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胎儿的心内压(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王景璟,马骏,杨涛,胡作军,陈红宇,任勇[1](2021)在《从智能支架看植入式医疗电子的发展》文中提出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其涉及的科学技术也不断更新迭代.本文回顾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及其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从体内生理信息精准传感、经体无线可靠传输到体外大数据高效处理的各项技术,呈现相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可智能实时监测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与"内漏"的新一代智能血管支架,为未来血管支架的发展提供全新理念及方向,推动我国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朝着高端化、智能化道路发展.
刘浩[2](2020)在《参仙升脉口服液抑制TRPC3通路介导钙离子超载改善SSS小鼠窦房结纤维化》文中提出目的:明确参仙升脉口服液对SSS小鼠窦房结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讨TRPC3通路在参仙升脉口服液改善SSS小鼠窦房结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C57/b6小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组(SSS)、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组(SSOL)、假手术组(Sham)。利用微量渗透泵(Mini osmotic pump)技术泵入血管紧张素Ⅱ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sick sinus syndrome,SSS)。造模后,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组小鼠每日灌胃参仙升脉口服液15ml/kg,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日灌胃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并利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规律性进行心电图监测(分别于造模前即第0天、术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观察3组小鼠心电图变化,30天后取材。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窦房结组织病理变化;WB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I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TRPC3、Cav3.1、Cav3.2、Cav1.2蛋白的表达情况;IF观察分析Ca2+在窦房结细胞内的表达;PCR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Col1A1、MMP-2、TGF-β以及Cav3.1、Cav3.2、Cav1.2型Ca2+mRNA水平。结果:1.心率:假手术组心率始终无明显变化。各组小鼠第0天心率均为在正常范围内,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率于造模后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于造模28天后仍有下降趋势。实验组经参仙升脉口服液干预后,心率与模型组相比稍有提升,从第14天开始心率提升明显,但较假手术组仍偏慢(P<0.05)。2.HE染色示假手术组窦房结细胞结构完整,界线清楚,神经节间隙可见上皮细胞分布,窦房结细胞无纤维化改变,模型组窦房结明显出现纤维化,纤维化程度严重,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但较假手术组相比,仍可见纤维化改变。3.Masson染色示假手术组小鼠窦房结区域可见组织细胞间纤维构成网状支架,窦房结组织表面动脉与纤维网状结构相互连接,无纤维化;模型组小鼠窦房结区域组织细胞模糊,可见大量成束结缔组织增生,纤维结构网状支架破坏,纤维化程度较重;实验组实质细胞排列整齐,致密,细胞间隙可见少量胶原纤维组织,纤维化程度较轻。4.免疫荧光:我们对小鼠窦房结区域进行了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与Sham组小鼠相比,SSS组小鼠窦房结区域Ca2+的表达明显升高,SSOL组小鼠的Ca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但相对于Sham组表达仍过高(P<0.05)。5.WB检测:我们对三组小鼠的纤维化相关因子Col1A1、MMP-2、TGF-β,TRPC3以及CAV3.1、CAV3.2、CAV1.2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SSS组小鼠Col1A1、MMP-2、TGF-β的含量均升高,且TRPC3、CAV3.1、CAV3.2、CAV1.2蛋白的含量与Sham组相比也呈高表达状态,而SSOL组小鼠Col1A1、MMP-2、TGF-β的含量以及TRPC3、CAV3.1、CAV3.2、CAV1.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SSS组,但仍高于Sham组。6.q PCR:q PCR在m RNA水平进一步检测TRPC3、CAV3.1、CAV3.2、CAV1.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SSS和SSOL组TRPC3、CAV3.1、CAV3.2、CAV1.2蛋白的表达均高于Sham组,但SSOL组的表达明显低于SSS组。结论:1.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小鼠心率,改善窦房结组织纤维化。2.TRPC3通路在参仙升脉口服液改善窦房结组织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从而延缓窦房结纤维化的进程。
叶自亮[3](2019)在《淋巴细胞计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及联合NT-proBNP对5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基线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与5年全因死亡率(5-year all-cause mortality)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淋巴细胞计数联合NT-proBNP对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362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抽取静脉血送检,根据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四个组(Quartile 1:0.3-1.2*109/L;Quartile 2:1.2-1.6*109/L;Quartile 3:1.6-2.1*109/L;Quartile 4:2.1-3.4*109/L)。所有患者均进行5年临床随访,本次研究的终点事件为5年全因死亡率。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结果进行比较。采用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LASSO)回归模型进行维度缩减和特征选择,并通过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调整筛选出的混杂因素。