切应力线性增加加载条件下,定性的研究了剪切应力线性增加速率和含水率对线性黏弹特性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在此加载条件下,线性黏弹持续时间、弹性模量以及临界线性应变的变化规律;在恒定剪切应力加载条件下,研究了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触变特性,针对剪切速率变化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证实了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触变机理,并提出了剪切速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式;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的一些反常现象,发现了该测量系统测量流变性时,存在壁面滑移现象。并总结了含水率和加载应力大小对壁面滑移现象的强弱的影响规律。
吕志娟[7](2017)在《微观结构对油包水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W/O型乳状液是一种两相分散体系,其蜡沉积过程比单相原油更加复杂,分散相水滴的存在会影响蜡分子的扩散和蜡晶的沉积过程。所以,深入研究W/O型乳状液蜡沉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提取了乳状液微观结构表征参数如沙德平均粒径、分散度及粒径分布指数PDI等对乳状液进行定量表征,研究了大庆油乳状液微观特性与流变特性(屈服应力、黏度、胶凝特性)的定量关系。采用冷指实验装置研究了分散相体积分数、油壁温差及搅拌转速对蜡沉积的影响。蜡沉积速率、蜡分子扩散系数均随着分散相体积分数和搅拌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油壁温差的增加而增大。结合乳状液显微特性,提出了包含原油黏度、乳状液黏度、粒径分布指数的油包水乳状液蜡分子扩散系数计算公式,与实验数据对比,公式的平均偏差为4.75%,采用文献中的数据验证也有较好的结果,平均偏差为12.42%。
孙娜娜,敬加强,蒋华义,齐红媛,江璇涛[8](2016)在《稠油水包油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分析了两性/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无机/有机复配碱含量、含油率、搅拌速率、乳化温度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六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非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乳状液表观黏度影响的显着程度,得到稠油O/W型乳状液的表观黏度预测模型,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因素对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增大;复配碱对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能促使界面上活性物质发生电离,又能压缩扩散双电层,结果取决于两者的相互竞争;随着含油率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增大;搅拌速率在5001000r/min范围内,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增大,在10001500r/min范围内,表观黏度变化不大;乳化温度升高导致乳状液表观黏度降低。稠油O/W型乳状液的表观黏度预测模型预测的表观黏度与实验结果吻合。
孙娜娜[9](2016)在《塔河稠油乳化降黏及微波化学破乳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石油开采年限的增加,常规原油储量逐渐减少,原油重质化日趋严重,因而稠油将在世界能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组成复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管输稠油,已成为当前世界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塔河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乳化降黏输送技术。首先,该论文应用测试瓶、悬滴界面张力仪、微观显微镜、电导率仪、pH计、动态稳定性分析仪、Anton Paar流变仪和Zeta电位仪等,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浓度、碱类型及浓度、油水比、乳化温度、搅拌速度和各种价态正、负离子对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与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当油水质量比为7:3,搅拌速度为1000 r/min,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质量比为2:1、质量浓度为1.5%,无机碱NaOH与有机碱TEOA的质量比为1:1、复配碱浓度为0.2%时乳状液的稳定性最强,其3 h对应的分水率仅为5.33%、降黏率大于96%,且由该碱/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稳定的稠油O/W型乳状液具有较好的抗温性和抗硬水能力。为了进一步分析以上各因素对乳状液流变性影响的显着程度,应用SPSS软件对六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得到稠油O/W型乳状液的黏度预测模型,并采用Matlab软件预测各组样品的管输压降。结果表明:油水比与温度是影响乳状液黏度和管输压降的主要因素。基于此,通过推导乳状液黏度与压降的理论关联式,进而从数学角度论证乳状液的管输压降与黏度成正比。因此,对稠油进行乳化降黏输送时,可首先综合乳状液黏度预测模型及稳定性分析结果,优选最适乳化条件,使制备的乳状液黏度较低、稳定性较高,在此基础上,依据管输压降的公式预测压降。考虑到乳状液输送到管道终端后,必须进行破乳脱水以实现油水分离,但由优选二元体系稳定的乳状液破乳较为困难,针对该问题,本研究采用微波化学破乳法,并与常规化学破乳法、微波破乳法作对比。结果表明:微波化学破乳较单一的微波破乳,其破乳效率高、脱出水色清;较常规化学破乳,其破乳剂用量少,加热时间短。优选的破乳方案为,微波辐射温度70℃,pH=7, CRKP=0.005%, CCPAM=0.004%,该条件下,10 min对应的分水率为98.36%,脱出水的透光率为72.5%。最后,鉴于塔河稠油O/W型乳状液的最优破乳温度范围为70~80℃,本文以微波辐射条件下的稠油O/W型乳状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油、水两相建立电磁场及温度场分布模型,并依次采用分离变量法和有限差分法求得电磁场的解析解及温度场的数值解,进而从理论上分析微波对稠油O/W型乳状液的作用规律及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综合温度场模型和最优破乳温度范围确定最佳微波辐射参数。
