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粮综合利用与发展前景

酒粮综合利用与发展前景

一、白酒酒糟的综合利用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范文来[1](2021)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白酒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白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后,白酒业得到极大发展,逐步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械化、自动化发展阶段,品质获得提升。2010年末,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我国白酒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面临的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高质量发展阶段白酒企业应该坚持酒的高品质、坚守酿酒核心技术、加速酿酒现代化改造,以实现白酒的绿色、低碳生产,保证白酒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洪霞,丁春跃,袁德峰,杨韬[2](2021)在《酒糟用于制浆造纸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酒糟是粮谷类作物发酵蒸馏之后的副产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酿酒行业的副产物,二是酒精工业的副产物。酒糟的综合利用方法有多种,其中酒糟用于制浆造纸可以解决大量酒糟难处理的问题,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利用方向。本文从制浆造纸方面对酒糟的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李哲[3](2021)在《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白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白酒约1300万吨,浓香型白酒超过70%。每酿造1吨白酒需消耗2.5-3.0吨高粱,约产生3.0吨酒糟(丢糟)和48吨废水。因此,在白酒的产业链上,每年约有3900万吨酒糟和处理酿酒废水产生的大量污泥(以下简称污泥)亟待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浓香型白酒的酒糟中,谷壳残渣超过70%,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二氧化硅和少量蛋白质等,pH 4.04.5,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不宜做饲料,其它再利用途径如生产沼气,提取饲料蛋白等均存在二次副产物残留,不能彻底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难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目前,酒糟和污泥的处理方式以填埋和焚烧为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成本高昂。如何将酒糟和污泥同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尚无报道。值得注意的是,酒糟和污泥均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植物营养元素,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肥源。四川泸州是泸州老窖的产地,当地的酿酒高粱主要种植在风化深,淋溶强,有机质缺乏,pH低的土壤上,急需改良培肥。此外,生物炭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酒糟减量制备生物炭用于酸性土壤也鲜有报道。本文以泸州老窖酿酒公司的酒糟和污泥为原料,研制酒糟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生产技术;通过田间试验了解有机肥和酒糟生物炭对高粱、小麦产质量的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技术,研究酒糟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碳氮代谢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浓香型酿酒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污泥、酒糟和腐熟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堆制,历经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水分含量持续降低,氮、磷、钾和腐殖酸含量逐渐增加,堆肥物料颜色由黄褐色变为褐色、黑褐色或黑色。污泥和酒糟按1:2(质量比)混合,添加高温发酵菌剂,经40天左右的堆肥发酵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有机肥,各项指标符合NY/525-2012国家标准。(2)在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N:化肥N=1:1)的处理中,高粱的田间产量、籽粒含氮量、植株磷钾吸收量分别比单施等养分的化肥增加12.55%、36.70%、22.22%和29.20%;土壤有效氮,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也显着提高。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适量配施有益于增加高粱产量,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土壤酶活性。(3)小麦田间试验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N:化肥N=1:1)的产量最高,单施有机肥比单施商品有机肥的小麦产量增加17.78%,说明前者的肥效优于后者。在化肥减量配施酒糟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土壤酶活(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单施化肥或商品有机肥。(4)单施有机肥、生物炭和二者配合施用均显着提高高粱的田间产量和籽粒千粒重;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改善高粱品质(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增加),提高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尽管单季高粱对单施酒糟有机肥的响应总体稍优于其他处理,但生物炭的远期效应有待通过长期试验做进一步验证。(5)土壤是决定微生物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因适量添加酒糟生物炭而改变。在适量添加酒糟生物炭的土壤中,微生物DNA序列数和碱基数增加,说明微生物总数增加,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因种群不同而异,适量的生物炭提高未分类菌、细菌、古菌、病毒和真核生物数量,总体上增加碳氮代谢酶功能基因的丰度和通路。

