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蓝、绿三大变化我们自信地瞻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姜维枫[2](2020)在《泰山辞赋研究》文中指出泰山文化源出上古,泰山辞赋滥觞于两汉,绵延至今,不绝如缕。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自西东迁,阴阳五行说兴起,泰山被齐人纳入五行系统,从而具有了“一岁之首、万物之始”①的新含义。秦汉王朝,前后相续,实现一统。秦皇汉武求仙奉道,报天之功,先后东巡封禅。自此,泰山地位超拔五岳,其政治文化的象征意味逐渐凸显。辞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②“苞括宇宙、总揽人物”③的体制特征与上升期的秦汉王朝敷陈万物、宣扬美德、报天成功的家国心态绾合。在历代赋家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下,泰山辞赋含藏了帝王与国家的封禅文化、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华夷思想等。赋家借泰山持世、持己,在主流文化之外,抒写自家隐逸情怀,充分发挥辞赋的颂美讽喻与感物体道功用,表达人格理想与审美追求。本论文由泰山辞赋文本阅读出发,呼应历史,力求深研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发展演变规律、包蕴万端的文化内涵,揭析泰山辞赋作家独特的情怀与人格理想,体察泰山辞赋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论文共分三部分八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从整体上揭析泰山辞赋之概貌和泰山形象的生成流衍特征;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七章,集中阐释泰山辞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包括封禅文化、华夷之辨、正统观、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隐逸文化;第三部分为第八章,主要研析泰山辞赋的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第一章,泰山辞赋概貌纵览。主要从创作内容、情感、审美等方面,综括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两汉泰山辞赋以敦请封禅、颂美国家为主调。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出现讽喻、批判现实之作。唐代泰山辞赋创作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国势上升,泰山辞赋充满高歌进取的精神,赋文多书写封禅、论证政权的合法性,笔涉华夷之辨、大一统思想;后期藩镇割据、国势衰颓,泰山辞赋开始反思封禅,内容富于哲思与理性精神,风格沉静内敛。宋代泰山辞赋以真宗封禅泰山为界,前期风格华丽虚妄,后期质实尚朴。宋代真宗朝之后,封禅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元明清三代的泰山辞赋开始集中反思封禅,同时泰山作为自然山的地理特征受到关注。元代郝经《泰山赋》传达“大一统”“华夷一家”的治国理路和礼乐文化、王道仁政理想。明代泰山辞赋散体大赋与抒情小赋并行,在颂美主题之外,出现表达隐逸情怀的赋作。清代泰山辞赋创作数量为历代之冠,文体与题材更趋多元,较同期长白山赋、东巡赋,泰山辞赋更注重形塑清帝省方展义、成民是念之特征;乾嘉以降,出现以人文泰山为主题的辞赋,特点是颂美功能尾大不掉。第二章,泰山形象的流衍。以泰山辞赋为中心,纵向梳理历代泰山形象的流衍变化特征。自汉代开始,泰山崇高巍峨的庄严形象,封禅大典恢弘威仪的皇家气魄与赋体文学恢弘俯仰、铺张扬厉的文体特征完美结合,泰山成为族群、国家、政权、文化认同的象征。元代之前,泰山形象处在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交融与离合之中;唐宋元明清几代,泰山形象表现出由国家正统向正统消解转移;明清两代的泰山形象出现另一流脉——于胶着板滞、踵事增华的神圣化描写中增添了灵活生动的平民气质。第三章,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封禅是历代泰山辞赋创作的主题,本章采用文史互证法,尝试厘清封禅之初衷与本质,梳理历代封禅观念的嬗变。古帝封禅本皆为民,至秦汉时期发展为求仙报功,唐朝帝王拨乱反正,封禅回溯为苍生祈福,至宋真宗封禅沦为帝王之术的手段,封禅大典的神圣性与崇高性被消解。从国家族群、帝王治道层面看,封禅有其积极的功用:帝王借“一统”“天命”“正统”观以巩固统治,借封禅以沿袭礼乐文化制度、建构理想的政治秩序、树立帝王典范、构建国家情感。泰山辞赋所承载的封禅文化,经过“秦仙汉纬,唐骄宋惑”的曲折发展,其主导是将“仁政”“德治”作为治道之本,以实现天下一统、安息苍生黔黎的理想。第四章,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思想贯通中国文化思想之始终,泰山辞赋中的族群意识与华夷观,与世推移,流衍轨迹清晰。就泰山辞赋创作而言,汉代的华夷观,主要集中于西汉时期,呈现为以大汉为中心的百蛮向风特征。唐代泰山辞赋之华夷观可以概括为,基于华夏中心主义的华夷一家论、正朔论。宋代泰山辞赋的华夷观演化为想象中的“华夷会同”“华夷同志”。元明清三代,泰山辞赋不言华夷、不辨华夷,实质上“华夷一家”、“天下一统”已成为此期思想的底色。第五章,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泰山辞赋传达出强烈的国家族群认同意识,泰山辞赋含藏大一统思想与礼乐文化。