陈旭[10](2016)在《基于参数量化表征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配制及流变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海上油田所产大多为易凝高粘的含蜡原油,油气水混输已成为较长距离海上油田集输的主要输送方式。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油水混合液经受高速剪切,易形成原油乳状液。原油乳状液的流变特性对其形成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表观粘度是W/O型原油乳状液乳化程度的主要表征参数之一,因此开展以表观粘度作为量度的原油乳状液的配制研究,是深入探知油水乳状液性质的前提。本文针对基于参数量化表征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配制及流变特性开展研究。对物性不同的含蜡原油,研究了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对不同体积含水率乳状液平衡表观粘度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和粘性流体力学的理论,建立了以粘性流动熵产描述乳状液配制过程的条件参数关系式;分析了乳状液平衡表观粘度与粘性流动熵产值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定量描述乳状液配制条件与平衡表观粘度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实验室基于平衡表观粘度量化表征的原油乳状液的配制提供理论。研究了物性不同的含蜡原油,在不同配制条件下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凝点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凝点与体积含水率、搅拌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对物性不同的含蜡原油,研究了W/O型胶凝含蜡原油乳状液在不同配制条件下,恒定剪切速率加载方式下的屈服-触变特性;以可触变应力表征体系的结构特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可触变应力与体积含水率、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式。
二、石油乳状液的黏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乳状液的黏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结构乳化剂的活性原油界面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活性原油堵水技术发展现状 |
1.2 活性原油乳化剂及其乳状液稳定机理 |
1.2.1 活性原油乳化剂 |
1.2.2 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作用机理 |
1.2.3 活性原油乳状液类型及影响因素 |
1.3 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方法 |
1.3.1 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质评价 |
1.3.2 活性原油乳状液体相性质评价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2章 原油组分表征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油的选择及其族组成分离 |
2.3.2 原油各组分表征 |
2.3.3 原油流变性质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油族组成分析 |
2.4.2 原油各组分结构分析 |
2.4.3 原油的流变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pan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其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Span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测定 |
3.3.2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能测定 |
3.3.3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特性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pan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分析 |
3.4.2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
3.4.3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其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
4.3.2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测定 |
4.3.3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测定 |
4.3.4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能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 |
4.4.2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分析 |
4.4.3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
4.4.4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表剂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聚表剂的红外表征 |
5.3.2 聚表剂界面性能测定 |
5.3.3 聚表剂乳状液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聚表剂的红外分析 |
5.4.2 聚表剂油水体系界面性能研究 |
5.4.3 聚表剂基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
5.4.4 聚表剂基油水乳状液流变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P(DAM-ECH)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P(DAM-ECH)系列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6.3.2 P(DAM-ECH)基活性原油界面性能测定 |
6.3.3 P(DAM-ECH)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能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DAM-ECH)系列阳离子聚合物结构分析 |
6.4.2 P(DAM-ECH)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分析 |
6.4.3 P(DAM-ECH)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
6.4.4 P(DAM-ECH)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活性原油自适应控水增油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3 实验方法 |
7.3.1 活性原油微观可视化岩心实验 |
7.3.2 活性原油岩心模拟堵水实验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活性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能比较分析 |