杨明[4](2021)在《酒精废液与白酒酒糟制取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及车间的初步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薯是我国发酵法生产食用酒精的主要原料,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废液含有大量的糖分、蛋白质类以及氮、磷、钾等多种矿物营养元素,而白酒酒糟中同样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纤维素、残糖、酵母代谢物以及各类无机盐。利用上述高浓度有机物质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具有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潜力,有望为上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本文利用酒精废液处理后的污泥与白酒酒糟进行混合,接入复合菌剂进行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为探究复合菌剂的最优生长条件,先采用单因素方法在混料浓度、培养温度、p H及接种量四个方面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实验分析,进一步对影响发酵条件的三个关键因素(混料浓度、初始p H、温度)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将有机肥应用到小白菜种植中,进行肥效试验,为酒精废液和白酒酒糟的资源化利用和规模化发酵生产有机肥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及设计内容如下:1.将污泥与白酒酒糟按照质量比1:1混合,加入接种量2%的复合菌剂种子液,在稀释度65%,p H值7.53,培养温度36.2℃的最优条件下,获得的复合菌剂最高菌数为13.8×108CFU/g,完全满足生物有机肥中对活菌数的要求,表明利用活性污泥和白酒酒糟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是切实可行的。2.通过小白菜种植肥效实验,证明该肥对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品质有较为显着的效果。于空白对照相比,平均株高增加0.8cm,平均株重增加8.1g,平均亩产增加150.43kg,增产率为9.15%。3.基于年产6万吨木薯食用酒精生产规模,初步设计了酒精废液处理工艺和有机肥生产工艺,并设计了生物有机肥发酵塔设备。发酵塔具有7层结构,每层直径12m,高2m,每层物料停留时间24h,发酵总时间7天。其他涉及的主要设备设施及参数如下:调节池1座,长25m,宽22m,深4m。UASB反应器4座,高度6m,长宽各10m,反应温度55℃。生物接触氧化池4座,高度8.8m,半径为5m。调节箱1座,长8m,宽5m,深2m。共设计简图三张,一是工艺流程简图,二是综合处理区设备平面布置简图,三是发酵塔设备简图。

侯梦媛[5](2020)在《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酒糟是白酒生产过程中最大的副产物,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丰富,是工业中具有应用潜力的蛋白质资源,若加以合理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酒糟的附加值。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白酒酒糟开发再利用方面的报道,其中包括饲料、沼气、肥料、白炭黑等的开发以及对酒糟中植酸、类黑精和多肽等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但关于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提取及应用则尚且没有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课题以白酒酒糟为研究对象,对酒糟进行稻壳去除后,得到“去壳干酒糟粉”(简称“酒糟粉”),然后对酒糟粉的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组分含量以及发酵过程中酒醅的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对干燥前后的酒糟中的醇溶蛋白进行提取,并通过各种研究手段和物质特性分析比较了干燥处理对提取的酒糟醇溶蛋白是否具有较大影响;最后对酒糟醇溶蛋白作为水果保鲜涂膜剂的开发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首次应用到对杨梅的涂膜保鲜,验证了白酒酒糟醇溶蛋白的保鲜性能,从而探究白酒酒糟醇溶蛋白在水果涂膜保鲜应用方面的开发潜力,为白酒酒糟再利用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最终实现白酒酒糟附加值的提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浓、清、酱三种香型的白酒酒糟进行除稻壳,得到不同香型“酒糟粉”,再对酒糟粉的基本营养成分、蛋白组分含量分布和发酵过程中酒醅的蛋白组分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基本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纤维、粗淀粉、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水分,其中浓、清、酱三种香型酒糟粉之间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大,而相比于未除稻壳的酒糟,除稻壳后的酒糟粉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其中粗蛋白含量提高了约150 g×kg-1,而粗纤维含量则降低了约200 g×kg-1。因此通过对白酒酒糟稻壳的去除,以为后续针对酒糟蛋白展开的研究提供便利。通过Osborne分级提取,确定了浓、清、酱三种香型酒糟粉的蛋白质组分分布情况;其中浓香型和清香型酒糟粉的蛋白组分含量分布情况相似,均为醇溶蛋白>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约占总提取蛋白的44%,清蛋白和谷蛋白次之,约占29%和23%,球蛋白分布比例最低,约为4%;而酱香型酒糟粉的蛋白组分含量分布为醇溶蛋白>谷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其中醇溶蛋白约占总提取蛋白的38%,谷蛋白和清蛋白约为29%和28%,球蛋白约5%,造成酱香型酒糟粉与浓、清两种香型酒糟粉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制曲酿酒原料中小麦的含量配比。发酵过程中酒醅的蛋白组分含量整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2)分别采用醇碱法和乙酸法对干燥前后的白酒酒糟进行醇溶蛋白的提取,并比较醇溶蛋白的提取得率及纯度、分子量、氨基酸组成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的测定结果。