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当代长篇小说的诗学问题——兼评《长篇小说的诗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绮[1](2021)在《1991年后亚历山大·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格尼斯(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енис)是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散文家、记者和广播电台主编。多重身份的格尼斯对后苏联社会的文学以及现当代方兴未艾的俄罗斯文学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格尼斯利用其特殊的身份直面后苏联社会文学所有的“痛苦”。作为批评家,他始终用一种“关怀”的眼光看待作家和作品,其笔下的文学批评带有着“人道主义散文”的特性,引领我们进入了“黑洞”般的当代俄罗斯文学世界。本论文以亚历山大·格尼斯1991年之后发表的批评文本为解析资源(尤其以《伊万·彼得罗维奇已死》为蓝本),旨在阐释格尼斯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文学流派提出的批评理论和核心概念。首先,从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的现状入手引入格尼斯的文学批评概述;其次,结合文本,从格尼斯采用的不同批评视角对其进行具体且详细的分析;最后,在前两部分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格尼斯的文学理论中的核心元素进行归纳和阐释,形成格尼斯文学批评中关于后现代主义创作的理论体系。格尼斯通过对19世纪、20世纪俄罗斯社会以及后苏联社会特殊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环境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在不同视角之下阐释了现实主义作家、后现代主义作家、现代主义诗人所独有的文学现象,就此提出了当代文化之下的洋葱聚合体、卷心菜聚合体、宇宙零点时刻、柏拉图式计划的拜占庭式乌托邦等核心思想。格尼斯为我们揭开了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特殊现象”的面纱,他的文学批评是学者探究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切入点,通过对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可以系统性的把握和分析在各历史发展背景下不同阶段的俄罗斯文学所呈现出的具体样态。
伍丹[2](2019)在《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相当大影响力的湖南作家,王跃文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对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以及不懈的美学追求,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持续的艺术反思,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文学的见识和观念,建立起了自己初具形态的小说诗学体系。论文试图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解读和审视王跃文小说。王跃文小说诗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建构在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等四个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性元素上。论文的四章分别剖析了这四个结构性元素。王跃文小说创作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与精神空间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生成的外部研究。第一章将分析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和湖湘文化的浸润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幼时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多年的官场生涯使王跃文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他在时代变革的律动中,一方面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客观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受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影响,能超越消费文化的物质化制约,以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坚守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第二章到第四章属于王跃文小说诗学本体论的范畴或内部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学本体的实际“存在方式”。论文将透过这些内容论述王跃文小说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文类(小说)特征与诗学思想的应合,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跃文小说诗学形态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第二章将探究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王跃文是鲁迅、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他在怀疑与否定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在揭露与批判中坚守信仰,呼喊良知。他的小说始终饱含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情感基质,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种“温柔敦厚”正是“中和之美”的显现,具体到叙事策略,即平衡之道。王跃文小说回归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他追求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在对现实的真切关怀中,王跃文始终具有一种清醒的理性和隐含的忧患意识。他既传承、光大了现实主义,又向现代主义开放,既有经典现实主义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揭示了人在沉沦与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迷惘。这股始终弥散的苍凉让王跃文小说具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内涵。第三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既是王跃文小说始终暗藏的线索,也是王跃文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观照的深层诗性品格。