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吲哚俘精酰胺的偏振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剑[1](2020)在《羧基螺吡喃-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疏水防伪纸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因其色泽鲜艳、变色灵敏等特点而在智能纸制包装、纺制品及防伪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类材料的光致变色分子不稳定,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其抗疲劳性差,从而制约了其应用发展。微胶囊技术可改善变色材料的外部环境,减少光致变色分子与外界的接触机会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还可使光致变色分子实现立即释放、定时释放或长期释放等特性,以实现功能多样化,扩大其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采用Fisher碱与水杨醛衍生物进行羟醛缩合的方法合成了光致变色的羧基螺吡喃衍生物(SPCOOH)。随后,以含有SPCOOH的光致变色复合物(Photochromic compound,PC)作芯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elamine-urea-formaldehyde,MUF)预聚物作为壁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tyrene-maleic anhydride,SMA)为乳化剂,成功制备出光致变色PC微胶囊,并将其应用于疏水防伪纸领域。本论文探索和改进了有机光致变色分子的稳定性,拓宽了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领域,对光致变色防伪纸的开发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Fisher碱与水杨醛衍生物进行羟醛缩合的方式合成了SPCOOH,探究了溶液介质对SPCOOH光致变色特性的影响,分析了SPCOOH在不同溶剂中的消光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SPCOOH在溶液中的消光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SPCOOH在不同溶剂中的消光速率:氯仿>乙酸乙酯>丙酮。(2)在此基础上,以含SPCOOH的PC为芯材,部分醚化的MUF树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含SPCOOH的光致变色PC微胶囊。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PC微胶囊的表面微观形态、粒径、变色特性以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仔细分析乳化剂含量、乳化时间、壁-核比,初始p H值和PC芯材中SPCOOH浓度等因素对PC微胶囊制备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合成条件为:乳化剂为3.0 wt%,乳化时间为12 min,初始p H值为5.6,壁-核比为4:3,芯材中SPCOOH的浓度为0.452 wt%。研究结果表明,初始p H值和壁-核比对PC微胶囊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变色性能影响极大。紫外光照射后,PC微胶囊的色差值ΔE*达到22.3,在循环照射16个周期后,PC微胶囊的色差ΔE*趋于稳定,经过30次耐光疲劳循环后色差值仅降低4.08,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PC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光疲劳性、光响应性和光可逆循环特性。(3)以PC微胶囊、十六烷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氨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物为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将其附着在滤纸上,制备出具有超疏水性的防伪纸。探究了喷涂量和PC微胶囊浓度对疏水防伪纸的微观表面、疏水性、透气度、不透明度、干湿拉伸强度以及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喷涂量为12.5 m L,PC微胶囊浓度为12 g/L时,制备的疏水防伪纸具有优良的变色性能、疏水性能和物理性能。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拓宽光致变色材料的功能化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屈胜祖[2](2017)在《基于咔唑/芴新型二芳烯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分子开关材料正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分子来说分子开关的要求是其具有双稳态,当其收到诸如热、光、电等外界能量激发时,分子可以在两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光致变色是指化合物(A)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进行特定异构化反应生成化合物(B),又在热作用或者另一波长的光照射下,恢复到原来的形式。光致变色化合物主要包括主要有俘精酸酐、螺毗喃、偶氮、二芳基乙等,近几年来,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由于其卓越的热稳定性、优秀的抗疲劳性和快速响应时间等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的关注,二芳烯类化合物还在光子存储介质和分子器件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二芳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对其末端进行修饰从而得到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分子在这类分子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二芳烯化合物作为离子探针可以在识别过程中实现多重调控,因此其在分子探针领域研究备受青睐。本论文通过将咔唑和芴以席夫碱形式连接到二芳基乙烯上,合成了5种新型的二芳烯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晶体衍射,质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这5种二芳烯衍化合物的溶液在受到光、酸碱以及阴阳离子等刺激的作用下,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溶液颜色的变化。结果显示,将二芳烯化合物DTE-15溶于溶剂中其溶液中都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以及荧光性能。DTE-1和DTE-2对阳离子都有响应。DTE-1对Sn2+和Cu2+有响应并且能够对Sn2+实现裸眼识别。DTE-2对Fe3+有专一性识别可以作为识别Fe3+的荧光传感器。化合物DTE-3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光谱可以被光,酸碱和CO32-调控,其能够实现对CO32-的裸眼识别,可以作为识别CO32-的传感器。此外,化合物DTE-3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紫外光谱可以被CN-调控,其被CN-调控时候,颜色变化比较明显,可以进行裸眼识别。化合物DTE-4和DTE-5两者均培养出了晶体,这两个晶体已经经过解析,它们的晶体性质以及变色性质也都得到了研究。化合物DTE-4和DTE-5的光致变色效果非常理想。由于苯环的加入,DTE-4与DTE-5相比有更长的紫外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好的抗疲劳性。研究表明,二芳烯母体中共轭连的增长,会提高相对应二芳烯衍化合物的抗疲劳性和热稳定性。另外,化合物DTE-1,DTE-2和DTE-3对离子和光的多重响应性在自然界水体系检测中得到了应用。
