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朱可人[2](2021)在《公共教室平面的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要有显着提高。建筑设计也应与国家发展目标相适应,将数字技术融入建筑设计中,提高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快速发展,将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通过程序设置目标与规则、定义函数、运行计算机实现自动甚至自主创作设计。该方法近年来已成为建筑设计领域重要的探索方向。本论文聚焦于高校公共教室平面设计,尝试找到一种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应用策略,公共教室平面设计当中有较多重复性元素,可用可视化编程的方式提高设计效率,减少人为误差。但是,当前在这方面还缺少较为理想研究成果。本文对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方法进行了梳理,对高校公共教室空间进行了归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用可视化编程途径实现高校公共教室平面布局生成方法,并形成公共教室平面自动生成设计模块。为建筑数字化、智慧化领域发展提供借鉴。第一章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进行阐释,对论文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论文框架进行梳理。第二章对参数化设计、可视化编程、代码编程和复杂算法进行分析和梳理,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对基于可视化编程与代码编程的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方法进行比较,确定运用可视化编程软件、参数化技术的方法进行计算机自动生成研究。第三章对高校公共教室进行实地调研,对不同类型公共教室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相关设计规范、人因工程学尺寸,得出适合于高校公共教室的模数尺寸,为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第四章到第六章是用可视化编程软件、参数化技术对公共教室平面布局自动生成进行了重点探讨,通过可视化编程软件Grasshopper对三种平面布局设计逻辑、设计规则进行转译,搭建参数化模型,分别开发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及公共教室组合平面自动生成的三个模块。其中第四章以标准化公共教室平面为研究对象,即教室平面形状、尺寸不受约束,根据其生成逻辑建立参数化模型,开发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自动生成模块,实现通过调动参数自动生成相应平面布局。第五章在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自动生成模块的基础上,加入教室平面形状、尺寸的约束,对矩形与非矩形教室平面布局方式进行了研究,建立参数化模型,开发具有约束边界的公共教室平面自动生成模块。第六章以公共教室组合平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规模教室的组合方式,加入教辅空间生成平面,建立参数化模型,开发公共教室组合平面自动生成模块。本文的结论是通过开发公共教室平面自动生成模块,减少设计人员的重复性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对于公共教室平面自动设计起到引领性作用,是数字化、智慧化建筑设计方面的有益补充,按照该思路可沿用至其他领域平面布局设计中。
吴黎明[3](2021)在《建成环境特性对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影响机制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地铁站内建成环境的设计与建造具有不可逆的属性。地铁站中的地下换乘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一种功能类型,能否更好地服务和满足乘客的换乘使用需求,无论在地铁建设生命周期的设计阶段、还是车站运营的管理阶段,都一直是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地铁线网里程和地铁车站数量的剧增,城市中爆发出了高密度的地铁通勤量,这对地铁换乘车站的空间设计和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由于地铁站地下换乘空间设计形式的合理性及其对换乘的影响多为定性评价,且地下换乘空间的物理环境对乘客的换乘感受及影响亦常常被忽视,而在地铁站内建成环境对地下换乘空间设计的影响机制和综合作用层面,更是缺少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标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地下换乘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地铁站内建成环境的形态特性和物理特性两类评价指标,分别从空间使用效率、空间特征识别、空间物理环境三个方面对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合理性展开量化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从换乘设施、环境质量和设计特征三个方面对地铁站乘客的换乘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类。使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地铁站换乘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乘客在换乘过程中对影响因素的感受关注度进行了深度剖析。调查结果显示,与专家和设计师不同,多数乘客对换乘空间设计和环境舒适性有着持续的关注度。(2)使用空间句法计算变量(空间认知程度相关系数P、视觉聚集系数VCC)对站台进行凸空间可理解度和视域遮挡度的深层分析;通过所建立的换乘空间方向选择自由度(Tdof)计算方法对换乘厅内的换乘流线进行空间使用效率分析和评估。研究发现,当地铁站采用分离式换乘厅空间设计形式、侧式站台与换乘厅埋深相同且水平无缝连接时,地下换乘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3)应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分别对北京地铁年日均换乘量Top7的车站进行了换乘空间分类识别研究。通过换乘空间分类识别实验的准确率(Acc)和损失值(Loss)对不同设计类型站台进行识别预测验证,并对不同换乘空间组合形式进行特征识别差异性的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残差网络(Res Net)模型对地铁换乘站的站台形式进行批量预测的结果与真实图像的场景信息标签一致,充分证明了所选取的CNN模型对地铁换乘车站的站台空间特征提取较为成功,同时也反映出北京地铁换乘车站的站台空间设计风格总体上简洁、明快,形式特征较统一、易于识别。(4)使用相对热指标(RWI)计算模型来描述乘客在地铁站内换乘过程中的人体热舒适程度。在受不同季节和不同换乘空间设计(车站埋深、站台类型等)影响下的乘客热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换乘状态下受试者的新陈代谢率现场监测实验,测度了受试者因受不同地铁站换乘空间物理环境特性影响的身体感知差异,并验证了人体对换乘空间环境特性变化的感知客观存在。