或者说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终极追求,即为精神迷失的当代中国人找寻回归之路。这是一个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人性维度。具体来说,王跃文在其小说中展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人情世态。他置身于权力场外,站在平民的立场实现了与官场的对话。他执着于洞察生命的本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他在政治和爱情中探索人的存在,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展示人生困顿。他揭露了绝对意志攀援中人性的沉沦以及庸众无声下个体的孤独。王跃文写尽了人生的无常,却依然心存理想。他希望通过良心建立道德自律,通过敬畏获得精神救赎,通过悲悯抵御生命的悲凉。他始终充满着希望,试图以道德唤醒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重建凡俗的人性世界。第四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王跃文用对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化官场生态的展示实现了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他自始至终都坚持故事讲述。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以中心人物的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以闲笔从容书写的叙事节奏构成了王跃文小说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女性话语的缺席和女性身份的“他者”构成的隐在叙事话语对男权中心话语自觉的坚守,构成了王跃文小说男性化的叙事视角。在此基础上,王跃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注重反讽等特点。总之,本文意在超越以往王跃文小说的研究范式,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审视王跃文的小说,并通过探寻王跃文小说的文化地域特质和艺术审美风韵,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获得新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刘霞云[3](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刘霞云[4](2016)在《试析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体互渗是文类在发展过程中因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文体变易现象。自现代以来小说中就出现了"互渗"现象,但真正在长篇中出现"互渗"现象还是新时期中后期。目前学界对"文体互渗"概念置喙不一,对此类文体现象关注甚少,追溯"文体互渗"的历史渊源,厘清概念释义,爬梳新时期以来长篇中的"互渗"镜像,探究现象背后的规律与成因,理性评判其未来发展趋向,对于当代长篇的写作以及文体研究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张高峰[5](2012)在《修远的天路 ——论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的经验修辞及其文化功能》文中研究说明张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新时期以来,各类文体创作兼善,而尤以长篇小说实绩突出的大家之一。他始终决绝地以不妥协的道德人文理想救赎姿态,介入具体历史生存场景,反身采集萃取经验与记忆的历史想象力,并能极为可贵地于工业物欲文明侵凌下,还原民间的生命本真;诗性消解的集体消费主义顺役思潮之下,一再拒绝新的规训与迷思,反向以心灵殉道般的民族苦难担当精神,深入历史地脉叙述的褶皱,不断发掘且如化石般不无悲剧性地容留了日渐消泯的野地歧见。而跨越二十二年心灵天路记忆的长河小说《你在高原》更是以城乡游牧的边缘视角,自我放逐的解域化动向,行走在汉语文学的高原,且自觉尝试并创新了多种文体变革,营造出“清明上河图”式庞大的人物画廊,被盛赞为汉语文学的“奇迹”。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在延续作者“融入野地”叙事一脉的同时,“生命温度”的烛照里依然珍贵地保留着鲜明而独特的“诗性关怀”,并自觉地于历史个人化的向度上,沿着“在的地形学”一路反思,聚拢起文化人类学宏阔辽深的超越视角。第一章,在的地形学:归复历史的生命游牧。随着社会世俗化的“祛魅”征程,信仰式微内在危机显形的投影日益蔓延开来,文化河床上不无凄凉的干涸着经散纬脱的家园,现代性视域内小说作为生命价值方位确认的对应结构,交集着个人话语与时代话语交锋乃至冲突的历史隐衷。“在的地形学”可以说恰当地概括并呈现出了历史时空变衍的思想探索轨迹,一种勘探生命存在的精神地形学,既是现实生活中现代性体验的结果,也是文化人类学层面的地质学观察,与生存世界的变迁经验相合。本章结合作家张炜长篇小说《曙光与暮色》与《海客谈瀛洲》两部作品的文体实验修辞效能进入历史文化场域来阐释小说写作可能性变构延伸的文体自觉。第一节,遗忘荒寒的褶皱:断层位移的空间时间化;通过分析张炜长河小说《曙色与暮光》独特的叙述时空观念,考量作者修辞转换生命境遇的“空间形式经营”,可以说空间方位一体的碎落的时间流呈现出拼贴式状态,这样的结构安排并非作者的败笔之处,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通过形式的“错简”之美,以求穿透生命的雕凿之力。可以说也正是张炜这种从历史混沌中抽取出来的错位形式,拼贴时空体成为了历史结构的有意味的表征,确保了思想探索的意度回旋空间。第二节此情可待的追忆:拒绝受役的历史想象力。“追忆”的叙述视角作为有别于观念性择取场景化、在场性的宏大叙事意识形态有效遁逸,成为现代派先锋自觉的文体实验,可见进入历史理解思想的观念嬗变引发了文化修辞方式的变构,张炜竭力接通的正是从叙述实体到历史经验的个人化地质手记书写。《曙光与暮色》叙述方式上借助游移视点,三条线索间合理置换内外聚焦视角,又不断通过不定内聚焦的人物视点,限知视角营造故事空白,自觉流露人物心理空间世界,真实再现历史原景,增强阅读的现实临场感。第三节无往不复的放逐:物哀的游与返。从文体叙述结构分析《曙光与暮色》来看最为突出的,是作者祈望于远游的距离中观照生命。“游观”意识较充分地体现在南方楚文化与山东齐文化之中,而其意正是志在渺远的超越,视点游动之间,执着的也恰是屈原庄子“将往观乎四荒”、“荒乎兮远望”的求索远观精神。“游观”从更本质的内理来看,最终投入的是“返赎”归程。第四节,齐夷镜像的游动悬崖:异体混响的反讽和弦;社会文化危机的“游动悬崖”——自古至今,这反复重蹈而临的“游动的悬崖”,成为张炜展开具体历史语境现实危机批判的出发点和忧患所在。反讽修辞随着历史演变进入当下文学叙事的过程中由观照生命世界的视角进而提升为人类拒斥、否定及颠覆压抑性力量的审美感知思维方式,凸显出语言解构的锋刃。第五节恣与累间的历史肖像:多声辩难的复调修辞;为追寻一份“道德”的谱系,我们看到张炜经验世界内东夷文化意象符号的诱惑浮动,来自传统文化价值观巨大参照系的观照,越发反衬出当下知识分子内部藏污纳垢,严重不洁的弊病,张炜凭借深邃的目光书写了一份知识分子心灵萎缩的精神退化史,一份思想备忘录。正是借助张炜小说思想叙事的迷宫,我们看到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借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反思去整合历史碎片镜像,进而粘合文化精神的衰败的时代裂隙,所负载起的历史批判。第二章,可逆的对话: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嬗变。《家族》与《忆阿雅》中张炜兴发感动的“诗可以兴”更多地走入了孤绝怨诽的“诗可以怨”,生命诗意的另一种纯粹,道德紧张感激烈、劲哀地沉浸在清醇家园不在的申诉和反抗之中。