吕宁宁[3](2013)在《俘精酰亚胺光致变色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吲哚取代俘精酰亚胺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在制备光致变色纺织品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以3-甲基吲哚为原料,通过N-甲基化和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1.3-二甲基吲哚-2甲醛中间体,与中间体亚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发生Stobbe缩合反应合成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并通过1H-NMR,ESI-MS等手段表征中间体。以合成的俘精酸酐与对苯二胺对氨基酚为原料,合成2个2-吲哚取代的俘精酰亚胺;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分辨质谱等手段进行表征系统的表征化合物的结构。本文对2个吲哚取代的俘精酰亚胺的紫外吸收光谱、光致变色性能、稳定性、抗疲劳性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羟基取代的俘精酰亚胺:非质子性溶剂中呈现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制备成壳聚糖膜无法消色;胺基取代的俘精酰亚胺具有很好的水解稳定性,在溶剂中无法消色,上染羊毛色牢度良好但无法消色。
李卉[4](2011)在《新型含噻唑/异恶唑不对称二芳基乙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显着的抗疲劳性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光电功能材料之一。在可擦写高密度光信息存储、光控分子开关、光电显示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新型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及性质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设计合成了26种含噻唑环、异恶唑环的不对称二芳烯化合物,并通过核磁、红外、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结构鉴定。其中,有12种化合物培养成晶体,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芳杂环的种类、取代基效应及取代基位置效应对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光电性质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二芳烯在光存储中的应用。主要结果简述如下:1.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光致变色性质。一方面,除了含异恶唑-苯环结构的二芳烯化合物外,其余所合成的化合物在溶液和PMMA膜片中均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另一方面,所培养的晶体DT-25,DT-1115光致变色,DT-21,DT-23,DT-26不具有光致变色性。2.不同的芳杂环、取代基对化合物开闭环的最大吸收波长、摩尔消光系数、量子产率、光稳态转化率都有明显的影响。首先,含噻唑环的二芳烯化合物的环化量子产率高于含有异恶唑环的二芳烯化合物的环化量子产率,裂环量子产率却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其次,对于噻唑-苯环构型的二芳烯化合物,供电子取代基可以提高环化量子产率,吸电子取代基提高裂环量子产率。最后,对于含异恶唑环的二芳烯化合物,在末端苯环的对位引入不同的供/吸电子取代基,与未被取代的母体化合物比,可以提高环化量子产率,降低裂环量子产率;强的吸/供电子取代基可以提高光稳态转化率;强的吸电子取代基可以提高开环态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摩尔消光系数,强的供电子取代基可以提高闭环态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摩尔消光系数。3.研究了部分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抗疲劳性。一方面,二芳烯化合物在固体介质中的抗疲劳性优于在正己烷溶液中的抗疲劳性。另一方面,含异恶唑环的二芳烯化合物的抗疲劳性显着优于含噻唑环的二芳烯分子的抗疲劳性。尤其,在PMMA膜中,经过200次光致变色循环之后,含异恶唑环的二芳烯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仍基本维持在初始值的93%以上。4.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荧光特性。首先,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开环态具有较强的荧光,而其闭环态没有或具有很弱的荧光。其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强,但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荧光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淬灭。再次,对含有噻唑环的二芳烯化合物,取代基供/吸电子的能力及取代基的位置对二芳烯的荧光发射波长、荧光峰的强度有显着的影响。末端苯环上取代基随着从邻位到对位的变化(化合物DT-13),荧光吸收峰发生明显红移,荧光强度逐渐下降;强的吸电子基可以有效的降低荧光强度。最后,含有异恶唑环的二芳烯分子末端苯环的对位引入不同的供/吸电子基,随着取代基吸电能力的增加,荧光发射峰发生明显的蓝移。5.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的取代基因供/吸电子能力不同对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有显着影响,并且由于闭环态分子中共轭体系的延伸,使化合物开环态的起始氧化电位要大于闭环态的氧化电位。6.本论文选取了两种二芳烯化合物做了在光学存储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其PMMA膜片为存储介质,分别进行了四种类型的偏振全息光学存储、三种类型的偏振复用存储及光存储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二芳烯做存储介质可以成功实现在光存储领域的应用。
刘刚[5](2011)在《含芳杂环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性质及在光存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芳基乙烯因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在高密度光信息存储、光控分子开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新型二芳烯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是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设计合成了35种新型不对称光致变色全氟二芳烯分子,其中25种培养成晶体,22种通过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系统研究了芳杂环的种类、取代基的供/吸电子能力和取代位置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初步探索了吡咯-噻吩型二芳烯在全息偏振光存储中的应用。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首次设计合成了系列吡咯-噻吩型不对称二芳烯分子,并系统研究了其光化学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取代基的供/吸电子能力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有显着影响。一方面,与末端苯环不含供/吸电子取代基的母体化合物相比,在末端苯环对位引入不同供/吸电子取代基,化合物的量子产率、最大吸收波长和荧光量子产率都有明显的增大,并随取代基供/吸电子能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其荧光发射波长明显减小。另一方面,相对于吸电子取代基,含供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摩尔消光系数、荧光发射波长和闭环态能隙,而具有较小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开环态能隙。2.系统研究了取代基(氰基、氟原子、甲氧基)及其取代位置对吡咯-噻吩型二芳烯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有显着影响。