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朊粒和朊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怀宏[1](2020)在《疾疫、人我与身心》文中研究说明这场突然爆发且目前还在世界上持续的新冠病毒疫情,或可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既波及最广的对人身体的"侵袭事件",同时又是全球化以来首次人们心理上的"全球体验"。作为一个单一事件,它影响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大,可能超过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和流行疾病,尤其是在心理上。七大洲,各大文明,几乎所有民族国家,无不有新冠病毒"登门造访"并造成心理冲击。
王鑫,颜学勤,商庆龙[2](2017)在《细胞型朊蛋白分子结构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型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PrPc)是一种高度保守且广泛表达的糖磷脂酰基醇(glycosyl phosphatidyl inositol,GPI)锚定糖蛋白,定位于脂筏。在哺乳动物体内,PrPc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中大量存在,其它组织中有少量分布。目前研究表明,PrPc分子结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之外,还与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发生等相关。本文重点阐述了PrPc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何敏,陈文武,成克定,姬新颖[3](2014)在《克雅二氏病研究与诊断进展》文中认为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朊粒(prion)类疾病在人类中最常见的病种,与其他常见的传染病不同的是,这个疾病不是由类似于含有基因的病毒或细菌的病原造成的疾病,而是由变构蛋白朊粒直接造成的疾病。尽管如此,它的公共健康的意义很大。因为朊粒在常规消毒情况下是不被灭活的。这类患者的朊粒会通过输血、手术或其他途径把病原传给他人,加上疾病发病的潜伏期长,很难马上被发现,给临床诊断造成很大困难。目前诊断主要限于临床表现及晚期的影像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特异性也比较低。早期和主动的、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一直是此领域的热点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近年来,克雅二氏病的研究和诊断有很大进展,因此,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克雅二氏病的研究和诊断作一综述,特别是目前在世界少数国家出现的Real-time quaking-induced conversion(简称RT-QuIC,此处翻译为"实时震动诱导转化")作了详细介绍。
王敏[4](2011)在《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在微生物世界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其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种威胁体现在生物恐怖、新发传染病以及一些难以控制的传染病。我国近几年加强了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为了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应对科研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全球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确我们国家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病原微生物研究科研规划提供依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不同数据库的完善,基于互联网检索与分析可以获得病原微生物研究SCI文献,全基因组测序,批准新药等各种客观数据。本研究主要基于这些数据,分析一些重要病原微生物全球及我国研发现状,提出我国病原微生物研究今后应重点加强的方面,为国家相关科研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http://apps.isiknowledge.com)检索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情况,从文献年度数量变化、主要国家或地区分布、主要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中国相关文献情况进行文献数量、主要机构等方面的分析。通过NCBI网站(www.ncbi.nlm.nih.gov)基因组数据库汇总数据分析主要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完成菌株,机构等。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fda.gov)数据库及我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sfda.gov.cn)数据库分析美国及我国病原微生物相关疫苗批准情况。从检索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发达国家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总体数量较多。美国,英格兰,法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总体数量较多,研究范围也较广。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除了一些地区流行性疾病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较多以外,整体上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较少,研究范围也较局限。