就张炜不惑之年的小说创作而言,内在经验世界与情感体验的交互影响,意象性抒情的过程饱含着哀痛不可承受的志思蓄愤,情感呈现的同时,也恰是给予存在定位的意义生成过程。第一节,抒情的史诗:无根化的文体救赎;双体小说的新文体长篇《家族》式实验为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张炜小说中抒情性参与叙事策略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势必成为张炜小说研究继续拓展的有效理论激发点,“抒情”的“史诗”自觉地成为张炜历史回声的思想企及高地。第二节,冰封的火种:大地行吟的诗与真;“诗与真”合成的力量才能抵达人性的深处,张炜许多小说自觉锤炼运用拟于自然风物的“诗性写作”,抒情性的辞赋体片段与叙事有机结合,不是彼此可以割裂的并置,而是经由“象意”指向“内观”的“自省”,在“外构”化的家族历史庞大叙述中,形成“抒情”与“叙事”的辩证对锁关系。第三节,象意的畛域:寓言化的历史视界;作家写意性的对具象的抽象内化,常常为人所不察和忽略不究,浅显层面的理解也许就是以象传意为介质来达到乃至生成抒情的传移效用,这其间所裹挟的情绪流是较为隐蔽的,而以意象的断续时空接引来完成历史沉痛和现实隐忧的荒寒之情是张炜《忆阿雅》的一大特质。第三章,风化的神话:野地血脉盘诘的隐喻意象。文学借用乃至回返神话当中汲取再度使被干涸的消费生活袭卷的小说复魅的元素,重新聚合转化的叙述视角揳入当下的历史语境,进而获取新的意义洞察。第一节,苦难的皈依:城堡后撤的驱魔仪式;关于人类生存苦难的叙述成为张炜小说始终难以离弃的主题之一,《橡树路》中犹如天方夜谭般被神话笼罩的“橡树路”无疑是异化生存的原欲现场,逃离心灵巨妖袭扰的“纨绔子弟”,罪感与忏悔的道德赎救促使他们投入流浪漂泊的生命游荡之中,“融入野地”成为“被逐灵魂的最后庇护所”。第二节,未逝的火诫:物欲顺驯的信仰;《荒原纪事》神话寓言缝缀其碎片化的文明表象,通过生命伦理的角度看取现代化工业肆意戕害大地,致使疮痍遍布的后果,成为一种观察形象世界的思想资源,透视当下乡土文明进程的异质力量,来破译诸多荒谬不堪的时代合法化潮流。第三节,无望的救赎:浴火重生的高原;从东部半岛平原撤离毅然走向西部高原的行程,成为长河小说《你在高原》中众多人物的向往与选择,“高原”作为地域态势的特征更多地倾斜于寄托着人文精神信仰的纯洁高地理想气质,以“高原”般的地质肌理榫入“狂欢时代”的现代性焦虑核心,聚合起与虚无对抗的生存关联域。第四章历史的中间物:后象征世界的源始生态遗民。引入“历史中间物”的概念来看待张炜小说风物形态、精神特质并作微观文化分析,长河小说《你在高原》众多人物画廊系列,凝聚了张炜众多历史矛盾的“中间物”意识。第一节反向的返乡:逆行归程式流浪汉;“流浪”成为张炜作品显在的表征,“流浪汉”人物形象成为“互文性”因素的关键所在,血脉的断续成为他们的内在症喉。“逆行归程式流浪汉”,始终朝向抵达自然的内核,另一反观的中心,行吟的返乡式流浪汉的自我放逐,方才可能地展开精神家园的守望,与现时否定性的批判相观照,汇聚起野地精神漫游者的群像。第二节去昧的祛魅:欲望表征的理性危机;可以说张炜的现代性体验与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辨识是声息相通的,而张炜更多的将这种灼裂的生命体验悉数融人对现代化的批评之中,张炜小说中有着野地话语与现代文明话语的激烈“交锋”。第五章游牧高原:走向解域化的生命诗学。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文化景观,试图恢复并记录历史面貌的叙述冲动,促使张炜熔铸了更为艰难的复杂性的非文学材料,不断胀破旧有小说体制的范式束缚,极力拓展深化了小说探索生命质地的存在境域。游牧思想成为扞卫日益边缘化的生命存在的反拨力量,拒绝“独断思想形象”妄加之名,拔出骨肉沉痛的尖刺,重新唤起审判罪孽的控诉。第一节,无边的异乡:思想的孤儿线;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家园陷落,亟待救赎的危急时刻,陷入无边的异乡,城市何以安慰灵魂的现代性战栗,以同样的家族相似性,已然在发现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那一刻,与后期印象派高更、法国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俄国存在主义舍斯托夫、法国诺贝尔奖克莱齐奥、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汇入了同一思想“家族血脉”。第二节,规训的逃逸:澄明生命喑哑之地的“差异互辩”涩声;长河小说《你在高原》极为成功的萃取了历史复杂性的色泽,语言形式的独特结构劲道而坚实地渗出与生存对称的文化张力,氏族变迁的确认,时代蓝色败坏病带来酒质的衰落,杂志遭受致命的逆折,异质混生的文体形成对娱乐圈套等等社会弊病的艰难批判。张炜对现实生存环境的批驳,显露出基于生命意识的对“差异”的尊重和理解,可以说张炜小说“生命诗学”道德伦理的范畴内有着至深的让喑哑之地“差异”元素发声的吁求。第三节,爱力的生成:单向度化生命抗辩性语境的神性复魅;张炜对于“爱欲”的深情投入,在小说中表现为超越于情欲的、兼具浓浓道德清洁性的生命灵犀的飞翼,成为记录苦难,拒绝遗忘,走出消极,摆脱生命寂寥的声韵寻找、历史对接的正是“爱力”,延续了精神家族血脉,支撑张炜苍茫的野地寻思,不停的跋涉,并且走的很远很远。结语。张炜唱出了这个时代对于生命的由衷歌赞,护持住了不息的心火,一个时代的“芳心”,不至于燃烧殆尽,他引领人们重新正视深渊的内在,而抵近深渊的内核。当新世纪在现代性驰骋逐兀,温良的土地开始去根化的欲望裸露之际,张炜通过反复行走、推敲河山的酝酿和沉潜,从二十二年的历史光阴侵蚀的精神历险中走来,恭呈了饱含心血、忧患的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历史书写和哲学人类学眼光的存在变迁考量,使得他关注生命差异的游牧思想,极为触人心弦地发出了一个来自边缘化的“迟滞之音”,如同“冲积期的化石”,凝重地镌刻了来自一个个村庄里的大地哀歌。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地质记忆里仍“在路上”重写着个体历史寻根的心灵盘旋,“父亲阴影”下个体所表征的人类“我从哪里来?”、“情归何处去?”的终极生命关怀问题成为张炜一再重复探问的不断重临的起点。也许哈姆雷特那忧郁的迟疑徘徊与堂吉诃德天真执着的浪漫理想主义始终并未远去,成为我们人类本身普遍的一种宿命,正因此个人有时往往正以它巨大的历史生存弧度投影向我们昭示出生命即将来临的某些可能性和更加险峻的危机存在,也许长河小说《你在高原》会成为张炜家族血脉书写的最终完成,而有关荷尔德林“神性之夜我走遍大地”的存在敞开真义寻求却永未完成,还会萦绕着张炜那颗敏感而流浪不止的心。
谭学纯[6](2009)在《中国文学修辞研究:学术观察、思考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修辞研究的本土学脉和域外理论,在不同层面关涉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近年国内的研究格局出现了学科分化:语言学界偏重修辞技巧研究,文学界偏重修辞诗学研究,二者的优长蕴含着学科渗融的可能性。学科渗融的文学修辞研究,不应简单地回归本土传统,也不应生硬链接域外理论,而需要立足当代学术语境诠释传统资源,以民族思维审视域外理论及其可操作性。这里既有学科生长对文学修辞研究的整合性要求,也有学科碰撞激发文学修辞研究自我调整的动力。
