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煤层气地质研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汤达祯,杨曙光,唐淑玲,陶树,陈世达,张奥博,蒲一帆,张泰源[1](2021)在《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地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煤层气资源极为丰富,已开展近30个煤层气勘查项目,施工煤层气井270余口,建成白杨河、四工河、乌鲁木齐河东煤层气开发先导试验区,正在着力推进煤层气规模化开发利用,多个区块呈现出煤层气单井高产势头,针对多、厚、大倾角煤层顺煤层钻井、储层改造、优化排采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带动了新疆煤层气产业起步发展。系统总结准噶尔盆地煤层气成藏特殊地质条件,科学分析前期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与趋势,全面梳理煤层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地质难题,以期为新疆地区乃至中国中低煤阶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盆地周缘构造隆升、水力逸散、煤层气风氧化带深延是制约煤层气资源分布和勘探开发潜力的不可忽略的地质因素,盆地腹地包括煤层气在内的深部煤系气资源潜力巨大,开展煤系油气地质综合研究、拓展煤系气勘探开发领域势在必行。盆地边缘多个区块煤层气富含CO2且呈现随煤层埋深增大CO2体积分数增高的异常现象,拟以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耦合作用为主线,气体差异构成与禀赋为线索,鉴别多源多阶气体来源、混合度及成藏贡献,揭示CO2异常富集成因,探索流体场主导作用下的煤层气多源多阶多因素耦合成藏机制。盆地西山窑组与八道湾组2套煤系地层厚度巨大,受聚煤环境控制,多层叠置统一、多层叠置独立、多层叠置混合含煤层气系统空间分布有别,基于沉积、构造、水文耦合作用归纳出煤层气富集成藏基本模式,有效厘定流体压力系统,合理选层选段、组合开发,优势成藏地质配置及其区域、局域、层域变化规律有待深入研究。盆地周缘煤储层倾角大多超过35°,急倾斜煤储层在较小空间随深度发生快速变化,储层流体运动方式、储层应力状态等影响制约压降传播和煤层气产出过程,开发过程储层力学性质与物性变化、流体相态与饱和关系转化、气/水产出机制与生产规律需要进一步揭示。
秦勇[2](2021)在《煤系气聚集系统与开发地质研究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煤系天然气(简称"煤系气")"增储上产"空间巨大,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价值显着,然而目前资源探明率及动用率极低,反差极大。鉴于此,分析了煤系气地质内涵和基本特点,论述了近年来生产实践揭示的重大研究需求,思考了新一轮地质科技攻关战略方向,提出了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我国煤系气成藏与开发地质研究近期核心进展体现在3个方面:揭示了煤系气六大基本地质特点,发现了煤系气成藏作用"深度效应",初步建立了煤系气勘查-开发工程一体化地质技术系列。同时,近年来勘探开发实践展示出正反2方面典型实例:煤系气合采井产气量并非随产(储)层组的层数增多、累计厚度增大而增高,"1+n"<n乃至<1的产气效果较为普遍;某些深部煤层气井长期稳定在较高产气水平,颠覆了深部煤储层产能低、产气量衰减快的传统认知;薄互层煤系具有更高的产气潜力,而我国业界长期对此关注甚少。分析认为,我国煤系气目前开发效果不理想的地质原因在于4个方面:(1)煤系气地质条件特殊性认识尚待深化;(2)业界多年来陷入煤系气的非常规属性思维定势,忽略了其常规地质属性,导致新领域新层系探索力度不足;(3)可形成超大型聚集及大规模生产的薄互层煤系气总体上属于常规天然气,开发潜力巨大;(4)对非常规煤系气地质属性了解相对较多,但对常规煤系气地质条件特殊性仍知之甚少。建议围绕"煤系天然气共生聚集系统与有序开发地质原理"这一主题开展研究:(1)揭示深煤层天然气赋存态与解吸机制,形成深部煤层气优质储层预测理论与技术体系;(2)阐明煤系气聚集过程与成藏效应,形成煤系气开发地质条件预测理论体系,完善煤系气甜点区段优选方法;(3)研究薄互层煤系气成藏特点与优质开发层段地质控制,建立薄互层煤系气聚集与配分理论体系,发展薄互层煤系气甜点区段预测方法;(4)探索煤系气有序开发地质原理与技术基础,形成煤系气高效有序合采技术基础。
蔺亚兵[3](2021)在《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西南缘黄陇侏罗纪煤田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局部突破,但规模性建产仍面临诸多地质问题。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机理和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建立了高产地质模式,取得如下创新认识:(1)揭示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储层高渗发育机理。基于试井资料,提取构造应力场要素,发现深度600m左右煤储层渗透率最高,对应的侧压系数、水平主应力差、有效应力最低。建立了构造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的两段式反向耦合(<→D)模型,揭示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特点及其地质控制机理。(2)揭示了第一次煤化跃变作用(FCJ)对早期煤化阶段煤孔结构及其吸附能力的控制特点。黄陇煤田FCJ位于镜质组随机反射率(Rr)0.60~0.65%之间,对煤吸附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发现FCJ之前煤样朗格缪尔体积及游离烃产率随Rr增大呈减小趋势,主控因素为富惰质组煤的显微组分组成;之后两个参数显着增大,煤化作用影响更为显着,富惰质组特点对吸附性影响明显减弱。研究认为,煤化沥青质产物被镜质组吸附或堵塞镜质组孔隙,这是煤吸附性在FCJ前后突变的根本原因。(3)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发现煤层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黄陵矿区北部、焦坪矿区东部、彬长矿区中南部及永陇矿区中北部,埋深300~800m为煤层气富集最佳层段。根据煤层气稳定同位素组成判识,彬长矿区、永陇矿区和焦坪矿区为生物成因气,黄陵矿区发育次生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两种类型。建立了盆缘缓坡水力封堵-生气二元成藏和多源富集成藏两类成藏模式。第一种类型是低阶煤储层在盆地边缘有利渗透率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下,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与保存的结果。第二种类型是煤系下伏地层油气资源通过垂向构造裂隙向煤系地层运移,并在煤系地层与煤层气共生成藏。(4)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分析勘探开发试验资料,发现该煤田煤储层渗透率越高、水动力条件越弱,煤层气井产量越高,而资源条件差异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小。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对低阶煤层气开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U型井效果不甚显着。结合成藏模式,建立了背斜翼部高位、背斜轴部及向斜富集区三种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建议在背斜等构造高部位选择直井,在向斜低部位选择多分支水平井,形成两种井型优势互补的低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该论文包括插图114幅,表格29个,参考文献240篇。
