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防毒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胡萍萍[1](2020)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进行了分析,结合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安全防护的实际需求,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研究。
杨俊军[2](2020)在《基于风险理论的C市国税局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优化》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大数据、工业4.0、5G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加速了信息化进程全面开展,信息资源己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传统的税收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税收工作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税收工作逐步由信息系统管理向大数据管理发展。保护税务信息安全,维护纳税人和国家共同利益,是当前国税信息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风险评估,安全需求为基础,制定安全框架结构,以达到信息安全系统全面提升的目标,具体地内容如下:首先以C市国税局网络信息系统为分析对象,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风险分析,随后结合C市国税局部门的实际情况,为该C市国税部门量身制定网络系统安全体系升级策略和方案。其次根据所制定的理论方案,进行实际实现,从网络安全及防火墙的使用、操作系统安全的实现方法、防毒系统的实现、数据安全的实现四个方面给出了整个C市国税局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升级的具体实现方法,最终实现了C市国税局网络系统优化的目标。本文工作将为C市国税局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补充,同时为其他省辖市税务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促进国家地市级税务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税务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刘心怡[3](2020)在《基于概念转变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前概念对课堂学习的影响日渐增加。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培养学生在当前信息社会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选取学生前概念研究、迷思概念归纳与概念转变作为研究视角,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上的前概念、迷思概念的类型及形成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迷思概念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通过教学实施前后测试的数据对比,分析学生概念转变的情况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研究梳理了“前概念和迷思概念”、“概念转变”相关研究,理清概念转变研究现有成果和发展脉络,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现状。第二,进行学生前概念测查工具的开发和学生前概念的测查,通过教师访谈和审议确定测查知识点,形成初步诊断性选择题问卷测查。分析诊断性调查问卷结果,聚焦学生前概念集中的知识点形成二阶选择题问卷,并以此进行探查。第三,依据调查结果,对学生前概念进行分类,分别总结出学生的科学概念和迷思概念,设计基于概念转变的基本教学模式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迷思概念设计教学策略,并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设计和实施。最后,在课堂学习后对学生开展二阶选择问卷的调查,通过前后数据对比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测量学生概念转变的情况。
范雅莉[4](2019)在《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化兵作为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的专业兵种,发展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与防化兵发展相对应的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带来的威胁日益加剧,致使防化兵在当前国防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随着各国对于防化兵的重视提高,有关防化兵的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会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因此,本文以防化侦查分队以及洗消分队为研究对象,结合计算机以及信息化管理理念,以实现对防化兵作业能力的系统化管理与分析为总体目标,建立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首先,本文根据防化侦查分队以及洗消分队作业现状,结合防化兵主要作业特点以及作业流程建立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体系,并针对作业能力评估体系中的定性、定量指标进行了量化;同时,依据业内标准对防化兵作业能力进行了等级标定。