进一步分析中,采用曲线拟合评估淋巴细胞计数是否与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呈线性关系。此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淋巴细胞计数与NT-proBNP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淋巴细胞计数、NT-proBNP及两者联合对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在5年的临床随访中,195例患者发生死亡事件,5年全因死亡率为53.87%(195/362)。四组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66.29%(59/89)、61.25%(49/80)、43.88%(43/98)和46.32%(44/95)(趋势P=0.004)。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细胞计数与5年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Quartile 2 vs Quartile 1:OR=0.80,95%CI:0.43 to 1.51;Quartile 3 vs Quartile 1:OR=0.40,95%CI:0.22 to 0.72;Quartile 4 vs Quartile 1:OR=0.44,95%CI:0.24 to0.80)。Lasso回归分析显示11个变量与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呈非零系数关系。通过多因素logstic回归调整了筛选出的混杂因素后,淋巴细胞计数仍然与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Quartile 2 vs Quartile 1:OR=0.93,95%CI:0.48 to 1.79;Quartile 3 vs Quartile 1:OR=0.41,95%CI:0.22 to 0.77;Quartile 4 vs Quartile 1:OR=0.52,95%CI:0.28 to 0.99;趋势P<0.05)。曲线拟合表明淋巴细胞计数与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淋巴细胞计数与NT-proBNP(log10transform)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86),即随着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高,NT-proBNP呈下降的趋势。ROC曲线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诊断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是0.608,95%CI为0.551-0.666,灵敏度为0.466,特异度为0.742,此时最佳的淋巴细胞阈值为1.35*109/L。NT-proBNP诊断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AUC是0.631,95%CI为0.569-0.693,灵敏度为0.494,特异度为0.716,此时最佳的NT-proBNP阈值为3271(pg/ml)。淋巴细胞计数联合NT-proBNP诊断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AUC是0.740,95%CI为0.667-0.813,灵敏度为0.659,特异度为0.770。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淋巴细胞计数与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此外,淋巴细胞计数也与NT-proBNP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高,CHF患者的NT-proBNP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淋巴细胞计数用于诊断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最佳阈值为1.35*109/L,NT-proBNP用于诊断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最佳阈值为3271(pg/ml),两者联合能显着提高预测C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
赵美玲[4](2015)在《无创中心静脉压测定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及意义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它受循环血量、心脏(主要是右心室)功能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常值是412cm H2O。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常用于监测患者有效血容量、指导临床补液方式。对于出现休克、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的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更是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时有效地监测人群心血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变得格外重要。目前,中心静脉压测量的金标准是有创中心静脉穿刺测压,该方法将测压管直接放置于右心房,准确性高、测量结果可靠,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有创中心静脉穿刺测压法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操作过程复杂冗长,患者承担痛苦较大,且穿刺部位有感染和出血等潜在风险。因此,如果能建立一种快速无创检测中心静脉压的方法是临床的迫切需要。临床上,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液体出入量、皮肤颜色和皮肤温湿度等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对患者循环血流量以及心脏前负荷进行初步评估,但是该方法的准确率仅为50-60%。同时,该方法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受其对病情的把握程度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易出现判断错误,耽误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后果。还有一种方法,通过目测颈内静脉塌陷点的高度来估测中心静脉压。其理论依据是在人体密闭循环血液系统中,心脏为动力泵,而用人体自身的静脉作为测压管。操作方法为: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右侧,患者半卧位,右手握电筒置于患者胸骨上,光束切线通过右颈内静脉搏动点,并于其后方产生投影。对目测观察到的颈内静脉搏动最高点进行标记,测量该点与胸骨角的垂直距离再加5cm,即为估测的中心静脉压值,单位为厘米水柱。由于该方法是通过目测确定颈内静脉的塌陷点,人为误差较大,不够精确。而且,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由于病情复杂多变,很多情况下,难以观察到患者的颈内静脉塌陷点。我们所做的预实验就发现,即使在正常健康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管其体位如何变换,颈内静脉塌陷点始终无法明确显示。而运用能够记录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波形的描记仪,滤除由于呼吸运动产生的杂波的新方法则较目测观察法准确性有所提高。