2)病原微生物SCI文献年度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本研究涉及的70种病原微生物在1995年到2009年间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不同,一些病原微生物的SCI文献数量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一些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一些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不同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人乳头瘤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检索得到的SCI文献数量都在10000篇以上,而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亨德拉病毒,辛诺柏病毒,猴痘病毒,破伤风梭菌,阿尼昂尼昂病毒,天花病毒,萨比亚病毒检索得到的文献数量都在100篇以下,这体现了研究的普遍性、投入的科研力量及关注程度的不同。4)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与疾病流行程度有关。本研究中,一些国家在某些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较多的SCI文献数量,甚至其中一些超过了美国,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种疾病在这些国家存在较高的流行,这些国家对该病原微生物研究较多。5)中国不同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差别较大。在本研究涉及的70种病原微生物中,中国SCI文献数量与其他国家比较排序在前五位的病原微生物有鼠疫耶尔森氏菌,志贺氏菌,汉滩病毒,H5N1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等。6)一些机构在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有较强的实力。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尼巴病毒、轮状病毒、辛诺柏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猴痘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肺炎链球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是最多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志贺氏菌、裂谷热病毒、狂犬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破伤风梭菌、钩端螺旋体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是最多的;美国陆军在炭疽芽孢杆菌、埃博拉病毒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是最多的;7)中国一些机构在某些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尔森氏菌、布鲁氏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在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贝氏柯克斯体、汉坦病毒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中国科学院在葡萄球菌、人免疫缺陷病毒、SARS冠状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霍乱弧菌、脑膜炎奈瑟氏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香港大学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幽门螺杆菌、H5N1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在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方面,中国提交全基因组序列的细菌类病原微生物包括鼠疫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球菌,钩端螺旋体,肺炎链球菌等。从病原微生物疫苗研制情况可以看出许多病原微生物目前还没有理想的疫苗,本研究涉及的70种病原微生物中,中国批准的疫苗数量与美国相差不多,但是很多疫苗的批准年代都较早,一些疫苗的有效性及副作用控制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为了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应对能力,中国应当:1)增加科研投入。中国对病原微生物的科研投入最近几年不断增加,“十一五”开始设置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今后还应有重点地持续增加对一些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科研投入。2)调整科研布局。中国在一些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研究投入力量不足。今后,中国应该巩固一些优势领域的研究,同时应加强对研究投入不足一些领域的研究。中国要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支持,加强军事医学科学院对具有潜在生物威胁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加强地方科研机构,大学,公司等对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研究。3)完善基础设施。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研究需要较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国为了提高生物恐怖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应对能力要加快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4)重视人才培养。要加强人才培养,并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保留人才,鼓励优秀科研人员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5)发挥企业作用。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在病原微生物药品及疫苗等应对措施研究机制体制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与调动企业的作用。
