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跨国公司(一)——松下电器有限公司

祖国跨国公司(一)——松下电器有限公司

一、跨国公司在祖国大陆(之一)——松下电器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端婧[1](2014)在《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伊始,跨国家电企业抢滩中国新市场。这在加剧竞争的同时,培养了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家电企业实力提高及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家电企业也在谋求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战略正值得学习。松下电器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家电企业,它在华经营最久,所处市场变化最大,面对的挑战与危机最多。分析其在华经营战略的成败及转型,对中国家电企业把握未来发展动态,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国际化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先梳理松下电器的发展及在华经营历程,然后在分析松下在华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的基础上,论述了松下在华三个层面的经营战略,包括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及职能战略,剖析了品牌、营销、研发、管理各职能战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阶段松下电器在华公司级战略转型和职能战略的转变。最后,结合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借鉴松下的经验,得出中国家电企业要注重品牌和本土化战略,培养技术和价格优势,实施绿色转型,与时俱进等启示。

封泉明[2](2012)在《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 ——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文中认为知识产权具有多重属性,既是平等主体的知识财产权,也是权利主体控制的、可以货币衡量的并能为其带来效益的无形资产,还是政府关于知识资源的归属、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规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日益知识化使代表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成果商业化专用权的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则使知识产权成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进而又使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基本规则。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利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不断将自身知识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由此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创造,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或关键技术上的知识产权布局,力图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优势来化解危机,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先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还在我国进行知识产权跑马圈地,加快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知识产权经略。而从我国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拓展,并且经过多年努力,部分中国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在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拥有上,包括优秀中国跨国公司在内的我国企业普遍较为缺乏。这种状况,使中国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往往遭遇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伏击而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中国跨国公司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冲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上的打压,就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不断交互融合、深化发展为背景,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控制方面的竞争态势入手,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国跨国公司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原因、重点、路径、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国际经验借鉴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对中国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什么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怎样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培育什么样的自主知识产权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出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对策与建议,以为现实经济服务。

李倩倩[3](2012)在《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 ——跨国公司产品战略选择的一个基础》文中研究表明在持续了50余年的关于跨国公司全球标准化和本土适应性战略的选择和均衡问题上,最终全球本土一体化战略(Glocalization)以其包容性和灵活获得了广泛认同。尽管如此,在如何实施该战略的问题上却仍存在尚待研究的空间。尤其是当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BRICs)等新兴市场国家具有地域广阔、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均衡、文化差异大等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特点。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全球主流文化的代表,即全球产品和品牌有较高的追求,力图通过消费行为获得某种全球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和长期习惯的影响又使其在某些方面倾向于保持本国传统特色。这两方面在消费者偏好方面就体现为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或分散。而消费者偏好的多重特点又给本就难以均衡的跨国公司全球标准化或本土适应性战略提出了更多难题。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情境,因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共同特点,致力于解决消费者需求趋同与否及程度差异对跨国公司的的全球标准化与本土适应性产品战略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本研究提出,根据产品从满足消费者生理需求到社会需求的不同,以对全球和本土产品及品牌态度和购买行为为代表的消费者偏好的全球趋同程度有所差异,两者呈正向相关。而地区现代化、消费者特质和市场定位是影响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和跨国公司产品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以上基本研究问题,本研究分别进行了消费者需求和公司战略两方面研究: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和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分析。其中,消费者偏好趋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数据包括覆盖中国从东部较发达到西部较不发达三大地带、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829个有效样本;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则采用案例分析,对快餐、服装和消费电子三大代表性行业主要跨国公司的在华产品战略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消费者调查中,以消费者对全球和本地产品及品牌的偏好程度为结果变量,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829份有效消费者答卷,通过社会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对相关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地区现代化与消费者偏好趋同之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全球身份认同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需求偏好的行业差异得到验证,越倾向于满足消费者社会需求的产品,其需求趋同程度越高。同时,依赖型自我、社会渴望程度等也对消费者偏好趋同,即对全球产品和品牌尤其是全球产品的积极态度,有显着影响。在对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的研究中,对主要行业中的领先跨国公司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快餐业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服装业的H&M,Zara, C&A,和CC&DD,以及消费电子行业中的松下、索尼和苹果。研究显示,总体而言,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适应性产品是现在及未来的趋势。但是,行业间展示出较大差异,餐饮业实施本土化战略更容易获得高绩效;消费电子如手机、笔记本行业要求跨国公司实施更高程度的本土研发甚至反向创新;而在服装行业,国际品牌作为国际时尚的引导者,倾向于实施全球高度标准化战略,但也有国际品牌开始在华实施本土战略,这可以看做该行业的新趋势。另外,本研究认为,高端定位需要实施全球标准化产品战略以维持品牌形象引领潮流的案例,如苹果。而这一结论支持了关于市场定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公司战略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假设。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全球和本地产品态度、全球和本地品牌态度并非同一构念的两极,而是两个独立构念。即,消费者可能同时对全球产品和本土产品有偏好,或同时对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有偏好。2.中国消费者对本土适应性产品的偏好程度明显高于对全球标准化产品的偏好程度。产品偏好体现了较高的地区差异,品牌偏好则体现个性特质差异。3.中国消费者对本±品牌具有更强的支持态度,对全球品牌表现出更高程度的喜爱。对全球品牌的购买意向与实际购买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4.