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桉树树干两种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童小青[1](2021)在《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文中认为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主要分布在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集约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山核桃病虫害等问题日益严重。最近,山核桃基腐病发生严重,导致大量树木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围绕该病害的发生规律、早期诊断技术、生防微生物的筛选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野外调查等方法调查了临安湍口镇和龙岗镇的山核桃基腐病发病情况。结果发现从2018年至2019年,临安湍口、龙岗山核桃种植林区有症状植物的发病率分别从2018年的1.6%和1.2%上升到2019年的2.4%和2.2%。山核桃根系出现坏死,坏死扩展到茎,导致茎基腐烂和溃疡。后期坏死斑往横向和纵向扩展,从植物基部往上可蔓延至1米以上,形成大面积坏死,地上部位表现出靠近坏死一边的枝条枯死,提前落叶;严重时,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圈后,植株整体枯死。2.采用病菌分离、室内接种以及病原鉴定等方法,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病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叶片诱饵法从基部组织和土壤组织分离了48株分离物,通过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ITS4/ITS6、Cox I-Levup/Cox I-Levlo)。主要是2种病菌,其中腐霉Pythium vexans有30株分离物,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有18株分离物。通过伤口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检测,完成科赫验证,发现樟疫霉的致病性显着高于腐霉,且坏死症状同林间发病症状相似从而确定樟疫霉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菌。3.建立樟疫霉LAMP快速检测技术。选用基因Pcinn100006为靶标基因,长度为280bp,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测定。特异性检测显示,LAMP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樟疫霉,而腐霉Pythium vexans、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均未检测出来。灵敏度显示,LAMP方法的灵敏度为0.189 pg·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在实际应用中,LAMP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发病植物组织和根际土壤中的樟疫霉。4.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三乙磷酸铝、氟噻唑吡乙酮、亚磷酸钾对樟疫霉ST402的抑制效果,其中三乙磷酸铝的EC50为48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EC50为0.069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效果最好,而亚磷酸钾室内平板抑制效果不明显。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了木霉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等生防菌,发现木霉Trichoderma对樟疫霉有竞争优势,链霉菌Streptomyces platensis D3、Streptomyces rapamycinicus29253、Streptomyces axermitilis 31272效果较好,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拮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对樟疫霉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基腐病在山核桃种植林区发生严重,威胁山核桃种植,首次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为樟疫霉,建立了基于LAMP检测的山核桃土壤中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筛选出高效抑菌活性的化学药剂和生防微生物,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曹秀秀[2](2021)在《桉树病害调查及轮斑病的防治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桉树是世界速生树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本试验开展了桉树病害调查;测定了桉树轮斑病和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针对桉树轮斑病进行林间病原孢子捕捉、病害发生规律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获得结果如下:1、桉树病害调查经调查发现的桉树病害13种:桉树轮斑病(Coniella eucalyptorum)、桉树黄褐斑病(Pseudoplagiostoma eucalypti)、桉树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桉树焦枯病(Calonectria reteaudii)、桉树紫斑病(Phaeoseptoria eucalypti)、桉树黄紫斑病(Phleospora sp.)、桉树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桉树新拟盘多毛孢叶斑病(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桉树小毛克叶斑病(Chaetomella raphigera)、桉树叶枯病(Apoharknessia eucalyptorum)、桉树垫壳孢叶斑病(Coniella quercicola)、桉树顶梢及叶白枯萎病(Quambalaria pitereka)和桉树白粉病(Oidium sp.)等。其中,桉树叶枯病和桉树垫壳孢叶斑病为中国境内桉树新病害,桉树白粉病是广西桉树病害新记录。桉树轮斑病是桉树的首要病害。2、桉树轮斑病和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轮斑病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5℃;菌丝致死温度为48℃下处理20分钟;在PDA培养环境下最适pH值为4~7;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乳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在24小时光照和12小时光/暗周期下均生长较快;供试SDA培养基最适合该菌菌丝生长,OMA培养基可促进该菌产孢。黄褐斑病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32.5℃;菌丝致死温度为48℃下处理20分钟;在PDA培养环境下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5~7;该菌生长的最适碳源是-乳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在24小时全光照下该菌菌丝生长最快;供试的PSA、PDA、OMA和CMA培养基均有利于该菌的生长。