一方面,与末端苯环不含取代基的母体化合物相比,在末端苯环任一位置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和量子产率都有明显的增大,而其荧光发射波长明显减小。另一方面,取代基的取代位置对其光电性质也有显着影响。3.首次设计合成了吡咯-芳杂环型不对称二芳烯化合物,并考察了芳杂环种类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芳杂环种类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有显着影响。与六元芳环相比,含五元芳杂环的二芳烯化合物具有较大的闭环量子产率、开环态最大吸收波长、荧光调制效率和荧光量子产率,而具有较小的开环量子产率及闭环态最大吸收波长;在五元芳杂环或六元芳环上引入N原子后,相应化合物的量子产率、荧光发射波长、荧光调制效率和荧光量子产率将有明显增大;与含单环芳杂环(噻吩、噻唑、苯、吡啶)二芳烯化合物相比,含双环芳杂环(苯并噻吩、苯并呋喃、吲哚、萘)二芳烯化合物具有较大的荧光量子产率。4.系统研究了氰基位置及吡咯环的特性对吡咯-噻吩型二芳烯分子光电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氰基位置及吡咯环的特性对该类二芳烯分子光电性质有显着影响。一方面,当氰基连接在吡咯环活性碳原子上时,化合物的摩尔消光系数、量子产率、荧光发射波长、荧光调制效率和荧光量子产率显着增加,而其闭环态最大吸收波长明显减小。另一方面,吡咯-噻吩型二芳烯体系和对应的双噻吩二芳烯体系相比,具有较大的闭环态最大吸收波长、闭环量子产率、荧光发射波长和荧光调制效率。而具有较小的开环态最大吸收波长、开环量子产率和开闭环摩尔消光系数。5.首次设计合成了系列噻唑-噻吩型不对称二芳烯分子,并系统研究了其光化学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取代基的供/吸电子能力对该类二芳烯化合物光电性质有显着影响。化合物量子产率和荧光发射波长随取代基供电子能力的减弱/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小。同时,其最大吸收波长和荧光调制效率随取代基供/吸电子能力的增大而增大。另外,含供电子取代基二芳烯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6.以吡咯-噻吩型二芳烯化合物为存储介质,探讨了其在偏振全息光存储领域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以该类化合物为存储介质,采用正交圆偏振全息存储方法可以得到理想的全息存储结果。
何小兰[6](2010)在《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发现某些固体或液体化合物具有光致变色性能以来,各种光敏变色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热稳定性以及在不同介质中能显示出优良的光致变色性能,因而在制备光致变色纺织和服装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一系列吲哚醛(酮)中间体,再与中间体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通过Stobbe缩合反应合成几种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化合物,测定了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熔点,并利用1H NMR、13C NMR和EI-MS(EIS-MS)表征各化合物的结构,其中2-(1-甲氧基乙基-3-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未见文献报道,该化合物只有E式构型存在,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可发生浅黄色E式构型和紫红色C式构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TG-DTA测定2-(1-甲氧基乙基-3-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的光致变色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好,且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
陈利菊[7](2010)在《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新型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二芳基乙烯因为具有卓越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等光学和光电特性,在光信息存储及处理等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本论文对二芳基乙烯的光致变色特性和光致各向异性特性的机理及其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特性研究。首先,分析了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的双稳态吸收机制,根据双稳态吸收光谱,分析了二芳基乙烯光致折射率谱的变化。其次,对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光致变色的二态模型理论,给出了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动力学的透过率方程,利用该方程研究了二芳基乙烯薄膜的光致变色动态变化特性,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二芳基乙烯光反应速率常数。最后,实验研究了二芳基乙烯的抗疲劳特性。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芳基乙烯样品光致变色动力学过程是曝光量依赖型,由此也得到了在利用二芳基乙烯进行光信息存储及光信息处理时的最佳参数。2、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特性研究。首先,通过偏振UV-VIS光谱技术分析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构化过程,即利用吸收谱显现出来的自然差别来分析在异构化过程中分子的取向变化,阐明了光致各向异性产生的物理机制。其次,给出了二芳基乙烯薄膜样品光致各向异性的数学表达式,并利用它们计算了二芳基乙烯薄膜的光致各向异性动态特性及激发光偏振态对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得到了和实验基本一致的理论计算结果。最后,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利用偏振光激发样品各向异性实现了图像衬度翻转,高低通滤波等应用。利用不同偏振态激发光产生不同光致各向异性的特点实现了光对光的调制。3、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首先,描述了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双光子吸收的概念,并对双光子吸收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其次,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特性,理论分析了二芳基乙烯的双光子吸收过程,并对双光子吸收引起的光致变色特性、光致各向异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最后,对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在光存储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4、二芳基乙烯的光全息存储特性研究。首先,对二芳基乙烯全息光栅衍射效率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其次,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全息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记录光强和再现光强对全息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比较了几种不同偏振记录光栅的衍射效率,得到了全息存储时最佳的记录条件,为二芳基乙烯在光存储的实际应用选择了最佳参数。最后,分析了全息存储复用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二芳基乙烯的偏振复用、角度复用、旋转复用及角度加偏振复用技术。