在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几乎等同于名牌,说明在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往往在消费者心中代表着名气、声誉、质量等。5.中国地区现代化程度与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正相关。随着中国内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其消费偏好会进一步趋同,但存在行业间、地区间趋同程度的差异。6.行业方面,与消费者生理需求如包装食品、餐饮、家居等关系密切的产品,消费偏好全球趋同程度较低;对服装、手机等除了使用功能外兼具社会功能的产品,偏好趋同程度更高。7.在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和内涵与西方国家有差异。独立型自我解释被分为独立性和个性两方面,分别强调不依赖他人、自力更生和展现与众不同的特点。两者在西方文化中属于同一维度。另外,全球身份认同中“世界公民”的两个问项被独立出去。这说明了东方文化中个性特质构成的差异。本研究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1.发现了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差异。对全球身份认同和自我解释概念维度和测量的发现,解决了今后研究中涉及到两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构念测量的同一性(equivalence)问题。2.有助于澄清消费趋同还是分散的争论。在澄清和确认了交叉趋同的基本观点的同时,进一步解释了交叉趋同中趋同和分散可能发生的条件。3.探究了消费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中国消费者偏好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是采用定量数据、以消费者对全球产品的偏好程度为测量标准对消费趋同所作的实证研究,与多以宏观经济数据为测量指标的其他研究有很大区别,更具实践指导性。4.丰富了全球消费文化的研究。身份认同是消费文化领域的重要构念和研究主题,本研究对中国消费者全球身份认同和消费偏好的研究,丰富了全球消费文化的研究。5.提出了基于行业的需求-战略匹配模型,有助于解决全球本土化战略中本土化和标准均衡的难题。该理论模型和研究结果是对现有跨国公司全球营销战略的理论体系有所补充和延伸的重要理论贡献。6.丰富了新兴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本研究的情境是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同样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广阔区域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特点,丰富了关于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7.扩展了跨国研究中的行业类型。根据产品满足社会功能的强度,进行了行业分类,通过三大代表性行业,提出了行业特征与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的关系。通过该特征对行业和产品进行分类,对今后研究中涉及行业比较的研究有很大借鉴作用。最后,研究还对实践启示和局限及方向进行了讨论。主要实践启示包括:跨国公司产品战略制定;跨国公司广告沟通战略和策略;本土公司如何在处于先天劣势时寻找突破口与跨国公司竞争等。

盛九元[4](2011)在《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构起制度性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完善在区域内的经济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之中,形成现阶段两岸以产业合作为基础的经济互动格局。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市场机制与大陆单方面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合作以“民间、单向、间接”的方式,突破台湾的相关政策限制,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分散、零星状态发展到密切、热络、密不可分的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现实及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以默认既成事实的方式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基于“一个中国”框架下、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的经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岸互蒙其利,功能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态也逐步形成,并向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两岸20多年经贸互动的实践证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在这一进程中仍需要克服诸多的挑战与障碍,才能使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得以更有效的推进。文章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对于两岸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部分提出了从经济一体化角度两岸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引出了论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以WTO为背景,为研究的推展构建起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践研究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两岸产业合作对一体化的影响及签署ECFA后的一体化走向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两岸完全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组织形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具体包括:在对两岸经济合作进行适当定位的基础上,以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并全面审视两岸经济合作在不同时期调整与变化,从而将实现两岸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与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文章所做的一些研究与探讨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以使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林明珠[5](2010)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布局战略》文中认为研究与开发作为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跨国公司开展产品差异化竞争、形成技术垄断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由于全球知识资源的跨国界分布,跨国公司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纷纷向海外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如:为了占领和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技术本地化、技术跟踪和模仿、资源利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等,将价值链高端环节布局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以期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吸收跨国直接投资最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吸收跨国研发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1997年时不足20家跨国研发机构,发展至2009年底已有1250多家各类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其中,属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也高达340多家,并且数量还呈逐年递增趋势。空间上,以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为外资研发投资高地,呈现出跨国研发活动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并有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态势。以往文献中对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研究多集中于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动机和目的、影响跨国研发投资的主客观因素、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类型、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区位选择因子等。本文将从空间层面分析外资在华研发活动的战略类型,并试图分析在华研发战略类型与空间布局的关系,总结外资在华研发活动的空间布局战略。

曹姝婧[6](2009)在《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研究》文中提出日本,太平洋上的一个弹丸岛国,却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式管理显示了极大的成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日贸易往来频繁,中日间合资企业更是层出不穷。基于此,对日本文明背景下日本管理特质的研究也就格外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纵观目前关于日本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日本式管理背后的原因,大多数研究只将其归咎于“文化因素”,这显然是不够的。普遍缺乏足够的理论因果关系和内涵逻辑方面的论证和论述。事实上,特定的“制度因素”才是组织系统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探索构建“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的新分析框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在于:1.以日本文明为背景,运用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外来因素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日本文明对日本管理的影响和作用。2.开发构建了“冰河模型”新分析工具,用以概括显露在外的“积雪层”、若隐若现的“冰冻层”和隐藏于内的“河水层”三大层面的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3、根据“冰河模型”,全面剖析了松下电器公司案例,从全新的角度对松下电器的管理做出了重新解读。

