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雹要注重灾情调查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玉[1](2021)在《团场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以第一师三团棉花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马欣[2](2021)在《积石山县M高中“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习总书记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课题”。学校是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最佳场所。防灾减灾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渗透。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将防灾减灾教育融入地理课程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因此开发相应的区域防灾减灾校本课程显得尤为重要。甘肃省积石山县因其复杂的自然条件,常年有滑坡、洪涝、干旱、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因此开发适用于本地区学生的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等核心概念;梳理了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防灾减灾教育的研究进展;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学校领导、地理教师、部分学生,深入了解M高中开发防灾减灾校本课程的学校需求和学生需求。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基本流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以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教育为例,进行《滑坡灾害及其防治》与《气象灾害教育——积石山县气象站观测学习》两个教学案例实施,分别从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学习评价与教学反思进行阐述,而后对两个实施案例做出整体评价与反思。围绕“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本研究最终得出结论:(1)校本课程开发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实践力。(2)校本课程开发要始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3)校本课程的实施可采用研学旅行的模式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4)校本课程开发要以校为本,以生为先,以师为主。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需教师掌握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的同时也要深化自身的防灾减灾知识。(5)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开发。(6)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马琳[3](2020)在《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气象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还是在社会敏感性等方面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气象灾害的防控已经从一个只有专业技术部门关注的工作,转变为全社会关心关注的公共事务。进入新时代,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已成为人民的愿望、社会的期许,无论哪一项都与气象工作息息相关,气象部门保驾护航,责无旁贷。如何更好地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成为一项人们关注的课题。气象灾害同样具有公共危机的特征,即公共威胁性、不确定性、紧急性,因此,气象灾害就是一种公共危机,我们在探讨有关如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能力就可以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知识来进行研究。为了实现探索出更适合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的办法,本文以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收集2007年至2017年十年的气象灾害数据,反映了出了我省的灾害特点以及受灾人口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对陕西省气象灾害基本情况做了大量的了解。其次,通过实地走访陕西省气象局气象台、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相关直属单位,了解了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具体的做法,找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与发达国家在面临气象灾害时的危机管理做法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最后,论文对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如何利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中的时间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来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对策。第一,要加强全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创新科普内容和方式,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第二,运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第三,提高气象信息准确性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要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四,通过完善气象观测体系,注重人才素质提升,加强技术创新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来大力发展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第五,要善于利用气象大数据分析,进行灾后重建科学选址建议。第六、梳理组织机构建成服务大平台。
刘潇[4](2019)在《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及防御对策解析》文中指出本文对冰雹的形成条件进行简述,从冰雹的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选定合适的炮址、建立完善的炮手队伍、指挥的及时性、准确性等有效的防御对策,旨在通过进一步完善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的规避冰雹灾害的发生,使国民经济的损失降到最低,进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高晓光,江和文,钟志勇[5](2016)在《葫芦岛市水果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文中指出根据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历史灾情及损失情况,总结出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分别是雹灾、旱灾、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和休眠期寒害5种,按照其致灾机理不同又可以归纳为雹灾、旱灾和温度异常灾害。