韩俊鹤[8](2008)在《菌紫质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的理论模拟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细菌视紫红质(简称菌紫质)是自然界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类优良的生物分子光致变色材料,它具有优良的光学和光电特性,是目前光存储、光信息处理和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研究的热门材料之一。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菌紫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菌紫质薄膜的光学特性及其应用,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研究了菌紫质薄膜样品在单光束和双光束作用下的光致变色特性:根据光致变色的二态模型,建立了菌紫质薄膜样品光致变色动力学的数值算法和一阶近似解法。利用数值算法和一阶近似解法对菌紫质薄膜样品在单光束及双光束作用下的光致变色动力学过程及饱和吸收特性进行理论模拟,其中考虑到激发光光斑的光强分布对菌紫质薄膜光致变色特性的影响后,得到了和实验一致的理论计算结果。理论和实验表明菌紫质薄膜样品的光致变色动力学过程是光强依赖型,且紫光对红光的透过率具有抑制作用。2.研究了菌紫质薄膜样品的光致各向异性特性:根据光致变色二态近似模型及菌紫质分子对偏振激发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得到了光致各向异性(二向色性和双折射)和分子数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对泵浦-探测法测量光致各向异性进行数学推导,得到了光致各向异性诱导的透过率和光致各向异性之间的关系。利用透过率和分子数分布之间的关系模拟了菌紫质薄膜的B型、M型及B-M型光致各向异性动力学过程,得到了和实验一致的理论模拟结果。计算了激发光强和探测光强对偏振旋转角的影响。理论和实验证明,在红光诱导菌紫质薄膜各向异性的同时,加入正交偏振的紫光可以提高红光的光致各向异性,而加入平行偏振的紫光则抑制红光的光致各向异性。3.研究了记录光强对全息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考虑到菌紫质薄膜的饱和吸收及其对入射光的散射和多次反射导致光栅调制度随记录光强的变化,解释了高记录光强下全息光栅的衍射效率随光强的增大反而减小的实验现象。4.研究了偏振全息光栅的衍射特性:根据光致变色二态模型及菌紫质分子对偏振激发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得到了同线记录和正交线记录时全息光栅的琼斯矩阵。利用琼斯矩阵法分析了不同偏振再现光作用下偏振全息光栅一阶衍射光的偏振特性及其衍射效率,并从理论上计算了全息光栅的一阶衍射效率动力学过程。对紫光光强和偏振取向对全息光栅衍射效率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记录光强下加入紫光可以提高全息光栅衍射效率动力学曲线的稳定值,但抑制其峰值;在高记录光强下加入紫光可以同时提高衍射效率的峰值和稳定值。5.研究了菌紫质薄膜样品在相移干涉计量中的应用:理论分析了基于菌紫质薄膜光致各向异性的相移干涉计量仪。利用它记录了待测相位物体的干涉图样,并通过相位线性梯度积分法重建了待测物体的轮廓。6.研究了菌紫质薄膜样品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菌紫质光致各向异性的全光逻辑运算方案,并利用它实现了与、或和异或等全光逻辑操作。利用菌紫质薄膜的光致变色以及光致各向异性特性实现了其在光开关、光控图像显示和空间滤波中的应用。
左开中[9](2008)在《吲哚俘精酸酐实现三值偏振全息光学存储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三值光计算机需要直接存储线偏振光束的问题,利用光致各向异性材料吲哚俘精酸酐对偏振态敏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吲哚俘精酸酐/PMMA薄膜的三值偏振全息数字存储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光学存储器模型。该存储器系统采用He-Ne激光器为记录和读出光源,以双层液晶和偏振器为核心的编码器作为三值数据的输入部件,以双CCD为核心的解码器作为数据输出器件,采用傅里叶变换全息记录的方法,在吲哚俘精酸酐/PMMA薄膜上实现三值数字光学存储。该存储器系统可望实现直接并行存储用光束的正交线偏振态和无光态表示的三值数字信息,以及以页面为单位的并行寻址和读写操作。
纪小妹[10](2006)在《光敏材料的有序排列及偏光记忆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工业和光化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及科技的推动下,信息技术正向着高技术含量、多学科交叉及低制造成本的方向发展。现有的信息存储方式难以满足高安全性的要求,光敏材料的偏光记忆技术成为当代信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安全技术。光敏材料的偏光记忆效应具有高隐藏性以及稳定性等特点,具有高科技含量、低廉的制造成本和简便的检测手段的特点。本文选用了两类特殊功能材料(光敏高分子材料及光控液晶材料),将两类材料与偏振光学有机结合起来,对材料的光敏有序排列及偏光记忆效应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果。在高分子材料偏光记忆效应的研究中,文章提出了五种较为可行的偏光记忆方法,包括紫外光辐射法、CO2激光烧蚀法、热压法、湿压法及溶剂解取向法等。其中重点研究了成像质量较高的紫外光辐射法和湿压法,对其加工方法、反应机理、图像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图像区和非图像区在五种特殊角度下的偏光行为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尝试了其余成潜像手段的工艺条件和改进方法。在液晶材料偏光行为的研究中,本文通过对6种液晶材料及其溶剂化的红外光谱的测定,选取了2种特殊液晶材料(CN和S811),对其偏光效果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晶的DSC测定及其相变的观察,发现液晶的颜色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将其加入光固化体系中,胆甾相的周期性螺距被分散,其颜色不再随温度而变化。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试表明,两种液晶加入光固化体系中,仍具有螺旋结构,保持其旋光性并产生了明显的偏振现象,通过计算求出了其偏振角。
二、吲哚俘精酰胺的偏振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吲哚俘精酰胺的偏振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羧基螺吡喃-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疏水防伪纸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致变色材料概述 |
1.2 光致变色材料分类 |
1.2.1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
1.2.2 无机光致变色材料 |
1.2.3 无机-有机杂化体系变色材料 |
1.3 微胶囊技术 |
1.3.1 微胶囊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
1.3.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3 微胶囊技术应用现状 |
1.4 光致变色微胶囊 |
1.4.1 功能性微胶囊概述 |
1.4.2 光致变色微胶囊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 |
1.5 防伪纸研究进展 |
1.5.1 防伪需求背景 |
1.5.2 防伪纸的定义 |
1.5.3 防伪纸的种类及特点 |
1.5.4 纸张防伪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羧基螺吡喃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SPCOOH的合成与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SPCOOH的结构分析 |
2.3.2 SPCOOH的光致变色特性分析 |
2.3.3 SPCOOH在溶液中的动力学性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变色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PC芯材的制备 |