(5)为探究地铁站地下换乘空间构成的容错度,以换乘空间构成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测性为评价准则,分别从空间遮挡度、空间理解度、空间方向选择自由度、空间可感知度、以及空间可识别度五个方面构建基于地下建成环境特性的换乘空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可拓评价模型对建成环境特性影响下的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优劣等级进行综合量化评估,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符。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科学地对地铁站地下换乘空间设计质量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并可为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优化和车站换乘效率管理提供基础性的参考依据。图93幅,表33个,参考文献163篇。
吕非[4](2021)在《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对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阻力。但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倾斜、新兴的教育理念及各项教育改革普及,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开始得到补充,发生更新和流动,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是教育行为的载体,我国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虽然比较充分,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这一分支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研究从教育资源的视角出发,以西北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为例,对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展开探讨。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背景、改革措施,归纳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职能定位变化和长期发展趋势;继而利用调研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研、教育改革分析、案例对比等方式对教育资源视角下各类别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总体布局、空间模式进行分析与梳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宜规模为50-150人,班额宜为18-24人;从教育资源的视角进行分类,可分为社区共建型、城乡共建型、远程共享型、弹性办学型四种类型。研究同时对不同类型学校的特征和判别方法进行了阐释和整理;2.通过教育理念梳理和调研分析,认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职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学校社会文化职能的考虑。表现在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中,主要包括对原有功能区的补充,和对新功能区的增加:如社区共建型学校需要在综合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区的设计。研究对各类型学校功能构成进行了细致梳理。3.通过对布局现状分析,和影响布局的学生规模、教育理念等要素的梳理,提出适宜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总体布局形式:分散式布局、延伸式布局、集约式布局、混合式布局。研究对各类学校适宜的布局形式进行了解释。4.对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学形式差异进行梳理,得出其代表性的空间,通过规范标准、对教学行为的梳理,得出项目式学习、双师教育、复试教学等教学行为下的空间模式;同时提出宿办一体和集体办公两种办公空间模式;最后对各类型学校选配功能空间进行了补充和整理。
武智灵[5](2020)在《基于专注力与坐姿分析的共享汽车驾驶室设计》文中提出共享汽车的使用能有效减轻城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的压力,同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泊车困难,用车成本高等诸多社会问题。论文通过共享汽车驾驶室的设计研究,旨在更好的提高用户驾驶安全性,提升初级用户的驾驶体验,降低人为因素引发的交通事故。通过对过往人体静态尺寸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探究用户坐姿与专注力之间的联系,优化共享汽车驾驶室的空间布局。首先分析用户驾驶坐姿与驾驶专注力之间的联系,基于Eyeso眼动仪搭建模拟驾驶平台研究影响驾驶专注力的坐姿因素,获取提高用户驾驶专注力的人体坐姿参数。其次,通过坐姿实验确定驾驶员在最佳专注力情况下的舒适驾驶坐姿,应用主观评分表得出各关节舒适角度。再者,结合上述实验数据以计算机辅助建立二维平面人体模型。分别对第10百分位女性、第50百分位男性、第99百分位男性的二维平面人体模型进行人体坐姿静态尺寸和坐姿动态尺寸分析,在确保用户舒适的基础上,获得城市共享汽车驾驶室参数并建立驾驶室模型。最后,应用CATIA建立人—机—环境系统,对第10百分位女性、第50百分位男性和第99百分位男性的视觉可视域、视觉舒适性以及操纵可达域、操纵舒适性进行评估,从而验证共享汽车驾驶室布置的合理性。论文完整的建立坐姿影响用户专注力的实验,获得有效参数,提高驾驶安全性。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研究,调整用户驾驶坐姿提高驾驶舒适度,解决了过往研究中驾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的矛盾。应用计算机建立二维平面人体模型实现人机动态数据的仿真,为驾驶室的动态空间设计构建出一种简单直观、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后续研究共享汽车的产品外观设计提出一种新思路。论文研究对共享汽车推广有积极的意义,使共享汽车更好的服务大众,为城市绿色、安全出行提供一种新方式。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志明[7](2020)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迅速发展,发展重心已经由规模的扩张转向教育内涵的发展。新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由于其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壁垒,为越来越多的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接受。