在此基础上,结合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实际,按照防灾、避灾、抗灾和救灾的思路,从果农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趋利避害的防灾减灾对策,旨在为葫芦岛市广大果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王翔[6](2015)在《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稳定农村社会、助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助控器”、农业经济“助推器”、农村社会“稳定器”和农民福利“倍增器”。云南近年来发生多次重大灾情给云南农业造成巨大损失,也给政府相关部门、保险企业和保险学术界沉重的反思:要如何转变云南农业保险发展方式,真正建立适合云南省省情民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才能有效降低日益频繁的气候灾难对农业发展造成的巨大伤害,让农业保险真正发挥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云南生态功能区的作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对云南省保监局、农业厅、林业厅、昆明市林业局、中国人保财险云南分公司、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西双版纳州政府生物产业办公室、曲靖市、玉溪市、文山州等跟踪调研、实地考察和对部分农民、保险公司职员、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了解客观情况和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福利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管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保险精算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对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了进行研究。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来源,阐明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同时,运用管理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恢复农业再生产理论等分析云南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国内的农业保险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尤其对中国现行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模式、保险公司的主要做法和现阶段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对云南农业保险发展方式如何转变以及建立云南农业保险新型发展模式有充分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部门调研、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详细分析了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第三部分的模型构建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以及数据支持,为第四部分构建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新模式的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在收集整理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数据基础上,按投入、产出与环境变量三类指标对财政补贴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省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效率较高,无资源浪费现象,财政补贴处于技术效率前沿,为第四部分构建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新模式中如何有效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提升制度运行效率提供了实证分析依据。进而利用单产随机波动模型分析云南省四种主要农作物生产风险,厘定了这四种农作物保险的纯费率。对构建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中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管理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第四部分分析了云南农业保险发展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提出了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新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以及具体模式的选择和构建,并综合前三部分的内容提出了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新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第五部分全文总结及展望。对文章进行简短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要点。
杨蓉[7](2015)在《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时空结构与灾害风险对称性管理》文中研究表明西北脆弱带(陕甘宁蒙接壤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生态、能源与社会意义的特殊区域,全球气候变化下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与损失不断加大。有效防范西北脆弱带的气象灾害对本区域、我国西部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生态和经济意义。基于地球科学更具唯象的特性,对称性在自然灾害研究中已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其思维与方法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与趋势判断将是一个新领域的探索。本文对西北脆弱带地区气象灾害的时空对称性结构与未来趋势的探索研究,及风险对称性管理对策的提出,可丰富对称性原理在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案例,完善自然灾害研究的方法体系。本研究以西北脆弱带40个国家气象测站1961-2013年的各项气象数据为基础,探索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做出气象灾害识别,通过对灾害事件的统计分析,以对称性为切入点,拓展可公度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气象灾害时空对称性的多种演变模型,探索西北脆弱带主要的气象灾害旱灾、暴雨、风灾及低温冷害灾害的时空对称性结构,依此对未来灾害趋势做出判断,并在对称性表象的基础上寻找气象灾害发生的内在机理,完善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体系。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目的是提高对灾害的科学管理能力。本研究考虑了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结果因素,构建出完善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做出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基于对称性的思维与方法,创新性的提出了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的对称性管理对策,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给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脆弱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突出,顺应了全球变暖的气候大势,变暖的趋势明显高于全球变暖速率(0.1℃/10a),也高于中国气候变暖的速率(0.15℃/10a)。从空间分布看,中尺度分区中西北腾格里沙区和小尺度站点东胜的升温速率最快。