彭丽[5](2011)在《基于核酸适配子和纳米颗粒的朊蛋白检测及活细胞标记成像研究》文中提出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是一类致死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细胞型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 PrPC)经构象转变形成致病型朊蛋白(scrapie prion protein, PrPSc)导致PrPc功能缺陷而引起。上世纪末,疯牛病在欧洲大范围爆发,并跨越物种屏障引起了人的新型克雅氏病,从而引起全世界更多学者对朊蛋白的强烈关注。朊病毒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对监控该疾病的流行传播具有重大意义,但基于抗体的传统检测方法因抗体制备复杂、不易保存等缺点而难以应用于早期诊断中,因此亟待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朊病毒病早期诊断方法。对于已经确诊为朊病毒病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认为首选的治疗手段是阻止PrPc转变为PrPSc,或寻求一种使PrPC结构稳定和使PrPSc结构失稳的药物。另外,研究朊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和运转途径对于朊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都还处于争论之中。核酸适配子是一类新兴的能与靶物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配体,具有抗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它逐渐成为抗体替代物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纳米科学与生物科学、医学的相互交叉、深度融合催生了纳米生物医学的研究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生物医学检测和标记成像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将核酸适配体和纳米材料应用于朊蛋白的构象转变、体外检测、活细胞标记成像研究中,主要内容如下:1.α,β,γ,δ-四(对磺苯基)卟啉与细胞型朊蛋白的体外作用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四吡咯类化合物可抑制PrPSc形成,故本文以α,β,γ,δ-四(对磺苯基)卟啉(TPPS4)作为四吡咯类化合物的代表,主要通过共振光散射光谱,结合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TPPS4与PrPC在体外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rPC诱导TPPS4分子发生了J-型聚集,这种J-型聚集体能够很好地与PrPC结合,从而有效地抑制PrPC向PrPSc转变。因此,共振光散射技术可以为研究四吡咯类化合物抑制PrPC向PrPSc转变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表征方法;同时,研究结果也暗示四吡咯类化合物在朊病毒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很大潜力。2.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和荧光染料之间的能量转移检测朊蛋白。根据多壁碳纳米管可作为一种很好的荧光淬灭剂设计了一种单标记的链状分子灯标,TAMRA-aptamer通过π-π堆积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缠绕到碳纳米管侧壁,TAMRA和碳纳米管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导致荧光淬灭。朊蛋白与aptamer结合使TAMRA远离碳纳米管侧壁,淬灭的荧光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果表明,在朊蛋白浓度为4.08-81.67 nM时,恢复的荧光强度和朊蛋白浓度之间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与传统的抗体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简单、灵敏、选择性高。3.基于二硫化碳锚定核酸适配子修饰的银纳米探针用于细胞内的朊蛋白标记成像。本文将银纳米粒子作为发光元件,核酸适配子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用二硫化碳的双巯基将二者牢牢地锚定在一起,制备了一种银纳米光学探针。与常见的单巯基修饰、蛋白质静电吸附相比,双巯基锚定的银纳米探针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被细胞内其它巯基化合物取代,也不受pH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在细胞培养中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其在未来的生物医学成像、病变组织定位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韩志娟[6](2011)在《脑缺血缺氧条件下RAGE及其配体S100B对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脑缺血RAGE及其配体S100B中对神经元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平均分为永久性MCAO(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1h、6h、12h、24h、2d、6d和假手术组,预定时间取脑,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pecificreceptor,RAGE)的表达;以6h为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AGE在神经元上的表达。取新生SD大鼠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鉴定;并建立OGD(Oxygen or GlucoseDeprivation)模型,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GE的表达;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S100B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加入RAGE的封闭性抗体(anti-RAGE)或Rac-1(ras-related C3botulinum toxinsub strate1)的抑制剂NSC23766或JNK(The c-JunN-terminal kinase)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1)大鼠pMCAO各时间点缺血侧RAGE表达均明显高于缺血对侧(P<0.01);(2)OGD60min、2h和4h条件下,神经元活性逐渐下降;(3)OGD30min、60min和2h条件下,神经元中RAGE的表达逐渐升高,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均有意义(P <0.05);(4)OGD30min、60min和2h条件下,在神经元中加入2uM S100B,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活性下降(P <0.05)且随着厌氧时间的延长活性越来越低;在OGD1h条件下,分别加入1uM、1.5uM和2uM S100B进行干预,与对照组相比,1uM和1.5uM时神经元活性无明显变化,但2uM时活性明显下降且有显着差异(P<0.01);(5)OGD1h条件下anti-RAGE可以明显减弱S100B对神经元的凋亡(P<0.001);(6)通过TUNEL和Western blot方法发现Rac-1和JNK抑制剂减弱了神经元的损伤。