3、桉树轮斑病的林间孢子释放量、病害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桉树轮斑病在林间1-3月发病较轻,从5月到10月病情逐渐加重,十月份是病害最严重的时候,从1 1月到12月,随气温降低,林间病情逐渐减轻。至第二年春,因病害发展变缓,桉树萌发一些新芽,但随后轮斑病再次侵染,循环往复。调查发现,沟谷等通风不良的环境更易导致轮斑病的严重发生。通过林间病原孢子释放量的捕捉、每月发病严重度的跟踪调查,结合气象数据(温度和湿度)对桉树轮斑病发病规律进行探究。发现桉树轮斑病病原孢子释放量与气温呈正相关;病情指数增长量与分生孢子释放量、空气相对湿度有关,且有些滞后性,即分生孢子释放量高峰和高相对湿度在8-9月份出现,10月份病情指数增长量达到高峰。10-11月份分生孢子释放量、空气相对湿度下降,11-12月份的病情指数增长量降低。4、桉树轮斑病的防治试验开展十种杀菌剂对轮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发现丙环唑、咪鲜胺、多菌灵的室内毒力效果最好,EC50值最低,分别为0.01、0.03、0.05 μg/ml。林间防治试验发现,用750倍液的450克/升咪鲜胺、1000倍液的250克/升的丙环唑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66.86%和60.27%。
蒋卓恩[3](2020)在《广西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经调查,广西澳洲坚果病害有:澳洲坚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澳洲坚果白斑病(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澳洲坚果青枯病,澳洲坚果藻斑病(Cephaleuros virescens),澳洲坚果日灼病(高温),澳洲坚果果斑病、澳洲坚果红褐斑病(Calonectria pentaseptata),澳洲坚果叶尖枯病、澳洲坚果干花病(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澳洲坚果果斑病、澳洲坚果红褐叶斑病为首次报道发现。其中澳洲坚果红褐斑病和澳洲坚果叶尖枯病是最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36℃,其中24℃~27℃为适宜生长温度;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病原菌在p H值4~9范围内均可生长,其中p H值等于7为最适生长p H值;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最适生长氮源为甘氨酸。澳洲坚果果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病原菌生长温度范围在10℃~36℃之间,其中27℃为最适生长温度;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病原菌在p H值4~8范围内均可生长,其中p H值为6时是最适生长p H值;最适生长碳源为淀粉,最适生长氮源为半胱氨酸。测定25%嘧菌酯、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43%戊唑醇、20%抑霉唑、45%咪鲜胺、8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等9种杀菌剂对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其中25%嘧菌酯效果最佳,EC50为0.1107μg/m L;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次之。取室内活性最好的三种药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田园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68%。测定25%嘧菌酯、25%丙环唑、10%苯醚甲环唑、43%戊唑醇、20%抑霉唑、45%咪鲜胺、8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等9种杀菌剂对澳洲坚果果斑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其中25%丙环唑效果最佳,EC50为0.2422μg/m L;10%苯醚甲环唑、43%戊唑醇次之。选取室内活性最好的三种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田园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92%。
谢银燕,王松,吴春银,毛子翎,王军,单体江[4](2019)在《木麻黄病虫害及其防治的最新进展》文中认为木麻黄(Casuarina spp.)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生态林和经济林,作为我国沿海防护林的当家树种,具有不可替代性,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木麻黄人工林的大面积种植以及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木麻黄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本研究对已报道的木麻黄病虫害及其危害进行综述,目前有14种病害,其中青枯病和衰退病是木麻黄的主要病害,危害也最为严重。文献报道有155种虫害,但危害严重的主要有18种,其中星天牛、木麻黄毒蛾、多纹豹蠹蛾是危害木麻黄的主要害虫。同时,对报道的防治措施进行归纳与总结,在现有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建议政府部门大力推广和扶持种子苗,以提高木麻黄的抗病和抗虫能力。本研究为木麻黄病虫害的识别和鉴定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王琼伟[5](2019)在《山核桃干腐病菌的基础生物学及其侵染、传播的定量监测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和干果,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山核桃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山核桃干腐病在浙西等山核桃主产区普遍发生,并且受害面积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山核桃干腐病菌的基础生物学及其侵染、传播的定量监测技术的研究,为山核桃干腐病菌的灾变机制分析提供研究基础,为未来更加生态化、长久性的控制山核桃干腐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和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枝龄山核桃枝条的接种,发现随着枝条枝龄的增长,干腐病病斑扩展速度不断减缓,1、2年生枝条的病斑扩展速度远快于3、4年生枝条;当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接近75%时,干腐病菌在山核桃枝条及幼苗上侵染的成功率最高且病斑扩展速度较快,而对于临安山核桃的果实及叶片则不能造成危害。2.根据系统发育结果,结合形态学鉴定及序列比对分析,将采集到的病原菌分为分为5组:第一组为B.dothidea,共分离得到89株,占分离菌株的92.71%;第二组为B.fabicerciana,共分离到4株,占分离菌株的4.17%;第三组为B.corticis,共分离得到1株,占分离菌株的1.04%;第四组为B.qingyuanensis,共分离得到1株,占分离菌株的1.04%;第五组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共分离得到1株,占分离菌株的1.04%;最终判定病原菌B.dothidea为引起临安昌化镇、龙岗镇、清凉峰镇、湍口镇、太阳镇等地区山核桃干腐病的优势种群。3.建立了干腐病菌的q-LAMP检测体系,该体系理论上能检测到低至0.001ng/μL浓度水平的基因组DNA以及浓度为1×101个/mL的孢子DNA,为此项技术在山核桃林间的成功应用做了铺垫。4.利用建立的q-LAMP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到树干表面没有症状的样本;并随着采集样点垂直高度的增加以及与可见病斑距离的加大,检测到干腐病菌DNA量不断减少,但当采集距离超过20 cm时检测成功率会大大降低,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监测雨水和空气中孢子量的变化,为山核桃干腐病的病情预测和防治提供指导建议。
