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测大气折射值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钱方明[1](2020)在《微波干涉测绘卫星干涉定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分布式微波干涉测绘卫星是以多颗满足一定编队构形的卫星为平台,以合成孔径雷达和高精度星间相对状态测量设备等为有效载荷,具备全天时、全天候获取雷达干涉影像数据,快速测制全球数字表面模型、数字雷达正射影像等测绘产品能力的卫星系统,也可称为分布式In SAR测绘卫星。干涉定标是地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在地面定标场控制信息支持下,采用适当的算法解算影响系统定位精度关键参数与其真值的偏差,从而达到消除系统误差,提高数据产品精度的目的。本文对微波干涉测绘卫星干涉定标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对基线定标场范围计算、地面点到像点坐标求解、大气延迟计算、通道延迟定标、单景数据基线定标模型、近远波位联合基线定标模型、控制点布设(选取)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工程化的干涉定标软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介绍了天绘二号技术体制和主要性能设计指标,通过分析干涉定标的主要误差源及误差性质,确定定标参数,论述了干涉定标原理、干涉相位获取方法、In SAR定位模型、干涉定标流程、定标器设计。研究了定标场设计方案,明确了基线定标场基本要求,提出了基于卫星轨道和雷达参数的基线定标场范围计算方法,用于微波干涉测绘卫星基线定标场选址。2.提出了双基成像模式下地面点到像点坐标求解模型,主影像地面点到像点求解精度优于1个像素,辅影像地面点到像点求解精度优于2个像素,该模型求解精度较高,且适用于不同地形类别情况下的地面点到像点求解。3.提出了映射函数法和射线描迹法相结合的大气延迟计算模型,利用中国四个站点上的对流层探空数据和电离层垂测数据得到模型精度为优于0.62m。斜距校正后,从地面点预测像点坐标(物方到像方)精度和系统地面定位(像方到物方)精度两个方面来验证,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模型适用于计算星载SAR/In SAR系统的大气延迟值。4.提出了基于辅雷达距离改化方程和多普勒方程的单景数据基线定标模型,该模型基于地面控制点,采用最小二乘迭代解算基线各个轴向误差,定标精度达到毫米级,适用于定标场面积较小(一景数据覆盖面积)情况下基线定标。5.提出了改进的近远波位联合基线定标模型,通过建立局部主雷达天线相位中心坐标系,简化模型解算过程,根据控制点布设策略,在近波位近距端和远波位远距端布设控制点,以提高定标精度。该模型定标精度比单景数据定标模型高,适用于定标场面积较大(大于等于近远波位覆盖面积)情况下基线定标。6.提出了控制点布设(选取)策略,根据基线定标实际上是利用多个地面控制点交会出基线矢量,以及增大交会角可提高交会精度的原理,给出了控制点布设策略,即在近、远距端两侧布设控制点方式,与均匀布设控制点方式相比,能显着提高定标精度和稳健性。为了解决天绘二号卫星干涉定标问题,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并直接用于该卫星地面系统建设,也为后续微波干涉测绘卫星干涉定标奠定了基础。
刘新江[2](2020)在《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天文大地测量通过观测恒星等自然天体的位置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至地面某一目标的方位角,是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应用于空间基准建立、航天测控、远程精导武器发射、惯导设备标定、垂线偏差确定及工程测量等领域。传统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测量设备主要是光学经纬仪,需人工观测,效率很低。近年来,随着数字天顶仪、视频经纬仪等新型测量系统的研制成功,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已开始向自动观测转型,但定位定向观测和数据处理模型基本上仍采用的是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高效和高精度的测量。为了实现任意地区快速天文定位定向,解决复杂环境下只有部分星可见时的天文大地测量难题,本文基于自动测量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天区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特点,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理论,提出了多种新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野外实际测量实验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首次在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在实测数据处理中,对回归方法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两步回归法、平行回归法和零值分位回归法。(2)提出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的新方法,采用高度差平行回归法测定纬度,采用多星中天时角法测定经度和方位角。在低纬度地区实测36颗任意高度近似中天星数据,定位精度优于±0.5″,定向精度优于±0.25″,满足高等级天文大地测量精度指标要求。与经典的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相比,定向测量前不需要进行精密天文定位,1个一等天文方位角的观测用时由至少2天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将精密天文定向测量的作业范围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扩展至全球任何地区。