杨黎红[7](2008)在《论卡尔维诺小说诗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关于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小说诗学问题的研究论文。卡尔维诺是20世纪世界着名的小说家,是当代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致力于小说艺术无限可能性开发,在小说创作道路上既不模仿别人也不因循过去的自己,以拓荒者的勇气和智慧不断开辟出新疆界。研究他的小说诗学必将有利于对小说这一重要文学形式新的理解和探索。但是这一论题在学界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很多缺憾。本文力图在透视性观念、整体论思路和问题意识的指导下,结合卡尔维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对其小说诗学问题做出学理性的系统阐释和评析,以填补这一空白,并希望藉此对认清当代小说创作和小说研究所面临的美学困境与文化契机等问题有所启示。论文除导论和结论外,共分八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卡尔维诺的生平创作及其小说诗学的发展过程,并概述了其小说诗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挖掘了卡尔维诺的终极哲学追求,即为人类迷失的自我找寻回归之路,追求一种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本位主义的“宇宙视野”。第三章探讨了卡尔维诺小说诗学追求一种“开放型百科全书式小说”的终极目标。第四章具体分析了卡尔维诺小说在叙事艺术中所采用的晶体模式。第五章阐释了卡尔维诺小说诗学中对“轻度写作”的重视和游戏精神。第六章探讨了卡尔维诺小说诗学中与“轻度写作”密切相关的“童话思维”。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总结了卡尔维诺独特的作者观和阅读观。本文的结论是,卡尔维诺的小说诗学在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对当代小说将往何处去的问题做出了探索和应答。他的终极哲学追求反映在小说诗学中,就是对小说认识价值的关注和强调,与之相应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就是要求小说走向开放、多元和对话。其小说诗学具有的怀疑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够最大限度避免既往小说诗学研究中思维立场缺失所造成的结论偏颇。他既关注创新,又重视传统,并格外重视对作家存在意义的探讨,为小说发展提供了基石和动力。他的小说诗学中不仅包含对形式诗学的高度关注和对小说文体的不懈探索,而且将小说提升到本体论层面进行考察,既把握了小说的独特魅力和发展平台,又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技法和操作实践。但是,作为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业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卡尔维诺的小说诗学体系比较散乱,头绪杂多,也时有自相矛盾之处。同时,他更善于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所以其小说诗学常常从一个未完成态走向另一个未完成态。对这些缺憾和局限,也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批判。本文对以往卡尔维诺研究的突破之处在于:第一,近年来,对卡尔维诺及其作品进行客观介绍和审美分析的文章渐次增加,但是能够运用20世纪以来的研究模式与理论批判武器,比较全面地阐释卡尔维诺小说诗学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还属罕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选题本身应该是一个富有开创性和学术价值的课题。第二,在对卡尔维诺小说诗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没有人云亦云,用某一种既有的范畴和理论(如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叙事学、符号学等)去硬套卡尔维诺的思想和创作,而是在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归纳总结,得出独立见解。第三,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新观点。例如:细致梳理了卡尔维诺已有的但语焉不详的“开放型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小说的晶体模式”等概念,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地理论阐释;根据卡尔维诺的理论和创作,原创性地提出并界定了“童话思维”、“轻度写作”等概念;总结并分析了卡尔维诺独特的作者观和阅读观等。
王金城[8](2007)在《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问题意识切入“台湾新世代诗歌”的整体研究。文章主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在70年代末回归民族与现实的社会文化思潮中,新世代诗歌书写“文化中国”和表现“地理台湾”两个维面上的成就;第二章从台湾80年代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出发,在多元并举的诗歌创作格局中,重点阐释了“都市诗”和“后现代诗”两股主要流脉;第三章在90年代大众感性消费文化兴起以及世纪末颓废思潮再度轮现的时代背景下,着重诠释新“生活诗”和“身体诗”两股主要流向;第四章从诗学建构的角度,集中分析了新世代诗人艺术思维观念的更新,以及由此而来的语言变革、文体开拓等艺术成就。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破了海内外学界关于台湾新世代诗歌的“个案型”研究,而在流变中对其进行“整合性”与“整体性”研究,进而描绘出新世代诗歌在20世纪后20年的主要思想成就、诗学建构和运动轨迹,阐明了它在台湾乃至中国当代文学史/诗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这是本文的总体观点和总体创新点。第二,认为“文化中国”连通起古典文学的远传统;“地理台湾”接通了五四文学的近传统。立足民族与现实,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之根,而贯通二者的核心乃是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第三,认为新世代诗人新型“都市观”的形成,使20世纪中国“都市诗”在台湾形成了相当完善的理论和创作体系,这是他们对中国当代诗史的一个重要贡献。第四,认为“后现代诗”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台湾,并在新世代那里完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较为卓越的成就,这是他们的又一重要贡献。第五,认为“生活诗”和“身体诗”虽带有虚无颓废的特征,却是消费文化时代的社会反影,也是新世代诗人在世纪末的新突破,开拓了台湾诗歌写作的新向度。第六,在认知新世代诗人艺术思维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认为他们的诗学探索与实验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质,尤其是多种新型诗歌文体的创造,这无疑是新世代诗人的另一重大贡献。通过回顾、总结和研究“台湾新世代诗歌”的历史进程、精神走向及其演化规律,把握其独特的文学意义和艺术价值,从而揭示出它对台湾当代诗史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诗史的独特贡献,为两岸中华汉语新诗的最终整合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启示。