3.2.4 MUF预聚物溶液的制备 |
3.2.5 SMA溶液的制备 |
3.2.6 PC微胶囊的制备 |
3.2.7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3.3.2 PC微胶囊的核壳结构表征 |
3.3.3 PC微胶囊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4 PC微胶囊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3.3.5 PC微胶囊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致变色PC微胶囊的疏水防伪纸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光致变色PC微胶囊的制备 |
4.2.4 疏水混合溶液的制备 |
4.2.5 疏水防伪纸的制备 |
4.2.6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疏水防伪纸的疏水性能分析 |
4.3.2 疏水防伪纸的表面形貌分析 |
4.3.3 疏水防伪纸的定量分析 |
4.3.4 疏水防伪纸的物理性能分析 |
4.3.5 疏水防伪纸的色差值变化分析 |
4.3.6 疏水防伪纸的变色灵敏性分析 |
4.3.7 疏水防伪纸的褪色灵敏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咔唑/芴新型二芳烯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1.2 二芳烯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研究概况 |
1.2.1 热稳定性 |
1.2.2 抗疲劳性 |
1.2.3 吸收光谱 |
1.2.4 响应时间 |
1.2.5 量子产率 |
1.2.6 晶体性质 |
1.3 二芳烯分子的多功能应用 |
1.3.1 光信息存储 |
1.3.2 分子开关 |
1.3.3 细胞成像 |
1.3.4 化学传感器 |
1.3.5 氨基酸传感器 |
1.3.6 分子自组装 |
1.4 二芳烯非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含咔唑类二芳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二芳烯衍生物DTE-1~2 的合成路线及结构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二芳烯衍生物DTE-1和DTE-2 的光致变色性质 |
2.2.2 二芳烯化合物DTE-1和DTE-2 的荧光开关性质 |
2.2.3 二芳烯衍生物DTE-1和DTE-2 的离子响应性 |
2.2.4 二芳烯衍生物DTE-1对Cu2+和Sn2+的响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9-芴酮腙类二芳烯作为阴离子传感器的探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二芳烯衍生物DTE-3 的合成路线及结构表征 |
3.2 二芳烯化合物DTE-3 的性质研究 |
3.2.1 二芳烯化合物DTE-3 的光致变色以及荧光开关性质 |
3.2.2 二芳烯衍生物DTE-1对CO_3~(2-)的响应 |
3.2.3 二芳烯衍生物 DTE-3o 对CO_3~(2-)的响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9-芴酮腙类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二芳烯化合物DTE-4和DTE-5 的合成步骤和结构表征 |
4.3 二芳烯化合物DTE-4和DTE-5 的性质研究 |
4.3.1 二芳烯化合物DTE-4和DTE-5 的光致变色性质 |
4.3.2 二芳烯化合物DTE-4和DTE-5 的抗疲劳性 |
4.3.3 二芳烯化合物DTE-4和DTE-5的晶体结构及在晶体中的光致变色 |
4.3.4 二芳烯化合物DTE-4和DTE-5 的荧光开关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俘精酰亚胺光致变色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光致变色现象 |
1.2 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分类 |
1.3 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俘精酸酐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变色机理? * * |
1.3.2 俘精酸酐衍生物 |
1.4 俘精酸酰亚胺 |
1.4.1 俘精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
1.4.2 俘精酰亚胺合成方法选择 |
1.5 俘精酰亚胺的应用 |
1.5.1 制备光敏材料 |
1.5.2 用于光信息存储和记录 |
1.5.3 用于聚合物材料和生物分子活性的光调控 |
1.6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2章 俘精酰亚胺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2 亚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
2.1.3 吲哚醛中间体的合成 |
2.1.4 2-(1,3-二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的合成 |
2.1.5 吲哚取代俘精酰亚胺的合成 |
2.2 中间体及产物结构表征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的结构表征 |
2.3.2 1,3-二甲基吲哚-2-甲醛的结构表征 |
2.3.3 2-(1,3-二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的结构表征 |
2.3.4 2-(1,3-二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的结构表征 |
2.3.5 俘精酰亚胺的结构表征 |
2.4 小结 |
第3章 吲哚取代俘精酰亚胺的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3.1.3 光致变色性能的测定 |
3.1.4 稳定性的测定 |
3.1.5 水解稳定性的测定 |
3.1.6 抗疲劳性能的测定 |
3.1.7 俘精酰亚胺11b的染色 |
3.1.8 制备俘精酰亚胺11a的壳聚糖膜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能研究 |
3.2.2 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3.2.3 光照前后的转化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
3.2.4 稳定性研究 |
3.2.5 水解稳定性研究 |
3.2.6 抗疲劳性能研究 |
3.2.7 俘精酰亚胺11b的染色研究 |
3.2.8 俘精酰亚胺11a壳聚糖膜研究 |
3.3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新型含噻唑/异恶唑不对称二芳基乙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依据 |
1.2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 有机光致变色反应类型 |
1.2.2 二芳基乙烯的合成现状 |
1.2.3 二芳基乙烯的性质研究 |
1.2.3.1 热稳定性 |
1.2.3.2 抗疲劳性 |
1.2.3.3 二芳烯衍生物的多色彩显示性 |
1.2.3.4 荧光性质 |
1.2.4 二芳基乙烯的应用研究 |
1.2.4.1 光学记录方面的应用 |
1.2.4.2 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
1.2.4.3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在分子开关中的应用 |
1.3 二芳基乙烯的发展方向及其研究展望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含噻唑环不对称二芳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仪器和试剂 |
2.1.1 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DT-1~10 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 化合物DT-1~4 的光电性质和取代基位置效应 |
2.3.1 化合物DT-1~4 的光致变色性质 |
2.3.2 化合物DT-1~4 的荧光性质 |
2.3.3 化合物DT-1~3 的电化学性质 |