(3)针对只有北天区星可见时的观测条件,提出了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方法。传统大距星对法只能精确定向,且需要已知测站精确坐标;新方法不需要按照天体赤纬和大距时刻进行配对观测,通过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的天顶距和水平角数据即可实现定位定向,选星条件从星位角严格在90°扩展到87°~92°,同等时间内可观测星数增加1倍以上。(4)基于自动观测可同时获取近似等高星天顶距和水平角的特点,在数据处理中提出了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法实现同步定位定向。依据测站纬度和天顶距确定零值分位数进行分位回归,观测40颗近似等高星,定位精度优于±0.3″,定向精度优于±0.5″,与普通回归方法相比计算精度提高30%。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比,天顶距观测精度提高33%,水平角观测精度提高52%,观测效率提高1倍以上。(5)通过增加回归参数,将近似中天、卯酉和等高星数据回归处理方法适用范围扩展至全天区,建立了观测多颗任意星实现精密定位定向的多元回归模型。针对任意星观测精度不一致、高度和方位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数据处理结果不稳健问题,提出了按方位角装箱的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法,有效提高了成果的稳健性。(6)采用多种型号的全站仪作为观测仪器,对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量实验,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新方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地域各种复杂环境的测量需求。
张书强[3](2019)在《大气折射条件下多站时差频差无源定位及测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多个观测站被动截获接收雷达、通信等辐射源的信号并测量其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频率差(FDOA)可以实现对辐射源的无源定位和测速,在电子侦察、电磁态势感知、救援搜索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由于大气的不均匀性,特别是在低仰角、远距离情况下,使得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效应,传播路径发生弯曲,传播速度小于光速,进而使测量得到的时差和频差与直线条件下的时差和频差值存在偏差,造成利用直线传播模型条件下的时差和频差定位算法得到的定位和测速结果也会带来较大偏差。针对此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大气折射条件下时差频差无源定位及测速修正算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大气折射条件下三维时差定位误差修正算法。建立了大气折射时差定位误差修正模型,针对初始定位点无法进行迭代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网格搜索与迭代两步修正算法,并推导出了大气折射条件下三维时差定位的克拉美罗界(CRLB)。仿真结果表明,在小随机噪声情况下,修正效果非常明显,能够达到CRLB;随着随机噪声变大,定位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大气折射误差会被淹没在随机噪声中,并出现小偏差。(2)研究了大气折射条件下高程约束时差定位误差修正算法。论证了在高程约束条件下且高程约束为冗余条件时,迭代修正算法无法达到最优,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论证的正确性。进而提出了一种迭代和改进粒子群优化两步修正算法,并推导出了大气折射条件下高程约束时差定位的CRLB。仿真结果表明,该修正算法与迭代法相比能够达到CRLB,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3)研究了大气折射条件下空对地双站时差频差定位误差修正算法。建立了空对地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的误差修正算法,并推导出了大气折射条件下双站时差频差定位的CRLB。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不同时差和频差随机噪声情况下该修正算法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修正算法能够达CRLB,说明了该修正算法的有效性。(4)研究了大气折射条件下三站时差频差定位及测速误差修正算法。建立了大气折射时差频差定位及测速误差修正模型,提出了一种“两步”法分别对定位和测速误差进行修正,第一步由两个时差方程和一个高程约束方程运用迭代法对定位误差进行迭代修正,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求解的基础上,建立大气折射条件下的测速方程组,直接进行求解,并分别推导出了大气折射条件下三站时差频差定位及测速的克拉美罗界CRLB。仿真结果表明,该修正算法能够达到克拉美罗界CRLB,说明了该修正算法的有效性。