其次,依据防化兵作业数据采集的功能需求以及性能需求设计防化兵作业数据总体采集方案。通过数据采集网络节点设计、数据传输加密设计、数据传输协议与存储设计逐步搭建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防化兵作业数据采集网络。再次,结合防化兵作业数据特点对防化兵作业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依据特征重要度、分类错误率进行特征选择、剔除冗余信息;然后,采用t-SNE算法对特征进一步约简,进行特征降维,解决了防化兵作业能力数据冗余的问题,提高后续评估模型效率。然后,建立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模型。首先,基于BP神经网络以及SVM模型初步构建了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模型,并基于模糊积分原理对分类结果进行信息融合。然后,根据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模型进行作业能力预警。最后,设计与开发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对系统整体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详细设计,并根据设计要求开发系统,最终实现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
吴坚[5](2013)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病毒防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当前,网络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人们不得不对网络的安全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病毒防治技术的使用以及杀毒产品的安装,能够有效的阻止病毒对单机系统的攻击侵害。然而,由于网络病毒能够借助网络传播,防治起来困难重重。本文探寻了网络病毒的起源及发展,通过对现有反病毒技术的比较及典型病毒的研究,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为例,详细阐述了学院网络的基本结构,学院构建的以基于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病毒防治系统和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杀毒系统,以及基于个人防火墙级别的病毒防治系统,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病毒防护体系,将各类网络病毒防御于校园网络之外,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提供一个坚强的保护。对于基于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病毒防治系统,运用ACL技术,设计出我院局域网的访问控制规则列表,同时为论证这种安全策略的可行性,运用了实验手段进行模拟验证。网络规划设计时,针对ARP特性,有效地进行网段细分和路由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ARP病毒的攻击。并且在园区网全网和出口布署防毒墙或网络版反病毒软件,有效地减轻病毒的危害。针对局域网内的病毒防护,我们通过Web服务和通用的杀毒程序相结合构建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病毒防御系统,并使用此系统来管理局域网类的电脑对病毒进行查杀,并根据查杀情况及时升级病毒库的基于Web服务的面向服务(SOA)病毒防治系统。对于具有敏感信息的个人电脑的防护上,涉及到财务、重点实验室、教学资源库等,其防火墙系统并未使用通用的防火墙系统,而是采用自主研发的个人防火墙系统,该防火墙可以跟踪每个在本机上和外部传输数据的程序,测试显示该防火墙原型系统基本可以完成个人电脑的防护任务。
邱玉美[6](2011)在《大(中)型企业网络安全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目的对象是一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其网络平台已经滞后,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的长治发展。目前企业主干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企业主干网没有划分VLAN,计算机可以随意访问:信息传递,不可管控;出现事故,很难追查;出现故障,很难定位等严重问题;主干网没有统一网络版防毒解决方案。很难及时有效的全面进行病毒统计和杀毒。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制定了相对应的方案:分析、研究企业应用数据流和流量分析;设计、实现各级(类)代码规则和VLAN数值等功能;设计各VLAN间的ACL控制需求;跨不同厂商设备间VLAN连同性测试;核心设备和汇聚设备间的实验环境切割测试;防病毒的培训和安装实验;培训和提交项目报告;后期排除一些小问题。项目实施的内容主要有:整体规划骨干网络的VLAN,基于网络端口、部门管理、网络设备管理、视频专用等方面来划分VLAN,整体VLAN数量不少于25个。防毒系统解决方案的布置思路为先中心、后分部、最后到桌面的安装布置方法,先中心是指先在老区机房布置防毒软件主服务器,然后布置新区机房从服务器防毒软件,最后安装桌面计算机的防毒软件。安全管理实施思路主要是必须保证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项目完成之后,对骨干网络中的安全管理设备的设置进行优化。防毒软件实现跨网段、跨VPN接入的集中管理、集中分发。实现集中分发、病毒库升级、扫描引擎,并集成生成日志报表。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袁姗姗[7](2011)在《大连计算机学校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设计的方法不停地更新和淘汰。