2.4 化合物DT-5~10 的光电性质和取代基效应 |
2.4.1 化合物DT-5~10 在正己烷溶液中的光致变色性质 |
2.4.2 化合物DT-5~8 的抗疲劳性 |
2.4.3 化合物DT-5~10 的荧光性质 |
2.5 化合物DT-2~5 在晶体中的光致变色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异恶唑环不对称二芳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2 化合物DT-11~20 的光电性质和取代基及取代基位置效应 |
3.2.1 化合物DT-11~20 的光致变色性质 |
3.2.2 化合物DT-11~15 的抗疲劳性 |
3.2.3 化合物DT-11~20 的荧光性质 |
3.2.4 化合物DT-11~20 的电化学性质 |
3.3 化合物DT-21~24 的性质研究 |
3.4 含异恶唑环二芳烯分子单晶的光致变色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芳烯化合物在光存储应用中的研究 |
4.1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DT-25~26 的合成路线 |
4.2 二芳烯化合物DT-25~26 的光电性质 |
4.2.1 DT-25~26 的光致变色性质 |
4.2.2 DT-25 的偏振光存储性质 |
4.2.2.1 同线偏振、同圆偏振、正交线偏振和正交圆偏振四种类型的偏振全息光存储的研究 |
4.2.2.2 偏振复用全息光存储的研究 |
4.2.3 DT-26 的光存储性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二 芳基乙烯分子的UV-Vis 光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含芳杂环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性质及在光存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 光致变色现象 |
1.2.2 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种类 |
1.3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3.1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结构 |
1.3.2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合成 |
1.3.3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
1.4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1.4.1 二芳烯在光信息存储中的应用 |
1.4.2 二芳烯在分子开关中的应用 |
1.4.3 二芳烯在离子识别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1.4.4 二芳烯在多重调分子控逻辑门器件中的应用 |
1.4.5 二芳烯在多色显示中的应用 |
1.5 二芳基乙烯的发展方向及其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吡咯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吡咯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2.1 吡咯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 |
2.2.2 合成方法的总结和讨论 |
2.3 部分吡咯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晶体制备及结构解析 |
2.3.1 晶体的培养 |
2.3.2 晶体的结构解析 |
2.4 吡咯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光电性质研究 |
2.4.1 氰基取代位置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 |
2.4.2 氟原子取代位置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 |
2.4.3 甲氧基取代位置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 |
2.4.4 取代基供/吸电子能力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 |
2.4.5 吡啶环氮原子位置对该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吡咯杂环混联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吡咯杂环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2 部分吡咯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晶体制备及结构解析 |
3.2.1 晶体的培养 |
3.2.2 晶体的结构解析 |
3.3 单环芳杂环对吡咯杂环混联型二芳烯分子光电性质的影响 |
3.3.1 光致变色性质 |
3.3.2 荧光性质 |
3.4 双环芳杂环对吡咯杂多环混联型二芳烯分子光电性质的影响 |
3.4.1 光致变色性质 |
3.4.2 荧光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几种同分异构二芳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1 三类二芳烯同分异构体分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2 二芳烯分子的晶体制备及结构解析 |
4.3 氰基位置对吡咯噻吩混连型二芳烯同分异构体光电性质的影响 |
4.3.1 光致变色性质 |
4.3.2 荧光性质 |
4.4 氟原子位置对二芳烯同分异构体光电性质的影响 |
4.4.1 光致变色性质 |
4.4.2 荧光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噻唑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5.1 噻唑噻吩混联型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5.2 部分噻唑噻吩混连型二芳烯分子晶体制备及结构解析 |
5.3 取代基供/吸电子能力对噻唑噻吩混联型二芳烯光电性质的影响 |
5.3.1 光致变色性质 |
5.3.2 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 |
5.3.3 荧光性质 |
5.3.4 电化学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二芳烯在全息光存储中的应用研究 |
6.1 PMMA 膜片的制作工艺 |
6.1.1 真空蒸镀法 |
6.1.2 凝胶压片法 |
6.1.3 旋涂法 |
6.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6.3 二芳烯在全息光存储技术中的实验研究 |
6.3.1 二芳烯化合物应用于全息光存储中的初步研究 |
6.3.2 各种偏振全息光存储的研究 |
6.3.3 复用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光致变色概述 |
1.1.1 光致变色的定义 |
1.1.2 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分类 |
1.2 俘精酸酐类化合物 |
1.2.1 俘精酸酐化合物的结构 |
1.2.2 俘精酸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3 俘精酸酐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4 俘精酸酐化合物的合成 |
1.2.5 俘精酸酐化合物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中间体吲哚醛(酮)化合物的合成 |
2.1 实验 |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2 1-R-2-甲基吲哚-3-醛(酮)化合物的合成 |
2.1.3 1-R-3-甲基吲哚-2-甲醛化合物的合成 |
2.1.4 吲哚醛(酮)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吲哚醛(酮)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2.2.2 合成结果讨论 |
2.3 结论 |
第3章 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 |