任栋[4](2019)在《融合GNSS水汽、风速、PM10的PM2.5浓度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逐步应用到环境监测、地震预测、气象等诸多领域。其中GNSS在气象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雾霾频繁发生于全国各地,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PM2.5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进行PM2.5浓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认知大气污染的发展和现状。我国PM2.5浓度监测起步较晚,且当前主要是由物理方法获得,当前获得PM2.5浓度的方法主要通过地面监测、卫星遥感反演等,前者造价昂贵且操作复杂,后者精度较低,这不利于开展PM2.5浓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故国内外学者提出建立PM2.5浓度模型的方法,拟通过选取适当的自变量和模型建立PM2.5浓度模型。水汽在PM2.5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水汽浓度饱和时,会与空气中的细小灰尘结合形成颗粒,参与到PM2.5的形成;同时水汽作为一种反应物与空气中的大气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细小颗粒,而该颗粒属于PM2.5。目前获得水汽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无线电探空、水汽辐射计、卫星遥感反演等,以上方法中,无线电探空与水汽辐射计造价昂贵且工作量大,卫星遥感反演精度较低,这对获得水汽数据造成诸多干扰。而利用GNSS反演水汽,不仅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且其精确、快速、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鉴于GNSS水汽的优点,且水汽在PM2.5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其作为自变量参与PM2.5浓度模型构建。由于PM2.5浓度变化机理复杂,受到外部气象条件以及内部大气污染观测的影响,故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选择合适的模型,建立PM2.5浓度模型,进行PM2.5浓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GNSS水汽与PM2.5浓度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GNSS水汽与PM2.5浓度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关关系,GNSS水汽的变化过程对应了PM2.5浓度的相应变化,由于GNSS水汽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对其进行小波分解重构后进行相关性比较,分解重构后相关性结果较高,可以作为自变量参与PM2.5浓度模型构建。2、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PM2.5浓度模型。以河北省冬春季节为例,对影响PM2.5浓度的内外部因素选择合适的自变量,大气污染观测选择相关性较高的PM10、SO2、CO、NO2、O3,外部气象条件选择GNSS水汽与风速,模型在污染浓度等级为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时拟合效果较好。3、建立多变量PM2.5浓度模型。对参与模型构建的自变量进一步进行选择,内部因素选用相关性最高的PM10,外部气象条件GNSS水汽、风速,并与仅以PM10为自变量的PM2.5浓度模型相比较,多变量浓度模型效果较好,且该确定性模型在污染等级为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拟合效果较好。
李爽[5](2019)在《雷达电波折射修正的高精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军事中常用的雷达是依靠电磁波的反射来达到目标定位和测速目的,在大气中传播的电磁波因受到不均匀介质的影响而产生折射效应,进而影响雷达的测速定位精度,为了提高雷达定位和测速精度必须进行大气折射修正。针对目前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的精度和运算速度都不能满足雷达高精度探测要求的现状,急需给出雷达电波折射修正的高精度策略。首先通过对几种常用的大气剖面模型和折射误差修正算法的比较和分析,选取了公认的高精度的分段大气模型和电波射线描迹修正算法。其次,对雷达电波折射修正的高精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大气折射率剖面精确获取方面,一是针对目前大气剖面处理中常采用的大气折射率线性插值方法引起电波射线上折射率出现较大误差情形,根据大气折射率变化规律,提出了分段大气折射率插值方法;二是针对下垫面复杂地区提出了大气折射率剖面获取的组合法。通过利用大气折射率实测数据对线性插值和分段插值两种方法,以及对利用组合法建立的全国大气剖面模型数据库等得到的电波射线上折射率进行比较,证明了本文的方法可以精确地获得电波射线上的大气折射率。在保精度前提下对电波折射修正计算方法的高精度研究方面,一是提出了基于虚高的改进算法,通过利用接近目标真实高度的虚高方法,使得基于积分法中的积分上限计算次数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二是提出了将积分计算转化为微分计算的方法来提高计算速度,进而得到了基于微分法的改进步长算法。通过MATLAB仿真对比,证明了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的计算速度。最后,针对雷达测速参数折射修正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由时间差分和方向余弦获得速度折射误差的高精度修正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速度量电波折射修正精度。这三种方面的综合改进可进一步确保雷达的高精度定位测速。本文研究成果不仅给出实用的雷达电波折射误差修正大气剖面的一维和三维剖面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电波折射修正精度,进而可确保雷达的高精度探测。同时也提出了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的优化算法及雷达测速参数折射误差修正的方法,不仅确保了修正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从而可达到高精度、快速地进行折射误差修正的效果。该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在役雷达系统,进一步提高其定位精度。