结论:1、在体内外脑缺血缺氧情况下RAGE在脑中表达增高;2、在体内外脑缺血及缺血缺氧情况下,2uM S100B是促进神经元损伤和凋亡原因之一;3、在缺血缺氧条件下,S100B/RAGE结合,造成神经元凋亡,通过Rac-1和JNK信号引起神经元凋亡的过程。
韩一芃,陈广洁[7](2010)在《Prion相关疾病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程胖[8](2010)在《利用RNAi抑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中prnp基因的表达》文中指出疯牛病是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eephalopathy,BSE)的俗称,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的,慢性的,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疯牛病是由Prnp基因编码的朊病毒蛋白PrPc发生构象变化为PrPsc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PrPsc在中枢神经的聚集引发了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因此,降低(下调)PrPc的表达量使其减少向PrPsc转化,是抑制疯牛病的有效途径。RNAi是一种高效的特异性强的基因阻断技术,它可以特异性的降解细胞内与其序列同源的mRNA,封闭内源性基因表达,实现类似基因敲除的效果。因此本实验采取了RNA干涉的方法对疯牛病进行了基础研究。siRNA表达载体法能够在产生细胞内持续产生siRNA,介导较长时间的基因沉默,且带有抗生素标记的基因,能够进行药物筛选,可以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适合长期的实验研究。本文利用RNAi技术,针对牛源cDNA序列设计了3段PrPc干扰序列及一个阴性对照,经反转处理并加酶切位点和loop环等相关处理后连到空载体pGenesil-1上,构建了针对prnp的干扰载体,分别命名为Prnp1,Prnp2,Prnp3和Prnp-NC。然后将4个干扰载体分别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转染后的第2天,第3天分别收集瞬时转染的细胞,利用无菌通道的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带荧光的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进行Western blot法对其进行干扰效率的检测。结果表明,3个干扰片段的抑制效率分别是51.2%、85.7%、74.6%,阴性对照的干扰效率是2.05%,因而得到了一个较为有效的干扰片段prnp2。然后用700μg/mL G418对转染prnp2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药物筛选,15 d之后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单克隆。本实验结合无菌通道的流式细胞仪技术,在分选出瞬时转染的阳性细胞后进行干扰效率的检测,避免了细胞转染效率低对干扰效率检测的影响。在筛选出有效的干扰片段后进行了稳定转染,筛选出的细胞可以用于后续长期的实验研究。
张海林[9](2010)在《牛朊蛋白基因prnp敲除载体的构建及真核细胞转染》文中研究表明朊蛋白(Prion protein)是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致病蛋白,是由prnp基因编码的一种糖蛋白。牛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该病的病原体是PrPsc—一种内源性膜锚定蛋白PrPc(由prnp基因编码)的异构体,其发病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就是PrPsc诱导的PrPc向PrPsc的转化(秦玉昌和吕小文2006)。因此,科学家推断PrPc缺失的动物因缺乏转化的底物而可能具有抵抗Prion病的能力,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对疯牛病具有抵抗能力的“超级牛”成为研究的一个最大热点。利用基因打靶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关键是打靶载体的构建。在哺乳动物中,随机重组的频率远远高于同源重组的频率(杨晓等2003),因此,为了提高打靶效率,在构建载体时要考虑利用有效的基因打靶筛选策略。正负筛选策略( PNS)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策略,基于此,本研究利用Cre-Loxp重组系统的原理,以通用型打靶载体PA2T为骨架构建牛朊蛋白基因prnp敲除载体PBONP,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正负双向筛选来获得药物坑性细胞克隆,然后这些药物抗性细胞经过PCR试验、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ting试验的鉴定,最终得到了基因打靶的阳性细胞。结果如下:1.通过PCR技术成功的从牛的全血基因组中扩增出prnp基因两个同源臂,长度分别为1727bp和3860bp。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出的同源短臂、同源长臂的序列与GeneBank上公布的基因序列一致。2.以通用型打靶载体PA2T为基本骨架,将牛prnp基因的长短同源臂导入其中,成功构建了牛朊蛋白基因敲除载体PBONP。3.确立了G418和GCV的最小细胞致死浓度和维持浓度,G418的致死浓度和维持浓度分别为600μg/ml和300μg/ml,GCV的最小致死浓度和维持浓度分别为200 nmol/ml和100 nmol/ml。4.利用电穿孔法将打靶载体PBONP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过G418和GCV的正负筛选,最后得到176个药物抗性的细胞克隆。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的多次鉴定,确定了176个药物抗性细胞克隆中有9个是阳性细胞克隆。
