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冰瑞[1](2021)在《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原油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石油公司,而油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紧密依赖于石油公司,因此油服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发展环境的挑战。但是由于短时间内石油对能源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对于石油的刚性需求,为油服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油服行业若想提高自身的业绩并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就需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财务竞争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对于油服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并不多见,还未形成公认的、系统的财务竞争力理论体系及评价方法和理论。因此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具体包括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概念、财务竞争力的理论,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其次,本文以杰瑞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油服行业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杰瑞公司现有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引出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然后,根据油服公司的特点构建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因子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进而得出杰瑞公司在各公共因子以及综合能力中的排名情况;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比分析,找出影响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的问题所在,进而提出相应合理的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杰瑞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在所选取的同行业的其他34家上市公司中,整体得分排名靠后,除盈利能力因子外,其余公共因子均排名较低。据此对杰瑞公司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分析,最终从推进各板块协同发展、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强化资金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对杰瑞公司提出改进财务竞争力的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杰瑞公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今后油服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赵金凤[2](2021)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加快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并成为国际一流承包企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竞争力测算、评价分析和企业自身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两个角度来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对国际工程项目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梳理了相关基本理论,总结了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并根据其竞争力形成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对我国典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和评价分析,并运用面板模型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提出了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具体包括国际化程度、国际市场占有、市场可持续能力、盈利能力四个基于经营结果层面的因素,技术因素、创新因素、运营因素、规模因素、融资因素和人力因素六个基于企业能力层面的因素。(2)根据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测算并评价分析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明显;从整体角度来看,2018年整体竞争力明显低于2017年,和2016年相近,甚至有的企业低于2016年,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的整体竞争力可能依然会低于2017年,也就是说短时间内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3)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融资能力和人力能力是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融资能力与竞争力呈倒U型关系;人力能力与竞争力呈正U型关系。(4)根据研究结果,从优化海外业务体系、提升技术能力、强化创新能力、优化融资结构和提高人才质量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周艳[3](2021)在《汽车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以比亚迪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持续提升,汽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受国际、国内形势及汽车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国内汽车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汽车企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无论是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偿债水平,还是企业的成长水平、企业的规模水平,亦或是企业的盈利水平,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帮助汽车企业认清自身的行业地位、竞争的优势与劣势,对提升汽车企业竞争力,帮助汽车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按照“理论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提出对策”的思路展开。首先,对研究所需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国内外研究者关于企业竞争力和汽车企业竞争力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其次,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构建的依据,借鉴已有相关指标体系,并结合论文的实际写作情况,构建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以技术创新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规模能力、盈利能力5个指标层为一级指标,共包含14个相关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构建的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A股上市21家汽车整车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比亚迪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得出,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力帆科技,得分最低的是北汽蓝谷,同时各指标层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在对比亚迪企业的案例研究中发现,比亚迪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六位,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是根据各具体主成分得分来看,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十三位,偿债能力排名第十六位,成长能力排名第五位,规模能力排名第三位,盈利能力排名第十一位。相对于21个样本企业来说,成长能力和规模能力具有比较优势,盈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优势平平,而偿债能力则是较为欠缺的。最后,结合案例分析的结果,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偿债、企业成长、企业规模、企业盈利五个层面,提出比亚迪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以期帮助比亚迪企业实现更好发展,同时助力国内汽车企业的稳健发展。