张磊[4](2021)在《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在多煤层储层监测和排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煤层气是存在于煤层中的一种伴生矿产,以大量吸附气的形式附着于煤基质颗粒表面、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煤层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是CH4。煤矿中的煤层气因极易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威胁,将煤矿中的煤层气合理开采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不仅可以提高煤矿安全指数、保护开采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出的煤层气还可以作为天然气消费结构中重要的支撑,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改善目前部分地区不合理的能源结构。虽然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29.82×1012m3,可采资源量12.5×1012m3,但目前部分区域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是非常滞后的,需要引入和开发相关先进的配套技术来促进煤层气的低成本高效开发。多煤层在我国许多地区含煤地层中普遍发育。对多煤层发育地区实施合层排采工艺技术是降低煤层气开发成本、提高产能的重要举措之一,协调好多煤层的共采对高效开发煤层气井十分重要,对于煤层气井多煤层共采时,井下参数的获取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在并没有通用的煤层气排采设备供选择来完成相关参数的获取。研制和改进出一套适合多煤层合采的安装于垂直井段的井下排采参数监测系统,利用所采参数获得合采中各气层生产情况及产能贡献,及时了解煤层气井的生产层位状态,对于实现煤层气井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选题根据生产需要立项研制和改进出了“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可以采集井下不同深度煤层处的生产参数,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长距离的线缆在地面发出指令后上传至地面工控机内,利用所采参数计算获得各气层生产情况及产能贡献,通过获得的情况及时了解煤层气井的生产层位状态,可以发现煤层气井潜在的问题,从而给排采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对实现煤层气井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撰写主要围绕研发优化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展开工作。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说明了开发煤层气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分析国内外多煤层合层开发及利用相关监测仪器录取参数提高开发效率的内容,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了煤储层开采机理,研究煤储层的微观结构,分析储层内流体的流动及开采时产出机理。分析了煤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介绍了煤层气藏的赋存特征,和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主要从解吸机理、扩散机理、渗流机理三方面进行说明。分析气体在井筒中的两相流的流型,后续介绍煤层气在井筒中流动的影响因素。第三章从煤层气排采监测系统各部分组成进行分析和讲解,首先从监测系统构架进行介绍,后面介绍了井底气泡监测装置组成部分,重点对气泡传感器的组成设计和检测电路进行介绍,接着对选取的压力传感器及相关参数进行介绍,并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后续也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选型和标定;最后介绍数据采集系统部分,在该部分讲解了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系统。对煤层气排采监测系统井下的采集板和线缆进行防水抗压密封实验。在第四章中为了较为清楚的掌握气泡在井筒内的运动情况,当气泡经过气泡传感器时,用探针记录下数据情况,通过软件绘制成相关图谱,观察井筒内产生的气泡流型;本章对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气泡的速度和体积,同时根据相关公式推导,得到合采情况下单层的产气量公式。第五章首先选取准噶尔盆地阜康矿区的一口典型煤层气排采井FS-4井,完整记录排采监测系统组配到下井全过程;然后列举了沁水盆地晋城矿区的JS-064井的,完整记录仪器组配到下井全过程。根据两口井井下监测探头获得的相关参数,将参数代入进行模拟,模拟井筒内情况,从而便于了解储层情况。第六章对煤层气排采监测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相关的展望。第七章得出本文结论,指出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并对后续将要进行的深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所取得的创新点如下:(1)改变在煤层气井中多短节多点多线独立上传为单一总线上传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由前期设计的每个井下主体短节都要通过线缆向地面控制装置上传数据,改为目前多线汇聚至一起通过一根总线上传,通过每个井下主体短节,把井下多个主体短节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有序的上传。(2)完成模拟井筒气液两相流流型图谱的识别在模拟井筒中当气泡经过气泡传感器时,气泡探针记录下数据情况,通过软件绘制成相关图谱,可以较为清楚的了解目前煤层气井筒中的气液两相流形态,识别井筒中的流型,为后续判别流型提供一定的参考。(3)利用采集的多煤层储层参数对各层产气贡献进行区分将现场采集到井筒环空中不同煤层处的气泡、压力及温度数据进行演算,推导出相关的温度、压力和气泡数据,利用产能公式计算各层位的产气量,从而推导各层的产气贡献率,运用多相流稳态模拟计算软件,模拟井筒内情况。综上所述,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的研发,综合利用了多学科的理论及技术,较好的完成了煤层气井多储层排采中生产层位状态的判断。