翟艳雪[6](2018)在《雷达电波折射误差修正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战争多为速战速决的闪电战,防御方为了对敌方突袭的攻击武器进行精确定位并在短时间内做出回击,在役雷达系统必须实现快速探测及精准定位的功能。然而,雷达电波的传播受到了实际大气的影响,即由大气引起的折射误差影响了雷达的测量精度,故需实时修正大气折射误差。目前,处理计算大气折射误差的时间较长而无法快速地进行修正,因此,既要达到雷达测量精度的要求又能提高计算速度已是评价工程应用中的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算法的重要标准。本文的目的是基于高精度射线描迹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办法致力于提高计算速度,经分析比较从而确定出最优快速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的研究状况。为了确保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的精度,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常用的大气剖面模型和折射误差修正方法,选取了较高精度的分段大气模型和射线描迹修正方法。其次,也是本文的主要部分,在保精度的前提下从两方面致力于提高折射误差修正的计算速度的研究。一是提出了基于积分法的电波折射修正优化算法。因折射误差修正的精度由作为积分上限的目标高度的精度来决定,因此选取了高精度的高斯-勒让德积分和龙贝格积分分别进行积分计算;由于步长的大小影响计算速度,因此采用了逐步变步长和自动变步长两种改进步长的方法进行算法优化;另外,利用接近目标真实高度的虚高方法可大大减少计算次数,从而得到了基于虚高的改进算法。同时,通过MATLAB仿真对比出较好的积分优化方法。二是提出了将积分计算转化为微分计算的方法来提高计算速度,进而得到了基于微分法和龙格-库塔微分法的改进步长算法。经仿真分析比较出了较好的微分优化算法。最后,通过仿真比较实验,不仅得到了最佳积分优化算法和最佳微分优化算法,而且在相同条件下将它们加以对比得出了本文最优算法——龙贝格等效地球半径虚高法。本文给出的电波折射误差修正优化算法不仅确保了修正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从而可达到高精度、快速地进行折射误差修正的效果,该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在役雷达系统,进一步提高其定位精度。
苏婕,张益恭,杨磊,冒蔚[7](2018)在《一种新的测量大气折射的方法》文中提出大气折射是直接影响地面天体测量位置的一项较大的修正项.现有的大气折射表仅采用某一地区的大气平均密度编制而成,而实际大气密度的分布情况还受到观测站的地理环境、周围建筑物分布、气象环境等要素的影响.因此对于高精度的观测,仅用统一的大气折射表作修正是不够的,提高大气折射修正值精度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观测站本地的大气折射实测模型.根据多功能天文经纬仪的特点,提出一种仅用子午方向的视天顶距测定值就可得到瞬时天文纬度测定值的方法,将这种测定值分别用于建立子午方向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和各给定方位的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并且在编制观测纲要时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Σtan z→0,巧妙地压缩原有大气折射表等系统误差对瞬时天文纬度测定值的影响.
武鹏飞,李玉剑,邵士勇,康德永,陈嘉鸿,李学彬,魏合理,饶瑞中[8](2017)在《基于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模式的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文中指出高精度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是提高海陆域光电测控系统全方位测控能力的重要保证。利用光线追迹方法,建立了一种考虑大气空间不均匀性的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对修正方法的影响因素及误差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大气空间不均匀性和湍流对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折射修正精度对应的大气折射率高度分布所要满足的最大误差,修正方法的数据基础为自主建立的基于实测廓线数据的三维空间格点化大气参数高度分布模式。利用建立的修正模型和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模式对典型大气状况下的折射修正结果进行了分析。
张扞卫,冒蔚,郭增长[9](2008)在《实测天文大气折射的基本原理》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折射率的各向异性问题是目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天文观测的角度分析了长期以来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的几个主要障碍,介绍了现已具备排除这些障碍的条件.基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低纬子午环的特殊功能,以及新的仪器误差理论,给出了专用测量仪器的设计方案和实测天文大气折射值的基本原理.根据长期观测的数据表明,利用低纬子午环的测量原理测定瞬时大气折射值是可行的,可以建立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实测模型.给出了云南天文台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模型.