宋博翠[10](2010)在《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筛选朊蛋白的互作蛋白》文中研究指明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由异常朊蛋白(或称朊病毒)PrPsc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一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rPsc是由富含α-螺旋的正常朊蛋白PrPc转变而来,PrPsc富含β-折叠,并具有蛋白酶抗性等特征。PrPc是一个靠糖基磷脂酰肌醇锚锚定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主要在神经元表达。PrPc向PrPsc转变的分子机制及TSE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研究表明体内存在某种重要蛋白影响PrPc向PrPsc转变,所以,PrPc的互作蛋白筛选研究,将有助于PrPc向PrPsc转变、TSE发病机理及PrPc转变的生理学功能的理解。目前,用于筛选蛋白质的互作蛋白技术很多,而酵母双杂交系统从建立至今己成为筛选蛋白质的互作蛋白强有力的方法之一。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采用了一个独特的酵母菌株cdc25H,该基因表达的cdc25突变体抑制其在37℃生长,但允许其在25℃温度生长。这个突变基因失去的功能可以由hSos基因来补充:通过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hSos蛋白可以定位到细胞膜上并激活Ras途径,使得cdc25H菌株可以在37℃生长。由于所有蛋白间的相互作用都发生在细胞质中,所以这个系统可以称作是酵母细胞质双杂交系统。它克服了传统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局限性,扩展了酵母双杂交的应用范围。本实验把诱饵质粒pSos-prp-23-231转入酵母菌cdc25Hα,检测其表达产物在酵母细胞中毒性作用和自激活作用,并利用该诱饵质粒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筛选PrP的互作蛋白,实验结果表明:构建诱饵质粒pSos-prp-23-231可以用来钓取PrP的互作蛋白,并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筛选出PrP的10个互作的克隆,进一步验证表明,9个为假阳性克隆,1个为阳性克隆。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并测序分析表明,PrP互作蛋白为Ras蛋白特异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1(Ras-grf1),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进一步证明筛选出的Ras-grf1与PrP的互作关系。PrP互作蛋白Ras-grf1的发现将有助于PrPc向PrPsc转变机制及PrP生理功能的研究。
二、朊粒和朊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朊粒和朊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3)克雅二氏病研究与诊断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朊粒类疾病 |
2 CJD |
3 CJD的常规研究和诊断方法 |
4 朊粒类疾病及CJD的研究和诊断进展 |
(4)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1 炭疽芽孢杆菌 |
2 肉毒梭菌 |
3 鼠疫耶尔森氏菌 |
4 天花病毒 |
5 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 |
6 埃博拉病毒 |
7 马尔堡病毒 |
8 拉沙病毒 |
9 布鲁氏菌 |
10 产气荚膜梭菌 |
11 沙门氏菌 |
12 O157:H7 大肠杆菌 |
13 志贺氏菌 |
14 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
15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
16 鹦鹉热嗜衣原体 |
17 贝氏柯克斯体 |
18 葡萄球菌 |
19 普氏立克次氏体 |
20 马脑炎病毒 |
21 霍乱弧菌 |
22 尼巴病毒 |
23 汉坦病毒 |
24 轮状病毒 |
25 细小病毒B19 |
26 嗜肺军团菌 |
27 汉滩病毒 |
28 空肠弯曲菌 |
29 伯氏疏螺旋体 |
30 人免疫缺陷病毒 |
31 幽门螺杆菌 |
32 肺炎嗜衣原体 |
33 阮粒 |
34 O139 霍乱弧菌 |
35 汉氏巴尔通体 |
36 辛诺柏病毒 |
37 萨比亚病毒 |
38 H5N1 流感病毒 |
39 西尼罗河病毒 |
40 SARS冠状病毒 |
41 甲型H1N1 流感病毒 |
42 登革热病毒 |
43 亨德拉病毒 |
44 猴痘病毒 |
45 阿尼昂尼昂病毒 |
46 裂谷热病毒 |
47 黄热病毒 |
48 乙型肝炎病毒 |
49 脊髓灰质炎病毒 |
50 麻疹病毒 |
51 出血热病毒 |
52 狂犬病病毒 |
53 日本脑炎病毒 |
54 结核分枝杆菌 |
55 脑膜炎奈瑟氏菌 |
56 百日咳鲍特氏菌 |
57 白喉棒状杆菌 |
58 破伤风梭菌 |
59 化脓性链球菌 |
60 淋病奈瑟氏菌 |
61 梅毒螺旋体 |
62 钩端螺旋体 |
63 流感病毒 |
64 风疹病毒 |
65 麻风分枝杆菌 |
66 肺炎链球菌 |
67 流感嗜血杆菌 |
68 肺炎支原体 |
69 EB病毒 |
70 人乳头瘤病毒 |
四、讨论 |
(一) 病原微生物SCI文献分析 |
(二) 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分析 |
(三) 病原微生物疫苗研究分析 |
(四) 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应对能力的主要措施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基于核酸适配子和纳米颗粒的朊蛋白检测及活细胞标记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朊蛋白及朊病毒病简介 |
1.1 Prion蛋白的发现 |
1.2 Prion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生理功能 |
1.3 PrP~(Sc)的复制增殖及致病机理 |
1.4 Prion病的诊断 |
1.5 朊病毒病的治疗 |
第二节 纳米科学与生物医学 |
2.1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
2.2 纳米材料在生物标记成像和实时监测示踪中的应用 |