王超超[6](2019)在《山核桃主要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构建》文中提出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是我国特有的名优干果,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经营,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文献查阅、种类鉴定等工作,整理了30种山核桃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为害特点、防治措施等信息数据,并拍摄相应害虫及为害状的高清照片1320张。采用LUCID多途径诊断系统,构建Fact Sheet Fusion基础信息数据库,并针对多途径检索方式提取害虫“为害方式”、“为害部位”、“为害高峰期”、“形态特征”等4个1级特征组,以及10个2级特征和19个3级特征,共组成56个特征状态,设计出Web版山核桃主要害虫的多途径诊断系统,并设计出基于微信APP的《浙江省珍稀干果病虫害防治》的公众号,为林农和森防一线工作者对山核桃害虫快速的识别和防治提供便捷服务,从而促进山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吴如慧[7](2019)在《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海南热区林木根腐及茎腐病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腐及茎腐病是海南省热区林木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灿球赤壳属所致热区林木臭根病和假芝属所致热区林木根腐病及茎腐病的田间调查及症状观察,并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种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研究。采集到样本的地点为海南省海口市、保亭县、五指山市、儋州市、三亚市、澄迈县、文昌市、临高县、万宁市、琼海市、定安县、东方市共12个市县。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在海南省各个市县共采集臭根病样本10份,其中从橡胶树上采集6份,木菠萝1份、荔枝1份、小叶榕1份、油茶1份;从海南省各个市县的病树或死树头上采集到灵芝科假芝属样本共19份,其中二孢假芝15份,假芝4份。2.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橡胶树臭根病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引起橡胶树臭根病的病原菌为匐灿球赤壳菌(Sphaerostilbe repens Berk.&B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表面黄白色,致密,背面呈深褐色至浅黄色,后期会产生黄褐色菌索和孢梗束;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4℃、pH 7~9,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28℃、pH值为8、甘露醇为碳源、牛肉浸膏为氮源、完全黑暗,且在黄瓜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50g/L苯甲·丙环唑、根康和250g/L戊唑醇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0均小于1μg/mL。3.通过对海南种植的木麻黄上发生的茎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确认引起海南木麻黄茎腐病的病原菌为二孢假芝[Amauroderma subresinosum(Murrill)Come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黑暗可以促进菌丝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6.0,蔗糖和大豆蛋白胨为最佳碳源和氮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50g/L苯甲·丙环唑、根康和250g/L戊唑醇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0均小于 1 μg/mL。4.对海南台湾相思上一种假芝属真菌所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和SSU序列分析,确认引起海南台湾相思此种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假芝[Amauroderma rugosum(Bl.et Nees)Torrend]。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光照可以促进其菌丝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5.0,D-果糖和酵母浸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根康、250g/L戊唑醇、5%硫磺·三唑酮、150g/L苯甲·丙环唑、30%吡唑醚菌酯和75%十三吗啉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o均小于1μg/mL。5.田间调查发现,引起热区林木茎腐病的假芝属担子果受地理及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不同地区生长的同一种担子果或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生长的担子果,在形态和颜色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喷过除草剂的担子果则会发生严重畸形。
黄天天[8](2017)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总体趋势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本论文对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综合性的大规模调查研究,调查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摸清了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2003年以后入侵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为正确预测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以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经过全面细致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和鉴定,发现潮安区林业有害生物共计74科157种,其中林业害虫59科128种,林业病害8科20种,有害植物8科9种。其中包括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3种:双钩异翅长蠹、扶桑绵粉蚧、薇甘菊,占潮安林业有害生物的1.91%;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10种,占潮安林业有害生物的6.37%,其中害虫3种(松突圆蚧、桉树枝瘿姬小蜂、大竹象),病害4种(竹子丛枝病、桉树青枯病、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有害植物3种(无根藤、菟丝子、五爪金龙)。对在潮安区造成严重危害的薇甘菊和桉树青枯病进行了风险性综合评估,风险指数分别为R=1.56和R=2.06,根据风险评估标准,薇甘菊在潮安区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桉树青枯病在潮安区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