此外,Arun D.Nagdev等研究组利用床旁超声对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及指数(CI,the caval index)进行半定量判定中心静脉压,要求患者严格配合Mueller呼吸动作,根据测量的结果,以8mm Hg为界进行分组,评估下腔静脉指数≥50%与中心静脉压小于8mm Hg之间的相关性,达到通过无创方法判定中心静脉压是否偏低的目的。尽管上述报道的研究方法能够定性或者半定量对中心静脉压进行判定,且测量方法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需要特殊设备、操作时间长、患者需严格配合呼吸动作等,并不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我们根据心脏与血管的解剖结构及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方法。利用心脏泵的作用促进血液在密闭环境循环,颈内静脉作为测压管进行测压,运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成像特点对颈内静脉塌陷点进行准确定位,利用人体解剖特点确定右心房中心位置在侧胸壁的体表投影,依据血流静力学原理无创测定中心静脉压,对比分析无创法与有创法的相关性,评价本研究无创法超声测定中心静脉压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并对评价循环高负荷状态提供参考标准。资料和方法1病例采集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至我院消化外科就诊并拟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患者9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0-80岁,平均年龄53.05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36例。常规二维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心脏以及颈内静脉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改变、肺动脉高压、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异常。患者均能够顺利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测压,并以中心静脉导管测得值为金标准。实验均在经过告知患者并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2中心静脉压的测定2.1确定右心房中心位置嘱患者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右侧胸骨旁第四肋间隙中点所在水平线与左右两侧腋中线的交点分别为右心房在左右两侧胸壁的投影。通过触诊法沿右侧胸骨旁自上而下依次计数至第四肋间隙,用记号笔标记中点。用软尺沿右侧解剖腋中线拉直,再用另一软尺以标记点所在的人体冠状面为准沿前胸壁环绕,分别与两侧腋中线交点,并进行标记。两侧的交点即为右心房中心点分别在两侧胸壁的投影。2.2.超声确定颈内静脉塌陷点分别对两侧颈内静脉进行横断面和长轴扫查,根据颈内静脉显示是否理想调整病床的角度,以能够清晰、完整显示颈内静脉塌陷段及塌陷点为标准;然后分别横切及纵切颈内静脉确定塌陷段及塌陷点及位置,塌陷点标记于体表。保持此时体位不变,测量右心房中心点到颈内静脉塌陷点之间垂直距离,两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并记录数据,单位为厘米水柱。2.3.有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测压由医院手术室麻醉医师操作完成。消毒麻醉后,穿刺置管,然后将测压导管与心电监护仪相连,通过心电监测仪显示中心静脉压(右房压),读数并记录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中心静脉压,取平均值,测量单位为毫米汞柱,再换算为厘米水柱(1 mm Hg=1.36 cm H2O)。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有创导管测压及无创超声测压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配对t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构建两种测压方法所得结果的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确定运用超声无创法测得中心静脉压诊断为循环高负荷状态的临界值。4结果1.94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无创测压与有创中心静脉导管测压,其中术前测压58例,术后测压36例。通过总数94例患者两种方法进行配对t检验,有创法测压值为10.71±2.79 cm H2O,无创超声法测压值10.48±2.67 cm H2O,P=0.152,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总r=0.842,P<0.01;随有创导管法测压值升高,无创超声法测压值随之升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以有创法测定值为金标准,有创测得中心静脉压≥12cm H2O定义为中心静脉压升高,对94例患者无创超声法测定结果构建ROC曲线,所得曲线下面积为0.969;无创超声定位法测得右心房中心到颈内静脉塌陷点的液柱高度10.75cm为诊断界值,诊断中心静脉压升高的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87.1%。5结论1.超声成像能够实时显示颈内静脉塌陷段,并能准确定位塌陷点,与有创测量金标准相关性高。2.本研究创新性在于确定右心房的中心位置,与右心房解剖中心位置极为接近,进一步减少了定位不准确导致的测量误差,对临床准确判定中心静脉压有很大的指导意义。3.利用超声无创测量中心静脉压的诊断截点值,能半定量判定中心静脉压升高,为无创法测量心内压提供新方法。
胡政芳,王芳,肖国锋[5](2015)在《玻璃纤维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玻璃纤维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如骨科外固定器材、牙科器材、过滤器、内窥镜、传感器、医用导丝、急救止血绷带、大型医用仪器的外壳、骨移植物等,并指出应进一步研究玻璃纤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选择有价值产品,加大投入,形成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
余芳芳,王进广,何兵兵,吴艾久,许建明,孔德润[6](2013)在《光纤传感器在人体内压力监测中的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人体内压力尤其是食道曲张静脉压力监测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光纤传感器在人体内压力监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的:综述光纤传感器在人体内压力监测中的应用。方法:以"光纤传感器,压力,测量;fiber optical sensor,pressure,measurement"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1983年1月至2013年3月有关光纤传感器测压的文章。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文献,保留40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响应速度快、不受电磁干扰、防爆防燃、防腐蚀等优点,已被用于食道静脉曲张压力、颅内压、咽部压力、小儿气管内压力、心血管及血液压力、椎间盘压力、分娩时子宫内压力、结肠内压力、足底压力和剪切力等人体压力的测量。可见光纤传感器在医学中压力监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信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和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久的将来光纤传感器将会进一步推动医学的快速发展。