张扞卫,郭增长,冒蔚[10](2008)在《关于GPS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讨论》文中认为针对GPS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要求,论述大气折射延迟模型应随测站和方向而异的必要性.在尚不能直接测定大气折射率的情况下,指出现有的各种改正模型不能达到预期精度要求的原因以及改正值对大气分布模型的依赖性.提出提高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新方法:利用不同方位的天文大气折射值的测定数据,求解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建立随观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该方法的实施能在避免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情况下,把天顶延迟的改正精度提高到1mm以内,低地平高度角的折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到厘米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或更小.
二、实测大气折射值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测大气折射值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干涉测绘卫星干涉定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星载InSAR技术发展现状 |
1.2.1 星载InSAR系统现状 |
1.2.2 干涉定标相关技术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天绘二号简介与干涉定标理论基础 |
2.1 天绘二号技术体制 |
2.1.1 干涉基线体制 |
2.1.2 卫星编队构型 |
2.1.3 雷达收发模式 |
2.2 天绘二号主要性能设计指标 |
2.3 干涉定标理论基础 |
2.3.1 干涉定标原理 |
2.3.2 定标参数分析 |
2.3.3 干涉相位获取方法 |
2.3.4 InSAR定位模型 |
2.3.5 干涉定标流程 |
2.3.6 定标器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标场方案设计与地面点到像点坐标求解模型 |
3.1 基线定标场基本要求 |
3.1.1 地形要求 |
3.1.2 定标模型要求 |
3.2 基线定标场范围计算方法 |
3.2.1 同向运行定标情况下定标场范围计算方法 |
3.2.2 升、降轨定标情况下定标场范围计算方法 |
3.2.3 全波位覆盖区域主要变量计算方法 |
3.2.4 定标场范围算例 |
3.3 天绘二号定标场概况 |
3.4 地面点到像点坐标求解模型 |
3.4.1 自发自收模式(主星) |
3.4.2 被动接收模式(辅星) |
3.4.3 地面点到像点坐标求解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斜距定标 |
4.1 斜距测量误差分析 |
4.2 大气延迟产生机理与分析 |
4.2.1 对流层电磁波延迟 |
4.2.2 电离层电磁波延迟 |
4.3 通道延迟产生机理与误差源 |
4.4 大气延迟计算模型 |
4.4.1 对流层延迟计算模型 |
4.4.2 电离层延迟计算模型 |
4.4.3 大气延迟计算精度 |
4.5 通道延迟定标模型 |
4.6 试验与分析 |
4.6.1 试验数据 |
4.6.2 大气延迟校正 |
4.6.3 通道延迟定标 |
4.6.4 斜距校正前后效果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线定标 |
5.1 基线初值获取与精度分析 |
5.1.1 分布式InSAR基线定义 |
5.1.2 基线初值获取模型 |
5.1.3 基线测量误差分析 |
5.2 单景数据基线定标模型 |
5.2.1 局部坐标系下的定位模型 |
5.2.2 定标模型 |
5.2.3 辅星被动接收模式下定标模型 |
5.3 近远波位联合基线定标模型 |
5.3.1 经典模型 |
5.3.2 星载定标模型 |
5.3.3 星载定标模型改进 |
5.3.4 精度分析 |
5.4 控制点布设(选取)策略与定标精度评价方法 |
5.4.1 控制点布设(选取)策略 |
5.4.2 定标精度评价方法 |
5.5 单景数据基线定标试验 |
5.5.1 仿真数据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2 真实数据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近远波位联合基线定标试验 |
5.6.1 仿真数据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2 真实数据试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基本星表 |
1.2.2 观测仪器 |
1.2.3 测量方法 |
1.2.4 成果应用 |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方法及仿真平台构建 |
2.1 参考系和参考框架 |
2.1.1 天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框架 |
2.1.2 地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框架 |
2.1.3 天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 |
2.2 时间系统 |
2.2.1 常用的时间系统 |
2.2.2 时间系统的转换 |
2.3 坐标系统 |
2.3.1 天球坐标系 |
2.3.2 地球坐标系 |
2.4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
2.4.1 天体视位置计算 |
2.4.2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公式 |
2.4.3 天文定位定向误差分析 |
2.5 回归分析基本理论方法 |
2.5.1 随机变量 |
2.5.2 回归模型 |
2.5.3 回归显着性检验 |
2.5.4 回归诊断 |
2.5.5 回归参数估计方法 |
2.6 天文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构建 |
2.6.1 计算误差分析 |