西北脆弱带1961-2013年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3.29mm/10a,表明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西北脆弱带降水量的响应特征是降水有所减少,这与我国近百年来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是相反的。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看,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逐步减小,年均降水量最高为东南黄土丘陵沟壑区,最低为西北腾格里沙区。从降水量变化趋势来看,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由减少到增加的逐步过渡,东北毛乌素沙区和西北腾格里沙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量则呈减少趋势。(2)西北脆弱带的气象灾害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旱灾有逐渐加强的趋势,暴雨和大风灾害变化趋势不大,低温冷害灾害却是大幅度减弱。西北脆弱带今后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工作重点应集中在旱灾、暴雨灾害和风灾上,对低温冷害的防灾工作可适当减少。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各灾种中,对比而言,其对称性特征表现最显着的是旱灾,风灾的对称性特征表现的相对不是很显着;而对大、中、小区域尺度气象灾害的对称性特征分析与趋势判断结果发现,大尺度、小尺度区域的对称性特征表现的最为明显,判断结果的可信度最高,而对称性表现相对不好的是中尺度区域,这对今后对称性在气象灾害中的应用研究在研究灾种与研究空间尺度的选择上会有所启示。通过对西北脆弱带大、中、小尺度区域旱灾、暴雨、大风、低温冷害的时间与空间对称性研究,略去久远的考虑,对各种气象灾害做出了发生时间趋势与空间趋势的判断,但所有判断结果还有待于未来气象灾害事实发生的实践检验。(3)将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结果纳入到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西北脆弱带的各灾种气象灾害与综合气象灾害做出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发现:不同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最高的区域并不相同,而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最高的区域主要在东北毛乌素沙区的榆林、定边,东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洛川和西峰,西北腾格里沙区的阿拉善左旗、中宁和中卫等地区。本研究对提升西北脆弱带的区域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为对称性规律在灾害学和管理学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案例。
杨惠茹[8](2014)在《襄垣县种植业保险风险规避研究》文中指出襄垣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干旱是农业种植方面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如:倒春寒、冰雹、雨灾等),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之间的博弈以及模型的构建分析,与襄垣政策性农业保险相结合,得出农业的再保险机制与襄垣农业的发展想契合。因此,研究农业保险有实践意义。本论文共有七章内容。第一部分从研究我国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农业保险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第四部分是以襄垣县为例,分析2010—2012年襄垣农业经济的分析、农户对医疗保险、低保托的发展情况,折射农业保险的走向。第五部分以襄垣农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农业再保险机制,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第六部分加快襄垣农业保险发展。第七部分襄垣县农业保险制度立新的路径分析与发展目标,深入剖析了农业再保险的可行性。
张柯兵,李有发[9](2014)在《甘肃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路径及体制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各类自然灾害对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致灾因素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灾害社会学的视角,在全面调查近年来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建议。
王娜[10](2014)在《基于J2EE的灾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和管理力度越来越大,传统上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只能人为地通过一些自然现象去判定,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指标去进行。伴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纸质化的管理方法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的需求,为了能够对灾情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的误差,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急需一种能够对灾情信息进行系统管理的系统。论文介绍了基于J2EE的灾情信息管理系统从需求获取到系统实现之间的每个过程,该系统采用B/S的架构进行设计,采用J2EE平台进行实现,J2EE是现代网站建设的主流技术,它还包含了Hibernate、Struts2技术。该系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的可拓展性、完善系统的架构采用Hibernate技术对数据库相关代码进行设计和整理,采用Struts2技术来解决功能之间的耦合问题,为以后代码的设计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对灾情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采用了数据库技术来对灾情信息进行管理,系统采用了sql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设计,降低信息存储的冗余,强化信息之间的关联和约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系统主要包括灾情快报管理、半年报/年报管理、定制报表管理、台账管理、数据查询统计以及系统管理等业务,涵盖了对灾情信息的添加、审核、处理、删除、修改以及查询等功能。系统完成后经过严格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基本上完成了用户的基本需求,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轻松地对灾情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提高了办事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现了对灾情信息的高效管理,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防雹要注重灾情调查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雹要注重灾情调查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积石山县M高中“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基于我国国情教育的需要 |
2.基于地理新课改的要求 |
3.基于生活实践的思考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防灾减灾 |
2.校本课程开发 |
(二)理论基础 |
1.地方性知识理论 |
2.过程模式课程理论 |
(三)研究进展 |
1.国外研究进展 |