陈亚杰[4](2021)在《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引领下,我国经济欣欣向荣,各个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突然出现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迅速传播,使各个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行业,是其他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一定要保证农业的稳步发展。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农业影响巨大,不仅关乎着我国的长治久安,更关乎着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对这些企业来说,财务竞争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关乎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用因子分析法对大北农集团的财务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的结果得出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现状并发现现存问题及原因,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对策。研究内容首先是绪论,在绪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找到了本文开展的立足点。其次是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着重介绍了财务竞争力的内涵以及本文写作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再次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先对大北农集团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找出其财务方面存在的明显问题,接着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竞争力综合能力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盈利能力一起进行排名。基于具体排名及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了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所处水平,并探讨了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最后通过对问题以及对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想要提高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必须在偿债能力方面适当调整资产结构、营运能力方面找到新的营销渠道、盈利能力方面收紧赊销政策,并相应提出加速企业转型、改进企业管理以及做好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如下:一方面,本文从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财务竞争力评价框架,用因子分析法对包括大北农集团在内的农业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所处水平,并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以提升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的对策。另一方面,本研究对大北农集团和其他农业企业进行了有关财务竞争力方面的研究,为以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张佳宁[5](2021)在《军民融合背景下A军工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工行业是国家安全的支柱,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随着新时代强军改革的要求,军工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是继续隶属于军队装备部管理,还是脱离军队管理?这是军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军工企业本质上还是一家企业,作为一家企业来说,不论今后所处的经营环境如何,只要企业自身有核心竞争力,有抵御风险的能力,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还是会充满光明。本文以A军工企业为研究案例,对现有的对企业竞争力研究理论进行梳理,在现在军民融合这一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又根据军工企业中维修工厂的经营特点,从供应能力、质量管控能力、人力资源建设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这四个方面建立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与行业内标杆企业B企业进行对标,对A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识别。从识别的结果来看,A企业在备件供应、现场质量管控、质量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民品市场开拓方面和标杆企业B企业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在备件供应方面,由于A企业备件自给率较低,只能依靠从制造厂购买备件来解决备件供应,但A企业周边航空产业配套不够完善,这就增加了备件的供应周期,使得产品整体的维修周期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质量管控方面,A企业虽也采用了军队企业所要求的GJB 9001B-2009标准,但在现场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质量文化体系的建设中,只提炼出了质量准则和质量方针,在质量文化体系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A企业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占比较低,但35岁以下青年职工的占比较高,这是A企业在今后人才队伍建设中可以重点关注的优势;在市场开拓方面,军工企业的市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军品市场和民品市场,对于军品市场来说,每年任务量由上级单位制订,而民品市场就需要企业自身过过硬的本事来在市场站稳脚跟,但A企业民品业务不多,只是某一生产车间的“外快”业务,还未达到成为独立业务板块的阶段。
田欣鑫[6](2021)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例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技术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建筑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速度与质量不平衡、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等诸多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筑业仅靠扩大规模来实现快速发展的时代已过去,目前建筑业需要不断转型升级才能顺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对象,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探寻如何提升竞争力水平。而对建筑企业的实力进行客观且有效的评价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如何结合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使我国建筑企业能清晰地认识自身竞争力的优劣势,并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部分,首先,本文界定了有关转型升级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并基于转型升级背景对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类比,选用BP神经网络对其建筑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构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将评价维度划分为市场与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益竞争力、资源管理竞争力、技术创新与管理竞争力,采用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的信度效度检验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两轮调整与完善。随后,实证研究部分中选用32家上市建筑企业作为实证样本,并通过新浪、东方财富、巨潮、万方专利数据库等多种渠道搜集了实证样本2017-2019年度的相关数据。运用Matlab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盒实现了评价模型的建立、训练、评价等过程,并随机挑选了4家建筑企业作为检验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测试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最后,根据2019年建筑企业竞争力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竞争力值进行横向分析,对2017-2019年建筑企业竞争力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评价结果竞争力趋势进行纵向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横纵向对策建议。此外,还对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的延伸应用进行了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结合了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以及国家颁布的政策,严格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对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将BP神经网络应用至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加强了对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客观真实性评价。促使我国建筑企业对自身竞争力水平以及其在建筑市场中的地位有更清晰的认识,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竞争力,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力量。