其中醇碱法的提取得率及纯度相比于乙酸法更高,最大能高约86.58%和6.36%,且醇碱法提取到的醇溶蛋白的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分析并未因酒糟的干燥而出现较大的差异,而乙酸法对于干燥前鲜酒糟的提取得率要显着高于干燥后的酒糟粉,且乙酸法提取的干燥前后的酒糟醇溶蛋白虽在结构上的差异不明显,但在氨基酸组成和热性质上均有所不同。最终结果表明醇碱法能够尽可能的保持酒糟粉和鲜酒糟中醇溶蛋白品质的一致性,更适合于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提取,从而便于后续对酒糟及其醇溶蛋白的开发再利用研究。(3)对从白酒酒糟中提取的醇溶蛋白进行开发应用,以期提高酒糟的附加值。以白酒酒糟醇溶蛋白为涂膜基质,以甘油、乳酸和聚乙二醇-400(Macrogol-400,PEG-400)为涂膜助剂,首次应用到对杨梅的常温涂膜保鲜。通过分析涂膜与未涂膜杨梅在外观、失重率、坏果率、呼吸强度、还原糖、Vc含量、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从而表征白酒酒糟醇溶蛋白的保鲜性能。结果显示在常温条件下,经过醇溶蛋白涂膜保鲜剂保鲜的杨梅与未经过涂膜保鲜的普通杨梅相比,果实坏果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受到抑制,还原糖含量被维持在一定水平,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的降低速度有所减慢,延缓了杨梅的果实衰老进程,将保鲜期延长了约2~4天。从而证实了白酒酒糟醇溶蛋白在水果涂膜保鲜上的开发应用潜力,为白酒酒糟附加值的提升提供可能。

魏冬[6](2020)在《白酒糟中ACE抑制肽的鉴定与活性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白酒糟是高粱等农作物蒸煮加曲后经固态发酵、蒸馏后的残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早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白酒糟的理化指标以及基本营养成分,而对其多肽组分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成分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认定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来源,ACE抑制肽由于其对ACE的抑制能力因而对降血压有一定效果。近年来已有在酒醅和白酒中发现ACE抑制肽的报道,故白酒糟中很可能存在较多的ACE抑制肽。因此,本课题以三大香型之一的中国浓香型白酒糟为研究对象,以ACE抑制活性为导向采用超滤、大孔树脂吸附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分离制备白酒糟中的多肽组分,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白酒糟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多肽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quadrupole-mass spectrometry,UPLC-QQQ-MS)定量分析了白酒糟中的ACE抑制肽,明确白酒糟中ACE抑制肽的结构以及含量分布;通过活性测定间接表征了这些多肽对抑制ACE蛋白的贡献;本研究进一步通过ProteinPilot软件结合蛋白质检索数据库Uniprot,对游离态ACE抑制肽的进行溯源分析,白酒酒糟中ACE抑制肽的研究对白酒糟的综合化利用以及提高附加值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首次采用UPLC-Q-TOF-MS结合多肽解析软件Biolynx鉴定白酒糟中的游离态ACE抑制肽,在ACE抑制活性较高的洗脱组分中鉴定出4种ACE抑制肽(含新发现的ACE抑制肽NGGPPT)。首次采用UPLC-Q-TOF-MS结合ProteinPilot软件对白酒糟中ACE抑制活性较高的洗脱组分进行多肽的微生物溯源分析,拟以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常见的功能微生物如乳酸菌、醋酸杆菌、酵母菌等为来源对象,在各洗脱组分中共鉴定出22种肽段,其中在20%乙醇洗脱组分中共鉴定出17种肽段,50%乙醇洗脱组分中鉴定出5种肽段,其中在酿酒酵母中鉴定出最多的肽段(12种),而醋酸杆菌中所鉴定的肽段数目最少(2种)。(2)基于ACE抑制活性导向原则,本研究针对DDSG-PI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建立超滤技术结合半制备RP-HPLC的分离纯化体系,通过测定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超滤组分和RP-HPLC洗脱组分的半抑制浓度(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inhibition,IC50),筛选出活性较高的组分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1 kDa的超滤组分的ACE抑制活性最高(IC50=6.75μg?m L-1),且产率高达84.18%;经RP-HPLC优化后,其中组分Ⅱ~Ⅷ的ACE抑制活性均在70%以上,其中组分Ⅵ的活性最高,为88.99%。(3)以DDSG-PI碱性蛋白酶酶解液经超滤结合RP-HPLC纯化后的Ⅱ~Ⅷ组分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UPLC-Q-TOF-MS结合Biolynx鉴定白酒糟中的结合态的ACE抑制肽。共鉴定出6种新的ACE抑制肽,分别是NQL、AVQ、YPQ、AYLQ、VLPVLS、VLPSLN;多肽AVQ表现出最高的ACE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181.19μmol?L-1。(4)首次在白酒糟中采用UPLC-QQQ-MS对目标多肽进行质谱的参数优化并定量白酒糟中的结合态ACE抑制肽,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完成定量质谱数据的采集,结果显示白酒糟结合态的ACE抑制肽的含量分布在0.17~16.96 mgg-1DW之间,其中多肽VLPVLS的含量最高(16.96 mgg-1DW);(5)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多肽AVQ和YPQ是ACE的非竞争性抑制剂。采用AutoDock软件将ACE抑制活性最强的多肽AVQ和YPQ与受体蛋白对接,分析其与ACE蛋白的作用位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多肽AVQ和YPQ能与ACE蛋白的活性中心稳定结合,且Gln281,His353,Ala354,Ser355,Glu384,Lys511,His513,Tyr523残基都能对多肽与ACE蛋白有效结合产生重要的影响。