大一统思想不仅体现为疆域一统、族群一统,还包括政治清明、国家太平、社稷稳定、经济繁荣、黎庶安宁等思想内容。泰山辞赋承载的礼乐文化具体呈现为“德化”“和序”“颂美”等形式特征。唐宋时期的泰山辞赋将礼乐文化的阐释推至顶峰,宋之后,封禅辞赋创作式微,泰山辞赋关于礼乐的阐释逐渐消解。泰山辞赋中的礼乐文化呈现向由礼乐本义到祭祀艺术的回归。第六章,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信仰中,泰山是庙堂文化中沟通天人之津梁。汉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主要表达了基于“天人感应”的“以德配天”;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传达出基于“道法自然”的天人和谐;唐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出现了关于“先天”“奉天”“革天”的命题,这不仅是赋家个体的天人认知,也代表了唐代的盛世气象。宋代儒学与科学相对发达,宋人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出现新变,然而当赋家描绘帝王封禅的蓝图时,往往又会重启天人感应的传统模式。泰山辞赋借助天人关系服务皇权,“天命至上”“天人感应”“以德配天”是帝王文化的典型表征,当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出现离散之势,君臣无法从现实政治文化中获得自信与出路,便借助天人思想来稳固政权,凝聚国家意识,有时甚至不惜伪造天命来凝聚民心和主流意识形态。宋代真宗朝的泰山辞赋强调天命主导,其后则强化人事、弱化天命。元明清时期,泰山辞赋的“天命”观不断弱化消解,然天命观的集体无意识仍若隐若现。第七章,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通观历代泰山辞赋,赋家所抒发的隐逸心态与情怀,主要表现为面对出处浮藏的矛盾,对无德、无智、无功、无名之境的思考,对自然与自我合一的追求等。“隐逸”不仅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之一,也是此期赋家津津乐道之题。唐宋隐逸绍承前代遗风,泰山辞赋一面表现怀才不遇、一面传达隐逸情怀,盛唐之后出现仕隐兼通之风。宋代泰山辞赋写出文人无可逃逸的矛盾。元代排斥文士,泰山辞赋否定以归隐为行欲之阶、怀揣逞志之辈。明代强求集权,泰山辞赋表达赋家由仕而隐的心路历程。清代对文人高压与怀柔政策并用,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倾向于自然与自我的合一,呈现为一种追求自由与人格的意识。总之,隐士、隐逸文化一直与封建王朝相伴相生,通观泰山辞赋,士人命运始终随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境遇而变迁。泰山隐逸辞赋借助象喻比德,书写出贞固不渝、气清不淫、宏远逍遥等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审美特征。第八章,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历代泰山辞赋多借封禅与反封禅来实现颂美方今帝王之功用,泰山辞赋创作至清代,颂美内容出现新变,陈梦雷与周藩的同题《泰山赋》均能基于赋家的现实经历来表达辞赋主题。清代泰山辞赋多借意象颂美国家帝王,其一为自然意象,如泰山、白云、观日等;其一为文化意象,如“一览众山小”“登泰山小天下”“泰山不让土壤”“挟山超海”等。赋家沿着咏物——抒情——颂美的创作路向,描摹泰山自然、体悟泰山人文,传递儒家修齐治道。相较于早期以封禅为主调的颂美辞赋,在泰山辞赋创作的后期,更多的自然与文人化物象融入辞赋作品,审美风格趋于自然、典雅、优美,美中不足的是,“颂美”之声尾大不掉。部分泰山辞赋创作改变了传统辞赋结构,加强了讽喻批判社会的内容,增加了匡救时弊的成分。泰山辞赋的感物体道功能,或借“体物写志”来表达人格理想,或借主客问对来完成由事悟道。论文最后有附录两则,其一为历代泰山辞赋目录,其二为泰山辞赋勘误。
柏晓斐[3](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丁震寰[4](2020)在《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变迁与诗歌演进研究》文中指出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影响了诗歌演进。这段时期,诗歌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也对诗歌演进产生影响。本文拟以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为大背景,细读诗歌文本,分析重点作家作品,剖析诗歌创作的内容,探寻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范围、交代了选题的缘由,通过对研究史进行梳理,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三章展开。第一章,就汉顺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演进的影响进行研究。剖析顺帝时期的社会状况,把握外戚与宦官共同把持朝政和“儒风渐衰”这两个主要特点。这时期的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特别是抒情性小赋)结合密切,体现了“以悲为美”的艺术特色,由东汉前中期注重歌功颂德,转变为注重描写具体的事物、抒写个人主观感受。