郭茜[7](2020)在《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顺势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2003—2013年是我国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青海省H煤炭公司在此期间逐步发展壮大,但随着各类新能源的兴起以及国家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加之自身常年来僵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家对生态环境严格要求、限制开采等因素要求,煤炭企业在黄金十年掩盖的各种问题显现出来,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煤炭企业生存举步维艰。企业若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只有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绿色经营”、建立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发展路线,才能立足于市场,不被淘汰。因此煤炭企业如何发展企业竞争力,高效地优化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升级成为煤炭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紧紧围绕煤炭企业竞争力这一主题,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青海省H煤炭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在企业竞争力理论、煤炭企业竞争力、生态竞争力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青海省H煤炭公司的特点,从企业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GEM因素分析模型和德尔菲法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收集青海省H煤炭公司2016-2018年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对竞争力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评价结果为青海省H煤炭公司顺利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发展提升我国煤炭企业竞争力既是积极响应国家的绿色号召也是行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分析研究,使煤炭企业发展研究由过去消极被动的事后治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本文的研究对煤炭企业摆脱现实经营困境,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势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水琳[8](2020)在《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质量,能对国民经济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是生产性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发展状况、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江西省近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猛,2017年5月南昌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被人社部批准为第十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省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方面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如:中高端服务、品牌效应、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比较弱,竞争实力不容乐观。因此,深入分析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增强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优势起到参考作用。本论文首先从营业收入、从业人数、机构规模以及服务项目四个维度分析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基本情况,并且梳理了产业链的分布情况;其次,在定性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开发调查量表,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组织绩效三方面构建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通过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的样本数据,分别从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服务项目以及企业研发部门四方面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分别对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组织绩效三方面进行了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构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路径和假设检验分析,同时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检验组织绩效在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与竞争力间的中介效应;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优势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产业附加值低的服务项目为主营业务,缺乏高端服务,产品创新能力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差,产品同质化严重,综合竞争力偏弱;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组织绩效均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资源要素中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较大,大数据应用能力是能力要素中的关键因素,且资源要素对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弱于能力要素对竞争力的积极作用;组织绩效在能力要素与竞争力间以及资源要素与竞争力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要提升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以及企业组织绩效均是重点考虑因素。
曲文阳[9](2020)在《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环境建设愈发得到关注,而在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规制也由此而生。关于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发了学界的大讨论。一部分学者以“制约假说”为代表认为环境规制严重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部分学者以“波特假说”为代表认为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还有少部分研究显示环境规制对发展的作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针对中国目前的现状,探求环境规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美丽新中国至关重要。而在我国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创新为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在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兼顾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以“波特假说”(适当程度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励企业创新,进而建立起竞争优势)为研究出发点,针对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研究,验证“波特假说”在中国工业企业中的可实行性。首先开展相关文献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然后确定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测量体系,再对28省市的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进行测量,最后构建回归方程分析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及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明确环境规制对二者的提高所发挥的作用,并分析了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和企业在环境规制下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主要思路是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评述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技术创新的内涵和“波特假说”相关理论以及DEA基本理论,之后运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GEM法)和变异系数法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初选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完成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筛选出引进技术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作为投入指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工业产值作为产出指标。然后以数据包络模型DEA方法中的BCC、超效率、Malmquist指数模型为基础,搭建了新的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模型,再对2009-2017年中国28省市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开展实证测量,从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并分地区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情况,并同时测量了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竞争力,完成对整体与区域相关数据的分析。最后利用DEA模型的结果,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波特假说”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实现的可能性。最后针对实证结果,从政府与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升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