实训楼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实训教学场所,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会对实训楼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功能组织产生相应的影响,相较于丰富的针对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针对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不足。鉴于此背景下,本文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切入点,以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为研究对象,从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和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两个方面来研究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功能布局方式。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分析实训建筑的类型、工科类涉及的专业以及在应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实训楼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特性以及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功能组成要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归纳分析方法,根据所涉及实训门类的不同,将实训空间分为大中小三类,以每一类实训空间涉及到的设备尺寸为依据,来分析实训空间的空间尺度以及实训空间中组成单元要素的布局方式,并根据不同的单元布局形式将实训空间内部功能要素进行重组,得出每一类实训空间的一体化平面布局方式。同时,通过前文对一体化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特性的分析,得出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存在空间尺寸多样化和功能空间环境要求多样化这两个问题,并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功能空间组合策略。基于以上的研究,将工科类实训楼一体化设计策略应用到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中,并加以说明。全文约8.4万字,图114幅,表43个
张乐宇[8](2020)在《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的电视转播车产品设计研究 ——以4K高清技术电视转播车设备载具为例》文中提出近年随着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高清(4K)电视转播车的更新迭代,操控设备,交互装置的人机工程学设计越来越受国家以及广大消费市场的重视。如何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进行高清电视转播车产品设计研究与设计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从已有比较成熟的人机工程学理论研究思路出发,探究全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以及设计应用方式,充分发现现有人机工程学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而有效的解决方式,使人机工程学理论能够因地制宜,总结现有人机工程学理论的普遍性,研究人机工程学的特殊性。研究国内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基础,将中国的人机工程学人机尺寸进行区块上的划分,提出创新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基于这一理论逐渐深入细化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与设计方法。研究现有控制空间,控制装置,控制台的设计理念,反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问题以及各种情况下的设计思路,充分考虑设计的局限性问题,将研究整理对比现有主流国内外电视转播车导控台的设计,总结符合国内使用习惯电视转播车设计的特点及思路,归纳主流电视转播车设计的优点及方法。最后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理论以及对现有主流产品的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并独立运用所得结论设计一套完整的高清电视转播车的导控台系统.
徐阳[9](2020)在《开放式教学理念下小学建筑空间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开展,国家对小学教育的资源投入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遭受着开放式教育的质疑。开放的教育思想日趋本土化,开放式教学理念被广泛认同,促使小学教育开始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主张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作为承载教学活动的小学建筑空间在社会发展、理念革新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相应的机遇和挑战。打破传统僵化的设计模式,满足新的教学需求,适应新的小学教学理念成为小学建筑空间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对小学开放式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特征的研究,分析开放式教学理念和教学主体对小学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态、功能组织和空间体验等方面的相应要求,提炼一定的设计导则。结合国内新建优秀小学案例的调研分析和重点案例的实地观察记录,补充理论研究,总结适应小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经验。最后提出开放式教学理念下,小学建筑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策略,为今后小学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建筑空间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适配性,为小学生创造健康成长的培育场所和精神场所。文章主要分为七章:第1章:阐述研究的背景和现状,解析基本的概念,明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总结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述主要的研究内容,提出研究的方法和框架,为论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2章:建构适应性核心内容,提出适应性需求的三个层次;对小学开放式教学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立足环境与行为学视角,分析教学主体、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的相互关系。总结小学开放式教学的特征,分析教学的主要方式、小学生的行为活动特征和发展特征,从教学模式、学习行为、社交活动等方面提出空间开放、多样、多义的需求,由生理成长、心理感知特征提出基本性和发展性要求。