栾春娟[7](2008)在《专利文献计量分析与专利发展模式研究 ——以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指导国家和企业专利发展的这种实践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中国自1985年起开始正式实施专利法,理论界、企业管理者、国家专利战略制定者运用专利计量结果思考专利发展模式的问题,至今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党中央大力倡导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迫切需要加强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运用专利计量的理论与方法,以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DIT)为对象,在进行一系列专利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专利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专利发展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利用专利的国家(地区)分布计量方法,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领域专利国家(地区)分布的计量结果显示,1980-2006年27年间,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发生了由欧盟—日本—欧盟—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分析确证,欧盟、日本和美国不同的专利发展模式是导致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利用专利的高产机构及其国家集聚度计量方法,对机构专利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最高产机构在27年间经历了从西门子公司—富士通公司—NEC公司—LG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三星电子公司的演变过程;高产专利申请人及其集聚的国家数量呈现出递增趋势;该领域学术机构的专利申请则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地区)。核心专利的高产机构经历了由日本和美国平分天下到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转变。日本高产公司集聚的专利发展模式与美国公司的核心技术的专利发展模式,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的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利用专利发明者的合作计量方法,对发明者合作情况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发明者的专利产出与发明者合作网络中心性、密度等特征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外国公司的合作率与合作强度要明显高于中国公司。美国公司高强度专利合作战略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的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的专利事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借鉴美国和韩国的经验,今后在数字信息传输领域应确立“基础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三螺旋网络建设”的专利发展模式,即强化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高度重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网络的建设,正确定位政府在专利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发挥企业在专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大学专利成果的转化率。

王承云[8](2008)在《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文中认为二战后的60多年来,日本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实现了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其在世界上科技强国的地位。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通过进行研究开发,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创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官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日本企业在R&D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投入很大,是国家研发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企业研发能力强。大型企业拥有自己完整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体制。企业重视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使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日本政府能够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积极投资、制定优惠政策等,在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多种经营体制,高科技产业主要隶属于大型企业,围绕在大企业周围又有许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特有的垂直结构。大型企业拥有较完整的研发机构和体制,是日本研究开发的主力军。同时,中小企业的个性化研发非常活跃。日本企业不仅在国内构建了完整的研发体系,而且企业R&D国际化进程迅速。中国是近年来吸引外资R&D机构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进入中国的外资R&D机构中,日本企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研究认为:日本在华R&D活动主要以大型企业为主,并正在向中小科技型企业扩展。投资区位从集中于北京、上海两地,有向接近生产地、以及研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天津、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扩展的趋势。但是,日本在华R&D活动和其在华FDI投资相比,存在着规模较小、研发层次不高的特点。今后,如何进一步促进日本在华R&D活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开展,为我国带来更多的技术转移,进而带动我国本土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笔者今后将继续关注的问题。本篇论文共10章,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政策梳理。第二部分关于日本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第三部分是日本在华R&D活动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论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第2章和第3章。第1章主要阐明研究意义、选题背景、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与方法和文章特色与创新。第2章对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第3章主要对战后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和第6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4章对日本研发机构的分类、分工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日本科技实力的总体特征。第5章主要研究了日本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日本政府鼓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以及突出发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探讨了日本产、学、官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第6章对日本企业研发体制的建立,到研发机构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构建了大型企业的四种主要研发模式类型。以大田区为例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7章、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是本文的最后部分。第7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作为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日本企业R&D机构的空间分布具有哪些特征是本文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找出日本企业R&D机构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日本企业R&D机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第8章主要针对日本企业研发的国际化及在华R&D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华直接投资过程、基本特征以及研发投资的动因和区位选择等。对日本企业在华R&D投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9章是案例研究部分,以松下和日立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和研发投资为例,深入分析了日本着名大型企业的对华投资历程和战略演变过程。第10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和启示篇,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借鉴日本的企业研发经验和技术创新模式的经验,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更好发展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华的研发资源,为我所用,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作者今后要关注的研究课题。