该排采监测系统研发过程中,主要研究了煤储层特征、排采机理、传感器的组成设计、气泡传感器的检测电路、监测系统的水下密封等内容,相关的研究及试验结果证明该探测技术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仍有较多的相关研究亟待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徐蓝波[5](2021)在《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储层保护双能协同钻井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是一种主要以吸附状态储存在煤基质表面,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的烃类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国际上崛起的新型、清洁、优质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我国煤层气储量约36万亿立方米,位居全球第三,可开采总量约10万亿立方米。其中,沁水盆地可开采总量达1万亿立方米以上,是我国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含煤盆地。煤层气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清水钻井液在沁水盆地煤层气井钻井中被普遍使用,但是目前尚没有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煤层气钻井液体系,井壁稳定和储层保护之间的技术矛盾依然突出。针对此现状,本文开展研究设计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储层保护和井壁稳定双能协同钻井液体系。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现状,同时介绍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以沁水盆地煤储层为研究区,从煤储层地质概况、煤岩物性特征、天然导流裂隙系统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研究适合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的钻井液体系。重点分析了煤储层天然裂隙系统对钻井工程的影响。此外,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基于煤矿井下观测,分析了沁水盆地五个典型煤矿煤储层中天然裂隙的发育类型,并且阐明了煤基质中微裂隙发育特征,为后续钻井液设计和应用奠定地质基础。第三章对生物酶、控降解表面活性剂和防水锁表面活性剂进行优选,初步优选出优选出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为生物酶单剂,PEG4000,吐温80,ODEP-98为控降解表面活性剂,SPAN80为防水锁表面活性剂;对生物酶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对生物酶降解聚合物过程的调控机理。利用岩心流动仪测试并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岩心渗流量,直观判断钻井液体系酶解反应的速率,论证出生物酶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然后,对生物酶和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包括聚合物不同的分子结构特征、生物酶的来源与组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因素。第四章对煤层气双能钻井液体系进行设计及评价,通过对提粘剂、降失水剂以及抑制剂等处理剂优选,确定基础配方为清水+1%的钙土+0.4%瓜尔胶+1%LVPAC+1.5%KCL+0.2%纯碱。实验优选确定0.2‰纤维素酶+0.2‰半纤维素酶为复合生物酶,复合生物酶对钻井液中聚合物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率有着明显的提高作用。优化出复配表面活性剂为0.1%SPAN80+0.05%ODEP-98+0.05%吐温80,该复配表面活性剂大幅提升了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最终优选出的双能钻井液体系配方为清水+1%钙土+0.4%瓜尔胶+1%LV-PAC+1.5%KCL+0.2%纯碱+复合生物酶+复配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流变性、滤失性、p H等基本参数进行了评价。同时,开展膨胀量实验、热滚回收率实验、添加外来物质实验等测试,对研发的钻井液体系进行了抑制性、抗温性、抗盐侵、抗钻屑侵能力等进行了评价,测试结果均满足需求。此外,对双能钻井液的降解性能和储层防伤害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其性能表现出色。第五章对煤层气双能钻井液体系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测井及取芯方面,双井径曲线数值接近或等于钻头直径,全井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8.4%,可见双能钻井液与传统钻井液相比,有效地降低了井径扩大率,极大地保障了井壁的稳定,同时施工期间无任何地面、井下事故及其它复杂情况,且岩心采取率为96.8%,证明本钻井液配方在保障安全施工进行的同时,也保证了岩心采取的工作。在排采效果方面,该井产气量是赵庄区块内其他煤层气井的两倍以上,间接反映出应用双能钻井液有效地降低了对储层的伤害,保障了后期煤层气产能的提升。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为:(1)揭示了钻井液中表面活性剂和生物酶协同作用机理。表面活性剂通过减小钻井液表面张力,降低生物酶在高分子聚合物上的无效吸附,提高了聚合物表面的有效性,促进了生物酶对钻井液的降解作用。优选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FP6(0.1%SPAN80+0.05%ODEP-98+0.05%吐温80)通过对复合生物酶的调控,钻井液降解率提高了6.2%,达到96.2%,并且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3.7%。(2)研发了以生物酶和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为基础的适用于裂隙型煤层气储层的双能钻井液体系。该体系配方为清水+1%的钙土+0.4%瓜尔胶+1%LVPAC+1.5%KCL+0.2%纯碱+复合生物酶+复配表面活性剂,能可靠地实现钻井前期护壁堵漏、后期降解保护储层的双重能效,在沁水盆地赵庄煤层气示范区块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毕彩芹,胡志方,汤达祯,陶树,张家强,唐淑玲,黄华州,唐跃,袁远,徐银波,单衍胜,迟焕鹏,刘伟,朱韩友,王福国,周阳[6](2021)在《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中研究说明煤系气是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总结煤系气研究进展,明确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完善煤系气地质理论、推动煤系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煤系气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基于煤系地层沉积特点,总结了煤系气共生成藏的6个基本地质特征;(2)初步划分了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分析了煤系气4大成藏要素及其配置关系的控气作用;(3)分析了煤系含气系统叠置性地质成因,提出了叠置煤系气系统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及控制叠置含气系统合采兼容性的地质要素;(4)总结了煤系"三气"共探合采理论研究、技术方法、产层贡献识别技术及合采产层优化组合与"甜点"评价;(5)在煤系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性研究。