2.3 纳米载药系统与癌症治疗 |
第三节 本文拟达到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α,β,γ,δ-四(对磺苯基)卟啉与细胞型朊蛋白的体外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PrP~C的表征 |
3.2 PrP~C与TPPS_4相互作用相关光谱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和荧光染料之间的能量转移检测朊蛋白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1 仪器设备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TAMRA和MWNTs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3.2 探究TAMRA-aptamer和PrP~C的反应场所 |
3.3 各种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3.4 朊蛋白的检测 |
3.5 干扰分析 |
第三节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二硫化碳锚定核酸适配子修饰的银纳米探针用于细胞内的朊蛋白标记成像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1 仪器设备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银纳米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
3.2 银纳米探针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
3.3 细胞内的朊蛋白标记成像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脑缺血缺氧条件下RAGE及其配体S100B对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脑缺血疾病概述 |
4.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培养 |
1.1.2 脑血液循环及病理生理 |
1.1.3 脑卒中的病因 |
1.2 脑缺血疾病的动物模型和体外模型 |
1.2.1 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
1.2.2 脑缺血体外模型 |
1.3 RAGE |
1.3.1 RAGE 的生物学特性 |
1.3.2 RAGE 的功能 |
1.3.3 RAGE 在多种疾病的研究 |
2、前言 |
3、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体内实验 |
3.2.2 体外实验 |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结果 |
4.1 体内实验 |
4.2 体外实验 |
4.2.1 神经元的培养与鉴定 |
4.2.2 神经元中 RAGE 的表达 |
4.2.3 OGD条件下S100B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
4.2.4 OGD条件下封闭RAGE减弱S100B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
4.2.5 RAGE及其配体S100B引起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
5、讨论 |
5.1 MCAO 模型的建立 |
5.2 OGD 模型的建立 |
5.3 RAGE 在 pMCAO 大鼠模型和体内外神经元上的表达 |
5.4 OGD 条件下 RAGE 及其 S100B 促使神经元凋亡 |
5.5 OGD 条件下 RAGE 及其 S100B 介导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
6、结论 |
7、致谢 |
8、参考文献 |
9、个人简历 |
(7)Prion相关疾病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rion相关疾病的免疫学诊断检测 |
1.1 诊断Prion相关疾病的常用免疫学方法 |
1.2 诊断Prion相关疾病的免疫学非常规方法和新方法 |
2 Prion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方法 |
2.1 PrP抗体对Prion相关疾病的治疗 |
2.2 免疫调节剂对Prion相关疾病的治疗 |
2.3 其他抗体对Prion相关疾病的治疗 |
3 结语 |
(8)利用RNAi抑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中prnp基因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朊病毒病研究概述 |
1.1.1 PrP 的发现过程 |
1.1.2 PrP 的结构特点 |
1.1.3 PrPc 的功能 |
1.1.4 朊病毒病的诊断及治疗 |
1.1.5 研究朊病毒病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
1.2 RNAi 研究进展 |
1.2.1 RNAi 概述 |
1.2.2 RNAi 的发现简史 |
1.2.3 RNAi 的作用机制 |
1.2.4 RNAi 的作用特征 |
1.2.5 siRNA 的制备方法 |
1.2.6 siRNA 的设计原则 |
1.2.7 RNAi 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二章 靶向于疯牛病基因prnp 的siRNA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BamH I 和HindⅢ酶切鉴定结果 |
2.2.2 质粒酶切鉴定分析 |
2.2.3 质粒测序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siRNA 干扰载体的转染及干涉效果的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配方 |
3.2 牛成纤维细胞的解冻和传代培养 |
3.3 有效干扰片段的筛选 |
3.3.1 质粒提取 |
3.3.2 细胞的瞬时转染及流式细胞仪筛选 |
3.3.3 干扰效率的检测 |
3.3.4 细胞的稳定转染 |
3.4 结果 |
3.4.1 有效干扰片段的筛选 |
3.4.2 细胞的稳定转染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牛朊蛋白基因prnp敲除载体的构建及真核细胞转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转基因动物技术概述 |
1.1 转基因方法概述 |
1.1.1 原核注射法 |
1.1.2 胚胎干细胞法 |
1.1.3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
1.1.4 精子介导法 |