车艳丽[7](2020)在《基于酱香型白酒酒糟沼渣的有机基质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厌氧发酵是酒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沼渣的合理利用不仅关系到沼气工程的顺利运行,也是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目前,沼渣的利用较为粗放,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带来二次环境污染。本研究以酱香型白酒酒糟沼渣的高值化利用为出发点,进行沼渣基质化的相关试验,以期得到沼渣应用于番茄育苗和栽培的可行性及最适基质配方,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沼渣在基质化过程中生物学效应。本研究可为沼渣高值化利用提供应用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酱香型白酒酒糟沼渣经过发酵和复配后可以应用于基质育苗。沼渣不适合单独用作育苗基质,会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沼渣经过发酵、粉碎后,复配窖泥和蛭石取得了很好的育苗效果。试验优选基质配方为细渣:蛭石:窖泥质量比15:8:2,该配方具有促进番茄生长、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壮苗指数的作用。基质理化性状与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和壮苗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EC值与叶绿素含量有极显着的正相关,与茎粗有显着正相关,pH与壮苗指数有显着正相关。容重和大小孔隙比与4个番茄生长指标没有显着相关性。2.发酵后的沼渣基质经过合理配比可以单独应用于有机基质栽培中。与常规基质(椰糠、草炭)番茄栽培试验对比,沼渣基质可以促进番茄生长,增加番茄产量,显着提高了番茄品质,其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显着高于常规基质。番茄植株碳氮比与品质指标相关性较强,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有显着和极显着的负相关,与可滴定酸有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ZH处理(细渣:粗渣=2:1)的番茄品质最优,YK(椰糠)处理的品质最差。整体而言,ZH处理在生物学、产量、品质方面都优于其他3个处理。3.沼渣基质和常规基质在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有显着不同。相同来源的基质的ZX处理(细渣:粗渣=1:0)和ZH(细渣:粗渣=2:1)在真菌和细菌方面有较一致的群落结构。细菌方面,4种基质的在门水平上优势物种相同,但相对丰度不同,并存在显着性差异,沼渣基质特有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该物种总丰度的95%。显着富集了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JG30-KF-CM45、假诺卡氏菌科Pseudonocardiaceae,极显着(0.001<P≤0.01)高的高于CT和YK。真菌方面,4种基质的优势菌门都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所有基质的丰度比例都超过70%,并与其他物种间存在极显着差异。沼渣基质中显着富集了黄丝菌科Cephalothecaceae物种。容重、EC、有机质和钾是与基质微生物群落构成、丰度有显着相关的环境因子。其中,有机质是对基质微生物群落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

侯梦媛,范文来,徐岩[8](2020)在《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提取及性质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酒糟是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最多的副产物,其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是工业应用中具有潜力的蛋白质资源,若加以合理利用可以使其附加值得到提升。以浓香型白酒酒糟为研究对象,对其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后,分别采用醇碱法和乙酸法对干燥前后酒糟中的醇溶蛋白进行提取,通过提取得率及纯度、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以期获得较优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醇碱法提取得率及纯度均高于乙酸法,且所提取的鲜酒糟和干燥后酒糟的醇溶蛋白在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FTIR和DSC分析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能够尽可能保证干燥前后酒糟中醇溶蛋白品质的一致性,故醇碱法更适合于酒糟醇溶蛋白的提取。该研究有利于后续醇溶蛋白的开发应用,并为酒糟的高附加值利用奠定了基础。

池永宽[9](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陈佳兴[10](2018)在《工业固废(磷渣、酒糟)应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固废大量产生。若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磷尾矿与酱香型白酒酒糟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种贵州主要的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磷尾矿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解磷微生物,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挑选具有较高解磷能力的微生物,并将其接入磷尾矿与酱香型白酒酒糟的混合有机质中进行一次固态发酵。当固态发酵中有效磷含量达到最高时,再加入秸秆、石灰石和沸石等辅料进行二次堆肥好氧发酵。通过将磷尾矿与酱香型白酒酒糟进行两次发酵的方法,最终获得符合有机肥相关标准的含磷有机肥料。该研究不仅有效地利用和消除了磷尾矿与酱香型白酒酒糟这两种贵州主要的工业固废,还为贵州工业固废的消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和数据基础,具有改善贵州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从贵州瓮福磷尾矿堆积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到具有解磷能力的4株细菌和7株真菌,分别鉴定为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泡囊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2、分别通过固体解磷圈试验和液体摇瓶发酵试验来测定解磷菌株的解磷能力,结果发现不同菌种的解磷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总的来说,解磷细菌的解磷能力较强于解磷真菌。其中,菌株PSB3和菌株PSF7分别是4株解磷细菌和7株解磷真菌中具有最高解磷能力的菌株,最大解磷能力分别为147.73μg/m L和98.09μg/m L,且在解无机磷方面均鲜见报道,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磷尾矿和酱香型白酒酒糟一次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尾矿用量为6.89%,混合菌株接种量为18.04%,混合菌株配比(PSF7:PSB3)为2.3:1。