第二章,就汉桓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演进的影响进行研究。政治上,桓帝在位前期,梁太后专权,桓帝在位后期,桓帝利用宦官从外戚手中夺取权力,宦官由此深得信任并干预朝政。与此同时,儒士与宦官开展了激烈的斗争,皇帝打压儒士,第一次党锢之祸形成。文化上,桓帝信奉佛教与道教,儒家文化进一步衰微。诗歌创作上,这一时期的五言诗趋于成熟。体现在语言上,质朴无华而感情深蕴;诗歌意象上,更加丰满;表现手法上,更强调情与景的混融。秦嘉的五言诗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当然,此期诗歌在突出抒情性的同时,隐藏着诗人对黑暗政治的担忧与失望。第三章,就汉灵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灵帝时期,外戚联合士人,与宦官展开了激烈斗争,最终以外戚和士人的失败而告终;宦官弹劾士人,开启了第二次党锢之祸。汉灵帝创立鸿都门学,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鸿都门学的创立使擅长绘画、篆刻艺术的人执掌权力,进一步打击了儒士的心态。这一时期汉灵帝提倡诗歌应该重视艺术审美,但实际创作却与之相反。这时期的优秀诗歌重在抨击社会黑暗,抒发突出怀才不遇之情。诗歌风格激昂慷慨,言辞急切,以开建安风气之先。结语部分总结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演进的影响,以及这段时期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曲辉[5](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指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郭荣隆[6](2019)在《20世纪中国歌剧音乐的民族风格研究》文中提出文章主要是以二十世纪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特点作为切入点,寻找新歌剧所呈现的历史缩影。综合探讨了在二十世纪中国民族歌剧向前发展的历史轨迹和重要意义。借助比较、资料收集等方法,基于原有的研究基础,找寻新歌剧在20世纪早期发展情况。新歌剧在二十世纪早期的创造生存轨迹民族歌剧的表现特征和相关作用。中国民族歌剧创造的历史原因,根据的创作情况来追寻其剧本的创作来源。另外,中国民族歌剧所表现出的民族化音乐创作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和借鉴戏曲当中的元素;重新塑造歌剧音乐形象和民歌题材,大范围的运用民族调式进行民族唱法或美声和民族唱法的融合。中国传统戏曲是民族歌剧的主要来源,而新歌剧是从20世纪开始的。中国民族歌剧经过了前后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及提升;伴随着新世纪的步伐,中国民族歌剧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民族歌剧”是我们研究关注的主要目标;中国民族歌剧经过几代音乐工作者探索出来的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而作者希望可以借助研究中国民族歌剧的风格特征,深入了解中国民族歌剧在民族化风格上的创新实践,从而为中国民族歌剧贡献点滴之力。
张萍[7](2019)在《畲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为案例》文中指出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畲族文化十分丰富。闽东是畲族的聚居地,拥有丰富的畲族文化资源。国家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畲族文化保护、抢救、挖掘、整理和弘扬工作。开发基于畲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具有文化传承意义与教学实践价值。本文梳理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在调查当下畲族文化校园传承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对畲族文化传承中出现的现实困难做了详细分析,分别从畲族语言的丢失、畲族歌谣传承断层、畲族文化自觉迷失三个方面找出症结所在,为开发路径和策略探索指出方向。论文阐述了畲族文化校本课程“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增加学生的畲族民族认同感、加强学生文化选择力”的三大目标。在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部分,具体叙述了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段为前提”的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构想,并从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阅读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详实的举例分析论证。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组织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较为深入地开发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最后概述了畲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保障,即学校要建立民族特色的保障机制,学校要建立培养教师成长保障机制。本文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特别在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学生体验认同、弘扬传承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