巩涛[10](2020)在《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伴生性疾病的日益增多,相关药品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大。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我国医药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己成为药品行业中很多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对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行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旨在发现DY公司在波开清市场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厘清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DY公司提高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研究。本文首先根据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介绍了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医药市场竞争力的内涵,分析了DY公司的概况以及DY公司市场竞争力的现状和经营现状。分析了医药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根据市场竞争力评价理论,结合药品自身的特性,从提高管理水平,增加资源投入和提高市场水平3个方面入手,构建了波开清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专家评判和问卷调查来确定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大小。最后,根据研究评价结果,结合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和市场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政策影响、药品价格、品牌知名度、管理能力、资源投入、人力资源、重点项目和服务水平等8个方面,提出了提升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措施。
二、浅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1 财务战略理论 |
2.1.2 企业资源理论 |
2.1.3 企业能力理论 |
2.2 财务竞争力评价相关概念 |
2.2.1 财务竞争力与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定义 |
2.2.2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
2.2.3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指标 |
2.3 财务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三章 杰瑞公司概况及竞争环境分析 |
3.1 杰瑞公司概况及油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油服行业现状分析 |
3.1.2 国际油价现状分析 |
3.1.3 杰瑞公司概况 |
3.2 杰瑞公司竞争环境分析及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 |
3.2.1 杰瑞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3.2.2 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 |
第四章 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4.1.3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说明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过程与结果 |
4.3.1 因子分析前提检验 |
4.3.2 提取主因子 |
4.3.3 因子旋转与命名 |
4.3.4 公因子得分计算 |
4.3.5 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 |
4.4 基于评价结果的问题分析 |
4.4.1 盈利能力问题分析 |
4.4.2 成长能力问题分析 |
4.4.3 营运能力问题分析 |
4.4.4 偿债能力问题分析 |
4.4.5 综合能力分析 |
第五章 提升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
5.1 优化公司战略 |
5.1.1 推进各板块协同发展 |
5.1.2 强化资金管理 |
5.1.3 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
5.2 提升财务能力 |
5.2.1 加强成本费用管控 |
5.2.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
5.2.3 合理制定偿债计划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际工程项目 |
2.1.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
2.2 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 |
2.2.1 竞争力的内涵 |
2.2.2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模型 |
2.3 企业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理论 |
2.3.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2.3.3 企业能力理论 |
2.3.4 动态能力理论 |
2.4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 |
2.4.1 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5 本章小结 |
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3.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现状 |
3.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3.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
3.3.1 影响因素识别 |
3.3.2 确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3.3.3 基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经营结果的因素 |
3.3.4 基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能力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测算及评价分析 |
4.1 评价方法的比选与确定 |
4.1.1 评价方法的比选 |
4.1.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4.2 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权重计算方法 |
4.3 我国典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竞争力测算 |
4.3.1 样本选择 |
4.3.2 数据处理 |
4.3.3 测算结果 |
4.4 评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变量定义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模型构建 |
5.4.1 拟合图形观察 |
5.4.2 面板模型建立 |
5.5 实证分析 |
5.5.1 面板类型选择 |
5.5.2 面板回归结果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汽车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以比亚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五)本章小结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企业竞争力 |
2.汽车企业 |
(二)理论基础 |
1.比较优势理论 |
2.竞争优势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三、汽车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汽车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2.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表述 |
3.主成分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
(二)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释义 |
1.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能力指标的释义 |
(三)本章小结 |
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汽车企业竞争力分析 |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
(二)主成分分析法对汽车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
1.指标数据的收集 |
2.原始数据标准化 |
3.KMO和 Bartlett检验 |
4.确定主成分个数 |
5.主成分的命名解释 |
6.确定成分得分函数 |
7.主成分加权表达式 |
8.主成分得分及排名 |
(三)汽车企业竞争力实证结果分析 |
1.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2.汽车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3.汽车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
4.汽车企业规模能力分析 |
5.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6.汽车企业综合能力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五、比亚迪企业竞争力分析 |
(一)比亚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二)比亚迪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三)比亚迪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
(四)比亚迪企业规模能力分析 |
(五)比亚迪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六、比亚迪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
(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水平 |
(二)提高资产质量,确保偿债后劲 |
(三)加强品牌创建,助力企业成长 |
(四)科学合并重组,拓展规模能力 |
(五)控成本稳现金,保障盈利水平 |
(六)本章小结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企业竞争力内涵 |
2.1.2 财务竞争力内涵 |
2.1.3 企业竞争力和财务竞争力的联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务战略理论 |
2.2.2 资本运营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大北农集团财务概况 |