第3章:选取近年来国内新建或重建的优秀小学案例进行调研案例分析,对重点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和行为观察记录,把握当今小学建筑设计趋势和特点,分析主要的行为活动特征。总结分析行为与空间的关系,提炼适应小学开放式教学理念的经验和不足。第4章:基于理论研究和调研案例的分析借鉴,总结设计要点和原则,提出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设计策略,包括:校园选址兼顾区域资源环境共享;适应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多元化总体布局;丰富活动空间、增强空间有机过渡、协调环境结构以打造开放的校园空间环境;以及采用教学空间层级组织模式和教学单元设计等。第5章:提出微观层面的空间设计策略,从适应开放式教学理念和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出发,针对主要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室、公共教学空间、教学拓展空间以及辅助服务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第6章:将主要的设计理念及策略应用于实践案例项目中,对案例进行优化,分析验证前文提出的设计策略,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第7章:总结文章主要的研究成果,对可继续完善的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吴文明[10](2020)在《室内空间布局的自动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现代工程和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布局问题,室内空间布局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室内空间布局专注于人们赖以生产生活的室内场景。同时,室内场景的模型也逐渐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如CG动画电影、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技术等。对室内场景建模的迫切需求也催生出了关于室内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由于室内空间布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其已经成为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广泛应用于智能设计领域,室内空间布局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室内空间布局的问题中,通常要求在给定的区域或空间中创建布局或者优化布局。本文围绕室内空间布局的自动设计与优化,基于给定的布局边界或布局空间,提出了三种有效的自动设计与优化方法。我们首先提出了一种用于布局平面图自动生成的基于设计约束的优化方法。给定建筑物的边界以及用户的要求作为设计约束,我们的方法可以自动生成室内空间布局。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用多个矩形组合的多边形表示室内空间布局中的房间单元,并将布局设计中的约束和规则转化针为对相关矩形的约束。我们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设计约束,如房间的大小、房间的位置、房间的邻接关系等,并且将这些约束表示为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题的约束形式以符合我们的模型。为了提高方法的适用范围,我们又基于上述方法提出了一个层次结构的算法流程。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可用于住宅建筑的室内空间布局设计,并且可以拓展应用到大规模场景的空间布局,如写字楼、购物中心、超市等。通过比较发现,我们的方法在效率方面远远高于现有方法。上述优化方法对设计约束的要求比较严格,一种直接的想法是从现有的设计方案中学习设计准则并将其用于室内空间布局的自动设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快速高效地进行布局平面图设计的深度学习方法。我们的算法仅以布局的边界作为约束进行布局平面图的自动生成。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模仿设计师的设计流程,提出一种两阶段的算法,即先定位房间然后定位墙体,从而生成能够适应给定边界的布局平面图。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用于室内空间布局设计的两阶段深度学习网络。为了有效地训练该网络,我们还构建了一个含有丰富数据标注的室内布局数据集RPLAN,其包含来自真实住宅建筑的8万多个室内布局平面图。大量的生成结果表明了我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比较采用不同算法生成的室内布局平面图的合理性,可以证明我们的方法不仅远远优于其他方法,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利用我们的方法生成的平面图可以和专业设计师设计的平面图相媲美。上述方法都是针对室内空间布局的自动设计问题而提出来的,而在室内空间布局的优化问题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单样本驱动的室内空间布局优化技术。给定室内场景以及规模较小的室内空间,我们提出了一种场景重定向方法,可以将室内场景的规模减小到室内空间能够容纳的规模。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重新布局室内场景中的对象以获得新的室内场景,通过相关度量的保持使得新场景和原始场景在空间感知上具有一致性。我们的场景重定向方法通过保持室内场景的布局和结构,在缩小场景规模的同时,又能够保持场景中的空间感知。在优化过程中,我们除了要保持室内场景的布局和结构,还需要尽可能减小场景中对象的扭曲和失真。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场景重定向方法是有效的,通过与均匀缩放的结果比较,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重定向算法的有效性。
二、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公共教室平面的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概述 |
2.1 参数化设计 |
2.1.1 参数化设计 |
2.1.2 基于参数化设计逻辑 |
2.1.3 参数化设计研究现状 |
2.1.4 参数化设计应用案例 |
2.2 可视化编程 |
2.2.1 可视化编程软件 |
2.2.2 可视化编程软件在设计中的应用 |
2.3 代码编程和复杂算法 |
2.3.1 代码编程 |
2.3.2 生成设计算法 |
2.4 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应用实例 |
2.4.1 基于Python的适老化卫生间平面计算机自动生成研究 |
2.4.2 基于Grasshopper的自动排砖方法研究 |
2.5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公共教室平面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
3.1 公共教室平面设计 |
3.1.1 公共教室分类 |
3.1.2 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基本内容 |