2.国内研究进展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案例研究法 |
四、“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评估 |
1.学校需求 |
2.学生需求 |
(二)确立开发小组 |
(三)拟定课程目标 |
(四)编制课程方案 |
(五)初步评价与改进 |
五、“防灾减灾”校本课程的实施 |
(一)滑坡灾害及其防治 |
1.设计思路 |
2.实施过程 |
3.学习评价 |
4.教学反思 |
(二)气象灾害教育——积石山县气象站观测学习 |
1.设计思路 |
2.实施过程 |
3.学习评价 |
4.教学反思 |
(三)评价与反思 |
六、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积石山县区位概况和自然灾害概况 |
附录二 学校领导访谈稿 |
附录三 教师访谈稿 |
附录四 “防灾减灾”地理知识竞赛试题 |
附录五 学生访谈稿 |
附录六 “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内容节选 |
附录七 滑坡灾害及其防治导学案 |
附录八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
附录九 气象站观测学习学生笔记 |
(3)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气象灾害 |
2、气象灾害防御 |
(二)理论基础 |
1、危机管理理论 |
二、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陕西省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征 |
1、陕西省气候特征 |
2、陕西主要气象灾害种类 |
3、陕西省主要气象灾害特征 |
4、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现状 |
(二)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存在问题 |
1、信息传递不畅接受有限 |
2、气象灾害防御意识不强 |
3、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不足 |
4、气象信息分析技术较差 |
5、科学人影作业和人影基础保障水平较低 |
6、责任落实不明晰 |
三、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问题原因分析 |
(一)新媒体没有起到有效的沟通传播作用 |
1、新媒体传播覆盖面不全 |
2、公信力不足 |
(二)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不到位 |
1、基层人才队伍缺乏经费有限 |
2、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活动社会影响力较低 |
3、缺少与参加者的互动交流环节 |
(三)科技创新能力和安全监督管理不强 |
(四)灾害评估的研究不够完善 |
(五)气象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 |
(六)管理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
四、发达国家气象灾害防御经验借鉴 |
(一)美国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的优点 |
1、具有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理念 |
2、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响应流程更为规范 |
(二)日本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的优点 |
1、观测系统覆盖面广科技性强 |
2、灾害事前预警能力高 |
3、重视防灾减灾科普工作民众危机意识强 |
(三)英国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的优点 |
1、细分灾害预警信息 |
2、应急管理责任划分更加明晰 |
3、重视防灾教育与培训公众应急配合能力强 |
(四)发达国家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
五、完善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的对策 |
(一)加强全民的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工作 |
1、打造气象科普精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
2、创新气象科普内容和方法 |
3、建立有特色的气象科普教育形式 |
4、鼓励更多部门参与科普教育活动 |
(二)运用新媒体优势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
1、提供位置气象预警 |
2、提供预警信息定制 |
3、新增灾害预警消息推送 |
4、播报灾难灾害实况信息 |
(三)提高气象信息精准性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支持 |
1、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气象信息准确性 |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
3、完善考核制度人才培养提高观测人员整体素质 |
(四)发展人影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
1、完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提高作业效果 |
2、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
3、加强技术创新做好科技成果转化 |
(五)利用气象数据进行灾后重建科学选址建议 |
1、利用历史数据分析进行科学选址建议 |
2、利用气象大数据找到便利性和发展潜力并存的重建地址 |
3、利用气象预报预警数据保证灾后重建顺利进行 |
(六)梳理组织机构建成服务大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及防御对策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冰雹的形成条件 |
2 冰雹的分布特征 |
3 冰雹灾害发生的有效防御对策 |
3.1 选定合适的炮址 |
3.2 建立完善的炮手队伍 |
3.3 指挥的及时性、准确性 |
4 结束语 |
(5)葫芦岛市水果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葫芦岛市水果生产概况及气象灾害类型 |
1.1 水果生产概况 |
1.2 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
1.2.1 雹灾。 |
1.2.2 旱灾。 |
1.2.3 低温冷(冻)害和高温热害。 |
1.2.4 休眠期寒害。 |
2 葫芦岛市水果生产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
2.1 雹灾 |
2.2 旱灾 |
2.3 温度异常灾害 |
3 结语 |
(6)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简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灾害评估管理理论基础 |
2.1.1 基本假设与理论基础 |
2.1.2 农业灾害的福利衡量基础 |
2.1.3 收入变化的福利衡量指标 |
2.1.4 农业保险定价的福利分析 |
2.2 恢复农业再生产理论 |
2.2.1 农业人均资本恢复过程 |
2.2.2 农业人均资本增长率 |
2.2.3 存在技术进步的农业灾害经济索洛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的国际国内比较研究 |
3.1 国际农业保险模式 |
3.1.1 部分国家农业保险模式 |
3.1.2 国际三大农业保险模式比较 |
3.2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
3.2.1 政府鼓励保险公司自营阶段 |
3.2.2 政府退位保险公司纯商业化运作阶段 |
3.2.3 政府引导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阶段 |
3.3 现阶段国内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模式 |
3.3.1 安徽模式 |
3.3.2 江苏模式 |
3.3.3 北京模式 |
3.4 国内部分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管理经验 |
3.4.1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验 |