何婷[7](2013)在《耐力性运动员超声心动图及心率变异性特征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男子耐力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递增负荷运动前、后超声心动以及心率变异性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耐力性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以及心率变异的特征及其关系,为评价运动效果、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实验以陕西省田径队12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和西安体育学院人文系12名男子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连接好心电电极(标准Ⅱ导联),监测其心电图变化,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25分钟,连续记录受试者平卧、安静状态下512心动周期标准Ⅱ导联心电信号。以及安静、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后即刻、恢复期3分钟、5分钟,取卧位采集超声心动图像。递增负荷运动采用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模型:运动负荷从60W开始,转速为60r/min,每级负荷持续3min,每增加30W为下一级负荷,直至最大负荷/力竭。实验结果:1.安静状态下,实验组EDV、ESV、IVSD、IVSS、LVPWD、LVPWS、EDVI、ESVI、SV显着大于对照组,LVPWM、CO、EF和E/A略大于对照组,HR显着小于对照组。2.运动后,实验组EDV、IVSS、LVPWS、LVPWM、SV、CO、EF显着大于对照组,ESV略小于对照组,IVSD和LVPWD大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3.安静状态下,实验组RRP、RRM、RRN、SD、MSD、P50和RRM-RRN指标显着大于对照组,HRP显着小于对照组。安静状态下,实验组TS、LF.A、LF.S、HF.H、HF.A和HF.S显着大于对照组,LF/HF显着小于对照组,且LF.H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4.运动结束后,实验组RRP、RRM、RRN、SD、MSD和RRM-RRN指标显着大于对照组,HRP显着小于对照组。实验组LF.H、HF.A、HF.S显着大于对照组,TS、LF.A、LF.S、LF/HF显着小于对照组。结论:1.耐力运动员心脏容积、心壁和室间隔厚度以及每搏输出量大于普通大学生,尤以心脏容积最为明显;2.耐力运动员心肌较强的收缩能力是其维持较大心室舒缩振幅和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3.耐力运动员心输出量的变化对心肌的收缩能力具有更高的依赖性;4.安静时,耐力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心率变异性、心交感神经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储备,以及更高的心迷走神经张力和更好的神经均衡性;5.运动后,耐力运动员较普通大学生具有较低的心交感神经张力、较高的心迷走神经张力以及良好的自主神经均衡性;6.心率变异性和心脏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评价运动训练效果、训练监控的指标。
潘娟[8](2012)在《湖南省正常人群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及影响因素的前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如今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一系列改变,因此,如何区分生理衰老与病理改变对临床工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科学实验与临床应用,超声心动图已成为检测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常规手段,在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无创、经济等优点得到了临床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同和重视。但是,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八十年代建立的超声心动图正常值范围已难以适应当前的人群。因此,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大样本正常人进行规范化检测,建立湖南地区正常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超声心动图正常值范围,分析年龄和体表面积增长及性别的差异对超声测值的影响,探讨左室舒缩功能的生理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临床价值,本研究试图在开展大样本检测前进行预研究,为湖南省正常人群超声心动图测值研究奠定基础。对象及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体检中心接受检查的正常汉族青少年和成年人578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12例,女性266例;年龄范围为14-77岁,平均45.5±8.2岁;根据年龄进行分组:青少年组(14-17岁)为124例;青年组(18-40岁)为143例;,中年组(41-65岁)为172例;老年组(65岁以上)为139例。本研究使用Philips 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成人相控阵探头,探头频率1-5MHz,选取胸骨左缘、左侧心尖、胸骨上凹和剑下或肋下为检测区,检测超声心动图各切面参数值,并统计分析年龄、性别以及体表面积对超声心动图各检测参数值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将在最初的50人中进行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部的重复性检验。结果:男性组的AoD、LAD、LVEDD、LVESD、LVPWd、LVPWs以及IVSd测值均较女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AoD和LAD的差异最为明显;而PAD、RVAWd、RVDD以及IVSs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AoD、 LAD、LVESD、LVPWd、LVPWs以及IVSs年龄呈正相关(P<0.05),其中与AoD和LAD的相关性最为显着;与PAD、RVAWd、RVDD、 LVEDD以及IVSd则无显着相关性(P>0.05)。不同体表面积组间,AoD、LAD、LVEDD、LVESD、LVPWd、IVSd、IVSs以及PA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以意义(P<0.05);而LVPWs、RVAWd以及RVDD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方面,左室的舒张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减低(P<0.05);收缩功能则与年龄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重复性检验结果提示重复性较好。结论:1、本研究初步获取了正常湖南省青少年及成人超声心动图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范围。2、与左心系统相关的指标中,AoD、LAD、LVEDD、LVESD、 LVPWd、LVPWs及IVSd与性别相关;AoD、LAD、LVESD、LVPWd、 LVPWs及IVSs与年龄相关,因此在建立上述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时需要分不同年龄以及性别组。而右心系统相关指标则与性别及年龄无显着相关性,故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时无需过多的考虑年龄及性别因素。3、体表面积对大部分心脏测量值均有影响,建立超声心动图心脏正常参考值范围时应将考虑体表面积的影响。4、左室收缩功能与年龄间的无显着性关系,但舒张功能则随着年龄的老化有逐渐减弱的局势,故而临床应注意将其与舒张性心力衰竭进行鉴别。