3.1.3 公共教室相关规范 |
3.2 普通教室设计原则 |
3.2.1 普通教室设计要求 |
3.2.2 普通教室平面形状 |
3.3 阶梯教室设计原则 |
3.3.1 阶梯教室设计要求 |
3.3.2 阶梯教室室内设计 |
3.4 公共教室案例调研及基本尺度推导 |
3.4.1 教室调研案例 |
3.4.2 公共教室基本尺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 |
4.1 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生成逻辑及规则 |
4.1.1 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生成逻辑 |
4.1.2 确定公共教室功能区域尺寸 |
4.1.3 确定公共教室平面尺寸 |
4.2 构建基于Grasshopper的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参数化模型 |
4.2.1 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参数设置 |
4.2.2 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参数化模型构建过程 |
4.2.3 构建理想尺寸公共教室平面布局自动生成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 |
5.1 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生成逻辑及规则 |
5.1.1 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生成逻辑 |
5.1.2 确定公共教室平面功能分区 |
5.1.3 确定座位区排布方式 |
5.1.4 确定家具位置 |
5.2 构建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参数化模型 |
5.2.1 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参数设置 |
5.2.2 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参数化模型程序编写 |
5.2.3 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布局参数化构建过程 |
5.2.4 具有边界约束的公共教室平面布局自动布局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室组合平面的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 |
6.1 教学楼标准化平面设计原则及其布局 |
6.1.1 教学楼标准化平面设计原则 |
6.1.2 教学楼标准化平面柱网形式 |
6.1.3 教学楼辅助空间布局 |
6.2 教室组合平面生成模型预定义 |
6.2.1 平面模数推导 |
6.2.2 基于模数尺寸的公共教室规模 |
6.2.3 基于模数尺寸的教室平面组合 |
6.3 教室组合平面布局自动生成设计流程及规则 |
6.3.1 确定教室组合平面基础尺寸规则 |
6.3.2 教室组合平面功能分区规则 |
6.3.3 教室组合平面教室排布规则 |
6.4 基于Grasshopper的教室组合平面布局参数化模型 |
6.4.1 教室组合平面布局参数化模型程序编写 |
6.4.2 教室组合平面布局参数化模型构建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学期间完成工程项目实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建成环境特性对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影响机制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站内建成环境的空间效率机制 |
1.2.2 地铁站内建成环境的空间特征识别 |
1.2.3 地铁站内建成环境的空间物理特性 |
1.2.4 地铁站内建成环境的空间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1.5 创新点 |
2 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
2.1 建成环境对乘客换乘效率的影响因素分类 |
2.2 地铁站建成环境内部的换乘空间设计调研 |
2.2.1 实地调查 |
2.2.2 专家访谈 |
2.2.3 问卷调查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效率机制研究 |
3.1 空间句法理论与空间可达性 |
3.1.1 空间句法基本计算变量 |
3.1.2 空间句法的凸空间分析 |
3.2 地铁站换乘空间的可理解性研究 |
3.2.1 站台空间可理解性算法理论 |
3.2.2 站台空间局部整合度分析 |
3.2.3 换乘厅空间局部自由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特征识别研究 |
4.1 计算机视觉简述 |
4.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卷积神经网络 |
4.3 基于CNN的地铁站换乘空间分类识别实验 |
4.3.1 图像数据采集准备 |
4.3.2 分类识别实验方案 |
4.3.3 分类识别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物理特性研究 |
5.1 换乘空间物理感知性研究实验方法 |
5.1.1 基本信息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量设备 |
5.1.4 相对热指标 |
5.1.5 探索新陈代谢率 |
5.2 空间物理感知性研究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地铁换乘车站的地下PM特征 |
5.2.2 北京地铁换乘车站的乘客热舒适性 |
5.2.3 乘客新陈代谢率测度探索实验 |
5.2.4 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和前景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6 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可拓综合评价 |
6.1 建成环境特性对换乘空间设计的影响分析 |
6.2 基于可拓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
6.2.1 可拓学基本原理 |
6.2.2 物元分析理论 |
6.3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地下换乘空间设计综合评价 |
6.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6.3.2 计算评价指标权系数 |
6.3.3 确定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矩阵 |
6.3.4 待评车站换乘空间设计评价等级的关联度计算 |
6.3.5 待评车站换乘空间设计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对象选择及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乡村小规模学校 |
1.4.2 研究范围:西北地区 |
1.4.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乡村小校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趋势 |
2.1 我国乡村学校职能定位 |
2.1.1 乡村学校教育职能研究 |