郭开发[9](2016)在《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了明确新疆防护林和经济林上腐烂病菌的种类,并了解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情况,以确定该菌能否在不同林木寄主上相互侵染和传播,同时采用分子检测技术确定腐烂病菌在新疆苹果园和香梨园的初次侵染来源。最终为新疆林木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从17种新疆常见的农田防护林和果树上采集林木腐烂病病样,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通过接种离体枝条试验测定各分离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与ITS、β-Tubulin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离体枝条接种法和ISSR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性分化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针对4种已报道的林木腐烂病菌的β-Tubulin基因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对苹果园与香梨园中林木腐烂病菌的存在状况进行快速检测。结果:1、从新疆17种林木寄主植物分离得到281个腐烂病菌株,分离菌株全为无性型。通过形态学特征、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序列将这些分离株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Valsa mali(无性型:Cytospora mali)、Valsa sordida(无性型:Cytospora chrysosperma)、Valsa macolica(无性型:Cytospora schulzeri)、Leucostoma niveum(无性型:Cytospora nivea)和Cryptosphaeria pullmanensis(无性型:Cytosporina pullmanensis)。其中Valsa mali、Valsa sordida两种腐烂病菌分别是危害新疆经济林和防护林的主要种。2、对新疆经济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进行研究,V.mali主要菌落颜色有三种:白色、乳白色和淡黄色,白色菌株的生长速率快于乳白色和淡黄色,淡黄色菌株的生长速率最慢,腐烂病菌V.mali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在2030℃。乳白色和淡黄色菌株的致病力强于白色菌株。在致病力分化测定中,新疆腐烂病菌V.mali主要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没有发现强致病力菌株。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3、通过对新疆不同地理区域苹果树腐烂病V.mali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达到了H>0.2,I>0.4,表明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各自然种群内的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是腐烂病菌最主要的变异来源。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不同自然种群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成南疆和北疆2个大的类群,聚类分析发现同一地理区域种群的不同自然种群可分布于不同的聚类群中,说明V.mali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4、建立了一种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设计的4对种特异性引物分别可对4种腐烂病菌V.mali,V.sordida,L.niveum,V.malicola检测到144 bp、180 bp、240 bp和324 bp的条带,检测灵敏度可达到为10 pg/mL。5、对39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库尔勒香梨园样品进行检测,其的7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17.95%;对33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阿克苏苹果园样品进行检测,在其中的19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57.58%。而V.sordida,L.niveum,V.malicola在香梨园和苹果园均未检测到。检测结果表面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结论:引起新疆林木腐烂病的病原菌有5个种,其中V.mali是引起经济林腐烂病的主要种,V.sordida是危害新疆防护林的主要种。经济林主要种V.mali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无强致病力菌株,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且主要以种群内变异为主。建立了4种林木腐烂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明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
曾凡勇[10](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桉树树干两种病害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桉树树干两种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山核桃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
1.1 山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1.1.1 山核桃干腐病 |
1.1.2 山核桃干枯病 |
1.1.3 山核桃果实黑斑病 |
1.2 山核桃虫害及其防治 |
1.2.1 食叶害虫 |
1.2.2 枝干害虫 |
1.2.3 花蕾害虫 |
1.2.4 根部害虫 |
1.3 山核桃基腐病 |
2 植物基腐病及发病规律研究进展 |
2.1 植物基腐病症状 |
2.2 植物基腐病病原 |
2.2.1 镰刀菌 |
2.2.2 丝核菌 |
2.2.3 疫霉 |
3 樟疫霉及其致病性研究进展 |
3.1 樟疫霉生物学特征 |
3.1.1 樟疫霉分类地位 |
3.1.2 樟疫霉形态特征 |
3.2 樟疫霉的侵染过程 |
3.3 樟疫霉分布状况 |
3.4 樟疫霉寄主范围及危害 |
3.4.1 寄主范围 |
3.3.2 樟疫霉的危害 |
3.5 樟疫霉引起的林木病害的防治措施 |
3.5.1 化学防治 |
3.5.2 生物防治 |