胡淑婷[9](2011)在《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钙调控异常及药物干预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细胞异常的钙循环目的:心肌细胞肌浆网的钙循环异常是心力衰竭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确切机理和相关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本实验以大鼠慢性心衰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心肌细胞胞浆内钙瞬变、肌浆网内钙容量以及钙调控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心衰的分子机制。方法:(1)实验分组: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10)和心衰组(n=18);(2)慢性心衰模型的建立:心衰组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永久性结扎,假手术组大鼠除未结扎冠脉外,其余手术步骤均同心衰组。4周后分别观察各组动物存活率和心功能各项指标;(3)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胞浆内钙瞬变和肌浆网内钙容量的测定:采用常规酶解法分离心室肌细胞,Fluo-3/AM负载心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联机技术同步记录各组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胞浆内钙瞬变(即钙诱导钙瞬变);利用咖啡因诱导钙瞬变的方法,间接记录肌浆网内钙容量(即咖啡因诱导钙瞬变)的变化;同时利用Fluo-5N/AM负载心肌细胞,直接记录肌浆网内钙容量的变化;(4)钙调控蛋白mRNA转录量的检测:提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总RNA,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方法检测钙调控蛋白mRNA的转录量;(5)钙调控蛋白表达的测定:将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的膜蛋白提取后,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钙调控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蛋白表达半定量分析;(6)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D)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 Exac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功能的比较:心衰组和假手术组存活率分别为83.3%和100%,两者相比差异无显着(P>0.05);与假手术组(n=10)相比,心衰组(n=15)左室终末舒张压(LVEDP)明显升高(8.3±0.42 mmHg VS 4.7±0.65 mmHg,P<0.01),心重体重比(HW/BW)明显增加(6.76±0.36 VS 3.33±0.41,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明显减小(2,140.41±118.38 mmHg/s VS 4,355.75±259.71 mmHg/s,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in)明显减小(-1,798.33±111.41 mmHg/s VS -2,531.22±414.66 mmHg/s,P<0.01);(2)心衰组大鼠(n=20)单个心肌细胞的ICa·L比假手术组(n=18)显着降低,且平均电流密度值亦明显减小(1.01±0.09 VS 2.18±0.1,P<0.01);(3)心衰组大鼠(n=12)CICR过程中的钙瞬变幅度比假手术组(n=10)明显下降,且钙瞬变峰值(ΔF/F0)亦明显下降(12.2±0.56 VS 17.8±0.53,P<0.01);(4)心衰组大鼠(n=12)咖啡因诱导钙瞬变过程中钙瞬变幅度比假手术组(n=10)明显降低,且钙瞬变峰值(ΔF/F0)亦明显下降(12.4±0.4 VS 33.2±1.9,P<0.01);(5)心衰组大鼠单个心肌细胞(n=12)Fluo-5N/AM染色后荧光强度比假手术组(n=10)显着降低,且荧光强度变化的平均值(ΔF/F0)亦明显下降(26.6±1.87 VS 49.6±2.02,P<0.01);(6)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心肌细胞RyR2的mRNA表达RyR2/GAPDH(0.063±0.002 VS 0.064±0.003 ,n=8 , P>0.05 );PLB的mRNA表达PLB/GAPDH (0.063±0.003 VS 0.058±0.002,n=8,P>0.05)均无显着差异;FKBP12.6、SERCA2a、NCX、Cav1.2的mRNA表达FKBP12.6/GAPDH ( 0.018±0.002 VS 0.042±0.002 , n=8 , P<0.01 )、SERCA2a/GAPDH(0.14±0.019 VS 0.28±0.016,n=8,P<0.01)、NCX/GAPDH(0.07±0.016 VS 0.12±0.019,n=8,P<0.01)及Cav1.2/GAPDH(0.01±0.0012 VS 0.026±0.0019,n=8,P<0.01)均明显降低;(7)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心肌细胞RyR2/GAPDH(0.36±0.028 VS 0.39±0.03,n=8,P>0.05),PLB/GAPDH(0.5±0.02 VS 0.57±0.03,n=8,P>0.05)的表达均无显着差异,FKBP12.6/GAPDH(0.13±0.007 VS 0.9±0.05,n=8,P<0.01)、SERCA2a/GAPDH(0.74±0.02 VS 1.36±0.009,n=8,P<0.01)、NCX/GAPDH(0.18±0.03 VS 0.78±0.05,n=8,P<0.01)及DHPR/GAPDH(0.11±0.01 VS 1.2±0.05,n=8,P<0.0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循环异常主要是由与钙释放和钙回摄相关的钙调控蛋白表达的异常所引起。具体如下:(1)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DHPR)表达下调,造成钙诱导钙释放(CICR)过程出现异常,最终导致心肌兴奋-收缩耦联(ECC)障碍,心肌收缩力下降。(2)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FKBP12.6表达下调,使其对RyR2的稳定作用减弱,导致RyR2在心肌细胞舒张期泄漏过多的Ca2+,使肌浆网内钙容量降低,从而引起ECC过程中所需要的钙释放量减少,最终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3)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钙泵(SERCA2a)表达下调,致ECC结束后钙回摄功能障碍,导致肌浆网内钙容量减少,最终造成心肌收缩力下降。第二部分氧化苦参碱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提取的氧化生物碱,属于四环的喹嗪啶类,具有抗炎、抗过敏、保肝、抗病毒及抗寄生虫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肝炎的药物。