董青[9](2007)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基于不同阶段的区位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日本是中国的亚洲邻国,也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强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非常密切。在改革开放初期,其对华投资规模就位居各国领先地位,截止2005年底,在对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实际使用外资累计金额仅次于香港居第二位。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以转移本身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为主。日本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投资者的动机和投资地所拥有的能够达到投资者期待收益的区位条件。中国各区域对外开放的时间不同、优惠政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种区位因素的变迁造成了日资法人企业在华投资区位的差异。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日资企业做出了怎样的投资区位选择?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区位因素究竟有哪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是本文力图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区位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与研究意义,并介绍了论文分析的主题、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其次,概述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区位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区位内涵,和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研究现状,以及专门针对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区位的研究概况。之后,回顾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区位选择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基本区位原理出发,推导出主要区位决定因素,并结合日本对华投资的区位动因,针对不同阶段区位选择与区位因素的变迁,分别进行剖析,并得出理论分析的基本结论。在实证部分,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不同阶段,针对日本重点投资的中国东部地区9省市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利用日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各解释变量进行筛选、确定和建立计量模型,然后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得出影响日本各阶段对华投资区位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还结合所确定的重要区位因素,就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本文还展望了今后日本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以期在我国引进日资方面给予有益的政策建议。

杜群阳[10](2006)在《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与中国对接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速的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进程,推动着意图维持和扩大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R&D资源转移浪潮。进入21世纪,这一浪潮向中国疾速袭来,构成了中国新一轮开放进程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向理论界提出了两个紧迫的现实命题,一是如何有效利用大量涌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跨国公司R&D投资,怎样才能扩大对R&D外溢效应的吸收,同时减少不利的挤出影响。二是面对跨国公司优化R&D资源配置过程中,在海外释放出来的研发资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获取并加以消化,进而以全球视角增进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本文从“资源”视角出发,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与中国对接”为研究主题,在分析当代R&D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需求-资本-人员(N-C-P)”模型,作为分析上述两个问题的统一理论框架。提出了“五层面内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吸收正向外溢”的内向对接机制和“以技术获取型FDI实现外向对接,获取反向外溢”的外向对接途径。除理论分析外,文章更运用丰富的数据事实、规范的回归分析、扎实的调研统计,结合案例分析,就中国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阐述了核心概念、总结了不同理论、不同学科对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为后文的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进行理论准备。第二部分(第三章)总结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全球化的特点、发展与趋势,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R&D资源转移的历程、行业区位分布及原因,清晰刻画出中国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的现实背景。第三部分(第四、五章)勾勒了本文的理论框架,第四章提出了产业间、差异化产品间、价值链环节间、研发模块间四个层次的R&D国际分工说,探讨了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动机、机构职能、与东道国的知识交流等一般规律。第五章建立了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的“N-C-P”分析框架,提出基于国家创新体系,从五个层面实现内向对接;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外向对接的双向(内外向)对接思想。第四部分(第六、七、八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六章呼应第四章部分规律的理论分析,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47家跨国公司R&D机构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在华R&D机构的投资动机、职能与外溢途径等一般规律。第七章呼应第五章内向对接理论,分析了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五个层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对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回归,验证了外资R&D是FDI技术外溢的重要途径;同时对13个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面板数据回归,验证了外资R&D资源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的正面作用。第八章是外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第九章)基于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本文在理论创新方面,主要是提出了基于R&D国际分工的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规律;在此基础上,拓展了斋腾优的需求-资源学说,提出了“N-C-P”分析框架中,从而将“利用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溢出效应”与“中国企业海外获取跨国公司R&D资源”两大问题统一到以“资源”为视角,以获得“正、反向外溢”为目标的分析框架中。并在内向对接方面提出了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五层面对接机制,在外向对接方面提出了依据“MAL三优势”,开展技术获取型FDI的理论设想。在实证创新方面,本文在实证检验的技术细节上有所突破,为今后开展跨国公司R&D问题的调研和进行R&D外溢分析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方向。一是突破目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调研分析停留于简单百分比统计的局限,对基于Likert七级量表调研结果进行规范的因子分析、信度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而验证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动机、机构职能定位与技术外溢效应间的内在联系。二是突破了目前R&D外溢研究停留于FDI外溢检验和总体产出指标检验的局限,引入外资R&D介入强度指标,证实了外资R&D活动是FDI外溢效应产生的重要渠道;并创新的将外资R&D资源指标引入解释变量,证实了在华外资R&D资源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存在的正面影响。

二、跨国公司在祖国大陆(之一)——松下电器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国公司在祖国大陆(之一)——松下电器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内容与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战略管理理论
        一、战略的相关概念
        二、战略管理的层次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第三节 企业国际化理论
        一、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二、国际化经营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松下电器的发展及在华经营历程
    第一节 松下电器的发展与经营管理
        一、松下电器的发展阶段
        二、松下电器的经营理念
        三、松下电器的组织结构
        四、松下电器的技术研发
        五、松下电器的经营现状
    第二节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历程
        一、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二、飞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三、战略转型阶段:21世纪至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环境分析
    第一节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二节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一、中国本土家电企业
        二、韩国家电企业
    第三节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内部环境分析
        一、松下电器在华经营的优势分析
        二、松下电器在华经营的劣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及转型
    第一节 松下电器在华早期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
        一、公司战略
        二、竞争战略
    第二节 松下电器在华早期职能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战略
        二、管理战略
        三、营销战略
        四、研发战略
    第三节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转型
        一、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转型的原因
        二、企业定位转型
        三、从日本中心战略到中国本土化战略
        四、在环境经营基础上的绿色转型
        五、职能战略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一、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的启示
        一、注重品牌战略
        二、培养技术和价格优势
        三、注重实施本土化战略
        四、企业定位转型和绿色转型的启示
        五、与时俱进,保留优势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 ——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中国跨国公司研究现状
        二、 国内外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现状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粗浅评价