7.4.2 活性原油理想玻璃模型堵水机理分析 |
7.4.3 活性原油仿真玻璃模型堵水机理分析 |
7.4.4 活性原油岩心堵水性能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三元复合驱与原油乳化技术现状 |
1.1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1.1 国外三元驱技术现状 |
1.1.2 国内三元驱技术现状 |
1.2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
1.3 乳状液类型和稳定性 |
1.3.1 乳状液类型 |
1.3.2 国内乳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乳化研究现状 |
1.4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
1.4.1 影响因素 |
1.4.2 水驱采收率提高方法 |
第二章 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研究 |
2.1 乳化作用机理 |
2.1.1 乳化作用简介 |
2.1.2 液液乳化机理 |
2.2 乳状液稳定机理 |
2.2.1 乳状液稳定 |
2.2.2 乳状液分层 |
2.2.3 聚集(絮凝)和聚结 |
2.3 乳状液聚集和聚结影响因素 |
2.3.1 聚集和聚结因素 |
2.3.2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2.3.3 聚合物的影响 |
2.3.4 碱的影响 |
第三章 采出液含水率及见剂浓度变化规律 |
3.1 试验区见剂浓度、含水率及产液量变化情况 |
3.2 三元复合驱药剂相对采出量变化情况 |
3.3 药剂在地层中滞留现象室内试验 |
3.4 三元药剂在油水中作用对相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3.4.1 原油溶解表面活性剂室内试验 |
3.4.2 表面活性剂、碱在油水中的分配关系 |
3.4.3 聚合物对碱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第四章 采出液乳化类型及乳化程度研究 |
4.1 三元采出液乳化类型及乳化效果判定 |
4.2 乳化情况及乳化特征 |
4.3 乳化类型与乳化程度规律 |
4.3.1 第一类:油包水型采出液 |
4.3.2 第二类:严重水包油型采出液 |
4.3.3 第三类:轻微水包油型采出液 |
4.3.4 第四类:未乳化采出液 |
4.4 乳化与含水率、见剂浓度的整体关系 |
第五章 乳化与受效特征的关系 |
5.1 W/O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
5.2 严重O/W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
5.3 轻微O/W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
5.4 未乳化井的乳化与受效关系 |
5.5 乳化作用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影响试验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乳化含蜡原油沉积层含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积层含水的影响因素 |
1.1 油相体积含水率 |
1.2 分散相粒径及分布 |
2 沉积层含水的影响机理 |
2.1 粘附、包裹作用 |
2.2 蜡晶界面吸附作用 |
2.2.1 稳定性 |
2.2.2 含水乳化油流变性 |
2.2.3 油水界面流变性 |
2.2.4 析蜡特性 |
3 含水对蜡沉积的影响 |
3.1 沉积层含蜡量 |
3.2 沉积层流变特性 |
3.2.1 胶凝特性 |
3.2.2 触变特性 |
3.3 蜡沉积模型 |
4 结论及展望 |
(4)乳化作用对三元驱采收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三元复合驱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2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
1.2 三元体系化学剂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 |
1.2.1 超低界面张力机理 |
1.2.2 油相组成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1.3 大庆油田三元驱矿场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1 化学剂损失 |
1.3.2 复合体系的组分分离 |
1.3.3 驱油过程中的油水乳化 |
1.3.4 油水分离困难 |
1.3.5 结垢问题严重 |
1.3.6 污水处理困难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元体系在油水相中分配比例实验研究 |
2.1 药剂检测方法 |
2.1.1 表面活性剂浓度检测方法 |
2.1.2 聚合物浓度检测方法 |
2.1.3 碱浓度检测方法 |
2.1.4 硫含量检测方法 |
2.2 实验条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案 |
2.3 结果分析 |
2.3.1 弱碱三元体系 |
2.3.2 强碱三元体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原油组成对药剂分配比例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条件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2 原油中活性组分萃取方法和测试原理 |
3.2.1 活性组分分离 |
3.2.2 红外光谱仪分析 |
3.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萃取活性组分红外光谱分析 |
3.3.2 萃取活性组分GC-MS分析 |
3.3.3 萃余油组分GC-MS分析 |
3.3.4 动态界面张力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元体系岩心内运移和滞留特性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条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方案设计 |
4.3 结果分析 |
4.3.1 采收率和动态特征 |
4.3.2 采出液药剂浓度变化规律 |
4.3.3 岩心中剩余油饱和度和表面活性剂滞留量分布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乳化作用对三元驱采收率影响和评价方法研究 |
5.1 实验条件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备 |
5.1.3 实验方案 |
5.2 结果分析 |
5.2.1 等渗流阻力聚合物溶液和三元体系 |
5.2.2 聚合物溶液和三元体系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5.2.3 两种注入方式增油效果对比 |
5.2.4 配制水增油效果对比 |
5.3 小结 |
第六章 采出液乳化类型及乳化作用对矿场试验效果影响研究 |
6.1 杏十二弱碱三元试验区 |
6.1.1 采出液取样井和取样日期 |
6.1.2 药剂浓度检测方法 |
6.1.3 油井采出液样品中药剂浓度及乳化类型检测 |
6.2 试验区油井采出液乳化类型统计 |
6.3 典型油井开采曲线及其特征分析 |
6.3.1 油井开采曲线 |