2.6.2 回归方法选择 |
2.6.3 成果精度评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 |
3.1 中天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
3.1.1 纬度测定方法 |
3.1.2 经度测定方法 |
3.1.3 方位角测定方法 |
3.2 近似中天星高度差法测定纬度 |
3.2.1 基本原理 |
3.2.2 观测天体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
3.2.3 仿真数据分析 |
3.3 近似中天星方位角法测定经度 |
3.3.1 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
3.3.2 多颗子午星测定经度 |
3.3.3 多组子午星对测定经度 |
3.3.4 仿真数据分析 |
3.4 多星中天时角法精密测定天文方位角 |
3.4.1 分析变量间关系 |
3.4.2 确定回归模型 |
3.4.3 确定样本数量 |
3.4.4 建立回归方程 |
3.4.5 仿真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实现定位定向 |
4.1 大距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
4.1.1 大距位置基本量间关系 |
4.1.2 纬度测定方法 |
4.1.3 经度测定方法 |
4.1.4 方位角测定方法 |
4.2 观测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
4.2.1 时角误差的影响 |
4.2.2 方位角误差的影响 |
4.2.3 天顶距误差的影响 |
4.3 大距星对法测定天文方位角 |
4.3.1 大距星对法定向基本原理 |
4.3.2 传统大距星对法 |
4.3.3 改进的大距星对法 |
4.4 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 |
4.4.1 观测方位角同步确定纬度和方位角 |
4.4.2 观测天顶距测定经度 |
4.4.3 仿真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观测全天区星实现定位定向 |
5.1 多颗近似卯酉星同步定位定向 |
5.1.1 卯酉星对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
5.1.2 近似卯酉星天区范围的确定 |
5.1.3 多颗近似卯酉星回归分析定位定向 |
5.1.4 仿真数据分析 |
5.2 多颗近似等高星同步定位定向 |
5.2.1 多星近似等高法同时测定经纬度 |
5.2.2 观测方位角同步定位定向 |
5.2.3 仿真数据分析 |
5.3 多颗任意位置星同步定位定向 |
5.3.1 天顶距回归分析 |
5.3.2 方位角回归分析 |
5.3.3 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 |
5.3.4 仿真数据分析 |
5.4 自适应天文定位定向算法构想 |
5.4.1 确定观测星的天区范围 |
5.4.2 确定回归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验证 |
6.1 近似中天星观测实验 |
6.1.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
6.1.2 方位角差值与天顶距、赤纬间的相关分析 |
6.1.3 方位角组平均值回归分析 |
6.1.4 方位角单次观测值回归分析 |
6.1.5 多种方法计算方位角结果比较 |
6.1.6 经度计算 |
6.1.7 纬度计算 |
6.2 近似大距星观测实验 |
6.2.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
6.2.2 大距星对法计算方位角 |
6.2.3 回归分析计算方位角和经纬度 |
6.3 近似等高星观测实验 |
6.3.1 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
6.3.2 天顶距和方位角直接回归结果分析 |
6.3.3 粗差数据和时间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分析 |
6.3.4 观测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结果分析 |
6.3.5 选择特定方位区间星回归分析 |
6.3.6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大气折射条件下多站时差频差无源定位及测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大气折射率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多站时差频差无源定位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气折射条件下多站时差三维定位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大气折射对三维时差定位误差的影响 |
2.2.1 大气折射对时差测量值的影响 |
2.2.2 大气折射产生时差定位误差的机理 |
2.2.3 仿真分析 |
2.3 时差三维定位的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算法 |
2.3.1 判断准则 |
2.3.2 网格搜索法寻求初始迭代点 |
2.3.3 网格搜索与迭代两步修正法 |
2.3.4 克拉美罗界(CRLB) |
2.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2.4.1 仿真场景 |
2.4.2 非低仰角情况下目标定位 |
2.4.3 低仰角情况下目标定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气折射对高程约束条件下时差定位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气折射对高程约束时差定位误差的影响 |
3.3 高程约束时差定位大气折射误差修正算法 |
3.3.1 迭代与改进粒子群优化两步修正算法 |
3.3.2 高程约束条件下迭代修正算法 |
3.3.3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
3.3.4 克拉美罗界(CRLB) |