本实验以慢性心衰大鼠作为模型,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细胞内钙离子,钙通道及钙调节相关蛋白的影响,以期获得其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并为此药在临床上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方法:(1)实验分组: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n=12)、心衰组(n=12)、低剂量OMT干预组(n=12)(25mg/kg, qd)、中剂量OMT干预组(n=12)(50mg/kg, qd)和高剂量OMT干预组(n=12)(100mg/kg, qd);(2)心衰模型的建立:心衰组和药物干预组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永久性结扎,假手术组大鼠除未结扎冠脉外,其余手术步骤均同心衰组。4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存活率和心功能各项指标;(3)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胞浆内钙瞬变和肌浆网内钙容量的测定:采用常规酶解法分离心室肌细胞,Fluo-3/AM负载心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联机技术同步记录各组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胞浆内钙瞬变;利用咖啡因诱导钙瞬变的方法,间接记录肌浆网内钙容量;(4)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各组大鼠心室肌组织被切成1mm3的小块后,经固定、脱水、包埋、修块、切片、染色等处理后于电镜下观察并拍照;(5)钙调控蛋白mRNA转录量的检测:提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总RNA,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方法检测钙调控蛋白mRNA的转录量;(6)钙调控蛋白表达的测定:将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的膜蛋白提取后,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钙调控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蛋白表达半定量分析;(7)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D)表示,各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两两比较时用LSD法。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心功能的比较:各组大鼠存活率均为100%。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左室终末舒张压(LVEDP)明显上升(8.1±0.24 VS 3.7±0.49,n=12, P<0.01),心重体重比(HW/BW)明显增加(4.39±0.36 VS 2.41±0.06,n=12, 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2,458.85±124.05 mmHg/s VS 4,164.63±130.69 mmHg/s,n=12, 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in)(-1,594.85±214.22 mmHg/s VS -2,765.82±152.99 mmHg/s,n=12, P<0.01)均明显减小;与心衰组相比,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的左室终末舒张压(LVEDP)明显下降(5.1±0.24 mmHg,4.6±0.34 mmHg VS 8.1±0.24 mmHg,n=12, P<0.01),心重体重比(HW/BW)明显降低(3.11±0.08,3.09±0.08 VS 4.39±0.36,n=12, P<0.05),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3,827.77±212.73 mmHg/s,3,910.72±101.36 mmHg/s VS 2,458.85±124.05 mmHg/s,n=12, 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in)(-2,537.75±213.09 mmHg/s,-2,548.28±205.65 mmHg/s VS -1,594.85±214.22 mmHg/s,n=12, P<0.01)均明显升高;(2)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单个心肌细胞的ICa·L显着降低,且平均电流密度值亦明显减小(1.89±0.19 VS 6.48±0.33,n=20,P<0.01);与心衰组比较,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单个心肌细胞的ICa·L明显加强,且平均电流密度值亦明显增强(4.35±0.32,4.21±0.24 VS 1.89±0.19,n=20,P<0.01);(3)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CICR过程中的钙瞬变幅度明显下降,且钙瞬变峰值(ΔF/F0)亦明显下降(12.52±1.38 VS 41.37±2.44,n=12,P<0.01);与心衰组相比,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CICR过程中的钙瞬变幅度明显升高,且钙瞬变峰值(ΔF/F0)亦明显上升(26.82±1.02,30.07±0.91 VS 12.52±1.38,n=12,P<0.01);(4)各组大鼠心肌细胞SR钙容量的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咖啡因诱导钙瞬变过程中钙瞬变幅度明显降低,且钙瞬变峰值(ΔF/F0)亦明显下降(17.05±0.61 VS 35.36±0.89,n=12,P<0.01);与心衰组比较,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咖啡因诱导钙瞬变过程中钙瞬变幅度明显升高,且钙瞬变峰值(ΔF/F0)亦明显上升(32.3±0.74,32.19±0.51 VS 17.05±0.61,n=12,P<0.01);(5)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的肌小节完整,肌丝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正常,嵴排列紧密,糖原颗粒丰富。心衰组大鼠部分心肌细胞肌丝溶解,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低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肌丝溶解有轻微恢复,但线粒体仍肿胀,嵴断裂。中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肌丝溶解现象消失,肌丝排列整齐,紧密,清晰,线粒体结构基本完整,嵴排列紧密。高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表现基本同中剂量组,且线粒体的电子密度增加;(6)与心衰组比较,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SERCA2a、Cav1.2的mRNA表达SERCA2a/GAPDH(0.2±0.017,0.2±0.019 VS 0.12±0.014,n=8,P<0.01)、Cav1.2/GAPDH(0.02±0.002,0.02±0.002 VS 0.014±0.002,n=8,P<0.01)均明显升高;(7)与心衰组比较,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SERCA2a/GAPDH(0.94±0.053,1.36±0.059 VS 0.25±0.032,n=8,P<0.01)、DHPR/GAPDH(0.3±0.027,0.28±0.019 VS 0.18±0.015,n=8,P<0.01)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氧化苦参碱(OMT)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表现在大鼠心功能的改善。具体如下:(1)在氧化苦参碱(OMT)的干预下,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DHPR)表达上调,促使L-型钙电流的增大和钙诱导钙释放(CICR)的恢复,最终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功能得以改善。(2)在氧化苦参碱(OMT)的干预下,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钙泵(SERCA2a)表达上调,促使心肌兴奋-收缩耦联(ECC)结束后钙回摄功能恢复,肌浆网内钙容量增加,最终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功能改善。