    第三节 研究主题和方法
        一、 研究主题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分析
        二、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分析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分析
        一、 市场寡占理论分析
        二、 价值链理论分析
        三、 竞争力理论分析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分析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概述
        二、 “知识经济理论”对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解释
第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动因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以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一、 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
        二、 中国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紧迫性
        一、 全球知识产权发展态势使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刻不容缓
        二、 外国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迫使中国跨国公司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三、 实践中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使中国跨国公司获得了重大的市场发展
        四、 推动中国跨国公司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第四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 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但总量仍小
        二、 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有所提高但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三、 品牌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但还不是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
        四、 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步伐加快但布局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
        一、 许多企业核心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存在“引进依赖”
        二、 不少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 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比较缺乏
        四、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中遇到的挑战
        一、 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基础薄弱与创新主体分散化的双重制约
        二、 企业国内知识产权竞争国际化与国际知识产权竞争全球化的双向压力
        三、 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流失与国外知识产权合围的双重困境
        四、 企业不善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与知识产权国际话语权缺失的双面夹击
第五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知名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经验——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一、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案例
        二、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经验
        一、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介绍
        二、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经验启示
第六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重点
    第一节 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
        一、 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内涵
        二、 中国跨国公司选择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必要性
        三、 中国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领域创造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可行性
    第二节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一、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及其构成要素
        二、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之于中国跨国公司的重要意义
        三、 中国跨国公司打造国际知名自主品牌的长期性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
        一、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发展重点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创造和运用国际专利
        三、 中国跨国公司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的意义
第七章 当前进一步推动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并进
        二、 坚持自主专利技术和自主品牌并重
        三、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并举
        四、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中公司与政府并力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 以市场为导向的突破性自主创新
        二、 赶超导向下的模仿创新
        三、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
        四、 基于创新资源的跨国并购
        五、 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促进措施
        一、 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促进措施
        二、 中国政府的促进措施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 ——跨国公司产品战略选择的一个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际营销领域研究发展概览
        2.1.1 国际营销研究领域的形成和演变
        2.1.2 研究问题的变化和发展
    2.2 国际营销战略研究
        2.2.1 国际营销战略概念和研究概况
        2.2.2 国际营销战略演变
        2.2.3 研究重点和难题:标准化与适应性的均衡
    2.3 营销战略标准化与适应性研究
        2.3.1 研究概览
        2.3.2 影响因素
        2.3.3 与绩效的关系
        2.3.4 理论和结论一览
        2.3.5 文献评析和理论局限
    2.4 跨国公司产品适应性研究
        2.4.1 产品战略选择
        2.4.2 开发标准化与适应性产品
        2.4.3 挑战和新问题
    2.5 消费者需求趋同研究
        2.5.1 趋同的定义及内涵
        2.5.2 不同观点和争议
        2.5.3 趋同的影响因素
3 理论模型与假设
    3.1 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
        3.1.1 理论基础
        3.1.2 概念模型
        3.1.3 模型细化和概念界定
    3.2 假设提出
        3.2.1 现代化、个性特质与消费偏好
        3.2.2 行业特点与偏好趋同
        3.2.3 基于行业的需求-战略匹配
        3.2.4 特殊因素:市场定位
    3.3 本章小结
4 消费者偏好量化研究
    4.1 研究工具
        4.1.1 问卷开发
        4.1.2 变量测量
    4.2 预调查
        4.2.1 抽样
        4.2.2 分析
    4.3 正式调查与数据收集
        4.3.1 问卷数据收集
        4.3.2 区域数据收集与整理
    4.4 数据检验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4.5 数据分析
        4.5.1 均值分析
        4.5.2 独立两样本T检验
        4.5.3 相关分析
        4.5.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4.5.5 其他分析和检验
    4.6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
5 跨国公司在华产品战略定性研究
    5.1 方法
        5.1.1 概念解释
        5.1.2 研究对象和背景介绍
    5.2 产品战略分析
        5.2.1 餐饮业
        5.2.2 服装业
        5.2.3 消费电子业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和讨论
        6.1.1 消费者特质和偏好
        6.1.2 被支持的假设分析
        6.1.3 未获支持假设分析
        6.1.4 中国情境中构念维度和测量
        6.1.5 其他发现
    6.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启示
    6.3 主要创新
    6.4 局限和展望
        6.4.1 研究局限
        6.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预调查问卷
    附录二: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三: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两岸及海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WTO 的规则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一、台湾的单独关税区地位
    二、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及在区域合作中的双层结构
    三、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类型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第三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