本文正是利用大连市教育局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契机,结合本人所在的大连计算机学校进行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项目,从网络设备对比分析的角度和网络设计方法出发研究了计算机学校核心网络设计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本论文立足于大连计算机学校核心网络建设的总目标,首先分析大连计算机学校各教学楼间的实际网络现状,结合新网络的需求分析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网络设计原则,并利用层次化模型设计方法,完成了网络改造建设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层次化模型方法,对不同层上的功能模块进行配置分析,利用双核心交换等技术提出了两套网络设备配置方案。其次针对服务器机群设计和网络安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来提升整个系统的承载处理性能和安全稳定性能。针对大连计算机学校核心网络的现状和改造需求,本论文利用层次化网络设计思想,逐一实现了上述设计目标,而且结合网络设备比较分析设计了具有可缩放性,高可用性,高性价比的合理方案。
郑锡健[8](2010)在《大连人保财险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设计的方法不停地更新和淘汰。本文正是利用企业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契机,结合本人参加的大连人保财险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项目,从网络设计方法学和网络设备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计算机网络设计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实现。本论文立足于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核心网络建设的总目标,首先分析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新老办公楼的实际网络现状,结合新网络的需求分析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网络设计原则,并利用层次化模型设计方法,完成了网络改造建设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层次化模型方法,对不同层上的功能模块进行配置分析,利用双核心交换等技术提出了两套网络设备配置方案;其次针对服务器机群设计和网络安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来提升整个系统的承载处理性能和安全稳定性能。针对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核心网络的现状和改造需求,利用本文中层次化网络设计思想,逐一实现了设计目标,并且结合网络设备对比分析采用了具有可缩放性,高可用性,高性价比的合理方案,同时也为以后网络应用向深层次扩展做好了铺垫,为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打造成为精品公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易文豪[9](2009)在《宜春供电公司计算机网络改造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设计的方法不停地更新和淘汰。本文正是利用企业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契机,结合本人参加的宜春供电公司的“新调度办公楼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总设计项目的子项目——宣春供电公司计算机网络改造设计及实现项目,从网络设计方法学和网络设备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计算机网络设计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实现。本论文立足于宜春供电公司计算网络系统的总建设目标,首先分析宜春供电公司老办公楼的实际网络现状,结合新网络的需求分析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网络设计原则,并利用层次化模型设计方法,完成了网络改造建设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层次化模型方法,对不同层上的功能模块进行配置分析,利用双核心交换等技术提出了两套网络设备配置方案。其次针对服务器机群设计和网络安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来提升整个系统的承载处理性能和安全稳定性能。针对宜春供电公司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和改造需求,本论文利用层次化网络设计思想,逐一实现了上述设计目标,而且结合网络设备比较分析设计了具有可缩放性,高可用性,高性价比的合理方案。为后期实现宜春供电公司“新调度办公楼信息系统集成”建设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保障。
姜文超[10](2010)在《企业内网防毒策略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业务系统都立足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中。但是,Internet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网络系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使企业内网免受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事情之一。目前,计算机病毒能够造成硬件损坏、数据丢失或不能正常使用等危害,每年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与传统类型的病毒相比,新型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速度快,更加隐蔽,影响面积广,危害性更大。大型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其网络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企业网络内部病毒的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全面、直观、准确地监控,并有效地清除,成为企业IT人员需要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企业内网防毒现状分析,并对计算机网络病毒进行技术分析,为内网防毒策略的设计及实现提供参考;对企业提出的内网防毒需求进行了需求分析;根据内网防毒需求提供统一规划,设计合适的策略方案;对整个内网防毒设计进行实施和测试。