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4.1 仿真场景 |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气折射条件下空对地双站时差频差定位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气折射空对地时差频差误差修正模型 |
4.3 大气折射对空对地双站时差频差定位误差的影响 |
4.4 大气折射对空对地双站时差频差定位修正算法 |
4.4.1 迭代修正算法 |
4.4.2 位置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LB) |
4.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5.1 仿真场景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折射条件下三站时差频差定位及测速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大气折射时差频差误差修正模型 |
5.3 大气折射对三站时差频差定位及测速误差的影响 |
5.4 大气折射对三站时差频差定位及测速误差修正算法 |
5.4.1 大气折射定位误差修正算法 |
5.4.2 大气折射测速误差修正算法 |
5.4.3 位置和速度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LB) |
5.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5.1 仿真场景 |
5.5.2 时差测量误差对定位及测速精度的影响 |
5.5.3 频差测量误差对定位及测速精度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融合GNSS水汽、风速、PM10的PM2.5浓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GNSS水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PM2.5 浓度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GNSS气象学与模型构建相关理论 |
2.1 GNSS水汽计算 |
2.1.1 GNSS测量对流层延迟原理 |
2.1.2 对流层延迟数学模型 |
2.1.3 静力学延迟数学模型 |
2.1.4 对流层湿延迟计算 |
2.1.5 GNSS水汽推算 |
2.2 BP神经网络原理 |
2.3 小波分析原理 |
2.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原理 |
2.5 归一化理论 |
第三章 河北省PM2.5 浓度与相关因素相关性比较 |
3.1 研究数据 |
3.1.1 PM2.5 浓度数据 |
3.1.2 GNSS PWV与风速观测数据 |
3.1.3 大气污染观测数据 |
3.2 GNSS水汽与PM2.5 浓度序列相关性比较 |
3.2.1 PM2.5 浓度时间序列与全年GNSS水汽相关性分析 |
3.2.2 短时间数据列相关性比较 |
3.2.3 小波分解重构后相关性比较 |
3.3 PM2.5 浓度时间序列与大气污染观测相关性分析 |
3.4 PM2.5 浓度时间序列与风速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GNSS水汽、风速与大气污染观测的河北省PM2.5 浓度模型研究 |
4.1 研究区域 |
4.2 PM2.5 浓度与大气污染观测及GNSS水汽、风速的相关性比较 |
4.3 PM2.5 浓度预测模型构建及模型可靠性检验 |
4.3.1 PM2.5 浓度模型构建 |
4.3.2 PM2.5 浓度模型可靠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与回归分析的融合GNSS水汽、风速和PM10 要素的PM2.5浓度模型 |
5.1 单变量PM2.5 浓度模型构建 |
5.2 多变量PM2.5 浓度模型构建 |
5.3 两种模型精度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M2.5 浓度时间序列验证 |
6.1 验证数据处理 |
6.2 模型精度验证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雷达电波折射修正的高精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常用雷达电波折射修正方法 |
2.1 雷达位置的获取方法 |
2.2 大气剖面参数的处理方法 |
2.2.1 实测大气折射率剖面 |
2.2.2 大气折射率剖面的线性模型 |
2.2.3 大气折射率剖面的指数模型 |
2.2.4 大气折射率剖面的分段模型 |
2.2.5 大气折射率剖面的双指数模型 |
2.2.6 大气折射率剖面的Hopfield模型 |
2.3 电波折射修正常用方法 |
2.3.1 射线描迹法 |
2.3.2 等效地球半径法 |
2.3.3 经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达位置与大气剖面处理中的高精度策略 |
3.1 雷达位置对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影响与对策 |
3.1.1 针对电波折射误差的公式计算 |
3.1.2 不同雷达测量站的海拔高度h_s的选取对比分析 |
3.2 大气剖面处理方法对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影响与对策 |
3.2.1 一维大气剖面处理 |
3.2.2 三维大气剖面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波折射修正公式中的高精度策略 |
4.1 积分方法中的相关处理对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影响与对策 |
4.1.1 利用虚高计算积分时的对策 |
4.1.2 利用MATLAB函数调用的对策 |
4.1.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2 微分方法中的相关处理对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影响与对策 |
4.2.1 微分步长的最优确定 |
4.2.2 利用MATLAB函数调用的对策 |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经验方法中的相关处理对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影响与对策 |