权绘锦[9](2006)在《转型与嬗变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国历史小说追求现代性的制导性因素首先在于历史观念的现代化。历史观念不仅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推动并制约着历史小说发展嬗变的范型因素。它既影响并决定着历史小说家的历史认知结构,也影响并决定着历史小说家的价值评价系统。因此,历史小说就是历史小说家按照自己的历史观念、价值标准和审美理想“复原”人类历史演变轨迹的艺术作品,必然受制于历史小说家的思想意识、认知结构、情感态度和评价视角。从总体来看,影响并制约着20世纪中国历史小说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历史观念有四种:即进化史观、启蒙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文化史观。每一种具有现代性的历史观念的出现和流行都极大地改变着同时期历史小说的总体状貌和艺术形态,也给后来的历史小说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历史小说观念的现代化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产物。在传统社会里,作为艺术审美范畴的历史小说是与历史科学以及道德教化融为一体、同生共长的。而作为文学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历史小说应当从这一混沌状态中将自己解放出来,寻求独立的生存空间、评价体系和价值范畴。从晚清吴趼人的探索到鲁迅、郁达夫等人的理论创新,从姚雪垠的体系建构,到新时期以来众多当代历史小说作家的经验总结,现代历史小说观念和理论建设尽管历尽波折,但毕竟为历史小说独立性的获得和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成为中国历史小说追求现代性历史进程的有力推助。在20世纪中国历史小说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中,作家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在历史演义阶段,历史小说家的主体意识被历史客体完全遮蔽,从而使作家在历史认知和审美表现上的主观能动性很少得到发挥的话,现代历史小说作家则努力突破历史客体的压抑和束缚,极力凸显和张扬主体意识,从而使得现代历史小说表现出与传统历史演义迥然不同的形态,并具备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功能。现代历史小说不仅紧紧呼应着时代精神的召唤,参与现实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也是现代作家书写自我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和情感情绪变化的艺术载体,并在历史人物形象塑造和历史小说情节设计上与现代文学同步共进,体现了“五四”以来“人的发现”和“文的自觉”的现代性思潮在这一领域里的萌生与发展。“史诗性”是历史小说家的自觉追求,也是评价历史小说和某一时期民族文学艺术成就的价值标准。论文在系统梳理和界定这一审美范畴确切内涵的基础上,以姚雪垠的《李自成》、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以及刘斯奋的《白门柳》为例,分析和评价了“政治史”、“风俗史”、“思想史”等三种具备史诗性品质的历史小说书写方式的成败得失。如果说《李自成》属于“史诗性”历史小说的“正格”,其他两种书写方式则属于这一审美范畴中的“变体”。对它们的美学形态和审美意义的挖掘与阐释,既有助于促进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发展,也有利于在使用这一审美范畴评论和研究长篇历史小说时的学术规范。总之,中国历史小说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嬗变的过程中,尽管由于以上各种制导性的影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一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仍未完成,还需要当代作家与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杨厚均[10](2004)在《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 ——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民族国家想象的角度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进行了再解读,以寻求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论文共分“绪论”、“历史”、“革命”、“英雄”、“史诗”和“结语”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题的学术背景并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理论范畴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与民族国家想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概括。本论题的提出,是在8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展开的关于民族国家想象和中国现代文学关系话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并试图将这一话题引向具体与深入。本文所涉及的核心理论问题包括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想象与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绪论认为,所谓“民族国家”应该从现代政治意义上去理解,它是伴随着现代化过程而产生的,它是首先在英国、法国而后向全世界蔓延的一种社会形态,它强调的是共同政治组织的整合与协作。既然是一种整合与协作,就意味着其中包含着想象的成分,特别是在现代化背景下,这种共同政治组织甚至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想象共同体是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理论家安德森等人提出来的,他们所说的共同体想象实际上就是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对于“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绪论限定为从1949年到1966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巩固时期产生的反映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绪论指出,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在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绪论还表明了本文的基本目标,即一方面试图在民族国家想象这样的视野中,去获取对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现代性的更为贴切的理解,另一方面,企望通过这种理解来获取对整个新中国文学甚至当代中国文学现代性把握的启迪。 第一章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历史内涵进行考察,认为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对革命历史的巨大兴趣是出于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记忆重构的迫切需要,而这种重构的历史就是革命历史。从革命的历史化到历史的革命化表明了革命历史小说在革命历史记忆重构上的不断深化。新的革命历史的外在时间谱系与内在逻辑结构的确立成为重构的关键。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历史的重构的最终指向是对新中国现实的认同,因此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实际上是一种对历史的“现在性”组织。 