在此条件下,固态发酵中有效磷含量为3108.05mg/kg。此值与理论值3124.86 mg/kg相比,误差仅为0.54%。4、当一次固态发酵至第3 d时,接种的(含复合菌液)实验组中有效磷含量是未接种的对照组的1.78倍,说明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添加解磷菌株能有效地提高有效磷含量。当固态发酵第3 d后,有效磷含量开始下降,因此确定进行二次堆肥发酵的最佳时间。5、实验组堆体在第5 d时温度到达51.0℃,且高温阶段(>50℃)维持了5 d,而对照组仅维持了2 d。实验组堆体最终p H值为7.84,达到了堆肥无害化处理的国家卫生合格标准,满足有机肥腐熟时对p H值指标的要求。6、在整个堆肥发酵过程中,实验组堆体中总碳量和C/N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堆肥结束后实验组堆体中总氮量较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堆体中有机质的降解较为明显且氮素得到了保持。7、堆肥结束后,实验组堆体的发芽指数GI达到了84.92%,堆体已经腐熟。而对照组堆体的发芽指数GI为73.83%,说明实验组的肥料能更快地达到了腐熟,堆肥时间明显缩短。实验所得堆肥产品的各项主要理化指标均基本符合有机肥相关标准,且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二、白酒酒糟的综合利用及其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酒酒糟的综合利用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阶段白酒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坚持质量第一
2 坚守好酒是生产出来,不是品尝出来的
3 技术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
4 绿色低碳是白酒高质量的发展方向

(2)酒糟用于制浆造纸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酒糟简介
    1.1 酒糟来源
    1.2 酒糟成分
    1.3 酒糟的处置
2 酒糟用于制浆造纸
    2.1 酒精工业酒糟用于制浆造纸
    2.2 白酒酒糟用于制浆造纸
3 结语

(3)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酿酒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
        1.1.1 酒糟
        1.1.2 酿酒污泥的性质特征
    1.2 固态酿酒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现状
        1.2.1 酒糟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处置现状
        1.2.2 酿酒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
    1.3 污泥堆肥化技术
    1.4 生物炭技术
        1.4.1 生物炭
        1.4.2 酒糟生物炭制备
        1.4.3 生物炭的土地利用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酒糟堆肥的生产及其对高梁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3.2 结果及分析
        3.2.1 酒糟堆肥积制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和pH变化
        3.2.2 酒糟堆肥积制过程中的外观、养分和腐殖酸含量变化
        3.2.3 酒糟有机肥质量评价
        3.2.4 酒糟有机肥对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3.2.5 酒糟有机肥对高粱养分吸收的影响
        3.2.6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酒糟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概况
        4.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酒糟有机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4.2.2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4.2.3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酒糟生物炭与有机肥对高粱产质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2.2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5.2.3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5.2.4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5.2.5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酒糟生物炭对微生物种群及土壤碳氮代谢功能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数
        6.2.2 物种注释
        6.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6.2.4 碳、氮代谢酶的基因及其丰度
        6.2.5 碳、氮代谢通路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4)酒精废液与白酒酒糟制取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及车间的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行业应用现状
    1.3 白酒酒糟处理技术现状
    1.4 酒精废液处理技术现状
        1.4.1 物理处理法
        1.4.2 化学处理法
        1.4.3 生物处理法
    1.5 生物有机肥的行业现状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污泥与白酒酒糟混合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条件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分析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 活性污泥与白酒酒糟混合原料浓度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2.2 接种量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2.3 温度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2.4 pH值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2.5 响应面设计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活性污泥与白酒酒糟混合原料浓度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3.2 接种量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3.3 温度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3.4 不同pH对复合菌剂菌数的影响