在对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系气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1)煤系气储层精细描述及可改造性评价;(2)煤系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有利区优选;(3)煤系气开发甜点区(段)评价技术;(4)叠置煤系气系统合采兼容性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推动煤系气地质理论发展和煤系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周阳[7](2020)在《鸡西盆地穆棱拗陷煤层气储层特征及资源可采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储层特征、含气性地层测试特征、资源量及采收率为核心研究内容,通过储层的精细刻画、压裂及排采过程中地层流体反应捕捉和资源量采收率估算,综合评价穆棱拗陷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潜力。通过对穆棱拗陷煤层发育特征、含气性特征、煤质及变质程度、储层物性、储层压力、水文地质条件等储层特征研究分析,穆棱拗陷煤层气开发潜力较大的层段主要集中于城子河组中下段,该段煤层发育稳定、煤厚大、埋深适中、煤层分布集中,14煤厚度为1.75~2.9m、22煤厚度为1.85m,含气量为5.72~8.7m3/t,渗透率为0.386m D,理论含气饱和度68.56%,临界解吸压力高达7MPa左右,煤层气储层可采性整体较好,但煤层渗透率中等,需要大规模进行储层改造,以提高储层渗透率。通过含气性地层测试过程中,对压裂及排采的各阶段流体特征及地层应力反应精细对比研究,深部22煤破裂压力比14煤高40%,22煤破裂压力39.85MPa,14煤破裂压力28.42MPa;区域地应力特征研究表明,压裂易形成水平复杂缝网,实测裂缝延展以东西向为主,伴随发育西南向、西北向裂缝,裂缝在煤储层延展,缝高受控制;压裂后压力扩散较快。22煤压降速率为4KPa/min,14煤压降速率为2KPa/min。22煤游离气赋存较多,14煤临储比高达6.67。城子河组中下段为同一压力系统,无层间干扰现象,适宜合层排采工艺体系;排采中期的排液中断、流压回升对储层伤害巨大,产气量降低50%-70%,产水量降低30%。穆棱拗陷估算煤层气资源量为270.12×108m3,其中预测资源量为110.72×108m3,远景资源量为159.39×108m3。典型单井(直井)煤层气可控制资源量约46.74×105m3,14煤地质资源量约25.86×105m3;22煤地质资源量约20.88×105m3。综合分析类比法和等温吸附法采收率的计算结果,穆棱拗陷的煤层气资源采收率可达55%~65%。
杜明洋[8](2020)在《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滇东地区恩洪区块和老厂雨汪区块8口煤层气排采井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煤层气地质背景、主采煤层特征和实际排采数据为研究基础,结合主采煤层和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水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分析了各井不同时间段产出流体特征变化规律,揭示了产出流体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产能响应,建立了气水产出层源及其贡献判识模板,实现了煤层气合采井产气层源及其贡献的有效判识。研究区主采煤层埋深区域上呈现周边深中部浅,层域上逐渐加深;厚度区域上一般中部较边缘厚,东北部较西南部厚,层域上均处于全区厚度分布的中等位置;含气量区域上西北部偏核部较高,周边较低,层域上均处于全区中-高位置。研究区煤层气井所产气体以高成熟的干气为主。非烃气体主要以氮气为主(大气成因),二氧化碳次之(有机成因)。随着排采天数的增加,老厂雨汪区块6口井甲烷占比总体呈“斜S”型增加的趋势,并出现两次拐点,第一次拐点出现在排采70天左右,第二次拐点出现在排采170天左右;恩洪区块2口井相比于老厂雨汪区块6口井产出气中甲烷占比较为稳定,随排采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看成是“斜S”型的下部分。研究区8口煤层气井产出水中Na+、Cl-、HCO3-浓度较高,K+、Ca2+、Mg2+、SO42-、F-浓度较低。随着排采时间的增加,H-1、H-2、L-1和L-2井产出水为Na-Cl-HCO3型,L-3、L-4、L-5和L-6井产出水为Na-HCO3型。煤层气井产出水中HCO3-和煤层气产量大致呈正相关,当HCO3-浓度超过2500 mg/L时,产气量会发生极大的提升,其中L-4井和L-6井产出水中HCO3-浓度最高分别为3114 mg/L和2569 mg/L,其产气量也最高。H-1、H-2和L-1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呈现出D偏移特征,L-3、L-4、L-5和L-6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呈现出O漂移特征,L-2井产出水同位素值则波动于大气降水线的两侧。结合实际产气情况可以推测,当δD小于等于-72.5‰,δ18O小于等于-10.7‰时,对产气较有利。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含量随埋深的增加基本呈“波浪形”变化。其中岩石中微量元素随埋深变化,呈现“双波峰”特征,煤层中微量元素含量随埋深变化,呈现“单波峰”特征。埋深700 m大致为岩石或者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峰值对应处。通过分析,提出了高产煤层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变化的定量表征范围:(1)300μg/L<σY<400μg/L且150μg/L≤σM<180μg/L;(2)500μg/L<σY<650μg/L且100μg/L≤σM<180μg/L。HCO3-浓度较高时δ13CDIC值较重,煤层自身的因素对产出水δ13CDIC值的影响较大。产出水13CDIC值与产气量大致呈正相关,当产出水13CDIC为煤中碳酸盐矿物溶解来源,且δ13CDIC值处于-3‰左右时,产气量较高。主采煤层顶板结构致密,可有效的阻挡煤储层气体流窜,增加了层源气体判识占比可信度。依据主采煤层干酪根类型及干酪根成熟度的不同,将6口排采井分为三类,即L-1为一类(同源不同阶)、L-3和L-5井为一类(同源不同阶),L-2、L-4、L-6井为一类(多源不同阶)。对应上述三类排采井分别构建了煤层气层源判识模板,并结合实际产气数据特征,将排采井按主采煤层进行了产能贡献劈分,量化分析了主采煤层产气随排采时间的动态贡献率,主采煤层产出气体数据在图中分布区域位于成熟度的范围,与主采煤层实测成熟度值基本吻合,证明判识结果可信。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层源判识模板的准确性。