李艺[8](2018)在《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力图突破现有研究现状,即从思想入手,对沈从文服饰思想进行全面整体性梳理。通过对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服饰审美思想、服饰展示思想及服饰美育思想的内涵和特征的阐述与提炼,阐发沈从文服饰思想,揭示沈从文对于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独特认识及其思想价值意义。第一章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对沈从文在纺织服饰领域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其研究视角独特,具有学科跨界与融合的学术特质,形成了独特而有价值的学术风格。特别是其代表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文化复兴的理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探索民族文化复兴思路提供了蓝本,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巨着,并成为服饰史的开山之作,为后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思想基础,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认可。第二章对研究对象生平与文化身份进行了概括梳理,确立了沈从文的文化身份,提出沈从文不仅是“文物历史学家”“形象历史学家”,还是“服饰文化学家”这一观点。第三章对沈从文服饰研究主要成果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在沈从文上个世纪50年代初撰写的有关丝绸、刺绣、纺织服饰图案、纹样、印染工艺、服饰制度、服饰民俗等30余篇文论里,还有一些未发表的关于纺织服饰陈列、服饰名物制度、戏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章中亦都闪烁着沈从文思想的光芒,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是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的重要基础。第四章深入探讨了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揭示出沈从文不仅认识到服饰的物质之美,还充分认识到服饰的精神性特征,认识到服饰是一种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自觉地完成了从书写的服饰之美到作为符号的服饰之美及作为视觉呈现、精神展示的服饰之美的华丽转身。第五章从服饰与审美、服饰审美思想的生发及表征,探讨沈从文美在生命,美在自然,美在民间的民族服饰审美观,分析了沈从文美在材质、美在细节、美在工艺、美在时尚的服饰审美观;第六章从服饰陈列展示与文化实践的关系出发,深入阐释了沈从文从崇尚转向展示、古为今用、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思想。第七章从服饰美育“心育论”,服饰对文明“生命”的启迪,服饰对人类“人性”的感化三方面对沈从文服饰美育观及方法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沈从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服饰美育思想。第八章对沈从文服饰思想的渊源与价值意义进行归纳整理,揭示其服饰思想的延续性、独特性及多维性,从思想史价值、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来总结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价值意义。第九章最后通过比较、思考、分析的方式总结沈从文服饰思想,力图在国际视野中审视沈从文服饰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沈从文在现代服饰领域和服饰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并提出个人就此课题的相关想法拙见。
蒙金含[9](2018)在《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渊明是一位特殊而伟大的诗人,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胸怀理想的士人、固穷守节的隐者、琴书自娱的诗人;在生活中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穷困潦倒时受到妻子埋怨,面对孩子又深感愧疚自责。后人把陶渊明看成一位鄙弃功名、恬淡自然的高士,却往往忽视了他在生活中的凡人角色和真实处境,甚至屏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身心交瘁的病人。