1.1.5 体细胞核移植法 |
1.2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
1.2.1 动物抗病育种和品种改良 |
1.2.2 建立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
1.2.3 建立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
1.2.4 提供给人体移植的动物器官 |
1.3 转基因动物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1 转基因动物的出生率和成活率较低 |
1.3.2 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的行为难以控制 |
1.3.3 转入外源基因表达情况的问题 |
1.3.4 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问题 |
1.4 展望 |
第二章 Prion 蛋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的研究进展 |
2.1 prion 蛋白的发现及意义 |
2.2 PrPC 的结构 |
2.2.1 PrPC 的编码基因 |
2.2.2 PrPC 的结构 |
2.3 PrPc 的细胞定位 |
2.4 PrPC 的生物学功能 |
2.4.1 PrPC 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 |
2.4.2 PrPC 与Cu~(2+)代谢 |
2.4.3 PrPC 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 |
2.4.4 PrPC 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2.4.5 PrPc 在细胞附着上的功能 |
2.5 Prion 病的致病机理研究 |
2.6 影响 PrPC 向PrPSc 转化的主要因素 |
2.7 结语 |
试验部分 |
第三章 牛朊蛋白基因prnp 敲除载体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试剂与实验仪器 |
3.1.2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2.1 质粒pMD20-T-3prnp 的构建结果 |
3.2.2 质粒pMD20-T-5prnp 的构建结果 |
3.2.3 质粒PA2T-prnps 的构建结果 |
3.2.4 打靶载体PBONP 的构建结果 |
3.2.5 打靶载体PBONP 构建图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因敲除载体PBONP 的细胞转染、筛选及阳性细胞的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细胞筛选的结果 |
4.2.2 阳性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4.2.3 阳性细胞克隆的鉴定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测序图谱 |
附录2 试验仪器 |
附录3 试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筛选朊蛋白的互作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朊蛋白的研究进展 |
1.1 朊蛋白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
1.2 朊蛋白的生物学特征 |
1.3 PRP 的细胞生物学代谢 |
1.4 PRPC 与PRPSC 的异同 |
1.5 朊蛋白可能的生理功能 |
1.6 朊病毒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
第二章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进展 |
2.1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多样性 |
2.2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发展 |
2.3 CYTO TRAP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三章 朊蛋白互作蛋白质的筛选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蛋白间的互作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作者简介 |
四、朊粒和朊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疾疫、人我与身心[J]. 何怀宏. 哲学门, 2020(01)
- [2]细胞型朊蛋白分子结构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王鑫,颜学勤,商庆龙.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7(04)
- [3]克雅二氏病研究与诊断进展[J]. 何敏,陈文武,成克定,姬新颖.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2)
- [4]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D]. 王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07)
- [5]基于核酸适配子和纳米颗粒的朊蛋白检测及活细胞标记成像研究[D]. 彭丽. 西南大学, 2011(09)
- [6]脑缺血缺氧条件下RAGE及其配体S100B对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与机制[D]. 韩志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11(02)
- [7]Prion相关疾病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 韩一芃,陈广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07)
- [8]利用RNAi抑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中prnp基因的表达[D]. 程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9]牛朊蛋白基因prnp敲除载体的构建及真核细胞转染[D]. 张海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10]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筛选朊蛋白的互作蛋白[D]. 宋博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