2.1.2 乡村小校社会文化职能研究 |
2.1.3 乡村小校职能要求 |
2.2 我国乡村小校的发展困境 |
2.2.1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困境 |
2.2.2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差异 |
2.3 我国乡村小校的分类研究 |
2.3.1 乡村小校分类指标 |
2.3.2 乡村小校分类研究过程 |
2.3.3 乡村小校分类结果 |
2.4 我国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研究 |
2.4.1 不同类别的教育改革措施 |
2.4.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教学形式 |
2.4.3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乡村小校功能构成模式研究 |
3.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2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问题 |
3.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1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2 乡村小校新兴实践活动 |
3.3 我国乡村小校的功能构成模式 |
3.3.1 社区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2 城乡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3 远程共享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4 弹性办学型学校功能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乡村小校总体布局模式研究 |
4.1 乡村小校布局发展历程 |
4.2 乡村小校布局现状与问题 |
4.2.1 调研学校现状分析 |
4.2.2 乡村小校布局问题 |
4.3 布局调整需求与案例分析 |
4.3.1 学生规模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2 教育改革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3 不同布局模式的梳理 |
4.4 各类学校的总体布局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乡村小校空间模式研究 |
5.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与趋势 |
5.1.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 |
5.1.2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趋势 |
5.2 乡村小校教学空间的模式研究 |
5.2.1 教学及教辅空间现状与需求 |
5.2.2 代表性教学空间模式 |
5.2.3 教学空间组织形式 |
5.3 乡村小校办公空间模式研究 |
5.3.1 办公空间现状及需求 |
5.3.2 两种办公空间模式 |
5.4 乡村小校其他空间研究 |
5.4.1 学社共享空间 |
5.4.2 研学基地空间 |
5.4.3 弹性空间 |
5.5 空间模式的应用 |
5.5.1 空间改造示例 |
5.5.2 空间新建示例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我国乡村学校生源回流情况 |
附录2:乡村小校分类过程 |
附录2.1 赋值过程的解释 |
附录2.2 各类别学校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2.3 乡村小校分类的判别分析 |
附录3:访谈 |
附录4:村野梦想家临洮县项目申请书统计 |
(5)基于专注力与坐姿分析的共享汽车驾驶室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论文研究背景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驾驶专注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驾驶坐姿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汽车驾驶室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1.6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1 论文研究方法 |
1.6.2 论文创新点 |
2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
2.1 人机工程学概述 |
2.1.1 人机工程学定义 |
2.1.2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 |
2.1.3 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 |
2.2 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3 驾驶坐姿与驾驶专注力的关系 |
3.1 驾驶视觉专注力相关知识 |
3.2 驾驶坐姿与驾驶专注力的关系 |
3.2.1 问卷调查 |
3.2.2 情景观察 |
3.2.3 眼动仪实验 |
3.2.4 坐姿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4 计算机辅助的共享汽车驾驶室人机工程参数化 |
4.1 驾驶坐姿静态尺寸分析 |
4.1.1 建立二维平面人体模型 |
4.1.2 坐姿静态尺寸分析 |
4.2 驾驶坐姿动态尺寸分析 |
4.2.1 驾驶座椅设计 |
4.2.2 操控装置设计 |
4.2.3 坐姿动态尺寸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共享汽车驾驶室人机工效分析 |
5.1 人机系统的建立 |
5.1.1 建立人体模型 |
5.1.2 建立人机系统 |
5.2 视觉工效分析 |
5.2.1 视觉可视域分析 |
5.2.2 视觉舒适性分析 |
5.3 操纵工效分析 |
5.3.1 操纵可达域分析 |
5.3.2 操纵舒适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深度用户访谈记录 |
(7)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实训建筑 |
1.2.2 工科类实训楼 |
1.2.3 一体化设计 |
1.2.4 平面布局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3 相关研究总结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相关概况 |
2.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其发展历程 |
2.1.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2.1.2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2.1.3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 |
2.2 工科类实训建筑概况 |
2.2.1 实训建筑的分类 |
2.2.2 工科类实训楼涉及的专业 |
2.3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2.3.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