二、计算机网络防毒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网络防毒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
3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3.2系统设计原则 |
3.3系统总体功能架构设计 |
3.1.1 物理隔离设计 |
3.1.2 桌面系统安全设计 |
3.1.3 病毒防护系统设计 |
3.1.4 访问控制设计 |
3.1.5 信息加密设计 |
3.1.6 入侵检测设计 |
3.1.7 漏洞扫描 |
4 总结 |
(2)基于风险理论的C市国税局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税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税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网络信息安全理论 |
2.1.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
2.1.2 信息安全的模型和体系 |
2.2 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理论 |
2.2.1 风险管理理论背景 |
2.2.2 风险管理理论结构 |
2.2.3 国内风险管理理论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市国税局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
3.1 运用FMEA风险分析工具进行风险分析 |
3.2 物理安全风险分析 |
3.3 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
3.3.1 内网风险分析 |
3.3.2 路由器风险分析 |
3.4 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
3.4.1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
3.4.2 通信协议存在安全隐患 |
3.5 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
3.5.1 数据库风险分析 |
3.5.2 病毒风险分析 |
3.6 其他的安全风险管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系统安全总体改进方案和体系结构 |
4.1 安全需求分析 |
4.2 系统安全目标 |
4.3 系统安全总体优化方案 |
4.3.1 防火墙设置优化 |
4.3.2 物理层优化 |
4.3.3 系统层优化 |
4.3.4 网络层优化 |
4.3.5 数据层优化 |
4.3.6 管理层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市国税局网络系统安全总体优化的实现 |
5.1 网络安全及防火墙的使用 |
5.1.1 网上交税子系统防火墙配置策略原则 |
5.1.2 网上交税子系统设置 |
5.1.3 广域网络防火墙的使用策略 |
5.1.4 入侵检测系统(IDS)拓扑图 |
5.2 操作系统安全的实现方法 |
5.2.1 设置入侵检测体系 |
5.2.2 建立网络安全紧急相应体系 |
5.2.3 增加漏洞扫描体系 |
5.2.4 加强身份认证 |
5.2.5 增加对信息的加密 |
5.2.6 加强物理隔离系统 |
5.2.7 升级系统安全性 |
5.3 防毒系统的实现 |
5.3.1 病毒发展的多样化 |
5.3.2 使用网络防病毒软件 |
5.4 数据安全的实现 |
5.4.1 数据安全威胁来源 |
5.4.2 数据安全措施 |
5.5 管理制度的优化 |
5.6 技术应用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概念转变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概念转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经之路 |
1.1.2 “迷思概念”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
1.1.3 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概念转变研究较少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前概念与迷思概念的国内外研究 |
1.2.2 “概念转变”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概念 |
2.1.2 前概念 |
2.1.3 概念转变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北京G中初中学生前概念测查 |
3.1 测查知识点筛选原则 |
3.1.1 符合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和内容 |
3.1.2 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能力 |
3.1.3 符合社会信息技术发展 |
3.2 测查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课程知识点筛选 |
3.4.1 知识点调查问卷开发 |
3.4.2 知识点调查情况 |
3.4.3 知识点调查结果 |
3.5 学生前概念测查 |
3.5.1 前概念测查问卷开发 |
3.5.2 前概念测查情况和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生前概念分类及迷思概念转变策略 |
4.1 学生信息技术前概念汇总 |
4.1.1 科学概念 |
4.1.2 迷思概念 |