6.3.2 特征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5)多孔介质中二元复合体系乳化前后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条件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乳状液生成方法 |
2.2 实验方案 |
2.2.1 二元体系和乳状液的流动实验 |
2.2.2 多孔介质中二元体系乳化影响因素实验 |
2.3 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二元体系/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特性 |
3.1.1 流动压力差异 |
3.1.2 流变曲线差异 |
3.1.3 乳状液形态 |
3.1.4 乳状液粒径分布 |
3.2 多孔介质中二元体系乳化影响因素 |
3.2.1 表面活性剂浓度 |
3.2.2 含油饱和度 |
3.2.3 流动速度 |
3.2.4 影响程度分析 |
4 结论 |
(6)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依时性流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含蜡原油的黏弹-屈服-触变特性 |
1.2.2 含蜡原油乳状液的黏弹-屈服-触变特性 |
1.2.3 壁面滑移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屈服特性研究 |
2.1 实验仪器介绍 |
2.2 试验样品制备及原油物性测定 |
2.2.1 含蜡原油的预处理 |
2.2.2 乳状液的配制 |
2.2.3 原油参数确定 |
2.3 实验方法 |
2.3.1 确定实验加载条件 |
2.3.2 确定胶凝结构充分形成时间 |
2.3.3 确定加载应力范围 |
2.4 实验方案 |
2.4.1 恒定剪切应力加载实验 |
2.4.2 剪切应力线性增加加载实验 |
2.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1 屈服点的确定 |
2.5.2 屈服值的变化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黏弹特性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线性黏弹实验结果分析 |
3.2.1 剪切应力增加速率对乳状液线性黏弹的影响 |
3.2.2 含水率对乳状液线性黏弹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触变特性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含蜡原油乳状液触变特性 |
4.2.1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触变性机理分析 |
4.2.2 恒定剪切应力作用下含蜡原油乳状液触变特性的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中的滑移现象分析 |
5.1 滑移现象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含蜡原油乳状液的屈服特性 |
6.1.2 含蜡原油乳状液的黏弹特性 |
6.1.3 含蜡原油乳状液的触变特性 |
6.1.4 实验中滑移现象分析 |
6.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专利目录 |
致谢 |
(7)微观结构对油包水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领域研究进展 |
1.2.1 油包水乳状液微观特性 |
1.2.2 油包水乳状液非牛顿特性 |
1.2.3 油包水乳状液蜡分子扩散系数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油品基础物性及界面张力研究 |
2.1 油样的选择及预处理 |
2.2 油包水乳状液的制备 |
2.3 基本物性测试 |
2.3.1 密度及凝点测试 |
2.3.2 析蜡特性测试 |
2.3.3 导热系数及比热容 |
2.4 界面张力测试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界面张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包水乳状液微观及流变特性研究 |
3.1 乳状液分散相粒径大小与分布研究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乳状液显微观测结果及分析 |
3.1.4 乳状液微观结构表征 |
3.2 乳状液流变特性研究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屈服及粘度测试 |
3.2.3 胶凝特性研究 |
3.3 乳状液微观结构与流变特性的关系 |
3.3.1 乳状液微观结构与屈服应力 |
3.3.2 乳状液微观结构与粘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包水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研究 |
4.1 实验装置 |
4.2 实验过程 |
4.2.1 蜡沉积实验过程 |
4.2.2 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
4.3 不同因素对蜡沉积规律的影响 |
4.3.1 搅拌转速的影响 |
4.3.2 含水率的影响 |
4.3.3 油壁温差的影响 |
4.4 沉积物内外性质差异分析 |
4.4.1 不同含水率 |
4.4.2 不同油壁温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包水乳状液蜡分子扩散系数研究 |
5.1 乳状液蜡分子扩散系数的计算 |
5.1.1 理论推导 |
5.1.2 扩散系数计算结果 |
5.1.3 数据分析 |
5.2 冷指中蜡分子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 |
5.2.1 基本形式 |
5.2.2 公式验算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以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8)稠油水包油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单因素实验 |
1.3.2 正交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影响稠油O/W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1.1 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影响 |
2.1.2 复配碱含量的影响 |
2.1.3 含油率的影响 |
2.1.4 搅拌速率的影响 |
2.1.5 乳化温度的影响 |
2.2 稠油O/W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结果 |
3 结论 |
符号说明: |
(9)塔河稠油乳化降黏及微波化学破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乳状液的稳定性 |
1.2.2 乳状液的流变性 |
1.2.3 乳状液的破乳 |
1.2.4 微波破乳的数学模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塔河稠油乳化降黏实验内容及方法 |
2.1 塔河稠油基本物性测试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塔河稠油基本组分分析 |
2.1.4 塔河稠油密度测试 |
2.1.5 塔河稠油黏温曲线测试 |
2.2 塔河稠油乳化降黏实验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第3章 塔河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3.1 乳化剂类型及浓度的影响 |