3.4.2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验 |
3.4.3 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验 |
3.4.4 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验 |
3.5 国内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探索 |
3.5.1 地方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探索 |
3.5.2 中央农业保险试点地区对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现状分析 |
4.1 云南农业发展情况及区位优势 |
4.1.1 云南农业基本情况 |
4.1.2 云南农业发展的沿边区位优势 |
4.2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现状 |
4.2.1 云南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4.2.2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结构 |
4.2.3 养殖业保险 |
4.2.4 种植业保险 |
4.2.5 森林火灾保险 |
4.2.6 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以玉溪市为例 |
4.3 问卷调查分析 |
4.3.1 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的调查 |
4.3.2 农业部门对农业保险认识的调查 |
4.3.3 保险公司职员对农业保险认识的调查 |
4.4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复杂的地理条件约束 |
4.4.2 技术手段约束 |
4.4.3 制度环境约束 |
4.4.4 农业保险经营问题 |
4.4.5 农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问题 |
4.4.6 农业保险制度结构与制度环境问题 |
4.4.7 农业巨灾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南农作物灾害风险评估及保险费率厘定 |
5.1 云南农作物受灾基本情况 |
5.2 农作物单产波动模型 |
5.2.1 数据收集与稳定性检验 |
5.2.2 数据修正和随机波动幅度的计算 |
5.2.3 单产随机波动系列模型的选择 |
5.3 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和保险费率的测算 |
5.3.1 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 |
5.3.2 农作物保险费率测算 |
5.4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新模式构建及应用策略 |
6.1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
6.1.1 总体思路 |
6.1.2 基本原则 |
6.2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
6.2.1 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
6.2.2 云南省对云南农业保险的支持 |
6.3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新模式 |
6.3.1 建立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6.3.2 建立有云南特色五位一体的农业保险功能模式 |
6.3.3 建立云南农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新模式 |
6.3.4 建立云南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新模式 |
6.4 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新模式的应用策略 |
6.4.1 完善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农业保险制度设计 |
6.4.2 建立以促进农业保险发展方式转变为导向的经营模式 |
6.4.3 探索以“供给侧”改革为方向的农业保险功能模式 |
6.4.4 建立以提高制度运行效率为目的的农业保险新型基层管理服务体系 |
6.4.5 完善以提升农业抗灾能力为目标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
6.4.6 完善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为重点的农业保险监管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表1 附基础数据表 |
附表2 云南历年农作物受害情况 |
附表3 历年云南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产量 |
附表4 云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 |
附表5 历年云南省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产量 |
附表6 云南省农业总产值 |
附表7 农村居民保险需求调查问卷 |
附表8 农业保险相关知识调查问卷 |
(7)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时空结构与灾害风险对称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脆弱带的研究 |
1.4.2 关于对称性的认识研究 |
1.4.3 关于气象灾害的研究 |
1.4.4 关于气象灾害风险研究 |
第2章 西北脆弱带气候变化响应特征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2 西北脆弱带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2.2.1 西北脆弱带年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2.2.2 西北脆弱带年均气温突变特征分析 |
2.2.3 西北脆弱带四季气温变化特征 |
2.3 西北脆弱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2.3.1 西北脆弱带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2.3.2 西北脆弱带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对称性结构与趋势判断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计算步骤 |
3.2 西北脆弱带旱灾的对称性结构与趋势判断 |
3.2.1 旱灾指标的确定与旱灾识别 |
3.2.2 西北脆弱带旱灾时间对称性与趋势判断 |
3.2.3 西北脆弱带旱灾空间对称性与空间趋势判断 |
3.3 西北脆弱带暴雨灾害的对称性结构与趋势判断 |
3.3.1 暴雨灾害指标的确定与暴雨灾害识别 |
3.3.2 西北脆弱带暴雨时间对称性与趋势判断 |
3.3.3 西北脆弱带暴雨灾害空间对称性与空间趋势判断 |
3.4 西北脆弱带大风灾害的对称性结构与趋势判断 |
3.4.1 风灾指标的确定与灾害识别 |
3.4.2 西北脆弱带风灾时间对称性与趋势判断 |
3.4.3 西北脆弱带风灾空间对称性与空间趋势判断 |
3.5 西北脆弱带历史时期低温冷害对称性结构与检验式验证 |
3.5.1 低温冷害指标的确定与灾害识别 |
3.5.2 西北脆弱带历史时期低温冷害时间对称性结构与检验式验证 |
3.5.3 西北脆弱带低温冷害空间对称性与空间趋势判断 |
3.6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对称性特征显着性结果统计 |
3.7 小结 |
第4章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关联因子分析 |
4.1 资料来源 |
4.2 西北脆弱带旱灾关联因子分析 |
4.2.1 西北脆弱带旱灾与ENSO的关系 |
4.2.2 西北脆弱带旱灾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
4.3 西北脆弱带暴雨灾害关联因子分析 |
4.3.1 西北脆弱带暴雨灾害与ENSO的关系 |
4.3.2 西北脆弱带暴雨灾害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
4.4 西北脆弱带风灾关联因子分析 |
4.4.1 西北脆弱带风灾与ENSO的关系 |
4.4.2 西北脆弱带风灾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
4.5 西北脆弱带低温冷害关联因子分析 |