4.2 迷思概念分类 |
4.2.1 经验借鉴型 |
4.2.2 理解不全型 |
4.2.3 望文生义型 |
4.2.4 理论与实践分离型 |
4.3 概念转变策略 |
4.3.1 针对经验借鉴型迷思概念的策略 |
4.3.2 针对理解不全型迷思概念的策略 |
4.3.3 针对望文生义型迷思概念的策略 |
4.3.4 针对理论与实践分离型迷思概念的策略 |
第5章 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
5.1 可行性分析 |
5.2 原有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
5.2.1 教师访谈设计 |
5.2.2 教师访谈分析 |
5.2.3 教师访谈总结 |
5.3 概念转变教学设计 |
5.3.1 暴露前概念 |
5.3.2 认知冲突 |
5.3.3 引入新概念 |
5.3.4 建立科学概念 |
5.3.5 巩固科学概念 |
5.3.6 应用科学概念 |
5.4 教学实施情况 |
5.4.1 实施目的 |
5.4.2 实施对象 |
5.4.3 实施内容 |
5.5 教学实施案例 |
5.5.1 计算机语言《二进制运算法则及其在计算机语言中的应用》 |
5.5.2 网络安全基础《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
5.6 后测数据汇总及数据处理分析 |
5.7 实践总结 |
5.8 实践反思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军用无线自组网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基于作业能力的评估研究现状 |
1.2.3 单兵作战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架构 |
1.4 本章小结 |
2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
2.1 防化兵作业现状分析 |
2.1.1 防化兵作业分队 |
2.1.2 防化兵主要作业内容及作业特点 |
2.1.3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现状分析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2.3 系统概念及总体架构设计 |
2.3.1 系统概念设计 |
2.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4 系统业务流程总体设计 |
2.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6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体系建立 |
3.1 防化兵作业流程及防护等级区分 |
3.2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体系建立 |
3.3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指标量化及评估等级标定 |
3.3.1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指标量化 |
3.3.2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等级标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防化兵作业能力数据采集 |
4.1 防化兵作业能力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4.2 无线Mesh网络技术概述 |
4.3 防化兵作业能力数据采集总体方案设计 |
4.4 防化兵作业能力数据采集详细设计 |
4.4.1 防化兵作业数据采集网络节点设计 |
4.4.2 数据传输加密设计 |
4.5 数据传输协议与存储 |
4.5.1 数据传输协议 |
4.5.2 数据存储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t-SNE算法的防化兵作业能力特征降维 |
5.1 基于随机森林的防化兵作业能力数据特征选择 |
5.1.1 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原理 |
5.1.2 基于随机森林的防化兵作业能力特征选择 |
5.2 防化兵作业能力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5.3 基于t-SNE算法的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特征降维 |
5.3.1 t-SNE算法原理 |
5.3.2 基于t-SNE算法的防化兵作业能力特征降维 |
5.4 案例分析 |
5.4.1 样本划分 |
5.4.2 特征选择 |
5.4.3 无量纲化处理 |
5.4.4 特征降维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模糊积分的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 |
6.1 BP神经网络模型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 |
6.3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 |
6.5 基于模糊积分的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融合及预警 |
6.5.1 模糊积分模型 |
6.5.2 基于模糊积分的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融合 |
6.5.3 基于模糊积分的防化兵作业能力预警 |
6.6 案例分析 |
6.6.1 基于BP神经网络和SVM模型的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 |
6.6.2 基于模糊积分的防化兵作业能力模型训练 |
6.6.3 降维对比分析 |
6.6.4 防化兵作业能力预警 |
6.7 本章小结 |
7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详细设计与开发 |
7.1 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详细设计 |
7.1.1 基础信息模块设计 |