3.1 实验 |
3.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1.2 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
3.1.3 (Z)-2-(1-甲基-3-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的合成 |
3.1.4 2-(1,2-二甲基-3-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乙酯的合成 |
3.1.5 2-(1-R-3-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的合成 |
3.1.6 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结构表征 |
3.2.2 (Z)-2-(1-甲基-3-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的结构表征 |
3.2.3 2-(1,2-二甲基-3-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乙酯的结构表征 |
3.2.4 2-(1-R-3-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的结构表征 |
3.3 结论 |
第4章 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性能研究 |
4.1 实验 |
4.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4.1.3 光致变色性能的测定 |
4.1.4 稳定性的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2.2 光致变色性能 |
4.2.3 稳定性 |
4.3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二芳基乙烯概论 |
1.1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特性 |
1.1.1 光致变色特性 |
1.1.2 光致各向异性特性 |
1.1.3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
1.2 新型光致变色材料——二芳基乙烯研究进展 |
1.2.1 反应机理研究 |
1.2.2 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1.2.3 光存储非破坏性读出研究 |
1.2.4 光致变色光开关的应用研究 |
1.2.5 光信息存储应用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芳基乙烯的光致变色特性研究 |
2.1 光致变色双稳态吸收光谱的测量 |
2.1.1 二芳基乙烯薄膜的制备 |
2.1.2 双稳态吸收光谱 |
2.2 二芳基乙烯不同波长下光致折射率谱分析 |
2.3 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动力学理论分析 |
2.3.1 光吸收理论分析 |
2.3.2 光致变色理论分析 |
2.4 二芳基乙烯薄膜光致变色特性实验测量 |
2.4.1 光致变色光反应速率测量 |
2.4.2 光致变色动力学实验及理论拟合 |
2.5 二芳基乙烯抗疲劳特性实验研究 |
2.5.1 红光漂白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2 紫光呈色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3 抗疲劳特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研究 |
3.1 光致各向异性机理 |
3.2 二芳基乙烯薄膜光致各向异性 |
3.3 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的测量方法 |
3.3.1 光致二向色性光谱测量 |
3.3.2 光致各向异性动态光谱测量 |
3.3.3 光致各向异性时间依赖特性测量 |
3.4 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动态特性的实验及理论模拟结果 |
3.4.1 光致各向异性动态特性理论计算 |
3.4.2 光致二向色性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 |
3.5 激发光偏振态对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 |
3.5.1 理论分析 |
3.5.2 数值计算结果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光致各向异性特性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
3.6.1 图像衬度反转 |
3.6.2 傅里叶图像处理 |
3.6.3 光调制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 |
4.1 双光子吸收过程 |
4.1.1 双光子吸收概念[27] |
4.1.2 双光子过程的理论描述[28] |
4.2 有机双光子吸收材料 |
4.3 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 |
4.3.1 光双子吸收理论分析 |
4.3.2 光双子光致变色实验研究 |
4.3.3 双光子吸收光致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
4.4 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在光存储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芳基乙烯的全息存储特性研究 |
5.1 偏振全息光存储 |
5.2 二芳基乙烯的全息存储特性研究 |
5.2.1 全息光栅记录理论分析 |
5.2.2 全息动力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3 不同偏振全息动力学实验研究 |
5.3 二芳基乙烯全息存储实验 |
5.3.1 全息存储实验装置[47] |
5.3.2 不同偏振记录全息图像存储结果 |
5.4 不同复用技术全息存储实验研究 |
5.4.1 几种全息复用技术 |
5.4.2 二芳基乙烯全息复用存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8)菌紫质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的理论模拟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生物分子光致变色材料——菌紫质概论 |
1.1 光致变色学 |
1.1.1 光致变色定义 |
1.1.2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
1.1.3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
1.2 光致变色材料——菌紫质 |
1.2.1 菌紫质的光循环 |
1.2.2 菌紫质的光学特性 |
1.2.3 菌紫质的特点及应用 |
1.3 菌紫质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内容及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菌紫质的光致变色特性研究 |
2.1 二态光致变色模型 |
2.2 光致变色动力学的求解 |
2.2.1 光致变色动力学的数值解 |
2.2.2 光致变色动力学的一阶近似解 |
2.3 菌紫质薄膜样品及其特性 |
2.3.1 菌紫质薄膜样品及其光致变色模型 |
2.3.2 激发光强对热弛豫时间的影响 |
2.3.3 样品结构对透过率的影响 |
2.3.4 理论计算时样品参数的选取 |
2.4 菌紫质光致变色动力学的实验测量及理论模拟 |
2.4.1 光致变色动力学的实验结果 |
2.4.2 光致变色动力学的理论分析 |
2.5 激发光强对稳态透过率的影响 |
2.5.1 菌紫质薄膜的稳态透过率特性 |
2.5.2 紫光对红光稳态透过率的影响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菌紫质的光致各向异性研究 |
3.1 光致各向异性 |
3.1.1 分子角度烧孔机制 |
3.1.2 分子角度重排机制 |
3.2 菌紫质薄膜光致各向异性的机理及数学表示 |
3.3 光致各向异性的测量方法 |
3.3.1 泵浦-探测法测量光致各向异性的原理 |
3.3.2 P-BR-A系统的透过率 |
3.4 光致各向异性的实验及模拟结果 |
3.4.1 理论模拟参数的选取 |
3.4.2 B型光致各向异性 |
3.4.3 M型光致各向异性 |
3.4.4 B-M型光致各向异性 |
3.5 光强对偏振旋转角的影响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菌紫质的全息存储特性研究 |