4 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
4.1 传统的病原物分离及检测 |
4.2 基于特异性抗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
4.3 基于特定引物的PCR检测方法 |
4.4 恒温核酸扩增技术 |
4.4.1 LAMP技术原理 |
4.4.2 LAMP技术的优缺点 |
4.4.3 LAMP技术的应用 |
5 研究意义与目的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核桃基腐病林间调查及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试验仪器设备 |
1.4 研究方法 |
1.4.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4.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4.3 病原菌ITS和 COI序列扩增 |
1.4.4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安山核桃基腐病病害发生情况 |
2.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 |
2.3 病原菌分子鉴定 |
3 小结 |
第三章 樟疫霉P.cinnamomi 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供试菌株 |
1.3 LAMP检测 |
1.3.1 LAMP引物 |
1.3.2 引物特异性检验 |
1.3.3 引物灵敏度测定 |
1.3.4 引物在林间样品中的应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引物特异性检测 |
2.2 引物灵敏性检测 |
2.3 林间样品中樟疫霉的特异性检测 |
3 小结 |
第四章 樟疫霉生防微生物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所需菌株 |
1.1.2 试验所需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拮抗菌株的筛选 |
1.2.2 室内毒力的定性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木霉的筛选结果 |
2.2 拮抗细菌的筛选结果 |
2.3 不同杀菌剂对P.cinnamomi ST402 的抑制效果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山核桃基腐病病原物的确定 |
1.2 快速检测技术 |
1.3 山核桃基腐病的防治技术 |
2 总结 |
3 创新点 |
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4.1 防治技术的林间试验 |
4.2 樟疫霉LAMP检测技术优化 |
4.3 全基因组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桉树病害调查及轮斑病的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桉树概述 |
1.2 桉树病害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桉树病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桉树病害研究现状 |
1.3 桉树轮斑病病害研究进展 |
1.4 本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桉树病害样本及致病性测定所用的桉树苗 |
2.1.2 实验所需试剂、工具、仪器设备等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病害调查及采样 |
2.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鉴定 |
2.2.3 生物学特性测定 |
2.2.4 桉树轮斑病发生规律 |
2.2.5 桉树轮斑病的防治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桉树病害调查 |
3.1.1 桉树轮斑病[Coniella eucalyptorum(Crous & M.J.Wingf.) L.V Alvarez & Crous] |
3.1.2 桉树黄褐斑病[Pseudoplagiostoma eucalypti Cheew.,M.J.Winfg.& Crous] |
3.1.3 桉树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 |
3.1.4 桉树焦枯病[Calonectria reteaudii (Bugnic.)C.Booth] |
3.1.5 桉树紫斑病[Phaeoseptoria eucalypti Hansf.] |
3.1.6 桉树黄紫斑病[Phleospora sp.] |
3.1.7 桉树细菌性角斑病 |
3.1.8 桉树新拟盘多毛孢叶斑病[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G.F. Atk.) Maharachch.,K.D.Hyde & Crous] |
3.1.9 桉树小毛壳叶斑病[Chaetomella raphigera Swift] |
3.1.10 桉树叶枯病[Apoharknessia eucalyptorum Crous & M.J.Wingf.] |
3 1.11 桉树垫壳孢属叶斑病[Coniella quercicola (Oudem.) L.V. Alvarez & Crous] |
3.1.12 桉树顶梢及叶白枯萎病[Quambalaria pitereka(J.Walker & Bertus) J.A.Simpson] |
3.1.13 桉树白粉病[Oidium sp.] |
3.2 桉树轮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3.2.1 不同温度对轮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2.2 不同pH对轮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2.3 不同碳氮源对轮斑病病原菌的生长影响 |
3.2.4 不同光照对轮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2.5 不同培养基对轮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3 桉树黄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3.3.1 不同温度对黄褐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3.2 不同pH对黄褐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3.3 不同碳氮源对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长影响 |
3.3.4 不同光照对黄褐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3.5 不同培养基对黄褐斑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 |
3.4 桉树轮斑病发生规律 |
3.4.1 轮斑病病原孢子释放规律 |
3.4.2 气象因子与轮斑病病情的观察 |
3.5 桉树轮斑病的防治试验 |
3.5.1 供试杀菌剂对轮斑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 |
3.5.2 桉树轮斑病的林间防治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桉树病害调查 |
4.1.2 桉树轮斑病和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4.1.3 桉树轮斑病的林间孢子释放量、病害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4.1.4 桉树轮斑病的防治试验 |
4.2 讨论 |