陶渊明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患脚疾、店疾,这些身体疾患严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甚至一度因病“不复为文”。晋宋易代之际本身就是一个疯狂、血腥、病态的时代,陶渊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忧惧时局,嗟叹贫穷,忍受孤独,悲悼亲情,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角度看,这些消极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贴有多重身份标签,但陶渊明的本质是怀才不遇的“士”,这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政治上充满挫败感的陶渊明对个人的价值目标进行了转移,从复兴家业、兼济天下转向固穷守节,躬身田园,“逃禄归耕”就是这种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似乎做得很成功,他当时就成了着名的隐士,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和补偿;死后又成了伟大的诗人,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身后之名。但是,隐居只是陶渊明理想破灭的权宜之举,田园是其身心无处安放时的无奈归属。隐士或诗人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在现实中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他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位士人的“猛志”,面对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他更是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陶渊明的一生对现实充满了幽怨,但鱼骇鸟惊的政治环境让他不敢怨天尤人,哪怕是一声清脆的呐喊!重压之下他只能发出“人生实难”的无声叹息!这种幽怨而压抑的负面生存体验,是陶渊明致死的痼疾。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位身心俱痛的病人,他在阅读和创作中寄托情感,缓释痛苦、愉悦身心,心理得到平衡,人格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从疾病到健康的自我超越。他的自疗实践不但完美契合文学治病的艺术原理,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调适身心的健康遗产。
李军锋[10](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二、白、蓝、绿三大变化我们自信地瞻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蓝、绿三大变化我们自信地瞻望(论文提纲范文)
(1)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意义 |
特别说明 |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
三 悼亡与追思 |
小结 |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
一 探寻流放之路 |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
四 训诫与期望 |
小结 |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
致谢 |
(2)泰山辞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四 创新与方法 |
第一章 泰山辞赋概貌纵览 |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颂美封禅与批判现实 |
第二节 唐代: 高歌进取与沉静内敛 |
第三节 宋代: 华丽虚妄与质实尚朴 |
第四节 元代: 封禅告退与山水方滋 |
第五节 明代: 敷陈家国与触兴致情 |
第六节 清代: 自然人文与颂美讽喻 |
第二章 泰山形象的流衍 |
第一节 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与交融 |
第二节 居正统与正统地位的转移 |
第三节 由神圣化到平民化的转向 |
第三章 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 |
第一节 巡狩与封禅概说 |
第二节 封禅之初衷与嬗变 |
第三节 封禅文化之再认识 |
第四章 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 |
第一节 古代历史上的中国、华夷、天下 |
第二节 华夷之辨的形成与基本取向 |
第三节 华夷之辨的流衍 |
第五章 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疆域、政治与社稷: 泰山辞赋与大一统 |
第二节 同民心与出治道: 泰山辞赋与礼乐文化 |
第六章 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 |
第一节 天人思想与泰山崇拜 |
第二节 天人思想之嬗变 |
第七章 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 |
第一节 泰山隐逸与隐逸品格 |
第二节 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与审美特征 |