4.1 光全息存储原理 |
4.2 菌紫质全息光栅衍射效率的波长依赖特性 |
4.3 记录光强对菌紫质全息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 |
4.4 菌紫质的偏振全息特性 |
4.4.1 偏振全息的特性分析 |
4.4.3 偏振全息光栅衍射效率的理论分析 |
4.4.4 理论模拟参数选取 |
4.4.5 偏振全息动力学实验及理论模拟 |
4.5 菌紫质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菌紫质在相移干涉计量中的应用研究 |
5.1 相移干涉简介 |
5.2 四步相移干涉的基本原理 |
5.3 相位梯度积分法 |
5.4 菌紫质在相移干涉计量中的应用 |
5.4.1 相移干涉测量实验装置图 |
5.4.2 相移干涉理论分析 |
5.4.3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菌紫质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6.1 菌紫质在全光开关中的应用 |
6.1.1 光开关简介 |
6.1.2 实验装置图 |
6.1.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2 菌紫质在逻辑操作中的应用 |
6.2.1 全光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
6.2.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6.3 菌紫质在图像操作中的应用 |
6.3.1 菌紫质在光控图象显示中的应用 |
6.3.2 菌紫质在空间滤波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9)吲哚俘精酸酐实现三值偏振全息光学存储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三值偏振全息数字光学存储的基本原理 |
2.1 吲哚俘精酸酐/PMMA薄膜的偏振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 |
2.2 向吲哚俘精酸酐/PMMA薄膜写入三值信息 |
2.3 从吲哚俘精酸酐/PMMA薄膜中读出三值信息 |
2.4 擦除吲哚俘精酸酐/PMMA薄膜上三值信息 |
3 基于吲哚俘精酸酐/PMMA薄膜的三值偏振全息光学存储器模型 |
4 一位三值光信号偏振全息存储实验 |
4.1 实验步骤 |
4.2 实验结果 |
5 结论 |
(10)光敏材料的有序排列及偏光记忆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偏光特性概述 |
1.1.1 自然光和偏振光 |
1.1.1.1 自然光 |
1.1.1.2 线偏振光 |
1.1.1.3 部分偏振光 |
1.1.1.4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
1.1.2 起偏与检偏 |
1.1.2.1 起偏 |
1.1.2.2 检偏 |
1.1.3 光的双折射现象 |
1.1.4 波片 |
1.1.4.1 1/4波片 |
1.1.4.2 1/2波片 |
1.1.4.3 全波片 |
1.2 功能材料概述 |
1.2.1 光致各向异性材料 |
1.2.1.1 偶氮类化合物 |
1.2.1.2 俘精酸酐 |
1.2.1.3 其他 |
1.2.2 光折变晶体 |
1.2.3 光导热塑料 |
1.2.5 偏光记忆材料的选择特性 |
1.2.5.1 旋光性物质 |
1.2.5.2 偏振片 |
1.2.5.3 波片 |
1.2.5.4 光学各向异性材料 |
1.3 液晶材料的光控取向概述 |
1.3.1 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3.2 光致异构类材料(含偶氮基团的聚合物) |
1.3.3 含肉桂酰基团的聚合物 |
1.3.4 聚酰亚胺取向层 |
1.3.5 其它类光控取向聚合物 |
1.4 光敏材料的有序排列及偏光记忆原理 |
1.4.1 光敏高分子的光控原理 |
1.4.2 液晶材料的光控原理 |
1.4.3 形成图像检测及效果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和实验设备 |
2.1.1 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功能聚合物性能的研究 |
2.2.1.1 材料性能的测定 |
2.2.1.2 偏光特性实验 |
2.2.1.3 UV辐射法 |
2.2.1.4 CO_2激光烧蚀法 |
2.2.1.5 热压法 |
2.2.1.6 溶剂解取向法 |
2.2.1.7 湿压法 |
2.2.2 液晶材料的光控研究 |
2.2.2.1 6种液晶的红外光谱测定 |
2.2.2.2 6种液晶的溶剂化红外吸收测定 |
2.2.2.3 CN和S811偏光行为的研究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3.1 功能聚合物性能的研究 |
3.1.1 功能聚合物薄膜性能的研究 |
3.1.1.1 偏光薄膜耐热性的研究 |
3.1.1.2 薄膜浸润性能的比较 |
3.1.1.3 薄膜力学性能的比较 |
3.1.2 功能聚合物偏光特性研究 |
3.1.2.1 不同取向度薄膜的偏光现象 |
3.1.2.2 偏振薄膜干涉现象分析 |
3.1.3 偏光记忆图像的研究 |
3.1.3.1 潜像与显像之间的关系 |
3.1.3.2 紫外辐射法 |
3.1.3.2.1 图像表面形态的研究 |
3.1.3.2.2 偏光图像的红外吸收光谱 |
3.1.3.2.3 X射线衍射光谱 |
3.1.3.2.4 紫外透射光谱 |
3.1.3.2.5 交联度与曝光量的关系 |
3.1.3.2.6 分辨力的计算 |
3.1.3.2.7 偏光记忆图像照片 |
3.1.4 其它偏光成像的研究 |
3.1.4.1 CO_2激光烧蚀法 |
3.1.4.2 热压法 |
3.1.4.2.1 热压工艺 |
3.1.4.2.2 图像的耐热性 |
3.1.4.2.3 结晶度变化的测定 |
3.1.4.3 溶剂解取向法 |
3.1.4.4 湿压法 |
3.1.4.4.1 湿压工艺 |
3.1.4.4.2 湿压图像性质 |
3.2 液晶材料的光控研究 |
3.2.1 6种液晶红外光谱的测定 |
3.2.2 6种液晶的溶剂化效应 |
3.2.3 CN和S811的研究 |
3.2.3.1 不同偏振角度时CN和S811的紫外吸收光谱 |
3.2.3.2 CN和S811的温敏效应 |
3.2.3.3 S811的光敏效应 |
3.2.3.4 光固化液晶材料的研究 |
3.2.3.4.1 液晶在光固化体系中相变的观察 |
3.2.3.4.2 光固化液晶材料偏光行为的研究 |
第四章 结论 |
4.1 光敏高分子偏光记忆效应的研究 |
4.2 液晶材料偏振行为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吲哚俘精酰胺的偏振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羧基螺吡喃-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疏水防伪纸中的应用研究[D]. 贾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咔唑/芴新型二芳烯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屈胜祖.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
- [3]俘精酰亚胺光致变色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吕宁宁. 北京服装学院, 2013(05)
- [4]新型含噻唑/异恶唑不对称二芳基乙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李卉.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011(10)
- [5]含芳杂环不对称二芳烯的合成、性质及在光存储中的应用研究[D]. 刘刚. 苏州大学, 2011(06)
- [6]吲哚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D]. 何小兰. 北京服装学院, 2010(03)
- [7]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及其应用研究[D]. 陈利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0(05)
- [8]菌紫质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的理论模拟及应用研究[D]. 韩俊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8(05)
- [9]吲哚俘精酸酐实现三值偏振全息光学存储器[J]. 左开中. 光电工程, 2008(07)
- [10]光敏材料的有序排列及偏光记忆效应的研究[D]. 纪小妹. 北京化工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