        2.3.5 响应面设计得到最佳优化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肥效实验
    3.1 概述
    3.2 试验目的
    3.3 时间和地点
        3.3.1 试验时间
        3.3.2 试验地点
    3.4 试验材料
        3.4.1 供试土壤
        3.4.2 供试肥料:生物有机肥
        3.4.3 供试品种及栽培方式
    3.5 试验方法
        3.5.1 试验设计
        3.5.2 试验处理
        3.5.3 施肥方法
    3.6 结果与分析
        3.6.1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6.2 施用供试肥料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3.6.3 试验数据统计的方差分析
    3.7 效益情况分析
    3.8 试验结论
第4章 酒精废液处理及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的选择
    4.1 酒精废液特点
    4.2 厌氧生物处理法
        4.2.1 概述
        4.2.2 工艺条件
        4.2.3 优缺点
        4.2.4 厌氧接触法
        4.2.4.1 概述
        4.2.4.2 优缺点
        4.2.5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
        4.2.5.1 工作原理
        4.2.5.2 设备结构
        4.2.5.3 优缺点
        4.2.6 厌氧生物转盘
        4.2.6.1 概述
        4.2.6.2 设备机构
        4.2.6.3 优缺点
        4.2.7 厌氧生物滤池
        4.2.7.1 概述
        4.2.7.2 工艺流程
        4.2.7.3 优缺点
        4.2.8 各种厌氧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比较
    4.3 好氧生物处理法
        4.3.1 概述
        4.3.2 活性污泥法
        4.3.2.1 概述
        4.3.2.2 流程
        4.3.2.3 运行方法
        4.3.2.4 优缺点
        4.3.3 生物膜法
        4.3.3.1 生物滤池
        4.3.3.2 生物转盘
        4.3.3.3 生物接触氧化池
    4.4 生物有机肥制取工艺
        4.4.1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4.4.2 发酵过程工艺参数的控制
第5章 设备选定及计算
    5.1 调节池的尺寸计算
    5.2 泵的设计
    5.3 UASB反应器的尺寸计算
        5.3.1 UASB反应器的选型
        5.3.2 UASB反应器容积及主要构造尺寸的确定
        5.3.3 进水布水系统的设计
        5.3.4 进水泵的选择
        5.3.5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5.3.6 出水系统设计
        5.3.7 浮渣清除系统的设计
        5.3.8 排泥系统设置
    5.4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
        5.4.1 氧化池的设计计算
        5.4.2 旋转布水器的设计计算
    5.5 二沉池的尺寸计算
        5.5.1 二沉池直径计算
        5.5.2 池体有效水深H_1的计算
        5.5.3 二沉池总高度
    5.6 终沉淀池的计算
    5.7 调节箱和发酵塔的尺寸计算
    5.8 物料衡算
第6章 布置说明
    6.1 厂址的选择
    6.2 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6.3 车间设备布置图的设计
        6.3.1 车间设计的原则
        6.3.2 车间设计的主要依据
        6.3.3 车间设备选型的原则
第7章 图纸设计说明
    7.1 工艺流程简图设计说明
        7.1.1 概述
        7.1.2 工艺过程基本介绍
    7.2 综合处理车间平面布置简图设计说明
    7.3 发酵塔设备简图设计说明
    7.4 其他说明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前景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5)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酒糟的营养成分
        1.2.2 白酒酒糟的高值化利用
        1.2.3 醇溶蛋白的基本概况
        1.2.4 醇溶蛋白的提取
        1.2.5 醇溶蛋白的开发应用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酒糟除稻壳
        2.2.2 酒糟粉基本成分测定
        2.2.3 游离氨基酸测定
        2.2.4 蛋白组分分级提取
        2.2.5 醇溶蛋白提取方法
        2.2.6 水解氨基酸测定方法
        2.2.7 FTIR分析
        2.2.8 DSC分析
        2.2.9 涂膜保鲜剂的制备和涂膜
        2.2.10 杨梅品质及理化指标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酒糟粉”的制备—酒糟除稻壳
    3.2 酒糟粉基本营养成分及蛋白组分分布
        3.2.1 酒糟粉基本营养成分
        3.2.2 酒糟粉蛋白组分分布
        3.2.3 浓香型酒糟粉游离氨基酸
    3.3 发酵过程中酒醅的蛋白组分变化
    3.4 干燥前后酒糟中醇溶蛋白的提取及性质比较
        3.4.1 提取得率及纯度
        3.4.2 分子量分布
        3.4.3 氨基酸组成
        3.4.4 FTIR
        3.4.5 DSC
    3.5 酒糟醇溶蛋白的初步开发—杨梅的常温涂膜保鲜
        3.5.1 杨梅外观变化
        3.5.2 杨梅理化指标的变化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白酒糟中ACE抑制肽的鉴定与活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和依据