7.1.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7.1.3 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模块设计 |
7.1.4 作业能力诊断模块设计 |
7.1.5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7.2 数据库设计 |
7.2.1 数据库规划 |
7.2.2 数据库需求分析 |
7.2.3 数据库流向设计 |
7.2.4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7.2.5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7.3 开发环境配置 |
7.4 系统运行实例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病毒防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演变 |
1.2 网络病毒的危害 |
1.3 反病毒的现状 |
1.4 反病毒技术的发展方向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网络安全技术基本理论 |
2.1 OSI模型及网络标准 |
2.1.1 OSI模型 |
2.1.2 TCP/IP模型 |
2.2 计算机网络安全模型的构成 |
2.3 安全级别划分 |
2.4 网络病毒防治技术 |
2.4.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
2.4.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
2.4.3 网络病毒简介 |
2.4.4 预防病毒的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现状及防毒系统总体设计 |
3.1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现状分析 |
3.1.1 网络拓扑结构 |
3.1.2 IP地址规划 |
3.1.3 路由设计 |
3.1.4 VLAN的划分 |
3.2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防毒需求 |
3.2.1 采用的安全措施-防火墙(Firewall) |
3.2.2 防火墙的作用及不足 |
3.2.3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防毒系统需求分析 |
3.3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防毒系统的总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设备的病毒防治系统设计与实施 |
4.1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路由协议模式 |
4.2 ARP病毒防治 |
4.2.1 ARP简介 |
4.2.2 ARP工作原理 |
4.2.3 基于网络设备的ARP病毒防治 |
4.3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ACL规则的制定与测试 |
4.3.1 制定基于网络病毒过滤的ACL规则 |
4.3.2 ACL规则实验室测试 |
4.3.3 ACL技术在校园网络病毒防治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病毒防治系统设计与实施 |
5.1 基于Web服务的面向服务(SOA)病毒防治系统设计 |
5.1.1 设计需求分析 |
5.1.2 服务端结构设计 |
5.1.3 管理端结构设计 |
5.1.4 WEB服务的同步与异步调用技术运用 |
5.2 基于Web服务的面向服务(SOA)病毒防治系统实施 |
5.2.1 Web服务模块的实现 |
5.2.2 Web服务工作实施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个人防火墙的病毒防治系统设计与实施 |
6.1 基于个人防火墙的病毒防治系统设计目标 |
6.1.1 系统设计需求 |
6.1.2 安全策略分析 |
6.1.3 系统整体框架 |
6.1.4 功能需求分析 |
6.2 防火墙系统设计 |
6.2.1 系统流程设计 |
6.2.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6.2.3 SYS模块设计 |
6.2.4 添加应用层规则设计 |
6.3 系统模块的实现 |
6.3.1 应用层包过滤模块的实现 |
6.3.2 核心层包过滤模块的实现 |
6.3.3 主应用程序模块的实现 |
6.3.4 主程序用户界面实现 |
6.4 基于个人防火墙的病毒防治系统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大(中)型企业网络安全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内容 |
1.3 网络VLAN技术在企业网中的应用 |
1.4 国内外网络安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5 课题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5.2 基础条件 |
1.5.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实施技术方案 |
第二章 VLAN和病毒防御技术 |
2.1 VLAN技术 |
2.1.1 VLAN的划分 |
2.1.2 VLAN的配置 |
2.1.3 VLAN问路由 |
2.1.4 拓扑结构的选择 |
2.2 企业防病毒设计 |
2.2.1 企业网络安全分析 |
2.2.2 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
第三章 企业网络现状及方案总体设计 |
3.1 企业网络现状描述 |
3.1.1 企业网络现状描述 |
3.1.2 企业网络现状分析 |
3.1.3 企业网络拓扑分析 |
3.1.4 网络主要服务器描述 |
3.1.5 网络主要问题 |
3.2 总体解决方法 |
3.2.1 划分网络VLAN |
3.2.2 网络防毒和安全管理优化 |
3.3 本项目的网络防毒和安全管理措施 |
3.3.1 防毒软件的选择 |
3.3.2 卡巴斯基防毒解决方案的实施 |
3.3.3 防毒服务器的选择和安装 |
3.3.4 骨干网络的安全管理优化 |
3.4 预计建成的网络规划逻辑图 |
3.5 本项目实施管理 |
3.5.1 本项目总体设计 |
3.5.2 本项目实施方法和思路 |