4.2.1 桉树病害调查 |
4.2.2 桉树轮斑病和黄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4.2.3 桉树轮斑病的林间孢子释放量、病害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4.2.4 桉树轮斑病的防治试验 |
4.3 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广西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澳洲坚果的价值及其特征 |
2.澳洲坚果病害 |
2.1 国外澳洲坚果病害研究进展 |
2.2 国内澳洲坚果病害研究进展 |
2.3 澳洲坚果病害防治 |
3.丽赤壳属真菌 |
3.1 丽赤壳属真菌分类研究简况 |
3.2 丽赤壳属真菌物种的多样性 |
4.拟盘多毛孢属真菌 |
4.1 拟盘多毛孢分类研究回顾及进展 |
4.2 作为病原菌的拟盘多毛孢 |
5.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供试材料 |
1.1 病害样本的采集 |
1.2 主要仪器设备、工具及试剂 |
1.3 供试培养基 |
1.4 供试农药 |
2.实验方法 |
2.1 田间病害调查方法 |
2.2 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
2.3 病原菌的生物学测定 |
2.4 病原菌防治试验 |
2.5 田间防治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澳洲坚果病害种类调查结果 |
1.1 澳洲坚果炭疽病 |
1.2 澳洲坚果白斑病 |
1.3 澳洲坚果青枯病 |
1.4 澳洲坚果藻斑病 |
1.5 澳洲坚果日灼病 |
1.6 澳洲坚果叶尖枯病 |
1.7 澳洲坚果干花病 |
1.8 澳洲坚果果斑病 |
1.9 澳洲坚果红褐斑病 |
2.澳洲坚果叶尖枯病病原菌生物学测定结果 |
2.1 温度对叶尖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光照对叶尖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pH对叶尖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4 碳氮源对叶尖枯病菌的影响 |
3.澳洲坚果果斑病病原菌生物学测定结果 |
3.1 温度对果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 光照对果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 pH对果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 碳氮源对果斑病菌的影响 |
4.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4.1 供试药剂对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的室内毒力 |
4.2 三种药剂对澳洲坚果叶尖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
5.澳洲坚果果斑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5.1 供试药剂对澳洲坚果果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
5.2 三种药剂对澳洲坚果果斑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结论 |
1.1 新发现一种澳洲坚果病害 |
1.2 明确了广西澳洲坚果病害病原 |
1.3 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
1.4 澳洲坚果果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
1.5 澳洲坚果叶尖枯病药剂防治 |
1.6 澳洲坚果果斑病药剂防治 |
2.讨论 |
2.1 澳洲坚果病害 |
2.2 澳洲坚果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 澳洲坚果病害的防治 |
3.主要创新点 |
4.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木麻黄病虫害及其防治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木麻黄主要病害与其危害 |
1.1 木麻黄青枯病 |
1.2 木麻黄衰退病 |
1.3 木麻黄苗期病害 |
1.4 木麻黄枝干病害 |
1.5 木麻黄根部病害 |
2 木麻黄主要虫害与其危害 |
2.1 鞘翅目虫害 |
2.2 鳞翅目虫害 |
2.3 直翅目虫害 |
2.4 同翅目虫害 |
3 木麻黄病虫害的防治 |
3.1 选育抗性品种 |
3.2 林业防治 |
3.3 生物防治 |
3.4 化学防治 |
4 讨论 |
(5)山核桃干腐病菌的基础生物学及其侵染、传播的定量监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山核桃干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1 山核桃干腐病的症状 |
1.1.2 山核桃干腐病的病原 |
1.1.3 山核桃干腐病的病害循环 |
1.2 葡萄座腔菌的分类与植物溃疡病 |
1.2.1 葡萄座腔菌的分类 |
1.2.2 木本植物溃疡病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山核桃干腐病接种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用具及仪器 |
2.1.4 接种体的制备 |
2.1.5 离体枝条接种技术的建立 |
2.1.5.1 枝龄对干腐病菌致病性的影响 |
2.1.5.2 湿度对干腐病菌致病性的影响 |
2.1.5.3 温度对干腐病菌致病性的影响 |
2.1.6 植株活体接种技术的探索 |
2.1.7 对山核桃果实及叶片的致病性测定 |
2.1.8 对不同寄主枝条的致病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枝龄枝条的发病情况 |
2.2.2 湿度对干腐病菌致病性的影响 |
2.2.3 温度对干腐病菌致病性的影响 |
2.2.4 植株活体接种 |
2.2.5 对山核桃果实及叶片的致病性 |
2.2.6 对不同寄主枝条的致病性 |
2.3 讨论 |
3 山核桃干腐病菌的群体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供试试剂及仪器 |
3.1.4 菌株的采集与分离 |
3.1.5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1.6 病原菌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1.7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3.1.8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 |
3.2.2 病原菌群体的系统发育 |
3.2.3 病原菌的致病性 |
3.3 讨论 |
4 山核桃干腐病菌q-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1.4 LAMP引物的设计和筛选 |
4.1.5 离体枝条接种干腐病菌的LAMP检测 |
4.1.6 山核桃树体干腐病菌的LAMP检测 |
4.1.7 q-LAMP的反应体系 |
4.1.8 q-LAMP最佳反应温度筛选 |
4.1.9 q-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
4.1.10 q-LAMP检测干腐病菌丝DNA |
4.1.11 q-LAMP检测干腐病孢子DNA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LAMP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4.2.2 离体接种枝条的LAMP检测 |
4.2.3 树体干腐病菌的LAMP检测 |
4.2.4 q-LAMP的最佳反应温度 |