叶桢妮[9](2020)在《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储层特征与地质构造复杂性是制约煤层气勘探开发效率的基础关键。煤储层孔隙裂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影响着煤层气的吸附和渗流过程,制约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效果。地质构造控制着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和保存条件,决定着煤层气勘探工作的方向。论文以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为研究区,开展了煤储层特征、构造控气特征及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与煤层气资源量估算方法研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在煤储层特征方面,分析了煤层含气性、吸附性和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得出3号煤层为弱吸附性、低含气量、低渗透性煤储层的认识。研究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在孔隙形态、BET比表面积、BJH孔隙体积和连通性方面的差异性,得出碎裂结构煤中裂隙孔更为发育,使得碎裂结构煤吸附性和连通性优于原生结构煤的认识。借助数字式X射线影像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中宏观裂隙和微观裂隙的展布特征,认为碎裂结构煤中微观裂隙发育的密度、延展长度和开合度均大于原生结构煤;采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的孔隙、微观裂隙分形维数,揭示了孔隙、微观裂隙分形维数与煤岩有效渗透率的配置关系。在构造控气方面,模拟了研究区沉降史,分析了构造演化和生烃史,认为侏罗系延安组长期稳定沉降,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生烃,但生烃时间较短,煤层气含量较低。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地质构造精细解释结果,结合修正后的钻孔煤层气含量展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构造部位的煤层含气性特征,提出了宽缓向斜、背斜及次级背斜和正断层三类构造六个构造部位的控气类型,即向斜两翼浅部、向斜轴部、向斜仰起端、向斜与次级向斜交汇部、背斜轴部和次级背斜兼正断层等六个构造部位。进行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精细分区,研究了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含气性的关系,认为构造简单区煤层气含最一般大于3.5m3/t,构造较简单区煤层气含量为2~4m3/t,构造较复杂区煤层气含量为1.5~2.5m3/t,构造复杂区煤层气含量一般小于1.5m3/t。建立了考虑热-流-固耦合效应的地质构造控气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类型构造的煤层气含量、煤储层温度、压力和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褶皱和断层不同部位的煤层气含量变化规律,认为宽缓向斜转折端具有保温保压低渗透的富气特征,背斜转折端和正断层的断层面附近具有低温低压高渗透的贫气特征,进而建立了构造控气模拟方程。通过研究正断层附近煤层气含量和煤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模拟得出煤层内小型正断层控气、控渗范围分别为37m和54m,断层面附近煤层气含量降幅达86%以上而渗透率增幅为2.6%。考虑煤层厚度、上覆地层厚度和围岩岩性等地质因素,选取有钻孔煤层气含量的地质剖面验证了所总结的构造控气特征和控气构造类型。在煤层富气性预测与资源量精细估算方面,基于构造控气模拟方程,提出了考虑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系数,建立了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为煤层富气性预测提供了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估算了 1302工作面煤层气资源量和郭家河井田煤层气资源量。
张苗[10](2020)在《荥巩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荥巩煤田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的西部,主要分布在荥阳、巩义境内,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加强该煤田的煤层气赋存规律和开发研究,将会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后备资源。在充分利用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煤矿生产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煤层气地质理论为指导,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的煤层气地质条件、构造特征与演化、煤层气赋存规律及控制地质因素、煤层气开采可行性及开采方式进行研究,得到了如下的认识。(1)荥巩煤田煤层含气量呈现出西部低、中东部高,南部低、北部高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本区煤层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为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煤厚,埋深及围岩岩性等;(2)荥巩煤田宏观裂隙稀少,显微裂隙在镜煤中较发育、亮煤和暗煤中密度很低;渗透率介于0.007~0.008m 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1煤层吸附能力较强,实测含气量(原煤)介于4.52~43.25m3/t之间,平均为16.15m3/t,兰氏体积约36.0m3/t,实测煤层甲烷饱和度介于24.57~85.5%,平均为55.49%;临界解吸压力分布于0.34~1.84MPa之间,平均为1.15MPa,临/储比介于0.11~0.69之间,平均为0.34。计算得到煤田内煤层气资源量为1731.79×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为1.92×108m3/km2。(3)由于本区储层受构造的影响,煤体破坏严重,建议采用虚拟储层压裂或是间接储层压裂的技术方式。在压裂过程中,建议采用活性水作为压裂液,轻质陶粒作为支撑剂。(4)后期排采过程中,渗透率是影响本区煤层气产量的关键因素,在合理的压裂条件下,如果能大幅提高煤储层渗透率,本区将具备一定的煤层气开采价值。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本区单井的排采表现,结果表明单井产量最高峰能达1700m3/d,10年的累计产量达320万m3。进一步,对井组进行井间距优化,表明本区350×300m的井间距能够产生最好的井间干扰,达到最优的煤层气产能。
二、试论煤层气地质研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煤层气地质研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地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层气地质概况 |
2 煤层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拓展领域 |