3.5.3 本工程实施与监理 |
第四章 企业信息化网络VLAN划分实施 |
4.1 企业网络VLAN划分的设计思路 |
4.1.1 VLAN划分原则 |
4.1.2 划分内容 |
4.2 具体实施内容 |
4.2.1 新配置主要服务器 |
4.2.2 其他设备 |
4.2.3 主要三层设备路由 |
4.3 新区网络建设 |
4.3.1 新区主干网络拓扑图设计和说明 |
4.3.2 新区和主干网路由布局和说明 |
4.3.3 新区主干网络物理连接拓扑图和说明 |
4.3.4 VLAN配置实例 |
4.3.5 交换机新增VLAN端口操作说明 |
4.3.6 新増交换机接入主干网的操作 |
4.4 网络VLAN划分与优化 |
4.5 实现安全管理功能的方法 |
第五章 企业防病毒系统规划实施 |
5.1 主干网防毒 |
5.1.1 主干网防毒概要 |
5.1.2 网络防毒和安全管理实施 |
5.2 服务器端的任务和策略的定制 |
5.2.1 任务的定制 |
5.2.2 策略的定制 |
5.3 卡巴斯基杀毒软件的实施 |
5.3.1 保护功能开放给客户端 |
5.3.2 保护功能里有排除掩码和信任程序的区别 |
5.3.3 制作策略时需要设置的功能 |
5.3.4 还原系统或重装系统时,做好病毒库的备份 |
5.4 IP子网与组的划分规则 |
5.4.1 IP子网的划分 |
5.4.2 组的划分 |
5.4.3 关于授权 |
5.4.4 关于设置新加入的IP |
5.5 卡巴斯基防病毒软件的安装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大连计算机学校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 课题完成的情况 |
第2章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1 大连计算机学校网络现状 |
2.2 设计原则 |
2.2.1 先进性 |
2.2.2 高可靠性 |
2.2.3 安全性 |
2.2.4 高开放性、高扩展性 |
2.2.5 满足上层应用软件的运行需求 |
2.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2.3.1 网络层次化模型 |
2.3.2 网络整体结构说明 |
2.3.3 产品选型 |
第3章 网络详细设计 |
3.1 局域网的结构 |
3.2 主要的几项技术 |
3.2.1 VLAN及相关技术 |
3.2.2 三层交换技术 |
3.2.3 第3/4层交换 |
3.2.4 面向电子商务的第7层交换技术 |
3.2.5 基于策略的网络规划 |
3.2.6 ASIC的革命 |
3.2.7 IP QoS机制的标准化和演进 |
3.2.8 局域网安全技术 |
3.3 网络设备配置方案 |
3.3.1 网络拓扑结构图 |
3.3.2 核心层设计 |
3.3.3 汇聚层设计 |
3.3.4 接入层设计 |
第4章 服务器集群设计 |
4.1 小型机系统设计 |
4.2 磁盘系统 |
4.3 应用服务器 |
第5章 网络安全设计 |
5.1 网络系统安全 |
5.1.1 网络安全策略 |
5.1.2 局域网的内部安全机制 |
5.2 方案中采用的安全措施 |
5.3 防火墙产品选择 |
5.4 病毒防护系统 |
5.4.1 综述 |
5.4.2 防病毒需求分析 |
5.4.3 防病毒系统的实施 |
5.4.4 集中管理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的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连人保财险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 课题完成的情况 |
第2章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1 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网络现状 |
2.2 设计原则 |
2.2.1 先进性 |
2.2.2 高可靠性 |
2.2.3 安全性 |
2.2.4 高扩展性、高开放性 |
2.2.5 满足上层应用软件的运行需求 |
2.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2.3.1 网络层次化模型 |
2.3.2 网络整体结构说明 |
2.3.3 产品选型 |
第3章 网络详细设计 |
3.1 局域网的结构 |
3.2 主要的几项技术 |
3.2.1 VLAN及相关技术 |
3.2.2 三层交换技术 |
3.2.3 第3/4层交换 |
3.2.4 面向电子商务的第7层交换技术 |
3.2.5 基于策略的网络规划 |
3.2.6 ASIC的革命 |
3.2.7 IP QoS机制的标准化和演进 |
3.2.8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VRRP)技术 |
3.2.9 局域网安全技术 |
3.3 网络设备配置方案 |
3.3.1 网络拓扑结构图 |
3.3.2 核心层设计 |
3.3.3 汇聚层设计 |
3.3.4 接入层设计 |
第4章 服务器集群设计 |
4.1 小型机系统设计 |
4.2 磁盘系统 |
4.3 应用服务器 |
4.4 KVM设计 |
第5章 网络安全设计 |
5.1 网络系统安全 |
5.1.1 网络安全策略 |
5.1.2 局域网的内部安全机制 |
5.2 方案中采用的安全措施 |
5.3 防火墙产品选择 |
5.4 病毒防护系统 |
5.4.1 综述 |
5.4.2 防病毒需求分析 |
5.4.3 防病毒系统的实施 |
5.4.4 集中管理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宜春供电公司计算机网络改造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课题设计的背景、内容和完成情况 |
1.1 项目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 课题完成的情况 |
第二章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1 宜春供电公司网络现状 |
2.2 设计依据 |
2.3 设计原则 |
2.3.1 先进性 |
2.3.2 高可靠性 |
2.3.3 安全性 |
2.3.4 高扩展性、高开放性 |
2.3.5 满足上层应用软件的运行需求 |
2.4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2.4.1 网络层次化模型 |
2.4.2 网络整体结构说明 |
2.4.3 产品选型 |
第三章 网络详细设计 |
3.1 基于CISCO的网络设备配置方案 |
3.1.1 网络拓扑结构图 |