3.1.1 单一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1.2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1.3 单一碱的影响 |
3.1.4 复配碱的影响 |
3.1.5 两性表面活性剂与碱的协同作用 |
3.2 油水比的影响 |
3.3 乳化温度的影响 |
3.4 搅拌速度的影响 |
3.5 无机盐类型及含量的影响 |
3.5.1 阳离子的影响 |
3.5.2 阴离子的影响 |
3.6 动态稳定性分析 |
3.7 最优乳化剂配方的腐蚀性 |
3.8 小结 |
第4章 塔河稠油O/W型乳状液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 |
4.1 乳化剂类型及浓度的影响 |
4.1.1 单一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4.1.2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4.1.3 单一碱的影响 |
4.1.4 复配碱的影响 |
4.2 油水比的影响 |
4.3 乳化温度的影响 |
4.4 搅拌速度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塔河稠油O/W型乳状液黏度及管输压降预测 |
5.1 正交实验 |
5.2 稠油0/W型乳状液黏度预测 |
5.3 稠油0/W型郭状液管输压降预测 |
5.4 管输压降与乳状液黏度的关系 |
5.5 其它稠油管输压降对比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塔河稠油O/W型乳状液的常规及微波化学破乳 |
6.1 常规化学破乳 |
6.1.1 pH的影响 |
6.1.2 破乳剂的影响 |
6.1.3 离子液体的影响 |
6.1.4 絮凝剂的影响 |
6.2 微波破乳 |
6.2.1 辐射时间的影响 |
6.2.2 辐射功率的影响 |
6.2.3 微波与常规破乳的对比分析 |
6.3 微波化学破乳 |
6.3.1 一元体系的影响 |
6.3.2 二元体系的影响 |
6.3.3 三元体系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塔河稠油O/W型乳状液在微波作用下的温度场模型研究 |
7.1 微观物理学模型 |
7.2 微观热力学模型 |
7.3 参数的确定 |
7.4 电磁场分布 |
7.4.1 电磁场求解 |
7.4.2 电场强度与入射功率的关系 |
7.5 温度场模型的求解 |
7.5.1 微波辐射时间的影响 |
7.5.2 微波辐射功率的影响 |
7.5.3 温度场模型的验证 |
7.5.4 微波辐射参数的优选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10)基于参数量化表征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配制及流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配制条件对乳状液性质的影响 |
1.2.2 含蜡原油及乳状液的凝点研究 |
1.2.3 含蜡原油及其乳状液屈服特性 |
1.2.4 含蜡原油乳状液的触变特性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参数量化表征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配制 |
2.1 实验介绍 |
2.1.1 实验仪器 |
2.1.2 试验样品 |
2.1.3 试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含水率对平衡表观粘度的影响 |
2.2.2 搅拌速率对平衡表观粘度的影响 |
2.2.3 搅拌时间对平衡表观粘度的影响 |
2.3 W/O型含蜡乳状液配制过程的粘性流动熵产 |
2.3.1 粘性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 |
2.3.2 粘性流动和传热过程中的熵产生 |
2.3.3 乳状液配制过程中的体均能量耗散率 |
2.3.4 乳状液配制搅拌过程的粘性流动熵产 |
2.3.5 不同配制条件的熵产计算 |
2.4 基于参数量化表征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配制 |
2.4.1 乳状液平衡表观粘度与粘性流动熵产的关系 |
2.4.2.乳状液平衡表观粘度与配制条件的定量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凝点 |
3.1 实验介绍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样品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含水率对乳状液凝点的影响 |
3.2.2 搅拌强度对乳状液凝点的影响 |
3.3 乳状液凝点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屈服—触变特性 |
4.1 实验介绍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样品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可触变应力预测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实验的不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石油乳状液的黏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结构乳化剂的活性原油界面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D]. 张志秋.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D]. 郭加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乳化含蜡原油沉积层含水研究进展[J]. 王传硕,董平省,马千里,王玮,宫敬. 油气储运, 2020(01)
- [4]乳化作用对三元驱采收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孙学法.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5]多孔介质中二元复合体系乳化前后流动规律研究[J]. 刘哲宇,李宜强,庄永涛,陈一航,马瑞程. 石油科学通报, 2017(04)
- [6]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依时性流变特性研究[D]. 时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7]微观结构对油包水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的影响[D]. 吕志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8]稠油水包油型乳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J]. 孙娜娜,敬加强,蒋华义,齐红媛,江璇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05)
- [9]塔河稠油乳化降黏及微波化学破乳研究[D]. 孙娜娜.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10]基于参数量化表征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配制及流变特性研究[D]. 陈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