3 煤层气地质研究若干进展及热点讨论 |
3.1 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多源成因 |
3.2 叠置煤层气系统与成藏规律 |
3.3 大倾角煤储层地质选择及其开发效应 |
4 结论与展望 |
(2)煤系气聚集系统与开发地质研究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系气地质内涵与基本特点 |
2 煤系气成藏与开发地质条件特殊性 |
2.1 煤系气地质研究进展概述 |
2.2 煤系气六大基本地质特点揭示 |
2.3 煤系气成藏作用“深度效应”发现 |
2.4 初步建立了基于开发原理的煤系气勘查-开发工程一体化地质技术系列 |
2.4.1 煤系气合采甜点区优选方面 |
2.4.2 煤系气合采产层组优选方面 |
2.4.3 煤系气合采产层组改造与排采控制方面 |
2.4.4 煤系气合采工艺优化方面 |
3 实践提出的煤系气地质研究新课题 |
4 待解决的煤系气关键地质科学问题 |
5 结 论 |
(3)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煤层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及现代地热场 |
2.2 含煤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储层及其基本属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低阶煤储层物性及其地质控因 |
3.1 低阶煤样孔隙和裂隙发育特点 |
3.2 低阶煤样吸附性 |
3.3 低阶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地质控制 |
3.4 低阶煤储层流体能量 |
3.5 小结 |
4 低阶煤层气成藏要素与模式 |
4.1 延安组油气显示与分布 |
4.2 延安组油气成因与来源 |
4.3 延安组煤层气控藏地质要素 |
4.4 延安组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式 |
4.5 小结 |
5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及高产模式 |
5.1 煤层气可采性地质控制 |
5.2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工程控因 |
5.3 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 |
5.4 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开发对策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在多煤层储层监测和排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煤层合层开采煤层气现状 |
1.2.2 参数监测仪器在煤层气井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难点及路线图 |
第二章 煤层气产出及井筒流动规律研究 |
2.1 煤储层孔隙中赋存及生产特征 |
2.1.1 煤储层孔隙特征 |
2.1.2 煤层气藏赋存特征 |
2.1.3 煤层气井生产特征 |
2.2 煤层气井筒中两相流流型 |
2.2.1 泡状流 |
2.2.2 其他流型 |
2.3 煤层气气泡在井筒中流动影响因素 |
2.3.1 气泡在井筒中的运动特性参数 |
2.3.2 气泡上升过程受力分析 |
2.3.3 气泡在井筒上升的形貌 |
2.3.4 影响气泡上升运动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组成情况 |
3.1 排采监测系统构架组成 |
3.1.1 井下主体短节 |
3.1.2 扶正接箍 |
3.2 井下气泡监测装置组成 |
3.2.1 气泡传感器结构介绍 |
3.2.2 气泡传感器检测电路及原理 |
3.2.3 制作气泡探针材料的选定和探针材料抗氧化实验 |
3.2.4 气泡传感器电极输出实验 |
3.3 压力记录装置 |
3.3.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3.3.2 压力传感器特殊密封处理 |
3.3.3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
3.4 温度记录装置 |
3.4.1 温度传感器选型 |
3.4.2 温度传感器标定 |
3.5 数据采集和上传装置 |
3.5.1 RS-485 总线上传技术 |
3.5.2 数据的采集 |
3.5.3 井下数据远距离传输 |
3.6 井下仪器部件的灌胶密封实验 |
3.6.1 密封胶和实验材料选择 |
3.6.2 密封胶基本性能测试 |
3.6.3 密封胶的确定 |
3.6.4 传输线缆的筛选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层气井筒中可压缩流体检测的数理分析 |
4.1 模拟井筒气液两相流流型判别试验 |
4.1.1 泡状流流型图谱 |
4.1.2 其他流型图谱 |
4.2 井筒中气泡速度和体积大小的分析 |
4.2.1 井筒中气泡上升速度分析 |
4.2.2 井筒中气泡体积大小分析 |
4.3 多煤层开采中每层产气量计算分析 |
4.3.1 产气量计算分析 |
4.3.2 多煤层的总产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采监测系统现场试验及数据产能分析 |
5.1 新疆阜康矿区试验井FS-4 井情况 |
5.1.1 阜康矿区地质概况 |
5.1.2 施工井井口资料 |
5.2 新疆阜康实验井FS-4 井数据分析 |
5.3 山西晋城矿区试验井下井情况 |
5.3.1 山西晋城矿区地质概况 |
5.3.2 施工井JS-064 井资料 |
5.4 山西晋城JS-064 井试验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排采监测系统潜在应用研究 |
6.1 潜在压裂层位确定 |
6.2 潜在机抽异常识别 |
6.3 潜在煤粉堵塞层识别 |
6.4 潜在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 |
6.5 潜在注气增产层位识别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储层保护双能协同钻井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储层损害机理 |
1.2.2 煤层气井钻井液 |
1.2.3 煤层气井钻井液用表面活性剂技术 |
1.2.4 煤层气井钻井液用生物酶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沁水盆地煤层气储层特性 |
2.1 煤储层地质概况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1.3 水文地质特征 |
2.2 煤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
2.2.1 煤岩成分分析 |
2.2.2 煤岩力学性质 |
2.2.3 煤岩孔渗特征 |
2.3 煤储层导流裂隙通道 |
2.3.1 天然裂隙研究对钻井工程的意义 |
2.3.2 天然导流裂隙系统特征 |
2.3.3 微裂隙毛细通道 |
2.4 煤层气井储层伤害及井壁失稳机理分析 |
2.4.1 煤储层伤害机理 |
2.4.2 煤层气井井壁失稳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酶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机理 |
3.1 生物酶的作用机理及单剂优选 |
3.1.1 生物酶简介及分类 |
3.1.2 生物酶钻井液的降解机理 |
3.1.3 生物酶单剂的优选 |