4.2.5 q-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 |
4.2.6 q-LAMP检测干腐病菌丝DNA |
4.2.7 q-LAMP检测干腐病孢子DNA |
4.3 讨论 |
5 山核桃干腐病菌q-LAMP检测技术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1.3 检测树体中的干腐病菌 |
5.1.4 检测水样中人为添加的病菌孢子 |
5.1.5 检测林间自然水样中的病菌孢子 |
5.1.6 检测聚脂胶片中人为添加的病菌孢子 |
5.1.7 检测林间捕捉到的空气中的病菌孢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树体干腐病菌的检测 |
5.2.2 水样中人为添加孢子的检测 |
5.2.3 林间自然水样中的孢子的检测 |
5.2.4 聚脂胶片中人为添加的孢子的检测 |
5.2.5 林间捕捉到的空气中的病菌孢子的检测 |
5.3 讨论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山核桃主要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山核桃的研究现状 |
1.1.1 山核桃属的种类与分布 |
1.1.2 山核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1.1.3 山核桃的应用价值 |
1.2 山核桃主要虫害调查概况 |
1.2.1 食叶害虫 |
1.2.2 枝干害虫 |
1.2.3 花蕾害虫 |
1.2.4 根部害虫 |
1.3 研究背景 |
2 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
2.1 山核桃害虫图文信息的收集 |
2.1.1 山核桃害虫标本采集 |
2.1.2 山核桃害虫图文信息的收集 |
2.1.3 山核桃害虫种类的鉴定与核实 |
2.2 构建山核桃主要害虫FSF数据库 |
2.2.1 确定山核桃主要害虫主题 |
2.2.2 确定山核桃主要害虫对象 |
2.3 确定山核桃主要害虫数据库构建的方法 |
2.4 山核桃主要害虫数据库的展示 |
2.5 山核桃主要害虫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 |
3 研究结果 |
3.1 山核桃主要害虫检索策略的确立 |
3.2 山核桃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使用简介 |
3.3 山核桃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网络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展示 |
3.3.1 网络平台展示 |
3.3.2 微信公众号展示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山核桃主要害虫文字信息 |
二、山核桃已记录害虫图片 |
三、以山核桃为寄主新发现的害虫图片 |
四、山核桃上新发现的栖息昆虫图片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海南热区林木根腐及茎腐病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 |
1.1.1 灿球赤壳属的概况 |
1.1.2 假芝属 |
1.2 海南省热区林木概述 |
1.2.1 海南省热区林木概述 |
1.2.2 橡胶树概述 |
1.2.3 相思树概况 |
1.2.4 木麻黄概况 |
1.3 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热区林木病害概述 |
1.3.1 灿球赤壳属所致橡胶树臭根病及其研究进展 |
1.3.2 假芝属所致相思树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1.3.3 假芝属所致木麻黄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病样 |
2.1.2 接种植株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田间调查 |
2.2.2 菌株分离与菌种保存 |
2.2.3 接种体的制备 |
2.2.4 致病性测定 |
2.2.5 子实体诱导 |
2.2.6 形态学鉴定 |
2.2.7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2.8 生物学特性测定 |
2.2.9 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2.2.10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本的采集 |
3.2 5种热带林木臭根病症状 |
3.2.1 橡胶树臭根病 |
3.2.2 木菠萝臭根病 |
3.2.3 荔枝臭根病 |
3.2.4 小叶榕臭根病 |
3.2.5 油茶臭根病 |
3.3 橡胶树臭根病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橡胶树臭根病症状和田间发病特点 |
3.3.2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
3.3.3 橡胶树臭根病菌形态 |
3.3.4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分子鉴定 |
3.3.5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3.3.6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3.4 环境对假芝属所致热区林木发病情况及担子果的影响 |
3.4.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对热区林木发病情况的影响 |
3.4.2 不同地区担子果形态差异分析 |
3.5 木麻黄茎腐病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5.1 田间病害症状描述 |
3.5.2 致病性测定 |
3.5.3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3.5.4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比对和发育树构建 |
3.5.5 生物学特性 |
3.5.6 木麻黄茎腐病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3.6 台湾相思假芝根腐病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6.1 台湾相思假芝根腐病的田间症状 |
3.6.2 致病性测定及担子果诱导 |
3.6.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3.6.4 病原菌的rDNA-SSU序列比对 |
3.6.5 生物学特性 |
3.6.6 台湾相思假芝根腐病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4 讨论 |
4.1 橡胶树臭根病 |
4.2 木麻黄茎腐病 |
4.3 台湾相思根腐病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林业有害生物研究概况 |
1.1.1 林业有害生物概念 |
1.1.2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形势 |
1.1.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状况 |
1.2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概况 |
1.2.1 自然概况 |
1.2.2 林业概况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范围 |
2.2 调查对象 |
2.3 调查方法 |
2.3.1 野外调查方法 |
2.3.3 标本采集制作 |
2.4 风险评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潮州市潮安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