    1.2 白酒糟成分及其综合化利用研究进展
        1.2.1 白酒糟的常规成分
        1.2.2 白酒糟的综合化利用
    1.3 ACE抑制肽
        1.3.1 ACE与 ACE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1.3.2 ACE抑制肽的产生
        1.3.3 评价ACE抑制肽活性的方法
        1.3.4 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的方法
    1.4 国内外关于酒糟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浓香型白酒糟样品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游离态多肽的提取
        2.2.2 游离态多肽的超滤分离
        2.2.3 大孔吸附树脂对游离态多肽的分级洗脱与除杂
        2.2.4 UPLC-Q-TOF-MS鉴定游离态多肽结构
        2.2.5 多肽的微生物溯源分析
        2.2.6 体外ACE抑制活性及其IC_(50)的测定
        2.2.7 DDSG-PI的制备
        2.2.8 蛋白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2.2.9 酶解液的制备
        2.2.10 酶解液DH的测定
        2.2.11 酶解液的超滤分离
        2.2.12 半制备RP-HPLC分离
        2.2.13 UPLC-Q-TOF-MS鉴定结合态多肽结构
        2.2.14 UPLC-QQQ-MS定量ACE抑制肽及其条件优化
        2.2.15 多肽的抑制模式研究
        2.2.16 多肽与ACE的分子对接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白酒糟游离态ACE抑制肽分析
        3.1.1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3.1.2 不同洗脱组分ACE抑制活性分析
        3.1.3 基于UPLC-Q-TOF-MS/MS手动鉴定酒糟游离态多肽
        3.1.4 ACE抑制肽的微生物溯源分析
    3.2 白酒糟结合态ACE抑制肽分析
        3.2.1 蛋白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3.2.2 不同酶制剂酶解液DH及其与ACE抑制活性分析
        3.2.3 半制备RP-HPLC不同洗脱组分与ACE抑制活性分析
        3.2.4 ACE抑制肽的定性分析
        3.2.5 ACE抑制肽的IC_(50)值和定量分析
    3.3 多肽的ACE抑制模式分析
    3.4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酱香型白酒酒糟沼渣的有机基质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酒糟资源化利用研究
        1.1.1 酒糟废弃物处理现状
        1.1.2 沼渣作用及应用现状
    1.2 沼渣应用于基质育苗的研究
        1.2.1 育苗基质特征
        1.2.2 有机废弃物应用于育苗基质研究
        1.2.3 沼渣育苗基质研究
    1.3 沼渣应用于基质栽培的研究
        1.3.1 栽培基质特征
        1.3.2 有机废弃物应用到栽培基质的研究
        1.3.3 沼渣有机基质栽培
    1.4 基质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4.1 根际微生物
        1.4.2 基质微生物
        1.4.3 沼渣基质根际微生物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酒糟沼渣应用于基质育苗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2.2.1 基质理化测定
        2.2.2 基质发芽指数测定
        2.2.3 番茄生长及产量指标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处理沼渣粒径分布
        2.3.2 沼渣基质吸水能力分析
        2.3.3 不同基质原料理化性状评价
        2.3.4 沼渣基质的生物性状评价
        2.3.5 不同配方育苗基质理化性状分析
        2.3.6 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出苗率的影响
        2.3.7 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植株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3.8 基质理化指标与番茄幼苗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沼渣制备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及理化性状评价
        2.4.2 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育苗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酒糟沼渣应用于有机基质栽培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1 基质理化测定
        3.2.2 基质养分含量测定
        3.2.3 番茄植株指标的测定
        3.2.4 番茄品质和产量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处理沼渣基质理化性状分析
        3.4.2 不同基质处理对番茄生物性状的影响
        3.4.3 不同基质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3.4.4 不同基质处理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3.4.5 番茄品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5.1 沼渣有机基质理化性状分析
        3.5.2 沼渣有机基质对番茄生物学、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酒糟沼渣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测定项目和方法
        4.2.1 基质根际微生物测序
        4.2.2 基质样本环境因子测定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基质样本物种多样性分析
        4.4.2 不同样本物种组成分析
        4.4.3 不同基质样本比较分析
        4.4.4 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4.5 讨论
        4.5.1 不同基质样本多样性分析