李芳园[10](2009)在《四二五合汤合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月经失调、不孕、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症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近年来,POF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POF发病率1%-3%,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POF临床主要表现为闭经,不孕,兼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情绪波动、白带减少、失眠、性欲减低、阴道干涩等围绝经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虽然没有卵巢早衰这一病名,但据其症状特点,在中医的古文中早有论及,散在于“闭经”、“月经过少”、“不孕”等篇章中。目前对卵巢早衰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但该治疗方法往往表现停药后复发,而且长期使用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已成为医患双方共同的顾虑。中医主要是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较之西医的激素替代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着、不易复发的优点。因此在临床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拟订四二五合汤合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对象和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60例临床诊断为卵巢早衰的患者。按病人就诊顺序,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四二五合汤合俞募穴埋线组)30例,平均年龄为35.57岁;对照组(倍美力合安宫黄体酮组)30例,平均年龄为36.32岁;以随机的方式进行给药。治疗组:四二五合汤:当归10g,白芍10g,川芎3g,熟地1 2g,覆盆子12g,菟丝子15g,五味子10g。车前子12g,枸杞子15g,牛膝12g,仙茅10g,仙灵脾12g,上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每个月经周期服22天,经期停用;同时配合俞募穴埋线,取穴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均双侧)。将穴位分为2组,左侧背俞穴配右侧募穴为一组,右侧背俞穴配左侧募穴为一组。2组穴位轮流埋线。前两个月(即埋线治疗期)15天埋线1次,后四个月(即埋线巩固期)1个月埋线1次。对照组应用人工周期方案(倍美力合安宫黄体酮),具体方法: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倍美力0.625mg/qd,连服22天,最后5天加服安宫黄体酮片10mg/qd。连续3个月为一个疗程。在人工周期治疗一个周期后,不论有无撤退性出血,再同法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二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50%),有效8例(26.67%),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痊愈6例(20%),有效12例(40.00%),无效12例(40.00%),总有效率6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四二五合汤中用五子衍宗丸补肾气,配合仙茅、仙灵脾以补肾壮阳,与四物汤合方以加强养血益阴之效,再加牛膝能补肾通经。俞穴分布于腰背部,属阳,主动;募穴分布于胸腹部,属阴,主静。俞、募穴同用可调理相关脏腑的功能,从而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本研究中,四二五合汤合俞募穴埋线与西药人工周期在疗效上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差异;本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卵巢早衰患者拟订补肾健脾、疏肝活血之治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显着性差异。
二、人类胎儿的心内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胎儿的心内压(论文提纲范文)
(1)从智能支架看植入式医疗电子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发展及研究现状 |
2.1 分类 |
2.1.1 植入式刺激器 |
2.1.2 植入式测量系统 |
2.1.3 人工器官 |
2.2 植入式医疗电子关键技术 |
2.2.1 高精度传感 |
2.2.2 低功耗高可靠传输 |
2.2.3 高效率供电 |
2.2.4 体外大数据处理 |
3 植入式医疗电子在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新一代智能血管支架 |
3.1 临床需求和研发背景 |
3.2 关键技术设计实现 |
3.2.1 经体无线通信 |
3.2.2 长距离无线供电 |
4 新一代智能血管支架应用前景及挑战 |
4.1 智能检测术后“再狭窄”及“内漏” |
4.2 智能检测人体生理生化信息 |
4.3 智能化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 |
4.4 经济效益 |
4.5 技术挑战 |
4.6 安全挑战 |
5 结束语 |
(2)参仙升脉口服液抑制TRPC3通路介导钙离子超载改善SSS小鼠窦房结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TRPC 通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淋巴细胞计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及联合NT-proBNP对5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无创中心静脉压测定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资料 |
2 方法 |
2.1 仪器设备 |
2.2 确定右心房中心位置并标记 |
2.3 超声对颈内静脉塌陷点的确定 |
2.4 有创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测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玻璃纤维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骨科外固定器材 |