3.1.1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
3.1.2 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 |
3.1.3 其它林业有害生物 |
3.2 潮州市潮安区重要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
3.2.1 薇甘菊 |
(1)加强宣传 |
(2)人工防控 |
(3)综合利用 |
3.2.2 桉树青枯病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潮安区部分林业有害生物图片 |
(9)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林木主要病虫害及其影响 |
1.1.1 新疆林业发展现状 |
1.1.2 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影响 |
1.1.3 林木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 |
1.1.4 林果腐烂病发生规律 |
1.1.5 林木腐烂病的防治 |
1.2 林木腐烂病菌分类 |
1.2.1 形态学分类 |
1.2.2 分子生物学分类 |
1.3 腐烂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
1.4 腐烂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1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
1.4.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和技术 |
1.5 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新疆不同林木寄主种类及分离病菌数量统计 |
2.2.2 防护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 |
2.2.3 经济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
2.2.4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2.5 腐烂病菌不同种形态学特征 |
2.2.6 代表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三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力分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来源V.mali培养性状观察 |
3.2.2 最适pH测定 |
3.2.3 最适温度测定 |
3.2.4 不同寄主来源V.mali在苹果、香梨致病性测定 |
3.2.5 同一寄主来源腐烂病菌V.mali在不同林木寄主上致病性测定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第四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试验菌株菌丝体获得 |
4.1.2.2 DNA提取 |
4.1.2.3 试验引物 |
4.1.2.4 ISSR-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4.1.2.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2 结果与结论 |
4.2.1 不同来源苹果树腐烂病V.maliISSRPCR结果 |
4.2.2 V.mali的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分析 |
4.2.3 V.mali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
4.2.4 苹果腐烂病V.mali的聚类分析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五章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DNA提取及PCR扩增 |
5.1.3 特异性引物设计 |
5.1.4 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
5.1.5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5.2.2 特异性引物的检测 |
5.2.3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第六章 新疆苹果园及香梨园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林果植物材料和土壤样品DNA提取 |
6.2.2 库尔勒香梨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
6.2.3 阿克苏苹果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
6.3 讨论与结论 |
6.3.1 讨论 |
6.3.2 结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1.1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
7.1.2 新疆林果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研究 |
7.1.3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化 |
7.1.4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建立 |
7.1.5 新疆林木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
7.2 特色和创新 |
7.2.1 研究特色 |
7.2.2 研究创新 |
7.3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1 新疆林果腐烂病的危害症状 |
附图2 腐烂病菌V.mali致病性分化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四、桉树树干两种病害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D]. 童小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桉树病害调查及轮斑病的防治试验[D]. 曹秀秀. 广西大学, 2021(12)
- [3]广西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D]. 蒋卓恩. 广西大学, 2020(07)
- [4]木麻黄病虫害及其防治的最新进展[J]. 谢银燕,王松,吴春银,毛子翎,王军,单体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0)
- [5]山核桃干腐病菌的基础生物学及其侵染、传播的定量监测技术[D]. 王琼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山核桃主要害虫多途径检索系统的构建[D]. 王超超.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7]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海南热区林木根腐及茎腐病的探究[D]. 吴如慧. 海南大学, 2019
- [8]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D]. 黄天天.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D]. 郭开发. 石河子大学, 2016(12)
-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