3.1.4 生物酶降解作用的影响因素 |
3.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及单剂优选 |
3.2.1 表面活性剂简介及分类 |
3.2.2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机理 |
3.2.3 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实验 |
3.3 生物酶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 |
3.3.1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酶降解作用的调控机制 |
3.3.2 协同作用的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层气井双能钻井液体系设计及评价 |
4.1 双能钻井液设计要求—井壁稳定及储层保护 |
4.2 基础配方优选 |
4.2.1 提粘剂优选 |
4.2.2 降失水剂优选 |
4.2.3 抑制剂优选 |
4.2.4 基础配方优化及评价 |
4.3 复合生物酶优化及评价 |
4.3.1 复合生物酶的优化 |
4.3.2 复合生物酶的评价 |
4.4 复配表面活性剂优化及评价 |
4.4.1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4.4.2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评价 |
4.5 双能钻井液配方评价 |
4.5.1 降解性能评价 |
4.5.2 储层防伤害性能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层气井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 |
5.1 试验井煤层概况 |
5.2 双能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 |
5.2.1 应用概况 |
5.2.2 应用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煤系气勘探开发现状 |
3 国内外煤系气研究进展 |
3.1 煤系气基本地质特征 |
3.1.1 生烃量大,持续充注能力强 |
3.1.2 多相态气体共存,气藏类型多样 |
3.1.3 源储相依、储盖交互、多重封闭 |
3.1.4 气水分布关系复杂 |
3.1.5 系统间动态平衡关系脆弱 |
3.1.6 储层改造难度大 |
3.2 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及成藏要素 |
3.2.1 煤系气共生组合方式 |
3.2.2 煤系气成藏要素 |
3.3 叠置煤系气系统 |
3.3.1 叠置煤系气系统地质成因 |
3.3.2 叠置煤系气系统识别与评价 |
3.4 煤系气共探合采 |
3.4.1 煤系气共探合采理论研究 |
3.4.2 煤系气合采产层组合优化 |
3.4.3 煤系气共探合采技术方法 |
3.4.4 煤系气合采贡献识别技术 |
3.5 煤系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方法 |
3.5.1 煤系气资源评价 |
3.5.2 煤系气有利区预测 |
4 煤系气地质研究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 |
4.1 煤系气储层精细描述及可改造性评价 |
4.2 煤系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有利区优选 |
4.3 煤系气开发甜点区(段)评价技术 |
4.4 叠置煤系气系统合采兼容性评价 |
5 结论 |
(7)鸡西盆地穆棱拗陷煤层气储层特征及资源可采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理与交通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含煤地层 |
2.3.1 城子河组含煤地层 |
2.3.2 穆棱组含煤地层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含水层分布特征 |
2.4.2 隔水层分布特征 |
2.4.3 区域水力作用影响 |
2.5 岩浆岩活动史 |
第3章 煤储层特征 |
3.1 煤层发育特征 |
3.1.1 煤层厚度及埋深 |
3.1.2 煤层结构与围岩 |
3.2 煤层含气性特征 |
3.2.1 气测显示 |
3.2.2 含气量 |
3.2.3 气体组分 |
3.2.4 吸附特征 |
3.2.5 临界解吸压力 |
3.2.6 煤层气饱和度 |
3.3 煤质及煤变质程度 |
3.3.1 煤质 |
3.3.2 变质程度 |
3.4 储层物性特征 |
3.4.1 煤体结构 |
3.4.2 孔隙特征 |
3.4.3 渗透率 |
3.5 储层压力特征 |
3.6 水文地质特征 |
3.6.1 隔水层 |
3.6.2 含水层、断层情况 |
第4章 地层含气性测试特征 |
4.1 水力压裂概况 |
4.1.1 改造层段优选 |
4.1.2 压裂工艺体系 |
4.1.3 压裂施工概况 |
4.2 储层改造应力响应 |
4.2.1 压裂压力分析 |
4.2.2 储层应力特征 |
4.2.3 压降曲线分析 |
4.3 压裂裂缝展布特征 |
4.4 排采气水产出规律 |
4.4.1 排采试验概况 |
4.4.2 气液产出特征 |
4.5 排采储层流压特征 |
4.5.1 排采初期地层应力变化 |
4.5.2 排采中断储层流压变化 |
4.6 排采气液特征 |
4.6.1 排采气体组分 |
4.6.2 储层水离子含量 |
第5章 资源可采潜力分析 |
5.1 煤层气资源采收率 |
5.1.1 类比法 |
5.1.2 等温吸附法 |
5.2 煤层气资源量 |
5.2.1 资源量计算方法 |
5.2.2 体积法所算资源量 |
5.2.3 单井控制资源量 |
5.3 煤层气开发工程工艺评价 |
5.3.1 压裂工艺评价 |
5.3.2 排采技术评价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8)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及交通位置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3 含煤地层和煤层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煤层气井开发状况 |
2.6 小结 |
3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地球化学特征 |
3.1 煤层气化学组成及变化特征 |
3.2 稳定碳氢同位素及变化特征 |
3.3 稀有气体同位素及变化特征 |
3.4 小结 |
4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 |
4.1 产出水中常规离子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2 产出水中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3 产出水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4 产出水中溶解无机碳变化特征及产能响应 |
4.5 小结 |
5 煤层气合采井产出气体层源综合定量判识 |
5.1 混源气存在的普遍性 |
5.2 混源气体综合定量判识思路及流程 |
5.3 混源气定量判识实例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及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储层孔隙结构特性研究 |
1.2.2 煤储层裂隙结构特性研究 |
1.2.3 地质构造对煤层气控制作用研究 |