第二章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革命主题进行探讨。本章认为,革命是现代民族国家确立的基本路径,这意味着任何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都不可能脱离关于革命的想象,或者反过来说,任何关于现代意义上的革命想象都不可避免地构成民族国家想象的重要内容。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革命”想象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进行的。它的任务就是通过对“革命”的想象,将“革命”意识深深地嵌入每一个国家成员的思想深处,从而馨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 DISSER刀订ION更为牢固地将革命与现代民族国家捆绑在一起,以实现国家的进一步的现代化。革命的普遍化图景、革命的狂欢化图景、革命的仪式化图景则分别从理性认识、世俗体验以及宗教情怀等三个不同层面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这种革命意识的嵌入。 第三章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塑造进行分析,认为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之所以如此重视英雄形象的塑造,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在民族国家想象中,英雄常常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理想的集中体现者,它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人格化形象,英雄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整合现代民族国家的秩序。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中英雄的完美品格的塑造,正是上述功能的典型体现。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急于获得社会的整体认同,迫不及待的宣言心理、宣言方式与宣言行为成为新中国形象的重要特征,这导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对英雄言说能力的高度重视,英雄的言说本身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人格化形象。 第四章则从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在艺术体式上的史诗追求中来进一步理解其民族国家想象的特质。本章认为,史诗体式的追求对革命历史长篇小说来说并非偶然,一方面是因为史诗艺术形式与生俱来的强大的阐释功能,这种阐释功能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中的历史记忆的重构相契合,另一方面,史诗艺术形式在表达认同上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此外,这种史诗体式本身即具有独立的意义,它们不仅是新中国想象的工具或手段,它们本身就是新中国国家品格的形象化。也就是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在体式上的巨大规模、它的洞悉一切的视角、它的英雄中心结构、它的庄重典雅的语言,本身就是伟大中国的符号化。本章还通过对几个典型作品的个案分析进一步阐明了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史诗体式上的追求。 结语部分从现代性追求的视角在共时的和历时的两个层面上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之民族国家想象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就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提出了粗浅的看法。关键词:民族国家想象长篇小说历史革命英雄史诗
二、关注当代长篇小说的诗学问题——兼评《长篇小说的诗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当代长篇小说的诗学问题——兼评《长篇小说的诗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1991年后亚历山大·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与格尼斯文学批评实践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总体概况 |
第二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转向 |
第三节 众声批评家中的独特声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格尼斯文学批评的视角 |
第一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中的传统视角 |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种特殊的现实主义 |
二、托尔斯泰——史诗马赛克 |
第二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的后现代主义视角 |
一、论索罗金的“禁欲”诗学 |
二、佩列文的“边缘化写作”与“变形机制” |
三、多甫拉托夫的美学模型 |
第三节 格尼斯文学批评的现代主义视角 |
一、曼德尔施塔姆诗歌有机美学 |
二、论“谢拉皮翁兄弟”俄罗斯现代散文的实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格尼斯文学批评中的核心元素 |
第一节 当代文化范式 |
一、卷心菜聚合体 |
二、洋葱聚合体 |
三、宇宙零点时刻 |
第二节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三角公式 |
第三节 拜占庭式乌托邦 |
本章小结 |
结语:格尼斯——人道的自由主义“读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路径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 |
第一节 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 |
一、消费文化下文学的边缘化 |
二、消费文化下人文价值的淡化 |
第二节 湖湘文化语境的浸润 |
一、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 |
二、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
第二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 |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
一、现实主义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意义 |
二、在怀疑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 |
三、在揭露中坚守信念、呼唤良知 |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创化 |
一、中和之美 |
二、回归“真实” |
三、理性忧思 |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意识的尝试 |
一、焦虑与沉沦 |
二、苍凉与迷惘 |