2.3.2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流程 |
2.3.3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
2.4 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工科类实训楼功能配置 |
2.4.1 一体化实训室 |
2.4.2 普通教室空间 |
2.4.3 阅览空间 |
2.4.4 交流讨论空间 |
2.4.5 教学辅助空间 |
2.4.6 交通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体化实训空间设计研究 |
3.1 小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1.1 空间尺度分析 |
3.1.2 一体化组织形式 |
3.2 中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2.1 空间尺度分析 |
3.2.2 组成单元布局形式 |
3.2.3 一体化布局形式 |
3.3 大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3.1 空间尺度分析 |
3.3.2 组成单元布局形式 |
3.3.3 一体化布局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体化实训楼功能空间组合设计研究 |
4.1 功能组合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原则 |
4.1.2 相似同区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2 实训空间组合设计 |
4.2.1 中小型实训室组合设计 |
4.2.2 中小型实训室与大型实训室组合设计 |
4.3 实训楼功能分区组合设计 |
4.3.1 分层分区 |
4.3.2 同层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海学院实训楼建筑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方案难点分析 |
5.2.1 功能空间的分区及组合 |
5.2.2 实训空间的一体化设计 |
5.2.3 交通流线的组织 |
5.3 实训楼一体化设计 |
5.3.1 功能分区设计 |
5.3.2 功能分层设计 |
5.3.3 实训空间组合设计 |
5.3.4 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5.3.5 流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建筑设计方案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的电视转播车产品设计研究 ——以4K高清技术电视转播车设备载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绪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 研究方法与流程 |
1.3 文献研究 |
1.3.1 人机工程学设计的特性 |
1.3.2 人机工程学与工作台面设计的理论分析 |
1.3.3 人机工程学在工作台面设计的应用 |
1.3.4 人机工程学设计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5 人机工程学设计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
2 人机工程学的方法研究 |
2.1 人机工程学基础理论 |
2.1.1 人机工程学基础理论 |
2.1.2 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 |
2.2 人机工程学研究问题 |
2.2.1 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问题 |
2.2.2 人机工程学研究运用问题 |
2.2.3 综合性问题 |
2.3 人机工程学局限性研究 |
2.3.1 地域局限性 |
2.3.2 时间局限性 |
2.4 国内人机工程学创新研究 |
2.4.1 国内地域划分创新研究 |
2.4.2 基于人体测量百分位数设计研究 |
2.4.3 外因综合研究 |
2.5 恒定数据人机工程学研究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操控台人机设计研究 |
3.1 操控台的基本构成 |
3.1.1 桌具与坐具的研究 |
3.1.2 操控装置设计研究 |
3.1.3 屏幕设计研究 |
3.2 操控台整体设计的种类 |
3.2.1 室内控制中心 |
3.2.2 装载控制操控台 |
3.2.3 驾驶操控台 |
3.2.4 无可视区域操控台 |
3.3 现有导控台研究的优势 |
3.3.1 可变可视区域的实现 |
3.3.2 可变操控区域 |
3.3.3 人机工程学整体设计 |
3.4 现有导控台研究的不足 |
3.4.1 操控装置与台面的分体设计 |
3.4.2 工位划分缺陷 |
3.4.3 桌面整体空间不足 |
3.4.4 桌机柜放置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清电视转播车产品设计研究 |
4.1 区域功能划分 |
4.1.1 导演区分析 |
4.1.2 二导台分析 |
4.1.3 音频区分析 |
4.1.4 技术区分析 |
4.2 导控台功能分析 |
4.2.1 导演与指挥功能 |
4.2.2 图像选择与图像对比功能 |
4.2.3 人机工效功能 |
4.2.4 高清电视转播车导控台副功能 |
4.3 导控台的外部影响因素 |
4.3.1 空间制约因素影响 |
4.3.2 使用时间影响 |
4.3.3 特殊环境因素 |
4.4 生产方式与材料分析 |
4.4.1 材料分析 |
4.4.2 产品设计分析 |
4.4.3 生产流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应用人机工程学高清电视转播车产品系统设计 |
5.1 总体设计 |
5.1.1 收车状态总体 |
5.1.2 操控台展开 |
5.2 可视区域人机工程学理论分析 |
5.2.1 常规可视区域 |
5.2.2 站姿可视区域 |
5.2.3 可视区域对比分析 |
5.2.4 眼动实验媒体布局 |
5.3 导控台3.5工位设计 |
5.4 操控装置多姿设计 |
5.5 视觉干涉分析 |
5.6 材料及效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设计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9)开放式教学理念下小学建筑空间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现代化对小学建筑建设提出新要求 |
1.1.2 开放式教学理念下小学建筑设计研究的不足 |
1.1.3 小学建筑空间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基本的概念解析 |
1.2.2 研究的对象界定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外相关研究的借鉴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小学开放式教学理念下空间适应性的理论研究 |
2.1 适应性相关理论和主要内容 |
2.1.1 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 |
2.1.2 环境与行为心理学视角 |
2.1.3 小学建筑空间的适应性 |
2.2 小学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空间需求 |
2.2.1 开放式教学理论基础 |
2.2.2 开放式教学基本特征和主要方式 |
2.2.3 开放式教学下小学生的行为特征 |