第八章 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 |
第一节 泰山颂美讽喻赋 |
第二节 泰山感物体道赋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历代泰山辞赋目录 |
附录二 泰山辞赋勘误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变迁与诗歌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史概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汉顺帝时期社会变迁与诗歌演进 |
第一节 汉顺帝时期的社会变迁 |
一、汉顺帝时期的政治变迁 |
二、汉顺帝时期的经济状况 |
三、汉顺帝时期的文化思想变迁 |
第二节 汉顺帝时期诗歌的载录情况 |
一、今存汉顺帝时期诗歌作品概况 |
二、张衡诗歌异文辨析 |
第三节 重点作家作品分析 |
一、马融《长笛赋》系诗研究 |
(一)马融《长笛赋》系诗的研究现状 |
(二)马融《长笛赋》系诗存在的问题 |
(三)《长笛赋》系诗的艺术特色 |
二、张衡诗歌研究 |
(一)张衡诗歌的研究现状 |
(二)张衡《同声歌》研究 |
(三)张衡的其他诗歌研究 |
第四节 汉顺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演进之影响 |
一、汉顺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内容的影响 |
二、汉顺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艺术的影响 |
第二章 汉桓帝时期社会变迁与诗歌演进 |
第一节 汉桓帝时期的社会变迁 |
一、汉桓帝时期的政治变迁 |
(一)梁氏外戚的谢幕与宦官势力的崛起 |
(二)桓帝时期社会政治变迁对文人心态的影响 |
二、汉桓帝时期的文化思想变迁 |
(一)儒学走向衰微 |
(二)文化变迁影响的士人心态变化 |
第二节 汉桓帝时期诗歌的载录情况 |
一、今存汉桓帝时期诗歌作品概况 |
二、汉桓帝时期谚谣异文辨析 |
第三节 重点作家作品分析 |
一、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研究 |
(一)诗歌的创作背景 |
(二)诗歌的内容 |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
二、秦嘉夫妇诗歌研究 |
(一)秦嘉徐淑诗歌作品载录情况 |
(二)秦嘉四言诗研究 |
(三)秦嘉五言诗研究 |
(四)徐淑诗歌研究 |
三、蔡邕《释诲》系诗研究 |
(一)诗歌的作年和背景 |
(二)诗歌的写作内容 |
四、崔寔用谚二则研究 |
(一)崔寔《四民月令》引谚研究 |
(二)崔寔《政论》引谚研究 |
(三)谚谣二则与崔寔的关系 |
第四节 汉桓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演进之影响 |
一、汉桓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内容的影响 |
二、汉桓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艺术的影响 |
第三章 汉灵帝时期社会变迁与诗歌演进 |
第一节 汉灵帝时期的社会变迁 |
一、汉灵帝时期的政治变迁 |
(一)信任宦官导致的社会动荡 |
(二)爱惜钱财导致的选官失察 |
二、汉灵帝时期的文化思想变迁 |
第二节 汉灵帝时期诗歌的载录情况 |
一、汉灵帝时期文人诗歌的载录情况 |
二、汉灵帝时期民间谚谣的载录情况 |
第三节 汉灵帝时期的重点作家作品 |
一、汉灵帝诗歌研究 |
(一)《招商歌》载录情况 |
(二)《招商歌》题解 |
二、赵壹、郦炎诗歌研究 |
(一)赵壹诗歌研究 |
(二)郦炎诗歌研究 |
(三)赵壹、郦炎诗的艺术特色 |
(四)赵壹、郦炎诗的意义 |
三、蔡邕《翠鸟诗》研究 |
(一)《翠鸟诗》的载录情况及作年 |
(二)诗歌的内容分析 |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意义 |
第四节 汉灵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演进之影响 |
一、汉灵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内容的影响 |
二、汉灵帝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艺术的影响 |
结语 |
一、顺桓灵时期社会变迁对诗人创作心态的影响 |
二、顺桓灵时期社会变迁对诗歌内容与艺术的影响 |
三、研究顺桓灵时期社会变迁与诗歌演进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
(一)艺术的概念 |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
(一)完整性 |
(二)广泛性 |
(三)时代性 |
(四)民族性 |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
(一)时代背景 |
(二)艺术体裁 |
(三)艺术风格 |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
(二)祛魅的需求 |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20世纪中国歌剧音乐的民族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歌剧历史发展研究 |
2.1 中国歌剧创作的时代背景 |
2.2 中国歌剧创作的历史轨迹和典型作品 |
2.3 中国歌剧的生存状态研究 |