3.1 行业现状 |
3.2 公司简介 |
3.2.1 基本概况 |
3.2.2 主营业务构成情况 |
3.2.3 大北农集团经营业绩 |
3.3 大北农集团财务现状分析 |
3.3.1 偿债能力分析 |
3.3.2 营运能力分析 |
3.3.3 盈利能力分析 |
3.4 大北农集团财务现存问题 |
3.4.1 营业收入能力变弱 |
3.4.2 存货周转率降低 |
3.4.3 流动比率低 |
3.5 本章小结 |
4.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评价 |
4.1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财务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
4.1.2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
4.1.3 财务竞争力评价体系 |
4.2 财务竞争力评价 |
4.2.1 财务竞争力评价过程 |
4.2.2 财务竞争力评价结果 |
4.3 财务竞争力现存问题 |
4.3.1 短期偿债能力弱 |
4.3.2 营运能力逐年下降 |
4.3.3 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
4.4 本章小结 |
5.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现存问题的原因及提升对策 |
5.1 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现存问题的原因 |
5.1.1 企业处于战略转型期 |
5.1.2 企业生产成本上涨 |
5.1.3 财务风险控制较弱 |
5.2 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 |
5.2.1 财务竞争力的提升措施 |
5.2.2 财务竞争力提升的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军民融合背景下A军工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依据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1.1 企业竞争力概述 |
2.1.2 国外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2.1.3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2.1.4 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
2.2 质量管理体系 |
2.2.1 质量管理概述 |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 |
2.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2.3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
第三章 A企业内外部环境现状 |
3.1 A企业内部环境现状 |
3.1.1 A企业基本情况 |
3.1.2 组织架构 |
3.1.3 人力资源状况 |
3.1.4 质量管理状况 |
3.1.5 备件供应状况 |
3.2 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2.1 政策方面 |
3.2.2 经济方面 |
3.2.3 社会方面 |
3.2.4 技术方面 |
第四章 A企业竞争力识别 |
4.1 竞争力评价体系 |
4.2 竞争力识别 |
4.2.1 质量管理建设对标 |
4.2.2 供应能力对标 |
4.2.3 人力资源情况对标 |
4.2.4 市场开拓情况对标 |
第五章 竞争力提升对策 |
5.1 提升供应能力 |
5.2 提高生产质量管控能力 |
5.3 注重质量文化建设 |
5.4 人才队伍建设 |
5.5 开拓民品市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转型升级有关研究 |
1.3.2 建筑企业竞争力有关研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转型升级概念 |
2.1.2 建筑企业竞争力 |
2.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综述理论 |
2.2.1 评价方法选择 |
2.2.2 BP神经网络方法介绍 |
2.2.3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及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转型升级战略下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分析 |
3.1.1 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分析 |
3.1.2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分析 |
3.2 转型升级下建筑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建筑企业竞争力显性影响因素 |
3.2.2 建筑企业竞争力隐形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分析 |
4.1 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选取思路 |
4.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维度设置 |
4.2.2 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4.2.3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指标体系优化 |
4.3 信度效度检验下的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检验分析 |
4.3.3 效度检验分析 |
4.4 指标体系的结构解析与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建筑企业竞争力实例研究 |
5.1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数据选取与标准化 |
5.1.1 评价样本数据选取 |
5.1.2 数据样本归一化处理 |
5.2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结构和网络训练 |
5.2.1 网络样本期望值的确定 |
5.2.2 确定各层节点数及激励函数 |
5.2.3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
5.2.4 神经网络仿真运算和测试 |
5.3 评价结果分析和评价方法应用延伸 |
5.3.1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5.3.2 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
5.3.3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应用的延伸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家调查问卷信 |
附录 B 转型升级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信度 调查问卷 |
附录 C 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评分表 |
附表 D 实例样本数据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1.3.2 煤炭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3 企业生态竞争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煤炭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1 企业竞争力概念 |
2.1.2 煤炭企业竞争力概念 |
2.1.3 煤炭企业竞争力内涵 |
2.2 生态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3 生态补偿制度 |
2.2.4 环境管制的概念和内涵 |
2.3 煤炭企业竞争力测度与评价方法 |
第三章 青海省 H 煤炭公司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
3.3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具体指标的含义 |
3.3.1 生产效益指标 |
3.3.2 资源利用指标 |
3.3.3 生态环境指标 |
3.3.4 管理水平指标 |
3.4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四章 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 |
4.1 青海省H煤炭公司现状 |
4.1.1 青海省煤炭分布情况 |
4.1.2 青海省H煤炭公司基本情况 |
4.1.3 煤炭勘查现状 |
4.2 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3 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青海省H煤炭公司提升企业竞争力对策 |
5.1 转换发展思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5.1.1 制定生态发展战略新思路 |
5.1.2 建立健全生态管理体制 |
5.1.3 建立环境管制机制 |
5.1.4 制定各项绿色勘查措施 |
5.2 强化企业综合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 |
5.2.1 增强全员绿色勘查和环境保护意识 |
5.2.2 及早做好协调工作 |
5.2.3 完善资金与人才保障 |
5.3 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 |
5.4 实施多元化发展,提升资源利用率 |
5.5 探索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 |
5.5.1 加大政府生态环境补偿力度 |
5.5.2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补偿费制度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研究 |
1.2.2 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研究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统计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
2.1.2 企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2.2.4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3 统计学方法 |
2.3.1 结构方程模型 |
2.3.2 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
第3章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分析 |
3.1.1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情况 |
3.1.2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情况 |
3.1.3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模情况 |