第三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 |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人情世态 |
一、平民立场的权力批判 |
二、直击痛感的生命之悟 |
第二节 情与性的伦理困境 |
一、政治与爱情的纠缠 |
二、爱情与情爱的冲突 |
第三节 权力话语对人性的抑制 |
一、常人生存下的绝对意志 |
二、权势攀援中的人性沉沦 |
三、庸众无声下的个体孤独 |
第四节 理想化的道德追求 |
一、敬畏之心与精神救赎 |
二、温情悲悯与人性关怀 |
三、精神国度与凡俗世界 |
第四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 |
第一节 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 |
一、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 |
二、政治生态的日常展现 |
第二节 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 |
一、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 |
二、以中心人物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 |
三、以闲笔自在书写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欲潜实显的男性化叙事 |
一、权力话语中的男权叙事 |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
第四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语言 |
一、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 |
二、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 |
三、注重反讽的修辞策略 |
余论(兼结语)创作的“智慧”和批判的有限 |
一、喻世劝讽与终极价值 |
二、文人情怀与官员身份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试析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5)修远的天路 ——论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的经验修辞及其文化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行藏只此验天心:张炜小说研究历程综述梳理 |
第二节 覆水而生的鱼化石或石中剖玉: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研究构想 |
第三节 敞向争议的历史文本:《你在高原》悬而未决的聚讼 |
第四节 说吧,岁月心焰的火光:张炜小说创作思想历变 |
第五节 记忆的心愿之乡: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精神向度 |
第一章 在的地形学:归复历史的生命游牧 |
第一节 遗忘荒寒的褶皱:断层位移的空间时间化 |
第二节 此情可待的追忆:拒绝受役的历史想象力 |
第三节 无往不复的放逐:物哀的游与返 |
第四节 齐夷镜像的游动悬崖:异体混生的反讽和弦 |
第五节 恣与累间的历史肖像:多声辩难的复调修辞 |
第二章 可逆的对话: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嬗变 |
第一节 抒情的史诗:无根化的文体救赎 |
第二节 冰封的火种:大地行吟的诗与真 |
第三节 象意的畛域:寓言化的历史视界 |
第三章 风化的神话:野地血脉盘诘的隐喻意象 |
第一节 苦难的皈依:城堡后撤的驱魔仪式 |
第二节 未逝的火诫:物欲顺驯的信仰 |
第三节 无望的救赎:浴火重生的高原 |
第四章 历史的中间物:后象征世界的源始生态遗民 |
第一节 反向的返乡:逆行归程式流浪汉 |
第二节 去昧的祛魅:欲望表征的理性危机 |
第五章 游牧高原:走向解域化的生命诗学 |
第一节 无边的异乡:思想的孤儿线 |
第二节 规训的逃逸:澄明生命喑哑之地的“差异互辩”涩声 |
第三节 爱力的生成:单向度化生命抗辩性语境的神性复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中国文学修辞研究:学术观察、思考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修辞研究:本土学脉和域外理论 |
(一) 本土学脉:修辞技巧与修辞诗学共在的传统资源 |
(二) 域外理论:修辞诗学多于修辞技巧的研究格局 |
二、学科分化:语言学/文学的文学修辞研究 |
(一) 布斯《小说修辞学》:阅读反应和不同学科的理论选择 |
(二) 模式1:语言学界偏重修辞技巧的文学修辞研究和巴赫金的批评 |
1. 学术目标:透过文学文本中的语言现象, 发现并解释语言学问题。 |
2. 技术路线:语言世界→语言世界。 |
3. 学术面貌和成果流向:突出语言学面貌, 学术反应主要在语言学界。 |
(三) 模式2:文学界偏重修辞诗学的文学修辞研究和韦勒克、沃伦的提醒 |
1. 学术目标:透过文学文本中的语言现象, 发现并解释文学问题。 |
2. 技术路线:文学世界→语言世界。 |
3. 学术面貌和成果流向:突出文学面貌, 学术反应主要在文学界。 |
三、学科渗融:语言学—文学的文学修辞研究 |
(一) 学科渗融:文学修辞研究的学术现实与可能 |
(二) 模式3:兼及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的文学修辞研究 |
1. 学术目标:从文学文本的语言表象, 解释文学的语言性问题和语言的文学性问题。 |
2. 技术路线:语言世界→文本世界→人的精神世界。 |
3. 学术面貌和成果流向:语言学面貌和文学面貌并重, 同时关注语言学科和文学学科的学术反应。 |
(三) 模式3不是简单地回归本土传统, 也不是生硬链接域外理论 |
(7)论卡尔维诺小说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世纪末的文学魔术师 |
第一节 小说诗学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小说诗学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自我追寻和宇宙视野 |
第一节 自我追寻的历程和结局 |
第二节 宇宙视野的概念与特点 |
第三章 开放型百科全书式小说 |
第一节 概念的产生与内涵 |
第二节 内在的要求与特征 |
第三节 实验性探讨与反思 |
第四章 晶体模式 |
第一节 晶体模式的提出 |
第二节 晶体模式的特点 |
第三节 晶体模式与迷宫和秩序 |
第四节 晶体模式与时间和空间 |
第五章 轻度写作与游戏精神 |
第一节 轻度写作的内涵与途径 |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轻重之抉择 |
第三节 游戏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
第六章 童话思维 |
第一节 小说创作中的童话思维 |
第二节 童话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
第三节 童话思维的形成与意义 |
第七章 作者观与多元叙述 |
第一节 独特的作者观 |
第二节 开放的多元叙述 |
第八章 阅读观与读者地位 |
第一节 积极的阅读观 |
第二节 平等的互动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世代”视角与台湾“新世代” |
二、诗学传统与“代际”特征 |
三、研究现状及本文理路 |
第一章 文化中国与地理台湾 |
第一节 民族传统与乡土现实 |
第二节 民族与传统精神的根系 |
一、诗史品格与民族精神 |
二、文化原型中的反思 |
三、古意重铸与“乡愁”想象 |
第三节 乡土人生的艺术再现 |
一、土地的坚定守望 |
二、底层人生的人文关怀 |
小结 |
第二章 都市精神与后现代状况 |