第3章 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研究 |
3.1 中国歌剧的民族属性 |
3.1.1 中国歌剧的民族文化的继承 |
3.1.2 中国歌剧的民族歌唱表演 |
3.2 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分析 |
第4章 20世纪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民族风格研究 |
4.1 中国歌剧对戏曲的吸收与借鉴 |
4.2 中国歌剧中民歌音乐题材和歌剧音乐形象的塑造 |
4.3 民族调式创作技法在中国歌剧的运用 |
4.4 中国歌剧音乐创作创作研究与音乐审美评价 |
第5章 中国歌剧创作的发展瞻望 |
5.1 中国歌剧同西方歌剧创作理念的比较分析 |
5.1.1 大众审美的歌剧市场培育优势 |
5.2 处理好中国歌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
5.2.1 保持中国歌剧的民族性 |
5.2.2 正确对待中国歌剧的世界性 |
5.2.3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歌剧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畲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畲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畲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第二章 畲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难 |
一、畲族语言很大程度的丢失 |
二、畲族歌谣的传承出现断层 |
三、畲族的民族自觉濒临迷失 |
四、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欠缺 |
五、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研究不够 |
第三章 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目标设计 |
一、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 |
二、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
三、加强学生的文化选择力 |
第四章 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 |
一、畲族文化校本课程内容设置的编列设想 |
二、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阅读教学内容 |
三、畲族文化校本课程的活动教学内容 |
第五章 畲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
一、学校建立鲜明民族特色的保障机制 |
二、学校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服装史研究视域的转换 |
1.1.2 沈从文服饰研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 |
1.4.2 国外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内容框架 |
第2章 时代背景与文化人生 |
2.1 生平简介 |
2.2 时代背景 |
2.2.1 维新变法与五四运动激发了沈从文的救国热情 |
2.2.2 新文化运动促进沈从文创作的民本思想 |
2.3 文化人生 |
2.3.1 文化觉醒 |
2.3.2 沈从文的文化抉择 |
2.3.3 西南联大期间深层的文化积淀 |
2.3.4 新中国成立初沈从文对政治、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
2.3.5 政治变迁与政权更迭成就了沈从文服饰研究道路 |
2.4 文化人生之总结 |
第3章 沈从文服饰研究主要成果及其特征 |
3.1 服饰研究类 |
3.1.1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内容及特征 |
3.1.2 《中国丝绸图案》内容及特征 |
3.1.3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龙凤艺术》内容及特征 |
3.2 《织绣染缬与服饰》内容及特征 |
3.3 纺织服饰陈列展示内容及特征 |
第4章 沈从文服饰文化思想 |
4.1 服饰与文化 |
4.2 服饰物质文化思想 |
4.3 服饰社会文化思想 |
4.4 服饰精神文化思想 |
4.4.1 民族服饰观 |
4.4.2 服制度文化观 |
4.4.3 服饰民俗文化观 |
4.5 背景及价值意义 |
第5章 沈从文服饰审美思想 |
5.1 服饰与审美 |
5.2 服饰审美思想的生发 |
5.3 服饰审美思想的表征 |
5.3.1 服饰物质之美 |
5.3.2 服饰技术之美 |
5.3.3 服饰精神之美 |
第6章 纺织服饰陈列与展示思想 |
6.1 由崇尚转向展示 |
6.2 陈列展示与文化“实践” |
6.3 博物馆教育场域 |
6.4 纺织服饰陈列展示宗旨 |
第7章 沈从文服饰美育思想 |
7.1 服饰美育思想的萌发 |
7.2 服饰美育观 |
7.2.1 服饰美育“心育论” |
7.2.2 服饰对文明“生命”的启迪 |
7.2.3 服饰对“人性”的感化 |
7.3 服饰美育方法论 |
第8章 思想渊源及价值 |
8.1 沈从文服饰思想渊源 |
8.1.1 爱与美的哲学思考 |
8.1.2 服饰是历史的符号 |
8.1.3 沈从文服饰思想与文学的关系 |