2.2.4 开放式教学对空间的基本需求 |
2.3 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及其空间需求 |
2.3.1 小学生的生理发展 |
2.3.2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
2.3.3 小学生情绪-社会性发展 |
2.3.4 发展特征对空间的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开放式教学理念下小学建筑空间适应性的案例研究 |
3.1 国内新建优秀小学案例研究 |
3.1.1 案例选取 |
3.1.2 案例概况 |
3.2 总体布局分析 |
3.2.1 小学总平面布局的现状 |
3.2.2 总平面布局的问题总结 |
3.3 功能空间组织分析 |
3.3.1 功能空间组织的调研分析 |
3.3.2 功能空间组织分析总结 |
3.4 实地案例调研分析 |
3.4.1 实地调研案例 |
3.4.2 调研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式教学理念下小学建筑空间整体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 适应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点 |
4.1.1 开放性原则 |
4.1.2 自适应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1.4 人本性原则 |
4.1.5 激发性原则 |
4.2 适应开放式教学的总体布局 |
4.2.1 环境因素及选址原则 |
4.2.2 多元的总体布局类型 |
4.2.3 开放的校园空间环境 |
4.3 适应开放式教学的功能空间组织体系 |
4.3.1 小学建筑功能空间的基本类型 |
4.3.2 功能空间组织的体系架构 |
4.3.3 功能空间组织架构的特征 |
4.3.4 功能空间组织架构的要点 |
4.4 适应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空间组织 |
4.4.1 教学空间组织模式的差异性 |
4.4.2 教学空间的层级化构成要素 |
4.4.3 教学空间的层级化组织模式 |
4.4.4 空间层级组织模式的基本类型 |
4.5 适应多元教学的教学单元组织 |
4.5.1 教学单元的基本类型 |
4.5.2 教学单元的组织模式 |
4.5.3 教室单元的组合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开放式教学理念下激发自主性学习的空间营造 |
5.1 正式教学空间 |
5.1.1 普通教室 |
5.1.2 专用教室 |
5.1.3 公共教室 |
5.2 非正式教学空间 |
5.2.1 公共教学空间 |
5.2.2 教学拓展空间 |
5.3 行政与辅助空间 |
5.3.1 教师空间 |
5.3.2 食堂空间 |
5.3.3 服务设施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践应用:重庆巴南巴蜀小学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区位 |
6.1.2 用地现状 |
6.1.3 办学理念 |
6.1.4 项目简介 |
6.2 总体布局策略 |
6.2.1 结合场地,整体互融的布局形式 |
6.2.2 空间丰富,内外有机的校园空间 |
6.3 功能空间组织策略 |
6.3.1 交融互动的功能空间组织关系 |
6.3.2 采用教学空间层级组织模式 |
6.3.3 采用线型的综合型教学单元 |
6.4 激发自主性的空间营造策略 |
6.4.1 多层级布置交往互动空间 |
6.4.2 打造专用教室的课程特色 |
6.4.3 增强公共教学的多功能使用 |
6.4.4 底层架空创造多元活动空间 |
6.4.5 提升走廊空间的交往性特质 |
6.4.6 层级化布置教师使用空间 |
6.5 综合评述 |
7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竞赛奖励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室内空间布局的自动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布局设计与优化 |
1.3.2 住宅建筑的室内布局设计与优化 |
1.3.3 大规模场景的空间布局设计与优化 |
1.3.4 基于学习方法的室内布局设计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室内空间布局基础 |
2.1 室内空间布局的基本概念 |
2.1.1 室内空间布局的约束 |
2.1.2 室内空间布局的分类 |
2.1.3 室内空间布局的难点 |
2.2 室内空间布局的基本方法 |
2.2.1 随机优化方法 |
2.2.2 深度学习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约束驱动的室内空间布局设计 |
3.1 引言 |
3.2 算法流程 |
3.3 参数化布局表示 |
3.4 基于MIQP的布局设计 |
3.4.1 基本算法 |
3.4.2 约束建模 |
3.4.3 多层次算法 |
3.4.4 算法实现 |
3.5 算法分析 |
3.5.1 算法结果 |
3.5.2 算法评估 |
3.5.3 算法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驱动的室内空间布局设计 |
4.1 引言 |
4.2 算法流程 |
4.3 RPLAN数据集 |
4.4 两阶段算法 |
4.4.1 房间定位 |
4.4.2 定位墙体 |
4.5 实验 |
4.5.1 算法细节 |
4.5.2 算法比较 |
4.5.3 比较分析 |
4.5.4 算法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样本驱动的室内空间布局优化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图像适配显示技术 |
5.2.2 三维空间的重定向 |
5.3 重定向算法 |
5.3.1 算法概述 |
5.3.2 室内场景表示 |
5.3.3 感知保持算法 |
5.3.4 优化算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算法结果 |
5.4.2 算法比较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公共教室平面的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研究[D]. 朱可人.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建成环境特性对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影响机制及评价研究[D]. 吴黎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D]. 吕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专注力与坐姿分析的共享汽车驾驶室设计[D]. 武智灵.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D]. 李志明.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8]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的电视转播车产品设计研究 ——以4K高清技术电视转播车设备载具为例[D]. 张乐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开放式教学理念下小学建筑空间适应性研究[D]. 徐阳. 重庆大学, 2020
- [10]室内空间布局的自动设计与优化[D]. 吴文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