第四节、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相关的其它理论
    一、产业分工与转移理论
    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三、要素流动与结构调整的理论
    四、微笑曲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东亚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的周边环境
第一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走向
第二节、东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与合作趋势
    一、总体趋势与分析架构
    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点
第三节、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二、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三、东亚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与两岸合作契机
第四节、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格局变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台湾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及面临的困境
    二、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
第一节、两岸经济合作概述
第二节、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成机制
    一、两岸经贸往来的进程与阶段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两岸经济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岸经贸互动的特征与内涵
    二、两岸经济互动的量化分析
第四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效应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静态效应分析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与一体化趋势
第一节、两岸产业合作概述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
    二、两岸产业的合作模式
    三、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
第二节、台商投资长三角及其动因分析
    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
    二、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结构的演化
    三、台商在长三角投资集聚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两岸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特征
    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以长三角为例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模式比较
    一、台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形态的调整
    二、台商高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及对长三角投资的影响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合作
第五节、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及两岸产业互动
    一、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定位
    二、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趋势分析
    三、长三角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 ECFA 到制度性一体化——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与前瞻
第一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一、两岸一体化的发展及面临的障碍
    二、ECFA:两岸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第二节、ECFA 与两岸经济合作
    一、ECFA 的形成与发展
    二、ECFA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第三节、ECFA 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ECFA 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二、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制约
    三、ECFA 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从功能性一体化到制度性一体化
    一、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延伸的路径选择
    三、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5)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布局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篇章结构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空间分布
    2.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基本现状
    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类型及其空间布局
    3.1 研发战略与空间布局的关系
    3.2 外资在华研发活动战略类型
    3.3 外资在华研发战略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
第四章 摩托罗拉在华研发活动的空间布局战略
    4.1 摩托罗拉全球研发体系
    4.2 摩托罗拉在华研发网络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日本管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1.1 日本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研究日本管理的现实要求
    1.1.3 日本文明的自身特殊性所引发的关注
1.2 涉及日本管理的相关研究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已有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模型及其对日本的阐述
    2.1.1 克拉克洪-斯乔贝克框架(1961)
    2.1.2 爱德华·T·霍尔框架(1976)
    2.1.3 霍夫斯坦特框架(1980,1991)
    2.1.4 罗兰和申卡框架(1985)
    2.1.5 特罗普纳框架(1993)
    2.1.6 沃纳框架(1993)
2.2 新制度主义
    2.2.1 新制度主义的内涵
    2.2.2 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及其优势
    2.2.3 新制度主义对本文所起到的借鉴作用 3 日本的政治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3.1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
    3.1.1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3.1.2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
3.2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
    3.2.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制度
    3.2.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
3.3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
    3.3.1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
    3.3.2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日本的经济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4.1 幕府统治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4.1.1 幕府统治时期的基本经济概况
    4.1.2 幕府统治时期的经济体特征
4.2 明治维新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4.2.1 明治维新时期的基本经济概况
    4.2.2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管理的特征
4.3 二战后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日本的社会—文化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5.1 日本的神道
    5.1.1 日本神道的基本内涵
    5.1.2 日本神道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
5.2 日本的禅宗与艺道
    5.2.1 日本禅宗的基本内涵以及与艺道的关系
    5.2.2 日本禅宗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
5.3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5.3.1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基本内涵
    5.3.2 日本武士道道精神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外来因素对日本文明和日本管理的影响
6.1 儒家文明、中国文化对日本管理的影响
    6.1.1 关于中国文化对日本企业影响的共识
    6.1.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与创造
6.2 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
    6.2.1 明治维新与日本文明的西化历程
    6.2.2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文明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之“冰河模型”
7.1 “冰河模型”
    7.1.1 关于文化的两个着名比喻
    7.1.2 基于文明的制度环境之“冰河模型”
7.2 日本文明之“冰河模型”
7.3 日本管理特质之“冰河模型”
    7.3.1 显露在外的“积雪层”:结构性特质
    7.3.2 若隐若现的“冰冻层”:基于价值观的四大特质
    7.3.3 隐藏的“河水层”:管理哲学
    7.3.4 外力的强加作用和渗透作用 8 日本松下管理案例分析
8.1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基本发展情况
8.2 基于“冰河模型”的松下电器公司案例分析
    8.2.1 显性的“积雪层”:结构性特质
    8.2.2 若隐若显性的“冰冻层”:基于价值观的特质