1.2.4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与矿井概况 |
2.1 地层 |
2.2 含煤地层 |
2.3 构造 |
2.4 水文地质 |
2.5 矿井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 煤储层特征研究 |
3.1 煤储层含气性及其影响因素 |
3.2 煤储层吸附性和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
3.2.1 煤样采集 |
3.2.2 煤储层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 |
3.2.3 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
3.3 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 |
3.3.1 煤储层孔隙结构测定 |
3.3.2 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 |
3.3.3 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 |
3.3.4 煤体结构对煤储层孔隙特征的影响 |
3.4 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 |
3.4.1 煤储层裂隙识别 |
3.4.2 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 |
3.4.3 煤储层微观裂隙分形特征 |
3.4.4 煤体结构对煤储层裂隙特征的影响 |
3.5 煤储层孔隙裂隙分形特征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构造控气研究 |
4.1 地质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与复杂程度评价 |
4.1.1 地质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解释 |
4.1.2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方法 |
4.1.3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 |
4.2 构造演化 |
4.2.1 构造层划分 |
4.2.2 地质构造演化 |
4.2.3 沉降史恢复与生烃史分析 |
4.3 构造控气特征 |
4.3.1 3号煤层含气量特征 |
4.3.2 构造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 |
4.3.3 构造演化控气特征 |
4.4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含气性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热-流-固耦合效应的构造控气数值模拟 |
5.1 热-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构建 |
5.1.1 热-流-固耦合机理 |
5.1.2 原始构造模型和数值模型 |
5.1.3 模型基本参数 |
5.2 基于热-流-固耦合效应的构造控气模拟分析 |
5.2.1 构造控气模拟分析 |
5.2.2 构造控气控渗范围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与资源量估算方法 |
6.1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方法 |
6.1.1 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构建 |
6.1.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系数 |
6.1.3 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精度评价 |
6.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 |
6.2.1 基于体积法的煤层气资源量估算 |
6.2.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 |
6.2.3 研究区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主要工作量 |
附录2 地质构造等级分区评价统计表 |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的获奖 |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10)荥巩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任务 |
2 基础地质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煤田含煤地层与煤层 |
2.4 煤田构造演化和煤田构造 |
2.5 煤岩及煤质 |
2.6 水文地质 |
2.7 小结 |
3 储层可采性及其影响因素 |
3.1 煤层含气量资料评价 |
3.2 煤层含气量分布 |
3.3 影响煤层气分布地质因素分析 |
3.4 小结 |
4 煤层气可采性分析 |
4.1 煤储层特征 |
4.2 含气性 |
4.3 小结 |
5 煤层气开发技术及产能模拟 |
5.1 煤层气开采背景 |
5.2 煤层气增产方式研究 |
5.3 煤层气井排采模拟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试论煤层气地质研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地质研究进展[J]. 汤达祯,杨曙光,唐淑玲,陶树,陈世达,张奥博,蒲一帆,张泰源. 煤炭学报, 2021(08)
- [2]煤系气聚集系统与开发地质研究战略思考[J]. 秦勇. 煤炭学报, 2021(08)
- [3]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D]. 蔺亚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煤层气井下排采监测系统在多煤层储层监测和排采中的应用研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储层保护双能协同钻井液技术研究[D]. 徐蓝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6]煤系气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J]. 毕彩芹,胡志方,汤达祯,陶树,张家强,唐淑玲,黄华州,唐跃,袁远,徐银波,单衍胜,迟焕鹏,刘伟,朱韩友,王福国,周阳. 中国地质, 2021(02)
- [7]鸡西盆地穆棱拗陷煤层气储层特征及资源可采潜力分析[D]. 周阳. 吉林大学, 2020
- [8]滇东煤层气合采井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层层源判识[D]. 杜明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9]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D]. 叶桢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10]荥巩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研究[D]. 张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