4.5.1 西北脆弱带低温冷害与ENSO的关系 |
4.5.2 西北脆弱带低温冷害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5章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
5.1 气象灾害风险定义 |
5.2 西北脆弱带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的特点 |
5.3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5.3.1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
5.3.2 单灾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3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4 确定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
5.3.5 评价指标数据的量化和空间化处理 |
5.3.6 各评价因素及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
5.4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
5.4.1 西北脆弱带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
5.4.2 西北脆弱带暴雨灾害风险评价 |
5.4.3 西北脆弱带大风灾害风险评价 |
5.4.4 西北脆弱带低温冷害灾害风险评价 |
5.4.5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
5.5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5.6 小结 |
第6章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对称性管理对策 |
6.1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决策中的对称性思维 |
6.1.1 重视气象灾害风险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称 |
6.1.2 正视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和可减性的对称 |
6.1.3 了解气象灾害风险产生的前因与后果的对称 |
6.1.4 认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目的与措施的对称 |
6.2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称 |
6.2.1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对称 |
6.2.2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称 |
6.2.3 管理主体责任与权力的对称,领导与控制的对称 |
6.2.4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主体与主观性风险因素 |
6.3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时间适应与空间适应的对称 |
6.3.1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中的时间适应 |
6.3.2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中的空间适应 |
6.4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与培养先进的管理意识的措施对称 |
6.4.1 建立科学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
6.4.2 培养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先进管理意识 |
6.5 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与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水平的措施对称 |
6.5.1 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 |
6.5.2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 |
6.6 做出科学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划定气象灾害风险红线的措施对称 |
6.6.1 做出科学的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6.6.2 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红线的划定 |
6.7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抗灾能力与改善区域生态及小气候环境的措施对称 |
6.7.1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抗灾能力 |
6.7.2 改善区域的生态与小气候环境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讨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之处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襄垣县种植业保险风险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种植业保险和国内外农业保险理论研究 |
2.1 我国种植业风险概况 |
2.1.1 种植业风险的特点 |
2.1.2 种植业基本分类 |
2.1.3 种植业保险的风险控制原则 |
2.1.4 种植业保险的风险控制方法 |
2.1.5 种植业相关政策 |
2.1.6 种植业保险理论基础 |
2.2 国外农业保险机制理论基础 |
2.2.1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 |
2.2.2 执行理论 |
2.3 国内农业保险理论与实践进展 |
2.3.1 农业保险的内涵、属性及其功能分析 |
2.3.2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变迁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机制 |
3.1 现代农业风险的分类 |
3.1.1 农业自然风险 |
3.1.2 农业经济风险 |
3.1.3 农业政策风险 |
3.2 现代农业风险的特征 |
3.2.1 农业风险的复杂性 |
3.2.2 农业风险的系统性 |
3.2.3 农业风险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
3.2.4 农业风险的可保性 |
3.3 农业保险与农业风险管理机制 |
3.3.1 农业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
3.3.2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机制 |
3.3.3 农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4 襄垣县农业保险现状 |
4.1 襄垣县经济发展概况 |
4.2 襄垣县农业发展现状 |
4.2.1 古韩镇的农业现状 |
4.2.2 王桥镇农业现状 |
4.2.3 侯堡镇农业现状 |
4.2.4 夏店镇农业现状 |
4.2.5 虒亭镇农业现状 |
4.2.6 下良镇农业现状 |
4.2.7 西营镇农业现状 |
4.2.8 王村镇农业现状 |
4.2.9 善福乡农业现状 |
4.2.10 北底乡农业现状 |
4.2.11 上马乡农业现状 |
4.2.12 富阳循环经济工业区农业现状 |
4.3 襄垣县种植业保险现状 |
4.3.1 襄垣种植业保险概况 |
4.3.2 襄垣种植业保险保赔现状 |
4.3.3 襄垣县农业保险现状 |
5 襄垣种植业保险存在问题分析 |
5.1 襄垣种植业保险的模式与不足 |
5.1.1 襄垣种植业保险现行模式 |
5.1.2 襄垣种植业保险的薄弱环节 |
5.2 襄垣种植业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5.2.1 种植业保险宣传力度弱 |
5.2.2 农民普遍缺乏保险意识 |
5.2.3 现行种植业保险覆盖率低 |
5.2.4 农民购保意愿存在差异 |
5.3 襄垣种植业保险赔付存在问题 |
5.3.1 种植业保险赔付率低 |
5.3.2 农民索赔理赔难 |
5.3.3 农业灾害损失鉴定存在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6 加快襄垣种植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