4.3.1 经验公式的确定策略 |
4.3.2 经验公式的实际应用 |
4.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雷达测速折射修正中的高精度策略 |
5.1 基于时间差分的速度折射修正方法 |
5.2 基于方向余弦的速度折射修正方法 |
5.3 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雷达电波折射误差修正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大气折射率模型和电波折射修正方法 |
2.1 大气折射对定位测速的影响 |
2.2 大气折射率模型的选取 |
2.3 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积分法的电波折射修正优化算法 |
3.1 概述 |
3.2 积分算法的比较 |
3.2.1 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方法 |
3.2.2 龙贝格数值积分方法 |
3.2.3 仿真与分析 |
3.3 改进步长算法 |
3.3.1 逐步变步长法 |
3.3.2 自动变步长法 |
3.3.3 仿真与分析 |
3.4 基于虚高的改进算法 |
3.4.1 一次预测目标高度的虚高法 |
3.4.2 等效地球半径虚高法 |
3.4.3 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分法的电波折射修正优化算法 |
4.1 微分算法 |
4.1.1 逐步变步长法 |
4.1.2 自动变步长法 |
4.2 龙格-库塔微分算法 |
4.2.1 逐步变步长法 |
4.2.2 自动变步长法 |
4.3 折射误差修正效果及分析 |
4.3.1 微分法与龙格-库塔法的折射误差比较 |
4.3.2 微分法的不同变步长比较 |
4.3.3 龙格-库塔法的不同变步长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波折射修正优化算法比较与测速修正算法探究 |
5.1 积分优化算法比较 |
5.2 微分优化算法比较 |
5.3 最优算法确定 |
5.4 雷达测速算法探究 |
5.4.1 单脉冲雷达测速 |
5.4.2 多站雷达测速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一种新的测量大气折射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功能天文经纬仪简介 |
2 建立子午方向大气实测模型 |
3 建立多方位大气实测模型 |
4 总结 |
(8)基于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模式的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于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分布的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模型 |
2.1 三维空间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模式 |
2.2 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 |
2.3 折射修正模型误差分析 |
2.4 典型大气状况下低仰角折射修正结果 |
3 结论 |
(9)实测天文大气折射的基本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现已具备的测定条件 |
2 低纬子午环 (LLMC) 和专用测量仪器 |
3 实施方案 |
3.1 瞬时天文纬度 的测定 |
3.2 瞬时真天顶距ζ的测定 |
3.3 瞬时视天顶距 的测定 |
4 云南天文台的大气折射实测模型 |
5 结论和展望 |
(10)关于GPS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GPS中大气折射延迟模型的现状分析 |
2 建立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改正模型的必要性 |
3 建立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改正模型的可行性 |
4 讨论与展望 |
四、实测大气折射值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干涉测绘卫星干涉定标关键技术研究[D]. 钱方明.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2]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D]. 刘新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3]大气折射条件下多站时差频差无源定位及测速技术研究[D]. 张书强.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4]融合GNSS水汽、风速、PM10的PM2.5浓度模型研究[D]. 任栋. 天津城建大学, 2019(06)
- [5]雷达电波折射修正的高精度策略研究[D]. 李爽.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9)
- [6]雷达电波折射误差修正优化算法研究[D]. 翟艳雪.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一种新的测量大气折射的方法[J]. 苏婕,张益恭,杨磊,冒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8]基于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模式的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J]. 武鹏飞,李玉剑,邵士勇,康德永,陈嘉鸿,李学彬,魏合理,饶瑞中. 光学学报, 2017(06)
- [9]实测天文大气折射的基本原理[J]. 张扞卫,冒蔚,郭增长.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10]关于GPS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讨论[J]. 张扞卫,郭增长,冒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