1. 1 医用高分子绷带 |
1. 2 医用高分子夹板 |
1. 3 高分子纤维矫形支具 |
2 牙科器材 |
3 过滤器 |
3. 1 血液过滤器 |
3. 2 呼吸过滤器 |
4 医用光导纤维 |
4. 1 诊断类 |
4. 1. 1 内窥镜 |
4. 1. 2 医用光纤传感器 |
4. 1.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
4. 1. 4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4. 2 治疗类 |
4. 2. 1 激光美容 |
4. 2. 2 眼科手术 |
4. 2. 3 碎石激光 |
4. 3 医学照明 |
5 急救器材 |
6 介入医疗用导丝 |
7 大型医疗器械 |
8 骨移植物 |
9 结束语 |
(6)光纤传感器在人体内压力监测中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主题词: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质量评估 |
2 结果Results |
2.1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 对颅内压的监测 |
2.3 咽部压力的测量 |
2.4 小儿气管内压力测量 |
2.5 对心血管及血液压力的监测 |
2.6 椎间盘压力测量 |
2.7 分娩时子宫内压力测量 |
2.8结肠测压的应用 |
2.9 足底压力和剪切力测量 |
2.1 0 食道曲张静脉压力监测 |
3 结论与展望Conclusion and prospect |
(7)耐力性运动员超声心动图及心率变异性特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运动心脏的概述 |
2.2 超声心动图的研究现状 |
2.2.1 概述 |
2.2.2 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
2.2.3 超声心动图在运动领域的应用 |
2.3 心率变异性的研究现状 |
2.3.1 概述 |
2.3.2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 |
2.3.3 心率变异性在运动领域的应用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受试者 |
3.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测试指标及方法 |
3.3.1 超声心动图测试指标及方法 |
3.3.2 心率变异性测试方法和指标 |
3.3.3 运动能力指标 |
3.4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心脏形态、功能指标 |
4.1.1 安静状态下心脏形态指标 |
4.1.2 安静状态下心脏功能指标 |
4.1.3 递增负荷运动后即刻心脏形态指标 |
4.1.4 递增负荷运动前、后即刻心脏形态指标变化特征 |
4.1.5 递增负荷运动前、后即刻心脏功能指标变化特征 |
4.1.6 递增负荷运动后即刻、恢复期心脏功能指标变化特征 |
4.2 心率变异性指标 |
4.2.1 两组受试者递增负荷运动前、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
4.2.2 两组受试者递增负荷运动前、后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 |
4.3 运动后即刻 SV、CO 与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间相关性 |
4.4 递增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及承受负荷能力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超声心动图的分析与讨论 |
5.1.1 安静状态下超声心动图的分析与讨论 |
5.1.2 递增负荷运动后超声心动图的分析与讨论 |
5.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与讨论 |
5.2.1 安静时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与讨论 |
5.2.2 运动后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与讨论 |
5.3 超声心动图与心率变异性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湖南省正常人群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及影响因素的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检查方法 |
2.2.1 主要仪器 |
2.2.2 检查方法 |
2.2.3 心脏常规标准切面超声影像图检查参数 |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汇总 |
3.2 心脏各切面超声心动图测量值 |
3.3 正常人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钙调控异常及药物干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细胞异常的钙循环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氧化苦参碱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四二五合汤合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四二五合汤合俞募穴埋线的作用机理讨论 |
2 安全性分析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人类胎儿的心内压(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智能支架看植入式医疗电子的发展[J]. 张明,王景璟,马骏,杨涛,胡作军,陈红宇,任勇. 电子学报, 2021(07)
- [2]参仙升脉口服液抑制TRPC3通路介导钙离子超载改善SSS小鼠窦房结纤维化[D]. 刘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淋巴细胞计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及联合NT-proBNP对5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D]. 叶自亮.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4]无创中心静脉压测定新方法研究[D]. 赵美玲.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2)
- [5]玻璃纤维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J]. 胡政芳,王芳,肖国锋. 玻璃纤维, 2015(01)
- [6]光纤传感器在人体内压力监测中的效应[J]. 余芳芳,王进广,何兵兵,吴艾久,许建明,孔德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47)
- [7]耐力性运动员超声心动图及心率变异性特征的实验研究[D]. 何婷. 西安体育学院, 2013(S2)
- [8]湖南省正常人群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及影响因素的前期研究[D]. 潘娟. 中南大学, 2012(02)
- [9]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钙调控异常及药物干预的研究[D]. 胡淑婷.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 [10]四二五合汤合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D]. 李芳园.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