6.1 提高认识重视种植业保险 |
6.2 发展适合襄垣的农业再保险业务 |
6.2.1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 |
6.2.2 促进农业再保险业务的开展 |
6.2.3 发挥农业再保险的的作用 |
6.3 加快农业再保险制度创新 |
6.4 加强宣传提高保险意识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及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9)甘肃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路径及体制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年来甘肃省自然灾害的历史性回顾 |
1.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
2.各种自然灾害损失严重 |
二、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的具体实践 |
1.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进一步提高 |
2.自然灾害信息管理与服务逐步规范化 |
3.自然灾害风险专业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
4.区域、城乡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取得成效 |
5.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
6.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和制度规范建设明显加强 |
7.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完善 |
8.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扩大 |
三、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的几个难题 |
1.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综合协调 能力不高 |
2.防灾减灾救灾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 |
3.自然灾害信息管理与服务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
4.灾害信息员队伍整合机制缺失 |
5.重大工程防灾减灾措施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 制度缺失 |
6.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制度建设 滞后 |
7.防灾减灾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 |
8.政府防灾减灾责任和评价体系缺失 |
四、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向度 |
1.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 |
2.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经费保障机制 |
3.建立全省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 |
4.整合建设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与自然灾害 信息员队伍 |
5.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
6.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政策 制度 |
7.创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体制机制 |
8.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协调配合与衔接 |
9.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和灾害保险制度 |
10.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化水平 |
(10)基于J2EE的灾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系统达到的目标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获取与分析 |
2.1 系统需求概述 |
2.2 系统角色分析 |
2.3 需求获取 |
2.3.1 灾情快报管理需求获取 |
2.3.2 半年报、年报管理需求获取 |
2.3.3 定制报表管理需求获取 |
2.3.4 台账管理需求获取 |
2.3.5 数据查询统计需求获取 |
2.3.6 系统管理需求获取 |
2.3.7 勘误管理需求获取 |
2.4 需求分析 |
2.4.1 灾情快报管理需求分析 |
2.4.2 半年报、年报管理需求分析 |
2.4.3 定制报表管理需求分析 |
2.4.4 台账管理需求分析 |
2.4.5 数据查询统计需求分析 |
2.4.6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
2.4.7 勘误管理需求分析 |
2.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应用系统功能架构 |
3.3 功能详细设计 |
3.3.1 灾情快报管理详细设计 |
3.3.2 半年报、年报管理详细设计 |
3.3.3 定制报表管理详细设计 |
3.3.4 台账管理详细设计 |
3.3.5 数据查询统计详细设计 |
3.3.6 系统管理详细设计 |
3.3.7 勘误管理详细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第4章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4.1 灾情快报管理功能实现 |
4.2 半年报、年报管理功能实现 |
4.3 定制报表管理功能实现 |
4.4 台账管理功能实现 |
4.5 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实现 |
4.6 系统管理功能实现 |
4.7 勘误管理功能实现 |
4.8 系统测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防雹要注重灾情调查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团场农业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以第一师三团棉花生产为例[D]. 张淑玉.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积石山县M高中“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 马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琳. 长安大学, 2020(06)
- [4]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及防御对策解析[J]. 刘潇. 农家参谋, 2019(02)
- [5]葫芦岛市水果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 高晓光,江和文,钟志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1)
- [6]云南农业保险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 王翔.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5)
- [7]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时空结构与灾害风险对称性管理[D]. 杨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襄垣县种植业保险风险规避研究[D]. 杨惠茹.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3)
- [9]甘肃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路径及体制机制探究[J]. 张柯兵,李有发. 甘肃理论学刊, 2014(03)
- [10]基于J2EE的灾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娜. 山东大学, 2014(10)