        4.5.2 不同基质样本物种组成分析
        4.5.3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8)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提取及性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酒糟前处理
        1.3.2 酒糟蛋白组分分级提取
        1.3.3 酒糟醇溶蛋白的提取
        1.3.4 水解氨基酸测定
        1.3.5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1.3.6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酒糟蛋白组分分布
    2.2 酒糟醇溶蛋白的提取
    2.3 不同方法提取的干燥前后酒糟醇溶蛋白的比较
        2.3.1 分子质量
        2.3.2 氨基酸组成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2.3.4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
3 结论

(9)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5.1 模式构建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工业固废(磷渣、酒糟)应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业固废概况
        1.1.1 工业固废的定义与分类
        1.1.2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1.2 磷渣的研究进展
        1.2.1 磷矿资源概况
        1.2.2 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1.3 酱香型白酒酒糟的研究进展
        1.3.1 酱香型白酒酒糟概况
        1.3.2 酱香型白酒酒糟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磷尾矿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溶液
        2.1.5 主要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解磷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2.2.2 解磷细菌的鉴定
        2.2.3 解磷真菌的鉴定
        2.2.4 解磷微生物的解磷能力测定
        2.2.5 扫描电镜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解磷细菌的分离鉴定
        2.3.2 解磷真菌的分离鉴定
        2.3.3 解磷微生物的解磷能力测定
        2.3.4 扫描电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磷有机肥一次固态发酵的工艺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来源
        3.1.2 主要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溶液
        3.1.5 主要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复合菌液的制备
        3.2.2 固态发酵工艺设计
        3.2.3 固态发酵过程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3.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3.2.5 响应面法确定固态发酵工艺条件
        3.2.6 固态发酵过程中有效磷含量的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3.3.2 响应面法优化固态发酵工艺条件
        3.3.3 固态发酵过程中有效磷含量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磷有机肥二次堆肥发酵及堆肥参数的变化
    4.1 实验材料
        4.1.1 样品来源
        4.1.2 主要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溶液
        4.1.5 主要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堆肥发酵装置设计
        4.2.2 堆肥发酵方案设计
        4.2.3 堆肥发酵实验处理
        4.2.4 堆肥发酵过程中堆肥参数的测定
        4.2.5 堆肥产品的质量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堆肥发酵过程中堆肥参数的变化
        4.3.2 堆肥产品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图版

四、白酒酒糟的综合利用及其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阶段白酒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J]. 范文来. 酿酒, 2021(05)
  • [2]酒糟用于制浆造纸的研究进展[A]. 高洪霞,丁春跃,袁德峰,杨韬. 2021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1
  • [3]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D]. 李哲. 西南大学, 2021(01)
  • [4]酒精废液与白酒酒糟制取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及车间的初步设计[D]. 杨明.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5]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研究与应用[D]. 侯梦媛. 江南大学, 2020(01)
  • [6]白酒糟中ACE抑制肽的鉴定与活性探究[D]. 魏冬. 江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酱香型白酒酒糟沼渣的有机基质研究及应用[D]. 车艳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白酒酒糟中醇溶蛋白的提取及性质比较[J]. 侯梦媛,范文来,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9)
  • [9]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工业固废(磷渣、酒糟)应用的初步研究[D]. 陈佳兴. 贵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酒粮综合利用与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