    8.2.3 隐性的“河水层”:松下命运共同体经营理念
    8.2.4 外力的强加作用和渗透作用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9.1 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结论
9.3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7)专利文献计量分析与专利发展模式研究 ——以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专利计量的研究
        1.2.2 关于专利发展模式的研究
        1.2.3 关于数字信息传输专利计量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3.2 本文的内容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专利计量的若干基本问题及数据来源
    2.1 专利计量的本质与作用
        2.1.1 专利计量的概念界定
        2.1.2 专利计量的目的与本质
        2.1.3 专利计量的价值与作用
    2.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专利计量的主要方法
        2.2.1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2.2.2 本文中专利计量的主要方法
    2.3 数据来源、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介绍与相关术语说明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的选择依据
        2.3.2 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介绍与技术领域的选择依据
        2.3.3 相关术语说明
    2.4 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
3 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的转移与主要国家的专利发展模式
    3.1 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转移的确认
        3.1.1 欧盟、日本和美国数字信息传输专利计量分析
        3.1.2 核心专利在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分布
        3.1.3 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的转移:欧盟—日本—欧盟—美国
    3.2 美国专利发展模式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3.2.1 美国专利发展模式中对基础研究的重视
        3.2.2 美国专利发展模式中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3.2.3 美国政府的R&D投入对三螺旋创新网络形成的促进作用
    3.3 日本专利发展模式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3.3.1 日本“逆向的技术拿来主义”与重视“生产技术”的专利发展模式
        3.3.2 日本的专利网战略
        3.3.3 日本有效促进专利实施的战略
        3.3.4 日本专利发展模式中的三螺旋创新网络
    3.4 欧盟专利发展模式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3.4.1 欧盟专利发展模式中对技术研发的重视
        3.4.2 欧盟专利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转移中的机构专利发展模式
    4.1 高产公司集聚专利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4.1.1 年度专利申请比例最高的机构演变
        4.1.2 专利的高产公司及其国家集聚的计量分析
        4.1.3 高产公司集聚专利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4.2 公司的专利外部合作专利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4.2.1 国内外主要公司的专利外部合作率计量分析
        4.2.2 公司专利外部合作战略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以日本公司为例
    4.3 公司的核心技术专利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4.3.1 核心专利的高产公司分布计量分析
        4.3.2 公司的核心专利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以美国公司为例
    4.4 学术机构核心技术专利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4.4.1 数字信息传输领域的学术机构专利的国家(地区)分布计量
        4.4.2 高产学术机构与核心专利的计量
        4.4.3 学术机构核心技术专利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转移中的发明者合作专利发展模式
    5.1 专利的合作率与合作强度
        5.1.1 专利的合作率
        5.1.2 专利的合作强度
    5.2 发明者合作网络的演变及其对技术发明生产率的影响
        5.2.1 发明者合作网络的演变
        5.2.2 发明者合作网络的演变对技术发明生产率的影响
    5.3 发明者合作网络的中心性对技术发明生产率的影响
        5.3.1 数据样本与网络中心性界定
        5.3.2 程度中心性对技术发明生产率的影响
        5.3.3 中介中心性对技术发明生产率的影响
    5.4 公司发明者合作计量及其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5.4.1 国内外主要公司的专利发明者合作计量
        5.4.2 国内外主要公司的专利发明者合作的比较
        5.4.3 发明者专利合作发展模式对专利中心转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韩国数字信息传输专利计量与中国的专利发展模式
    6.1 中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历程
    6.2 中国、韩国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的专利计量
        6.2.1 中国、韩国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国际比例的演变
        6.2.2 中国、韩国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国际名次的演变
        6.2.3 中国、韩国专利申请受理量的演变
        6.2.4 中国、韩国专利申请受理量年度增长率的演变
    6.3 中国专利发展模式的选择
        6.3.1 韩国的专利发展模式
        6.3.2 中国专利发展模式的选择
    6.4 中国专利发展模式中的具体实施对策
        6.4.1 中国大学在专利发展模式中的角色与作用
        6.4.2 中国政府在专利发展模式中的职能与作用
        6.4.3 中国企业在专利发展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6.4.4 中国专利发展模式中的三螺旋创新网络建设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8)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结论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篇章结构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2.1 技术创新特征与技术创新过程
    2.2 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战略模式
    2.3 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模式
    2.4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第3章 战后日本科技发展战略的演变
    3.1 "贸易立国"和"技术吸收型"发展战略
    3.2 "技术立国"和自主创新战略
    3.3 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
    3.4 小结
第4章 日本的科技研发体制与科技实力总体特征
    4.1 日本的科技体制与研发机构
    4.2 日本科技实力的总体特征
    4.3 小结
第5章 企业为主体、产学官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
    5.1 产学官合作的主要特征
    5.2 政府采取优惠政策,推进产学官合作
    5.3 产学官合作培养科技人才
    5.4 小结
第6章 日本企业的R&D模式
    6.1 大型企业内部形成独立完整的研发体系
    6.2 大型企业的主要R&D模式
    6.3 中小企业重视个性化产品研发
    6.4 小结
第7章 日本企业R&D机构的空间分布
    7.1 日本企业R&D机构的空间分布
    7.2 企业R&D机构区位类型的实证分析
    7.3 影响企业R&D机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7.4 小结
第8章 日本企业R&D的国际化及在华研发活动
    8.1 日本企业的R&D国际化
    8.2 日本企业在华R&D活动
    8.3 在华R&D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我国的对应
    8.4 小结
第9章 日本在华R&D投资的典型案例
    9.1 松下电器公司在华R&D投资活动
    9.2 日立公司的在华R&D投资活动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10.1 研究结论
    10.2 启示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课题
后记

(9)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基于不同阶段的区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论文分析的主题、结构以及研究方法 2 文献回顾
2.1 理论综述
    2.1.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流派及其区位含义
    2.1.2 区位理论
    2.1.3 国际贸易理论
2.2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研究综述
    2.2.1 基于区位要素的理论研究
    2.2.2 基于区位调查的决策研究
    2.2.3 基于计量分析的实证研究
2.3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区位的研究综述 3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区位选择分析
3.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3.1.1 近代投资的历史回顾
    3.1.2 初期阶段(1979—1991年)
    3.1.3 发展阶段(1992—2000年)
    3.1.4 成熟阶段(2001年至今)
    3.1.5 投资规模的变化分析
3.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变化
    3.2.1 对华投资地区分布的区位选择与变化
    3.2.2 对华投资产业分布的区位选择与变化
    3.2.3 对华投资方式构成的区位选择与变化 4 基于不同阶段区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 区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
4.2 基本区位原理的理论分析
    4.2.1 费用原理与区位选择
    4.2.2 收入原理与区位选择
    4.2.3 区位优势的阶段性原理
4.3 主要区位决定因素分析