第一节 多元诗歌空间的拓展 |
第二节 都市精神的现代体验 |
一、都市诗理论及其评述 |
二、都市生存经验与传达 |
第三节 颠覆中心的文化立场 |
一、消解深度的诗思理路 |
二、多维向度的艺术策略 |
小结 |
第三章 生活美学与身体修辞 |
第一节 颓废思潮的世纪轮现 |
第二节 生活的庸常美学 |
一、消解生存意义 |
二、张扬末世情绪 |
三、认同俗世乐趣 |
第三节 身体的欲望修辞 |
一、男性视域下的身体 |
二、女性感受中的身体 |
小结 |
第四章 流变中的诗学建构 |
第一节 艺术思维观念的转变 |
第二节 诗歌语言的变革 |
一、语言风格的变化 |
二、语言资源的开发 |
第三节 形式的实验与创新 |
一、格律形式探索 |
二、视觉美学实验 |
三、诗歌文体革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台湾新世代诗人小传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课题)目录 |
后记 |
(9)转型与嬗变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现代历史观与现代历史小说 |
第一节 进化史观与晚清历史小说 |
第二节 启蒙史观与现代历史小说 |
第三节 阶级史观与农民起义历史小说 |
第四节 文化史观与文化历史小说 |
第二章 历史小说观与现代历史小说 |
第一节 晚清历史小说观念的过渡性特征 |
第二节 现代历史小说观念的创新 |
第三节 当代历史小说观念的流变 |
第三章 主体意识及其审美表现 |
第一节 时代精神与历史小说家的回应 |
第二节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显现 |
第三节 现代审美视阈中的历史人物形象 |
第四节 现代历史小说中的情节 艺术 |
第四章 史诗性的多样化追求 |
第一节 “史诗性”的理论梳理和辨析 |
第二节 “政治史”:《李自成》的成就与缺陷 |
第三节 “风俗史”:李劼人的“大河小说” |
第四节 “思想史”:《白门柳》的创新意义 |
参考文献 |
(10)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 ——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新中国文学与民族国家想象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想象 |
1.关于“民族国家” |
2.关于“民族国家想象” |
三、新中国文学与民族国家想象 |
1.文学与想象 |
2.新中国文学民族国家想象之必然 |
四、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与民族国家想象 |
第一章 历史:现代民族国家的记忆重构 |
导语: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繁荣 |
一、历史记忆的重构与长篇小说的叙事功能 |
1.现代民族国家合法性论证与历史记忆的重构 |
2.历史叙事与长篇小说 |
二、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 |
1.革命的历史化与历史的革命化 |
2.革命历史的外在时间谱系 |
3.革命历史的内在逻辑结构 |
三、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历史叙事的“现在性组织” |
1.历史叙事中的“现在性”选择 |
2.历史叙事中的“现在性”描述 |
第二章 革命:现代民族国家的本体性楔入 |
导语:革命与现代民族国家的本体性 |
一、普遍化图景:革命的理性要求 |
1.本能与自觉 |
2.前台与背景 |
3.来龙与去脉 |
二、狂欢化图景:革命的世俗体验 |
1.狂欢化与革命意识的普及与渗透 |
2.全民表演图景 |
3.亲昵接触图景 |
4.笑谑图景 |
5.暴力图景 |
三、仪式化图景:革命的宗教情怀 |
1.仪式化想象与宗教式认同 |
2.崇拜仪式 |
3.洗礼仪式 |
4.新生仪式 |
第三章 英雄:现代民族国家的人格化形象 |
导语: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中的英雄情结 |
一、作为新中国人格化形象的英雄 |
1.秩序赋予:英雄在民族国家想象中的基本功能 |
2.人格化形象:英雄在秩序赋予上的特殊方式 |
二、完美的英雄与新中国理想 |
1.思想崇高 |
2.道德纯正 |
3.形体强健 |
三、“会说”的英雄与新中国的言说欲望 |
1.“说”出来的英雄 |
2.“说”与宣言姿态 |
3.“说”的方式与英雄话语霸权的建立 |
(1) 说话人位置的中心化 |
(2) 说话声音的扩大化 |
(3) 说话语言的洁净化 |
第四章 史诗: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经典体式 |
一、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体式的史诗追求 |
1.对“史诗”体式的基本理解 |
2.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史诗体式的基本特征 |
(1) 包含较大时空跨度的大型化情节规模 |
(2) 以英雄人物为中心的情节结构 |
(3) 类型化人物形象创造 |
(4) 全知的叙事视角 |
(5) 庄重典雅的语言风格 |
3.史诗体式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 |
(1) 史诗体式的阐释功能与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重构 |
(2) 史诗体式与新中国国家认同的形成 |
(3) 史诗体式与新中国国家品格的形象化 |
二、史诗对其他体式的挤压 |
1、纪实与虚构:从《铜墙铁壁》到《保卫延安》 |
2、传奇与载道:从《新儿女英雄传》到《战斗的青春》 |
3、自传与他传:从《青春之歌》到《红旗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关注当代长篇小说的诗学问题——兼评《长篇小说的诗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1991年后亚历山大·格尼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 张雨绮.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D]. 伍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4]试析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J]. 刘霞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5]修远的天路 ——论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的经验修辞及其文化功能[D]. 张高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4)
- [6]中国文学修辞研究:学术观察、思考与开发[J]. 谭学纯. 文艺研究, 2009(12)
- [7]论卡尔维诺小说诗学[D]. 杨黎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9)
- [8]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D]. 王金城. 北京师范大学, 2007(05)
- [9]转型与嬗变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研究[D]. 权绘锦. 武汉大学, 2006(05)
- [10]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 ——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D]. 杨厚均.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