3.1.4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项目情况 |
3.2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分析 |
3.2.1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构成情况 |
3.2.2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分布情况 |
3.3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特点分析 |
3.3.1 服务内容日益丰富,但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突出 |
3.3.2 民营性质服务企业快速增长,但承载力较弱 |
3.3.3 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较广泛应用,但有待提升 |
3.3.4 人力资源服务业对外交流不断增强 |
第4章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4.1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2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提出及模型构建 |
4.2.1 资源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假设 |
4.2.2 资源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组织绩效的研究假设 |
4.2.3 能力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假设 |
4.2.4 能力要素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组织绩效的研究假设 |
4.2.5 组织绩效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假设 |
4.3 问卷设计与指标确定 |
4.3.1 问卷设计 |
4.3.2 问卷调查的实施及结果 |
4.3.3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确定 |
第5章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量表的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5.2.1 量表的信度检验 |
5.2.2 量表的效度检验 |
5.3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1 资源要素构面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2 能力要素构面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3 组织绩效构面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4 资源要素构面的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5 能力要素构面的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6 所有潜在变量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 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1 模型拟合度分析 |
5.4.2 模型路径分析 |
5.4.3 模型假设检验分析 |
5.4.4 组织绩效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5.1 研究结论分析 |
5.5.2 提升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6章 提升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6.1 大力发展业态高端服务产品,促进服务规模化 |
6.2 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化人才队伍 |
6.3 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6.4 积极培养组织学习能力,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
6.5 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效率及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与环境规制强度 |
2.1.2 技术创新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2.1.3 企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境规制相关理论 |
2.2.2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2.2.3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4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波特假说”相关分析 |
2.2.5 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规制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企业竞争力测量体系构建 |
3.1 环境规制的测量 |
3.1.1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量基础 |
3.1.2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量方法 |
3.2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2.2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关键评价指标筛选 |
3.2.3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分析 |
3.3 企业竞争力的测量 |
3.3.1 企业竞争力的测量基础 |
3.3.2 企业竞争力的测量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企业竞争力实证测量分析 |
4.1 环境规制强度测量分析 |
4.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2 环境规制强度测量的数据分析 |
4.2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
4.2.1 方法选择与数据获取 |
4.2.2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静态分析 |
4.2.3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动态分析 |
4.3 企业竞争力测量分析 |
4.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2 企业竞争力测量的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
5.1 回归方程的构建 |
5.1.1 变量的选取 |
5.1.2 回归方程建立 |
5.2 实证分析结果 |
5.2.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
5.2.2 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分析 |
5.2.3 技术创新效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6.1 政府层面的对策和建议 |
6.1.1 加大政府对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
6.1.2 关注环境政策附带化和时效性 |
6.1.3 建立区域间协作机制并加大产学研合作创新力度 |
6.2 企业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6.2.1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保护的能力 |
6.2.2 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造 |
6.2.3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并加快生产力转换进程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 |
2.1 市场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2.2 市场竞争力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分析 |
4.1 市场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 市场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3 市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设计 |
5.1 提升市场销售水平 |
5.2 加强市场政策应对 |
5.3 加大市场资源投入 |
5.4 提升市场管理能力 |
5.5 提高市场品牌知名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杰瑞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D]. 马冰瑞.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研究[D]. 赵金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汽车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以比亚迪为例[D]. 周艳. 延安大学, 2021(12)
- [4]大北农集团财务竞争力研究[D]. 陈亚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5]军民融合背景下A军工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 张佳宁.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6]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田欣鑫. 西华大学, 2021(02)
- [7]青海省H煤炭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D]. 郭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江西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 陈水琳.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9]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曲文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DY公司波开清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巩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