    4.3.1 成本因素
    4.3.2 集聚因素
    4.3.3 市场因素
    4.3.4 制度因素
    4.3.5 其他因素
4.4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动因
    4.4.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发展与主要动机
    4.4.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4.5 各阶段日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4.5.1 初期阶段的区位选择与区位因素
    4.5.2 发展阶段的区位选择与区位因素
    4.5.3 成熟阶段的区位选择与区位因素 5 基于不同阶段区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与模型设计
5.2 结果分析与结论 6 案例研究:松下电器在中国
6.1 松下电器对华投资状况与战略调整
6.2 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变化与区位因素分析 7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与中国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主题和方法
        1.2.1 研究主题
        1.2.2 研究方法
        1.2.3 概念界定
    1.3 论文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跨国公司海外 R&D投资的动机
        2.1.1 垄断优势论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3 需求—资源关系理论
        2.1.4 内部化理论
        2.1.5 辅助资产理论
        2.1.6 技术应用与技术增长理论
        2.1.7 寡占反应论
        2.1.8 R&D分散与集中理论
    2.2 跨国公司海外R&D的职能与组织
        2.2.1 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的职能
        2.2.2 跨国公司全球R&D机构的组织
    2.3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选择
        2.3.1 东道国的FDI因素
        2.3.2 东道国的研发资源因素
        2.3.3 东道国的市场与产业发育因素
        2.3.4 东道国的制度文化因素
        2.3.5 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
    2.4 跨国公司 R&D投资的东道国效应
        2.4.1 示范与竞争效应
        2.4.2 联系效应
        2.4.3 集聚效应
    2.5 中国学者的研究
        2.5.1 跨国公司 R&D国际化的一般规律
        2.5.2 跨国公司在华 R&D投资的理论研究
        2.5.3 跨国公司在华 R&D投资的实证研究
        2.5.4 中国企业对外 R&D投资研究
    2.6 小结
3 跨国公司 R&D资源转移的全球趋势及在中国的演进
    3.1 全球R&D资源配置的特点
        3.1.1 试验与发展(D)成为主流
        3.1.2 企业部门主导R&D资源配置
        3.1.3 跨国公司推动全球 R&D资源重组
    3.2 跨国公司海外 R&D投资的发展
    3.3 跨国公司海外 R&D投资的新趋势
        3.3.1 跨国公司海外 R&D活动在东道国作用持续增强
        3.3.2 发展中国家冲击海外 R&D投资传统模式
        3.3.3 跨国公司海外 R&D投资的不均衡性
        3.3.4 R&D联盟渐成潮流
    3.4 跨国公司对华 R&D资源转移的特点
        3.4.1 跨国公司对华 R&D资源转移的发展阶段
        3.4.2 跨国公司在华 R&D资源分布
    3.5 跨国公司 R&D资源对华转移的动力
    3.6 小结
4 基于分工视角的跨国公司 R&D资源转移规律
    4.1 国际分工:贸易、投资与 R&D
    4.2 R&D国际分工体系的四个层次
        4.2.1 产业间R&D国际分工
        4.2.2 差异化产品间R&D国际分工
        4.2.3 价值链环节间R&D国际分工
        4.2.4 研发模块间R&D国际分工
    4.3 R&D资源转移规律—动机、机构职能与技术外溢
        4.3.1 R&D资源应用动机与机构职能、技术外溢
        4.3.2 R&D资源获取动机与机构职能、技术外溢
    4.4 R&D资源转移、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
    4.5 小结
5 双向(内外向)对接跨国公司 R&D资源的理论分析框架
    5.1 “N-C-P”理论分析框架
    5.2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向对接机制
        5.2.1 产业-区位对接
        5.2.2 科学园区对接
        5.2.3 企业 R&D联盟对接
        5.2.4 非盈利机构对接
        5.2.5 人员培育与流动对接
    5.3 基于技术获取型FDI的外向对接途径
        5.3.1 技术获取型FDI的“MAL优势说”
        5.3.2 技术获取型 FDI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
    5.4 小结
6 跨国公司对华R&D资源转移的问卷调研—动机、机构职能与外溢途径
    6.1 研究框架及基本假设
    6.2 调研方法与样本特征
        6.2.1 调研指标体系设计
        6.2.2 调研对象的确定
        6.2.3 调研方法
        6.2.4 样本特征
    6.3 检验结果与解释
        6.3.1 三层面指标的因子分析及信度分析
        6.3.2 跨国公司 R&D机构职能定位的聚类分析
        6.3.3 跨国公司 R&D投资动机的方差分析
        6.3.4 跨国公司 R&D技术外溢途径的方差分析
    6.4 小结
7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研究
    7.1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 R&D资源现状
        7.1.1 产业-区位对接现状
        7.1.2 园区对接现状
        7.1.3 企业R&D联盟对接现状
        7.1.4 非盈利机构对接现状
        7.1.5 人员流动对接现状
    7.2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 R&D资源的障碍
        7.2.1 跨国公司技术控制日趋严格
        7.2.2 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尚显薄弱
        7.2.3 政策支撑与中介服务体系仍然不足
    7.3 内向对接效应计量方法—从FDI外溢到R&D外溢
    7.4 外资R&D介入强度与FDI外溢效应—实证检验之一
        7.4.1 模型、研究方法与数据
        7.4.2 检验结果
        7.4.3 主要结论
    7.5 R&D资源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之二
        7.5.1 模型、研究方法与数据
        7.5.2 检验结果
        7.5.3 主要结论
    7.6 小结
8 中国外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研究
    8.1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
        8.1.1 宏观层面的国际经验
        8.1.2 企业层面的国际经验
    8.2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现状与问题
        8.2.1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现状
        8.2.2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障碍
    8.3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案例研究
        8.3.1 华为
        8.3.2 大连机床
        8.3.3 案例评述
    8.4 小结
9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总体思路
    9.2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 R&D资源的对策建议
        9.2.1 变“引资”为“选资”,“优惠”为“激励”
        9.2.2 推动“链”、“块”升级,积累研发能力
        9.2.3 依托科学园,创造内外资对接高地
        9.2.4 改善本土 R&D人力资本,提高本土企业吸收能力
        9.2.5 营造国际化环境,规范促进竞争
    9.3 中国外向对接跨国公司 R&D资源的对策建议
        9.3.1 优化技术获取型FDI产业选择,完善区位布局
        9.3.2 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本地化程度
        9.3.3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健全中介服务组织
    9.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部分在华跨国公司 R&D机构名单
    附录二 跨国公司在华 R&D投资机构调研问卷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跨国公司在祖国大陆(之一)——松下电器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松下电器在华经营战略研究[D]. 端婧. 黑龙江大学, 2014(08)
  • [2]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 ——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D]. 封泉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3]中国消费者偏好全球趋同程度研究 ——跨国公司产品战略选择的一个基础[D]. 李倩倩. 复旦大学, 2012(03)
  • [4]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D]. 盛九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5]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布局战略[D]. 林明珠.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6]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研究[D]. 曹姝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1)
  • [7]专利文献计量分析与专利发展模式研究 ——以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为例[D]. 栾春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8]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D]. 王承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2)
  • [9]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基于不同阶段的区位分析研究[D]. 董青. 浙江大学, 2007(07)
  • [10]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与中国对接研究[D]. 杜群阳. 浙江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祖国跨国公司(一)——松下电器有限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