3.1.2 核心层设计 |
3.1.3 汇聚层设计 |
3.1.4 接入层设计 |
3.2 基于华为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案 |
3.2.1 网络拓扑结构图 |
3.2.2 核心层设计 |
3.2.3 汇聚层设计 |
3.2.4 接入层设计 |
3.3 网络方案设计特点 |
第四章 服务器机群设计 |
4.1 小型机系统设计 |
4.2 磁盘系统 |
4.3 应用服务器 |
4.4 KVM设计 |
第五章 网络安全设计 |
5.1 网络系统安全 |
5.1.1 网络安全策略 |
5.1.2 局域网的内部安全机制 |
5.2 方案中采用的安全措施 |
5.3 防火墙产品选择 |
5.4 病毒防护系统 |
5.4.1 综述 |
5.4.2 防病毒需求分析 |
5.4.3 防病毒系统的实施 |
5.4.4 集中管理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企业内网防毒策略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2、本文主要工作 |
3、论文章节安排 |
4、本章小结 |
第一章 企业内网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 内网网络系统现状分析 |
1.1.1 网络拓扑 |
1.1.2 地址的分配 |
1.1.3 内网网络管理系统 |
1.2 内网应用系统现状分析 |
1.2.1 电子邮件系统 |
1.2.2 桌面视频会议系统 |
1.2.3 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
1.2.4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1.2.5 企业办公管理软件 |
1.3 企业防毒状况 |
1.3.1 现有防病毒软件类型 |
1.3.2 网络中存在的病毒类型 |
1.3.3 计算机病毒来源 |
1.4 内网安全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病毒知识 |
2.1 什么是网络病毒 |
2.2 网络病毒的分类 |
2.3 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
2.4 网络病毒的防治 |
2.4.1 基于服务器的防治技术 |
2.4.2 网络病毒防治必须考虑安装病毒防治软件 |
2.4.3 基于系统漏洞防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网防毒策略需求 |
3.1 企业内网防毒策略需求 |
3.2 内网防毒技术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网防毒策略的设计 |
4.1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 |
4.2 内网防病毒策略设计目标 |
4.3 内网防病毒网络策略总体设计 |
4.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4.3.2 统一管理 |
4.3.3 强制策略 |
4.3.4 网络病毒防范体系 |
4.3.5 应用系统防毒 |
4.4 产品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网防毒策略的实施和测试 |
5.1 实施的方案 |
5.1.1 邮件网关 |
5.1.2 防火墙 |
5.1.3 防病毒网关 |
5.1.4 核心交换机 |
5.1.5 上网行为监控 |
5.1.6 网络访问控制 |
5.1.7 终端防护 |
5.1.8 日志收集分析 |
5.1.9 网络病毒监测 |
5.1.10 网络杀毒 |
5.1.11 应用系统防毒 |
5.2 测试方案 |
5.2.1 防病毒网关测试 |
5.2.2 邮件网关测试 |
5.2.3 网络访问控制测试 |
5.2.4 终端防护测试 |
5.2.5 流量监控测试 |
5.2.6 ARP病毒 |
5.2.7 上网行为监控 |
5.2.8 杀毒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计算机网络防毒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设计[J]. 胡萍萍.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22)
- [2]基于风险理论的C市国税局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优化[D]. 杨俊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基于概念转变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刘心怡.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防化兵作业能力评估与预警系统设计与研究[D]. 范雅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5]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病毒防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吴坚.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7)
- [6]大(中)型企业网络安全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D]. 邱玉美.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1)
- [7]大连计算机学校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D]. 袁姗姗.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5)
- [8]大连人保财险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D]. 郑锡健.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5)
- [9]宜春供电公司计算机网络改造设计和实现[D]. 易文豪. 南昌大学, 2009(S1)
- [10]企业内网防毒策略设计与实现[D]. 姜文超.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