8.1.4 思想对方法的影响 |
8.1.5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与其它着录的关联 |
8.2 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价值 |
8.2.1 思想史价值 |
8.2.2 社会影响 |
8.2.3 学术价值 |
第9章 结论 |
9.1 比较与思考 |
9.1.1 与原田淑人的比较 |
9.1.2 与彼得?伯克的比较 |
9.2 沈从文服饰思想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从文纺织服饰类着作部分书影 |
附录 B 文章图录来源说明 |
附录 C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陶渊明的魅力 |
二、陶渊明的魔力 |
三、偶然与必然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疾病的多维解读 |
二、疾病的文化治疗 |
三、疾病的文学治疗 |
四、疾病视域中的陶渊明个案研究 |
五、陶渊明研究的开放视野 |
六、陶渊明诗文的文本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传记研究法 |
二、社会历史研究法 |
三、精神分析研究法 |
四、接受美学研究法 |
第一章 疾病和文学 |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诠释 |
一、个体疾病的文化诠释 |
二、疾病的政治隐喻 |
三、疾外之疾:士人称疾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魏晋的社会病 |
一、政治病 |
二、文化病 |
三、自然疾疫 |
第三节 疾病作家与文学治疗 |
一、病蚌产珠: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
二、文学治疗的艺术原理 |
三、文学治疗的对象和模式 |
第二章 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的历史形象 |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自塑的心理动机 |
一、自述血统的心理诉求 |
二、陶诗的双重自我与身心境况 |
三、酷贫寒士:陶渊明苦痛的根源 |
第二节 消失的病人:陶渊明的偶像生成 |
一、偶像的基础:从隐士到诗人的自我设计 |
二、隐逸偶像的生成 |
三、文学偶像的确立 |
第三节 丹渥与枯槁:陶渊明的两种历史肖像 |
一、颜如丹渥:绘画中的陶渊明 |
二、枯槁憔悴: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 |
第三章 陶渊明文学中的身心疾病 |
第一节 忧惧时局 |
一、魏晋士人的忧惧 |
二、鱼骇鸟惊:陶渊明的政治处境 |
三、达人善觉,逃禄归耕 |
第二节 嗟叹贫穷 |
一、贫士的处境和心态 |
二、因贫入仕的陶渊明 |
三、陶渊明诗文的贫困主题 |
第三节 诉说病痛 |
一、陶渊明疾病的历史记录 |
二、陶渊明的多重病痛 |
三、幽怨—陶渊明致死的痼疾 |
第四节 忍受孤独 |
一、孤独:焦虑时代的病症 |
二、陶渊明孤独的文学书写 |
三、陶渊明孤独的成因 |
第五节 悲悼亲情 |
一、无怙无恃,孤弱穷民 |
二、室无莱妇,十愿十悲 |
三、屡失手足,痛入心扉 |
第四章 陶渊明“文学自疗”的多维解读 |
第一节 境由心造:陶渊明的哲学解困 |
一、儒:陶渊明的精神食粮 |
二、道:陶渊明的心灵药方 |
三、佛:陶渊明的人境灵光 |
第二节 复返自然:陶渊明的生态疗救 |
一、陶渊明的自然之思 |
二、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自然实践 |
三、桃源幻境:陶渊明的精神生态 |
第三节 酒中深味: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
一、饮酒:闲愁的化解 |
二、止酒:身心的矛盾 |
三、述酒:美酒叙事与政治隐喻 |
第四节 琴书消忧:陶渊明的精神寄托 |
一、无弦之痛:陶渊明抚琴的奥秘 |
二、欣然忘食:陶渊明的阅读治疗 |
第五章 疾病与健康:陶渊明的生命透视 |
第一节 陶渊明的自我超越 |
第二节 两个王国的风景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白、蓝、绿三大变化我们自信地瞻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泰山辞赋研究[D]. 姜维枫. 山东大学, 2020(12)
- [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4]东汉顺桓灵时期社会变迁与诗歌演进研究[D]. 丁震寰. 广西大学, 2020(07)
- [5]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20世纪中国歌剧音乐的民族风格研究[D]. 郭荣隆. 南昌大学, 2019(01)
- [7]畲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为案例[D]. 张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沈从文服饰思想研究[D]. 李艺.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8)
- [9]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D]. 蒙金含. 厦门大学, 2018(12)
- [10]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